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农村信用社改革系列材料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3 04:41: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贯彻落实农村信用社改革系列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贯彻落实农村信用社改革系列材料》。

第一篇:贯彻落实农村信用社改革系列材料

贯彻落实全省农村信用社2006年工作会议精神汇报材料 在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的事业蓬勃开展、蒸蒸日上之际,2006年全省农村信用社工作会议于1月9日至10日适时召开,这是全省2万多名信合员工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为我们描绘了吉林省农村信用社2006年乃至今后五年的宏伟蓝图,为我们各项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坚定了我们把吉林省农村信用社办成省内一流银行的决心。双阳联社采取多种措施,扎实有效地贯彻省联社会议精神,全辖范围内迅速掀起了学习会议精神的高潮。现把贯彻和落实会议精神的工作做汇报如下:

一、认真学习文件,传达贯彻会议内容。一月十二日,省联社会议召开之后的第二天,我们双阳联社就立即召开机关全体同志参加的贯彻落实省联社会议精神的专题会议,在会议上,联社理事长、党委书记于喜华同志带领机关全体同志认真学习了省联社理事长高继泰同志、副理事长唐忠民同志、副主任李永祥同志、纪委书记潘中玉同志、副主任高福波等领导同志的讲话,重点学习了高理事长讲话和关于风险问责制的讲话及试行办法。会议长达4个小时,与会的同志认真听、认真的记笔记,真正达到了入脑入心的地步。一月十三日正值春贷放款旺季,我们利用班后时间晚5点30分召开了由基层信用社会计、副主任及机关全体同志参加的联社工作会议,会议上着重传达了省联社会议精神,联社领导

班子的几位同志再一次对省联社领导的讲话进行了传达,并对贯彻落实工作做了具体安排和部署,会后参加会议的人员分成4个讨论组,联社领导深入到各个讨论组中,对省联社会议精神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各讨论组的同志畅所欲言,本着对工作负责、对事业负责的态度,敞开心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结合自已的本职工作,谈了对省联社会议精神的认识和理解。第二天,各基层信用联也相应召开了基层信用社职工大会,把会议精神传达到每名职工,确保精神传达到位,不留死角。

二、多方举措,确保会议精神落实。

1.为了把省联社会议精神抓实、抓好、抓牢,经过研究我们及时编印了《双阳区农村信用社2006年职工学习手册》,在年前分发到全辖职工手中,该书系统地把省联社的会议精神编入此书,并重点把会议精神及领导讲话要点以问答题的形式同时编入书中,通过印刷小册子使职工学习有了目标,有了抓手。

2.为了检验职工学习的效果,我们利用2天时间对全辖13家信用社及机关同志进行了综合测试,从通过考试的结果来看,同志们学习效果非常好,均在及格以上。全辖员工对省联社会议精神达到了耳熟能详的地步,尤其是风险问责,职工对自已的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事关信贷风险,就事关职业前途,人人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履行职责,时刻绷紧依法合规这根弦,时刻意识到因自

已的行为对上下级、对员工、对家庭、对地位、对社会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后果,同时在省、市联社就省联社会议精神落实情况来我区抽查考试中,我们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3、为了进一步把落实省联社会议精神提高到一定战略高度,我们着重加强了对会议精神的学习,要求全辖每名职工写一篇心得体会,并张贴在学习专栏上,同时,在双阳信合网站上专门开设了省联社会议精神论坛版块,在论坛上,全辖员工各抒己见,纷纷谈了对会议精神的体会和想法。同时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4.为了使学习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双阳联社成立了督导组,由班子成员带领,分别深入到基层信用社检查督导学习情况,通过检查、督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全辖范围内掀起了学、比、赶、超非常浓厚的学习氛围。

三、以会议精神为指引,促进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全省农村信用社工作会议给双阳联社的广大干部员工注入了一支强心剂,从上到下、准确地把握和认识了当前农村信用社发展的脉搏,从精神上,从行动上,紧紧跟随省联社会议精神,纷纷表态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将做出更新更大的贡献。

1.联社各级领导工作有了新思路,确定了新目标。

通过学习贯彻省联社会议精神,我们双阳联社各级领导干部清醒的

认识到,做为农村信用社经营与发展的带头人,自已担负着历史的使命。在今后的工作中坚决打消“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官本位”思想。在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的洪流中,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只有在自已的岗位上,踏实工作,多为信用社发展考虑,多为职工谋福,才能得到领导和员工的拥护,才能不被时代淘汰,不被信合事业淘汰。2006年我们面临着许多有利条件,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蓝图展现在我们面前。沿着省联社会议精神的指引,我们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继续坚持根植“三农”的市场定位,把支持“三农”的工作做大、做优、做强,同时不断拓宽城乡市场,把信用社的经营思想和理念扩展到各个层次,各个领域,向更深更精更细的领域推进,真正使信合印象深入人心。全辖存款余额57334万元,其中对公存款8135万元,储蓄存款49199万元,较年初上升1443万元;各项贷款余额63983万元,其中农户贷款42201万元,农村工商业贷款18766万元,其它类贷款3016万元,贷款累计发放32953万元,较年初净增22867万元。

其次,全员树立风险防范意识,时时处处防范风险,以此促进信用社依法、合规、稳健经营。从过去我们身边发生的案例不难看出,许多干部和员工在违法乱纪违规办理业务时,身边就是缺少一

些强有力的约束机制,任期发展,放任自流,最终导致走上有悖于信用社发展的暗面道路上来。实行全员风险问责制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大气候下产生的一种制约机制。在今年的工作中我们将严格按照问责办法的要求,对每一笔发生风险的业务,对相关人员逐个追问、逐个追究责任、逐个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任其发展。我们将根据省联社会议中提出的关于处理违规问题实行的“三批一随时”制度,做好我们双阳联社的自查自纠工作,去年年末,我们根据省联社有关会议精神,结合我们双阳联社的工作实际,制定了《双阳联社自查自纠工作实施方案》,《方案》具体对自查自纠的方法和步骤进行了详细的安排和部署,自查内容涉及到信贷、财务、抵债资产、存款、财会等多方面,各基层社对此方案高度重视,狠抓落实,认真进行了自查自纠,通过检查发现了一部分问题,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能整改的基层社马上进行了整改,对不能马上整改的问题提交给区联社,联社对发现的问题逐级进行了上报,同时各社自查自纠结束后,向区联社递交了书面报告,说明了检查出的问题及整改情况,签订了没有其它遗留问题的责任书。今年2月份我们联社由副主任带队,又组成了由业务、财务、稽核办事处检查人员组成的自查自纠检查小组,对信用社前期发现的问题及基层社自查中未暴露的问题进行了地毯式的排查。在排查过程中,检查组成员按照“三个务必”即“务必全面、务必细致、务必严肃认真”的原则,对各项业务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通过检查,发现各社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信贷方面,基于这种状况,他们主动与贷户直接见面,对存在风险的贷款逐个逐笔进行研究对策,能签订还款计划的,马上约定计划,对拒不履行贷款手续的,以各种理由推托还款的贷户我们与司法机关进行了联系,能起诉的立即起诉,能执行的马上执行,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资产的保全,保证了信用社资金不受损失。在下步的自查自纠工作中,我们着重要做好以下两项工作:首先由业务部门牵头,抽调全辖信贷业务的精兵强将,组成春贷检查组,深入到全辖13家信用社,对2005年末未到期贷款及2006年新发放的贷款逐社、逐村、逐户、逐笔进行检查,并对贷款发放的手续做详细的排查和整理,把存在的问题真实反映上来。此项检查以时间服从质量为原则,做到对发现的问题一查到底,逐个落实相关人责任,通过检查与处理,把双阳联社信贷资产的风险程度降到最低。同时我们将在4月中旬召开“公开处理大会”,对下级未处理的重大违规违纪问题责任人,检查发现承诺书以外的违规违纪问题责任人,对涉及到的相关领导及办事人员要严肃追究责任,高管人员给与不同的纪律处分,重要岗位办事人员立即调整,问题严重的下岗清收。通过以上举措,确保双阳联社自查自纠工作真正收到实效。再次我们将严格按照省联社会议要求,在坚持“三农”方向的前提下,大兴节约之风,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不断强化增收措施,严

格控制费用支出,圆满完成双阳联社盈余1500万元的目标。截止到3月末全辖总收入达到425万元,总支出84万元,实现盈余341万元。同时我们将大力开展中间业务,培植新的利润增长点,现在我们开展的代理保险、评估、公证等中间业务,正在有条不紊、扎实有效的实施当中。近期我们正在与其它金融部门协调准备代理现金款项的押运的工作,仅此一项就可以实行40万元的业务收入,为双阳联社中间业务收入达到130万元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我们将在深化产权改革,做好票据兑付工作,推进薪酬制度改革,加强党的建设和班子建设等方面继续下大功夫、花大力气,确保双阳联社全面完成各项经济指标和工作任务。

2.全体职工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工作热情空前高涨。省联社会议召开以后,我们双阳联社的广大员工在思想上、在行动上、在精神面貌上都有一个质的飞跃,大家牢固树立了“岗位靠竞争、收入靠贡献、成才靠学习、业绩靠努力”的工作指导思想,过去那些上下班迟到早退、无故旷工的现象杜绝了。在工作时间人人埋头苦干、乐于奉献,从机关到基层工作步伐不断加快,工作效率不断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活力十足,形成了加班加点、争先恐后的良好工作风气。同时通过职工认真学习和领会风险问责办法,极大地提高了职工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在实际工作操作中,违规办理的现象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按原则、按制度办事,依法合

规办事,形成了干部职工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良性工作态势。

四、建立长效的学习机制。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全省农村信用社2006年工作会议精神,联社将对全辖进行不定期的笔试测试,同时联社领导及各科室人员到基层检查指导工作,也随机进行口试,经过测试不合格者,给一次补考机会,补考不及格者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为了把省联社会议精神贯彻始终,我们准备在五一、七一举行系列文体活动,通过大论讨、文艺汇演等方式,把学习工作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当中。

**乡党委贯彻县经济暨招商引资投资

工作会议会议精神情况汇报

县经济暨招商引资投资工作会议召开后,乡党委立即组织全体干部群众学习本次全委会精神,领会其精神实质,促推经济工作快速发展。现将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迅速传达会议精神

县经济暨招商引资投资工作会议结束后,乡党委召开了党委扩大会议,对会议精神进行了认真传达,对领导讲话进行了印发。乡主要领导对去年经济工作表彰情况进行了宣读,并对今年全乡经济工作提出了要求。

二、有关工作部署落实到位

一是明确发展思路和工作目标。通过会议等形式统一了思想,明确了发展思路。2012年,我乡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各项经济发展目标,通过抓重点、强机制,着力壮大工业全乡经济总量;通过抓招商,推项目,着力增强发展后劲。力争全年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47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亿元,招商引资力争完成4.8亿元,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个。

二是健全工作机制。今年我乡将对重点工程实行定期调度机制,实行日报告、周分析、月通报;建立重点工程倒逼机制,强化以目标倒逼进度、时间倒逼程序、督查倒逼落实;建立责任落实奖惩机制,对重点项目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严格兑现奖惩;构建乡、村两级联动工作机制,确保各项重点程建设顺利推进。

三是明确工作重点。2012年我乡将重点做好产业园起步区的土地丈量、分解和房屋丈量工作,全力做好旋力特钢项目协调工作,尽快完成特钢供电专用线路涉及土地房屋征迁工作,全力做好国电项目二期工程和京福高铁暨铜陵长江公铁两用大桥项目协调服务工作,加快“淮—上”线100千伏线路建设,确保各项重点工程顺利推进。同时将充分利用招商平台,着力优化服务环境,巩固招商引资成果,努力招大商、招好商。

四是任务安排到位。县经济暨招商引资投资工作会议后,乡党委针对县提出的各项经济发展目标进行细化,传达到各有关负责人及站所。乡党委、政府以一号文件下达了《关于印发<**乡2012年重点工作>的通知》,对涉及产业园、重点工程、经济发展等重点工作进行部署,明确各项工作责任人和责任单位,限定完成期限,确保任务完成到位。

中共**乡委员会 2011年3月8日

街道召开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会议

5月23日下午,我镇召开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动员大会。会议在贯彻落实省、市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会议精神的同时,还对我镇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目标、任务和要求进行了全面的部署。

根据《中山市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我市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以产权改革为核心,改革农村信用社现行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服务“三农”为主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和经营新机制。具体步骤是:从2005年起,用三年时间,完成我市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逐步明晰产权,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切实转换农村信用社经营机制,逐步建立有效防范风险和确保各项业务规范稳健发展的长效机制。把信用社逐步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企业。

副镇长吴社根、中山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副主任姚淦洪等先后在动员会上作了强调讲话。讲话中提到,此次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是

关系到农村经济、金融发展和农民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各级各部门要认清形势,切实增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深刻领会和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市的各项政策和部署,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把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来,努力实现我镇农村信用社改革预期目标,并将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不断推向深入,为促进我镇农村经济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敬告:本文版权归中山坦洲政府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必须保留网站名称、网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随意删改文章任何内容,我网站将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明确目标,部署江北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 来源: 作者: 日期:2005-05-08 点击:1139

4月26日上午,我办事处召开农村信用社改革动员大会,全面部署江北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办事处钟文宇主任、刘伯辉副书记、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邱春生副主任、江北农村信用社潘威主任和有关部门参加了会议。

会上,江北农村信用社潘威主任传达了区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会议精神,阐明了农信社改革的重大意义并介绍了增资扩股的有关

情况。据悉,这次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服务“三农”、支持社区经济发展为宗旨,按照“明确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要求,改革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把农村信用社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金融机构。

钟文宇主任在讲话中指出,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大意义,充分把握这次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带来的历史机遇;要加强政策宣传,营造有利于改革的良好氛围,积极动员全辖区的法人和自然人踊跃投资入股;要认真组织实施,多方支持,多方配合,确保农村信用社各项改革任务按时完成。

为了搞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我办事处于6月1日下午召开了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会议,参加人员有办事处全体同志、社区(居)委会党支部书记、主任,各部门单位负责人、30多家企业的负责人共160多人。会议上,办事处甄荣毅主任作了重要指示,邓国锋副主任作了动员讲话,信用社梁涣濂主任作了详细解说。

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是省部署的一项重大改革,工作千头万绪,需各方的支持和配合,作为我们需要做的主要有两项:一是支持、协助农村信用社做好增资扩股工作;二是压降不良贷款。而

压降不良贷款主要是针对贷款的企业单位而言,所以与大家有直接关系的是搞好信用社增资扩股的工作。市下达给我办事处的任务是:增资扩股1300万元,压降不良贷款2200万元,前期我们主要依靠长沙信用社去做工作。截至五月二十日止,增资扩股完成46.7%,压降不良贷款任务只是完成5‰,进展情况不够理想,而按照市的要求,增资扩股任务要在6月25日前完成,为了保证能按时完成任务,办事处向大家提出了两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要性;

二、积极支持配合农信社的改革。

本次会议充分发动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和参与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想方设法使该项工作能顺利进行,按时完成市下达的任务。

抚顺办事处迅速贯彻落实全省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座谈会

议精神

抚顺办事处于9月6日召开全市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全省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座谈会议精神,部署全市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工作。办事处主任、副主任、各部门负责人,各县级联社理事长、主任参加会议。

会上办事处姜士权主任传达了省联社都本伟理事长和韩清主任在全省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座谈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并结合全市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三年规划,提出了进一步落实省联社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要求。

一是要坚持实事求是,进一步规划全市未来三年产权改革工作目标,明确今年确保望花农商行开业,清原村镇银行年底前开业。

二是确保今年年末清原县联社达到农合行准入标准,2011年6月末新宾县联社达到农合行准入标准,2012年末抚顺县联社达到农合行准入标准,2013年末顺城区联社达到农合行准入标准。

三是信合营业部力争在2011年上半年并入望花农商行。关于兴华信用社问题,请省联社处臵兴华信用社领导小组牵头协调,做好有关工作,尽快实现市场退出市场。

四是按照省联社产权改革工作会议提出的以突出经营管理机制转换为轴线,抚顺办事处提出了以望花区联社为试点,按照体制未到机制先行的思路,以机构设臵、绩效转换为突破口,强力推动机制转换,明年初办事处要总结推行望花区联社先进经验,实现新机制运行。

五是会上传达并部署了省联社关于沈阳市农商行募股的有关精神,要求各联社为沈阳市农商行募股开展宣传,加大宣传力度,切实帮助沈阳市农商行做好募股工作。

六是各县(区)联社要成立由理事长担任组长的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系统地推进产权制度改革规划的落实。

七是统一思想、落实措施,科学深化、明确目标,扎实做好全市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工作。

明确目标,部署江北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 来源: 作者: 日期:2005-05-08 点击:1138

4月26日上午,我办事处召开农村信用社改革动员大会,全面部署江北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办事处钟文宇主任、刘伯辉副书记、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邱春生副主任、江北农村信用社潘威主任和有关部门参加了会议。

会上,江北农村信用社潘威主任传达了区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会议精神,阐明了农信社改革的重大意义并介绍了增资扩股的有关情况。据悉,这次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服务“三农”、支持社区经济发展为宗旨,按照“明确产权关系、强化约束

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要求,改革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把农村信用社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金融机构。

钟文宇主任在讲话中指出,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大意义,充分把握这次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带来的历史机遇;要加强政策宣传,营造有利于改革的良好氛围,积极动员全辖区的法人和自然人踊跃投资入股;要认真组织实施,多方支持,多方配合,确保农村信用社各项改革任务按时完成。河北农信社廊坊办事处“双改”工作启动“加速模式”

(本网讯:刘翀充)随着环首都经济圈建设脚步的加快,廊

坊市农村信用社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加速“双改”工作进程,全市九家县级联社“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既保质,又求速,将“双改”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

廊坊办事处严格按照省联社《关于印发2011年县级联社股份制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冀信联[2011]1号)的要求以及县级联社“双改”座谈会的精神,主动出击,狠抓落实,“双改”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明确目标,全市动员。2月15日,廊坊办事处召开了廊坊市农村信用社2011年度工作会议,党委书记、主任樊鸿武做了题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动员讲话,明确提出2011年“强力开展‘改革攻坚年’活动,努力实现由合作制向股份制的转变”的工作要求,把改革工作作为2011年的首要工作任务。

二是分工明确,协调联动。廊坊办事处成立了廊坊市农村信用社改制工作领导小组(简称廊坊市农信改制领导小组),并分别成立了3个工作组作为办事机构。第一组为压降不良贷款组,负责组织、指导、安排、协调消化不良资产18亿元,协调解决好60亿信托产品的风险覆盖问题,确保不良贷款率按时按质达到组建农商行要求。第二组为资本运作组,负责合理稳妥地将原有股金转为农商行股金;督导各联社1季度提取风险准备金4-5亿元;搞好清产核资;溢价增资扩股8-10亿元。确保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法人股占比等指标按时按质达到组建农商行要求。第三组为综合组,负责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保持改制期间的稳定,创造良好的改制环境;制定改制突发风险处置预案,防范和处置可能发生的各类风险;与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联系、协调;抓好宣传工作;研究制定相关制度,组织材料;筛选股东、董事等。各县级联社也成立了相应的改制办公室,负责本单位的“双改“工作。

三是认真部署,加快进度。3月22日,廊坊办事处召开了改制工作会议,樊鸿武向参会人员通报了省农信联社三河燕郊“双改”工作培训班的培训情况,传达了王文进理事长的重要讲话精神,并部署安排了下一步的改革工作:一是第一批参加改制的大厂、文安两家县级联社要继续加快工作进度,力争4月底按时申报;二是第二批参加改制的三河、香河、霸州、城郊4家县级联社要继续努力提高各项改制准入指标,确保指标弹性,目前主要做好增资扩股和股金清理工作,为清产核资做好准备;三是第三批参加改制的固安联社要重点抓好不良贷款清收工作,力争按时达到改制准入指标;四是今年不参加改制的永清、大城2家县级联社要搞好经营,增收提效,目前主要做好股金清理和股权改造工作,确保6月底全面消除资格股。

各县级联社严格按照办事处的整体部署和工作安排,努力夯实业务经营基础;针对目前改制准入指标中不良贷款率和拨备覆盖率差距较大的实际情况,下大力量抓好不良贷款清收,力争按时达到改制准入标准。截至3月底,全市已有大厂和文安两家县级联社改制准入指标达到标准,其中,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61%和11.87%;不良贷款率为1%和1.08%;拨备覆盖率为277.25%和424.07%;法人股占比30.02%和48.63%。

尚未达到改制准入标准的7家县级联社以不良贷款清收为抓手,纷

纷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下大力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本单位“双改”工作。

固安农信联社分配了不良贷款清收任务,拿出200万元效益工资进行奖励清收,在全辖信用社形成浓厚的清收不良贷款氛围。二是实行信用社内勤人员与外勤人员“绑定”清收。把不良贷款的原始发放人员与现在的管户信贷员挂钩、内勤人员与外勤信贷员挂钩,共同对不良贷款清收负责,并实行相应的奖励处罚措施。三是制定了不良贷款清收绩效考核办法。效益工资直接计算到个人,提高了清收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四是加大了责任追究力度。对部分不良贷款责任人按规定分别实行了开除、留用察看、记过及罚款等处理处罚。五是调整了部分人员,为清收工作奠定基础。

香河联社从2010年12月初到今年一季度末,在全系统内开展百日清非竞赛活动。在门前清、岗位清收、责任清收的基础上实行全员清收,打破管户和内外勤界限,将表内外不良贷款明细向全员公布,员工都可对所熟悉的不良贷户进行清收,联社按照百日清收竞赛考核办法对清收人给予“即收即奖”。三是加大依法清收力度。加强与县法院的协调力度,对有资产可执行的贷款户再集中诉讼一批,对有钱不还的“赖账户、钉子户”,通过多种方式掌控其还款来源,及时提供给法院等部门,统一执结一批积案陈案,提高执结

率。四是通过公开拍卖等方式有效处置一批抵债资产,通过租赁等方式使暂不具备处置条件的抵债资产发挥最大经济效益。“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面对改制工作中的诸多问题,廊坊市农村信用社顶住巨大压力,将命运紧紧掌握在自己手中,乘着“双改”的风帆,大踏步向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宏伟目标,前进!

13日上午,河北省政府召开全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会议强调,要深刻认识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大意义,确保专项票据按期兑付,确保地方配套扶持政策落实到位,确保农村信用社竞争力不断提高,确保不良贷款清收成效,确保不发生支付风险,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跃上一个新台阶。

省委副书记、代省长郭庚茂,副省长张和出席会议并讲话。

郭庚茂在讲话中指出,金融问题是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直接关系到发展、和谐和稳定。农村信用社是支持“三农”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大意义,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顺利进行。

郭庚茂强调,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成员单位和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我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进展比较顺利,效果比预想的要好。但是,要对实现农村信用社改革目标的艰巨性有充分的估计,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大工作力度,巩固已有成果,不断开创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新局面。

郭庚茂要求,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要做到“五个确保”。一要确保专项票据按期兑付。争取国家扶持资金足额按期到位,保证改革成功。二要确保地方配套扶持政策落实到位。省政府文件规定的配套扶持政策,今年年底前必须不折不扣落实到位。不予落实的要严肃追究责任。有关部门要研究出台经济措施,促进政策落实。三要确保农村信用社竞争力不断提高。农村信用社要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加强内部管理,树立危机意识,从根本上提升市场竞争力。四要确保不良贷款清收成效。重点抓住那些有钱不还、恶意欠债的单位和个人,加大清收力度;对党政干部及国家公职人员自贷、担保形成的不良贷款至今未还的,纪检监察部门要严肃处理;各级政府要带头归还欠农村信用社的债务。五要确保不发生支付风险。努力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保证农村信用社的正常运行。加强正确的舆论引导,规范对农村信用社的各类检查。

张和对全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

第二篇:农村信用社改革

概述

农村信用社改革主要是两方面:一是改革农信社管理体制,将农信社的管理交由地方省级政府负责;二是以法人为单位改革农信社产权制度,明晰产权关系,扩大入股范围,提高入股额度,产权形式可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合作制三种形式,组织形式可采取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以县(市、区)为单位统一法人和两级法人等模式。改革实践

1.2003年以前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信用社经历了从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管理,到中下贫农管理,又到农业银行管理的多次改革。中国农业银行在1979年恢复后,农村信用社成为其下设机构。1984年,国务院审批了中国农业银行《关于改革信用社合作社管理体制的报告》,这次改革强调农村信用社的“三性”,即组织上的合作性、管理上的民主性和经营上的灵活性。但恢复“三性”改革并没有取得显著效果,农村信用社的经营还是按照自上而下的指令式计划进行。90年代后,国务院要求农村信用社要逐渐从农业银行分离出来。1993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1994年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开始各自独立办公;1996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1996]33号),标志着农村信用社完成了与中国农业银行的正式脱钩,并开始由中国人民银行托管。

2.自2003年起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及评价

2003年6月27日,国务院下发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这个方案再次启动了农村信用改革的新一轮创新,试点工作在浙江等8个省进行,该方案主要有三方面内容,即改革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以及国家帮扶信用社。2004年8月底,将试点地区进一步扩大到了21个省市自治区。2007年8月,随着最后一家省级合作社的正式挂牌,我国新的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体制框架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这次改革在产权和管理权方面有很大的突破。首先是强调信用社的商业化、市场化,其次是将信用社的管理权下放给了省级政府,权力的下放有利于因地制宜,但也增加了政府对信用社的行政性控制,同时容易引发信用社的道德风险。2现状分析

产权制度

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在产权制度方面采取多样化方针,各地区根据自身发展水平以及信用社自身状况来选择不同的产权模式:经济比较发达、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信用社资产规模较大且已商业化经营的少数地区实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不具备商业银行模式改造条件的信用社可以选择合作银行模式在人口相对比较稠密

或粮棉商品基地县(市),可以县(市)为单位将信用社和县(市)联社各为法人改为统一法人。对其他还达不到条件的地区,可继续实行原先的体制,同时通过降格、合并等手段,对高风险信用社进行兼并和重组,并对严重资不抵债、机构设置在城区或城郊、支农服务较少的信用社,可考虑按照《金融机构撤销条例》予以撤销。这样,我国农村信用社出现了三种新型的基本发展模式:农村信用社制度框架内重组模式、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模式和农村合作银行模式,各地都有不同选择。但在管理模式上,除北京、天津、上海外,各地基本上都选择组建了省级联社。当前问题:首先,当前的农村信用社在产权制度方面是一种混合产权模式,出资方主要是各级政府,监管方面还是以政府指导为主,产权没有明确的界定,信用社的性质还存有“官办”金融机构的迹象。

其次,在管理模式上,各省级地方政府都无一例外的选择了易于行政管理的联社模式,这造成了信用社不是对股东和社员负责,而是对上一级的联社负责,同时也伤害了农民参股入社的积极性。

最后,在股权设置方面,农村信用社的“非农”问题日益突出,出现了排挤小股民和农民股民的现象,改变了信用社“支农惠农”的核心目标。

资金运营

(1)资产情况。2000年以后,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规模开始迅速加大,但信用社的资本充足率并没有完全达到国家8%的标准要求。从2004年以来,农村信用社再次出现增资扩股高峰,资本充足率有明显提高趋势,可以预见资本不足的问题不久将会得到解决。不良贷款近年来也有所好转,但由于大多数是属于历史积累,在短期内很难收回,这就使得各个信用社的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甚至有的地方超过了50%,成为信用社经营困难的主要原因。

(2)负债情况。从信用社的负债总体来看,农民仍然是最主要的储蓄者,其存款额大约占到信用社总存款的70%。从存款流动性和结构来看,信用社保持较高的流动性水平,但流动性较高的同时也削弱了信用社的盈利能力,尤其是上存制度限制占用了大量资金限制了放贷规模。

(3)盈利情况。农村信用社从农业银行脱离出来后,一方面被转嫁了许多沉重历史包袱,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行业竞争加大,挤压了信用社的盈利空间,而其服务“三农”的宗旨使得社盈利水平长期处于低位。

内部治理

(1)1996年中国农村信用社从中国农业银行脱钩后,农村信用社按照《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决定》要求,建立了农村信用社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三权分立的核心治理制度。理事会负责日常事务的决策并向信用社经营层提出经营目标和战略方针;监事会负责对经营层的监督管理。代表大会负责理事

会和监事会的选举,理事会和监事会对代表大会负责。三会之间权责分明、各司其职、相互制约。

农村信用社体系上自上而下分为四个层级,分别是国家级、省级、县级、乡镇级,该体系的采用自下而上的所有权控股方式。

(2)当前问题。首先,农村信用社“三会”制度形同虚设。社员代表大会没有成为真正的最高权力机构,自身受到信用社的控制和操纵。理事会和监事会的规范制度还没有建立,理事会受到上级的控制,监事会流于形式,无法发挥有效的内部监管,信用社的经营活动更多依靠行政命令的方式开展。

其次,省级联社控制制度与法人产权治理机制相互矛盾。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三权分立模式,解决了农村信用社、信用社股东和政府之间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配问题。但改革中将信用社的管理权下放给省级政府,造成了各省都毫无例外的建立了农村信用社省级联社,这为地方政府控制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地方金融提供了机遇,制约了不同产权主体共同参与决策的权力。

最后,管理水平有限,管理效率不高。农村信用社职工的文化水平不高,在放贷时不能准确有效的向农户传达信贷信息,同时存在机构冗余、人员庞杂的现象,行政成本高而经营效率低下。

监管状况

(1)建国之初,农村信用合作社工作主要由中国人民银行和供销社共同监管,监管的内容多是对一些基本的规章制度的规范。80年代后,农村信用社成为农业银行的基层机构,由中国农业银行负责监管,监管手段多是强制性的行政式命令。1996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农村信用社开始逐步脱离农业银行的附属地位。

(2)2003年6月,国务院出台《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确定了监管的总体原则。2004年银监会经国务院审批下发的《关于明确农村信用社监督管理权责分工的通知》经一步将监管体制中各级政府、省级管理机构、中国人民银行以及银监会的权责明确。

(3)当前问题。首先,没有有效的执行对省级联社的监管工作。随着国家将农村信用社的权力逐步下放给省级政府,省级联社的特殊地位就必须要有更高层的国家机构严格管理,这方面银监会监管不完善,管理基本还是流于形式。而是否应当建立专门的全国性信用社监管机构还需讨论。

其次,信用社与监管部门关系不畅,没有建立适当的沟通机制。当前信用社还处于改革发展初期,很多业务还不规范,因此对监管机构存有戒心。而监管者也没有主动建立与各级信用社的有效沟通机制。

最后,监管体系中忽略“三会”制度。“三会”中的内部监事会形同虚设,没有与外部的监管部门内外呼应,而是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信用社管理层的附属机构。3改革对策

1.明晰信用社产权关系,推进多元化产权模式。当前农村信用社的产权问题主要是法人产权的概念迷糊不清,入股农民社员享受不到自身应有的权力,甚至连基本的监督知情权都得不到满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必须推进多元化产权改革,分散股权,民主管理,群众监督,克服“一人说了算”的内部控制机制。具体来说,要求信用社在原有社员的基础上,更广泛的吸收当地的农民农户、个体工商业者、农村中小企业、乡镇企业的资金,甚至可以吸收外地资本、外资企业的资金,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2.增加大额贷款数量,建立区域资金流通机制,提高信用社盈利能力。解决信用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关键是提高信用社自身的盈利能力。历史债务包袱重和小额信贷利润低是信用社提高盈利水平的两大难题,笔者认为首先应当适当提高利差相对较高的大额信贷的数量,优化信用社的负债结构,降低资金过剩流动性的同时提高信用社的收入。其次是要建立区域间的资金流通机制,适当放宽信用社之间的头寸交易,进而保证资金过剩的信用社可以及时将资金流通到资金缺乏的信用社。

3.确立“三会”在内部治理的核心地位,减少政府部门对信用社的干预,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一方面必须确立社员大会的最高权力机构的地位,同时增强农户和企业股东的参与意识,保证信用社真正反映大多数社员的利益;另一方面建立名副其实的监事会制度,保证其对理事会的监管权力。同时,政府部门要逐渐弱化自身的经营决策者地位,改变农村信用社的一元决策体制,推进多元产权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在吸纳高素质专业金融人才的同时,更要加大在职员工的培训力度,从根本上提高金融服务质量。

4.建立健全信用社监管体制,逐渐形成一个有效的监管体系。有效的监管体系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首先,明确外部监管机构的主体地位和各自职责,包括各级政府、省级管理机构、银监会、中央银行。这其中必须强调银监会监管的核心地位,在协调好与各级政府之间关系的同时,更要监督约束政府部门对信用社经营的干预。其次,加强内部监事会的作用。完善的监事会制度一方面可以帮助社员代表大会监管信用社的经营状况,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的与外部监管机构进行有效沟通,建立内外结合的监管体系。最后,建立信用社行业的行业自律机构,这便于各个信用社之间的信息沟通,自律自治。

5.国家配套优惠扶持政策,信用社自身建立风险控制机制,进一步提高农村信用社在农村信贷领域的竞争力。当前的农村信用社历史债务还未解决,信贷资金不足、盈利水平低下、管理体制不健全,因此国家的惠农政策中应当考虑对农村信用社政策上的偏向,比如适当的扶持偿还历史债务,减免税金,制定三农信贷的专项优惠利率。同时,信用社自身也应当进一步加强风险的评估和控制意识,减少坏帐和不良贷款,这样,依靠国家政策和自身管理的提高,农村信用社在农村信贷领域就能建立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提高整个农村金融系统的绩效。

6.完善农村信用社法律法规体系,保证信用社进一步改革的有法可依。对于农村信用社的法律体系,首先要明确多元产权的法律地位,这是下一步改革的方向性

问题,是改革从根本上得以推进的关键;其次,在具体业务方面制定严格的操作办法和处罚措施,并由银监会统一监管;最后,信用社、各级政府、银监会等不同部门的权责范围要在法律上得到明确表述,使得在实际工作中各部门权责分明、各司其职,防止越权管理和推卸责任的现象出现,最终保证以农村信用社为核心的农村金融系统改革拥有坚实的法律基础。

4改革概况

改革并不等于说我国不需要合作制农村信用社,或国际规范的农村信用社在我国无法生存。国际经验表明,许多发达国家,合作金融仍然是各国金融业中不可或缺的生气勃勃的重要组成部分。合作金融的必要性和存在生存、发展的空间就在于弱势群体可以通过团体合作、资金联合的方式,实现互助,解决单个社员不易解决的经济问题。现在,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业面临的现实是:商业银行战略转向、机构网点收缩;政策性银行无力直接伸到最基层去顾及农户的金融需要;农村信用社也面临重组、改造,甚至撤并;民间借贷、地下钱庄日渐活跃。因此,完全有必要发育一大批农民自己的真正意义上的农村信用合作组织。对现有农村信用社也应区别情况进行可行的合理的改造。为此,国家决心将农村信用社按照合作制进行规范,并明确提出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造应当是一个在国家适度推动下的自然过程。

第三篇:农村信用社改革

农村信用社改革大事记(1951年5月~2004年8月)
来源:233网校 2012年12月12日 【233网校:教育考试门户网站】

农村信用社改革大事记(1951年5月~2004年8月)1951年,中共中央批转《全国信用合作会议的报告》,明确指出单独组织农村信用社,统一由银行领导,5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召开第一次全国农村金融工作会议,决定在全国 范围内普遍试办各种信用合作组织。1958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适应人民公社化形式改进农村财政贸易管理体制 的决定》,国务院发布《关于公社信用部工作中几个问题和国营企业流通资金问题的规定》,决定将设立在人民公社的银行营业所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合并,组成公社信用部。1959年 中共中央发布 《关于加强人民公社信贷管理工作的决定》。决定把原来的信用社 从公社信用社分出,下放给行产大队,成为信用分部,由行产大队和公社信用部双重领导。1962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农村信用合作社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提出信用社是农村人民的互助组织,是国家银行的助手,是我国社会主义金融体系的重 要组成部分。197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整顿和加强银行工作的几项规定》,提出信用社既是集体金融 组织,又是国家银行在农村的基层机构。1979年 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国人民银行党组 《关于建议修改<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中有关信用社问题的报告》,同意将农村信用社更改为“是集体金融组织,又是农 业银行的基层机构。办理农村各项金融业务,执行国家金融部门的职能任务”。1980年8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讨论银行工作时指出:“把信用社下放给公社办不好,搞 成'官办'的也不对,这都不是把信用社办成真正集体的金融组织。信用社应该在银行的领导 下,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它要办的灵活一些,不应受银行一套规定约束,要起民间借 贷的作用。如果把农村信用社搞活了,供销社搞活了,农业责任制搞活了,三者一配套,社 员的家庭副业也就搞活了,这将大大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1984年 国务院批转中国农业银行关于改革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的报告(国发〔1984〕 105号)文件指出: “要通过改革,恢复和加强信用合作社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实行独立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充分发 挥民间借贷作用。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这项改革的领导,注意研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把信用社真正办成群众性的合作金融组织。”“农业银行要加强对信用社的领导,不宜改变信 用

贷。可以跨地区开展存贷业务。信用社之间、信用社与各专业银行之间可以发生横向业务联系。存放利率允许参照银行所定基准利率上下浮动,有的可以接近市场利率。信用社必须遵守国家金融政策并接受农业银行领导。”

1986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一九八六年农村工作的部署》(中发〔1986〕1号)文件指出:“农村建设资金,除国家增加农业投资外,主要靠农村自身的积累。提倡各地合作经济组织从当年收入中适当提取公共积累,建立固定资产折旧制度。鼓励群众投资兴建各种生产设施。人民银行、农业银行要制定不同区域和产业的信贷政策。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技术改造。中央去年一号文件对信用社规定的各项政策和国务院有关信用社体制改革的各项规定,应逐项落实。不得向信用社下达指令性转存款指标,保证信用社多存多贷。积极发展农村各项保险事业。”

1987年 中共中央《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中发〔1987〕5号)文件指出:“信用合作社必须改革官办的积弊。信用社在遵守国家金融法规的前提下,民主管理、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国家银行及各级政府均不得干预其资金营运的自主权。信用社交纳准备金比例降到与专业银行一致;存贷款利率可以比照国家的基准利率,按市场资金供求状况适当浮动;业务范围可以与其他基层金融组织适当交叉。县联社的体制改革,应在保证基层信用社合作性质的前提下,进行多样试点。农业银行和其他专业银行在互等互利基础上,为信用社提供服务和相互代办委托业务。”

1993年 《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1993〕91号)文件指出:“有步骤地组建农村合作银行。根据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农村信用合作社联社的基础上,有步骤地组建农村合作银行。要制定《农村合作银行条例》,并先将农村信用社联社从中国农业银行中独立出来,办成基层信用社的联合组织。农村合作银行目前只在县(含县)一下地区组建。国有商业银行可以按《农村合作银行条例》向农村合作银行参股,但不能改变农村合作银行的集体合作金融性质。”

1996年8月 国务院发布《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1996〕33号),成立国务院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小组。确定改革的核心是把农村信用社逐步改为由“农民自愿入股、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入股社员服务”的合作金融组织。改革的步骤是:农村信用社与中国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对其业务管理和金融监管分别由农村信用社县联社和中国人民银行承担,然后按合作制原则加以规范。

1997年2月 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小组和中国人民银行在北京召开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姜春云同志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就农村信用社按合作制改革、人民银行加强监管、组建行业自律组织等工作进行了部署。

1997年6月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意见》(国办发〔1997〕20号),要求坚定不移地把农村信用社办成合作金融组织,按合作制原则改革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完善和加强县联社建设,进一步加强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督管理,在中国人民银行内部增设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监管部门,专门承担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管工作。

1998年11月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信用社改革整顿规

范管理工作意见》(国办发〔1998〕145号),要求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清产核资,按合作制进行规范改造,中国人民银行加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组建农村信用社县以上行业自律组织,行使对农村信用社管理、指导、协调、服务的功能。

1999年4月 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召开全国农村信用社工作会议。会议提出,根据需要,逐步组建地(市)联社,承担行业管理和服务职能;在全国各省建立信用合作协会,主要职能是对信用社提供联络、指导、协调、咨询、培训等方面的服务。

2000年7月 经国务院领导批准同意,人民银行和江苏省政府在江苏全省进行了信用社改革试点。在明晰产权、完善经营机制的基础上,全省信用社实行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在常熟、江阴、张家港三个县级市组建了农村商业银行;在县(市)联社入股基础上,组建了江苏省联社。

第四篇:浅谈农村信用社改革

浅谈农村信用社改革

农村信用社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伴随着农村金融市场的不断扩大,各家机融机构纷纷介入,使农村金融的竞争更加激烈。这就需要农村信用社更加关注自身的变革提升,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农信社改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改善服务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信用社机构网点分布广泛,深入农村与各社区,但各网点设施参差不齐,与其他银行相比有一定差距,各信用社应该规范和统一内外部形象。营业大厅里便民设施应齐全,增加人性化服务,如为客户提供座椅、饮水机、老花镜、各种单据填写样本等等,特别是叫号机和自助柜员机的普及。

二、提高人员素质,提升服务质量

农村信用社出现人力资源“断层”现象,虽然已经通过公开招聘考试吸收了大量年轻化、学历高的“新鲜血液”,但普遍缺乏实际业务操作经验,这就要求在员工上岗前进行系统的培训,在工作过程中也要进行相应的培训,并加强老员工的“传帮带”作用。

业务素质提高了,还要加强员工服务礼仪的培训。农村信用社要打造自己的企业文化,从内而外树立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大堂经理及柜员、信贷员这些与客户直接接触的人员,首先要做好服务礼仪,尊重信用社的每一位客户,不划分等级,不做区别对待;真诚地为客户着想,站在客户角度思考问题;时刻保持微笑,与客户交谈,多用“请、谢谢、您好、再见”等文明礼貌用语;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自觉遵守行为规范。

三、优化服务产品,拓展服务品种

现今社会,人们对投资渠道的要求越来越多,所以农信社也要根据时代的要求,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优化服务产品,拓展服务品种。

农村信用社提供了折、卡服务,但网络业务的发展还显滞后,网上银行,电话银行,自助银行等未全面开办,这就使农信社失去了很多潜在的客户。另外,各大银行都蓬勃发展的银保业务,在农信社的发展也不是很快,所以农信社应加强与保险业的合作,满足客户养老、意外伤害、医疗等方面的保障,拓展中间业务。

农信社的主战场在农村,应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做好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石。农信社可以根据农业生产,农村企业和农民生活的不同需要,设计不同的信贷种类和优惠政策,给予多种资金支持模式,使自己的服务品种多样化。

四、加强宣传,塑造品牌

农信社完成了自身一系列的提高完善后,还应大力开发信息传播最快的网络资源,通过论坛、新闻和搜索引擎等宣传方式把自己展示出去,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形象。

在新的市场竞争形势下,农信社能够做到不畏困难、勇于进取、锐意改革,必将迎来出更加辉煌的明天。

第五篇:浅析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方向

浅析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方向

一、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方向

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是走合作化、政府化还是商业化、市场化,不仅是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争论的核心,也是不同改革理念的一个分水岭。为此,在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上大约存在着以下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基础条件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农村金融应该强调政策性的特点,国家支持的农民组织是合理的发展组织。其成因:一是我国的一些贫困地区,其经济活动产生的资金流量和经济效益,无法支撑商业化金融组织,大部分地区农民的资金需求,只能靠政策性的金融机构来解决。二是一旦实现商业化和市场化,农村金融市场必然会发生缺位,将导致农业产业(高风险、收益小、周期长、成本高、资金周转慢)与盈利为目的商业化金融机构的贷款原则相悖,资金一般会从农业流向工商业,形成为农业“供水”的金融机构演变成为“抽水”机构。三是农村金融市场是一个额小、分散、个性化的大市场,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商业性金融机构的管理不适应农户分散的、多样化的小额要求。这正是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纷纷撤离农村金融市场的原因所在。而农村信用社合理利用了其成员在当地所固有的信息源和信任资本。因而降低了信息、监督和执行等交易费用,给社员提供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四是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尽管存在着制度缺陷,但也同时存在着制度优势,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良好地适应性,合作制的农村信用社由于它兼顾了效率与公平。五是农民是弱势群体,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村是落后的地区,出于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理应加强国家对农村信用社的一系列扶持的优惠政策。

另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历史表明,合作制原则在我国农村金融领域行不通,信用社制度本身存在的合作性质并不是完美的制度选择。因此,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应转向组建和发展股份制的商业银行。其理由,一是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合作性已全部丧失。农民没有真正意愿上的合作意识,其合作是靠政府行政强制力量实现的,特别是前两年的增资扩股,较大部分是借助行政力量推动的。二是我国农村信用社从诞生之时起,就没有真正的合作制。贷款程序与商业性金融基本相同,农民也从来不承认它是互助合作性质的机构。因此,农村信用社吸引农民参与的改革,注定只是流于形式。

二、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现状

作为现行农村金融体系核心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办社初终的:社员自愿性、互助合作性、民主管理性、非赢利性的基本特征相背离。而目前的改革,其目标明确定位于向合作金融组织转变,可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多种因素所影响,前景仍是未知数。

首先,在农信社成立之初及以后的改革实践中,也都是政府自上而下的强制性行为,而非农村金融的自主性行为,起主导作用的仍然是政府。这种行政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虽然在开

始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农村经济成份的日益复杂化,此种行为所引起的矛盾也将日渐暴露出来。

其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农村信用合作社形成了与农村合作金融相联系的四大利益主体:即国家、地方政府、农村信用社员工和农民。这四个利益主体在既得利益格局中,各方均从对自己有利的一方面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提出自己的主张,由于各方面力量都差不多,那么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只能是一种非实质性的,各方均不满意但又均认可的改革。其三,由于农村信用社的初始产权框架是政府主导下的非自愿入股,加上我国在成立农信社之时正式制度的不配套,使其产权在一开始就没有清晰的界定。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农村信用社也是政府管理,而非民主管理,其改革只是法人地位和权力的易位,而不是产权主体的让渡和实际金融改革的提高等实质性的变革。虽然自2000年以来,我国进行了农村信用社改革方向的试点,但由于法人治理结构的不完善,产权结构不清晰,社员自愿入股积极性不高,权益保障难度大,其合作性质仍然是个“谜”。

三、农村信用社发展的途经

“三农”是农村信用社赖于生存的“土壤”。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的生产力还欠发达,农业在农村经济中还占有较大比重。土地的分散经营,农村人口的众多,农村科学技术水平的落后,农产品投资回报率低,农村的资金匮乏,这些制约因素使农民在摆脱贫困的道路上迫切需有一个为其服务的合作金融组织。在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是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结构,其中绝大部分是个体农户,小手工业者和小规模的经济组织,这种以个体、家庭经济为主的农村经济形式在融资需求上,呈现分散性,灵活性的特点,加上融资需求总量庞大,既非有国家银行信贷所能满足,也非民间借贷能力能解决,唯一的办法就是借助合作金融,相互调剂,达到供需平衡。

服务“三农”是农信社无法更改的天职。失去“三农”农信社就失去了服务对象,所以农信社必须牢固树立“以农为本,为农服务”的宗旨,树立“农业发展我发展,我与农业共兴衰”的经营理念。近些年来,农信社在发展过程中,一度出现了“非三农”倾向,主要反映在:一是随着“进城、破墙、下海”之风的兴起,农信社的机构也向城镇作了延伸。二是在农贷效益欠佳、风险日益增大的情况下,部分农贷资金流入了城镇,参与了城镇的资金融通。三是在农村直接用于种养业的资金也在逐渐减少。究其原因,就是比较利益驱动使其然。目前,农信社的改革正在深入进行,这项改革是我国农金乃至整个金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十年来,农信社的合作制一直没有体现出来,至今也未能很好解决。鉴于目前农行、农发行的经营方向在向“三农”转向,以及国家放宽农村金融市场,降低门槛,允许成立村镇银行,弥补农村资金的供给不足,同时国家为了有效化解农信社历史遗留的包袱,给予了央行票据置换农信社不良资产的扶持政策,将会更有利于“三农”经济发展,也给信用社稳健经营和发展带来了更加有利的空间。

下载贯彻落实农村信用社改革系列材料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贯彻落实农村信用社改革系列材料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信用社金融改革

    简述农村信用社金融改革 纵观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历史过程,道路可谓是艰难曲折、几经变迁。从创办之初定位为由社员入股的农村合作金融,继而转交给农业银行管理,实际成为农业银行......

    浅议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

    浅议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摘 要】 农村信用社改革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重点。我国农村信用社在改革的历程中,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各地农村信用社自身发展的特点,使得农信......

    农村信用社薪酬改革经验材料

    薪酬问题是员工们议论最多的问题,是大家最关心、最直接、最敏感的问题,是最能够影响人们的心态和工作质量进而影响队伍稳定和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责任性发挥问题,是影......

    农村信用社改革问答题(推荐阅读)

    1、农村信用社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如何? 答:农村信用社是由辖区内农户、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入股组成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04年6月......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思想政治工作初探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思想政治工作初探詹袍当前,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事关农信社的自身发展,事系农村金融市场的大局稳定。因此,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如何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巨大作用,全......

    浅谈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

    浅谈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 摘要: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关键部分, 对农民、农业和农村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地处河北的农村信用社又有着与其他省份相区......

    农村信用社的股份制改革

    当前中国农村金融面临两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商业银行已经退出或正在退出广大农村,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生产经营者难以从商业银行那里得到贷款,以致影响农副业生产和农民收入......

    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情况报告

    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情况报告市委、市政府:我市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从xx年初起步,至今已经进行了两年半时间。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市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根据《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