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注重创新树亮点 转变理念促发展
注重创新树亮点
转变理念促发展 持续推进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再上新水平
各位代表、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赣州管理中心2012年工作会议暨一届三次职工代表大会,共谋发展之路,同绘和谐蓝图。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交通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高速集团工作会议要求,认真总结2011年工作,全面部署2012年工作,动员全体干部员工立足新起点,抢抓新机遇,鼓足新干劲,努力推进高速公路事业实现新发展。
下面,我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2011年工作基本回顾
2011年,在省交通运输厅和省高速集团的正确领导下,赣州管理中心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加强领导班子和员工队伍建设,全体干部员工按照集团“四大定位”战略要求,精诚团结,勤勉敬业,与时俱进,务实创新,较好地完成了迎国检工作任务,全年共征收通行费10.27亿元,圆满完成通行费超10亿的征收目标,应急指挥体系建设、综治安全、企业文化建设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坚持统筹兼顾,构建两种模式
1、构建精细化的日常管理模式。坚持改革创新、科技兴路,不断完善管理运行体系,积极探索精细化管理模式,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提升内部管控能力,强化现代企业意识和效能意识,做好适应企业化机制运营的各项工作。
完善制度体系,加大执行力度。结合现代企业管理的特点,大力推行对所属单位和机关员工绩效考核,有效提升了运营管理水平和员工综合素质。进一步完善了《党委议事规则》和《总经理办公会制度》,切实做好督查督办工作,对会议形成的决议进行定期回顾反馈,确保执行到位。
创新管理理念,提升管理效益。积极倡导节能减排和低碳环保新风尚,促进机关厉行节约。重点加强对隧道通风照明、收费广场照明等关键部位的管理,确保各项节能节电措施到位。加快推进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整合内部资源,积极发挥视频网络会议系统作用,节省了人力、成本和时间,降低了安全风险。
按照企业化管理要求,积极创新、细化和完善财务会计制度。通过实行全面预算控制管理,加强了收入成本管理和控制,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率先在集团范围内实施财务委派制,增强了对基层单位财务工作的监督与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强事中审计和内部审计工作,促进财务管理及预算控制健康发展。提升队伍素质,促进管理效能。不断完善三级培训教育体系,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培训,相继举办了综合行政、党务、工程招投标、票卡稽核等多种培训,满足了员工的业务学习需求。
坚持以打造高素质管理团队为目标,分批组织中层干部到周边省份或兄弟单位学习交流,吸收先进管理理念。并与江西财大MBA学院联合办班,迄今共举办了9期MBA核心课程培训,全面改善了中层干部的管理知识结构。同时大力开展机关人员岗位学习交流,锤炼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员工队伍。
注重做好人才的储备和引进工作,对系管、票卡稽核、电工、驾操员等特殊岗位人员实行入库管理。坚持竞争择优的原则,组织实施了部分中层副职竞争上岗考试,确保了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
完善制度手段,维护安全稳定。扎实开展内部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通过现场办公及召开群众座谈会、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倾听员工诉求,化解一线矛盾。
不断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完善对口部门的机构设置,为下属单位配备专职安全员,进一步强化基层安全管理工作力度。着力抓好安全生产日常管理,经常性开展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及时消除盲区和死角。积极构建安全巡视、养护巡查、综合援助、路况调查四位一体制度体系,有效整合路段资源,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形成了安全生产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出台了《基层单位责任风险奖惩办法》,加强了对所属单位党政主要领导的管理和考核,从而填补了基层管理的空白地带。
同时把廉政建设作为维护安全稳定的重要内容,切实增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大力强化责任意识,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一岗双责制,落实监督机制,强化对重要工作环节权力运行的制约力,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确保党风廉政不出问题。
强化保障措施,实现平稳运营。认真总结好路段接管工作的经验,为保障隘瑞高速公路的平稳运营,中心扎实做好前期筹备工作,通过领导蹲点驻守、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岗前培训和一对一模式对口援建等手段,为做好隘瑞高速公路前期筹建工作和顺利开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构建常态化的应急管理模式。
在做好日常管理各项工作的同时,中心极力搭建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加强高速公路的应急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危害,保障司乘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建立了集中统一的组织机构。通过应急指挥中心统筹负责应急工作的管理、指挥和调度,各基层单位相应建立应急值班室,组建应急分队,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立体网络。积极构建综合援助、收费管理、养护管理、民兵预备役组织、其它突发性事件五种应急模式,根据突发事件涉及的内容和自身工作职责及时投入运作,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建立了规范有序的工作机制。先后制定完善了《应急指挥体系联动机制》、《应急值班制度》、《通讯联络制度》等工作制度,同时进一步完善了收费、养护、群体事件等突发情况下的应急预案,规范了各种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流程。
构建动静结合的信息通道。通过建立智能交通系统和在桥梁隧道加装探头,在巡查车上设置红外线探头等方式,实时掌握道路、车辆动态。建立完善了路况巡查和路况信息发布制度,在此基础上,中心还积极与高速交警、路政部门协调,以应急指挥中心为平台,搭建起了三方信息共享快速通道,建立起联勤联动工作机制。
开展扎实有效的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人民武装部和民兵预备役组织建设,将中心三分之一以上的员工作为预编民兵纳入到民兵范畴,由各基层单位每月自行组织训练,打牢基础;挑选党员骨干及退伍军人组建了一支60人的常态化民兵应急分队,每月集中进行体能素质、保通保畅、应急维稳等专业训练,作为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机动力量。在两个养护中心及桥隧所分别设立应急物资储备基地,配齐抢险机械设备,做好应对常见突发事件的物资储备工作。
(二)坚持重点突破,塑造两个窗口
中心坚持以“精细养护、文明收费”为发展重点,结合“四容四貌”整治和“一大四小”绿化建设,不断提升路况水平,打造了一批亮点示范工程,同时大力强化收费管理及品牌服务建设,坚持收费管理“软硬”两手抓,建立健全文明服务长效机制,促进了征收工作的稳步开展。
1、大力推行精细化养护。
在管养里程不断增加、管养任务日益增大的情况下,始终牢牢把握日常养护这条主线,坚持推行精细养护,认真实施各项重点整治工程,提高了养护管理水平和公路路况水平,为社会创造了“畅、安、舒、美”的行车环境,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被省政府授予“十一五”全省“抓养护、迎国检”先进单位称号。
完善精细养护措施。重新制定了《预防性养护管理办法》、《桥梁养护管理制度》和《日常养护工作管理办法》等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桥梁隧道定检机制,对养护运行机制、水毁抢修、大中修等方面的管理与考核制订了严格的实施细则,从制度上保障了精细化养护的实施。
始终把精细化管理作为贯穿施工组织设计的第一要求,坚持推行外业施工和内业整理、养护管理和养护施工、日常小修保养和路面施工的同步精细化,同时对瑞赣、鹰瑞路段的养护内业整理立卷归档做到提前规划,严格遵照迎国检的相应要求实施到位。
注重道路养护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推广使用,在路面裂缝相对集中的路段广泛使用沥青抗裂贴,路面原始病害得到有效的处理,为加铺罩面打下可靠的基础。在全省首次对隧道路面进行温拌沥青超薄罩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消除安全隐患并着力打造亮点工程,重点实施了大广高速赣州至泰和方向K2965+971—K2976+571长下坡路段安全改造,改善了该路段的安全行车状况,减少了交通事故率。泰赣高速公路十公里隧道群及长下坡路段隐患治理的经验,被省政府作为范例,在全省得到借鉴与推广。
全面完成路面维修及四容四貌整治工程。坚持精细施工,切实做好施工现场监管,加大工程质量控制力度,较好地完成了路面维修工程,提升了路面平整度和路面完好率两项关键指标。同时集中力量对桥涵水系及公路附属设施等进行了全面整治清理,进一步提升了高速公路服务功能,美化亮化了路况整体效果。
大力推进“一大四小”绿化建设。围绕打造绿色生态通道的目标和努力方向,在绿化管理养护、互通区绿化以及赣州枢纽苗圃的建设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如期完成了所辖路段7个互通和10个所站绿化完善、4对隧道广场绿化提升、2对服务区绿化改造、中分带和部分碎落台加密补植等项目。绿化效果初步显现,其中赣州枢纽苗圃和黄金互通绿化被列入全省高速公路绿化典型示范项目进行推广。
2、抓紧抓好通行费征收和品牌服务建设。
按照集团抓好“三个服务”和“五个统一”的要求,坚持收费管理软硬两手抓(一手抓应急事件处置、一手抓文明礼仪服务),积极开展“收费员岗前心理调查”,促进了征收管理和品牌建设的同步开展。
收费管理制度得到完善。制定完善了《收费管理“两手抓”实施办法》、《费收工作考核规定》等一批规章制度。认真落实收费绩效考核机制,坚持定期考核与通报制度,从严执纪,规范收费行为。完善了费卡提成分配办法,坚持经济利益向一线人员倾斜,激发了收费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收费培训力度得到加强。积极组织收费骨干参加厅、集团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经常性开展收费管理人员的集中培训和所站自主式培训。业务培训工作由抓基础过渡到抓重点,系统组织了服务礼仪、收费安全、收费廉洁防范、收费软件运用培训,通过组织集中培训和考核过关相结合的办法,做到了培训工作的常态化。
大力推行收费轮岗制度,通过对部分所站系管人员交叉轮岗,帮助国道收费站、高速公路系管人员相互熟悉各自业务知识,更加有效地发挥了监控监督职能。堵漏增收力度得到强化。为有效打击逃费行为,中心坚持打防结合,加强了对“绿通”、免收证的查证验证工作,加大了对逃费车的打击力度和内部稽查力度,切实做到了“应免不收、应征不漏”。2011年,共查处逃费车1200辆次,追缴通行费近30万元。
品牌服务得到延伸。首先是不断赋与品牌服务新内涵。积极推进收费服务品牌创立及延伸工作,推出了“心悦客家”、“情满红都”、“真情赣州”等文明服务品牌,为车主用户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成为展示高速公路对外形象的窗口。
其次是不断探索品牌服务新课题。针对收费难度不断加大、收费服务过程复杂多变的特点,坚持收费管理软硬“两手抓”,不断完善服务考核评比机制,积极开拓人性化管理新途径,建立了内外和谐的收费环境。
在外部管理上从优化通行环境入手,加大收费秩序整治力度,在各收费站大力推行收费联防模式,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业联防队伍,负责处理各类收费矛盾纠纷和“绿通”车辆查验工作,避免了收费人员与车主用户直接发生冲突,使收费人员能全身心地做好微笑服务及规范服务,进一步提升了文明服务和收费应急水平,营造了畅通、快捷的收费环境。
同时建立内部激励机制,坚持开展“服务之星”、“服务委屈奖”评比活动,通过适度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激发收费人员做好文明服务的热情。其中“服务之星”评比由评比小组定期组织考核,采取暗访的方式确定人选,保证了评比结果的公正性和被评人员的示范性。
进一步创新思路,引入“收费员岗前心理调查”新概念,注重探寻收费人员的内心变化,通过建立收费员岗前心理状况晴雨表、举行心理咨询培训讲座等形式,向收费员传授心理调试、自我减压的方法,帮助收费人员树立积极乐观的工作心态,使文明服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坚持创新思路,打造三个亮点
1、打造综合援助新亮点。
提升服务能力。继续发挥综合援助职能,为受困车辆提供简易维修工具及配件,无偿运送燃油、冷却水、药品、食品、衣物等,并提供接送被困、迷路人员等援助服务,切实帮助广大司乘人员排忧解难。2011年,义务援助车辆达到1000余辆,惠及司乘超过2000人。
建立常态化机制。一是建立季度工作例会机制。每季度召开一次综合援助工作例会,汇总好的经验做法,对发现的不足及时进行弥补,同时对该季度综合援助工作表现出色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二是建立人员定期培训机制。定期对综合援助队伍进行文明礼仪、机务常识、汽车简易维修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提升综合援助队员的服务水平和专业技能,着力打造一支专业化、高效化的援助队伍。
做到“四个统一”。即:全员思想统一。多次召开专题布置会,统一全员思想,制定了综合援助工作奖励办法,将思想动员与物质奖励结合起来,推动综合援助工作有序开展。指挥调度统一。建立综合援助工作指挥平台,负责受理求助电话、采集援助信息和指挥调度,同时对各单位的援助区域进行了合理划分,极大地提高了综合援助工作的效率。援助装备统一。为综合援助人员统一配发了服装和标志,并配备专用车辆,对车辆设备外观进行改装,加大综合援助工作力度。操作流程统一。在对综合援助工作的不断摸索总结中,逐渐整理出了一套规范的操作流程,从接到应急指挥中心援助指令前往援助直到援助结束进行回访登记,涉及的主要环节一一进行了规范,让援助工作在提高效率、完善服务的同时也确保了安全。
中心综合援助服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多次被《江西日报》、《江南都市报》、江西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专门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突出企业文化建设新亮点。
中心把文化建设作为单位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客观需求,一方面注重对企业文化的深挖和提炼,另一方面加强对文明创建工作的支持和投入,形成了“两手抓,两手硬”的文化工作总体格局。
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进文化强企战略。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方面采取了宣贯—提炼—深化的工作思路,以企业文化宣贯为基础,进行总结提炼,延伸文化内涵,把企业文化最终融合到主业工作中去。
在文化宣贯上,中心积极做好集团企业文化的宣传普及工作,对基层所站全部统一更换了集团新标识,要求全体干部员工要深刻领会“高速高效、同行同德”的集团精神口号,把思想统一到“四大定位”战略目标上来,树立现代企业意识。
在文化提炼上,根据自身主业工作特点,提炼出了“以路为本,用心服务”的宗旨,总结提炼中心管理文化、养护文化、收费文化、廉政文化,为明确发展思路、规范员工行为等提供了宏观指导。
在内涵深化上,按照集团打造“规范的工作基地、舒适的生活基地、和谐的文化基地”的总体要求,结合自身特点,在基层单位开展“十好”(思想政治好、纪律作风好、班子团结好、同事关系好、学习风气好、工作氛围好、任务完成好、生活环境好、文体活动好、食堂膳食好)所站创建工作,并纳入到绩效考核体系当中,使所站工作生活环境和员工精神面貌都得到较好的改观。
大力推进“五型”(学习型、团队型、服务型、活力型、友好型)机关建设,积极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增强了机关员工的团队意识、荣辱意识和服务意识,机关窗口形象切实得到提升。
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文明创建水平。着力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纽带作用,依托内部网站、文学协会等文化阵地,创作了一批彰显行业特色、切合企业实际的生动活泼的优秀作品,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活跃了基层文化氛围,增强了企业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不断提升创建水平,广泛开展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等创建活动,着力培育先进典型,推动文明创建工作上层次、上水平。深入推进以职工书屋、职工网吧、一种三养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基地建设,让广大干部员工共享企业文化成果。
继续扩大企业文化的对外影响力,积极开展捐资助学、义务献血等社会公益活动,坚持做好遂川县碧州村定点扶贫等工作。2011年,中心被评为“江西省‘十一五’定点扶贫先进单位”荣誉称号,部分单位获得全国“安康杯”优胜班组、江西省“职工书屋”等荣誉。
3、打造思政工作新亮点。
坚持以“促和谐、谋发展“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企业各项工作的全过程,把思想政治工作这条生命线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动力线及队伍稳定的保障线,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解决单位员工实际困难,形成促和谐的助力。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惠民理念,积极为员工排忧解难,继续推动办公生活基地建设,着力抓好生活饮用水、员工交通、宿舍楼改造等热点难点问题,建立帮扶困难员工的长效机制,解决好员工的思想顾虑,促进了和谐氛围的形成。
注重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形成聚人心的向心力。推广普及思想政治工作“三六”(六知晓、六必谈、六必访)工作法,通过及时掌握员工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疏导、心理调剂,解决员工实际问题,进而达到促进工作的目的。
做好形势政策宣传教育,形成谋发展的合力。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把员工思想行动统一到上级对高速公路发展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帮助干部员工思想观念由“事”向“企”转变,结合“爱我高速”主题实践活动,举办了一系列宣传讨论会,引导和帮助员工树立团队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形成广泛的工作合力。
一年来,中心全体干部员工克难攻坚,和衷共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一是日常养护经费较紧张,特别是绿化维护费用相对不足,缺口较大;二是部分所属单位人员不足,尤其是收费一线人手较为紧张,对工作的正常开展形成一定压力;三是个别重点亮点工作落实不力,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四是“五型机关”建设活动主题不够丰富,缺乏计划性和实效性。
二、下一步安排
2012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实现交通大发展大跨越的关键之年。今年的工作思路是:建立长效管理新机制、打造文化服务新品牌、创造和谐发展新环境,抢抓机遇、克难奋进,创新思路、务实重效,持续推进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再上新水平。
(一)建立长效管理新机制,提升管理效能
体制机制是事业发展的基石,我们要站在永续发展的高度,进一步转变发展思路,建立健全日常管理、应急管理、人才培育长效机制,促进管理效能的全面提升。
1、建立规范化的日常管理长效机制。
进一步强化养护日常管理。继续深化养护体制改革,分步完成和实施“管养分离”的目标,并逐步将日常养护与养护专项工程同等纳入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市场。
认真做好养护信息化管理的试点工作,建立一套养护生产管理系统,从技术手段上改进公路养护监管手段和养护基层单位的养护项目运营水平。通过互联网平台定时汇总上报日常公路养护数据,确保管理中心和养护单位能够随时调用和查看养护数据及相关质量信息,进行各种数据汇总和统计,及时准确地了解养护质量情况,提高养护质量管理水平。
不断完善公路养护科研机制,加大与科研单位的合作,开展高速公路养护专项课题的研究,积极推广四新技术的应用,提高养护科技含量。
进一步强化收费日常管理。结合当前收费实际,对现有收费制度进行重新审核提炼,加以修订和完善,建立起完善的收费管理制度。在2011年试点的基础上,在全中心收费单位推行收费站日常管理规范工作。坚持以收费软硬两手抓为保障,切实提高收费管理水平,在确保做好窗口文明服务的前提下,妥善处理收费岗亭纠纷,维护正常收费秩序。
完善收费培训机制,有重点地抓好收费骨干、收费特殊岗位人员培训工作,注重抓好一线收费人员的业务和服务培训工作,继续开展收费业务大比武活动,提高收费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完善绿通查验程序和内部稽查机制,严格落实站长带班制、实时稽核制、预约服务制,促进收费日常管理的规范化
进一步强化内控管理。大力推进机关节能减排工作,制订切实可行的节能、降耗标准和制度,建立节约资源的管理制度和日常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同时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视频网络会议系统的利用率,减少办会成本,积极配合集团做好“OA”办公系统的对接工作,初步形成规范统一、便捷安全的信息网络架构。
继续推进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健全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加大预算编制、执行、分析和考核力度,实行预算奖惩制度。加强财务人员业务培训工作,完善财务人才库建设,对基层财务人员适时进行委派和考核。加强审计工作,坚持事中审计,有效开展预算内审工作。
2、建立体系化的应急管理长效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逐步形成“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应急管理体系,及时有效地处置各类突发事件。要从基础工作入手,不断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民兵预备役在应急工作中的骨干作用。按照“一专多能、一队多用”的要求,抓好专业队伍建设,做好人力资源的统筹规划,打造一支精干实用的应急队伍。配全应急保障物资和装备,确保应急物资随时调用,便于及时处置突发事件。
充分发挥统筹协调和监督指导作用,努力加强对基层单位应急管理工作的督查和指导。进一步加强对重点路段和重点部位的应急管理工作,做到应急有预案、援助有队伍、联动有机制、善后有措施,切实提高应急管理队伍在处置突发事件中的快速反应和协同应对能力。不断完善应急管理考核机制,大力开展应急演练活动,继续推进应急储备基地建设,力求在任何时侯、任何情况都有防患之道,防患之策。
坚持以应急指挥中心为平台,以青年志愿者活动为载体,大力加强高速公路综合援助服务建设,为广大车主用户提供及时、周到、力所能及的服务,并从中挖掘典型,努力打造高速公路服务品牌,树立高速公路良好的对外形象。
3、建立多样化的人才培育长效机制。
要继续转变工作观念,努力做好包括人力资源规划、绩效考核、薪资福利、教育培训、员工关系等方面的工作,重点推进工作分析方面的探索,深化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建设,使考核及考核应用更科学、更高效、更具实效性。
加强培训考核力度,形成教育培训考核长效机制,继续完善领导干部、所站中层干部(后备干部)、一般员工三级培训考核模式,根据不同对象进行针对性培训考核,制定员工三年培训计划,修订员工教育管理办法,特别注重对所属单位中层干部和特殊岗位人员的系统培养,从而提高队伍素质,优化人员结构,适应企业发展新要求。
全面推行中层领导干部、部门文员、基层所站中层干部和特殊岗位人员的岗位交流工作,充分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锤炼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推行竞争上岗,建立竞争上岗长效机制,在上一年度中层副职竞聘工作的基础上,开展好机关文员竞聘工作。
不断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造一个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环境;建立一套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管理机制,培养和造就一支精干、高效、廉洁的干部队伍。
(二)打造文化服务新品牌,塑造行业形象
品牌是一种语言,品牌是一种信赖。必须树立精品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提炼品牌精髓,延伸品牌内涵,不断提升高速公路对外的影响力、公信力和认知度,推进品牌战略稳步实施。
1、打造“精心”的公路养护服务品牌。
要以国检创造的佳绩为动力,扎实开展精细化养护、预防性养护,重点抓好泰赣高速公路10公里的技改工程,开展万安、遂川连接线的安全整治工作,并对厦蓉高速公路瑞赣段实施预防性养护,提高现有路面的使用寿命,同时安排专项资金对路面病害和桥涵构造物进行处置,保持高速公路良好的路容路貌,打造畅安舒美的行车环境。
继续推进“一大四小”绿化建设,引进、培养专业绿化养护队伍。建立健全绿化管养长效机制,依托互通枢纽、隧道广场等现有场地,抓好苗木基地建设,做好市场调查,选择合适品种,形成规模效益。
2、树立“用心”的窗口服务品牌。
要在窗口规范化的基础上,坚持集团“服务车主的大窗口”定位要求。打造适合自身特点的收费品牌,以品牌促示范,以品牌促服务水平的提高。坚持以管理规范、服务一流、业务精湛的品牌示范窗口为目标,加强组织引导,提炼品牌精神内涵,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打造一批在省内甚至国内都具有影响力的高速服务文化品牌。在原有的收费品牌基础上,重点打造省界所服务品牌,给予更多的关心扶持,融合深厚的行业文化和独特的人文风情,深挖服务文化品牌内涵,创新品牌建设理念,使之成为体现江西高速公路服务水平的又一张闪亮名片。注重做好服务品牌的配套工作,继续推行“服务之星”暗访机制,规范评比流程,树立一批文明服务示范典型,推出一批服务形象大使,并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调动收费员做好文明服务的责任感和主动性。
在收费管理中不断引入人性化元素,把人文关怀作为加强和改进收费管理工作的新路径,加强收费人员岗前心理疏导,及时掌握岗前收费人员思想动态,注重岗前心理疏导,化解心结,使收费人员心情愉悦地投入到收费工作中,从而保持文明服务的持续性。通过建立良好的激励引导机制,实现定点服务模式向机动服务模式、被动服务模式向主动服务模式、单一管理模式向复合管理模式的转变。
3、树立“核心”的企业文化品牌。
要以打造“五型”机关、“十好”所站建设、“三六”工作法为核心,巩固和发展企业文化建设的特色,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企业文化品牌。
坚持抓总结提炼,切实加强核心价值建设,丰富“五型机关”等活动主题,突出品牌特色推进文明和谐科学发展;坚持抓软硬件改造,继续推行“十好”所站考核机制,保证活动的实效性,不断加强文化阵地建设,继续抓好“一种三养”、“职工网吧”、“职工书屋”建设,构建温馨和谐的员工精神家园,提升员工幸福指数;坚持抓文化惠民,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员工文娱活动为载体,以文化感染人、激励人、温暖人,努力促进精神家园建设,提高员工向心力和凝聚力。
(三)创造和谐发展新环境,务求稳中求进
构建企业和谐与科学发展是统一的整体,没有和谐就不会有科学发展。必须在不断提升运营管理水平的同时,统筹抓好安全维稳、反腐倡廉、民生保障等工作,促进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创造优质的安全运行环境。
要创新方法举措,提升安全维稳能力,切实做好安全生产事故防范工作,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认真执行事故报告制度,及时逐级上报,对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追究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不断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按照“企业提取、政府监管、确保需要、规范管理”要求,切实加强安全费用提取、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安全隐患治理、安全技术改造等安全生产投入,改善安全生产基础条件。
进一步完善安全联勤联动机制,加强与公安交警、安监部门的联络,互相配合、协同作战,落实重点部位安全整治,加强“黑点”路段(即危险路段和事故多发路段)整治,切实消除道路安全隐患。
加快推进安全巡视、养护巡查、综合援助、路况调查四位一体制度体系建设,形成安全生产整体合力。定期组织大型隧道抢险、水毁塌方、恶劣天气的演练,确保所辖路段安全畅通。
2、创造优越的人文服务环境。
要总结创业服务年、发展提升年活动经验,增强为民服务意识,建立健全各项服务工作制度,加强制度执行和落实,规范各种服务行为,落实各项惠民措施,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进一步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寻求政策、经费支持,尽快实施管理中心综合办公大楼建设工作,解决好管理设施短缺的难题。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下基层制度,搞好调查研究,了解基层单位的工作和生活实际困难,帮助基层员工排忧解难,认真落实好各项福利政策,下大力气解决员工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转变员工生活基地建设理念,抓住现阶段楼市走低的有利时机,采取团购的方式,争取以较为合理的价位先行满足部分员工购房需求。
3、创造优良的廉政文化环境。
要将廉政文化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着力构建“大宣教”格局,推进惩治预防体系,筑牢拒腐防变防线。加强廉政教育,以开展整治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为契机,全面加强党纪政纪教育,着力提升干部党性修养,加大作风整顿力度,严肃处理工作中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将廉政建设与中心工作进行统筹考虑,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目标管理体系,重点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制度建设,健全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机制,促进工程项目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强化监督制约,大力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规范权力运行,着力抓好工程项目、廉洁收费、绿通查验和财务及资金管理环节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杜绝违法违纪行为。
各位代表、同志们,“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江西交通发展的蓝图已绘就,形势催人奋进,事业任重道远,让我们在省交通运输厅和省高速集团的正确领导下,继续保持高昂的斗志、蓬勃的朝气,以新的精神状态、新的思维观念、新的工作气象,务实创新,克难奋进,全力推进中心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发展,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第二篇:转变教学理念注重教育实践
转变教学理念,注重教学实践
——杜郎口之行有感
霍山文峰学校汪薇薇
山东杜郎口中学是全国教学先进学校,国家级教师培训基地。为了让教师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其教学模式,更为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把“杜郎口”模式落到实处,增强教学效果。近日,文峰学校组织教师专程前往山东“取经”,笔者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受到了深刻的启示和教育。现将这些感受以及对我校教改的几点不成熟的思考草拟出来,以就教于各位领导和同仁。
一、“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是杜郎口教学的灵魂,“10+35模式”是杜郎口教学质量的保证。“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的前“三”为该模式的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所谓立体式就是:教学目标、任务是新课程要求的三维立体式,将学习任务分配给每个同学、每个小组来完成,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每个小组的集体智慧,展示模块就会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思考与交流;所谓大容量就是: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通过各种课堂活动形式展现,辩论、小品、课本剧、诗歌、快板、歌曲、绘画等等;所谓快节奏就是:在单位时间内,紧扣学习目标和任务、通过周密安排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的效果。
后“三”为自主学习“预习——展示——反馈”三大模块。预习模块主要任务是: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点、难点并初步达成学习目标。其基本过程是,学生根据自学后对文本的把握,教师根据对课程标准的把握,通过师生共同讨论,预设学习目标。然后,学生再通过自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初步达成预设的目标,并对自己找出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生成新的学习目标,为展示课做准备。有了这样充分的预习课,展示课上学生的表现就不足为奇了。
展示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并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本阶段的基本形式一般为: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回
顾预习情况,进行组内、全班的展示和交流。通过形式多种多样的师生、生生的互动学习、感受交流,根据学习进程,不断生成新的学习目标。
反馈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对前面的课进行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本环节尤其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进一步检查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这一环节主要利用好“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战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六”,即展示模块“六大环节”,分别是: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预习交流,明确目标的环节,可以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分组合作,即教师口述将本节学习任务平均分到小组内,一般情况下每组只完成其中一项即可;展现提升,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自己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等;穿插巩固,各小组结合组别展现情况把自己组没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达标测评,教师以试卷或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
预习、展示、反馈三大模块贯穿在一起,就构成了杜郎口中学的自主学习模式的主体。
与我们通常的理解不同的是,其课堂教学预习、展示反馈模块都是占用正式课时的,有时是一节课,有时是两节,也可能是十几分钟,具体时间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而定,但这些环节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这些模块的教学组织形式都主要以小组活动和学生自学为主,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参与为特色,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老师仅用极少的时间进行“点拨”。他们把这种特色叫做“10+35”(教师讲解少于10分钟,学生活动大于35分钟),或者“0+45”(教师基本不讲)。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是同时开放的,所有学生在同一时间里同时用心灵用生命讲述课堂的故事、讲述成长的故事。24个班的课堂形式多种多样,甚至五花八门,“台上”学生或表演、或辩论、或歌唱、或讲解、或朗诵,小品、相声、独唱、合唱、舞蹈、辩论赛、小组展示等多种形式交相辉映;“台下”学生或蹲、或站、或座、或跪,地上、课桌上、板凳上挤成一团,聚精会神、津津有味。课堂的气氛热烈而不失和谐,杜郎口的课堂发言几乎不用举手,学生站起来就说,说完自己坐下另一个接着说,但是由于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常常会遇到两个人甚至几个人同时站起来发言的时候,这时老师也不调解,学生同时说上
一句半句的,就会有人让出来。这样的课堂:没有老师的呵斥、没有老师的监督,没有老师的“谆谆教导”,这里的课堂完全是学生的舞台,老师混杂于学生中间,常常很难辨认。这里的课堂完全是学生自觉的激情投入,他们爱课堂、爱知识、爱学习!
正是这个自主学习模式的运行,使得老师与学生之间有了更多的默契,造就了活跃而和谐的课堂氛围,很好地解决了大班额条件下的合作学习问题、学生主体问题以及面向全体共同发展的问题。
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还给学生,让其从厌学、不学转变为想学、爱学,教师所要做的是切实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以及科学合理的安排教育节奏的本领。以上是这次杜郎口之行让人感受最深的几点,为此,我们需要做的是:
一、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及学术水平
“10+35模式”看似很轻松,实则是对教师教学素养以及学术水平的一大挑战!首先就是如何合理的安排课堂节奏、掌握课堂时间的问题。杜郎口中学的学生们因为已经适应了这种教学模式,课堂上自觉性、主动性都很强,而我校却刚开始践行此模式,学生们的习惯养成需要引导和时间。因此,在现阶段,如何调节课堂气氛、掌控教学进程是对教师的第一大考验,需要教师在不断的摸索实践中总结积累经验。
其次,开放式教学模式中,学生们常会提各种“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问题,这也是对教师学术水平的一大考验。教师只有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提高学术修养,才能避免出现被学生 “问倒”的情况,树立教师的威信。
第二、促使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是单纯的课堂知识接受者,机械地听课、机械地做笔记、机械地写作业。而杜郎口教学模式把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分为预习、展示、反馈三大环节,真正做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而这也对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课前从不预习课文认为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就足够了。杜郎口的展示课环节虽然能很大程度地激发一部分同学的学习兴趣,积极预习、备课,但仍有一部分“懒惰”或“害羞”的同学仍然“得过且过”,没有参于到预习、讨论中来。在当前阶段,这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教师加快对这部分同学以积极引导,让其发现自主学习的乐趣,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形成良性循环的学习习惯!在大力推行教学改革的今天,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教学模式确实为所有的教师指出了一条明路,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教学改革取得的效果,也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教学改革的必要。我们必须投身于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改变自己的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也正是我们文峰学校将要走的教改之路,相信在领导的关心和全体教师的努力下,这条路一定可以让文峰迎来又一个春天!
第三篇:转变教学理念 创新教学设计
转变教学理念 创新教学设计
向 阳(新疆农十师煤矿中学)
小学英语提倡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的教学过程。英国语言学家埃克斯利认为,英语教学
中的“趣味性“是最重要的。兴趣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只有英语学习有着强烈的欲望,才会学得好。而传统的英语教学往往是单纯的读、背等手段来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这与当前课程改革的目的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要改变这种传统的局面,关键有两点:第一,教师的教学理念要转变;第二,教师要对教学设计进行更加深入地探索和创新。
首先,教学要有新理念。
转变教学理念,是指我们一改以往指导我们教学工作的那种传统、单一的、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只是单纯地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指导思想,而是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倡导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生活入手,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知识的过程和体验,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老师不是权威,学生可以大胆提问,大胆质疑。有这样一套教学理念指导我们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全面发展了,连老师也会对自己的教学观、学生观等方面进行重新认识和感悟,从而不断取得收获。
在把握教学新理念这一环节上,我们仍很被动。应该说我们知道如何去做,但要大胆地实践还缺一点点勇气。每一位老师都想把工作做好,把学生教好,为此,我们确实做了不少努力。例如,在课堂上认真观察每一位学生,对于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我们欣喜不已;对于课堂中出现的状况,我们认真的分析、总结。其实,在上课之余,我们更愿意坐在一起对每天课堂中的各种现象、教学中的新点子、新想法说一说、议一议,通过这种交流,教师之间不仅分享了信息和灵感,分享了成功体验、分担了问题,而且在思想的撞击中创造出更多的教学策略,但这还远远不够。要把新的教学理念落实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实践、不断的总结,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我们的教学行为,再用我们教学行为的变化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从而摸索出一条最佳途径,达到我们理想的目标。
其次,教学设计要有创新。
以往,我们的教学设计大都按照预定的目标、预定的内容、预定的进度、预定的环节、预定的方式,有时甚至是提什么问题、由谁来回答都预先规定好,结果,一堂课的整个教学活动是非常紧凑,也极具观赏性,但往往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事实一一教学情境是具体的,不确定的、变化的,而学生又是活生生的、有感情的,他们对于我们传授的知识是怎么感受的,怎么反应、怎么学习、怎么思考、怎么发展、怎么成长我们关注太少。我们往往过多地关注老师的表现,比如,老师的仪表、仪态、怎样设计教案,怎样复习旧知识、怎样导入新课、怎样讲解新知识、怎样板书、怎样提问、怎样布置作业、怎样运用教学手段和方法、怎样突出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怎样把握教学节奏等等。而学生呢,我们似乎把他们当成了陪衬,让他们来配合我们的表演,把他们调教得很听话,这实际上客观地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视学生的情感,而学生的这种发展、这种积极性和这种情感要靠我们去组织和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于做一个会设“陷阱”的猎人,或是通往成功的指路人,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轻松愉快地跌入老师设的“陷阱”。那么应该如何来设这个“陷阱”,就要靠老师去思考、探索。做好这一点,第一,要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例如,小学三年级英语第四单元“We love animals(我们喜爱动物)”,通过老师的设计就可以把教室布置成一个大森林,把学生按组分成不同的动物家族,他们可以互相请客,或者共同举办一次更能让他们接受,学起来又很轻松、愉快。又如,“Let’s eat(我们来吃吧)”这一单元中,介绍了许多美味的西方人吃的快餐,让一部分学生扮成“麦当劳快餐店”里的招待,一部分学生扮成顾客来用餐,设计成有的招待态度生硬,而有的顾客又态度蛮横,经过别人的教育,知道了自己的不文明行为并予以改正等等。这样一设计,既达到了教材中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又渗透了德育教育。如此一来,学生每天不是生活在美妙的童话王国里,就是走进有趣的生活世界,在这种丰富多彩的情境中,他们快乐地感受着故事中的人物、人物中的情感。第二,教学活动要更灵活、更富有创造性;第三,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常换、常新;第四,我们要不断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轻松的学习环境,精心呵护学生的自信与自尊,细心体会他们的心声和感受,与他们形成心灵的互动。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遇到了很多困惑,但这些困惑正是我们在下一阶段工作中积极探索与努力尝试的方向。只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教学行为没有统一的标准,教学方法没有统一的模式,它需要我们主动地去探索、积极地去合作、理性地去思考、大胆地去尝试。
(作者简介:向阳,女,汉族,1975年12月出生,本科学历,毕业于新疆石河子大学外语系,1998年5月参加工作,新疆农十师煤矿中学小学英语教师,小学高级教师职称,新疆兵团优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渴求。尝试了一些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法、联想教学法、竞赛教学法等。在教学中,积极学习教学新理念,不断探索教育规律,努力营造出民主的教学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宽松的学习环境,开放的活动空间,使学生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中学习英语。2004年,她获得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辅导教师二等奖,获“新疆农十师首届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2005年获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辅导教师一等奖,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大赛兵团优秀指导奖,荣获“新疆兵团首届小学英语优质课展评”一等奖,获新疆农十师煤矿“先进工作者”称号;2006年获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辅导教师二等奖;2007年获“新疆农十师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粉笔字一等奖、写作二等奖、简笔画二等奖、口语表达三等奖、综合一等奖,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辅导教师二等奖,获“新疆兵团优秀教师”称号。邮编:834407;电话:0990-727141、***;电子信箱:82795022@qq.com)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2010年3期,http://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以转变促发展
以转变促发展
自我所深入开展“三个转变“大讨论活动以来,围绕三个转变,我室多次召开学习和讨论。大家都充分认识到,熊群力总经理提出的 “三个转变”是集团公司实现“打造国内卓越,争做世界一流”企业的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我所 “二次创业”的助推器,更是我们每个电科人重生的契机。
三个转变首先是以转变思维方式为前提。它就是行动中的指挥棒,有什么样的指挥就会得出什么样的结果。从前我们比较重视项目的数量,而对其质量及效益就比较忽略啦。作为一个保障部门,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服务,只有紧紧围绕我所四个专业方向,四大工作机制提供大量切实可行的第一手信息资料,组织开拓最合理利益最大化的项目申报渠道才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整合资源做大事,是我们的设想,并已付诸行动,我们将全所各相关研究室多年来制订的各种50个标准,整合打包以《军用电磁防护材料标准群》上报立项,预计经费1400万元。此项目的编制成功,将为我所在军用电磁防护领域奠定领先地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转变组织方式是三个转变的灵魂。一室一直以和谐、团结、拼搏、进取享誉全所。更名后的信网中心要打造这样一支队伍:每个人的心都是连在一起的,结合众人的力量,营造一个未来!这就是我室强大的凝聚力。21世纪,个人敌不过团队,个人的成功是暂时的,而团队的成功才是永久的。作为保障部门合作更是必不可少的,大家虽然分工不同,但方向是一致的,那就是实现团队目标。集体的利益和目标永远重于个人的利益及目标,这是我们一直的信念。“我要的是一支拉得出打得赢的队伍。”这一直是刘舰主任对我们的要求,也是一室强大的士气。没有士气的团队,是缺乏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的,而士气旺盛的团队,无论在任何环境,遇到任何困难,都是无往而不胜的。
有了以上两个转变,归根结底要体现在工作方式的转变上。情报组一直是我室的精髓。本着服务、研究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我们不仅大力加强了情报研究立项工作,本月共上报完成高效石墨烯制备技术的跟踪研究、国外隐身技术跟踪研究、国外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电磁防护设计架构与评价技术发展研究、新一代太赫兹及隐身雷达技术发展研究、信息化武器装备科技情报智能挖掘预警系统等5个项目。还将原我室主办出版的《信息快讯》升级为电子版。在我所局域网建设尚未完成的情况下,一改往日《信息快讯》版面少、篇幅有限、信息量不足的弊病。围绕我所四个专业方向及各种管理法规,收集整理了大量信息,为一线人员开辟了一个信息来源的新平台。并协助能产处、鹏跃公司完成上报国家重大科学仪器专项;与长春理工大学进行项目合作;协助编制我所民品产业介绍;设计完成所标(现已进入注册阶段),还有积极运作中的网站建设。这些都是我们努力打造一流服务的具体内容。
成为一支科研过硬、服务一流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团队。是我们三个转变的目标,在转变的过程中,我们一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这将是一次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过程,只有经历了灵与肉的洗礼,才能绽放更美的生命之花。
第五篇:创新农业发展理念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创新农业发展理念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访江苏省委常委、副省长黄莉新
近年来,江苏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全省连续六年保持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好势头。
对此,江苏上下并未因骄人的成绩而满足。省委常委、副省长黄莉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后一段时期,是江苏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时期,必须强化创新发展理念,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江苏特点的农业现代化道路。黄莉新阐述了五个方面的创新。
第一,大力推进思路创新,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子。黄莉新提出,建设现代农业,必须从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着力抓好“两个化”、建设“三个载体”、推进“五个转变”。所谓“两个化”:一个是粮食高产技术普及化,主要通过提高粮食单产稳定粮食总产;另一个是高效农业规模化,主要通过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务农收入。所谓“三个载体”:一是现代农业园区,二是农产品加工集中区,三是农产品市场体系。所谓“五个转变”:即农业增长由主要依靠土地和劳动力要素投入向依靠科技和资本投入转变,农业生产由主要依赖自然生产向发展可控的设施生产转变,农业经营由分散的家庭经营向专业的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农业发展由注重农业的一产向促进农业的一产、二产、三产协调发展转变, 农业功能由以农产品生产为主向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并重转变。黄莉新说,江苏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省份,土地资源紧缺,人均耕地不足1亩,但经济发达、科技力量雄厚,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既是江苏客观要求,也有经济社会条件。转变发展方式,首先要创新和转变我们的发展思路,以思路的创新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二,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黄莉新认为,科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只有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武装农业,才能不断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高农业附加值和经济效益。据记者了解,江苏农业科技水平较高,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55.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个百分点。近年来,江苏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农民教育培训“三大体系”,全面实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三
新”工程,积极培育推广一批优质、专用、特色新品种,着力研发一批节本、高效、安全新技术,加快开发普及了一批立体、生态、高效新模式。同时,充分发挥江苏农业院校多、科研机构多、科技成果多的优势,积极推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深入实施“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健全科技特派员制度,提高农业科技到位率和入户率。目前全省已经组织34家涉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38个县(市、区)进行了挂钩对接,1055名科技特派员已经驻村进行科技指导。
第三,大力推进机制创新,增强现代发展农业活力。“要解决农业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创新。”黄莉新说。她为此向记者列举了江苏近年来在五个方面的的机制创新:一是构建城乡统筹发展机制。
全面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五个一体化”,积极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农业向规模集中,促进城乡资源优化配置,改善农村发展条件和环境。二是完善农业经营机制。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关系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合作经营型、土地集中型和统一服务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土地股份合作、社区股份合作,积极发展劳务合作、供销合作、富民合作,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最重要的市场主体。三是健全促进农民就业创业机制。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就业和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更大力度地促进农民就业创业。2003年以来,全省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40多万人,目前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比重已经达到66%。四是创新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江苏近年来创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管理办法,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稳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五是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机制。加快推进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鼓励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组织,目前已在全省105个县(市、区)开展了农村小额贷款组织试点。同时,健全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扩大高效农业保险范围,切实减轻农业因灾损失,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
第四,大力推进政策创新,持续增加“三农”投入。黄莉新说,按照中央提出的“三个高于”要求,江苏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一是建设安排向“三农”倾斜,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认真组织实施农村实事工程,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进度,确保让农民得益受惠。2006年至2009年,省级投入321.68亿元用于农村新五件实事工程建设。二是政策支持向“三农”倾斜。
在实行“四项补贴”的基础上,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进一步扩大对高效设施农业、农民合作组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补贴,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健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稳定提高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健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认真落实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农村低保标准。三是财政支出向“三农”倾斜。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加快建立财政支农稳定增长机制。认真落实土地出让金、城市建设维护费、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主要用于农业农村等各项政策,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城乡范围。
第五,大力推进管理创新,形成“三农”工作合力。“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就要突破就‘三农’抓‘三农’的局限,大力推进‘以工哺农、以城带乡’,让农民更多地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黄莉新说,创新工作方式,必须坚持计划安排与市场导向相结合,用工业的理念抓“三农”,用项目的办法管“三农”,提高“三农”工作科学化水平。创新财政支农资金项目管理办法,积极推行以结果为导向的分配形式,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各类农业专业协会,为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提供全方位服务。创新责任落实机制,分解目标任务,加大督查力度,科学考核发展成效,定期通报工作进展,确保各项工作按时序推进。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江苏省安排了3000万元资金,专门用于现代农业考核奖励。
黄莉新最后充满信心地说,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江苏作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客观要求。我们在目标定位上要体现率先,工作思路上要勇于创新,改革实践上要大胆探索,这也是推进江苏农业现代化的总体要求。作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江苏要为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江苏特点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作出应有的贡献。
摘自《农民日报 》
2010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