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发布:2016年度中国酒店品牌发展报告精华版(共五则范文)

时间:2019-05-14 05:13: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独家发布:2016年度中国酒店品牌发展报告精华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独家发布:2016年度中国酒店品牌发展报告精华版》。

第一篇:独家发布:2016年度中国酒店品牌发展报告精华版

独家发布:2016年度中国酒店品牌发展报告精华版

报告从“市场规模与热点分布、消费人群画像、酒店品牌运营案例解读”三个角度,深度还原2016年度中国酒店业市场的客观现实。

前言——迈点研究院(MTA)联合TalkingData解读市场数据

2017年6月29日,由迈点网主办的酒店业年度盛宴——“2016年度酒店业影响力品牌颁奖盛典”将在北京海航大厦万豪酒店华丽开幕。精准聚集300+中国酒店业的领军人物、杰出有为的地产商与投资代表、行业研究人士以及媒体代表。此外,维也纳酒店集团、花界酒店集团、凯莱酒店集团、唐拉雅秀酒店、雅斯特酒店集团、东呈国际集团、美团点评、雅高酒店集团、两面针、众荟、欧佩、南通三建、大贲科技以及想能等作为盛典合作伙伴,也派出高管代表鉴临现场,共同参与和见证这一年一度的行业荣耀时刻。

本次盛典对外重磅发布了《酒店业年度报告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是《2016年度中国酒店品牌发展报告》的浓缩精华版,此次亦是迈点研究院(MTA)连续第5年发布中国酒店品牌发展报告。与去年相比,除了对国内酒店市场规模以及各细分市场下的主流品牌展开深入剖析外,迈点研究院(MTA)还通过与TalkingData合作,对酒店管理者难以彻底洞悉的消费人群画像展开探测,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研究成果。

通过线上与线下联合调研的研究方式,迈点研究院(MTA)收集了大量星级酒店以及各城市、各品牌代表性酒店相关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并从“市场规模与热点分布、消费人群画像、酒店品牌运营案例解读”三个角度,对数据加以归类分析统计,尽可能地还原2016年度中国酒店业市场的客观现实,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合理预测,为住宿业决策层及管理者提供投资决策、运营管理的思路参考。

一、2016年度中国酒店市场规模与热点分布

2016年对于中国酒店市场而言,是资产重组、整合并购加剧的一年。此外,中档酒店、公寓板块进一步崛起,市场回暖的信号也频频出现。而这些现象,都在数据上得到了最为真实的体现。

“橄榄形”酒店市场生态有待继续饱满

虽然中档、公寓板块市场成长迅速,“橄榄形”酒店市场生态初见雏形,但从数据来看,截至2016年底,传统的经济连锁酒店仍牢据着国内住宿业市场底端,其酒店数占比超过70%。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精品酒店,其酒店数的市场占比尚不及1%。

高端、中档酒店品牌多元化竞争形成

从酒店数量上看,中国酒店市场显然早已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但在“品牌化程度”上,却始终与欧美等地的发达酒店市场存在着一定差距。从2016年底国内酒店市场品牌酒店门店数来看,目前品牌酒店市场占有率仅为10%。较低的品牌化程度,也导致了酒店品牌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这与早期市场生态的不成熟、客群定位的不清晰、品牌经营管理能力的不完善密切相关。而今,这些现状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改善,加之资本力量对市场生态的冲击与影响,中国酒店行业的品牌化竞争时代或将真正到来。

具体来看,目前高端酒店品牌市场上,皇冠假日与喜来登二者的品牌占有率均达到5%;而国内领先的品牌锦江、金陵两者的占有率都达到4%。从这一视角来看,国际品牌与国内品牌的表现已经“不相上下”。

值得注意的是,仍有53%左右的市场空间正被更多的中小品牌瓜分。这对于高端酒店品牌而言,一方面意味着进入缺口仍然存在,另一方面也意味想要拿下市场需求的最后长尾,必将面临极其激烈的多方竞争。

中档酒店品牌市场上,全季、维也纳、麗枫仍是中流砥柱,三者占有率合计达到28%;除此之外,星程、如家精选、亚朵等也拥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在新一轮的中档酒店市场竞争中,早前国内经济连锁酒店集团普遍体现出较为明显的市场优势,这与其多年运营经验积累、行业认知与把控能力不无相关。反观国际酒店集团旗下进入国内市场的中档品牌,品牌识别度与市场占有率均有待提升。

经济连锁“寡头垄断”,精品板块压力较小

与前两类酒店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经济连锁酒店市场的品牌占有率更加集中在为数不多的几大“巨头”身上。从2016年经济连锁酒店品牌酒店门店数统计来看,7天、如家、汉庭以及格林豪泰的占有率合计已接近50%。而主流品牌之外的需求长尾部分,“其他”品牌合计占有率仅有17%(高端板块为53%,中档板块为40%),市场的集中化程度与开发饱和程度一目了然。与之相对应的,是日趋激烈的同质化竞争与不断摊薄的盈利空间。红海战场下如何突围,成为经济型酒店品牌当下所面临的最重要课题。

最后来看精品酒店品牌市场。百年前创立的台湾精品酒店品牌涵碧楼,可视为中国精品酒店萌芽期的重要代表。2000年后,精品酒店市场终于迎来快速发展,而其代表性品牌也在2016年达到42个。从占有率上看,花间堂、隐居以及国际品牌悦榕庄的优势较大,发展较晚的诗莉莉、木棉花、松赞等也体现出了一定竞争力。

综合四大市场板块来看,2016年的中国酒店市场中,高端与中档酒店品牌的多元化竞争趋势更为明显,新兴品牌在未来阶段仍将不断涌现,围绕市场占座的竞争也会持续加剧;经济连锁酒店品牌则呈现集中化竞争,现有资源盘活、原有品牌升级将成关键词;相比之下,精品酒店是目前市场上品牌竞争压力相对较小的细分市场,无论是从市场体量还是品牌化建设来看,都存在着一定进入空间。但基于精品酒店的独特性与较难批量复制的特点,因此我们判断,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精品酒店偏小众的情况仍将持续,同时也会趋向于差异化的品牌竞争。

“一京两角”成国内最热酒店市场

聚焦到各城市的酒店发展阶段上。截至2016年底,国内酒店业前30个发达城市中,北京以绝对的数量优势成为最发达的城市代表。

而在北京之外的全国其他区域,不难发现,酒店业的发展深受区域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以上海、杭州、南京等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以及以深圳、广州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酒店业发展水平长期领先其他区域城市。

值得关注的是,成渝旅游经济圈的崛起也让西南地区酒店业实现快速赶超。这也使得西南代表城市重庆一跃超过上海、广州、深圳,成为国内酒店市场规模第二大的城市,仅次于北京。与此同时,西北与东北地区城市酒店市场仍有待进一步盘活与开发。

二、2016年度中国酒店市场消费人群画像 男性超六成,稳定消费主力

在性别分布中,整体而言,无论是精品、经济连锁还是中高端酒店板块,都呈现出明显的男性消费主导现状。80、90后成主体,60、00后不可忽视

在以男性为主的酒店消费群体中,又以80、90后群体占到较大比例。而对比酒店消费群体的平均年龄分布后,我们发现,不同的酒店消费者在年龄分布上存在着些许差异。55岁以上的60后及26-35岁之间的80后在中高端酒店上的消费明显高于酒店平均水平,前者消费观念成熟、闲暇时间充足,后者消费能力高、对生活品质有较高追求;而精品酒店的消费者中,相对来说更乐于追求个性化消费体验(同时也拥有较强消费能力)的70、80后则更加突出。

除此之外,00后以及90后的消费观念有着巨大差异,部分00后开始追求超前消费,偏爱精品酒店,而大部分90后还在受支付能力影响,更多以平价实惠为主,偏爱中档及经济连锁酒店。

高端酒店消费者爱珠宝手表,中档偏好服饰鞋帽

总体来看,高端酒店消费者有两个明显消费场所偏好,即高端餐饮与珠宝手表,对比酒店平均值,其偏好度已经达到6.2个百分点及7个百分点。四类细分酒店市场的消费者中,中档酒店消费者对服饰鞋帽及餐饮的偏好,反映出其物质及社交需求;精品酒店更加追求精神享受,对休闲娱乐有明显偏好;经济连锁酒店消费者相较而言,其消费点仍集中于生活服务方面。

餐饮偏好大不同:高端爱西餐,经济连锁吃快餐

目前整个酒店市场的消费者目前对简餐快餐、咖啡水吧以及中餐正餐有明显消费偏好。但与平均值比较后可以看出,拥有更高消费水平的高端酒店消费人群对中西餐的偏好更加突出;经济连锁酒店则对快餐简餐以及火锅的消费偏好更高,“经济实惠”消费观念更强;中档酒店消费人群的消费偏好与酒店餐饮设施基本一致,即对咖啡水吧及中餐需求更高。四个细分市场中,精品酒店消费者目前的消费偏好普遍低于酒店平均值,但却在日料上的消费与酒店平均值持平。

电影院成80、90后不可或缺的休闲娱乐消费

除餐饮外,日常休闲娱乐也是酒店消费者易产生消费的环节,也是不同类型酒店消费者差异化消费最明显的部分。从统计数据看,中档酒店消费者对儿童娱乐、台球室的偏好明显高于其他三类酒店消费者,侧面反映出部分中档酒店消费者常以家庭为单位外出娱乐。其次,高端酒店消费者对电影院以及足疗按摩的消费偏好更高,对比酒店消费平均值有超过5个百分点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大部分酒店消费者为80、90后,除中档酒店外,其他三种类型酒店消费者都将网吧视为一种休闲娱乐活动。

大众点评、美团、去哪儿最受酒店消费者欢迎

在大部分酒店消费者都会使用的一些旅行产品平台上,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与酒店消费者的平均喜好对比,高端酒店消费者更偏向使用大众点评;中档与经济连锁酒店消费者更偏向使用美团团购与去哪儿;精品酒店消费者的需求则延续了“分布均衡”的态势。

三、2016年度中国酒店品牌运营案例解读

品牌指数:受传播媒介及品牌竞争压力影响,整体波动下滑

通过对比近三年各个细分市场在迈点品牌指数MBI上的表现,我们发现了一定规律:虽然在2015年9月迈点品牌指数MBI监测系统进行了升级,使数据出现一定差异,但整体来看,近几年传播媒介的多样化让品牌推广越来越分散,一定程度上稀释了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与此同时,传统酒店固态功能的差异逐渐缩小,无论是高端酒店还是中低端酒店品牌都开始重视自身品牌建设。品牌酒店市场竞争压力进一步扩大,导致近三年各类型酒店品牌指数波动强烈,这在高端与经济连锁酒店品牌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中档与经济连锁酒店用户关注度反向发展

通过整理用户在主流搜索引擎上对品牌的正向检索情况,我们统计整理出了用户关注度这一数据,试图尽可能地还原近三年市场对各类型酒店品牌的真实关注情况。通过数据可以看出,经济连锁酒店的用户关注度即搜索量呈现出巨大波动,总体下滑趋势十分明显;高端酒店部分,则呈现出震荡式发展态势;中档酒店的用户关注度持续上扬,有望接近高端酒店。与前三类酒店品牌的强烈升降表现不同,我们也发现,仍属小众消费范畴的精品酒店,虽然近两年用户关注度呈现小范围提升,但总体仍处于低水平。

去哪儿、携程是酒店口碑积累的重要平台

从消费者口碑来看,高端酒店品牌在TripAdvisor上的好评率明显领先其他三类酒店品牌;经济连锁与中档酒店品牌的口碑则在去哪儿网与艺龙网体现出一定优势;精品酒店在携程网的好评率更高。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所有的酒店品牌的口碑都集中在去哪儿网与携程网,TripAdvisor与住哪儿网的点评则相对较低。

对于酒店品牌而言,随着OTA垄断趋势不断加强,既要保持与OTA的良性合作关系,扩充预订体系、提升品牌露出频率,又需持续探索、建立长效化的自有预订渠道与会员体系。只有平衡两者间的关系,才有可能实现预订与口碑的长期稳定。

新浪、迈点、搜狐、中国网、人民网发稿最多

通过统计2016年全年各酒店品牌在不同平台的媒体投放量后,我们发现,新浪旅游、迈点、搜狐旅游、中国网、人民网、美通社、南方网旅游等是酒店业媒体宣传最集中的几大平台,其酒店品牌相关新闻逼近3万条,占全行业媒体的76%。

2016年度各细分市场TOP10品牌案例解读

2016年度各细分市场TOP10品牌相较上一年度出现了重大变化,品牌运营表现的差距造就了各个品牌影响力指数的高低。在这一板块,我们将从2016年度各个细分市场TOP10品牌出发,深入挖掘品牌影响力的变化趋势,为酒店集团分析自身及竞争对手、谋划下一阶段的战略转变提供一定借鉴。

1.国际与国内高端酒店品牌指数TOP10解读

2016年度国际高端酒店品牌TOP10中,超过70%的品牌其指数与上一年相比略有提升。在排名上,希尔顿力压群雄斩获本年度国际高端酒店品牌榜首之位;喜来登的品牌指数表现在2016年出现下滑,位居次席。此外,凯宾斯基也成为2016年度TOP10榜单中的新晋品牌,其名次较去年上升7位。

国内高端酒店品牌TOP10之中,碧桂园凤凰、唐拉雅秀与维景国际同为新晋品牌。与国际高端酒店品牌TOP10中的升降情况相比,今年国内高端酒店品牌指数集体上升,略胜一筹。其中锦江的指数表现十分亮眼,即便放在国际高端酒店品牌TOP10中,仍有一席之地;此外唐拉雅秀相较去年提升了12位,同样值得认可。

2.全服务中档与有限服务中档酒店品牌指数TOP10解读

与国内高端品牌一致,全服务中档酒店品牌TOP10在2016年度的品牌指数也呈现集体提升,但排名变动并不大。在品牌排名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名人成为了新晋TOP10品牌,其在2016年度当中无论是媒体曝光方面或是用户关注度上,都有了一定提升。除此之外,戴斯相较去年有着4位的名次上升。

有限服务中档酒店品牌排名对比当中,万信与亚朵为新晋TOP10品牌。其中伴随着上海迪士尼乐园开业的万信相较去年提升了13个位次;而亚朵的融资不断,也让其在2016年度实现了品牌影响力的飞升。

3.经济型与平价酒店品牌指数TOP10解读

即使是TOP10品牌,也未能脱离经济型酒店市场下行大环境所带来的影响。2016年度,有近50%的经济型品牌,其年度指数同比2015年有所下降。TOP10当中,如家与锦江之星超越7天,分列第一和第二。

尽管2016年迈点品牌指数MBI监测的平价酒店品牌只有20家,但TOP10品牌的指数表现却统一呈现出显著上升(同比上升幅度均在100%左右)。榜单中,A家、八方快捷、千里行都为新晋品牌。

4.精品酒店品牌指数TOP10解读

2016年除裸心品牌指数有所下降外,精品酒店品牌TOP10其他9家品牌的指数表现出现提升。在排名上,悦榕庄依然保持着精品酒店头把交椅的位置,御庭、悦椿、诗莉莉同为新晋品牌。

对于酒店集团及相关品牌而言,迈点品牌指数MBI实时反映了市场真实关注与互动反馈行为。无论是品牌的用户关注度、媒体关注度,或是口碑表现与主动运营情况,都会在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留下痕迹,而数据,也让我们对一个品牌的价值判断有了新的参考维度与计算方式。

综合全年数据来看,国际高端与国内高端品牌间的差异越来越小;经济型酒店影响力正在逐步下滑,品牌升级转型成为关键;精品酒店暂未有醒目的指数表现,但总体向好,未来值得关注;全服务中档与有限服务中档在狂热的市场增长后,也开始向品牌化发展展开探索。而今,全新的酒店业市场已经形成。

结语

1.酒店市场规模不断壮大,新兴经济带高度活跃

纵观2016年度中国酒店业数据表现,就目前市场规模而言,中国酒店市场仍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两大经济带;北上广深作为一线城市,吸引着无数酒店驻扎,但重庆、成都等西南经济圈的酒店市场也在逐渐壮大。各个城市酒店市场高度活跃,新增酒店此起彼伏,酒店新品牌不断涌现。

2.固态竞争削弱,品牌竞争再升级

高端酒店市场与经济连锁酒店市场的成熟引来了不同的发展方向。高端酒店市场拥有忠实的消费群体与稳定的品牌影响力,虽曾遭遇寒流,但回暖之势已然兴起。经济连锁酒店走入发展困局,寻求新的品牌运营模式、探索新的盈利可能,成为其努力确保早期积累下的品牌影响力与忠实客群的关键手段。与此同时,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与大众旅游消费需求的升级,中档酒店受到了投资者与消费者的共同青睐。此外,精品酒店随着自媒体平台的崛起而引发大量关注,然而其品牌运营能力的成长、市场生态及标准的完善、客群消费观念的培育,仍有很长一段路需要摸索。

3.消费式经济增长模式下,掌握核心客群至关重要

随着经济增长模式的升级迭代,掌握核心消费客群显得至关重要。就目前中国酒店市场而言,80、90后已成为酒店消费的主力军。这部分消费人群拥有较高的消费能力,对酒店关联场景高度依赖,容易受酒店品牌营销引导,从而对品牌产生较高忠诚度。

未来,中国酒店业市场将真正迎来品牌化竞争时代,只有积极通过大数据掌握核心客群、了解消费群体特点,才有可能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下一阶段,我们期待迸发创新力的、更为多元化的竞争局面出现。中国酒店业市场,也必将在更加精彩的品牌竞争中,迎来更为璀璨而光明的未来。

第二篇:2014年7月中国酒店业精品酒店品牌发展报告

2014年7月中国酒店业精品酒店品牌发展报告

一、7月精品酒店行业发展概况

1.行业最新动态

(1)拥有英迪格在内的多个酒店品牌的洲际酒店集团,日前公布了2014年上半年的财报,财报显示:集团全球业绩优异,经营利润上涨6%,大中华区业绩继续领跑中国酒店业,第二季度平均每间可售房房价(RevPAR)上涨4.6%,上半年平均每间可售房房价(RevPAR)总体上升4.3%。【详细】

(2)近日,美憬阁的母公司雅高酒店集团在线预订网站已为使用中文的客人推出中文搜索和预订的功能,让他们可以在雅高“预约未来的回忆”。【详细】

二、7月精品酒店品牌影响力分析

1.精品酒店品牌风云榜TOP10

点击查看7月精品酒店品牌风云榜完整榜单

2.精品酒店品牌影响力变化综述

(1)

从指数变化分析,与6月相比,7月进入迈点精品酒店品牌榜榜单的前10大品牌中,品牌指数(即MBI,下同)增长的略少于下降的,其中有4家增长,6家下降,表明品牌知名度总体有所下降。在整个榜单中,增长最明显的是苏州知名精品酒店品牌——书香,得益于搜索指数的迅猛增长,本月其MBI增长47.98%;紧随其后的有园,也受益于搜索指数增长52.63%,推动MBI增长16.46%;此外,借助媒体指数的较大幅度增长,御庭的MBI增幅也超过16%,位居增幅第三。

与此相对应的是MBI下降的酒店品牌,总体来看,下降的品牌不仅数量多,而且降幅也大于那些实现增长的品牌的增幅。降幅居前三的品牌MBI下降均超过40%,其中下降最多的是花间堂。本月花间堂受运营指数下降90%的拖累,整体MBI下降超过83%。其次是柏联,搜索指数和媒体指数均下降明显,引致其MBI下降6成。安达仕受除舆情指数外的三个指标下降的综合影响,品牌指数下降近50%。此外,英迪格也下降15.63%,降幅居第四。

(2)

从排名变化分析,与6月相比,本月榜单T0P10的品牌,大多呈上升态势,除花间堂因排名下降8位,跌出榜单TOP10,其余9家均保持在榜单中,其中有5家排名上升,3家持平,1家下降。皇家驿栈、安缦和美憬阁,本月均环比上升2位。书香也上升2位,取代花间堂进入榜单TOP10。与此同时,前10之外的品牌排名大多在下降,这就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前述品牌排名的上升。

3.重点关注精品酒店品牌分析

表:书香 迈点品牌指数MBI详细数据(7月)

(1)品牌指数状况

7月书香品牌指数为2.93,较上月增长0.95,增幅达47.98%;排名第10,环比上升2位。从具体指数看,搜索指数增长252.27%,增幅明显;媒体指数略有下降;舆情指数和运营指数基本持平。

(2)品牌分析

书香文化主题连锁酒店集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时尚、婉约与华贵为一体,以2500年绵延深厚的吴文化为底蕴,融入了苏州古典园林和建筑之古韵遗风,倡导“体验生活,品味文化”的现代生活理念,借鉴国际主题酒店的经营理念,以“斯是陋室、唯吾德馨”为境界,融入“恬淡中和、翰墨飘香”的苏州人文精神,是繁华都市中宁静致远的一方净土。

目前,书香酒店集团拥有“书香世家”、“书香门第”、“书香人家”、“胥城大厦”等多个品牌。现拥有33家企业、管理26家酒店(已开业23家)。其中:有坐落在白塔东路半园的五星级书香世家平江府,有具备温泉度假功能的四星级树山书香世家酒店,有承担世博会指定接待任务的四星级上海书香世家酒店,有分布在园区、新区、吴中区的四星级书香世家会所酒店,以及三星级书香门第盘门商务酒店、观前商务酒店、木渎商务酒店。四星级的南京书香世家酒店、济南书香世家会所酒店、无锡书香世家酒店已运营。

以苏州书香世家平江府酒店为例,秉持低调的奢华、私密的尊贵、深厚的文化、愉悦的方式,以体验三百年的古园林生活方式、分享三千年的古苏州文化历史为主打特色,使该酒店成为精品酒店翘楚,深得高端顾客的青睐。

表:悦榕庄 迈点品牌指数MBI详细数据(7月)

(1)品牌指数变化

7月悦榕庄品牌指数20.25,环比增长0.29,增幅为1.45%;排名居第二,与上月持平。从细化数据来看,搜索指数、媒体指数均有所上升,搜索指数增长16.25%,媒体指数增长12.52%;运营指数下降93.97%,降幅显著;舆情指数基本持平。

(2)品牌分析

新加坡悦榕集团(Banyan Tree),是世界顶级度假村、酒店及水疗中心的发展商、营运商,总部设在新加坡。目前在马尔代夫、泰国普吉岛、曼谷、塞舌尔、中国丽江和印尼民丹岛等26个国家和地区经营94家酒店、度假村和Spa和2个高尔夫球场,共拥有“悦榕”、“悦椿” 2个品牌。此外,还会在墨西哥、巴贝多斯、印度、中国和希腊陆续开业。在全球扩展业务版图包括中东,美洲中部,欧洲以及非洲。至2013年,悦榕集团管理或拥有36家酒店及度假村、约70间Spa和90间精品店、以及3座高尔夫球场。

作为顶尖度假村、住宅及Spa的跨国营运开发商,悦榕庄将绿色环保意识完美融入于浪漫旅行中,旗下的酒店、度假村、住宅、Spa、悦榕阁及目的地俱乐部均秉承“心静轩” 的经营理念,以求为宾客提供能够让人完全放松身心灵的之旅。

此外,作为一家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悦榕集团积极参与公益福利事业,于2009年设立悦榕全球企业社会基金,为集团提供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内部咨询服务,基金推广并实施在社会、环境及经济上对所有利益相关人有益的项目,从中指导悦榕集团履行其企业社会责任。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也让悦榕庄在内的悦榕集团不断在酒店行业中赢得良好声誉,反过来也促进其不断发展壮大。

第三篇:【独家发布】中国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报告(2015)(精选)

【独家发布】中国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报告(2015)

中国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报告(2015)前 言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以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为代表,发达国家正在积极谋划部署,加速重构全球产业发展格局,抢占信息化环境下制造业竞争的制高点。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顺应发展新趋势、适应发展新常态、实现发展动力新转换,关键是要做好两化融合这篇大文章。“没有度量就无法管理”。自09年起,工业和信息化部探索形成了一套两化融合评估引导体系,2013年《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作为国家标准发布,可支持政府和行业全面摸清我国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发展现状,为科学决策提供量化依据;可服务于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自我诊断和自我对标,为企业指明发展重点、目标和方向。两化融合评估服务平台上线运行,为国家、地方省市、行业、企业开展评估诊断和对标引导提供了互联网工具和手段,通过向企业在线反馈自评估报告,支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企业对标和行业对比分析,充分激发了企业内生动力,目前已积累了50000多家企业数据。基于这些数据,我们形成了2015年中国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报告。“ 目录

一、企业两化融合评估体系

1(一)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框架11、六个视角

22、三条主线

33、四个阶段6

(二)企业两化融合评估分类81、生产类型分类82、行业分类1

1(三)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设计思路121、坚持以持续引导企业务实提升信息化环境下的核心竞争能力为导向122、坚持以企业最佳实践为指导指明企业两化融合发展路径123、坚持信息化新技术、新理念应用的适度性和适宜性134、坚持统筹部署和多级分类相结合加速产业整体提升135、遵循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1

4(四)评估样本情况14

二、两化融合发展水平19

(一)企业两化融合指数19

(二)两化融合发展阶段20

(三)两化融合关键指标2

3(四)两化融合关键应用281、两化融合与组织保障282、两化融合与底层生产装备

323、两化融合与产品设计研发344、两化融合与精细生产管控405、两化融合与供应链管理496、两化融合与企业经营管理

517、两化融合与客户市场服务56

(五)两化融合与竞争力分析581、两化融合与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602、两化融合与业务效率613、两化融合与财务优化624、两化融合与创新能力6

3(六)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对比分析6

4三、两化融合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67

(一)庞大的中小企业群体两化融合总体水平较低67

(二)我国工业企业底层装备数控化水平有待提高68

(三)企业信息技术与单项业务环节的融合深度不足70

(四)企业两化融合面临集成应用跨越困境7

1(五)企业实现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创新突破的生态环境亟待完善7

4四、工作建议76

(一)以企业分级分类为中心思路,有效规划和布局两化融合整体推进工作76

(二)以推动骨干企业实现综合集成为突破口,集中力量解决制约集成的关键共性问题77

(三)充分调动市场服务力量,全面提升企业两化融合管理能力和规范化水平77

(四)组织开展智能制造、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统筹资源打造样板工程78

(五)创新技术手段和运营模式,为中小企业和产业链集成搭建服务平台78

(六)充分运用互联网等方法工具,打造两化融合推进的O2O模式79附件1: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80附件2: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方法101附件3:两化融合评估服务平台103

第四篇: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2014)发布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2014)发布

第十五届高交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会在深圳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3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保持年均15%以上增长,正逐渐成为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的重要力量。

报告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共同主办,国家信息中心、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经济导报社共同承办。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晓强、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市长许勤、副市长陈彪、国家信息协会会长卢时彻出席会议。

周济、张晓强、张来武、杨学山分别在报告会上致辞。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司副司长张卫华介绍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工作的进展情况。李国杰、卢秉恒等9位院士专家分别就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的发展情况做了专题报告。会上,还进行了《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2014)》发布仪式和《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杂志2014年首发式。

张晓强表示,要进一步营造产业创新发展的更好环境,激励各类企业投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信息惠民、生物育种、新材料升级换代等重大工程,聚焦优势产业方向,加快构建具有创新发展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群。张来武介绍,科技部在生物、信息、海洋等基础性、前沿性领域超前部署了一大批科技项目,突破了一大批核心关键技术,发挥了科技创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杨学山指出,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发布了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重点领域专项规划,实施了“宽带中国”、碳纤维、传感器及智能仪器仪表等专项行动,发布了电动汽车、IPTV等一批行业标准,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发展。

周济在讲话中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是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制高点的关键,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据张卫华介绍,国家统计局正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抓紧研究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监测体系,发布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2)(试行)》,目前正在抓紧开展试统计,争取尽快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数据。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认为,“十二五”后期和“十三五”期间,我国需要加强大数据、智慧城市、新兴网络、智能人机交互、新兴软件、认识计算等领域的科技布局,并提出“并联式”发展的思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玉介绍了先进钢铁、高端轻质合金、高性能复合材料等先进结构材料的发展现状、趋势、重点、存在问题。彭苏萍院士系统介绍了煤炭、页岩气、智能电网、核电、光伏等能源新技术的发展情况,并提出了多能源体系平衡的思考。

据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会今后将每年举办。

第五篇:《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发布

《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发布

6月14日下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在北京举行《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发布会,权威发布2011年以来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格局与态势,展望行业发展未来。《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达3.72亿,网络音乐用户4.36亿,市场规模达到92.5亿元,移动音视频业务将成为视听内容产业竞争的新领域。

近两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中国视听新媒体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传媒与通信、广播影视与互联网的融合互动中迅猛发展,日新月异。视听新媒体正在成为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推动经济发展和转型的有生力量、文化消费的强劲引擎,也为人民群众开展文化创造提供了新空间和新舞台,极大地推进了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在2011年编撰第一部视听新媒体蓝皮书的基础上,推出了2013年视听新媒体蓝皮书,全面报告和展现了视听新媒体发展情况和趋势。《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在体例、内容等多方面进行了创新和突破,突出“实”、“新”、“活”,突出国际视野和前瞻性。全书由“总论”、“行业扫描”、“发展聚焦”、“亮点展现”、“观点荟萃”、“环球视野”和“附录”七部分构成,致力于准确反映行业格局,敏锐洞悉发展趋势,视野开阔、点面兼顾、信息丰富、分析透彻,为国内外了解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开启了一扇窗口,为业界学界交流经验和思想搭建了一个平台,也为政府部门和媒体机构提供了决策参考。会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庞井君介绍说,当前,视听传媒面临从概念、价值、管理到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全方位的升级与转型,融合、竞争、开放、互动,势不可挡。2011年以来,国家不断完善三网融合相关政策,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出台了一系列视听新媒体管理政策,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补充、解释和细化,视听新媒体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完善,行业管理扎实推进。在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规范有序的发展环境下,视听新媒体呈现多元化发展格局,竞争激烈,发展迅猛。在国内发展格局中,各类视听新媒体运营主体

纷纷进入视听服务市场,传统广播影视媒体奋力开拓应对冲击;国有视听新媒体努力冲破传统体制机制束缚来做新媒体,商业视听新媒体不断创新理念与服务模式,取得快速发展,成为重要的媒体新军;国家级广电机构开办的视听新媒体面向全国和全球市场谋发展,地方广电机构开办的视听新媒体立足本土提供服务。在国际发展格局中,发达国家以技术为先导,全面创新快速发展,国内视听新媒体紧跟国际潮流显现较强活力。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量化了新媒体对传统广电的冲击:调查显示,受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冲击,北京地区电视机开机率从三年前的70%下降至30%,传统广播电视收听收视群体向老年人集中,40岁以上的消费者成为收看电视的主流人群,电视观看人群的年龄结构呈现“老龄化”趋势。对于同时收看网络视频和电视的“双屏用户”,网络已经成为收看热播电视剧的主要渠道。

随着年轻用户的流失,传统媒体面临着广告减少的危机。广告投放向视听新媒体迁移的趋势明显:2007―2012年,中国网络视频广告市场规模增幅有3年超过了120%,大大超过同期电视广告收入的增长幅度,视听新媒体分得的市场“蛋糕”越来越多。

“社会资源就像一个蓄水池,哪里有吸引力哪里就变成吸金洼地,资源就会自动流向哪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庞井君总结说,网络视听节目服务用户、广告市场增长迅速,势必对中国传统广播影视用户量和广告市场形成严重挤压。

网络视频受年轻高端用户青睐

“视听新媒体的崛起并不是偶然,而是顺应了用户需求的必然。”庞井君分析,视听新媒体有着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便捷、多样的受众体验,发展势头不可阻挡,成为视听市场重要的服务主体。另一方面,商业视听新媒体做“蛋糕”的能力很强,天然具有市场化、融合化、集约化、国际化运营的体制机制优势,易于获得资本青睐,在较短时间发展起来。

“2011―2012年,商业视听新媒体发展成为一支媒体新军,形成与广电媒体的竞争,市场份额在新媒体领域占据主要地位。”2013年视听新媒体蓝皮书分析,在近几年视频行业的高速发展中,视听节目网站的媒体价值被逐步认可,广告数量稳步增加。全国在线视频行业收入2010年还只有31.4亿元,2011年即实现翻番达到62.7亿元,2012年再增30亿元达到92.5亿元。

网络视频用户增长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用户调查显示,尽管目前网络视频在用户覆盖方面尚无法与电视相比,但是在高学历、高收入、年轻人群体中,网络视频的渗透率和黏性正不断上升,这些群体本身的高价值及其导向性将会带动网络视频向其他群体渗透和扩张。

“商业新媒体正在获得更高的社会认同和媒体价值。”在Alexa的全球排名中,百度、腾讯、新浪、搜狐、优酷均在前100名之内,其中百度、腾讯名列前10位。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一个数据对比分析指出:在20世纪80年代,官方媒体掌握了80%的话语权;而在2012年的

20个网络热点事件中,非官方媒体掌握了75%的话语权。

内容将实现多屏分发、多屏合一

庞井君介绍说,2011年以来,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IPTV、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公共视听载体以及移动互联网音视频等多种业务紧贴消费需求,快速发展。

为保住自己的市场“蛋糕”,近年来,传统广播影视机构纷纷建立新媒体运营机构,设立网络广播电视台或者开办视听节目网站、IPTV、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和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等新媒体业务,力图转型为新型视听节目服务提供商,实现内容的多屏分发、多屏合一。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方面,行业主体格局趋于稳定,音视频内容日益丰富,用户规模和市场规模增长迅速。截至2013年3月,全国共有608家机构获批开展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19家省级以上广电播出机构获批开办网络广播电视台,22家地市级广电播出机构获批共同建设运营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CUTV)。所有互联网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持证机构中,广电机构占33.5%,非广电媒体机构占14.7%,非媒体类国有机构占17.3%,民营机构占34.5%。截至2012年底,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达3.72亿,网络音乐用户达4.36亿,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市场规模达92.5亿元,广告市场规模达67.2亿元。由传统广电“长”出来的新媒体运营平台,积极开展各类市场合作,不断创新业务与服务。截至2013年3月,全国共有608家机构获批开展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有19家省级以上广电播出机构获批开办网络广播电视台,另有22家地市级广电播出机构获批共同建设运营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

作为网络广播电视台的排头兵,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在台网一体化战略下快速发展。截至2013年1月,日均制作视频、图文数量均超过1.2万条,媒体资源库库存总量超过107万条;提供150路电视频道的网络直播、1933个电视栏目的点播。

总之,传统广播影视媒体通过合作、自建等各种方式尝试创办了一系列“新媒体”平台或业务,视听节目服务开始向新媒体延伸和转型。

手机电视方面,截至2013年1月,国家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共批

准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6家机构开办手机电视集成播控服务,批准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24家机构开办手机电视内容服务,批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3家电信企业开办手机电视分发业务。2012年,CCTV手机电视月均在订包月用户超过200万户,全年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

互联网电视方面,截至2012年底,共有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及上海、浙江、广东、湖南等省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等7家单位获准建设、管理和运营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同时,有10家机构获批提供互联网电视内容服务,除上述7家集成平台同时也是内容服务机构外,还包括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湖北广播电视台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2012年底,中国互联网电视终端用户总数接近3000万。

IPTV方面,“中央主导、两级协作”的播控体系逐渐形成,“广电主导、共同合作”的运营模式在广电行业和电信行业间逐渐成熟。中央广电机构、各地方广电机构以及电信运营商基于各自主营业务与优势资源,共同推进IPTV业务发展和产品延伸。截至2013年2月上旬,中国网络电视台负责建设的总平台已与云南、四川、湖南、深圳、河北、辽宁、山东、北京、江苏等9个地区的分平台运营商、电信运营商签署了《IPTV业务三方合作协议》,进一步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IPTV业务发展模式。

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方面,运营主体中广传播集团一方面与内容供应商广泛合作,引进大量优质内容;另一方面鼓励地方广播电视台提供具有实用性、针对性的内容。截至2012年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用户规模达到4700万户,其中付费用户2300万户,占总数的近50%;双向终端用户840余万,占总数的近20%,单向用户约占80%。

公共视听载体也保持稳步增长,市场和终端发展已达到一定规模。2011年,中国公共视听载体广告收入达85.5亿元,2012年前三季度广告收入达到63.6亿元。截至2012年第三季度,中国公共视听载体终端总量达到74.9万块,其中公交地铁移动电视的终端规模占市场最大份额,为41.7%。

移动互联网音视频方面,随着移动终端的逐步普及、功能的不断

升级,移动网络的日益完善,移动互联网音视频迅猛发展。2012年,全球移动终端消费视频内容的时长比2011年增加了一倍,移动观看视频时间占全球在线视频观看时间的比例接近5%。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机构纷纷布局移动互联网服务。截至2012年底,中国共有4.2亿手机网民用户,其中,手机网络视频用户达1.3亿,手机音乐用户达2.1亿。

新型平台期待“破茧而出”

“尽管传统广电在转型和改变,纷纷试水视听新媒体,但总的来看,传统国有媒体创办的各类新媒体还远不能与互联网企业抗衡。”庞井君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基因”不同――互联网企业适合市场需求,在互联网的环境中如鱼得水;而传统广播影视仍基本沿用传统思想做新媒体,市场竞争力不足,需要进一步改变,以适应新媒体的需求。“传统电视节目是在单向信息传播技术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它必然会在这场双向传输变革中受到巨大冲击。”庞井君指出,一些传统国有媒体还没有深刻认识到这种冲击和变化,只是抱着“搂草顺便打兔子”的心态做新媒体。成立一个新媒体部门,仅给予有限的投入,难有长远规划和战略思路。这样的新媒体部门势必会沦为广电机构里的“二等公民”,靠内部的“边角余料”勉强度日,指望它打出一片新天地,实在勉为其难。他建议,传统广电媒体要改变新媒体部门的边缘地位,从节目策划、制作、传播等各个环节重新建构适合新形态的业务流程和节目内容。

“新媒体是一个由新技术引导驱动下产生的新事物,它是以技术为先导、以内容为主导、以运营为手段的新型产业形式。”庞井君认为,没有好的技术引导,新业务根本无法破茧而出。建议传统国有媒体创办的新媒体“平台”还要升级,并通过整合有效资源成为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平台。只有如此,才能进一步提升广电视听新媒体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趋势:以人为本多重融合

关于视听新媒体未来发展趋势,庞井君认为,中国乃至全球视听新媒体都越来越呈现出融合化、移动化、社交化、平台多元化、人性

化的特征。视听新媒体与各种媒介、各类相关技术以至媒介与社会相互之间融合程度不断加深。视听应用大规模向移动终端迁移,移动音视频业务将成为视听内容产业竞争新领域。视听媒体社交化趋势明显,社交网站已成为视听节目网站,继用户主动访问、搜索引擎之外最重要的用户访问入口,越来越多视听消费通过社交网络进行。随着视听新媒体参与主体向产业链上下游环节渗透,视听发布平台越来越丰富多元并趋向开放共赢。

视听新媒体使人们在媒体消费上摆脱了对时间、地点、环境、终端、平台等多种因素的依赖,完全围绕着“人”本身不断变化的需求,持续性地提供日新月异的各类服务,实现视听无处不在,随手可得,精准送达。

“视听新媒体的发展历程是不断满足人的个体化需求的过程。”庞井君如是说。有人将传统广播电视与视听新媒体的竞争称为“客厅”与“书房”之争,原因在于视听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一家人围坐在“客厅”中按照播出机构预定的节目单观看视听内容的传统消费模式,人们可以在“书房”中通过电脑上网选看由海量“供货商”供应的任何内容。而随着技术的发展,视听新媒体又进一步摆脱了对这些时间、地点、环境、终端、平台等多种因素的依赖,完全围绕着“人”本身不断变化的需求,持续性地提供花样翻新的各类内容和服务。

随着人们消费数字内容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特别是智能化终端的便捷性、易用性更高度契合人们的价值需求,人们对视听新媒体的消费方式从花大块时间“寻找”观看视听内容发展到利用碎片化时间的随处收看,这使得视听服务无处不在、视听服务随手可得,精准送达。庞井君认为,从来没有一个媒体像这样深度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当今时代人们社会化生存的重要方面。未来视听新媒体将朝着“以人为中心”的方向继续演进,不断为人们带来新的体验,创造新的惊喜与奇迹。

“现在的变化只是个开始”,庞井君预测,未来不管是视听新媒体,还是传统广播影视转型的现代视听传媒,都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将创造新的商业模式,使未来的数字内容内涵更加丰富,涵盖范围更加广泛,表现形态更加多样,在主体结构、运营方式、传播模式和空间布局等方面表现出更强的开放性、互动性、社交性和无处不在的渗透性,不断做大视听新媒体的市场“蛋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

化需求。

《2013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摘要)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联网用户的快速增长奠定视听新媒体业务发展“市场土壤”,整体收入保持连年增长势头,形成一个融合与激变的市场新格局:

●视听新媒体不断挤占传统媒体的市场份额

●传统媒体纷纷“多管齐下”谋划转型

●要用全新思路适应视听新媒体的新要求

中国视听新媒体业务形态分类图(制表:杨君)

A传统媒体渐成老年人“专利”

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不管你愿不愿意接受,冲击已经来临;这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不管你相不相信,改变已悄然而至。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量化了新媒体对传统广电的冲击:调查显示,受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冲击,北京地区电视机开机率从三年前的70%下降至30%,传统广播电视收听收视群体向老年人集中,40岁以上的消费者成为收看电视的主流人群,电视观看人群的年龄结构呈现“老龄化”趋势。对于同时收看网络视频和电视的“双屏用户”,网络已经成为收看热播电视剧的主要渠道。

随着年轻用户的流失,传统媒体面临着广告减少的危机。广告投放向视听新媒体迁移的趋势明显:2007—2012年,中国网络视频广告市场规模增幅有3年超过了120%,大大超过同期电视广告收入的增长幅度,视听新媒体分得的市场“蛋糕”越来越多。

“社会资源就像一个蓄水池,哪里有吸引力哪里就变成吸金洼地,资源就会自动流向哪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庞井君总结说,网络视听节目服务用户、广告市场增长迅速,势必对中国传统广播影视用户量和广告市场形成严重挤压。

B网络视频受年轻高端用户青睐

“视听新媒体的崛起并不是偶然,而是顺应了用户需求的必然。”庞井君分析,视听新媒体有着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便捷、多样的受众体验,发展势头不可阻挡,成为视听市场重要的服务主体。另一方面,商业视听新媒体做“蛋糕”的能力很强,天然具有市场化、融合化、集约化、国际化运营的体制机制优势,易于获得资本青睐,在较短时间发展起来。

“2011—2012年,商业视听新媒体发展成为一支媒体新军,形成与广电媒体的竞争,市场份额在新媒体领域占据主要地位。”2013年视

听新媒体蓝皮书分析,在近几年视频行业的高速发展中,视听节目网站的媒体价值被逐步认可,广告数量稳步增加。全国在线视频行业收入2010年还只有31.4亿元,2011年即实现翻番达到62.7亿元,2012年再增30亿元达到92.5亿元。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用户调查显示,尽管目前网络视频在用户覆盖方面尚无法与电视相比,但是在高学历、高收入、年轻人群体中,网络视频的渗透率和黏性正不断上升,这些群体本身的高价值及其导向性将会带动网络视频向其他群体渗透和扩张。

“商业新媒体正在获得更高的社会认同和媒体价值。”在Alexa的全球排名中,百度、腾讯、新浪、搜狐、优酷均在前100名之内,其中百度、腾讯名列前10位。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一个数据对比分析指出:在20世纪80年代,官方媒体掌握了80%的话语权;而在2012年的20个网络热点事件中,非官方媒体掌握了75%的话语权。

C内容将实现多屏分发、多屏合一

为保住自己的市场“蛋糕”,近年来,传统广播影视机构纷纷建立新媒体运营机构,设立网络广播电视台或者开办视听节目网站、IPTV、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和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等新媒体业务,力图转型为新型视听节目服务提供商,实现内容的多屏分发、多屏合一。这些由传统广电“长”出来的新媒体运营平台,积极开展各类市场合作,不断创新业务与服务。截至2013年3月,全国共有608家机构获批开展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有19家省级以上广电播出机构获批开办网络广播电视台,另有22家地市级广电播出机构获批共同建设运营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

作为网络广播电视台的排头兵,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在台网一体化战略下快速发展。截至2013年1月,日均制作视频、图文数量均超过1.2万条,媒体资源库库存总量超过107万条;提供150路电视频道的网络直播、1933个电视栏目的点播。

在手机电视方面,截至2012年底,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共批准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6家机构开办手机电视集成播控服务,批准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24家机构开办手机电视内容服务,批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3家电信企业开办手机电视分发业务。2012年,CCTV手机电视月均在订包月用户超过200万户,全年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

互联网电视方面,截至2012年底,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及上海、浙江、广东、湖南等省(市)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共7家单位获批建设、管理和运营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同时,有10家机构获批提供互联网电视内容服务。2012年底,中国互联网电视终端用户总数接近3000万。

总之,传统广播影视媒体通过合作、自建等各种方式尝试创办了一系列“新媒体”平台或业务,视听节目服务开始向新媒体延伸和转型。

D新型平台期待“破茧而出”

“尽管传统广电在转型和改变,纷纷试水视听新媒体,但总的来看,传统国有媒体创办的各类新媒体还远不能与互联网企业抗衡。”庞井君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基因”不同——互联网企业适合市场需求,在互联网的环境中如鱼得水;而传统广播影视仍基本沿用传统思想做新媒体,市场竞争力不足,需要进一步改变,以适应新媒体的需求。“传统电视节目是在单向信息传播技术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它必然会在这场双向传输变革中受到巨大冲击。”庞井君指出,一些传统国有媒体还没有深刻认识到这种冲击和变化,只是抱着“搂草顺便打兔子”的心态做新媒体。成立一个新媒体部门,仅给予有限的投入,难有长远规划和战略思路。这样的新媒体部门势必会沦为广电机构里的“二等公民”,靠内部的“边角余料”勉强度日,指望它打出一片新天地,实在勉为其难。他建议,传统广电媒体要改变新媒体部门的边缘地位,从节目策划、制作、传播等各个环节重新建构适合新形态的业务流程和节目内容。

“新媒体是一个由新技术引导驱动下产生的新事物,它是以技术为先导、以内容为主导、以运营为手段的新型产业形式。”庞井君认为,没有好的技术引导,新业务根本无法破茧而出。建议传统国有媒体创办的新媒体“平台”还要升级,并通过整合有效资源成为适应互联网时

代的新型平台。只有如此,才能进一步提升广电视听新媒体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E变化才刚刚开始

“视听新媒体的发展历程是不断满足人的个体化需求的过程。”庞井君如是说。有人将传统广播电视与视听新媒体的竞争称为“客厅”与“书房”之争,原因在于视听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一家人围坐在“客厅”中按照播出机构预定的节目单观看视听内容的传统消费模式,人们可以在“书房”中通过电脑上网选看由海量“供货商”供应的任何内容。而随着技术的发展,视听新媒体又进一步摆脱了对这些时间、地点、环境、终端、平台等多种因素的依赖,完全围绕着“人”本身不断变化的需求,持续性地提供花样翻新的各类内容和服务。

随着人们消费数字内容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特别是智能化终端的便捷性、易用性更高度契合人们的价值需求,人们对视听新媒体的消费方式从花大块时间“寻找”观看视听内容发展到利用碎片化时间的随处收看,这使得视听服务无处不在、视听服务随手可得,精准送达。庞井君认为,从来没有一个媒体像这样深度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当今时代人们社会化生存的重要方面。未来视听新媒体将朝着“以人为中心”的方向继续演进,不断为人们带来新的体验,创造新的惊喜与奇迹。

“现在的变化只是个开始”,庞井君预测,未来不管是视听新媒体,还是传统广播影视转型的现代视听传媒,都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将创造新的商业模式,使未来的数字内容内涵更加丰富,涵盖范围更加广泛,表现形态更加多样,在主体结构、运营方式、传播模式和空间布局等方面表现出更强的开放性、互动性、社交性和无处不在的渗透性,不断做大视听新媒体的市场“蛋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光明日报记者张玉玲)

2011年以来中国视听新媒体十大事件 1、2011年1月18日,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创办的中国国际广

播电视网络台(CIBN)正式成立。同日,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正式上线,发布集手机游戏和娱乐社区互动于一体的综合性娱乐服务平台“CNTV掌中乐园”。2、2011年8月19日,经民政部批准,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成立,标志着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发展步入新阶段。在当天的成立大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章程》,选举产生了协会执行机构和负责人。3、2011年8月25日,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由多家地市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联合开办的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CUTV)正式开播。截至2012年底,CUTV已发展联合成员台22家,合作单位21家,覆盖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8亿用户。4、2011年10月28日,国家广电总局制定发布《持有互联网电视牌照机构运营管理要求》(广办发网字〔2011〕181号),进一步规范互联网电视服务秩序。5、2011年12月29日,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百视通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广电新媒体可经营性资产整体上市的公司。6、2012年2月1日,中国网络电视台与上海广播电视台就IPTV集成播控平台合并签署协议。以中国网络电视台建设和运营的IPTV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为基础,建设完善为全国唯一的IPTV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原上海广播电视台IPTV集成播控平台作为IPTV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的备份平台。7、2012年3月12日,中国民营视听网站优酷网和土豆网宣布,将以100%换股的方式合并组建国内最大的民营视听网站。8、2012年6月15日,优酷、土豆、腾讯、爱奇艺、聚力等5家民营视频网站联手购入国产电视剧《囧人的幸福生活》,实现了视频行业首次电视剧版权的“团购”。9、2012年7月9日,国家广电总局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广发〔2012〕53号),明确规定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按照“谁办网、谁负责”的原则,对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一律实行自

审自播、先审后播。10、2013年5月7日,百度宣布以3.7亿美元正式收购PPS视频业务,并将PPS视频业务与爱奇艺进行合并。PPS将作为爱奇艺的子品牌继续为用户服务。

他山之石

-用户:2012年全球互联网用户数为24亿,其中亚洲11亿,欧洲5.19亿,北美2.74亿。全球在线视频用户数量也不断上涨,美、日、英、法等国家在线视频渗透率已经超过50%,预计到2015年,全球在线视频用户将达到16亿左右。在美国,截至2012年10月在线视频用户数达到1.69亿,占到美国人口总数的53.5%。2012年10月份,86%的美国互联网用户观看了网络视频、观看互联网视频内容的平均时长为6.1分钟。2012年,美国全年合法网上电影浏览量约34亿次,比2011年增加135%。

-流量:以音视频为主要内容的实时娱乐流量在桌面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流量中所占份额不断增长。2005年,在线视频流量仅占全球互联网总流量的5%,2011年这一比例已经上升到40%,2012年已经上升到52%。根据预计,到2015年在线视频占互联网总流量将提升至62%。

-收入:2012年全球在线电视和视频收入达到111.4亿美元,2010年这个数字仅为37.9亿美元,两年增长了194%,年均增长97%。2012年美国在线视频广告收入增加15%,达到20亿美元。从2007年以来,美国在线视频广告收入迅速增长,年平均增幅达到41%。2012年欧洲网络平台电影点播总收入达4.1亿美元,较2011年上升60%。其中,英国、法国和德国总计贡献了收入的2/3。英国在线数字市场规模2012年也达到5亿英镑。(来源:数字电视中文网编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下载独家发布:2016年度中国酒店品牌发展报告精华版(共五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独家发布:2016年度中国酒店品牌发展报告精华版(共五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科院中国餐饮产业发展报告(2010)发布

    预计2010年全年增长10%以上,餐饮业收入将达2万亿元 2010年6月20日-21日,由中国烹饪协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餐饮产业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以“谋划管理创新·接轨现代产......

    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17)正式发布

    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17)正式发布 为了促进我国小龙虾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受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委托,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组织编写了《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

    《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2-2013)》发布特别报道

    《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2-2013)》发布特别报道 2012年12月14日 09:58:52 房地产行业网 来源:中国经济网 字体:大 中 小(中国经济网12月14日讯)13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4)》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4)》 6月30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在京发布《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4)》。报告由中国银行业协会行业发展委员会主任单位交通银行牵头,20余......

    工商总局发布《中国商标战略年度发展报告(2011)》

    工商总局发布《中国商标战略年度发展报告(2011)》 自2008年国务院发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以来,国家工商总局连续四年向社会公开发布《中国商标战略年度发展报告》,为展......

    2016年度中国客栈民宿品牌发展报告

    报告|2016年度中国客栈民宿品牌发展报告 2017年,迈点研究院(MTA)连续第2年发布客栈民宿品牌发展报告,并通过与TalkingData合作,对客栈民宿管理者难以彻底洞悉的消费人群画像展......

    中国首份连锁餐饮品牌发展报告

    中国首份连锁餐饮品牌发展报告 见证行业风雨历程探索品牌发展之路 深度市场研究工具未来竞争决胜法宝 《2009-2010浙江省连锁餐饮品牌发展报告》 全景解度 解读人:《连锁经营......

    《2013年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发展报告》正式发布[★]

    日前,由中国缝制机械协会起草的《2013年中国制衣设备行业发展报告》正式发布。《报告》分7大部分,共计18万字,全面梳理了2013年我国缝制机械行业的发展情况,深入分析了行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