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宜宾市人民路小学足球基地、人才成长通道建设
宜宾市人民路小学校
足球基地、足球人才成长通道建设方案
多年以来,在上级党政机关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学校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与时俱进,以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走现代教育特色之路,学校的艺体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被评为“四川省体育项目示范学校”,成为学校的一大亮点。近年来,在学校领导及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运用现有条件,大力倡导足球运动,积极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参加各级足球比赛,被评为“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布点学校” “首批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为更好地开展学校足球教育,凸显足球特色,特制定本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总体要求、以《全民健身计划》《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基本标准(试行)》和市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办“负责任的教育”为主线,以“快乐足球、健康成长”为主题,坚持“永不放弃”的任中精神,认真打造学校的足球文化特色,办好足球班,开展好班级、校级足球活动,从而推动我校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弘扬足球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快乐成长。
二、建设目标
1、总目标
以“足球”为载体,以“快乐足球、健康成长”为主题,从“体教结合”中挖掘“乐学、苦练”足球特色文化,将之升华为足球精神、校园文化,努力探索足球活动规律,提高我校足球运动水平和足球竞技水平,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校综合素质提高。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建立健全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深化教学训练改革,强化条件和安全保障,保持鲜明特色,努力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推广普及的典范,提升学校知名度。
2、年度目标 2017学年发展目标
(1)进一步在校内推广普及足球运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2)以足球项目为特色建设,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的改革,提高学校体育水平的层次,制定学校足球特色发展三年规划,并得到有效实施。
(3)加强学校领导建设,完善学校足球运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学校足球校本课程实施考核评价制度》,建立健全《学生足球特长生评价方案》。
(4)进一步完善学校校级、年级、班级足球队建设。成立小学男子、女子两个校级球队,4个年级球队,33个班级球队,规范班级球队建设,完善球队制度。
(5)成立足球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形成足球校本课程框架体系,启动足球校本课程研究。
(6)进一步加强校足球队的训练工作,力争在各级比赛中获奖,增强学生为校争光的责任感、荣誉感。
2018学年发展目标
(1)形成比较鲜明的学校足球特色文化氛围,促进学校内涵发展。(2)形成适合小学的足球校本课程,成立学校足球特色发展课题研究小组并有效开展研究。
(3)完成“班级足球队”的规范化建设,提高球队品质。
(4)完善校足球队的人才选拔机制,确保在各级竞赛中获得优秀名次。(5)加强体育课的教育功用,普及足球运动涵盖全校所有学生。2019学年发展目标
(1)发挥足球校园文化建设的阵地教育功能,实施环境教育课程,形成大课程体系。
(2)初步形成课题成果。
(3)总结提炼出学校特色发展经验材料,制定下一个三年计划。(4)校足球队竞赛成绩稳步提升,校足球队人才储备富足。
三、措施与方法
1、加强足球运动员队伍建设,加强梯队建设,形成比较完善的足球运动员梯队。
(1)校级层面,从一年级起,每年级有校级预备梯队。五六年级挑选苗子,确保各有15人的一线足球队员及15人的二线足球队员。
(2)班级层面,确保各班有8人的常规足球队员,队员的挑选以学习成绩优良、身体素质优秀为原则。
2、保证训练时间落实
校级层面一二线队员及各年级预备校队队员周六周末训练2次,每次时间2小时。班级层面每周训练1次,由体育教师合理安排。
3、丰富足球团队活动
(1)每学期进行一次“五人制”班级足球友谊赛。(2)每年开展一次校“足球文化节”活动。(3)每年分年级举行1次校级对抗赛。
4、营造良好的足球氛围
(1)学校要以足球特色为发展目标,积极组织各类足球活动。
(2)充分利用宣传橱窗、校广播站、板报等宣传阵地,张贴足球星照及学校足球活动风采照片,讲述足球发展史,让学生在浓郁的足球氛围中喜欢足球,热爱足球。
(3)各类足球赛事要认真组织学生观看,成立学生球迷小团体。
(4)组织足球小宝贝、足球团体操、足球拉拉队训练,足球比赛时进行表演。
5、提高教练员队伍素质。学校每年安排一次各种形式的教练员培训,提高教练员的业务水平。
四、保障机制
(一)组织保障
1、把足球特色学校建设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严格执行,做好实施的组织、检查、评估工作。
2、建立以学校校长为首的足球特色学校建设领导小组,具体指导本校校园足球工作的开展。
3、建立足球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小组,负责开发足球校本课程和指导开展校本课程实施、评价等工作。
(二)制度保障
制定《学校足球特色学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学校足球校本课程实施考核评价制度》,《学生足球特长生评价方案》,搞好各项制度管理。
(三)课程保障
1、校本课程,每周开设一节足球校本课程。
2、体育课,每周利用一节体育课进行足球技能训练。
(四)训练保障
1、配备有足球特长的体育教师作为校级队和年级队教练。
2、认真贯彻落实学习有关体教结合文件资料,不断促进体教结合工作,切实加强学校体育教育与足球训练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一手抓队员足球训练,一手抓文化学习。正确处理好学习与训练的关系,训练时间和学习时间协调安排。
4、进一步完善足球训练计划。足球训练必须做到有计划进行,足球训练计划的制定要力求科学合理并做到严格执行。
5、建立运动员成长档案和运动员管理制度。
(五)经费保障
学校将从学校整体预算中专门划出部分资金用于足球学校基地建设的实施,包括校本课程开发经费、课题研究经费、教师训练经费、训练运动装备经费(专业足球鞋,训练服),教师培训经费、竞赛经费、奖励经费等,确保校队日常训练顺利进行。
第二篇:人才基地建设情况
人才基地建设情况报告
贵州省建筑科学研究检测中心(以下简称“检测中心”)是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下属事业单位,中建四局科研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员模式运行。2003年,中心通过国家试验室认证认可,成为西南地区第一家、西部地区第二家通过该机构认可的科研单位;2005年挂牌“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西南技术中心;2006年挂牌为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博士后工作站;2009年被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确定为“贵州省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机构”;同年被贵州省科学技术厅挂牌为“贵州省建筑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近年来,我中心认真贯彻贵州省委省政府、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不断完善人才队伍管理,以“重培养、强引进、调结构、抓激励”为主要思路,紧紧抓住吸引、留住、使用人才三个环节,不断提高人才培养力度,加快科研技术人才成长。
一、人才培养
突出培养业急需紧缺的专业人才,抓紧培养各类中高级技术人员。对员工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拓宽成长渠道。对青年骨干员工要完善“师带徒”管理办法。继续对新招收的青年学生实行“师带徒”制度,建立成才档案,进行动态跟踪;对入职两到三年的员工,进行周期性评价,依据成长程度、个人特点重新定位,进行符合实际、面向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
(一)对检测中心级领导分管工作岗位进行高级培训。党委书记殷挚参加了中央党校学习、检测中心副主任李清平参加了省科协在清华大学举办的公共管理高级研修;总工王林枫继去年参加了建设部在日本举办的抗震培训后,目前正在参加中建总公司的党校学习;钟安鑫参加了台湾两岸三地混凝土学术交流会。
(二)对后备领导人员进行重点培训。结合培养方向对检测中心主任助理潘佩瑶、副总工程师詹黔花、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田涌进行了技术领域培养;党群部丁嬿同志参加国资委党校培训。检测中心通过一些列干部培养计划,建立了后备人才库,储备了骨干力量。
(三)对于检测技术人才和科研人才的培养,我们主要注重“四个能力”、采用“五种方式”。
“四个能力”——一是科技研究开展能力,包括对科研方向的确定、计划、研究和完成能力,以及熟悉科研工作行业发展趋势和判断的能力;二是科研攻关能力,包括申报重大科研项目,完成重大项目能力;三是领导带头能力,包括对项目的管理、策划、控制能力,以及管理、领导科研人才的能力;四是科研成果转化、推广、包装、宣传的能力。
“五种方式”
1.师带徒模式——做好“传、帮、带”的制度建设,利用内部讲课、演示、试验等各种方式在日常工作中增加对青年人才的培育。2.参会模式——积极推荐科研人才参加国家建设部、科技部、中国建科院、贵州省有关政府部门等权威机构举办的各种研讨会,参加中国建筑系统举办的各类人才教育。
3.“引进来”、“走出去”——每年定期邀请清华大学等高校专家到院授课,吸取外部养分;同时积极将院的青年骨干人才送出去学习升造。去年,我们将建材所技术负责人徐立斌硕士送往马来西亚攻读博士,成为院第一个送到国外培训的高端人才。
4.举办培训班——每年定期举办检测、试验等培训班,以考试来增强考核力度,激励技术人员学习深造,将考、学、用紧密结合,考核与考试“双考”结合。
5.与高校合作——与高校联合在中心开办硕士进修班。利用高校资源对检测中心技术人员进行定期培训,采取专业深造、岗位锻炼、理论学习相互结合、整体提高的方式,力图建立科研技术人才批量成长的培养机制。
(四)做好对省内行业技术人员培训
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贵州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协会委托,检测中心2011年继续承办贵州省建筑业检测试验员培训工作。举办了见证取样继续教育和钢结构检测、主体结构检测、地基基础检测共4期培训班,培训了359人,有效地提升了全省建筑行业试验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
(五)建立科学的人才考核体系
一要实现员工考核评价体系建设,把考核结果作为职工任用、酬薪、培养、监督的重要依据,让老实人、肯干事的人、有贡献的人得到实惠;二要加强职工职业生涯设计,对职工的学习和成长进行指导帮助;三是加强对全体职工的激活充电,加强专业技术和政治理论学习,让员工的个人价值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得到体现。
二、人才引进
(一)抓好引进人才质量
去年成功引进了工作经验丰富的一级注册建筑师赫耘,增强 了设计分检测中心的实力;引进结构学专业博士卢云祥,优化了人才结构。人才待遇方面,对高级人才实行年薪制度,为博士毕业生提供住房优惠待遇。实行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方式。
其中新来的卢云祥博士很快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了论文,填补了我中心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的空白。中心还组织多人参加交通工程检测师、检测员资格考试,20余人获得检测师资格、20余名青年技术人员获得检测员资格,为后续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资质升甲储备充足的人才。每年11月我们组织中心检测技术人员进行检测、鉴定综合考试,今后我们将把学习培训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以利于人才的成长和发现。
目前,检测中心已拥有研究生26名,博士生3名,本科以上学历职工占总人数的70%。拥有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高级建筑师30余人,省管专家1人;国家级注册监理工程师、国家一、二级各类注册建筑师结构工程师等 30余人。
(二)做好人才发展保障措施 1.岗位保障
我院根据需要制定每年的岗位计划,大胆启用青年科技骨干,促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逐步形成老、中、青结合的科技人才梯队。去年引进的博士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提拔为部门技术负责人。另外,我院新成立的交通所,也大胆任用年轻人担任所长,不拘一格的提拔和岗位任用,极大的激发出年轻人的冲劲与干劲,推动了院的发展壮大。
2.培训经费保障
人才培养离不开资金上的大力支持。院每年在进行人才培训计划制定的同时制定了人才培养资金的预算,以保障培训计划得以顺利实施。据近两年的人才培养费用估算,平均每年用于开展人才培养等相关的费用近100万元,全院职工每年平均培训费用达到每人5000元。
3.人文关怀
科研人才是检测中心最宝贵的财富,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长期以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促使人才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关注他们的生存与发展,为科研人才成长创造良好土壤,生活上关心,事业上帮助。通过对家庭困难的员工进行帮扶,为未婚青年职工牵线搭桥,丰富青年职工的文体生活等措施,使其真正融入科研院的企业文化,通过积极搭建平台,组织职工参与各类注册考试和能力锻炼,真正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
三、人才使用
一是要提供各种能够发挥才能、挖掘潜力的机会和平台。人才只有在使用中才能得到培养锻炼,不断提高素质能力、实现全面发展;才能体现价值、发挥作用。
二是要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条件和环境,营造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企业氛围和小环境,唯才是举、唯才是用。
检测中心注重发挥技术人员的锻炼成长,把他们“扔”在在科研、检测、勘察等各大项目中去,不断给年轻骨干交任务、压担子,多给他们锻炼、考验、成长的机会,实行“项目塑人、经验塑才”。按照“口才、文才、实才”不同类型的岗位要求,对企业青年骨干实行“订单”培训,倾力打造企业技能人才“高地”。
通过培养、回炉再造、“师带徒”等措施,人才使用和培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批表现优异、肯钻研、能办事的青年学生已经逐步走上了重要工作岗位,目前多名职工已经成为检测中心五大检测研究所的技术负责人,成为检测中心发展的坚实力量。
四、建设成果
(一)科技进步助推贵州经济发展
09年以来,检测中心申报和开展了50余项科研课题,完成2项专利,参与获独立完成行业标准编制10余项。发表国家核心刊物论文10篇,承担国家级课题1项。其中2009年检测中心完成的《山砂混凝土成套技术》荣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我检测中心承担了《贵州省国家机关办公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项目》,完成了贵州省35栋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公就爱你住的能耗统计,对贵州省内9各地州市的能耗统计人员进行了现场培训。并建立了贵州省能耗数据传输中心。
同时,正在开展《贵州省建筑节能标准体系研究》和《贵州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等地方标准研究。
2011年开展科研项目23项,立项17项,完成鉴定验收6项。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研究编制12项,完成7项。6项专利获得受理。另外,检测中心作为主持单位承担了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夏冷冬热地区建筑节能关键技术研究》,目前项目正在研究进行当中,部分成果将在贵州大学新校区项目中应用。
2009年被贵州省建设厅确定为“贵州省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机构”;同年挂牌为“贵州省建筑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二)检测技术发挥公共服务职能
我中心的检测工作是贵州地区最权威的机构,我院一直把检测作为造福地方作为任务。先后参加了08年汶川抗震救灾,2010年贵州省中小学校舍安全检测鉴定,2011年贵州省望谟县抗洪救灾和贵州省福泉马场坪爆炸现场检测鉴定等多次救灾工作。
(三)取得成果
检测中心获得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和“贵阳市政府授予的“贵阳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科研方面,我中心研发的《贵州省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软件》获得软件著作权授权和贵州省土木工程创新三等奖。“六盘水机务小区168住宅楼地基基础补充勘察及加固纠倾工程”获贵州省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和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三等奖;《山砂混凝土成套技术研究》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C120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应用技术研究”获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
个人方面,×××同志获得“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同志获得“贵州省建设工会创先争优组织奖”、×××同志获得“贵州省国资委优秀党务工作者”、×××同志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技术青年骨干×××获得“中国建筑青年创优个人”等多项荣誉。
贵州省建筑科学研究检测中心
二〇一二年六月
第三篇:青岛市人民路第二小学足球训练计划
多伦县第四小学小学足球训练计划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普及、培养和巩固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培养集体主义观念,在对二、四、五、六年级的足球队员进行训练,以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争取在上述比赛中获得好的成绩,二、训练指导思想
把在英国及其它欧洲国家取得巨大成功的足球启蒙教育(S C H O O L F O O T-
B A L L I N I T I A T I V E)计划运用到训练,贯彻从小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原则,抓好身体素质、球技。
三、奋斗目标
全面普及学校足球运动,力争在县比赛踢出好成绩,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足球运动!
四、训练的基本任务,内容要求及手段
(一)提高队员的训练比赛作风。
训练作风方面:
1、严格的组织纪律性。
2、严格的训练自觉性。
比赛作风方面:
1、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作风。
2、培养勇猛顽强的踢球作风。
3、严格的比赛纪律。
(二)全面提高队员的基本技术五、六年级:
1:为迎接比赛加强训练,重点:体力方面的训练,提高射门的准确性,熟悉战术的运用,队友之间的配合.培养团结,坚强的意志。
三、四年级:
1、提高队员的传接球的速度。
2、提高队员的防守能力。
3、提高队员运控球的保险系数;
4、提高队员战术,重点是个人与局部的战术配合。
5、明确个人的攻守职能,进攻防守原则。
6、提高个人战术意识和局部二打一,三打二结合射门能力。
一、二、年级:
1、提高队员运控球能力。
2、掌握正确的传接球技术。
3、学习简单的传切配合技术。
(三)主要训练手段:
身体训练手段:克服自身体重的各种跳跃、后退跑、曲线跑等。
技术训练手段:各种个人垫、运、控练习,各种一对一攻守,二三人跑动中传接球配合。
(四)训练主要技术:
踢球:以脚内侧踢球、脚背正面踢球、脚背内侧踢球为主,脚背外侧踢球、脚尖踢球为辅。
停球:以脚内侧停球、脚底停球为主,脚背外侧、脚背正面、胸部大腿停球为辅。
头顶球:以前额正面、前额侧面顶球为主,介绍鱼跃头顶球。
运球:以脚背正面、脚背内侧运球为主,脚背外侧、脚内侧为辅。
(五)战术:
二过一配合:横传直插二过
一、横传斜插二过
一、踢墙式二过
一、回传反切二过一等。
备战期
1:认真挖掘有潜力的新队员,建设好球队,壮大球队,保证球队的持续发展。2:加强思想工作,让其明白锻炼的必要性以及为校争光的荣誉感,使之有意主动投入。
3:注重球队作风建设,严抓纪律,认真做好考勤工作,建立奖罚机制,调动学生训练的积极性。
4:本学期的训练工作主要是围绕着培养足球技术,基本功,提高身体素质,提高足球的整体水平。
推进我校素质教育,提高足球氛围,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同时更希望这支队伍在比赛中不断提高,取得优异成绩,为学校社会培养更多的足球人才。
比赛期(:
选择合适的对手进行各类比赛。
参加区小学生足球比赛,打出好的成绩。
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训练水平,改进技战术上存在的主要弱点。
加强思想教育和心理训练,保证充分发挥身体、技战术训练水平。
休整期
积极性休息,消除疲劳,积蓄力量更好地迎接下一年的训练。
1、进行积极性休息。
2、保持一定的训练水平,安排强度不大的技术练习。
3、总结经验,准备好队伍调整工作,做好新的训练准备工作。
新学期新的开始
1: 提高队员训练作风,比赛作风,严格纪律性.培养良好体育道德作风,严格训练质量.2: 提高队员的全面身体素质,重点发展速度灵敏.协调.爆发力等素质.A.学习掌握跑的正确技术.B.提高速度所需要的肌肉力量.C.提高完成各种技术动作所需要的灵敏协调能力.3: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技术(重点传,接技术)逐步发展学生个人技术特长.A.提高活动中控球能力.B.正确掌握传接球技术.C.提高技术运用能力.D.注意发现学生特点加以培养.4: 提高队员的战术能力.重点是个人战术和局部战术.A.明确个人攻守的职能,进攻和防守原则.B.提高个人战术意识和局部2对1,3对2能力.C.确定基本阵容,初步形成3-2-1全攻全守的基本打法.5:主要训练手段.A.身体训练:各种快速跑,耐久跑,负重柔韧等练习.B.技术训练:各种个人颠,控球练习,1对1攻守2-3跑动中传接配合,抢截球等.C.战术训练:2对1,2对2,3对2 对抗攻守,半场攻守练习比赛.备注:
1、此次训练均为学生自愿参与,自愿报名参加训练。
2、每堂训练课都必须奉着“安全第一、健康第一、全面发展”的原则进行,严格球队作风,纪律严明,认真刻苦训练。
3、训练本着“以人为本”,以适合同龄队员心理,生理接受能力为提前,积极推行“快乐体育”和“健康体育” 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到训练中。
六、训练分段:
A、低年级部:(1—2)年级
a、培养低年级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
b、培养和发展球感和控制球基本能力;
c、学习基本的运、传、接、射门等技术动;
d、培养正确的跑、跳技术,发展身体动作的柔韧性、协调性、灵敏性和平衡能力;
e、通过分队比赛领会“进球与阻止对方进球”这一足球比赛的基本战术思想,培养抬头观察能力和意识
B、中高年级:(3—6)年级
a、进一步提高高年级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b、继续熟悉球性和控运球基本技术;
c、学习与掌握比赛相关的技术:运、传、接、射、抢和头顶球技术;
d、在提高基本技术熟练性的基础上,形成技术定型,并通过对抗性练习和比赛使个人技术向实用比赛
技巧转化,逐步培养能在对抗局面下控制球和运用攻守的能力
训练时间为:
每天下午:3:10---5:30(注:正常训练期间)
每天下午:3:00---5:00(注:寒假训练期间)
每天下午:4:00---6:00(注:暑假训练期间)
人民路第二小学足球推广、普及工作小
组暨青岛市人民路第二小学体育教研组
第四篇:技能人才综合服务基地 建设方案
乌兰察布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职教集团公司
技能人才综合服务基地建设方案
一、学校概况
乌兰察布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市委政府在加强我市职业教育发展,优化社会职业教育资源的背景下于2009年组建的。学校占地面积100亩,总建筑面积39196㎡,其中实训大楼6519㎡,生产型实训车间1351㎡,科技综合楼5352㎡,在建图书、餐厅、多功能综合楼5500㎡。实训设备价值达三千多万元,金属切削加工、焊工、电工电子、维修电工、计算机应用、汽车应用技术、学前教育等专业实训设备齐全,生均实训设备拥有量达到经济发达地区同类学校水平。现有教职工300名,专职教师221名,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教师比例的20%。学校学习、生活、文体娱乐设施一应俱全,可容纳全日制学生2000多名,目前学校在册学生1969名。
我校是“自治区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天津职业师范大学生源基地校”、“自治区示范性职业技能鉴定所”、“市创业培训基地”、“市退役士兵就业培训基地”、“乌兰察布市安全教育培训中心”。全区中小企业示范性服务平台。2012年,学校被纳入国家“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院校”、是“自治区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014年,我校通过了自治区技师学院的评审。
二、建设基础
(一)区位环境优势显著 学校位于乌兰察布市工农大街1号,交通便利,位置优势突出,这些条件将有利于学校的职教集团公司技能人才综合服务基地的发展。
(二)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多年来,学校针对乌兰察布市经济发展战略和学校所在区域的产业特征,利用校企相依、产学相连的区位优势,充分发挥综合性职业 院校专业布局适应面广的优势,灵活调整技术切削加工技术、数控技术、电子维修技术、汽修技术、会计、学前教育等专业。目前,学校已开设专业
个,有自治区精品专业建设项目
个,市级重点专业
个,校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个。金属切削加工技术、数控技术、电子维修技术、汽修技术、会计、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技术、学前教育等专业已经具有自身的优势与特色,在全市同类学校中具有一定影响。
(三)良好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
学校大力推动产学结合,以就业为导向,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在全省同类院校中较早建立起了与企业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学校的专业与
建立的合作关系促成了我校“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在教学改革中,坚持以课程改革与教学模式创新为重点。课程改革方面坚持做到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的要求相结合;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考证内容相结合。近两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探索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主体,开发了一批体现岗位工作任务的项目课程。教学改革方面按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高度融合的思路,实施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集理论教学、实验实训实习于一体的教学模式,较有代表性的有顶岗实习教学、项目教学等。
三、建设内容
1.技能人才综合服务基地总体目标
学校抓住机遇,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通过体制和制度创新,搭建制度框架下的校企深度合作平台,创建职教集团技能人才综合服务基地。以此为基础,完善建立在共建、共享、共赢基础上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改革创新,从根本上解决学校内涵式建设中突出存在的以职业能力为基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校企互通、专兼结合的结构“双师”教学团队建设;具有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集生产实训、虚拟仿真为一体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建立教学质量标准和柔性化管理体系;学生素质拓展体系建设等问题
2.技能人才综合服务基地工作职能
(一)技能大师工作室
有电工电子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现代金属切削加工技能大师工作室、现代焊接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汽车修理技能大师工作室、装饰设计与施工技能大师工作室。
(二)对外技术服务部
包括技术支持、技术革新、技术设计、承担焊接、机床切削加工、家电维修、机电工程安装、汽车维修、装饰设计与施工服务等。
(三)就业创业培训部
包括新技师、高级技师培训、新型农牧民培训、就业技能培训、职业资格等级培训及技能鉴定考证、中小企业从业人员技术培训、各类人员创业培训及创业孵化、技术技能人才终身教育。
(四)对外合作交流部
包括校企、校校合作办学、引企入校、对外开放办学、引校入企、校企合作创办产业。
3.技能人才综合服务基地教学方式
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或一门课程、一个实践环节单独操练的做法,强调的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应用性和综合性。让学生在生产环境中进行综合性的技术训练,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体现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我校目前部分专业进行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将运用于人才综合服务基地的项目。
同时,加强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根本保证。高等职业教育为高技能人才培养肩负着重要使命,而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不仅取决于“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推进,更重要的是取决于适应改革发展和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因此,只有加强“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才能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根本保证。
随着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和教育教学原则方式的改革,“双师”素质成为了高技能教师的首要要求,针对目前的师资队伍不能完全满足这一要求的现状,学校要积极探索双师型教师的建设途径,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形成有效的机制,创造条件和机会鼓励教师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工作岗位,锻炼实践,提升双师素质,胜任教学工作。
关于学习方式、考核机制、实习实训设备再建设、教学资源等内容,用不用详细写?
第五篇:人才中心毕业生实习基地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人才中心毕业生实习基地建设情况汇报材料今年年初人事局重点工作会议上局领导提出了建立毕业生实习基地的计划并且任务落实到人才中心,人才中心把建立毕业生实习基地安排为今年重点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当今的大学毕业生们满怀着热情和希望涌入各类人才市场,寻找、挑选各自早已向往的工作单位和岗位,但往往却因无招聘单位要求的“相关工作经验”而被拒之门外。工作经验的欠缺已成为应届大学毕业生择业的一大瓶颈,另外社会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观念更新滞后,许多大学生认为上了大学就是“鲤鱼跳**”,毕业后一定能找到好的工作,所以很多大学生对人才市场用人标准和自身条件不是很清楚,在择业观念上有一定的盲目性。只是一味地追求“我想干什么”,而不考虑“我能干什么”,导致在求职时四处碰壁导致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预期较高,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高不就低的结果进一步加剧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另一方面用人单位的要求也越来越具体和细致,凭着“宁缺勿滥,分数第一不如实用第一”的原则大多要找到富有经验,工作能力强,符合各种条件的员工,刚毕业的大学生明显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没有实践能力,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却不能在日常工作中学以致用等,这些明显加剧了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矛盾。建立大学生毕业生实习基地是为毕业生在择业和单位选人之间构筑起了一座桥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且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