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柔性管理下知识型员工发展与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柔性管理下知识型员工发展与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内容摘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间的竞争已经转为知识和能力的竞争。传统的物质资源和资金资源己不再是企业获取竟争优势的源泉,智力资本正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最大来源。知识型员工是智力资本的主要载体,知识型员工自身的工作态度决定其生产率的高低,进而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潜在的竞争优势是否能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企业应根据知识型员工的特点,采用柔性管理策略,才会取得好的效果,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柔性管理,知识型员工,高科技企业
一、知识型员工的概念
知识型员工是指一方面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知识型员工本身具备较强的学习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总体来说,知识型员工应该是指这样一群人首先他们从倾向和职业上说,主要从事脑力劳动而不是从事物质生产;其次,他们的工作过程是对自身所拥有的知识进行创新性运作的过程,通过自己的知识或智力使价值得以实现;此外,他们的思想有一定的深度、独立性和创造性。综合以上观点,我认为知识型员工应该是具备较强的学习和创新能力,能充分利用科学知识提高工作效率的脑力劳动者,他们一般员工更注重追求自主性、个性化和多样化,更注重自己的尊严和自我实现的价值。知识型员工包括研发部门的研究人员 组织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工程部门的技术人员。
二、知识型员工的特点
1、创造性
知识型员工以知识创新为其核心工作内容,是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中,依靠自己的知识,充分发挥个人的资质和灵感,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运用头脑进行创造性思维,并不断形成新的知识成果,推动技术进步 产品的创新,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创新是知识型员工最重要的特征。
2、复杂性
复杂性首先表现为劳动行为的复杂,劳动过程和行为难以监督。其次,复杂
1性表现为劳动成果的复杂,劳动成果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常常也是很难度量的。最后,复杂性表现为劳动评估复杂,劳动过程与成果的复杂决定了评估的复杂
3、成就性
与一般员工相比,知识型员工更在意实现自身价值,并强烈希望得到社会的 承认与尊重。因此,知识型员工更热衷于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把攻克难关看作一种乐趣,一种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
4、自我性
知识型企业中,员工一般具有较强烈的个性,独立性强。一般来说,员工更 加倾向于独立自主,这种特征表现在对工作的灵活性的要求以及宽松的组织气 氛。而且出于对自己发展前途的强烈追求,知识型员工更愿意向知名度更高、薪酬更优、培训更好、有更多发展机会的企业流动。
三、柔性管理机制
对知识型员工可用经济利益激励,权力与地位激励,文化激励。尽管大多数的知识型员工受过高等教育,有一定的奉献精神,但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不能因此就把他们当成雷锋,缺乏必要的激励,就会出现花不该花的,拿不该拿的现象。如果大范围的出现这种情况,那就不仅仅是人品问题那么简单,而是制度问题了。
1、经济利益激励
经济利益激励除工资外还有多种方式:岗位工资、年终奖、职务消费、福利补贴、期权、企业产权、持股等。①岗位工资其实就是岗位的价值,按照岗位高低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工资标准。②职务消费就是按照员工职务给其本人一部分经费用在消费上。③福利补贴可以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采取一些比较有特色的方式,比如多给员工买几份保险,解除员工的一部分后顾之忧。④产权应给出资人,但应承认知识型员工的人力资本,他们也贡献了特殊的资本,但不能以工资的形式发给他们,工资是劳动报酬,产权的收益才是资本报酬,资本必须取得产权。权力与地位激励
可以让知识型员工中的精英分子作企业的CEO,让知识型员工真正在企业经营中说了算。而让董事会主要负责选择、考评、制定以CEO为中心的管理层及他们的薪酬制度。显然,这样做,有利于减少企业中的矛盾。如果不能保证董事会决策的不失误,不如将权力交给员工中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管理的优秀人才。还
有,可以成立战略决策委员会。成员主要来自于管理、经济、法学及多方专家,同时还可以有来自于本企业的员工,战略决策委员会的作用是形成一支持或否定CEO决策的咨询机构,显而易见,能加入这个机构,意味着对此知识型员工本人能力及价值的承认。
2、文化激励
人的需求层次不同,高层次的需求是成就感,是别人的承认,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企业文化塑造,必须要在观念上承认知识型员工的地位和作用,理念上要有等级的差别,只提没有能力大小只有分工不同是不行的。承认能力差异就必须承认收益差异,不能老讲平均主义。应建立:能力不同、分工不同、收益不同的企业文化导向。
小结:
总之,柔性管理是新世纪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新趋势,在以知识经济为特点的今天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根据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特点和个性特征进行柔性管理,必将产生良好的激励效果,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周春蕾 闻晓翔 张晓明: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实证分析【J】.人力资源.2006,第3巷,461期:P 241
[2]杨春华:中外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比较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6
月号.:P 168
[3]曲岩 李角奇:构建现代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J】.现代企业.2007,10月号.:P 10
[4]胡建平李桂兰:应急员工:你拿什么让我敬业【J】.人力资源.2004,P 168
[5]苏永芳: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探讨【J】.中国外资.2009,第2期:P 154
班级13371 学号 2007303030 姓名 吕焰
2010年06月
第二篇:知识型员工的柔性管理
知识型员工的柔性管理
摘要
本文以长庆油田今年来实行的人力资源柔性管理机制为例,论述国有企业如何从“以人为本”原则出发,应用各种“柔性”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对管理对象施加软控制,营造激发知识型员工内在潜力和创造精神的企业文化,搭建知识型员工施展才华的舞台,从而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工作效率
4第一章 引 言
进入21世纪之后,人了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现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更多地取决于知识的拥有、创造和利用。目前我国企业正处在由传统经济到知识经济的转变时期,知识正在或将替代土地、劳动和资本,成为主要的价值创要素,知识劳动成为更有效的高附价值劳动。油田企业是知识分子集中的知识型企业,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好知识分子的智慧,为油田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问题。
本文以长庆油田近年来实行的人力资源柔性管理机制为例,论述了在国有企业中针对知识型员工的柔性管理机制的应用与方法。
第二章柔性管理机制的定义及基础内容
2.1柔性管理的含义
对于我国学者而言,所谓柔性管理主要从“以人为本”讲,认为柔性管理是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手段在员工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员工的自觉行动。柔性管理注重的是管理对象——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强调以非强制的方法进行管理,从而对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最终让知识型员工自愿地为组织目标的实现而行动。
2.2 柔性管理的特点
柔性管理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其内在的驱动性、影响的持久性以及激励的高效性。柔性管理的最大特点主要在于不是依靠外在的权利影响力,而是依靠人性解放、权利平等、民主管理,依赖于员工内在的心理过程,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个员工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因此,具有明显的内在驱动性。
2.3 柔性管理的作用
首先,柔性管理能激发人的创造性。柔性管理通过感情诱导、激励尊重、心理沟通等潜在的、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企业精神和理念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员工将心甘情愿的为企业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其次,柔性管理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外部经营环境。柔性管理要求企业组织必须提高对市场需求反应的灵敏性,提高内部信息流动效率,加强内部的合作与协调。
再次,柔性管理能满足柔性生产的需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更加需要生产柔性化和精细化。
2.4 知识型员工实施柔性管理的必要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知识型员工作为诸要素中最活跃、最具有创造力和最有价值的要素,其开发利用状况越来越受到重视。企业环境和人力资源发展的变化,需要管理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和运作方式,不断进行管理创新,需要管理方法更加多元化、人性化和柔性化。因此,只有主动抛弃传统刻板的管理方式,用柔性管理的理论和方法,采用灵活的管理技巧,注重开放人力资源的智力,激发人力资源的潜能,才能使知识型员工更好的为企业所用。
第三章知识型员工柔性管理体系构建
一项完整的柔性管理体系的构建应具备体系构建的原则,目标和具体内容,因此,知识型员工柔性管理体系的构建应着眼于提高管理效率,保持企业持久竞争力这一目标,本着人本化、系统化、动态性原则来进行。知识型员工柔性管理体系构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基础构建、职能构建和环境构建。基础构建主要针对对于组织结构、领导者风格和刚性管理的辅助作用进行论述;职能构建从人力资源管理入手,重点阐述了工作设计、员工培训、激励制度、薪酬管理和职业生涯设计的柔性化管理方式。最后立足于企业的管理环境对企业文化、工作制度和员工流动进行了全面构建。
3.1柔性管理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3.1.1人本化原则
柔韧性管理是相对于人的管理而言的,人在整个管理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因此整个体系的构建要将人、将知识型员工放在第一位,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使员工在整个体系运转过程中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要坚持人本化原则,将“以人为本,尊重人性“贯彻到体系各个环节之中,使知识型员工感受到组织的尊重和重视,感受到自己是组织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充分
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3.1.2系统化原则
知识型员工柔性管理体系是针对于知识型员工而建立的一套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企业管理知识型员工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支持,从而帮助企业引进人才、管理人才、留住人才,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1.3动态性原则
作为知识型员工的基本管理体系,柔性管理体系必须要适应周边环境发展的需要。它必须是一个动态的体系,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僵硬的制度。3.2知识型员工柔性管理体系内容构成3.2.1工作设计的柔性化
工作设计是确定员工工作活动的范畴、责任和工作关系的管理活动,是对工作完成的方式以及某种特定工作所要求完成的任务进行界定的过程。目的在于更好地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工作能力,实现组织目标。工作设计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石。
在传统的工作设计中比较偏重于形式上的规范性、刚性,过细的工作描述导致管理层次过多,影响纵向沟通的效果。原有的管理模式缺乏弹性,不利于鼓励创新,难以解决日趋复杂的技术问题和经营问题,偏重于考虑由上至下的管理者管理的需要,而忽视了工作设计应有的灵活性、柔性。
对于知识型员工而言,其激励因素依次为个人成长、工作自主、业务成就和金钱财富。因此其激励主要来自工作本身。因此工作设计应重视员工授权,并重视工作任务特性,以及围绕团队来进行。知识型员工偏爱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以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判断直觉,分析能力等得到充分的发挥。知识型员工工作设计应该放弃以人体为组织基本单位的观念,而应以团队作为组织的基本单元,团队工作方式下,员工的工作更加灵活和弹性化,团队能够促进知识型员工参与决策过程。有助于满足员工工作责任、成就、认可和自尊的需要,参与本身可以为知识型员工提供内在激励,会使他们的工作更加有趣和有意义。
63.2.2知识型员工培训的柔性化
柔性培训是现代企业培训的方向,也是针对知识型员工最好的培训方式。因为知识型员工培训需要更具外部环境的变化和组织内部的需要进行灵活调整,即培训也需要柔性化。
灵活应变是柔性培训的本质要求和关键所在。组织要向真正做到柔性培训,首先必须搞清知识型员工培训的内容需求和外部要求有哪些,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培训。从总体上讲,主要包括员工需求、职位需求和市场需求三个方面。
3.2.3创建知识型员工的柔性激励制度
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斯研究发现,在缺乏激励的环境中,员工的潜力只能发挥 20%--30%,即刚刚能保住饭碗;而在良好的激励环境中,同样的人却可以发挥潜力的80%--90%。由此,激励的作用可见一般。詹姆斯认为:“人性中最本质的东西是被人欣赏。”有影响力的领导者通常对员工的个人价值和动机比较关注,只有对人的本性有一个较深的理解,弄清人们各种活动的理由,才能针对不同员工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激励策略,营造高效的各种氛围。
3.3 知识型员工柔性管理体系环境构造
3.3.1建立柔性工作制度
对于知识型员工自主性特点及工作自主的需求,需要实行可伸缩的柔性工作制。柔性工作制是把工作时间分为柔性工作时间和核心工作时间,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在柔性工作时间段内,知识型员工可以灵活的选择自己工作的具体时间和方式,自由选择上下班时间。核心工作时间段是员工必须到岗的时间。
3.3.2构建创新型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不断创造,不断实践的过程。员工不仅是企业文化的创造者,而且是企业文化的载体,是企业文化的承载者和实践者。可以说,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是寓于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之中的。构建创新型企业文化,具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加强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精神文化是指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规范、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
(2)加强企业制度文化建设。主要是从企业管理制度着手。改进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来带动企业制度文化的建设。
(3)加强企业物质文化建设。通过企业物质文化建设,折射出企业的经营思想、管理哲学、工作作风和审美意识,使企业形成一种外在的、优美的环境文化。
如上所述,通过创新企业文化的建设,使知识型员工充分认识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的一致性、个人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的一致性、自我管理与企业制度管理的目标一致性,个
人成材与企业成功的一致性。
第四章油田企业柔性管理机制——以长庆油田采油二厂为例 4.1 改革管理方式,调动员工参与企业文化管理的积极性
充分授权,委以重任,提高知识型员工主人翁责任感。我们从规范制度和流程入手,健全完善
科学、严谨、规范、公正的人才管理和评价体系,营造一个鼓励创新、宽容个性、信任理解、健康和谐的人文环境,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例如我们在生产和科研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做了规定,每一个项目都要吸收年轻技术人员参加,而且年轻人的比例不能低于50%。每年开展青年技术节活动,要求近五年参加工作的青年技术人员每人必须申报一个课题,参加交流评比。这种高度的信任感和高于自身要求的期望值,推动知识型员工不断奋进。
实行项目长负责制,形成竞争性的价值观。近年来,我们队所有生产、科研项目都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来落实,所有的项目组都要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来产生,职工上岗要凭能力、靠竞争,职工的收入与完成工作的数量和质量直接相关。在这种情况下掌握新技术、能力强、作风硬的人员就成了“抢手货”,一个人能同时参加多个项目组,锻炼机会大大增加,自身价值也得到充分地实现。如今,“岗位靠竞争、收入凭贡献;竟争无处不在、努力不能停止,已经成为油田知识型员工的自觉意识。
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设计,为知识型员工提供广阔的职业平台。我们建立了与社会统一技术等级制度相联系的企业内部技术等级制度,并让等级与报酬以及办公条件成正比。这套专业技术升迁体系分为二大类八小级,初级工程师系列分为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中级工程师系列分为主管工程师和资深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系列分为副主任工程师、主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每一级在工资待遇上都跟行政系列有一对应关系。
4.2 培育企业特色文化,营造和谐的科研院所
创造人性化工作环境,促进知识型员工的个体成长。在知识型员工的个体成长方面:一是通过举办青年专家讲坛、技术交流会、创新成果交流会、青年技术节等多种活动,为员工提供了相互切磋交流的平台。二是岗位轮换,在这几年的实践中,制定了完整的制度,把后备人才选拔培养制度化、规范化合常态化。初步形成了青年大学生轮岗培训、挂职锻炼的一系列办法;三是尊重员工的创造精神,为不同人才的成长创造有利条件,为人才脱颖而出搭建舞台,进一步完善了责、权、利相统一的分配机制,放手让新人脱颖而出、独当一面,施展才干;四是建立团队管理机制,通过实行传、帮、带导师制,选出具有经验和知名度高的科研人员为新员工的导师,强化其专业技能,使其尽快熟悉业务和周围环境,排除陌生感,尽快投入工作。
设计多元化的激励方案,体现知识员工的业务成就。一是薪酬激励:一方面是奖励的力度有所突破,对企业做出贡献的人“敢奖”;另一方面是奖励分配的放手有所突破,探索多种分配方式,做到“会奖”如:承担生产、科研任务一线工作的项目长,常规生产奖是普通员工的1.5倍等;二是荣誉激励,满足知识型员工的成就需要。如设立最佳贡献奖、最佳创新奖、特别荣誉奖等奖项。三是晋级激励:是指对于那些既取得了较大的知识成果,又具有较强管理能力,采用晋级、晋级的方法来激励;四是培训激励。加强对知识型员工的全面培养,使之与企业的发展同步成长。
4.3培育企业特色文化,营造和谐的科研院所
围绕企业目标,树立企业和个人共同发展的价值观。通过开展“争先创优”主题实践活动,将职工个人的利益与企业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既要求企业为职工创造利益,也要求职工为企业创造效益,从而实现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发展,制定出台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意见。深入开展文明单位评比、青年文明号、青年志愿者、巾帼示范岗等活动,宣扬只要用心就能做好的企业理念,全厂自上而下,统一思想、凝聚力量。
关心员工职业健康,缓解员工工作压力。油田逐步完善了员工职业病防范制度,每年安排员工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和外出疗养,建立员工个人健康档案,对员工在体检中集中反映出的问题,运用各种有效途径及时予以解决。通过问卷、访谈、座谈会等方式,进行职业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并聘请有关专家对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帮助员工增强对心理问题的抵抗力,及时消除员工的心理压力。
实行双向沟通,构建情感交流平台注重与员工的双向沟通,从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帮助人出发,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一是及时送温暖。员工婚丧嫁娶、生病住院、大事小情,管理者都亲自到家中;改善市场岗位设施,为员工排忧解难,送上一片真情,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感,形成亲和力。二是倡导“尊重、诚信、沟通、合作”行为方式,形成一种平等的、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三是在管理者中倡导“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替自己的下级想一想,替对方想一想;四是实施“走动式答理”,领导经常深入现
场,与科研人员接触,理顺方方面面的情绪,协调好上下左右的关系,解决好各种矛盾问题。
第五章结论与知识
本文结合长庆油田单位实践柔性管理机制的经验成果,立足于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特点,诠释了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对于企业知识型员工管理科研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本文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
(1)本文以知识型员工为基本出发点,从知识型员工柔性管理体系的作用、特点、必要性等方面进行概述,阐明了柔性管理对于现代企业中知识型员工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2)在管理实例中以长庆油田二厂近年来在柔性管理机制方面所做的探索和实践为例,对于知识型员工的柔性管理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且卓有成效的管理方法,为管理者提供了一定的管理思路及建议。
(3)实践证明,现代企业管理必须引入柔性管理机制。该机制可以大幅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及积极性,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思想的正确性和指导意义。
(4)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竞争将更加激烈,企业共同面临的一大重要课题就是如何引和留住人才。然而知识型员工很强的流动意愿又与此相悖,知识型员工更注重个人的成长而非组织的目标。基于此,组织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对员工的人力资本投资,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为知识型员工提供受教育和不断提高自身技能的学习机会,从而具备一种终生就业的能力。柔性组织的目的就在于此,它不仅要为员工提供一份财富,而且要充分满足员工的个人需求及职业发展志愿,为其提供上升的空间。也只有当员工能够看清楚看到在组织中的发展前途时,他才有动力为企业尽心尽力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与组织结成长期合作、荣誉与共的伙伴关系。
第三篇: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研究
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2-000-01
摘 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教育改革正稳步推进,体育教学为了满足现代社会的实际需求也在不断探索中寻求新的发展和进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新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各阶段学校越来越注重体育教学的建设和发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理论和实践工作仍面临着众多发展难题,如何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是教学工作者必须关注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 创新教育理念 体育教学 理论 实践
一、创新教育的内涵
创新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师生,现阶段只要是享受创新教育历练的师生均可以使用创新教育理念下的体育教育。每个学生在体育锻炼上均存在一定的发展潜力,并且都享受享受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的资格,因此,创新教育具有全面性的发展特征。另外,创新教育理念还具有综合性,创新教育理念影响下的体育教学必须结合课内教学知识和课外体育训练,将学生的智力和体力有效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水平。最后,创新教育理念影响下的体育教育不仅要在理论上寻求创新,其实践活动也必须具有创新的特点,引导学生在智力和体力上得到显著提升,从而达到体育教学的实际目标。
二、体育教学的现状
伴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我国体育教学取得了飞速发展,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我国体育教学仍面临着较多的发展难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体育创新教学的发展。我国体育教学历经了漫长的发展和探索时期,正逐渐向现代化的体育教学转型,现代的体育教育更加注重创造性教育的发展和学生体育综合能力的提升。众所周知,体育教学与整个名族的体育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直接关系,中国的体育教学起源于苏联,在吸引苏联先进教育理念的同时又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理念。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体育教学以强健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发展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学生技能的提升,忽视了学生主题感受和体育教学深刻内涵教学的重要性,导致实际体育教学效益明显偏低。
三、创新理念教育的影响下体育教学方法理论和实践的研究
(一)创新教育理念下对教师和学生的实际要求
1.对教师的要求
受创新教育理念的影响,体育教师在充分考虑学生实际需求的前提下,还应该从自身着手不断强化创新意识,思考在实际课堂上那种教学方法更加适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另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明确自身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地位,伴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应该讲课堂的主体还原给学生,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扮演者引导者的角色。体育教学结束后,教师还应该对自己实施的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和完善,为提高体育创新教学的实际效益打下坚实的基础。
2.对学生的要求
在创新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学生在体育教学课堂上首先应该明确了解体育教学的实际意义,并且结合体育教学了解创新教育理念的基本内涵和要求。另外,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还要充分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只有充分融入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才能虚心接受教师的知道和教育;最后,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学生还应该与教师进行良好的沟通,进而完善自身的体育创新能力。
(二)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创新教育理念的方法
1.理论方面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首先,体育教师应该从理论教学方面促进创新教育理念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首先,体育教师应该充分了解自身的综合能力,只有教师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不断创新落后的教学方法,力求寻找到最是和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内容,从根本上提高体育教学的水平;另外,教师还应该和学生之间建立和谐、友爱以及平等的关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朋友的身份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最后,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还应该积极主动地域学生沟通,引导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及时采取有效解决措施,让学生在体育能力的提升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2.实践方面
从实践方面促进创新教育理念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要求教师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不断强化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创新教育理念的实际要求,从更新教学方法、课程安排、体育设备以及教学内容上进行体育教学。在实际活动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挖掘创新的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另外,教师还应该在实际活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喜欢哪种教学方法,在尊重学生的同时,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体育综合能力。
四、结束语
总之,在创新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提升学生体育综合能力要求教师在了解创新教育理念内涵的前提下,明确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采取有效解决措施,强化创新教学理念在体育理论和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为提高学生体育综合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洪.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探析[J].科技风.2014(11).[2] 依布拉衣木?艾海提.基于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研究[J].赤子(中旬).2013(08).[3] 孙利民,周明文.新教育理念下初中体育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3(25).
第四篇: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研究
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研究
霍军
【摘要】:体育教学方法改革越来越强调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单一趋向综合。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延伸、拓展和深化,是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的研究,不仅能促进体育教师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而且能营造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究、不断创新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练习态度和体育价值观。旨在为推动学校体育理论研究,丰富和创新现代体育教学提供参考。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实验等研究方法,基于教学论、动作技能形成规律、新课程理念等研究基础上,对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研究。阐述了创新教育理念的内涵、构成及对体育教学的要求;体育教学方法的演变、概念界定、体系构建、设计、选用与实施对策;以实例论述了体育教学方法创新的视角与思路;通过实验来比较“以学为主”体育教学方法与“以教为主”体育教学方法在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创新意识三方面的不同影响。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创新教育理念是一种教育理念,突出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力,其核心是由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构成,对体育教学具有指导意义,对体育教学方法改革具有导向作用。(2)把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界定为“是师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采用一系列的教学策略、组织方式、具体手段的教学活动措施。”分为“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和“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两大类。(3)体育教学方法的设计应遵循健身性、多样性、选择性、趣味性等原则。选择应用主要从学生、学法的角度考虑。从教学要素的整体出发,合理编排、优选组合体育教学方法;从教学效果、学生未来发展着手,扩展改进、统整筛选体育教学方法。(4)“以学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在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创新意识三方面优于“以教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关键词】:创新教育理念 中小学 体育教学方法 “以学为主”体育教学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807.4 【目录】:
摘要5-6 ABSTRACT6-12 1 前言12-21 1.1 选题依据12-15 1.2 国内外研究及评述15-19 1.2.1 国外研究及评述15-17 1.2.2 国内研究及评述17-19 1.3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19-21 1.3.1 研究意义19-20 1.3.2 创新点20-21 2 文献综述21-38 2.1 关于创新教育理念的相关研究21-23 2.2 关于体育教学方法的相关理论研究23-33 2.2.1 关于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分类研究23-26 2.2.2 关于体育教学方法的层次研究26-28 2.2.3 关于体育教学方法的设计研究28-29 2.2.4 关于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研究29-30 2.2.5 关于体育教学方法的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30-32 2.2.6 关于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创造研究32-33 2.3 关于体育教学方法的相关实践研究33-38 2.3.1 突出新型体育教学方法的研究33-34 2.3.2 注重体育学习方法的研究34-35 2.3.3 强调体育学习方式的研究35-36 2.3.4 “以学为主”教学方法的研究36-38 3 研究对象、方法及技术路线38-41 3.1 研究对象38 3.2 研究方法38-40 3.2.1 文献资料法38 3.2.2 访谈法38-39 3.2.3 问卷调查法39-40 3.2.4 实验法40 3.3 技术路线图40-41 4 分析与讨论41-101 4.1 研究基础41-47 4.1.1 教学论基础41-42 4.1.2 心理学基础42-44 4.1.3 动作技能形成规律基础44-46 4.1.4 新课程理念基础46-47 4.2 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理论研究47-76 4.2.1 创新教育理念的内涵及对体育教学的要求47-53 4.2.1.1 创新教育理念的内涵与构成47-51 4.2.1.2 创新教育理念对体育教学的要求51-53 4.2.2 体育教学方法演变及启示53-55 4.2.3 体育教学方法的内涵及体系构建55-60 4.2.3.1 体育教学方法的内涵55-57 4.2.3.2 体育教学方法的体系构建57-60 4.2.4 体育教学方法的设计理念与选用实施60-66 4.2.4.1 体育教学方法设计理念60-63 4.2.4.2 体育教学方法选用依据63-64 4.2.4.3 体育教学方法的使用64-66 4.2.5 体育教学方法的影响因素与改进建议66-69 4.2.5.1 体育教学方法影响因素66 4.2.5.2 学生对体育教学方法的意见66-67 4.2.5.3 体育教学方法改进建议67-69 4.2.6 体育教学方法创新的视角与实例69-76 4.2.6.1 从教学要素整体着眼,合理编排体育教学方法69-70 4.2.6.2 从实际情况入手,扩展、改进体育教学方法70-71 4.2.6.3 从教学效果出发,优选、组合体育教学方法71-72 4.2.6.4 从学生未来发展考虑,统整筛选体育教学方法72 4.2.6.5 几种创新的体育教学法72-76 4.3 实验研究76-97 4.3.1 实验假设76 4.3.2 实验对象与时间76-77 4.3.3 实验方法与工具77-78 4.3.3.1 实验方法77 4.3.3.2 实验工具77-78 4.3.4 实验设计78-83 4.3.4.1 实验设计78-79 4.3.4.2 课堂教学设计79-83 4.3.5 实验程序83-85 4.3.5.1 实验的测试与控制83-84 4.3.5.2 教学程序84-85 4.3.6 实验结果与分析85-95 4.3.6.1 学生体质的变化85-89 4.3.6.2 学习效率的变化89-90 4.3.6.3 创新意识的变化90-95 4.3.7 实验小结95-97 4.3.7.1 实验结论95-96 4.3.7.2 实验小结96-97 4.4 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的反思与展望97-101 4.4.1 体育教学方法的历史反思97-98 4.4.2 体育教学方法与其它教学要素协调配合的思考98 4.4.3 体育教学方法在实施过程中的困惑98-99 4.4.4 体育教学方法发展与创新带来的启示及展望99-101 5 结论与建议101-102 5.1 结论101 5.2 建议101-102 致谢102-103 参考文献103-110 附录110-124 A 专家访谈提纲110-111 B 访谈专家一览表111-112 C 教师问卷112-117 D 学生问卷117-120 E 问卷的发放、回收统计表120-122 F 学习效率调查表122-123 G 创新意识调查表123-124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124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团体订阅中心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第五篇:1.28《社会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
本书围绕近年来中国政治社会的变化,从党、国家、社会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多视角的实证性考察,驾驭探究了坚持一党统治体制而又富有变化的中国政治对社会管理、(Governance)的实际状况及其理论与实践展开讨论的。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社会管理的理论探索就已在经济学、哲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领域展开。进入90年代,中国社会迈入了市场经济时代,有学者开始系统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社会管理的模式选择、职能形式、结构重组和运行机制。到了21世纪初,随着中国人均GDP的快速增长,各种社会问题更加突出,社会管理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现实问题而被党和政府所关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了“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的政策及其七项要求,奠定了社会管理的基本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社会”作为与“经济”、“政治”、“文化”相并列的独立领域,在这个意义上强调“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前三章《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语境》和《中国协调主义趋势——社会工会主席调查数据分析》(小嶋华津子),应用着眼于国家与利益集团相关性的协调主义(Corporatism)理论,对中国的工会组织进行探讨。文中把工会定位为国家协调主义,梳理了其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并运用对社会工会干部所作问卷调查数据,论述了自律性社会协调主义是否可能。
第四五六章(南裕子、中、冈Mari)《农村社会的凝聚力——湖北省S县“公共生活”个案研究》、“权力(阿古智子)《与利益结构网络”与农民表达群体利益之困境》(吴毅)等文,探讨了区域社会的管理问题。这些文章重点关注“县党政精英、中间群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乡镇干部、企业经营者)和民众”之间利益表达的过程、由经济利害关系及社会资本交织而成的农村社会的“公共生活”及“权力与利益结构网络”。除制度外,更多地重新审视其与非制度性的人及社会网络之间的关系,并考察区域社会管理的特点及问题。2011年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与人大代表们见面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比5年前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多了两篇:第八篇,“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九篇,“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2011年5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而中央近几年对“社会管理”的理解和阐述,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为当前创新社会管理理论和实践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契机。
本书由前言、第一章《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语境》、第二章《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概念》、第三章《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理论》、第四章《国社会管理创新的发展现状》、第五章《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格局》、第六章《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路径》、第七章《社会管理创新的绩效评估》、第八章《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方法》、第九章《社会管理创新的政策工具》、第十章《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内容》和后记。所收各文作者以实证手法,在兼顾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同时,依各部主题作了富有启发性的探讨,并为理解当下日中两国学术界在该领域的研究状况,就其争论要点进行了分析。
七八九《城市社会政府与NGO的合作——打工者在的(赵秀梅)“社区”NGO活动调查》各文,则针对国家管理的变化作了探讨。这些论文就1996年引进的听证制度的理念与运作间的差距所反映出的政治参与扩大的现实、政府与互联网用户对已渗入中国社会各个角落的互联网信息安全意识的非对称性、城市社区打工者等问题,考察了居民委员会与NGO共同提供的公共服务,及其形成国家与社会共同参与的“第三域(ThirdRealm)”的可能性。(于健嵘)《SARS危机与国家和社会关
最后一章《加强执政能力与党内民主》(王长江)各文,探讨了党、国家、社会间的关系。该部分关注并论述的是,以偶发性、散发性、利用手机和互联网等从事犯罪为特点的“社会性‘泄愤’事件”及其所反映出的群体性争议事件、2003年SARS危机暴露出的国家危机管理体制的漏洞及社会管理由国家垄断向国家与社会协作的转变、基于对民主错误认识的反省而实行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地方、社会民主改革的动向等。
尾章则聚焦中国共产党这一政治社会团体,探讨其面对组织能力衰减危机而建立自律秩序形成体制(morphogenesis)的步骤及可能性。
上述各文,无疑将加深我们对现代中国社会横跨党、国家、社会的多层次管理实际状态的理解。如关于工人的动向,本书认为,党和国家对工会依然拥有巨大影响,但同时也应综合考察制度外部的“信访”、罢工、游行等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动向(第Ⅰ部)。换言之,这些论文为我们呈现了中国政治社会的如下现实,即在党和国家单向统治的局限与各种社会自律性要素之间,需要通过制度性及非制度性的多个回路来实现双向性社会管理。并认为,考虑到处于管理顶端的共产党本身亦将被迫发生内在改变,故对共产党的研究需要更多地关注其与社会变化之间的关系,而非仅探究其政治领导地位和制度。
本书各文对理解上述多层次管理的结构具有重要启发意义。但仍有一些问题未曾触及。其一是,如何在整体性中定位源自地域性的多样性?“模式”是中国经常应用的概念之一,因其反映政策意向,故用作分析概念并不合适。但面对中国广袤的地理环境,的确需要以某种模式来分析其社会现象。本书所作个案研究,对地域性有明确提示,但却极少比较各地域之间的异同。当然,这不在本书研究范围内,但的确不可忽视。其二,有关城市和农村的社区建设,近年人们经常讨论国家与社会共同参与的新型“第三域”;但其规范性应作如何定位(第Ⅲ部)?“第三域”是把握中国实际状态的概念,不一定含有规范性。但观诸以前国家与社会间关系,尽管该概念源自欧美的历史经验,但的确含有如下视点,即试图通过将国家相对化的社会自律性来保护市民的生存和权力免遭国家与生俱来的暴力干涉。胡锦涛于2007年7月曾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口号,据认为党和国家亦将主动进行民主改革(第Ⅳ部);那么,“第三域”到底能否具备中国特有的新的规范性?在今后的个案研究中,这个问题应予以持续关注。
长期以来,人们对社会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对管理的内涵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对社会管理的内涵就形成了不同的认识和界定。有人认为,社会与自然界相对,社会管理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管理,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广泛的领域和范围。有人认为,社会是与政治、经济、文化相对应的,社会管理是对人类活动的社会领域的管理。有人认为,社会是指与政府、企业相对应的非政府组织、民间组织等社会性组织,社会管理是指社会组织所进行的社会协调与管理。这些看法都有一定道理,但似乎都不尽然。
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魏礼群认为,在我国社会、政治体制下,社会管理是指党委和政府以及其他社会主体运用法律、法规、政策、道德、价值等社会规范体系,直接或间接地对社会领域各方面、各环节进行服务、协调、组织、监控的过程和活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长李培林认为,社会管理通常是指以政府为主导的包括其他社会组织和公众在内的社会管理主体在法律、法规、政策的框架内,通过各种方式对社会领域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社会管理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社会管理在广义上,是由社会成员组成专门机构对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事务进行的统筹管理。在狭义上仅指在特定条件下,由权力部门授权对不能划归已有经济、政治和文化部门管理的公共事务进行的专门管理。
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创造既有活力又有秩序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当前经济社会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政治保持总体稳定、社会问题多发凸显。社会问题多发凸显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现有的社会管理体制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快速而深刻的变化。这就迫切要求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第一,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要求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一是阶层结构的变化。原有的利益分化较小的、由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干部和知识分子组成的简单阶层结构,已经转化成利益分化较大的、由许多不同利益群体组成的复杂阶层结构。二是城乡结构的变化。三是收入分配结构的变化。衡量收入分配均等化程度的基尼系数逐步攀升,城乡、区域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一些分配不公现象引起群众不满。四是人口结构和家庭结构的变化。等等这些都是我国社会管理面临的新任务。
第二,社会组织方式的深刻变化要求创新社会管理体制。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组织方式发生巨大变化。这个变化可以概括为从“单位人”到“社会人”的变化。在城市就业总人口中,“单位人”由过去占95%以上下降到现在占25%左右。在政府和分散的“社会人”之间,原有的单位管理网络在弱化,而新的社区管理网络还不够完善,导致出现社会整合的缺失。同时,基层的一些社会纠纷和社会矛盾无法解决在基层,导致上访案件增多;在一些地方,有些社会问题由于多年积累,形成民怨,很容易因意外事件造成群体性事件。因此,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需要进行新的探索,走出一条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管理的新路。
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理念的变化要求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市场取向的改革促进了经济发展,显著地改善了民生,也带来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理念的变化。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理念发生深刻变化,但与这种变化相适应的社会道德和诚信体系建设明显滞后;等等。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更新社会管理的理念,完善与新型社会管理体制相适应的道德秩序、诚信体系和行为规范。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高度概括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