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农村学前教育现状以及相应策略
浅谈农村学前教育现状以及相应策略
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坚持以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努力改善办园条件,提高保教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为宗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学前教育的方针政策下,总体发展是好的。我作为一位学前教育工作者,感到由衷的欣慰和自豪。但还应该清醒地看到,农村学前教育已成为教育体系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农村学前教育目前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是:有些乡镇政府和领导对学前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学前教育支持力度不够。以学前教育是非义务教育为由,放弃了对学前教育的统筹和管理责任。没有把其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把幼儿园完全推向市场,学前教育失去了政府的宏观调控,呈现混乱无序状态,教师的合法权益和幼儿受教育权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学前教育发展陷入了困境和低谷。
二是:经费投入缺乏保障,办园条件总体水平不高,办园体制不明确。地方政府学前教育经费财政性投入较少,在很多地方几乎为零。幼儿园不得不靠增加班额,压缩教师数量,降低教师工资等手段艰难维持生存。大多数农村幼儿园,因为财政投入少,收费标准低,造成办学条件比较简陋,没有流水洗手设备,没有保温桶等饮水设备,没有达到一人一巾一杯等最基本的办园条件,更不必奢谈有足够的玩教具和图书;有的甚至是危房,如国家规定相关功能室,如保健室、值班室、传达室、隔离室、集中浴室、洗衣烘干室、活动室、卫生间、衣帽间、教具、音乐活动室等相关配套活动室就更不用说了。另外,有些乡镇为了减少投资,公办幼儿园设置数量不足,园所不独立,与小学园所混杂现象严重,造成管理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安全责任不明确等现象。
三是:幼儿教师的结构不合理,没有编制,配备不足,专业素质亟待提高。首先幼儿教师的结构不合理,呈现“一多、一少、一大、两低”的现象。即农村聘用教师多,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少,教师年龄普遍偏大,学历低、待遇低,教师专业素质亟待提高。其次幼儿教师没有编制,配备不足。多数幼儿园没有达国家规定的农村幼儿园每班配备1.5-2名教师的最低要求,一班一师现象严重,导致教师负担过重,没有时间和精力研究儿童特点和教育规律,影响了保教质量的提高,也导致了大量的安全隐患。一些从中学或小学调入的公办教师,因没有编制,也没有列入中小学教师序列进行管理,使得她们在进修培训、继续教育、评优奖惩、职称评聘、工资待遇、等方面都无法获得相应的权益,严重影响着她们工作积极性的发挥。再次有些农村幼儿园,幼儿教师身份不确定,素质偏低,使学前教育陷入了幼儿园低收费、低素质、学前教育低发展水平的恶性循环。这种中状况,极大影响着幼儿的教育,成为学前教育的绊脚石。
四是:管理体制混乱。有些农村幼儿园,包括乡镇中心幼儿园,还存在着多头管理。乡镇中心幼儿园还没纳入统一管理状态,监管主体一直模糊不清。没有建立完善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幼儿园处于无序、无监管状态,造成学前教育的政策法规、重要规章制度、学前教育发展规划等等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很难落实。使得不少幼儿园对幼教发展思路不清,管理乏力。同时有些监管主体还存在着力量严重不足,管理措施不到位,对民办教育的执法力度不够,对一些违规举办、不符合条件的民办幼儿园,屡禁不止,严重影响着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学前教育量大面广,特别是在转型期,新老问题交错,体制改革的任务急迫而艰巨,管理责任成倍的增加。
五是:农民经济收入偏低,农村家长隔代教育现象严重,文化层次低,教育观念落后,不重视幼儿教育。农村多数家庭以务农为主,农民的经济收入并不高,农村家长更多的是重视幼儿身体上的健康,而忽视了幼儿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健康;或重智力的培养,轻各种能力的培养。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孩子很聪明,生活自理能力却很差;有的孩子记忆力强,却缺乏创造力。在农村,家长对学前教育认识不足,不懂幼儿教育规律,许多年轻父母常为自己幼小的孩子能认多少字、算多少题感到自豪,要求幼儿写很多家庭作业,限制他们玩耍„„为迎合家长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严重。
下面谈一点肤浅的策略:
一、合理规划,调整布局,创设优良的办园环境。
要做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事业规划,探索多元化农村学前教育办园体制。着力推进和落实“以县实验幼儿园为示范,乡镇中心幼儿园为骨干,集体办园为主体,个人办园为补充的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目标”。要把幼儿园建设用地纳入城乡建设的总体规划,做好幼儿园布局规划,落实幼儿园建设用地;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建造有规模上档次的幼儿园,提高民办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公办与民办,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相结合的发展格局。附设在小学的幼儿园和学前班也随之停办或合并为独立园所。对不在总体规划之内,又存在布点分散、规模偏小、条件简陋、安全隐患较多的幼儿园,要依法进行整顿和撤并。使广大儿童能有一个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使儿童的身心得以健康成长
第二篇:关于农村学前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学前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杜化鹏
农村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石,质量的优劣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但是就目前现状来分析,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我将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在白寺镇实地走访学校、教师及家长获得了农家村学前教育现状的一些资料。现将农村学前教育现状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主要问题:
1、义务教育不能覆盖学前教育,公办学前教育困难多。
2、私立学前教育学校多,但学校条件差,校长、教师学历、管理水平不高
3、教师工作强度大
4、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少
5、社会地位不高
以上问题的存在,造成了农村幼儿教育的种种不利,如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教师素质偏低,教育质量不高等。
建议与思考
1、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
只有物质基础有了保障,幼儿园教师才能安心地从事这份职业。工资待遇差是农村幼儿教师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政府应适当考虑增加财政拨款,拓宽资金来源,扶持农村幼儿园的建设。是教师的工资不低于当地人均收入的1、8倍。.政府还应从制度上给与农村幼儿教师稳定的政策保障。农村幼儿园的开设或关闭不能单纯以生源的多少来衡量,更应从长远的利益来考虑。
2、拓宽师资来源、提升教师学历、充实教师队伍,加强教师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现在农村幼儿教师的主要来
源还是民办教师居多,他们只是进行了短暂的专业培训,虽然取得了资格证书,但专业素养、技能还与专业幼儿教师有较大差距。一部分来自幼儿师范学校的教师相对集中在中心幼儿园数量也远远不够。我们应鼓励中师及中师以上学历毕业生到农村幼儿园工作。对于职业高中、职业中专、幼师函授的毕业生加强职后培训,不断适应教育的新形势。
3、农村幼儿教师年龄结构
目前农村幼儿教师普遍年龄偏大,40岁以上占50%以上,不利于事业发展,针对农村实际,农村幼儿园教师45岁以上应该考虑退养,或者45岁以上教师比例不能超过三分之一,有利于新老教师的更替。
4、创设良好的工作氛围,营造尊师重教的环境
良好的工作氛围是教师身心愉悦,减轻工作压力,激发爱园敬业的热情。因此应呼吁主管部门和社会给与农村幼儿园教师多一点关爱,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倾听他们的心声,要搞好农村幼儿教育需要我们营造一个尊师重教、关心支持农村幼儿教育的良好氛围。
面临现状
1、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全国学生接受了免费义务教育,极大的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城市学前教育在幼儿园开展、已经比较成熟了,孩子在幼儿园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而农村幼儿园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承担学前教育更多的是在小学里面设置学前班,农村的学前教育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家长的态度是只要让孩子平安进入校园读书就好,孩子的家庭教育几乎是盲区。
2、家庭教育现状。
目前农村孩子面临的现状是家长比较关注自己孩子的身体发展状况,是否生病、受伤等等,问他们是否在家对小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时,他们都表示由于繁重的生活负担,认为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只要吃好穿暖冻不着饿不着就行,正是这样的态度导致孩子在5岁前的教育几乎是空白的,孩子的很多能力都未得到很好的发展,还有很多家长长年在外打工,孩子看护和教育的任务就落在爷爷、奶奶身上或由外公外婆照看,这样的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隔代教育,必竞老人的精力有限,加之痛爱甚至过分溺爱孩子,导致孩子不能健康成长,孩子的教育机会缺失。
3、学校学前班教育现状
学生进入学校就开始接受正规教育,学校应有师资和教学设施来保证教学活动的开展,但我们很多的学校没有学前专业老师,很多课程无法正常开展,学前班老师由其它年级老师兼任,学前教育已经小学化了,学校对学前班的评价标准是按照小学的标准来评价,以成绩衡量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这是很不符合科学规律的。学校设施也不能满足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学生只能在教室里面接受单一的老师传授知识,学生的情绪不高,甚至给后续学习带来负面影响。
4、社会环境现状
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保证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学前期孩子模仿能力强,容易模仿他人的行为举止,而现在农村在农活闲暇的间隙的娱乐活动甚少或几乎是空白,随处可见是搓麻将、打扑克,这样的环境学生的行为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产生不良行为和习惯,甚至在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好逸恶劳,贪图享乐,怕苦怕累的种子,这种环境急需改变。
几点建议
1、需要家长们更新观念特别是教育观念。
随着农村建设的开发,国家加大了对农村的投入力度,农民的经济状况也在逐步改善,一些有发展眼光的家长对学前教育也慢慢的重视起来,相信家庭教育有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之后会有更好更快的发展。因为小孩在学校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更多的时间是在校园外,社会给他们的影响关乎教育的成败,而农村精神生活贫泛的改观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良好的社会风尚的形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家长应当清醒认识到自己的教育示范作用,自觉而主动的戒除自身的一些不良习惯,为孩子营造一个积极的家庭环境,大的社会环境短期内还很难改变,在这个时期家长要做的就是要和小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使没有判断标准的小孩不接受不良误导,在一个有利的环境中成长。
2、学校大力提高教师的专来水平,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其实在农村也有很多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可以给学生很多的“活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需要教育工作者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智慧,为学前教育创造一片新天地,给孩子一个快乐成长的学习环境,同时学校在组建学前班时,也需要有合格的专业师资队伍才能保证学前班教学活动正常而有效的开展。因此,学校要大力培养一批合格的幼儿教师是当务之急。
3、政府部门提供强有务的保障才能真正改善农村学前教育现状。
单凭学校的一己之力也很难做到既改善教学设施,又要培养教师队伍,因此,需要政府部门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也需要政府部门为学校教学设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只有真正得到解决,才能真正做到为学前班的孩子服务,使其受到良好的教育,不至于农村孩子在成长起跑线前就落下一段距离。
总之学前教育的成功是多种因素构建起来的,家长学校和社会都要为之付出努力,才能使学前期孩子健康成长,也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付出心血,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还要关注社会的发展,农村的孩子尤其需要我们倾注更多的关注和援手,我们期待尽早的均衡配置教育资源,使农村孩子能与城市孩子接受同等教育。
第三篇: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课题负责人 闫玉敏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其质量直接影响义务教育质量,影响着孩子的终身幸福。目前,学前教育阶段仍然是我国各级教育中普及率最低的阶段,尤其是农村学前教育问题更加严重。“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在广大农村应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建立起以公共财政为支撑的投入保障机制”、“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应将学前教育的发展重点放在广大农村地区”、“让学前教育普惠中西部孩子”,这代表了广大基层民众的心声,也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因此,积极研究和探讨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区域性发展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也是我们基层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地处西部地区的金川区宁远堡镇是我国极具代表性的村镇,如同我国农村的一个缩影,静观其学前教育现状,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现状可见一斑,因而,本课题研究将对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学前教育发展有着一定的借鉴和指导的意义。
金昌市金川区宁远堡镇位于河西走廊东部以北,环绕镍都金昌,是市、区党委、政府所在地,全镇总面积960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总人口4万人,其中常住人口2.8万人,暂住人口1.2万人。宁远堡镇地理条件优越,物产丰富,是金川区特色产业发展重要基地之一。在金昌市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现为“全国文明村镇”、全省“第二批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的宁远堡镇率先步入了小康,现正抢抓机遇,以百倍的信心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大潮中以展宏图。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全镇农民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村民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少生优育”的思想观念更加显现出来。近年来,全镇中小学教育事业在改革的浪潮中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然而,学前幼儿教育事业却一直处于薄弱环节,乃至于严重滞后。其存在着学前教育法律地位不明、资源不足、普及率低、管理投入体制不顺、政府责任不清、“小学化”倾向严重等诸多亟待要坚决的困难和问题,成了制约全镇中小学事业发展的瓶颈。学前教育现状已远远满足不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为此,我们将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深入到全镇各有关单位、部门、村组、学校、幼儿园、家庭等,对“宁远堡镇学前教育发展现状”进行全面调研,并能够以点带面,逐步推进,提高课题研究的广泛性和实效性。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发展农村学前幼儿教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农村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受教育问题的重要举措,是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的不断完善,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为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课题研究将为我镇如何把农村学前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之中,统筹安排全镇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可靠、详实的数据和理论方面的依据。同时,对引导建立健康的学前教育管理秩序,巩固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提高村民素质、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教育和社会公平,推进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理论指导意义
二、研究的依据、原则与方法
课题研究依据《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幼儿教育发展的规律、幼儿心理学与教育学等方面的教育理论,遵循目的性、科学性、整体性、可行性原则,采取文献法、调查法、行动法、统计归纳法加以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预期达到的目标:
研究的主要内容:调研工作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村民们对幼儿教育的需求及愿望;各行政村幼儿出生率;幼儿入园(班)率、流失率及其流失原因和去向;公、私立幼儿园(班)数及幼儿数;公、私立幼儿园(班)硬件设施建设及幼儿生活环境状况;师资状况;教材来源及其质量;学科设置、课程安排及实施情况;实践性活动;评价机制;《纲要》实施情况;收费情况;自上而下的行政、政策、制度性管理情况;投资建设情况等。
四、预期达到的目标:课题组成员将对以上诸方面收集到的数据、资料加以整理,在甄别、筛选的基础上组织研讨,进行综合性的对比、分析,找出问题和差距,发现优缺点和规律,总结经验和教训,研究成文,汇集成册,争取发表,为我镇学前教育事业又快又好、顺利稳步发展提供具有一定价值的理论和实践依据,从而为发展基础教育事业、培养好下一代注入新的活力,也为提高家乡人口素质,进行新农村建设尽一点微薄之力。
五、课题研究的对象
课题研究组将对宁远堡镇十四个行政村所在的幼儿园、各小学学前教育整体发展现状以及全镇幼儿受教育状况展开调研,并结合我市城镇幼儿园现状展开对比、分析、综合研究。
六、研究的步骤
(一)设计调研方案,明确调研任务;
(二)组织成员调研,收集数据资料;
(三)统计调研数据,整编统计资料;
(四)利用数据资料,个案分析研究;
(五)汇集个案研究,上报研究成果;
七、预期研究成果:
1、《宁远堡镇学前教育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 调查报告》(2009.06 —2009.11)。
2、《宁远堡镇学前教育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 对比分析性研究论证报告》(2009.12 ——2010.02)。
3、《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 综合建议性研究论文》(2010.03 —— 2010.06)
八、课题研究主要阶段性成果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分工明确,兵分三路,分头行动,采取问卷调查法、访谈了解法、阅览收集法、实地调研法、实践积累法等多种方式,对宁远堡镇十四个行政村所在的幼儿园、各小学学前幼儿班及幼儿教育教学等涉及到的相关内容展开全面调研。
社会、机关组成员深入到镇政府、计生局、教育局、村委会、各小学、幼儿园、学生家庭,通过阅览收集、访谈了解、实地调研等方法,对各行政村幼儿出生率;幼儿入园(班)率、流失率及其流失原因和去向;公、私立幼儿园(班)数及幼儿数;公、私立幼儿园(班)硬件设施建设及幼儿生活环境状况;自上而下的行政、政策、制度性管理情况;投资建设情况等进行了逐项调研。
家长、师生组成员,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了解法实践积累法,深入到农户中,课堂中,师生中,对目标、对象进行抽样调查,真实了解村民们对幼儿教育的需求及愿望;掌握师资状况;教材来源及其质量;评价机制;收费情况等。
学校、幼儿园(班)组成员运用对比分析法、实践积累法,对全镇的幼儿园、各小学学前幼儿班的学科设置、课程安排及实施情况;《纲要》实施情况;实践性活动情况等进行了调研。
之后,课题组又将三个组获取的大量的真实、确凿、有价值的原始数据资料进行归类、汇总、整编,并以此为依据,完成了调查研究报告、对比分析报告、综合建议性研究论文和个案研究的撰写工作。通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按期、顺利、圆满完成了预定的研究计划,研究成果现已取得显著成效,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现将具体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前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金昌市“工业区东扩,生活区北移”的城市发展要求和金川区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2009年—2013年),全镇14个行政村按照三个区域进行了划分,初步形成了城中四村,城郊六村和远郊四村三个区域4:6:4的发展定位格局。自2006年—2011年全镇14个村级小学现已逐步撤并为一所。可以说全区教育和宁远堡镇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目标也很明确,现在应该是加快改革,亟待解决我镇学前教育问题的时候了。
1、幼儿就读的去向问题 宁远堡镇十四个行政村,2003年前,每村均有一所村办小学,各村幼儿的学前教育依附于本村小学的学前班。后来,应家长和幼儿的需求,学校幼儿教育由原来的学前一年延伸到学前两年,即各校开设了学前班及幼儿班。幼儿入园年龄也从5岁提前到了4岁。这从经济、时间、精力上大大缓解了家长的压力,从而也使幼儿得到了及时的教育。2006年撤点并校以来,在学前教育原有的困难面前又出现了新的困难和问题。根据金川区教育发展趋势,2011年秋季,宁远堡镇所留小学仅有一所(即宁远中学小学部),这意味着宁远堡镇除龙景村和宁远村离校较近的部分适龄幼儿可就近入园(班),其他十二个村的幼儿受教育问题将由家长想办法自行解决。据了解,现在家长解决这一困难的办法有如下几种:城中四村的部分适龄幼儿家长占着离市区近的优势,靠接送让孩子高价就读于市区私立幼儿园,安全和高收费成了家长的心病;城郊村和远郊村部分经济条件好一点的,直接到市区内租房或买房,再由爷爷奶奶或妈妈专人伺候、接送孩子就读于私立幼儿园(公立幼儿园有班额限制,很难进去),教学质量暂且不说,高费用已赛过了供一个大学生上学的费用;还有一部分是借住在亲戚朋友家就读于幼儿园的;不管城中、城郊还是远郊村,无条件的只能放弃幼儿就读,留在家中等着上小学时再考虑受教育问题。这无形中加重了村民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同时也影响到了村民生产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这使我镇原本就不够理想的学前教育更让村民们纠结不已。
2、幼儿教育的软硬件设施配套问题(1)、硬件设施配套问题
历年来,我国农村学前教育主要依附于村办小学开设的学前班,因此,学前教育的软硬件设施主要看所在小学的具体情况,我镇也不例外。操场、厕所、教室、桌椅板凳、文体设施器材、校园环境资源等幼儿都与小学生共用,这是值得称道的。但整个校园很难找到幼教氛围,有些学校幼教设施一间教室,一套桌椅板凳足以。由于教室和师资紧缺,大小班的幼儿放在一起进行复试教学。冬天取暖,没有暖气的学校要生炉子,早晨要靠家长轮流生火、搞卫生。可以说,从条件设施与教育教学效果等方面同标准化幼儿园相比,有着巨大的差别。(2)、师资配备及其培训、考核问题
农村各小学学前班教师配备都是从小学教师中选配,几乎没有专业的幼儿教师。由于学校的教育教学考核成绩历来都是以小学语、数、英学科成绩和各项管理考核为主,学校只重视小学教育,年轻、优秀的教师一般不会配备到学幼班,即使配备了也只能是兼任或另有原因,主要精力集中不到幼儿教育上。学前班教师大多是由老、弱、病、残、不够稳定的、代课的教师担任,有些学校是由一位或两位老师一包到底,教学时间和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至于对幼儿教师的培训,几乎是空白。对幼儿教师的工作业绩一般不做考核,而是取中间或中下值作为考核成绩,因此,教师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责任心不够强,这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了学前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使幼儿得不到科学合理的教育。
3、幼儿教育的经费问题
幼儿教育自上而下没有专项教育经费,每年从幼儿身上收取的一点书本费和保育费将由学校统筹,共同使用于全校的教育教学中,用到学前教育的部分很少,因此,多年来,幼教事业从软硬件设施到教育教学质量均无大的起色。
4、幼儿教育的科学管理问题
在管理上,学前、幼儿教育自上而下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领导班子,主要由所在小学自行管理。各项管理中,做得比较到位的则是安全管理了。科学有效的管理将成为今后我镇幼教事业发展中努力探讨和亟待提高的一项工作。
5、教材的订购和使用问题
多年来,我镇各校学前教育的教材没有统一的要求和标准,有时学校和学校之间相互沟通确定,有时则由所在小学独自订购,教材质量很难把握。由于教材订购良莠不齐,没有大纲、没有教学用书、没有计划,配备的教师又不够专业,常常是两三个月就将教材上的知识讲完,教师束手无策,只好从网上或其他地方找点内容,或者索性将一年级的教材搬过来使用,随意性很大,小学化倾向严重。如此以来,《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将不能落到实处,因而,对幼儿的科学施教也就成了一纸空文。
改革是利民的大事、好事,这是毋庸置疑的,在改革过程中派生出的民生问题也不是小事。办好我镇的学前教育,关系着我镇每一位幼儿的健康成长,关系着我镇每一户村民的切身利益,关系着我镇的前景和未来。办好我镇的学前教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二、解决农村学前教问题的策略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我镇学前教育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更加严重和显现。通过课题组近三年的深入调查研究,这一问题不再是个案,而是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且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主要存在管办机制不健全、政府责任没落实、投资主体不明确、城乡严重不均衡、办园目标不明确、常规管理不到位、师资质量不达标、评价机制不科学、监督机构走形式、办学条件落后、各种隐患突出、保教水平低下、园间差距巨大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着力加以解决,才有可能实现《纲要》提出的目标。本文对这一问题作了初步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完善管办体制、明确投资主体、加大学前教育投入。
1、建议国家制定与《义务教育法》并列的《学前教育法》。按年龄阶段(学段)划分,《学前教育法》覆盖0~6岁幼儿教育,从而以法律的形式对我国学前教育的举办、管理、发展做出规定,并且要高度重视农村的幼儿教育。
2、明确投资主体。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导,大力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学前教育系统。从“国十条”的出台可以看出,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的地位和责任逐渐明确,但要真正落实还要看各级政府贯彻执行的力度。短期内,以村或联片村建立大型的幼儿园还不可能,幼儿的身体特征和行为能力决定了其必须“就近入园”,所以,要普及农村学前三年教育实属困难,权益之计是:首先把农村学前一年(学前班)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体系中加以管理,各村级小学附设学前班,所需经费由政府财政直接负担,重构学前教育的财政投资体制,将学前一年教育的经费纳入教育财政总体经费中,以生均公用经费投入的方式加以实施,并充分利用义务教育的闲散资源,争取在3年内普及学前一年教育,确保农村的全体幼儿能享受一年较好质量的学前教育,以此逐渐减小城乡差距。
3、国家应加大教育资金总量的投入。首先是要尽快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的目标。
4、增加学前教育经费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中的比例。全国人大常委、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庞丽娟建议我国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所占比例不低于7%。但我国目前这一比例还低得可怜,多年来停留在1.5%左右,而且,就是这个1.5%的经费投向也是极其不均衡的,投向农村学校教育的几乎为零。2011年中央财政向学前教育投入30亿元,虽然按比例算只是杯水车薪,但表明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正在发生变化。
5、增加农村学前教育经费在全国学前教育经费总额中的比例,重点向偏远农村倾斜。同时,积极支持鼓励中档民办(集体办)幼儿园的建设和发展,要在用地、财税、招生、批文、贷款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二)、逐渐扩大规模、科学布局设点、均衡城乡办学条件
1、采用新建、扩建、改建等办法,扩大幼儿园的招生规模及效益,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新建幼儿园应按标准化建设,配套实施设备必须齐全,要注意考虑学前教育场所的特殊性。
2、科学布局设点,方便就近入学。偏远农村特定区域内的幼儿总数可能不足建一间幼儿园的需要,建议联村设置幼儿园,因为上下学路途遥远,最好建立寄宿制幼儿园,一周接送一次。
3、利用政策和资金两大杠杆来调节城镇和农村幼儿园的均衡发展问题。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城镇幼儿园建设可以引入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大量吸引社会资本加入,建立满足不同层次需要的特色幼儿园,但农村幼儿园必须全面依靠政府建立和完善。
4、政府出资办好乡镇中心幼儿园,发挥中心园在规范管理方面的辐射作用。建议县级政府将“办好乡镇中心幼儿园”纳入对乡级政府的责任目标考评体系,强化政府职能。
5、大力支持农村小学充分利用普九闲置资源办好学前班,学前班是幼儿园向小学过度和衔接的班级,由小学开办较好。上下学时有小学生一起同行,家长也比较放心一点。当前很多义务教育资源严重浪费,大量的教育场所闲置,我镇十四所村小学都是人去楼空。
6、在新农村建设中,镇级政府应该合理规划乡村托儿所和幼儿园,给学前教育留下地盘。
(三)、建立师训体系、增加幼师数量、提高保教人员待遇
1、恢复和建立幼儿培养体系,培养大量合格的幼师。建议国家在二类院校开设2~3年制的幼师专业,开辟政策鼓励优秀男高中毕业生报考幼师;建议在职业技术院校开设2年制保育专业,招收初高中毕业生就读。各地市人社局的培训机构和教育局的继续教育机构在短期内也应加强幼儿教师资和保育员的培训工作。同时,对幼师和保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入岗就业上给予政策性的支持。
2、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机构保教人员的待遇。首先是提高工资待遇,平均工资水平应高于当地社会工资标准,并逐年不断提高,要有最低工资保障和劳动保障,法定节假日应享受带薪假,要进一步完善三险一金等方面的一系列法规,做到幼儿教师与小学教师同待遇。
3、加强学前教育机构中的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建设,使他们完全享有作为普通公民和教师的一切政治权力。
(四)、规范办园行为、加强内部管理、不断提高保教质量
1、结合新形势新要求,修订完善《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建议将所有规范幼儿园常规工作的文件整合在一起,重组为《学前教育机构常规管理办法》,以此,加强学前教育机构的建设和常规管理。
2、突出几个重点、抓住几个关键。
一是建园标准要严控。政府必须依据整体规划和科学布局审批并指导各类不同标准幼儿园的建设,方便幼儿就近入学。严禁用财政性教育经费开办高标准高收费的幼儿园,原有的要迅速整改。二是收费标准要严管。政府应制定不同类别幼儿园的收费标准,特别要注意遏制部分民办幼儿园高收费乱收费的问题,政府应建立一套幼儿园成本核算体系,对远高于成本收费的幼儿园进行有效控制。三是安全隐患(食品、交通、疫情、治安等)要严查。由于学前教育机构人员的特殊性,应该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四是教材要严审,防止乱用教材,必须使用国家有关机构审定通过的教材,以有利于儿童身心智能的全面发展,制止“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现象。五是教学方法要严导。目前,幼儿教材教法的研究还很薄弱,所以,各级教科研部门应切实加强研究和指导,确保幼儿游戏及教育活动优质高效。六是师德要严训。幼儿教师和保育人员是幼儿人生中第一次接触的除父母以外的老师,老师的言行、性格、品质可能影响幼儿的一生,所以,幼师的师德是第一位的,必须严格训练。七是伙食要严规。幼儿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需要全面合理的膳食营养,有的民办幼儿园为多谋利,伙食标准很低,严重影响了幼儿身体的健康发育,所以,必须严格规范幼儿园的营养配餐标准。八是财物要严监。许多民办幼儿园由于是个人或家庭出资开办的,财务和财产管理混乱,经费使用无规章、无计划,浪费严重,未能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主管部门应建立一套幼儿园财务财产管理制度,指导和监督各幼教机构的财务运行情况,减少因资金流失造成幼儿园停办的风险。
(五)、加强督导评估、建立激励机制、促进幼教事业发展
1、建立独立的督导评估机机构,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已有的教育督导部门的作用,加强对学前教育的指导监督评估工作,提高督导评价机构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杜绝自己独到自己的做法。
2、制定督导评估标准,定期检查评估。以政府教育督导部门为主体,联合卫生、安全、教科研等部门和幼教机构代表共同制定《办园条件、水平、质量、社会满意度综合评估标准》,对幼儿园的办园资格、办园理念、办园目标、办园条件(环境场地、设施设备、经费保障等)、园务管理、安全卫生、保育保健、教育教学、遵律守法、财务审计、教代会、家长委员会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示。
3、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办得好的幼儿园扩大规模,帮帮助落后幼儿园改善办园条件、改进园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特别对那些附属在小学的学前班应加大教学指导和经费扶持力度,只有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了,中国的学前教育才算是进步了。
总之,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十条)明确提出:“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农村学前一年的毛入园率低下,因此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至关重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缩小城乡差距任务艰巨,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创新发展思维,才能逐渐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形成。
第四篇:关于农村学前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学前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赵宁
农村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石,质量的优劣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但是就目前现转来分析,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我将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实地走访本人所在地的农村学校及家长获得了农家村学前教育现状的一些资料。农村学前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也是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孩子的启蒙教育是孩子一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但现状不能令人满意,通过调查,呼吁全社会的人都来关注教育也算尽到个人的一点绵薄之力吧。现将农村学前教育现状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主要问题:
1、学历水平不高
2、工作强度大
3、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少
4、社会地位不高 以上问题的存在,造成了农村幼儿教育的种种不利,如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教师素质偏低,教育质量不高等。
建议与思考
1、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
只有物质基础有了保障,幼儿园教师才能安心地从事这份职
业。工资待遇差是农村幼儿教师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政府应适当考虑增加财政拨款,拓宽资金来源,扶持农村幼儿园的建设。是教师的工资不低于当地人均收入的1、8倍。.政府还应从制度上给与农村幼儿教师稳定的政策保障。农村幼儿园的开设或关闭不能单纯以生源的多少来衡量,更应从长远的利益来考虑。
2、拓宽师资来源、提升教师学历、充实教师队伍,加强教师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现在农村幼儿教师的主要来
源还是民办教师居多,他们只是进行了短暂的专业培训,虽然取得了资格证书,但专业素养、技能还与专业幼儿教师有较大差距。一部分来自幼儿师范学校的教师相对集中在中心幼儿园数量也远远不够。我们应鼓励中师及中师以上学历毕业生到农村幼儿园工作。对于职业高中、职业中专、幼师函授的毕业生加强职后培训,不断适应教育的新形势。
3、农村幼儿教师年龄结构
目前农村幼儿教师普遍年龄偏大,40岁以上占50%以上,不利于事业发展,针对农村实际,农村幼儿园教师45岁以上应该考虑退养,或者45岁以上教师比例不能超过三分之一,有利于新老教师的更替。
4、创设良好的工作氛围,营造尊师重教的环境
良好的工作氛围是教师身心愉悦,减轻工作压力,激发爱园敬业的热情。因此应呼吁主管部门和社会给与农村幼儿园教师多
一点关爱,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倾听他们的心声,要搞好农村幼儿教育需要我们营造一个尊师重教、关心支持农村幼儿教育的良好氛围。
面临现状
1、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全国学生接受了免费义务教育,极大的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城市学前教育在幼儿园开展、已经比较成熟了,孩子在幼儿园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而农村幼儿园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承担学前教育更多的是在小学里面设置学前班,农村的学前教育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家长的态度是只要让孩子平安进入校园读书就好,孩子的家庭教育几乎是盲区。
2、家庭教育现状。
目前农村孩子面临的现状是家长比较关注自己孩子的身体发展状况,是否生病、受伤等等,问他们是否在家对小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时,他们都表示由于繁重的生活负担,认为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只要吃好穿暖冻不着饿不着就行,正是这样的态度导致孩子在5岁前的教育几乎是空白的,孩子的很多能力都未得到很好的发展,还有很多家长长年在外打工,孩子看护和教育的任务就落在爷爷、奶奶身上或由外公外婆照看,这样的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隔代教育,必竞老人的精力有限,加之痛爱甚至过分溺爱孩子,导致孩子不能健康成长,孩子的教育机会缺失。
3、学校学前班教育现状
学生进入学校就开始接受正规教育,学校应有师资和教学设施来保证教学活动的开展,但我们很多的学校没有学前专业老师,很多课程无法正常开展,学前班老师由其它年级老师兼任,学前教育已经小学化了,学校对学前班的评价标准是按照小学的标准来评价,以成绩衡量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这是很不符合科学规律的。学校设施也不能满足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学生只能在教室里面接受单一的老师传授知识,学生的情绪不高,甚至给后续学习带来负面影响。
4、社会环境现状
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保证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学前期孩子模仿能力强,容易模仿他人的行为举止,而现在农村在农活闲暇的间隙的娱乐活动甚少或几乎是空白,随处可见是搓麻将、打扑克,这样的环境学生的行为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产生不良行为和习惯,甚至在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好逸恶劳,贪图享乐,怕苦怕累的种子,这种环境急需改变。
几点建议
1、需要家长们更新观念特别是教育观念。
随着农村建设的开发,国家加大了对农村的投入力度,农民的经济状况也在逐步改善,一些有发展眼光的家长对学前教育也慢慢的重视起来,相信家庭教育有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之后会有更好更快的发展。因为小孩在学校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更多的时间是在校园外,社会给他们的影响关乎教育的成败,而农村精
神生活贫泛的改观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良好的社会风尚的形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家长应当清醒认识到自己的教育示范作用,自觉而主动的戒除自身的一些不良习惯,为孩子营造一个积极的家庭环境,大的社会环境短期内还很难改变,在这个时期家长要做的就是要和小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使没有判断标准的小孩不接受不良误导,在一个有利的环境中成长。
2、学校大力提高教师的专来水平,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其实在农村也有很多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可以给学生很多的“活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需要教育工作者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智慧,为学前教育创造一片新天地,给孩子一个快乐成长的学习环境,同时学校在组建学前班时,也需要有合格的专业师资队伍才能保证学前班教学活动正常而有效的开展。因此,学校要大力培养一批合格的幼儿教师是当务之急。
3、政府部门提供强有务的保障才能真正改善农村学前教育现状。
单凭学校的一己之力也很难做到既改善教学设施,又要培养教师队伍,因此,需要政府部门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也需要政府部门为学校教学设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只有真正得到解决,才能真正做到为学前班的孩子服务,使其受到良好的教育,不至于农村孩子在成长起跑线前就落下一段距离。
总之学前教育的成功是多种因素构建起来的,家长学校和
社会都要为之付出努力,才能使学前期孩子健康成长,也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付出心血,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还要关注社会的发展,农村的孩子尤其需要我们倾注更多的关注和援手,我们期待尽早的均衡配置教育资源,使农村孩子能与城市孩子接受同等教育。
第五篇:农村学前教育师资现状分析及解决策略(完成)
农村学前教育师资现状分析及解决策略
摘要:学前期是人的社会行为、情绪情感、性格、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人一生中发展速度、可塑性最强的时期,而在我们广大的农村,师资问题是制约学前教育的关键问题,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存在师资不足,流动率高,后继乏人;职前教育薄弱,专业素质低;职后培训缺失,自主发展意识淡薄等问题已严重影响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师资质量,关系到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维护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重要保证。
关键字:农村学前教育 幼教师资现状 策略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奠基阶段,农村学前教育中师资问题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师资队伍的建设情况直接影响着学前教育的水平。认真分析当前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存在的客观问题,通过研究分析,制定师资队伍发展的可行性策略,以建立优秀的幼教师资队伍,对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以及整个幼教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现状分析
(一)农村幼教师资受到农村恶劣的生存环境的影响,师资队伍呈现以下现状: 1.专任教师流失量大,教师数量不够。许多毕业生分配到边远农村幼儿园后,工作环境艰苦,劳动强度大。有的农村幼教机构设在偏僻的山村,交通非常不便,农村幼儿教师对现状不满,负荷过重,只要有机会,优秀的老师都想法往城里调动,造成大量人才流失,使得农村幼儿园出现师资不足的现象。
2.质量偏低。农村幼儿教师整体素质偏低,只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专业师资缺乏。在幼儿园专任教师中,正规学前教育大专毕业占不到50%,没有经过师范类学校正统学习的民办教师、代课教师大量存在。二是师资学历参差不齐。除不足50% 的人为正规学前教育大专毕业外,多数为职业高中或者高中以下学历,特别是一些民办幼儿园,这种现象尤为严重,根本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学历标准。三是教师教育理念落后,专业意识浅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欠缺,专业素质差,导致农村幼儿教育整体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的极其低下。
3.教师结构不合理。农村幼教师资结构现已呈现严重的不合理,隐含着较为严重的危机。这突出表现在年龄结构、职称结构、队伍结构这三方面。第一,农村幼儿教师老龄化和断层结构较为严重。造成中间断层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幼儿园福利待遇和工作环境与城市幼儿园存在很大差距,年富力强、教学业务成熟的中青年教师不堪负重,纷纷逃离,剩下一些安于现状的老教师和刚出校门的毕业分配生。这种不合理的师资结构既不利于稳定教师队伍,又不利于通过传帮来培养青年教师。第二,农村幼儿园中,幼儿高级职称人数极为少数,甚至一个都没有,初级职称人数占绝大多数。这种不合理的职称结构,不利于调动农村幼儿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而且缺乏必要的教学激励机制。农村幼儿教师的聘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属于公办教师的,收入较高也较为稳定;另一种是属于代课性质,收入较低,每月只有400元左右,而且没有医疗和养老保险。在两种教师中公办教师都是兼职,属于代课性质的却都是专职。收入上巨大的差距,严重影响着代课教师从教的积极性,而公办教师是兼职,上学前班的课大都是采取应付的态度,不讲究教学教法,结果直接影响上课的质量,影响农村学前教育的深入发展。
如上所述,农村幼儿教师生存的环境和现状都不容乐观,无论从量上还是质上都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因此,要改变农村幼儿教师的现状,加强农村幼教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专业素养,促进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农村学前教育教师生存的环境分析
师资水平的高低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农村幼儿教师艰难的生存状况,造成师资队伍的不稳定,制约着师资水平的提高,严重影响了农村幼儿教育的质量。在举步为艰的农村这块热土上,幼教工作者面临着一系列生存环境问题,总结以下几点:
1.教师身份不被认同。因为学前教育未被正式纳入义务教育范畴,很多农村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认识不够。将幼儿送入学前教育机构,仅仅只是为了能有一个安置孩子的地方和一个照看孩子的人。幼儿教师理所当然就承担起了阿姨和高级保姆的角色身份,只要确保幼儿安全无事,就是她们的职责,其它方面的发展无关紧要,工作没有创新以及挑战新,另外,家长的不认同感,极大地伤害了幼儿教师的自尊心,影响了她们工作的积极性,以至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
2.工资低、没有福利待遇。农村幼儿教师的工资不仅绝对数低,相对数也低。一个幼儿教师一年的工资有时候甚至比不上一个农民的年收入,这将导致教师离心倾向严重,有的弃教经商,有的想方设法往城市调,流失严重。如此困苦的生 2
活背景,怎么能够长久地支撑起巨大的教育热情来推动农村幼教的发展呢?极低的物资待遇大大降低了这一职业的魅力,一方面使得优秀教师资源大量流失,另一方面使得许多优秀青年人不愿意选择到农村从事幼教工作。
3.培训机会少,专业发展困难。由于农村幼儿园教育经费有限,所以农村幼儿教师不仅很少有外出学习的机会,而且在当地幼儿教师之间进行交流、学习的机会也是少之又少。再加上农村文化落后,信息闭塞,图书资料少,教师很难通过业余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她们只能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下去,教室外发生的事情,她们很少有机会去了解,更谈不上日新月异的教育理念的更新了。
4.没有评职晋级的机会。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来源于教师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最高层次的追求,由于农村幼儿园教师没有正式岗位编制,没有正式的职称评优,缺乏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要求,绝大多数幼儿园教师只是把从事农村学前教育作为谋生的手段,农村幼儿教师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
二、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师资不足的主要原因
(一)学前教育师资分布不均衡、补充渠道不畅。
由于经济和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使得经济和教育基础比较落后地区农村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数非常有限,与农村学龄前儿童数量相比,其培养速度远远赶不上师资的实际需要。由于教师以民办教育为主,教师缺乏公办学校教师拥有的稳定感和归属感,跳槽,改行的现象十分普遍,由于专业幼师大多分配在市区或县城的幼儿园,当师资缺乏时就聘用一些高中毕业或中专毕业的学生任教。
(二)学前教育师资待遇过低、工资环境较差。
农村幼儿教师由于大多在民办幼儿园任教没有医疗和养老保险,农村幼儿园的教学条件简陋、教学设备缺乏、教师住房得不到保障、信息闭塞等原因,严重影响幼儿教师的积极心。
(三)幼儿教师水平参差、整体水平偏低。
幼儿教育师资队伍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幼儿教育的质量,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一位幼儿教师对幼儿产生的影响是全面的、深远的。通过对农村十三所幼儿园调查统计显示,大专以上学历占11.4%,中专学历占15.5%,学历占40.6%,其它为32.5%。一方面,学历参差不齐,大多为高中以下学历,根本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学历标准。另一方面,师资整体素质偏低。经过幼师专业培训的仅占22.5%。其原因是,随着社会办学的力量增加,农村幼儿师资需求矛盾显现突出,幼师毕业的 3
教师很少到农村任教,而培养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成长时间至少5年以上的时间锻炼,于是聘任高中或初中毕业生,这些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师资,严重影响着教学的质量,也制约着农村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农村幼儿教师发展前景暗淡,骨干队伍难以形成。农村幼儿教师大多为代课教师,幼师专业毕业的教师职称评定层次很低,幼儿园多数得不到政府的资助,教师工资待遇不稳定,劳动福利和养老保险得不到保障,是幼儿教师感到迷茫,工作不安心。
(四)对幼儿教师的管理机制不健全。
政策倾向于城市,农村幼儿教师被边缘化,加上农村的幼儿教师几乎没有编制,再管理方面尚未形成相对独立和完善的管理体系。由于农村幼儿园大多为私利性质,缺乏教师的培训制度,教育教学的工作制度和激励制约机制,教学质量的监管及教学质量的评估难以进行。
三、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建立农村学前教育投资体系。
1.拓宽学前教师培养渠道,加强教师在职培训,提高师资的数量和质量。
新世纪,我国更加重视作为起点教育的学前教育的发展。由于幼儿教师担负着培养新一代的历史重任,因而幼儿教师的培养目标应着眼于提高其全面素质。我国历来以师范教育培养师资,极大地保证了学前教师的专业训练。但以师范教育为学前教育师资的唯一培养渠道,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前教师的来源以及水平的提高。针对我国的实际,我国在进行学前教育改革时,应注意以师范教育培养为主,采取定向与非定向相结合的方式,拓宽学前教育师资的来源。但应保证非教育定向教师任用的专业考核,保证专业性与一般性的有机结合。
幼儿教师的在职培训对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地方教育部门要根据学前教育发展需要,扩大幼儿园保教人员培养渠道,开展农村幼儿教师的全员培训,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开放、立体交叉的培训体系。要把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纳入基础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划拨专项经费,保证其实施。贫困地区的幼儿教师则可实行免费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学前教育师资学历层次和整体素质。政府必须真正确立学前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基础地位。应将学前教育纳入基础教育的管理体系中、整体联动的培训体系对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要通过法律、制度来保障教师专业发展的进行,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把发展教师教育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当作自身的重要职责,把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纳入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政府主导、4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培训机构共同参与的农村幼儿教师培训保障体系。
2.教育部门要出台各类有利于农村教师成长的教育政策和奖励政策。政府应做好幼儿教师职前和职后的培训工作及给予相应的教师资格待遇,保证农村幼儿教师的合法地位。在教育经费投入上应加大力度,特别是一些贫困农村的投入,各级政府的人事部门应划拨农村幼儿教师的教师编制人数,为正规幼儿师范学校毕业的教师办理公办编制,工资有财政全额拨款,使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政策向学前教育延伸,扭转农村学前教育举步维艰的局面。优先考虑农村幼教来安抚教师情绪,使农村幼儿教师安心在农村任教,使农村幼教师资得以稳步发展。
3.首先,要依法贯彻落实幼儿园教师资格制度和教师聘任制度,明确幼儿教师的身份和地位。坚持从依法治教的高度,出台相应的幼教法规和政策性文件,将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其次,农村幼儿园新进教师应当从中等幼儿教育或中等师范教育及以上学校的毕业生中择优录用,并按照《劳动法》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积极引导幼儿园教师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对于取得资格证书的优先录用,并作为工资待遇晋升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对于正式聘任的幼儿教师,应享受与中小学教师同等的待遇,根据工作业绩评职定级。民办幼儿园要加强注册登记和管理。推行教师工资量化考核制度,按工作实绩多劳多得。工资标准不能低于当年劳动力的平均值,并能保证足额发放。此外,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积极研究解决农村幼儿教师的劳动福利和养老保险问题,这是解决幼儿教师后顾之忧的根本性措施和必由之路。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保障农村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努力实现各乡镇至少有一所公办幼儿园的目标,分散幼儿过分集中,降低师幼比例,减轻教师的超负荷工作量。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使在农村工作的幼儿教师不再产生不平衡的心理。形成合理的城乡教师交流制度,为农村教师发展注入活力。第一, 大中城市教师到农村支教;第二,组织城镇教师定期到农村任教;第三,探索实施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第四,鼓励并组织落实高校毕业生支援农村教育;第五,组织师范生实习支教。国家应采取有效激励措施,引导和鼓励合格教师到农村任教,从制度上探索解决合格农村师资紧缺问题。
(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完善师资队伍管理。
要加强提高幼儿师资素质、建立健全师资培训体系,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组织城市的优秀教师对农村幼儿园的管理和教学进行指导。农村幼儿园中高层领导应注重幼儿园内部管理和教学教研的指导工作,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形成较为稳定的教研队伍;加强教学指导与研究,以不断提高保教质量。地方政府方 5
面,各省、市、县、乡镇相应教育部门分层设立主管学前教育的领导小组及相关工作人员,乡镇教育部门应配备中心园长和幼教教研员,业务上接受县市区托幼办的管理指导。同时,各部门负责人要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和研究,找准各方面问题的重点、难点和实质。选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师资管理问题是一项长期任务,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要结合实际,特别要结合当地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认真规划,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统一行动,上下配合。以政府为主导,统筹协调,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发展。
1.努力提高办园条件和办园设施,减轻教师工作压力,注重专任教师专业发展,积极鼓励教师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加强幼儿园内部的竞争意识,形成良好的积极的学习氛围。
2.加强农村幼儿教师和城市幼儿教师的相互学习和交流。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教师的双向流动。把城里的教师派送到农村支教半年或一年,带动农村教育发展;农村教师则到城市学校去实习,充实提高,以解决农村教师单向流动的问题,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从而有效控制降低辍学率。另外,政府也可以在政策方面对农村有所倾斜,比如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巡回授课,鼓励紧缺学科教师的流动等。
3.制定可行的措施吸引学前教育毕业生到农村任教
建立以园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积极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充分发挥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自主性,有效调动各方面力量。要使教研组织网络化,建立县、乡镇、村几级教研网络。县成立以教研员为龙头的中心教研组,各乡镇幼儿园成立以骨干教师为教研负责的教研组,让所有的教师都有机会参与教研活动的机会。
4.农村幼儿园管理者要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师资队伍建设管理体系。实施聘任制,明确聘任的幼儿教师应享有的福利待遇,使农村幼儿教师的经济待遇与城市保持一致,这是保证幼儿教师队伍稳定、消除幼儿教师后顾之忧激励和吸引优秀幼儿教师在农村任教的根本性措施。通过优胜劣汰,清理一部分不具备教师资格、素质低下的临时教师离开教师队伍,使教师形成必要的忧患意识,激发她们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要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使奖惩分明,责任到人。
5.增强教师工作的动力、信心和热情。有学者指出,学校应关注教师的生存、生活与成长,建立人性化的教师管理制度,与教师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帮助教师树立自信,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等,这样才能留得住人才,才能促使教师想发展、能发展、会发展。
(三)幼儿教师自身观念的改变,坚定职业信念。
教师的成长是教育的力量源泉。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高品质的教育。幼儿教师只有不断求知、善于实践、积极反思并坚持不懈,才能成为一名符合现代幼儿教育需要的优秀教师,更好更快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要从多方面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做到各方面协调发展,才能为21世纪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
1.教师应在专业领域多研究、创新,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提高学科素质。2.作为一名老师,应该经常扪心自问你爱你的学生吗?你会爱你的学生吗?你的学生感受到你的爱了吗?教师要不断地发现问题,改进问题,使教育工作朝蓬勃生机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化敏,关于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J],早期教育,2003(5)[2] 李晓菲,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问题域研究[J], 科技文化,2009(6)[3] 于冬青,梁红梅,中国农村幼教师资存在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08(3)[4] 王学琳,农村学前教育现状及发展策略诌议[J],宁夏教育,2009(11)[2] 王雪芹.浅谈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