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推进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的情况汇报
推进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的情况汇
报
推进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的情况汇报
在省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大力推进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承接产业转移各项工作得到有力推进
省政府下发了粤府〔〕22号文以来,市、县两级政府领导非常重视,部门积极主动,使我市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一系列工作得到了有力的推进。
一是市政府成立了市推进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领导小组,组长由市政府副市长担任,成员单位由市发展改革局、经贸局、财政局、劳动保障局、国土资源局、国税局、地税局、环保局、工商局和广电集团分公司等25个单位组成,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解决产业转移园区建设中的有关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工作。
二是市政府领导亲自带队到开展经贸活动。去年以来,市长、副市长多次带队,组织各县产业转移工业园和1月认定的大涌产业转移工业园,基本情况如下:
1.龙江产业转移工业园总体规划用地面积433公顷,园区划分为两大区域:一类工业区布局火机制造和制衣行业;二类工业区布局家具行业,其中打火机企业800亩、制衣企业2800亩、家具企业亩、生活区900亩,厂房建筑面积200万平方米。到底止,已投入园区开发资金亿元,首期开发建设800亩现已基本开发完毕,园区实现了“五通一平”,园区内的道路、供水、排水、供电、电信以及污水治理等基础设施已完成,外部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投入4600万元。市安排的扶持资金为1334万元,其中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为560万元,用于配套设施完善的资金为774万元,主要是配套建设园区的员工宿舍大楼、饭堂以及图书室、文娱体育设施等。
目前已签订入园协议的企业达到25家,投资总额亿元,其中已签订正式协议与在建的项目有17个,占地面积712亩,投资额亿元。已建成项目12个,投资额亿元,就业人数2460人,其中本地就业人数799人。入园企业主要是打火机、塑料制品、不锈钢系列、建材化工等来自产业转移企业。具体情况如下:
火机行业。现有火机厂2家,生产工人900多人;
不锈钢产品行业有康纳公司、雅昌公司,已投入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约800多万元,目前正在装机调试;
塑料制品行业有昊杰厂、德天厂、海量厂和德塑厂4间塑料厂,生产均正常。
此外,还有上品化工厂、奥森农药等企业都正在生产或试产。
园区招商发展势头良好,正在洽谈的企业有10家,目前园区厂房或工业用地供不应求。
2.大涌产业转移工业园园区总体规划面积为12329亩,其中近期规划开发2781亩,首期开发800亩。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渐推进”的开发建设步骤,实行高标准抓好园区的开发建设,致力将园区建设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资源共享、规模化经营的现代化园区。园区以市场为导向,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创新能力强、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好的大型投资项目为主攻目标,重点发展以板材家具、金属加工、服装鞋业、汽车配件、电子装配、农副产品加工等为主体的产业项目。
该园区全部建成后可引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家左右,规划企业职工人数万人,预计可接纳达60亿以上固定
资产投资项目,可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增值税亿元,利润18亿元,所得税亿元。
目前,园区共有750亩土地已平整,可为入园项目提供建设用地。市下放的省级产业转移补助资金1333万元已到位。其中,投资150万元直径400mm的自来水管已铺设到园区入口,并铺设了700多米的临时水泥通道;投资300万元园区企业用电的开关站已建成,投资3000万元具有省内先进水平的110千伏水口变电站也建成投入使用。
目前签订入园项目14个,总投资亿元。其中,投资300万元的汽车贸易城已于8月底开业;总投资额为4400万元的5个服装加工项目正在筹建当中。
此外,与客商签订合同的项目还有:①鑫源公司金属加工项目,投资额3000万元人民币;②茂丰实业发展公司10万立方板材加工项目,投资额9000万元,并在6月底举行了奠基仪式;③香港兴利家具集团有限公司20万立方中
纤板及家具生产项目,投资额9000万元;④香港润田控股有限公司年产400万件高档玩具、手袋加工项目,投资额5000万元;⑤金典家具有限公司竹木和灯饰加工项目,投资额6000万元;⑥香港飞景科技有限公司三元催化转化器项目,投资额6000万元。以上项目总用地面积为2230亩。
三、推进与申报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情况
目前,我市还有两个山区县和正在申报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其中,县与大沥镇签订了建立大沥产业转移工业园协议。工业园首期开发用地已落实公顷,有20多家企业意向入园;县则与黄埔区签订建立黄埔产业转移工业园协议,总体规划用地面积为433公顷,首期开发用地50公顷。
9月,两个拟申报的产业转移工业园均完成了产业转移工业园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业园规划设计,环评报告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均已完成并
通过了专家论证评审。
9月底,县的产业转移工业园的“环评”已获省环保局办公会议通过,与两地的产业转移工业园联席会议制度与转移工业园的认定申请书已获市政府和市政府批准。县的产业转移工业园全园“环评”工作正在进行。
目前,由于省政府对前期认定的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进行督查,修改与出台新的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认定办法,对现在产业转移工业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新的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认定工作从去年底开始暂停。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建设用地指标缺乏,申请手续繁琐,批复时间长,建设用地远远未能满足产业转移需要。
二是开发资金缺乏。因征地费用高,园区地处丘陵地带,地形起伏大,开发成本较高。山区县经济基础薄弱,影响了开发建设。
三是园区离经济发达地区远,道路
欠发达,给入园企业带来运输成本大,原料供给难以及招工难等问题。
四是电力缺乏不稳定,特别冬夏两季,经常停电,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
五是建设用地报批费用大,给开发建设带来难度。
五、加快推进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的建议
一是建议对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用地报批收费给予优惠,如:简化手续,报批优先,收费优惠。
二是建议加大园区建设资金的扶持力度。
三是建议多推荐符合转移条件且山区县可接纳的,又能给山区县带来较大经济效益的企业落户园区。
四是建议在用电、工商、税务等方面给产业转移企业给予优惠。
六、下一步工作设想
进一步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和《广东省经贸委关于印
发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认定办法的通知》精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力度协调、指导和帮助山区县加快推进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和申报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的认定,努力把我市建设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工作推上新台阶。
一是认真研究解决当前我市在推进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充分发挥“市承接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各成员单位按各自职能相互配合,共同研究、协调、解决我市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中的各种问题。
二是加快已认定的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建设进度。对龙江产业转移工业园、大涌产业转移工业园,双方要落实好联席会议制度,认真研究落实合作协议的各项内容,筹集资金,做好规划,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园区发展政策和管理制度,建立项目库;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把合作方更多的产业、项目转移到产业转移工业园,形成产业聚集。
三是正确选择和承接转移产业。根据我市目前的产业基础、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结合产业结构的布局和调整新规,今后我市承接产业转移,要符合《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鼓励发展类产业和改造提高类产业的要求,重点选择创税型、科技型、生态型产业。对列入限制、淘汰类的产业不予承接,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四是密切留意省政府对新认定园区的政策调整以及重新开启认定的时间,加快产业转移工业园全园“环评”的工作进度,争取我市所有山区县都有获得省政府支持的产业转移工业园。
第二篇:推进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的情况汇报
在省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大力推进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积极承接XX产业转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承接XX产业转移各项工作得到有力推进
省政府下发了粤府〔2005〕22号文以来,市、县两级政府领导非常重视,部门积极主动,使我市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一系列工作得到了有力的推进。
一是市政府成立了XX市推进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领导小组,组长由市政府XX副市长担任,成员单位由市发展改革局、经贸局、财政局、劳动保障局、国土资源局、国税局、地税局、环保局、工商局和广电集团XX分公司等25个单位组成,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解决产业转移园区建设中的有关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经贸局),负责处理日常工作。
二是市政府领导亲自带队到XX开展经贸活动。去年以来,XX市长、XX副市长多次带队,组织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赴XX、XX、XX、XX、XX等XX地区开展推介XX投资环境和经贸交流合作活动。
三是由市经贸局牵头,组织XX、XX、XX、XX四县到XX、XX、XX、XX等地了解产业转移的有关信息,开展双方共建产业转移园区的洽谈活动。
四是市政府制订了推进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的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任务和职责,多次召开市直25个成员单位联席会议,研究解决我市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一系列问题,加快了我市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建设进度。
五是山区县政府积极主动开展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4个山区县政府相继成立了专门工作机构,主要领导亲自抓,相关单位和人员积极、主动与XX地区洽谈共建产业转移工业园,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效。
二、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工作取得新突破
1.XX龙江(XX)产业转移工业园总体规划用地面积433公顷(6500亩),园区划分为两大区域:一类工业区布局火机制造和制衣行业;二类工业区布局家具行业,其中打火机企业800亩、制衣企业2800亩、家具企业2000亩、生活区900亩,厂房建筑面积200万平方米。到2007年底止,已投入园区开发资金1.1亿元,首期开发建设800亩现已基本开发完毕,园区实现了“五通一平”,园区内的道路、供水、排水、供电、电信以及污水治理等基础设施已完成,外部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投入4600万元。市(省)安排的扶持资金为1334万元,其中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为560万元,用于配套设施完善的资金为774万元,主要是配套建设园区的员工宿舍大楼、饭堂以及图书室、文娱体育设施等。
(一)火机行业。现有火机厂2家,生产工人900多人;
(二)不锈钢产品行业有康纳公司、雅昌公司,已投入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约800多万元,目前正在装机调试;
(三)塑料制品行业有昊杰厂、德天厂、海量厂和德塑厂4间塑料厂,生产均正常。
此外,还有上品化工厂、奥森农药等企业都正在生产或试产。
园区招商发展势头良好,正在洽谈的企业有10家,目前园区厂房或工业用地供不应求。
目前,园区共有750亩土地已平整,可为入园项目提供建设用地。市下放的省级产业转移补助资金1333万元已到位。其中,投资150万元直径400mm的自来水管已铺设到园区入口,并铺设了700多米的临时水泥通道;投资300万元园区企业用电的开关站已建成,投资3000万元具有省内先进水平的110千伏水口变电站也建成投入使用。
三、推进XX与XX申报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情况
目前,我市还有两个山区县XX和XX正在申报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其中,XX县与XXXX大沥镇签订了建立XX大沥(XX)产业转移工业园协议。工业园首期开发用地已落实50.84公顷(762.6亩),XX有20多家企业意向入园;XX县则与XX黄埔区签订建立XX黄埔(XX)产业转移工业园协议,总体规划用地面积为433公顷(6500亩),首期开发用地50公顷(750亩)。
2007年9月,两个拟申报的产业转移工业园均完成了产业转移工业园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业园规划设计,环评报告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均已完成并通过了专家论证评审。
2007年9月底,XX县的产业转移工业园的“环评”已获省环保局办公会议通过,XX与XX两地的产业转移工业园联席会议制度与转移工业园的认定申请书已获XX市政府和XX市政府批准。XX县的产业转移工业园全园“环评”工作正在进行。
目前,由于省政府对前期认定的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进行督查,修改与出台新的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认定办法,对
现在产业转移工业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新的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认定工作从去年底开始暂停。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建设用地指标缺乏,申请手续繁琐,批复时间长,建设用地远远未能满足产业转移需要。
二是开发资金缺乏。因征地费用高,园区地处丘陵地带,地形起伏大,开发成本较高。山区县经济基础薄弱,影响了开发建设。
三是园区离经济发达地区远,道路欠发达,给入园企业带来运输成本大,原料供给难以及招工难等问题。
四是电力缺乏不稳定,特别冬夏两季,经常停电,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
五是建设用地报批费用大,给开发建设带来难度。
五、加快推进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的建议
一是建议对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用地报批收费给予优惠,如:简化手续,报批优先,收费优惠。
二是建议加大园区建设资金的扶持力度。
三是建议多推荐符合转移条件且山区县可接纳的,又能给山区县带来较大经济效益的企业落户园区。
四是建议在用电、工商、税务等方面给产业转移企业给予优惠。
六、下一步工作设想
进一步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试行)》和《广东省经贸委关于印发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认定办法的通知》精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力度协调、指导和帮助山区县加快推进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和申报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的认定,努力把我市建设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工作推上新台阶。
一是认真研究解决当前我市在推进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充分发挥“XX市承接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各成员单位按各自职能相互配合,共同研究、协调、解决我市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中的各种问题。
二是加快已认定的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建设进度。对XX龙江(XX)产业转移工业园、XX大涌(XX)产业转移工业园,双方要落实好联席会议制度,认真研究落实合作协议的各项内容,筹集资金,做好规划,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园区发展政策和管理制度,建立项目库;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把XX合作方更多的产业、项目转移到产业转移工业园,形成产业聚集。
三是正确选择和承接XX转移产业。根据我市目前的产业基础、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结合产业结构的布局和调整新规,今后我市承接XX产业转移,要符合《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修订版)》鼓励发展类产业和改造提高类产业的要求,重点选择创税型、科技型、生态型产业。对列入限制、淘汰类的产业不予承接,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四是密切留意省政府对新认定园区的政策调整以及重新开启认定的时间,加快XX产业转移工业园全园“环评”的工作进度,争取我市所有山区县都有获得省政府支持的产业转移工业园。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第三篇:产业转移汇报11.16
广德县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汇报
县发改委(2011年11月16日)
近两年,广德县立足县情,深入研判形势,积极转变产业承接思路,牢牢抓住新一轮产业转移机遇,大规模、高起点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有力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广德县情简介
广德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全县总面积2165平方公里,辖5镇4乡、33个社区和106个行政村,人口51.5万。区位优势明显。地处皖苏浙三省八县(市)交界处,东临杭嘉湖,北倚苏锡常,是我省唯一同时与苏浙两省毗邻的县份,是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第一站。318国道、申苏浙皖高速、宣杭铁路和3条省道贯穿全境,素有“三省通衢”之美誉。历史积淀深厚。置县于东汉建安初年,距今有1800多年历史,先后归属于吴、越、楚国。吴越文化、楚文化与徽文化、中原文化的相互交织,铸就了广德人民热情豪爽、包容好客的性格特征。生态环境优良。有万亩竹海、千顷卢湖和“天下四绝”之一的国家风景名胜区太极洞,是辐射江南数千里的祠山文化发源地,是省生态建设试点县、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中国生态旅游百强县。物产资源富饶。是国家首批命名的“中国竹子之乡”、“中国板栗之乡”,拥有竹林90万亩,毛竹蓄积量居安徽省第一、全国第六;板栗面积25万亩,列全
省前茅。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具有开采价值的有铁、煤炭、石灰石等30多个品种。
二、我县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做法
(一)确立主导产业,明确承接方向。
“十一五”初期,考虑我县工业经济总量较小,产业发展基础较薄弱,全县基本围绕已有的机械制造、金属深加工、精细化工、农产品加工、信息电子、纺织服装箱包等产业实施全面招商,短期内对加速全县发展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资源要素环境的变化,特别是进入“十一五”末期,县委、县政府意识到这种招商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必须重新确立新的产业承接方向。2011年初,县人代会通过“十二五”规划,确立了 “工业强县”发展战略,把机械装备、信息电子产业作为“十二五”期间全县发展的主导产业,研究出台了《广德县机械电子行业招商指南》,重点开展主导产业招商。
(二)开展产业招商,实现挑商选资。
自确立主导产业后,我县坚持把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税收贡献大、辐射带动力强的机械电子产业作为主攻方向,积极承接通用和专用设备、电气设备、通讯电子设备、汽车零部件制造和高端电子元件、器件等产业,着力引进规模型、核心型和外向型企业。围绕龙头企业、专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积极承接上下游企业,将产业集群式引进作为重点,不断优化整合产业链条,努力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同时,积极承接商贸、中介、物流和餐饮休闲等服务产业,加快提升园区配套服务水平。
(三)优化空间布局,建设“两区两园”。
根据全县各地资源环境状况,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不断调整优化全县产业布局,由原来的“一区九园”、“一区五园”调整为现在的以“两区两园”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坚持园区联动发展、错位发展。省级广德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信息电子和机械装备制造业,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广德经济开发区北区(邱村工业园)重点发展汽车零配件、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广德经济开发区西区(誓节工业园)重点发展机械电子配套和农产品加工业,规划面积15.8平方公里;省级新杭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金属深加工和机械制造产业,规划面积16.2平方公里。
(四)严把准入门槛,提升承接水平。
在挑商选资过程中,严格控制项目引进标准。一是坚持科学承接原则,努力做到“五个不招”,即污染难治理的项目不招,有重大安全隐患的项目不招,能耗高的项目不招,耗水量大的项目不招,贡献率低的项目不招。二是完善项目审查机制。出台《关于加强项目准入管理提高项目质量的意见》,对拟入园项目的产业性质、环境影响、投资强度、能耗水平、安全生产评价、预期效益等进行严格审查。三是实行项目联审终结制。对单个部门难以准确把关的项目,由县行政服务中心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项目进行联合审查,实行一票否决、不再重议。四是从严控制“两高一资”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未通过环评的项目,一律不予落户。加强投资项目节能管理和评估,年用电量500万千瓦时以上工业项目,原则上每度用电应交税收1元以上;
年综合能耗3000吨标煤以上工业项目,须报县政府研究决定;从严控制矿产资源开采和加工项目,不再新建矿砂开采、琉璃瓦、莹石浮选、石英砂加工等项目,提高碳酸钙、氧化钙加工项目准入标准。
(五)加强合作共建,实现整体承接。
通过建立政府与政府、政府与园区、政府与协会间稳定的合作关系,及时跟踪研究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动态,促进产业整体有序转移。一是继续深化与上海闵行、松江、青浦三区政府合作,推动产业大规模转移。二是在广德经济开发区内规划建立了PCB产业园、汽摩配产业园2个专业园区,发挥江浙地区行业协会力量,专门承接印刷电路板、汽车零部件企业。三是以位于我县境内的上海市白茅岭监狱2万亩国有农场为载体,加强与上海等地的产业合作,积极探索“合作共建园区”发展模式,大力培育和发展装备制造、信息电子及其配套产业。四是加强与省祠山岗茶场合作,加快广德经济开发区三期建设。
(六)破解发展瓶颈,保障要素需求。
充分利用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加大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申报力度。加快建设用地置换复垦,积极盘活存量土地,全力争取用地指标,保障园区发展用地需求;通过扩充国投公司资本,进一步提升了政府融资能力。积极引进县外金融机构,2011年新引进徽商银行和吴江农村商业银行2家股份制银行。深入推进“金融服务进企业”活动,搭建银政企对接良好合作平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整合各类培训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岗位技术培训。加大就业信息发布频次和覆盖面,引导劳动力就地转移。
认真落实人才引进培养各项政策,鼓励支持引进紧缺型人才。
(七)完善工作机制,加快项目建设。
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全力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及早发挥经济效益。一是分类推进项目建设。按照“签约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达效”,力促招商引资项目顺利推进。加强管理服务,督促社会投资项目严格履约建设。二是完善项目调度机制。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和“3+1”工作机制,重点抓好100个重点项目的工作调度。三是完善项目考核机制。突出项目引进、项目推进和财税贡献,层层构建目标责任体系,建立健全项目工作量化考核和保证金制度,实行周督查、月调度、季考核、年终严格兑现奖惩。
三、我县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取得的成效
近两年,随着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思路的根本转变,全县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成效非常明显。1-10月,全县实现签约项目157个,占目标任务的112.1%;协议引资144.8亿元,同比增长61.7%。其中来自长三角地区项目共130个,占项目总数的82.8%。
(一)承接平台建设日新月异
省级广德经济开发区现已建成近20平方公里,落户企业近400家,其中2010年入驻项目144个。区内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建设正加快推进,上半年又与省祠山岗茶场正式签定合作协议,规划三期的3.25平方公里起步区即将动工建设。省级新杭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16.2平方公里,已开发近4平方公里,落户企业30余家。广德经济开发区北区(邱村工业园)规划面积
12平方公里,已建成2平方公里,落户企业近30家。广德经济开发区西区(誓节工业园)规划面积16平方公里,已建成1.8平方公里,落户企业20余家。
(二)产业集聚水平明显提高
全县两大主导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1-10月新签约项目中,机械电子类项目共89个,占比56.7%。从专业园区来看,广德经济开发区汽摩配产业园累计引进汽车零部件类企业65家,总投资规模达到内资65.86亿元,外资4300万美元。目前已有磐石油压、中鼎汽车工具、天健环保、辰泰汽配等9家投产企业,已开工建设企业27家,其余正在紧张筹建过程中。广德经济开发区PCB产业园落户项目已有12个,投资总额超过12亿元,项目涵盖高端线路板企业、覆铜板企业和配套污水处理厂等。
(三)引进项目质量显著改善
从投资规模看,157个签约项目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107个,协议引资额132.7亿元;1亿元以上项目44个,协议引资额91.3亿元;5亿元以上项目4个;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不断增多,一是高端装备技术项目:如安徽涌诚机械工业机器人及数控装备部件项目、安徽直立曲轴多缸曲轴项目、杭州今胜集团特种钢项目,投资额均在5亿元以上。二是信息电子类项目:如杭州新业科技、柳市电子、扬升电子和新三联电子等高尖端PCB项目。三是新能源项目:如安徽旭日晟光伏科技太阳能光电产品、安徽亮亮电子LED节能灯项目。
(四)集约化发展水平大幅提高
在投资强度上,全县引进项目投资强度平均在180万元/亩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产出水平上,将税收标准控制在10万元/亩以上,已引进项目预期亩均税收达到20-30万元。
(五)项目建设加速推进
今年县委、县政府共确定96个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232.1亿元。其中奖惩挂钩考核项目39个,重点调度项目61个。截止10月底,全县共有90个重点项目超前完成或按序时进度完成节点建设任务要求,占项目总数的93.8%。
第四篇:关于承接产业转移的汇报材料
关于**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中共**区委办公室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区 创新工作方式,全力 承接产业转移,区域经济取得长足发展。2011 年,全区地方生产总值完成 141.16 亿元,同比增长 13.5% ;财政总收入完成 6.82 亿元,同比增长 34.2%;区属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 36.8 亿元,同比增长 28.7%。2011 年 8 月,我区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先进县市区; 2011 年 3 月、2012 年 2 月 先后 2 次荣获全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二等奖,在全省县市区中均排第 17 名。
一、主要 成绩 1、园区有大变化。一是定位功能初显。围绕高科园“工业新城、绿色新区、承接产业转移样板区、两型社会示范区”的战略定位,科学规划“一园五区”即“电子信息产业园区、铜加工产业园区、食品加工配套园区、承接产业转移园区、综合服务区”。二是配套设施加强。目前,高科园基础设施及配套累计完成投入 7.5 亿元,建成区面积 12平方公里,“四纵六横”路网全部成型。水、电、讯等配套全力跟进,紫霞安置小区、工业新城大厦等配套项目全面启动。三是管理机制创新。在高科园享受凤凰园工业园现有省级工业园有关政策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在建设上市区共建共享,较好地理顺了体制机制。2、项目有大发展。一是洽谈项目落户多。
第五篇:肖志恒常务副省长充分肯定江门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
肖志恒常务副省长充分肯定江门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
2011年12月13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肖志恒率省经信委副主任林位超等省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在庞国梅代市长和钟军副市长的陪同下前往江门产业转移园开平园区实地调研园区规划建设和招商引资情况,调研期间肖志恒常务副省长对园区的建设及引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江门产业转移园园区发展势头好。
肖志恒常务副省长一行考察了江门产业转移工业园开平园区内的广东海鸿变压器有限公司,详细询问了该公司产品的科技含量、研发情况、国内外市场拓展情况及用工情况等,并寄语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开发出更多新产品,继续做大做强品牌,努力拓展国内外市场。当得知开平园区两年来已拒绝多个污染企业及不适合园区产业发展方向的项目进园后,肖志恒常务副省长充分肯定了园区的发展理念。最后,肖志恒常务副省长对江门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发展提出几点要求:一是要按照“工业新城、城市新区”的定位,高起点做好规划;二要整体布局好园区道路及管网建设,努力实现集约化建设、集约化管理;三要继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通过与商会合作共建工业园,吸引更多外地产业、企业转移到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