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课堂建设创新发展的实践研究汇报材料(长兴路)

时间:2019-05-14 05:21: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道德课堂建设创新发展的实践研究汇报材料(长兴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道德课堂建设创新发展的实践研究汇报材料(长兴路)》。

第一篇:道德课堂建设创新发展的实践研究汇报材料(长兴路)

道德课堂建设创新发展的实践研究汇报材料

长兴路中心校

一、指导思想

道德课堂即“符合道德标准”的课堂,是一种高品质的课堂形态,要求全体教师用“合道德”的方式,在充满尊重、关怀、民主、和谐的环境中,在身心愉悦、人格健康、精神自由、生命自主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学业进步和身心全面发展。

二、具体措施

1、关注课堂教学改革,走专业的听评课之路。

课堂就是第一战线,抓住课堂,就是抓住效率,课堂是一切的保证。本学期,老鸦陈小学下决心要把听评课做得扎实,做的出色,做到极致。在开学初,就对整个学期的听评课工作做了整天部署。在以课堂为载体的教学活动中,老鸦陈小学着重关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做“课堂观察”,结合老鸦陈小学老师手中的《走上专业的听评课》,老师们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清晰认识到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央,是每位老师的必修课。

学校的听课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个月:新教师展示课。了解新教师情况,收集第一手资料;第二个月:每个教研组优秀教师示范课,让经验不足老师有个努力的方向,准确把握本学期目标和教学方法;第三个月:对在考试中成绩不好教师,关注这些老师的课堂,深入课堂,帮助老师找困惑;第四个月:新教师汇报课;让新教师在本学期学习的课堂教学的技能在课堂中加以展示提高;最后,老鸦陈小学组织老师听成绩优异老师的复习课,让老鸦陈小学的复习扎实有效。在听课的活动中,每个教研组内的老师必须听,其他老师也可以去听。听完之后,利用间操或下午学生离校时间进行评课。评课老师先自评,先说自己本节课的目标,自己感觉好的地方和不太好的地方。然后,组内其他老师各自谈自己的想法。让上课老师知道哪些地方做的好,哪些需要想办法解决。其他老师在交流的过程中也会对本节课或教学中凸显的问题有较明确的认识。在听评课的活动中,学校教导处也了解到老师在教学中的一些困惑。带着困惑想办法,聊天教研,让老师们做到教学相长。

“同课异构”也是老鸦陈小学本学期主要探索的一个活动。六年级有经验的金红梅老师和刚接六年级的张亚楠老师同上一节课——百分数的应用。金老师先上,上过之后,对本节课的知识点做总结,对学生掌握的情况做总结。张亚楠老师在听完组内评课之后,在金老师的指点下再上本节课。这对新教师的触动特别大。张亚楠老师在评课时说:“这次评课,让我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对我的教学能力的提升起到特别大的作用,这样的活动可以多搞。”

2、做好常规检查监督,构建人文课堂教学。

新课程的定位,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包括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的培养,更要关注学生道德生活与人格的养成,这就要求学校必须立足本校基础与实际情况,确立自己的特色课程。经过很长时间的论证与研究,江山路一小确立了阅读+特色的特色课程,之后学校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提高课程改革与实施水平,包括邀请专家到学校实地把脉规划,邀请教育专家、各级名师到学校为教师培训、为家长提供教育咨询等。具体做法如下:

相对于公开课、观摩课来说,常规课更加朴实、更加实用,所以,近年来,教导处一直注重教师常规课的检查。比如每学期都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进行常规课课堂教学展示、交流;各教研组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制定出了本学科常规课课程教学评价标准。

阅读教学目前已基本成为江山路一小的特色教学之一。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开设课外阅读课每周三节,另外又开设每周一节的课外阅读指导课,由专任老师担任。

构建人本化课堂,一是挖掘教材的人文资源,二是探究语言的人文内涵,三是倾注课堂的人文关怀。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力求老师们表现出三多:一是多一点鼓励。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幻想,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鼓励学生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敢于打破“权威”,勇于创新。二是多一点赞赏。赞赏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添加剂,教师不能吝啬表扬,不要吝啬赞许的微笑,哪怕是学生非常微弱的思维火花。三是多一点期待。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南阳小学以“小学教学合作学习”教学为特色,为明确目标,更有效率地加快建设、促进发展,于2016年元月积极准备,结合本校的实际,力争以其作为深化并打造南阳小学特色学校的着力点。

学校通过版块营造浓厚的合作学习氛围,以课题研究为抓手,积极制定了教学教研计划与制度,形成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发挥教师力量,抓住课程整合契机,使教育教学科研成效显著;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工作,坚持民主参与和科学决策,以合作学习带动各项课程改革工作全面进步;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

一直以来,长兴路中心学校以“构建道德课堂,提升师生生命质量”为目标,倡导“课堂道德”,打造“道德课堂”,努力使“道德课堂”成为学校工作的有力抓手,在今后的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创新方法,把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推向深入。

第二篇:道德课堂建设汇报材料

深入推进道德课堂,教研之花遍地开放

自从道德课堂构建活动开展以来,我校秉承“全力推进道德课堂建设,就是要改善教师的教学生态,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态,让教师和学生在课堂生活中享受到幸福和快乐,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生命质量和生命境界”的原则,立足学校实际,脚踏实地,开拓创新,努力探索并开创“快乐实践道德课堂、道德课堂伴我成长”的局面,让道德课堂理念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中得以有效的展现,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同时助推部分教师在构建道德课堂的进程中脱颖而出,逐步实现学校跨越发展的宏伟目标。

在全力推进道德课堂的进程中,我们的主要做法有:

一、认真学习,领悟道德课堂的内涵。

组织教师观看田宝华局长的讲话录像,认真学习道德课堂的内涵,对道德课堂的理念有了更深刻地认识。学校利用集中学习时间,组织大家展开讨论,结合学习材料进行剖析,共同探讨,全面地把握了道德课堂的实质。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们仔细听、认真记,积极发言,学习深入透彻。通过学习,全体教师深感构建道德课堂意义重大。

二、领导重视,深入实际,工作扎实

学校高度重视道德课堂建设,把它作为提升学生素质、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为了使工作扎实有效,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副校级领导、中层领导、各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参加的道德课堂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道德课堂建设的规划、组织和实施,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密切配合。保障了道德课堂建设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校长带领班子成员深入教学第一线,听课、评课、诊断课,发现成功经验及时在全校推广,发现问题及时展开讨论和研究,商讨改进办法和措施。由于领导重视,深入实际,指导和带领全体教师开展讨论和研究,促使全体教师克服畏难情绪,边学边干,边干边研,边研边改,人人的课堂教学都有了明显改观。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道德课堂奖励机制

本着公正公开透明人文的原则,学校把道德课堂的开展情况纳入学校考核管理之中,并于评优奖先绩效奖挂钩,考核办法细致明确,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实践创新道德课堂的积极性。

四、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道德课堂诊断反思

我校教师认真学习道德课堂必备的八大教学素养和推进道德课堂建设的十大行动策略,并对照自身教学实践自我诊断,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反思和研讨。要求教师在学习道德课堂理念的基础上,对照自己的教学行为和课堂模式进行诊断,以教学反思的形式呈现,写出不足和进取方向。每月上交一篇道德课堂教学反思及教学案例,通过反思总结,全体教师不断扬长避短,自我完善,课堂效率日新月异,明显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以活动促效益,以赛课促提升

我校组织开展了校内道德课堂公开课听评活动,要求参赛教师将道德课堂的理念渗透到三尺讲台,在活动中,教师们精心准备,积极参与,体现了集体备课的优势。每节课课后教导处都组织听课老师进行当堂评课,听课老师也都从道德课堂的评课标准进行评课,即评课三看:看状态、看过程、看成果,看教师是否在课堂中体现了教师的八大素养,是否落实了道德课堂的十大行动策略,以促进道德课堂建设。在评课中,老师们能坚持以“优点谈足,缺点抓准”为原则,实事求是,既充分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又指出问题,提出不足,达到了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效果。

下面我从学习目标的制定、课程整合和作业建设三方面来具体作以汇报:

一、学习目标的制定方面

学习目标是学习的出发点,也是学习的归宿。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有了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学生才能有序、有方向的进行学习。科学制定学习目标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学校组织教研组长积极参加荥阳市教体局及教研室组织的相关培训与学习,利用教研时间对教师进行分享与培训。为每位老师发放了《课程标准》,引领大家积极学习并做好笔记。以年级为备课组,集体备课,依据教学内容,将学习总目标逐步分解为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共同叙写从学生角度出发的细化的学习目标,使之可观察、可测量。在学校的教案检查评比活动中,学习目标的制定是评价的标准之一。在公开课评议中,着重从“学习目标的细化解读”“教师教学行为”“课中学习目标落实情况”等几方面,对教师学习目标的设计、制定与落实进行观察与诊断。这些方式都有效促使教师在学习目标的制定上多用心,多下功夫,从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课程整合方面 我校立足现实,结合学校实际,制订了学校课程计划和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进一步编制课程纲要,确保课程目标的落实,深入推进道德课堂的构建。为保证课程纲要编写的质量,开学前再次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培训。学校成立了《课程纲要》编制领导小组,统一编写格式,把能否编制和使用具有可行性的《课程纲要》作为评价教师教学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教师专业成长的一项考核内容。我校采取“一研二编三分享四完善”的方法编制使用高质量的《课程纲要》。“一研”,经过各教研组老师们的认真思考与协商,统一思想,各任课教师认真研究学科特点、课程标准、教材,深入分析学生的情况;“二编”,指导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大板块认真编制。“三分享”,通过《开学第一课》活动,各学科教师利用班班通把《课程纲要》与学生共享,使学生明确每单元、每节课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知道怎样去学,实现了《课程纲要》对教学的导航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了课程的主体。“四完善”,学期末,每位教师都要在一个学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课程纲要》进行修订和完善。学校45名任课教师都参与了《课程纲要》的编写和使用工作,校长、教导主任也参与其中,指导、示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课程整合中,我校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引导教师开拓创新,将课程有效整合,将多学科渗透到语数英等主导学科中来。沈淑红、张楠、李培霞、王红丽、王慧等多名教师率先走在了前列。语文课中的英语、音乐、数学、美术元素,数学科中的劳技元素,英语课中的折纸活动,这些奇思妙想让课堂大放异彩,学生耳目一新,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这种情景让参与听课活动的老师也为之震撼并争相效仿。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这源头活水带来了整合后的课堂的活力四射,激情似火。

三、作业建设方面

学校成立了作业建设规划领导小组,并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制订了学校层面的作业建设规划,要求语数英主课教师制订了各学科年级层面的作业建设规划。为了激发不同程度学生对学习的需求,除了日常作业外,各教研组教师群策群力,大胆创新作业形式和内容,编写出解释性强、类型丰富、形式多样、科学合理的具有学科特色的作业。语文组依据学科特点对整册教材进行了梳理,从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单元练习等几个课型进行了作业编写,包括基础性作业和弹性作业(收集信息型、补充留白型、主题活动型、观察型、表演型、动手操作型、小组合作型),作业的内容凸显了梯度,也加深了厚度,学生学习的兴趣得到极大激发,成效显著。同时为了规范作业建设,学校从作业项目、内容、完成时间、作业要求、批改方式等方面对教师的作业设计、作业批改及学生的作业习惯培养等做了详细的要求,并制定了相关的作业检查标准,采用不定时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作业检查及反馈,并将检查结果纳入教师考核管理中,从而促进了作业建设规划的有效落实。

在道德课堂的构建中,我们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为农村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教师的学科能力还亟待提高,还需加大培训与学习的力度,提高参与度。

2、在学习目标的制定中,学习目标的解读还存在不够细化、缺乏较强的操作性,学习活动的设计与目标脱离等问题。

3、课程整合工作不太到位,学科渗透不够自然,有生搬硬套、喧宾夺主之嫌。

4、应尽快开展作业日志和作业库的建设,使本学期学校的作业建设规划落到实处。

总之,不思,不足以到位;不思,不足以深刻;不思,不足以进步。我校会以新课程的理念,以道德自觉的高度,去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审视那些不道德的教育现象,努力地加以改进和完善,使我们的教师在道德的环境中进行有道德的教学,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使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人格健全和发展的过程,使我们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和结果都合乎道德的要求,让我们的课堂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

第三篇:2015年学校内涵发展创新项目主题实践研究汇报

2015年学校内涵发展创新项目: “学会交往,争做全国文明集镇小公民”

公民道德主题实践教育研究汇报

新桥中心小学(2015.12.10)

一、项目建设内容概述:

该项目自2012年实施以来,至今已有整整四年时间。在前三年项目建设的基础上,2015年我们进一步充实、完善了实施方案,制定了更加科学合理的实施计划。

一是项目建设的目标更加清晰: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使学生具有遵守规则、学会尊重、勇于担当、拥有诚信、爱心奉献等公民意识和品质,努力成为爱祖国、爱他人、守法制、履行公民义务、人格健全的合格公民。

二是项目建设的意义、价值更加凸现:2015年本项目的建设重在进一步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任务,进一步提升“小学生公民教育”的整体育人功能,使我校的“立德树人”教育更具特色,更加科学化发展,学校文化更有品位,学校发展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是项目建设的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更具特色:(一)《实施方案》突出了以下五个重点:1.文明小公民培养的方法和途径;2.以班级为单位的小公民基本素养培养的研究;3.课堂教学中渗透小公民意识培养的研究;4.校内小公民意识主题活动的实践研究;5.“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合力研究。

(二)《实施计划》强化了“三个结合”:一是小公民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相结合;二是小公民教育与实践体验教育相结 合;三是小公民与学科教学、课题研究的相结合;四是项目建设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更加健全。

1.加强领导、加强管理,强化各处室职能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学校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讨项目建设中的各种问题,并在政策、人力、物力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支持,以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

2.制定和完善管理制度。我们完善了项目建设的质量考评机制、管理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重点在教育管理中改革完善教学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投入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同时,专门设立了相应奖励项目,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项目建设的主体意识,确保项目建设的高效运转。

二、立项支撑课题引领,提升了项目建设的科研含量

1.课题《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培养小学生公民意识的实践研究》为镇江市立项课题;

2.该课题的中期评估报告被镇江市教科所定为阶段性研究成果; 3.该课题的子课题《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自觉检查习惯的行动研究》在镇江市结题;

4.该课题的13个支课题在丹阳市结题。

三、展示活动高潮迭起,项目建设广受欢迎

1.举办校级、镇级展示活动为12次,分别为:(1)小学生为外来流动儿童献爱心展示;(2)家长“三进一讲座”活动展示;(3)“开学第一课”全镇展示活动;(4)“我是环保小卫士”集中展示;(5)小公民“七彩夏日”暑期活动展示;(6)“争做真善美好少年”系列活动展示;(7)“我是文明大使”评比活动展示;(8)“小公民百花园”专栏展评;(9)“小公民主题教育班会”展示活动;(10)“小公民主 题教育”系列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展示活动;(11)“走近张雅琴”主题体验活动展示;(12)“我为‘三镇同创’做贡献”活动展示。

2.镇江市课题中期评估活动展示(镇江教科所);

3.“丹阳市文明大使”评选活动展示(市文明办、市教育局); 4.“丹阳市小公民教育读本”展示活动(市教师发展中心)。

四、研究论文相继发表获奖,教师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1.“小公民读本”通过丹阳市教育局论证并进入课表试用; 2.在《中国农村教育》、《教师教育》、《教学月刊》等省级教育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15篇;

3.在丹阳市级获奖、发表的研究论文28篇; 4.在镇江市发表获奖的研究论文20篇;

5.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和项目建设占教师总数的90%,基本做到人人参与。

五、学校成果及荣誉突出,项目建设促进了学校内涵发展

1.获丹阳市小学课外阅读教学设计优秀组织奖; 2.“小公民教育”被评为镇江市学校特色;

3.被评为“镇江市五好小公民立德守法,真善美伴我行”主题教育先进集体;

4.作为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培养公民意识”主题班会评比结果纳入班主任、教师绩效考核,所有教师、班主任参与评比,1~6年级80%的教师获得主题班会评比奖。

项目建设推动了学校体育的发展:

1.校男子足球荣获镇江市少儿足球比赛男子甲组第一名; 2.校女子篮球获镇江市少儿篮球比赛女子甲组第二名; 3.校田径队荣获丹阳市第十三届运动会学生部小学组团体总分第一名。

六、师生成果荣誉显著,项目建设的育人效益明显

参与项目建设的教师:1人次获江苏省蓝天杯赛课二等奖;1人次获镇江市优秀教育工作者;8人次分别获得丹阳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丹阳市优秀班主任、丹阳市德育先进工作者、丹阳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二等奖。

学生方面:

1.4人次获全国主题教育一等奖;2.18人次在省级各类大赛获奖,其中一等奖为11人次;3.35人次在丹阳市、镇江市各类大赛中获奖。

七、项目建设持续推进,社会反响热烈,学校知名度大大提高

1.《中国农村教育》、《教师教育》、《教学月刊》等省级刊物2015年连续四次对我校“小公民教育”作了报道;

2.2015年12月创建镇江市教育现代化专家组对我校“小公民教育”予以高度评价;

3.《丹阳日报》、丹阳教育网、丹阳电视台前后对我校“小公民教育”进行了20余次报道;

4.“小公民教育”校本教材受到省教科院常务副院长王国强好评。

第四篇:音乐课堂创新教学的实践研究

音乐课堂创新教学的实践研究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红会学校 李崇山

摘要:作为创新性最强的学科之一,音乐在人的发展和个性特征形成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最大优势就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音乐学科的实践性特征,教学内容所具有的体验性和操作性特征,决定了音乐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独特多样的。成功的音乐教育就是通过音乐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发掘创新潜能。立足实践,我尝试建立了一种以主体性、创新性等为特征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教学模式,使音乐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具有创新,变过去由教师指导下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和自主活动,让学生在音乐实践过程中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以满足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的需要。【关键词】:音乐课程 创新

音乐教育是整个基础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希望在于全民族创新素质的提高,在于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涌现。创新人才的培养依靠创新教育。但是,什么是创新,怎样才能创新,音乐课程中该创新什么成为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因此 音乐课堂创新教学,成为新课程改革研究的热门课题,我也一直在为寻求更有效的音乐课堂教学方法与创新,积极努力地进行着探索与实践。我认为创新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索:构建新型的音乐课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与评价创新五个方面。

一、构建新型的音乐课教学模式.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主导的音乐教育,是机械的师唱生模,以灌输式为主要特征。其教育思想是重概念,轻感觉,违背了音乐是感觉音乐的原则,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因此,音乐教学必须建立一种主导、主体相统一,突出情感教育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学模式。过去的音乐课往往是老师唱一句,学生学一句,老师跳一下,学生跟一下。玩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喜欢玩,我们当老师的就要想尽各种办法让学生们在玩中学,玩中实践,玩中创造。过去的音乐课动口多,今天音乐课动手多。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只要把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使其更好地发挥各种才能作为教学的主要指导思想,那么会发现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是非常浓厚的。综上所述:这些丰富多彩的动手实践活动,大大促进了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并使全身动起来,小脑袋更灵活了,在实践中就能出真知,就能动情感,就能练毅力,就能导行动。知、情、意、行均到了位,人的能力就强了,素质就高了。当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离开了对音乐的兴趣和感情,就达不到音乐教育的目的,更谈不上创新了。只有学生对音乐怀有浓厚的兴趣时,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主动地、不怕困难地学习音乐,以获得自信。因此,只有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营造愉快和谐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被一种愉快和谐的气氛所陶冶,感染和激励,使创新意识得到很好的激发,兴趣随之提高。

二、运用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中,新颖、巧妙、有创造性的教学方式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愉快学习的重要保证。只有新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创造能力。从而使其能全面的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

1、自主探究式

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是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去体验和学会学习,以提高其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它不仅是一个结论,更是一种经历。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发展为主的现代教育理念。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参与性、探索性,强调学生的体验、探究、实践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要给学生充裕的实践空间,放手让学生大胆的动手、动脑主动的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身对事物的认知水平。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造精神,使学习成为获得积极、愉快、成功体验的过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小乐手》一课中使其打击乐,管乐,键盘、弦乐,乐器发出的音色及力度上的区别,我特意邀请了本校会这几种乐器的教师,和学生,特意在上课的头5分钟演绎一番,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使同学们有了近距离接触乐器的机会,又拿出一些简单易学的乐器让学生生亲身体验,并亲自演奏,在这个活动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了乐器音响的探究实践活动中,学生们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习也变的更主动了。

虽然是一个个细小的环节,但在这些细小的环节中学生们逐步学会了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思考问题也更加全面了。学习也不再被动,因为学生驾驭了学习,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成了学习的主人!

2、开放式教学

开放式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时代的要求,学科教育功能的要求,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所谓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就是一堂课突出学生的学,为学生的学服务,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学生的学习需求占据主导地位,并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学生独立思考、提出置疑的权利和个性化的学习习惯得到尊重,求知欲望得到不断的激发和强有力的保护,学生的知识能力、思维方式和情感得到客观、公正、公平的全面评价。

教学实践中,我会适时的将学生们带到教室外去感受自然,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从而培养他们注意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3、合作互助式

合作式的教学方式并不是放弃教师的责任,更不是让学生自由的任意活动,而是力图改变教师满堂灌,学生静静听的陈规陋习,尽全力的让学生动起来,积极主动的、合理有效的参与到各种音乐活动中来,形成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的学习格局。充分体现每一个学生在大集体中的个体作用,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知识的建构,从而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式的教学方式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组长在整个团队中的组织、带头作用。各个组员能够在组长的带领下相互团结协作、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要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自己在团队中的作用,都能为团体尽自己的力量。充分的体验到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才能展示式

在音乐课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在课堂教学上适时给学生提供一个才能展示的平台,不仅能够发现学生更多的闪光点,丰富学生的舞台经验,而且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中我经常会给学生创设表演、展示的舞台空间。比如请学生上台演唱、表演歌曲、戏剧表演等各种音乐活动。同学们的胆子比较小,刚开始我总看到学生们上台经常是弯着腰,眼睛看地面,手不知道放在哪里等等这样或那样的情景。可是后来我发现学生们在我的提醒下每一次上台表演都会比前一次要进步许多。他们显得自信多了,站在舞台上像小歌星一样自由洒脱,眼睛敢于和观众交流了,双手时不时的还做出一两个动作来。更值得庆幸的是学生们都学会做一个文明的观众了,当同学在舞台上表演完时,下面的同学会安静地听、认真的看,最后还会自发的给予鼓励的掌声了。我想,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学生们的自信会与日俱增,他们的综合素养也能得到不断的提高!

三、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

学生的音乐基础是参差不齐的,尤其是刚从农村学校合并来的学生其中更有五音不全者。对于这类学生的教学,音乐知识、音乐技能的传授必不可少,但若过分强调训练这方面的技能,将会使他们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消耗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会使他们对音乐产生厌倦心理。英国教育家洛克这样说: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情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把音乐与游戏结合起来,开展游戏教学是培养学生乐感和美感的一条有效途径。所以我采用了游戏法和师生互动法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1、游戏法:

为了让他们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获得创新发展,我决定用游戏的手段,为他们营造一种民主、自由、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走到学生中间,缩短与学生的距离,有序地领着学生走进音乐殿堂。

例1:我唱do学生唱re我唱mi学生唱fa这样把上行、下行音的音阶用游戏的方式来完成。然后又让学生用默唱的形式来弥补学生对音准(偏唱及对各音音高)的感受。根据学生对各音音高的理解,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我给学生六个音,它们分别是:5 6 7 1 2 3让学生根据各音的音高次序及各自的身高分别组成六人一组排成一条队伍,接着最矮的同学唱我是5,其次我是6 ……再按下行音从最高的一位同学开始唱。让全班同学评价他们的游戏,学习他们的优点,例2:学生学唱歌曲之后,进行巩固练习时,我会拿出自制的简易小话筒,随意指向任意一组或一人,类似接龙进行传唱。或将话筒交给学生,由他们自由传唱。学生很喜欢这一活动,当话筒传到自己手里时,就像一个小明星一般投入。这项活动的开展不但增加了学生的演唱兴趣,而且容易检验学生学唱歌曲的熟练程度。同时也指出他们的缺点,而使发言者也得到了应有的提高。大家在游戏或观察的过程中都很投入,发言也很积极。

例3:教师邀请一位同学做游戏的主角,把他的眼睛蒙上,让他从教室的最后走到最前面的黑板处,然后找到粉笔在黑板上画出获胜的笑脸。活动的过程中,用学生会唱的歌曲作为路标,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一个小组始终是正确地演唱,而当他摸索走路的方向不对时,其他小组则故意把音唱得过高或过低,待他回到正确方向后,大家又都正确演唱。在歌曲唱完前,他如果能够在黑板上画出笑脸,则为获胜。反之,则为失败。这一活动可在课前5分钟,上课20分钟左右或临下课5分钟时进行,能够起到调动学生情绪,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

例4:这一活动适合于歌曲学会之后的考核检测过程。即以四人或六人为一小组作为一个整体,上台演唱歌曲。小组上台演唱时,台下的同学全部成为评委。演唱结束后以8分、9分、10分作为投票标准,每位评委只能举一次手投票。哪一个分段举手人数最多者,视为最终得分,并将该得分记入小组内每位同学的平时成绩之中。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每个小组一学期内必须有一次这样的展示机会。这种活动一方面让部分胆小谨慎的同学能有个陪伴,使其上台时减少了恐惧感,增强了成就感。另一方面;那些擅长音乐的同学必然要帮助本组的后进生,才能取得整体的好成绩。学生在欢快的游戏活动中参与了对各音的音高及音准的感知,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2、师生互动法。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相互促进、教学相长、共同完成的过程。教师既要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关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在互动中完成教学任务。针对学生胆小,有表现欲的特点我特意走到他们中间和他们一起完成活动如:每次在进行创编表演的教学活动时,我常常走到学生中间,观察他们需要什么,或者和他们一起进行创编,执教《黄河对口曲》一课中,学生完全唱会歌曲后,要求学生聆听教师用歌声提出的问题,根据曲调填词进行回答,同时学生也可以模仿着提出问题,教师来回答。如:生:什么圆圆在呀在半天呀?什么圆圆在水间?师:太阳圆圆在呀在半天呀,荷叶圆圆在水间。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参与、合作、探究能力,学生在课堂的40分钟里,关注的是老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教师的喜怒哀乐有时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课程的热爱程度,教师更多地走入学生中去,不仅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也加强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生动有趣、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中去体验音乐、探究音乐。

四、运用创新的教学手段(1)导入创新

有创新的导课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和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可以说,有创新的导课乃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准备动作,为师生即将进行的思维活动作好心理准备。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授课前五分钟,是学生兴致高昂,注意力最佳时期,教师要善于抓住有利时机,精心设计好开场白,才能为上好整节课奠定基础。

(2)情景创新:在八年级教学歌曲《为了谁》、这一课时,让同学们看到让学生体会到人间的真挚的情感,学生们渐渐进入情境,这时,老师弹起了歌曲《为了谁》的旋律,并轻轻哼唱歌曲,在舒缓、柔和的意境中,随着老师深情的演唱,学生们情不自禁地一起随着琴声轻声唱起了歌曲。通过教师对音乐的理解,通过教师角色的变换,通过教师视频给出的画面,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懂得了人间的真爱。

(3)节奏教法创新:节奏是音乐的骨架,是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由于我校学生大部分是从其它农村学校合并来的,所以音乐知识是良莠不齐,因此,节奏学习成了一个重点的学习。要使他们真正理解并掌握节奏,必须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生动有趣的故事,运用视觉和听觉同步感知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理解。那么节奏这么重要怎样才能更好的训练学生拍准呢。

1、手拍(用手拍的方法表现拍号的强弱规律。)

2、心拍,学生在唱时,表现出的抢拍子是因为对音乐速度和节奏的变化反应不敏捷造成的,此训练就显得极为重要了,那心拍就是(在心里将每小节的节奏按口头念出来)

3、形象拍(在心里模仿打击乐器打节奏。)如:在教授二拍子时,就可以利用双响筒打出强弱拍。

4、数拍(在标有数字的地方拍击掌,标有记号的地方用心数。)

例如;我在教乐理知识二分、四分音符时,一般教学只讲二分音符唱二拍,四分音符唱一拍等。这些概念对于同学们来说既抽象又枯燥,我就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出发,从而将拍子的抽象概念与声音的长短联系起来,让学生说出自己听到过的声音并分辨声音长短:如火车汽笛声长、汽车喇叭声短;心脏跳动声短;猫叫声长、狗叫声短等等。其次,通过打鼾声、猫叫声和心脏跳动声、狗叫声分别代表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使学生得到直观的感性认识。接着,让学生闭眼聆听老师发出的不同节拍的走步声和跑步声,由学生用拍手、跺脚的方式把听到的模仿出来,从而完成由声音感知到动作感知的过渡。当他们亲自感知到节拍的时值概念时,就可以自己去创编简单的节奏,小部分同学编创如下:

打鼾声:2/4 × - |× -|| 呼

心 脏 声:2/4 × × | × ×|| 咚 咚 咚

咚 猫 叫 声:2/4 × - |× -||

喵 喵

狗 叫 声:2/4 × × | × × || 旺

旺 旺 旺

这些声音都是农村的学生们非常熟悉的,所以创编时,节奏拿捏得很准,学生热情也高涨。在这个听、说、做得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很好地锻炼。

附文章

(4)利用教学设备创新:

1、多媒体

以前只有城里有多媒体,虽然我们学校是农村学校,但在2007年就配备了多媒体教学,我利用多媒体信息量大,交互性强,快捷简便,直观形象等特点,通过图象、文字、音响等来刺激人的感官,从而产生联想,使其充分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想象思维的展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生动形象的画面,悦耳动听的声音,清晰的语言,具有很强的视听效果,它超越于其它一切教学手段。如讲名曲览胜《兰花花的故事》一课,运用多媒体课件,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及动听的歌曲展现给学生,使学生能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歌曲中表达的情感,我运用了多媒体演示,整个过程让学生一目了然,清晰地领悟歌曲中要表达的情感内涵。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当潜心钻研,精心设计,善用、巧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让它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辅助教学的作用。

2、电子琴

电子琴作为一新型乐器已受到越来越多人青睐。形象多变的音乐,强而有力的节奏使学生一听就有情不自禁的动起来,针对现象,如果老师投其所好穿插结合简而易学的舞蹈,那效果尤为突出,学生会因为形式新颖、气氛活泼、简单易学、寓教于舞会爱上音乐课。(5)、创新评价

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要慎重,运用激励性机制对学生进行评价不失为评价的一种好方法。若评价的方法不正确,可能会扼杀学生音乐学习的愿望与兴趣,会把音乐教育引向歧途,更不用说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音乐教育不是为了培养音乐专业人才,更不是培养音乐家,其宗旨是为了育人,要在统一培养的基础上发展个人专长,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美的享受,美的陶冶,美的滋润。所以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就显的尤为重要,在实践中我探索了一种评价方式与大家共享。如:在教完一首新歌时,我常常用小组竞赛的方法来熟悉和巩固歌曲,小组竞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歌曲兴趣和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竞赛前,我要求学生要认真聆听其他小组的演唱,并提供评分标准,让学生自己担任评委相互评议。然后引导他们从歌曲的情感、音准、速度、力度等方面进行评价,最后还评出一位最佳评论员。这样,学生在欢乐激烈的气氛中,不仅提高了音乐表现力、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知道了自己的优点,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更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音乐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不同特长的学生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所以我让学生自由组合,按教材内容选用唱、奏、跳等方式来进行表演,学生自己选出代表组成评委,分组进行比赛,在分组比赛后进行个人才艺表演。实践证明,用这种方法可以减轻学生对考试的恐惧心理,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在考核过程中同学十分投入,课堂既轻松活泼又井然有序,不仅培养了合作意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编排能力。

综上所述创新教学势在必行。

音乐创新课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突出音乐本体,强化审美体验。音乐是听觉的音乐,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整个创新课的过程中。

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审美、而强化审美体验的重要手段是充分运用音乐本体(如节拍、节奏、旋律、速度、力度、音色、调式、和声、配器等)的力量去教育感染学生,才是学习音乐最积极最有效的方法。因为无论是歌曲还是乐曲,都远远超越了歌词和曲名的本身,从更深更广的层面表达了人类的情感体验。因此,在创新课题教学中除了对作品进行简洁的语言描述之外,应着重通过对音乐本体的分析与比较,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2、激活创新思维,体现成功愉悦。

音乐学科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学中的歌曲表现、欣赏理解、器乐演奏、舞蹈律动都属于音乐的二度创作。如何在这些教学活动中,激活学生的音乐思维,创设一个探求学习的良好氛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创新课教学的根本,必须牢牢把握。

在具体的音乐创新实践活动中,教师应注意重点和层次,做到科学合理,既能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又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充分展示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并在成功和赏识中获得创造音乐带来的愉悦。

3、发挥主体作用,建立和谐关系。在创新课教学中,要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善于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保证学生在参与各种教学活动中具有积极性和自信心。

在教学中,教师作为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和音乐之间的桥梁。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实施,教师应注意建立民主、和谐、交流互动的师生关系,并采用多样的组织形式,创设充满美感的人际关系和课堂环境,使音乐的美在创新课教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研究的成果:

实践成果:

1.学生方面:

课题研究者由于提升的理论水平,树立了新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行为有了很大创新,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很大变化。

(1)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主动参与音乐创新实践活动。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创新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看、听、唱、想、动、奏、演等感知活动,如课堂教学中的创编表演活动:创编节奏、声势参与、创编旋律等创造性表现活动,通过切身体会与感受让学生兴趣增强,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并在参与过程中得到实践的创新。学生的兴趣明显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明显提高,思维能力、创新素质及学习成绩明显高于其他班。

(2)学生学习心理和行为得到了改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吸取学生的意见,我在教学中注重创设自主参与实践活动的情境,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和行为,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到积极主动参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课堂气氛不断活跃。学生探究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2.教师方面:

(1)研究者新课程理念增强

教师转变了教学观念,转变了角色。三年的研究和实践,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教育观念的自我转变。能对自身工作和任务重新认识与定位,从过去单纯传授知识到和学生一起分享理解,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师生关系有了重新认识,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让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2)研究者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

认真研究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实践和创新,我的课堂教学逐渐形成了以下风格。第一,引导学生进入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第二,教学内容生活化、生动化;第三,教学方法多样化,课堂教学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3)课题研究者提高了科研能力

教科研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捷径。在课题研究之前,我对科研充满了神秘、神圣感,觉得遥不可及,可亲密接触之后,才发现科研就在我们身边,科研是为了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才知道课题研究的步骤和方法。为了更好地研究,我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拓宽和加深自己的知识领域,提高分析处理信息能力;做调查研究,去获取与课题相关的种种信息。总之课题研究让自己正逐步由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转变。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积累了很多教育教学经验,有多篇论文发表或获奖,其中论文《音乐课中 知识与教学技能谈》获得全区论文比赛二等奖,《音乐课的魅力》获得全区论文三等奖。教学反思《教鞭变道具》获全市二等奖;《音乐学科学业成绩评价方案音乐学科》获全市二等奖;案例《你好 朋友》、《卖报歌》分别获得全国二等奖;案例《与命运抗争的最强音》我多次在灵武市、银川市级承担公开课、观摩课,以及国家级观摩课级。

以上就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小小的积累,希望能给各位同行带来新的思想和方法,当然音乐创新课是在主体性教育论和创新教育论指导下,改革传统的旧教学方式而出现的崭新的、富有生命力的新教学模式,它体现了以人为本和创新发展的教改思路,已经引起音乐教育界的普通关注和重视。但由于创新课形式尚处在探索阶段,人们对其理论上的建构和实践性操作的认识还不全面。为此写出此文,谈谈对音乐创新课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一些思考,以期引起各位同行的讨论。

主要参考文献:

1、《关于创新教育的谈话》(阎立钦 中央教科所)

2、《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央教育部制订

3、《音乐教育论》(郭声健 著)

第五篇:豫兴中学关于道德课堂建设汇报材料

构建道德课堂,提升师生生命质量 郑东新区豫兴中学道德课堂汇报材料

基于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贯穿落实以“育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构建“以学生为主体,先学后教,少教多学”的文化课堂模式。我校自2011年起认真学习,实践探索。以“为孩子的成长奠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办学理念,充分将道德课堂的理论应用于实践,不断探索高效的教学模式,为真正实现和谐高效的道德课堂,做着积极的努力。下面就我校道德课堂建设工作有关情况作以汇报:

一、强化组织领导,彰显学校文化。

1、管理文化

学校管理对象的主体是人,在学校管理中单靠制度管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以人为本,以师生发展为本,用人文精神管理学校,关注师生的需求与发展,且把建章立制的纲性管理同人文精神的弹性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挖掘教师的潜质使教师树立为教育事业献身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落实到本职工作中去。建立一种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使每个教师的劳动真正受到尊重。另外,为了构建学校文化底蕴,打造学校品味,我校从教师职业道德抓起,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通过各种形式,培养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态度,使教师具备高尚的师德,健康的心理品质,健全的人格,崇高的科学精神。

2、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需要。

我校原来基础较差,育人环境从硬件到软件和同类学校相比都有着较大的差距。为了加强学校显性文化建设,我校努力整合各方资源,使学校环境逐步得到了改造,各项设施不断得到完善,完善了学校伙房设施,加强了实验室和图书室建设,安装了校园路灯,粉刷了校园围墙,还修建了综合楼。我们的教学楼校长把它起名为睿源楼,我们的综合楼又叫知远楼。

为了提升教育内涵,为学生学习生活创设优雅整洁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我校着重于对校园文化进行规划、实施和更新,并在学校综合楼显眼的位置设置了标语版面条幅橱窗等。“诚爱,和乐,尚学,创新”的校风,“博学,启智,善守,合作”的教风,“乐学,善思,探究,超越”的学风彰显了我校积极向上的教、学风气。我们的校训:厚德,达才,弘毅,致远。室外悬挂名人名言温馨提示等,充分显示了学校办学思想和人文特色。总之,标语、横幅、标牌,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为师生工作、学习、生活创造了宽松、愉悦、舒适的环境。

还有教室内,为了突出班班有特色,围绕小班化管理进行了总体规划和实施,从班训、班风、班级誓言等方面都进行了设计,实现了一班一景一品的预期目标。

3、课堂文化

构建和谐、生长的学习生态,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和情感收获。道德课堂学德的构建是以“小组学习”为形态,以“独学、对学、群学”为基本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课堂又以展示为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出“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端正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地位,从而打造高效课堂。

二、遵循教育规律,构建道德课堂

在教育中,坚持教学改革在学校各项改革中的中心地位不动摇;坚持教学基本建设在学校各项建设中的优先地位不动摇;坚持教学质量在学校发展中的首要地位不动摇。

第一、加强学习,提升认识,转变观念。

1、认真学习田局长关于实现道德课堂的讲话,提高教师对构建道德课堂重要性的认识。学校要求教师认真研读田局长讲话的实质精髓,督促教师以道德课堂要求教师必备八大专业素养为标准,加强自身建设。学并积极推进道德课堂建设的十大行动策略,真正将打造道德课堂这一理念落到实处。

2、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体局关于《课程纲要》、导学案编写及使用的指导意见,中小学作业建设的指导意见,并开展教师理论考试,强化教师对道德课堂必备元素编写及使用方法的认识。

第二、扎实有效开展“课标解读”工作,推进新课改。

新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课程目标既是课程的出发点,又是课程的归宿。在制订、实施课程方案时,必须明确课程目标并且要清晰地予以表述。

抓好培训,更新理念。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要让教师及时更新和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吃透和掌握新课程标准的内容和精神,补充和更新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手段。

学校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方式,先后邀请教体局的相关专家来校进行工作指导,并组织教师赴市直学校、杜郎口等中学学习,学习先进课改经验,对促进教师树立课改理念,推进新课程实施,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同时,学校还鼓励教师多形式、多渠道参加专业培训,对教职工课改学习、学历进修、继续教育、业务培训等给予政策、资金支持,对教科研成果进行奖励和表彰,提高教师参与课改,探索课改的积极性,清华课改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和培训,教师充分认识到解读新课标是实施教学的前提,推进新课程改革,必须首先解读课标、研究课标、落实课标。

第三、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实现课堂教学道德化。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必须努力实现新的突破,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必须改变。实践证明:一流的学校在创新,二流的学校在模仿,三流的学校顽固不化。我们不能只停留在模仿的阶段。学校及时引领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交流,探索落实新课标要求的教学方法。

第四、积极推进《课程纲要》的编写和使用。

本学期初,我们学校严格按照教体局关于转发郑州市中小学教师学科课程纲要编制指导意见的落实要求,让教师明确什么是课程纲要,为什么写课程纲要,怎样写课程纲要。

教师们认真学习《课程纲要》编写与使用指导意见,以备课组为单位,以个人的形式先针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认真揣摩新课程标准,用心对学期总课程纲要和单元、模块纲要进行了编写,然后,拿交小组讨论,修改完善。学校领导小组还在预备周对教师的课程纲要编写及使用情况做了全面检查。

第五、推行“学案教学”,实现有效教学。

学校立足实际,积极推行“学案教学”,促使课堂教学由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把传统的“教案”转变为组织、引导学生学的“学案”,使课堂成为学生主体参与、学习提高的过程。

同时,在班级里面建立学习小组,进行学习互助小组培训,组织学生以互助 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有效开展“导学案”的教学。

三、应用信息化教育,对师生的成长负责

构建道德课堂,我们追求的目标: 低碳高效的课堂、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课堂、促进学生精神成长的课堂、师生共同发展、共同成长的课堂。

为此,我们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情况,可以概括为“三抓三促”,即“抓教育投入,促条件改善;抓学习培训,促技能提高;抓设备应用,促教学质量”。

(一)抓教育投入,促条件改善。

学校班级有多媒体,实现了“班班通”,12套高配置学生电脑教室,6各功能处室配备了办公用机。在微机室装有互联网,而且有wifi链接,学校设立公用邮箱,学校qq群,学校微信、微博等。

(二)抓学习培训,促技能提高。

我们把教师培训摆在重要位置上来抓,坚持以校本培训为基础,以实践应用培训为重点,全面提高教师运用水平。集中时间、人力、物力,就信息化技术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对全体教师进行集中培训。

(三)抓设备应用,促教学质量。

为了确保信息化教育设备的正常、有效运转,使其更好的为教学服务,我们高度重视信息化教育设备的应用工作:

1.网络教研。通过学校公用邮箱、qq群、微信、微博、班班通平台等,真正做到了教学方法共研,教学内容互商,教学问题同做,教学资源共享。

2.电子备课。鼓励教师全面实施基于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设计电子备课,备课三步走,第一步老师整理好自己的电子教案及相关课件;第二步教师集体研讨修改,形成适合自己教学的个性教案;第三步把自己的备课每月发一次到学校公用邮箱,便于学校检查、资源共享、教学使用。

3.资源积累。我们不断完善资源库建设,把云教育资源(郑州教育信息网和国家信息化教育网)、网络资源(因特网上的教育教学资源)、班班通、自主研发资源,教师自己的教育教学资料,统一保存。实现了网络资源和自备资源的全面共享。

反思我校道德课堂建设,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由于老师怕完不成教学任务,还是没有转变教学主体,仍存在教师讲得多、学生学的少,学生有能力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依旧包办的现象。

2、我们目前的导学案编写流程存在不科学现象,没有真正将编写、研讨、复备、修改引向深入。

3、仍有教师导学案编写时,为学生制定的学习目标,表述不够清楚,缺乏具体的操作性。学生看后不能完全明白这节课学习的要求和目标。学习环节,学法指导不是很具体,导学案缺乏指导性。

4、仍存在一些课堂教师讲得多,学生学的少,尤其是一些学生有能力解决的问题,教师仍包办,没有大胆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5、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方案还不够完善,不能真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小组分工不明确,组织不严密。学生学习小组建设,我们只是面对于课堂的教学,其实还应该面向学生的管理学习小组建设,但我们还没有意识,老师整天叫着累,但不知道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和学生的能力培养。

7、课堂上教师设计问题缺乏层次,提问缺乏深度,缺乏思维含量和课堂价值。

为此,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对教师教学业务能力和践行道德课堂能力的培训与提高。

2、要求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对课标、教材教法和道德课堂十八条的学习研究、学情的研究,提高编写导学案的质量,使其方便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活动和教师的检查落实。

3、要把“让课堂充分动起来”变成一种教学常态,教师要真正更新理念,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4、提高教师基于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教学设计技术能力,以便于老师在课前、课中、课后反思,体现教学先学、展示、反馈的教学流程。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没有责任,就没有工作。”课程改革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有一种智慧叫行动。行动就是改变,持续的行动,持续的改变,智慧的生成自己的事业。有一种品质叫坚持。坚持就是突破,持续的突破,持续的生成,持续地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和专业成长。我校将积极构建道德课堂,在继承传统的经验上,突破当下的一切难关,真正让师生展示自我、享受快乐。

下载道德课堂建设创新发展的实践研究汇报材料(长兴路)word格式文档
下载道德课堂建设创新发展的实践研究汇报材料(长兴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