教学艺术3(5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04:09: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学艺术3》,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学艺术3》。

第一篇:教学艺术3

教学艺术: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用相关材料,以丰富教学内容,使课堂变得更加多彩;激发学生兴趣,使课堂变得更加活泼;深化学生的理解,使得课堂变得更加厚重。引用材料恰当,课堂锦上添花;引用材料不恰当,课堂弄巧成拙。因此,引用材料是一门艺术。我认为,教师引用材料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和操作:

一、导入环节中恰当引用材料,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自然而然地引出课题,引导学生的思维和感情朝着一个明确的方向发展,使课堂教学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比如教学王之涣的《凉州词》,教师可以引用薛用弱的《集异记》中一段记载(译成白话):

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经常在一起饮酒论诗。一天,下着小雨,刮着北风,飘着雪花。三人结伴来到旗亭酒楼煮酒话诗。这时,十多位歌女来到酒楼演唱。她们个个容貌俊美,艺术精湛。王昌龄突发奇想,说道:“我们三人诗名不分上下,今以歌女演唱曲目为数,看谁的诗作入乐最多,谁就最优。”两人点头同意。只听一位女子唱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高

兴了,在墙上画了一道,说:“我的一首。”这时第二位女子开始唱了:“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空寂寞,犹是子云居。”高适高兴了:“我的一首。”也在墙上画了一道。王之涣耐心地等待着。又一位女子唱了起来:“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更加高兴:“我两首了。”又在墙上画了一道。王之涣充满自信地说:“你们看,那位长得最俊美的女子,气质不凡,她肯定唱我的诗作。否则,我以后不再和你们比试高下。如果她唱我的诗,你们就要拜我为师。”只见那位女子徐徐站起,清清嗓子,唱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果然如此,王之涣大喜,三人都哈哈大笑。

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的故事。这个故事会引起学生对《凉州词》的极大兴趣。

二、教学过程中适时穿插相关材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烘托课堂气氛,抒发激情,达到高潮。这样的材料可分为两种:叙述性材料和议论性材料(也可以将两种材料结合在一起)。具体用哪一种,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我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在分析李白性格时,我引用了下面一段材料:

封建社会基本上是一个泯灭人的个性的社会。你想要爬上高

位,首先要泯灭自己的个性,将自己变成封建政治机器中一个毫无特色的零件,然后才能爬上去。李白想要在坚持自己个性的前提下爬上去,这就好比缘木求鱼。李白与权贵本无任何利害冲突,只不过人生的价值观不同罢了。在李白看来,人的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德才的高下,我李白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人平起平坐;在权贵们看来,人的价值的大小,取决于金钱的多少和权势的大小,你李白充其量是个舞文弄墨的书生而已。这两种价值观方枘圆凿,格格不入。观念的不同就是最大的冲突。长安三年,李白并非没有获得高官厚禄的可能,只要他向权贵们稍一低头,哪怕只有一句阿谀逢迎的话,李白也就高官任做骏马任骑了。然而,李白的伟大就在于他不愿为了高官厚禄而低下高贵的头,不愿为了荣华富贵就出卖自己的人格!李白政治上失败了,但在文学上成功了。他的失败造就了他的成功。他暂时地失败了,却永远地成功了!这就是李白。

这是一段议论性的材料,是从一位大学教授的论文中借鉴来的。

我教杜甫的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总要赞颂杜甫诗歌的人民性。我引用古语“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我还引用杜甫写的《又呈吴郎》一诗: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穷困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这首诗真切地表现了诗人杜甫心系百姓之苦的可贵品质,千年以来,不知感动了多少读者。引用这首诗,对于帮助学生深刻体会《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高尚境界具有显著效果。

三、在课堂结束前引用恰当的材料,使得课堂韵味悠长。仍以《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课堂结束时,我引用了白居易的《李白墓》一诗: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这是一首让读者无限遐思的小诗,作为课堂的结束,犹如千尺洞箫,余音绕梁。

材料的引用不可过多过滥。不加挑选,随意引用的做法是错误的。教师对引用的材料,可以修改、调整,转换成教学语言。语言的转换也是一种艺术,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多谈。引用还可

以采用“小卡片”的形式,可以通过幻灯或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出现,声情并茂,效果更佳。需要提醒的是,对多媒体的使用要慎重,不能把语文课上成影视文学课。

材料从哪里来?从广泛阅读中来。教师必须大量阅读才能掌握丰富的材料,才能从丰富的材料中提取最恰当的材料。下面推荐两种供同行参考:

《中国古代文学事典》朱碧莲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中国文学史话》(按朝代分为10卷,包含现代文学部分)郭杰、秋芙总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第二篇:插花艺术实验报告3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实验报告

系专业班组课 学号姓名实验日期教师评定

实验三 花束的制作

一、实验目的花束是年轻人比较喜爱的礼仪插花形式,要求通过扎花束练习,能掌握单面观赏、四面观赏和不规则造型花束的制作方法,了解花材和叶材的搭配,以及包装材料的选择,并且还能作出不同节日的区别。

二、实验原理

花束的制作方法及造型比花篮简单,漂亮灵巧,最常见的花束有圆形和长形花束,还有不规则花束。花束因所用花的不同颜色、质感以及搭配的包装纸、彩带花结等配饰,可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有缤纷浪漫型、清新自然型和强烈独特型。

三、材料与用具

材料:香槟玫瑰、红玫瑰、白玫瑰、非洲菊、黄莺、勿忘我、水蜡烛叶等 用具:花泥、花器、枝剪、绿铁丝、绿胶带、丝带、彩带、包装纸、包装线等

四、实验内容

掌握单面观赏、四面观赏和不规则造型花束的制作,每组做两个造型

五、实验结果

从前看到许多各种大型会议与仪式,包括奥运会、亚运会等场合中都使用花束作为一个很重要的装点元素。本次实验中我们学会了花材和叶材的搭配以及彩带的应用方式,懂得了如何令其搭配得相得益彰。

第三篇:艺术教育工作总结3(精选)

艺术教育工作总结

我校艺术教育工作,在校领导亲临指导下,积极进行特教的改革和发展,以艺术教育为切入点,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我校在办学过程中,始终把艺术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积极探索特校艺术教育改革的新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2009学我校艺教中心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艺术教育的领导和管理工作

艺术教育以它固有的特点,不仅能陶冶情,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聋生智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校为了切实抓好艺术教育工作,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艺术教育管理运行体系。学校制定了艺术教育发展规划,建立和完善了艺术教育各项规章制度,如《开展兴趣小组、艺术团体》、《第二课堂的管理制度》。在开展艺术教育活动过程中,坚持奖惩过硬,考核合理,逐步形成了有效的激励机制,为我校艺术教育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立足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艺术教育工作

抓艺术教育必须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这是我校开展艺术教育一直遵循的原则。我校严格按照国家教委颁发的特教课程设计和新课标、教材的基本要求组织教学,开齐、开足课程,保证了艺术教育的普及率,做到了期初有计划,期末有测试、有总结,对教师的备课、上课、辅导等教学基本环节有明确、具体的管理要求,负责艺术教育工作的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进行观摩课实践教学。

三、开展丰富多采的艺术活动

艺术教育活动,特别是在它走出课堂以后,往往带有较大的灵活性,学校加大了领导和管理力度,制定了具体有效的管理措施和管理制度。课外艺术活动的开展逐步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课外活动则是艺术教育的延续和补充,它是将课堂内外与社会相连接的纽带,能有效加强聋生回归社会主流的原望,学校在助残日,教师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通过各种艺术活动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规范了小学生的行为,学生们艺术才华得以展现,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我校涌现出一大批艺术骨干苗子和优秀的艺术人才。艺术团精采的表演赢得了社会高度赞扬。通过各种艺术活动的开展,学生充分展现了自己的艺术才能,锻炼了自己,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创造能力、欣赏能力。这些活动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审美知识,增强了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我们的工作做还很不够,有待于进一步的努力。在以后的工作中,希望大家一如继往的支持我们的工作,使我们的学校的艺术教育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2010年2月

第四篇:《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教学设计3

第19 课 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

一、课标内容

①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主要史实。②说出《史记》的作者和体例。

列举古代书法、绘画、雕塑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佛教的传入 道教的兴起 《史记》的作者和体例 秦兵马俑 秦汉的绘画艺术 ①通过佛教传播和道教兴起的教学,培养学生联系课内外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②分析司马迁完成《史记》的主客观因素,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③讲述与艺术有关的插图,培养学生看图、识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感知佛教传人和道教兴起的时间,调查佛教和道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了解佛教流传和道教兴起的原因,学会社会调查及处理调查结果的方法。

②感知司马迁写《史记》的背景和《史记》的体例,了解《史记》在史学上的地位,学会从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司马迁忍辱写《史记》,学习他坚强的意志,增强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欣赏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马王堆帛画精湛的艺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三、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

本课的重点内容是司马迁与《史记》(1)、司马迁为什么能写出《史记》(2)、《史记》的体例(3)、《史记》的特点和影响

《史记》也是中国古代第一部传记文学著作,文字生动简练,叙事形象鲜明,对后世的散文和传记文学均产生巨大影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难点阐释

本课的难点是佛教广泛流传和道教兴起的原因(1)、佛教为什么能广泛传播开来(2)、道教兴起和流传的原因

四、教法学法

比较教学法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1、课前引导:

秦汉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造纸术的发明与蔡伦改进造纸术,为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同时良医辈出,“医圣”张仲景编写《伤寒杂病论》,“神医”华佗创制“麻沸散”、编成“五禽戏”,为世界医学做出了重大贡献。正因为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所以不仅在科技方面取得了许多领先世界的成就,同时在宗教、史学和艺术等方面也获得了重大发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

2、新课教学

(一)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

1、佛教的传入

首先让学生讲讲关于佛教起源的传说和故事。学生讲述后,教师总结:佛教起源于古印度,由乔达摩·悉达多(即释迦牟尼)创建。张骞出使西域之后,佛教经丝绸之路传人中国,西汉末年传人我国中原地区。西汉哀帝时,博士弟子景卢接受大月氏使者口授《浮图经》,这是佛教传人的最早记载。

引导学生看教材86页《白马寺》图及图下说明。教师提问:从图文我们可以了解到什么?在学生发现的基础上师生形成同识: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座佛教寺庙,它的建立表明在东汉早期,佛教在我国已经逐渐传播开来。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佛教从西汉末年传人到东汉初期传播开来,其原因有哪些呢?指导学生结合课文对佛教教义的阐释和“现实生活中佛教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的调查结果两方面进行分析、讨论,使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佛教因宣传灵魂不灭和因果报应等思想来消磨人们的反抗思想,叫人们忍耐顺从,大大地满足了统治者的需要,为他们维护统治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同时,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对很多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于是也希望有一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在这种情况下,佛教广泛流传开来。

2、道教的兴起

用幻灯打出或者用小黑板写出与道教有关的思想和行为:修身养性 清静无为 得道成仙 长生不老 炼制丹药

佛教为统治者提供了维护统治的思想武器,根据以上内容思考:道教满足了统治者的什么需求?它有哪些说法吸引人民群众呢? 在学生比较思考后,师生共同总结:道教把民间流行的神仙巫术和道家的一些思想结合起来,认为通过修身养性,消除各种欲望,达到清静无为的境地,就可以得道成仙,长生不老。这不仅满足了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需要,还满足了他们长生不老、永享荣华富贵的奢望;得道成仙和长生不老对普通百姓也是一种诱惑。因而在东汉时期兴起,并随着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的发展而更广泛更深入地传播开来。

这一目还可以用比较教学。

教师先讲解: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为了维护这一局面,统治阶级开始使用宗教作为思想武器。这一时期的宗教主要是佛教和道教。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再现“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参禅”的情景,也可以由教师讲“释迦牟尼菩提树下参禅,最后醍醐灌顶”的故事,通过故事使学生感知:佛教起源于古印度,由释迦牟尼创建。然后教师指出,佛教创建之后,经丝绸之路传到中国,西汉时期,佛教传到我国的中原地区。如果说佛教是进口宗教的话,那么道教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

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或者用幻灯投影,也可以利用小黑板写下以下内容:佛教:转世投胎 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回头是岸 人生无常

道教:修身养性 清静无为 得道成仙 长生不老 炼制丹药

教师提问:佛教、道教各有哪些说法满足了统治者的需求?并结合学生课前的调查结果引导学生思考。在学生比较的基础上,师生达成共识:佛教由于宣扬生死轮回和因果报应,消磨了人们的反抗思想,为统治阶级维护统治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因而广泛传播开来。而道教宣扬通过修身养性、潜心修道就可以得道成仙,长生不老。这不仅满足了统治者希望超凡脱俗、长生不老、永享富贵的愿望,对普通百姓也是一个极大的诱惑。因而在东汉兴起后,随着黄巾起义的发展更广泛、更深入地传播开来。

(二)、司马迁与《史记》

1、杰出的史学家司马迁写《史记》

用多媒体课件投影“司马迁”像或者引导学生看教材87页“司马迁”像。请同学们简介司马迁。教师发放材料:司马迁主要活动介绍(资料库中司马迁的介绍或者《汉书·司马迁传》中摘选一些片段亦可),学生阅读材料分析:司马迁写《史记》是由哪些因素促成的?学生可以单独分析,也可以分组讨论。在学生发表看法之后,师生共同总结:

客观上:①汉武帝时统一局面得到巩固,文化也发展起来,为司马迁编写《史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②司马迁在国家藏书处阅读了大量的藏书,也到很多地方游历;③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也需要一本记载从远古到汉朝的社会发展的史书;④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曾任太史令,司马迁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有较好的学习环境。

主观上:司马迁刻苦写作,且能忍辱负重,表现出顽强坚忍的意志,同时对生命的价值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使得他最终完成了《史记》全书的编写和修改工作。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在主客观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哪一个呢?并结合教材87页的思考题请学生谈谈:我们该学习司马迁哪些优秀品质?应该如何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在充分肯定其发言的基础上总结: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主观因素。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充分表明了司马迁对人生价值的认识。正是因为司马迁对人生的价值有此认识,才能在遭受奇耻大辱之后,忍辱负重,以惊人的毅力终于写成了“史家之绝唱”的《史记》。

2、《史记》的体例和影响那么《史记》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它叙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52万余字,分12本纪、30世家、70列传和8书、10表。本纪记载帝王的事迹,世家记载诸侯王国的事迹,列传记载各种重要人物的事迹,表是春秋以来的历代帝王和侯国的大事记,书是记载典章制度的兴废沿革。本纪和列传是全书的中心,在书中所占比例最大,所以称为“纪传体”。用本纪、列传这种体裁来编写史书是司马迁的独创,《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此后,历代史学家很多都沿用这种体裁编写史书,并把用这种体裁编写的史书称为“正史”。

《史记》最为可贵的是在记史时能秉笔直书,既歌颂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的正义性,同时还敢对当朝政治予以评述。东汉史学家班固评价《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匿,故谓之实录”。同时《史记》还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学巨著。它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对人物和事件的描写栩栩如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它的很多篇章成为了脍炙人口的佳作,被人们千古传诵。因此,鲁迅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秦兵马俑和马王堆帛画

1、秦兵马俑

用多媒体课件投影《秦兵马俑》或者直接使用教学挂图或者放映录像,让学生感受秦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学生欣赏的同时教师介绍:秦始皇陵位于陕西临潼以东,南倚骊山,北临渭水,气势恢弘。1974年3月,在秦始皇陵东侧发掘陶俑坑,出土了大批兵马俑,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专家和旅游者的高度重视,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秦兵马俑坑布局严整,结构奇特。如现在[开放的一号俑坑,从葬的陶人陶马约6000件,同真人真马一般高大。这些陶俑,依坑排列,面向东方,形成一个长方形军阵。其中还包括俑坑东段的前锋部队和其后的主体部队。在南北两侧和西端还有手执弓弩的侧翼卫队。强弓劲弩的战袍俑是秦陵部队的外围,蹲姿射俑是后备军。每个陶俑的装束、体态、神情和手势甚至细微的发须变化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整个兵马俑生动地表现了秦始皇的煊赫气势,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后来考古工作者又在秦陵发现了两套铜车铜马,整套车马、驭手和辔具都是青铜铸造的,大小约为真人的一半,造型十分美观。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为自己修建陵墓,动用了近70万民工,墓内防卫森严,有自动射击的弓弩把守陵门,为保密,甚至把修陵的工匠统统活埋其中。

为增加学生的兴趣,加深印象,还可以逐一投影。投影第一幅图时可引导学生猜:这些陶俑的作用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分别是哪些兵种?第二幅图中的陶俑属于哪一兵种? 要求学生在感受的基础上思考:秦兵马俑的发现被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你怎么认为?有何感受?秦兵马俑除了艺术成就外,我们还能从中了解秦王朝的一些什么? 由学生自由作答,言之有理即可。使学生认识到秦兵马俑是秦汉时期雕朔艺术的杰出代表,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但是它也是秦王朝苛政的反映。

2、马王堆帛画

用多媒体课件投影《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帛画》图或者直接使用教学挂图。学生欣赏的同时总结马王堆帛画的特点,即:线条流畅、笔法娴熟,色彩绚丽。至于帛画的内容和作用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看图下说明文字和卡通问答即可。

小结

本课主要介绍了三方面内容:宗教、史学和艺术。宗教为统治阶级维护统治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秦汉时期统一局面进一步巩固,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一本记载以前历史的史书,于是司马迁撰写《史记》,如实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为后世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艺术也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马王堆帛画则填补了我国美术史上的空白,是美术史上的一件大事。

第五篇:教学艺术

于漪,女,江苏镇江人。1929年2月7日生,曾毕业于镇江中学,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现任上海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市教师研究会会长。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先进教育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及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198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主要著作】

《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学海探究》、《教你学作文》、《语文教学谈艺录》、《于漪文集》、《于漪教育文丛》等,音像教学辅导材料有《于漪语文教学课堂结构精析》、《妙笔生辉》等数十盒。于漪的文章《往事依依》收录在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课。

于漪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于漪老师的教育思想不仅具有鲜明的特点,而且其内容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她的教育思想立足点高,覆盖力强,生命力持久。构成她特色鲜明的教育思想主要有三个部分。

一、全面育人观。树立育人大目标。(目中有人,教文育人,弘扬人文)

二、语文整体教学观。(教学立体化,多功能)

三、自我塑造观(语文教师要有师爱,要有激情;要有深厚的功底;要有时代的年轮)

于漪的情感教学艺术

一、熏陶感染塑心灵。(创设情境,揭示寓意,变角度提问,联系·扩展增添情感浓度)

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方法更新变化,趣:要有趣味,情:传之以情,以情激情)

三、利用知识的磁力。(力求知识的广度,力求知识的密度。)

四、饱尝思维劳动的乐趣(面上开花,纵深发展,鼓励求异)

五、用语言“粘”住学生(充满感情,生动亲切,辞彩丰美,节奏和谐,体态附助,纯净严谨,富有逻辑性)

宁鸿彬的语文思维训练教学艺术

一、宁鸿彬简介:1936年生,北京人.1955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先后在小学,中学工作.1976年调到北京第八十中学直至退休.1986年被评为特级教师.曾被选为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一、宁鸿彬的语文教育思想及其构成(一)宁鸿彬的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着眼未来,培养创造型人才。

(二)宁鸿彬的语文教育思想的构成1、未来人才观:两种精神,三个面向,四有新人。

2、创造思维教育观: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听说读写。

3、宁氏三原则:三不迷信、三个欢迎,三个允许。

三、宁鸿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

(一)课堂常规训练

1、朗诵训练

2、讲说和听记训练

3、卡片训练

(二)阅读教学中的创造思维训练

1、多端性训练:多方向、多角度的考虑问题。多样性解答(猪八戒照镜子);异解归纳(谁是最可爱的人)

2、变通性训练:随机应变,不拘常规,灵活运用。尽可能摆脱思维定势。反方向求解,用“敷衍了事”造句;变方式表达,变换原文的词语或文体,如《有的人》、《石壕吏》;综合性评价是在复习中进行思维训练的有效方法。

3、独特性训练:用前所未有的新角度,新观点认识事物,冲破习惯范围,提出超乎寻常的独特见解。创造性发挥,想象补充《项链》结尾;加工性修改;独特的课文设计,点睛式。《故乡》、《皇帝的新装》。

(三)写作教学中的创造思维训练

1、结合课文进行口头作文训练

2、创造性专题的口头作文训练多端性作文训练,隐意性的作文训练,疑难题征文。

(四)语文知识教学中的创造思维训练

1、卡片教学艺术

2、“弯弯绕”教学艺术

3、多样性组词、造句。

钱梦龙的语文导读艺术

一、钱梦龙简介:

钱梦龙,1931年2月生,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历任嘉定第二中学语文教师、是嘉定区桃李园实验学校(原实验中学)前校长。特级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现任上海市民办桃李园实验学校校长,兼任语文教育艺术研究会会长;曾兼任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学科审查委员、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教材特约编审。长期从事语文教学、成绩显著。著有《语文导读法探索》、《导读的艺术》、《和青年教师谈语文教学》等。

二、钱梦龙的语文教育思想

(一)“三主”语文教育思想的内涵钱梦龙的语文教学艺术被概括为“三主四式”

语文导读法。其中“三主”体现了他的语文教育思想。他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认识规律的过程。“实现认识的质的飞跃,教师可以辅导,可以讲解,可以为学生认识的飞跃创造种种条件。但学生认识过程的完成,教师不必代劳,也无法代劳”。这一思想打破了语文教学以讲为主的教学方法,代之以“教师指导下学生训练。”一反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教师的角色由演员转换为“导演”或“教练”

1.以学生为主体。就必须把获得知识的主动权教给学生,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地位,使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2.以教师为主导。强调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导”而不是“灌”或“牵”。主导作用体现在四个方面:⑴做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者。⑵做学生求知过程的启发者。⑶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⑷做知识的传授者。主导就是因势利导,导的条件是“势”,即学生的心里特点,学习实际,思维走向等。3.以训练为主线。强调了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一是训练的多角度、多方面;二是要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教前独立练(自读),教中重点练(教读),教后反复练(作业和复读)。

(二)、“三主”语文教育思想的特点

1.语文教学的人道化。2.语文教学的科学化。3.语文教学的民主化。4.语文教学的艺术化。

三、钱梦龙的语文导读艺术

(一)革新传统的学生观。1.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有认知潜能的活生生的人。要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要对程度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培养方式,教学思路要有新鲜感,要会营造问题情境。3.培养学生成为独立思考、具有自学能力的人。

(二)革新传统的教学观。1.培养自学习惯。制定训练规程。(认读感知,辨体析题,定向问答,深思质疑,复述整理)培养习惯,形成能力。2.提高训练力度。对于重点课文,要提高训练力度。《孔乙己》3.讲究训练的艺术。钱梦龙的导读课的主要特点是指导学生的能力训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⑴巧妙的“课头”设计。⑵激发学生质疑、解疑的乐趣。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相应的训练要求。

(三)钱梦龙运用的四种基本课式

1、自读式。以学生独立操作为主的阅读形式。具体步骤:认读感知,辨体析题,定向问答,深思质疑,复述整理。

2、教读式。教会学生自读的阅读训练形式。确定“教”的重点,讲究“问”的艺术,提高“讲”的质量。

3、练习式。强化对知识的记忆和促进学习的迁移。以记诵为主的练习,以消化为主的练习,以应用知识为主的练习。理解知识,举一反三。4.复读式。综合阅读评价训练。以知识归类为目的的复读,以比较异同为目的的复读,以发现规律为目的的复读。

下载教学艺术3(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学艺术3(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教育专家魏书生谈学习指导》读后感 - 小结、复习是学生消化、巩固形成新的知识,并事其结构化、系统化的学习过程、魏书生老师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它,并形成了一套......

    体育艺术2+1总结3

    “体育、艺术2+1项目”工作总结 双石铺中学综合组:张木兰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进一步推动我校“体育、艺术2+1项目”工作的深入开展,......

    新媒体艺术系主任3

    新媒体艺术系主任(院长)论坛21日演讲内容 来源:火星时代 编辑:风信子 发布时间:2007-09-22 韦尔奇 演讲题目:《创造性思维的教学》(Creative Thinking in classes) 演讲者简介:......

    北京艺术考察报告3[精选5篇]

    北京艺术考察报告姓名 :李彦磊 学号 :200820910310 年级 :08级(专接本) 专业 :国画花鸟 指导老师 :李涛考察地点1:琉璃厂 考察时间:2009年5月29日 考察内容:琉璃厂的格局及文化历史......

    领导科学与艺术3

    《领导科学与艺术》教学作业3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领导班子成员的整体要求错误的是( C )。 A.要顾全大局 B.要大度包容 C.无须协商配合 D.要各尽其责. 2.下列不属于对副职要......

    艺术教育总结 3[大全5篇]

    艺术教育总结 根据《全国学校艺术教育规程》的精神要求,本学期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广泛开展艺术教育活动,为学生们创设更多的艺术活动空间,加强了活动质量,提高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审......

    艺术概论试卷小条3

    48 世界电影艺术的发展阶段(发展历史)。 一无声到有声,1927年,代表美国〈〈爵士歌 王〉〉,中国1931〈〈歌女江牡丹〉〉 二 黑白到彩色 1935年代表美国〈〈浮华世 界〉〉中国的〈〈生死恨〉〉 三......

    3浅谈美术教学评价与艺术个性的培养》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评价与艺术个性培养 教学中我常常会看到一些令人惊讶的学生作品。有些非常出色,往往被我留下来作为示范或欣赏的作品。有些却让我感到无所适从,甚至被学生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