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平原新区总体发展规划情况汇报
关于新乡平原新区申报园区情况的汇报
常主任:
为切实实施《 》文件,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全力推动,平原新区各局争时间、抢速度,真抓实干,连续奋战,园区申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在一年时间内,完成了规划、征地、拆迁和基建等工作,基础设施建设开工面之大、范围之广、速度之快,大大超过了计划目标,园区招商也取得显著成效,一大批好项目、大项目落户园区,园区载体功能和聚集效果日益明显。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园区申报进展情况
10月初,由新区发改局牵头对总体规划文本征求新区各部门意见,编制单位进行了修改。10月20日,在市城乡规划局会议室举行新区总体发展规划评审会。贾生祥市长助理、魏刘宝副主任、市发改委、市国土局、市规划局、市工信局、市住建委、市农办、市林业局、市水利局、原阳县政府等相关部门出席评审会。与会单位领导、专家针对规划编制内容提出本部门意见。12月20日,新区发改局赴市城乡规划院,针对总体规划的修订完善,与市规划设计院领导、专家进行详细座谈。目前,经新区发改局大量工作,在广泛征求各级领导、专家意见后,《新乡平原新区总体发展规划》已基本定稿。
二、与省衔接情况及建议
12月22日,经和省发改委城市处沟通,省发改委建议《新乡平原新区总体发展规划》由新乡市人民政府进行批复。根据省里意见提出如下工作建议:
1、年前举行总体发展规划评审会,具体时间待定。
2、参加单位及人员:邀请省发改委城市处和工业处、省住建厅、省环保厅、省国土资源厅等部门有关专家5人,及市直有关部门专家参加,建议由新区各部门按照职能分工与省、市职能部门沟通。
3、建议由市政府组织召开评审会,请市领导主持会议。当否,请批示!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关于我市示范工业园区建设发展情况的报告
2011-11-21 16:43
——2011年7月5日在天津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常委会议
上
天津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局局长 尉永久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我市示范工业园区建设发展情况。
举全市之力建设区县示范工业园区,是市委、市政府推进三个层面联动发展、做大做强区县经济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31个示范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自2009年8月份启动建设以来,各区县、市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按照市政府《关于整合提升发展区县示范工业园区的若干意见》(津政发〔2009〕30号)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全力推动,各园区争时间、抢速度,真抓实干,连续奋战,园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在一年半年时间内,完成了规划、征地、拆迁和基建等工作,基础设施建设开工面之大、范围之广、速度之快,大大超过了计划目标,使得原定三年完成的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提前一年半实现,园区招商也取得显著成效,一大批好项目、大项目落户园区,园区载体功能和聚集效果日益明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高水平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10年12月底,31个园区起步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突破200亿元,建成“七通一平”以上标准土地面积达113平方公里,占起步区
总面积的91%;新建道路全部铺设沥青或混凝土路面,修建道路面积达868.7万平方米;大部分园区完成了道路两侧绿化,绿化面积达到732万平方米;31个园区全部完成和通过规划环境评估。园区平坦通畅的道路、绿化美化的景观、焕然一新的街道家具、配套齐全的水、电、气等设施,为大项目好项目集聚打造了良好的平台与载体。
二是招商引资成效明显。截至今年5月底,31个园区累计签约项目1154个,计划投资总额达3692亿元,项目平均投资额达3.2亿元。投资额超过10亿元的项目有81个,超过50亿元的项目有13个,如投资100亿元的天津西青学府工业区的天津云快线项目,天津华明工业区的中国北车项目,天津现代产业区投资60亿元的英利光伏项目,西青汽车工业区张窝园区投资45亿元的天安数码城和投资20亿元的深福宝创意产业园项目,津南双港工业区一期投资48亿元的联东U谷总部,京滨工业园引进4家世界500强企业,其中AMB公司投资10亿元的现代服务产业园项目等已经开工建设。园区已成为区县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
三是产业集聚化程度提高。31个园区按照高端高质高新化产业结构的要求,明确主导产业,突出产业特色,严格按照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安排引进项目,相关产业链与园区产业定位相适应,签约项目全部符合验收标准,绝大多数园区符合比率都在90%以上。部分园区产业优势较为突出,符合“引进一个企业,带来一个产业”的目标要求,产业集聚效果已经初步显现。如,宝坻低碳工业区已初步形成了以日立电梯(天津)股份有限公司为标志的电梯产业集聚地,目前共引进相关产业及配套产业21家。
四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载体效应已经显现。目前园区共引进科技型中小企业700余家。园区正逐渐成为吸纳、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承接载体和发展平台。东丽华明工业区、武清京滨工业园和蓟县专用汽车园通过立项正在加快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武清区中华自行车王国产业园引进1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其中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器和9万平方米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加速器正抓紧建设。
五是商务楼宇和总部经济起步良好。一些园区利用自身独特区位优势,依托主导产业优势,大力发展楼宇总部经济。东丽区华明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了占地1平方公里的楼宇总部经济群,形成了以低碳产业园区、EOD总部港、北方园林总部、日月湾国际商务园、嘉华国际等项目为主的总部经济发展格局,目前已引进607家企业和机构,清册资本达到105.6亿元,今年楼宇投入使用面积将达90万平方米。津南区双港工业园区专门成立总部经济产业园,引进了联东U谷等5个总部项目,投资额超百亿元,全部建成后预计年实现税收近14亿元;目前总部经济产业园累计注册企业972家,注册资金74.3亿元,2010年实现税收1.75亿元,今年1—5月实现税收1.5亿元。
六是区县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显著。园区到5月底引进的1154个签约项目,已开工建设835个,占已签约项目的7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26.1亿元;已竣工投产项目512个,完成投资273亿元,已经发挥效益。第六批区县重大工业项目有40%落户园区;31个园区就业人员达12万人,工业总产值突破400亿元,销售收入达到381.3亿元,实现税收16亿元,园区已经成为区县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重要的产业支撑。特别是工业基础相对落后的蓟县、静海、宁河等区县,自从启动建设园区后,工业发展规模和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如蓟县天津专用产业园建设近两年中,园区共签约落实项目24个,总投资150亿元,其中投资亿元项目18个,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4个,24个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270亿元、税收21.5亿元,安排就业2万人。今年4月21日我们在该园区专门召开了园区招商引资现场推动会,总结推广他们的经验和做法。
在工作中,全市上下围绕加快园区发展,重点开展了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1.出台和落实支持园区发展政策。2009年7月6日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整合提升发展区县示范工业园区的若干意见》(津政发〔2009〕30号),提出园区发展的12条政策措施,主要内容:明确了园区发展的目标,提出4个量化目标和一个定性目标即:保持较高的财政税收增幅;达到一定的投资强度和较高的容积率;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环境保护必须达到一定水平。对园区发展支持的政策措施是:对起步区基础设施给予财政资金扶持;构建投融资平台,对坐落在园区内的新建企业,其缴纳的税收市和区县分享部分,自2011—2015年内实行全额返还;从开放单位和有关部门选派优秀青年干部到元区挂职锻炼等。
2.制定园区科学发展规划。31个园区严格执行市政府批准的园区总体规划和《天津市区县示范工业园区规划设计导则》,按照产业集聚、用地节约、生态环保、高效节能的原则,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在产业定位上,各园区依据《天津市区县示范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培育新的产业优势作为重点,主要包括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航空零部件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汽车零部件研发制造产业等,突出了优势产业的带动作用。
3.加大工作推动力度。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从园区发展思路谋划、政策制定,到规划审议、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的推动,在每个关键节点上,市领导都紧抓不放,亲力亲为,为园区建设工作提供了重要保证。2010年2月25日,市委、市政府在华明工业区召开的“三区建设现场推动会”,高丽书记、兴国市长亲临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为园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极大的鼓舞了区县和各园区的斗志。兴国市长、利军书记、文喜副市长等领导就园区的批示达10多次;利军书记、文喜市长在规划审议阶段8次听取专题汇报,到目前召开园区现场推动会8次。区县党委、政府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集中财力、物力、人力支持园区建设,带领园区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奋力拼搏,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
4.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按照“边建设、边招商”的工作思路,把招商引资作为园区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走出去、请进来”力度。市领导亲自带队,分别于2009年10月在深圳“珠三角”、2010年3月于台湾、11月在上海“长三角”举行三次园区专题招商推介会。市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和场合,积极推介园区招商载体。为加强园区招商工作,2010年6月我局设立了企业投资促进中心,配备精干专业人员,对园区招商工作推动指导。为帮助园区尽快建立专业化的招商队伍,在市委组织部大力支持下,从市有关部门选派了39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园区挂职锻炼,同时,从园区选派招商干部到市有关部门和滨海新区挂职培训,到目前已举办两期,有效增强了园区招商力量,提升了园区招商工作水平。
5.全力搞好园区服务。市规划局、国土房管局、财政局、金融办、发改委、经信委、农委等部门积极配合,通力协作,在规划、财政、融资、环评、土地、招商等各环节主
动搞好服务。在启动示范园区建设前,市规划局组织专家编制了《区县示范工业园区规划设计导则》,在引领园区高水平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市金融办专门牵头搭建了专门的融资平台,努力解决建设资金问题;市国土房管局积极解决土地指标,为园区加快施工建设提供了前期保证,这些工作为园区开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加大督查和考核力度。我们把推进园区和项目建设情况作为重点工作加大督导力度,自2009年9月园区建设全面启动以来,基本上每月召开一次推动会、协调会或经验交流会,有效的促进了园区的发展和招商引资的进度。去年底,市中小企业局会同市政府督察办、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市国土房管局等部门,对31个园区起步区开发建设情况进行了考核验收。为规范验收考核,我们专门制定了《示范园区验收考核办法》《验收打分标准》,天津华明工业区等11个园区被评为优秀园区;天津宁河现代产业区等15个园区被评为良好园区;天津滨海物流加工区等3个园区被评为达标园区;两个园区因进行经济合作,规划及产业定位需要调整,延期验收。通过对31个园区的考核验收,有力地促进了园区高水平、高标准加快建设发展。
园区建设的成果充分证明,市委、市政府关于整合提升发展园区的决策是正确的,园区已经成为区县经济发展新的载体和平台,并将成为区县三区联动发展,实现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经济支柱。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园区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比、与实现天津加快发展的目标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是园区建设不平衡。在基础设施建设开发中,区县和区县之间、园区和园区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进度快的区县2010年上半年就完成了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并提前启动了拓展区建设;进展较慢的个别区县至去年底才基本完成。
二是招商引资队伍建设和项目开工建设有待加强。目前大部分园区基本建立了专门的招商队伍,但园区招商人员不足现象普遍存在,与园区下一步繁重的招商任务相比,与市领导一再强调加强招商队伍建设、每个园区建立两支以上招商队伍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招商项目的配套服务仍然是很多园区的短板。项目开工和建设进度有些园区还不够快,园区效益不能尽快发挥出来。
三是下一步拓展区建设资金短缺问题仍然比较严重。由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在国家适度压缩贷款规模的情况下,今年拓展区土地整理储备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问题更为突出。
为了加快园区建设,充分发挥园区的载体作用,我们下一步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高标准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两个未达标园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继续推进园区起步区提升改造,提高建设水平。加快拓展区开发建设,抓紧搞好建设规划制定和报批,落实一期工程用地指标,全面启动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年底前各园区拓展区一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并达到“七通一平”以上标准。加强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重点推动园区第二批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年内发展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进一步改善园区投资环境。
2.高水平抓好园区招商引资工作。从招商引资向选商引资发展,按照突出队伍建设、突出主导产业、突出互动招商、突出经济效益的原则,加大“走出去、请进来”招商力度,不断提高招商水平,吸引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入驻园区。
3.高效率搞好园区发展服务。结合全市调结构、增活力、上水平活动安排,加大服务园区、服务园区企业的力度。建立高效的联合推动协调服务机制,积极落实好财税扶持政策,在项目审批备案、规划调整、土地供给、施工建设、资金筹措、招商引资等方面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健全区县和园区服务体系。采取“提前介入、重点指导、全程服务”等措施,为企业提供融资、技术、人才、市场、信息、法律等全方位多层次的高效优质服务,真正做到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得好。完善园区配套服务设施。按照园区规划设计方案,加快推进各项生产、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改善园区内外环境,形成安商、亲商、富商的良好氛围,促进园区加快发展。
以上报告,请与审议
第二篇:河南平原新区总体规划
河南省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平原新区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
豫政 〔2010〕23号
有关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现将《平原新区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平原新区作为科学发展示范区,是新乡市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三化”协调发展先导区和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全面推进平原新区建设,是贯彻落实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培育区域竞争新优势的客观需要,对于促进黄河两岸呼应发展、加快中原城市群核心层与紧密层实现城际空间和功能对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体方案》是指导平原新区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有关重大规划、布局和建设要按照《总体方案》确定的基本原则进行。
二、新乡市和省有关部门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强力推进《总体方案》的实施。要按照城乡统筹、产业协调、产城融合的理念,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力争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把平原新区建设成为新乡市“三化”协调发展先导区、郑州和新乡中心城市的新型卫星城区、城乡统筹发展先行区、对外开放示范区、现代农业示范和科技成果孵化中心。
三、新乡市要切实加强对《总体方案》实施的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分工,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努力实现《总体方案》确定的目标。要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体现“三规合一”(新区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合一)、功能复合、城乡统筹、节约集约的原则,编制新区总体规划和重点领域专项规划。要按照《总体方案》确定的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抓紧组织实施相关项目。当前,要以桥北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细化措施,早出成效,为《总体方案》的全面实施奠定基础。
四、省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加强对平原新区建设的支持和指导。要按照《总体方案》的要求,在规划编制、政策实施、项目安排、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指导和帮助新乡市解决《总体方案》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平原新区建设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五、省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总体方案》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做好督促检查工作。
河南省人民政府
二○一○年二月十一日
平原新区建设总体方案
根据《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规划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的指导意见》(豫发〔2009〕29号)和新乡市发展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平原新区的优势和条件
新乡桥北新区位于黄河大堤以北,与郑州新区隔河相望,是推动中原城市群核心层与紧密层实现交通一体、产业链接、服务共享、生态共建的重要节点。依托现有基础,按照新区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三规合一”的原则,适度拓展桥北新区空间范围,规划建设平原新区,有利于发挥毗邻郑州、新乡两个中心城市的优势,促进要素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产业、人口集中,培育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实现新乡市与大郑州都市圈的深度融合,促进黄河两岸呼应发展以及中原城市群核心层与紧密层良性互动;有利于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产业与城市互动融合发展,提高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能力,探索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三化”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
平原新区的基础条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交通区位优势独特。新区南北向可通过京珠高速、107国道,正在建设的京广客专、胡韦线以及规划的郑新城际轨道交通等五条线路与郑州、新乡市实现交通对接,东西向可通过310、311省道与原阳县城、郑焦晋高速与焦作市实现对接。二是发展态势良好。目前,新区内共修建道路近30公里,107国道和311省道桥北新区段拓宽改造工程已全面开工,供排水、污水垃圾处理、燃气工程等正在规划建设。新区内首批9家省级科研机构产业试验基地陆续建成,河南中晶光伏科技产业园、郑大科技产业园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三是生态环境优美。新区紧邻黄河北岸,涵盖原阳县部分乡镇,利用3000亩现状鱼塘和黄河水沉沙引水构成了城市四级水系,能够建设体现产业、人居、生态复合的综合型功能区,实现“三化”协调发展。新区内天然渠、文岩渠等人工沟渠可以保证日常排水和汛期洪水排放。四是具有较强的土地支撑能力。在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中,新区内新增建设用地指标50平方公里。随着黄河治理力度的逐步加大,大面积的滩区荒地将被逐步改良为农田,可通过乡镇规划修编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新区发展提供较强的土地资源保障。
二、平原新区空间范围
平原新区是体现城乡统筹、产业协调、产城融合的复合型功能性区域,空间上涵盖城市、农村和生态用地。规划区空间范围以桥北新区规划区为基础,适度向东、北拓展,东至京珠高速公路、原阳县城规划边界及葛埠口乡东边界,西至107国道、省农科院试验基地及黄河沉沙池一带,南至黄河大堤及原阳县原武镇、葛埠口乡南边界,北至原阳县师寨镇北边界。在行政区划上,全部在原阳县行政区内,涉及原武镇、师寨镇大部分,葛埠口乡南部,祝楼乡东部及桥北乡、韩董庄乡小部分,总控制面积约188平方公里。
三、平原新区功能定位
平原新区功能定位为“四区一中心”:新乡市“三化”协调发展先导区、郑州新乡两个中心城市的新型卫星城区、城乡统筹发展先行区、对外开放示范区、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和科技成果孵化中心。
新乡市“三化”协调发展先导区。按照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产业协调发展理念进行建设,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大力发展现代示范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标准化水平;重点发展科技创新产业,以制冷设备为主导的现代制造业,以农副产品加工、印刷、电子产品组装加工、家具等为主的都市劳动密集轻型工业;提升以度假、沿黄文化和自然生态景观旅游等为主的城市度假休闲服务业规模和水平,突出生态水系建设,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引导农村人口向社区、城镇集中,形成“三化”协调发展新格局。
郑州、新乡两个中心城市的新型卫星城区。依托产业集聚区建设,大力发展都市劳动密集轻型工业,带动人口集中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推进与郑州、新乡中心城市交通一体、产业链接、服务共享和生态共建,打造成与两个中心城市功能互补、产业特色鲜明、生态休闲型新城镇,形成新乡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极。城乡统筹发展先行区。把城市科学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统筹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增强以城带乡能力,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成为全省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
对外开放示范区。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高端制造业、都市劳动密集轻型工业、休闲服务业,大力推进城际开放合作,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使之成为全省对外开放重要平台和承接高水平产业转移密集区。
现代农业示范和科技成果孵化中心。加快省农业科研试验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以生态景观农业、有机农业、农业科研、繁育、推广为主的现代都市农业,成为集农业科学试验、现代农业展示及农业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和科技成果孵化中心;加快推进省级科研院所产业化基地建设,成为全省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四、平原新区管理体制
平原新区的规划建设在省委、省政府和新乡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实施,主要干部任免由市委提名后报省委研究。在体制上,按照组织协调和实施两个层面,成立平原新区两级组织管理机构。(一)新乡市委、市政府成立平原新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1.负责新区规划建设中重大问题的决策,研究决定支持平原新区建设的重大政策措施。2.组织协调涉及国家和省重大问题的汇报、衔接,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支持。3.协调有关县和市属部门支持新区建设。4.审议确定新区管委会提出的计划和建设任务,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5.指导新区按照“小政府、大社会”模式,不断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成立平原新区工委和管委会,分别作为新乡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按副厅级架构设置。管委会是新区规划建设的执行机构,具有统一规划编制、人事管理、财政管理等职权。主要职责是:1.按照“小政府、大社会”模式,对新区实行统一领导、统一建设、统一管理。2.贯彻落实新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的决策部署,研究提出新区规划、空间布局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案。3.研究提出报请新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研究解决的重大事项。
第三篇:平原新区工作汇报材料
平原新区工作汇报材料
平原新区党工委、管委会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平原新区2011年简要工作总结以及2012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2011年工作总结
2011年以来,平原新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围绕“四区一中心”的功能定位,积极破解土地、资金两大难题,突出重点、务实重干、锐意进取,努力实现在全省新区建设中率先发展。
1、高标准完善规划编制。平原新区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并通过市政府批复;平原新区电力工程专项规划由郑州大学电力系统设计研究所编制完成并通过批复;由新乡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编制的平原新区污水、雨水专项规划已基本完成;由新乡市水利工程设计院负责编制的平原新区水利工程专项规划已基本完成;由荷兰尼塔集团设计的平原新区水系景观规划一期施工图设计工作已完成,二期施工图设计工作已启动。
2、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2011年以来,总投资72.6亿元实施以“十大工程”为重点的19个项目,全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0亿元,全面掀起新区建设高潮。道路工程:
集团年产3亿平方米锂离子电池湿法隔膜项目。该项目规划占地470亩,总投资16亿元,项目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利税8000万元。目前2栋标准化厂房已开工。(2)中原经济区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规划占地3.5平方公里,总投资35亿元,厂房建设已动工;(3)河南省科研机构生产试验基地一期入驻的9个项目,总投资8.5亿元,已完成投资2.4亿元,9个项目一期工程都已完工;(4)新乡市天意新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年产50MW太阳能板生产线建设项目,总投资2.4亿元,目前项目已开工;(5)河南德邻微生态制剂项目,该项目规划占地约80亩,总投资3亿元。目前项目已开工。
4、全力招商引资。严格项目入驻标准,突出带动作用大、支撑能力强、高新科技的项目,引进各类大项目20个,总投资250亿元。主要有:⑴中国企业500强、房企前10强恒大地产集团总投资100亿元的金碧天下十大中心城市配套项目;⑵河南瑞邦投资有限公司总投资80亿元的中原经济区大学科技园建设项目;⑶大愚投资集团总投资30亿元的“宰相湖”综合开发项目;⑷河南地产商会总投资16亿元的原武镇风情古镇开发项目。
5、多渠道开展融资工作。一是新区组建了平原新区发展建设有限公司、星火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全盛实业有限公司、创业科技有限公司四个融资平台。二是充实平原新区发展建设有限公司资产规模,增强了融资能力,目前已全面启
最低生活保障4455人。同时以原武镇吴庄村,祝楼乡王村、新王村和农牧场二分场为试点,进一步加大土地流转力度。目前,已流转土地1300余亩。
2012年工作计划
2012年平原新区将持续“依托郑州、错位发展,科学规划、稳步推进,突出特色、产城共融”的工作思路,围绕“三年树形象、五年成规模”的工作目标,紧抓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大机遇,以土地资源盘活新区建设,以融资破解发展瓶颈,狠抓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融资招商、产业培育、城乡一体等重点工作,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完成35亿元、工业及其他投资45亿元;融资20亿元;合同引进资金130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5亿元,着力建设“四区一中心”,将平原新区建成创新新区、品质新区、效率新区。
第一,围绕郑新融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先导,坚持品质与效率并重,注重标准、完善功能,加快构筑城市形态。
一是高起点规划。完成平原新区总体发展规划批复,聘请国内外顶级规划单位,完成50平方公里控制性详规和城市规划,以及新区道路污雨水、给水、燃气、供热、强弱电等专项规划。以前瞻性的科学规划、高品位的建设标准,拉近与国内典型新区的距离。
第二,围绕培强产业,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立足于促进“三化”协调发展,坚持项目带动战略,切实加快重点项目建设。2012年实施超亿元项目24个,总投资270亿元,计划完成产业项目投资45亿元。
一是以“四园一区”为载体,加快发展科技创新产业。重点建设总投资35亿元的中原经济区生物产业园、总投资50亿元的中原经济区新能源新动力汽车产业园、总投资80亿元中原经济区大学科技创业园、中原经济区电子信息产业园,以及综合保税区,打造对外开放高地,尽快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产业体系。
二是以省农业科研试验基地为中心,着力打造农业硅谷。加快推进总投资8.5亿元的河南省科研生产试验基地二期工程、总投资12亿元的省农科院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项目、总投资16亿元的农商新天地〃中西部农产品交易中心二期工程、总投资1.5亿元的台湾蝴蝶兰高档花卉项目等。
三是以度假休闲为重点,催生现代第三产业。2012年实施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等项目4个。积极推进总投资16亿元的原武镇风情旅游开发项目,启动总投资30亿元的晟达商贸城等项目。
第三,围绕增进动力,强力开展融资招商。积极破解资金难题,发挥优势、借力发展,广泛开辟对外合作渠道。
融资方面:解放思想,创新模式,综合利用土地一级开发、投融资平台、BT、BOT、EPC等融资手段,积极运作、高
⑸投资3亿元的河南新思维有限公司年产十亿粒LED灯珠及相关灯具项目。
第四,围绕创新模式,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区。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加快推进平原新区城乡一体化进程。今年上半年全面启动平原新区13个社区,开工建设20万平方米、建成10万平方米,入住农户1500户,拆除旧宅面积800亩,力争2015年全部建成。
1、创新建设模式:一是新区核心区重点规划滨湖小镇和龙源新镇2个万人社区,与新区融合、组团开发,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二是桥北乡整乡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全乡21个行政村整合成4-5个社区。同时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实施规模经营,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三是原武镇依托风情古镇建设,实施旅游产业促进。
2、创新拆迁措施:坚持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制定优惠宽松的拆迁政策,与省农发行深度合作,先建社区,群众入住后,立即拆迁,层层落实拆迁任务,强化考核,积极稳妥实施旧宅拆迁。节约出的土地实现增减挂钩、占补平衡后,提高土地出让收益返还农民的比例,保障群众基本免费入住社区、高满意度主动拆迁。
3、创新运作机制:坚持“五个一”的运作机制,引导农村群众向社区集中,每户群众享受一套舒适住房、一间多功能用房、一处15平米的创业基地、一处15平米的自家菜园、一份高标准的养老保险,同步实现群众住有所居、就业
第四篇:平原水库汇报
平原水库有关情况汇报
一、项目概况
拟建平原水库位于市大汶河综合开发汶口2号坝下游1.0公里处,河滩地采砂已经形成面积约2400亩的砂坑,东西长约3.35公里、南北宽200~700米不等,为更多拦蓄利用雨洪资源,将砂坑修整改建成平原水库,可拦蓄水量2000万方,形成水面3100亩。借助2号坝拦蓄水源,通过引水渠引水,水源条件可靠,距离较近,为平原水库提供了有利条件,另外平原水库利用现有砂坑,即可形成3100亩水面,总蓄水量可达2000万方。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
随着山东省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水资源需求越来越大,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影响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兴建平原蓄水调节水库,丰蓄枯用,已成为山东省水利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山东省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水资源需求越来越大,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影响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兴建平原蓄水调节水库,丰蓄枯用,已成为山东省水利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平原水库库址在2号坝下游1.0公里处,借助2号坝拦蓄水源,通过引水渠引水,水源条件可靠,距离较近,为平原水库提供了有利条件,另外平原水库利用现有砂坑,即可形成3100亩水面,总蓄水量可达2000万方.平原水库建成后,可通过引汶干渠,自流向安孙灌区供水,提高安孙灌区灌溉保证率,并对马庄镇、汶阳镇、边院镇沿河17万亩耕地进行回灌补源,还可通过张侯泵站向尚庄炉水库和肥城市区供水,可以做到错时引水、丰蓄枯用。因此,兴建平原水库是十分必要的。
三、设计原则
平原水库工程的设计,以所在流域或区域的水资源综合规划,工业、城镇、生态等专业规划为依据,充分合理利用本地大汶河水资源,服从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调度,通过平原水库蓄水调节,做到错时引水、丰蓄枯用。
工程设计,贯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积极采用行之有效的土工合成材料等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理念,以达到提高工程技术性能、降低工程投资和加快施工速度。贯彻有益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原则。工程建设以改善和不对生态造成危害为前提,结合平原水库下挖取土,筑坝增容,对周围涝洼地进行改造,促进乡村居民点和公路建设。工程建成后周围生态环境将有所改善。
四、工程主要建设内容
平原水库主要工程内容包括:2号坝枢纽至平原水库引水渠1公里;在砂坑临河一侧新建长4.5公里,高11.0米,顶宽6.0米的围坝,按照滨水景观道路适度硬化;水库北岸岸坡按照生态、简洁的原则,适度削坡整理形成自然河岸;借助现有滩地形成两处较大的湖心岛,便于今后的开发;下游出口建设泄水涵闸、引水闸各一座;下游引水闸后新建一条引汶济漕干渠,与原引汶干渠相连,可自流向安孙灌区供水。
五、工程占地
根据主体工程建设所必需的工程用地,确定了征地边线。
不计列沙坑占地情况下,工程总用地面积988亩,全为岱岳区占地,按权属划分国有土地280.6亩,集体土地707.4亩。
工程占地投资按国有土地每亩地面补偿1万元;集体所有土地每亩8.984万元计列。工程占地明细表 序号
用地名称
总面积(亩)
土地位置
土地作用
土地权属
备注
一
平原水库引水渠
岱岳区(北岸)
渠道占地
国有土地
二
平原 水库
3481.5
岱岳区(北岸)
库内占东沙坑
1822
国有土地
沙坑未挖面积645亩
库内占西沙坑
1014
库岸占地
645.5
国有土地
182.6
集体土地
462.9
三
新建引汶干渠
244.5
岱岳区(北岸)
渠道占地
集体土地
六、工程投资及筹资方式
工程总投资23662.6万元,其中:平原水库总投资18556万元,引汶干渠总投资5106.6万元。
根据现行政策,新建雨洪资源利用工程省以上每立方补助0.4元,新建平原水库总蓄水量为2000万立方,省以上补助为800万元,剩余资金为自筹。
七、当前工作情况及下一步打算
当前平原水库项目设计前期工作已由泰安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负责展开,设计深度已经达到项目建议书深度。
下一步将按照有关规定全面展开推进前期工作,恳请市政府在以下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工程用地问题,工程总占地面积3824亩,其中我区各类土地面积988亩,剩余沙坑等土地面积即2836亩土地系徂徕山林场国有林地,且徂徕山林场对下进行了各类承包,产权非常复杂,请求市政府安排徂徕山林场理清并解除其与沙坑范围内有关单位及个人的合同关系,并将沙坑土地性质变更为水利建设用地,为工程全面铺开做好准备。
工程建设资金问题,程总投资23662.6万元,根据现行政策省以上补助仅为800万元,剩余22862.6万元需由市区两级筹措。由于工程投资较大,我们将认真研究现行有关政策进一步加大向上争取力度,但是工程投资较大,请求市里在资金和政策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第五篇:北戴河新区发展规划
北戴河新区发展规划
一、新区简介
北戴河新区地处河北省东北部,隶属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秦皇岛,北依碣石,南临渤海,东隔北戴河,西至滦河,总面积425.81平方公里,海岸线长82公里。于2006年12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2008年4月秦皇岛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工委、管委会,实施对新区的领导和管理。新区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独特,有中国北方最优质的沙滩海水浴场,世界罕见的海洋大漠,华北最大的泻湖——七里海,22万亩连绵葱郁的林带,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八大海岸之一,是全国乃至国际上难得的宝地。新区将本着“错位发展、突出个性、彰显特色、塑造优势”的原则,坚持生态环保优先,崇尚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瞄准科技生态研发、文化主题创意、综合会展经济、高尚休闲旅游、总部经济基地等主攻方向,着力谋划新思路,培育新功能,发展新产业,塑造新特色,建立新机制,采取新举措,打造以人文和生态为核心的中国北方休闲、旅游、文化新区,国际知名滨海休闲旅游度假胜地。
北戴河新区基础设施正在逐步完善,交通十分便利。海上航运发达,具有雄厚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临近的秦皇岛港是我国最大的亿吨级能源输出港,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输出港之一。新区范围内,还有大蒲河和新开口两个渔港码头,可以应用和升级完善。
铁路运输便捷,京山、京哈、大秦三条铁路干线贯穿秦皇岛,北戴河火车站始发的和谐号动车组,从北京到北戴河只需要一个多小时。
公路交通非常畅通,京沈高速公路、津秦沿海高速公路,102、205国道自西向东横贯秦皇岛。沿海公路、抚昌黄公路、抚昌乐公路,形成了稠密的公路网。
航空运输逐渐完善。山海关机场可直接飞往深圳、上海等重要城市。与新区毗邻的冀东国际机场,目前已经开工建设,将来将直飞香港。
1.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围绕我市总体战略目标(构建富庶文明和谐、宜居宜业宜游的新秦皇岛),根据我市现有三个城市区组团功能定位(山海关组团彰显山、海、关、城的古朴风貌;海港组团强化临港工业和商贸物流功能;北戴河组团建设风景名胜休闲度假精品区),本着“错位发展,突出个性,彰显特色,塑造优势”的原则,坚持生态环境建设优先,崇尚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瞄准科技生态研发、文化主题创意、综合会展经济、高尚休闲旅游、总部经济基地,着力谋划新思路,培育新功能,发展新产业,塑造新特色,建立新机制,采取新举措,努力建成中国北方人文生态、新型业态,宜业、宜游、宜居的滨海新城区。
2.战略定位
坚持人文生态立区、新型业态兴区的总方针,打造人文生态新亮点、沿海强市新引擎、新型业态新平台、城市发展新空间、特色滨海新城区。
“人文生态新亮点”,是指该区域的建设与发展必须坚持保护为先的原则,注重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文化的高度和谐,始终如一举“生态旗”,让珍贵的自然生态环境成为发展的最强优势和核心动力,努力建设河北乃至华北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让北半球的“黄金海岸”更加光彩夺目。
“沿海强市新引擎”,是指新区的发展不仅是一个城市区的概念,而是继唐山曹妃甸新区、沧州渤海新区之后,成为在河北建设沿海强省总体布局中举足轻重的科学发展示范区,为建设沿海强市提供新的、强大的动力。
“新型业态新平台”,是指着眼于该区域产业尚未成型的实际,依托珍贵的生态环境,培育发展以新型业态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成为面向东北亚、服务京津冀、辐射环渤海的区域性新型现代产业发展之星、国内著名的文化休闲娱乐之都,带动全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城市发展新空间”,是指实施资源整合、城乡统筹策略,优化滨海地带“一带四组团”串珠式发展的空间布局,破解主城区土地、岸线、腹地不足的瓶颈制约,成为秦皇岛未来城市建设和空间拓展的新区域。
“特色滨海新城区”,是指延续世界城市发展特色“2+1”历史脉络(即:以巴黎、罗马为代表的高度浓缩欧洲城市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宗教、军事、艺术精华的典型欧式风格;以美国纽约为代表的现代化、大体量、集中式、新材质,创新冒险、财富炫耀、简约集成的CBD模式;以中国皇城大四合院、商贾中四合院、百姓小四合院和江南苏杭为代表的中式园林建筑),在南戴河主要延续北戴河百年老别墅的欧式建筑风格,建设原汁原味的欧洲街区,改造现有建筑,充分体现欧式特色;在大蒲河、黄金海岸地带,以美式创新为主,集中商务、行政、金融、服务,打造小型、经典的现代中央商务区;在七里海,扩大湿地和森林,集北方皇家建筑和苏州园林于一体,彰显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特点。
3.阶段目标
一年快起步,三年见雏形,五年出形象。力争用3-5年时间,形成新区建设雏形;产业发展初具规模;经济引擎作用初显,五年后即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要力争达到全市当年新增部分的30%以上。
4.产业方向
以高端旅游、科技研发、商务会展、娱乐休闲、文化创意、总部经济等新型业态为主导,以高新技术产业、海洋经济、种植园经济及昌黎、抚宁两县腹地现代制造业为支撑,形成新型现代产业发展新格局。
5.定位依据
1)资源特色的要求。该区域拥有宝贵的自然生态资源,为特色开发提供了充分条件。但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必须坚定地把现代、新型、洁净产业作为主攻方向,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新区以差异化的发展在区域城市中脱颖而出。
2)产业发展趋势的要求。当前全国各地产业发展空间资源相对饱和,产业转移的浪潮逐渐兴起,现代新型产业将成为必然选择,特别是新区珍贵的自然条件,发展高端旅游、科技研发、商务会展、娱乐休闲、文化创意、总部经济、高新技术等得天独厚。从现实讲,发展这些产业也可以有效改善我市旅游业淡旺季差异明显的现状。
3)错位发展的要求。秦皇岛周边的东北、天津和河北的大部分城市均以资源和传统制造业作为主体定位(天津、唐山、石家庄、沈阳、大连等城市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均在50%左右),与这些城市相比,发展传统制造业处于明显劣势,反而在发展现代产业、消费经济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同时,随着经济增长和后工业化的临近,这些地区必然会产生越来越大的服务业需求。依据新区的自然资源和交通区位特点,采取差异化策略,坚持错位发展,提出以现代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
4)区域分工的要求。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城市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目前,秦皇岛重工业、临港产业和物流业、制造业、消费产业区呈东西流线型布局,新区发展现代产业不仅符合产业布局的需要和自然条件限制,也做到了既提升第一产业,又兼顾工业和服务业的平衡发展,作为现代新型产业发展区、城市空间拓展区已具条件,具有发展优势和基础。
综合分析滨海地带的发展条件,统筹考量城乡协调发展,注重新区与主城区、两县的产业联系、信息联系、交通联系强度,空间布局延续组团隔离的城市发展风格,形成“一核两翼、三带四轴”的空间结构。
一核指新城核心,即中央商务区。选址在黄金海岸和大蒲河地带,作为城市中心区并向内做轴向发展。主要功能包括行政商务、金融贸易、信息服务、休闲娱乐、科技研发、总部
经济、公共服务等。其中在大蒲河口以南打造高新技术研发及产业区,并向纵深发展。两翼指南戴河特色文娱产业区和七里海生态休闲度假区。南戴河主要在现有基础上引进一批大型文化娱乐项目,打造文化娱乐中心。谋划一批“欧式小镇”,与北戴河南北呼应,凸显城市魅力;借助七里海景观,并拓展水体面积,结合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特点,压缩建筑规模,形成极富魅力、极具特色的生态休闲度假区。
三带指滨海景观休闲带、近海高尚生活带、内陆新型产业带。滨海景观休闲带,保护岸线资源,恢复生态,做好景观,形成新区发展大的环境背景。同时充分利用岸线、森林、湖河、湿地等资源,发展高端旅游休闲文化娱乐产业;近海高尚生活带,紧密结合旅游、商务、休闲、娱乐等,发展特色居住、生态居住和总部经济、旅游度假驱动型地产项目,凸显滨海生活品质;内陆新型产业带,以环境保护为前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种植园经济等现代新型产业。
四轴指南戴河——留守营、牛头崖发展轴,黄金海岸——昌黎县城发展轴,大蒲河口——昌黎腹地发展轴,翡翠岛、滦河口湿地——七里海度假区发展轴。南戴河——留守营、牛头崖发展轴,突出文化娱乐、现代产业特色;黄金海岸——昌黎县城发展轴,突出城乡统筹、滨海城市特色;大蒲河口——昌黎腹地发展轴,突出高新技术产业、种植园经济特色;翡翠岛、滦河口湿地——七里海度假区发展轴,突出自然生态休闲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