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詹桥镇小城镇建设纪实(打造魅力詹桥 实现科学发展)
打造魅力詹桥 实现科学发展
——临湘市詹桥镇小城镇建设纪实
詹桥镇党委书记 谢继川
尊敬的谢勇主任、各位领导:
詹桥镇位于临湘市东南边陲,地处湘鄂交汇处,交通便捷,S301省道和即将动工的杭瑞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全镇辖29个村2个居委会,377个村(居)民小组,人口4.39万,总面积151平方公里。全镇国民生产总值7.36亿元,财政收入122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67元。近年来,我们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的要求,加快小城镇建设,城镇品位不断提升,集镇规模不断扩大,由原来的1.5平方公里扩大到2.5平方公里,镇区人口达8000人,个体工商户发展到280余家,小城镇商贸辐射作用和经济带动作用日益增强,小城镇建设已成为展示詹桥形象的窗口和亮点,现将近年来我镇小城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描绘小城镇发展蓝图
小城镇要健康发展,规划是基础,是前提。1998年我们投资8万元编制了詹桥镇总体规划(1998-2010年)。2008年詹桥、贺畈、壁山三乡镇合并后,又请市规划勘测设计院根据行政区划调整后的情况进行规划修编,着手制定詹桥镇2010-2030年总体规划。我们将依托省道S301线及杭瑞高速公路互动出口,将詹桥集镇区域从2.5平方公里扩展至4平方公里。目前,地形图已绘制完成,詹桥集镇二横、五纵、六区的规划布局初步形成(二横即旧街、新街;五纵即定康巷、永定巷、府前巷、正街巷、大界巷;六区即行政区、商业区、工业区、物流区、生活休闲区、公共服务区)。总体规划将提交镇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后,报市人民政府审批。村庄规划尊重民意、体现特色,做到了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目前水泉、印石村庄规划已经完成,贺畈集镇、壁山、团湾、西冲等村庄规划正在进行。
二、狠抓基础,完善功能,构筑小城镇发展框架 第一,发展镇域经济。产业是立镇之本,兴镇之基,发展镇域经济关键在于壮大特色产业,我们主要发展了三大特色产业。一是酿酒业。我们镇是远近闻名的酿酒之乡,在外从事酿酒业人员达1.5万人,年创产值近3亿元,酿酒已成为我镇农民增收和致富的支柱产业。二是矿产业。全镇有矿产加工企业39家,其中投资在1000万以上的规模企业二家,矿产业产值达1.8亿元。三是旅游业。我们依托大云山、药菇山、团湾湖、壁山红色革命圣地等旅游资源,不断推进生态游、红色游、休闲游、集散游的产业化进程,旅游业也逐渐成为我镇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二,拓宽融资渠道。我们进行了三方面的尝试:一是以地生财。我们对镇区土地采取统一征地,公开招标,现场拍卖的形式,为小城镇建设筹集资金,近两年,通过土地融资近120万元。二是政民共建。在一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上,我们积极发动群众,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制定了群众筹一点,政府拿一点的筹资办法,有效的解决了配套资金缺口问题。三是以商养城。通过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在外酿酒人员回乡投资兴业,挖掘了大量民间资金投入到小城镇建设。仅2008年以来,工商户投入小城镇的建设资金达286万元,成为小城镇建设资金的又一个重点来源。
第三,搞好设施建设。我们按照总体规划的蓝图,先后投入4000万元用于小城镇建设,镇区面貌日新月异。一是全力完成基础设施改造。投入近900万元完成了28条通村公路,37条通组公路,2720米街道的水泥硬化;投资226万元完成集镇供水工程和铺设下水道1600米;架设了詹桥新街、贺畈集镇高低压电线4.4公里,完成新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实现了村村通电、通邮、通电话;改造了有线电视网络,镇区安装路灯60盏。二是着力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新建了农村客运站、中学学生公寓楼、中心卫生院、两所敬老院、计生服务中心、集镇垃圾场,为周边农村提供便捷有效服务。
三、健全机构,建管并重,增强小城镇发展后劲 小城镇建设是三分在建、七分在管,受很多因素影响,管理难度特别大。因此,我们在乡镇合并过程中,优先设臵机构,实行专人专管,目前我镇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站有管理人员3名,环卫工作人员4名,工作经费采取建设部门支持一点,镇财政安排一点,建管站自筹一点的办法来解决,每年镇财政安排经费3万元,市建设局安排1万元,建管站收取卫生费4万元。今年,我们在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又筹措一些资金,对办公场所进行改造,添臵电脑、办公桌椅,改善了办公条件。按照集镇总体规划的要求,建管站充分发挥规划、建设、管理的职能,严格审批手续,规范建筑物管理,坚决执行“一书两证”和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制度,依法制止和查处违规建设行为,从源头上保证了小城镇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同时,加强对镇区镇容镇貌的管理,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办法,并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在集镇重要地段安装电子监控系统,实现了城镇管理手段的规范化、信息化。
四、目前存在的困难及建议
1、资金筹措困难,集镇建设速度加快,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建设资金严重不足,有些规划了的项目由于资金暂时无着落而没有办法推行。
2、机构运行困难,由于建管站这个机构是根据工作需要而设臵的,法律上并没有定位,机构编制、经费的保障性不强。
3、人员保障困难,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业务性强,具有业务知识的管理人员没有,加之,新农村建设速度加快,村庄规划工作量大,仅靠市规划局的技术人员是不够的,造成工作上的被动。
建议
一、国家虽然出台了《城乡规划法》,但湖南的具体实施办法没有出台,建议在实施细则中明确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站的法定地位和工作职能,使小城镇建设工作做到法律上有位臵,资金上有保障,人员上有配备。
建议
二、作为临湘市一个边界大镇,建议将我镇纳入全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镇范围,实行政策倾斜和项目支持。
建议
三、鉴于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加强对基层建管站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尽快解决基层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短缺的问题。
第二篇:建设法治八桥 助推科学发展
建设法治八桥 助推科学发展
扬中市八桥镇党委、政府
(二0一一年十月二十日)
尊敬的检查组各位领导:上午好!
在这秋风送爽、硕果累累的季节,镇江市法治建设检查组各位领导莅临我镇,对我镇法治建设进行检查指导。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八桥镇党委、八桥镇人民政府以及三万五千八桥人民,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今年以来,我镇的法治工作以贯彻实施国务院《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为主线,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为总纲,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为目的,紧紧围绕为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服务的宗旨,扎实开展法制工作,健全、完善部门行政执法责任制,积极开展依法行政工作,为全镇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保障。现在,我将今年以来我镇在法治建设上所做的工作向各位领导汇报一下。我汇报的题目是:建设法治八桥,助推科学发展。
一、建设法治保障体系,形成法治八桥建设合力
第一,领导重视,对法治八桥建设的认识有新高度。对于法治建设,在我镇“三套班子”成员中,一度也曾有过模糊认识,有的认为,发展是第一要务,只要把经济发展抓好,其它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有的认为,法治工作是相关部门的事,党委、政府要集中精力办大事,这项工作交给有关部门就行了;还有的甚至觉得,法治建设无非就是多办几件案子,多抓几个人,社会自然就会安定下来。针对这些认识,我们多次组织“三套班子”成员学习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以及上级有关指示和文件,首先在领导班子内部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使重视、关心、支持法治建设成为每位领导的自觉行动。第二,组织健全,对法治八桥建设的部署有新调整。我们成立了以党政一把手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政府各办、所、站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工作计划和实施意见,并精心组织,统筹安排法治八桥建设的各项举措。同时,我们还将法治工作与落实科学发展观主题活动相结合,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行政执法水平,努力增强执法公平性、公正性、合法性,坚持执法透明,积极建设为民、务实、清廉、高效型机关,全力推动“法治八桥、平安八桥、和谐八桥”的创建工作。第三,制度完善,对法治八桥建设的规章有创举。结合我镇工作实际和法治工作的整体要求,我们进一步完善学习制度、岗位责任制、首问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和完善了管理和监督机制。严格监督检查,严肃责任追究。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提高团队凝聚力。在重大决策、重大事件上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集体讨论决定,有效地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执政水平,做到克己奉公、廉洁自律,不断激发干部队伍的整体活力。上半年,我镇在八桥镇江苏天舜金属制品有限公司高强钢棒项目拆迁征地安置工作中,制订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确保项目工程顺利实施。
二、搭建法治惠民平台,展示法治八桥建设成果 我们加快了政法综治中心建设步伐,使法治惠民有了新平台。根据扬中市委、市政府“政法综治工作中心规范化建设达标率达到百分之百”的要求,今年年初,镇党委、政府就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对政法综治中心建设进行专题研究,并在年初召开的镇二届四次人代会上,把政法综治中心建设列入今年政府的十大民生工程之一。从6月份开始,中心建设由“议事日程”转为“办事日程”。在机关办公用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我们从方便群众的角度考虑,腾出了一楼北侧的会议室和广电站、村建办的办公室,请设计专家进行了精心设计,经过近3个月的紧张施工,一个整洁大方、宽敞明亮、布置合理、窗口齐全、设施先进的政法综治中心全面建成,并于9月初正式投入使用。新建成的中心实用面积500多平方米、投资150多万元,由综治、司法、信访、矛调、公安、村建、土管、劳保等部门组成,共有15名工作人员。中心运行一个多月来,整体效能作用发挥明显,群众办事程序大大减少,使“法制八桥、平安八桥、和谐八桥”建设跃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中心确立了“以和谐保平安、以稳定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明确了“依靠群众、服务群众、方便群众”的工作宗旨,完善了“大防控”体系和“大调解”工作机制,制定了领导接访、带案下访等工作制度,全面推动社会管理重心下移。
镇政法综治中心建立后,针对过去曾经是信访大镇的历史背景,注重在化解老信访问题上下功夫,强化了老信访人群常态化管控机制。中心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化解老信访问题,为跨越发展创建和谐氛围。我镇的老信访问题主要涉及高利贷、事故赔偿、拆迁安置、历史遗留问题等几个方面。针对这些矛盾和问题,中心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涉及法律的问题法律解决”和“法律化操作、人性化处理”等办法,边排查边化解、挂牌督战、集中攻坚,形成了“老问题新解决、大问题法解决、急问题快解决”的局面。幸福村3组的两户邻居曾经因界址产生过纠纷,并已经法院判决。不久前的一天,有一方又用砖头把两户之间的通道堵了起来,双方**又起,另一方准备到市政府上访。八桥镇政法综治中心得到这一信息,迅速组织综治、司法、信访、村建等部门的人员上门调解,最终通过多次反复的工作及方方面面的渠道和关系,平息了这起纠纷,制止了一起可能导致越级上访事件的发生。
我们落实了法治惠民的具体措施,让人民群众共享法治建设成果。重点开展“关爱民生法治行”活动。在环境保护、食品药品流通、卫生服务、弱势群体救助、企业经营管理领域以及职工维权等方面,寻找切口小、影响大、见效快的具体案例开展集中整治,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突出的问题,让法治建设成果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六月份上旬,镇劳保所还专门为失业人员和再就业人员举办了一场法律基础知识培训讲座。针对失业人员和再就业人员在就业过程中容易产生劳务纠纷的特点,讲座着重选择了《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等与劳动者自身权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并辅以案例进行讲解和说明,得到了参加讲座人员的肯定。
我们注重发挥老法律工作者的作用,积极为广大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和服务。我镇有一批退休退职的老法律工作者,他们法律知识渊博,工作经验丰富,联系群众广泛,我们经常把他们组织起来,开展相关活动,恳请他们发挥余热,协助我们做好法律宣传、民事纠纷调解等工作。原永胜镇的司法助理虞兴才退休10多年来,共受理并调处各类民事、经济纠纷400多起,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近400万元。将自己的余热无私地奉献给了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事业上。
三、营造法治宣传氛围,突出法治八桥建设主题
今年是“六五”普法的开局之年,为增强广大群众的法制意识,领导干部发挥模范作用,坚持带头学法用法,利用每周四的学习时间,组织全体干部认真学习《宪法》、《公务员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物权法》等法律法规,积极参加市委有关部门组织的各项法律培训和法律法规考试,以提高法律知识水平和运用法律能力。贯彻依法行政、执政为民的指导思想,镇政府正着手制定“六五”普法计划,牢固树立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根据上级政法、综治部门的统一部署,结合法治八桥建设的实际,六月份,我们创造性地开展了法治宣传月活动。在全镇进一步营造了学法、知法、守法的浓厚氛围。活动中,我们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法治宣传月活动计划,明确了活动的指导思想,突出了宣传主题和宣传重点,对宣传形式和宣传方式提出创新的工作要求。与此同时成立了由党委政法委员任组长、党委宣传统战委员朱文生任副组长,综治、法治、司法、派出所负责人组成的法治宣传月领导小组。各村(社区)、各相关单位也成立了工作班子,强化了对宣传月活动的组织领导,明确了工作责任,为创造性地开展法治宣传月打下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活动期间,我们一是利用各种会议进行宣传。党政联席会、综治委会议、各村充分利用6月份的党员活动日、村干部工作会议等对法治工作的重点、方针、策略以及我镇法治建设的目标等都进行了广泛的宣传,较好地统一了广大党员干部对法治和稳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利用广播、专栏、横幅等进行了宣传,镇广播开辟了法治宣传月自办节目,各村编辑了广播宣传稿,由村主要领导进行广播宣传,与此同时,各村(社区)、单位在宣传栏内张贴了宣传资料。全镇共拉宣传横幅22条,张贴宣传标语近千条。宣传标语覆盖全镇各个村民小组,使广大群众强烈地感受到综治宣传月的浓烈宣传氛围。三是印制了1.2万份《关于法治暨平安建设进万家的倡议书》,发放到全镇每一个农户家庭,倡议书对法治八桥建设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宣传,倡议全镇广大农户以及每个公民在积极参与法治八桥建设、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弘扬家庭美德、正确处理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同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等8个方面积极行动起来,为建设“平安八桥”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聪明和才智。通过倡议书的发放宣传,真正使全镇广大党员干群明确了综治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为平安建设做贡献,广大党员干群都表示要从自身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共同为平安建设做一份努力。四是开展了综治暨禁毒广场宣传活动,6月24日上午,镇综治办组织公安、司法、信访、禁毒办等相关人员在影剧院广场,开展了综治暨禁毒广场宣传活动,制作了禁毒宣传展牌、印制了综治平安建设、禁毒等三种宣传资料,全镇组织了近500名群众参加了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1500多份,活动收到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五是开展了法治文化书法展活动,镇综治办在全镇动员书法爱好者书写了50余幅关于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的书法作品,并进行了裱装,在影剧院广场进行了展出,有600多名群众参观了书法展,为了使书法展起到教育宣传的效果,我们将书法展到各村进行了巡回展出,大约有2500多名党员干部群众参观了书法展。此举不但创新了宣传的形式,更重要的是使广大群众接受了直观的教育,起到了最佳的宣传教育效果。六是各学校利用团队活动、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了综治宣传活动。除此之外,相关企业也在广大职工中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由于我们形式多样地开展了法治月宣传活动,真正使法治宣传达到了进社区、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家庭的“五进”要求。
各位领导,以上是我镇在法治八桥建设上的几点做法。与上级领导的要求、与法治八桥建设的目标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相比,我们的差距还很大。法制建设工作是一项全局性和长期性的系统工程。我镇将常抓不懈,扎实工作。一是继续抓好《纲要》的学习宣传培训工作,全面理解、准确把握《纲要》及其配套制度,提高全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对贯彻执行《纲要》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面推进法治建设和依法行政的责任感、紧迫感和自觉性;二是认真总结以往法治建设工作和依法行政工作地经验,在实践中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行政管理规律,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三是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法治建设和依法行政的辩证关系、加快推进与立足现实的关系、依法办事与高效便民的关系,充分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四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树立基层政府公正、文明、廉洁的良好形象,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开创我镇法治建设工作新局面。
我的汇报就到这里。不到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三篇:打造魅力小城镇建设幸福新大坪
打造魅力小城镇建设幸福新大坪
朱晓龙
大坪镇位于汝城县南部,辖2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面积260平方公里,人口3.5万人,是汝城县的经济强镇、工业重镇、矿业大镇、农业大镇、人口大镇和小城镇示范镇。近几年来,镇党委、政府围绕“打造魅力小城镇,建设幸福新大坪”,按照“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的指导思想,投资1.2亿元,对小城镇实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高效能经营,努力打造全市最有活力、最有实力、最有魅力、最具竞争力的小城镇,争创“全省园林、卫生、文明城镇”和“全市小城镇示范镇”,小城镇建设在历史性跨越发展中焕发新姿,呈现出整齐靓丽、风格突出、特色鲜明、产业发展的特点。
一、把握大势,以开明开放的思维谋划小城镇
一是解放思想突重围。几年前,大坪镇小城镇建设还给人“底子薄、基础差、路难走、车难行、脏乱差吵、马路市场严重”的印象。为尽快摆脱被动落后的局面,镇党委、政府主动适应发展趋势,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入手,组织领导干部到广东、江苏等先进城市学习考察“换脑”,请县市城镇规划设计专家前来讲课“传经”,在全镇组织开展“大坪小城镇建设的差距、比较优势和发展方向”大讨论活动“明路”,确定了“发挥自身优势,缩小发展差距,奋力赶超跨越”的小城镇建设指导思想,拉开了“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行动的序幕。二是加强领导强保障。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顾问、镇长任组长、其他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大坪镇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设立镇城镇建设和管理办公室,制定小城镇建设工作计划,将各项城镇建设任务从工作目标、责任划分、资金筹措、项目管理、协调配合等细化分工,明确到人。三是科学规划绘蓝图。坚持高标准定位、高起点规划,投入60余万元,聘请湖南省千府规划设计院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吸纳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精心编制了15-30年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科学制定了“依托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商贸和现代服务业,成为设施配套、交通便捷、商贸发达和生态环境良好的工贸型城镇”的城镇总体发展目标,按照“东控西扩,南延北进”的发展方向,对镇区现有资源科学整合,以镇区中心为核心,合理布局,将镇区规划面积由0.7平方公里扩展到3.3平方公里,拉开了小城镇建设框架。四是强化措施促落实。建立工作研讨调度机制,对小城镇建设实行“一周一小结一汇报、半月一督查一通报、一月一会议一调度”,及时掌握、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大力实施重点项目责任制度和目标倒逼进度、时间倒逼程序、督查倒逼落实的工作机制, 真正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人员蹲点抓,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高效落实。大坪大道建设和镇区立面改造工程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涉及居民户多,征地拆迁和矛盾协调压力大,但项目工作组同志发扬“晴+雨”、“白+黑”、“5+2”精神,实行保姆式、全过程跟踪服务,人盯人、紧逼式抢抓进度,面对面、点对点解决问题,镇区立面改造工程前后只用了5个月的时间,大坪大道也只用了16个月的时间就建好了。
二、加速推进,以赶超跨越的态势建设小城镇
投资1.2亿元,高标准实施小城镇建设“四大工程”,努力建设功能分明、系统完善、进出便捷、特色鲜明、宜商宜居、充满活力的小城镇。一是大力实施路网畅通工程。为改变原先进出小城镇道路狭窄拥堵、坑洼泥泞,“晴天是公路,雨天是水渠”的现状,镇党委、政府根据镇区总体规划,投资2300万元,对长1580米、贯通城镇区南北的大坪大道进行扩宽新建和改造,使大坪大道由原先的10米宽扩大到26-30米宽,并在道路两边增设人行道、绿化带和路灯,种植两排直径20公分以上樟树和10公分以上桂花树,完善下水道排污防洪设施等,使大坪大道成为大坪的一张靓丽名片,小城镇形象大幅跃升。同时,投资200余万元,新建了南接大坪大道、北接新106国道的商贸街,商贸街现已发展成热闹繁忙的商居区。此外,城镇连接各单位、村庄、居民区的水、电、路、讯网络也相继完善。二是大力实施特色建筑工程。大坪镇老办公楼、计生楼为上世纪70年代建设,2005年就已经县房产部门鉴定属D级危房。经上级批准,我镇自2009年起,实施了总投资600余万元的镇行政文化中心一系列建设工程,包括综合办公楼、群众文体中心、综治维稳中心、职工宿舍外墙装饰、治安电子监控系统和政府院内硬化、绿化、美化、亮化等,焕然一新的行政文化中心布局合理、功能齐全、风格突出,清新宜人,成为全市一流的乡镇行政文化中心。为建设清新靓丽、特色突出的小城镇,2012年,镇党委、政府实施了投资1100万元的城镇立面改造工程,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政府组织、业主落实、社会共享”的原则,以体现具有现代气息的商贸镇兼欧洲现代建筑风格为设计方向,拆除街道两侧旧房危房50多间,对沿街的307间房屋共1.56万平方米的建筑物立面进行了清洗、粉刷、装饰装修和美化、亮化,小城镇品位大幅提升。三是大力实施环境美化工程。2011年以来,镇党委、政府围绕打造“环境优美、生态宜居”新大坪,投资1510余万元,大力实施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共完成山地造林4800亩、矿山复绿893亩、通道绿化40公里、城乡绿化3000平方米,形成了以城镇和村庄绿化为点,以公路、水系绿化为线,以山地、平地绿化为面,点线面结合,布局合理,用细节展形象,以绿化现秀美的绿色生态大坪,生态绿化尤其是通道绿化成为大坪的一大亮点。2011年被评为省级园林式单位、全县生态绿化攻坚活动一等奖。四是大力实施民生暖心工程。大坪镇老农贸市场建于1993年,容量小、设施差、功能弱、秩序乱,为尽快改变这种现状,镇党委、政府在深入调研和科学规划的基础上,采取市场运作方式,引进投资商投资2600万元对农贸市场进行扩改建,新建店面6538平方米、市场交易棚1800平方米、交易摊位400多个、排水沟1500米、硬化道路6500平方米,并建设了市场厕所、垃圾池等附属设施,农贸市场由原先的15亩扩大到32.3亩,成为全县面积最大、功能最全、交易最好的乡镇农贸市场,困扰多年的马路市场问题迎刃而解。投资158万元建设了总占地面积1360平方米,融文化宣传、体育健身、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大坪综合文化站,新建农家书屋10家,丰富了群众文体生活。而覆盖城镇区并向周边村庄扩展的“点亮工程”,使城镇成为不夜城,村庄和道路晚上也变得亮膛了,极大地方便了居民晚间出行、娱乐和孩子们上学、放学。同时,教育、文化、卫生等设施也得到大幅改善。大坪镇成为全县投资最大、建设最快、设施最齐、功能最全、环境最好、吸引力和带动力最强的小城镇之一。
三、积极探索,以不断创新的精神引领小城镇 一是多元投入破解资金瓶颈。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内引外联、多元投入的方式拓展小城镇建设资金渠道,构筑开放式的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投资2300万元的大坪大道,采用BT模式运作,有效缓解了镇财政的即期压力。投资2600万元的新农贸市场,采取市场运作方式,由投资商负责出资征地和建设,镇政府派工作队协助投资商搞好项目申报审批、征地拆迁、矛盾调处、秩序维护等工作,投资商通过出售店面的方式收回投资成本和赢利,整个农贸市场从开工建设到竣工投入使用,仅用了10个月的时间。率先在全县创造了政府不花钱办成大事业的成功范例。这种运作模式很快在全县推广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效。通过政策引导、规划调控等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小城镇建设是大坪镇的又一有效方式,镇政府对商业大道两边进行统一规划,由政府投资建好基础设施,吸引120余户商户到小城镇投资建房居住和从事商业活动,投资达3600多万元,一栋栋楼房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目前已发展成布局合理、整齐靓丽、极具活力的商居区。同时,积极引导、鼓励村企和镇直单位等到城镇投资搞建设,先后建设了大坪村商贸楼、家家润超市、卫生院门诊和住院楼、新畜牧站和防疫站、皮防所综合大楼、大坪加油站等,进一步完善了城镇设施,提升了城镇功能,增强小城镇的聚集力。二是精细管理提高城管效能。牢固树立“大城管”意识,坚持宣传与整治并重,抓镇容与抓繁荣并举,硬件与软件齐抓,重点与全局统筹,促进城镇管理向规范化、精细化、深度化转变。在力量调配和机制制度建设上,成立了镇城管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12人的镇城管中队、10人的环卫队,建立和完善发现及时、处置快速、解决有效、监督有力的工作机制,实现城镇管理全覆盖。在宣传引导上,在全镇深入开展“做文明市民,创文明村镇”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促进大家自觉遵守、维护城镇秩序。在规划管理上,建立完善“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条龙”的管理制度,保证了规划的严格执行。在环境卫生和市场秩序上,对垃圾实行每日清扫清运,对临街门店和单位卫生实行“门前五包”,对乱停乱放、占道经营、超范围经营、乱设摊点、乱搭乱建等进行治理整顿。同时,推进城镇管理由主干街道向居民区拓展,由城镇向农村拓展,督促城镇区周围和106国道沿线各村建立了村级环境卫生管理队伍和专业环卫队伍,对主动抓好城管工作的村给予1000-5000元的奖励,对村级兴建垃圾池按1000元/个给予奖励,实现了城管管理和农村管理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城镇面貌焕然一新。2011年被评为全县城镇管理和“三创”工作一等奖。三是政策推动增强发展活力。强化政策引导,对村民搬迁、发展产业、新上项目等给予优惠待遇。好的优惠政策,加上好的区位优势、好的基础设施、好的人居环境、好的市场秩序,促进了村民向小城镇集中,二、三产业向小城镇集聚,有力地带动、辐射、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的大发展。2011年,全镇实现固定资产投资53973万元、工业增加值26764.1万元、财政总收入8100万元、商品农业种植面积1.5亩、社会商品交易额49168万元、城镇个体工商户2176家、城镇居民2352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54元。同时,镇党委、政府十分注重以小城镇建设引领、带动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上祝村在获得省级生态村、全市“和美村庄”、全县“文明村”后,又积极创建“全国生态村”;大坪镇谭屋村仅村庄规划就投入38万元,自2011年起,计划投入3000余万元,拆除空心村3.7万平方米,用三年时间打造“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汝城县大坪镇 朱晓龙
第四篇:钜桥镇人武部建设情况汇报
钜桥镇人武部建设情况汇报
尊敬的首长,各位领导:
首先,热烈欢迎大家莅临钜桥镇指导工作,衷心感谢各位领导一直关心支持钜桥镇武装工作。现将镇人武部投资建设情况简要汇报如下,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领导重视,关心支持人武部建设。
在区委、区政府和区人武部的正确领导下,钜桥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人武部建设工作,始终把人民武装工作纳入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始终坚持党管武装工作的原则,着力解决武装工作中的重要问题,给武装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充分发挥镇人武部的职责作用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在经济建设和维护稳定中的积极作用。坚持做到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专题研究武装工作,遇有特殊情况时随时召开,主要是对全镇的武装工作和民兵预备役建设等有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对工作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进行集体研究,逐一解决。
二、加大投入,高标准建设人武部。
镇党委政府对武装工作的经费按照“优先解决、优先保障”的原则予以解决,确保一切武装工作能够顺利开展。镇领导班子会专题研究,在镇政府西楼二楼专门为人武部配置资料室、器材室、办公室3间,投资5万元装修购置设备。安装了防盗门窗,新购买了微机、打印机、办公桌椅及器材,版面全部更新,建立完善了各类档案资料。
三、严格保密,资料整理规范有序。
民兵整组及民兵应急分队等各项基础数据资料由专人全部录入微机,人武部微机加强保密防范,严格实行专机专用,专人维护保管。坚决有效落实防火防潮防盗等必要措施,确保各类设备资料干净整洁,有序归档。切实增强专武干部保密就是保安全保生命线的责任意识,把人武部基础数据作为保密雷区和高压红线,无关人员严禁接触;武部微机严禁接入互联网,涉密数据坚决实行物理隔离,专人上报资料,严禁网上传送。为方便专武干部查找资料另有微机接入光纤,不涉及人武部保密数据。
四、存在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
虽然我们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对武装工作中的难点问题,解决的办法还不太多。二是民兵村级建设基础差,发展不平衡。三是经费紧张,投入远远不足。今后,我镇党委将按照上级要求,发扬成绩,克服
困难,严格贯彻落实各项工作制度,以更高的标准抓好人民武装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力争党管武装工作多出特色亮点,再创佳绩。
第五篇:三道桥镇集镇建设简介
三道桥镇集镇建设简介
三道桥镇位于杭锦后旗的中西部,距旗政府所在地陕坝镇16公里,周边与二道桥镇、双庙镇、沙海镇、陕坝镇接壤,杨家河纵贯全镇,全镇设1个居委会,15个村委会和1个居民委员会,162个村民小组。全镇总人口30209人,总户数7741户,辖地面积21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6万亩。
我镇集镇范围包括三道桥和大树湾两个街道,加上三道桥绕城公路、利一路、三达路、永进路等我镇的街道约有4.8公里。
今年以来,我镇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以为民办实事、好事为突破口,全力实施集镇“新、亮、美、齐”工程。一是在集镇环境整治上下大力气。在3月份,组织全镇领导干部,利用10天的时间,集中对集镇的垃圾点、道路、树池、居民巷道内的生活垃圾进行了清理,对主干街道东西出口处的坑、洼路面进行了平整,对影响集镇镇容的广告牌、破旧垃圾池进行了彻底清理。并形成长效机制,规定镇机关领导干部对集镇街道每月至少进行一次集中扫除,竭力使集镇干净整洁的面貌长久保持下去。6月份镇党委政府在资金短缺的请况下决定对街道两侧近12000平方米实行硬化,全部用工字砖进行了铺设,并用马路牙对街面所有的树池进行了衬砌,对各个路口实施混凝土浇筑,并在各个路口安装了防护栏,严禁车辆进入除道路以外的硬化区。二是在设施配套上狠下功夫。投资10万元,在集镇主干道、大树湾街道新安装47盏路灯,通过自控开关,定时供电,使集镇街道全面亮起来。新安装垃圾池53个,果皮箱26个,并且对垃圾池进行统一涂色,按序编号,粉刷宣传标语,对果皮箱统一规格,设立公益广告栏,为集镇街道增添色彩。投资226万元对集镇进行改造,在街道两侧新做下水2.8公里,铺设管道2.8公里,新做污水井38座,收水口41处,检查井55个,彻底解决集镇雨水淤积严重,生活污水排输不畅的问题。修建公共厕所2座,实施街道两侧硬化1.7万平米,目前工程已经开工,计划9月份完工。我们还将对集镇迎街店面的牌匾以适当补贴的办法进行统一规格、统一标准,实现整齐划一。在此之前,我们为把集镇工作真正抓在手上,成立了由镇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其他班子领导为成员的集镇改造和创卫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办和城镇管理办具体负责街道日常事务。向驻镇单位和集镇居民发放了《致集镇居民的一封公开信》,实行了环境卫生驻镇各单位分片包干制度和各住户、各经商户门前“三包”责任制度。招聘了3名责任心强的保洁工,每天早晨八点之前和下午六点钟以后,为集中清理垃圾和街道打扫时间,平时实行见脏就清的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