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23日区四套班子集体调研新区材料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05:04: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07.11.23日区四套班子集体调研新区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07.11.23日区四套班子集体调研新区材料》。

第一篇:07.11.23日区四套班子集体调研新区材料

清河区新区建设情况汇报

清河区新区管委会(2007年11月23日)

清河新区自2006年2月28日启动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区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发扬新区精神,自加压力,创新苦干,全力推进新区建设,在顺利实现“一年打基础”目标的基础上提前实现了“两年见成效”的既定目标,一个现代化新城区已初具雏形,新区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进入了内涵提升与功能配套并重的发展阶段。

一、关于新区建设的成效

(一)新区建设为清河快速推进城市化,实现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主城区要在淮安中心城市建设上有所作为,要为中心城市建设多做贡献一直成为清河人的共识共求。新区一年多的实践证明,清河人仅用一年多的时间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增加近8平方公里的发展空间,加快了城市化的步伐。新区启动以来,全体新区建设人员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的18条道路中已有11条建成通车,目前新区道路基本实现了串点、连线、成环,雨水、污水、给水、强电、弱电、供气、供热、路灯、道路等“九通一平”基本到位,首期8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新区框架已经基本形成。今年新开工的几条道路进展较快,预计12月初在建所有道路可完工。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积极对接 新区公交站点,18路公交车已于9月初开至新区站点,新区道路更加畅通、设施更加齐全、环境更加优美。随着深圳路和和平东路建设的深入推进,新区已经成为全市、全区城市发展的重点区域。一年半来,由于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新区的老百姓告别了祖祖辈辈的生活方式,饮用上了洁净的自来水,小区居民100%用上管道煤气,看上有线电视,真正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可以说,新区建设对我区提高城市化水平、加快建成中心城市功能核心区、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竞争中实现进位争先、跨越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新区建设为清河开辟发展空间,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提供了良好的载体

清河多年来一直受到经济发展空间狭窄的制约,面对宏观调控进一步趋紧的外部环境,新区建设破解了清河空间制约的难题,为清河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在新区建设中,区委、区政府积极地与市国土部门沟通协调争取计划指标,向省国土部门争取百隆、风驰项目“点供”用地;通过公开挂牌,顺利出让新区四个地块。同时加大拆迁力度,07年共启动了八个项目拆迁工程,涉及6个村23个组655户20多万平方米,累计拆迁1457户,占新区应拆迁户数的71.7 %,顺利完成了京沪路一、二、三、四窑拆迁和小堆窑厂关闭任务,为新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新区建设中,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边建设、边招商的原则,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大力引进外来资本,已经实施和正在实施了一批体量较大、带动力较强的项目。目前新区已落实重点项目共23个,1亿元以上项目15个,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个,房地产项目2个,两年内项目全面竣工可完成投资近90亿元。工业项目6个(百隆色纺、风驰实业工程塑料、安洁医疗用品、利安科技、明旺乳业、人防标准化厂房);基础设施项目2个(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区拆迁);社会事业项目7个(新区行政商务楼、安臵房二期、安臵房三期、安臵房四期、师院附小分校、新区职业技术培训中心、一院分院);商贸旅游项目6个(淮通物流、百富汽配、新区商贸服务中心、九州通医药物流、白鹭湖山庄、太科检测);房地产项目2个(丰球·白鹭湖新城、昌润花园)。自启动以来,对重点项目始终坚持“一天一督查、一天一通报、一天一会办”制度,加大责任落实和服务帮办力度,以强有力的督查推动项目快建设、早见效。今年以来,新区新谈、新引进项目的质量明显提高,规模明显增大,项目建设呈现加速攀升的势头。6个工业项目中,百隆色纺项目,总投资3亿美元,已通过省环保厅环境影响报告评价,“点供”指标已报省国土厅待批,目前已到位资金1360万美元。风驰实业工程塑料项目,总投资1.5亿美元,一期投资4000万美元,西厂房挖基槽,一、二号厂房主体建成,办公楼已建至二层;二期347亩“点供”土地指标已通过省国土厅预审。安洁医疗用品项目,总投资1.2亿元,二号厂房、多功能厅已竣工;三号车间主体建成,正在做地坪、内粉刷;四号厂房建至二层,五号厂房建至一层。利安科技项目,总投资1亿元,控制楼、聚醚车间已建成,正在安装设备;消防池浇注完毕;聚乙二醇车间主体建成,综合楼做内外粉刷。明旺乳业项目,总投资2000万美元,工商、卫生登记、钻探、总平面设计报批、施工单位招投标已完成,将于近日全面开工,明年4月份建成投产。人防标准化厂房项目,总投资1.5亿元,占地约100亩,建设6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工业厂房,目前已完成红线图,正在进行项目用地调查、拆迁。6个商贸旅游项目中,新区商贸服务中心已建成营业。淮通物流项目,总投资5亿元,A、B、C、D栋仓库已竣工,E、F栋仓库主体建成,正在做屋面钢结构;1、2、10、11号货代、信息楼主体建成,正在做内部装潢;厂区一期道路已竣工,停车厂基本建成。二期共5万平方,货代、仓库、信息中心大楼已陆续开工。百富汽配,总投资1.35亿元,正在做项目方案设计等工作。九州通医药物流,总投资1亿元,因地块调整,正在重新做设计方案。白鹭湖山庄,一期竣工营业,二期已开工建设。太科检测项目,完成钻探,进行总平面设计报批、工商注册,已全面开工建设。2个房地产项目,总投资34亿元,丰球·白鹭湖新城,总投资30亿元,设计方案已通过评审,一期工程正在打围墙,进行场地平整。昌润花园,总投资4亿元,土地证已办好。此外,还正在深入调研农家乐、软件园等项目。新区重点项目的加快实施,充分地体现出新区已经是扩大我区经济总量、实现经济快速扩张、超常规发展的潜力所在,也是今后清河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新的增长极。

(三)新区建设为清河加快改善群众生活,推进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年前的新区还是一个二元结构突出、被边缘化的、地地道道的落后农村,而今的新区道路宽阔、农民公寓拔地而起,新区建设牢固树立人本新城的理念,进一步完善功能配套,推进以城融乡、城乡一体。目前在新区实施的7个社会事业项目中,新区行政商务楼已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京沪路农民集中居住区(安臵房二期),共9万平方29幢楼862套住房,其中住宅23幢,目前15幢进行内部装潢,2幢六层、阁楼层施工,1幢建至一层、2幢建至二层、3幢建至三层,农贸市场支立三层模板,幼儿园支立一层模板,绑扎钢筋。安臵房三期,共11.4万平方32幢1186套住房,目前已全面开工,25幢建至二层,5幢三层施工,1幢车库层施工、1幢一层施工。安臵房四期,共7万平方24幢楼720套住房,临时用电、水已到位,河塘填土已完成,已开始做施工便道,碎石、混凝土面层。新区四期安臵房竣工、在建工程达118幢楼房,建筑面积近40万平方,可提供3780套住房。一院分院、师院附小分校、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建筑面积共5万平方米,已基本完成施工图设计,落实好施工队伍,将于近日全面开工。社会事业项目的加快推进,为新区群众提供了配套更为完备、功能更为完善的生活居住环境。新区建设中,区委、区政府多次免费举办失地群众技能培训,为辖区群众就近就业提供岗位;积极实施以“土地换社保”为主要内容的征地补偿政策,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开展文艺演出进社区活动,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了他们的就业技能、市场意识、文明素质,加快了他们融入城市文明的步伐。一年多来,新区群众通过拆迁、征地补偿,资产性收入、货币收入得到了明显增长,现在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3400元,同比增长16%,得到了多年来少有的高位增长,为我区率先步入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实践证明,新区建设是加快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

二、主要做法和体会

(一)必须始终坚持“十个先行”理念引领新区快速推进 新区启动之初,区委、区政府高瞻远瞩,提出了新区建设的 “十个先行”,理念的先行将新区建设区别于普通的工业园区,“新城、新园、新产业”的定位、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的城市功能,增强了新区的承载能力,为打造人与自然共生的现代化的人本新城奠定了基础。新区建设过程中,坚持规划先行,为新区“量身定做”,编制新区控制性详规,围绕既定的发展定位,进区项目从选址到设计方案、设计条件都严格按照规划执行,保证了新区的高效率推进、高效益经营。新区建设,基础必先行,征地、拆迁安臵、资金筹措、运作制度,对于可能制约新区每一步发展的因素,区委、区政府未雨绸缪,创新实践,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新区各项工程全线铺开以后,正是由于有了先行的基础工作,新区才得以如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先行,功能配套的日臻完善,为新区打下了坚实的发展之基;而招商的先行又为新区在短时间内迅速引进了企业,集聚了人气。

(二)必须始终坚持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 新区启动一年多来,政府投资的四期安臵房(近40万平方米)、基础设施建设(含 “九通一平”配套)、白鹭湖公园、新区学校、职教中心、生态园(含白鹭湖山庄)、新区行政商务楼、征地拆迁补偿,项目总建设规模约10.96亿元,其中通过土地等市场化运作筹措9.02亿元,银行贷款、机关借资1.8亿元,负债仅占政府投资工程总建设规模的16.4%,远低于周边开发区、新区的负债比例。按照新区规划,8平方公里尚结余商住用地约1500亩,按目前市值10亿元人民币,剔除还需支出的征地、拆迁补偿,可实现盈余近5亿元(不包括另外形成的规费、契税等收入)。实践证明,市场化运作是新区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保证,也是今后进一步推进新区建设必须遵循的主要原则。

(三)必须始终坚持将惠民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在新区建设进程中,我们深切体会到,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折不扣地将惠民政策落实到位,是新区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现在一部分群众已经入住到了干净整洁、宽敞舒适的安臵小区,区委、区政府为老百姓安装管道煤气、有线电视补贴了一大部分费用,为考入大学的子女发放奖励金,切实减轻了老百姓的经济负担;从建立长效机制、提高村民素质入手,成立了新区劳动保障所,启动实施了就业免费技能培训;通过政府腾岗、买岗等形式,增加物管、保洁、保安、城管等岗位向新区群众开放;以政策为依据,以群众利益为根本,充分考虑到失地农民就业、养老、医疗和生活保障等方面的实际需要,出台了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服务和医疗统筹办法等4个配套性文件,使拆迁群众无论到哪都有饭吃,让群众失地不失依靠,生活有保障。现在新区群众已经逐步分享到了新区开发建设的成果,并积极地投身到了新区建设中来。可以说,我们的扎实工作赢得了新区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我们的惠民举措激发了新区群众的干劲和热情。实践证明,一年半来,只要我们以解决新区群众的实际利益问题为出发点,以化解群众关注的矛盾为着力点,努力在改善民生、增强发展的协调性上有突破,我们的工作就一定能凝聚民心、集聚民智,新区建设就能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四)必须始终把新区作为砺炼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队伍的主战场

一年半来,清河人在新区建设中增长了见识,拓宽了眼界,磨炼了意志,提高了协调处理问题的能力。目睹新区的变化,全程参与新区从规划、启动到实施的每一个环节,不断深化对形势 的判断、对问题的思考、对规律的认识,特别是学会以市场的眼光分析、论证新区的运作模式,学会用发展的办法解决遇到的难题,清河人的眼界更宽了,思路更明了。新区为会招商、善招商、能招商的干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接待客商、推介新区、巧妙谈判、达成意向、签订协议,每个步骤的把握,每个环节的技巧,在一次又一次的招商谈判中,清河人的经验更丰富了,成效更显著了。重点项目的强力推进让清河人始终保持着埋头苦干、奉献协作的精神状态。基础设施、安臵房、项目推进,所有一线人员明确责任、目标、效果、时限,战风雨、斗酷暑、熬长夜,环环紧扣,步步加压,一年半来,“全场紧逼”式的工作节奏磨炼了清河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协作的精神意志。新区建设的过程是不断化解矛盾、处理矛盾、解决问题的过程。未启动时就挨门逐户为老百姓宣传新区开发的有关政策;建设过程中热心、耐心地与老百姓谈心、交朋友;摆道理,讲政策,算细账,反复做拆迁户的思想工作;从不同角度为客商分析新区的种种优势;对接每一个项目时挖掘投资者的潜在信息;在与客商的轮回谈判中斟酌每一项条款;无论是处理基层矛盾还是对外招商谈判,在大量面对面地艰苦细致的工作中,清河人在新区建设中沟通协调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总的看来,新区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新区引进的重大工业项目、外资项目虽然体量较大,质量较好,但对全区经济的支撑带动作用仍需要一个过程;已引进项目实施进度不够平衡,个别项目实施进度不快;新区拆迁工作依然面临着不少困难,失地农民就业保障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今后工作打算

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紧扣“一个中心”、“两个提升”、“三个突破”开展工作,即紧扣项目引进和建设这一中心;提升高、大、外项目在新区项目建设的比重,提升新区对全区经济发展的贡献份额;在完善配套设施上求突破,在招商引资上求突破,在和谐新区建设上求突破,立足于把新区建成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服务业高地。实现这一新区建设的目标,必须要立足当前,苦干、实干、拼命干,认真落实推动新区建设的关键措施,对照目标,突出重点,创新举措,真正做到责任落实、指挥靠前、督查加码,切实加快新区建设步伐。

(一)突出功能完善,狠抓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做好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服务工作,着力在打造道路畅通、设施齐全、环境整治上下功夫。探索建立新区公用设施养管分离机制,对道路、管网、绿化等日常养护实行市场化运作。加快安臵房二期、三期、四期工程进度,狠抓落实,强化监督;加快学校、医院等生活配套设施的开工建设,为居民生活带来更多便捷,增强新区辐射和带动功能,做优做精新城区。

(二)突出招商引资,狠抓招商项目质量。一是提高项目准入门槛,建立、健全评审机构,严把招商项目质量关。从投资规模、投资密度、环境评估、技术层次、资源消耗、生态影响、人员素质以及退税成本、对地方财力贡献程度等综合因素择优选择项目,做到宁缺勿滥,坚持杜绝“圈地”现象发生,提升引资的质量和水平。二是瞄准“高、大、外”项目,在三产项目、大项目数量上实现突破。围绕高新技术项目、大项目、外资项目、产业培育等有目的的开展招商活动,重点引进成长性好、产业带动 强的重大项目;依托区域内古黄河绿色长廊、白鹭湖商务休闲生态园,加快发展新区餐饮、娱乐、休闲等第三产业;立足新区特色和优势,围绕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两条主线,打响古黄河风光带、白鹭湖等品牌,把新区打造成服务业高地。三是跟踪服务在谈招商项目。继续跟踪正在调研的农家乐、软件园等项目,对目前有意向签约的项目紧盯不放,对投资商进行跟踪洽谈,将新区的投资项目、区位优势、发展前景以及优惠政策编制成册,有重点、有目的、有方略地宣传到位,竭力选出、留住有潜力的合作伙伴。

(三)突出项目建设,狠抓重点项目推进。大项目带动、辐射能力比较强,但建设周期也比较长,因此必须环环紧扣,强力推进,按照“实施一批、报批一批、洽谈一批”的要求,排出每个项目的关键制约因素,加快项目实施。对已签约的项目,进一步增强紧迫感,积极推进项目的前期工作,下大力量抓项目开工;对已开工建设的项目,加大服务协调工作力度,倾注精力搞好协调和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企业做到早投产、早达效。

(四)突出税源培植,狠抓税收征管。一是加大总部经济引进的力度,积极创造新税源,全力组织好收入工作;二是培植骨干税源,扩大收入基础,继续加大对税收大户的扶持力度,并做好依法征缴工作,保持重点税源的稳步增长;三是继续实行联动机制,巩固现有税源,及时将有证不纳税、纳税异常、零星建筑安装等信息反馈至税务部门,加强对纳税异常户的税收监管。

(五)突出服务优化,狠抓软环境建设。坚持全局一盘棋,分工不分家,全力介入参与、全方位服务新区各项重点工作。加 强学习,进一步强化新区管理,积极探索新区由“建设型”向“经营、管理、服务型”转变,全体工作人员加强自身学习,提高服务水平,强化服务效能,提高工作效率。继续坚持“小机构,大服务”的工作理念,进一步提高为基层、为企业、为新区群众的服务水平,加大对企业支持和扶持的力度,从项目引进、落户到建设实行全程跟踪服务。

(六)突出统筹发展,狠抓和谐新区建设。让新区的老百姓充分享受到新区建设的成果,在经济上受益、生活上富裕、精神上愉悦。一方面,通过盘活集体资产拓宽就业渠道,完善社会保障,增加农民的资产性、工资性、保障性收入;另一方面,逐步完善小区配套设施,通过社区网吧、影院、书屋等为新区农民提供精神食粮,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切实解决农民变市民后的精神文化生活匮乏问题,引导新区群众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需求,将新区建成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百姓富裕的现代化新城区。

四、关于加快推进新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建议进一步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新区建设的顺利推进,为清河新一轮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发展空间,必将为今后五年的加速发展发挥重要的支撑带动作用;但随着工业化城市战略的快速推进,清河“十二五”发展必将面临新一轮发展空间狭小的问题,由于富士康科技城的建设,清河新区东扩已不现实,但新区一期的快速推进和富士康科技城的建设为新区北进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建议区委、区政府极力向上争取将淮阴区新渡乡(可用地约46平方公里)区划调整给清河,清河新区跨过古黄河及盐河向北拓展,既使得高速环内东部空间得到有效整合和 充分利用,有利于把市区东部产业园区做大做强,又可使目前已形成的和平东路、宁连路、广州街(架桥向北)等基础设施效益最低成本扩张、放大,解决今后5-10年清河新一轮快速发展的空间。另外08年完成嘉兴东路、珠海东路东延段和重庆街的建设(总长不到4公里),完善东部2平方公里的配套,确保明年的发展空间。

(二)建议尽快完善新区封闭管理体制。根据市政府(2006)第13号关于清河新区享受市经济开发区各项封闭管理政策的纪要精神,清河新区已落实了土地出让金、规费、税收、人防费等关键的收益政策,目前仅需落实施工许可就基本具备封闭的条件。建议进一步协调各方,尽快完善新区封闭管理的各项政策,也为将来新一轮发展运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建议新区形成的财力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用于新区建设。根据区委、区政府已形成的财力使用的有关文件,新区(含两个园区)形成的财力用于新区建设。考虑到新区新一轮建设的需求和部分负债还款的需要,下步如再通过加快土地运作还款将不利于新区土地供应市场效益最大化,建议此项政策能坚持几年,有利于新区加快发展。

(四)恳请适当改善新区管委会交通装备。新区工作用车目前主要是区政府调换下来的“子弹头”商务车(苏H05698)和桑塔纳2000(苏H00660),均已超期服役,使用年限超过12年,行驶里程超过40万公里,车况很差。随着新区建设的日益推进,为了更好地为进区项目服务,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新区形象,恳请考虑为新区管委会添臵两部车辆,一部为商务用车,一部为桑塔纳3000。新区建设一年多来得到了全区上下的关心、支持,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已站在了新区建设新的起点上。面对新的起点,新的征程,新的跨越,今后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求实的作风、开拓的精神、必胜的信心,加快新区建设步伐,谱写新区建设的新篇章!

第二篇:【最新】区四套班子领导排名

镇海区四套班子领导名单

区 委:

书 记:郭华巍

副书记:马卫光陈召华

常 委:张江华(常务副区长)徐方(组织部部长)

王雅宁(公安分局局长)陈 瑜(纪委书记)

王宏德(宣传部部长)顾国芳(政法委书记)

胡祖友(化工区管委会主任)邓惠民(人武部部长)

李宏伟(副区长)

区人大常委会:

主 任:林 瑶

副主任:董国安 葛深海陈家俊高岭夏吴国平(兼)

区政府:

区 长:马卫光

副区长:张江华 翁雪莲 王耀军 王兆波 柴鹏飞 李宏伟 钟红华

(助 理:乌学东)

区政协:

主 席:王 悦

副主席:汪卫国周晓芳张惠诚胡文安石 勇(兼)

法院 院 长:张云军

检察院检察长:吴巧森

综合排名:

郭华巍、马卫光、林瑶、王悦、陈召华、张江华、徐方、王雅宁、陈瑜、王宏德、顾国芳、胡祖友、邓惠民、董国安、葛深海、陈家俊、高岭夏、吴国平、翁雪莲、王耀军、王兆波、柴鹏飞、李宏伟、钟红华、汪卫国、周晓芳、张惠诚、胡文安、石勇、张云军、吴巧森、乌学东

第三篇:新区建设调研报告

横琴新区开发建设

调研报告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发展研究数据库

二○一一年五月六日

广东地方人大决策支持系统 横琴新区开发建设调研报告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发展研究数据库 编 2011年05月06日

目 录

一、横琴新区发展的优势和劣势.............................1

(一)横琴新区的地理位置与区位优势....................1

(二)横琴新区开发面临重大历史机遇....................3

(三)横琴新区开发建设的现状与趋向....................5

二、当前制约横琴发展的瓶颈与突出问题分析.................8

(一)横琴新区开发建设中遇到的六大问题................8

(二)新区开发管理与利益协调机制的制约................8

(三)建设新型社会管理体制的基础薄弱.................10

(四)现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存在欠账...................11

(五)产业选择与聚集发展面临难题.....................12

三、加快横琴新区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建议..................14

(一)在“一国两制”框架下创新开发管理机制...........14

(二)加强横琴与澳门产业的对接和错位发展.............16

(三)实行自由宽松的通关管理模式创新.................20

(四)创建粤港澳金融共同市场试验区...................24

(五)建立促进自主创新的开发保障机制.................29

(六)横琴新区新型社会管理体制的框架性设计...........32

(七)注意解决“一国两制”下不同法域的法律冲突.......36

一、横琴新区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一)横琴新区的地理位置与区位优势

横琴是珠海市146个海岛中最大的岛,面积86平方公里,是澳门面积的3倍。1992年横琴岛曾被广东省定为扩大对外开发的四个重点开发区之一;1999年澳门回归后曾提出横琴岛由珠澳联合开发,2001年设立粤澳合作联席会议后调整为粤澳联合开发;2004年为适应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要求,广东省提出将横琴设立为泛珠三角横琴经济合作区;2005年9月,温家宝总理指示横琴开发要“谋而后动”;随后,为加快横琴开发,推进粤港澳紧密合作,支持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广东省政府组织编制了《横琴总体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几经易稿后于2008年12月上报国务院;2009年初,按照国务院及有关部门意见,并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又对《规划》进行了修编。2009年5月广东省政府再次将修编后的《规划》上报国家发改委。2009年6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横琴总体发展规划》,明确把横琴建设成为带动珠三角、服务港澳、率先发展的粤港澳紧密合作示范区。2009年8月14日,国务院批准通过《横琴总体发展规划》。横琴新区作为国家级的第三个新区,与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比较起来,最大的特点是区位优势。浦东新区、滨海新区是内地的新区,横琴新区最大的差异是一国两制的结合点,独特的区位优势使得它的总体发展规划确定的任务、目标都是围绕着促进澳门产业适度多元化、维护港澳的长期繁荣稳定以及通过和港澳的合作发展带动珠三角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从而在珠江三角洲城市一体化、经济一体化以及珠澳同城化、港珠澳合作当中,发挥它独特的作用,这是和浦东新区、滨海新区最大的不同。

《规划》对横琴新区的定位已经决定了它特殊的意义,就是在一国两制下探索粤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区。在规划当中有这样一个描述,说明它的重要意义,也是有别于其他新区的,就是“三个有利于”: 2 第一个就是有利于构建港珠澳紧密合作的新载体;第二个有利于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和维护港澳地区的长期繁荣稳定;第三个有利于共建珠澳国际都会区,这是横琴开发的重要意义所在。1

(二)横琴新区开发面临重大历史机遇

珠海市横琴岛地处珠江口西岸,与澳门隔河相望,是一个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海岛。经过多年的建设,基本实现了“六通”(桥通、路通、水通、电通、邮通、口岸通),岛内各种基础设施完备。相对于珠三角其它地区,可以说还是一块纯净的经济生态处女地。横琴的发展却是历史的必然,横琴的开发是时代的选择。

第一,政策扶持捧出横琴新明珠。国务院出台了《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重大合作项目相继上马,港珠澳大桥顺利开工,澳门大学迁址横琴,《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获得了国务院的批复,珠海横琴新区正式挂牌。这些政策措施的相继实施,确立了新横琴的定位,为珠三角西翼地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高栏港建设的不断推进,广珠铁路、轻轨、高速公路的不断开通,珠江西岸地区的海、河、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也为横琴的发展提供了“大后方解放区”的保障。3篇二:横峰县新城区建设调研报告

横峰县新城区建设调研报告

张文丰

一、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

城市建设是地方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基础,科学合理的城市建设有益于促进地区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近几年,横峰县委、县政府依据县情,转变城市化发展模式,坚持以县城建设为龙头,从内涵和外延上全面提升城乡建设水平,走出了一条更具县域特色的城市化之路,总体来说就是“四个坚持”。

一、坚持高点定位,紧紧围绕城乡靓县战略目标 我县建设紧紧围绕“城乡靓县”这一战略目标,致力打造“中部地区最具活力的生态工业新城”县域发展品牌,坚持科学发展理念,立足城乡统筹发展,用大视野定位城市发展方向,以大目标完善城市发展思路,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体系。委托江西省煤矿设计院等知名设计单位,完成了城南新区概念性规划:总面积6平方公里,东至峰福铁路、西邻经济开发区、南至杭昌长高铁、北接迎宾大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始终贯穿“以山为脊、以树为肺、以水为眼”的规划主线,坚持开发与保护相济并重的原则。现已完成道路平面、用地性质、竖向布臵、四线确定等规划内容的各项工作。

二、坚持突出重点,加快实施一批有牵动力项目 按照十二五规划的100个项目、100亿投资的“双百”

三、坚持解放思想,着力破解城市建设资金瓶颈

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资金是建设过程中的首要问题。我们坚持解放思想,迎难而上,多措并举,全力化解,确保城市建设顺利进行。例如岑阳大道、广场东路南

延就是采用“bt”建设的项目,没有用土地作抵押,没有用财政来担保,吸纳民间资本2200万元,解决了项目启动资金,会同城投公司利用此两条道路项目向银行融资7900万元,实现了从“花钱建项目”到“向项目要资金的转变”。

四、坚持机制创新,全力推进新城建设提速增效

我们注重把领导力量、优秀干部、主要精力向新城建设倾斜,集中指挥,分片作战,强力攻坚,聚力突破。一是分工负责。打破分工界限、部门界限,强化一个项目、一名县领导、一班人马、一抓到底的分工推进机制,明确任务,落实责任,赋予职权,限期完成。二是加强调度。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对重点工程进行一周一调度,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解决实际问题,对个别进展缓慢的重点工程,实行一天一调度。三是督查通报。对各项工作实行量化、实化和细化,挂图作战,倒排进度,强化落实。

二、存在困难及突出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县新城区建设发展较快,城区面貌有了新的很大变化,但在新城区建设与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困难,主要表现为:

一是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加快土地收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农户的征地拆迁安臵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由于县级财政困难,上级补助资金有限,新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二是项目推进速度不快。项目推进速度不快是多方面的。原因有路面标高问题、线路与高铁对接问题、施工方式不被当地百姓接受、土地征收难等问题,导致项目推进速度缓慢。

三是群众思想认识不高。有的群众甚是一些干部,对城南新区开发的认识不到位,认为城南新区开发为时过早,横峰县本来就是个人口小县,城区再大也就那些人,开发出那么多空间也很被难完全利用。

四是建设人才配备不全。新城区建设管委会是主要负责城南新区规划建设单位,该单位成立不久,是核定为拨款的正科级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为10人,到目前为止,单位只要6人,其中在编人员只要1人,人手明显不足,人才明显短缺。

三、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

(一)快速推进项目建设,强化和拓宽经营思路

认真做好城建项目包装,改善投资软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继续强化项目经营理念,拓宽经营思路。岑阳大道和广场东路南延是采用“bt”模式建设的项目,这种经营项目的理念值得推广和借鉴,不仅吸纳了银行、民间、开发商等各方面资金,而且还加快了项目推进的速度,实现了项目建设与资金的良性互动。

(二)精心编制详细规划,明确和完善城区定位

在概念性规划的基础上,精心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做好城南新区分期开发的建设方案,可为城南新城的发展提供指导性意见;编制岑阳大道南段和广场东路南段到规划四路,近2平方公里范围内的近期开发建设项目,可以集中带动两边的发展;做好行政区、商贸区、企业总部、文化教育培训区、居住区等五个片区的修建性详规,便于县委党校、人防指挥中心、人民银行办公大楼等急需建设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如此一来,将会更加明确我们的发展方向和城区定位。

(三)充分发挥部门职能,健全和充实组织机构

新城区建设管委会成立三年来,积累了一些经验,具备一些项目运作水平。要充分发挥其职能,明确其管理建设范围,给予一定的自主权和独立核算权,完善其组织机构,招聘一批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壮大技术力量,为城区再规划、设计、建设等方面提供人才保障。篇三:城市规划调研报告 城市规划调研报告

调研地点: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城新区

调研时间:12.10.1日—12.10.2日

关键词:地形限制 教育经济 水利运输 企业迁移

摘要:以池州市东至县城新区为研究对象,从地方规划与用地的合理布局角

度出发,分析了县城的现存问题,并提出未来建设规划设计,得出县城规划应与

人口密度、建筑功能、活动范围相统一,自然和人工相统一,达到高效和谐,实 现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

调研目的:收集县城新区规划的相关手法,巩固和加深对城市规划设计规范的学习。研究先进新区的课借鉴之处,为以后我们自己的城市规划提供参照。通

过对调研案例的研究,做到理论利息实际,培养调研小组的调查研究与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规划水平。

正文:

东至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南岸,东与

贵池区,石台县祁门县接壤西北与望江,安庆隔

江相望,南与江西省毗邻。(见右图)

东至县是安徽省最西南部的县,处于江南丘

陵,据卫星云图来看,县城的周围基本为山岭,根据我的估计,主要有两点原因: 1:丘陵地形限制了县城的发展,所以,从

地图上看,东至县的发展模式为条带状的,而且

现在正在建设的县城新区也处于县城的北部,因

此这样的发展模式在以后会更加明显东至县城

环山临水,城市建设用地十分有限。(见下图)2:还有一个原因,开始我并没有发现,后

来,调研的时候察觉东至县城新区里的企业单位

几乎很少见,基本上全部分

布在下属乡镇,县城里

安徽省县市分布

基本为政府机关,学

校,以及各类小型店铺商

业,除了少数的几个国

营企业,私营企业几乎没有。

后来查看了一下县城全地

图,再结合在东至与合肥来

回时在路上的所见,总结出

了一个结论,即长江经过我县,在我县境内的有80多公

东至县卫星云图 里的河道,因此企业单位基

本分布于靠近长江的几个乡镇,这对于他们的货物运输有很大的益处,因此,县

城里的企业基本都迁移至长江沿岸,详细的说,基本位于东流镇以及大渡口镇这

两个长江沿岸城镇,市镇沿江设立了很多码头渡口,这对于厂区的货物的物流运

输大有裨益。

县城里没有什么企业单位,因此,东至县发展的是教育经济,城中的居民

区,商业区虽然混杂,但是基本都围绕学校,以学校为中心构成了一个个的区域,我认为东至县教育经济是一大特点。

这点特点在我还在高中的时候就已经发现,在学校周围居民生活比较便利,因为基本的商业,服务设施,例如:医院,超市,宾馆等,围绕在学校附近,为

居民生活提供了很多方便。我家就生活在东至县四中附近,生活很是便利。

区位分析:东至县城新区位于东至县东北部,地势平坦,池塘众多,沟渠纵

横,富有江南水乡特色。新区用地面积约20平方公里,地理环境优越,自然风 景优美。如今有政府大楼,公安局,法院等机关,未来五年预计将在校园建设细

节上进行再建设。这点特点在县城新区很是显著,除了几个特定的政府机关外,其余的居民区,商业所,基本是围绕着已经完工的东至县二中新校区和城南小学。

东至县二中新校区 城南小学效果图 ? ? 存在困难及突出问题:近年来,虽然我县新城区建设发展较快,城区面貌

有了新的很大变化,但在新城区建设与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困难,主要表现为,一是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加快土地开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拆迁安置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由于县级财政困难,上级补助资金有

限,新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二是项目推进速度不快,项目推进速

度不快是多方面的,原因有、施工方式不被当地百姓接受、土地征收难等

问题,导致项目推进速度缓慢。三是群众思想认识不高。有的群众甚是 一些干部,对县城新区开发的认识不到位,认为城南新区开发为时过早。东至县人口不多,城区再大也就那些人,开发出那么多空间也很被难完全

利用。

? 根据这次的调研可以得出未来东至县的规划发展模式: ? 1:除老城区外,成片可利用地主要位于尧渡老河以北(现状已经大规模

开发)、城西南部高速出入口附近、站前区沿国道两侧、尧渡河下游栗桥 附近以及建东沿省道327两侧,地形相对平坦,有一定的腹地。? 2:对旧城区进行发展以及改造,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划,建立新型的规划体系

县城新区作为全县新的标志,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以下为县城新区几座

标志性建筑,分别为,政府大楼。公安局:

政府大楼 县公安局

虽然为县城新区,可是由于居民主要还是位于老城区,还有本县的人口本来就不多,因此新区基本还是比较冷清的,根据合肥的政务新区来看,这基本是新区所固有的情况,我在调研的时候经过县城新区,而且又是在中午的时候,路上基本没有看见什么行人,要想使县城新区居民数增长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1:快速推进项目建设,强化和拓宽经营思路,改善

投资软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继续强化项目经营理念,拓宽经营思路。2:精心编制详细规划,明确和完善城区定位在概念性规划的基础上,精心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做好县城新区分期开发的建设方案,可为新区的发展提供指导性意见,可以集中带动两边的发展,做好行政区、商贸区、企业总部、文化教育培训区、居住区等五个片区的修建性详规便于城南小学、人民银行办公大楼等急需建设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如此一来,将会更加明确我们的发展方向和城区定位。

建设县城新区是推动我县城市化进程,实现东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途径,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于建设有实力、有活力、有竞争力的区域性中心县城,加快县城扩容步伐,凸显县城特色,完善县城功能,提升东至县城形象,提高城区人民幸福生活指数和城市综合承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现如今县城发展的第一步就是要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代表着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进入新千年以来,东至县城发展取得了明显进步,但是与全国、与沿海发达县市相比,东至城市化水平仍然相对较低,县城发展实力不强、发展比较粗放、功能不完善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仍然是东至县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紧要任务。

区域经济理论告诉我们:一个地方的经济向更大的经济圈融入的程度有多

深,发展的空间就有多大,发展的速度就有多快。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圈的崛起,已成为当今世界区域经济竞争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趋势。东至县城现如今正在努力进入巢湖的城市圈,一旦进入城市圈,对东至县城的发展有莫大益处。? 通过调研所得出的结论:

? 1:做规划不能仅仅只了解地形对城区发展的影响,还应当考虑周边环境

对所规划区域的经济效益的利弊。2:做规划应当由一个着力点,也就是有一个规划中心,要了解规划区域的详细情况,以着重点为中心,结合地形,经济效益等因素来规划建设。

城市是经济社会综合体。建设现代化新城区发展应该包含以下内涵: 1:坚持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通过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向东流镇,大渡口镇等乡镇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优势互补,逐步形成合理完善的城乡体系,加强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推进城市化进程。2: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注重城市形态的提升、城市色彩的研究和城市雕塑、建筑造型、街头小品、路边广告等城市细节的设计,做到处处体现独具匠心,体现城市风格和大气协调,打造“让本地人自豪、外地人羡慕的传世之作”。3:生态城市是城市化区域、城乡复合体,城与乡融合、互为一体,“城”与“乡”只是分工上的不同,与传统城市和乡村对立的二元经济模式有本质区别。**生态城区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城市空间结构布局更加趋于合理,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城市景观与城市文化相得益彰。

我们离开大学之后就真正要进入社会,掌握必要的技能和积累一定的经验是必要的。那就需要在大学期间多多“充电”,积极地提高自己能力,提高自身境界。我们要学会给自己把握机会创造一个了解社会,锻炼自己的平台。篇四:郑东新区调研报告

工学院建筑系

级城市规划吴浩石

2012.01.01 2011 1101070009 从郑东新区看郑州市发展

摘要:作为城市规划专业的初学者,有幸在开学之初参观到日本日著名建筑大师黑川纪章设计的郑东新区,郑东新区的规划建设为郑州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本文重在介绍郑东新区的整体规划与杰出的建筑物,以及我个人认为郑东新区所存在的问题和郑州市的远景规划。

关键词:郑东新区,城市规划,建筑物,中原经济区。

一、郑东新区之美丽印象 1.1郑东新区简介

郑东新区是为了更好应对中国加入wto的机遇和挑战,尽快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稳步推进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品位,为把郑州建设成为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而采取的重要举措。目前,郑州中心城区规模偏小,而且受陇海、京广铁路交叉分割,拓展空间受到制约,与近亿人口大省省会城市的地位和建设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远不相适应,因而必须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按照21世纪国际现代化城市的功能要求对省会郑州总体规划进行完善、修编,这是规划郑东新区的主要背景。在这个前提下,为了保证郑东新区规划体现新世纪、新郑州、高起点、高品位的要求,于2001年9月对郑东新区远景总体概念规划采取国际招标的方法进行。最终日本著名建筑师黑川纪章的规划脱颖而出。该区以迁建的原郑州机场为起步区,以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基础,西起老 107国道,东至京珠高速公路,南至机场高速公路,北至连霍高速公路,远期规划总面积约150平方公里,相当于目前已建成市区的规模,将在未来20—30年内建成。郑东新区开发建设作为河南省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龙头项目,已被河南省政府作为重点工程列入日常工作。1.2美丽的规划布局与独特的建筑物 郑东新区总体发展概念规划方案,将“共生城市”、“新陈代谢城市”以及“环

形城市”等先进生态城市理念应用于新区总体规划中,体现了新颖的创意和独特的风格。郑东新区高速公路环绕,交通发达;生态回廊屏障,绿树成荫;河流湖泊相映,碧波荡漾。根据郑东新区总体规划,使未来的郑州具有历史与现代、新城与老城、自然与城市“共生”的理念,成为世界城市之林中独具魅力和特色的现代化城市。郑东新区规划为六个区,分别是:cbd、商住物流区、龙湖区、龙子湖高校园区、科技物流园区、国家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郑东新区cbd,环cbd25平方公里为近期重点开发建设区域(新区起步区),这里将形成连接新旧城区的商务、旅游发展轴。起步区约25平方公里,将通过地铁、城市轻轨与现有市区连接起来,它不仅是郑东新区的核心,也是未来郑州

市的核心。起步区将以共生城市和新陈代谢城市为基础,形成以中原文化与自然环境为背景,集办公、科研、教育、文化、商业、居住等多种功能的新型城区。cbd总用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规划有“郑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河南省艺术中心”和五星级宾馆—新郑州饭店及60栋高层建筑。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按大型国际会展中心标准建设;河南省艺术中心,首期工程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设3000人戏剧场、影视中心、艺术馆、美术馆、音乐厅、排演厅等;新郑州医院,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按国际标准医院规划,300张床位;新郑州宾馆,建筑面积8~10万平方米,700个客房,按国际五星级酒店规划,其它有金融大厦、裕鸿大厦、神马大厦、中国长城铝业集团公司总部、劳动大厦、郑州广电大厦等20—26栋高层建筑。

商住物流区是cbd的功能支撑区,规划面积约23平方公里,是以机关单位、公益设施、现代服务业及批发、物流、居住等功能为主体的综合区。伸入龙湖的半岛,为cbd副中心,面积约48公顷。cbd副中心是由写字楼、宾馆和特色住宅等组成的另一个坏形城市,其间有湖中湖,是商务、居住、旅游、娱乐及休闲的胜地。cbd与cbd副中心通过一条约3.7公里长的运河相连,两岸是40米高的建筑,以商业、文化、居住等功能为主。建筑外侧依次为15米、20米高的多层居住区。cbd与cbd副中心这两个令人耳目一新的环形城市通过如诗如画的运河紧密相连,构造出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如意型”。这是郑东新区的图腾,也是郑东新区的鲜明个性。它将使入住的市民万事如意,进驻的商家平添吉祥。龙湖区,规划面积约40平方公里,其中龙湖规划面积约6.08平方公里左右,是郑东新区规划的点晴之笔,与流经市区的几条河流、郑州国家森林公园等构成城市生态区。伸入龙湖的半岛为cbd副中心,规划面积约0.48平方公里;cbd副中心是由高度为100米的写字楼、宾馆和特色住宅等组成的另一个环形城市,其间有湖中湖,是商务、居住、旅游、娱乐和休闲的胜地。

龙子湖高校园区,规划面积约22平方公里,主要由高等院校组成。龙子湖高 校园区内规划有龙子湖,取“望子成龙”之意。湖面伸入各大学校区,湖中有近两千亩的湖心岛,岛上规划有图书馆、体育场等公共设施。龙子湖通过运河与龙湖及其他河渠相连,是郑东新区生态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高校园区的莘莘学子们创造了优美独特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科技园区位于龙子湖区的东南部,规划面积约10.7平方公里,主要用于安排

科研院所和研发机构,致力于开发it、科技研发等高新技术产业。进入科技园区的高科技企业经认定可享受国家关于高科技产业的优惠政策。国家863计划郑州创新基地——电子27所基本竣工。

国家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约50平方公里,已开发15平方公里左右,是郑东新区的工业支撑区。为郑州市的高科技发展起到了奠基之功,开拓之功。

六个功能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使郑东新区成为既有优美的生态景观、人

居环境和良好的城市形象,又兼具强劲产业支撑和雄厚发展实力的新城区。1.3中原奇葩——郑州市民的骄傲

郑东新区的开发建设提升了郑州市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因为在多数人眼中,郑州给人的印象就是“脏乱差”,这无疑让郑州市民很难堪。郑东新区为郑州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设施完善,功能先进,管理科学环境优雅的现代化新城建设完成后,一定会改变人们对郑州的看法。

郑东新区的蓝图已经绘就,前程似锦。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管理、高标

准建设,努力把郑东新区建设成为设施完备的中心区,展示河南、郑州新世纪改革开放新形象的窗口。

二、郑东新区规划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 2.1“鬼城”之说

郑东新区的规划方案出台之后,也曾饱受质疑。对于这个由日本建筑大师设

计的现代化功能区,许多人并不赞同。例如,认为环形的城市布局代替惯用的方格网状城市布局,会更容易让人迷路,不符合中国人的生活习惯。

还有人把郑东新区称为现今中国最大的“鬼城 ”,因为从卫星图层来看,郑

东新区的人口密度很大,很多道路上基本上没有车辆行驶,就连已经基本建成的cbd都不能充分利用。这与郑州旧城区的交通混乱,人流拥挤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们去考察的时候,就感觉到郑东新区人流车流稀少,没有预想中的繁华热闹。所以,我认为,郑东新区建设要与引进商家和居民入住紧密结合,使郑东新区能够得到更充分的利用。2.2新城开发与旧城改造所存在的矛盾

现如今,全国各地都在如火如荼地搞造城运动,新城,cbd,小镇,大盘?? 这些年上马了无数次,人们常说:“80年看深圳,90年看浦东,两千年看天津滨海”,有特色、有文化、有味道的新城有几个?超越了北京紫禁城,杭州西子湖,青岛八大关,广州上下九的城市有哪些?到处都是打着格子的路网,闪着蓝光的玻璃幕墙,似曾相识的天际线??满眼充斥着芝加哥的高楼大厦,意大利的别墅,穿着欧陆风情外衣的住宅,中国的城市在急功近利中丧失她的个性,当地的自然的地理特征基本抹杀,本土的千年的文化风物基本无处可寻。当我们的城市都千篇一律长着外国的面孔,去哪里寻找精神的家园和心灵的归宿?

我认为,郑东新区的建设要倾向于中国风,不要盲目学习国外建筑,显现出

属于郑州的独特城市品质会更好。此外,郑州旧城区交通混乱,人流拥挤,“脏

乱差”,与郑东新区恰好相反,从中也反映出郑州城市规划的缺陷。旧城新陈代谢不断更新的过程是必然的,新要素的介入既是城市发展的需要,也是城市多样性表现出时代性的必要条件。但郑州作为全国最大的交通枢纽,人流多而复杂,郑州旧城区不堪重负。因此,我们不能一味只搞新城建设而忽略了对旧城的改造。不然只会费时费力,造成新城旧城规划建设不对接,达不到预想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在建设郑东新区的同时,对旧城区重新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任重而道远。

三、郑州市远景规划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政策的出台,为郑州市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按照“核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对接周边”的原则,形成放射状,网络化空间发展格局。提升郑州交通枢纽,商务,物流,金融等服务功能,推进郑汴一体化,建设郑洛工业走廊,增强引领区域发展的核心带动能力。

郑东新区的建设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一个现代化的郑东新区不仅能够提升郑州的城市品位,也会增强郑州的对外影响力。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郑州未来的中心区一定会成为展示河南,郑州新世纪改革开放新形象的窗口,让我们共同期待——郑州明天更美好!

参考文献:

【1】《城市规划导论》.邹德慈.2006.10 【2】《郑州市郑东新区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李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0篇五:滨海新区调查报告

关于赴天津滨海新区调研情况的报告

根据孙守璞副省长“六个紧盯”的要求,2月15—16日,刘晓江副厅长率综合处和开发区处的同志赴天津,重点对滨海新区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调研。先后与天津市商务委员会、滨海新区管委会进行了座谈,实地参观考察了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总的看,随着天津滨海新区由地方发展战略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天津的对外开放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同时滨海新区的开放开发也会对整个环渤海区域乃至全国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现将

调研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滨海新区基本情况

天津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邻海地区,总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岸线153公里,常住人口140万。包括天津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保税区三个功能区和塘沽、汉沽、大港三个行政区,以及东丽区、津南区的部分区域。开发建设滨海新区,是1994年天津市委、市政府结合天津改革开放实际做出的一项重大举措。滨海新区成立了管委会,由一位市委常委任主任,其他各区的负责同志任工委领导。目前的主要职能是研究制定规划和协调关系,下一步将结合新区新一轮开放开发,探索管理体制创新。

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建设,滨海新区的生产总值由1993年的112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608.63亿元,平均每年递增20.6%。财政收入由23.6亿元增加到248.4亿元,增长9.5倍。外贸出口由1993年的5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185亿美元,增长36倍,占全市的65%。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59亿美元,占全市的62%。滨海新区聚集了一大批跨国公司投资企业,世界500强已有70多家企业在新区投资。滨海新区的发展成绩可以用3个“三分之二”来概括:外商投资占工业的三分之

二、外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三分之

二、外贸出口占天津市的三分之二。

中央、国务院对滨海新区的发展高度重视,2005 年10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专程进行了实地考察,2005年6月24日温家宝总理专门率十五个部委领导赴滨海新区调研,发表了两个半小时的讲话,对滨海新区的发展定位、方向和重点作出重要指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加快滨海新区发展写进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议,标志着滨海新区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这是我国继20世纪80年代开发深圳,90年代开发浦东之后,又一个区域开发的重大战略举措。目前滨海新区已经掀起了新一轮的建设热潮,并有望在未来十五年的战略机遇期内,成为中

国经济的“第三增长极”,进而带动整个环渤海区域的经济发展。

二、滨海新区下一步发展战略 天津市委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意见》,确定了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和规划布局。主要功能定位:立足天津、依托京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高水平的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宜居的生态城区。主要发展目标:到2010年,生产总值达到3200亿元,相当于现在天津市的经济总量。到2020年,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到1万亿元,15年年均递增13.5%,口岸进出口总值达到5000亿美元以上。主要发展思路和规划布局:天津市确定的滨海新区总体发展规划和布局是“一轴”、“一带”、“三个城区”、“七个功能区”。即沿京津塘高速公路和海河下游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轴”,沿海岸线和海滨大道建设“海洋经济发展带”。在轴和带的“t”型结构中,建设塘沽、大港、汉沽三个生态城区和“先进制造业产业区、滨海化工区、滨海中心商务商业区、海港物流区、临空产业区(航空城)、海滨休闲旅游区、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七个功能区。同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编制规划,扩港造陆,建设临港产业区。并建设若干生态农业基地,发展沿海都市观光农业。

为实现上述发展目标任务,把滨海新区建设成高度开放、社会和谐、环境友好的现代化经济新区和综合改革实验区,天津市研究制定加快发展的一系列战略重点。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加快建设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以现有具有比较优势的大企业为龙头,继续做大做强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汽车和装备制造、现代冶金、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建成国家级重要产业基地。大规模利用外资特别是吸收跨国公司投资是其确定的最主要的立足点之一,一大批跨国公司投资大项目正在推进之中。到2010年,工业增加值达到2000亿元,出口总额超过350亿美元以上。

围绕形成的产业集群和新的优势产业,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研发中心和科技孵化基地,提升科技资源集聚、创新引领和辐射带动三大功能。到2010年,新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新区工业的比重达到50%以上。二是加快建设国际航运和物流中心。充分发挥海港、空港和保税区的优势,提高海空港等级,拓展功能,增加航线,建成国际运输集聚区。目前正在建设天津港30平方公里的保税港区,建成北方国际贸易最大的集散地。到2010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超过3亿吨,集装箱超过1000万标准箱;货邮吞吐能力50万吨;口岸进出口总值达到2000亿美元。未来五年内,滨海新区将发挥港口和保税区的综合优势,进一步提升国际航运、贸易功能,构建以港口为中心,海陆空相结合的现代物流体系。加快建设集装箱物流中心等六大物流基地,配套建设集散、中转、存储和加工配送中心,形成多层次、开放型、社会化的物流配送系统。提高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水平,建成国际物流中心,到2010年,物流业增加值达到650亿元,占新区服务业比重达到58%。金融和房地产的增加值将分别达到120亿元,接待 国内外游客突破1千万人次。三是加快建设宜居的生态城区。全面推进节水、节能、节地、节材和综合利用,建成开发区工业和大港石化区两个生态工业园区,建成石化、汽车、冶金、电力与海水淡化四条循环经济产业链。严格实行环境准入制度,坚决淘汰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益的企业和产品。到2010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以上,取新水量下降3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

建设和保护好500平方公里的两大生态环境区,沿海、沿河、沿高速公路等建设五条生态廊道,建设若干生态组团。到2010年,新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海河干流下游水质达到ⅳ类水体标准,近岸海域富营养化趋势得到遏制。建设500平方公里的南北两大生态保护区,建成官港森林公园等生态组团,构建海河下游、海岸带等若干生态廊道。

四是加快建设基础设施。过去十多年来,滨海新区在基础设施上的投资累计达到1600亿元,“十一五”期间,这方面的投资预计仍将达到3000亿元。这些投资很大一分部用在打通与周边的交通上。目前,投资123亿元的京津城际客运铁路专线已经开工建设,第二条长146公里的京津塘高速公路业已开工建设,通车后半小时可达北京,从天津港修建一条到西部的骨干铁路已经列入规划,到2008年将有4条高速公路和1条城际铁路由滨海新区向周围辐射。5年内还将投资300亿用于天津港建设,重点是加快建设25万吨级深水航道、30万吨级原油码头等港内外34个配套项目,港区面积由现在的30平方公里扩大到100平方公里。立足现有机场改造扩建,滨海国际机场将建设12万平方米航站楼及相应配套设施,延长跑道达到3600米,2010年天津机场客运能力将提高到1000万人次。为提高口岸通关效率,天津市投资5亿元在滨海新区建设了天津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海关、检验检验、税务等14家政府机关和部门进驻,为货物、船舶及员工出入境提供集中、便捷、高效的“一条龙”服务。五是加快综合改革试验步伐。新区将发挥综合优势,在管理理念、体制和方式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探索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的模式。探索自主技术创新和国际枢纽港的管理方式。深化金融改革,建成全国产业基金管理中心。加强新区管委会在制定规划、统筹协调等方面的职能,发挥各个行政区和功能区的积极性。目前,新区已经向国家申请成为第二批改革试验区,在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体制改革等方面允许滨海新区先行先试,改革的重点将是政府管理体制,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建立公平诚信、充满自由度的市场。国家将赋

三、几点启示及建议

我省与天津同处环渤海区域,天津滨海新区的崛起正在和将要改变环渤海甚至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也必然会对我省经济的长远发展产生较大影响。在既有竞争和压力,也有合作和共赢的新形势下,我省如何顺应形势,及时调整发展策略,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应该尽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对滨海新区的调研,有以下几点启示及建议。

(一)积极融入环渤海区域经济合作,适时建议国家采取环渤海“一区两地”率先启动战略。从长三角、珠三角崛起,到“十五”计划期间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再到滨海新区、中部崛起等战略决策,“十一五”期间,东中西互动、相互促进的区域经济正成为我国经济社会新的发展特点和趋势。我省目前处于长三角和京津地区“南北夹击”之中,特别是滨海新区进入国家战略使我省再次处于政策“洼地”之中,对今后的发展十分不利。目前,我省在政策上争取国家倾斜的难度较大,比较现实的选择是积极参与环渤海区域经济合作,作好借助滨海新区带动自身发展的文章。同时,适时建议国家采取环渤海“一区两地”率先启动战略。即:把天津滨海新区国家发展战略增加经济比较发达的以青岛为龙头的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和以大连为龙头的辽东半岛老工业基地,部分政策也适当延伸,在环渤海地区以“一区两地”的率先启动,促进以京津为核心区,以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为两翼的环渤海区域经济大发展的格局的逐步形成,共同打造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胶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与滨海新区“一区两地”的共同点是经济基础好,都有空港、海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区港联动等等。

(二)天津滨海新区“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值得学习借鉴,加快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应有“大”动作。通过在天津滨海新区调研考察,我们倍感竞争的压力。

第四篇:关于我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我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区人大常委会农业和农村工委

根据工作安排,区人大常委会农业和农村工委在章岳定副主任的带领下,组织部分区人大代表对我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先后走访了区农业局、区财政局等相关部门以及转塘、留下、三墩、双浦等镇街和近20个行政村,深入基层开展座谈交流,广泛听取了包括区人大代表在内各方的意见和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紧紧围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全力推动农业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农村集体经济保持稳步发展,各项经济指标均超过预定的工作目标。

(一)加大财政补助力度。

建立村级运转财政补助机制,2009年开始连续8年对行政村实行运转补助,累计投入金额1.36亿元,有效确保了行政村的正常运转。加大对农村地区环境长效管理和农村河道保洁的经费保障力度,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河道路网环境卫生清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水利等基础设施长效维护,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了农村地区人居环境。积极落实保障“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2016年安排资金856万元支持11个村级公共设施项目建设,加快了

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延伸,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二)实施农村环境整治。

2011年开始,区政府制定实施三年美丽乡村行动计划,2015年对龙坞茶镇10个村实施美丽乡村升级版的整治建设,2016年又启动周浦片5个村、三墩镇2个村的全域化美丽乡村建设,周浦、袁浦小集镇综合整治也带动了三阳等7个村的整治建设。农村地区的环境面貌、设施配套和道路交通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为壮大集体经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开展农村土地流转。

从今年年初开始,在三墩、双浦地区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累计流转土地约2.52万亩,并已引进两家规模企业,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通过现代产业园的引进带动,将提升村集体建设用地和现有房产的潜在价值与经济收益,为村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拓展了渠道。

(四)启动整村连片搬迁。

近年来,区政府花大力气、大手笔对双浦、三墩部分行政村实施整村搬迁,着力通过引进大项目、大平台,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西湖大学、云谷产业园、云谷国际公学等项目已经确定落户山联村和双桥村,铜鉴湖景区打造和双浦新区建设将覆盖铜鉴湖村、浦塘村等。通过整村搬迁后大项目的引进,为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二、当前我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仍比较突出,这已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部分村发展水平仍然较低,收支难以平衡;村集体负债,“刚性”支出在不断增长;增收来源乏力,相关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化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收支难以平衡。

2016年全区36个行政村村集体可分配收入约6292.9万元,平均每个村约174.8万元。其中50万元以下有3个村,最低的双浦桑园地村25.1万元。50万元至100万元有10个村,100万元至200万元有8个,200万元至300万元有12个,300万元以上有3个,最高的留下东穆坞村732.02万元。2016年村级集体总支出约8842.03万元,村均支出约245.6万元,27个村出现财务赤字,合计赤字总额3132.5万元,平均赤字约87万元。2016年区级财政投入村集体补助资金4298.48万元,平均每村获得补助收入约119万元。依靠较高的财政补助收入,大部分村基本实现收支平衡,但绕城等10个村仍收不抵支。预计2017年全区36个行政村可分配收入相比2016年有所降低,约为5507万元,但总支出较2016年将出现较大增长,约为9839万元,预计将有33个村出现财务赤字,合计赤字金额4332.4万元,其中21个村在加上补助收入的情况下仍收不抵支。

(二)村级集体组织“造血功能”相对不足,收入来源单一。

一是政策因素对村集体收入影响较大。房屋、土地租赁收入普遍为各村集体的主要收入。但随着近年来土地、规划等政策的调整与收紧,原先部分村“打擦边球”搞违建提高集体收入的行为难以为继,部分村集体收入出现断崖式下降,甚至出现负债难还的状况,直接影响到了村集体组织的正常运行。二是保值增值缺乏有效途径。大部分村拓宽经营渠道发展的能力不足,自我营收能力较弱;有些村有资金却因缺乏有效投资的渠道和方向,难以实现资金向资产的转变。三是项目落地较为困难。根据《杭州市区村级留用地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村集体可预支15亩留用地指标,但该指标绝大部分村都未能落地;双浦地区被划为杭州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生态公益林保护区,各村在土地利用、开发建设、招引企业等方面受到了严格的限制,村集体经济发展难度极大。

(三)村级集体组织“刚性”支出逐年增加,村级运行压力增大。

一是村级日常支出负担加重。村集体经济除承担村组织的管理运转费用外,还需要承担本村的社会管理服务职能和公益福利事业的供给,各项开支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部分村因账上无钱导致村干部工资长期无法发放的情况。2016年36个村总支出较2015年增长约10.1%,预计2017

年较2016年增长11.3%。二是长效管理支出大大增加。美丽乡村建设后,村庄环境面貌大大改善,而需要开支的公益设施维护、绿化养护、环卫保洁、路灯电费等费用也大幅度上涨。据了解,转塘外桐坞村的长效管理费用支出从风情小镇打造以前的每年41.5万元上升到2016年的156万元,是原来的3.7倍;三墩2个村美丽乡村建成沥青路面24万方,公共绿化面积25万方,庭院河道绿化35.5万方,路灯1746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38个,仅靠村自身将难以维持长效管理的费用支出。三是村级债务负担过重。2016年共有25个村背负债务,累计负债7972.2万元、村均318.8万元。沉重的债务也带来了高昂的利息支出,如转塘何家村债务总额1000余万元(含部分预付款),每年利息支出需50余万元,但其年可分配收入也仅约50万元。

(四)保障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制度不够完善,可持续发展缺乏后劲。

一是村集体资产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一些村撤并后存在“并村不并账”问题,村里大部分经营收益仍归老村(组)所有,新村村集体大多无经营收入,只能靠补助收入维持村级组织运转,要想发展集体经济更是“小马拉大车”。二是扶持机制不够完善。近年来区政府也出台了一些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对发展集体经济缺乏直接有效的政策支持,特别是在项目建设、土地保障、物业租赁等方面还没有一套更加系统有效的配套政策。三是对村干部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一

些村干部对发展集体经济的动力不足、信心不强、办法不多。不少村干部思想上过分依赖通过留用地开发建设这一条路径,而对其他增收渠道则探索不足。特别是近几年来,区级财政的补助力度不断加大,一些村干部也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所欠缺。

三、对发展壮大我区农村集体经济的建议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部署,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根据这一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现就进一步发展壮大我区农村集体经济,提出如下建议:

(一)转变发展观念,高度重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

一要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明确要求,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事关我区“三全”目标以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中央有要求,农村有需求,农民有呼声,必须引起各级的高度重视。要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好抓到底。二要明确目标。要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杭州拥江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我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目标:让今天的短板变为今

后的强项,让当下的价值洼地变成未来具有独特优势的聚宝盆,让绿水青山同时拥有金山银山,让美丽乡村成为西湖最耀眼的明珠。以此为目标,要精心制定新时代我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总体规划,明确发展任务,选准发展路子。要认真分析每个村的发展条件和特色优势,探索发展适合当地实际的特色产业。三要精准施策。要切实加强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问题的调查研究,广泛倾听农村群众诉求,提出壮大我区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措施。当前我区已大部分完成农村环境整治建设,相关部门和镇街要及时转移工作重点,调整工作方式。在工作精力上,适时从整治建设转移到产业发展上;在帮扶方式上,要从单一财政扶持转变为政策、财政、智力等综合施策上;在工作主体上,要充分尊重农村集体组织自治原则,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利益、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组织的主观能动性。四要强化指导。要把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作为部门、镇街以及各级领导的重要工作任务,大力推行领导干部联系经济薄弱村、部门和企业联村结对等制度,持续对各村进行指导与帮扶。要坚持因村制宜、分类指导,积极向各村提供切合实际,具有政策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精准指导,帮助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二)拓宽发展思路,探索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途径

一要整合资源增收。深入做好美丽乡村建设、小城镇综合整治、旅游全域化发展与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融合文

章。要以景区化标准统一规划布点各村设施配套,切实为村集体发展旅游、服务村民、壮大集体经济提供空间支持。要指导各村深入挖掘当地人文、历史、民俗、特产等,发展生态游、故地游、创意农业、民宿休闲等产业项目。如龙坞茶镇拥有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优势潜力,日前已顺利通过省旅游局4A级景区旅游资源评估。要积极鼓励指导村集体充分利用4A级景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开发或者参与开发西山健身游、探险游、观光游、乡村避暑游和乡村特色小吃游、乡村民俗游等特色旅游产品。让村集体参与到乡村旅游中来,让村集体在发展“龙坞旅游”中有所作为、大有收获。二要依托项目增收。要加快双浦新区建设进度,积极招引符合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显、环境效益好的大企业、大项目落户。要切实加快两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步伐,稳妥做好后续几万亩土地的流转工作,尽快形成农业产业的集聚效应,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三要挖掘潜力增收。紧紧抓住美丽乡村建设、小城镇综合整治契机,加快对村级农贸市场、物业用房的提升改造,增强商业综合体能力,着力实现业态转型,提高村集体收入来源。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支持和鼓励村集体合理利用山林、池塘水面、“四荒”地、低丘缓坡等资源,增加村集体收入。四要合作发展增收。支持和引导村集体以土地、物业等资源,以保底分成的方式合作、入股,稳妥参与景点打造、产业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促进农村集体经济投资多

元化发展,实现资产管理向资本运营的转变,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质量。

(三)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

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村级集体预支留用地指标的落地政策,及时调整布点规划,努力实现指标落地。对各村现有被闲置的集体建设用地进行全面梳理,区政府要制定出台集体建设用地开发建设政策,按照每个村规模大小,允许相应的建设用地用于产业布局,既推进集体经济发展,又减少土地浪费。要注重发挥“一事一议”的作用,对于有利于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项目,在不违背政策的前提下,尽可能通过“一事一议”“几个一点”的办法,成熟一个、上马一个,帮助村集体突破政策瓶颈,拓宽增收渠道。二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美丽乡村需要财政转移支付和反哺。要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区镇两级对村级的专项投入和各类补助要及时足额拨付到位,有效使用,保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要加快制订出台美丽乡村长效管理办法,制定补助标准,明确经费投入来源,确保长效管理落实。三要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加强与上级相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加快符合条件的行政村撤村建居步伐。加强与市人社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将区内超龄农民视同撤村建居居民以及征地农民,允许一次性缴纳养老经费,享受职工基本养老金。加强与市相关部门的联系对接,争取将绿化、保洁、路面养护等美丽乡村长效管理经费纳入城市绿化保洁以及背街小

巷整治经费体系,减轻区级财政与村集体的开支负担。

(四)健全长效机制,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后劲

一要规范“三资”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三资”平台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村级财务公开制度,推动村集体经营管理的公开化、透明化和规范化,及时、真实地公开相关信息,接受村民监督。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民主决策机制,规范和完善民主决策的内容、形式和程序,不断提升村集体经营管理的民主性和科学性。逐步合并村级账目,加大村集体资金资产融合力度。要加强对已有留用地开发建设的村的监管力度,确保村级资产保值增值增收。二要建立典型带动机制。要立足区内实际,突出增收特色,指导各村集体组织提炼总结增收的好思路、好方法,着力形成适合本村的增收模式。要加强农村集体之间的沟通交流,鼓励先进村集体“现身说法”,努力通过典型示范,整体推动全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三要防范风险,建立村级债务化解机制。要严格落实债务化解责任制,控制新增债务,建立健全举债申报审批制度、债务动态监测和预警机制,规范举债行为,坚决防止盲目举债,严防发生新的不良债务。同时要加大村级债务的化解力度,积极利用好省市区财政扶持化解村级债务的各项政策,采取有效举措努力化解村级债务,着力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营造宽松环境。对何家村等负债特别重的村,要采取“一村一策”的办法,尽快帮助解困。

(五)加强基层建设,加快农村集体经济自我发展

一要强班子。加强对村“两委”班子领导发展集体经济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升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能力,着力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适时组织村党组织书记、村主任到先进地区进行考察学习,开拓发展经济思路,增强致富带富本领。二要抓考核。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纳入对村班子和村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完善奖励政策,落实奖惩责任。要探索建立村干部报酬增长与集体经济发展、集体积累的增加有机挂钩机制,激发“两委”班子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三要重自治。进一步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将美丽乡村建设长效管理纳入村规民约重要内容,明确奖罚举措,引导村民树立主人翁意识,转变生活观念,消除乱扔垃圾乱吐痰等陋习,减少村级管理支出。要教育引导村民群众树立“我居住,我收益,我负责”的观念,自觉做好门前屋后卫生“三包”,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

第五篇:在2016年区四套班子领导读书会上的讲话.doc

在2016年区四套班子领导读书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临近年底,大家工作都很忙,但我们这次还是特地抽出一天半时间,把大家召集起来召开区四套班子领导读书会,主要考虑是:在明年1月上旬,我们将召开区委三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十三五”《规划建议》,全面部署2016年工作。在当前科学深入谋划“十三五”发展和明年工作的关键时刻,有必要大家一起互相交流探讨,明确南浔今后五年及明年发展的目标是什么,载体是什么,突破口在哪,如何破解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有必要在思考交流的基础上,营造出坦诚相见、畅所欲言,合力谋发展、齐心抓落实的浓厚氛围,从而更好地推动南浔今后五年及明年的发展。

前天下午,我们到吴江进行了实地学习考察,会议的第一阶段已经结束。今天进行会议的第二阶段,议程主要有两项:一是区领导交流发言;二是由我讲几点意见。

下面,我们进行第一项议程:区领导交流发言。今天上午,请夏坚定、姚广民、马志祥、管会斌、梅爱祥、孙军、李宁、徐昌军、王建荣、朱德清、姚昌喜、张春森、蔡建新、吕建蓉、魏海松、戴悦泉、华新民同志依次交流发言。每位同志发言时间请控制在10分钟左右。

(„„上午发言毕)

我们继续开会,今天下午的会议,请孙根祥、潘耕峰、施小平、徐国华、胡隽、钱玉明、陈文龙、王湘起同志依次交流发言。

(„„下午发言毕)

今天上午以来,我们总共20多位区领导结合这次学习考察的所见所闻,联系各自工作,畅谈了体会和感受,提出了打算和建议,讲得都非常好,讲到了点子上,谋到了关键处,对我来说,也很受教育和启发,会议起到了集思广益、明确方向,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的作用,对于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找差距、攻坚克难求突破,谋划好“十三五”及明年工作,努力实现赶超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水乡魅力之城,重振南浔辉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下面,按照会议安排,我结合前天的学习考察和今天大家的发言,简要谈两个方面的想法。

第一个方面,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新精神、新要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是我们党在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研究制定的“十三五”规划建议,阐明了党和国家战略意图,明确了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基本理念、重大举措,描绘了未来5年国家发展蓝图,完全符合我国国情和发展现状,充分反映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充分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而要学习贯彻好全会精神,首要的前提就是要准确、全面、深刻的领会好全会的新精神、新要求。

1、要科学把握基本原则。“十三五”规划建议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明确提出了“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六大原则,那就是(六个坚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这六大原则,是我们党首次就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提出来的,系统全面、环环相扣,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其中,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因为党的生存基础是人民群众,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老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顺利完成目标任务。坚持科学发展是因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与此同时,经济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依然突出,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坚持深化改革是因为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通过改革,才能不断破除不利于发展的体制机制,才能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而为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动力之源。坚持依法治国是因为依法治国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是因为当今世界是全球化时代,任何一国的发展都不能脱离与世界的联系,只有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善于从国际国内条件的相互转化中抓住发展契机,才能趋利避害,化危为机,牢牢掌握主动权。坚持党的领导是因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是我国发展航船沿着正确航道破浪前进的坚定保障。原则是人们主观意识对客观规律的反映、认识和总结,是行动的依据、准绳和规范。我们南浔在“十三五”期间努力实现赶超发展,也要有针对性地明确必须坚持和恪守的原则。

2、要准确领会“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今后五年,要在已经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以下新的目标要求,那就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这个目标体系,准确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时代特点,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要求,是展示前景、凝聚民心、激发斗志、催人奋进的旗帜。其中,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既明确指出在“十三五”期间,在新常态下,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更强调了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水准。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再一次充分表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目的。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充分体现了全面小康不仅是物质的小康,更是精神的小康,发展必须既要努力满足人民物质需求,也要努力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这是对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新要求、新高度,说明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认识和把握不断深化,意味着我国未来五年生态文明建设将进入全面推进阶段。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将这一点作为目标要求并单列出来,是“十三五”规划建议的突出亮点之一,表明全面小康社会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制度更加成熟和定型的社会,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规律认识的深化和系统化。加快发展,决战决胜,离不开目标指引,作为南浔而言,也要在这一宏伟目标体系的指引下,定好自身的发展方向,明确清晰的发展目标。

3、要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全会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五大发展理念,各自所针对和解决的是发展的动力问题、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发展的可持续问题、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和发展的社会公平问题,既各有侧重、又相互支撑,既各有所指,又主旨相通,是具有广泛涵盖性、内在贯通性的理念集合,是问题指向精准、目标导向鲜明、内涵时代新意的系统指引;是引导我国未来发展的顶层设计,是全党必须遵循和运用的实践逻辑;是“十三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和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代表了当今世界发展潮流。可以说,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规划建议的最大思想亮点,是贯穿建议全篇的思想红线和鲜明逻辑线索。理念是行动的根本指引,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要实现“十三五”时期“两超五争”发展目标,我们也必须牢固树立“五个发展”理念,深刻理解把握这五大发展理念的深刻内涵,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实现加快发展。

第二个方面,深入谋划南浔“十三五”时期及明年的工作

“十三五”时期是南浔加快赶超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实现“四个翻一番”的决胜阶段;明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是“奋战五年、再造南浔”的收官之年。深入谋划并做好“十三五”以及明年的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正所谓“谋定而后动”,我们必须进一步准确、全面的贯彻领会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的新精神、新要求,深入谋划南浔“十三五”时期及明年的工作,以宏伟的蓝图和高远的目标,以扎实的举措和优良的作风,振奋精神、凝聚人心,实现赶超发展。

1、要牢牢坚持五条基本要求。基本要求定方向、管长远。在深刻理解中央和省委全会精神的基础上,我们结合实际,提出了南浔“十三五”时期必须坚持的基本要求。那就是做到“五个坚持”。一要坚持总量为上,质量为要。南浔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总量还不够大、质量效益还不够高,我们必须坚持总量增长和结构优化相协调,切实加快发展速度,着力推动经济总量规模化扩张,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二要坚持改革为本,创新为主。改革与创新是我们挖掘发展潜力、转换发展动力的关键所在。要强化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着力将改革红利转变为发展新动力;坚持创新第一动力,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等各类创新,加快区域经济向多元驱动、创新驱动转变。三要坚持战略为纲,特色为重。战略事关全局和长远,是工作的重要导向;特色则事关发展后劲,是工作的立足点和着力点。要坚持“生态立区、工业强区、城市兴区、旅游旺区”发展战略,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道路,开创富有南浔特色的发展新局面。四要坚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南浔的发展,项目是根本抓手,实干是根本出路。我们必须加大重大项目、龙头项目、集群项目的招引与推进力度,必须主动作为、真抓实干、敢于担当,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再上新水平。五要坚持以人为本,人才为基。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民生的改善,发展的关键支撑在人才队伍。要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确保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民;要深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支撑发展的创业创新人才队伍。

2、要科学谋定目标体系。目标指引方向,目标引领未来,目标凝聚力量。抓工作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这是进取之道、成功之基。在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全会精神的前提下,按照“跳起来摘桃子”的要求,我们提出了三大目标体系。首先是总目标:即“加快建设长三角都市圈中美丽、富裕、宜游、乐居的现代化生态型水乡魅力之城,全面建成高水平的小康社会,重振南浔辉煌”。其次是主要目标:“十三五”期间,努力实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如gdp年均增长8.5%以上,财政总收入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5%,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5%左右和9%左右。到2020年,gdp、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四个指标均比2010年“翻一番”。再次是重点目标,努力实现“两超五争”,即规上工业产值超千亿,全区旅游收入超百亿;电梯产业集群争全国第一,生态环境争全国一流,南浔经济开发区争创国家级开发区,练市信息机电产业园区争创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古镇旅游度假区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3、要全力攻克关键突破口。实现“十三五”的赶超发展,必须坚定信心,紧盯关键处、聚力突破口,精准发力、持续用力,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对于南浔而言,“十三五”期间的突破口,主要在以下几点:一是狠抓中心城区的产城融合发展。产业是立城之本,是城市综合实力的象征;城市化与产业发展相辅相成,离开现代产业支撑,城市化将是无本之木。作为南浔来说,一方面必须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教育、医疗和住房等公共服务,提升城市经营水平,不断增强中心城区功能和城市凝聚力、向心力、辐射力。另一方面必须大力推动现代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开发区的工业主阵地作用,全力争创国家级开发区,积极打造与中心城区高度融合的现代化产业新城;大力加强古镇保护与开发,全力推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着力提升旅游发展水平;提速发展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强化总部经济、高端服务、创意创新等功能,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竞争力。总之,要坚持“以业兴城,以城促产”,形成产城融合发展的良好新格局。二是狠抓小城市、特色小镇建设。小城市、特色小镇建设是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是坚持协调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我们必须贯彻落实《练市小城市培育三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练市小城市培育试点,加快打造“浙北水乡电气新城”;必须着力加快湖笔小镇和丝绸小镇规划建设,推动湖笔、丝绸等传统历史经典产业转型升级,同时积极推进南浔智能电梯小镇、文旅小镇申报创建,着力打造具有强大产业支撑、独特文化内涵和完善旅游功能的发展平台,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构建活力无穷的“小镇经济”,为南浔经济行稳致远增强动力。三是狠抓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产业是区域发展之基,重点产业规划是“十三五”规划的重头戏。加快培育和发展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对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增强区域未来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要积极抢抓全省重点打造七大万亿产业的契机,扎实推进高端装备(含电梯、电机)、信息经济、休闲旅游三大百亿新兴产业发展,抢占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同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现代物流产业。要充分运用“互联网+”、“生态+”、“金融+”,持续加大对金属新材、绿色家居、现代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力度,振兴丝绸、湖笔等历史经典产业,切实提升产业层次。要坚持项目为王,突出大项目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围绕这些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着力招引和建设一批“大好高”项目,着力增强对“十三五”时期固定资产投资的带动作用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要注重培大育强,深入实施“新象新牛”大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培育一批“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大集团、打造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领军型企业。要大力开展“规改股、股上市”工作,加快推进企业股改挂牌上市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形成资本市场的“南浔板块”。四是狠抓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军,是既利当前又惠长远、既促转型又惠民生的战略支撑,是政府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是交通,没有大交通就没有大发展。一直以来,我区的包括交通在内的基础设施就存在总量不足、标准不高、网络不畅、管理粗放等问题,因此,“十三五”时期必须把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摆在极其突出的位置,举全区之力抓好推进。“十三五”期间,我区将实施重大交通建设项目18个,总投资将超100亿元。318国道改建工程南浔境内主线明年将顺利通车,“三高”连接线工程明年将开工建设,特别是随着湖苏沪高铁明年开工建设,南浔将逐步迈向“高铁时代”,这些重大交通工程对于我区发展将产生明显的带动效应。五是狠抓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改革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源泉,是实现发展动力转换的关键所在,必须下更大力气推进。改革方面:要注重有效发挥全面深化改革的牵引作用。既要大力向上争取,抢抓政策红包,尽力将更多的工作谋划纳入中央和省市的政策盘子;也要立足自身,顺应改革创新的大趋势,努力谋划并实施一批改革事项,并力争走在省、市前列,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和样板。创新方面: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引领作用,积极完善创新体制架构,着力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平台布局,努力形成以创新为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六是狠抓干部队伍能力素质和作风提升。能否完成“十三五”及明年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于干部队伍能力素质和作风。要始终坚持“以实绩看德才,凭德才用干部”的鲜明导向,加强干部培养选拔使用,大力建设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要注重加强学习,通过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养、增强工作本领。要强化实干担当,保持奋斗精神和工作激情,始终发扬“人一之、我十之”的拼劲韧劲,能打硬仗、敢打硬仗、善打硬仗,在苦干实干、创新破难中推动南浔各项事业向前发展。要夯实基层基础,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领头雁”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与此同时,也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以此凝聚人心、引领方向。近期,我们正在谋划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环境美丽、生活美好”为主题的贴近群众生产生活的“美丽家园”行动,不断提高环境质量、提高生活水平、提高群众素质。这也是通过文明素质提升来助推中心工作的一举多得的做法。

4、要切实强化工作举措。“十三五”发展的蓝图即将绘就,进军的号角马上就要吹响。我们要对照蓝图,狠抓落实,善作善成,确保宏伟蓝图化为美好现实。一要振奋精神勇担当。一级要有一级的担当,每个人要有每个人的担当。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区上下务必始终保持一股气、一股劲,树立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切实把自己摆进去,责无旁贷地肩负起自己的责任。二要战略战术善运用。“十三五”发展总的战略明确下来以后,关键是用什么样的战术贯彻执行这一战略,把画好的“饼”做出来。要坚持抓具体、具体抓,将每一项工作都明确到具体目标、具体要求、具体责任、具体措施。要坚持抓重点、重点抓,找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关键环节,撕开口子,带动全局。要坚持抓反复、反复抓,对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事情抓住不放,一年年抓、一遍遍抓,防止出现反弹回潮。三要严督实考强推进。督查考核是推动各项决策落实的有效途径,是确保政令畅通的重要手段。要坚持领导带头抓督查,切实做到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让压力层层传递。要健全机制抓督查,对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及时分解细化,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实行进度通报、信息反馈、对账销号等制度,形成常态化督查机制。要着力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不断健全以实绩为先的考核办法,加大考核结果运用,着力营造比学赶超推进工作的浓厚氛围。四要团结拼搏聚合力。众人拾柴火焰高。实现“十三五”赶超发展,全区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带头干,而且要领着群众一起干,形成强大工作合力。要加强区委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制度化建设,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协调好人大、政府、政协几套班子,群策群力干好“十三五”。要重视激发企业家精神和创新人才的热情、创造力,牢固树立“店小二”意识,更精准地为企业和群众服务。总之,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全区干部群众凝结成一个上下同欲、干事创业的大团队。借读会书的机会,和大家交流这些。马上就是岁末年初了,离年底仅剩18天的时间,希望大家一要抓好指标的对接和考核工作,特别是列入市级考核的重点指标,要紧抓在手,确保全面完成任务;二要抓好民生实事的圆满收官,做好各项民生及慰问工作;三要抓好社会稳定和安全生产,尤其要全力以赴做好乌镇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环境和安全保障工作,确保万无一失。四要统筹做好年前年后的各类重大活动和重要会议安排,并及早谋划好明年一季度“开门红”工作。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下载07.11.23日区四套班子集体调研新区材料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07.11.23日区四套班子集体调研新区材料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合肥滨湖新区调研报告(模版)

    关于合肥市滨湖新区及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的调研报告合肥滨湖新区近年来发展迅速,在机制体制、规划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都有独特的发展路径,尤其是区内的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

    新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五篇范文)

    关于新区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按照县人大常委会 2020 年工作要点安排,本次常委会拟开展“新区建设情况专题询问”,经主任会议决定,常委会于 9 月下旬至 10 月上旬,在 XX 副主任带......

    区优秀集体申报材料

    区优秀集体申报材料 同济一附中的高二(10)班是一个积极向上,团结一心,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好集体。 先说说我们高二(10)班一天的有序生活吧!早上7点钟,每周安排的两位值日班长便会及......

    天府新区高新片区情况简介

    天府新区高新片区位于成都市南中轴天府大道,北起绕城高速,南与双流华阳接壤,包括“大源”、“中和”两大组团,总用地面积55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48平方公里,规划人口74万人。 天......

    区领导调研

    调研中,韩芳指出要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好2013批次的美好乡村验收工作,一手抓好2014批次的美好乡村建设工作,促进美好乡村建设又好又快开展。一是抓提标提质。当前,要......

    集体食堂调研报告

    *县集体食堂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县始终把集体食堂的饮食安全作为食品安全工作的重点工作,先后开展了集体食堂标准化建设、校园食品安全“1+4”工程、食品安全示范学校创建等一......

    分头调研 集体把脉范文

    分头调研 集体把脉 积极探寻县(市)人防工作追赶跨越的真法实招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县级人防工作,针对我市县(市)人防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制度不规范,发展不平衡,编制不统一等问题和省政......

    农村集体聚餐调研情况

    临渭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农村集体聚餐调研情况 渭南市临渭区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东部,是渭南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总面积1221平方千米,全区辖6个街道、14个镇、485个行政村,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