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财税政策专题调研 2

时间:2019-05-14 04:49: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开展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财税政策专题调研 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开展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财税政策专题调研 2》。

第一篇:开展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财税政策专题调研 2

开展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财税政策专题调研

2013年8月

一、我市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前景及主要经验作法

(一)我市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和前景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推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强势推进生态市建设步伐,取得了显著效果。

我市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工业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政策法规支持体系和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工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了全市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的中长期战略目标和分阶段推进计划。全市重点行业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有较大提高,形成一批具有较高资源能源利用率、较低污染排放率的清洁生产企业。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已投入运营;龙源风力发电实现上网发电;新建2×58兆瓦热源厂今年可投产。2012年,我市GDP能耗达到0.9625吨标准煤/万元,达到xxx市先进水平。我市资源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废弃物排放量显著减少,能耗、水耗、物耗和污染排放持续下降,“三废”排放符合或优于国家或xxx标准,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节能、降耗、环保、增效成为企业和全社会的自觉行动,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有较大提高,产业与产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循环加工链接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初步建立我市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循环经济型社会的雏形。

我市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实施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项目,加强监管工业企业节能,推动企业进行能源审计等措施,力争十二五期间实现GDP能耗达到0.9吨标准煤/万元以内,建成全国生态示范市。

(二)主要经验作法

1、主要政策管理措施

一是推进能效对标工作,对规模以上企业用能进行监控和调节。按月掌握重点用能企业能源使用情况,对异常用能和超额用能的企业进行行政干预,严格查处。对不达标的企业将依据《节能法》有关条款给予惩处。强化能源统计管理,要求规上企业继续完善能源统计台帐,不断提高企业能源管理负责人和专职能源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按照要求完成能源统计报表工作;强化重点用能企业管理,建立重点用能企业信息报送制度,监督督促重点用能企业实现能源报表网上直报。

二是督促有关企业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和强制性清洁能源审核工作和安排有关企业开展能源审计工作。

三是加强监管,淘汰落后产能。全力支持新热源厂建设,逐步淘汰陈旧落后锅炉,提高城市集中供热率,减少平房民用取暖土锅炉;落实节能措施,加强节能政策领导,引导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实施节能工程,加大节能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投入,继续对符合国家奖励条件的节能项目积极上报,争取各级财政节能专项资金的支持。

四是继续加大对工业企业节能工作监督检查力度。经常组成工作组深入企业,对工业企业贯彻落实节能法规情况进行检查。严肃查处违规用能项目、违规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或生产工艺、单位产品耗能超限额标准等问题,情节严重的依法责令其停业整顿。

2、实施重点节能工程

一是龙源xxx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投资4.61亿元建设葫芦头风力发电一期4.96万千瓦风电场项目,目前已开始上网供电。年上网电量可达11,410万kW〃h,等效满负荷利用2305小时。4.96万千瓦的风电场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相比,可实现减排二氧化碳11.1万吨,二氧化硫79吨,氮氧化合物375吨,灰渣8707吨,节能48,028吨标准煤,节水38947吨。

二是新建4×58兆瓦热源厂,总投资2.4亿元,该项目由xxx市兴通热力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新增供热能力280万平方米,建成后年可节约标准煤22674吨。

三是xxx市三家煤矿每年产生煤矸石15万吨,每年生产矸石砖500万块,实现煤矿生产的废物循环利用,达到节能、节材、节地的目标,符合国家节能减排产业政策。目前,这种集利废、环保等优点为一身的“再生砖”已是粘土砖理想的替代品。

四是xxx雀巢公司通过回收2#蒸发器蒸发水做为CIP回用水、锅炉饮用水、冷却水、密封水,每年可节水40484吨;用冷却水回水加热一次风和二次风,每年可节能440吨标准煤,每年减排二氧化碳1072吨。

五是xxx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投入运营。污水处理厂每天处理污水近1万吨,垃圾处理厂每天处理垃圾近1000吨。大大减少了污水和垃圾的排放,提高了水的循环利用和减少垃圾排放。

二、在推进工业循环经济发展中,政府、企业、市场各自应当承担的作用

1、政府应承担的作用

一是我市在推进工业循环经济过程中,政府和相关部门执行和落实国家、xxx相关促进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和优惠政策;并制定了xxx市推进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发展工业循环经济优惠政策;

二是强制工业企业进行节能管理,实施能源审计和清洁能源审核,淘汰落后产能和督促工业企业实施节能工程;为企业争取节能奖励资金。

三是对低能耗、高产出的新型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工业企业进行招商引资;引导本地工业企业进行升级改造;

四是协调产业与产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地方政府部门之间沟通协调,解决水电、土地、融资等问题,帮助工业循环经济快速发展。

2、企业和市场应承担的作用

一是企业应自觉遵守国家政策,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工作,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二是市场应以价格机制,让利于工业循环经济相关企业,助其发展。

三、进一步加强工业循环经济基础能力建设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市政府负责组织、指导和推动全市的工业循环经济工作,及时协调解决推进工业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的重大问题。市经信局负责发展工业循环经济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各重点企业要加强对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责任,细化措施,抓好落实。要把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的主要任务与项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

2、抓紧落实支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法规体系和规划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xxx节约能源条例》和《节能监察办法》等法律、法规;抓紧落实《xxx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等规划。工业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有赖于一系列配套政策的强力支持,制定适宜配套的法律法规、技术经济政策是保障生态工业和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逐步建立起推动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支持我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法规体系。重点在固体废物利用、水资源管理及绿色招商等几个方面制定相关配套的政策措施。

3、进一步加强政策保障

将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是推进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同时,要与现行的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相协调。市政府根据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确立对市各级部门实行工业循环经济定量考核制度;编制和实施科学、合理、规范、针对性强的工业循环经济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体系;并通过各种媒体定时将考核结果进行公布。将工业循环经济的理念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体系,并与现行环境管理制度相结合。

4、加强技术支撑保障

工业循环经济的实施离不开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和推动力。我市技术政策着眼点主要在于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明确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作为技术行为主体所起的作用,研究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合理确立行业技术经济政策和主要工业产品的规模标准,引导资金的技术流向和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方向,指导相关技术的传播应用,加大对工业企业技改投入力度和争取国家政策扶持力度,贯彻实施国家制定的技术政策和技术实施标准。

四、工业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尽管我市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的很多困难和问题。

1、发展理念落后。受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及公众对循环经济理念了解不多,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尚未形成保护环境、维持生态、谋求发展的全局观念,在生产、经济活动中,造成资源与环境无谓的浪费与污染。

2、产业结构单一。工业发展方面,因技术装备差,科技含量不高,容易造成高能耗、高物耗、低效益;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副产品、废弃物资源化程度低,这些造成了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短缺与资源浪费并存的现象。

3、资金投入不足。受经济条件制约,市级财政比较困难,难以拿出更多的资金投放到循环经济项目、技术开发上。投入不足,资金使用效率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4、科技水平落后。目前我市存在科技投入不足、科技人员少、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适用科学技术推广率低等问题,即使存在一批有资源、有市场、有效益的好项目与好机会,也会由于缺乏关键技术而影响产业、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致使循环产业链处在较低层次。

5、基础设施薄弱。虽然我市经济水平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提高,但受历史因素的影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对较弱,如建成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仍在试运行阶段,运营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运营效果有待于进一步验证,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五、工业经济需要财政、税收、金融领域大力支持

(一)加强财税引导,建立和完善资源与环境补偿机制 随着建设财政向公共财政的改革,政府的工作重心也会由项目建设逐步转向公共服务领域,资源与环境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因此,下一步改革需要建立中央的纵向转移支付和与地方横向转移支付共同作用,建立超越行政地域的财政补偿机制。

(二)深化资源税与环境税改革,建立全面协调的财税调节机制 一是进一步深化资源税改革,在目前扩大征收范围的基础上,深化征收方式,针对资源产品的不同特性分别实施从量和从价征收,如对于价格弹性低的准公共产品石油、天然气和水资源等,可以采取从量征收;而对于完全市场化的,如矿产资源等,改为从价征收。二是在目前费改税的基础上,取消排污费,代之以环境税,并将碳税作为其中一个重要内容。三是平衡现有税种之间的关系,可按照国外发达国家一些作法,开征碳税与其他税种,减少或抵扣企业所得税等,减少企业负担,激励企业保护环境,充分发挥税收工具的调节作用。

(三)进一步拓展财税政策作用的广度和深度,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长效机制

一是财税政策需要进一步系统化。如对于共伴生矿产和尾矿的综合利用问题,目前缺乏具体的财税政策,与其他财税优惠政策的对接也需要进一步研究。二是财政政策的覆盖领域需要进一步扩展,特别是非公有中小企业。它们申请财政补贴的难度较大,应进一步加大对其补贴力度,设立专项基金,鼓励中小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节能减排。三是加大对于循环经济技术研发的支持和引导。通过财税政策引导企业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长效机制,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投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四)解决工业循环经济企业融资难的建议:一是加大政府财政支持资金的力度。借助国家、xxx、地方政策,对我市低能耗、高产出或生产和使用清洁能源的中小企业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帮助中小企业快速发展;二是加快健全完善企业信用记录体系。健全信用担保体,提升工业企业信用担保的法律地位,完善信用担保的内部风险分散机制按企业信用等级,给予企业与之相当的贷款;三是金融机构应有条件的适当放低融资门槛。增加贷款抵押物种类、简化贷款审批程序、放宽条件,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条件;四是规范民间投资,助力解决企业融资困难。目前四大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并没有完全满足企业经营者的需求,民间借贷可以缓解国有银行的融资压力,也可以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的窘境,民间融资手续简单,企业可以快速地提取资金使用,灵活方便,民间融资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提供了必需的资金需求。

第二篇:工业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2012年5月底最新工作计划总结类 工业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现状民营企业迅速崛起工业发展势头强劲 民营企业已成为市域工业经济的发展主体。从年起该市大力推进“国退民进”、“两个置换”、“产权多元化”等改革措施。到xx年底全市工业企业改革基本完成国有、集体企业全部退出市域经济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一批民营企业和产权清晰的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的蓬勃生机全面激发了市域工业经济的发展活力市域工业经济驶入了快速发展期。目前全市共有规模工业企业43家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已由年的17增加到37规模工业实现的产值由年的5.48亿元增加到13.4亿元。全市工业税收由年的98xx年的xx年来该市着力抓好太子庙生物医药园、蒋家咀棉麻纺织工业园、城关镇杨木及食品加工工业园的建设培育了棉麻纺织、食品加工、黑杨加工、生物医药、汽车制造及新材料、精细化工六大市域支柱产业。从入园企业户数来看三大园区规模企业户数较3年前增加了一倍。年三个园区仅有规模企业18家目前已达36家。从园区工业产值看三大园区规模企业产值是3年前的近三倍。年末三个园区规模企业产值不足3个亿今年可达8.5亿元。目前三大园区规模工业实现的现价总产值占全市规模工业的9xx年前翻了三倍。年末三个园区规模企业入库税收只有5xx年将达15xx年新增项目投入5亿元是前xx年工业投入总和的1.3倍。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成为市域经济的主要特色。目前全市拥有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239家其中规模企业26家出口规模企业5家。xx年全市产值过1xx年苎麻产品出口交货值13xx年市政府财源建设奖励支出xx年来全市引进投资3xx年产值13.4亿元实现税收18xx年来随着一些职能部门划归“线管”市级政府职能越来越弱这种“条块分割”的局面使得市级政府经济调剂缺乏手段。如工商、税务、国土、质监等部门上划后市级的调控能力下降了收费优惠等承诺难以落实到位。二是财税体制方面。实行分税制改革后市级财力相对减弱了增值税、所得税增量部分大头被中央、省级拿走严重挫伤市级发展工业经济的积极性。三是投资融资体制方面主要向大城、大型企业倾斜也不利于市级中小企业的发展。四是受国土、电力等宏观调控因素的影响加大了市域工业经济发展的困难。对策突破瓶颈培育特色筑巢引凤打造品牌 拓宽融资渠道破解瓶颈难题。一是要抓好企业诚信建设营造诚信环境。建立企业信用管理协会负责制定行业规范监督信用行为组织信用评估。把不守信用的企业及法人代表列入黑名单使之难以在场上立足。二是帮助企业摒弃落后的家族管理模式优化股权结构逐步实现资本社会化管理职业化建立符合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三是要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市级财政应设立工业发展专项基金主要用于重点项目的贷款贴息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大规模支持本地优势产业、特 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四是要抓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加快建立公司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可采取政府投入、企业参股、民间集股等办法建立担保基金。五是要激活民间资金引导民间投资转移到工业项目上来。六是要支持鼓励企业上发挥企业直接融资的功能。突出特色培养龙头企业。特色就是优势市域工业经济发展的出路在于经营特色。要立足区位和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在“特色”二字上做文章打造特色产业大力培育和发展产业链条长、辐射带动作用大、场占有率高和发展前景广阔的龙头企业。如的苎麻产业省政府将苎麻产业纳入了全省七大农业高新技术发展规划市被列为基地建设项目市。务必抓住这一发展良机在加紧规划种植的同时加大规模加工企业的扩张改造开发延伸下游的印染、服装等“链条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加快园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是要根据园区的不同功能与特色突出重点科学规划提升园区品位为民营工业上规模上档次提供一流的设施和一流的服务。二是要明确主导产业创新机制加快产业集聚。要充分利用国际分工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转移淘汰产业的历史机遇发挥比较优势紧紧围绕业已形成的支柱产业按专业化分工协作要求优化整合形成地域产业链。三是要全方位、宽领域、多形式的招商引资。要立足资源特点和区域优势认真筛选、编制、准备一批建设条件成熟、场前景广阔、预期效果理想的新项目为园区做大做强夯实项目基础。实施品牌战略提升产业特色。实施品牌战略首先是要抓“原创”把产品质量搞上去把品牌数量积起来。要支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科技投入力度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要帮助企业关注科技场捕捉科技信息主动积极寻找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合作伙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鼓励企业主动靠大投强以特色创优势以优势创品牌。其次要抓“整合”利用

已有的特色品牌资源实行品牌扩张发挥品牌价值倍增作用和行业带动效应。第三要抓宣传和服务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场占有率。第四要抓奖励对拿到省以上知名品牌的企业要分层次给予重奖。同时要引进和培养一支高技能的人才队伍积极实施“名企、名牌、名人”工程不断提高企业的对外影响力和品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特色的不断提升。

第三篇:紫阳县循环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紫阳县循环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近年来,紫阳县积极倡导实践循环经济,围绕富硒食品、清洁能源、特色矿产三大产业,推广先进工艺技术,综合开发利用资源,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发展起步良好,为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一、我县循环经济发展基本现状

(一)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我县围绕“低山茶叶蔬菜,中山魔芋蚕桑,高山木本药材”的立体农业布局,按照产业化、工业化的发展思路,狠抓农业优势资源开发,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基础得以夯实。以富硒茶为主的农业支柱产业逐步形成,茶园总面积发展到17万亩,2010年茶叶产量达到2983吨,实现综合产值5.6亿元,是2005年的5.2倍;建成3万亩标准化魔芋种植基地,年产1000吨魔芋胶生产线顺利投产,实现综合产值1.4亿元;畜牧、蚕桑两项传统产业稳步发展;设施农业已经起步,建成大棚蔬菜1000亩、秦巴硒菇种植基地2万平方米;建成2万

亩厚朴基地;2010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5.38亿元,是2005年的1.9倍。全县立体农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积极开发应用农村新能源,推进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建成户用沼气池9725口,秸秆用于生活燃料、堆肥、部分还田,部分作物秸秆及桑枝残粪用作食用菌培养基,畜牧业的下脚料对农作物进行施肥等循环应用得到较好发挥。

(二)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我县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在发展工业经济的同时,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加强工业产业链建设,打造经济、环保、生态新型工业,通过技术引进、资源整合,资源利用水平显著提高,节能减排逐步推进,工业循环经济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是清洁化生产水平逐步提高。建成14条清洁化茶叶生产线,提高了茶叶清洁化生产水平;康洪公司实施技改扩能,对178个基层烘茧站茧灶进行节能改造,达到了节能减排目标。康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农作物下脚料栽培秦巴硒菇,在绿色环保中实现循环生产。煤矸石发电、提钒、生产灰渣砖已纳入规划,正在进行前期准备;二是清洁能源使用规模扩大。充分利用水能资源,大力发展水电产业,“十一五”期间建成水电站16座,装机总容量达6.5万千瓦,形成以汉江水电公司为代表的5户清洁能源规模企业,年发电量达2亿度。三是矿产生产能力和资源利用水平提高。锰矿整合划转到湘贵锰业公司,实现了资源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同时矿渣制砖已完成规划设计。恒佳伟业公司整合了全县板石生产企业,积极推广先进洞采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达15%以上,年产板石达到200万平方米;四是

生态园区建设稳步推进。建成集商贸、流通、科研、生产于一体的硒谷生态工业园区,陕煤集团充分利用富硒自然水,年产25万吨矿泉水生产线即将投产;建成双安农业科技示范园,设施蔬菜、秦巴硒菇、生猪养殖、富硒油茶等农产品实现综合开发。两大园区的建成,促使产业聚集度逐步提高,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三)循环型社会建设现状

积极推进生态旅游、大力发展新型商业业态,循环型社会建设效益初显。一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强。编制了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已开发富硒茶观光园、擂鼓台森林公园、任河漂流等生态项目,逐步形成山水相依的生态休闲旅游格局,旅游业带动农业、餐饮住宿业、商业经济发展的作用得到较好发挥。二是商贸流通服务业链条初步建成。以蔬菜、肉类等农副产品为主的农贸市场建设初具规模,连锁经营逐步覆盖城乡,“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稳步推进;仓储冷藏物流已经起步,商贸流通活力逐步增强。三是农村信息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电话普及率达到95%、通讯覆盖率达到97%以上,所有建制镇用上互联网,所有行政村建立了综合信息服务站。

(四)生态环境建设现状

围绕建设富裕、文明、生态、和谐新紫阳的战略目标,我县生态建设取得较好成绩。“十一五”期间,造林建园85万亩,111.5万亩天然林、49.76万亩退耕还林和145万亩公益林得到有效管护,商品林采伐量为零,森林覆盖率达到55.7%;完成重点小流域治理612平方公里,任河、汝河、渚河等重点水域地表水质达到国家二类标准,重点企业治污效果明显,基本实现达标排放,环境质量稳步上升。

二、我县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

我县循环经济发展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长期以来粗放型发展方式从根本上未得到改变,发展循环经济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一)循环经济发展层次不高。循环经济理念引入时间短,实际工作中缺乏高度和深度;企业、产业间的关联度不高,产品互补、资源互用能力不强;全社会对发展循环经济缺乏共识,社会大循环仍未启动。

(二)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现代农业起步较晚,规模效益不明显;工业经济发展仍然是粗放式资源消耗型,新型工业没有形成规模;现代企业链不完善,产品单一,附加值不高;企业创新能力弱,产业层次低,规模扩张进程缓慢。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生产方式和技术设备比较落后,工艺水平低,技术改造能力弱;矿产品精深加工少,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规模产业经济不突出,资源效益未得到充分发挥;矿山管理水平低,市场适应性差。

(四)科技发展水平低。科技基础设施薄弱,科技人才少,经费投入不足;生产者素质偏低,传统生产大量存在,剩余劳动力转移渠道窄;科研平台建设滞后,创新能力弱,缺乏有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品、专利产品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

(五)生态环境建设滞后。地理条件恶劣,地质结构脆弱,抵御灾害能力弱,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屡遭破坏;受资金和项目的影响,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缓慢。

三、我县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议及对策

县发改局已聘请中国东西部研究院初步编制了《紫阳县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011-2015),目前正在修改完善。按照这个规划,提出我县下一步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目标和重点工作:

循环经济发展思路:立足农业、矿产、水能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富硒食品、特色矿产、清洁能源三大产业,稳步发展农业,重点发展工业,积极推进全国标准化茶园基地、陕西省优质农产品产业示范区和秦巴山区优质药源基地建设,建设山青水绿、富裕文明和谐的生态新紫阳。

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农业循环经济体系结构趋于合理,逐步实现协调发展,特色无公害农业等基地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农业技术推广能力不断增强,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高;逐步推进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和“三废”综合利用,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生态环境结构逐步优化,完成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城乡二元结构明显改善,循环型生态县城逐步建成。

循环经济发展工作重点:

——强化发展循环经济机制。结合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目标,进一步强化各级领导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树立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提高决策部署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的能力;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机制体

制,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循环经济加快发展;加强宣传和引导,积极倡导群众实践绿色消费,启动社会大循环。

——抓好农业循环经济。继续抓好双安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加快发展设施蔬菜、畜牧养殖、秦巴硒菇、富硒油茶为主的现代农业,实行生产加工营销一体化,示范带动农业向集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发展紫阳种无性系丰产茶园4万亩,推广无公害管理,建设生态有机茶园3万亩,加快茶叶生产线更新升级,提高清洁化生产水平;做好退耕还林管护和天然林保护,实施人工造林工程;大力支持蚕桑企业开发丝绸和蚕桑副产品;加强中药材、魔芋等农业资源的生态加工;建立生活废弃物回收站,加大废弃物回收和循环利用,在农村广泛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开发农村新能源,推进沼气池建设;加强农作物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实施茶树紫阳种、皱皮桔、陕南白山羊、紫阳黑猪等地方优良品种选育工程;建立健全农业信息网络服务体系;着力推进农村“五改三建”实事工程。

——抓好工业循环经济。一是加快富硒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帮扶培育龙头企业,打造“紫阳富硒矿泉水”品牌,推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充分发挥园区辐射示范带动作用;二是加快发展特色矿产工业,加强金属矿中锰矿、毒重石、钒钛磁铁矿的开发力度,加快解决选矿分离工艺问题;加速优质板石和新型轻质、节能、环保建材产品的生产,采用板石洞采技术,提升板石开采能力,改造现有制砖企业生产工艺,推广页岩多孔砖生产;三是加快尚坝、八庙梁等9座水电站建设进度,力争201

2年全部建成发电;四是实施康洪茧丝、魔芋初精加工技改扩能;积极争取煤矸石发电综合开发项目和煤化工深加工项目建设。

——抓好循环型社会建设。一是抓好现代流通,实施清洁生产策略,选择绿色运输,实施绿色包装,大力推进物流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和现代化;积极构筑区域物流中心,发展以县城和向阳为中心的商品集散与铁路物流区,以蒿坪和汉城为中心的富硒食品物流区、以高滩和毛坝为中心的工矿产品物流区;发展沿铁路、高速公路的南北通道和沿汉江航运的东西通道。二是开发绿色旅游产品,以富硒食品、民歌茶艺、民间工艺等为重点,培育一批地方特色浓、文化内涵深、投资效益高、商业形象好的特色绿色商品;深入挖掘紫阳文化,精心打造旅游线路和旅游核心景区,加快旅游村建设;三是加大“两型”社会建设。推广应用太阳能,推进建筑节能,推动交通运输节能,指导好商业和民用节能,实施公共机构节能;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强化节约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南水北调水源地生态环境,实行环境准入和淘汰制度,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推进节能减排。

我县发展循环经济任重而道远,在实践过程中,只有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机制体制,转变发展方式,全民积极参与,才能促进“十二五”期间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实现富裕、文明、和谐、生态新紫阳的宏伟目标。

2011-07-11

第四篇: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政策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政策

------------------

作者:周宏春出自:中国发展观察发表日期: 2007-8

摘要:循环经济持久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激励政策。本文分析了循环经济为什么需要激励政策以及需要什么样的激励政策。

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具有公益性特点,是经济学上的正的外部性,也是“市场失效”的领域,需要政府干预以弥补市场失效。采用经济手段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本质上是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促使企业能够主动地、创造性地发展循环经济。只有这样,循环经济才能得到持久的发展。

为什么需要激励政策

循环经济之所以被称为经济,必然要在企业生产中产生经济效益。根据一般规律,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产生效益的主要来源有三方面:一是废弃物转化为商品后产生的经济效益;二是节约原材料带来的成本下降;三是减少的废弃物排放收费或污染物治理的资金投入。应当看到,循环经济生产方式中试图实现减量和循环的多数环节,并不是现行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必然选择,废旧物资的再生利用过程也存在着可以替代的生产过程。现行市场条件下源自再利用和再生利用的原料不仅性能上常常不占优势,而且价格上也不占优势,以致循环经济的发展很难自发进行。从总体上看,目前普遍存在原材料价格障碍,以及由于收费、税收减免或国家优惠政策等原因导致的物质循环过程中的成本障碍,使得循环经济发展主体的经济效益难以显现出来。造成这种情况有多种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是因为自然资源和再生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不同。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等公共资源的“私人”使用与社会付出成本的不对称性,使得初次资源和再生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不同。私人资本(包括所有非社会共有资本)总要在开采一次资源与利用再生资源之间进行成本比较,试图免费或低价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通过排放废弃物节约私人成本。

二是跨国公司基本垄断了国际上品位较高的矿产地,现有世界资源供应体系主要是满足发达国家市场需求的,这就导致在国际分工中存在着对原材料和能源提供国明显的价格不利因素。由于发达国家比较早地开发并利用了自然资源,本国资源大多已经被耗竭或开发成本增高,因而利用经济、技术乃至军事上的优势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许多发展中国家为了快速脱贫,在没有能力建设完整工业体系的情况下,只能依靠廉价出卖原材料和能源积累资金;当发展中国家成为“后来者”需要利用外部资源时又常常受到排挤,并表现为价格歧视、没有定价权或话语权,明显提高了发展中国家发展的资金成本。这种国际分工不利于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以大规模、集约化为特征的现代生产体系,使得大多数资源原材料的开采和加工成本日益降低,而对各种废旧产品和废弃物的集中回收成本却比较高,再利用和再生技术发展滞后,规模效益差。有些废旧电子电器的回收利用产生的效益,如果考虑环境成本,低于一次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益。另一方面,发达国家既要廉价利用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又要通过各种法规、公约或指令,要求产品出口国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生产者延伸责任”。

由于以上三个原因,再利用和再生利用原料的成本常常比购买新原料的价格更高,由此构成了推进循环经济的成本障碍。也就是说,从成本的角度考虑,企业不会优先选择循环经济的项目建设或生产方式的。

此外,由于各种“协议”收费的存在,按地区的优惠政策,以及国家政策的执行走样,税收环节的执行成本高等问题,导致再生资源使用没有成本上的比较优势。

资源价格和产权制度的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非常关键而又最难以推动的环节。由于实施赶超战略,计划经济时期我国采用了生产要素低价的政策工具,如压低资本投入品价格、低农产品价格等。尽管经济体制改革已历经多年,但价格改革相对滞后,资源价格还不能反映真实成本,资源原材料被无偿或廉价使用。以“产量收费”的政策,不仅容易带来“挑肥拣瘦”、浪费资源的问题,还加剧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促成了有害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采用经济政策的作用不外乎有两类:一是激励作用,一是约束作用。用我们通常所说的话就是“胡萝卜+大棒”,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企业从中受益,而违反规定的企业受到惩罚。

激励作用。通过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经济政策的建立与实施,以鼓励那些率先实行低消耗、低污染的经济活动。这是因为资源消耗越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就越少,其经济行为的生态效率和效益就越好,从而激励经济行为主体采取科学的、先进的技术,把经济发展真正建立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实现生态环境和资源的科学、高效配置。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制度可以激励人们的经济行为朝着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约束作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经济政策措施的实施,可使得经济主体不得不放弃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行为。因为资源消耗越高,生态环境的影响或破坏就越严重,其经济行为的生态绩效就越小,从而要求经济主体采取果断的技术经济措施转变经济行为方式,以利于实现生态环境和资源的高效配置。从这一意义上说,目前人们各种不合理的经济行为,必然在这一系列经济制度的制约下逐步转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轨道上来。

总之,要使企业生产中的物质能够“循环起来”,必须通过以制定政策为主的制度创新构建资源再利用和再生的生产环节的盈利模式,使市场条件下循环型生产环节有利可图,这样就可以形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自发机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循环经济法》需要建立的激励政策

从总体上看,对于减量化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生产活动,应更多地采用市场机制,包括价格杠杆和税收手段,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对于构建循环经济系统,需要经常性的直接财政补贴的支持,从产业政策、财税政策、投资政策、价格政策、进出口政策等方面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建立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工业生产体系。通过建立一系列的制度和政策措施,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创造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1、利用财税政策激励循环经济的发展

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是指一国或一个地方政府在财政预算支出中给予某些经济活动的财政支持或税收减免。财政支持的途径包括建立专项基金、投资倾斜等;税收优惠则是对某些经济活动收入给予税收减免。其作用:一是通过财政补助(如贴息、直接拨款等)以降低节约资源和循环利用的投资成本;二是通过税收或收费以增加能源资源的使用成本。通过这两种手段的使用以调节人们的资源能源节约的行为。

我国在推动节约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方面,自改革开放以来就有专门的政策,包括对从事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等活动的有关企业及产品实行财政补助或税收优惠政策。价格政策。对利用余热、余压、煤层气以及煤矸石、煤泥、垃圾等低热值燃料的并网发电项目,上网电价按照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的原则确定。因地制宜,对生活垃圾的产生者征收垃圾处理费,并专项用于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贮存和处置,不得挪作他用。鼓励通过押金、以旧换新等方式回收废物。

2、培育绿色产品市场

绿色消费是重要的循环经济理念之一,是一种适度消费、节俭型消费、健康消费、安全消费和无污染消费。绿色消费要求在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使自然资

源的消耗最少,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物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选择主要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如果仅靠环境意识,绿色消费就无法成为社会大众消费的主流行为。因此,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引导和促进绿色消费。政府是最大的消费者之一,对各种产品和服务的绿色采购具有很大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所谓“政府绿色采购”,就是在政府采购中引入对资源能源与环保的要求、方法和程序,在条件相当的情况下优先选择符合“绿色”标准的产品和服务。政府采购的绿色标准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资源节约、环保标准,而且要求产品研发、生产、包装、运输、使用、再利用和再循环、处置的整个过程都符合相关标准。政府绿色采购是一种重要的环境经济手段,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几乎涉及政府办公的所有方面和环节,如电话、电脑、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照明设备等室内办公用品,各种车辆、小型船舶等室外办公用品,以及办公建筑等。

2003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9条要求“政府采购应当有助于实现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目标,包括保护环境,扶持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同时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第16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优先采购节能、节水、废物再生利用等有利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产品。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通过宣传、教育等措施,鼓励公众购买和使用节能、节水、废物再生利用等有利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产品”。这为我国建立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提供了立法依据。其后,国务院、国务院相关主管部门制定了一些有关政府绿色采购的政策、规章,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相关的实践。一些地方政府已颁布了或正在制定地方的政府绿色采购法规。随着政府绿色采购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一些行业、企业也主动地开始实施绿色采购。另一方面,我国的政府绿色采购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是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虽然《政府采购法》和《清洁生产促进法》对政府绿色采购义务做出了明确规定,但相关条款仅仅是原则性的政策宣示,而没有详细、具体的可操作性条款,没有对绿色采购的主体、责任、标准和清单进行准确界定。《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和《关于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实施的意见》虽然较为明确、具体,但效力层级较低,权威性较差,而且实践中随意性和不规范性较大,还存在着各自为政的弊端,冲突、衔接问题较为突出。

二是绿色产品的定义模糊,标准和清单不一,使得采购者往往无所适从。目前,我国不仅有全国性的“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以及某些地方政府制定的地方性政府绿色采购清单,还存在着多种正在使用的节能、环保标志。这些清单和标志既相互独立各有侧重,又相互重叠互不相属,不利于政府绿色采购义务的落实。

三是政府绿色采购清单范围过小,占政府采购的比例很低,无法有效推动政府绿色采购进程。

四是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对政府绿色采购产品的标准以及认证机构确定还存在分歧。为此,需要在《循环经济法》中可以纳入以下政府绿色采购内容:实行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政府采购政策。公共机构用财政性资金进行采购的,应当优先采购节能、节水、节材产品以及环境标志产品和再生产品,并达到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规定的比例。

第五篇:国家支持循环经济发展投融资政策

发改环资[2010]801号

关于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

政策措施意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经贸委(经委、经信委、工信委);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银监局、证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循环经济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加大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投融资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现就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资融资政策措施意见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大投融资政策支持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是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促进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的更高要求。《循环经济促进法》将发展循环经济确立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并对发展循环经济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

(二)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建立投融资政策支持体系。发展循环经济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又要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需要政府综合运用规划、投资、产业、价格、财税、金融等政策措施,建立一个良性、面向市场、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政策支持体系和环境,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循环经济,有效解决发展循环经济投入不足的问题。各地区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建立健全投融资政策支持体系,加快促进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有关金融机构要抓住国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利时机,充分考虑循环经济企业和项目的特点,稳步有序开展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工作,努力通过加大对循环经济的金融支持,寻求新的盈利增长点。

二、充分发挥政府规划、投资、产业和价格政策的引导作用

(一)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各地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循环经济促进法》的要求,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发展规划应当包括规划目标、适用范围、主要内容、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并规定资源产出率、废物再利用和资源化率等指标。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编制地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放在重要位置,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编制各类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城市规划。要通过编制规划,确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为社会资金投向循环经济指明方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适时发布地方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编制指南。

(二)加大对循环经济投资的支持力度。各地发展改革委在制定和实施投资计划时,要将“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等循环经济项目列为重点投资领域。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项目和技术示范产业化项目,要采用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加大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

(三)研究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各地发展改革委要依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关规定,立足现有基础和比较优势,认真清理限制循环经济发展的不合理规定,制订并细化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体系,引导社会资金投向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加大循环经济技术、装备和产品的示范、推广力度,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研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价格和收费政策。各地发展改革委(价格主管部门)要逐步建立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机制。鼓励实施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制度,合理确定再生水价格,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水平。要合理调整污水和垃圾处理费、排污费等收费标准,鼓励企业实现“零排放”。要通过调整价格和完善收费政策,引导消费者使用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循环利用产品,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循环经济项目的投入。

三、全面改进和提升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

(一)明确信贷支持重点。对由国家、省级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支持的节能、节水、节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海水淡化和“零”排放等减量化项目,废旧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产品的再制造和轮胎翻新等再利用项目,以及废旧物资、大宗产业废弃物、建筑废弃物、农林废弃物、城市典型废弃物、废水、污泥等资源化利用项目,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综合考虑信贷风险评估、成本补偿机制和政府扶持政策等因素,要重点给予信贷支持;对列入国家、省级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批准的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园区、企业,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给予包括信用贷款在内的多元化信贷支持,并做好相应的投资咨询、资金清算、现金管理等金融服务;深化延伸对循环经济产业配套服务的支持,积极支持示范市、县、园区的循环经济基础设施、相关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公共网络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同时,对生产、进口、销售或者使用列入淘汰名录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或产品的企业,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提供任何新增授信支持,原有的授信要逐步压缩和收回。

(二)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充分利用国家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带来的业务发展机遇,加强金融创新,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通过动态监测、循环授信等具体方式,积极开发与循环经济有关的信贷创新产品。拓宽抵押担保范围,创新担保方式,研究推动应收账款、收费权质押以及包括专有知识技术、许可专利及版权在内的无形资产质押等贷款业务。根据本机构的业务规模、授信行业和客户的风险特点,通过加强人员培训,引进有关专业人才,借助第三方评审或外包等方式,积累与循环经济有关的专业知识,努力提高本机构对涉及“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型企业和项目的授信管理能力。

四、多渠道拓展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直接融资途径

(一)积极通过各类债权融资产品和手段支持循环经济发展。对于综合经济效益好的国家、省级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园区、企业,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支持其发行企业(公司)债券、可转换债券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直接融资工具。探索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园区内的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债券。鼓励各类担保机构为债权融资产品的发行提供担保服务。

(二)发挥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企业的资本支持作用。鼓励依法设立的产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投资于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和项目,鼓励社会资金通过参股或债权等多种方式投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加快实施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发挥各级政策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金设立主要投资于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和项目的创业投资企业,扶持循环经济创业企业快速发展,推动循环经济相关技术产业化。

(三)积极支持资源循环利用企业上市融资。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作用,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资源循环利用企业申请境内外上市和再融资。在符合监管要求的前提下,鼓励企业将通过股票市场的募集资金积极投向循环经济项目。

五、加大利用国外资金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一)加大国外贷款对循环经济项目的支持。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循环经济项目申请使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

(二)支持鼓励循环经济项目申请清洁发展机制项目(CDM)。各地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循环经济项目投资主体的辅导,帮助其熟悉CDM项目基本规则和运作流程,同时引导一些潜在项目开展CDM合作。选择一些资源循环利用项目,支持开展相关的方法学研究。

六、加强工作协作,推动政策有效落实

(一)建立联动机制。各级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要会同有关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金融监管部门各派出机构,在政策、法规、规划、技术、项目信息、专家资源、人员培训等方面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主动做好企业与金融机构间的对接工作。同时要结合发展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工作,将循环经济成效好的企业、项目,以及资源环境效益差的企业、项目,告知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金融监管部门各派出机构以及有关金融机构,供其决策参考。有关金融监管部门要对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推荐的综合效益好的循环经济园区、企业、项目,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核准证券发行。

(二)加强政策指导。各级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要积极研究制定循环经济企业和项目的认定办法或标准,为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金融监管部门派出机构和有关金融机构支持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同时要根据各地循环经济的发展特点,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实现各项政策对循环经济支持的协调配合。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金融监管部门各派出机构要对循环经济金融服务进行跟踪监测,及时总结、评估,并加强与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的沟通配合,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及时反馈信息。

(三)制定实施意见。各省级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要会同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金融监管部门各派出机构将本意见联合转至辖区内相关机构,并根据本意见制定辖区内的具体实施意见,并于2010年5月31日前报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中国银监会(政策法规部)和中国证监会(发行部)。本意见贯彻实施情况请及时反馈。

国家发展改革委 人 民 银 行 银

会 证

会 二〇一〇年四月十九日

主题词:循环经济 融资 政策 通知

下载开展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财税政策专题调研 2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开展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财税政策专题调研 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浙江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情况汇报(5篇材料)

    浙江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浙江作为“资源小省”和“经济强省”,资源与环境的制约十分严峻,2007年浙江成为了全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试点省,在此背景下,省委、省政府按照科学......

    县工业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历年来,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修水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呕心沥血、夙兴夜寐,制订、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采取了一揽子办法,取得了卓然成......

    关于工业经济发展调研情况汇报

    关于工业经济发展调查情况汇报 县工信局 (2011年9月28日)按照县政府主要领导指示,我局和县经济开发区组成调查组,先后到中泰特装、华润热电、安福气门、湘福建材等规模工业企业......

    瑞金市工业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瑞金市工业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浙江大学赴瑞金博士生报告团 执笔:马俊英、陶颜 2007年8月 一、瑞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新背景 在今年的年初,国家批准包括瑞金在内的江西41个县市,......

    关于我市循环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重要手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围绕建设社......

    构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绿色财税体系的政策建议[小编推荐]

    构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绿色财税体系的政策建议 (一)、调整资源税 扩大征税范围。一方面在现行资源税的基础上, 将土地、动植物、海洋、森林、草原、滩涂、淡水和风景等自然资......

    关于加快我市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关于加快我市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和《浙......

    促进服务业发展财税政策调研

    要:服务业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回顾了建国以来**省服务业的发展历程,既分析了近年来该省服务业取得的长足发展和主要特征,也指出其发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