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全面拉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4 04:57: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扎实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全面拉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扎实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全面拉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第一篇:扎实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全面拉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扎实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全面拉动

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近几年,在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旅游局的大力指导帮助下,我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长三角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的总体目标,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坚持规划先行,强化招商引资,抓好项目落实,全面拉动我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十一五”期间,我市的旅游项目开发建设迎来了新一轮的高潮。据统计,近三年来,我市旅游建设项目共计160个,总投资376.18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11.4亿元,竣工项目96个。其中,新增项目138个,新增投资达到306.34亿元。

近三年来,达蓬山文化旅游区、雅戈尔动物园、慈城古县城主要景点、奉化弥勒大佛景区以及万豪、华侨豪生、东港喜来登、香格里拉、开元名都、南苑环球国际等一批高星级酒店项目相继建成投入运营;杭州湾湿地项目、它山堰文化旅游区、郁家巷历史街区、天童景区、半边山旅游度假区、宁海湾游艇俱乐部、东方花博园、柏悦大酒店、二灵温泉酒店等一批大项目陆续开工建设。这些重大项目的建成和开工,引领了我市旅游投资的方向,带动了休闲旅游新业态的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突出地域特点,高起点规划

坚持规划先行,立足规划的科学性和操作性,切实做到四个结合:一是长期工作实践与专家意见相结合,使规划更具操作性与科学性;二是区域实际与区外经验相结合,使规划思路更清晰、更开阔、更完善;三是旅游项目开发与城市建设相结合,既处理好旅游项目与基础设施的关系,又重视发挥产业联动、项目延伸互补的效应;四是重点项目开发与一般项目开发相结合,既注重重点龙头项目的综合开发,又重视与之关联的具体点位、单个景点的开发利用,体现精品带动、点线面结合的发展格局。

二、立足长远发展,高质量招商

在加强规划的同时,围绕“选商、选资、选项目”的思路,突出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工作,通过改变招商方式,提高招商质量,达到“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的目标。一是政策扶持,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为了增强招商引资的竞争优势,市、县(市)区两级政府相继出台了各种招商优惠政策。二是利用“浙洽会”、“旅洽会”、甬港合作论坛、“宁波〃沈阳周”、“宁波〃武汉周”等多种平台,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等办法,开展各种形式的招商活动。三是注重全市招商网络建设。以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招商队伍为主体,同时,加强与市政府驻外办事处、行业协会、商会和投资咨询公司等中介机构以及京沪外国机构、港台及海外招商代理、国外友好城市的信息交流,完善招商网络,扩大引资信息源。

三、创新推进机制,高效率建设

针对旅游项目具有辐射面广、综合性强、带动力大的特点,我们创新性的建立了领导联系制度、部门会商制度、监督考核制度、动态管理制度和政企沟通制度五项推进机制,坚持多方联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

一是领导联系制度。明确全市年度重大旅游项目,明确责任领导,明确工作目标,健全统计、走访、协商、通报四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强调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开发阶段、不同投资主体项目推进工作方式上的手段创新,讲落实、抓进度、求突破、出成效。

二是部门会商制度。针对重大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资金运营、土地供应、规划设计、项目审批等问题,会同市级相关部门进行会商协调,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既做到一事一议,也逐步形成部门合作长效机制。

三是监督考核制度。对列入市级重点的旅游项目要求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并通过听取项目进展情况汇报、实地检查,召开项目现场会、协调会等方式进行专项督查,根据项目单位工作计划按月度、季度、年度进行考核。

四是动态管理制度。以全市旅游项目管理系统为基础,实现对全市旅游项目规划、招商、建设等多个方面进行实时化、系统化和网络化管理,搭建公共信息平台,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努力做到规划一批、推介一批、建设一批、开放一批。

五是政企沟通制度。建立与重要旅游投资商和专业投资促进机构的互动合作机制,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与投资商的座谈及联谊活动,搭建旅游项目推介平台,听取投资企业的意见和想法,提供咨询服务,加强对旅游项目的指导力度。当前,我市的旅游业发展正处于转轨转型的关键时期。为顺应时代潮流,响应市场需求,我市提出了“打造休闲旅游目的地、建设旅游经济强市”的奋斗目标。这一时期,打造规划和建设一批重大旅游项目显得尤为紧迫,直接关系到我市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持续发展力和品牌创新力。

旅游项目由于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在建设过程中难免会不断碰到资金运营、土地调控、项目设计、政策审批及外部环境影响等诸多制约,加上重大项目投资盘子大、建设周期长,某些项目还出现了进度缓慢甚至停滞不前。而在旅游项目建设的管理方面,还存在多头管理,管理能力参差不齐,各级旅游主管部门推进手段缺乏等问题。面对这些新情况,我们应及时调整工作职能,积极面向基层服务,集中精力推进全市旅游项目建设。

一是进一步完善旅游项目建设推进机制。继续深化实施领导联系、部门会商、监督考核、动态管理和政企沟通五项制度,进一步加强与上级旅游局、市相关部门、重要投资商的纵向、横向联系,不断在实践工作中完善机制、创新机制,在强化体制建设中推进项目建设,建立和完善项目推进工作的长效机制。

二是全面开展休闲旅游基地建设工作。贯彻落实全省、全市旅发大会精神,根据《宁波市休闲旅游基地和商务会议基地建设五年行动计划》总体要求,按照建成一批、推进一批、规划一批的滚动发展思路,争取到2012年建成20个以上市级休闲旅游基地。充分发挥整合、转型、升级三个方面的“平台”作用,促进宁波市休闲旅游业向更加专业化、产业化、规模化和体系化的方向发展,打造一批大体量、多功能、高品质的休闲旅游产业集群。目前,规划面积21.7平方公里、总投资145亿元的奉化阳光海湾项目有了实质性的推进,投资30亿元的基础设施工程协议已经签署。该项目的整体定位是:辐射长三角、享誉国际的集旅游、居住、商业于一体的国际级滨海度假城。

三是鼓励发展旅游新业态项目。积极培育汽车露营、湿地休闲、森林度假、海钓露营、温泉疗养、户外拓展、高尔夫运动、影视体验、游艇邮轮等休闲旅游新型业态,建成以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康体养生、商务会议等为主的复合型、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四是加快旅游集散体系建设。构建以宁波旅游集散中心为依托,以旅游咨询、旅游推广、旅游投诉、旅游信息化、旅游紧急救援等功能为支撑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启动市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开通市旅游集散中心至县(市)区主要景区的旅游专线,形成以市本级中心为枢纽,东钱湖、奉化、象山、江北、慈溪、余姚、宁海等为分中心的旅游集散体系。

第二篇:加快推进我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推进我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李文宁 康莉莉 《 光明日报 》(2014年06月29日07 版)

随着我国人均GDP提升和群众精神消费需求增长,旅游产业也快速发展,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正在不断提高。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这为我国旅游产业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虽然我国旅游产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产业结构、市场体系、企业能力、产品供给、人才培养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不能够满足日益多元化的旅游需求,亟待加快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调整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旅游产业结构,需要合理配置“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形成高效、有机的产业链,在整个产业结构各组成要素自身得到健康发展的同时,各组成要素之间也能很好地相互协调、配置、优化,最终实现旅游产业顺利转型升级。旅游产业宗旨是尽可能满足旅游者多元化的需求,近年来旅游活动开始由过去单一的观光游览偏向健身、休闲、娱乐、服务方面,这就要求旅游产业要由经济功能向综合功能转变:一是要走向生活化,深化旅游产业的消费性功能,展现旅游产业作为“民生产业”的价值。二是要走向生产化,凸显旅游产业的生产性功能,展现旅游产业作为“动力产业”的作用。三是要走向生态化,回归旅游的本原性功能,展现旅游产业作为“绿色产业”的特色。我们要最大程度地促进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融合,不断开发新的旅游业态,努力形成新老结合、多元并进、适应不同层次需求的旅游产业链条,在一定地域空间内通过旅游资源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服务设施和重大旅游项目集聚,逐步形成功能完善、要素齐全的旅游产业结构。

拓展旅游市场体系。经过改革开放后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已经由最初的优先发展入境旅游,向以扩大内需为主,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 1

境旅游共同发展方向调整,并且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目前的国内旅游已经成为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主体和核心。这就要求拓展旅游市场体系,既要根据旅游需求的变化准确定位,适时调整和提升市场营销策略,又要兼顾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构建合理的客源市场体系。一是入境客源市场的开发应以近距离客源市场为主,同时也要形成多元的入境客源市场结构,国内旅游市场则由近及远形成多层面的国内客源市场开发格局。二是需要高度重视旅游市场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主流媒体和社交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兴时尚媒体的作用,不断提高整体营销水平。三是政府要加大力度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拓宽旅游纠纷处理的路径,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为旅游市场转型升级形成良好的氛围。

提升旅游企业能力。旅游企业作为旅游产品的供给者,在旅游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提升旅游企业自身的能力是整个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和核心。近年来,旅游企业集团化步伐越来越快,产生了一些大型旅游集团企业,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旅游企业散、弱、差的现状,从而使行业整体效益水平、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低下。在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尖锐的背景下,旅游企业的转型升级不容忽视。一是通过政府引导、重点投资等措施,市场化和政府主导相结合,组建集旅行社、餐饮饭店、汽车公司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旅游集团公司,拓展旅游企业规模,增强旅游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二是要兼顾中小旅游企业的转型与实力提升,政府要给予中小旅游企业关注和扶持,积极提供政策和信息服务,中小企业应集中精力解决好公司战略规划、技术手段和公司治理结构等主要问题,从而增强自身抗风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要积极推进和强化旅游企业管理和旅游服务的创新,积极引进国外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模式,通过品牌化、网络化、连锁化来提升旅游企业的素质。

优化旅游产品供给。旅游产品作为旅游者直接面对的旅游对象和客体,其转型升级在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吸引旅游者的魅力之源和最终动因。一是要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和改进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设计,深入发掘旅游产品的地域文化内涵和特色。二是要立足高水平景区规划和高标准建设,邀请国内外知名规划团队进行规划设计,提升景区内涵,争取打造面向国际市场的旅游精品,提高核心竞争力。三是要充分运用先进的科技成果和信息技术手段来开发具有现代气息的、科技含量高的旅游产品,以满足旅游者追求新、奇、特的旅游心理。四是要实现旅游产品种类多元化、体验化发展,由单一观光旅游产品向休闲度假为基础的多元休闲旅游产品转变,从单纯服务型旅游产品向创新化、体验化旅游产品转型。

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旅游产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实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离不开高素质旅游人才的支撑。因此,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基础理论深厚、专业技能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创新型和应用型的旅游专门人才,加大旅游科研力度,为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这既是现代社会旅游产业的网络化、信息化、标准化、国际化迅速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旅游产业目前发展现状的需要。一是要改变现有旅游人才的培养模式,根据旅游市场的需要来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途径和方法,从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等方面创新旅游人才培养。二是加大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可以通过海外实习、合作办学、国外留学等多渠道融入国际旅游教育,从而满足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对多维旅游人才的需求。三是要逐步完善旅游资格考试与岗位认证制度,运用现代评估手段和方法对旅游人力资源进行素质评估,优化旅游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实现旅游人才的转型升级。

(作者单位:石家庄经济学院会计学院)

第三篇:抓住契机加快惠州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精选)

抓住契机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副市长杨灿培谈我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

2011年11月23日惠州日报黄金十年 《惠州日报·旅游周刊》十周年纪

2001年到2011年,是惠州旅游快速增长和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惠州旅游业在这黄金十年中,取得了辉煌的业绩。无论是从旅行社、酒店、景区的数量上,还是从服务品质和规模上都有了质的飞跃。

11月4日,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在惠州市凯宾斯基大酒店举行了“惠州旅游黄金十年”座谈会。惠州旅游黄金十年的辉煌,将深深镌刻在历史的记忆中,而新的十年将是怎样的一个前景?日前,副市长杨灿培就我市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十一五”期间我市旅游总收入增长2.82倍,过夜人数增长2.35倍 记者:惠州旅游走过了黄金十年,请您谈谈这十年中,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我市旅游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

杨灿培:“十一五”期间,我市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全市有旅游景区(点)70多个、星级饭店71家、旅行社48家、旅游餐馆和农家乐1000多家,旅游直接从业人数达2.75万,间接从业人数达16.5万,旅游接待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十一五”期间,我市深入实施“3510”旅游工程,强力推进南昆山、罗浮山生态旅游项目和环大亚湾五星级标准的酒店群建设,全市新增国家五星级酒店4家、四星级酒店12家、国家4A级景区7处,3A级景区2处,创建两个广东省旅游强县(龙门、博罗)。2010年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数达2501.03万人次,过夜人数达1073.5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40.82亿元。旅游总收入五年增长2.82倍,过夜人数增长2.35倍。在黄金十年中,我市先后被评为“广东省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城市”、“广东省国民旅游休闲示范市”。龙门、博罗两县荣获“广东省旅游强县”,龙门还荣获了 “广东省国民旅游休闲计划示范县”、“中国最佳休闲度假旅游名县”、“中国最佳温泉养生旅游名县”、“中国温泉之乡”等荣誉称号,南昆山温泉旅游大观园、惠州海滨温泉旅游度假区、龙门尚天然温泉度假村、龙门铁泉度假村等荣获 “广东省温泉旅游示范基地”称号。

我市旅游将逐步形成一心两带三区五组团

记者:十年的辉煌已经成为历史,请问惠州市在“十二五”期间有什么样的旅游发展目标?

杨灿培:结合我市“十二五”发展规划,我市旅游业主要是发挥自身的规模优势,实现各不同类型旅游区之间的优势互补。

惠州的旅游发展应立足珠三角,面向粤港澳,成为一个重要的区域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并在国内和国际上享有一定的知名度。惠州的旅游产业应在现有基础上,逐步形成一个中心(中心城市综合旅游服务区),“两带”即百里生态旅游带和东江文化景观旅游带,三大旅游功能区(北部生态旅游区、中部文化旅游区、南部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区),五大产业组团(南昆山生态旅游组团、罗浮山文化旅游组团、惠州西湖文化旅游组团、秋长文化旅游组团、稔平半岛滨海旅游组团)。通过百里生态旅游带的建设,把惠州各主要旅游组团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发挥出规模优势,实现不同类型旅游区之间的优势互补,促进惠州旅游产业的发展。

至2015年,旅游接待总人数达到3800万人次,接待过夜游客人数1500万人次,旅游业收入300亿元。全市4A景区达到15个,5A景区1个。旅游产业的综合效益有较大提高,使旅游产业成为我市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进一步提升旅游产业地位,转变旅游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 记者:要实现以上目标,您认为我市旅游业还应当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杨灿培:要达成以上目标,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提升产业地位。按照《惠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8-2020)》,惠州旅游产业的空间布局规划应当是以旅游资源为基础,通过客流的联系,形成“一心两带三区”的旅游产业基本格局。

其中“一心”是惠州市中心区。以西湖、红花湖、高榜山、东江游等为基础,以象头山、叶挺故居、惠阳古树森林公园及周边的客家围屋、乡村景观为核心,打造中心城市综合旅游区和 “乡土·生态”主题环城游憩带。

“两带”即百里生态旅游带和东江文化景观旅游带。百里生态旅游带定位为惠州市精品自驾车旅游线路。以S244省道、粤赣高速、广惠高速及其东延线为主要轴线,北起南昆山、罗浮山,南至东环大亚湾海域,囊括惠州所有生态旅游特色资源。东江文化景观旅游带近期以东江为纽带,整合惠城区东江沿岸的景观、游憩资源,结合两岸景观改造、生态恢复以及灯光工程等辅助性工程,树立东江游整体休闲氛围。在此基础上,整合东江流域的民俗文化,以节庆、主题文化餐厅、豪华娱乐邮轮等形式为载体,使东江游成为展示惠州城市旅游形象的名片。

“三区”即北部山地综合旅游区、惠东沿江森林生态休闲区和环大亚湾滨海休闲度假区。北部山地综合旅游区以森林度假为依托,重点建设罗浮山旅游宗教文化度假区、南昆山森林度假综合旅游区、象头山和莲花山森林生态休闲旅游区,并将温泉大观园、农民画乡及香溪堡旅游区纳入大南昆旅游区的范围,带动乡村旅游、社区生态旅游、农民画乡体验旅游等多种休闲度假旅游的发展。惠东沿江森林生态休闲区资源优势突出体现在江河、山水的有机结合,具备开展森林生态休闲度假及观光旅游的良好资源条件。同时山水中点缀着具有数百年历史的客家围屋,具有较丰富的文化内涵。环大亚湾滨海休闲度假区。以巽寮湾为核心,整合环大亚湾的海滨度假地和海滨资源,以高档滨海休闲度假为主,抓好五星级酒店群建设和天后宫美食一条街的招商引资工作,做好巽寮金海湾整体形象包装的同时,整合好双月湾、海龟湾、平海古城、海滨温泉等优势旅游资源,不断丰富旅游产品。

二是要转变发展方式。转变发展方式就是要提高旅游资源开发质量和效益,提升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树立生态低碳的旅游消费理念。要着力从一般性的产品竞争转向更高层次的产业体系竞争,提高旅游产业的总体竞争能力。要着力从简单粗放的旅游产品开发阶段转向效益化发展阶段;要着力从注重设施建设等硬件因素转向加强服务与环境建设,改善旅游业发展的环境因素。

三是要创新体制机制。首先是加强市场主体培育,支持旅游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发展。鼓励各地进行旅游体制改革,支持建设一批试点地区,探讨旅游综合改革、专项改革和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等新路子。其次是突出重点,加大招商引资选资和开发力度。努力推进我市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指导各县(区)旅游部门对全市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进行普查,登记造册,积极跟踪服务。创新招商思路,开展专业招商、网上招商、项目招商,高标准选资,以大项目推动旅游经济大发展。

开发适应旅游需求的新产品、新业态,构建现代旅游产品体系 记者: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对惠州旅游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才使得我市旅游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请问下一步惠州旅游在产品开发和市场拓展上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杨灿培:惠州旅游从十年前排名十几位一跃而成为广东前六名的旅游强市,这与市委市政府对旅游的重视当然是密不可分的。

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加大旅游产品开发的力度。旅游产品开发不仅要注重风景资源的开发,更要注重城市周边农村与生态环境的开发,开发适应旅游需求的新产品、新业态,构建现代旅游产品体系,建设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城市和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紧紧以度假旅游为核心,构建休闲度假产品系列。加大旅游商品开发力度,在擦亮“罗浮三宝”、“南昆八珍”、“龙门农民画”等惠州名优特旅游产品品牌的同时,继续开发新的具有浓郁惠州和岭南文化气息的旅游商品,在主要城区和旅游景区开辟旅游商品专营区,规范旅游商品经营活动。

“十二五”期间,我们进一步加大旅游宣传力度,擦亮旅游品牌。不断创新旅游宣传促销手段,走出去、请进来,利用房展会、工业产品展销会、旅交会等会展活动,全方位、立体式地促销推介惠州旅游产品,打造“休闲惠州·度假胜地”的城市旅游品牌形象,宣传惠州,把惠州最美的一面展现在国内外游客面前。

在继续巩固现有国内外旅游市场基础上,开拓旅游市场。在国内市场方面,积极开拓粤西、粤东、京广、京

九、武广高铁沿线旅游市场,探索开发北京、上海、重庆等大城市旅游市场。在国际市场方面,重点做好日本、韩国的旅游市场开发工作,努力开拓英国、荷兰、法国、德国等西欧国家的旅游市场,使惠州旅游产品逐步走向世界。本报记者王子轩

第四篇:榆林市旅游规划体系建设全面升级

榆林市旅游规划体系建设全面升级

随着榆林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的升级,旅游产业被确定为解决“榆林是经济发展较快的落后地区”的先导产业之一。经过旅游管理部门的认真调研,重新审视榆林旅游现状和产业发展潜力,认为编制《榆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绘制旅游发展蓝图和全面完善全市旅游规划体系建设迫在眉睫。

榆林历史悠久,资源富集,又是革命老区,文化底蕴浓厚,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其中国家世界级的资源有统万城、石峁遗址、镇北台、陕北民歌等,如何将顶级资源变为品牌产品和产业优势成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旅游产品打造应遵循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按照“产品+市场+专业”模式,依照“做大产业、惠及民生、造福后代”要求和“旅游与文化、城镇、工业、农业、商贸五个融合”的规划总体思路,努力打造“边塞风情·黄土神韵”为品牌形象的西北地区一流榆林镇北台的旅游目的地。

据了解,今年初,榆林市启动编制《榆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各县区旅游规划也纷纷进行编制和修编,绥德县旅游总体规划按照建设陕西省旅游特色名镇的要求进行了完善;佳县旅游总体规划正进行修编;榆阳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正在进行中。榆阳区花园沟景区总体规划,靖边小河会议旧址景区门户区建设规划、龙洲丹霞地貌景区总体规划、清涧县北国风光景区修建性详规、太极湾景区总体规划、吴堡县石城保护与发展规划等规划已完成评审、报批工作,进入项目建设阶段。之外,榆阳区麻黄梁写生摄影基地总体规划,府谷县总体规划,米脂县高西沟乡村旅游门户区规划,白云山道教学院系列规划等正在编制;神木、定边和子洲县旅游总规编制正在进行前期调研。

榆林市旅游外事局局长刘东林认为,要不断推进全市旅游规划体系建设,落实全市规划“多规合一”的总体要求,下一要全面完成《榆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和报审工作,启动编制榆林市红色旅游规划和乡村旅游规划,指导榆阳、佳县、神木、子洲和定边等县区加快旅游总规编制,集中1至2年时间完备市、县(区)、景区,旅游总体(专项规划)与省市各规划横向融合、纵向呼应、相互配套的全市旅游规划体系建设,全面升级榆林旅游文化产业。

勇先创景旅游规划中心指出,旅游规划是在旅游地资源属性、特色和旅游地发展规律的现实基础上,基于满足旅游者旅游体验的精神和文化的本质需求,以及当地居民、旅游开发商、当地政府等相关利益主体的需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评判,由此确定旅游发展的目标规

范,并研究其实现途径的动态过程,旅游规划必须站在高屋建瓴的角度统筹全局,为实现旅游目标,提供指导性的方针。

第五篇:四川转变发展方式 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四川转变发展方式 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在“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大背景下,四川旅游如何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动力?

面临“旅游业的属性和功能认识不够全面、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不够、旅游管理和服务的随意性依然存在”的问题,四川旅游如何寻求突破,实现持续快速发展?

2010年,是基本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的决胜之年;也是完成“十一五”目标、为“十二五”发展积蓄力量的关键之年。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四川旅游以行动作答

机制改革先试先行

要实现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就必须改革创新。以改革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合力,是增强竞争力、促进旅游业加快发展的内在要求。我省旅游业正在以更广阔的视野开展旅游业改革试验,推进旅游产业整体改革步伐。

【点击】2010年一开年,成都便发布了全新的符合“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战略目标的成都市产业功能区布局规划。在其规划的13个市级战略功能区中,龙门山、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作为“成都市建设国际化旅游城市的主要承载区”,成为了焦点所在。

龙门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面积约4500平方公里,将打造山地运动度假、温泉休闲度假、康疗养生度假、文化娱乐度假、生态美食度假、商贸会展、科普教育7大核心产业链,并实现旅游的“高山探险、中山度假、低山休闲”多层次的服务配套。占地1000平方公里的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则正沿着休闲度假的道路绘制蓝图。按照“现代田园绿洲,西部中央公园”的总体发展定位,整个区域将分为景观农业旅游、商务会展旅游、主题游乐旅游、运动休闲旅游和康疗养生旅游五大主题功能区,打造西部一流的国家级休闲旅游目的地。

目前,我省已向国家提出申报成都为“国家旅游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

【延伸阅读】不仅在成都,旅游业改革试验的探索和试点在全省多个领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以乐山、广元、遂宁等为试点,我省探索旅游线路统筹落地的实施,进一步整合旅游要素,完善旅游产品结构,提高旅游产品的效益,延伸旅游产业链。

整合省、市(州)、县(市、区)和旅游企业的旅游宣传促销资源,探索构建整体联动营销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客源共享、市场共享和优势叠加,逐步形成实际有效的宣传推广长效机制。

按照统筹协调、形成合力的要求,探索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实现对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管理的统一规划和统筹协调,避免多头管理,形成有利于公平竞争和优化配置资源的市场机制。

在“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旅游发展战略指导下,综合制定支持旅游业发展的系统配套政策,探索专项政策突破,逐步将应由企业、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承担的职能转移出去。

优化配置旅游要素

“十五”、“十一五”期间,我省旅游发展基本思路是整体规划,打造一批观光精品,实现了旅游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张。“十二五”时期,我省旅游发展从“点”的开发向“轴”、“片”推进,从注重景区开发向“景区、城镇、通道”并重,构建旅游目的地体系,形成更多的区域旅游增长极。【点击】坐拥峨眉山、乐山大佛两大世界遗产的乐山市,旅游经济总量位居全省第二,游客人数、门票收入居全省景区首位。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乐山如何牢牢把握在四川旅游版图中的领先地位?转变发展方式是关键,而推动旅游线路从线性据点式到中心辐射式的突破是一条重要途径。

按照规划布局,首先是构建“一区”。发挥“乐峨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作为休闲度假旅游区、世界遗产旅游供给基地、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的综合性功能,使乐山既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又成为游客转往周边景区的集散地,带动周边区县旅游业蓬勃发展。

第二步,狠抓“夹江—沙湾—峨边—金口河自然人文生态风情游线”、“井研—五通桥—犍为—沐川—马边民俗文化和特种体验游线”开发。有计划地包装推出夹江千佛岩、沙湾郭沫若故居、美女峰、峨边黑竹沟、金口河大峡谷、井研大佛湖、五通桥古镇、犍为罗城古镇、嘉阳小火车、沐川川西竹海、马边大风顶等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动静结合的深度体验空间。

同时,将“两线”上具有独特性卖点的旅游产品按市场需求串珠成链,形成长短不

一、功能各异、形式多样的放射型动线,对“一区”形成“众星捧月”之势。

【延伸阅读】目前,我省正在编制《四川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围绕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打造四川旅游目的地体系规划》、《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四川藏区旅游发展规划》等重点规划,目的就是要围绕旅游线路优化全省旅游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配置,围绕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可进入性,围绕国家战略重点地区发展促进旅游要素的产业化发展,围绕对旅游属性认识的不断深化探索旅游业社会功能的实现途径和载体。

由“点”到“轴”再及“片”,一系列围绕旅游线路优化全省旅游资源和生产要素配置的行动在巴蜀大地上全面开花

在遂宁,27个景点串珠成链,打造“中国观音故里祈福如愿之旅”、“中国死海漂浮休闲之旅”和“中华侏罗纪公园探秘体验之旅”3条旅游线路,覆盖了近百家星级饭店、旅行社、农家乐、乡村旅游示范镇和加油站、自驾车服务站等配套服务设施。

在广元,剑门关与昭化古城两个4A级旅游景区强强携手,共同创建剑昭5A级旅游景区。同时,以剑昭旅游线为突破口,推进三国文化旅游线路统筹,开发打造了周边等多处景区景点,处处游客火爆。

在甘孜,“环贡嘎山两小时旅游圈”雏形初显,沿线的旅游城镇都将按照标准优化游览栈道和导识系统,新建7家宾馆酒店、贡嘎神汤国际疗养中心、4座国际会议中心。餐饮、住宿、购物等旅游服务设施将更加齐全,旅游服务环境将得到进一步优化。

持续优化产品结构

结构性矛盾突出,是当前我省旅游发展的一个特征。因此,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路径之一就是要积极优化旅游产品结构。

【点击】2010年3月31日,温江区国色天乡国际度假区主体项目之一“亚洲最大的水上主题乐园”正式破土动工。作为成都首个主题旅游复合型项目,国色天乡国际度假区总规划用地约6000亩,由4座主题公园、1座五星级主题度假酒店和1条1.5公里长的时尚主题商业街组成。

国色天乡主题乐园是温江旅游的一张名片,为温江带来了巨大的人气,但旅游资源的相对单一,以及周边配套设施的不完善,让许多游客都无法在这里长时间地停下来,因此温江开始谋划着转型。“国色天乡国际度假区”正是温江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之作。

国色天乡国际度假区建成后,将形成明显的集聚和规模效应,在大幅度增强项目的优势地位和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将实现从单一的主题游乐到休闲度假的产业高端化转变。以此为开端,温江将按照“主题游乐、休闲度假、高端旅游商品和现代都市农业”的产业定位,培育以乡村旅游度假、主题游乐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建设高品质、集约化的旅游综合体。

【延伸阅读】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我省着重从两方面着力 一是围绕旅游市场多样化和多元化的需求,进一步提升传统观光产品品质,积极开发成都平原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川南及攀西度假旅游、温泉旅游、中医药养生旅游、体育旅游、自驾车旅游、地震遗址旅游、都市商务会展旅游、川西高原特种旅游、红色旅游、三国文化旅游、绵阳科技旅游等新兴产品,完善旅游产品体系。九寨沟、峨眉山、都江堰等老五大旅游区,侧重深度开发,创新业态,变“景区经济”为“社区经济”;实施“全省国家级旅游资源景区化”,分期分批创建成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形成新的旅游吸引物和市场新热点;制定标准和提供政策,引导社会资金积极投入旅游度假区开发,开展省级旅游度假区建设试点,推进攀西、川南自驾车旅游营地建设试点,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从而形成多元化、复合型旅游产品体系。

二是通过打造旅游文化商演品牌、建设特色旅游商品生产基地和购物中心,提升“娱”、“购”两个薄弱环节发展。同时,积极促进“资讯”、“安全”等旅游配套要素发展,努力形成综合配套、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林业、创意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涉旅要素,将旅游新兴领域和业态纳入产业要素范畴,促进旅游产业要素的发展与升级。

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是我省发展旅游的运作模式。主体不强,则市场不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培育企业竞争力,深入推进市场主体真正市场化,是实现旅游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之举。

【点击】2010年7月初,四川旅游发展集团在成都挂牌成立,多家旅游企业整合、抱团,成为了我省发展旅游产业一只重要的“市场之手”。作为具有国资背景的旅游业龙头企业,新组建的旅游发展集团将整合全省优质旅游资源,重点发展酒店服务业、旅游商业地产、旅行社和旅游投资业务。

展开四川旅游发展集团的规划蓝图,发展脉络清晰而紧凑:用1年时间对集团全部子公司的资产关系进行完全整合,使集团成为一个真正的经济实体;在3年时间内形成规模效应;在5年时间内,实现资产总额翻两番,接近100亿元。

按照发展计划,旅游发展集团将依托现有酒店和新建酒店,发展酒店服务业;整合四川国旅、四川中青旅两大旅行社,打造西部地区旅行社龙头企业;以现有存量土地为基础,通过增资扩股、收购、共同开发等方式,打造以旅游为核心概念的CBD。此外,还将寻找有潜力、未开发的景区资源进行投资开发。

【延伸阅读】探索我省旅游转变发展方式的实施路径,培育壮大市场主体需要从3个方面入手。

加快推进旅游企业经营模式创新,尤其是推进旅行社创新经营模式,通过指导旅行社从单一的咨询服务功能转为多维的信息交流,帮助旅行社向复合型企业转变。

优化旅游企业发展的投融资、金融、税费、土地等政策环境,打破行业、地区壁垒、限制,为各类企业提供公平的经营环境。今年我省已经启动了旅游土地、用水用电等政策的专项调研,研究扶持旅游企业发展的合理政策。

鼓励旅游企业加快市场化运作,推动组建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培育一批骨干企业、战略企业。同时,实施“旅游企业小巨人计划”,促进旅游小企业规范成长。

构建公共服务体系

旅游不仅是一种消费方式,也是一种生产方式、一种生活方式,更是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随着旅游业步入大众化时代,更加关注服务于大众的服务体系建设成为当务之急。

【点击】在2010年全省旅游信息工作会上,四川省旅游行业服务平台、美景面对面、四川旅游信息港3个旅游信息产品首次亮相,引起了业界极大关注。通过旅游行业服务平台,旅行社可对旅游团队实时管控,针对散客实现创建线路、下单、支付等一系列操作,而电子印章的使用,保证了旅游合同的安全真实。通过美景面对面,游客可远程预览四川各大景点的现状。四川旅游信息港,则将旅游信息、服务、产品等融为一体,以文字、图片、视讯等多种形式,提供景区景点、精品线路、票务租车、特色餐饮以及娱乐、购物、医疗设施、银行网点等信息查询。

在接下来3—5年的时间里,我省将围绕旅游信息高地实施旅游信息化建设。将基本建成一个与国际接轨、国内领先、西部一流的旅游信息综合开发平台。目前,全省启动旅游信息立法、编制《西部旅游信息高地建设总体规划》、修订《四川旅游基本信息资源规范》等工作已经逐步开展。

【延伸阅读】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信息化服务、咨询服务、交通服务、志愿者服务、投诉处理服务、救助服务等为主体,我省构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正在有序进行中。

按照省政府确定的与重庆合作的“一极一轴一区块”战略布局,率先在成都都市圈增长极8个市开展“旅游信息共享”的试点;通过旅游信息标准化和地方立法工作,建立一套科学的旅游信息采集长效机制。整合全省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信息以及政府公益信息和行政信息,通过各类旅游要素信息的实时更新,搭建一个服务广大游客、旅游企业和各级政府的数字化旅游信息服务平台。进一步推进旅游资讯全覆盖工程向纵深发展,充分发挥媒体导向作用,拓展公共服务平台,搭建更加贴近市场、贴近百姓需求的立体咨询服务体系。

增强灾区造血功能

灾区旅游业的进一步恢复和振兴,不仅是我省旅游市场培育新的增长极的关键所在,也是使灾区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重要举措,更是推动灾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主要着力点。

【点击】金秋10月,经过两年灾后恢复重建,阿坝州茂县坪头村以一个独具羌族特色村庄的全新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农房建好了,风貌改造也完成了,如何建立一个长效机制保证村子的可持续发展?村委会提出了“村两委会+公司+农户”的新型经营模式村两委会牵头,注册成立茂县水风羌寨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全村农户以土地和住房自愿入股,公司统一出租给经营商,由经营商将房屋改造成乡村旅游酒店。坪头村村委会主任余崇恩说,这样不仅避免了恶性竞争,也可以让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在公司里实现就业。在整合资源、突出优势的同时,也找到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带动全村共同致富。

村民王安元算了一笔账,他以一平方米6元和一亩3000元的价格,把300平方米的房屋及门前4亩果园租给了公司,“一次性租了5年,租金就有10多万元。”王安元说,自己在外务工,又多了一笔收入。

像王安元这样的村民,在坪头村还有30多户,目前已有大陆希望、恩威集团、大洋硅业等7家公司进入坪头村投资乡村旅游酒店,总投资已经超过500万元。

【延伸阅读】为增强灾区旅游业的造血功能和持续发展能力,我省实施了“新五大行动”:

灾区旅游培训行动。针对灾区旅游发展特点,采取送教上门的方式,在今年年底前,对6个重灾市(州)组织实施22期共3100人次的灾区旅游人才培训。

灾区创建A级旅游景区指导行动。我省组建了专家工作组,加大对灾区创建A级旅游景区的指导力度。年底前,6个重灾市(州)将力争创建20家A级旅游景区。

灾区旅游产品打造提升推介行动。包装、设计、推出100条展现灾区新貌、体现民生巨变,融合自然生态、历史文化、观光休闲等多种元素的旅游精品线路,构建灾区旅游线路产品体系。灾区旅游宣传促销行动。以“见证重建奇迹·感悟大爱崛起”为主题,宣传推介灾区旅游新产品和新线路,在四川旅游信息网上开设灾区特色旅游专栏,展示灾区全新整体形象和精神风貌,反映灾后恢复重建奇迹。

灾区旅游商品打造行动。利用灾区的优势资源,组织专家进灾区定点指导,帮助设计、开发、宣传推介具有灾区特色的震源石纪念品、羌绣、绵竹年画、葫芦雕绘、牛角制品等各类旅游纪念品和商品,促进灾区群众就地实现再就业,进一步增加灾区群众经济收入。

下载扎实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全面拉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扎实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全面拉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快推动桂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思考

    加快推动桂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思考 [摘要]:旅游是桂林特有和最大的优势,漓江更是世界旅游的黄金水道。广西区党委和区人民政府关于“要充分发挥桂林作为世界级旅游目的......

    创新发展 积极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2

    (三)生态化趋势。海滨度假旅游的生态化趋势一方面源自旅游者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追求,另一方面则源自度假区生态环境的退化。摆脱城市生活的负效应,回归自然、放松身心是海滨度假旅......

    在全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大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大会,主要目的是总结回顾全域旅游战略实施三年来取得的成绩,谋划部署今后一个时期......

    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根据市委统一部署,我区开展“加快邵阳发展大家谈”活动,现就开展“加快邵阳发展大家谈”活动,谈谈全区如何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促进产业转......

    转型升级时期贵州旅游发展方向

    旅游业转型升级期贵州旅游业发展思路浅析 陈鹏 (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讲师贵州 贵阳 550001)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旅游业转型升级成为发展趋......

    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全面推进旅游二次创业

    副省长在会议上讲到,“十二五”期间是我省全面推进旅游“二次创业”、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关键时期,并提出以下意见和要求。一、大力转变旅游产业发展方式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进......

    新常态背景下贵阳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新常态下背景下贵阳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研 新常态的基本特征是以提高质量增加效益,调速不减势,实现速度、质量与效益全面协调,必须把存量调整与增量做优结合起来,让经济发展动力从......

    锻造项目链条推进转型升级

    锻造项目链条 推进转型升级 万国光 2013年第10期 ——经济建设 今年以来,鄂城区按照“竞进提质、效速兼取”的要求,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主攻方向,着力锻造项目建设链条,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