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解读】招商引资企业进行的厂房建设是否存在违章建筑问题

时间:2019-05-14 05:28: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案例解读】招商引资企业进行的厂房建设是否存在违章建筑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案例解读】招商引资企业进行的厂房建设是否存在违章建筑问题》。

第一篇:【案例解读】招商引资企业进行的厂房建设是否存在违章建筑问题

【案例解读】张先生家遭强拆维权案例

作者:北京吴少博律师事务所

【案情简介】

A省M市的张先生家的房屋是于1995年经所在地区政府颁发集体土地建设使用证后建造的房屋,在2003年由A省政府通过《M市城市建设用地的批复》被纳入城市建设的征收范围内,M市政府也就该征收项目作出了《征地公告》。但直到2013年,区政府的征收部门才对张先生家的房屋进行了建筑物、附着物调查,确定了张先生家的被征收面积等信息。此后,区政府却在征收部门和张先生已达成补偿协议,张先生一家未搬离涉案房屋,家人都在医院照顾生病住院的妻子时,强拆了张先生家的房屋,致使张先生一家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更间接导致张先生妻子的病情加重,在强拆后不久就离世了。张先生认为区政府的行为对他及他的家人造成了极大的损害,故委托我所孙律师就区政府的强拆行为进行诉讼。

【法律分析】

针对A公司面临的情况,孙律师结合具体的事实和相关法律的规定,作出了如下分析:

一、涉案房屋具有合法性。

涉案房屋使用的土地是经所在地区政府颁发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后获得的,涉案房屋也是在该土地上合法建造的自建住房。因此,无论是土地的使用权还是房屋的所有权都是合法的,不存在被强制拆除的前提。

二、区政府对涉案房屋的强拆行为违法。

《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五条规定,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定,阻挠国家建设征用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交出土地;拒不交出土地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因此,在张先生一家尚未来得及履行补偿协议约定的搬离义务时,区政府就强拆了涉案房屋的行为是违法的。即使张先生一家属于上述法律规定的情形,也不应由区政府对涉案房屋进行强制拆除,而应当是在履行了法定程序后,申请人民法院进行强拆。所以,区政府的强拆行为违法。

【维权策略】

孙律师在了解案件基本情况后,经过充分思考,结合具体事实进行了诉讼设计,并迅速实施:

办案第一计:建议当事人保留相关证据,掌握强拆实施主体的确切信息。

在拆迁实践中,被强拆人虽然明知道强拆行为是违法的,但在部分情况下起诉到法院时,法院可能会不予受理,进而导致强拆的违法行为得不到法律制裁的后果。原因正是被强拆人未及时保留证据,无法明确强拆主体的身份,法院在无法明确被告的情况下,也就无法

文章为吴少博律师原创,转载请经过本团队同意并注明出处。立案。因此,孙律师在接受委托的第一时间,就建议当事人保留证据,以便为接下来的律师工作建立基础。

办案第二计:将区政府诉至人民法院,要求确认其强拆行为违法。

孙律师在审查了当事人保留的相关证据及向有关部门进行取证后,确认强拆主体是区政府无疑,遂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确认区政府的强拆行为违法。正是由于当事人及时保留了有关证据,法院受理了该案,并在结合案件事实和《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五条的程序规定后,判决确认区政府的强拆行为违法。

【承办总结】

本案中,区政府强拆行为的违法性不言而喻,即使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仅从公序良俗出发,强拆也是不合理的。但正因为有法律的规定,给予了被强拆人以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因为被强拆人自己没有做好相应的证据准备,使得无法将强拆行为纳入法律的规制范围内,对于被强拆人而言,就不仅仅是房屋等重大财产受有损失,也将对当事人的心理造成严重的伤害。因此,建议被强拆的当事人,在强拆行为发生前后及发生之时,要在保护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尽量的保留证据,为之后维护自身权利提供保障。

郑重声明:本文章为北京吴少博律师事务所原创文章,禁止同行转载、伪原创等,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出处。

温馨提示:北京吴少博律师事务所,10年企业拆迁维权经验,各位企业当事人面临拆迁征收时,补偿低,补偿不合理,政策强压,断水断电断路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避免错过律师介入的最好时机。

文章为吴少博律师原创,转载请经过本团队同意并注明出处。

第二篇:论道德建设是否存在是非问题

道德建设是否存在是非问题 ——观《离开雷锋的日子》有感

11月16日我们在思想道德修养课堂上集中观看了影片《离开雷锋的日子》,令我感触颇深。

与雷锋一同入伍的有一个叫做乔安山的小伙。影片以现在时态的乔安山的回忆作为贯穿线。乔安山出场伊始,便陷入无法忍受的困境。1962年8月15日,两人执行任务回来,乔安山在倒车时,无意中撞倒一根木杆,正巧打在指挥倒车的雷锋头上,经全力抢救无效,雷锋同志牺牲了。从此,乔安山心里便有了一个不可磨灭的阴影,极度愧疚的他想以死来补偿自己的过失。但渐渐的乔安山从痛苦中恢复了过来,他深深的知道,错误无法挽回,即使他死了也是于事无补,他只有用自己的一生去偿还,他要用一生来践行雷锋精神。之后的他坚持学雷锋,做好事,却因此得罪了很多人,尝尽了世间甜酸苦辣。

影片中有这样一幕:一次乔安山所驾驶的长途汽车上坐了七八个陈站长的亲戚,他们不仅不排队,而且一个都不想买票。乔安山坚决抵制,将这些人轰下了车,为此得罪了陈站长。而后来一次在汽车行驶途中,乔安山被一哑巴拦下,他发现原来哑巴的女人难产,需要赶快送医院,乔安山果断地采取甩站急驶,及时地将产妇送到了医院。乔安山抵制了陈站长的以权谋私行为,因为他认为陈站长的所作所为是错误的。因为这是道德中的“非”,所以乔安山不做;也正是因为乔安山认为乐于助人是“是”,于是他毫不犹豫的甩站急驶帮助哑巴的妻子。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思考:对于某一个人,也许存在是与非的价值观念,但在国家的道德建设中,是否也存在是与非的问题呢?

我们知道,雷锋是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是我国社会主义时期一代新人的光辉典范,雷锋精神更是永垂不朽。在雷锋短短的一生中,我们看到了他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看到了他刻苦钻研的钉子精神;看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这一切给我们年轻一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雷锋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他精神上的高大不由得让我们汗颜。

没错,雷锋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值得发扬光大,但在道德建设过程中,是否就应该简单的以雷锋同志的超乎常人的高素质作为标准呢?法律可以把一个事物简单的划分为“是”或“非”,然而法律所能涵盖的毕竟只是生活中很有限的一部分,所以就需要以道德为辅助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但是,道德建设时能够像法律建设一样用简单的二分法来划分事物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就好像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一千个看法有可能角度不同,也有可能截然相反,但却有可能都是对的。同样,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生活阅历,导致了每个人的看待相同的事物可能有不同的见解,也就因此产生了不同的价值观念。比如,在公交车上是否必须给某些弱者让座的问题。有人说,当然必须了,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有一颗悲悯的心、同情弱者的心,这样整个社会才能和谐。然而也有人会这样说,我们同样都是买了票上来的,我们付了相同的钱,我们所有人拥有相同的使用座位的权利,况且我比他早上来几站。要是我今天也是工作了一整天,站都站不起来了,我也必须给他让座么?于是,便产生了矛盾。如果道德建设简单的以是非来划分的话,譬如,规定让座是对的,不让座是错的,便必然会产生很多问题。再比如,一个企业经理,在他的休假期间,公司业绩下滑,应不应该打扰正在休假的经理?有人说,经理应该主动放弃休假,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转,这样可以让公司的员工有一个更好的生活。但是也有人说了,经理放弃了休假,也许影响了经理正常的生活,经理平时已经有很忙的工作了,不能再侵犯他的休息权,经理没有义务牺牲自己来帮助别人。同样,在这里,无论道德建设如何划分是非,都会对一方不利。

我认为,道德建设不能简单的以是非为标准进行衡量。但是,道德建设的标准可以是模糊的,比如,不让座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我们却提倡让座,提倡助人为乐;认为经理有休假的权利,但是却提倡经理以大家的利益为重。我们提倡助人为乐,提倡大家学习雷锋精神,但并不是说不学习雷锋就十恶不赦;弘扬董存瑞为他人牺牲自己的精神,但并不是说合理的不以非正常手段损害他人利益的自私就是错误的。

道德建设不存在是非的问题,也就是说,衡量道德的标准不是一条分明的界线,而是一个很模糊的范围。但是这个范围有一个明确的底线,那就是尊重他人,不能以损害他人的利益为方式来夺得自己的利益。比如影片中,乔安山救了被撞老人的命,老人的子女不肯交医药费,却污蔑是乔安山撞了老人,这便触碰了道德的底线。

但是,有人会说,如果仅仅只有一个底线,我们的道德标准也太低了。我认为不是这样的。如果一个人还没有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就提倡他去做慈善工作,可能吗?他也许会做做样子,但是却养成了做样子的习惯,慢慢地潜意识里觉得帮助别人是假大空——而这,正是现实世界很普遍的现象。但是如果我们的标准定的比较低,就好像如果一个人的目标定的比较合适,人就会有动力,就不会觉得整个世界都在说空话,等到自己的物质生活富足了,同时有能力帮助别人了,他也会自然而然的在道德建设的倡导下去帮助别人,这才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正常的过程。

所以,我的看法是,道德建设不存在是非问题,但必须有一个“非”的底线。偏颇之见,恳请老师指导。

第三篇:关于企业工会建设存在问题的研究

关于企业工会建设存在问题的研究

促进单位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促进单位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础。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会员和职工权益的代表。企业工会作为我国工会的基层组织,既是企业工会会员和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又是协调企业劳动关系,建设和谐企业,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促进者和参与者。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团结和动员广大职工,推动和谐企业建设,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将工会建设成为群众拥护、职工信赖、企业爱戴的群众组织,成为企业工会工作的一大难题。

一、当前企业工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企业工会在促进企业发展、提高职工素质、维护职工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所有制形式、组织形态、经营方式和职工队伍的内部结构、就业方式、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工会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也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

(一)在工会组建上,存在建会失范、干部兼职等问题。

最广泛地把职工群众组织到工会中来,是维护工人阶级队伍团结与工会组织统一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企业工会组建工作成效明显,但仍然存在“死角”和“盲区”,在有的企业中,有牌子、无机构,有机构、无活动,有活动、无章法等问题突出,不少职工感觉“建会与不建会一个样、入会与不入会一个样”。

1、组建不规范现象突出。近几年,各地采取“先组建、后规范”的工会组建工作办法,一些地方追求指标、抢抓进度,使企业工会组建和职工入会迅速发展,但也出现了大量组织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的“架子”工会;一些职工入会也没有履行申请手续,没有领取会员证,缺乏入会的基本程序和标志,成为“登记式”、“花名册”会员。一些流动会员没有及时办理接转手续,成为“流失会员”或“重复会员”。

2、干部兼职现象突出。不少工会干部身兼数职,对工会工作缺乏研究,只是做一些表面性、应付性工作。特别是面对侵权行为,往往处于“两难”境地,难以旗帜鲜明地为职工群众说话办事。由于多数工会主席未进入企业决策层,他们难以在源头上代表和反映职工群众的心声。

(二)工会在企业中地位比较低,导致工会作用弱化

长期以来,工会一直在坚持党的领导和独立自主开展工作两者之间找寻自己的工作位置。在工人们的眼中,工会组织干的主要工作是:劳动竞赛、计划生育、困难补助、问丧访病。在维护权益,福利分配和调解劳动纠纷方面的作用却没有深入的显现,在工会代表职工民主参与管理方面,不少职工认为,参与管理仅仅是出席参加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并没有从心里头把工会当成是自己利益的维护者,工会脱离群众现象比较严重,不少职工认为,工会在工作心目中影响不大。因为工会不能帮助工人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许多国有企业,工人在工作、生活中出现了问题,几乎没有人会想到找工会组织帮助解决,而是找企业经理、董事、行政领导解决。

(三)畅通职工诉求渠道不够

在实际工作中,工会干部配备精简,常把过多的精力放在日常事务性的工作上,还没能做到完全及时掌握职工的心声,造成矛盾出现后才行使维权职能,工作体现滞后性。

(四)工会活动新鲜感不够

企业的工会活动通常以娱乐活动为主,活动一般以球赛为主,或举办书画比赛、演讲比赛等,如此循环往复,缺乏新意,使“职工之家”变成了“娱乐之家”。

(五)部分工会干部服务意识不够

企业的一些工会干部,在工作中按部就班,沿袭工会传统的工作思维定式和工作模式,根据领导布置,点一步就进一步,缺乏服务大局、服务职工的意识。主动为职工服务的意识淡薄。

二、加强工会建设解决当前问题的对策

(一)、健全完善工会领导组织体系

工会的组织体系是工会开展各项工作和履行职能的组织基础。首先,要按照《工会法》第十条之规定,在企业25人以上的车间、队、站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在厂、处级单位建立工会委员会,形成自下而上多级别、多层次的企业工会组织。要重点对重组改制单位工会组织进行重建或改建,实现工会组织横到边、竖到底的网络构架。其次,在健全组织的同时,要发挥工会协管干部的职责,积极与各级党组织协商,按照精干高效、德才兼备和“四化”的标准,大力选拔那些年轻有为、热心工会工作、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或复合人才充实到工会干部队伍中来,为完成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工作任务提供良好的人才保证。第三,要完善企业工会接受地方工会和同级党委领导的有效机制,注重体现企业工会的优势和特色,发挥好企业工会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的自主权,这样更有利于突出维护职能;企业工会要坚持双重领导、各有侧重、便于发挥作用的原则,以形成任务明确、各负其责、自主高效、协调运转的科学组织领导体系。

(二)、发挥工会组织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积极作用

我国《公司法》中规定,“公司研究决定有关生产经营的重大问题、制订重要规章制度时,应当听取工会和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公司研究公司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时,应当事先听取公司工会和职工的意见,并邀请公司工会和职工代表列席会议。”这充分说明了在我国现有经济体制下,工会地位的重要和特殊性。根据当前国有企业正处于重组改制、转轨变形的实际。国有企业要根据企业的实际,不断丰富和充实职代会内容,创新职代会组织形式,特别要探索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实现民主管理的途径和方式,重点处理好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与党委会、工会和职代会之间的关系。同时要建立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把平等协商作为签订和履行集体合同的法定程序和关键环节,根据不同单位的具体情况,不断充实和调整集体合同的内容,使合同条款与企业生产经营实际、与职工关心的经济利益紧密结合。加强对集体合同的履约监督,依法追究违约责任。在新时期,国有企业工会工作还要建立参与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制定,与企业及有关部门建立联系会议制度。通过宏观参与机制的建立,使工会与行政的沟通渠道更加畅通,最终实现宏观维护的目的。此外,就是要深入基层和职工群

众,了解新情况,分析新问题,拿出新思路,让工会的工作始终贴近实际,贴近职工,具有时代特色与活力。

(三)畅通员工诉求渠道

工会工作无论是工作职能、工作对象、工作领域、工作内容和保障条件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这就要求我们要更早、更全地了解员工的需求、困难、思想等等。在畅通诉求渠道上,除了各级工会工作者抽时间不定期到各部门调查研究外,可以结合多种方式进行大接访:工会与党政团协作,组成接访组,定期收集员工意见;利用网络资源,开通“网上工会”,给员工一个随时随地可以反映问题的空间;在合适的位置设立工会意见箱,随时接受员工的情况反映;每季度召开员工座谈会,听取企业各个层次代表的意见;对职工代表进行适当的培训,增强他们的法制意识、维权意识、责任意识和他们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全局观念和民主意识,让他们注意听取广大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负责地为大家反映问题并提出初步解决问题的办法。此外,注意规范运作企务公开机制,加强企务公开的时效性,恰当地对属于企务公开的内容给予及时公开,让职工第一时间知道企业在做什么事,赋予他们更多参政议政、维护权益的机会。营造了员工宽松的诉求环境,工会组织才能准确及时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及时地向上级反映职工的呼声,并且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意见,把职工的一些不利于团结、不利于稳定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工会就能事前发挥自己的维权职能,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为电力企业的和谐发展构建良好的内部环境。

(四)在工会活动的“新、变、实”上下功夫

要把工会建成“职工之家”,工会在组织常规娱乐活动之余,要积极开展一些符合电力企业实际,对职工更有意义的特色工会活动,力求工会活动实现“新、变、实”。

“新”,在企业可以实行“分工会执勤制”,发挥各分工会的作用,按月份或季度把活动策划、组织权交给分工会,让分工会广泛听取员工们的意见后,提出活动方案,经企业工会批准,组织开展。企业工会的层面,考虑如何使员工的情绪和思想得到正常的表达和宣泄,定期邀请一些心理辅导专家给员工们上心理辅导讲座,将着重点放在员工释放压力的方法,而不是理论上的阐述。

“变”,可以在工会融入生产中开展的活动谋求:例如企业开展的安全“三讲”教

育活动,本着“治理隐患,防范事故”的原则,可以加入“我为安全进一言”细节,把这个细节贯穿全年,让员工及时把工作中发现的安全隐患、不安全因素反映出来。并且在年终对员工的进言进行评比,对进言取得经济效益的,给予适当的奖励。对于工会组织的一些兴趣小组,要坚持不断地开展活动,企业工会要对兴趣小组进行指导和关注,例如合唱队,可以联系好专业老师,定期上一些专业辅导课,合唱队平时可以准备一些大合唱、小组唱,让有兴趣的员工乐在其中。

“实”,工会的活动要有针对性,抓实际效果。对于用工制度的具体情况,年轻员工许多是聘用性质,他们的收入达不到正式员工的水平,对前途比较渺茫、缺乏信心。因此,稳定员工队伍的思想工作任务艰巨,这就要求工会在企业制度的框架内,逐渐完善制订自己的奖惩激励、目标激励制度,让员工能有前景和盼头。例如结合“师徒合同制”活动的开展,除了给予无私把自己的电力生产知识传授给学徒的师傅表彰外,对于学有所成的徒弟,工会要成才一个发现一个,奖励一个,推荐一个,让年轻员工能在更高层的岗位上锻炼自己,施展自己的才能,收入也随之增加。使年轻员工能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学有所获。企业工会可与人力资源部门紧密合作,建立健全好会员的档案工作,给会员的档案增添一些劳动技能及工作履历的内容,融入企业整体工作中,为人力资源部门制定劳动合同管理制度提供帮助和依据。企业工会还可以开展“职工有困难找工会”活动,使企业帮扶工作有所促进,推动和谐友爱新风尚的形成,实实在在帮助困难员工解决实际问题,以树立工会的良好形象。

(五)要在提高工会干部素质

“思路决定出路”,工会处于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和重要层次。首先要使工会工作融入党政工作大局,要主动直面基层,贴近群众,推动建立适应新时期电力企业的新型劳动关系。要注重提高工会干部的自身素质,要确立为企业服务、为员工服务的意识。工会干部尤其要认真学习、领会十七大精神,把十七大精神贯彻于企业工会工作的始终,切实把工会工作做实、做细。其次要增强工会干部的综合能力。企业工会要积极培训工会干部,增强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文化素质、法律意识、公仆意识以及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使他们在政治、思想、行动上和党的方针、路线以及企业的发展保持一致,并善于将工会工作与企业的中心任务结合起来,为完成中心任务服务;同时工会干部还应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组织能

力,加强全方位的协调能力,协同企业党政机关做好疏导工作,对有意见和问题的职工依法依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进行正面的教育引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防止矛盾激化。此外,要加强工会干部团结协作的能力。工会工作离不开各级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的热心参与,否则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各级工会干部要善于搞好团结,企业工会干部要带头,团结各基层工会干部,团结基层工会小组和女工小组的人员,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团结广大职工,更好地协调劳动关系和维护职工劳动权益,想方设法,切实解决好广大职工思想上的“热点”、“焦点”、“疑点”问题。

新时期工会工作必须以“强本、创新、领先”的战略发展思路的要求,工会工作必须延伸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参与企业现代化管理已成为工会工作份内之事。要着眼大局,围绕企业中心工作,立足实际,从基础工作抓起,从身边的事做起,从自己做起,真正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实际利益。要不断探索,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动企业工会工作健康发展,使之成为企业党政机关的得力助手,为促进企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第四篇: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势头迅猛,而公有制企业不断萎缩,一增一减,形成鲜明对比。从发展的观点看,非公有制经济将进一步增长,所占比重进一步扩大的总趋势已是势不可挡。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建工作的一个新领域。在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既是保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党的地位、保持社会稳定、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如何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政治核心作用,促进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

一、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非公有制经济是一个新的经济领域,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是一种新的探索。虽然,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实践,初步掌握了党组织发挥作用的一些途径与方法,树立了一批典型。但是,就全市党建工作整体而言,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仍然是薄弱环节,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存在问题还很多,需要我们今后在工作中进一步加大力度。从调查的情况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明确。

(1)一些基层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认识不到位,这是影响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首要问题。思想认识表现出多样化:有的领导认为市场经济要同国际接轨,国外企业不设党组织照样办得很好,在企业中有无党组织关系不大;有的认为企业主要讲经济效益,党组织是政治组织,在企业中建立党组织没有必要,甚至认为党组织会“碍事”、“添乱”;有的存在着畏难情绪,不敢理直气壮地抓党建工作;有的对非公有制企业反映的困难不重视,直接影响和弱化了党组织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吸引力。

(2)非公有制企业主对建立党组织认识不一,心态比较复杂。1)一部分企业主对建立党组织“有心”。大部分企业主认为建立党组织可以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企业发展。他们大都能主动要求建立党组织,并在时间、场地、经费等方面给予一定支持。2)一部分非公有制企业主对建立党组织“无心”。尤其是企业发展的起步阶段,既要开拓市场,又要筹措资金,不断扩大企业生产规模,企业主根本无暇考虑是否建立党组织。3)部分非公有制企业主对建立党组织“疑心”。这一部分企业主对建立党组织缺乏理解和支持。有的认为企业资产属个人所有,建立党组织没有必要;有的担心党组织干预企业生产经营,增加企业的开支;有的认为企业的发展,一靠适销对路的产品,二靠严格完善的管理制度,党组织对企业发展没有什么帮助。某外商独资企业老板认为:“致富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而不只是党员的责任。企业发展靠的是过硬的专业技能和严格完善的制度,并不是靠党组织。”该企业虽在上级党组织和企业党员的努力下成立了党支部,但党的工作很难开展,存在有组织无活动,有名无实的现象。

(3)非公有制企业党员对开展党建工作缺少认同,积极性不高。调查中不少党员认为,在非公有制企业中“老板”说了算,党组织发挥不了多大作用;有的党员担心暴露身份后,不利于工作稳定和个人发展,成了“地下党员”;有的党员认为,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大家凭本领

1吃饭,“只求业务精,不求思想红,”对自己放松了要求。上述问题的存在,造成部分党员只讲实惠,不讲信仰;只讲索取,不讲奉献;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蔓延,组织纪律观念淡薄,损害了党组织和党员在群众中的形象。

(4)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尚未形成良好的外部环境。由于社会舆论和媒体宣传力度不够,一部分员工对在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认识模糊,认为建立党组织只是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事,似乎与非公有制企业不应该有任何关系。与非公有制企业相关的党建理论和工作实际结合不够紧密,政策指导比较滞后。针对国有企业制定的党组织生活制度、组织关系接转程序等传统模式,难以有效指导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不同程度地制约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开展。

2、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力量薄弱。

几年来,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猛,一批规模较大、市场竞争力较强的非公有制企业相继涌现,非公有制企业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上的作用日益突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的速度、规模以及从业人员相比,显得非常薄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党建工作重心仍然囿于传统领域。各级党组织抓党建工作的精力主要放在农村、街道社区、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投入较少。(2)专职党务干部严重不足。在非公有制企业组建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需要各区县委、有关工委的党务工作者经常逐家做企业主思想工作,逐个找党员谈话,动员督促其接转组织关系,发展新党员更是有许多具体工作要做。而目前各区县委、有关工委负责此项工作的仅有一、二人,且多为兼职,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门搞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力量严重不足,直接影响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组建、规范和提高。

3、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党组织难度较大。

(1)非公有制企业主对党组织态度消极,这是党组织组建难的核心。一方面,未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主对党组织没有认同感,尤其是外商独资、台资企业主表面对建立党组织不干涉,实际“明推暗顶”。另一方面,企业上下对党组织都有一定的期望值,但有的党组织成立后悄无声息,作用不明显,企业主势必会对成立党组织的必要性产生疑问,更不会在人财物上支持配合,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在内部员工和外部群众眼里,党组织的牌子只是装点了企业门面,也挫伤了其它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的积极性。(2)党组织关系接转难。《党章》规定,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企业应当建立党支部。据调查,我市党员数多于三人的非公有制企业较多,组建的空间也较大,但实际上三人以上能转来正式组织关系的企业却少之又少,使组建空间相对缩水。组织关系接转难的主要原因是:1)有的党员出于个人利益考虑(在原单位住房、“三金”、福利等),不愿接转组织关系,这部分人主要是机关、企事业单位离退休党员;2)有的党员感到在私营企业工作不稳定,不想把组织关系转来转去;3)有的党员认为自己到私营企业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赚钱,过不过组织生活无所谓;4)接转组织关系手续多、怕麻烦。(3)党员流动性很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少非公有制企业不断分化组合,用工制度灵活,导致党员流动频繁,使某些企业常常出现党员队伍“朝增暮减”、“有组织、无党员”的情况,给党组织设置带来困难,也给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党员发展工作带来影响。

4、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作用难以正常发挥。

(1)组织活动开展难。企业党组织开展活动的时间、经费、场所三个要素主要取决于企业主态度。一般说来,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强度大,工作满负荷运转,员工还要利用业余时间顾及家务或知识更新,很难集中时间活动。另外,一些行业跨度大,地域分布广的分散型企业,党员难以被召集和组织到一起。追求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是企业的首要目的,开展党建活动所需经费虽说数额不大,但必定要增加企业非生产性开支,企业主一般不会给党组织提供专门经费。

(2)发展党员难。非公有制企业中申请入党的员工较少,而且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时间不能保证,企业一般很难抽出专门时间让其参加集中培训。同时,发展对象考察难,尤其是异地考察经费不能落实,工作没有保证。按照《党章》规定,发展党员周期较长(从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到吸收为预备党员至少要三年时间),而一般企业的员工能在一个企业连续工作三年以上的很少。某公司一位副总被列为发展对象后,当公司党支部刚刚要发展其为预备党员时,因个人发展需要离开了公司,使前期工作前功尽弃。

(3)没有找到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着力点,缺乏活动载体。不少非公有制企业的党组织对如何开展党建工作心中无数,找不到切入点。主要表现在:党组织开展活动与生产经营结合不紧密,就党建抓党建,务虚多,实干少;党组织成员与普通员工缺乏亲和力,支部工作就事论事,简单说教,政治性太强,缺乏吸引力,致使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不能较好发挥。由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客观上受企业所有制性质限制,党组织负责人开展活动时,首先要考虑业主的态度;主观上因为党组织负责人受“劳资”雇佣关系影响,工作畏首畏尾,满足于“围着转”’、“跟着干”。对党员来说,在非公有制企业首先作为员工存在,在目前就业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比较珍惜“饭碗”,从而对企业主产生一定的依赖性,党组织作用因此受到很大制约。在某公司调研时,公司总裁助理(党员)讲“我们企业的员工,要想站住脚,拿到钱,首先要做个好员工,党只是一种信仰,好员工与好党员没有质的联系。”

(二)主要原因

1、非公有制企业主对党建工作支持不够。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是随着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壮大而开展的。党组织的作用发挥,离不开企业主的支持。一是企业主认识有误区。非公有制企业主由于各自经历不同,觉悟程度不同,对开展党建工作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有的企业主对党的宗旨缺乏正确的认识,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目的、作用、意义没有正确理解;特别是党内的一些腐败现象和一些党政机关干部的不良作风,使他们对党的工作产生误解。有不少企业主认为企业有没有开展党建工作都无所谓,还有一些企业主认为党建工作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这些认识的存在,使有的企业主,表面上支持企业建立党组织,实际上是把党组织当作一块招牌或摆设;有的企业主迫于外部环境压力而建立党组织,但对党组织的活动持“冷漠、戒备、压制”的心态,有意或无意地掣肘企业党组织的正常运作。二是生产经营不稳定。一些规模不大、生产经营不稳定、经济效益不好的企业,员工流动性大,党员流动性也大,党组织的稳定性也受到影响,给发挥作用增加了难度。而我市大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属于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农村劳动力经过简单的学习培训便可以上岗。这些从农民转化而来的员工,有的还是半工半农,普遍以追求经济利益为最大动机,追求思想进步的热情不高,党组织的教育引导收不到很好效果。

2、企业中党员的状况还不能满足党建工作的需要。党组织是由党员个体组成的,党员队伍的状况影响着党组织作用的发挥。从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员队伍的现状来看,还不尽人意。一是党员数量不足。企业党员数量少,缺乏影响力。同时,党员队伍结构有待优化,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党员数量很多。二是思想觉悟不高。部分党员也存在“单纯雇佣思想”,认为工作是临时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企业主手里,没有把自己的个人目标同党的建设的整体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只追求现实的经济利益,淡化了党的宗旨意识。有的党员没有正确理解党员的无私奉献与企业主获取利益的关系,没有正确理解党员的义务与党和国家的整体目标的关系,认为在非公有制企业里工作,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越好,为企业主作的贡献越大,其结果就是为“老板”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思想上存在矛盾,行动上不愿出头,制约了发挥作用的积极性。不少党员因为利益关系,或者嫌麻烦而不愿把组织关系迁入企业。“隐性党员”数量不小。三是缺乏生产管理能力。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大多数党员是从农村转来的,虽然他们较一般农民思想活跃,文化较高,年纪较轻,但进入企业后,因为缺乏生产技术专长,缺乏经营管理知识,先进性不突出,在职工中缺乏影响力。而且,这些党员在企业生产管理上没有专长和经验,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提不出好建议,心有余而力不足,限制了作用发挥。

3、党组织书记的素质还不能适应现实工作的需要。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作用能否得到很好的发挥,关键看是否有一个好的带头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的素质状况,是制约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我市一些党组织作用发挥较好的企业,都有一个素质、能力较好的带头人。从调查情况来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思想认识局限。部分书记还存在“单纯雇佣思想”,认为自己首先是为企业主“打工”,领取的是企业发的工资,党组织要在企业主的首肯下才能建立,开展活动也需要企业主提供一定的物质条件。因而在开展工作时,觉得理不直,气不壮,往往一味迎合企业主,看企业主的脸色行事,党组织的工作缺乏独立性。而有的书记认为,反正是“打工”,因此往往纯粹为了经济利益或者一时意气而跳槽。二是工作能力欠缺,工作精力不集中。有的书记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和经验、精力投入等等还达不到要求。普遍存在这样一些现象:文化水平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党务工作经验不足,原来从未从事过党务工作的人多;兼职多。此外,还有一些书记是企业的普通职工,缺乏影响力,不能很好地组织党员开展活动,难以在职工群众中产生影响。有的书记兼任的行政事务过多,整天忙于处理日常事务,在党务工作方面的精力投入上受到牵制,影响了党的工作;还有的对企业经营管理不熟悉,没有把党建工作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出现了“两张皮”现象。

二、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

针对当前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各级党委不能完全沿用旧模式、旧套路,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树立超前意识,加强工作前瞻性研究,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一)实事求是,分类指导

1、要针对不同性质企业实际,加强分类指导。由原国有、集体转制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基础相对较好,要继续做好巩固、提高工作。党务工作者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由外方管理的外商(台商、港商)投资企业,要注意循序渐进,先让其了解中国的国情,建

立相互信任,取得理解支持,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党组织。对于内资企业,要鼓励企业领导和党组织成员交叉任职,但要注意防止出现党组织家族化倾向。

2、本着有利于党组织管理的原则,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从长远看,隶属关系以属地化管理为主,以行业管理为辅比较适宜,实行以街道、乡镇为主的属地化管理,工商部门参与配合。要明确在条块管理中各部门工作职责,逐步形成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注册地、经营地不一致的,必须通过协商明确管理责任,从根本上改变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谁都可以管,谁都可以不管,最终无人管或管而不力的状况。

3、解决组织关系难转移的问题。一是建议上级党组织修改党员组织关系接转的有关规定,简化程序。二是协调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解决因组织关系转出而原单位福利待遇不能落实的问题。三是对确有种种实际原因不便转移组织关系的,要求这些党员开具党员证明信,参加本企业党组织的活动。四要疏通“出口”,对党性观念淡薄,拒不转移组织关系又不开党员证明信、不参加组织生活的,应建议该党员组织关系所在单位党组织按有关规定和管理权限,适时妥善处理。建议尽快选择部分区县开展党员证试点活动,党员证记载党员的基本情况、参加活动情况和党费交纳情况,在哪里工作就在哪里参加活动,在哪里活动就在哪里交纳党费,在市内流动无需接转组织关系,只实行党员登记制度。

4、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度。针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难问题,各级党委可选派优秀机关党员干部作为党建工作指导员,帮助其建立党组织。对因缺乏书记人选而未建党组织的,由指导员先担任支部书记,帮助其建立党组织;对企业党员不足3人的,指导员督促企业通过招工、外聘等方式引进党员予以组建;对企业中身份不明的党员,通过动员其转移组织关系,抓好组建工作。

(二)围绕主题,有所作为

要按照“有贡献才有威信、有作为才有地位”的基本要求,做到“三个结合”:

一是党组织开展活动与企业经营发展相结合,在生产经营中有作为;非公有制企业与雇员之间同样也形成一个经济共同体;企业生产经营如何,与企业雇员存在着直接的利益关系。非公有制企业党的组织要抓住这个特点,注重使党的行动紧紧围绕本企业生产经营的健康发展来进行。党组织要教育党员关心企业发展,为企业的生存发展出主意、想办法,通过各种渠道向企业主提出建议;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这是党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立足,为企业主所理解和接受的一个关键。企业主投资兴办企业的根本目的是希望获得利润,而获得利润的前提是企业能够顺利发展。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是党现阶段的中心任务。我们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开展党建工作,也是为了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从而推动我国的经济全面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因此,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从方法上,都必须自觉地围绕促进企业发展这一主题,使党的组织活动与企业的经营活动统一起来。真正使党的活动“为企业所需要、为业主所理解、为职工所拥护、为党员所欢迎”,才是人心所向。

二是党组织开展活动与维护员工利益相结合,在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方面有作为;

三是党组织开展活动与企业文化相结合,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有作为。除了必须集中的重要集体活动外,尽可能不占用生产经营时间,见缝插针,利用班前班后空隙、晚间和节假日期间开展党的活动。

(三)加大力度,稳步推进

从目前的情况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建设工作很不平衡,有些市县除中外合资企业有部分党组织外,个体私营企业几乎没有建立党组织,甚至有些市县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当务之急是加快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基层组织组建工作,尽快消灭空白点,才能谈到如何开展党的活动问题。

在组建的方法上,目前还只能采取相互协商、循序渐进的方法。由于外商和私营业主对在企业中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存有疑虑,甚至持反对态度,这就要求党务工作者在没有明确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对外商和私营企业主多做解释工作。特别是要让外商明白,在企业内部建立党组织是中国的国情,建立党组织的目的主要是把“三资”企业办好,使企业健康发展,有利于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以诚取信,力争外商的支持。在外商尚未理解之前,可以继续做工作,但不能“霸王硬上弓”,强行建立党组织,把关系搞僵。条件不成熟可暂缓建立党组织。在组织设置形式方面可灵活多样。如果是中方控股企业,党组织可以设置专门机构,配备少量专职干部;如果是外方控股,则不设置专门机构,党组织的负责人以兼职为好;如果是外商独资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应兼职,活动时间安排在业余。外商独资企业,党组织也可依托工会开展活动。

在活动方式上,党的活动要根据私营企业的特点来进行,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在活动规模上,把相对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一旦非公制企业建立党组织的组织条件、政治条件、经济条件、思想条件成熟,就应及时建立党的组织。建立党组织后要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光明正大地开展党的基层组织活动。党组织的牌子要挂起来,旗子要树起来,偷偷摸摸地搞“地下党活动”,反而容易把问题搞僵。党组织的活动可以提前告知企业管理机构,欢迎外商和私营业主光临。

(四)积极探索,敢于创新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既不同于传统的国有、集体企业党建,又不同于农村党建,也不同于社会主义改造以前的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党建,而是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一个新领域,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去探索。因此,要求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要善于开拓新思路,解决新问题,创造新机制,将党建工作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中,做企业发展的稳定剂和助力器。一是创新活动机制,要根据非公有制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继承和发扬国有企业党建活动的有效形式,在企业中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区”“一个党员一面旗”“争做最优秀员工”等活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创新参与管理机制,在“参与不干预”的前提下,找准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和发挥党员聪明才智的结合点,在党员中开展“我为企业献一策”、“怎样发展壮大企业大讨论”等活动,间接参与企业管理,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三是创新维权监督机制。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不但要通过工会等群团组织,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做职工群众“主心骨”,而且要善于协调企业与员工、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做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防火墙”,保证国家、社会、企业、个人各方面利益协调一致,形成“多赢”的局面,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李俊生

第五篇:企业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企业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从20多年前的丰田、沃尔沃等公司将团队引入生产过程,到现在的世界500强企业普遍采用团队的形式,这一发展趋势有力的说明了团队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意义。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给管理阶层带来了发展的契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团队的重要性。尤其随着企业组织结构的不断扁平化、网络虚拟化,团队已经成为目前世界各国企业界普遍采用的高效组织模式。团队的构建和完善问题成为管理者和学者竞相研究的热点。在此背景下,通过分析团队建设的现状、内涵、作用等可以反映出目前企业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根据对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建立高效团队的对策,将更好的发挥团队优势,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关键字 :企业、团队建设、高效团队

前言

近年来,团队的工作模式风靡全球,无论是团队模式的始创国日本,还是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欧洲,都早已将团队引入企业。8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企业将团队的工作模式引入企业,大大提高了组织的局部效率,从根本上改变了组织的运作方式,提高了组织的整体运作效率。

我国在建立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构建团队。尤其是随着技术复杂性的提高,以个人独立完成任务为基础的工作方式正逐渐被以团队为基础的工作方式所取代,很多企业都希望能够在企业中采用团队工作模式,发挥团队的优势。

新经济、新变化的市场发展模式要求企业组织必须采用团队的工作形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生存、发展,也必须改变过去的传统的管理模式。而团队的组织模式可以使组织结构大大简化,从而使企业决策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制定正确的经营发展战略,寻找更好的市场机会,从而产生了比个体简单相加高的多的劳动生产率。因此,解决好团队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对一个企业的长远发展也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1.团队综述

1.1团队的形成与发展

团队的现代形式起源于50年代的工作再设计和社会技术理论。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创造了经济腾飞的奇迹。尽管日本过于狭小,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物质资源可言,然而,在二三十年的时间里,却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二号经济大国。为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日本式的奇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些专家、学者纷纷到日本进行实地考察。其结论是:日本企业强大竞争的根源,不在于其员工个人能力的的卓越,而是其员工“团队合力”的强大。因此,管理学的一种前沿学科——团队管理,应运而生,并迅速风靡于欧美,团队的概念被正式提出来。进入21世纪以来,管理越来越注重团队这一概念,团队管理已经成为新世纪管理领域的流行概念,这不乏有其中的原因。团队具有巨大的潜力。越来越多的组织已经发现,以团队为基础的工作方式的组织已经取得了比任何人所预言的都要深远的成果。

1.2 团队现状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有了“团队协作”的思想,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的企业已经建立了属于自己的企业。但是与国外的团队比较起来,其成就就显得十分微小。组建的团队多是由为了解决组织遇到特殊问题而特别抽调的一些精英人员组成,缺乏稳定性,团队实践水平一般较低,是中国团队的实际情况。现在中国企业想要寻求快速的发展,必须加强企业的团队建设,我们应该如何加强中 国的团队建设,以及团队建设中容易出现哪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本文主要研究目的。

2.团队的内涵及作用

2.1 团队的概念

如果不能准确地把握团队的概念,你的团队就很可能是一群乌合之众,成员之间存在工作联系却无法有效的合作共事。团队是一种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若干个个体组成的正式群体。因此,所有的团队都是群体但只有正式群体才能成为团队。而且,一个真正的团队应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其成员的行为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并且能很好地合作,以追求集体的成功。

结合以上观点,本文更倾向如下团队的定义:

团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不同技能、互相依赖的、承诺共同的规则、具有共同的愿景、愿意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为此目标的达成与否共同承担责任,并具有互补技能的成员组成的群体,通过互相沟通、信任、合作和承担责任,产生群体的协作效应,从而获得比个体成员绩效总和大得多的团队绩效。2.2 团队的作用

从各种角度分析可知,团队具有不同寻常的潜在作用,越来越多的组织发现,以团队为基础的管理方向改革具有任何人都难以预料的深远影响。在各种类型的组织中,均显示团队工作提高了员工的道德水平,降低了内耗。更激进的看法,高成就组织是以强有力的创造性和自治性的团队工作为基础的。非团队的管理是不具生产性的、甚至是损害性的,至少从根本上会将组织引向静止并最终走向停滞。

对于企业来说团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提高决策质量;2.培养团对精神;3.增大管理幅度;4.促进企业内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5.促进知识的共享和团队成员学习;6.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

1、团队的概念

2.企业团队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通过对企业团队的建设存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企业建立高效的目标

3、高效团队的特点分析

4、在企业中建立高效团队的对策建议 4.1原则 4.2内容

4.3 步骤或方法 结束语 “团队”已成为管理领域的流行概念,它将企业的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统一,进而实现组织更高效率运作的理想工作状态。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团队建设对企业的发展壮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着手实施企业的团队建设。团队建设说穿了就是一个企业的组织问题,它解决是企业的有效组织这一根本性问题。有不少学者批评我们中国人是一个组织不起来的民族,对企业的组织问题,特别是团队建设甚为担忧。我国有大中小企业3700万个,其中80%以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平均每天有1.2万个企业倒闭,每年有400多万企业从工商注册上消失,80%的企业寿命是3年,10%的企业寿命8年,只有2%的企业寿命达到40年,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6-7年,团队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是产生这种现象主要的原因。中国的企业团队建设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1 企业内部缺少竞争力

讲到团队精神,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企业团队内部是和气的,没有竞争的。而实际上在团队内部引入竞争机制,有利于团队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一方面可以在团队内部形成“比、学、赶、帮、超”的积极氛围,使每个成员不断自我提高;另一方面实现团队结构的最优配置,激发团队的最大潜能。通过竞争的筛选,发现哪些人适应某项工作,哪些人不适应某项工作,保留最好的,剔除最弱的。如果一个团队内部没有竞争,在开始的时候,团队成员也许会凭着一股激情努力工作,但时间一长,就会发现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团队成员的热情就会减退,最终会导致团队成员选择“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方式来混日子。所以,只有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奖优罚劣,打破这种看似平等实为压制的利益格局,团队成员的主动性、创造性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团队才能长期保持活力。

3.2 团队的学习能力不高

国内有些企业只注重眼前的效益,不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对于员工的再教育认识不够,认为岗位培训是一种浪费训,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经费投入,而且还会导致员工跳槽,这样公司的损失就会更大。因此他们既不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又不去调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企业效益的暂时稳定,使部分员工缺少忧患意识,一些员工满足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不积极的学习新知识,也不自觉的开展横向学习,有的员工的学习时间仅占业余时间的一小部分,甚至一点学习的时间都不安排。由于懈怠地工作和闲散的生活中滋生出一些不良的习惯,因此企业难以形成合力,最终整个企业将会跨掉。

3.3 团队成员之间缺乏信任

由于团队成员大都害怕成为别人攻击的对象,因此大家都不愿意敞开心扉,承认自己的缺点和弱项,最终导致团队成员之间缺乏信任,在团队建设中,信任是高效团队的核心,没有了信任,团队将不能发挥它的作用。我们将从两个方面 4 阐述。

3.31团队成员之间

团队成员应该相信他们的同事,在团队工作中,不需要过分小心或相互戒备,成员们必须放心地接受彼此的批评。也就是说,团队成员敢于承认自己的弱项(性格弱点、技术不足、人际交往的困扰、失误以及无法独立完成任务等),而且不必担心别人会以此来攻击自己。在实际工作中能做到这种程度是非常困难的,大多数成功人士在事业和学业中已经习惯了互相竞争、互相戒备,但是,团队成员互相信任,是好团队所必需的,在团队建设中一定要注意这一问题,这样企业才能有更广阔的前景。3.32 团队领导与成员之间

在鼓励团队成员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同时,团队领导需要采取的首要行动就是率先承认自己的不足。这就要求团队领导勇于在下属面前抛开面子,只有这样,他们的下属才愿意像他一样展现真实的自己。更重要的是,团队领导应该保证团队成员承认自己的弱点以后不会因此受到不利影响。如果团队成员互相指责各自承认的错误,团队之间的信任度就会大大降低。最后,团队领导必须真诚的分析自己的弱点,否则将最容易失去团队成员的信任。3.4 团队执行能力较弱

在许多企业中存在这样的现象,有健全的制度和严明的纪律,但是执行力不强、制度落实不力、纪律观念淡薄。有的团队不重视细节,没有意识到细节决定成败。许多成员都有做大事的雄心,但没有做小事的恒心。还有一些团队在责任落实上不认真,有些工作领导虽然布置了,但是从不督促检查,虎头蛇尾,成员的责任感不强,做事马马虎虎,敷衍了事,工作质量不高。更有一些团队纪律意识不强,成员对上级的决定和要求不求甚解,不认真执行,有些事情不天天督促就干不下去,更有甚者,自作主张,反行其事,全然没有基本的纪律观念。这些不良工作习惯的存在,使得团队的目标不能及时按要求完成,工作质量也大打折扣,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还影响了企业信誉,消减了企业竞争力。3.5不结合实际,生搬硬套别国模式

有些企业生搬硬套别国模式,忽视中国的文化传统及基本国情。团队组织是企业新型的组织模式,如何把中国人组织起来形成团队,绝不是很容易就能学来的。管理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和关系,管理的现实是由不同的文化决定的。而中国文化强调家庭本位,对个人自由较为忽视;很重视伦理与人群关系,把人看得很重;管理中强调“人重于事”。这些都与西方不同,因此,在企业团队建设中,要考虑中国国情,不能生搬硬套别国模式。3.6责任不明确,授权不到位

团队管理过程需要一定程度的授权。在管理素质低下的中小型企业中,经常不给予员工明确的任务和职责,也没有一套科学的完整的量化考核办法。受传统经济的影响对团队的授权也不充分,很多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老板疑心太重,对人对事总是不放心,极大的降低了团队成员的热情。“二八”理论认为,领导者抓住20%的重要工作就会获得80%的效果。那些只产生20%效果的80%的琐碎工作应让其他成员去做。握着权柄不放的权利主义者,只会导致业绩平平,士气低沉,最终丧失权利。3.7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建设

正确的激励对一个组织来说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不但可以挖掘团队成员的潜力,而且还可以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成产效率。但是一些企业往往不能建立正确的激励机制,导致激励产生负面影响。下面三种情况是企业经常出现的:

3.71 把激励等同于鼓励

在团队建设中很多管理者认为激励就是奖励,因此在实施激励机制时,往往只片面地考虑正面的奖励措施,而轻视或不考虑约束和惩罚措施。从完整意义上说,激励应包括激发和约束两层含义,奖励和惩罚是对立统一的。激励并不全是鼓励,它也包括许多负激励措施,如罚款、降职、淘汰激励等。3.72 不重视精神激励

对员工的激励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激励,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激励,许多管理者认为:员工上班就是为了挣钱,因此金钱是对员工进行激励的最有效工具。他们只是一味发奖金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但在实践中,很多企业团队在使用物质激励的过程中,耗资很大,但预期的目的并未达到,员工的积极性不高,反倒阻碍了组织发展的契机。美国管理学家皮特指出:“重赏会带来副作用,因为高额的奖金会使大家彼此封锁消息,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整个社会的风气就不会正”。

只有正确理解员工的需求,并尊重他们需求才是激励的基础和出发点。如果对于员工的需求和价值观理解错误,那激励也就无从谈起。事实上人不但有物质上的需要,更有精神方面的需要。美国的一项有关激励因素的研究表明,员工把经理对其某项完成工作的赞扬列为所有激励中最重要的。但不幸的是,在这项研究中,58%的员工说管理者一般不会给予这样的表扬。可见企业不能仅用物质来激励员工,精神激励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73 实施平均分配

如果企业没有辅以系统科学的评估标准,即使企业在建立了激励制度,员工不但不能受到激励,努力水平反而下降。最终导致实施过程中的“平均主义”,例 6 如评优中的“轮庄法”、“抓阉法”等等,打击了贡献大的员工的积极性。奖金本来是激励因素,可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偏差,使员工产生不满意感,反而抑制和消减了员工的努力水平。

一套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要与一系列相关体制相配合才能发挥作用。激励的基础是评估体系,要想有针对性地进行激励,必须有准确的评估。在激励实施的过程中,公平原则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实施平均主义,那样只会使激励产生负面影响。

3.8 团队没有明确的目标

一些企业过分注意主要目标的远期前景,目标的设定经常失败。正确的目标设定应从整个团队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开始,然后在团队成员的参与下,将这一最终目标分割成为一系列相互关联、易于操作的短期目标。

成功的团队总是着眼并着手与短期目标。因为短期目标易于实施,便于施展才能。可以长远打算,但必须着手于眼前。团队设立的目标越多,其运作的结果就越遭。尽管可以多方准备,事物总有自己演变的规律。不断获得新知识,便会产生新的认识。因此应该不停的修正目标,保持目标的灵活性。3.9 企业内部角色不定

当团队的某一任务有多人负责时,问题就出来了。高层管理团队其实并非团队,因为个别成员的意愿和野心已经取代了该团队的任务,这样很容易形成内讧。一旦形成内讧,成员应该通过公开讨论有关任务的解决方法。重要的是,怎样在任务内容方面进行沟通并在更新、联络、合作和信任等程序上就取得一致。我们应时刻提醒成员,优秀的团队是互补的。就象在战争中一样,成员之间是互相依靠的。交叉培养的人员担负着主要和次要的不同角色。如果一个士兵倒下,后面的就会取代它的位置。所以要经常问自己这些问题“谁负责哪些方面?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们怎样通过和同事交流来确认自己是否处在正确的定位上?

4.建立高效团队

高效团队又称PERFORM团队,它通过团队成员共同努力产生积极的协同作用,使整个团队的绩效产出远远大于个体成员绩效的总和。高效团队在现代企业中具有独到的价值和作用。在高绩效团队中工作,团队成员相互学习,互相交流和帮助,促进了他们各项工作技能的提高,沟通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水平等全面提升,满足了他们的归属、合群的心理需要;在高绩效团队中,团队成员相互配合与协作,产生了正效的协同效应,极大地提升了组织的运行效率,满足了外部环境灵活多变的竞争要求,最终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地位。4.1高效团队的特征 4.1.1 拥有共同的价值观

拥有共同的价值观是解决团队中矛盾、冲突和争论的关键,又是把个人目标整合到组织目标,增强团队凝聚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效能的有效方式。4.1.2 支持性和开放性的持续沟通能力

开放性和支持性的团队沟通能力是高绩效团队的一个基本特征。在高绩效团队中,领导者只相当于协调人的角色,并不主导一切,所有的团队成员都是平等地工作。

4.1.3 团队成员有良好的工作能力和较强的协作意识

在高绩效的团队里,每一个团队成员基本上都是某一方面的专家,因此必然要求团队成员具有良好的工作能力,确保能够独立承担团队任务中的某一部分具体工作,从而确保团队的每一成员都发挥自己的专长和优势,确保团队整体工作顺利进行。

4.1.4 团队成员的高水平参与和互相学习

团队成员的高水平参与是决定团队绩效的重要变量。因此,高绩效的团队在团队决策、问题解决过程中应尽量让所有团队成员参与,而不是有一个或一些比较强的成员或管理者操控。与此同时,在高绩效的团队里,团队成员应具有很强的互相学习能力,善于从他人身上发现对提升自身能力有力的因素,不断提高自己长期的工作能力。

4.1.5 高的工作效益

高的工作效益是高绩效团队最终结果的体现和典型特征。

企业建立团队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追求高绩效,一个成功的团队也必须有高的绩效作为支撑,要建立一个高绩效的团队,企业首先要明确团队建设的基本要求、什么是高效团队,以及高效团队的特征等。

4.2 团队建设的基本要求 4.1.1 清晰的团队目标

一个高效的团队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团队成员对与其所要达到的目标必须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团队成员要把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紧密结合,在追求个人目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实现团队目标。4.1.2 成员之间的信任

一个有效团队的显著特征是成员之间是互相信任的,它也是有效团队的必要条件,团队中的每个人员都必须是互相信任的,对他人的品行和能力都确信不疑,团队才能有效、快速地发挥作用。4.1.3 必要的相关技能

一个优秀的团队必然是高素质的团队,它应该是一群有能力的成员组成的。这些人应该具备实现团队目标必须的能力和素质,能够实现互相之间良好的合 8 作,最终能够出色的完成任务。与此同时,团队成员还应具备一定的调整技能,应随着团队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应团队工作的需要。4.1.4 团队领导者的领导能力

任何一个团队,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带领团队开展工作。在一个高效运转的团队中,领导者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有效的领导者能够为团队指明发展方向,在关键时刻向团队成员阐明变革的可能性,鼓舞团队成员的信心,帮助他们更充分的了解自己的潜能。4.3 如何创建高效团队

文章前面提到了传统团队容易出现的问题,我们在建立团队的时候必须要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这就要求我们要建立高效团队。高效团队最大程度上发挥了团队的独特优势,也最大限度的消除了团队可能给组织带来的弊端,它可以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有利于组织更好地利用雇员的才能,它比传统的团队更灵活,反应更迅速,所以构建高效团队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探讨高效团队的建立。4.41 构建学习型团队

一个团队的有效运作需要团队成员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团队成员虽然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是不断更新的,所以团队领导小组要制定团队成员定期学习的目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企业领导应起到带头作用,加强业务和理论学习,带动全体成员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2)建立激励全体成员努力学习的机制,为大家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便利的学习条件。

(3)分期分批组织参加各种业务与技能培训,通过提高个人技能来实现团队整体素质的提高。

(4)要制定团队成员学习的目标,不能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业务范围,还应该了解和掌握其他相关业务的知识内容。

(5)要经常组织团队成员开恳谈会,在会议上创造出浓厚的氛围,使大家畅所欲言,并给团队成员创造发表自己观点和看法的机会,为工作开拓思路。

(6)提倡知识管理和知识共享,每个成员的知识,就是整体团队的知识,成员参加培训获得的知识不仅影响到个人,还要在全体成员中组织传授,使大家共享知识。传统上认为共享一种损己利人的事情,实际上,共享可以实现交流者的共赢,人具有创造知识的无穷能力,知识与传统资产不同,它在共享的同时会不断的增长,知识被越多的人共享,知识的拥 9 有者就能获得越大的收益。

4.42 培养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是团队的一种价值观,它对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甚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团队精神的培养是长期的,持续不断的,国内的许多企业也开始重视团队精神的培养。如JAC(江淮汽车公司)推行的“顾客链管理”,在各个系统、各个部门及各工序间,建立起“供应链——用户”关系,让每个部门、每个人做任何事情,都要看客户是否满意,建立真诚的合作伙伴,这样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因此,要建立高效团队必须要加强团队精神的培养,打造团队精神,企业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4.421 营造互相信任的组织氛围

信任是高效团队培养团队精神的有效方法,要在企业内创造一个健康、信任的氛围,只需要在组织内避免破坏性、竞争性行为的产生,你的团队中是否出现过这种情况:有的成员隐瞒信息,不与他人分享,在团队成员遭受困难是其他成员袖手旁观等,这些都是团队成员之间缺少信任的表现。信任是团队的血液,他滋养着团队,为团队带来生机勃勃。如果有人失信于其他成员的话,就意味着它将被逐出团队,将在团队中失去地位。修复信任的最好办法就是从不破坏它,在团队中,始终要讲真话,胸怀要大度,态度要公正,善于倾听,信守诺言。如果做错了事,要敢于承认,诚恳谦逊地请求别人的宽恕。只有在感情上互相信任,团队才能更好的合作,才能给员工一种安全感,员工才能更好的认同公司。4.422 在组织内善于用激励,避免用惩罚

从心理学的角度,如果要改变一个人的的行为,有两种手段:惩罚和激励。在组织内要避免用惩罚,惩罚不会起到积极作用,它只会导致团队成员行为退缩,惩罚是对员工的否定,这会让员工觉得自己对企业没有用,进而也会否定企业。而激励相反,它能提高组织效率,组织的激励和肯定有利于增强员工对企业的正面认同。

4.423 在企业内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沟通是团队保持团队精神和凝聚力的重要环节,畅通的沟通渠道和频繁的信息交流,使团队成员之间不会有压抑的感觉,团队工作就容易完成,目标就能顺利实现。因此,营造沟通的环境,是团队主要处理的问题,主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4.4231 信息公开

团队领导要利用多种方式,让每一位成员充分了解信息,团队领导及时解释团队做出某项决定的原因,对于存在的问题坦诚相告,并充分的展示与之相关的信息,鼓励每位成员发表自己的看法,做到充分沟通,坦诚相待,荣辱与共。

4.4232 确立明确的价值观

在进行决策或采取行动之前,要充分征求大家的意见,让每个人参与决策,增强成员的被尊重感和参与意识,避免决策中的官僚主义。

4.4233平等待人

在进行绩效评估时,要做到客观公平,不偏不袒。对团队成员个人的事情,应当给予及时的关怀,让每个成员感觉到团队内部人与人之间是真诚的,这样大家会更加团结,更有力于团队成员互相协作。

4.4234 进行人性化管理

团队精神的培养是对管理者的要求,管理的失败往往是由于管理者和同事、下级关系处理的不好。人性化管理是管理者处理日常工作和下级关系的技巧,有效的激励可以起到激发、稳定员工的作用。高层管理者要及时地和员工沟通,使他们感觉到了上级的关心、信任和尊重,管理者善于运用领导艺术、公平激励机制、价值观念、奖励和表彰等,让员工感觉到他们工作的价值性。这样,团队精神和企业凝聚力才能得到弘扬和巩固,企业潜在的创造力才能发挥,企业的整体目标就能顺利地实现。4.43 创造良好的环境

由于团队各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扶持,只有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团队成员之间能够畅所欲言,才能更好的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4.431 在团队内部形成互相尊重的氛围

这不仅要求团队内部的每个成员能够互相尊重、彼此理解,团队的管理者还要为团队创造一种互相尊重的基调,使团队成员有一种完成工作的自信心。人们只有互相尊重,尊重彼此的技术、能力、意见和观点,团队共同的工作才能比个人完成更有效率。

4.432 适当对下属授权

团队管理过程需要一定程度的授权,事实上,团队工作的主旨就是委托与授权,领导者如果还是各种权力一把抓,就不能得到员工的信任,最后就会形成传统的官僚文化,就像很多机关一样,会产生踢皮球、推责任的现象。4.44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有效的激励是企业长久保持团队士气的关键,它对一个组织的作用不可估量,它不但可以挖掘员工的潜力,还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团队目标的实现是通过各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能让员工可以为之不遗余力去工作,靠的就是有效的激励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4.441 从员工的需要做起

激励必须从员工的真正需求和期望出发,马斯洛的需求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

生理、安全、社会、自尊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认为人只有在满足了低层次的需求后,才会集中精力考虑高层次的需求。团队也是如此,成员所处的层次不同,需求不同。贝尔宾认为,高薪可以留住有价值的员工,但大多数人在接受他们所认可的合理工资水平之后,追求的往往是其他形式的奖励和个人的自我实现。因此,一个管理者,不仅仅要给员工必要的工资薪酬,还要为员工的身心创造一个稳定和谐的工作环境,学会关心和信任自己的员工,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劳动成果,对于不同层次的人采用不同的激励机制。

4.442 从绩效考核做起

绩效考核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团队的绩效考核与整个企业的绩效考核不同,整个企业的绩效考核大多是企业员工的直接上级掌控的,这样,团队的绩效考核就存在项目团队领导和部门领导的双重领导。如何平衡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分配权限是团队绩效考核的重点。将从如下三方面做起:(1)将团队成员的绩效考核与企业的实施项目的战略目标结合起来,是团队不仅能够得到高层领导的大力支持,而且还能使两者的目标统一起来,进而共同制定团队成员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

(2)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与方法,真正体现团队成员的工作成绩。(3)把绩效考核与激励相结合,绩效激励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激励手段,对实现绩效目标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实施团队领导小组要根据不同的绩效目标设置相应的激励方式,或多种激励方式相结合,只有员工的绩效目标实现得到应有的认可与激励,员工才会努力去实现更高的绩效目标。

4.443 从奖酬系统做起

团队采用奖酬系统不但能有效的激励团队成员,而且还可以提高团队的凝聚力。高绩效团队采取的报酬方式是在团队绩效和个人绩效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的奖酬方式,这既不会打击团队成员合作的积极性,还可以促进团队成员间的竞争。高绩效团队需要具备较高的团队潜能,团队采取正确的奖酬系统,团队的潜能就会增强,团队成员对团队在未来会更加有效的运行的信念也会增强。

按工作成绩付酬。这能使那些创造了最好工作成绩的人得到明显增加的工资,从而使他们得到最优厚的报酬,根据则是他们在一年中的工作成绩和达到的目标。在个人收入方面,雇员的工资变动很大,它根据每次工作岗位的调动而变动,随着职位的提高而增长。初入麦当劳公司的人是按每年11万至13万法郎付薪。而从第5个月起则按每年13万至15万法郎付薪。18个月后如果你顺利地升任经理则为18万法郎,监督管理员除了每年能拿到25万法郎外,还有许多实物好处。公司工作人员往往很少长时间呆在一个工作岗位上不动,因此他们必须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新的工作成绩,而这则关系到他的薪水增加问题。

下载【案例解读】招商引资企业进行的厂房建设是否存在违章建筑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案例解读】招商引资企业进行的厂房建设是否存在违章建筑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强企业班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加强企业班组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 班组建设是企业生产和管理任务的最终承担者和实践者,在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安全生产及推动各项管理上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0......

    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思考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其整体素质的高低、数量的多少、结构的分布直接影响着党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了进一步......

    当前企业反腐倡廉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当前企业反腐倡廉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中央纪委十七届三次全会指出:“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毫不动摇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标本兼......

    谈谈如何对现代散文进行解读与散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谈谈如何对现代散文进行解读与散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散文是一种没有严格形式约束的文学体裁,但是形散神聚,总以作者浓挚的情感去铺叙事件,勾画人物,彩绘景物,渲染气氛,创造意境。文......

    房地产企业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

    房地产企业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 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发生了很大改变,使得房地产竞争愈益激烈。以前依靠价格和质量的竞争手段已经适应不了眼前的需要,那么在新的形势......

    浅谈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企业基层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企业基层党支部是党在企业的最基层组织,是党联系广大员工的桥梁和纽带。基层党支部作用发挥得如何,不仅直接影响企业党组织先进性建......

    某企业领导班子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合集五篇)

    领导班子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修改稿) **课题组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领导班子能力建设,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领导班子能力建设是指对领导规律、领导理论和领导方法等等......

    加强企业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加强企业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通过加强企业团队建设,能够将员工与企业进行有效连接,充分发挥团队对于促进企业建设发展的重要作用,确保能够实现企业经营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