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春晖小学国学教育汇报材料
做一个睿智、负责任的、永怀感恩之心的春晖人。
植养国学古韵
打造品牌学校
郑州市二七区春晖小学,位于美丽的碧云路上,创建于2005年8月,是隶属于二七区教育体育局一所公办学校。目前学校发展到6个年级,27个教学班,1800余名学生,60余名教师。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春晖小学与古诗结缘,又与感恩结缘,因此自建校以来,学校站在“办精品教育,创学校特色,树学校品牌”的高度,把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确定为“植养国学古韵,打造品牌学校”,开展国学特色教育。经过六年的创新与发展,如今,国学教育已融入学校的肌体,文明儒雅的校风已逐步形成,成为河南国学教育的一面旗帜。
一、利用校园文化建设,铸造国学文化特色。
我校占地8597.7平方米,面积不大,建筑也不够现代化,如何实现“走进春晖园,走进快乐园;走进春晖园,走进创造园;走进春晖园,走进成才园。”的梦想,我们想到了精致两个字。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过程中,在精、雅上做文章,充分发挥建筑文化、塑像文化、楹联文化、篆刻文化、园林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国学经典名句、书法篆刻与墙文化紧密结合,古色古香之间散发着浓郁的国学气息;教学楼内,在教室的墙壁、走廊的两侧国学经典名句,诗词歌赋充溢眼帘,让学生在休闲举手投足之间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体现:
1.赋予建筑楼体、各功能室及各教室以古朴优雅的名称。如:教学楼——学思堂,学思堂共四层,分别设置“琴、棋、书、画”四个主题,“琴棋书画”是我国民族文化技能,寓意我们的学生素质要全面发展;办公楼——乐耘楼四层分别设置“梅、兰、竹、菊”四个主题,“梅兰竹菊”是我国花中四君子,寓意我们的教师要有品高质洁的风范。“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综
做一个睿智、负责任的、永怀感恩之心的春晖人。
合活动楼命名为“芳菲苑”,此区域二楼主题为动物乐园,三楼主题为学生精品书画廊。整个楼体呈现古韵之味。
2.教室、办公室和功能室等所有标志牌式样各具特色,左右两侧不同的字体,上面都印有学校校徽图样,让学校的标志渗透到每一个师生的心中,体现一种团队教育和品牌意识。
3.开辟国学经典文学社,增设古筝、书法、剪纸、乒乓球等特色兴趣小组。创办了渗透“国学启蒙”的“向日葵”校刊,让学生更多更深地了解校园文化、了解祖国文化。
4.为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国学经典学习氛围,学校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空间设置国学经典内容。在教学楼内外墙、楼梯台阶、校园围墙上,或诗或画;利用学校文化园地、宣传栏、广播站等宣传阵地,定期开办古诗文专栏,为学生随时随地欣赏诗词文赋营造良好的环境。
5.在营造氛围上,我们不但让学生的眼睛能看到,还让学生用耳朵能听到。我们把古诗词设为上课铃声,每天课间音乐播放古典曲目,让学生在古乐古诗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6.打造特色班级文化,创设个性教室。教室环境我们也要求体现班级特色,除了诗画、诗文,每个班级都要辟有诗园,内容力求展示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如古诗书法、读后感、手抄报等,使校园处处散发出浓浓的古典书香气息,努力营造“热爱经典,走近经典”的大环境。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提升学生的国学素养。“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郑州市二七区春晖小学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建快乐校园为立足点。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犹如一个个快乐的音符,一支支美妙的乐曲涤荡着校园的角角落落,使春晖校园里处处洋溢着
做一个睿智、负责任的、永怀感恩之心的春晖人。
喜悦、幸福与智慧。
1.学校为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特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目前学校开展的兴趣活动小组涵盖了古筝、乒乓球、足球、武术、田径、作文、书法、管乐、美术等诸多方面,每个学生都能通过第二课堂活动施展自己的特长。
2.开设国学校本课程。五年来,春晖小学将经典读物引入课堂,通过诵读熏陶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热爱,让国学内容伴着学生上课、下课,陶冶、感染着他们。学校提出“经典诗文诵读”要三“不”:不是所有的经典诗文都适合诵读,特定年龄的孩子应该读特定的内容;不以同一把尺衡量所有孩子,注意孩子个人的纵向发展;不刻意追求学生读懂,教师力戒“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熟读成诵、贵在积累。如今,春晖的孩子们已经能够熟练地诵读《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百家姓》、《千字文》,并能生动地讲出其中的许多典故。同时,古诗文诵读使孩子们识字量也得到了迅速增加,诵读中学生在无意识状态中自动识字,随着诵读活动开展,识字量水涨船高,特别是低年级表现更加明显。此外,古诗文诵读对提高学生记忆力,专注力都有一定效果。古诗文朗朗上口,颇有韵味,学生诵读起来易上口,易入心。
3.激发学生走进国学经典,净化心灵,培育道德。学校以班级为单位,一是开展竞赛,利用每周五的国学课,教师抽15分钟时间举办擂台赛,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诵诗竞赛。擂台赛的内容可以是各种角度的归类对诗,可以是诗句接龙,可以是你问我答,可以是对歌竞赛,也可以是各种游戏。二是采用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各班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一两分钟时间,开展“每周一诗,每日一成语,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三是开设一分钟电子国学课程。利用学校电子屏幕,精选《弟子规》《三字
做一个睿智、负责任的、永怀感恩之心的春晖人。
经》、古诗词、儒家经典、格言警句等,每天在电子屏幕上滚动播出,让学生在进出校门的短短一两分钟里,受到润物无声的文化熏陶。四是举办国学社,吸收对古诗文兴趣特别浓的学生为诗社学员,并由专任教师组织他们开展改写古诗、活用古诗、欣赏古诗、创作儿童诗等活动,引导他们学以致用。
学生每天口诵之,心想之,行践之,如此耳濡目染,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学校国学教育与学生养成教育的协调发展,使学生日常行为习惯日趋规范。很多孩子心性修养在悄悄变化,“刻薄语、秽污语、市井气”难觅其踪,校园里不文明的行为越来越少,经典名著对于孩子心灵的呵护,精神的滋养已如春雨点点入土。如今,国学诵读活动越来越受到全体师生和家长的欢迎,它使学生的审美情趣不断得以提升。“国学诵读”已成为春晖小学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美德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思想道德教育手段,并逐步显露“教育无痕”的理想境界,为学生发展和生活幸福奠定了坚实的道德基础,使国学经典诵读真正成为了学生养成教育的助推器。
4.“国学教育”思想渗透于各个学科教育领域。譬如古诗文与语文教学水乳交融,“感恩教育”成为班会常规主题,剪纸艺术、国画绽放于美术课堂,中华武术纳入体育课程,民乐旋律奏响音乐课堂,墨海书香飘溢写字课堂,古典名题丰富数学课堂,中医、中药、茶文化常识充实学生头脑等等。力求构建丰富的课程体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爱国主义精神。
学校将安全教育融入国学元素,自编了《交通安全三字经》手册,并编成操。2009年10月学校成功举办郑州市“文明交通进学校”现场会,市政府副秘书长郑灏东及市长助理交警支队支队长常志军等领导对学校具有国学特色的安全教育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作出指示“让郑州市‘文明交通进学校’活动在
做一个睿智、负责任的、永怀感恩之心的春晖人。
二七开花,全市结果。”
5、每年为新生隆重举行开笔礼仪式。端正衣冠、朱砂启智、击鼓鸣志、童蒙开笔、茶敬亲师、赠书识礼等议程让孩子从入学的第一天开始就知道要做个正直的人,高尚的人,有修养的人,有文化的人。同时还领略中华民族尊师孝亲、崇德立志、勤奋学习、仁爱处事的中华文化精神,并从中真切地体会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传统,为孩子们今后成人成材奠定了基础。
6.“感恩文化”教育。学校的校训是“感恩”,提炼了四句感恩箴言“感谢父母给我以生命,感谢老师给我以教诲,感谢朋友给我以帮助,感谢社会给我以舞台”。学校通过形式多样的感恩活动引导学生从感受最深的身边人、身边事开始,让每一位学生树立感恩的意识,学会感恩的本领。学校组织了“感恩的心”主题系列队会活动,并利用升旗仪式、队会、学科教学等进行感恩教育。同时,把《感恩的心》这首歌纳入了音乐课的学习内容中。“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每天早上,伴随着这动听而又感人的歌声,春晖小学的老师和同学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开始了一天的学习和生活。每天课间操全体学生集体表演的《感恩的心》场面宏大,清脆的歌声传递着孩子们的纯真的情感,回荡在温馨的春晖校园。配上孩子们整齐优美的手语操,把学校的感恩教育活动推向了高潮。
7.国学诵读融入课间游戏。每天课间操学生一边背诵《三字经》,一边整齐地做着学校独创的韵律健身操。孩子们做自编的国学操积极性很高,以此为节奏做操,手、脑、口并用,对开发孩子们的智力大有好处。学生创造积极性由此被调动起来,他们把国学经典诵读融进传统的丢手绢、老鹰捉小鸡、跳绳、踢毽子、拍手歌等十几种课间游戏中,枯燥的背诵顿时变得妙趣横生。在校课余时间背诵古典经文已蔚然成风。下课了,孩子们不再打打闹闹,而是饶有兴
做一个睿智、负责任的、永怀感恩之心的春晖人。
趣地做起自编的“国学经典游戏”,互相比赛学习效果。
学校将安全教育融入国学元素,自编了《交通安全三字经》手册,并编成操。2009年10月学校成功举办郑州市“文明交通进学校”现场会,市政府副秘书长郑灏东及市长助理交警支队支队长常志军等领导对学校具有国学特色的安全教育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作出指示“让郑州市‘文明交通进学校’活动在二七开花,全市结果。”
三、国学教育结硕果
创编舞《书童乐》获郑州市2009年校园创编舞一等奖。
2009年5月,学校自编的大型团体表演《中华神韵》在二七区中小学运动会开幕式上首次亮相,获得领导及家长的一致好评:611名孩子用他们稚嫩的声音诵读着中华璀璨的文化经典,用他们纯真的童心感受着祖国悠久的历史。在朗朗的诵读声中,一幅幅唯美、壮观的画卷徐徐地铺开在我们的面前:黄河、长江、武术、脸谱、书简、图腾……孩子们用精彩诠释了经典。《中华神韵》的表演,为运动会增添了浓郁的文化韵味,彰显了体育运动的魅力,同时也让春晖小学向着“植养国学古韵,打造品牌学校”的办学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同时此节目还参加了二七区体育特色项目展示以及郑州市第四届体育节开幕式的表演,并作为压轴节目。(郑州市仅有4所小学参加。)
2009年9月,学校自编经典诵读节目《木兰诗》不仅摘走了郑州市“中华诵——2009经典诵读大赛”第一名的桂冠,还应邀参加了由河南省委宣传部等部门主办的“中华诵——2009经典诵读大赛河南赛区决赛暨颁奖仪式”。在颁奖仪式上,《木兰诗》积极向上的寓意、新颖独特的创意、优雅活泼的舞姿、赏心悦目的古典造型给在场的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得到了河南省委、宣传部长、副省长孔玉芳,河南省副省长徐济超、河南省教育厅厅长蒋笃运等领导的
做一个睿智、负责任的、永怀感恩之心的春晖人。
高度评价。2009年12月19日,《木兰诗》参加了“中华诵·2009经典诵读大赛”全国总决赛,我校作为全国唯一一所中小学参加比赛,被评为大赛唯一特设的一个奖项——优秀表演奖。国家语委副主任王登峰亲自为该节目颁奖。并于2010年1月2日,在中国教育台播放(该节目还在教育部春晚中播出),在国家级的舞台上展示了中原素质教育的成功。中国文明网、教育部网站等媒体争相报道。其中,教育部网编发专条;中国文明网为该节目进行专题报道,并做点评:《木兰诗》编排精巧,并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借助相关艺术形式补充表现作品内涵。春晖小学把木兰花的芬芳从中原大地带到了首都北京,让大家在寒冬里欣然看到经典诵读在校园、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声声不息的春晖!省教育厅、文明办、语委等部门联合向全省发出通报表彰文件。《木兰诗》的成功,离不开学校扎实有效的国学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所取得的优秀成果。
2010年6月,学校主办的《放飞童心 舞动六一》的演出具有“同一首歌”的震撼!从精选节目到舞台设计、从邀请函到节目单、从主持到道具、从服装到音响配乐„„,不仅仅展示了学校国学教育的成果,更重要的是全方位地展示了学校师生的精神面貌和综合素养。
2010年6月25日,美国“汉语桥”交流团24名美国校长到我校,古筝、《中华神韵》、武术、变脸、茶艺等表演等赢得阵阵掌声;书法、国画、剪纸、足球、乒乓球等特色展示让客人兴趣大增,连连称赞。
2010年8月31日,中国男足教练区楚良、傅博,球员于海、冯仁亮来到学校,与学生进行足球互动、交流活动。同时视察了春晖小学体育、艺术等特色项目开展情况,对春晖小学的感恩教育和国学教育给予充分肯定。
2010年10月19日上午,二七区“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二七人”国学教育进校园现场会在我校隆重举行。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副
做一个睿智、负责任的、永怀感恩之心的春晖人。
司长张世平、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刘湘平、河南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文艺、郑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翟幸福、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田保华等领导出席了会议。
如今的春晖小学以独特的办学构想和显著的办学特色名声鹊起,享誉社会。作为河南省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在2010年河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小学生乒乓球锦标赛取得了女子团体第三名、男子团体第六名、男子乙组单打冠军、女子甲组单打亚军和第五名。作为郑州市足球传统项目学校,2010年河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小学生足球锦标赛中,获得女子第一名、男子第五名;在2010年第二届“绿茵地”全国少儿足球夏令营精英邀请赛中,获得U11组全国第三名、U9组全国第五名的好成绩。
学校先后被评为河南省校园文化艺术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小学德育实验学校、郑州市交通治理工作先进单位、郑州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郑州市教育系统“平安校园”建设先进单位、郑州市卫生先进单位、郑州市中小学德育先进单位、郑州市红领巾示范学校、郑州市工会工作先进单位、郑州市电化教育工作先进单位、郑州市第四届教育艺术节优秀组织奖、二七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二七区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等。在刚过去的第26个教师节,学校又被授予“二七区2010年度教育工作特殊贡献单位”,并获得区政府10万元嘉奖,鼓励学校再创辉煌!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春晖小学把校园文化根植于千年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营造出了古韵飘香的校园,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积淀了厚重的国学底蕴。如今,年轻的春晖小学正高举“国学”这面古老的旗帜大步向前,为实现“走特色之路、办优质学校、育智慧人才”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做一个睿智、负责任的、永怀感恩之心的春晖人。
植养国学古韵
打造品牌学校
郑州市二七区春晖小学
2010年9月
做一个睿智、负责任的、永怀感恩之心的春晖人。
第二篇:感恩教育、国学教育汇报
请把你校进行的感恩教育、国学教育活动,形成书面汇报,于9月28号前送市教体局办公室栾主任。汇报包括以下内容: 1.讲课资料来自哪里?
2.讲课人是本校教师还是外聘人员,外聘人员来自哪个单位? 3.以什么形式讲的课?
此书面汇报,请于明天下午3点前送业务科,统一报送。前言
一声声“人之初,性本善”的朗诵,一堂堂别开生面的国学课,一场场生动的专题教育活动,有如一阵清爽的春风吹进民治中学校园,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年轻的民治中学更加充满勃勃的生机。这股春风就是国学教育的春风,她已吹开了民治中学学校工作的一树春花!去年 10月,我校荣幸地成为了宝安区首批28所国学教育实验学校中的一所。我们深知这是上级领导的关怀和信任,是对我们的激励和鞭策。我们知道身上的责任和使命,积极在全校范围内倡导和开展国学教育。我们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某些方面还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现在就把我校在国学教育方面所做的工作和思考向各位领导作一个简单的汇报:
一、着眼感恩文化,倡导国学教育
(一)成立机构、加强领导
我们成立了以陆雄新校长为组长的民治中学国学教育领导小组和校
级国学教育学会。聘请区教育局、区教科培中心领导和专家担任顾问。本学期还成立了三个年级的国学教育分会,这为我校国学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组织和领导保证。
学校领导重视国学教育,“实施国学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开展经典诵读,传承优秀文化”是学校各位校长和主任的共识。大家一致认为,一个民族的复兴,必定也是一个民族文明的复兴,文化的复兴。五四以后,中国的传统文化出现了断层,这是不应有的,可悲的事情,我们不应该让这种情况出现。我们教育工作者,理应肩负起民族振兴、文化复兴的重任。
我们把开展国学教育,用好宝安区《青少年国学文化读本》写进了学校工作计划,成为学校整体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行政多次开会研讨国学教育工作,决心把我校的国学教育工作做好,并力争在全区中学里占有一席之地,取得领先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学校领导的重视是我们学校国学教育顺利进行的保证。
(二)制定方案与计划,有效开展国学教育
去年11月,学校教科室根据《宝安区国学教育实施方案》的精神,并结合我校实际,及时地制定出了《民治中学国学教育实施方案》,从整体上全面规划了近三年学校国学教育实施计划,学校召开专题研讨会进行讨论与论证,认为该方案切实可行,理论性强,可操作性强,安排合理有序,既符合全区国学教育要求,又具有本校特色。本学期制定了《2009年民治中学国学教育工作计划》,方案和计划确保了国学教育实施有效和有序的进行。
(三)用好宝安区《青少年国学教育文化读本》,选编校本教材。学校订购了460本宝安区编定的《青少年国学教育文化读本》,结合学校实际选用了其中的内容,另外还补充了本应属于小学的《三字经》、《弟子规》、《千家诗》等读物。目前正在策划编辑突显学校感恩特色的《感恩文化读本》校本教材。
(四)积极营造环境,创造国学教育氛围。
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从整体布局上突出国学教育特色。
学校的“感恩大厅”内容丰富,突出了儒家文化与“孝”文化。整个大厅突出了孔子与孟子的儒家思想,以及“感恩祖国”、“感恩自然”、“感恩父母”、“感恩老师”四大主题。画面优美典雅,经典与艺术结合,传统与现代融合,既具有教育意义又有审美价值,为师生所喜爱。“感恩园”中的“羔羊跪乳”、“乌鸦反哺”、“苏武牧羊”、“木兰从军”等四尊雕塑生动形象,寓意深长,折射出了浓厚的感恩情怀,令人感动。
“感恩广场”的五位伟人,以其人生中的感恩思想与行动,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也必将影响到我们的这一代学生。各楼层走廊墙壁上的感恩主题画,画面清晰亮丽,主题突出,时刻提醒着广大师生要心存感恩,知恩奋进。
学校网站、宣传栏、班级黑板栏里出开设了国学专栏,宣传国学知识,广播站定期播放经典名篇和经典名曲。“实施国学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开展经典诵读,传承优秀文化”的巨幅标语悬挂在学校教学楼上,十分的醒目。
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校园文化硬件建设,使每一个师生一走进我们的校园就知道我们在干什么,我们追求什么?就知道我们在崇尚感恩文化,我们在大力的推进国学教育。通过营造国学教育的氛围,强化了师生国学教育的意识,使国学教育的思想深入每一个师生的心灵。为我校国学教育的开展和创建和谐文明校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目前我们正重点策划建设学校的“国学展厅”,欲将“国学展厅”建设成为我校极具教育意义的文化创意区,展示中华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活动场所。“国学展厅”将成为我校国学教育工程的又一个亮点。
我们的设计理念是在整个设计方案中,运用现代设计手法、传统文化元素和各类古民俗文化历史遗存符号营造氛围,创造出师生与传统文化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图文并茂,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教育性于一体,融德育与美育于一炉,把“国学展厅”建设成既传统又时尚,既古朴又现代的高品位场所。
“国学展厅” 首期内容构想是,以俯瞰全景式的方式,介绍国学名人、名篇、名画、名曲、名书法,展示博大精深的国学脉络,使师生整体感知国学内涵。
二、抓好师资培训,奠定教育基础
为了学校国学教育的深入开展,我们十分重视师资力量的培养,重视全校师生的全员参与,提高全体教职工的国学底蕴和参与国学教育的热情。
我们重点抓了骨干教师培训和教职工全员培训。
骨干培训:学校语文科组、历社思品科组为主的骨干教师宋光清、姚静、田国宝、肖慧敏、陈洁、陈永杰、任新宇、刘艳智、欧阳素君、卢晓丽、黄燕等老师先后两次参加了宝安区国学教育骨干培训班的学习。通过培训,培养并造就了一批国学教育骨干教师,如教科室宋光清老师参加了《宝安区青少年国学教育文化读本》的编写,11月参加了宝安区国学教育北大高级研修班的学习,参加了《宝安区国学教育实施方案》三年活动计划以及《2009年宝安区国学教育工作计划》的编写制定。多次给师生上国学教育辅导课。
全员培训:去年12月,教科室宋主任从北大国学高级培训班回来,就做了《不忘风雅,传承经典》的专题报告,在学校师生中吹进了国学教育的一缕春风。本学期2月23日,学校又召开了全校性的“国学教育工作会议”,教科室宋主任作了《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的专题发言。内容分四个方面:1.从国际“孔子学院”兴起看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2.从“国学热”看国人的文化自觉;3.从“经典诵读”到“国学教育”看国学教育的发展;4.从“国学进课堂”看我校的国学教育。以其广博的知识和对国学教育全貌的了解和认识,向全校教职工进行了一次非常好的国学教育培训。学校还请来了外省的感恩教育讲师团(再东文化演讲团)来校演讲,对师生进行国学教育培训辅导。
3月,我们还将请来“深圳市育心经典文化传播中心”的专家赖国全先生向全校师生作“读经的孩子更聪明”的专题讲座,进一步掀起国学经典诵读的热潮。
三、构建多样模式,活跃国学课堂
(一)安排时间,确保国学教育进课堂
初一初二各班每周一节阅读课定为国学课。每天早读15-20分钟的国学诵读。我们除了朗读宝安区的《读本》以外,还自行选用了《三字经》、《弟子规》、《千家诗》,每天早读整个校园荡漾着朗朗的诵读声。
(二)构建多样模式,活跃国学课堂
以语文课堂为主阵地的国学课堂里,老师大胆探索,开展了“诵读、感悟、积累、践行”模式的《读〈论语〉学做人》的教学实践;以“搜集、交流、赏析”为模式的“中秋赏月诗会”“经典送别诗赏析”的赏读课、以及主题阅读模式的“唐宋诗词中的月亮”、“文人与花”专题阅读课等形式多样的课堂模式探索。
在其它各学科的教学中要求老师结合学科特点,整合国学知识,有机渗透国学教育。科学组的姜金波副主任常常经典诗文脱口而出,在他的科学课堂上常常出现以诗词设立情景导入的课例,姜老师还专门以“诗词中的科学”为师生们上了一堂非常好的学科中整合国学知识的示范课,做到了科学与人文的巧妙结合。历社科组更是时常结合国学知识,来丰富自己的课堂。音乐美术科组的老师们常常学以诗配乐、诗配画的方法,渗透国学教育。英语教师让学生采取“汉译英”的方式,每天朗诵一句名言或一句古诗。总之,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活跃了国学课堂,也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
四、挖掘国学内涵,丰富主题活动
在国学教育的推进中,学校十分注意结合学校实际,挖掘国学内涵开展丰富的主题活动,并形成自己的特色。将传统国学经典教育与现代德育的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相结合;将日常国学教育活动与国学教育文化周的专题教育相结合。
儒家学说是践行的学说,从“天行分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到“仁义礼智信”,无不强调人的行为,提出了人们行动的目标和做人的准则。我们学校的国学教育融入到学校教育工作的方面面。
(一)国学教育融入日常学习生活,让学生身体力行。
学习传统的儒家学说,首先就是要做一个“真”人。学校在日常教育活动中要求学生首先学会做人,做一个诚信的人,做一个文明守纪的人,做一个感恩知恩,乐于奉献的人。
学校布置学生做感恩作业,写“善行日记”,写感恩感言,举行感恩演讲会,报告会,举行感恩征文比赛,感恩演讲,感恩诗文朗诵会等等,通过日常活动,使我国传统美德在学生身上得到发扬。学校举办师生“书画展”,使学生受到国学艺术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做一个高雅的人。
(二)举办“国学文化展示周”特色系列活动
我们将在每年的11月,举行“国学文化展示周”系列活动。今年的“国学文化展示周”系列活动,我们将开展如下六大活动: 1.我爱读的国学——国学优秀书目推荐与品读:挑选出优秀 的国学著作推荐给学校师生和家长阅读,并在此基础上评选出我校年
度最值得阅读的10本国学著作向师生、家长、社区和国学实验学校推荐。
2.我爱看的国学——精品电视、网络媒体国学节目赏析:推荐央视“百家讲坛”、凤凰卫视“国学天空”等主流电视媒体栏目,对北大、人大、武大等国学主流网站的精品节目进行赏析,提升师生国学修养。3.我表演的国学——“国学经典小故事”校园迷你剧表演赛:收集有德育教育意义的国学经典小故事,将小故事编成通俗易懂的校园剧进行展演,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4.我参与的国学——师生国画、书法展示、经典古诗词朗诵比赛:通过广泛参与的活动,提高大家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提高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5.第三只眼看国学——“对国学教育的思考”教师、家长有奖征文比赛:教师家长对国学教育的认识、建议、冷思考有助有我们更好更科学规划我们的国学教育。
6.感恩的心——民治中学第二届“感恩慈善拍卖会”:感恩教育是我校的校园文化,也是国学教育的实践的重要目标,通过该活动推进我校师生、家长相互感恩、回报社会,构建和谐校园、和谐家庭、和谐社区。
(三)组织国学教育演讲(辩论)赛
我校开展演讲、辩论活动有良好的基础,是具有一定的优势 活动项目。学校的演讲(辩论)队参加宝安区“中学生电视辩论 赛”取得了团体第三名,参加宝安区环保知识演讲赛个人第四名 的好成绩,学校也经常组织演讲赛、辩论赛。本学期将进一步发 挥优势,组建和培训“国学教育”演讲(辩论)队,开展系列活 动。本学期,我们将举行一次“青少年主要应该接受传统思想教 育/青少年主要应该接受现代思想教育”的国学教育辩论赛,通过活动,使师生明确在当今时代进行传统国学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师生热爱、亲近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动性、自觉性。同时,通过活动,培养现代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培养既有中华传统美德又有现代世界眼光的新人。
(四)举行“读书沙龙”和“国学论坛”
我校每学期的第2周都举办“读书沙龙”活动。本学期学校 举行了主题为“阳光 感恩 责任”的读书沙龙活动。读书沙龙的圆满成功,对创建学校书香校园,培养教职工高雅生活情趣,打造教职工阳光向上、知恩奋进心态,营造学校和谐发展氛围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今后还将利用老师们喜爱的这一形式,倡导大家学习国学经典,感受传统文化。
本学期还将在校园网站开设“国学天地”专栏,举办“国学 论坛”,搭建交流平台,扩大教师视野,巩固学习成果,提升学习研究能力。
总之,学校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师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师生全面发展。
五、加强课题建设,抓好课题研究
为了更为有效地推进学校的国学教育,突显学校感恩文化特
色,学校立项了《立足感恩的国学教育研究与实践》校级课题。深挖国学经典中感恩教育的素材,形成以《弟子规》、《二十四 孝》、《菜根潭》、《朱子家训》为主体,包含有感恩故事、成 语、名言在内的《民治中学感恩文化中的国学经典》校本教材。通过课题引领,研究和解决国学教育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
题,摸索提高国学教育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径,总结规律,使学校国学教育深入持久的开展。
在国学教育的推进中,我们结合学校实际,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做到了四结合:国学教育与学校的办学理念总体设计相结合;国学课堂教学中语文主阵地与其它各学科的渗透相结合;日常国学教育活动与“国学教育文化周”等主题活动相结合。借得春风一树花。学校大力开展国学教育以来,师生风貌
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个个讲文明,懂礼貌,行为习惯符合礼仪,真真做到了“读圣贤美文,做少年君子”。一所校风正,学风好,师生素质高的现代化学校正在形成。反思学校的国学教育,也还存在着许多不足。起步晚,国学 教育活动内容欠丰富,主题活动特色还不够鲜明,成果还不够丰厚;全员参与的力度不够大,师生的国学功底不够深厚。总之,与先进学校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
“马不扬鞭自奋蹄”,“知耻不后勇”。我们当努力工作,力争将我校的国学教育发展到一个新的层次,成为宝安区国学教育的先进单位,为宝安区国学教育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深圳市民治中学
第三篇:学校国学教育汇报材料
走进国学经典,浸润师生心灵
——国学教育开展情况汇报材料
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学校办学品位,自2004年,我校开展了国学教育,几年的探索实践,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现将我校国学教育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知行统一,稳步推进国学教育
为使国学教育扎实而有效地开展,我们讲国学教育纳入课程管理,编写了《国学》校本教材,开设国学课程,营造浓厚的国学文化氛围,开展系列主题活动。
一是编写适合而有特色的校本教材。经过几年的摸索,针对我校实际情况,我们编写了一套适合我校学生的校本教材,根据年级不同特点选取不同篇目,每一课包括文字、图片、故事、知识链接。由于照顾了学生年龄特点,这套教材深受广大师生喜爱。
二是将国学教育常规化,确保诵读时间。每天早晨20分钟经典诵读;每周一节经典诵读讲读课;每学期开展两次国学诵读研讨课;每学期末进行国学教师考评和国学特色班级评比。
三是打造国学文化特色。为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国学经典学习氛围,学校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空间设置国学经典内容。在教学楼内外墙、楼梯台阶、校园围墙上,或诗或画;利用学校文化园地、宣传栏、广播站等宣传阵地,定期开办古诗文专栏,为学生随时随地欣赏诗词文赋营造良好的环境。
四是在活动中践行。学校德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就是教会学生做人,在传承国学经典中,优秀的篇目能教会孩子如何生活,怎样做人。
1、开展多种践行活动,塑造完美人格。
为促进师生美好人格的形成,我们先后在学生中开展了评选“孝顺的好孩子”、“文明学生”、“践行《弟子规》标兵”“文明礼仪示范班”等活动;在教师中开展评选“文明教职工”、“文明办公室”等活动。从活动的策划、评选、表彰到总结,学校充分利用广播站、宣传栏等途径进行大力宣传。
为陶冶学生情操,我们组建了民乐、管乐、书法、武术、楹联社、诗社等兴趣小组,每个小组都有固定的活动时间和指导教师,让每个学生都能修炼自己,展示自己的才华。
2、制定班级践行点,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
我校把优秀的国学教材作为德育课本。师生们经常把《弟子规》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对照,学生在熟背经典的基础上,每个班形成自己的践行特色。老师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确立班级国学践行点,并写在黑板的右上方,由教师指导学生把每天的践行点当成一项作业来完成,帮助学生改变不良习惯。
3、实施“读经典——促内化——重践行”的有效活动策略。明确目的,有序开展:
(1)写一写: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每周写出一篇感悟颇深的心得体会,办手抄报,学校定期举办国学经典读书成果展。
(2)说一说:根据学习内容每学期开展一次讲故事演讲比赛,班级定期召开国学主题班队会。
(3)比一比:每学期开展一次国学经典吟诵比赛、书法比赛、绘画比赛、国学知识竞赛。
(4)演一演:举办读书汇报演出。各班收集本班学生学习国学的典型趣事写成总结,编成各种文艺小节目,汇报演出。
(5)听一听:每天课间活动时间播放国学经典朗读或者是经典音乐。
二、再接再厉,国学教育成果颇丰
通过几年的教育实践,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国学经典教育力量的巨大和儿童潜能的无穷!也让我们看到了开展国学教育所取得的良好效果。
1、文化的积淀
我校三年级以上的孩子已背完《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的全文及《论语》、《笠翁对韵》的部分篇章,识字量大增,且表达能力增强,孩子阅读经典,不知不觉中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增长了历史知识、科学知识,接触到了丰富的名人励志故事,文学素养得以很大程度提升,诵读使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妙词佳句,他们的语言“材料库”在诵读中不断丰富,成语典故随口即出。
2、人格的健全
学校自开展国学经典教育以来,广大师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校园里没有了打架、争斗的粗鲁行为,有的只是和谐、合作与默契。校园内干净如新的墙壁,干净透亮地面,找不到一处脏物。操场内生龙活虎,教学楼内文明温馨,让人感受到了“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的德育效果,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少年,他们在校爱学习,乐奉献,在社会举止文明,孝敬长辈,张琪、李桥等同学自觉组成了社区志愿服务组,社区多次把锦旗送到学校对他们进行表彰;马家骏、李彤等多次组织本班同学集体做好事,他们个人多次为贫困学生捐款款物,他们的行为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马家骏、赵银杰等被评为市美德少年。保定广播电台、定兴电视台还为他们的先进事迹作了专题报告。学生家长也欣喜地告诉我们“自从校园里开展了国学经典教育,发现孩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回家主动写作业、做家务,开口总是圣人告诉我们怎样做。”
国学教育也让我们的教师受益匪浅,在享受着读经典的快乐的同时,提升了个人情操,浮燥之气少了许多,团结务实愈发彰显,教师家庭更和睦,工作更踏实,涌现出了郭秀云、马俊国、张英华、刘金玉、孙艳等一大批师德标兵、师德楷模。全体教师整体师德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全校各项工作的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攀升,顺利通过了首轮市标准化小学验收,省综合督导评估团领导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先后授予我校省级艺术教育示范校、市优秀集体、市优秀工会、市绿色校园等荣誉称号,连续八年被县教育局评为教育教学优秀单位、综合评估优秀单位,让我们最为欣慰的是家长对学校的满意率和社会对我们的认可度更高了,学校规模不断扩大。
三、不断反思,力求完美
在国学教育这个大课题中,我们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点成绩,我们也始终在不断反思,教材自由度过大,不好把握;教师的国学功底不够深厚;国学经典与其它学科(特别是语文学科)的有机融合等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我们有信心,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定会将国学教育已融入学校的肌体,充分发挥 “国学教育”在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美德,师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巨大作用,逐步达到 “教育无痕”的理想境界。
第四篇:学校国学教育汇报材料
走进国学经典,浸润师生心灵
——国学教育开展情况
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学校办学品位,自2011年,我校开展了国学教育,几年的探索实践,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现将我校国学教育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知行统一,稳步推进国学教育
为使国学教育扎实而有效地开展,我们讲国学教育纳入课程管理,编写了《国学》校本教材,开设国学课程,营造浓厚的国学文化氛围,开展系列主题活动。
一是照顾了学生年龄特点,采取了不同的教材,深受广大师生喜爱。
二是将国学教育常规化,确保诵读时间。每周一节经典诵读讲读课;每学期开展一次国学诵读研讨课;期末进行国学特色班级评比。
三是打造国学文化特色。为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国学经典学习氛围,学校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空间设置国学经典内容。在教学楼内外墙、楼梯台阶、校园围墙上,或诗或画;利用学校文化园地、宣传栏、广播站等宣传阵地,定期开办古诗文专栏,为学生随时随地欣赏诗词文赋营造良好的环境。
四是在活动中践行。学校德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就是教会学生做人,在传承国学经典中,优秀的篇目能教会孩子如何生活,怎样做人。
1、开展多种践行活动,塑造完美人格。
为促进师生美好人格的形成,我们先后在学生中开展了评选“孝顺的好孩子”、“文明学生”、“践行《弟子规》标兵”“文明礼仪示范班”等活动。从活动的策划、评选、表彰到总结,学校充分利用广播站、宣传栏等途径进行大力宣传。
2、制定班级践行点,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
我校把优秀的国学教材作为德育课本。师生们经常把《弟子规》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对照,学生在熟背经典的基础上,每个班形成自己的践行特色。老师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确立班级国学践行点,并写在黑板的右上方,由教师指导学生把每天的践行点当成一项作业来完成,帮助学生改变不良习惯。
3、实施“读经典——促内化——重践行”的有效活动策略。明确目的,有序开展:
(1)写一写: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每周写出一篇感悟颇深的心得体会,办手抄报,学校定期举办国学经典读书成果展。
(2)说一说:根据学习内容每学期开展一次讲故事演讲比赛,班级定期召开国学主题班队会。
(3)比一比:每学期开展一次国学经典吟诵比赛、书法比赛、绘画比赛、国学知识竞赛。
(4)演一演:举办读书汇报演出。各班收集本班学生学习国学的典型趣事写成总结,编成各种文艺小节目,汇报演出。
(5)听一听:每天课间活动时间播放国学经典朗读或者是经典音乐。
二、再接再厉,国学教育成果颇丰
通过一年的教育实践,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国学经典教育力量的巨大和儿童潜能的无穷!也让我们看到了开展国学教育所取得的良好效果。
1、文化的积淀
诵读使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妙词佳句,他们的语言“材料库”在诵读中不断丰富,成语典故随口即出。
2、人格的健全
学校自开展国学经典教育以来,广大师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校园里没有了打架、争斗的粗鲁行为,有的只是和谐、合作与默契。校园内干净如新的墙壁,干净透亮地面,找不到一处脏物。操场内生龙活虎,教学楼内文明温馨,让人感受到了“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的德育效果,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少年,他们在校爱学习,乐奉献,在社会举止文明,孝敬长辈。
国学教育也让我们的教师受益匪浅,在享受着读经典的快乐的同时,提升了个人情操,浮燥之气少了许多,团结务实愈发彰显,教师家庭更和睦,工作更踏实,涌现出了一大批师德标兵、师德楷模。全体教师整体师德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全校各项工作的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攀升,让我们最为欣慰的是家长对学校的满意率和社会对我们的认可度更高了,学校规模不断扩大。
三、不断反思,力求完美
在国学教育这个大课题中,我们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点成绩,我们也始终在不断反思,教材自由度过大,不好把握;教师的国学功底不够深厚;国学经典与其它学科(特别是语文学科)的有机融合等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我们有信心,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定会将国学教育已融入学校的肌体,充分发挥 “国学教育”在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美德,师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巨大作用,逐步达到 “教育无痕”的理想境界。
第五篇:小学国学教育初探
小学国学教育初探
[摘要]: 本文着手于国学的涵义,在分析小学国学教育的意义及小学国学教育的可行性后探索小学国学教育的立足点,倡导小学国学校本课程开发。对小学的国学教育进行初探。
[关键词]: 小学国学;课程.重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学习国学已经成为一股潮流走入了我们的生活。小学是义务教育的第一个阶段,在小学开设国学课程,让学生从小接受国学的熏陶是否有必要、是否可行又如何实施呢?
一、国学的涵义
什么是“国学”呢?根据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辞海》对国学的解释,“国学称‘国故’,即本国固有的学术文化。”或者是“西周设于王城及诸侯国都之学校,而后世国学为京师官学之通称,尤指太学和国子学。”《礼记·学记》上记载:“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術有序,国有学。”所谓“国有学”,大概是我国古代典籍中最早将“国”与“学”相连并称之语。当时所称的“国学”,实际上是朝廷及诸侯国中的最高学府,和后代的“太学”略为相似,也就是辞海中的第二种解释的意思,与今天所谈的“国学”名同而实异。“国学的名称起于近代,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为了区别于西学,于是称中国本有的学术为国学。”[1](张岱年, 2003.)《现代汉语词典》直接把国学解释为“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包含了哲学、历史学、文学、语言学等科目”。由于儒家思想2000多年来一直影响着我国的文化,所以,国学实际上指的就是以儒学为主的中国传统学术文化。
二、小学国学教育的意义 在小学阶段开展国学教育,容易使人们产生一些疑虑如国学是不是太落后了?学生的负担是不是会增加?现代化的时代还需要国学吗?学生考试科目中没有国学,开设国学课程有必要吗?
《河北省高校人力资源现状及未来发展研究》调查组对某重点大学的八十六名学生进行的随机采访,只有四人完整地读过四大名著,一般人没有读过,也就是只有5%的学生完整地读过四大名著。在为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堪忧的同时,我们不能不意识到学生缺乏人文素质,是因为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很少接触国学,没有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小学是义务教育的第一个阶段,也是国学教育最能普及的阶段。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已经不只单纯的教会学生知识为目的,而更注重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国学作为数千年中华思想文化的结晶,学生应该从小学习感受我们文化的底蕴,塑造民族精神。在小学开展国学教育重要意义在于:
从小学习国学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学生学习国学可以增长对历史文化方面的知识,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将来的工作都可以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小开展国学教育有助于学生对国学兴趣的养成。兴趣是靠从小培养的,学生只有从小接触国学,慢慢领悟国学的精神博大,在生活中受到感悟,才能更激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从小开展国学教育能增长学生做事情的智慧。国学是中华文化几千年的结晶,国学中包括很多做人的道理:“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非三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以忠心信,行之以廉洁,众皆悦之,自己为足,而不可与下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孟子·尽心》)有前人的思想做指导,学生在成长中可以明白很多做人的道理,增长学生的智慧。
从小开展国学教育有助于增强民族竞争力和学生的爱国精神。《孙子兵法》中写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学生只有在学习阶段,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才能从中汲取到营养,树立远大抱负,“如欲治平天下,天当近之世,舍我其谁?”(《孟子·公孙丑》)才能在学习外来文化的同时,不忘民族精神,自强不息。在全球化与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保存自身文化优势。中国人如果从小就不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那么谁来继承中华文化呢?一个没有传承文化的国家,是没有竞争力和影响不了世界的。学生只有从小学习国学,国家的未来才更有希望。
从小学习国学有助于学生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历史文化,塑造民族精神。《易·系辞上》曰:“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只有学习历史文化,才能体现文化的精髓。中国儒家文化宣扬“礼”文化,倡导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尊老爱幼、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勤劳简朴、积极进取、知行一致等行为。好的习惯在于教育养成,人的行为不能只用法律来规范,道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从小认识到自己应该怎么做,可以防止学生长大后的不良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素质及整个国民的素质。
从小开展国学教育有助于构建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文化是历史积淀下来的,也是不断充实的。历史文化就如同根基,从小感受传统文化,才能在历史的基础上搭建我们的新文化。
三、小学国学教育的可行性
由于国学的内容一般不好理解,很多人怀疑在小学阶段让学生学习国学的可行性。实际上,小学国学教育的开展从人和物两个因素上都具备了可行性。
小学生已经具备了学习国学的认知能力,而且小学阶段也是适合学习国学的年龄阶段。教育家陶行知认为,“人格教育,端赖6岁以前之培养,凡人生态度、习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科尔斯认为5到15岁的孩子,要实施宽严适度的道德教育,使其走出可能出现的精神危机。他强调人的品德与智力发展及成就一样重要,对人的成长起着奠基作用,而这项工程必须从人的童年开始。我国一些比较著名的专家学者像冰心、赵朴初等九位专家也提倡对国民进行国学启蒙教育,应从儿童抓起,认为应该建立一些儿童古典文学学校来培养学生的文学基础。现在很多家长都支持孩子在小学学习国学。在对卓雅小学32名家长的随机访问中,有81%的家长支持孩子在学校学习国学课程,感受国学文化。其中有34%的家长会让学生在周末参加国学班。据卓雅小学校长陈斌讲,有一名家长为了让孩子能接受国学教育,还特意给学生转了学,进入了卓雅小学。
现在有很多的小学已经认识到了开展国学课程的必要性,已经作出了典范。据报道,深圳近百所中小学已经开展了国学教育,他们提出“‘新六艺’国学启蒙教育行动方案”,按照诗、礼、书、画、武、乐进行。深圳市罗湖区的凤光小学是深圳市较早开展国学教育的学校之一。凤光小学用了多种形式进行国学教育:学校门口的大型电子屏幕每天都会播出学校精选出的《弟子规》、《三字经》、古诗词、儒家经典、格言警句等。学生们走进学校就能感受到国学的氛围。深圳市南山区的卓雅小学以国学为特色,组织学生清晨和下午上课前诵读国学经典,并把孔子的塑像置于校园最明显的位置突显文化氛围。卓雅小学校长陈斌认为 “国学教育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他还专门派人员对其他省市和学校做调研,借鉴经验,在学校内坚持并积极开展国学教育。
在教师的培养方面,现在大多国学教师由具有一定文学素养的语文教师或班主任担任。2001年,武汉大学在本科教学中创办了人文科学试验班,培养研究国学的人才。2005 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日前举行了开学典礼暨揭牌仪式,此次招生两个班,计 58 名学生,采取6年制的本硕连读学制。高等学校对培养国学人才起了积极的作用。地方开展国学课程的小学也积极开展国学师资培训,所以,在国学教师培养方面,已经开始起步。
四、小学国学教育的立足点
学校要进行国学教育,就必须要有国学课程。校本课程亦称“学校本位课程”或“学校自编课程”。校本课程开发范围从逻辑上既包括校定课程,也包括国家或地方课程“校本化”实施,还在较大程度上包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2](李臣之, 2004)现在国家还没有在小学阶段把国学课程纳入正式课程之内,但是国家允许学校进行三级课程管理,实行校本课程。所以,小学要施行国学教育,就必须以学校为本进行小学国学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一)小学国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
小学国学校本课程开发首先要把握国家和地方政策。国家和地方的国学策略和课题研究为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指出了总体的方向。小学应该在教育系统宏观的指导下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基本走向进行课程开发。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教师参与化。在进行国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树立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观念。教师组织领导国学教学,对教学现有的教材和学生情况最为了解,在开发国学课程的过程中,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鼓励教师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推动同伴合作交流使教师参与课程开发,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人,成为反思型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民主化。在进行国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学校国学课程的领导层、课程教学专家、学生、老师和家长之间要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营造民主开放的资源开发环境,使得学校能开发出更适合学校和学生发展的国学课程。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校长必须具有领导权。国学校本课程实施本身就是学校自主权的体现,校长作为学校教学的领导者,必须在面对问题和制定方案的过程中有绝对的领导权。校长必须在国学校本课程开发前组织相关人员要对学校的办学能力进行综合评估和课程设置总体预测。学校应采取问卷或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国学的兴趣点和期望、建立良好的教师和领导队伍、考核学校建立国学教育设施的能力、分析现有教材以及把握开展国学教育的预期目的。校长要对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出现政策和动态作及时的调整,进行全程的管理。(二)小学国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小学进行国学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以学生为本指的是一切从学生利益出发,教育行为一切为了学生。以学生为本必须尊重小学生的特点。开设国学课程并不是要增加学生的负担,所以在开发国学校本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阶段和层次差异。国学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首先要根据不同阶段小学生阅读的能力和需求,选择国学中的经典作品,如《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治家格言》、《四书》、《老子》、《庄子》、《易经》等等。校本课程的内容要符合课程设置的总体目标而且这些作品在难易程度和深度上要适度,在编排课程内容时要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由易入难,难易结合并保证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及合理性。小学生思维活跃,正处于成长阶段,校本课程的内容要新颖并能够增加小学生对国学的感悟和兴趣。小学生天性爱动,所以国学课程要把历史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增加学生的领悟能力。小学生思维集中时间比较短,所以国学课程内容编排要适当。
小学进行国学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坚持长远发展原则。开设国学课程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中华文化学术的途径。在小学阶段,学生不可能把所有的国学知识全部融会贯通,学校设置的课程要让学生受到教育的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学。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不能光考虑知识严密,也要考虑学生的情感,思维等人文品格,不能把教材变成学生填鸭式说教。国学教材选择的标准之一是要突出人文性、审美性,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审美情趣来考虑。国学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有着兼顾文化教育的传统。国学教材,应有浓厚的文化、尤其是人文文化气息。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注重选文的思想品德和文化内涵,要求选择的教材要思想深刻,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同时教材中文章篇目的选择、体裁、体例的安排,要突出时代性。在内容上合理编排,不同文章体现出人文精神的不同方面,这将更有利于对学生品德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而且,国学校本课程开发不是靠一个人,在短时间之内就能完成的。编写出的校本课程还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受到检验,所以,学校应重视学校开发的国学课程,对课程教授的过程和效果进行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校本课程适当的修改以使该课程设置能达到学校开设国学课程的目的,使以学校为本的课程能够保持持久价值。(三)小学国学校本课程的实施
开发校本课程要融入学校的办学特色和理念,丰富校本课程的内涵。在小学国学校本课程的实施的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小学国学校本课程的实施可以采取老师讲解和同学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由于我国的国学古文学内容偏多,那么在课程内容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解释、图片等内容,增加同学们的兴趣,增强学生们的理解。也可以在校园内设立标语条幅或雕塑等用隐性文化方法帮助同学们理解记忆和受到熏陶。国学教学还可以和政治理论课或语文等交叉学科紧密结合。国学课程的内容的学习并不拘泥于课堂和书本。学校可以利用学校的地理位置进行中心主题式的校本课程实施,如学校如果靠近山林,可以对学生进行田园感悟教育、自然和谐教育等;学校可以利用特殊的节日进行国学宣传教育;学校可以用国学内容进行知识竞赛、征文、文体活动等。学校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课程资源实施。网络资源的快洁便利可以使学生对国学内容的选择更加灵活方便,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满足学生的需求。利用网络还可以把学校的国学特色经验介绍给其他地区和学校,并能从其他地区和学校得到反馈意见和经验,实现资源互联共享。
国学蕴含着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历史文化。在小学中开展国学教育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只有学校和社会认识到这一点,让国学从小渗透到学生的思想里,不断探索小学国学教育经验,中国的国学教育才能持久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岱年.国学入门丛书·序[M].北京:中华书局,2003.[2] 李臣之.校本课程开发评价: 取向与实做[J].课程教材教法, 2004,(5).[3] 刘旭东,张宁娟等.开发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8.[4] 田冬.校本课程的探索与实践.辽宁民族出版社,2005,1.[5] 宋惠昌.“国学热”中的沉思[J].前线,2006(3).[6] 张立文.国学的新视野和新诠释[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1).[7] 康伯春.国学教育与素质教育[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8] 曾睿.国学经典对当今教育的作用[J].江西教育,2006,5.[9] 覃启勋.国学三议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