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微博实名制辩论赛总结
微博实名制辩论赛总结
最新的数据表示,中国微博用户已经超过3亿,随着网络不断地普及以及发展,微博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2008年五月,中国四川省发生了可怕的地震,规模达7.9级,里氏地震规模显示大区域内受到巨大摧残,地震一发生就被报导出来,民众透过他们的手机发送短信、照下建筑物,他们摄录下摇晃的建筑物,然后上传到微博,所以地震才发生,新闻就报导出来了,包括中国各地的学生或世界上其他在中国设点的企业,全世界的听众,都听到了这则新闻,英国BBC是透过Twitter首闻中国地震,Twitter宣布地震确实的时间,比美国地质调查局在网上公布任何信息的时间还早了几分钟。从这件5年以前的新闻,足以发现微博影响之大,速度传播之快,都令人称奇,当然,在微博发展过程中,传播谣言和虚假信息、买卖“粉丝”、微博水军互喷,利用微博进行欺诈等突出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不过北京于2011年12月出台了《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规定了所有发表微薄都必须实名验证。
微博实名制的好处首先是一身份证一微博账号,能够有效的减少网络上僵尸粉以及水军的数量,起到净化化网络风气的效果,防止那些借助水军宣传谣言的别有用心的人。其次,减少微博网站的审查负担,一方面是因为用户经过实名制认证,用户发表言论将变得谨慎,对不和谐内容进行了自我阉割。同时以前网上大量对别人的辱骂和攻击将会大量减少!而且,网络环境的净化不可能完全依靠在微博网站的审查上面,要知道,3亿微博用户,每人每天发表一条微博,三亿条微博需要多少人才能审查完,所以必须要借助实名制让每个人发微薄之前进行自我审查。除此之外,实名制还可以打击网络上的非法活动,微博上面的假新闻、恶作剧、欺诈等等,不仅让微博发展受到限制,减少了微博的可信度,同时也给微博用户带来了种种困扰。实名制之后,不法行为将受到限制,微博上面的信息的可信度和真实性将有所提高,推动微博的发展。
同时,用社会上种种发生的事件来说,也验证了微博实名制的必要性。首先看看印度,在类似于微博的Twitter上面,出现了六个假冒印度总理辛格的账号,印度政府已经要求封停这些账号,假如这只是网名的一时兴起的cosplay恶作剧了话,危害还比较小,但假若是一些不法分子企图借辛格之名来宣传谣言了话,后果将不堪设想,不仅给公民带来了可以预见的损失,对于政府来说,威信力权威性也将有所减少,他国警钟长鸣,我们应该引以为鉴,用实名制来杜绝这种假冒他人的可能性,防范于未然。再看国内,人们间的矛盾时常可见,但往往公众人物互相的矛盾会被放大,曾经赵文卓与甄子丹矛盾事件中,以女明星表明了自己的观点,结果遭到一群异议者的攻击,他们尽其语言之所污秽,躲在一个个微博昵称之后,放肆地将自己的情绪发泄到别人身上,微博实名制,就是希望人们说话之前考虑到自己是站在自己现实的身份之前,而不是一张丑陋的面具之后,发出自己真诚、正义的声音。微博上面还有这么一件事,著名经济学家邹恒甫实名举报一位北大院长,其结果我们看到只是其对北大高校现在风气日下的不满行为,试想,在实名的情况下,尚且有人因为个人的成见发表不符合事实的言论,如果没有实名制,岂不是有更多的人会肆无忌惮的尽个人所能去诬蔑他人,发泄不满么,最终的结果将是微博会变成一个无人再愿意呆的公厕,单靠实名制不可能杜绝这种现象,但他能为这种现象的减少带来卓效的改变,让微博的风气日益和谐。
无可否认的是,微博实名制只是一种改善网络环境的良药,却无法完全解决现存的所有问题。首先摆在人们面前的就是韩国的“失败”,数据表示韩国网络恶意贴数量只减少了1.7%,虽然有人喜欢以此攻击实名制,其实,这反而说明了实名制的的确确给网络环境带来了改变,只是人们对此不满而已,人们的不满显示了改善网络环境的迫切性,但是,网络上面这种恶意贴的数量还与微博参与者的平均素质以及社会上面的种种舆论导向有关,微博实名制已经做出了他在里面可见的贡献,其他的任重而道远,而且,韩国的实名制失败,不是因为实名制的原因,而是因为信息泄漏的原因,当然这也是常用来反对实名制,对此,中国实名制不是保存用户的信息,而是将实名信息进行验证而已,即使有技术可以追查这种验证的数据而带来隐患,但是,我们不恩能够因为实名制有潜在的信息安全的危险,就放弃实名制带来的可以看见的虚假信息或者诽谤信息的减少,而且,实名制也会带来这种信息保密措施的发展,对于用户来说,都是收益的。还有的言论是微博实名制将会带来用户数量以及活跃度的减少,可以看见的是,微博实名制后用户数量肯定会有一个减少或者增长的减缓,但是,在这减少中的人数中,除去极少数固执的抵制实名制的人外,更多的是那些所谓的水军以及僵尸粉,对于这种用户数量的减少以及活跃度的降低,我相信网民的希望是越多越好,而此之后的良好的网络的环境必然会有用户数量的大幅上升。还有就是有人谈到的微薄的自净化能力,我们相信微博有这种功能,但如同江河湖海的自净化能力一样,他必定有一个阀制,而现在的微博明显超过了这种微博能自净化的程度,而且这种消极的依靠微博自身的行为,必定不如积极实行微博实名制同时让微博进行自净化的效果来得好。
微博实名制虽然争议犹存,但人们的初衷都是希望能改善现在的网络环境,微博实名制必定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现在最适合的方法,我们辩论的结果不应该仅仅是输赢,更重要的是,我们从这个过程中通过自己对于问题的发掘,对资料的搜集,对渠道的选择,找到一个解决的方式,学习到一种解决矛盾的能力。
第二篇:微博实名制演讲稿
微博实名制演讲稿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现在由我表达我对微博实名制的观点。
首先,微博是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所以微博作为一个信息交流的工具大家可以在上面随意交流畅所欲言。在这个平台上大家可以通过对方的言论关注自己想关注的对象,也可以接受他人的关注,在这个平台上大家使用的是虚拟身份,这样在发表言论时候可以随心所欲不用担心自己的秘密被熟人知晓,所以微博上的信息量非常庞大,信息更新速度也非常迅速,于是更多的用户被吸引加入微博。但是量的变化也导致了质的变化,微博上的假消息及谣言也越来越多了;基于这样的情况,为了便于微博的管理,各地政府开始大力推行微博实名制,如北京市政府就于2011年出台《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该文件规定用户在后台注册微博的时候需要留下自己的真实姓名及相关的信息,真实材料只是留在后台,前台发言可以继续用虚拟身份,也就是“后台实名,前台自愿”。若不用真实姓名注册则不允许发言,转发,只能浏览。这一做法的实施引起了全国各界的关注,也让我相当的感兴趣。我是不玩微博的,不过我的许多朋友都是微博狂。为了更深入了解这一情况,我在网上搜索了许多信息,随着对微博实名制的了解我也有了自己的观点。就我所知,说到实名制的益处,很容易列举一大串:防僵尸粉防水军防炒作防诈骗营销防造谣生事,创造干净的网络环境,唤起网民关于自律这个网络上缺失很久的素质的思考,的甚至看到“新浪股价大逆转”。看到这里似乎应该使人感到欢欣鼓舞,拍手叫好。但现实是网友们大面积倒向了反对实名制。
韩国一事例,实行网络实名制3月后取消,也因一次大规模的“黑客事件”攻击大型网络论坛导致千万用户个人信息泄漏。这让平时使用实名注册的用户坐立不安,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出于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考虑,他们终是作出分阶段逐步取消实名制的决定。我们眼前可谓步后尘可起借鉴作用,这个事也类似于起“警钟”思考作用。如果我们的网络技术还不够达不到水准足以保障公民个人信息安全,那么是否还强制性地去实施并普及?那不能不说是要认真权衡考量的一个问题。的确,实名制也是把“双刃剑”,利用得当是好事运用不妥成坏事,维护网络健康和安全的同时牵带上个人信息被泄露的危险。任何事不能单方面的去下片面处理,“物极则反”该是全面兼顾运筹帷幄。在促进网络良性文明健康成长而又能还公民信息安全保障,该是未来互联网发展与探索的一个趋向与走势。实名制后不仅大大
增加了公民信息泄露的威胁,同时北京市政府这样的行为看似保护了微博消息来源的可靠性,但是实际上他们已经侵犯了公民言论自由的权利。
就我的了解,我国宪法第二章第三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公民在日常生活、工作、娱乐中都有言论的自由。同样在网络中也应该有言论的自由。美国宪法修正案第一条: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宗教活动自由;剥夺言论或出版自由;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诉冤请愿的权利;根据这条修正案所以美国公民在twitter上发言并不用登记自己真实的姓名,这也使得twitter成为全球最早及最著名的一个微博;两国宪法都有保护公民言论自由的规定,但是我国的市政府却能出台行政法规从官方层面损害这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也许我国也应该学习美国出台宪法修正案了。
我认为,言论的自由并不等于言论地随意性和不负责任,应在鼓励自由言论的基础上管理随意性、不负责任的言论,这些工作其实微博的管理人员已经在做了,微博实名制纯属矫枉过正。对于谣言也许微博管理员无能为力,但是谣言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谣言止于智者”这句中国的老话在如今仍然适用。
汤唯在微博上曾经发表过这样一句话:“一个强盛的国家,开放枪支都不会被颠覆;一个虚弱的政体,买菜刀都需要实名”。在我看来,说微博实名就是政权虚弱或许有些过分,但是微博作为最自由的言论平台之一,确实揭了不少官场和商场的黑幕,甚至有个叫做“中国贪官天下”的微博页面。个人认为,总体上来讲,微博实名制是弊大于利的。实名制对网络受众最大的打击,在于击碎了网民对言论自由最后的一点希望。当网民在现实生活中获得了无处声讨的不公或者压力,或者看到了令人不吐不快的丑恶现象,只是希望下班或下课后静静地坐在自己的电脑前,把疲惫或愤怒在网络里找一个小小的角落发泄出来,次日带着好一点的心情又投入忙碌中。因为匿名网络中没人会在意,或者怒骂或者同情,都是一阵烟云。这种从现实中层层压力逃离出来的匿名后的短暂的无责任,维护者网民对于“言论自由”权利最后的一点幻想。于是他们愤怒了,为了自己化作泡影的言论自由而与体制叛逆叫板到底。所以微博实名制并不该实施。
以上为我的个人观点,谢谢。
2012-11-20
第三篇:微博实名制弊大于利一辩稿
谢谢主席,对方辩友,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方的观点是:微博实名制弊大于利。开宗明义,概念先行。
微博实名制,是指采取前台自愿,后台实名的方式,微博新用户在注册时必须使用真实身份信息,旧用户不通过实名验证无法转发,发表微博的制度。
事物具有两面性,微博实名制有利也有弊,作为一个现实问题,我们应该针对现实状况进行讨论。任何事物的存在价值都是由主、客观因素和社会关系体现的。下面我方将这三个方面阐明:微博实名制弊大于利
一、从主观因素上讲
事物的利弊是决定于它的使用者,就像是一把锋利的刀刃,在剑客手里可以驰骋沙场,杀敌立功,而在稚子手里,即使有精忠报国之心恐怕也只会伤害自身。今天,就行政机关推动实名制的本意而言,其目的是正当的。然而,正当性根源在于民意基础,政府推行实名制是一种公权力行为,公民选择实名或匿名在网络上发言,则属于一种私权利行为。以公权力限制私权利,必须有正当且必要的理由。以北京市出台微博管理规定这一行为而言,缺乏了事前必要的投票、听证等程序,所以从工作方式和手段而言,它是不正确的。
二、从客观因素上讲,1)在网络技术层面上,由于不存在绝对安全的网络防护措施,因此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无法得到有效保全。这有可能导致个人财产、声誉的损失,更严重者会影响到国家机密的安全。值得注意的是,自从韩国实施实名制之后,互联网上,所谓的“身份证伪造器”猖獗一时。此类软件的出现,导致所谓的“实名制”名存实亡。
2)在法律技术层面上,我国缺乏一套公平的举证责任与免责证明制度和相关法律,对于实名制认证者是不公平的,他们没有义务时刻登陆账户以证明没有被盗用且关于账号的流转及继承问题在我国法学界尚未形成统一意见。在不完善的法律体系下,实行微博实名制实在是对公民的一种伤害啊。
3)在实施技术层面上,由于一个身份证可以认证多个账号,不法分子只要从搜索引擎一搜或者购买一些身份证号信息就可以无声无息中盗用账号,对于只防君子不防小人的实际效果,不知道大家是否会感觉到无奈
三、从社会关系上讲
尽管微博实名制可以加强网络监控,但会弱化它作为公众传媒的作用,许多尖锐、苛刻但合理合法的言论,由于人们对微博实名制的恐慌而不再被发表,真实的言论和有价值的思想就会被实名制扼杀。从更深的层面上讲,实名制可能会弱化公众的舆论监督作用,对于民主法治的建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将起到负面作用。综上所述,因此我方认为微博实名制弊大于利。
第四篇:关于微博实名制的法律思考
关于微博实名制的法律思考
众所周知,微博正在逐渐主导中国的信息传播,近期的几桩特大新闻都是从微博最先传播然后由传统媒体跟进,进而影响迅速扩大。微博使网络真正成为“民意直通车”,与此同时,政府各部门也纷纷建博立说,以微博代替枯燥的文件。然而,就在我们见证了微博不断创造传奇的时候,2011年12月16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制定了《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并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规定》一出,“微博实名制”立即引来社会各界的围观评判,针对这项可能影响到数亿用户的《规定》,在此仅以法律角度做出一些思考。
微博自由源于宪法赋予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因此,《规定》也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而根据《宪法》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规定》所涉及的“微博实名制”涉嫌侵犯宪法赋予公民的言论自由权。法律没有禁止的,都应是公民的权利,《宪法》并没有明文限定,公民享有的言论自由必须是“实名制”的言论自由。
微博言论也受著作权法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条规定,“本法所称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因此,公民在微博发表的言论也同样受著作权法保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四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著作权(版权),依法有署名、发表、出版、获得报酬等权利。”署名并没有限定必须要“实名”,《规定》对于未实行实名制登记的公民“禁言”,涉嫌侵犯公民的著作权和言论自由权。《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十三条规定,“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由作品原件的所有人行使除署名权以外的著作权。作者身份确定后,由作者或者其继承人行使著作权。”据此,可以认定,”作者身份不明“也同样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并不受禁止。实名或是使用笔名(网名),是每个公民的权利,《规定》中的“微博实名制”有违现有法律规定。
《规定》属于超越权限的行为
此《规定》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理应定义为行政规范性文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十七条规定,“其他规范性文件一律不得设定行政许可。”而《规定》指出,“本市行政区域内网站开展微博客服务,应当在申请电信业务经营许可或者履行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手续前,依法向市互联网信息内容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经审核同意”已属于行政许可范畴,因此《规定》有违《行政许可法》。
即使《规定》为地方政府规章,有权利设定行政许可,根据《行政许可法》第二十二条,“行政许可由具有行政许可权的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 而《规定》已超出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四机构的法定职权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地方政府规章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
(一)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规定需要制定规章的事项;
(二)属于本行政区域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微博作为覆盖全世界范围的平台,用户不仅仅局限于北京市,《规定》没有权限规定所有行政区域以外的微博用户实行“实名制登记”。
微博无需重复申请许可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展电子公告服务和利用电子公告发布信息,适用本规定。本规定所称电子公告服务,是指在互联网上以电子布告牌、电子白板、电子论坛、网络聊天室、留言板等交互形式为上网用户提供信息发布条件的行为。”由此得出,微博应属于电子公告服务。
而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拟开办电子公告服务的,应当在申请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或者办理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出专项申请或者专项备案。”因此,微博已经取得合法的行政许可。《行政许可法》第十六条规定,“法规、规章对实施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作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行政许可;对行政许可条件作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违反上位法的其他条件。”
由此可见,《规定》第十五条指出的“本规定公布前已开展微博客服务的网站,应当自本规定公布之日起三个月内依照本规定向市互联网信息内容主管部门申办有关手续,并对现有用户进行规范。”完全没有法律效力甚至已违背法律。
《规定》几乎不存在法律效力
《规定》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而《电信条例》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电信活动或者与电信有关的活动,必须遵守本条例。本条例所称电信,是指利用有线、无线的电磁系统或者光电系统,传送、发射或者接收语音、文字、数据、图像以及其他任何形式信息的活动。”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不适用于本条例。
政府确实应当依法行政,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互联网的法律。因此,本《规定》几乎不存在法律效力。《规定》出台后的相关新闻发布会中,发言人称“强调个人注册微博客账号制作、复制、发布、传播信息,应当遵守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五十九条第(四)项在内的,关于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虚假、冒用的身份证件办理入网手续,实施扰乱网络传播秩序的有关规定。也就是微博客用户要在进行真实身份信息注册后,才能使用发言功能。”此言论完全是对法律概念的偷换和混淆,《电信条例》根本不能作为“微博实名制”的法律依据。
《规定》应当依法予以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七十九条规定,“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第八十七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机关依照本法第八十八条规定的权限予以改变或者撤销:
(一)超越权限的;
(二)下位法违反上位法规定的;
(三)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经裁决应当改变或者撤销一方的规定的;
(四)规章的规定被认为不适当,应当予以改变或者撤销的;
(五)违背法定程序的。”综合本文上述,《规章》应当依法予以撤销。
第五篇:微博不应该实名制(一辩稿)
谢谢主席,尊敬的评委,观众以及对方辩友大家晚上好!
毋庸置疑,微博实名制利弊同在,我们权衡其利弊,应立足于当前实际,微博实名制违背了互联网自由开放平等的精神,不仅对“维护网络传播秩序,保障信息安全”初衷作用有限,反而衍生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所以我方认为,微博实名制弊大于利。理由如下:
第一,自由开放平等是互联网精神的核心,匿名表达是互联网自由的结构标识物,不管微博实名制动机如何,在事实上遏制了微博自由空间,这无疑有悖于互联网精神(注意我们的自由并不是完全自由)。而互联网精神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互联网生命力之所在,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微博实名制违背互联网精神,最终会阻碍网民多角色多身份的追求,降低微博“减压阀”的作用,增加网民和社会的现实压力,微博影响力逐渐降低,最终没落。同时也影响了互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得不偿失。而且互联网已成为当前公民表达诉求的重要渠道,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已将网络列为新增的举报渠道之一,如果实行了网络实名制,那么即使是后台实名制,普通百姓还敢从网络上举报监督吗?
第二,微博实名制隐患大。根据《中国青年报》的调查结果显示,83.7%的网民明确表示反对实名,缺乏群众基础的实名制引发广泛的社会争议,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与此同时,实名制漏洞很大,网民信息资料泄露事件时有发生,仅2011年中国网络用户数据泄露事故就多达上万件。但是,目前对于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立法几乎还是空白,也没有配套比较完善的相关职能部门,一旦个人信息泄露或认证信息被冒用,由于法律责任难以认定,必然导致网民维权等新的社会问题,甚至引发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混乱,进而增加网络管理的难度。
第三,微博实名制收效不大代价大。首尔大学的研究表明,韩国网络实名制后,不良跟帖仅减少了不到2%,可是政府和社会却付出了巨额成本和代价。因为散播谣言、违法的人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所以微博环境的纯净应交给网监来负责,这与实行“实名制”相比,代价低得多,同时,《中国法制蓝皮书》也指出“微博的自身机制可以消解谣言和不实信息的影响,并且现行的法律提供的现行措施能有效的发挥作用。网络犯罪产生的源头并不在于匿名,微博实名制并不会解决相关问题,相反,它将制造许多新问题,并为中国互联网法制建设带来新的不确定性。”
综上所述,微博实名制违背互联网自由开放平等的精神,也无法达到其初衷目的,反而衍生出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得不偿失!所以我方坚信,微博不应该实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