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海洋产业基地建设的提案(★)

时间:2019-05-14 05:33: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海洋产业基地建设的提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海洋产业基地建设的提案》。

第一篇:关于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海洋产业基地建设的提案

关于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海洋产业基地建设的提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提案第000217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案 由:关于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海洋产业基地建设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国家海洋局会同科技部,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办理

提 案 人:致公党中央 主 题 词:海洋 提案形式:党派 内 容:

我国东南沿海省份依山面海、海域辽阔,具有“港、渔、景、涂、能”五大优势。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海洋产业基地建设,将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为此,建议:

一、把握现代化海洋产业开发基地的内涵。一是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将沿海港口作为大型装备制造业项目布局的备选基地,合理布局发展临港工业;二是推广名优新品种和生态养殖模式,建设生态型海水养殖和海水产品加工基地;三是加快渔港建设,发展远洋渔业;四是支持海洋应用基础研究,加强海洋科技中试基地及研发平台建设,加快培育海洋药品、保健食品、海水综合利用等新兴产业,形成若干以港湾为依托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临港经济密集区。逐步建设形成全国重要的临港制造业基地、全国高水平的海水养殖加工基地、全国独具特色的滨海旅游基地、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海洋科技创新与教育基地、海峡两岸海洋经济合作的示范基地等五大基地。

二、推进海洋产业转型升级。一是推动临港工业集聚发展。培育临海工业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集中度,建设临港工业集中区,使之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进一步推进大型港口火电厂、LNG燃气电厂和核电站的布局、建设,加大风能、潮汐能等海洋能源开发利用力度,形成临港能源产业集群;二是促进海洋渔业换代升级。实施名牌战略,培育一批拥有中国驰名商标、省级名牌和有机食品标志、绿色食品标志、无公害标志的水产品,以提升水产品深加工和保鲜水平为重点,增强市场竞争力。建设国家级水产品加工示范基地、综合性批发市场设施,加快渔区产地市场建设和水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形成以生鲜超市为基础,以物流配送中心为枢纽,以批发市场为依托的水产品流通网络。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促进水产品出口。加强两岸远洋渔业合作,建设现代远洋捕捞船队,积极拓展远洋和深海渔业;三是加快培育海洋新兴产业。加快整合现有物流资源,推进传统物流企业转型。完善沿海一线旅游城市的功能,推进跨区域旅游合作,延伸滨海旅游路线,打造一批旅游精品线路,加快推进滨海旅游业发展。以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新药为重点,建设海洋药业和保健品研发、生产基地,推进一批新型海洋医药、海洋食品和海洋生物化妆品等产品的产业化发展,培育发展一批海洋新兴产业。积极开发海水化学资源及其深度加工。

三、构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一是构建海洋科技研发平台。以厦门为龙头,整合南方海洋科技力量,争取建立国家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国家海洋重点实验室以及工程研究中心、海洋高技术产业化基地。支持有条件的科研教育机构与大中型企业共建重点涉海实验室、中试基地及博士后工作站;二是推进海洋科技创新。按照市场运作、政府推动原则,构建研究所、院校及企业和民间资本联合组建的海洋开发研究科技创新体系,突出企业在海洋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重点加快海洋生物制药、海洋生物育种、海洋信息业、海洋化工、海洋能利用和海洋环保产业等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力争在应用细胞工程、基因工程育种技术,培育海水养殖新品种,防治水产养殖病害,开发海洋系列特效药物和高附加值的海洋功能食品等方面有新的突破。

四、深化两岸海洋产业合作。一是积极推进产业对接。积极引进带动力强、附加值高、节能环保型的台湾高端制造业,进一步加强两岸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石油化工等产业合作,建设沿海临港产业走廊;二是主动承接台湾现代服务业转移。积极引进台湾科技研发、航运物流、现代金融、旅游会展、商务营运、医疗卫生、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支持两岸物流公司互设地区总部、营运中心和研发中心,允许两地物流企业自由组建物流联盟,积极构建两岸物流合作前沿平台和绿色通道;三是加强两岸渔业合作。加快渔业合作平台建设,积极扶持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海峡两岸水产品加工集散基地、海峡西岸水产加工基地建设,建立两岸水产品共同市场。推进两岸现代渔业合作示范区建设,建成台湾水产品进入祖国大陆的中转基地,建成海峡两岸渔业交流的核心区域,促进两岸水产品贸易;四是进一步扩大合作领域。加强两岸海洋信息、生物技术、新能源、环保技术、海洋气象、防灾减灾等重要领域的合作交流和联合科研攻关。建立完善台湾海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台湾海峡海洋资源博物馆。

五、加快海洋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突出抓好港口及综合通道建设,提升区域港口在全国沿海港口中的地位作用;二是加快水利、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沿海大型电站和主网架建设,进一步完善大陆向主要海岛供电工程建设。鼓励利用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用作海水淡化、城乡公共设施电源的技术和设备;三是大力推进“数字海洋”建设。继续完善和提升大陆与主要海岛、主要海岛与邻近大岛的基础传输网络系统,加强信息联网,建设完善台湾海峡及毗邻海域海洋动态监测系统;四是完善海洋防灾减灾体系,提高渔港建设水平,强化事故多发区和渔船交通密集区的搜救力量,形成立体式救助体系。完善台湾海峡防灾减灾体系,建立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的海洋环境监测体系,搭建由浮标潜标、基岸、地波雷达、卫星遥感、船基等组成的海洋动力环境立体实时监测网。

六、加强海洋管理与海洋生态保护。一是大力推进海洋生态建设。制定重点海域的海洋环保规划,为开展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二是进一步加强海域使用管理,加强项目用海统筹引导,编制实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区域用海规划,发挥海洋功能区划的引导作用,在优先保障涉海基础设施建设围填海用海的基础上,统筹安排好海西重大项目用海的规模和布局;三是加强海洋立法和执法建设。抓紧推动重要海洋法规和规划尽早出台,不断加大海洋执法工作力度,为海洋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来源:中国政协网

第二篇:福建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三周年纪事

福建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三周年纪事

春风化雨泽八闽。短短三个春秋,福建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而这缘于2009年5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

2008年福建GDP刚过万亿元关,今年则有望突破2万亿元。今年1—5月,福建GDP增长11.3%,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2%,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没有一个地方,能一年内三个改革发展方案连获国务院批复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2011年,福建的‚两规划一方案‛先后获批……

从“地方动作”到“国家战略”

■作为全国最早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的省份,福建是片充满勃勃生机的热土

中南海的目光,始终关注着这块热土。

2004年,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同志到福建考察时欣然挥毫:‚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并对福建进一步加快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了许多重要指示。

2006年、2010年,胡锦涛总书记两次亲临福建视察。他殷殷寄 1

语福建广大干部群众,抓住国家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推动福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听思路、看发展、提建议。来自多方的关注,鼓励着福建干部群众进一步拉开规划视野,丰富战略构想。

2009年5月,国务院正式颁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海西发展构想终于由地方推动上升为国家战略,并获得中央政府持续给力。2010年6月,国务院批准厦门经济特区扩展到全市的方案;2011年,国务院先后批准海西、平潭、厦门‚两规划一方案‛。

‚进入新世纪后第一个十年看浦东,第二个十年看海西。‛中央部委、央企和相关部门对海西的发展前景也十分看好。他们对海西发展的支持内容,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与充实,已覆盖区域开发、产业布局、扶持老区苏区加快发展、促进海洋经济强省建设等各个领域。海西一盘棋,牵动八方心。在中央的关心支持下,这盘棋不仅开局顺利,而且别开生面,势欲飞动。

从“五大战役”到 “三群联动”

■全省“三维”项目总投资2.8万亿元,投产一批、在建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

6年前遭台风重创的漳州长泰县岩溪镇上蔡大学村,许多人印象中还是房塌路毁、满目疮痍的情形。而今,作为国内首个‚慢客村‛的上蔡已名闻遐迩——清溪绕村,竹木葱郁,一条条干净的村道,将

人引向红瓦白墙的民居古厝。‚美得像幅画。‛慕名而来的摄影爱好者流连忘返。

让上蔡‚摇身一变‛的,是2010年岩溪镇被确定为福建省首批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

中央作出支持海西发展的重大决策后,福建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干部群众发出了‚打好五大战役‛、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号召。‚五大战役‛,为重点建设、新增长区域发展、城市建设、小城镇发展、民生工程。上蔡之变,便是受益其中之一的‚小城镇发展战役‛。‚我们要以战役的思维、状态、方法和模式,强力推动目标落实,促转变,谋发展。‛省委书记孙春兰多次强调。

‚‘五大战役’让三明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三明市委书记黃琪玉感受深刻。6月3日,在永安埔岭汽车工业园,他笑着告诉记者,这里今年就可形成10万辆商用车产能。中国重汽海西项目分两期,第二期2015年完成后,将年产20万辆整车,产值300亿元。

三明素以‚山青、水清、空气好‛闻名,再加上有个‚沙县小吃‛,谁也没想到,现在冒出7个产值过百亿元的产业集群。‚论区位、条件、基础,我们都不突出。关键原因是,实施‘五大战役’后思想解放了,机制体制创新了,干部群众的精气神上来了。‛黄琪玉说。去年以来,为加快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福建连推新举措:‚三群‛联动、‚三化‛并举、‚三维‛对接。三群,即打造产业群、港口群、城市群;三化,指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维对接,就是大量引进产业项目,让央企、外资和民企项目实现对接,提升福

建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福建不产一滴石油,湄洲湾畔,一个上千亿投资规模、2000亿产值规模的石油化工产业群正在崛起。‚无中生有‛,靠的是良港和产业互动。

厦门、漳州、泉州,素称‚闽南金三角‛,却又像分家三兄弟,鲜有合作。2011年8月,福建省批准实施《加快推进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工作方案》,跨海大桥、海底隧道、环城高速,以及同城化公交、城际轨道交通等一系列规划随即展开,同城化迈出实质性一步……

‚三群联动‛、‚三化并举‛、‚三维对接‛,福建出招刚劲,风生水起。省发改委主任郑栅洁告诉记者,目前全省纳入跟踪管理信息系统的‚三维‛项目已达1800多个,总投资2.8万亿元,形成‚投产一批、在建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良好态势。

‚本质不变,核心不变,就是根据形势任务的新变化,不断拓展战役领域,充实战役内涵,提高战役成效。总之,坚持不懈打好‘五大战役’,不换题目,不改劲头。‛孙春兰书记斩钉截铁地表示。从“先行先试”到“同步增长”

■福建综合实力提升城乡面貌变化最快、广大群众收入同步增长幸福感逐年提升的三年

平潭,闽江口外一个不大出名的岛。2010年初,省委书记孙春兰首次登岛考察时,从福州到上岛,130公里走了3个多小时。岛上发展水平比全省落后10年,人均GDP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

刚刚过去两年多,平潭神话般变了模样,累计完成投资近1000亿元,一年的投资顶过去60年。桥通了,高速路通了,去年底,到台湾台中的‚海上高速‛——客滚船也通航了。

平潭开放开发,是中央支持海西发展的战略举措,也是福建抢抓机遇、‚先行先试‛的重大成果。

吊塔比渔船多,外来工比本地人多,登岛的客商比省城多,平潭人戏称的‚三多‛背后,是大开发带来的大征迁,而最易激发社会矛盾的征迁在平潭却似无感,去年,群众对政府满意率达95.48%。这,可以说是福建实施海西发展战略中突出强调的‚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一个生动注解。

‚我们的一切建设,归根结底是为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孙春兰要求广大领导干部把民生作为发展根本。

一切为了民生。福建切切实实把有限财力向民生倾斜。2010年,全省民生支出1024亿元,占财政支出71%。2011年,增长更大,达1573.89亿元,占全省总支出的72%,增长30.7%;年底省级财政有部分超收,又将70%用于民生。

一切为了民生。涉及民生问题的改革,福建‚敢为,能为,有为

——全国首个实现全省医院就诊一卡通,让老百姓省钱省心;全国率先将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延伸到所有社区、建制村,形成高覆盖就业服务体系;率先实现全省新农保全覆盖,比全国计划提前10年……一切为了民生。2011年初的省两会上,苏树林省长向全省人民郑重承诺:GDP要和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收入增幅实现12%的同步

增长。年底,交出这样一份答卷:GDP增1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14.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8.2%。2012年初,面临国际市场低迷、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考验,‚同步增长‛还提不提?再一次,苏省长在省人代会上郑重承诺。今年1—5月,福建省GDP增长1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增长14.1%和16.4%。

海西战略实施三年,是福建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快的三年,也是广大群众收入同步增长、幸福感逐年提升的三年。潮回渔舟八千只,春满八闽十万家。借中央支持福建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东风,今日福建上下齐心,弄潮搏浪,正乘势而上!

(来源:人民日报,记者费伟伟赵鹏)

第三篇:浅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

浅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

浅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

摘要在当前区域经济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加快建设海峡西岸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海峡西岸经济区概况意义受益行业战略定位劣势加快

一、海峡西岸经济区概况

海峡西岸经济区,简称“海西”,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与台湾岛、西与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贯通,具有对台工作、统一祖国,并进一步带动全国经济走向世界的特点和独特优势的地域经济综合体。它是一个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综合性概念,总的目标任务是“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基本要求是经济一体化、投资贸易自由化、宏观政策统一化、产业高级化、区域城镇化、社会文明化。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涵盖浙江、广东、江西3省的部分地区,人口约为6000~8000万人,预计经济区年经济规模在17000亿元以上。它面对台湾,毗邻台湾海峡,地处海峡西岸,是一个肩任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历史使命的特殊地域经济综合体,因此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截止目前海峡西岸经济区扩张,包括福建周边的浙江温州、丽水、衢州、金华、台州;江西上饶、鹰潭、抚州、赣州;广东梅州、潮州、汕头、汕尾、揭阳以及福建福州、厦门、泉州、漳州、龙岩、莆田、三明、南平、宁德共计23市。

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意义

一、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有利于建设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

福建与台湾仅一水之隔,有着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的“五缘”优势,两地关系源远流长。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福建省通过发挥“五缘”优势,与台湾在经贸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不断有新突破,福建在大陆对台交流中一直处于前沿地位。经中央批准,福建在沿海地区先后设立台湾渔船停泊点,率先开通了福州、厦门两港与台湾高雄港的海上集装箱班轮试点直航,开通了福建沿海地区与金门、马祖海上直航,率先设立了海沧、杏林、集美、马尾四个台商投资区与闽台农业合作试验区等。这一系列“先行先试”政策的实施,使闽台交流日益广泛,经贸合作紧密,人员往来频繁。福建已经成为两岸交往合作的重要地区。今年以来,海峡两岸形势发生了积极变化。福建省认真贯彻、主动呼应中央对台的战略部署,明确提出要依托“五缘”优势,积极拓展“六求”作为,即通过求紧密经贸联系,促闽台两地共同发展;求两岸直接“三通”,促往来更加密切;求旅游双向对接,促先行效应扩大;求农业全面合作,促产业发展双赢;求文化深入交流,促“根”“祖”“脉”认同;求载体平台建设,促合作更富实效。这些措施的提出,进一步突出了福建促进祖国统一的强烈责任、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为我们把握新机遇,在发展两岸关系上作出新贡献指明了方向。

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有利于完善全国区域经济布局。

从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来看,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潮流。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的推动下,我国区域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随着“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地区”的先后建设,随着“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战略的相继实施,东中西全面开放开发的态势初步形成,全国区域经济格局雏形基本显现,但地处东南沿海的海峡西岸地区在整个布局中位置不够突出。两大三角洲之间的福建、浙南和粤东成为沿海经济链的一个断裂带。而这一地区区位优势独特,发展潜力大、势头好,经济上与两大三角洲多有互补之处。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就是要把福建及周边这些地区的资源和优势整合起来,构筑有利于发展的大平台。这既能够大大推动这些地区的发展,壮大规模和实力,使沿海地区形成一条完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链条,又可以促使我国区域经济的格局更加完善,特点更加鲜明,作用更加凸显,竞争力更加强劲,从而必将促进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由此可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福建呼应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体现,是福建审时度

势、顺应时代潮流、主动融入国内外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正确选择。

三、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受益行业

基建:产业发展,基建先行。加快基础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将使得部分相关行业与上市公司受益颇多,包括港口、钢铁水泥工程机械、建筑建材、房地产、物流等行业。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特别提出了要加强海西地区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福建将完善“三纵四横”的高速公路网,以及“八纵九横”的省级干线公路网和农村路网工程,加快建成沿海快速铁路,实现与周边省市之间城际快速客运系统的连接。由于福建省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基建工程量较大,有望拉动相关产品的需求。

金融:在国务院常务会议的七个方面工作中,其中重点提出要“创新体制机制,先行试验一些重大改革措施,继续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对外开放的先行作用”。同时根据《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有关内容,两岸金融领域的合作有望在银行业、证券及期货业、保险业展开,产权交易市场、产业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都有望获得长足发展。

制造业:为全力打造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福建今年将争取完成工业投资超过2100亿元人民币;今年起3年内由省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资金,建立转型升级重点项目贷款贴息风险保证金制度;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实施产业集群提升专项工作。“金厦大桥”项目工作也正在推进,与金门共同打造金厦生活圈。2009年产业发展投资发展方面将以建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为重点,加快临港重化工业发展,港口、基建、装备制造、化工等行业受益明显。同时,福建省属企业也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整合重组,能源、投资、交通、外贸、电子信息等5大集团正在积极组建之中。

交通运输:此前海峡两岸“小三通”之后客运量即出现激增,去年年底实现“大三通”当月,厦金(厦门-金门)、两马(马尾-马祖)、泉金(泉州-金门)航线客运量分别同比增长了104.8%、143.96%、80.6%。到2010年,海峡西岸经济区将建成两个亿吨大港,年吞吐量将达3亿吨以上,集装箱吞吐量将达1200万标箱,到2020年将建成三个亿吨大港,年吞吐量将达6亿吨以上。空港方面,将形成福建、厦门国际机场为主,晋江、武夷山、连城等机场为辅的体系,不断扩大民航的综合营运能力。

商业贸易: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处在我国两大经济圈的断裂地带,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毗邻相连,承接台湾海峡两岸,与东南亚各国距离适中,距离港澳较近,具备优越的地理位置、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有望加速把福建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商贸流通服务中心的步伐。

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

在《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表明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

战略定位

——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独特的对台优势和工作基础,努力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实施先行先试政策,加强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地区经济的全面对接,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

——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从服务、引导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出发,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以铁路、高速公路、海空港为主骨架主枢纽的海峡西岸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使之成为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拓展两岸交流合作的综合通道。

——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立足现有制造业基础,加强两岸产业合作,积极对接台湾制造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两岸产业合作基地。

——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增强武夷山、闽西南土楼、鼓浪屿等景区对两岸游客的吸引力,拓展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等

两岸共同文化内涵,突出“海峡旅游”主题,使之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富有特色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

发展目标

——到2012年,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或达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着力科学发展先行,力争在一些领域走在全国前列;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改善;地方财政收入较大幅度增长;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下降;生态环境继续改善;服务两岸直接“三通”的主要通道基本形成并不断完善,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功能更加凸显。

——到2020年,率先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统筹协调能力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体系健全,人民生活更加富足,社会更加和谐。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生态环境优美,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生态文明建设位居全国前列,科学发展达到新的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闽台经济融合不断加强,促进形成两岸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五、海峡西岸经济区目前的劣势

1.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福建经济发展的最大自然障碍就是多山。绵绵群山造成的结果是道路崎岖,地域封闭,信息不灵。落后的交通一直是阻隔福建与中原联系及福建内部交往的屏障。加上历史上福建长期作为国家的对台前线,因而造成福建交通基础设施落后,产业配套不健全。近几年,福建许多较为著名的民营企业,纷纷把自己的企业总部或研发中心、商务中心等核心部门从福建迁往上海、北京甚至香港。很多“闽商”也“舍近求远”,纷纷到外地投资。有数据表明,目前在省外投资兴业的福建人数量已达250万人,其中在上海办企业的福建人达30万人,在北京注册的企业有5000多家,年产值逾500亿元。近些年来,福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很快,交通面貌有了很大改善,但目前仍然无法满足发展的要求。

2.城市化水平不高。长期以来,福建因为多山,人口分布分散,未能形成大的都市群。福建三大中心城市的福州、厦门和泉州的建成区人口之和不到福建人口的10%。而同样是多山的日本,70%以上的人口却集中在东京、大阪和名古屋三大城市圈。与珠三角、长三角龙头的广州、上海这些大都市相比,福建不仅在人口规模上不可同日而语,在城市化上也是小巫见大巫。严格讲,目前,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福州、厦门、泉州、温州、汕头五座城市只能算是“中小城市”。

3.科技与教育水平不发达。由于历史原因,国家对福建的教育和科技投入较少。福建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数量偏少,以致科研基础薄弱,教育发展水平不高。据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课题组《2003全国及地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资料显示,福建“专业技术人员数”、“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居全国第15、20位,“万人科学家工程师数”、“企业科学家工程师比重”分别居全国第14、2l位。又据《中国区域竞争力发展报告2005》资料显示,1985年至2005年的二十年间,福建的科技竞争力一直在第20位至第28位之间徘徊。这与福建经济总量居全国第11位、人均GDP居全国第7位的经济实力相比极不相称。

六、如何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

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应当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突出对台优势,促使海峡经济区早日形成。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最大的区位特点就是对台优势。目前,虽然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总量和产业竞争力无法与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区相比,但由于海峡两岸的“五缘”优势和经济上很强的互补性,一旦两岸“三通”实现后,海峡西岸与海峡东岸一水之隔,近在咫尺,完全有可能联合起来构建海峡经济区,其GDP将超过长三角、珠三角,成为同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区一样重要的经济区,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因此,海峡西岸经济区应主动推动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并积极建议中央及国家有关部门把海峡经济区作为全国重点发展区域之一,争取特殊政策,促使海峡经济区早日形成。

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拓宽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空间。基础设施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先决

条件。因此,必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快以港口、铁路、高速公路建设为重点的立体交通网络,构建“畅通、安全、高效、舒适”的交通运输体系,拓宽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空间,彻底突破长期以来制约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增强海峡西岸经济区“承北启南、东出西进”的对外交流能力,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3、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海峡西岸经济区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为此,必须紧紧抓住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这一重大历史性机遇,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壮大人才队伍,在加快产业聚集中加快人才聚集,在壮大民营企业过程中为人才提供平等的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人才机制和人才环境,争取早日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政策配套、机制灵活、环境宽松、人尽其才的人才聚集区。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构想和提出,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在政策支持的大好前提下,我们应当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严正.从海峡西岸经济区到海峡经济区.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5.[2]张志南.海峡西岸经济区热点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09.[3]伍长南.海峡西岸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04.[4]张向前.海峡西岸经济区科学发展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10.联系电话:***

第四篇: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目标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目标

1、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新目标。

2、增创改革开放新优势。

3、推动闽台交流合作新拓展。

4、开创统筹协调发展新局面。

5、形成科学合理的主体功能区新布局。

6、促进文化建设新发展。

7、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成就。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定位

1、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

2、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

3、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4、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布局

1、延伸两翼、对接两洲。

2、拓展一线、两岸四地。

3、纵深推进、连片发展。

4、和谐平安、服务全局。

为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目标任务,必须紧紧抓住重大历史机遇,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凝心聚力、乘势而上,切实做到:

——坚持“四求先行”:持续求先行、好字当头求先行、以人为本求先行、谋在其中求先行

——把握“四个重在”。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运作、重在实效

——落实“四求关键” 活 和 人 实

——四谋发展:好字当头谋发展 改革创新谋发展 以人为本谋发展 统筹协作谋发展 ——构建“十大支撑体系”。

——持续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趋势。

孙春兰在中国共产党福建省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明确“先行先试、加快转变、民生优先、党建科学”的总体要求,确定“两个力争”、“两个同步”、“两个保持”的工作目标,组织实施“五大战役”、“拉练”检查等一系列重大举措,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围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切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推进,科学发展之区、改革开放之区、文明祥和之区、生态优美之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为建设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福建而努力奋斗。

五个坚持:推进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宝贵经验

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在回顾总结过去五年成就基础上,提出做好福建工作必须做到五个坚持: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紧密结合福建实际,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好字当头、又好又快,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全省人民共享;必须坚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咬定发展不放松,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始终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五个坚持既是“十一五”期间福建又好又快发展的宝贵经验,更是“十二五”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方针。朝着“三个更加”的宏伟目标奋力迈进

“建设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福建。”省第九次党代会描绘的未来发展宏伟蓝图,令人振奋,鼓舞人心。

福建:五大战役拓展领域内涵

重点项目建设战役、新增区域发展战役、小城镇改革发展

战役、城市建设战役、民生工程战役

大批农林水利项目纳入重点项目建设战役

省政府日前公布的继续打好五大战役工作方案,提出今年将进一步拓展五大战役领域和内涵,把农林水利、“四绿”工程、城镇美化、造福工程、饮水安全、防灾减灾、旅游等领域的项目纳入战役实施范围,最大限度惠及广大群众。

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弘扬“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

第五篇: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战略

文章标题: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战略

(1)基本战略构想。就是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它是指以福建为主体,涵盖周边区域,对应台湾海峡,具有自身特点、自然集聚、独特优势的区域经济综合体。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指导思想可以概括为“五个着力”、“四个重要”,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

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发挥对台优势,扩大闽台经贸、科技、文化交流;着力加强与港澳、珠三角、长三角和内地省区的合作,积极拓展发展空间;着力实施项目带动、发展县域经济、加快产业集聚、壮大中心城市、提升民营经济、转变政府职能,增强区域综合实力;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现代化体系建设,促进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着力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把海峡西岸建设成促进祖国统一的重要前沿、两岸三地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区域性重要制造业中心、现代物流中心、科技教育文化中心,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其基本原则可概括为“六个突出”,即:突出发展、突出对台、突出统筹、突出创新、突出为民、突出落实。

其总体目标可概括为“三个新”,即: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形成“五个统筹”的有效体制机制,开创统筹协调发展新局面;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和谐社会“四位一体”,实现经济社会全面繁荣新成就。

(2)基本战略思路。就是包括“四个三、四个二、六项举措、九大支撑、一项根本建设”在内的基本发展思路。

四个三,就是构建对外开放、对内联接、山海协作的三条战略通道;全省九个设区市按区位特征和发展取向分成三个层面、分三个阶段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争取比全国提前三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四个二,就是实施人才强省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实行城市社区建设和农村乡镇工作两个《纲要》,夯实农业发展和社会稳定两个基础,建立选人用人和反腐倡廉两个机制。

六项举措,就是实施项目带动、发展县域经济、加快产业集聚、壮大中心城市、提升民营经济、转变政府职能。

九大支撑,就是构建竞争力强的产业支撑体系、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统筹协调的城镇支撑体系、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支撑体系、外向带动的开放支撑体系、互利共赢的协作支撑体系、可持续的生态支撑体系、安全可靠的防灾减灾支撑体系和和谐社会的管理协调服务支撑体系。

一项根本建设,就是按照十六届四中全会的要求,认真抓好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一根本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此保证和推动福建各项事业的发展。

(3)基本发展态势。就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要进一步形成和强化“延伸两翼、对接两洲,拓展一线、两岸三地,纵深推进、连片发展,对外开放、服务全局”的基本发展态势。

延伸两翼、对接两洲,就是充分发挥福州省会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构建闽江口城市圈,壮大闽东北一翼;充分发挥厦门经济特区的龙头作用和泉州侨乡工贸中心城市的先导作用,构建闽南三角城市圈,壮大闽西南一翼。以南北两翼的发展,推动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合作,带动闽西北一片,实现东南经济板块资源整合、优势互补、联动发展,提升东南沿海整体经济实力。

拓展一线、两岸三地,即依托日趋完善的基础设施,发挥日益壮大的中心城市、产业集群的辐射作用,提升沿海实力,拓展内陆腹地,强化沿海意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区域整体竞争能力。扩大闽台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合作,全面提升闽港闽澳合作水平,强化经济发展的互补性、兼容性,构筑区域经济制高点,形成外资密集、内外结合、带动力强的经济区域。

纵深推进、连片发展,即发挥福建重要出海口优势,开拓发展腹地和市场空间,密切和内陆地区的联系,加快构筑国际交通和信息网络,促进生产要素流动集聚,增强极化与扩散效应,推动省际协作,实现共同发展。

对外开放、服务全局,即抓住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的机遇,加强与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往来和技术交流,激发创新活力,充分运用侨力资源,提升开放层次,提高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为全国发展大局、祖国统一大业作出更大贡献。

(4)基本发展格局。就是要进一步形成和强化“准确定位、主动融入,整合优势、合理布局,外延拓展、内涵深化,互动联动、统筹协调”的基本发展格局。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战略》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战略。

下载关于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海洋产业基地建设的提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海洋产业基地建设的提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抢抓机遇加快融入积极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最近,闽办通报印发了省委代书记###同志题为“认真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努力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讲话。我市用两天的时间,以市委中心组学习的形式,特邀省社科院严正院长专题辅导,......

    抢抓机遇加快融入积极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最近,闽办通报印发了省委代书记###同志题为“认真学习全国'~'精神,努力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讲话。我市用两天的时间,以市委中心组学习的形式,特邀省社科院严正院长专题辅导,并结......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认识与感想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认识与感想 一、两岸经贸趋势及影响 (一)两岸经贸快速发展的原因 两岸经贸三十年的快速发展,已形成密不可分的互动关系,台湾经济高度依赖大陆市场,大陆经济......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5篇模版]

    福建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文件 闽工商综〔2009〕291号福建省工商局关于认真学习贯彻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 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各市、县、区工商局,省工......

    关于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信息产业发展的合作协议

    关于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信息产业发展的合作协议 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全国发展大局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重......

    现代化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现代农业产业是通过现代科技、现代物质装备、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组织起来的产业体系。建设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基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抓......

    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意义

    三明学院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论文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意义姓名:张志聪 院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 年级:2008级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学号:20080851113 提交日期: 2......

    两会聚焦《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修编

    两会聚焦《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修编 时间:2010-01-28 14:30来源:福建日报 东南网-福建日报1月28日讯(本网记者吴美章 王永珍 赖文忠)《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