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到基层去 和群众在一起
到基层去 和群众在一起
2011年2月,中央办公厅派出第二批到甘肃挂职的10名干部奔赴天水市。他们深入最基层,和群众在一起,在基层锤炼作风,在广泛参与中增长才干,取得了扎实成效,并和当地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情谊。
从办公室迈向村头、企业车间,年轻的机关干部带着对基层群众的深厚感情,饱含激情投入挂职工作
2011年2月22日,10名挂职干部刚刚抵达天水,就开始了挂职工作“第一课”:熟悉市情。他们到企业车间、技术示范园区等进行调研,然后分赴各自岗位报到,开始到各乡镇走访,有的干部在第一周就走遍了所在县的18个乡镇。
在清水县红堡镇贾湾村新农村建设一线、在张家川县恭门镇付川村„„挂任秦安县信访局副局长的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干部金晓冬一个上午走访了挂职地3个自然村,检查集中式果窖30多座。
挂职期间,挂职干部还通过集中学习、集体调研等形式,尽快熟悉挂职工作情况。他们通过与基层干部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地深入一线调研,迅速实现了工作角色从办公室到村头、炕头的转变,饱含激情地投入工作。
“来这里,我们首先要端正态度,当好小学生。”挂任秦州区委常委的中办机要局商秘办专控经营管理处副处长彭洪说。
为了让挂职干部更好地熟悉工作,天水市委先后组织了11次集体调研活动,赴天水所属26个乡镇、其他市州所属48个县区以及陕西咸阳等地走访考察。这些活动,绝大多数利用的是休息日和节假日。
2011年3月19日到20日,挂职干部利用双休日时间考察了天水市南山万亩花牛苹果基地和当地新农村建设情况。7月,挂职干部到河西考察了酒泉风电基地、金昌新材料产业、张掖和武威现代农业。天水花牛苹果产业发展对农民增收以及提升当地知名度的影响,漂亮的楼房、整洁的硬化路面和村容村貌,河西五市经济社会发展蓬勃的生机与活力,让挂职干部获得了从文件材料中难以得到的亲身感受,倍感振奋。
在了解基层情况的同时,挂职干部毫不放松理论学习。有的干部搜集整理了几十万字的民政信访工作政策业务资料,有的干部摘抄了9万多字的业务知识和心得笔记。同时,挂职小组建立了每月1次的集体学习交流制度,及时交流工作体会和学习心得,先后开展集体学习、座谈讨论11次,帮助大家理清了思路、掌握了政策、学会了方法。随着对挂职岗位工作的熟悉,挂职干部对挂职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一份数据表明,全体挂职干部累计赴乡镇村所调研1300余次,参加各类会议920余场,深入走访农户1520余家,处理群众来信359件,接待上访群众450余批3500余人次。
把挂职当考验,挂职干部对省情、市情认识不断提升,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广泛的实践参与相结合,带来了更多深入思索
基层有大学问,基层是大课堂。
挂任麦积区委常委的中办机要交通局收发处副处长许强说,挂职的过程,是能力提升的过程,更是认识升华的过程。挂职干部把挂职锻炼作为对党性的一次考验,以对组织、对事业和对个人高度负责的态度,全身心投入到挂职工作中,开阔了眼界,砥砺了品质,增长了才干,锤炼了作风,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随着工作的深入,挂职干部对于主要承担的民政、信访和扶贫等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他们深深地感到,民政、扶贫、信访工作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是开展群众工作的最佳平台,是了解社情民意的最佳窗口,是提高政策理论水平的最佳途径,是密切联系基层干部群众的最佳桥梁,是青年干部锻炼成长的最佳岗位。
为了扎实做好民政等领域专项课题调研,挂职干部进行了多市州的实地走访、查阅资料和座谈交流。在2011年5月初,课题组还专门赴省民政厅进行学习交流,并确定由省市两级民政部门和挂职干部小组共同开展课题调研。为此,挂职干部还先后到兰州、临夏等市州进行考察。
最终,结合挂职以来的实践和思考,挂职干部推出了《关于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思考——以甘肃省天水市城乡低保工作为例》和《推进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甘肃省天水市养老服务工作的启示》等两份专题报告。报告以翔实的数据为支撑,对当前社会救助体系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规律、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建议。
为了更好地掌握天水市经济发展脉络,挂职干部在2011年6月下旬还集体赶赴陕西咸阳等地进行考察。咸阳和天水同属关中-天水经济区,历史相通,文化相近,经济联系紧密。挂职干部通过对当地特色工业、农业等发展情况的考察,深化了对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认识。
挂任天水市委副秘书长兼市信访督查专员的中直管理局政策法规处处长张彤结合在当地挂职工作的实际,发表了《关于加强新形势下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思考》,将在北京工作期间准确的政策把握、基层工作中的深入实践结合起来,对社会组织党建的规律和特点以及如何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感受到挂职地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的 同时,挂职干部也通过工作、调研特别是对当地一些利益纠纷、矛盾纠纷的调处,对当前城乡大发展、大变革带来的深刻利益格局调整有了更加深切的认识。
基层干部群众工作和生活实际,深深打动了挂职干部,成为对他们最善意的滋养,结下的深厚情谊必将延续
一年来,挂职干部坚持以甘肃为家,以天水为家,扑下身子,深入一线,进乡村、访农户、入企业、走社区,与基层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真心帮助干部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努力和干部群众打成一片,迅速完成了从“京官”到地方干部、从陌生人到知心人、从门外汉向内行人的转变。挂职干部怀着对基层干部群众的深厚感情,从基层工作中获得了善意滋养,并在工作中给予基层干部群众热情的回报。
中办机要局普通密码管理处副调研员樊成勇在秦安县挂职。他说,一年的挂职锻炼,切身感受的乡情民意,使自己在贯彻中央政策部署、为基层和人民群众服务时多了一份自觉、多了一些领悟。
秦州区七里墩街道办事处罗玉一社区是当地最大的社区,有近2300户6800多人。社区主任李莉一大早就忙起来,每天能够预计到的工作安排就近十项。这让挂职干部深受触动。国家保密局秘书行政司行政处副调研员牛力强等干部们对“上面千斤担,下面一肩挑”有了更加深切的认识。
张彤曾记录了自己3天的工作。在这3天时间里,他到麦积区花牛镇董家塬村看望五保户,在高集村、赵集村看望贫困小学生并实地到他们家中了解贫困情况,在党川乡冒雨同当地干部了解林区基层干部、群众艰苦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几个月时间以来,时常被一些基层群众的艰难生活触动,对基层群众的感情从来没有现在这样真挚,责任感和使命感从来没有今天这样强烈。”挂任清水县委常委的中直机关管理局经费审计处副处长李世哲说。
在负责信访工作时,金晓冬敞开办公室的门随时接待群众。当地杨何村村民杨根祥的孙子不到一岁就脑积水,手术后又出现反复,家庭生活非常困难。金晓冬帮他申请了3500元临时性救助款,并帮助其求医问药、联系农产品销路。看到杨根祥生活得到改善,他自己也享受到了为民服务的快乐。
基层环境艰苦复杂,基层干部工作量多、压力大。深受触动的挂职干部在积极参与工作的同时,把挂职当作对自身党性和作风的考验,专门制定了《中办机关赴甘肃天水挂职锻炼干部小组纪律规定》,从15个方面对挂职干部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出了明确要求,努力和干部群众打成一片,真正和基层干部群众建立了友谊,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好评。
第二篇: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去!
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去!
记者 龚 亮
2013-05-21 06:17:00
来源:《 光明日报 》(2013年05月21日 01 版)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又是一年毕业季,大学校园里悬挂的条幅格外醒目,很多毕业生跃跃欲试。
近日,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勉励当代大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转变择业观念,坚持从实际出发,勇于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方去,把人生的路一步步走稳走实,善于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消息传开,大学毕业生很受鼓舞。
基层工作是什么样子?前景如何?有什么甘苦?带着这些大学毕业生关心的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基层是干事业的舞台
“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大学生完全可以干一番精彩的事业。”谈起几年在基层的工作,江苏如皋市东陈镇副镇长周杰深有感触地说。
初到农村当“村官”的周杰,群众对他的第一印象只有一个字:“嫩”。有人甚至问:这样的“嫩竹扁担”能挑得起重担吗?这让周杰很有压力,但他没有泄气,而是静下心来跑村串户作调研,遇到难题,就向村里的前辈们讨教“锦囊妙计”。
有一次,村里要整治一条长5.1公里、长满水花生一类恶性水生作物的河道。周杰布置沿河的居民每家清理宅基地对应的一段。但广播会开了一遍又一遍,又上门动员了一次又一次,仍然没有几家动手。他向一位老党员请教,老党员说:“群众注重的是实惠,清理水花生,没有看得见的好处。你要想办法调动起人们的积极性。”
一句话点拨了周杰。经过认真思考,他将农民群众致富愿望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鼓励引导村民开展河塘生态网箱养殖。这个“金点子”激发了农户自发清理河道的热情,10天时间,整条河道被清理得干干净净,不仅为社区省下近8万元的保洁费用,还增加集体收入10多万元,实现了村民增收、环境改善与村营收入增加的三赢。
周杰用扎实的工作赢得了干部群众的认可。他从万富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干起,4年后高票当选为万富社区党总支书记,成为全市最早任社区正职的大学生“村官”之一。第五年,又被东陈镇人大代表选为副镇长,还获得了江苏省“优秀大学生村官”的荣誉。回顾几年的基层工作,周杰说:“在农村广阔的田野上,我看到并收获了比同龄人更多的风景。”
“大学生去基层工作,接触更多的社会现实和人情冷暖,不管是对国家发展还是个人成长都是有益的。现在职位竞聘或者招录公务员都需要有一定年限的基层工作经历,体现了社会对基层工作的重视。对于以后担任较高层级工作或其他重要职务的领导干部,基层工作经历更是必不可少。”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赵庆杰指出,新一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大多有着丰富基层工作经验,他们了解基层民众的疾苦与现实,与人民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这正是目前诸多深得民心的惠民政策制定的出发点。
基层可以获得骄人的成绩
从山西师范大学毕业后,宫玉峰本来在省城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每次回家探亲,看到乡亲们世代相传、辛勤耕种,但仍然收入微薄,他的心会受到震撼。2007年,他也选择了到山西神池县东湖乡铁炉洼村当“村官”。
宫玉峰通过扎实调研了解到,神池耕地多、耕作方法落后、广种薄收,严重制约当地现代农业的发展。他找准创业契机,决定成立一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当时神池农机联合作用还是一个空白,这事儿到底能不能做?资金从哪儿来?
宫玉峰到朔州、河南、河北等地实地考察后,确定这事“能做”。合作社成立了,可资金远不够。这时,神池信用社伸出了援手,为合作社办了贷款手续,加上国家对购买农机具的补贴,他们先后购回一批新型农机具。当年,合作社全年共作业8000余亩,覆盖全县6个乡镇30多个村庄。一年后,合作社拥有入社户20余户,固定资产达75万元。合作社成了农民致富的“火车头”,宫玉峰带领乡亲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后被选为省党代会代表。
基层实践积累的是经验,增长的是才干,磨练的是意志,提升的是能力。“在基层平凡的岗位上,只要肯付出,一样可以获得骄人的成绩。”宫玉峰说。
基层经历会成为终身的财富
在黑龙江省漠河县,80后女民警田坤的名字已经是家喻户晓。2002年,21岁的田坤从警官学院毕业,主动申请到社区,成为漠河县唯一的女“片儿警”。
“干什么,你给我出去!”第一次到辖区居民刘先生家,田坤就遭遇“闭门羹”。这样的事情对田坤来说,早已经成了毛毛雨。十余年来,在最低气温零下52.3摄氏度、无霜期仅83天、“风吹在脸上真跟小刀子一样”的漠河,田坤凭着爱心和韧性,“等、挤、敲”串门,与群众“家长里短”,最终赢得了居民的普遍理解。
基层工作极大地磨练了田坤,大家评价“别人走不进去的她能走进去,别人谈不下来的她能谈下来”。现在,谁家遇到急事难事首先会想到她。
“基层社会关系复杂,工作难度大,许多工作无章可循,只能靠前辈积累的经验去做。”这是很多初到基层的大学生的普遍反映,但这也恰恰是基层工作的魅力,这种特殊的工作环境,对大学生是全方位的锻炼。江苏徐州市委组织部长戚锡生说:“无论是留村任职、考公务员、自主创业,还是另行择业、继续学习深造,基层工作的经历和经验,都将会成为他们终身受益的精神财富。”
记者述评
扎根基层大有可为
“我们把他们当作宝贝呢,时刻关注他们的成长!”各地政府部门都非常重视并悉心培养到基层工作的大学生群体。“城里少一个大学生没什么,村里多一个大学生就了不得。”群众朴实的语言也表达了他们对大学生人才的期盼。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戴焰军认为:“中国现代化建设,难点在农村,而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关键在人才。大学生到了农村,很快就成为党在农村的重要骨干力量,现实中,很多大学生经过两三年的锻炼,就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或各种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领导者。他们培养了和社会基层老百姓的真实情感,也真正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
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将目光投向了基层的广阔天地,投身广大农村,挥洒自己的青春。据悉,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10年以来,先后有超过14万名大学毕业生志愿到中西部22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2100多个县服务,16000多人服务期满后扎根西部基层。据西部计划全国项目办介绍,截至4月25日,已有1万多名应届大学毕业生报名参加今年的西部计划。
近年来,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比如“大学生村官计划”“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引导大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各级组织部门勇于创新改革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不拘一格选人才”,也给年轻干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日前,浙江启动了在3年内招聘万名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计划。优秀医学毕业生下基层,解决老百姓看病难问题,表现优秀的可优先交流到条件较好的地区工作,对多年在基层医疗卫生岗位服务锻炼的优秀人才,也将列入业务或管理骨干重点培养。
基层是年轻人经受锻炼、发挥才智、成就事业的大舞台,有无数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正一步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流砥柱。相信在科学的成长观引领下,将会有更多的大学生将青春和智慧奉献给基层,从基层做起,在“大我”的奉献中实现“小我”,最终获得人生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第三篇:到基层去 到群众中去
到基层去 到群众中去
——陕西司法系统开展非常“6+1”惠民工程见闻
3月15日8时许,记者在陕西省司法厅办公楼前看见,几名厅级领导正准备坐车下乡。厅长路志强对记者说:“我们13名厅级干部从今天开始全部下乡去。每人举办一场法律宣传讲座、化解一件疑难矛盾纠纷、督办一起法律援助案件、帮教一名刑释解教人员、探访一名服刑在教人员家庭、指导一名社区服刑人员矫正工作,同时在司法系统职责外再结对子包联一个贫困户,这是我们司法系统实施的创新社会管理非常‘6+1’惠民工程。”
记者随路志强驱车100公里来到礼泉县阡东镇司法所,此时在人民调解室里,临泾村农民郝新林和王更须正在为7000元的征地补偿款分配争论着。路志强拍着他俩的肩膀说:“两位老兄,来,把你们俩那点事给我说道说道。”
听说来了厅长,郝新林大声说:“你看他这个人,我三分六的地他白种了10多年,我的补偿款他还要分!”这时围观的群众开始议论王更须不应该并笑他的无理,记者看到王更须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嘀咕着说:“他在外面打工十几年不种,要不是我都不知撂荒成啥了!”
路志强对王更须说:“老王,按道理地是老郝的,征地款就应该是他的。你种了10多年也收获了效益,他都没要你一分钱的流转费,你说他大度不?”王更须笑着说:“那是大度。”路志强转身又对老郝说:“老郝呀,这块地就像你的孩子,老王帮你照看了这么久都有感情了,现在你带走孩子是不是也该表示表示,再说你的条件比老王好点,就给他1000块钱嘛。”郝新林爽快地说:“既然话说到这份上了,那就听你的!”
记者对这样的调解结果感到意外,但却被两个乡亲握手言和的和谐场面所感动。路志强说:“老郝是被咱的真诚才卖了个面子给我。这些矛盾不及时调解,弄不好就会变成打架伤害的大纠纷!”
16日上午路志强在彬县义门镇中罗堡村探访在监狱服刑的陈会民家属。记者看到陈会民家只有三间砖瓦房,妻子程弯弯满脸愁容。见到来人,她就开始哭诉着说:“一个人在家里种地照顾三个娃,每天要送血友病儿子陈佳鹏上学。他是为给儿子看病才被逼得偷人家的羊。监狱呆了一年多了,我也没钱买车票去看他!”陈会民家的状况让路志强心情沉痛,他当场表态说:“回头我们研究一下看看能不能让陈会民到社区矫正,承担养家的责任。”在场的彬县领导也表示,从县里大病救助基金里拿出5万元,给陈佳鹏看病。告别时,程弯弯握着路志强的手不停地说:“谢谢,谢谢!”在返回的路上,记者听到路志强在车里给监狱打电话安排陈会民的事儿。
两天跟随司法厅长落实他的“6+1”,记者看到矛盾得以化解的和谐场面,群众感恩的一张张笑脸与话语,真正深刻体会到加强创新社会管理和做好群众工作结合起来的重要
性,也希望更多的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都能够走出办公室,少进会议室,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
据介绍,此次陕西司法系统将有1000多名领导干部参与到创新社会管理非常“6+1”惠民工程中去。
第四篇:沉到基层 服务群众
沉到基层 服务群众
湖北日报讯 惊蛰刚过,春耕正忙。湖北从3月起组织省、市、县三级7万多名干部,奔赴全省每个村,开展为期3个月的“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这次活动将实现“两个全覆盖”:工作组要深入到全省所有26018个建制村,干部的足迹要踏进全省所有1062万个农户的家中。
目前,不少市县乡三级干部确实整天在忙,但有些干部,往上面跑的多,往下面跑的少;往沿海跑的多,往沿湖跑的少;往发达地区跑的多,往贫穷地区跑的少;在“忙”中与群众的沟通反而少了,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反而下降了。
群众工作是党的“生命工程”,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湖北“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旨在通过干部扑下身子,沉到基层,进村入户访民情,从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干部到农村进村入户,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探索出来的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一种好传统和好办法。此次活动中,干部进村入户直接与基层农民群众接触,带着感情听民声、解民忧、化民怨、集民智,就能进一步密切党与人
民群众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干部到农村进村入户调查研究,是各级干部的一项重要工作和基本功。党员干部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特别是要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最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最推不开的地方去,方能同那里的干部和群众一道,化解矛盾,打开工作局面。
干部进村入户,是转变机关作风,锻炼干部工作能力的好渠道。干部进百家门、听百家事,解百家难,感受农民生活,掌握农村实情,就能充实头脑,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思想作风也会得到净化。特别是湖北将这项活动与创先争优结合起来,党员干部比感情、比作风、比措施、比纪律,就能真正融入群众,凝心聚力。
干部进村入户不仅要身入,还要心入;不仅要沉入基层了解实情,还要结合实际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不仅要吃住在基层,还要严守纪律,绝不能给群众增加经济负担。我们相信,湖北数万名干部只要带着爱民深情、优良作风和群众厚望沉到基层,必将推动基层工作开展,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据新华社武汉26日电)
第五篇:“到基层一线去”不能只是口号!
“到基层一线去”不能只是口号!
“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6月30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2011届武警国防生毕业典礼在该校逸夫堂隆重举行,100余名07级毕业国防生,面对五星红旗庄严宣誓,用铮铮誓言表达立志献身国防、投身部队建设的决心与信念。典礼之后,他们将怀着中国人民大学学子“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豪迈,带着“勇于担纲、敢为天下先”的自信,分赴祖国的大江南北、走上部队最基层的岗位。(人民网-军事频道)
笔者认为,广大学子立志到基层工作,沉下身子,主动到基层去,深入田间地头去了解农村、农民,与群众打成一片,心贴心真交朋友,情连情交真朋友,与他们拉家常,话农亲。通过“零距离”接触群众,直面不同类别的服务对象,实地掌握百姓的衣、食、住、行,切身感受群众生活的困苦和艰难,掌握社情,这都毋庸置疑。
然而,是否真正善于解决群众的问题,体现了他们的工作态度和执政理念。这就要求驻村干部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结合每户的实际情况,拿出科学有效、标本兼治的方法措施,切实把群众有疑问的惠农政策解答实在;建立“部门长期包联、干部定期驻村”的长效机制,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意识,把涉及百姓利益的难题解决实在;对反应的矛盾事件做出科学判断,以创新的思维方式针对性的处理,确保大活动效果实实在在,让广大百姓切身感受到最直接的活动成果,力戒“到基层一线去”被赋予形式主义而只是“口号”。
一是吃透上情。通过深入基层一线,与百姓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切实传好党的政策信息,首先就必须要求干部队伍要认真学习领会上级文件精神,把每一项惠农政策钻透、吃透。现在各级各部门都在风风火火的进行“三进三同”、“大下访”、“结穷亲” 和“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等活动,广大基层干部要以活动载体为契机,充分发挥党、团员和业务骨干的带头作用,认真践行“宣传员”的职责。以入户宣讲、走访座谈、田间讲解等方式,积极把中央、地方政府的惠农政策、重点工作、部署规划等信息带给群众,切实做到“文件政策讲一讲、致富信息传一传”。二是把握下情。年轻干部到基层工作,要沉下身子,主动到基层去,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砖院土坝对农户的住房、道路、田块、水渠、畜禽养殖等表面上能看到的现象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农村、农民,与群众打成一片,心贴心真交朋友,情连情交真朋友,与他们拉家常,话农亲。通过“零距离”接触群众,直面不同类别的服务对象,切身感受群众生活的困苦和艰难,掌握到社情。制定好走访册,记录好入户情况,通过实地掌握百姓的衣、食、住、行,为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打下信息基础。
三是务实实情。到基层工作,就要求有“眼睛向下的决心”和“扑下身子”、“放下架子”的精神,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拉家常、话农亲、谋发展,真正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最终实现机关干部踏踏实实地为百姓解决问题,做好公仆,务实服务。通过基层情况的了解,结合每户的实际情况,拿出科学有效、标本兼治的方法措施,切实把群众有疑问的惠农政策解答实在;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意识,把涉及百姓利益的难题解决实在;对反应的矛盾事件做出科学判断,以创新的思维方式针对性的处理,确保创先争优活动实实在在,让广大百姓切身感受到最直接的活动成果。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不断提升我们服务群众工作的能力。(重庆 谢贤奎)
(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1076/112571/15052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