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情况报告(最终版)

时间:2019-05-14 05:58: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情况报告(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情况报告(最终版)》。

第一篇: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情况报告(最终版)

市委、市政府:

我市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从xx年初起步,至今已经进行了两年半时间。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市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根据《xx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要求,组织了以市为单位的统一法人产权模式改革,并顺利争取到人民银行发行的xx万元专项央行票据。目前,已进入改革和央行票据兑付的关键时期,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恳请市委、市政府予以支持。

一、农村信用社改革所做的主要工作

农村信用社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任务很艰巨的工作,同时改革成功对地方经济和金融的发展又会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这次改革是在管理体制、产权模式和组织形式等方面的一次全面改革,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改革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明确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 二是改革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将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交由省级政府负责,明确由银监会依法行使对农村信用社的金融监管职能;

三是消化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包袱,国家在资金、财税、利率等多方面给予农村信用社政策扶持。我市的改革突出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清产核资摸清家底。清产核资是保证信用社改革顺利进行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就是核实信用社的资产负债状况,充分反映经营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为深化改革、强化管理、防范风险明确工作方向和重点。按照省改革试点领导小组下发的实施方案的要求,市农村信用联社聘请xx省审计厅对市联社以xx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进行了全面的清产核资工作,重点是对各项贷款、抵债资产、投资业务、存放及拆放资金、其他资产中的坏账损失和固定资产进行清理,登记造册,并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根据现行会计财务制度如实和认定损失。经过审计,核准了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情况,摸清了家底。(二)增资扩股壮大实力。改造股权设置、构建新的产权关系,是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要目标。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增资扩股工作得以在全市铺开,市直大部分部门和各乡镇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当年募集股金xx万元,这一股金余额一直保持到现在。今年六月末,投资股占xx%,企业法人股占xx%。股权结构达到要求。但当时的增资扩股工作,由于仓促上阵、很多细节考虑不周,加上部分地方宣传和思想认识不到位,相当一部分股金存在虚假问题,导致一直到现在,股金合规性问题都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三)发行票据按季监测。争取中央银行专项票据的发行,是xx年重点抓的一项工作。通过扎实的工作,我们的发行申请一次性通过了人总行的审查,也是全省首批获得票据发行的联社。9月1日人行与联社签订发行央行专项票据协议,正式发行xx万元票据,其中置换不良贷款xx万元、历年亏损xx万元。票据发行后,人行按季对信用联社进行现场检查,重点检查增资扩股的真实合规性、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处置和清收不良贷款的真实合规性、地方政府承诺扶持政策的落实情况、强化内部管理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实际进展情况等五个方面。每次检查,问题主要集中在股金真实性和置换不良资产方面。针对查出来的问题,人行提出整改建议,市信用联社也想了很多办法认真整改,但有些问题因为诸多原因整改也难有实质性改变。今年6月11日,人行专门对联社进行了一次法人谈话,研究了更为具体的解决办法。但有些问题联社自身实在无法解决,只有向市委、市政府汇报,请求市委、市政府拿出意见予以支持。

(四)建立法人治理框架。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是这次农村信用改革的主要目的。中央银行专项票据发行与兑付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促进农村信用社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也就是国务院提出的花钱买机制原则。市信用联社从去年底着手这块工作,重点是完善三会制度。通过了新的市联社章程,重新组建了理事会、监事会机构,规范了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议事规则,建立起决策、经营和监督相互制衡的初步机制,并按照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四自原则建立健全了以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为主体内容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同时在信贷管理、财务管理、稽核、安全保卫、劳动用工等方面也建立完善了一批规章制度,促进经营机制的有效转变。应该说,这只是初步建立起了法人治理框架,离真正的高标准的法人治理结构还有差距。

第四,极易诱发挤兑风险。若市信用联社的专项央行票据在明年上半年不能兑付,市联社会面临两难困境。一方面,明年上半年内xx万元的资格股因陆续到期而面临退股压力。退股后,xx联社的资本充足率将一泻千里,xx联社也将面临退市的危险。另一方面,若为确保票据兑付,只能顶住压力不予退股,这又极有可能诱发挤兑风险,无疑会激发无法想象的社会矛盾,势必危及全市金融稳定,甚至触及到社会稳定。

三、解决xx信用联社央行票据兑付问题的意见建议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xx]15号)以及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xx政发[xx]4号)文件精神,为确保市信用联社专项央行票据如期兑付,特提出如下解决途径:(一)两个途径解决资本充足率问题。

途径之一:市政府用优质资产置换市信用联社的呆滞贷款。以降低呆滞贷款余额,提高资本充足率。市委、市政府能否考虑用开发区、商业繁华区的土地、房屋等优质资产,将市联社的xx万元呆滞贷款全部置换。按照人行的资本净额须扣减xx%呆滞贷款的标准,置换后市联社的资本净额可以少扣减xx万元,资本充足率将达到5.89%,从而达到兑付要求。

途径之二:市政府以现金或优质资产捐赠给市信用联社,增加其资本公积,从而提高资本净额。经测算,如市政府向市信用联社捐赠xx万元的现金或其它资产,将使其资本充足率达到xx%,从而达到兑付要求。

无论采取以上哪种途径,按照票据兑付有关要求,必须在今年年底前入账,在年终决算表中反映出来。否则,明年兑付也将成为泡影。

(二)协调落实四方协议。xx年3月28日,为落实市信用联社的债权,市政府、市联社、金天贸工农股份有限公司、xx金天纺织有限公司四家签订了《四方协议》,在该协议中明确了原金天贸工农股份有限公司所欠的12931万元的债务分配方案,即:由新公司立据承债2602万元、原公司现金偿还660万元、市政府承诺一年内以现金偿还贷款1238万元或有效资产抵债、余下的8431万元及利息继续由原公司承担。这一协议至今未落实,建议市委、市政府尽快组织相关部门落实四方协议,以盘活市联社不良贷款。

(三)协调落实大额置换资产债权,提高置换资产处置率。重点是协调落实天纺集团等逃废的信用社债权,以提高市信用联社置换资产的处置率。

(四)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及乡镇的关系,为置换资产处置提供便利。恳请市委、市政府出面,要求乡镇政府及法院、工商、税务、国土、房产、经委等相关职能部门协助配合,支持市信用联社对已置换的贷款依规依法进行处置。建议用政府名义出台支持文件,重点是出具相关文件资料的证明。

(五)加强信用环境建设,打造信用xx。一是督促乡镇落实市委、市政府对信用社的扶持政策;二是转化落实以往企业逃废信用社的债务;三是确保信用社胜诉案件执结率达到80%以上;四是充分运用行政手段,加大对公职人员贷款、行政事业单位贷款、乡镇企业贷款和村组集体贷款的清收力度,确保拖欠信用社的贷款收回率达到80%以上;五是改善区域金融生态建设的行政环境。

第二篇:农村信用社改革

概述

农村信用社改革主要是两方面:一是改革农信社管理体制,将农信社的管理交由地方省级政府负责;二是以法人为单位改革农信社产权制度,明晰产权关系,扩大入股范围,提高入股额度,产权形式可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合作制三种形式,组织形式可采取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以县(市、区)为单位统一法人和两级法人等模式。改革实践

1.2003年以前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信用社经历了从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管理,到中下贫农管理,又到农业银行管理的多次改革。中国农业银行在1979年恢复后,农村信用社成为其下设机构。1984年,国务院审批了中国农业银行《关于改革信用社合作社管理体制的报告》,这次改革强调农村信用社的“三性”,即组织上的合作性、管理上的民主性和经营上的灵活性。但恢复“三性”改革并没有取得显著效果,农村信用社的经营还是按照自上而下的指令式计划进行。90年代后,国务院要求农村信用社要逐渐从农业银行分离出来。1993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1994年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开始各自独立办公;1996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1996]33号),标志着农村信用社完成了与中国农业银行的正式脱钩,并开始由中国人民银行托管。

2.自2003年起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及评价

2003年6月27日,国务院下发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这个方案再次启动了农村信用改革的新一轮创新,试点工作在浙江等8个省进行,该方案主要有三方面内容,即改革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以及国家帮扶信用社。2004年8月底,将试点地区进一步扩大到了21个省市自治区。2007年8月,随着最后一家省级合作社的正式挂牌,我国新的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体制框架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这次改革在产权和管理权方面有很大的突破。首先是强调信用社的商业化、市场化,其次是将信用社的管理权下放给了省级政府,权力的下放有利于因地制宜,但也增加了政府对信用社的行政性控制,同时容易引发信用社的道德风险。2现状分析

产权制度

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在产权制度方面采取多样化方针,各地区根据自身发展水平以及信用社自身状况来选择不同的产权模式:经济比较发达、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信用社资产规模较大且已商业化经营的少数地区实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不具备商业银行模式改造条件的信用社可以选择合作银行模式在人口相对比较稠密

或粮棉商品基地县(市),可以县(市)为单位将信用社和县(市)联社各为法人改为统一法人。对其他还达不到条件的地区,可继续实行原先的体制,同时通过降格、合并等手段,对高风险信用社进行兼并和重组,并对严重资不抵债、机构设置在城区或城郊、支农服务较少的信用社,可考虑按照《金融机构撤销条例》予以撤销。这样,我国农村信用社出现了三种新型的基本发展模式:农村信用社制度框架内重组模式、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模式和农村合作银行模式,各地都有不同选择。但在管理模式上,除北京、天津、上海外,各地基本上都选择组建了省级联社。当前问题:首先,当前的农村信用社在产权制度方面是一种混合产权模式,出资方主要是各级政府,监管方面还是以政府指导为主,产权没有明确的界定,信用社的性质还存有“官办”金融机构的迹象。

其次,在管理模式上,各省级地方政府都无一例外的选择了易于行政管理的联社模式,这造成了信用社不是对股东和社员负责,而是对上一级的联社负责,同时也伤害了农民参股入社的积极性。

最后,在股权设置方面,农村信用社的“非农”问题日益突出,出现了排挤小股民和农民股民的现象,改变了信用社“支农惠农”的核心目标。

资金运营

(1)资产情况。2000年以后,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规模开始迅速加大,但信用社的资本充足率并没有完全达到国家8%的标准要求。从2004年以来,农村信用社再次出现增资扩股高峰,资本充足率有明显提高趋势,可以预见资本不足的问题不久将会得到解决。不良贷款近年来也有所好转,但由于大多数是属于历史积累,在短期内很难收回,这就使得各个信用社的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甚至有的地方超过了50%,成为信用社经营困难的主要原因。

(2)负债情况。从信用社的负债总体来看,农民仍然是最主要的储蓄者,其存款额大约占到信用社总存款的70%。从存款流动性和结构来看,信用社保持较高的流动性水平,但流动性较高的同时也削弱了信用社的盈利能力,尤其是上存制度限制占用了大量资金限制了放贷规模。

(3)盈利情况。农村信用社从农业银行脱离出来后,一方面被转嫁了许多沉重历史包袱,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行业竞争加大,挤压了信用社的盈利空间,而其服务“三农”的宗旨使得社盈利水平长期处于低位。

内部治理

(1)1996年中国农村信用社从中国农业银行脱钩后,农村信用社按照《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决定》要求,建立了农村信用社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三权分立的核心治理制度。理事会负责日常事务的决策并向信用社经营层提出经营目标和战略方针;监事会负责对经营层的监督管理。代表大会负责理事

会和监事会的选举,理事会和监事会对代表大会负责。三会之间权责分明、各司其职、相互制约。

农村信用社体系上自上而下分为四个层级,分别是国家级、省级、县级、乡镇级,该体系的采用自下而上的所有权控股方式。

(2)当前问题。首先,农村信用社“三会”制度形同虚设。社员代表大会没有成为真正的最高权力机构,自身受到信用社的控制和操纵。理事会和监事会的规范制度还没有建立,理事会受到上级的控制,监事会流于形式,无法发挥有效的内部监管,信用社的经营活动更多依靠行政命令的方式开展。

其次,省级联社控制制度与法人产权治理机制相互矛盾。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三权分立模式,解决了农村信用社、信用社股东和政府之间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配问题。但改革中将信用社的管理权下放给省级政府,造成了各省都毫无例外的建立了农村信用社省级联社,这为地方政府控制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地方金融提供了机遇,制约了不同产权主体共同参与决策的权力。

最后,管理水平有限,管理效率不高。农村信用社职工的文化水平不高,在放贷时不能准确有效的向农户传达信贷信息,同时存在机构冗余、人员庞杂的现象,行政成本高而经营效率低下。

监管状况

(1)建国之初,农村信用合作社工作主要由中国人民银行和供销社共同监管,监管的内容多是对一些基本的规章制度的规范。80年代后,农村信用社成为农业银行的基层机构,由中国农业银行负责监管,监管手段多是强制性的行政式命令。1996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农村信用社开始逐步脱离农业银行的附属地位。

(2)2003年6月,国务院出台《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确定了监管的总体原则。2004年银监会经国务院审批下发的《关于明确农村信用社监督管理权责分工的通知》经一步将监管体制中各级政府、省级管理机构、中国人民银行以及银监会的权责明确。

(3)当前问题。首先,没有有效的执行对省级联社的监管工作。随着国家将农村信用社的权力逐步下放给省级政府,省级联社的特殊地位就必须要有更高层的国家机构严格管理,这方面银监会监管不完善,管理基本还是流于形式。而是否应当建立专门的全国性信用社监管机构还需讨论。

其次,信用社与监管部门关系不畅,没有建立适当的沟通机制。当前信用社还处于改革发展初期,很多业务还不规范,因此对监管机构存有戒心。而监管者也没有主动建立与各级信用社的有效沟通机制。

最后,监管体系中忽略“三会”制度。“三会”中的内部监事会形同虚设,没有与外部的监管部门内外呼应,而是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信用社管理层的附属机构。3改革对策

1.明晰信用社产权关系,推进多元化产权模式。当前农村信用社的产权问题主要是法人产权的概念迷糊不清,入股农民社员享受不到自身应有的权力,甚至连基本的监督知情权都得不到满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必须推进多元化产权改革,分散股权,民主管理,群众监督,克服“一人说了算”的内部控制机制。具体来说,要求信用社在原有社员的基础上,更广泛的吸收当地的农民农户、个体工商业者、农村中小企业、乡镇企业的资金,甚至可以吸收外地资本、外资企业的资金,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2.增加大额贷款数量,建立区域资金流通机制,提高信用社盈利能力。解决信用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关键是提高信用社自身的盈利能力。历史债务包袱重和小额信贷利润低是信用社提高盈利水平的两大难题,笔者认为首先应当适当提高利差相对较高的大额信贷的数量,优化信用社的负债结构,降低资金过剩流动性的同时提高信用社的收入。其次是要建立区域间的资金流通机制,适当放宽信用社之间的头寸交易,进而保证资金过剩的信用社可以及时将资金流通到资金缺乏的信用社。

3.确立“三会”在内部治理的核心地位,减少政府部门对信用社的干预,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一方面必须确立社员大会的最高权力机构的地位,同时增强农户和企业股东的参与意识,保证信用社真正反映大多数社员的利益;另一方面建立名副其实的监事会制度,保证其对理事会的监管权力。同时,政府部门要逐渐弱化自身的经营决策者地位,改变农村信用社的一元决策体制,推进多元产权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在吸纳高素质专业金融人才的同时,更要加大在职员工的培训力度,从根本上提高金融服务质量。

4.建立健全信用社监管体制,逐渐形成一个有效的监管体系。有效的监管体系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首先,明确外部监管机构的主体地位和各自职责,包括各级政府、省级管理机构、银监会、中央银行。这其中必须强调银监会监管的核心地位,在协调好与各级政府之间关系的同时,更要监督约束政府部门对信用社经营的干预。其次,加强内部监事会的作用。完善的监事会制度一方面可以帮助社员代表大会监管信用社的经营状况,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的与外部监管机构进行有效沟通,建立内外结合的监管体系。最后,建立信用社行业的行业自律机构,这便于各个信用社之间的信息沟通,自律自治。

5.国家配套优惠扶持政策,信用社自身建立风险控制机制,进一步提高农村信用社在农村信贷领域的竞争力。当前的农村信用社历史债务还未解决,信贷资金不足、盈利水平低下、管理体制不健全,因此国家的惠农政策中应当考虑对农村信用社政策上的偏向,比如适当的扶持偿还历史债务,减免税金,制定三农信贷的专项优惠利率。同时,信用社自身也应当进一步加强风险的评估和控制意识,减少坏帐和不良贷款,这样,依靠国家政策和自身管理的提高,农村信用社在农村信贷领域就能建立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提高整个农村金融系统的绩效。

6.完善农村信用社法律法规体系,保证信用社进一步改革的有法可依。对于农村信用社的法律体系,首先要明确多元产权的法律地位,这是下一步改革的方向性

问题,是改革从根本上得以推进的关键;其次,在具体业务方面制定严格的操作办法和处罚措施,并由银监会统一监管;最后,信用社、各级政府、银监会等不同部门的权责范围要在法律上得到明确表述,使得在实际工作中各部门权责分明、各司其职,防止越权管理和推卸责任的现象出现,最终保证以农村信用社为核心的农村金融系统改革拥有坚实的法律基础。

4改革概况

改革并不等于说我国不需要合作制农村信用社,或国际规范的农村信用社在我国无法生存。国际经验表明,许多发达国家,合作金融仍然是各国金融业中不可或缺的生气勃勃的重要组成部分。合作金融的必要性和存在生存、发展的空间就在于弱势群体可以通过团体合作、资金联合的方式,实现互助,解决单个社员不易解决的经济问题。现在,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业面临的现实是:商业银行战略转向、机构网点收缩;政策性银行无力直接伸到最基层去顾及农户的金融需要;农村信用社也面临重组、改造,甚至撤并;民间借贷、地下钱庄日渐活跃。因此,完全有必要发育一大批农民自己的真正意义上的农村信用合作组织。对现有农村信用社也应区别情况进行可行的合理的改造。为此,国家决心将农村信用社按照合作制进行规范,并明确提出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造应当是一个在国家适度推动下的自然过程。

第三篇:农村信用社改革

农村信用社改革大事记(1951年5月~2004年8月)
来源:233网校 2012年12月12日 【233网校:教育考试门户网站】

农村信用社改革大事记(1951年5月~2004年8月)1951年,中共中央批转《全国信用合作会议的报告》,明确指出单独组织农村信用社,统一由银行领导,5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召开第一次全国农村金融工作会议,决定在全国 范围内普遍试办各种信用合作组织。1958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适应人民公社化形式改进农村财政贸易管理体制 的决定》,国务院发布《关于公社信用部工作中几个问题和国营企业流通资金问题的规定》,决定将设立在人民公社的银行营业所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合并,组成公社信用部。1959年 中共中央发布 《关于加强人民公社信贷管理工作的决定》。决定把原来的信用社 从公社信用社分出,下放给行产大队,成为信用分部,由行产大队和公社信用部双重领导。1962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农村信用合作社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提出信用社是农村人民的互助组织,是国家银行的助手,是我国社会主义金融体系的重 要组成部分。197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整顿和加强银行工作的几项规定》,提出信用社既是集体金融 组织,又是国家银行在农村的基层机构。1979年 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国人民银行党组 《关于建议修改<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中有关信用社问题的报告》,同意将农村信用社更改为“是集体金融组织,又是农 业银行的基层机构。办理农村各项金融业务,执行国家金融部门的职能任务”。1980年8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讨论银行工作时指出:“把信用社下放给公社办不好,搞 成'官办'的也不对,这都不是把信用社办成真正集体的金融组织。信用社应该在银行的领导 下,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它要办的灵活一些,不应受银行一套规定约束,要起民间借 贷的作用。如果把农村信用社搞活了,供销社搞活了,农业责任制搞活了,三者一配套,社 员的家庭副业也就搞活了,这将大大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1984年 国务院批转中国农业银行关于改革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的报告(国发〔1984〕 105号)文件指出: “要通过改革,恢复和加强信用合作社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实行独立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充分发 挥民间借贷作用。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这项改革的领导,注意研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把信用社真正办成群众性的合作金融组织。”“农业银行要加强对信用社的领导,不宜改变信 用

贷。可以跨地区开展存贷业务。信用社之间、信用社与各专业银行之间可以发生横向业务联系。存放利率允许参照银行所定基准利率上下浮动,有的可以接近市场利率。信用社必须遵守国家金融政策并接受农业银行领导。”

1986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一九八六年农村工作的部署》(中发〔1986〕1号)文件指出:“农村建设资金,除国家增加农业投资外,主要靠农村自身的积累。提倡各地合作经济组织从当年收入中适当提取公共积累,建立固定资产折旧制度。鼓励群众投资兴建各种生产设施。人民银行、农业银行要制定不同区域和产业的信贷政策。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技术改造。中央去年一号文件对信用社规定的各项政策和国务院有关信用社体制改革的各项规定,应逐项落实。不得向信用社下达指令性转存款指标,保证信用社多存多贷。积极发展农村各项保险事业。”

1987年 中共中央《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中发〔1987〕5号)文件指出:“信用合作社必须改革官办的积弊。信用社在遵守国家金融法规的前提下,民主管理、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国家银行及各级政府均不得干预其资金营运的自主权。信用社交纳准备金比例降到与专业银行一致;存贷款利率可以比照国家的基准利率,按市场资金供求状况适当浮动;业务范围可以与其他基层金融组织适当交叉。县联社的体制改革,应在保证基层信用社合作性质的前提下,进行多样试点。农业银行和其他专业银行在互等互利基础上,为信用社提供服务和相互代办委托业务。”

1993年 《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1993〕91号)文件指出:“有步骤地组建农村合作银行。根据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农村信用合作社联社的基础上,有步骤地组建农村合作银行。要制定《农村合作银行条例》,并先将农村信用社联社从中国农业银行中独立出来,办成基层信用社的联合组织。农村合作银行目前只在县(含县)一下地区组建。国有商业银行可以按《农村合作银行条例》向农村合作银行参股,但不能改变农村合作银行的集体合作金融性质。”

1996年8月 国务院发布《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1996〕33号),成立国务院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小组。确定改革的核心是把农村信用社逐步改为由“农民自愿入股、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入股社员服务”的合作金融组织。改革的步骤是:农村信用社与中国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对其业务管理和金融监管分别由农村信用社县联社和中国人民银行承担,然后按合作制原则加以规范。

1997年2月 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小组和中国人民银行在北京召开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姜春云同志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就农村信用社按合作制改革、人民银行加强监管、组建行业自律组织等工作进行了部署。

1997年6月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意见》(国办发〔1997〕20号),要求坚定不移地把农村信用社办成合作金融组织,按合作制原则改革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完善和加强县联社建设,进一步加强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督管理,在中国人民银行内部增设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监管部门,专门承担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管工作。

1998年11月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信用社改革整顿规

范管理工作意见》(国办发〔1998〕145号),要求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清产核资,按合作制进行规范改造,中国人民银行加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组建农村信用社县以上行业自律组织,行使对农村信用社管理、指导、协调、服务的功能。

1999年4月 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召开全国农村信用社工作会议。会议提出,根据需要,逐步组建地(市)联社,承担行业管理和服务职能;在全国各省建立信用合作协会,主要职能是对信用社提供联络、指导、协调、咨询、培训等方面的服务。

2000年7月 经国务院领导批准同意,人民银行和江苏省政府在江苏全省进行了信用社改革试点。在明晰产权、完善经营机制的基础上,全省信用社实行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在常熟、江阴、张家港三个县级市组建了农村商业银行;在县(市)联社入股基础上,组建了江苏省联社。

第四篇:农村信用社2005工作报告

乘势而上 深化改革

坚定信心 加快发展

为开创**合作银行改革发展新局面而奋斗

——总经理孙刚森同志在**农业合作银行2005党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5年4月25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简要回顾我行2004年各项工作,明确2005年经营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安排部署今年的各项工作。进而引领全行干部职工统一思想、乘势而上、坚定信心、加快发展,为开创**合作银行改革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下面,我代表区行领导班子讲几点意见。

一、2004年工作简要回顾

2004年,我行在市联社的正确领导和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管下,按照“效益领航、营销立行、管理助跑”的总体工作思路,以提高经营效益,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提高员工队伍素质为目标,不断强化存贷款营销,推行绩效挂钩考核,统筹深化改革与加快发展的关系,全面完成了2004年各项经营指标和改革任务,实现了经营管理工作的持续稳健发展。

1、资金实力不断增强。2004年,我行存款工作以创建企业文化为载体,以结构调整为重点,通过强化绩效考核,整合网点资源,创新中间业务品种,规范服务软环境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促进了筹资工作的快速发展,巩固了存款市场份额,使全行各项存款实现了有效增长。到2004年末,全行各项存款余额达到****万元,比年初净增加***万元;股金余额达到***万元,股金增加额为***万元,存款加股金完成市联社下达计划的107%。

2、信贷资产质量逐步提高。2004年,我行以风险控制为出发点,以维护债权为着眼点,全面实行了责任清收、任务清收、盘活清收和奖励清收。通过开展“清非百日攻坚战”,建立不良贷款动态管理台帐,积极召开竞卖会等多种有效措施,全行资产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截止2004年末,不良及两呆贷款较年初下降***万元,其中两呆贷款较年初下降***万元,分别完成市联社下达计划的163%和353%,不良及两呆贷款率分别比年初下降7个百分点和6个百分点。

3、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2004年,我行信贷工作在做大、做强、做优小额农贷品牌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和探索新的贷款方式。试点推出创业贷款和下岗职工再就业贷款,大力开展公务员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重点支持了一批经济效益好、产品有销路、信用等级高的中小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同时注意处理好规模经营与防范风险的关系,明确贷款风险管理责任和营销激励机制。截止2004年末,全行累计发放各项贷款***万元,同比多投***5万元,其中,累计投放农户贷款****万元,为支持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4、经营效益再创新高。2004年,我行坚持贷款营销和资金营运两条腿走路的工作原则,盈利水平和盈利面再创新高。通过实施成本控制、实行费用考核分类指导、开展票据贴现和转贴现业务等有效措施,费用管理趋于合理,会计核算水平有所提高,效益管理和资金使用的集约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截止2004年末,全行资金营运平均占用额为***亿元,增加投资收益和利息收入***万元,全行实现盈利***万元,同比增盈**万元。

5、内部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一是在开展“教、清、整”回头看活动的基础上,完善执行、监督、检查机制,抓好规章制度落实,突出重点做好计算机安全管理,促进了内部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二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建立学习型企业。通过举办职工运动会、设立共产党员活动室、开展企业文化拉练检查等措施,弘扬了信合企业文化,增强了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三是安全保卫和党风廉政建设实行逐级负责制,落实了管理责任,科技创安共投入资金172万元,加大了安防设施改造力度,同时成立了监察室,加大了监督检查力度,全辖实现全年无事故、无经济案件;四是加大对职工教育培训的工作力度,举办了涵盖各专业的培训班,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五是较好地完成了稽核审计及风险监测任务;六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扎实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完成了清产核资、增资扩股和清收不良贷款阶段性任务。

一年来,成绩有目共睹,更来之不易,它凝聚了全行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汗水,和来自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借此机会,我代表区行领导班子,向在座的各位并通过你们,向辛勤耕耘在改革经营战线上的干部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2004年,我行的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得到了上级的认可和好评。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存款组织工作困难加大,存款稳定性较弱,服务产品单一,竞争压力与日俱增;二是不良贷款清收工作虽然力度较大,但与筹建农村合作银行条件还有一定差距,做好不良贷款清收工作任重而道远;三是员工素质与改革和业务发展形势还不协调。尤其是部分员工的精神状态还不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四是对改革的认识和理解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具体表现为工作不积极,认识存在片面性,由此蘖生消极情绪和不稳定因素,最终影响到“改革促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2005年全行工作指导思想及主要工作目标

2005年是改革的关键一年,是各项新政策的落实年,也是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一年。开好头、起好步至关重要;快节奏、高效率势在必行;工作多、任务重不容动摇。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从思想认识上、职能转变上,机制创新上做好调整和准备,义不容辞地站在改革的前沿,抢抓机遇谋发展,务实创新求突破,肩负起振兴**农业合作银行的使命。

为此,今年全行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以提高经营效益、加快业务发展为中心,紧紧抓住深化改革这一机遇,突出加快发展这一主题,强化人本管理、绩效管理、风险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资产资量,坚持改革经营两手抓,两项成果一起要,为开创**合作银行改革发展新局面而奋斗

2005年主要工作目标是:

⑴各项存款比年初净增加**万元;

⑵各项贷款年中最高增加额**万元;

⑶不良贷款比年初净下降***万元;

⑷处理抵债资产清理变现额实现**万元;

⑸各项贷款利息收入实现**万元;

⑹费用率控制在26%之内;

⑺账面利润实现**万元;

三、主要工作措施及要求

1、坚持以改革为动力,着重解决认识观念问题,确保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2005年全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已全面铺开,面对这种形势,全行员工都一定要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信心。一是根据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解决好认识和观念问题,现在我们的经营工作受到了保守观念的制约,今年区行要结合这一问题,深入开展“观念更新大讨论”。过去,我们依靠地域和机构优势,抓住了一些机遇,而正是这些机遇掩盖了一些问题和矛盾。现在我们要筹建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合作银行,认识、观念、思想还能不能适应改革和发展需要?要通过讨论,分析过去发展靠什么?现在发展靠什么?把优势找出来,从而解决认识问题,找出开拓创新的办法和措施。二是扎实做好农村合作银行的筹建工作,作为第一批组建农村合作银行的试点单位,我们务必要按照省里规定的日程做好准备工作,特别是在思想认识上,人才储备上,业务培训上。要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工作方法,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2、坚持以依法合规为前提,树立全员营销观念,努力实现各项存款快速稳定增长。今年全辖存款计划净增4.15亿,是适应改革,促进发展的形势需要,只要大家在组织存款工作中树立 “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的经营理念,增强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危机意识,创新工作思路,就一定能够实现既定目标任务。

(1)存款工作重点要做到“三个转变”。一是开展存贷合一的客户经理制,实现前台服务向后台的营销转变,逐步建立前台为客户服务,后台为前台服务的高效运作机制,形成全行在存款市场营销中的合力。二是加大存款营销工作力度,使存款工作由靠主任组织存款向全员营销存款转变,要注重培育“黄金客户”。要实行分片包干,具体到人,重点攻关的办法,走访重点客户,实施服务倾斜政策,建立“绿色通道”,提供优先优质服务等措施,吸引和发展一批黄金客户到我行开户存款。三是兼顾好对公存款和储蓄存款的结构,由重点抓大户向社区吸储转变,一方面对公存款工作要有新突破。要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取消农村信用社开户限制,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可以在农村信用社开立账户”的政策,主动争取各级党委、政府支持,做好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在确保涉农部门和企业开户的同时,争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到我行开户,特别是对开发占地款要积极吸收主动公关,从目前来看,占地款分配影响我们存款的稳定,这只是户数少、时间差占用不足的原因,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要进一步抓好浑南占地和世博会征地的大好机遇,下大力气搞好营销工作。另一方面要立足社区,优化网点布局,创新存款品种,着力搞好农村信用社的宣传工作,可聘请社区协储员帮助吸储,在开展亲情化服务等方面下功夫。

(2)、中间业务要有新突破。开展中间业务要紧扣市场动态,实行有效的中间业务发展战略,选择好中间业务的突破口,要将分散收费的部门,作为中间业务市场的主攻方向,确确实实把开展代收农电费、代收水费、代缴工商管理费、代发工资等中间业务作为我们组织资金工作的一个新途径。存款部门对中间业务的开发要采取立项制,要落实责任,加大奖励力度,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和业务合作,互利互惠,扩大开户面,夯实存款群体,今年首先要将有信贷关系的企业的代发工资业务开展起来,信贷部门要配合做好此项工作,年内各单位新发展代发工资业务单位3-5个,使中间业务在今年有一个大的突破。

(3)、整合机构网点资源。今年要继续优化机构网点资源配置,对负债结构、网点结构和人员结构等方面作结构性调整,使全行的各项存款配置趋于优化。要采取“扶大、促中、改差”策略,做好网点资源的整合和优化,要改变过去铺摊子、盲目增加网点的经营观念,对业务量小、成本大、无发展潜力的网点进行撤并,集中人力、财力,发展有效益、有潜力的网点,提高硬件设施,打造精品网点,抢占高效市场,提高精品网点的辐射带动作用。

3、坚持以效益为中心,树立信贷营销观念,确保低风险下实现信贷资产的规模效益。信贷资产是我行的主营业务,也是我们农村信用社的主要风险点,无论是改革的需要,还是发展的需要,都不允许我们在信贷资金安全的把握上出现半点偏差,各单位在信贷营销上,要正确处理好发展与防范风险的关系,紧紧抓住“安全营销”这条主线不放松,按照市联社提出的“四个三五”原则,进一步加大贷款营销力度。

(1)、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实现信贷营销与产业调整有机结合。今年在信贷营销战略选择上要有所侧重。一是中远郊信用社要将营销重点放在投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创建信用村工作上,中远郊信用社要把小额农贷同当地资源优势和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积极加强同地方政府的协调联系,选准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信贷扶持项目。重点选择一批能够体现地方特色,科技含量较高,可以形成规模效益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加以信贷资金扶持,积极引导农户生产向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转变。提高地方农业经济的综合素质,加速地方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二是近郊城区单位要将营销重点放在扶持个体、民营企业上。要紧紧围绕产业带、产业集群,以市场前景好的民营企业、个体私营企业为主,根据中小企业贷款“小、急、频”的特点,以简化贷款手续和程序为突破口,坚持“额度合理、抵押有效、手续完备、弱化风险”的原则,加大对中小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因地制宜地调整信贷经营战略。培育一批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产业带和农业园区;三是增强为社区信贷服务的意识,不断完善贷款风险管理。积极探索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服务机制延伸至其它服务领域的课题,借鉴营业部下岗职工小额贷款的运行机制,结合城区个体经济比较发达、大型专业市场多的特点,开展好工商业户联保贷款的试点工作,从而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2)、强化责任、弱化风险,严把信贷营销和资金运用投放关。加强信贷管理首先要加强对信贷人员的管理,从我行信贷资产规模来看,86个信贷员管理着近22个亿信贷资产,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信贷资金的安全。因此,要通过强化信贷人员的发展意识、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和法纪意识,最大限度地降低经营风险和防止道德风险的发生。一是从加强制度建设入手,严格贷款审批制度,严格履行贷款审批程序和审批权限,健全信贷管理体系;建立法纪制约机制,加大对违章违法的处罚力度;建立岗位制约机制,明确岗位责任,着力把好“三关”,即:调查关,用途要明确,做到一个“清”字;审批关,限额不能超标,做到一个“实”字;发放关,手续要齐全,做到一个“准”字。建立责任制约机制,坚持集体审批和第一责任人制度;建立授权授信机制,实行贷款差别权限,大力开展综合授信。二是杜绝违规运用资金,坚决贯彻落实辽宁银监局“十二”个严禁,即:严禁向与国家宏观调控相悖的过热行业贷款;严禁涉足风险集中程度高、超出自身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的业务领域;严禁向国家政策已经禁止的“五小”企业投放贷款;严禁向高风险行业投放贷款;严禁向房地产业投放贷款;严禁投资股票市场;严禁向餐饮娱乐行业发放贷款;严禁发放长期项目投资贷款;严禁向产权不明晰企业发放贷款;严禁发放违章、违规、违纪贷款;严禁以协议国债、融券、虚假回购、虚假代保管形式进行投资;严禁以任何变相的方式与证券公司合作进行投资业务。

4、坚持“清收、盘活、保全”三位一体工作原则,切实提高资产质量。不良贷款是制约我行深化改革和业务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虽然我行不良占比不高,但是隐藏在正常贷款中的实际不良贷款数字仍然很大。因此,我们必须对盘活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谋划有效的对策,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借助省政府出台的清收不良贷款政策谋求新突破:一是以“门前清”为突破口,推动清收盘活工作。各单位对于职工承贷、担保、介绍贷款要进行认真核查,督促责任人尽快归还贷款,要按照省政府出台的清收办法,3月末未清回来的,坚决实行停职、停薪,半年清不回来的,按自动退职处理;二是要结合清产核资对不良贷款情况摸清底数,分析不良贷款成因。综合、交叉运用任务清收、奖励清收、司法清收和行政清收等手段,分类排队,多管齐下,利用“一户一法,一笔一策,一企多方”的策略,抓大清小,对症下药,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认真落实清收不良贷款目标责任制,狠抓不良贷款清收。各单位要及时将清收任务和责任落实到相关岗位和责任人,实行工效挂钩,责任清收,严格考核,兑现奖惩。要改变以往“淡季养精蓄锐,旺季背水一战”的做法,坚持淡季旺抓,旺季狠抓,常抓不懈;四是对各乡镇签订清收责任状的不良贷款,各单位要主动参与,促进不良贷款的回收,要坚决按照省政府出台的不良贷款清收意见,突出清收重点,加大清收力度;五是积极谨慎地开展资产保全工作,要进一步激活内在动力,层层落实任务,与利益挂钩,与责任挂钩,加强抵债资产的日常管理。以物抵贷工作要坚持“严格控制、合法取得、妥善保管、有效处置”的管理原则,保管、处置、变现工作必须规范,防止出现债务落空、偿债物流失的问题发生。

4、坚持以成本控制为基础,强化财务会计管理,大力开展增收节支工作。

(1)、切实加大增收力度。一是要强化收息管理。各单位要始终将收息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抓早、抓紧、抓实。对收息任务要落实到人,量化到月,实行“绩效挂钩”,严格考核,奖惩兑现,提高信贷人员收息工作的责任感。同时,要转变收息方法,扭转过去年初不收、年中少收、年末突击收的错误作法,区行今年继续实行收息奖励政策,注重对新增营销贷款收息的奖励,鼓励信贷员多放、多收、多报酬;二是要扩大收入来源。鼓励近郊信用社在巩固、发展主营业务的同时,充分利用点多面广的特点,积极开办代收、代付、代理保险等中间业务,增强中间业务的渗透力,努力开展多种经营,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三是要构建投资载体,除加大资金调剂和约期存款工作力度外,各单位要利用好时间差,积极与其它商业银行合作开办贴现、转贴现业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全力做好节支工作。一是继续实行费用考核分类指导,要以市联社综合费用率考核指标为基础,对基层信用社实行定额考核;二是规范费用支出,降低经营成本。各单位要切实按照“以收定支、量力而行”的原则,严格执行区行制定的费用管理相关规定,严把费用支出关。继续实行综合费用率考核责任制。要做到一个“俭”字,树立经济核算意识,坚持勤俭办行宗旨;要突出一个“严”字,坚持一支笔审批制度,实行公用费用核定标准使用,个人费用包干使用,大额费用集体审批,使费用开支合理、合法、合规。

5、坚持以人本管理为核心,加强基础工作,不断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2005年区行将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加强人本管理,强化基础工作,要把提高全行员工的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岗位业务素质作为一项战略性的工作来抓。

(1)、强化员工制度意识。全行员工必须牢固树立制度意识和法规意识,努力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制度执行到位、整改落实到位,确保在制度约束下依法合规地推动各项工作稳步发展。一是确保思想认识到位。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内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实行内控制度执行第一责任人制度,明确职责和义务,重点纠正部分基层主任在把握内控制度执行与经营风险、内控建设制度与自我发展等关系上的认识偏差;二是确保制度执行到位。要从管理机制上树立稽核工作的权威性,进一步加大稽核工作力度,增加检查频率,突出风险性、效益性监督,将常规稽核、专项稽核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拓展稽核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三是确保整改落实到位。对市联社和区行检查中出现屡查屡犯的共性问题,相关部门和人员要负责整改落实,并将整改落实情况及时反馈给区行相关部门。

(2)、强化员工岗位培训。这次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对我们

员工的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岗位业务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造就一支能够适应改革和发展需要的员工队伍,是我行当前的一项战略性任务。一是要加强员工岗位培训,切实提高岗位实际操作能力。人事教育科要拟定员工岗位培训计划,分层次、分岗位,有针对性地做好“一线人员”的培训工作,在培训形式上要综合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定期轮训等多种形式,讲求实效,使培训成为员工的“第二福利”;二是通过考试选拔存款、信贷、财务、营销等方面业务骨干,采取培训、交流的方式,使其尽快掌握现代银行营销策略,拓展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手段,为筹建农村合作银行做好人才准备。

(3)、强化基层领导班子建设。着力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和锻炼干部队伍。一是要完善干部业绩考核办法,对干部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实行正向激励引导机制,对基层主任的考核要突出业务发展、资产质量、经营效益、内部管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加强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规范后备队伍的推荐程序,建立干部队伍的补充机制,要通过创造实战平台,锻炼后备干部的能力,展现他们的才华,增长他们的才干。

6、前移防范关口,强化安全意识,构筑严密稳定的防范体系。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今年全行员工要坚决克服麻痹侥幸心理,采取有效措施,着重抓好“三防一保”工作,坚决遏制各类案件的发生。

(1)、实行安全保卫工作逐级负责制。今年区行要继续与各基层社签订安全防范责任状,努力做到分工协作,责任到人,各司其职。要严格实行安全防范工作“一票否决”制。树立“安全出效益”的管理理念,使全行员工认清案件防范工作的严峻形势,要通过开展防火、防抢预案演练,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增强案件防范工作的主动性。

(2)、加大安保检查的力度和频率。突出不定期检查和暗访检查,做到检查到位、整改到位、处罚到位。对违章操作、有章不循的人员要严肃处理,对违规单位和当事人,要坚持经济处罚与行政处罚并重,当事人处罚与责任人处罚并重。

7、围绕中心工作,转变工作作风,为完成全年各项工作提

供有力保障。一是要突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适时召开党务工作会议,各信用社、营业部要结合当前开展的先进性教育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好政治思想工作,确保改革期间业务不断、队伍不乱、人心不散;二是深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为契机,整合**农业合作银行形象,坚持把企业文化建设同业务经营结合起来,把企业文化建设同改进工作作风结合起来,把企业文化建设同转换经营机制结合起来;三是逐步转变机关职能,要按照业务管理、稽核监督、检查辅导和支持服务四个体系,逐步强化监督意识和服务意识。要善于发现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结合实际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四是要做好宣传和信息传递工作。要善于总结经验,善于宣传自己,努力做好改革过渡时期的宣传报道工作;五是工会要结合业务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各种喜闻乐见的劳动竞赛和文体活动,今年区行七一前举办文艺汇演,以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

同志们,2005年是我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我坚信只要我们在市联社的正确领导下,在地方政府的大力配合下,紧紧围绕已确立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思路,坚定信心、抓住机遇、团结奋进、扎实苦干,我们就一定能够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最终圆满完成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这两大历史性任务。

谢谢大家!

第五篇:农村信用社工作报告

市农村信用社2008工作总结

2008年,0000市农村信用社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金融方针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农村信用社工作会议精神,坚持 “二十四字方针”和“三抓一促”的指导思想,认真扎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各项工作完成情况

——定位准确,特色突出,业务发展实现新跨越。坚持立足社区,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各项业务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截止11月30日,全市农村信用社存款余额达446513万元,比年初上升94707万元,增长26.92%,占省联社下达纯增计划的133.39%;各项贷款余额347644万元,较年初增加85563万元;各项收入26862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36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94.75%,其中:利息收入2447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7796万元;各项支出22709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7992万元,其中:利息支出422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789万元,营业费用1091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941万元;实现利润4153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986万元。

——措施有力,服务真诚,支持地方经济见成效。全市农村信用社进一步增强了“根在农村,命在农业,情系农民”的理念,把支持新农村建设作为金融服务的基本方向。千方百计占领农村金融市场、站稳农村金融市场,支农贷款占全市金融机构的98.2%。针对城郊结合部经济发展特点,大力支持社区居民、小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在创新产品、培育优质客户群体上下功夫,努力拓展城镇金融市场。初步形成了“农村—集镇—城区”的金融服务链条和城乡一体的金融服务网络,发挥了全市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服务网络优势。

——筑牢防线,风险可控,全市农信系统稳运行。截止11月30日,全市农村信用社各各项贷款余额为347644万元,按“四级分类”:不良贷款为28053万元,较年初增加6162万元;不良率8.1%,较年初下降0.3%;按“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为61005万元,较年初下降15317万元,不良率17.55%,较年初下降11.57%。今年以来,针对全市范围内发生的雪凝、洪涝等自然灾害以及下半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各联社积极探索不良资产管理和处臵的新方法,最大限度地盘活不良贷款,努力提高不良贷款清收变现率。同时,严控新增不良贷款,严格实行大额贷款备案制度,强化大额贷款监督检查和贷款风险损失责任追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提足拨备的工作规划,分落实拨备提取计划,1-11月,全市共计提拨备5408万元,完成计划数的117.82%。深入开展合规建设,把合规建设作为风险控制和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确保了各项业务规范操作,各类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全市农村信用社1-11月运行平稳。

——强化治理,深挖细查,新案陈案实现零增长。全市农村信用社按照银监会及省联社有关要求和部署,积极开展案件专项治理及稽核审计工作。在案件专项治理工作上,严格抓好各个重点环节的检查与自查工作,同时严格按照“九种人”的标准对员工进行排查,并认真做好案件专项治理“回头看”工作。结合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的开展,认真进行稽核审计工作,截止2008年11月30日止,全市共计开展稽核审计工作256次,累计审计机构504个,提出整改建议102

3条,现已整改368条,共处理责任人272人,其中:行政处罚16人,经济处罚256人;共检查业务73859笔,金额146631万元,检查违规总计3305笔,金额20958万元。其中:信贷违规2614笔,金额20303

万元,财务违规701笔,金额656万元。

——注重监管,扎实到位,央行监管指标达要求。截止 3月31日,全市六(县)区联社专项央行票据全部顺利通过银监会和人民银行的审查,全市农村信用社向人民银行申兑的专项央行票据10078万元全额到帐。全市统算,资本充足率0.64%,资产利润率15.66‰,费用率18.52‰,各项指标均达到监管要求。

——勇于创新,大胆实践,金融服务闯出新举措。各联社及时调整农村网点布局,因地制宜恢复和增设了网点及柜台服务窗口,扩大网点覆盖面。做到“全市各乡(镇)、人群较集中的村设立营业网点,信合服务覆盖全市”。实施城区网点规划,投资2200余万元新购建了部分信用社办公场所,调整了网点布局,及时满足了网点向“居民社区、经贸繁华地区转移,为各类客户提供便利金融服务”的需求。同时以优质服务为手段,一方面对全市网点进行“七统一”规范化装修,完善服务设施,营造优质服务环境,另一方面,在信贷工作中,积极推广实行柜台受理信用户持证贷款,实行小额信用贷款限时办贷制。建立完善信贷授权授信管理,实行大额贷款限时审贷制。推行“阳光贷款”工程,使 “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行为得到遏制。今年以来,针对严峻的经济金融形势,结合0000实际,由0000办事处牵头,在全市农村信用社推出了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外出务工人员服务中心”。专门外派人员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跟踪服务,这一服务方式,填补了外出务工人员无专门金融服务的空白,“外出务工人员服务中心”成立8个月,业务范围覆盖14个省市,帮助50万0000外出务工人员创收,将金融服务进一步延伸,创新了金融服务品种。到11月底,全市农村信用社累计帮助外出务工人员从农村信用社汇款17556笔,金额15238.91万元;向外出务工人员投放创业贷款1380余万元,其它贷款1270万元。

——强化宣传,多措并举,宣传工作得到再升华。为进一步提升全市农村信用社的企业文化建设,全市农村信用社以0000农村信用社志编纂工作为突破口,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窗口形象宣传。截止11月底,全市农村信用社共查阅历史档案资料3400余卷,形成资料卡600余万字;搜集图片1200余幅,补拍图片600余幅;搜集具有历史意义的实物327件。全市各联社基本完成资料搜集工作,全面进入试写阶段。同时,以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优质文明服务活动”,“0000省农村信用社形象大使选拔赛”为契机,大力开展金融知识、企业形象宣传,达到了“普及金融知识,培养团队精神,展示信合形象”的目的。并借助强势媒体提升宣传品位,通过邀请媒体记者深入报道,在电视、报纸等媒体开设专栏等吸引公众眼球,一年来,共计开办电视宣传专题3期,播报宣传农村信用社的实效新闻12条;在《金融时报》、《0000日报》、《0000经济信息》、《0000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宣传全市农村信用社近30篇。

——强化建设,廉洁自律,党建工作开创新局面。一是以“重品行、守法纪、促廉洁”为契机,加强领导班子廉洁自律,履职能力建设。全市各联社班子成员顾大局,讲党性、讲团结、廉洁自律,密切配合,团结协作、相互支持,形成较强的团队精神和较好的工作氛围。二是进一步强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按照省联社关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有关要求,办事处支部制定了学习方案,明确了学习内容,制定了学习计划、活动计划、党建工作计划。同时,抓好党风廉政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大家对开展党员经常性教育的认识,增强了凝聚力,对办事处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效能型、廉洁型团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抗灾救灾,众志成城,承担社会责任功可表。今年1-2月,我市遭受了五十余年罕见的雪凝灾害,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5-6月全市又遭遇洪涝灾害。对几次自然灾害,全市各联社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作风,为抗灾救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在 “抗雪凝、强服务、保民生”战斗中,全市农村信用社各网点保持服务不中断,107个网点在停水、停电、交通受阻等困难情况下,想方设法开展工作,共办理各项业务120余万笔,涉及资金20余亿元,惠及客户210万人次。同时,大力开展支持灾后重建信贷支持工作,积极发放灾后重建贷款。截至2008年6月30日,全市农村信用社共发放支持农户灾后重建贷款3.28亿元,惠及农户75620户。为全市搞好灾后重建,恢复生产作出了积极贡献。各联社在雪凝灾害期间的突出表现得到肯定。涌现出的一大批先进单位和个人,分别受到省、市、县表彰。

2.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损失惨重。全市各联社表现出高度的政治明锐性和社会责任感,反应迅速,积极组织,投入到 “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战斗中。组织开展了各类捐赠活动,支援灾区恢复重建。累计组织捐款13次,募集捐款91400元,同时,全市农村信用社共产党员积极响应号召,缴纳“特殊党费”,共有217名党员缴纳“特殊党费”,金额80865元,其中缴纳1000元以上“特殊党费”的48人,金额53915元。切实将浓浓的信合深情倾注给灾区人民。`

二、工作中的主要做法

——信贷管理科学 真诚服务到位。

过去的一年,全市农村信用社始终坚持立足社区,服务三农,积极投身地方经济建设,走出了一条立足社区经济、扶持支柱产业的新路子,对全市的地方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扶持各类有规模的企业180多家,发展种植、养殖专业户、个体工商户150000多户,评定信用乡(镇)2个,信用村42个,信用户41万户,新增信用农户贷款14.27亿元,发放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信誉贷款2.39亿元。

(一)围绕农民增收,大力支持农户、工商户发展。全市农村信用社根据社区经济结构发展的新特点,本着“突出效益、积极支持、共同发展”的思路,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贷款方式,大力扶持区域性特色农业、个体工商业发展。坚持“小额、分散、流动”的原则,在优先满足农耕生产贷款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在支农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通过大力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重点扶持生态、高效、优质的区域性特色农业,积极支持种植、养殖基地的建设和发展。

一是结合我市农村信用社特点,开办了满足广大农民“衣、食、住、行”等生产生活资金需要的信贷产品;结合农村各类经济组织、小企业融资特点,积极探索抵押替代品方式,设计适销对路、风险可控的信贷产品。在此项工作上,紫云县联社推出了“时代快车”特色信贷服务,以满足除农户外的其他客户需求。做到既抓农村市场,又主动出击城镇市场。0000县联社推出了“和谐快车”信贷业务金融新产品,出台并实施了《0000县农村信用联社和谐快车贷款管理实施细则》,信贷业务及时满足了广大客户的消费需求,得到了各单位、各部门及广大干部职工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在创收的同时有力地提升了农村信用社的社会形象。

二是逐步将住房按揭、消费贷款、理财业务等城市金融产品推广到农村地区,把小额信贷营销理念引入城区,满足城区居民生活、工商业户经营的小额信贷资金需要。

三是按“利率覆盖风险”的原则,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投向、不同风险程度、不同信用等级、不同贷款期限,科学设定贷款利率定价指标,既没有 “一浮到顶”,也没有“一刀切”。同时对受灾群众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的贷款,按省联社要求,在利率上给予了适当优惠。

(二)积极开办行政事业单位机关干部评级授信业务,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全市农村信用社在巩固和发展农户联保、小额信贷等基础上,积极推广机关干部评级授信贷款,属于行政机关干部,通过评级授信,在核定的期限、额度内,可以随时贷、随时还,有效地拓宽了贷款营销渠道,确保了信贷资金安全系数,培育了新的业务增长点。

(三)围绕社区经济,支持地方企业发展壮大。随着全市经济发展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全市整体经济结构已形成多元化产业格局。全市农村信用社积极投放各类企业贷款,支持地方龙头企业。1-11月累计投放各类企业贷款4.8亿元,此项工作上,0000联社根据抓“小”而不放“大”的工作思路,在中小企业和社团贷款业务拓展上狠下功夫,相继对0000联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0000扶梯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发放贷款1200万元;0000县联社为支持地方龙头企业,切实做好对煤矿企业的服务,无偿提供办公场所,兑付清退煤炭调节基金,同时探索和开发了煤炭企业联保贷款方式,1-11月共投放煤炭企业贷款7200余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当地煤炭企业发展,得到了地方党政的肯定,在有效控制信贷风险的前提下,促进了经济效益的快速增长与社会效益的提高。

——立足市场定位 改善金融服务

一年来,全市农村信用社始终坚持立足社区,服务三农,把握市场定位,通过改善金融服务,积极融通资金渠道,壮大资金实力,为全市社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强化宣传导向,提升社会形象。全市农村信用社通过密切地方党群关系,与地方党政各部门搭建交流互动平台, 一起开展社区宣传活动,较好地融入到社区的各个领域,有力地促进存款的快速增长。一是加强宣传,宣传信用社服务宗旨、服务品种等,为开展业务创造良好环境。二是与地方党政合作,通过举办各种体育、文化等社区性活动,贴进居民生活,增进双方交流,扩大农村信用社的影响。三是通过各类简报、报刊进行宣传报道。四是利用电视、报刊、互联网等现代化舆论工具进行广泛宣传,将农村信用社的办社宗旨、服务内容、业务范围、业务办理流程等向社会进行宣传,开通客户反馈信箱,与客户搭建交流互动的平台,有力地推动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

(二)创新服务品种,完善服务功能。随着农村信用社服务功能的逐步健全,电脑联网、通存通兑的开展,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当地居民。一是抓住代收居民水电费、代收考验款的契机,抓好代理业务的拓展,切实做好以“代”引存;二是积极做好企、事业单位职工工资代发工作。三是实行上门服务,切实做到哪里有储源,哪里就有信用社的服务,打造农信品牌,促进各项存款的稳步增长。

(三)加强网点建设,健全服务网络。一是加大营业环境的费用投入,更换各种便民措施,对部分网点进行重新装修、改建,各网点营业环境整洁明亮、高雅大方、设备完善、功能齐全、秩序井然,为顾客提供了更为舒适的服务环境、服务设施,树立了良好的外在形象。二是加快网点的发展步伐,2008年,全市12个定点服务机构升格为信用社(分社),实行全日制服务,服务范围进一步拓宽,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服务网络更为健全,有效促进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三是进一步延伸服务网络,抢占市份额。2008年,全市农村信用社在0000水母、0000扁担山等村(居)增设服务网点9个,网络覆盖面得以扩大。

(四)狠抓服务规范,优化服务质量。全市农村信用社以开展“优质服务活动”“选拔形象大使”“合规文化建设”“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等活动为契机,紧抓服务规范,积极探索优质服务的新方法、新路子,更好地为社区服务。一是通过深入开展文明优质服务竞赛活动,营造出社社争创“文明窗口”、“客户满意窗口”的良好氛围,将文明优质服务深化、优化、质化,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二是进一步落实“服务承诺”,加大业务办理的透明度,把各项业务办理的操作流程、手续及相关信息张贴上墙,增进了客户对业务办理的了解。三是在日常工作中持续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针,主动延长服务时间,推行“上门服务”、“预约服务”,满足不同层面客户的不同需求,为他们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金融服务。

——以管理为核心 控管整合显成效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全市农村信用社严格按照“内紧外松”的原则,将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和谐管理,控管整合,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率,向管理要战斗力,各项业务取得跨越式发展。

(一)坚持内控优先,健全内部管理机制。一是明确经营目标责任制,提高内控制度的考核含量,充分调动各网点负责人严管理、抓内控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对要害岗位实行“轮换制”,2008年,全市各联社共计对1100余名员工进行岗位轮换,岗位轮换达90%以上,内控制度得到较好的加强;三是完善岗位职责,加大检查力度,确保各项业务的稳健发展。四是完善授权授信机制,联社理事会、经营班子成员按管理权限和职责分工分别与各网点负责人签订《授权委托书》,明确职责权限;逐级签订责任书,奖惩明确,责任分明,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对全社职工的请销假实行科学规范的管理,提高办公效率,确保各项任务的执行到位;对各要害岗位执行强制休假制度,防止各类经济案件的发生。

(二)规范信贷管理,提高资产质量。一是不断规范信贷操作程序,各联社成立贷款审批委员会、贷款管理委员会,狠抓“三查”制度落实及审贷分离、集体审批制度,在产生不良贷款的源头上严格把关,确保资金安全;二是坚持小额、分散、流动的原则,明确 “三农”市场定位,尽量避免贷款“垒大户”,做好“小”文章,为信贷资产高质量运行奠定基础;三是力求提高抵、质押贷款占比,做到抵质押贷款优先发放,有条件的保证贷款、动产抵押贷款逐步转化为不动产抵押贷款,有效防范潜在的信贷风险;四是实行信贷人员约束机制,严格推行“四包”即:包发放、包收贷、包收息、包管理制度落实,完善约束激励机制,落实相关奖惩措施;五是积极发展优质客户,对符合利率优惠条件的企业执行贷款优惠利率,合理安排信贷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六是大力清收不良贷款及欠息,把清收不良贷款作为全年经营目标的主要内容进行考核,并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充分调动职工的清非积极性。

(三)加强财务管理,坚持勤俭办社。一是严格费用开支,按照省联社财务管理的相关规定,严格执行费用审批程序,各联社加强财产管理、车辆管理和办公用品采购,控制管理成本,努力开源节流,增收节支。二是落实好有关财税政策,平时主动与财税部门协调、沟通,既不少缴国家一分税收,也不使信用社蒙受不必要的损失。三是加强勤俭办社方面的思想教育,教育职工要培育艰苦创业、吃苦耐劳的思想作风和精神境界。四是狠抓会计基础工作,实行主办会计委派制,真正发挥主办会计的职能和监管作用,对业务操作进行全面监控,定期开展帐务检查分析,全面提高会计出纳人员素质。

(四)实行奖优罚劣,建立竞争激励机制。一是通过表彰优秀先进等办法,肯定员工的工作成绩,使员工富有成就感和使命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达到工作效率的最大化。年初,办事处在全市表彰了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0000区联社黄红梅因组织资金业绩突出受到重奖,在全市农村信用社引起很大震动。通过开展“选优、评优、奖优”活动,树立了先进模范的榜样,在全市农村信用社范围内形成一股“评优争先、不甘落后”的良好氛围,有效地推动全市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二是建立奖罚分明的目标激励机制,实行奖优罚劣。各联社通过网点负责人经营目标责任制、工资挂钩考核办法,签订目标责任书,量化分解工作内容,充分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实行目标动态管理,按期兑现奖惩,各联社对网点负责人适时进行岗位调整,对综合考核最后一名的分社负责人实行末位淘汰,大胆提拔和任用了一些有实干精神、思想正派、作风过硬、业务精湛的青年员工。

(五)和谐管理,实行“三访三谈”制度。全市农村信用社社在人事管理上,实行 “三访三谈”制度,即:员工有病必访、员工家中有事必访、员工家中有喜必访;员工工作出问题必谈、员工思想有疙瘩必谈、员工取得成绩必谈。“三访三谈”制度让员工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和关心,体现了人文关怀与情感管理的高度统一,拉近了领导和员工间的距离,增强员工的集体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凝聚力。

(六)强化“三防一保”,实现安全运营。贯彻落实“三防一保”的要求,严格按照防查并举、标本兼治、重在预防的方针,采取警示教育、定期检查、限期整改等多种有效措施,确实加强安全保卫工作,一年来无安全事故发生。一是不断加强职工的防范意识教育,制定和完善防抢、防盗、防暴预案,并组织演练,提高员工的防范意识和防暴能力,做到人防、物防、技防的有效结合;二是不断加强“三防一保”的检查工作,加大处罚力度,杜绝违章违规行为;三是逐年加强网点安全设施建设,杜绝安全隐患;四是逐级签订责任书,强化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职工自我保护和相互监督的能力,防止案件发生。

三、存在不足

一是 “重安排,轻落实;重检查,轻处罚”的现象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二是各联社在执行上级决策上存在“图应付,走过场”现象,贯彻落实上级精神犹显不足。

三是在业务开拓与产品创新上没有新的举措,传统业务依然占绝对比重,中间业务拓展缓慢。

四是部分联社缺乏大局意识,看重局部利益,忽视全局利益。如外出务工金融服务中心工作,有的联社认为:基层联社出钱、出人,可是出了成绩却是办事处的,认识偏颇导致工作被动。

五是由于下半年来一些客观因素的造成,加上系统客户的维护及费用过大,各联社对资金组织工作有所放松,存款市场份额、存款余额赶超工行的目标没有实现。

四、2009年工作思路

2009年全市农村信用社的工作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找准市场定位,根据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切实发挥“支持农民主力军”作用,在支持农业生产、农民创业、农村经济发展上拿出新举措。立足保增长、增效益,切实防风险、促双降,在“好”字优先的前提下,加快发展;认真贯彻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用好、用足、用活信贷资金,通过信贷资金的杠杆调节作用,积极支持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为拉动内需的新增项目提供必要资金扶持,切实为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应对经济危机,促进经济金融的复苏贡献力量。

(一)继续坚持存款立社的思想,把资金组织放在首要位臵,做强、做大。一是继续按照“稳定扩大基础客户群,寻找挖掘资源客户群,培育发展黄金客户群”的思路,确保存款的快速增长。二是找准市场定位,细分客户,多措并举,在寻找新增长点上下功夫。在完善农户信用评级的基础上,将城镇居民、个体工商户、干部职工的建档评级工作作为农村信用社夯实市场基础,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做好贷款户存款资金归社,以贷引存工作。三是针对不同的目标客户,制定不同的维护措施和方法,不断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以优质服务留住客户。四是改进对农民 “一折通”取款业务的服务方式,增设服务窗口,积极推进网点建设工程,恢复和延伸机构网点,牢牢占领农村金融市场。切实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以“一折通”为链接,改变广大农户的存储观念,稳定“一折通”资金。五是加大协调力度,加强与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稳定财政资金和对公存款。六是加大外出务工人员服务部工作,做好外出务工人员的存款组织和稳定工作,确保外出务工人员汇款存储蓄率得到提高。七是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掌握工作动态,提高同业竞争力。今年来,我市各联社从其他商业银行引进了部分中高级管理人员,他们在原单位就是业务骨干和部门负责人,掌握着原单位大量的信息资源,各联社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找准切入点,主动出击。通过各项措施的落实,确保2009年各项存款纯增10亿元,力争存款纯增15亿元,突破60亿元大关。

(二)切实加强风险防范,确保稳健运行。根据今年的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风险防范是明年农村信用社的工作重心。一是要健全风险管理机构,落实风险管理责任。要明确分管领导,明确管理职责,细化分工,层层把关,有效防范。二是严格落实推广风险管理员制度,强化业务操作中各个风险点的监督,严格贷款质量的跟踪检查。在贷款管理上,实行风险管理员一票否决制。从源头上堵住风险、消除风险隐患。三是严格落实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对道德风险、操作风险、科技风险等因主观恶意造成的风险隐患排查,发现一起、处理一起,教育一批。四是高度重视和处理“速度与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关系,在狠抓内控管理上下功夫,做到“又好又快”。认真落实省联社的各项内控管理制度和银监部门提出的各种监管要求。五是认真分析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六是及时调整不良贷款占用形态,做好不良贷款的监测,为清收决策提供依据;七是严格控制新增不良贷款,切实加强对新增不良贷款的监督和管理,严格控制新增不良贷款,严格贷款的“三查”制度,把好贷款质量关,堵住不良贷款形成的源头;八是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工作考核力度,完善清收不良贷款的奖惩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员工防范和化解农村信用社资产风险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九是对不良贷款要按月分析,按季通报,按年考核,切实做到清收工作天天抓、时时抓。确保不良贷款绝对额比2008年底下降5个百分点。在全市形成认识到位、目标明确、工作主动、措施有力,目标一致、思想统一、政令畅通、上下联动的风险防范氛围,筑起全市农村信用社风险防范的钢铁长城。

(三)认真分析经济金融形势,树立大局观念,切实找准拉动内需的项目,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给予重点支持。依托国家拉动内需“十大措施”的落实,各项配套资金的到位,我市“黔中水利枢纽工程”等一批重点工程的开工,对优势项目加以支持。一是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助其做大做强,提高产品档次,拉长产业链,如0000区肉牛屠宰行业,0000余官奶制品加工业等。二是重点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型企业,如0000、0000的煤炭企业。三是重点支持商业流通类企业,如各县(区)具有一定规模的超市。四是重点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充分激活县域消费市场。五是重点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助推农业经济跃上新的台阶。2009年,全市预计新增贷款10.3亿元,累计投放18亿元,贷款规模达到45亿元。

(四)继续搞好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工作,创新工作方式,力争使外出农民工金融服务进一步得到提升。一是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在风险可控前提下,积极完善和推广“农民工创业贷款”、“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贷款”管理办法、外出务工人员家庭住房按揭贷款等业务,要将对农民工的服务上升到政治的高度,提升对农民工的服务内涵,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做出贡献;二是积极配合搞好配套宣传服务,通过电影、宣传卡(册),制作电视专题片、在报刊杂志开设宣传专栏等方式,大力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普及人民币反假知识、残币兑换、资金汇兑、保险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金融知识;对尚未外出的农民,结合平时进村入户或开展宣传工作时机对其进行金融知识宣传;三是搭借相关部门平台,结合“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等活动的开展,大力开展农村金融知识培训。同时,与服务部及时做好信息对接,根据企业需要把市场需求及用工信息传递到培训学校、基地,使有关部门培训的知识更符合市场需求,使农民工便于找到高收入的工作。

(五)进一步强化网点建设、科技建设、文化建设和窗口服务建设,打造信合新形象。一是进一步加大网点建设力度,尽快恢复重建乡(重点村)的营业网点,切实做到乡镇(重点村)有农村信用社网点,扩大网点覆盖面,延伸金融服务触角。二是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和科技建设进程,继续推广和扩大POS机安装使用,尽快联系加入“农信银”系统,按照省联社统一部署,促进ATM机尽快上马,在提升服务水平的同时,树立行业形象,扩大中间业务收入。三是加快全市《农村信用社志》编纂工作进程,立足出精品,打好文化牌,力争在2009年2月底出初稿,6月底完稿并付印。同时,以编纂《0000市农村信用社志》为契机,搞好企业文化建设,通过收集信合文物、建立信合陈列馆、积极开展信合史教育,增强员工的团队精神和凝聚力,打造独特的信合文化品牌。四是坚持不懈地抓好优质文明服务工作,用高效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深入开展创新、创先、创优活动,努力提升服务质量。继续抓好精品网点的建设工作,对照省联社关于精品网点建设的标准,缺什么、补什么,打造出一批代表0000农村信用社优质服务水平的先进典型;要切实转变服务观念,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在优质服务上寻找新的突破口,不断提升服务的质量和层次。

(六)加强队伍建设,提升队伍整体素质。一是强化联社班子考察、任用和履职考核,硬化、细化考核指标,全面提高联社班子的履职能力。对不团结、工作不力、阻碍业务发展的班子及时向省联社党委建议进行调整和撤换。通过各种有力措施,努力提高班子驾驭全局能力、贯彻执行能力、处理疑难问题能力。二是进一步落实省联社关于农村信用社引进人才的机制,积极从其它银行业金融机构引进高素质人才。三是继续通过大专院校招聘员工的方式,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将部分业务技能低、年龄老化、工作能力差的员工予以分流,不断优化员工队伍结构。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现有在岗员工的技能培训、业务培训、礼仪培训、理念教育,全面提升员工队伍素质。

(七)全面做好全市农村信用社的安全保卫工作,按省联社的要求不断提高全市保卫工作质量,真正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一是继续落实安全保卫责任制、目标责任制,实行安全保卫一票否决制。二是强化守押队伍建设。按照有关要求对守押人员进行全面考试考核,对不适应押运工作的人员进行调整。同时加强对保卫人员安全保卫知识及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整体战斗力。三是进一步加大安全防范设施投入。对不达标的网点进行有计划的改建或重建,确保全市农村信用社安防设施在2009年全部达标。四是加大检查处罚力度。通过经常性的安全保卫检查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完善,把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对违规违纪的单位及个人按省联社文件要求进行经济处罚,决不姑息。

(八)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进全市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快速健康发展。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巩固党对各项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全体干部职工,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形成合力,增强队伍凝聚力,为全面完成全年任务奠定坚实基础。一是做好全市农村信用社党组织、党员从地方党委移交的后续工作。二是按照省联社关于党员垂直管理的相关要求,理顺党组织和党员隶属关系,做好基层党委或支部的换届选举工作。三是加强和完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确保党的组织活动和党员活动正常开展。四是进一步提高全体党员干部对党风建设和廉洁自律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农村信用社党风建设和廉洁自律责任制的落实。五是将信访举报工作作为提高农村信用社服务质量的一项有力举措来抓,并针对各类意见或建议,认真进行改进或整改。六是以开展机关作风整顿教育活动为契机,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七是加强党纪政纪、反腐倡廉等教育,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及商业贿赂。打造一支高效、廉洁、勤政、务实的干部队伍。

2008年全市农村信用社的工作可圈可点,2009年全市农村信用社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只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地执行省联社和各级行业管理部门、监管部门的各项政策措施,全市广大信合员工精诚团结、奋发有为,全市农村信用社一定能够排除万难,进一步开创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下载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情况报告(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情况报告(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信用社2016年度工作报告

    农村信用社2016年度工作报告乘势而上 深化改革 坚定信心 加快发展 为开创**合作银行改革发展新局面而奋斗 ——总经理孙刚森同志在**农业合作银行2016年度党政工作会议上的......

    农村信用社工作报告

    农村信用社工作报告 农村信用社工作报告1 同志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简要回顾我行20xx年各项工作,明确20xx年经营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安排部署今年的各项工作。进而引......

    浅谈农村信用社改革(精选5篇)

    浅谈农村信用社改革农村信用社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伴随着农村金融市场的不断扩大,各家机融机构纷纷介入,使农村金融的竞争更加激烈。这就需要农村信用社更加......

    浅析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方向

    浅析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方向一、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方向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是走合作化、政府化还是商业化、市场化,不仅是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争论的核心,也是不同改革理念的一个......

    农村信用社金融改革

    简述农村信用社金融改革 纵观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历史过程,道路可谓是艰难曲折、几经变迁。从创办之初定位为由社员入股的农村合作金融,继而转交给农业银行管理,实际成为农业银行......

    浅议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

    浅议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摘 要】 农村信用社改革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重点。我国农村信用社在改革的历程中,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各地农村信用社自身发展的特点,使得农信......

    农村信用社监事会工作报告

    农村信用社监事会工作报告 强化监督职能提高服务水平扎实推进监事会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各位代表,同志们: 受市联社监事会的委托,我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

    农村信用社一季度工作报告

    XXX农村信用社一季度工作报告 信贷资产是农村信用社主要的资产,信贷资产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安全和经济效益,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