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时期进一步增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实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新时期进一步增强
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实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民主监督是政协的三大职能之一,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作用,是中国共产党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本文提出了民主监督存在着机制不健全,随意性大,监督方式不多,监督落实不力,监督实效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分析了制约民主监督实效性的主要原因是民主监督程序不够规范和民主监督渠道不畅通,阐明了新常态下增强民主监督实效的主要途径和措施是提高民主监督的组织化程度,切实推进民主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形成“党委重视,人大配合、政府支持、政协努力“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
【关键词】人民政协
民主监督
实效性
实践和思考
民主监督是政协的三大职能之一,是指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和政协委员对国家宪法、法律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通过建议和批评进行的监督。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重点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这为政协改进民主监督指明了方向。民主监督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效措施,是实行多党合作的政治前提,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途径。毋庸讳言,在政协
督不到位”。监督什么?怎么监督?后续效果如何体现?相关程序和制度还处于不完善和探索阶段。
(三)监督程序运作不规范
民主监督之所以乏力,除了体制上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方面就是程序化缺失。一是知情明政难。如列席重要会议、定期通报情况等多流于形式,可有可无。二是监督环节不健全,上通下达时有断档,无明确的责任追究制度,批评意见落实不力。三是政协例会走过场,跟踪不力,监督不容易得到反馈。
(四)民主监督水平有待提高
履职实践中,民主监督与群众期望和社会需求还有一定距离。一是缺乏调动委员民主监督积极性的管理办法。二是委员对监督内容调研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建议和意见缺乏全局性和可操作性,对推进工作和改进作风指导性不强。三是委员的主体作用和集体智慧发挥不够,民主监督的专业化和科学化水平较低下。
(五)民主监督力量分散,组织化程度不高
人民政协的监督是一种非权力监督。如缺乏与人大等权力机关协调配合,会导致民主监督缺乏刚性;缺乏与新闻媒体的合作,使政协民主监督没有足够的社会影响力。另外,特约监督人员与推荐组织联系不紧密,监督行为无法代表组织,实际上演化为一般性群众监督。
(六)监督主动性有待提高
政协民主监督的主体是政协组织、参加政协的党派团体和政
民主监督自觉性不强,对批评意见敷衍塞责,应付了事;有的认为民主监督“无事找事”,潜意识存在抵触情绪。
(三)工作机制瓶颈制约
政协民主监督仅在章程和相关文件上原则体现,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一定程度上靠“书记开明、“政府首长情面”来推动工作,有”的民主权利得不到保障,有时还可能受到不公正对待。
当前,中国经济在经历了30多年快速增长之后,已经正式告别高速增长进入到“常态增长”阶段。面对复杂的宏观经济和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机遇和挑战共存,政协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创新意识和担当意识,把握形势新变化,深刻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切实将“三严三实”根植于实践,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建言献策,实现新作为。
三、增强民主监督实效性的途径和措施
政协的宪政地位决定了民主监督及“三化”建设的最终落脚点是“党委重视、人大配合、政府支持、政协努力”。只有执政党重视,才能具备权威;只有人大配合,才能上升为法律监督;只有政府支持,才能使监督落到实处;只有政协努力,监督才具有生命力。
(一)提高认识,争取重视,优化环境
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证。首先,要依靠党的领导、政府支持和多方配合,着重提高党政领导的民主意识,将政协民主监督提高到融洽党群关系,主动接受群众批评意见中去,作为检验党政班子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重
行为,应视为侵权行为,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三)提高民主监督的组织化程度
创新民主监督的形式,拓宽民主监督的渠道,提高民主监督的实效,关键是提高组织化程度。一是建立政协民主监督工作专门机构,设立民主监督工作委员会。对重点单位和重点工程,统一选派民主监督小组,实行“一对一”的监督,将委员个人的监督上升为政协组织的监督,同时,对监督小组和被监督单位分别明确纪律,保障工作顺利推进。二是多种监督方式有机结合和配合,形成全方位的监督网络。把民主监督同群众监督相结合,以增强其广泛性;把民主监督同舆论监督相结合,以提高其时效性;把民主监督同法律监督相结合,可以实现“刚”“柔”相济,以增强约束力。
(四)努力提高民主监督的质量
民主监督是一项范围广,政策性强的工作,需要从改革、稳定、发展大局出发,善于选题,找准切入点,树立精品意识,多建为民之言,多谋利民之策,多办惠民之事。
1.建设高素质的政协委员队伍。把握好监督主体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增强民主监督的群众基础,是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认可的关键,也是民主监督的生命力所在。一是增强政协委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二是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与时俱进。三是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廉洁公正。要加强调查研究,以身作则,模范遵纪守法。
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讲究实效”的提案工作方针,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加强跟踪督办,改进部门工作,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6、发挥社情民意在民主监督中的经常性作用。反映社情民意是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制度。如通过发放社情民意征集函、政策意见箱、社情民意网络与建言献策通道等方式,了解民生,掌握民意、汇集民情,及时、准确地向党委政府反映更广泛、多领域的、全方位的群众呼声和要求,把握工作大局,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五)发挥网络问政在民主监督中的重要作用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广大网民处于社会各个阶层,对社会发展体验最深刻,意见最直接、坦率,网络问政的重要性和不可代替性在政协履职工作中凸显。一是可考虑将重点提案在网上公布,广泛征求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并反馈给承办部门,有利于更好地解决问题。二是可以将承办部门的办复情况在网上公布,接受委员和市民的监督。三是开通“政协论谈”、“民意直通车”、“建言献策”等栏目,及时推出议题,吸引公众参与,针砭时弊,发表对一些社会事件的意见和建议。
(六)探索建立民主评议的联动机制
政协民主评议是民主监督的主要形式,有利于帮助部门发现和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按照“四统两分”的原则将纪检监察职能与政协民主监督职能
民的期望。人民政协必须适应新常态,围绕中心,服从大局,关注民生,聚集热点和难点,完善监督机制,拓宽监督领域,畅通监督渠道,搭建监督平台,创新监督方式,提高监督水平,扩大监督影响,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格局,只有这样,政协工作才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民主监督才富有成效。
主要参考文献
1.李爱国,提高民主组织化程度,增强民主监督实效,人民政协报,2014年07月02日
2.何朝握,百色市基层民主监督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广西田阳县政协网,2013-04-19 3.袁天柱,提高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实效性思考,柳州政协,2012-11-19 4.梁风雷,政协民主监督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广西田阳县政协,2013-04-22 5.殷贤华,关于提高民主党派监督实效性的思考,2013年5月27日
6.黄基云,民主党派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永川民盟,2014年12月
7.黄奕平,提高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实效性的思考,2009-11-25 8.张湘君,关于增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实效性的几点思考,112-
第二篇:做好新时期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思考
做好新时期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思考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指出,“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的政治监督”。然而,民主监督一直是政协履行职能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政协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作用,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和谐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贯彻《意见》精神,增强民主监督意识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强调了人民政协民主监督是一种政治监督。政治监督是一种有组织的高层次的监督,是一种严肃庄重的监督。民主监督意识不强,是民主监督软弱的思想根源。政协组织要进一步从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高度,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高度,从巩固国家团结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高度,充分认识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重要性、必要性和长期性,民主监督具有广泛性、包容性和有序性,监督范围广,公正性突出。我们要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意见》精神,在思想上形成共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认真解决好“不愿监督”、“不敢监督”和“不善监督”的问题,大胆履行民主监督职能。
二、积极运用各种形式,努力拓宽民主监督渠道
人民政协成立以来,通过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项职能,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政协工作的实践来看,民主监督在三项职能中还相对滞后,亟需探索各种形式,切实履行民主监督职能。
(一)发挥政协例会与委员提案的监督作用,加大民主监督力度
政协的各种例会作为自身履行职能的有效载体,为协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寓于各种例会协商中的民主监督提供了条件。武陵区政协把协商与监督相结合,寓民主监督于协商议政之中。每次政协全会、常委会及春节团拜会等均邀请区委、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参加,倾听民主党派、工商联、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就武陵区的热点、难点问题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在政协全会上,区委、区政府领导当场对委员的发言作出批示,要求相关部门予以落实,会后进行督办。在政协常委会上,经过常委协商通过的建议案及时向区委、区政府递交,然后区委、区政府将办理情况在政协常委会上给予通报。武陵区政协对委员提案办理的过程,也是一种监督过程。还把提案与监督相结合,寓民主监督于提案办理之中,采取会期办理、重点提案督办、跟踪督办等措施,使提案的办复率达到100%。为了提高提案质量,使监督监到点子上,武陵区政协还要求政协委员在书写提案一个月之前深入调查与研究,使所提提案做到言之有据。另外,武陵区政协还积极反映社情民意,寓民主监督于社情民意之中。
(二)组织委员视察调研,提高民主监督质量
政协的民主监督要做到把握得准,关键在于抓好调查研究。每年,武陵区政协抓住改革开放和“四个文明”建设中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党政工作中的难点问题,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充分发挥政协自身优势,把建立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基础上的调研成果,作为民主监督的有力依据。近年来,武陵区政协相继就工业发展、农业产业化、三产发展、社区建设、教育强区、农村卫生院建设、安全生产工作等50多个课题进行了专题调研与视察,为区委、区政府及有相关部门提供了大量翔实的、有价值的意见。如武陵区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教育工作进行的调研,就教育还存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城乡差距大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向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建议,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教育部门进行了全面整改,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三)不断发展和完善民主评议,创新民主监督形式
民主评议制度是民主监督的一种有效形式,必须不断发展和完善,并形成规范化、经常
化的制度,出台了《武陵区政协关于民主评议工作的实施办法》。近年来,武陵区政协先后对多个部门开展了面对面的评议。评议前,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然后正式确定民主评议单位。评议中,既客观公正地肯定被评单位的工作成绩,又中肯负责地指出问题与不足;评议后,及时将评议情况形成书面材料报送区委、区政府。为了使民主评议不走过场,还对被评单位进行不定期跟踪回访。这样,扩大了民主评议的影响力,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充分肯定,被评议单位认真接受评议意见,并积极整改落实,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水平。实践证明,这种评议形式是创新民主监督的有效形式,在逐步探索的基础上,要不断总结,加以完善。
政协委员担任民主监督员是实施民主监督的经常形式。政协委员担任民主监督员实施民主监督具有经常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对改进部门工作,为百姓说话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武陵区政协每年派出30多名政协委员担任公、法、检、劳动、民政等部门的民主监督员,并颁发了《武陵区政协民主监督员管理办法》,由部门给委员发聘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民主监督与其他形式监督相结合,增强民主监督实效
政协民主监督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既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单纯依靠自身力量,作用势必有限。如果把政协民主监督与党的纪律监督、人大的法制监督、政府的行政监督以及社会舆论监督等各种形式的监督结合起来,则能相互取长补短,形成监督合力。武陵区政协在对职能部门进行评议时,还邀请了市民代表列席会议一起监督。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政协民主监督的独特优势,才能不断增强民主监督的实效。
三、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形成民主监督合力
人民政协具有党派性和界别性的特点,智力密集、联系广泛、位置超脱、渠道畅通。履行民主监督职能,要发挥政协的特点和优势,充分调动各民主党派、广大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民主监督合力。
(一)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作用
民主学派的成员是各方面的代表人士,其中有许多专家学者和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发扬民主、广开言路,鼓励民主党派、工商联对党委、政府的各项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要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智力优势,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以及地方的重要决策执行,进行综合性的监督。
(二)充分发挥界别的作用
由界别组成是人民政协组织的显著特色。充分发挥界别在民主监督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整体水平和监督实效。要根据界别的特点和要求,发挥界别优势,进一步畅通发挥界别作用的渠道,积极开展政协各界别的民主监督,充分调动各界别民主监督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探索发挥界别民主监督作用的方法和途径,努力提高界别民主监督的水平和实效。
(三)充分发挥政协各专委会的作用
政协各专委会是政协常委会和主席会议领导下的经常性工作机构,承担着政协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重要任务。各专委会要坚持“突出重点、注重精品、量力而行”原则,选择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的课题,深入调查研究,开展咨询论证,提出建议或有关报告,有效地实施民主监督。要充分发挥专委会职能,加强与党政部门对口联系单位的协商与沟通,督促其认真办理政协的建议和提案,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反馈,不断增强民主监督的实效。
第三篇:关于完善村级民主监督的实践与思考
加强村级民主监督,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需要,是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莲都区XX年年推行了以“契约化管理、程序化运作、长效性推进”为主要内容的村级民主管理规范化工作,今年又着手建立村民监督委员会,使村级民主监督逐步实现由单一监督向全方位监督、由事后监督向全程监督的转变。
一、村级民主监督工作的主要成效
(一)完善了民主化村务管理制度。针对村级决策不民主、村务不公开、财务不规范等情况,在全区各行政村建立了一套制度体系,所有制度都在村“两委”联席会议、党员大会讨论、修改基础上,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张榜公布。主要包括三类制度:公开制度,如村务公开制度、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制度、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民主听证会制度等;管理制度,如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职责规范,如会计委托代理中心工作职责、村务公开监督小组职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站制度等。
(二)创立了契约化村务管理模式。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前提下,从农村实际出发,通过合同、协议、纪要等书面契约的形式,对农村重大事务、群众关注的问题进行规范。把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及村规民约具体到契约中去,使村务管理公开透明、责权明晰、执行有据、运作规范,形成有法有据的治理模式。其内容主要涉及财务管理、集体资产承包、土地承包管理、村庄规划和建房管理、政务决策等9个方面。
(三)推行了程序化村务运作流程。以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为核心,依据村务的不同内容,制定村务运行流程,设定村民自治路径。凡涉及村民利益的事,村“两委”根据既定的操作流程,在一定时限内,按程序、有步骤地逐一实施。主要有五套议事流程:一是规划、重大政策、工程项目流程。凡涉及规划、重大政策、工程项目等工作必须事先征求村民的意见,最后由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把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落到了实处。二是集体资产经营流程。非大额度收支要向党员大会、村民代表通报;大额度收支要经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讨论,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表决;承包经营方案和较大数额的集体资产经营项目要进行民主听证。三是招投标流程。在招投标流程中,增设了村理财小组、监督小组、村民代表讨论,民主听证,党员大会讨论,村民代表表决等环节,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得到落实。四是财务审批流程。完善村级会计委托代理中心、民主理财小组和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实行“三笔会签、三级审批”,即所有支出票据都必须有经手人、证明人、审批人的签字。所有支出票据报销需村级审批、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再报会计代理中心监督核算。五是村干部误工补贴流程。各村在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村干部误工补贴标准和发放流程,使村干部误工补贴更加符合村情、民情。
(四)建立了长效化村务监督机制。今年,结合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莲都区在紫金街道、碧湖镇、太平乡建立村民监督委会员会试点工作。村务监督委员会由村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并授权,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独立行使监督权。重点加强对村级财务、村集体资产、重大事项及重大工程项目等村干部用权用钱行为的监督。村民监督委员会的建立,为农村干部群众搭建了村级民主监督新平台,有效落实了村民监督权,进一步激发了村级民主监督活力。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年来的工作,莲都区村级民主监督逐步走上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轨道。但在村级民主监督工作的一些关键环节,尤其是村级民主决策、民主管理过程中的监督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部分农村党员干部侵犯村民权利、侵占集体利益、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违法违纪案件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乡镇(街道)对村级民主监督工作重视不够,对村干部的管理存在认识上的误差,认为农村实行村民自治,不宜多管。一些乡镇(街道)以成绩论英雄,对村干部出现的问题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政策,助长了村干部的霸道之风,脱离监督的习气。有的乡镇认为村官“权小位卑”,加上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开展村级民主监督意义不大,以致对村干部重用轻教、重用轻管。少数乡镇干部为了能让村干部配合自己做好中心工作,不敢轻易得罪村干部,对存在的问题睁只眼闭只眼,甚至放任自流。
(二)制度执行不到位。一是村务公开不到位。重形式轻实效,走过场,使公开制度形同虚设,有的村一年公开一次财务状况,有的为了迎接上面检查时才临时公开,有的公开的内容不完整。二是制度得不到有效落实。农村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制度虽然逐步健全,但按制度办事的自觉性不够。三是重大事项决策上不够民主。在涉及农民群众利益重大事项的决策上,部分村还是由村两委会甚至是村支书、村民主任讨论决定,村民和村民代表直接参与讨论决策的机会比较少。
(三)监督检查不到位。一是内部监督乏力。村民参与监督意识不强,部分村民集体观念弱化,对不涉及个人利益的事漠不关心,存在不愿监督、不会监督、不敢监督的问题;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未能正常开展,议事权、监督权、罢免权未充分行使;村干部接受监督意识不强,实行“家长制”管理,独断专行。二是外部监督不力。乡镇(街道)对村干部监督管理不到位,特别是对财务管理不够重视,“村账乡管”制度没有得到有效落实,有的乡镇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办公室变成了村会计凭证的“保管站”,没有发挥对村账的审计监督作用。如该区塔下村村民主任黄某某, 利用职务便利,个人签字、盖章,5次挪用公款共计270万元,至今尚有60万元没有归还,给村集体经济造成了重大损失。
(四)工作开展不平衡。村级民主监督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村与村之间开展不够平衡。如村级民主管理规范化试点小安村,建立健全了19项制度、5项程序和12项规范式契约文本,民主监督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相继荣获市新农村示范村、省级整治示范村、四星级民主法制村、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又如紫金街道水岭根村确定了“村两委干部不参加村集体建设项目招投标”的硬性规定,取得了很好效果。但也有一些村村民代表会议、村民主理财小组等民主监督组织形同虚设,没有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
三、强化村级民主监督的对策
(一)教育造势,以教育培训为基础,增强村干部法制意识和村民的民主监督意识。一要提高村干部民主管理村务能力。结合村两委换届,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村干部管理村级事务、依法治村、民主管村的能力,增强村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和监督意识。二要提高村民参政议政能力。利用普法教育、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等载体,对村民和村民代表进行培训,开展形势政策、民主法制等教育,使村民正确行使民主监督权利,提高参政议政能力。三要提高农村财会人员业务能力。举办专门培训班,加大对农村财会人员和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业务能力,强化责任和法律意识。
(二)制度制势,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构建村级民主监督长效机制。一是健全村干部廉洁自律相关规定。制订《农村党员干部廉洁自律行为规范》,建立村干部勤廉双述制度,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成员在有关会议述职述廉,由参会的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进行询问和质询,并开展民主测评。二是落实村级财务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村级集体资金管理办法》,落实资金审批、领用制度,加大大额资金管理力度,严格执行大额款项支出审批制度,统一实行支票结算。三是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定《村级财务管理责任追究办法》,明确村党支部书记、村民主任、村报账员、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办公室人员、乡镇(街道)农经员等人员在村级财务管理中承担的职责,加大对村级财务管理违规、违纪、违法事件的处理力度,确保责任追究执行到位。四是完善村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体系。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延伸到农村,完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网络体系,形成区、乡镇(街道)、村三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体系。
(三)监督定势,以强化监督为重点,建立健全村级民主监督网络。一是建立村民监督委员会。加强宣传引导,选好试点村,结合实际提出切实有效的村务监督委员会选举办法、工作制度和流程,确保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稳妥有序地推进,搭建好村级民主监督新平台。目前,莲都区在试点基础上正在全区范围内推进这项工作,预计2010年全面完成。二是建立派驻村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制度。由住村干部担任所在村监督员,向乡镇(街道)纪(工)委和所在村党支部负责并报告工作,监督所在村双委班子成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决定以及国家法律、法规等情况,督查所在村实施项目建设等资金使用情况,抓好村务、财务公开等工作,协助乡镇(街道)纪(工)委做好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制度建设和案件查处工作。三是配齐配强村党支部纪检委员。村纪检委员对所在村支部党员特别是两委班子成员行使监督权、批评教育权,包括对有轻微错误者进行规劝及违纪违法行为先行初查权,并有向上级纪委报告权。负责所在村党支部的纪律检查和信访工作任务的具体落实。通过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纪检委员的作用,来强化村级组织党内约束机制,预防和减少村级班子成员和党员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
(四)惩处遏势,以案件查纠为手段,狠抓各项民主监督制度的落实。一是加强对村干部经济行为的督查。建立健全“三年一轮审”、村干部离任和村级工程项目必审制度,推进村集体经济审计监督的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二是进一步强化对村级财务的监管。认真落实“村财乡管”各项制度,充分发挥乡镇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办公室作用,认真履行财务分析和财务监督两大职能,对出现的一些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专题研究,提出改进办法和措施;对审核不符合财务公开要求的要责令纠正,对规避公开程序、搞虚假公开的要及时严肃查纠。三是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近年来,莲都区先后查处了灯塔村、塔下村、丽南村、下南山村主要干部违纪违法案,有效震慑了违纪违法分子,同时充分发挥查办案件在治本方面的作用,针对案件中暴露出来的苗头性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制定措施,完善制度,堵塞漏洞,推动村级民主监督制度的有效落实。针对当前农村实际,重点要严肃查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侵犯民主权利以及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侵害集体和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案件,严肃查处涉农资金使用管理中和农业基础设施、社会公益事业等项目建设中的违纪违法案件。
第四篇:增强中小学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增强中小学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发表时间:2008-4-1 8:47:0
1内容提要:实效性是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生命。如何增强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本文就建立分层递进的道德目标,注意德育对象的全体性、整体性和因材性,树立学生是道德活动主体的观念,重视道德需要和道德情感的研究及加强以自我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研究和实践做些思考。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为此,广大德育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不少的成绩。本文认为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学校德育工作进一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德育改革,主动适应当前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改革需要的积极举措,也是增强德育工作生命力之所在。本文欲就如何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谈一些思考。
思考一:建立分层递进的道德目标
不少人已对当前我国的道德目标做过研究,本文认为道德目标缺乏层次性,德育目标与学校受教育者实际存在较大“坡度”,是当前道德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而上述问题所引发的后果是:过高的道德目标使很多人(尤其是缺乏社会生活基础的学生)难以做到,而缺乏层次的道德目标则不能很好区分什么是道德要求和什么是道德追求,导致基本的道德要求被忽视而无法落实。这种重道德追求而轻视道德要求与“应试教育”结合在一起所产生的社会后果是:在教育道德对象时,学校道德教育采取精英主义立场,学校德育的天平向少数学生倾斜,热衷于抓尖子、抓典型,而忽视甚至放弃了多数学生;在德育过程中,重道德认识的灌输,轻道德体验、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培养和塑造;在德育效果上,学生主体由于面对过高的目标要求,很容易培养这样一种学生,即在学校里能自觉按学校要求去做,是“好”学生,出到社会则按自己的要求去做,是个“差”学生,形成“虚伪”人格。就目前而言,本文认为加强基本道德要求的研究刻不容缓,学校德育工作要加强与社会、家庭的联系,在做好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套基本的道德要求,让学生从基本的道德要求做起。学校则要努力创设道德教育的软环境,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分层次、有步骤的引导学生从低向高,脚踏实地的从基本的道德要求向较高的道德追求迈进。
思考二:注意德育对象的全体性、整体性、因材性
承认教育对象的全体性,就意味着在学校道德教育中,不但要保障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权力,而且还应创造条件,给学生予均等的机会,促使学生在道德教育中不断提高道德素质。随着世界教育改革的深入,公平、民主、人人成功等观念已深入人心,并成为衡量教育改革成败的重要依据。有些国家甚至主张:“政府决策的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要建立起适合于所有人的学校,而不仅仅是让所有的学生上学读书。每一个人,无论其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如何,都需要并有权享受好的教育。这同时也意味着学习不好的学生应获得‘成功’。”(1)可见,那种只抓少数尖子学生而放弃多数学生的精英主义教育的做法,已被世界教育改革大潮所唾弃。
当前,在学校道德教育中,重视少数所谓“优生”而忽视多数一般学生、或漠视少数“差生”的现象还相当严重,很多老师往往对少数“优生”倾注一腔热情,在学习上给予重点照顾,在道德教育上也给予重点栽培,即使他们犯有这样那样的错误,都能积极调教。而对后进生,一方面觉得学习上笨不可教,另一方面觉得品德差,不可救药,这正是“应试教育”弊病在道德教育领域的具体表现。
学生道德素质的整体性是指学生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全面、和谐发展,形成较为合理的道德素质结构。之所以强调道德素质的整体性,是因为完善人格的培养“不仅限于给学习者坚实的知识和培养他们对继续学习的兴趣,它还应该培养人的行为品行并深入精神生活之中,包括明智、责任感、宽容或敏锐、自立精神在内的行为与包括洞察实质、确切概括、区分目的和手段、确定原因与决策的智能同样重要。”(2)长期以来,在道德教育中,教师们往往过分强调道德知识的重要性,但却它往往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人们知道什么是真理不等于知道为什么这是真理;知道为什么是真理不等于知道应当怎么去做,知道怎么做不等于愿意并真正去做。”(康德语)有学者认为,“现代学力由‘显性(Overt)学力’和‘隐性(Covert)学力’组成,前者以‘知识’、‘技能’、‘理解’为代表,后者以‘关心’、‘动机’、‘态度’为代表„„从显性学力向隐性学力的重点转移,形成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是时代所要求。”(3)美国学者丹尼尔·戈曼在1995年出版的一本名为《情绪智商》的著作中,进一步明确地把情绪智力从人类智能中离析出来,认为:人的成功只有20%依靠智商(IQ),成功更依赖于情绪智商(EQ)。美国70年代兴起的情感师范教育实施计划,就有计划的对师范生进行价值观、情感、人际交往技能技巧教育。在国内,研究道德情感在道德行为形成中的重要性已取得初步成果,章志光教授等研究指出:“人在简单的道德性向品德转化时有一个过渡的形成,这个过渡与一般意识密切相关,由规范行为经验、是非感等的积累与整合并逐渐概括化而形成的道德认知情感系统区,它包括有不同层次,因人而异的道德观念、道德体验、以及由以而产生和实现道德信念、道德理想及价值观的需要等”
(4)。学生道德水平的发展是多种道德素质协调发展的结果,在道德教育中过份强调某方面教育而忽视其它方面势必使人的整体发展受损。
承认道德教育对象全体性和道德素质整体性的同时,还应承认道德教育的差异性,在教育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对于因材性,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墨子等都有过论述,如孔子认为在他的学生中高柴愚笨;曾参迟钝;子张偏激;子路粗鲁等,所说的是在教育时必须对不同学生施以不同教育。在国外,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第一个提出量力性原则,裴斯泰洛齐在他写的教育名著《天鹅之歌》一书中写道:“初等教育的职责,就在于使这些不同的方法和自然的和普遍的法则协调起来,不管人类能力运用的各个方面如何,都使这些不同的能力得到完全的发展。”(5),第斯多惠也指出:“在这方面应当考虑到儿童天性的差异,并将促进其独特的发展。不能也不应使一切人都成为一模一样的人并教以一模一样的东西。”(6),承认差异,(包括承认学生发展或依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式),并从这种差异出发,对教育者区别对待,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改革的要求。正如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的:“我们在鼓励帮助每个人的勤奋努力的同时,仍然不能不承认各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的差异,并且按照这种差异给以区别对待,尽可能使每个人按不同的条件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总目标前进”(7)。
思考三:、树立学生是道德活动主体的观念。
学生是道德活动的主体包含有以下两层含义:一是要充分注意道德教育的对象全体性、整体性和因材性。二是要充分挖掘和关注道德教育的生命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前者是道德教育的现实的、实然的要求;后者是对道德教育的应然要求。我们认为对道德教育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上述现实和实然规定上,道德教育更应注重道德教育的应然和未来。
从道德产生的角度来看,道德并不外在于人自身。它产生于协调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需要,这种需要不仅是一种规范的需要,一种实然的要求,它更是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它直接指向发展人的潜能,创造人与社会的和谐,提升人的存在价值,展示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是一种应然的追求。“对人来说,现实世界是可以改变的,人的活动就是要以他所拟设的可能世界去取代现实世界,正是在这种现实和可能的矛盾运动中„„人的生活才赋有它的意义,这个就是每个人要为实现他所选择的可能世界去努力、奋斗。”(8)也正因为如此,人才能不断超越自己,才能塑造更好更高的品质。
在道德教育中,道德与主体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即不但没有主体,便没有道德,而且即使有了主体,但如果主体并不敬仰和服膺道德,也同样没有道德”(9)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是道德价值存在的真正承载者,它表征作为道德主体的人之存在本身的目的性。道德素质的培养,其实质是弘扬人的主体,换言之,通过道德教育促使主体道德素质的提高,并实现“理性(人)为自己立法”的目的。可以这样说,在道德教育中离开作为道德主体人的积极参与,道德教育将变得“不道德”。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德育实践活动中要观照受教育者的生命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一是生命性作为生命体,学生一方面是一个不断发育、成长的生物体,另一方面又是一个不断获得经验、知识,发展能力的社会人。一个不断发展的生命体,“他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人和其它生物的不同点主要就在于他的未完成性”。(10)因为他的未完成性和无限的发展潜能,作为挖掘、开发这份人类最宝贵的生命潜能活动而出现的教育才体现出它的伟大而高尚,《学会生存》明确指出:教育应把社会的发展和人的潜力的实现作为它的目的。青少年正处在于人生最关键的发展时期,是个性品质发展的黄金年龄,他最具有发展的潜能。把学生作为一个生命的主体,要求我们在德育目标的制定,德育内容的选择及德育过程的引导中,要把他当作一个生命体、一个发展中的人来看待,他有个人的愿望、意志和需要,他有权得到别人的尊重,有权尝试新的生活,只有这样他的生活才变得丰富多彩。多年来,我们习惯于训导、训练,强调灌输、外铄,忽视了学生的道德愿望、意志和需要,忽视了学生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的形成,学生体会不到育德的愉悦和德性发挥所得到的精神满足和道德能力的发展,结果降低了德育的质量。作为生命潜能的开发者——教师,必须要意识到这一点,因为这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关系到学生的将来。这正是常人所说的:赢得青少年,就意味着赢得未来。
二是能动性事实上,学生在德育活动中具有能动性,这是教育的规律,对于教师来说谁都意识到这一点。但也正是人人共知的事,在认识上我们却往往发生偏差,只看到,儿童少年不管在家庭、社会还是在学校,都是在家长、教师和旁人的指导下发展的,所以总喜欢把这一切功劳都归为己有,把他们的教育对象当作一张白纸,成人可以在这张白纸上随意写画,没有认识到参与教育活动的双方都具有能动性。只看到儿童的不足和幼稚,看不到学生旺盛的生命力及其具有多方面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看不到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不可替代的主体)。学生不仅是环境、教育、遗传的产物,也是自己的产物。发展是他的主动行为,缺乏这个主体的教育,都称不上是真正意义的教育。“学生主动性发展,最高水平的能动、自觉的规划自身的发展,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这是我们教育成功的重要标志。”(11)
三是创造性人们在剖析当前德育现状时,总喜欢用“道德滑坡”、“道德失范”等词,感觉到“五天教育抵不过一个星期六”,发出“德育乏力”的感叹。德育乏力,有当前社会存在道德观念混乱,价值多元等客观原因,也有我们教育者教育本身“乏力”的原因,我们不少学校总喜欢设定太多的条条框框,德育实践缺乏灵活性;也有不少教育工作者在教书时忽视了育人,往往囿于课本,唯上唯书,脱离实际,脱离现实,缺乏应有的判断力和批判力,由于灵活性、判断力和批判力缺失,德育自然就乏力,这恐怕难推“统得过死”“内功不足”主客观原因之嫌。缺乏判断力和批判力的教学就很难产生道德问题,缺乏判断力和批判力的教师就很难产生批判的热情和创造的情趣,失却了判断性和批判性的教育就失却了超越性和创造性。卡尔·波普尔曾指出“理论就是问题及对问题的一群尝试性的解 ”,可见问题在理论中的地位有多重要。能否发现问题,能否从表面的诸多问题中去寻找新的问题,这是创造力的标志。判断力和批判力是教师主体对自己所处教育图景的寻根和探求,缺少这一点就很难培养出创造社会新风气和成为社会道德主体的学生。学生掌握道德知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应用,为了运用这些知识去接受和扩展新的知识,这个过程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是与人的生命性、能动性密切相关,伴随他情感、态度、需要的过程,是学生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
人之所以为人,之所以有生命的活力、有主动的追求、有创造的快乐的人之所在。
如此,必然对学校的德育过程提出这样的要求:1、作为德育实践的计划者应对德育工作或德育计划进行定向引导,预测末来社会、家庭、学校对学生“可能”提出的要求,及把握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现状,主动引导学生不断超越原有发展水平;2、作为道德实践的实施者,不应单纯对受教育者进行简单的规范灌输和行为约束,而应把他在追求道德需要的实践活动中,以一个探索者、创造者的主体去认识世界,只有这样,道德素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种互动的关系才能使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得到提升;3、作为受教育者学生本人来说,以主体的身份去参与道德实践过程则显得异常重要,这个过程包含有两个方面:一是作为道德的探索者,在道德行为面前,他具有主动思考、主动选择的权力,另一方面,他需要对主动选择的道德行为的善恶及价值负有责任。我们认为,作为道德的实践者和探索者,学生有主动选择的权力,也就是说,在道德行为上,他选择了善,我们应当及时引导和表扬;他犯了错误,在选择上意味失败(这种失败不是恶),他有权利在失败后做出另外的选择,更何况他有责任纠正错误。当前,我们很多老师默许自己犯有这样那样的错误,但却容忍不了自己的学生犯错误,学生只要一犯错误就入另册,动辙下“病危通知书”,而不是在认真分析后写“诊断书”。对于学校来说,学生以主人的身份去“参与”道德实践,在实践中进行“选择”、“判断”。这是学校道德工作成功的“必要条件”。而对于学生来说,学校如何构筑一个有利于培养和塑造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大环境”,是学校道德工作成功的“充分条件”。有“必要条件”而无“充分条件”或是仅有“充分条件”而无“必要条件”,道德工作都只能是事倍功半。笔者认为,道德教育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校主体而言,其德育管理中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就显得格外重要,所谓“臣以自任为能,君以用人为能;臣以能言为能,君以能听为能;臣以能行为能,君以能赏罚为能”,治国中臣能“自任”“能言”、“能行”有所为,君必须注重“用人”、“能听”和善用“赏罚”,古人管理国家如此,教育亦应有所反思:即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有赖于学校作为另一主体在德育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学校道德工作的主动性,为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创设条件。这种主动性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1、学校应对现代社会对学生道德素质要求具有前瞩性。2、对现代社会多源信息、多样行为的识别具有选择性和引导性,前者是对学校道德教育目标的主动性要求,后者则是对学校道德教育内容的对象化要求,两者均是学校德育管理主体发挥“育德”功能的具体表现。只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和学校主体各自的职能,学生道德素质才能得到提高。
思考四:重视对道德需要和道德情感的研究
素质教育深层次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认识和情感的整体性问题。对培养主体性道德素质教育来说,如何加强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教育则显得特别重要,而对当前来说,重视对道德情感和道德需要的研究则显得尤为紧迫。这是因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人的心理结构中,需要处于核心、主导的地位,从发生学角度来看,是先有心理过程后有个性心理,从现实活动看,对于已形成个性的人来说,具体心理活动总是在个性制约下,以个性为中介展开,在个性心理中,个性倾向,包含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和世界观,其基础是需要”(12)。情感是人类主体对事物能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而产生的心理体验。情感与需要是密不可分。它们同属于人类的“获得性遗传”。在德育过程中,道德需要和道德情感的揭示和体验是主动的,这种主动表现在,道德情感作为道德需要满足与否的内心体验,“既提示个体道德需要的存在,又对这一需要的满足与否作出及时的反映,积极的道德情感可以强化某种道德行为以刺激同一性质的道德需要的发展,而消积的情感体验则指向某种道德行为和需要的抑制,同时提示和强化某种方向相反的道德需要”(13)。此外,道德需要和道德情感对道德信念有原初动力和放大增益作用。所谓道德信念,它是个人认为自己一定要遵循的,在人的意识中根深蒂固的道德观念。一般来说,它不是单一的某种心理成分,而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有机统一,也就是说要确立从知到行的关键环节(即道德
信念),要让个体践行某一准则,一般要有三个标准:1、懂得道德规范,掌握道德知识,而且相信它的正确性,并将之作为行动的指南与原则,道德评价的标准。2、道德观念的实现与否,会引起强烈的情感体验。3、用坚强的意志去努力实现自己的道德观,维护自己道德观的正确性。由此可见,道德信念的强度不仅取决于某种思想的正确性,更主要取决于人的道德需要和道德情感。虽然一定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意志也有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一面,但单靠道德认识、道德意志产生的力度是不够的,只有道德需要和道德情感的参与,才能有新的策动力和对道德意志有增益作用,增强“动机激活的阈限”。这已经被国内和国外道德教育实践所证明。
思考五:加强以自我教育为主的德育方法研究和实践
当前我国学校德育主要通过德育知识的灌输、教育者人格的示范及现实中榜样典型的树立、集体舆论等方法实现,这些方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方法存在的不足也日益显露出来,具体表现在:忽视作为主体的学生其潜在的能动性,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及道德的内化过程,忽视学生的道德实践等。随着社会的进步,素质教育思想的确立,人们对道德教育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协调和规范人的行为上,更多的是作为主体的人不断发展自身的潜能,解放人的个性上来。所以当前在德育方法的选择上要优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创设民主的对话形式,使学生能真正投入到交流、对话中来,并从中进行启发教育。其次,要认真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分清某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应达到的道德水平和因个体经验、阅历的不同学生个体的道德成熟水平。第三,注意克服学生品德心理结构中只重知、情、意、行“四”因素的探讨,应从两个层面来探讨学生的品德心理结构:一是从品德的基本心理即知、情、意、行“四”因素来进行探讨。二是从品德结构的个性水平来研究。第四是要注意道德教育的理性化,即受教育者在接受道德认识,形成道德情感并实践道德行为时,促使学生的道德思维形成,使之不但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对道德进行反省和评价,它强调的是作为道德主体的学生以自我修养、自我完善为目标,是对自己的一种自我控制。所以我们德育工作者,更应重视能体现人自主性、能动性原则的自我教育方式,让学生主动拟定教育计划,通过自觉的内心体验、民主讨论、平等对话和交流,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完成思想道德的转化,以增强学生在多元社会、多样行为中提高自己的道德评价水平,增强抵制各种不良思想的能力,以达到“自育乃育人之本”的目的。
注:
(1)文吉吉:《人民教育》97年第2期第14页
(2)s.拉塞克G.维迪努著:《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教育科学出版社92年版第146页
(3)钟启泉:《教育研究》97年第2期第46页
(4)章志光著:《学生品德形成新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6)张焕庭主编:《西方资本主义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版第207、367页
(7)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78年版第7页
(8)鲁洁:《道德教育,一种超越》《中国教育学刊》 94年第6期
(9)夏伟东著:《道德素质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91年第149页
(10)《学会生存》 教育科学出版社96年196页
(11)《中国教育报》 98年6 月30日叶澜文
(12)白先同、吴佩杰:《德育新观念论纲》《教育学》人大书报资料中心)95年第2期
(13)《中国教育学刊》97年第1期第8页
第五篇: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思考
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思考
本文以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为研究对象。近年来伴随着增强企业政工工作实效性的呼声日益强烈,如何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引入创新元素则成为当下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国有企业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主人翁意识的组织文化,并在组织文化的驱动下使得企业内部普遍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然而,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以及80后逐渐成为企业员工中的主力军,如何在新时期针对新生力量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便值得思考。
不可否认,国有企业具有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和优势,并在长期的工作中总结出了许多值得传承的举措。但是若将过去的那种说教形式不加改造的移植到当下,其所形成的效果便不言而喻。实践证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围绕着目前经营管理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来展开,才能在问题的解决中体现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实效性来。
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新时期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
新时期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频率减少
正如上文指出,国有企业历来重视对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经常性的工作开展,提升了员工企业主人翁意识。然而,处于经济转型期的当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频率却减少了。伴随着西方企业管理理论的引入,国有企业普遍按照:绩效工资、奖金,以及股权激励等形式,来增进员工的工作热情。诚然,上述形式确实在一定时段起到了明显效果;但是,在员工物质需求处于非饱和状态的情形下,未来国有企业还将不断增大上述形式的力度,方能维持其激励效果。
(二)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效果弱化
目前,国有企业在对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其效果出现了明显弱化的趋势。从员工所反馈的信息,不难发现:大多数员工在面对思想政治教育时,态度则体现的非常诚恳;然而,在接下来的工作岗位时,却依然如故。反观这一现象,其不仅浪费了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还造成了员工对组织的腻烦心态。从组织行为理论的视角,来考察员工负面情绪将产生的后果,其必然降低员工与机器设备的优化组合效率,不利于员工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三)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模式单一
国有企业在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国有企业在党委的领导下,坚持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政治学习;同时,针对员工在工作中出现的思想情绪问题,实施面对面的谈心活动。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保证,提升了国有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然而,在现阶段价值观念多元化的背景下,如依然固守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模式,必将在弱化其效果的同时,还将影响该项工作在员工心目中的权威性。
二、针对问题的反思
为何国有企业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会出现以上三方面的问题,如何在新时期改观目前的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则成为反思的出发点。这里笔者需要指出,问题的出现不仅归因于客观因素的作用,也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具体而言,针对问题的反思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
1.时代主题的转变。我国目前仍处于经济转型期,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必然存在商品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负面影响。诸如,马克思指出的“拜物教”观念,也客观的存在于当下。由此可见,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代主题较过去更加关注员工的生活物质福利。同时,社会存在的诸多不公问题,包括:贫富差距拉大、区域发展差距明显等,都锁定了国有企业员工对物质需求的重视,而排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
2.员工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员工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实则为环境使然。必然,人在改造着世界的同时,也将被世界所改造。为此,在国有企业员工群体中存在着明显的时代痕迹。即:目前正面临退休的老员工,普遍具备较强的政治素养和岗位意识;而现阶段已进入国有企业工作的80后青年人,则具备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由此可见,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取决于对这批青年人的教育效果。
(二)改观现状的出发点
1.与企业发展目标相融合。所谓“实效性”可以理解为:能切实解决企业的经营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受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性决定,其主要在员工思想意
识领域解决工作态度、岗位意识等方面的问题。在企业目标管理的内在要求下,必然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发展目标相融合,即分别针对企业的长期、中期、短期发展目标,紧密围绕员工在岗位意识领域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工作。从而,在“态度决定一切”的认识上推动企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2.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契合。从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历史特征来看,其往往归企业党委主管并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工作范畴。关于这种制度安排的好与坏,我们难以在主观上给出优还是劣的判断。但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方法论下发现,相对独立的工作单元往往导致思想政治工作与现实岗位需求相冲突。为此,该项工作应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契合。或者来说,即使不在制度安排上将思想政治工作划归人力资源部门,但也要在工作开展中适应人力资源管理的切实要求。
通过以上的反思便可知晓,须在工作手段创新、顺应员工物质利益诉求、培养员工的职业观念等方面下工夫,才能最终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三、反思基础上的工作模式构建
不可否认,在强加企业党建工作的宏观要求下,各类型国有企业都在思想政治工作开展领域进行了有益探索。以下三个方面的模式构建也只是笔者在工作中的体会,且仍能对企业该项工作的具体展开提供启发。
(一)创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
要使青年员工尽快的成长起来,就需要为他们营造出一种争先创优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下,青年员工那种不服输的精神将直接支撑他们积极工作。同时,这种氛围的营造,也应当成为企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体的措施可以为:
(1)经常组织青年员工进行技能比赛;(2)定期组织青年员工进行野外拓展训练。通过这种方式,既满足了青年员工集体归宿感的需要;又使得思想政治工作能灵活的与之思想特征相适应。
(二)重视国有企业员工合理的物质利益诉求
不可否认,现在员工所面临的生活压力比较过去已明显增加。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交换都以货币为媒介。这就使得他们在生活压力的改善方面,主要建立在生活费用增加的基础之上。同时,只有在改善了生活压力的前提下,员工才可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在工作之中。这是符合唯物主义的观点。因此,企业管理者不
应回避员工希望获得物质利益的诉求,这是时代变迁所形成的客观因素使然。设立一系列职务晋升机制,按正常渠道增进他们的福利待遇,并伴随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这样一来三管齐下必定事半功倍。
(三)引导员工形成良好的职业观念
国有企业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楷模的树立不能丢掉。正因为青年员工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通过引入企业发展历程中的楷模榜样,将给予青年员工内心深处强烈的震撼。最终,起到引导他们形成正确工作态度的作用。伴以企业传帮带制度的建立,又必将通过中年员工的言传身教不断感染青年员工。最终,促进员工整体良好职业观念的形成。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不难看出,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不仅是对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切实反映,也是其在当前整体功能弱化下的必要工作导向。
四、结论
国有企业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主人翁意识的组织文化,并在组织文化的驱动下使得企业内部普遍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然而,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以及80后逐渐成为企业员工中的主力军,如何在新时期针对新生力量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便值得思考。反思便可知晓,须在工作手段创新、顺应员工物质利益诉求、培养员工的职业观念等方面下工夫,才能最终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当然,各类型国有企业还应结合自身的发展战略、组织文化等要件,进行适应性的工作创新,这样才能满足工作实效性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