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材料研究中的创造策略与方法专题学习报告
材料研究中的创造策略与方法专题学习报告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十一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创新成了时代的主题,无论在哪个行业,哪个领域,创新都成为发展和生存的必要条件。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不仅是知识传播的载体和知识创新的主体,更是国家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执行者和推动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后备力量。因此,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是国家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是实现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的客观要求。1.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
当前,我国研究生人数增多,但创新能力却存在不足。(1)专业理论知识不先进。很多研究生培养单位不重视专业理论学习,部分课程教学大纲明显偏旧,知识更新速度不快,研究生教学教师上课随意,或者还是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上课过程中学生缺少主动性。(2)科研实践参与度较低。据资料显示,2002 年参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实验研究的研究生只占在校研究生总数的21.73%,参与研究与发展成果应用及其它科技服务的研究生只占在校生总数的5.11%。从这两个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研究生并没有直接参与实际研究,占绝大多数的研究生都只是在实验室或办公室从事“虚拟式”研究。(3)高水平学术成果太少。
造成当前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的原因很多,主要因素在于研究生本身。同时,培养单位、研究生导师、社会风气等都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2.研究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2.1 培养社会责任感
翻开中外科技史, 凡在科学上作出重大贡献、能为社会创造较大价值的人, 除了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高度综合的知识、个性化的思想外, 都还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事业心和敬业精神。正是优良的品德、浓厚的兴趣、坚强的意志、强烈的成就欲望、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不断开发其智力潜能, 并且在相当程度上促进科技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回眸现实, 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既看重将要录用的人是否有着他们需要的技术, 同时又看重他的人品道德水准的高低、事业心和敬业精神如何。因为后者决定一个人在知识能力上能否有长进的原动力。研究
生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有用人才, 而“有用人才”不仅仅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具有完善社会、造福国家和人民的责任心。研究生要真正适应社会, 成为有益于国家、有益于民族、有益于群体的具有创新才能的人, 就必须锤炼“知识分子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博大的胸怀。加强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也是研究生形成创新能力, 走好人生路, 增大人生价值的客观要求。
2.2 培养综合素质
研究生是我国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人力资源基础,在我国实施自主创新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一名研究生,要实现创新不能仅只熟练掌握本学科专门知识,还应该在诸如哲学、生理学等人文知识方面有所涉猎。放眼那些对人类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他们的综合素质都令人敬佩。当前社会诱惑较多,比如见诸报端的学术腐败、学术不道德等现象。因此,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发生在研究生身上,我们必须培养综合素质,加强创新素质的养成。我们研究生应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要具有一定的学术道德,必须以实际行动遏制当前较为严重的论文抄袭等不当学术行为及学术腐败。我们也要注重自身人文底蕴的提高,人文底蕴的提升,可以帮助我们写出漂亮的研究论文。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团队合作能力,现今的重大理论和技术创新都是靠团队来完成的。仅靠个人单枪匹马只会头破血流,一事无成。我们研究生需要处理好个人能力与团队合作之间的关系。创新素质的养成,需要研究生不能只局限于书本,必须不断地开拓视野,广泛吸取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提升自己。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为一名在校的研究生,我觉得应该具体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自己的科研创新能力。
(1)上课时认真听讲,勤于阅读课本,掌握牢固专业理论知识,并积极参加课堂讨论与提问。
(2)培养自己的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是现代教育的突出特征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这种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求异性、创新性。我们在科研中如果能较好地采用发散性思维,往往可以得到某些意想不到
的新意想法, 从而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要善于激发自己的创造欲望,充分发挥想象力 “异想天开”,心驰神往。要知道,奇思妙想是产生创造力的不竭源泉。
(3)平时要注意培养自己提出问题的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这样有助于产生新的想法。实验中要培养自己调查,提出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方案的能力。
(4)要积极参加科技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开展课外创新活动。只有通过参加某一领域科技实践活动,才能发现该领域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创意。科技实践活动与创新活动的分水岭就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创意。应当坚决杜绝老师提出课题,学生去干活“被创新”的虚假创新活动。
(5)平时应该积极阅读文献,勤于思考,不能只埋头做实验。通过看文献可以了解国内外你的研究领域的相关情况,避免闭门造车。同时看文献有利于激发新的想法,有利于课题创新。
研究生的学术论文工作是整个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最集中体现,研究生发表论文是研究生提高研究水平、检验其科研力的最好标准。论文的创作,研究生在读研期间结合导师的课题和研究方向,做出并发表的论文,不但可以证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还可以证明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及学术水平的提高。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而作为研究生,则需要在第一创新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做出成果即为第二创新。”课题的实施就是一个提出问题—设计方案—方案论证的过程,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结语
作为新世纪的研究生,我们担负着振兴中华的重任,必须提高自己的科研创新能力,以期为祖国的科学技术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要从培养创新素质做起,切实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并且在平时的科研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自己独立解决问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第二篇:学习的方法与策略
实用学习方法
《学会生存》一书的作者埃德加•富尔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由此可见,学习方法是多么的重要。对学生来说,学习方法是不是科学实用,不仅体现了学习能力的高低,而且直接关系到学习的成败;对教师来说,不能满足于学生“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学”。
梁启超对此也有重要论述:“教员不是拿所得的结果教人,最要紧的是拿怎样得着结果的方法教人……善于教人者教人以研究的方法,或者他得的能和你一样多,或者可看出你的错处。”那么,什么是实用的学习方法呢?笔者以为,就是科学用脑、合理用时、选择适用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一、科学用脑
人的大脑由左右两部分构成,且各有不同功能。右脑担负着艺术、音乐、情感和信息处理等功能。在日常生活中,左半脑作用发挥较大,而右半脑却往往处于休息状态。怎样开发右半脑,怎样使左半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呢?我们当然可以安排适当的时间和机会,学习艺术、音乐、戏剧,也可以有意识地多使用左手,因为左手由右脑所控制。这是使左半脑休息、放松的好办法。如果我们遇到难题,不妨先搁置一旁,听听音乐,让右脑去酝酿好了。
开发右脑,也会使人更聪明。据研究,人们开发使用的脑量只占
大脑的20%,所以,不仅我们的右脑,就是左脑也大有潜力可挖。另外,我们在用脑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采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要先易后难,先基础后关键;
2、把最难的问题安排在自己脑子最好使的时候去考虑;
3、遇到难题,不冥思苦想,不焦虑急燥,而养成逻辑分析、综合推理的好习惯;
4、思路被打断时,不做徒劳无益的追想;
5、避免自我压抑,力戒对他人的嫉妒心理;
6、晚上用脑要适可而止。
这是因为大脑皮层的脑细胞有分工。如果长时间从事某一件事,即只让大脑的同一部分持续工作,极易出现脑疲劳和视疲劳,这必然降低了学习效率。一旦用脑疲劳,可以闭上眼睛,一面做深呼吸,一面从1数到10,如此反复10次后,再用手轻柔眼睛,当你再睁开眼,精神就会焕然一新。
二、合理用时
首先是惜时。鲁迅先生说过: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生命更加有效,而也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如古人所提倡的“三上”即马上、枕上、厕上的学习法——连上厕所的工夫都不放过,可以想见其用功程度。
其次是提效。最好的方法就是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合理分配时间,注意不同知识内容的先后转换。如居里夫人经常在同一时段读几本书。这不是几本书同时读,而是轮换着读。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是不使
某一处大脑皮层处于疲劳状态;二是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对同学们而言,多花时间在较差学科上,提高成绩的空间更大);三是符合化整为零的强化记忆的规律。
三、讲究方法
科学的学习方法有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勤于思考,二是亲自动手,三是要有创造精神。
勤于思考,是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核心。对中学生而言,这是学习的消化阶段。有些同学不懂得思考的重要性,总是强调自己脑子笨,其实是懒于思考。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学习成绩差,原因可能有很多,最根本的一条恐怕就是不动脑。
亲自动手,对学生而言,就是勤动笔、多做题——我们不搞题海战术,但每一类型的题要做到一定的量,以量变促质变。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子。动手,有助于消化学过的知识,作到融会贯通。有同学背诵东西,如背单词,手里只拿一本书,不读不写,这怎么行?效果不好是当然的。
创造精神,学习当然需要创造精神。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速算大王” 史丰收还是在上小学二年级做加减法时,就突发奇想:能不能从左往右从高位算起呢?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千心万苦的潜心钻研,终于,他创造了13位数以内的加减乘除快速计算法。要培养创造精神,就要刻苦学习,勤有思考,充分理解把握课本的内容;进而发现问题,得到启示,形成独立见解——虽然不一定正确,却可能孕育着
创新的火花。
四、常用学法推介
在此,只简介几条有关阅读和记忆的卓有成效的方法。
1、阅读方法
读书之法分精读、略读。
如果文章确有精彩独到之处,且时间许可,不妨精读细读反复研读,体味意蕴,熟读成诵。
若时间不够,比如考试就宜速读:一般是先把文章和问题浏览一遍,然后带着问题到文中去找答案,即抓中心词句,抓关键语句。至于阅读消遣类的小说,完全可以采用扫描似的浏览,一目十行,也不影响阅读的效果。
读书还要多动笔,最好是记读书笔记。边读书边做笔记,好处有三:有助于抓住中心,领会要点;有助于加深理解,帮助记忆;可以留做资料,方便日后查找。笔记形式也多种多样:勾画、批注、摘录、提要或提纲、心得等,任你选用。
2、记忆方法
良好的记忆力表现在:记忆的速度快、范围广、时间长,再现提取的精度高。但良好的记忆力也不是天生的,完全是后天训练的结果。一般需要注意的是:
首先做好心理准备。对所要掌握的内容有兴趣,有信心,有积极饱满的情绪。
其次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只有理解了才能学得好,记得牢。
所谓理解,就是对记忆对象进行详尽的分析综合,化抽象为具体,并与已有的知识联系、比较,找出知识的内在规律,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常用且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谐音法、理想法、归类法、对比法、歌诀法。这样,新知识就进入了你的记忆库,供你随时查阅、提取。
再次充分发挥各种器官的综合作用,即尽量发挥眼、耳、口、手、脑的作用,通过听、说、读、写和想,牢固掌握所学内容。比如背英语单词,记忆历史、地理方面长而拗口的人名、地名。
还要注意集中学习、分散学习两种方法的交替使用。
对中学生来说,随着记忆难度加深、数量增多,一般以分散学习比较有效。比如背10个单词需要5分钟,那这5分钟可分成5次在2天内使用,一次1分钟,而不是一次用光。当然,用多长时间、分成几次以及间隔多久,一方面要兼顾遗忘规律 ——记忆具有不均衡性:最初遗忘较快,以后便渐慢;另一方面也要根据内容难易及个人情况而定。至于做数理化套题、作文或读课外书如读小说,还宜集中时间学习。但集中学习的弊端是时间一长,容易疲劳。
学习方法因人而异。说不定你有更好的方法,如果效果不错,就坚持原来的方法。
第三篇:策略与方法
小学生文明礼仪特色教育策略与方法
根据对小学生文明礼仪知识、行为等问卷调查,学校根据实际情况,于2010年9月张集小学领导经过精心研究讨论,决定以“小学生文明礼仪”为学校特色,形成一种文化与精神引领学校各项工作的实施与开展,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学校的特色。从而深化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群体的产生,在家庭教育中,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文明礼仪教育相对薄弱,更多的家长则是在不断满足孩子精神和物质的要求上,放在头上怕吓着,含在口里怕化了的过分溺爱,使孩子在生活中逐步养成了依赖、自卑、任性、唯我独尊等不良心理。随之而来的不文明行为习惯一一呈现在他人面前。在学校的行为存在某些不和谐因素,例如不文明用语、打架、起哄、乱扔垃圾、走廊上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等,学生的文明礼仪修养与现代文明社会的要求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给学校教育带来负面影响,制约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明确提出了中小学创办特色学校的要求。这是一个实实在在、有重大意义的工程,不容我们忽视!我校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决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针,以践行八荣八耻为契机,结合我校在文明礼仪教育方面的探索所取得的阶段成果及成功经验,期望探索文明礼仪特色学校教育运行机制策略方法研究,打造独具特色的礼仪之学校。期望在深入分析、明确特色学校内涵的基础上,立足于我校文明礼仪教育的实际,积极探索以学校行政部门为导向、学校教科室为支撑、以学校大队部为统领,以学校班级为实施主体的“四位一体”的特色学校教育策略,从课程改革的角度出发,本着“立足与导、着眼与小、放眼与长远”的思想,为孩子的将来着想,把我校办成淮安市淮阴区的文明礼仪特色学校。
一、主要工作
第一阶段——组织学习、宣传发动、特色项目创建阶段(2010年9月——2011年1月)
2010年9月-2011年1月确定研究人员及对象、收集相关资料,初步完成实验方案,接着对学生礼仪行为进行调查分析,广泛收集资料,分析我校文明礼仪建设已有研究成果,找准切入点,形成特色项目,拟定研究方案。完善礼仪教育特色组织、制度建设,制定短期、中期、长期实施规划。同时完善我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及其监督、考评制度。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特色建设阶段(2011年2月——2011年6月)修订《文明礼仪读本”》,编印文明礼仪家校联系手册,制定学校礼仪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措施,形成一个德育分流工程。建立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辅助的礼仪教育模式。学习部分具有特色研究基础的“特色学校创建”经验,邀请专家对课题研究的价值、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进行论证。
第三阶段——总结提高、全面推广阶段(2011年9月——2012年1月)依据学生文明习惯形成的四个环节:认识——强化——内化——外化本阶段分四学期完成:
本阶段组织我校研究人员分析本校特色研究资料,聘请专家对我校的办学思路、办学特色创建等工作进行指导;在分析总结我校研究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归纳出一系列特色办学的基本策略、衡量指标,及具体优差等级标准,依此衡量学校办学的特色和水平,找出阻碍其特色办学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并制定改善或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总结形成特色学校创建的“三位一体”模式和具体策略。第一层面:认识 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根本论述。人对世界的反映过程,是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是人类追求并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人的认识不仅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且能动性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小学生对文明礼仪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认识过程,就是对文明礼仪文明礼仪行为习惯规则的分辨、识别、理解的过程,是对文明礼仪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正确的能动反映。具体内容表现为:①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内容的认识;②文明礼仪行为习惯作用的认识。
1.以校本德育课程为依托,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
我校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课题实施目标,开发了中华传统经典名著校本课程。按照“讲故事—明道理—提要求—重践行”的途径,挖掘中华传统经典名著中“忠、孝、礼、勤、俭、让、仁、诚”等内容,吐故纳新,结合时代要求,编写了《小学生礼仪》的校本教材。(1)校本教材。
(2)校本课程的延伸。把传统美德故事,《弟子规》《三字经》四书中的经典名言警句,近现代爱国主义教育作为课程的一种延伸,并把每一个德育项目都用口号贯穿行动。(3)校本课程的使用。
《小学生礼仪》利用“地方与学校课程”进行。
第二层面:强化 是对学生基于已有的习惯行为经验和知识,运用必要的工具,作用于客观对象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活动,是能动地、创造地对获取的信息不断地进行加工,形成真理性的习惯行为认识和观念的过程。向学生提出习惯形成的要求,必须先强化小学生的认识。
创设“至善至正”校园文化,加强传统美德熏陶。
在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时,以“明礼善行德润人生”为理念,将现代文明气息与国学传统文化底蕴,与“站好走好人人争好”的校训有机渗透,揉和“校史文化、现代礼仪、古代礼仪、师生风采等文化墙”、“浮雕墙、学校赋文墙” 等主题鲜明、图文并茂、富有教育性、趣味性的校园文化,不断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
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以“文化”为切入口,以德育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建设高品位的班级文化。在班级里营造一种充满柔性的、温和的、情感的精神(风气、氛围)、制度、关系和环境的互相融合的文化。每个班都根据自己的实际设计班训、行为准则,建立图书角、荣誉栏和展示台,提供学生交流传统经典名著的平台,展现学生文明的闪光点。第三层面:内化 是把外部的东西转化为内部的东西,把客体的东西转化为主体的东西,把不稳定的认识转化成稳定信念。内化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刺激—理解—接受。“内化”即食物的消化,“内化”的前提是人饿了。因此,小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内化前提,就是主体必须对特定文明礼仪行为习惯有了内心需要,对行为规范有了意识自觉和认同感。只有这样,内化才成为可能。行为规范的内化是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是否能真正形成的关键。学科课程中有机渗透传统美德、传统文化,增强文明礼仪教育实效。在语文课中,加强对经典诗文的教学,挖掘教材中的传统美德的要素,宏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内化成自己的礼仪行为。在音乐课上学唱经典诗词歌曲,使学生对诗词中所蕴涵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美术课上让学生选自己喜爱的诗句,根据对诗句的理解绘画,并把学生的优秀作品收集起来,制成作品集,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把品德课中的教育内容及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进行了归纳、整合,形成了目标明确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
第四层面:外化 是学生自动地将行为规范表现为外在的行为。行为规范的“内化到外化”是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是否真正形成的标志。外化行为直接与行为规范相对应。开展体验教育,践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将传统美德教育和少先队体验教育结合起来,构建了校内“学校——班级——个人”和校外“学校——家庭——个人”三个层面的学习网络。在学校层面,利用校会、大队活动、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时间对全体师生进行叙事说理,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德育人,从规范学生文明礼仪行为做起,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如:开展“一周一个好习惯”的活动。着力于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制定《五小文明活动方案》《路队放学实施方案》《隆化六小文明礼仪小标兵争创活动方案》;定期开展专题体验评比活动周:“五小文明”小标兵如“地面无纸巾日”、“抽屉无垃圾周”、“无追跑中队”、“无欠交作业周”、“和电视say goodbye”;配合“一周一个好习惯”的活动的开展,开展“好习惯标兵”的评选、习惯和我一块成长”的征文评选、“一周一记”等活动。让“好习惯标兵”在升旗仪式上亮相,表扬并授予他们作为升旗手的荣誉,调动了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热情,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在班级层面,通过早读、诵读、抄写经典诗文和传统美德的警句名言,认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体验传统美德的价值;通过集会、班队活动,自主制订班规、班训,在讨论、筛选、确定、执行班规中自己教育自己,让学生在个人层面上努力规范自己。在校外的层面上,通过召开家长会,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以专题讲座、交流研讨、印发资料等形式让家长参与传统美德的教育,并以身作则,影响教育孩子。
(二)策略与方法
1.组织教师学礼仪、规范自己的行为,教师学习教研理论,制定课题研究实施计划。让教师设计礼仪课教案,开展说课、上课、评课系列活动。深化文明礼仪教育。
2.本实验是全校性实验,每周全校集中收看礼仪专题讲座。学习文明礼仪,同时利用校本课程---《文明礼仪读本》和新修订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弟子规》、《三字经》、《四书五经》读本选编为教学蓝本来深入学习文明礼仪。3.利用校本课程---《文明礼仪读本》和中华传世经典选编读本把礼仪课做为学生道德体验教育基础训练课,采用分散和集中相结合。在自然常态下进行每班每周一节课;同时加强礼仪教育在各科教学活动中的渗透,尤其将校本礼仪课教学与思想品德课整合,强化道德认识,进行文明礼仪行为道德体验的训练。
4.学校大队部开展大型的文明礼仪主题活动训练学生文明礼仪,同时在少先队雏鹰争章活动中学习实践文明礼仪(社会调查、综合实践活动与农村小伙伴交往,通过礼仪课堂教学,口语交际礼仪的运用得以强化); 5.各中队也利用晨会、班队会活动作为礼仪教育拓展课程,诵读中华传统经典名著,扎实规范学生行为,让学生自主设计自主评价,全员参与。
6.学校组建文明礼仪特色训练队,分阶段总结、评比。每学期评比礼仪特色班,为特色班级挂牌。评比、表彰礼仪小标兵。开展“最受学生喜爱的老师”评选、表彰。以榜样带动师生自觉遵守规范自身文明礼仪行为。
7.创设良好校园环境。把有关的礼仪教育内容的誓言、警句做成礼仪展板、专栏张贴在校园里,从而净化美化文明校园,使学生一入校园,就能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礼仪氛围。
8.加强与家庭、社区的联系,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和社会活动情况。家长参与对孩子家庭礼仪、社会公德礼仪的培养与评价,以形成家庭礼仪教育的氛围和教育场。学校设立“红领巾监督岗”按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九条要求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检查评比(从晨起上学在校放学回家就寝前等规范出九项具体要求),通过队员自评、家长评、教师评、学校综合评,评选出本学期的文明礼仪之星和文明礼仪小标兵。
9.让学生编写传唱校园礼仪三字歌;开展礼仪知识竞赛,礼仪行为表演等活动 ;收集古典礼仪名言,宣讲古人、名人礼仪故事;开展中华传世经典名著咏读等等形式教育活动。
10.向学生家长发放文明礼仪教育的倡议书,扩大文明礼仪教育的辐射面,增强文明礼仪教育的有效度。
第四篇:个人课题研究的方法与策略
个人课题研究的方法与策略(转发)
一、对个人课题的认识 1.个人课题的定义
个人课题是以教师个人为研究主体的课题,相对于过去国家级、省、市区级课题及学校课题在内的“集体课题”不同。个人课题研究主体就是教师个人,而非集体。
2.个人课题与集体课题的区别
集体课题群策群力,人多智慧大,能解决重大问题,支撑办学目标,形成办学特色等;但集体课题协调困难,缺乏针对性。关键是对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没有太多作用(评职称作用不大),因而参与程度不高,而个人课题由个人承担,具有灵活性,有利于行动研究;特别是课题源于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对教师专业化成长极为有利。
二、研究的方法与策略 1.选题要“小”,切口要“巧”。
适合自己“个人课题”选题要注意三点:
一是选题具有针对性。针对自己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来源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二是切口要小巧。一个小问题、一个现象、一个学生、一种方法、一次活动等,均可成为“个人课题”。
我今年研究的个人课题是《基于自主性教学范式的个案研究》,去年研究的个人课题是《探究性教学范式的个案研究》,两个课题都是个案,因为根据本人的实际情况,理论专业知识不很精深,因而选择课题一定要小,要从小的角度、从身边教学中去发现,寻找研究的内容。
三是内容要适合自己。题目再好,但如果不是自己专长,不是自己喜爱,也难以研究。自主性教学与探究性教学都是当前新课改理念集中强调的观点,是相对于当前教学中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革命。因此,本人觉得研究这样的课题,确实是身边教学中普遍存在而又令人困扰的难题,如何在教学中将这两种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学会乃至真正转变,尤其是在地理教学中实现转变,肯定会是一个大的突破。
2.弄懂课题研究的方向。
课题的界定在课题研究中相当重要。弄懂课题主要关键词,也就是抓住课题研究的方向,对结题至关重要。
《基于自主性学习的教学范式的个案研究》关键词在“自主性学习的教学范式”与“个案”二者的结合,因为本人研究的学科领域是地理教学,因而在课题界定中,不仅要阐明自主性学习、基于自主性学习的教学、基于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模式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更主要突出说明个案研究是在地理教学中的个案研究,不在其他领域,这样研究的方向就明确了。
探究性教学强调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现在单指利用探究性教学的范式,在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范畴。
“探究式教学范式的个案研究”就是指课堂教学中,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探究式教学范式所组织的教学,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个案的研究。
依据一:探究性学习理论。美国著名科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提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本质上是一致的,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探究性学习”强调科学概念、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三者的综合和对科学研究过程的理解,其基本思想是让学生“重在发现”和“重新组合”知识的过程中学习,充分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能力。
依据二: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的认知理论。
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的感知过程是一个由浅及深,由易而难的过程,探究性学生以接受性学习为基础,帮助学生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和迁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
基于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是作为一种教学活动而存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依据一定的教 学目标,组织、帮助和指导学生有效地开展自主性学习。具体来说,基于自主性教学强调的是整个教学给予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为前提,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为目标,以让学生自主决定、自主选择、自主控制、自主反思、自主评价、自主建构为进程,以教师的组织、帮助和指导方式而开展的教学活动过程,这种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是一种最高理想的教学过程,它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自主和学生的学习自主。
“基于自主性学习的教学范式的个案研究”就是指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自主性学习的教学范式而组织的教学,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个案研究。
理论依据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讲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有意义建构的方式来获得的,也就是说,学习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学习者的记忆中,而是以学习者己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知识。
理论依据二:主体性教育理论。主体性教育理论认为,主体性教育的教学活动,既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的活动,也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的活动,是两个活动的相互合作、相互影响,同步发展的有机结合。主体性教育是教师引导下学生独立学习和自主活动的过程,在活动中只有通过学生主体的同化和顺应,才能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由此主体性就成为学生学习的本质属性。主体性教育的着力点就在于对学生进行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培养。
理论依据三:现代教学结构理论。现代教学结构理论认为:教学活动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社会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居主体地位,教师居主导地位,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授活动的主体。学生与教师作为相互依存、相互独立的两个主体,教与学的联系就显得十分密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研究教法,指导学法,学生则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表现出最大可能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3.主要研究方法举例。
(1)进行文献研究。这是“个人课题”研究的基础性工作。文献研究需要解决理论支撑问题,了解课题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确定研究目标,创新研究内容,理清研究思路,选择研究方法,为“个人课题”研究奠定基础。文献研究的途径一般有图书资料、报刊杂志,现在比较重要的是网络,参考面更加宽泛,内容更加丰富。文献研究的关键在于“研究”,查阅资料只是研究的基础,对于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分析比较,才有超越和创新。一些课题研究者把自己文献研究的资料整理规类,附在“申报书”的后面,作为过程性材料。
(2)进行调查研究。这是绝大多数课题研究者使用的研究方法。了解现状是设计课题的重要基础,对于现状了解得越具体,越深入,越全面,越准确,课题研究也就越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调查研究可以是问卷调查,了解面上的情况;可以是座谈调查,针对性召集调查对象,进行追问式调查,可以把调查内容引向深入;还可以是个别访谈,这是点上的调查,解决深度问题。许多研究者提供的问卷设计科学而适用,结果发人深省。
(3)进行实践研究。把自己的理论假设和研究内容付诸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其正确性。比如,“批评的策略的研究”,课题承担人把设计好的8种批评策略放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加以验证,其中6种效果显著,于是分析原因,整理成文。“数学日记”的研究者,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反复实验,使得“数学日记”具有了操作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4)进行经验总结。这是课题研究的最后一道程序,也是最为关键的一道程序。一是要对材料进行整理和归类,课题研究会涉及许多的材料,总结之前要进行归类整理,为总结做好准备。二是对材料进行分析和比较,通过比较,找到相同和相异之处,特别是有效性和无效性的原因分析,这是找出规律的重要依据。三是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这时需要辩证分析,需要全面分析,需要条理性分析。一些课题研究者就是因为没有认真做好经验总结,所以,过程很好,结论不佳。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坚持研究,深入研究,行动研究。
⑸行动研究。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和途径是用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的五个环节:
1)制定计划:对研究内容、对象、过程、时间、成果形成等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2)实施行动:按计划开展研究工作,要注意收集资料。
3)跟踪考察:要制定考察内容、方法、步骤。对学生教师开展调查,了解进度和效果。4)反馈与调整:对收集的资料,调查的结果即时进行总结,即时反馈、调整计划和内容。5)评价结果:实施行动结束后,要应用教育统计的方法,将研究所得的数据进行科学处理,写成研究报告,邀请专家对进行评价。
三、学习相关理论,拓宽课题研究的视野
自主性学习,基于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模式,这些概念的提出有它内在的理论基础,涉及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体性教育理论,现代教学结构理论等前沿的理论。课题确定后,本人通过上网搜索等手段,查找到这些理论的核心表述,弄清这些概念用于指导我这个课题,作为理论支撑。如果不学习,像我们这样的专业理论根底薄弱的人很可能会闹出大笑话。
四、着手研究,做好调查,摸清现状
1.设计调查表格和调查问卷(调查阶段)
新一轮课程改革,其核心理念之一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当前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的仍然是满足于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上课习惯于听教师讲,在下面做笔记,不肯多动脑筋。
学生进入初中阶段,由于个人兴趣不同,基础情况不同,学习习惯更不相同,表现在学习成绩上就有很大差异。即使是同一个人,由于对部分科目投入精力不同,也会造成有些科目成绩很好,而少数科目成绩“拖后腿”的现象。针对学生的以上问题,我让学生自制一份成绩表,并在后面注明学习兴趣怎样,学习投入精力怎样,上课学习的状态怎样。调查结果表明,科目成绩高的,肯定兴趣浓厚,投入学习精力多,上课专注程度高,课后复习、练习的时间也花的多,而部分“拖腿”科目集中反映在兴趣不高,投入精力少等问题。
详细设计调查问卷是了解学生最快捷又最有效的方法。针对课题研究内容,我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你认为你学习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你所有科目中学得最好的科目是哪一门?所有任课老师中你最欣赏的是哪一位老师?欣赏他(她)的教学方法中的哪一点?等等。透过调查问卷的分析,摸清当前学生中学习方式的情况,为下一步开展研究作好准备。
2.作好比较(思辨阶段)
因为自主性学习方式的培养贵在课堂上引导,让学生形成习惯,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将自主性学习模式:确定学习目标、创设学习情境、进行学习引导,共同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最终产生反馈,师生总结评价,引入到日常教学中。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小组竞赛来激活课堂,提高堂课的效率,再让学生对比传统教学中单纯由老师一味灌输知识,教师讲、学生记的堂课效果,通过对比,学生自然会做出选择。借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老师把大家装到汽车上到目的地再下来,和老师领着大家一道走到目的地这两种方式哪一种你们对路上的印象深刻?坐汽车当然速度快,但留下的印象不深,走到目的地固然速度慢,但印象深刻。这实际上就是自主性学习与传统教学的区别。自主性教学虽然教学进度可能慢些,但收效肯定高。
3.设计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方案(实施阶段)
围绕自主性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设计课堂教学的实施个案。①确定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包含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意目标,因为学生只有明确自己的目标,才能知道自己需要学什么,学习应达到什么标准,以及如何达到这些标准。②创设学习情境。依据学习目标,围绕学习内容,对课堂学习的有关物景进行描绘、设计和美化,以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境内容包括:合作式情境、问题式情境、探究式情境、体验式情境等。③加强学习引导。自主性学习并不等于学生自由学习,而是一种教师引导性或指导性的教学。教师引导主要是对学生活动进行合理的组织,组织以知识的形成过程、思维的发展过程、能力的提高过程为主线,以多方合作互动、多项信息沟通、多种感官协调为方式,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控究活动。④组织学生自主 探究。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主动、自由、创造性地开展探究活动,探究过程包括:借用背景材料——形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⑤形成总结评价。自主探究活动结束后,对探究活动的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具体实施,即严格按照方案进行 在具体实施的阶段,主要采用的科研方法有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收集研究资料,(各类杂志,书刊物,对自己有利的论点都收集,注意标明引文出处)。整理资料,分析资料抽象概括出结论,总结研究工作形成科研成果,结题。在这里我主要想说说我对调查法与行动研究法点滴的认识。调查法是指在教育理论指导下以家访座谈、设计问卷、批改作文、日记等方式收集研究对象的客观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从中得出规律性结论的方法。调查法的研究设计主要包括:(1)研究目的、背景、意义;(2)研究方式(是问卷、访谈还是成品分析);(3)研究对象或抽样情况;(4)设计指标体系、(这是中心环节,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是科学的、有教育理论依据的);(5)设计问卷的访谈提纲,这一工作也有很强的科学性,具体参考教育科研书籍;(6)结果的整理、分析,即写出调查报告。调查法简便易行,信息量大,真实性强,最有使用价值,深受教师欢迎。另一种方法是行动研究法,它是一种由科研工作者和教师共同参与,谋求在工作环境中当前问题的解决、评价和改正行动过程的研究方法。它重在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必须与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密切结合起来。切不可为研究而研究。行动研究法的实施步骤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制定计划——开始行动——进行评价,即对行动的效果进行评价,如果可行有效即可整理资料撰写论文;如果计划方案有不妥,应立即修正计划、改正行动,直到可行有效。
五、及时回顾、总结反思(总结反思阶段)
根据课堂实施方案实行一段时间后,及时回顾、反思这一段教学的实效,对比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是否有实质性的提高,还存在哪些问题,下一阶段要进行怎样的改进。
六、整理分析研究资料,撰写科研报告和科研论文
对教育科研的成果进行文字加工,以一定的形式(论文、科研报告)准确的表述和再现研究的过程和结果。科研报告或论文的撰写不一定要遵照某种固定的格式,但一定要包括以下这些内容:(1)研究目的;(2)研究的对象或抽样;(3)采用的方法;(4)研究的经过;(5)材料的归类、整理;(6)结论;(7)建议、设想或体会等。
以上只是本人进行这一课题研究做得一些基本程序,还谈不上是什么研究,由于个人知识水平及能力有限,这一研究还不够系统,疏漏之处还有很多,敬请各位行家多指导、指正。
附: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过程系列材料及要求
一、课题研究方案的撰写格式
⒈课题名称
⒉课题价值论证
⒊课题研究目标(方向)
⒋研究对象
⒌课题研究内容
⒍课题研究方法
⒎课题实施要点
⒏课题研究进程
⒐课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⒑课题的特色创新之处
⒒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⒓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和完成时间
二、课题开题报告的撰写格式
作。
⒈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课题研究的背景)⒉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主要观点 ⒊本课题理论创新程度或实际应用价值 ⒋课题研究的步骤、方法和途径 ⒌预期成果
⒍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三、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
⒈不能写成经验总结和申请报告。⒉整个框架应包括: ⑴为什么要研究
⑵我们是怎样开展研究的 ⑶我们的研究取得哪些成果 ⒊格式 ⑴标题:《×××》课题研究报告 ⑵正文
①问题的提出或课题研究的背景 ②课题研究的目标及理论依据 ③课题研究的内容 ④课题研究的方法 ⑤课题研究的步骤
⑥课题研究的成果和结论 ⑦课题的后续研究 ⒋参考文献
△如果是实验性的课题,其格式应是: ⑴标题:《×××》的实验报告 ⑵正文
①问题的提出 ②实验假设 ③理论依据
④实验目的、内容、方法、步骤 ⑤实验结果
⑥结论及今后研究设想
四、结题申报表的撰写
主要意思:我完成了研究任务,申请结题。申请表由验收单位统一印制,亦可自己制
五、应报送验收材料
⒈开题报告、研究方案等。⒉课题结题验收申报表
⒊课题研究主体报告即结题报告
⒋反映课题研究的过程性与终结性材料 ⑴各阶段课题小结
⑵反映课题研究的教师论文、获奖证书复印件,学生竞赛获奖证书复印件(校级以上)⑶反映课题研究的课例及反思、调查问卷及分析报告、活动图片等(选择主要的)⒌重点课题应报送经费使用情况
上述材料应分类装订成册、装入档案袋或档案盒,打上封面和目录。
第五篇:市场营销中的定价方法和价格策略研究
市场营销中的定价方法和价格策略研究
Study on the pricing method and price strategy in marketing 摘要:市场营销学在现代化历程中经历过多次的理论蜕变和实践转型。而定价方法与价格策略作为市场营销学中的传统重大课题,其理论内容与实践方法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表现出浓厚的现代性色彩。由利润向顾客的营销重点转向使得价格定位和价格策略的选择更加复杂。本文将按照内因、外因以及方法论等逻辑节点,借用市场利益杠杆等市场学知识,结合当前的全球化、品牌化、信息化等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大背景,分别论述市场营销学中的定价方法和价格策略。
关键词:市场营销; 定价方法; 价格策略; 顾客与利润
前言:在市场经济中,一切价值都可以用货币来衡量,市场的正常运作也正是通过利益杠杆影响下不断变换的供求关系来实现。而市场营销行为的直接理论依据正是供求关系的变化,根据供求关系的变化来调整产品价格是传统市场营销学的定价方法的基本思路和原则。而现代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新型市场营销方法的革命和更新对产品的定价和营销的价格策略都带来了新的内容和方法的启示。
一、从价格的产生机制看影响价格的几种因素
(一)产品成本对其价格的基础性影响
产品价格的定位是在对产品在生产制作过程中所消耗的企业资金成本、厂房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等成本的宏观考量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既然任何资源的价值都在市场中以货币的形式表现出来,那么产品成本无论其组成内容如何复杂,最终都可以落实到货币,这就实现了与价格表现形式之间的链接。当前市场资源配置的情形下,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生产的主要资金投入内容之一。此外,成本的计算范围不仅仅停留在生产环节,在市场营销和市场推广环节,企业为增加产品知名度,扩大销量所付出的广告成本、公关成本以及线下活动成本等都是企业在为产品最终定价时所必须考虑到的成本组成部分。
(二)供求关系对价格的根本性影响
供求关系是市场利益杠杆作用机制的直接表现形态。因此,供求关系所代表的利益追求行为直接对产品的价格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不同的供求关系形态意味着不同的利益取得状况,这就意味着企业对产品的定价需要发生变更以保持一定额度利润的保证,否则产品的定 1[1]叶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产品定价方法研究[J].科技科学研究对策,2011(6):153·154.价行为与市场供求产生脱节之后造成企业利益的受损。比如供大于求的供求状态下,一味选择高价可能会带来产品滞销、成本无法回收等问题。在保持定价高于成本的前提下,尽量让产品的定价情况符合实际的市场供求状态,藉此获得最大程度的市场适应性和欢迎度,使得产品和服务取得良好的销量,占据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
(三)市场竞争对价格的周边性影响
市场经济体制的复杂性决定了企业产品的存在绝不是孤立或者单一的,它与周边市场环境处在紧密的联系中,竞争就是其中的联系之一。企业的每一款产品或服务一旦制作完成,面向市场就会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或者机遇。而同类产品或者同功能产品之间的竞争就是其所面临的周边环境中的最为强劲的方面。在市场竞争中发挥企业产品自身优势,找准定位和面向的客户群,是在市场经济中立足的基本条件。但是当定位准确而有产品本身的质量等都没有突出的竞争优势的情形下,价格战往往成为商家的普遍选择。通过与同类产品相比所具有的价格优势,帮助自家产品在市场中迅速扩大销量,占据大比例市场份额,抢占市场竞争中的有利地位是价格战的最终目标。所有产品在生产出来之后所面临的周边环境因素对于产品的定价行为同样具有一定的影响。
(四)政策对价格的宏观性影响
前三种对市场营销中的产品定价发生作用的因素都是从市场经济体制本身的微观特征和实际运行特征来说的,而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得政府作为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的监管者和调控者,能够对产品的实际定价行为产生政策、法规等宏观性的影响。虽然我国给予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以充分的自由空间,但是仍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市场的正常运行提供具体的政策指引和规则限制,藉此保证市场经济的自由与社会主义社会本身特征之间的平衡。比如国家工商局等有关职能部门对产品定价行为的监督,防止价格过低造成产品非法倾销,以及企业在获得垄断性市场地位之后产品定价过高,谋取巨额不正当经济利益等行为的发生。
二、由价格影响因素所决定的具体定价方法探析
市场营销在现代化过程中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嬗变:传统的市场营销将市场看做单纯的利益发生场域,将利润作为其最大的价值体现,且这种利润大多为短期利润。而现代化的市场营销理念则将市场作为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场域,企业在市场中所谋求的并不是短期利益而是长期的利润和知名品牌的形成。因此,现代化市场营销理念下的产品定位方式和过程往往更
2[2]成海清,李敏强.顾客价值概念内涵特点及评价闭.[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5-38.加复杂。它既需要考虑到企业生产制作产品过程中所耗费的成本,又要考虑到顾客本身的消费意愿,以及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国家贸易组织、世界银行等第三方组织所可能产生的干预性影响。
具体来说,现代化市场营销理念下的产品定位工作需要经过下图所示的复杂过程。而由此衍生出来的的产品定价策略也可以大致分为以成本为基准的定价方法、以竞争为目标的定价方法、以供求为导向的定价方法等三种。
[3]
图1 现代化市场营销理念下产品价格定位的过程示意图
(一)以成本为基准的定价方法
成本的存在使得企业对产品的定价方法有了基础性的导向和原则。通常情况下,成本的组成十分复杂,所以,对于以成本为基准的定价方法而言,对产品的全面而精确的成本计算将是此方法的关键性一环。上文已经涉及到产品成本的复杂组成部分,这里可以用一个图标来加以形象的说明。
在完成成本的精确计算之后,企业的定价行为可以围绕如何在保证盈利的基础上,尽可能所见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生产规模,将利润无限扩大。
[4] 34巩传景.企业成本导向管理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J].发展论坛,2013(7):53-54.菲利普·科特勒,梅清豪等译.市场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图2 以成本为基准的定价方法中的成本构成示意图
(二)以竞争为目标的定价方法
产品的定价行为是市场营销的重要策略之一。价格对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影响甚巨。当企业希望通过产品价格的调整来获得与同类产品相比的价格优势,藉此扩大市场占有比例时,这种定价方式和方法就是一种以竞争为目标的定价方法。这种定价方法往往会导致同类产品之间的差价的形成,它往往是企业价格竞争的必然结果,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如果同一种产品自家企业的生产成本低于其他同类企业或者自家产品的生产规模远大于其他企业,可以实现薄利多销,那么就可以以差价的形式将这些优势转换成市场竞争力,获得更好的经济利润和发展前途。从当前市场竞争形势来看,愈演愈烈的行业竞争,以及消费者对产品价格的超高程度的重视使得价格战成为商家普遍的选择。长远来讲,过度重视价格优势在竞争中的地位,往往会对产品的生产制作成本、产品更新换代以及产品质量保证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
(三)以供求为导向的定价方法
供求关系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不言而喻,供求关系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企业盈利的实现方式的不同。从企业发展的长远目标来看,不同的供求关系往往能对产品定价工作提供导向性的意义。当供求关系表现为供大于求时,说明市场对某种产品的需求已经趋近饱和,或者产品的生产、供应商以及过量。此时,将产品价格下调,减小产品生产规模,将
[5] 5逯春明.论市场营销中的价格策略、分销策略和促销策略-科泰新在非洲市场营销策略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11(6):101-102.现有存货尽快脱手,保证成本的回收和利润的最大化是产品定价工作的核心思想。当供不应求时,说明市场对产品的需求量尚没有完全满足,此时企业可以扩大生产规模,并在消费者接受范围内适度提高产品价格,既能帮助企业扩大销量,同时又能获得大量经济利润。
总体来说,产品定价工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有并不是每一种定价方法都可以独立实现多种需求的满足,因此只有结合不同的定价方法,实现有效性的整合,才能制定出最适合当前市场情形和企业发展现状的产品价格。
三、透视当前几种常用的价格策略
价格策略的选择并不是空中楼阁,它需要十分扎实的市场规律和市场营销的理论支持,同时要借鉴心理学等相关知识,还有结合不同当前企业的价格定位方法,因此价格策略的选择过程中,既要实现全局性效应的兼顾,又要表现出突出的价格特点和明显的市场定位。所以,辩证法思想中的“平衡”、“兼顾”理念是价格策略选择的基础理论内涵。
(一)以顾客心理为导向的价格策略
顾客对价格所可能产生的反应将是产品价格策略成败的关键。因此,对顾客接受心理和消费心理的研究是价格策略选择的重要借鉴和参考资料。在实际价格策略的发生过程中,出于对消费者的价格心理情况研究,往往会对应季新品或者最新一代的产品定价较高,因为消费者的猎奇心理往往能够帮助帮助企业以较高的价格将产品销售出去。而在售价的处理上,企业往往会根据人的接收机制和反应机制的即时性,将价格定位为以“9”或者“99”结尾的数字,这样就能使得消费者产生价格错觉,觉得商品“便宜很多”。此外,企业还会通过消费者的价格节点心理,尽量避开“50”、“20”这样的价格升降区间,比如宁愿将价格定为“90”,也很少定为“60”,因为前者仅仅比100少了10元,却让顾客觉得很便宜,而后者却比50元多了10,但因为节点心理的关系,却让顾客觉得不便宜。
(二)以市场实际为导向的价格策略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实际情形往往直接影响着企业价格策略的选择。当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优势地位不明显时,往往会通过价格策略的改变来争取价格优势,获得行业竞争中的有利地位。比如飘柔在奠定了洗护产品中的名牌地位之后,面临着海飞丝、沙宣等其它知名品牌的强势挑战时,就推出了9.9的优惠产品,迅速扩大了产品销售量,用巨大的市场份额帮助树立了竞争优势。但在另一个方面,当企业产品问世之后,市场中其它同类或者相似 67
[7]
[6]李明军.市场营销中的定价方法与价格策略[J].商业时代,2011(11):12-17.任常德.需求价格弹性理论在市场营销价格策略中的应用[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2):44-47.产品并不多的情况下,企业往往会提高产品价格,在市场窗口期尽可能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比如苹果公司对现代化智能手机的开发,在大量安卓机等尚未问世之前,苹果智能手机的先导地位不仅帮其树立了稳固的品牌效应,同时也在价格上保持了与同类产品价格的较大差距。
(三)以企业让利为导向的价格策略
根据企业本身的发展策略的制定以及实际的行业发展现状,通过以企业让利为导向的价格策略,帮助企业在稳步推进企业发展的同时求新求变,获取更多的发展机会是十分必要的。
常见的企业让利行为就是产品的低价处理或者捆绑销售,亦或“购物狂欢节”等形式。比如李宁公司在仅今年的销售不佳,亏损严重的情况下,就实行了长期而广泛的打折促销活动,既能帮助减少囤积数量,降低储存和维护成本又能获得外来资金的注入,为企业实现创新性发展和自救带来资金的支持。此外,互联网形势下,营造购物节、发放线上活动优惠券和红包等方式也能帮助企业扩大产品销售额,比如“双11”、周年店庆、国庆等节假日购物狂欢、开学季、毕业季等,在这些活动中企业通过适度的减低产品价格,让利消费者,不仅扩大了企业产品的销售量,同时也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顾客群基础。
四、结语
市场营销的目的在于帮助企业扩大产品销量,而价格定位工作和价格策略的选择都对市场营销的成败产生关键性的影响。从价格产生的决定论机制中分析成本、竞争、供求关系以及政策等因素对价格的影响,并由此衍生出的三种不同定价方法和不同导向的价格策略,能够为企业在进一步深化企业发展,借价格形成企业优势提供方法论上的借鉴价值和参考作用。参考文献:
[1]叶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产品定价方法研究[J].科技科学研究对策,2011(6):153-154.[2]成海清,李敏强.顾客价值概念内涵特点及评价闭.[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5-38.[3]巩传景.企业成本导向管理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J].发展论坛,2013(7):53一54.[4]菲利普·科特勒,梅清豪等译.市场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5]高兴佑,郭昀.谈企业市场营销中的定价方法与价格策略[J],商业时代,2011,(08).[6]逯春明.论市场营销中的价格策略、分销策略和促销策略-科泰新在非洲市场营销策略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11(6):101-102.[7]任常德.需求价格弹性理论在市场营销价格策略中的应用[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2):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