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闽港闽澳经济合作促进委员会办公室关于
【发布单位】福建省
【发布文号】闽政办〔2008〕9号 【发布日期】2008-01-18 【生效日期】2008-01-1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闽港闽澳经济合作促进委员会办公室关于2007年工作情况和
2008年工作意见的通知
(闽政办〔2008〕9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闽港闽澳经济合作促进委员会办公室《关于2007年工作情况和2008年工作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八年一月十八日
2007年工作情况和2008年工作意见
闽港闽澳经济合作促进委员会办公室
(二○○八年一月十七日)
2007年,闽港闽澳经济合作促进委员会(以下简称闽港闽澳促进会)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紧紧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大局,围绕全省外经贸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任务要求,积极拓展工作思路,精心策划组织活动,扎实推进闽港合作八大平台和闽澳四项合作,闽港闽澳合作不断向深层次、宽领域拓展。2007年全省实际利用港澳资金42.4亿美元,占全省的50%。对港澳出口明显上升,全年对香港出口32.9亿美元,同比增长17.4%;对澳门出口1781万美元,增长92.9%。
一、2007年工作情况
(一)精心策划组织闽港、闽澳合作重大活动,促进闽港澳合作持续深化
1.成功举办闽澳高层会晤和闽澳促进会年会,澳门特区政府首次组团参加“6.18”项目成果交易会。6月17日,卢展工书记、黄小晶省长与何厚铧特首举行高层会晤。闽澳双方达成加强闽澳会展业合作、联合开拓葡语国家和欧盟市场、推动闽澳旅游合作、加强闽澳台商会和行业协会联系、建立更紧密联系工作机制等6项共识。澳门特区政府组团参加第五届“6.18”项目成果交易会活动,并成为 “6.18”项目成果交易会首个境外主办单位。
2.组织福建省经贸代表团赴澳门参展参会。为落实闽澳高层会晤精神,10月中旬,省政府领导率我省经贸代表团赴澳门参展参会,全省138家企业、300多人参加,这是我省赴澳门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次。代表团在澳门参加并参与主办了六场大活动,包括“第十二届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澳门国际消费品、服装及电子产品展”,“欧盟、福建、澳门投资贸易企业交流合作洽谈会”,“第四届世界华商高峰会”,“第五届澳门妈祖文化旅游节”,“中国-葡语国家商品采购会”等。由于准备充分,各部门分工协作,密切配合,此次赴澳门参展参会取得较好实效。黄小晶省长在代表团的出访报告上批示:同意文中所提建议,继续利用好这个平台。
3.积极邀请港澳高层出席“海西论坛”并参加“9.8”投洽会有关活动。邀请澳门特区何厚铧特首、香港特区财政司曾俊华司长出席“海西论坛”、发表演讲,并参加“9.8”投洽会有关活动;联系和邀请香港10个团组和澳门2个团组共约300人出席“9.8”投洽会有关活动;与香港中国企业协会签署《关于建立经贸合作关系的协议》;组织澳门企业家代表团与龙岩市开展专场对接活动等。香港总商会总裁方志伟和香港贸发局副总裁黄锦辉致信卢展工书记,对“9.8”投洽会和海西建设热情赞赏。
4.精心组织闽港经贸合作工作会谈。精心组织安排香港贸发局林天福总裁访闽,并与叶双瑜副省长、邹尔均副主任等领导举行闽港经贸合作工作会谈。双方议定,今后双方将每年举行联席会议,深化合作内容,联合在服务业、会展、招商和贸易推广、企业培训与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
(二)联合招商拓展新领域,开辟新途径
1.探索和推动闽港联合承接服务外包新模式,促进服务贸易发展。7月份,省外经贸厅与省信息产业厅联合赴香港举办“软件与服务外包研讨会”和“信息产业专场推介午餐会”等。邀请组织了一批香港软件、动漫、网游、创意企业与我省业界开展合作交流,探讨两地企业携手承接服务外包业务的模式;探讨借助香港科技园公司提供的专业技术服务,推动福建企业向海外拓展;探讨引导我省网龙、育港、神画时代等动漫企业与香港数码动漫游戏企业对接等。“9.8”投洽会期间,香港数码娱乐协会与福建省软件行业协会签署了合作协议。
2.与香港投资推广署联合赴境外招商取得成效。省外经贸厅与香港投资推广署联合赴加拿大举办“香港-福建投资环境推介会”,与会来宾达500多人,显示出闽港联合招商对加拿大商界的影响力。7月份省外经贸厅与香港投资推广署联合在日本大阪举办“香港-福建投资环境推介会”,近200名日本企业和商界代表参会。香港投资推广署卢维思署长和省外经贸厅副厅长王健同时接受日本媒体采访,宣传效果较好。
3.推动有关设区市赴港招商,有重点地开展项目对接活动。2007年漳州、莆田、宁德市分别赴港与香港中华厂商会、香港贸发局等联合开展招商活动。三市累计签约项目 66个,总投资额14.58亿美元。12月份厦门市赴港与香港特区政府及有关方面举行服务业专题座谈会,推介厦门金融、旅游、会展、物流业发展相关情况,并与业界开展交流。
4.增创闽港台合作新优势,促进港资企业转型。一批闽籍港资企业发挥与台湾联系密切、熟悉了解福建省情以及其商业触角敏锐的优势,携手台湾高新技术企业共同来闽投资设立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节能环保的企业,台湾技术、香港资金、福建资源形成的闽港台合作新机制正在显现。
(三)中小企业合作力求实效
省经贸委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合作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旨在借助香港的国际网络渠道和技术服务,为福建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高技术水平、建立创新平台提供务实有效的服务。一是在厦门联合举办“国际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暨全球汽车零部件采购动向研讨会”,150多家企业、200多位代表参会,双方达成了联合推动汽车零部件企业进入国际采购供应链的合作协议。二是联合美国汽车工业行动集团在福州举行“福建省汽车零部件企业进入国际采购体系辅导计划”启动仪式,签署长期合作伙伴关系谅解备忘录,首批14家企业列入辅导计划。三是组织中小企业参加香港“2007中小企业国际市场推广日”活动,福建华晟钟表开发有限公司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签订联合研发“精密机芯自动化生产线”合作意向书,泉州汽车工程机械配件行业协会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合作成立“泉州汽车零部件生产力促进中心”。
(四)协助企业利用港澳会展平台开拓国际市场
一是积极组织企业赴港参展。省外经贸厅共组织福建企业891人次参加香港贸发局举办的香港玩具展和文具展、香港春交会、香港家庭用品展览会等,参展摊位共达540个。省经贸委组织福州、泉州、南平、三明等市的24家汽车零配件企业参加“2007香港国际汽车零部件展”,共签订各种协议40 项,协议金额 9500万元。
二是组织企业参加“第十二届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和“澳门消费品展”。我省在展览会上首次设立“福建馆”。省经贸委组织福安电机、漳州钟表、莆田电子、厦门机械等共40多家企业参展参会,欧盟、葡语系国家采购商对我省工业产品兴趣浓厚,共达成22项合作意向。省外经贸厅组织130多家企业参加“澳门国际消费品展”,现场成交超过800万美元,成效超出企业预期。与欧盟中国商会、澳门贸促局联合举办了“欧盟、福建、澳门投资贸易企业合作洽谈会”,这是欧盟首次与中国大陆一个省份举办此类活动。
(五)金融合作取得新突破
兴业银行借助恒生银行在香港特惠商户资源发行带有兴业、恒生双标识的兴业信用卡,累计发卡量突破200万张。恒生银行成功转制为中国内地市场法人机构,扩大人民币业务范围,人民币业务规模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福建企业在香港上市工作取得新进展,三爱药业、安踏体育用品、网龙科技等3家企业在港上市,募集资金约合人民币49.74亿元。闽信保险有限公司和香港高诚保险经纪人有限公司在福州设立了代表处;推动成立第一家港资保险中介―泉州市仁康世纪保险代理有限公司。5月份,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福州办事处开业。
(六)人才培训交流持续深化
一是与香港贸发局联合举办研讨培训活动。在福州、泉州、厦门、莆田、漳州、宁德、晋江、石狮等地举办9场“香港―福建企业走向国际的理想平台研讨会”,吸引了近千家企业参加。联合举办了首期“福建企业赴港营商培训班”,20多家福建企业赴港培训。
二是省人事厅、建设厅、经贸委、人行福州中心支行等积极组织有关人员和企业赴港培训。省人事厅会同省直有关部门组织政府采购管理、城市规划管理、信息技术管理、旅游经营管理等20个培训班,培训人数500多人。省金融学会与香港银行学会、省经贸委与香港中华总商会合作举办了专题培训班。参加培训的人员认为,赴港培训费用省,沟通便利,中西方交融的管理经验很有借鉴和帮助。
三是闽港高校、院所开展项目研究攻关合作。福建中医学院与香港医院管理局合作启动了为期5年的康复医学与护理专业人才培训合作计划。福建工程学院的《闽港电动汽车关键总成合作开发》、福建农林大学的《水稻基因工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等闽港人才合作平台重点资助项目,都取得了较好成效。厦门大学与香港高校互聘兼职教授。福建农林大学派遣青年教师到香港中文大学进行短期学习进修。
四是闽港人才交流向更宽领域拓展。随着闽港合作的进一步深入,人才交流合作向公共管理、环保、监察等专业领域拓展。香港廉政公署第27期总调查主任指挥课程班代表团来我省考察,与省检察院举行座谈会,就反贪调查以及开展区际和国际司法协助工作进行了交流。
(七)公用事业、物流和旅游合作不断深入推进
省建设厅继2006年赴港考察学习廉租房建设经验后,2007年又组团赴港澳学习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经验,借鉴香港公共交通优先,以专营方式开放巴士和小巴市场等经验。建设厅还与香港方面开展闽港绿色建筑与节能合作交流,共同举办了“海峡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博览会”。推进公用事业项目与港资合作,龙岩市与香港雅帮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投资龙岩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意向,总投资3000万美元;永安市与香港鸿峰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投资永安市垃圾焚烧发电厂意向,总投资1468万美元。
闽港物流合作取得新进展。厦门市与法国达飞海运集团、香港新创建集团签订厦门海沧港区开发战略合作协议。达飞集团和新创建集团将把厦门作为发展码头、航运及相关业务的重要基地之一,支持厦门加快推进国际中转港建设。厦门市物流办组团赴港澳与业界交流,考察了香港空运、港口货运、物流及供应链管理应用技术中心等。厦门市还在香港举办了物流专场招商会。
闽港澳旅游合作依托“海峡旅游博览会”、“东山关帝文化旅游节”、“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等多项节庆活动平台,邀请港澳业界组团参加,开展考察交流。邀请港澳媒体来闽采风等形式,推广福建旅游品牌。目前,港澳游客来闽旅游每年达70多万,占全省境外游客的三分之一。
二、2008年闽港澳经贸合作工作意见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按照构建扩大对外开放的平台、推动全国区域合作的平台、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平台,把海西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完善闽港澳合作机制,创新合作形式,提高合作水平,为海西建设作出新的贡献。2008年主要工作意见如下:
(一)大力推动闽港闽澳服务业合作
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转变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的新要求新目标,发挥我省与港澳合作的优势,大力推动闽港闽澳在金融、物流、会展旅游及专业服务等服务业领域的合作,切实体现好字优先,科学发展。
1.金融合作方面。积极支持港资银行在福建设立营业性机构,引导港资银行在沿海港资企业集中的城市设点经营。鼓励香港银行业入股我省城市商业银行,鼓励港资金融机构到农村开办村镇银行。不断深化闽港两地银行在零售业务领域合作。继续推动企业赴港上市融资。支持福建辖区证券公司到香港设立分支机构,鼓励香港地区证券机构到福建辖区设立代表处或合资证券公司。支持港资保险企业来闽设立分支机构,支持在闽港资企业投资设立保险企业,引导在闽保险公司为港资企业和海西建设项目提供保险服务。深入研究闽港台金融合作新机制,利用香港金融中心的优势,为在闽台资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和金融服务。
2.物流仓储方面。组织香港业界和物流协会与我省业界开展合作交流活动。以我省福州、厦门、湄洲湾、罗源湾、三都澳等港口开发为重点,举行专题介绍会、物流圆桌会等,与香港业界探讨合作开发,闽港联手做大海西物流。
3.会展业合作方面。充分利用港澳会展平台,组织我省企业参展参会,提高参展产品质量和档次,加大福建品牌宣传推广力度,拓展多元化的国际市场。发挥我省“5.18”、“6.18”、“9.8”等品牌展会和载体平台作用,邀请港澳业界参加,并在采购商邀请、会展运作、场馆建设、人员培训交流等方面加强合作。做大晋江鞋博会、石狮海博会、泉州茶博会、漳州花博会等专业展会,邀请港澳业界加盟,开辟新的客户网络和渠道,扩大展会影响。
4.旅游合作方面。与香港有关方面建立常态化的合作机制,办好第四届旅博会。联手港澳开拓国际旅游市场。加大对港澳的推介宣传力度,增加武夷山到香港航班。利用我省丰富的港口资源,重点开发邮轮旅游,与香港旅游界开展经香港到厦门、泉州的“一程多站”计划。组织举办“妈祖故乡行”和“建设妈祖故乡”等主题活动,共同打造妈祖品牌,扩大妈祖国际影响。
5.服务外包方面。一是吸引更多港澳投资者和国际跨国公司在福建设立生产基地、研发中心等,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鼓励我省有条件的公司通过港澳承接欧美的软件开发、呼叫中心、数据处理、客户服务等服务外包业务。二是加大服务外包的人才培训与引进工作力度。为服务外包培训提供配套扶持资金,设立人才培训基地,推动高校与跨国公司合作,联合开展“订单式”培训。三是双方联合举办服务外包研讨会和合作论坛,加深两地业界的接触和交流;组织两地企业共同赴欧洲、美国等地开展交流推介。
6.专业服务方面。抓住内地与香港签署“CEPA补充协议四”的有利契机,吸引香港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与我省合作。组织香港业界和商协会考察我省产业发展情况,推动德化陶瓷、福安电机、长乐纺织、晋江鞋业、石狮服装、南安水暖等利用香港的专业服务如创意设计、品牌推广营销、供应链管理等,利用香港的资金、技术和国际市场,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延长产业链条。促进我省有关专业协会与香港的土地估价师、测量师、建筑设计师、园景设计师等专业服务协会进行合作与交流。
7.人才培训与交流方面。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培训与考察相结合、学术研讨与人员交流相结合的方式,组织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赴港培训。继续开展闽港在医药、环保、机械等方面的项目课题合作与研究;继续开展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人才交流,学习借鉴香港国际化管理经验。
(二)深入挖掘港澳资源,进一步推动闽港闽澳制造业合作
1.拓展延伸合作渠道。近年来我省与香港厂商联合会、中华总商会、香港贸发局等合作密切,要进一步建立与香港总商会、工业总会以及行业性的商协会的合作关系,不断开辟新渠道,挖掘新资源。
2.做好非闽籍客商和跨国公司的工作。通过香港商协会和闽籍乡亲在港的社会联系网络,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做非闽籍人士的工作,并经常联系组织有实力、有投资意向的非闽籍人士来闽参观考察。加强与特区政府各有关机构的联系,通过往来互动,不断建立新的联系渠道,结识一批非闽籍的各界朋友。加强与驻港外国商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等机构的联系,邀请他们来闽考察参加重大经贸活动。
3.继续探索创新对港招商方式。要把招商引资的主体进一步延伸到经济发达的县(市)、区,以及省级以上开发区,突出行业特点,以专业化招商模式,与香港对口的商协会联合举行招商推介活动。支持协助省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加强与香港有关机构联合开展项目技术合作、项目对接、项目招商。发挥行业优势,与香港联合赴境外开展专业化招商推广活动,增强联合招商实效。
三、2008年闽港澳经贸合作工作计划
(一)办好五场重点活动
1.邀请香港特区政府高官出席“9.8”活动和 “第三届海西论坛”,举行闽港高层会晤。(牵头单位:闽港促进会)
2.做好香港财经事务与库务局局长陈家强率香港金融代表团访闽的有关工作,组织香港跨国投资基金和省内有意承接并购企业的投资对接会。(牵头单位:闽港促进会、省港澳办)
3.邀请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马时亨局长组织香港中华总商会、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香港总商会、香港工业总会等来闽访问考察。(牵头单位:闽港促进会)
4.邀请香港、澳门组团参加“6.18”活动,设立“港澳馆”。(牵头单位:闽港促进会、省发展改革委)
5.与香港贸发局联合在福建举行贸发局全球代表会议暨中小企业推广日活动,举行第二次闽港经贸合作工作会谈。(牵头单位:闽港促进会)
(二)联合招商平台
1.省外经贸厅与香港投资推广署联合赴英国招商活动。(牵头单位:省外经贸厅)
2.省信息产业厅与香港数码娱乐协会、动漫协会联合在福建举行“动漫产业专场对接会”。(牵头单位:省信息产业厅)
3.漳州市赴港举办招商活动。(牵头单位:漳州市政府、闽港促进会)
4.三明市赴港举办招商活动。(牵头单位:三明市政府、闽港促进会)
5.龙岩市赴港举办招商活动。(牵头单位:龙岩市政府、闽港促进会)
(三)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合作平台
1.邀请香港业界参加“6.18”绿色建筑博览会。(牵头单位:省建设厅)
2.组织省勘察设计协会、物业管理学会、城市规划学会、土木建筑协会等相关人员赴港,与香港专业联盟开展对接交流活动。(牵头单位:省建设厅)
3.在香港举办第二期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研修班。(牵头单位:省建设厅、省人事厅)
4.利用“9.8”海西项目对接会平台,推介基础设施项目,组织港澳投资者参加。(牵头单位:省外经贸厅、省发展改革委)
(四)金融合作平台
1.与香港金融代表团举行福建企业赴港上市座谈会。(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
2.探讨建立闽港台金融合作新机制课题。(牵头单位:人行福州中心支行)
3.在福州或香港举办“闽港金融合作论坛”(牵头单位:人行福州中心支行)
(五)贸易合作平台
1.省经贸委与澳门贸促局联合组织企业赴佛得角参加“葡语系国家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牵头单位:省经贸委)
2.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联合组织我省汽车零部件企业参加在墨西哥举办的“墨西哥国际汽配展”。(牵头单位:省经贸委)
3.省外经贸厅组织企业赴澳门参加“澳门国际消费品、服装及电子产品展”。(牵头单位:省外经贸厅)
(六)中小企业发展平台
1.与香港贸发局联合在长乐市举办“香港―长乐企业走向国际理想平台研讨会”,并组织香港纺织业界、行业协会、专业服务协会与长乐纺织企业对接。(牵头单位:闽港促进会、省经贸委)
2.与香港贸发局合作在莆田举办莆田电子产业升级转型论坛。(牵头单位:省经贸委)
3.邀请香港专家对莆田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区域产业集群企业进行技术、管理诊断咨询。(牵头单位:省经贸委)
4.与香港贸发局联合举办生产性服务业培训班。(牵头单位:省经贸委)
5.与香港中华总商会合作举办“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培训班。(牵头单位:省经贸委)
6.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合作举办“福建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培训班”。(牵头单位:省经贸委)
7.组织我省企业参加香港中小企业推广日活动并举办“福建品牌展示暨创意说明会”。(牵头单位:省经贸委)
(七)旅游发展平台
1.组团赴港举办福建旅游推介会以及参加香港国际旅游展销会。(牵头单位:省旅游局)
2.组团赴澳门举办福建旅游推介会。(牵头单位:省旅游局)
(八)物流业合作平台
1.联合香港贸发局在厦门举办“厦门―香港2008物流业合作论坛”,并组织香港物流企业考察厦门、福州的港口和物流企业。(牵头单位:闽港促进会、厦门市政府)
2.联合香港贸发局在香港或福建举办物流发展圆桌会。(牵头单位:省物流协会)
(九)人才合作平台
1.资助开展闽港高校项目课题合作研究。选派省内专家赴港澳高校进行中长期访学活动。(牵头单位:省人事厅)
2.与香港高校合作举办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培训班。(牵头单位:省人事厅、省建设厅)
3.举行 “2008华夏园丁大联欢”活动,邀请港澳台教育界人士参加。(牵头单位:省教育厅)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成员的通知(闽政
【发布单位】福建省
【发布文号】闽政办[2006]82号 【发布日期】2006-04-13 【生效日期】2006-04-1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成员的通知
(闽政办[2006]82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鉴于机构、人员变动,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决定调整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成员。现将调整后的成员名单通知如下:
主任 委员:汪毅夫 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副主任委员:王耀华 省政协副主席
宋闽旺 省文化厅厅长
方彦富 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吴玉辉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委 员:刘群心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杨 辉 省教育厅副厅长
余险峰 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副厅长
卢士钢 省公安厅副厅长
陈进暖 省民政厅副厅长
薛育卿 省司法厅副厅长
陈小平省财政厅副厅长
林耀华 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
王家祥 省建设厅副厅长
祝君强 省交通厅巡视员
吴章云 省水利厅副厅长
檀云坤 省农业厅副厅长
兰思仁 省林业厅副厅长
潘崇奎 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 郑维荣 省旅游局副局长
苏炎灶 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
张 帆 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江敦岚 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副局长
庄景辉 厦门大学教授
汪征鲁 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
徐 通 福武警福建总队政治部副主任
王昌太 武警福建边防总队副总队长
郭邦彪 福州海关副关长
许新生 省电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杨 琮 福建博物院院长
郑国珍 省文物局副局长
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省文化厅。宋闽旺同志主持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日常工作,郑国珍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今后如成员单位人事发生变动,均由分管领导接任委员会相应职务。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六年四月十三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省食品安全委员会的通知(闽政办[2006]4号)
【发布单位】福建省
【发布文号】闽政办[2006]4号 【发布日期】2006-01-02 【生效日期】2006-01-0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省食品安全委员会的通知
(闽政办[2006]4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3号)的精神,经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决定成立福建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具体人员名单如下:
主 任:刘德章 省委常委、省政府常务副省长
副主任:叶双瑜 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李 川 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委 员:钟安平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副主任
李德仁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朱 清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陈毓寰 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王知瑞 省建设厅副厅长
檀云坤 省农业厅副厅长
陈文加 省卫生厅副厅长
陈青文 省财政厅副厅长
丛 林 省科技厅副厅长
吴庭锵 省交通厅副厅长
黄家铭 省林业厅副厅长
刘子维 省水利厅副厅长
卢士钢 省公安厅副厅长
朱国平省监察厅副厅长
施祖美 省教育厅副厅长
吴 赳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 潘崇奎 省工商局副局长
陈继梅 省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
徐桂春 省粮食局副局长
叶南斗 省环保局巡视员
黄建成 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
孙颖杰 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局长
陈为坤 南昌铁路局副局长
张 猛 省政府法制办主任
陈积忠 省供销社副主任
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省经贸委,办公室主任由钟安平同志担任,副主任由李德仁等同志担任。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要相应建立食品安全委员会,统一领导、协调本地区的食品安全监管和整治工作,并根据省委、省政府对市、县机构改革的部署,组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食品安全综合监督和组织协调的职能,同时承担同级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六年一月二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闽
【发布单位】福建省
【发布文号】闽政办〔2007〕180号 【发布日期】2007-09-02 【生效日期】2007-09-0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
(闽政办〔2007〕180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7〕18号),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我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请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认真贯彻落实。
一、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牢固树立正确的药品监管指导思想和科学监管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准确把握工作定位,把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作为药品安全监管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监管与服务、公众利益与商业利益的关系,依法履行药品监管职责,维护政府药品安全监管的公信力,让人民群众用上安全有效的药品。
二、落实药品安全工作责任
(二)各级人民政府要对本地区药品安全工作负总责。要加强组织领导,把药品安全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落实好本地区药品安全工作责任。要定期评估和分析本地区药品安全状况,针对药品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组织相关部门研究采取相应措施,强化药品安全监管,开展药品市场专项整治。要完善重大药品安全事件应急机制,一旦本辖区内发生药品安全事件,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积极应对,及时处置,消除危害;同时正确引导舆论,稳定群众情绪,防止事态蔓延,确保社会稳定。支持药品监管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不得要求药品监管部门承担经济发展指标和行业发展任务,更不得干扰药品监管部门正常监管执法。
(三)有关监管部门要各负其责。药品监管部门要切实加强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的监管,严格药品广告审批,依法严厉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卫生部门要加强药事管理,促进合理用药。工商部门要严厉查处发布虚假违法药品广告行为,加大药品广告市场的整治力度。有关行政执法部门要及时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的制售假劣药品案件,公安机关要加大对制售假劣药品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监察部门要严厉查处有关部门及领导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违法乱纪行为,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行政责任,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新闻宣传部门要积极做好加强药品安全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加强协作,增强合力,确保药品安全监管责任落到实处。
(四)进一步强化企业作为药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要督促企业落实药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坚决杜绝不合格原料、药品进厂进店,不合格产品出厂出店,坚决杜绝销售和使用假劣药品,确保药品安全。药品生产单位要从原料采购、生产工艺、质量检验、包装、运输等整个流程严格把关。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要严格把好药品购进、储存、销售和使用的质量安全关。
(五)严格实施药品安全行政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各级政府要把药品安全工作纳入责任目标考核范围,分解任务,细化措施,强化督查,狠抓落实。对于因领导不力、失职渎职、疏于监管导致发生重大药品安全事件的地区,要依纪依法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三、抓住关键环节解决突出问题
(六)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全国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截止时间由2007年7月底延至2007年年底。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整治成果,我省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也相应延至2007年年底。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部署以及《福建省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闽政办〔2006〕209号)的要求,继续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突出抓好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等关键环节,进一步解决好药品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最大限度地防控和减少药害事件发生。
(七)在药品研制环节,严格药品、医疗器械注册审批,继续开展药品注册核查工作,严肃查处和严防弄虚作假现象。认真做好药品批准文号的清查和药品再注册工作,重点清理1999-2002年地方标准升国家标准品种,坚决淘汰安全性、有效性得不到保证的品种。
(八)在生产环节,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严格药品生产许可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审批,全面检查 GMP认证和高风险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执行情况,推进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化,对不符合条件的医药企业经整改仍达不到标准的实施市场退出。加强药品生产的动态监管,采取分类监管、试行驻厂监督员等制度,把高风险产品作为监管重点,严格检查药械生产条件。凡是在企业成品库待出厂的药品,经抽查检验达不到国家药品标准,并经复检后仍不合格的,加大处罚和曝光力度。
(九)在流通环节,大力规范经营主体行为,推进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实施,严格药品经营企业和药品广告准入,加强药品、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的监督抽验工作,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违法发布广告行为,大力规范药品市场秩序。高度重视农村药品市场监管工作,着力延伸药品监督网络和供应网点,提高农民用药安全水平。
(十)在使用环节,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深入开展“合格药房(库)”创建活动,推进药房(库)规范化建设。重视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和评价工作,把监测工作列入医疗机构等级评定、药事管理、临床病历书写规范的内容,建立和完善不良事件预警、反馈、控制和应急处置机制。重视舆论引导,提高公众对药品不良反应的正确认识,避免和减少负面社会影响。
(十一)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要教育和引导企业守法经营、强化自律意识、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和内部管理制度。建立企业诚信档案,对守法诚信的企业给予宣扬并予以政策上的支持鼓励,对弄虚作假的企业要向社会公布,并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坚决予以惩治,切实规范企业行为。
四、加强农村药品安全工作
(十二)各级政府和各级发改、经贸、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要把保障农民群众用药安全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强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和供应网络(以下简称“两网”)建设,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力争三年内实现全省“两网”覆盖率达到100%。各地要成立专项工作组织领导机构,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确定目标任务,明确工作责任,狠抓工作落实。监督网络建设,要围绕“组织健全、机制完善、职责明确、经费统筹”的目标扎实推进,对县级以下选聘的药品监督员(协管员、信息员),要坚持选聘条件,并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供应网络建设,要通过县级医药公司直配制、委托代购制、连锁延伸服务制、大型医药物流公司对接制、药房托管制等形式,继续引导药品批发企业面向农村,发展农村配送网点,鼓励和引导药品批发企业对乡、村医疗机构和药店实行集中配送,特别要高度重视和切实解决好老区、偏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海岛、渔排上的百姓用药安全和及时供应。各级药监、卫生、工商、公安、计生、物价、财政、宣传等部门要通力协作,形成合力,持续、深入地推进农村药品“两网”建设。
五、加强药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
(十三)结合贯彻《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制定实施《福建省食品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基础,加强药品检验、药品再评价、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等方面的技术能力建设,不断提高药品安全监测分析、信息通报和公共服务水平。
(十四)运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完善药品监管相关信息网络建设,构建和完善地区和部门间信息沟通平台。重视药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加快建设和实施全省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环节中各流程要素的实时监管系统、特殊药品监控信息网络系统、药品行政许可项目网上审批系统、药品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信息管理系统和药品人群基础数据库等的建设和实施,改进监管模式,大力提高药品安全监管效率,实现监管信息资源共享和信息网络综合利用。通过政务信息公开、在线服务、公众交流互动、举报受理等,更好地接受监督,为监管相对人和社会公众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药品监管相关信息。
(十五)要进一步加大对药品安全监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药品监管部门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执法装备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层监督执法条件。尽快完成省、市、县食品药品监管行政执法机构和药品检验机构办公检验用房建设。
六、加强药品安全制度建设
(十六)推进药品安全监管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建设,重点抓好药品审评审批、药品分类管理、医疗器械监督、药械使用监管等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的制定和修订工作。要依法做好《福建省基本用药目录》的调整修订工作,尽快研究制定《福建省医疗机构药品管理办法》。
(十七)深化药品审批制度改革,健全科学合理的审批管理机制、规范高效的审批运行机制、严密完善的审批监督机制。建立健全药品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实行受理、审评、审批“三分离”制度,严格药品注册、生产、经营等的准入,切实把好药品安全的关口。
(十八)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落实审评审批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防止权力滥用和以权谋私现象发生。积极推行政务公开,畅通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渠道,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加快信息化建设,逐步实行网上受理和网上审批,提高受理、审批的效率和透明度。
七、加强药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
(十九)加强药品安全监管有关部门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教育,强化主要负责人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层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要加强药品安全监管有关部门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和严格监督。要加强干部培训工作,加大培训投入,拓宽培训渠道,更新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干部的选拔任用管理,特别对药品安全监管重要岗位干部要加强管理,建立定期交流制度。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进一步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责任追究制度,对用人失察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直接责任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七年九月二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的意见(闽政
【发布单位】福建省
【发布文号】闽政办[2007]114号 【发布日期】2007-06-06 【生效日期】2007-06-0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的意见
(闽政办[2007]114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和《福建省“十一五”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全面客观地反映全省服务业发展状况,促进服务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建立和完善服务业统计制度。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省统计主管部门要根据全省服务业发展实际,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服务业的家底与结构,会同有关部门从服务业发展的特点出发,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核心,制定统一规范的服务业统计制度,突出反映服务业规模、结构、效益以及重点行业的业务活动情况,为客观评价服务业发展水平提供可靠依据。
二、实现服务业全行业统计。对列入全省服务业统计范围的统计调查对象所从事的服务业活动,要做到全行业统计。采用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方法。对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行全面统计,对限额以下及个体经营户采用抽样调查。要认真解决交叉统计问题。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指导和督促,把目前大量交叉统计于第一、二产业中的服务业活动分离和反映出来。要促进部门统计尽快由系统内统计向全行业统计转变,把本行业中所有从事服务业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都纳入统计调查范围。
三、强化服务业统计工作合力。服务业统计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综合性统计,各级政府统计机构负责建立服务业统计制度,组织、协调、指导服务业及部门行业统计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提供服务业统计的技术支持,汇总、评估、公布服务业综合统计资料,及时提供服务业统计调查信息。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具体实施服务业行业统计调查,搜集、整理、审核、报送行业基础统计资料,建立与提供系统名录,切实加强对系统内外统计工作的协调与指导,规范工作流程,逐步实现本部门的全行业统计。
四、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领导。建立服务业统计联席会议制度,由省统计局牵头、省发改委、省经贸委、省交通厅、省林业厅、省教育厅、省卫生厅等部门参加,负责全省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协调。同时,要建立部门统计巡查制度和责任考核制度,对部门统计工作开展定期巡查,以部门服务业统计数据质量为重点,加大对部门统计工作的考核。各地也要加快建立健全组织领导和协调机制,加大对服务业统计工作的支持力度。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充实本部门统计力量,强化对管辖和对应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统计工作的指导,加强对服务业统计数据的审核、评估,建立完善规范的统计报送制度,切实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附件:福建省服务业统计范围及部门职责分工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七年六月六日
附件
福建省服务业统计范围及部门职责分工
全省服务业统计范围是:在我省行政区划范围内所有从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与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行业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及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其他行业中从事上述服务业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的产业活动单位;全部从事服务业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的个体经营户。凡属于以上范围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都有法定义务接受和配合统计部门的调查工作。
根据服务业统计制度规定和各部门职能定位,按照“统一制度、部门分工、各司其责,集中核算”的原则,各有关部门开展服务业统计的职责分工如下:
1.省交通厅:负责提供道路、水上运输业及其港口装卸搬运业统计数据。
2.南昌铁路局福州办事处:负责协调提供铁路运输业统计数据。
3.民航福建监管办:负责提供航空运输业统计数据。
4.省邮政管理局:负责提供邮政业、邮政储蓄统计数据。
5.省通信管理局:负责提供基础通信服务业和增值通信服务业以及专网通信服务业统计数据。
6.省信息产业厅:负责提供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统计数据。
7.省经贸委:负责提供典当业统计数据。
8.省旅游局:负责提供商务服务业中的旅行社及公共设施管理业中的游览景区管理统计数据。
9.人行福州中心支行:负责提供银行业与其他金融活动统计数据。
10.福建证监局:负责提供证券业统计数据。
11.福建保监局:负责提供保险业统计数据。
12.省建设厅:负责提供城市公共交通业、管道运输业,房地产业中的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其他房地产活动,专业技术服务业中的工程技术与规划管理,环境治理业中的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公共设施管理业统计数据。
13.省科技厅:负责提供研究与试验发展、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统计数据。
14.省国土资源厅:负责提供地质勘查业统计数据。
15.省海洋与渔业局:负责提供专业技术服务业中的海洋服务业和农业服务业中的渔业服务业统计数据。
16.省气象局:负责提供专业技术服务业中的气象服务统计数据。
17.省地震局:负责提供专业技术服务业中的地震服务统计数据。
18.省质监局:负责提供通过资质认定的实验室及认证咨询机构统计数据。
19.省检验检疫局:负责专业技术服务业中的技术检测(指通过专业技术手段对进出口商品质量、动植物等的检测、检疫服务活动)。
20.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提供专业技术服务业中的技术检测统计数据(指通过专业技术手段对药品检验服务活动)。
21.省测绘局:负责提供专业技术服务业中的测绘服务业统计数据(指从事各种测绘业务活动)。
22.省水利厅:负责提供水利管理业与农业服务业中的灌溉服务统计数据。
23.省环保局:负责提供专业技术服务业中的环境监测,环境治理业中的水污染、危险废弃物及其他治理统计数据。
24.省劳动保障厅:负责提供社会保障业、商务服务业中的职业中介服务、中等教育中的技工学校教育、其他教育中的职业技能培训统计数据。
25.省教育厅:负责提供学前、初等、中等、高等、其他教育统计数据。
26.省卫生厅:负责提供医院、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活动、门诊部医疗活动、妇幼保健活动、专科疾病防治活动、疾病预防控制及防疫活动、其他卫生活动统计数据。
27.省人口计生委:负责提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活动统计数据。
28.省民政厅:负责提供居民服务业中的婚姻服务和殡葬服务,社会福利业,文化艺术业中的烈士陵园、纪念馆,社会组织中的社会团体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统计数据。
29.省新闻出版局:负责提供新闻出版业、知识产权服务统计数据(指版权转让与代理服务、著作权转让与代理服务)。
30.省广电局:负责提供广播、电视、电影与信息传输业中的广播电视传输服务统计数据。
31.省文化厅:负责提供文化艺术业、娱乐业与电影业中的电影发行和电影放映、租赁业统计数据。
32.省体育局:负责提供体育组织、体育场馆、其他体育统计数据。
33.省财政厅:负责提供中国共产党机关、国家机构、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群众社团,商务服务业中的会计、审计中介服务统计数据。
34.省民族宗教厅:负责提供宗教组织(指寺庙、清真寺、教堂的宗教活动和经批准的宗教组织的活动)统计数据。
35.省政府新闻办:负责提供新闻业统计数据。
36.省林业厅:负责提供环境管理业中的自然保护(除海洋与海岸系统保护区、地质、古生物遗迹保护区外)。
37.省工商局:负责提供季度登记注册企业基本情况。
38.省国税局:负责提供月度各项税收收入(其中:第三产业税收收入)。
39.省地税局:负责提供月度各项税收收入(其中:第三产业税收收入)、第三产业营业税收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软件业中的电信业,文化体育娱乐业,租售和商务服务业,其他行业)。
40.国家统计局福建调查总队:负责限额以下批发和零售业、住宿餐饮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仓储业、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租赁业、商务服务业、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其他服务业、社会福利业、体育和娱乐业等。
41.省统计局:负责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专业技术服务业中的其他专业技术服务,国际组织,并负责整个服务业统计数据的集成。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