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摩点建设的要求
观摩点建设标准及基本要求
一、路基观摩点
1、观摩点分成三大区域,一是CFG桩区域,二是路堤填筑区域,三是附属施工区域。CFG桩区域要分以下几个小区:CFG桩浇注、桩间土开挖、桩头切割、检测区域(其中包括已检、待检、在检)、桩帽施工、褥垫层施工等;路基填筑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来组织[三阶段为准备阶段(含在CFG桩区域内)、施工阶段、整修验收阶段,四区段为填土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测区段,八流程为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洒水凉晒、碾压夯实、检验签证、路基整修;附属区域主要是临时排水沟、路基边坡防护、涵洞施工等。各区域之间采用有效方式使分区明显不能重叠,形成流水作业。
2、观摩点标示标牌要明显。CFG桩施工流程图、CFG基本参数、CFG桩质量控制措施、里程标示标牌、流程标识牌等要设置在明显区域一目了然;
3、进入观摩点的便道能硬化的要尽量硬化,保证道路平整、交通通畅且雨无积水,旱无扬尘;
4、开挖区域需设置警示线,开挖较深区域必须按要求放坡,开挖出的弃土及时转离现场;
5、未施工的机械、材料、机具停放或堆放整齐有序,无凌乱现象,加强现场文明施工;
6、CFG桩切割区域提前做好周边排水形成系统且用砂浆护壁、护底或采取其它更优方法,保证开挖后排水系统通畅无积水;
7、各区域尽量有工人在现场施工,保持连续作业、流水作业状态,允许条件下现场工人尽量统一着装;
8、做好现场观摩汇报材料,工序首件评估资料,试桩方案、工艺性试验等,做成现场展板进行介绍。图文并茂。
9、路基边坡绿化及时进行。
二、隧道观摩点
1.内业资料
1.1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专项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资料齐全,签字完整,包括安全注意事项、质量要求、培训记录等。
1.2 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资料完整。1.3工程日志翔实、完整,反映施工真实情况。1.4测量放样资料、检验批资料等手续齐全。1.5 原材料进场检测、消耗记录,拌合站拌合记录完整,具可追述性,与现场施工吻合。
1.6 应急救援演练资料详细并具可操作性,工序首件评估资料齐全等。
2.施工现场
2.1五牌一图按公司标准化建设要求设置。
2.2施工现场干净、整洁,材料堆放齐整,文明施工达到标准化要求。
2.3门禁系统、通风系统建设完成;瓦斯隧道要设置双风机,风带用防静电风带。
2.4瓦斯隧道的瓦斯自动监测系统、人工检测系统;风、瓦、电自动闭锁系统建设完成。
2.5视频监控系统、人员进洞管理系统、进洞人员身份识别系统等建设完成。
2.6高、低瓦斯隧道洞内用电及照明按规范设置完成,现场布设整齐。
2.7瓦斯隧道机械设备必须是防爆设备。
2.8洞内开挖进尺按相应围岩级别规定掘进,掌子面、仰拱、二衬间必须保持安全步距。
2.9 开挖爆破达到光爆效果,控制超、欠挖。
2.10拱架制作,现场安装,拱架间距满足设计、规范要求。2.11仰拱施工现场必须展示分层施工。
2.12初支混凝土喷射厚度达到设计要求,且平整度满足要求。2.13洞内、外排水沟顺直、通畅,抽水机运转正常。2.14二衬混凝土外观质量、厚度达到规范要求。2.15二衬台车必须按规定设置灭火器。
2.16防水板铺设、止水带安装、盲管埋设、钢筋绑扎施工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2.17开挖台车、挂防水板台车顶面必须设防护栏。2.18洞内监控量测点埋设位置、距离满足规范要求。2.19洞门及洞顶的防护工程必须完成,临时边坡、洞顶边仰坡绿化及时进行。
三、桥梁观摩点
1.现场标准化要求
1.1.现场布局合理,整洁有序。
1.2.场地安排井井有条,地面平整清洁。1.3.图牌齐全醒目,尺寸全线统一,布置规整。2.现场施工
2.1.工序安排合理,施工组织高效。
2.2.人员配置到位,机械设备布置稳当,模板安装牢靠。2.3.人员机械分派得当。2.4.用电、排水布设清楚明了。
2.5.栏杆,围挡,救生、消防器具布置到位。3.内业资料
3.1.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专项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资料齐全,签字完整,包括安全注意事项、质量要求、培训记录等。
3.2.工程日志翔实、完整,反映施工真实情况。3.3.测量放样资料、检验批资料等手续齐全。
3.4.原材料进场检测、消耗记录,拌合站拌合记录完整,具可追述性,与现场施工吻合。
3.5.应急救援演练资料详细完整。3.5.工序首件评估资料完成、齐全 4.质量要求
4.1.钢筋笼工厂化加工,加工工艺先进。4.2.混凝土浇筑组织效率高。4.3.成品表观质量好。5.环保、水保
5.1.泥浆池按公司标准化要求施做。
5.2.便道满足施工要求,保持维护,及时洒水不扬尘。5.3.弃渣、弃土到制定弃渣弃土场;弃渣、弃土场先挡后弃,符合当地相关部门要求。
5.4.机械油污废水及时清理、处理。5.5.维持当地原有水系功能。
5.7.绿色通道及时施做,两墩间的红线范围及时完成绿化。6.推广
6.1.标准工序录像推广。
6.2.相关施组、方案、交底、工艺、工序评估材料系统汇编。6.3.现场设置可容纳一定人员的迎检点,布置好车位,会议点,宣传栏等。
6.4.编制简洁扼要的宣传材料,书面材料美观,PPT等多媒体宣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6.5.最后要形成整桥施工系统的推广材料。
四、梁场
梁场必须满足工厂化、规模化、机械化、流水线生产的需要,发挥工厂化集约生产、规模效应优势,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使工厂化和过程控制标准化相结合。1.建设程序:
①进行了监理单位初验收和建设单位验收;
②生产不少于30孔梁且都合格后报请铁总(鉴定中心)主管部门认证。2.大临建设:
①占地节约,满足使用要求;
②大临建设有整体规划施工图纸,且经过设计单位审定; ③综合考虑制梁的生产效率和架梁的工期安排;
④梁场所有特种设备和仪器符合投标承诺,按相关规定在相关部门检验并备案。
3.原材料:
①各类原材料进场后,由指挥部组织验收,验收内容为:合格证、质量证明书、规格型号、外观、数量。合格后,开具试验委托单给试验室,试验室依据委托单进行取样试验;监理按规定做平行检测。②生产过程建立原材料检验登记台帐和原材料过程使用数量台帐,在混凝土拌合前有试验员下发的混凝土灌注通知单,计量严格。
③在场内材料储存区、加工区、成品区、半成品区醒目位置设置区域标识,各类原材料必须分类堆放整齐、上盖下垫,满足防雨、防潮要求。粗、细骨料搭设防护棚,并设标识牌。4.检定、证件:
①计量检定周期符合相关规定,并有法定计量部门有效合格证书。
②特种专业操作人员持证上岗,严格按照机械设备操作规程作业。
5.过程控制:
①建立了过程控制程序并能有效运转;
②按照投标承诺的信息化建设标准建成了现场视频监控系统和混凝土拌合站监控管理系统并在正常运转;
③监理对梁场的过程监控到位且有齐全的记录。④首件评估工作完成并形成系统、成套资料。6.现场形象:
①现场布局规划合理,按照公司统一规定设“五牌一图”。②现场安全文明标志和各种机械设备操作规程标牌齐全。,用电设备挂设“安全操作、小心触电”警示牌。进口处挂设“ 施工重地 闲人免进”禁止标志。
③制梁场应安装分区牌标明“制梁区、存梁区、张拉区”等。④生活区要做到整洁、美观。采取封闭式管理,砖砌围墙或通透式围栏封闭,场地出入口设置牢固美观、开启方便的大门,并在大门处设置门卫值班室。
⑤场区内要悬挂有防火管理制度,并有明显防火宣传标志,必须设置满足消防车出入和行驶的道路,并设置符合要求的防火报警系统和固定式灭火系统,消防设施应保持完好的备用状态。
⑥施工现场的混凝土运输车、混凝土泵车、汽车吊、自卸汽车的运输车辆,每天(次)作业完毕,在清洗区清洁后停放在停车区,停车区内用白线画出停车位。
⑦劳动保护措施有效,梁化绿化及时进行。
五、混凝土拌合站
㈠人员配置及培训情况
1、混凝土拌合站应配备满足管理、生产要求人员,包括:站长、技术主管、信息管理员等。
2、对重点工序、重点岗位进行专业培训。如试验人员要重点培训原材料取样程序、混凝土质量检测技术,各种试验方法等;搅拌机司机重点培训混凝土投料顺序、搅拌时间控制及原材料计量精度保证等混凝土生产方面的相关知识。
3、要制定人员培训计划,有培训记录,有培训效果评价。㈡拌合站内业资料管理
1、投入使用前,应有拌合站组建、安装、调试、验收相关资料。
2、拌合站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形成拌合站管理组织机构及安全、质量、环保管理体系。
3、拌合站应建立相关工作台帐。㈢拌合站信息化管理
1、按照公司信息化要求设置视频监控系统、拌合站信息管理系统。
2、设置信息管理专职人员。㈣拌合站整体布置
1、总体布局合理、满足工期要求、体现工厂化作业。
2、环境整洁卫生、标识标牌齐全、原材料堆码整齐、设备机具停放整齐、有序。
3、料仓规划布置合理、满足生产要求。
4、拌合站三级污水沉淀处理池按指挥部要求建设完成
5、拌合站范围的绿化及时进行。
六、工地试验室
要求各检测室布局合理,仪器摆放规范;组织机构设置合理,分工明确;且应建立试验检测体系并上墙。具体要求如下:
㈠人员:
1、人员总数量不得少于12人,试验检测工程师数量不得少于8人。
2、试验人员均持有岗位证、人员数量、质量符合招标和投标文件要求,并满足现场工程需要。
3、应建立人员档案、人员台账。㈡设备:
1、所有试验仪器摆放应平稳、牢固、电路布置安全合理、操作方便、运转正常、配件齐全、精度合格。2、所有仪器依据国家检定规程或自校方法校准合格才能投入使用,自校仪器用标准器应经法定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并制定仪器检定校核台账、计划。
3、精密、贵重仪器应指定专人使用与管理。
4、主要仪器逐台(套)建立档案,其内容包括:使用说明书、出厂合格证、开箱验收单、合格证或自校记录和“仪器设备履历书”、使用记录随仪器档案保存。
5、标识管理,经校准合格的仪器设备贴合格证,标明有效期和校准类别。封存仪器贴封存证,停用仪器贴停用证,并建立相应记录。
㈢规章制度建设:
1、工作程序与质量管理制度。
2、岗位责任制度。
3、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保养维修及管理制度。
4、仪器设备的计量检定、校准及管理制度。
5、试验室管理制度。
6、试验检测合格台帐制度、试验检测不合格试验台帐制度。
7、样品、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8、试验工作室(如力学室、养护室等)管理制度。
9、岗前培训和学习培训制度。试验室所有人员须参加针对本项目的岗位培训或专项学习。
㈣工作环境:
1、现场试验室的环境条件应满足其检测项目的要求。
2、试验室平面布设和房间分配合理、结构牢固安全,并根据需要砌筑牢固平整的试验操作台,试验室面积大小与申请的检测项目数量相匹配,仪器设备布局合理、操作方便,试验室内干净整洁。
3、电脑、网络环境等满足工作和信息化管理需要。
4、办公座椅、文件柜等要大方整齐,满足工作需要。
5、室内通风、采光好,化学分析室应配置通风设备。
6、试验室要综合考虑供电、排水、消防、防毒等措施,做到设施完善、功能良好,安全操作。
7、试验室须做好日常安全防护,试验人员要有防火、防毒、安全用电知识,严格执行相关操作规程。
8、环境条件必须满足试验检测工作需要,保持环境卫生。㈤其他
1、人员穿戴统一、整齐。
2、标语醒目,能突出主题。
3、建设工地试验室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第二篇:观摩点简介
全国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现场会(北方片)
观摩点简介
二○○一一年八月·宁夏
目 录
观摩线路图..............................................................................................................................................1 青铜峡市邵刚水利工作站......................................................................................................................2 青铜峡市邵岗镇玉泉村农民用水协会..................................................................................................3 青铜峡市大坝水利工作站......................................................................................................................4 中卫市镇罗水利工作站..........................................................................................................................5 沙坡头区九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6 中卫市镇罗镇李嘴农民用水协会..........................................................................................................7 中卫市沙坡头区抗旱服务队..................................................................................................................8
观摩线路图
青铜峡市邵刚水利工作站
邵刚水利工作站建于1984年,是青铜峡市水务局所属的不定级别定额补助事业单位,实行市水务局主管、镇政府协管的管理体制。共有职工4名,其中站长1名。全站工作人员均通过基层农业科技服务资格考试,其中具有水利初级职称3人,大学学历1人,50岁以上的1人,40岁以下的3人。该站有办公房屋7间140平方米,仓库等其他房屋7间136平方米,有9台套抗旱泵。
该站主要工作职责是:制定镇村用水计划,负责用水测量监测;指导农民用水者协会工作;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维护技术性劳务服务;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规划、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辖区防汛抗旱和水土保持的监督指导工作;受主管局委托开展水政执法工作。该站管理区域面积121.22平方公里,涉及13个行政村65个村民小组,灌溉面积42087公顷。有支、斗、农渠1449条786千米,支、斗、农沟456条169千米,过境干沟3条31公里,泵站5座。
多年来,邵刚水利工作站坚持以服务基层为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基层水利工作站服务、协调、监督、管理、经营的职能,围绕农田灌溉节水增效工作,指导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7家,开展用水管理、测量水监督、协会人员培训等工作,全镇农田灌溉年用水量从过去2004年的0.63亿立方米减少到2010年的0.51亿立方米;积极参与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开展技术服务和质量监督的实施,先后参与了人畜饮水工程、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及春秋两季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4600余亩,建设泵站5座,辖区支、斗、农渠的砌护率达到30%,全镇农业基础设施得到极大的改善;全面开展水土保持监督和防汛抗旱检查、指导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利用院内闲置土地,兴建预制场,一方面解决职工5%的差额工资,提高职工福利待遇;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渠道砌护和过程维修,提高工程质量,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得到了各级组织高度评价和表彰,多次获得区、市、局表彰奖励。青铜峡市邵岗镇玉泉村农民用水协会
邵岗镇玉泉农民用水协会组建于2005年,是一个以村为单位组建的用水协会,共有用水户516户,管辖支渠1条长1200米,斗农渠6条长6500米,各类水利配套建筑物156座,泵站1座,抗旱泵7套,灌溉面积1560亩。
协会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和协会章程、制度,选举产生了协会执委和会长。现有会长1名,执委4名。协会实行自主管理、自主经营、自我服务、民主决策、市场化运作、镇村监督协调、水管单位和市水务局业务指导、广大农民监督的运行管理方式。协会经费来源为支斗渠维修管理费,包含在农业灌溉水价中。协会财务由邵刚镇委托镇经管站代管;支斗渠维修管理费的60%用于支付协会人员工资,30%用于水利工程维护管理费,10%用于办公费用。协会管理的南附设渠和肖家小渠两条支渠,实行个人承包经营责任制。
目标考核激励机制:根据管理支渠前三年的实际用水量,确定用水指标和亩均水费标准,由协会与承包人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目标管理。年终,通过对承包人的绩效考核,兑现承包人的工资。用水管理机制:由水管单位制定该灌域支渠的用水计划并进行供水,承包人组织支渠管理人员和淌水员为用水户提供用水服务,渠道全部实行“一把锹淌水”制度,减少了水量浪费。5年间亩均节水率为38.3%。水费收缴管理机制:实行“开票到户制”和“收费到户制”。承包人凭票向农民收缴水费,农户见票付款,做到票款两清。监督制约机制:按照“水量公开、水价公开、水费公开、多方监督”的要求,水管单位和协会及时向用水户公布灌溉面积、用水量、水价和水费,接受镇村组织及用水户的监督。财务管理机制:实行“协会用、镇管、市监督”的制度,由镇总会委托镇经管站代管协会财务,对返还的支斗渠维管费进行集中管理。由协会提出协会人员工资、协会日常办公开支和水利工程维修方案和开支申请,总会按照使用比例进行审核批准,并监督执行。
青铜峡市大坝水利工作站
大坝水利工作站组建于1984年,是青铜峡市水务局所属的定额补助事业单位,实行市水务局主管、镇政府协管的管理体制。共有职工5名,其中站长1名。全站工作人员均通过基层农业科技服务资格考试,其中具有水利初级职称3人,大专学历1人,40岁以下的4人。该站有办公房屋9间180平方米,仓库等其它房屋7间140平方米,有11台套抗旱泵。工作人员工资实行财政定额补助95%,差额5%通过多种经营解决。该站管理区域面积204平方公里,涉及15个行政村84个村民小组,灌溉面积8.2万亩。有支、斗、农渠1667条833公里,支、斗、农沟779条389公里,过境干沟3条23公里,补水泵站9座。多年来,大坝水利工作站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坚持以供水服务为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基层水利工作站服务、协调、监督、管理、经营的职能。
加强农田灌溉管理。围绕农田灌溉节水增效工作,指导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13家,开展用水管理、测量水监督、人员培训等工作。2006年西贴渠农民用水户协会成立,水利工作站站长当选为西贴渠农民用水协会会长(兼大坝镇农民用水协会秘书长),负责管理占全镇灌溉面积1/6的西贴渠,为大坝镇5个村民小组1540户1.3万亩农田灌排提供服务,实现了供、管、收一体化。协会在运行管理中,不断修订和完善了协会章程、各项管理制度,规范操作程序,做到水量、水价、水费、面积“四公开”,让群众淌放心水,缴明白费。2010年协会全年实用水量1771万立方米,比2006年实用水量的1870万立方米,减少99万立万米,节水率5.3%,为辖区内其他农民用水协会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全镇农田灌溉年用水量从2003年的1.36亿立方米减少到2010年的1.05亿立方米。
服务于水利工程建设。积极配合当地政府组织的农田水利项目建设,编制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规划,末级渠道改造、人畜饮水工程、春秋两季农田水利建设,开展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先后改造中低产田1.6万亩,辖区支、斗、农渠的砌护率达到20%,全镇农业基础设施得到极大的改善。
强化水利行业执法监督工作。全面开展水土保持监督和防汛抗旱检查、指导工作,认真履行水政监察员职责,及时化解水事纠纷,查处水事案件,营造良好的水利管理秩序,确保辖区内水利工程正常运行。积极开展水利多种经营。利用本站闲置土地对外租赁,发展木炭生产,每年收入1.4万元,缓解了职工工资缺口和办公经费不足的压力。
中卫市镇罗水利工作站
沙坡头区镇罗水利工作站是中卫市水务局下设的基层水利事业管理单位,负责镇罗镇农村水利的规划调查、工程建设、工程维护、防汛抗旱、管理服务等职能任务。核定财政供养编制4人,具有中级职称2人,管辖辖13个行政村、3万多人口,有3.2万亩农田1176条支斗农渠,352条支斗农沟,1801座水工建筑物。
一、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制订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制度》、《水费收缴管理制度》等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加强业务技术培训,使职工的业务能力得到了提高。不失时机向群众宣传水法规及节水灌溉知识,不断扩大依法治水的影响力。加强协调联系,每年年初深入辖区各村,征求群众对水利工作的意见建议,并加强与镇罗镇党委、政府协调沟通,争取资金529万元对辖区1.8万亩农田实施综合配套治理,充分发挥了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
二、发挥职能作用,服务“三农”发展。积极协助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制定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加强检查,严把质量。积极开展防汛抗旱,分片包干,强化措施,从工程的使用、管护、维修负责到底,有效提高了水利工程的完好率,确保了农田灌溉。深入农户、田间地头,向群众提供水稻控制灌溉、量测水、农村生活用水等实用、易懂的水利技术服务。
三、完善用水组织,夯实管理基础。通过选举成立了由15人组成的镇级农民用水协会,成立了由30人组成的6个村级农民用水协会,加强对协会的监管和考核,实行奖罚措施,解决了农田灌溉困难、农民用水不公等问题。近年来,在连续大旱的情况下,实现了“保灌、节水、降费”的目标。
因工作到位,职能作用发挥充分,镇罗镇水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水利站多次被市水务局及镇罗镇党委、政府评为“先进水利站”和 “先进单位”,3人被授予全市 “水利工作先进个人”、“水利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沙坡头区九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九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于2009年3月1日开工建设,12月25日竣工。工程新建机井1眼,配套潜水泵、控制柜各1台(套),架设25KVA和50KVA变压器各1台,建水处理厂1处,曝气氧化池1座,二氧化氯发生器1套,变频加压供水控制设备1套,架设高低压线路0.96Km,铺设各级管道513.64Km,建400m³清水池1座,厂房和泵房及管理房306.86m²,建各类阀井602座,配套过渠(沟、路)等建筑物33座。工程建成后移交中卫市农村人畜饮水管理站九塘供水站管理,现有工作人员4名,其中站长1名,职工3名。管理站实行自负盈亏、滚动发展的企业管理模式。
在管理措施上,统一收费票据,采取一户一票,一户一《手册》,以村建台帐,以户设卡片,设立收费明白栏并及时公布。在配套设施上,采用分片、分级控制的办法考核;在管理责任区设置分片计量表,考核管理责任人的区域供水量;农户实行“集中装表,一户一表”,严格计量收费。在收费方式上,由过去的走家入户征收转变为预约式定点、定时由用户主动上缴。管理人员统一着装,佩戴上岗证,划分责任片区,从农户用水、管网管护维修、抄表收费,一人负责到底。在故障排除上,坚持做到小修4小时内完成,中修一个工作日内完成,大修两个工作日内完成;设立了“用户上访记录”“供水服务投诉记录”;开通了“供水维修服务电话”和“供水监督电话”;向用户下发了“告用水户的一封信”和《农村饮水服务手册》。
经市物价局核定工程供水水价2元/立方米,工程投入运行以来,总供水量达12.32万方,实际抄表水量11.21万方,对口率91%,商品率90%以上,已累计收缴水费23.19万元,收缴率达到99%以上。累计总支出21.33万元,其中工资10.36万元,社会保险3.77万元,办公费用2.26万元,电费2.34万元,维修费2.03万元,三化建设1.08万元。工程建成后,有效地解决了李嘴、镇西等10个行政村6067户24447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改善了项目区群众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加快了受益区群众致富的步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中卫市镇罗镇李嘴农民用水协会
李嘴农民用水协会成立于2005年,辖13个用水小组,受益人口2732人,用水户747户。负责2215亩农田灌溉,管理支、斗、农渠156条;支、斗、农沟52条;桥、闸等水工建筑物254处。协会经过组建、规范、发展、提高四个阶段后,健全了管理组织,理顺了用水秩序,提高了服务水平,基本实现了“支斗渠管理责任落实,管好“最后一公里”,农田用水保障,农民水费负担下降”的目标。
一、认真组建,明确职责。协会组建由村民大会推荐群众代表,经群众代表选举产生3名执委,执委选举会长。协会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后,依据章程开展工作。协会实行协会+农户+承包人的管理模式,采取包用水量、包水费收缴、包渠道工程管理的管理责任制。支渠承包人由群众推举,村委会、协会审定,竞争上岗,人员工资从支斗渠返还水费中支付,不足部分由协会经过“一事一议”按灌溉面积收取。
二、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制定了《工程管理制度》、《灌溉管理制度》等制度,将灌溉面积、水费收缴、水费返还资金、劳动积累工等建立台账,专人管理,严禁村队劳务账与水账混记、折提,搭车收费。支出按照“村用、镇管、县监督”的财务管理办法审批使用,杜绝了乱收费和搭车收费现象。
三、核实面积,确保公平。逐户、逐田块进行面积核查,并登记造册,绘成图表,实行农户地亩动态化管理,实现了水费的公平、合理负担。
四、保障投入,改善设施。协会在村委会的配合下,通过“一事一议”按面积征收渠道清淤费,组织群众进行渠道清淤,确保了渠道输水畅通。6年来,协会累计投入资金18万元,使辖区支、斗、农渠设施条件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五、狠抓服务,保障灌溉。协会人员加强渠道巡护和水量调配,及时和水管单位联系,推行“一把锹”淌水,解决灌溉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作物适时灌溉。
中卫市沙坡头区抗旱服务队
中卫市沙坡头区南部的环香山地区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蒸发量却达2000毫米,共有6镇(乡),人口7.2万人,属全国最干旱的地区之一,抗旱任务十分繁重。
1997年6月,中卫县抗旱服务队成立,2004年因撤县设市,原中卫县抗旱服务队并入市防汛办,2007年3月,中卫市编制委员会对进行重新认定设置,将抗旱服务职能并入中卫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核定人员编制5人,其中副高2人、工程师2人、工勤1人。主要承担沙坡头区的防汛抗旱减灾工作,同时指导海原县及中宁县开展防汛减灾和易旱地区抗旱自救工作。
目前有物资储备库5座,抗旱车辆4辆,推土机1辆,拖拉机2辆,摩托车1辆。现有台式电脑2台、笔记本电脑1台,打印机1台,数码相机1台,电视机1台,传真机1台;有抗旱车辆4辆,推土机1辆,拖拉机2辆,摩托车1辆,单柴油机2台,柴油机11台,混流泵10台,离心泵5台,发电机1台。
针对严峻的旱情,自治区、市政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由抗旱服务队组织群众开展抗旱自救活动,解决易旱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一是制定抗旱预案,每遇旱情市政府分级启动抗旱预案,救助措施;二是建设高效节水补灌工程,通过工程措施为40万亩硒砂瓜补水灌溉;三设立集中供水点,为受灾群众无偿提供拉水水源;四是免费送水到户,为农村学校、五保户、孤寡老人等困难群众解决饮水问题。确保了大灾之年56万亩硒砂瓜的丰收和社会稳定。
第三篇:2014经济观摩点介绍
镇平县康大渔业项目简介
镇平县康大渔业项目由镇平县康苑鳖业有限责任公司与大派集团(香港)有限公司联合投资1.8亿进行甲鱼深加工项目的科研与开发。该项目位于县食品药品工业园,占地100余亩,规划设计方案全部到位,部分设备已订购,食品、保健品正在进行试制。计划建设年产7500万盒甲鱼胶、9000万盒甲鱼肉冻、10万公斤甲鱼骨粉、8万公斤甲鱼油生产线各一条。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基建工程,办公楼已建至四层;三个车间正在建设。预计今年年底将实现正式投产,该项目的实施将使甲鱼这项绿色产业真正做大做强,为实现农村生态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强有力的带动作用。
]
贾宋镇绿源新型农村社区简介
贾宋镇绿源社区是南阳市确立的100个新型社区试点之一。社区分五期开发建设,总投资15亿元,总用地57.82公顷,总建筑面积587283.5平方米。社区规划设计以独栋居民、连体民居、多层商住楼为主体建设,配套有幼儿园、医疗中心、老年休养中心、村民活动中心、购物中心、公厕、垃圾收集站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是贾宋镇统筹城乡发展,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项目工程。
2014年,贾宋镇绿源社区一期工程从高标准配套建设入手,强力实施社区“硬化、亮化、美化”工程,全力打造生态宜居的文明社区。上半年,该社区累计投入资金800余万元,新建住宅25户、30间,硬化社区间道路3条、1200米,铺设排水管网2600米,安装路灯30盏,绿化广场面积1600平方米,栽植各类绿化树木300余棵,实现了社区内通水、通电、通网络,各类基础设施相继配套完善,已入住群众30余户。
贾宋镇同盈嘉苑社区简介
贾宋镇同盈嘉苑社区,是我镇通过实施中心集镇带动模式,规划建设起的一个大型新型农村社区。该社区结合贾宋商贸镇的特色,立足生态镇的产业支撑,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是一个具有现代城镇气息的新型农村社区。
该社区位于贾宋镇文化广场以南,府右路以东,整合桥东、桥西两个行政村,占地面积100亩,规划有商业门店、连体别墅、高层居民楼,教育、医疗、绿化、广场等设施配套,功能齐全,总投资8000万元。该社区已建成三层临街门店60间,建成连体别墅36座,部分群众已入住社区。
贾宋镇豫景园苗木有限公司简介
贾宋镇豫景园苗木有限公司,位于贾宋镇师洼村千亩花卉基地,该公司利用日光温室搭棚,花木配方施肥,苗木节水灌溉,容器育苗,无土栽培等新技术进行生产,初步形成切叶、切花、观赏植物规模生产、盆景商品生产的现代化特色农业企业。该公司具有专业工程绿化资质,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建有苗木种植基地1600余亩,其中贾宋基地300余亩,年实现花木销售产值达1200万元。
2013年该项公司依托贾宋苗木生产基地积极进行上档升级,投资500万元筹建贾宋镇第一家占地5000余平方米的花木销售市场,设置玉兰、桂花、海棠、香樟、枇杷等百余种名贵苗木展厅,建立销售网络,扩大销售市场,提升交易量,全面带动贾宋镇花卉苗木种植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贾宋镇苗木花卉产业发展情况简介
贾宋镇位于镇平县西南部平原区,辖23个行政村,342个村民小组,镇域面积51.7平方公里,属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光热条件优越,四季分明,雨量适中,是我国南花北移、北木南迁最为理想的中转地带。
去冬今春以来,为促进花卉产业的快速发展,我们通过调研、论证,围绕花卉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规划,配套政策,为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下。一是强化相关职能机构作用的发挥。调整充实玉兰产业发展办公室、花卉行业商会、植物检疫办公室和治安巡逻办公室机构人员,组织花农参加全国各类农高会、苗交会,推介产业,开拓市场。二是强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的发挥。引导艺苑苗木专业合作社、群星苗木有限公司,科技注入,规模化发展,沿省道248线,围绕师洼、下户杨、桥南等村带动新老花农发展花木面积3000余亩。全镇苗木专业村发展到13个,形成百亩以上的花木公司50余家,从事花木种植、销售人员多达3000余人。三是强化产业联合升级。上半年,我们积极探求花卉苗木产业做大做强的发展之道,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到广州、武汉等地招商,吸引大公司、大资本投入花卉产业发展,通过提升花卉产业的流通量,建立一级批发市场来带动产业发展。目前,镇科技园改造项目已全面启动,豫景园林公司正在筹建苗木展厅市场。贾宋花卉苗木产业正逐步转型升级。
贾宋镇南水北调生态廊道建设情况简介
贾宋镇南水北调生态廊道建设共涉及大徐营、育茂张两个行政501.62亩土地。规划栽植各类苗木49750株,其中含笑1110株,海棠1500株,广玉兰1420株,女贞1600株,紫薇3630株,银杏3630株,银杏3285株,小规格广玉兰30750株,弃土场小游园栽植花木7800株。3月底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一是将生态廊道建设与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相结合。贾宋镇是中国玉兰之乡,发展花卉苗木面积万余亩,近年来,群众种植苗木的积极性高,但是土地资源有限,为此我们将生态廓道绿化种植品种规划为花卉苗木,从而实行产业发展与生态廓道绿化的双赢。
二是实现三个统一,提升绿化标准。生态廊道绿化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为民工程。在工作中,我们坚持政府组织推动,统一流转土地,统一规划种植,统一对外招标的原则。在对外土地承包中,优先失地群众,优先种植大户,优先苗木公司和专业合作社,避免小、散户种植,防止出现难管理,杂乱无章的种植局面。
三是强化政府服务,提升建设管理水平。在生态廓道建设中,我们实行的是“一把手”工程。成立由中线办、党政办、财政所、纪委参与的工作领导小组,集中人力、物力,帮助承包大户进行土地流转、矛盾化解,技术指导,质量监督,每个环节重视,每个细节把关,提升生态廊道建设的质量和品位。
第四篇:观摩点简介2011.8.20
政协莎车县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委员观摩点简介(特色农业)
观摩点一 :吾达力克乡订单色素辣椒简介
该点位于吾达力克乡15村4组,连片面积1000亩,品种为甜椒。3月初起垄铺膜种植,播前施农家肥4立方/亩、复合肥40公斤/亩、尿素25公斤/亩,亩均保苗株数在6200棵以上。今年该乡种植订单色素辣椒1.3万亩,其中滴灌辣椒占1000亩、育苗移栽占1000亩。同时,成立了色素辣椒协会与客商厂家完成了该乡1.3万亩色素辣椒的合同签订,做好色素辣椒统一销售的前期准备。2011年,全县种植订单色素辣椒12万亩,其中,滴灌辣椒1.2万亩。
观摩点二:吾达力克乡设施农业建设
该点位于吾达力克乡6村4组,新建钢架标准棚150座,占地面积200亩,80座大棚主体已完工。建棚模式主要是钢架木料结构棚,75米×8米,水电、渠路、滴灌、卷帘机、棉被、缓冲房等配套设施齐全。按50米标准大棚折合资金计算,每座棚投入约3.7万元,其中上海援助资金2万元,剩余部分由乡政府和农民自筹。
2011年,莎车县计划改造老棚4078座,新建大棚680座,目前,全县改造老棚2000座,新建大棚680座。
观摩点三:阿斯兰巴格乡家禽孵化育雏养殖基地
该点位于阿斯兰巴格乡,计划总投资9267万元,其中上海援助资金3800万元,企业出资5467万元,占地面积500亩,经营管理由企业负责。第一期工程于今年4月动工,目前已投入2500万元,完成了每栋520平方米鸡舍主体工程60栋,订购孵化机40台,种鸡笼720组,育雏笼1800组,全自动标准化蛋鸡笼1800组。该基地预计在今年底竣工,11月初可引进种蛋,全面启动孵化育雏工作。竣工后每年可饲养种鸡5.5万套(其中肉种鸡5万套,蛋种鸡0.5万套,年可产种蛋880-1200万枚),年孵化育雏小鸡可达1000万只以上;年存栏商品蛋鸡20万只;年生产有机肥可达13万吨。建成后企业每年按成本价向农户提供600万只合格鸡苗。
观摩点四 : 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情况简介
该观摩点位于莎车县塔尕尔其乡4村,占地面积600亩,一期工程现已投入使用,占地面积23亩,主要包括1万平方米玻璃智能连栋温室和1000平方米育苗车间以及配备设施。预计每年可提供优质种苗3000-4000万株。二期工程目前已开始施工设计。为了充分发挥育苗工厂示范效益,保证园区有效运行,该园区通过合资注册公司的方式来经营,目前,莎车与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共识,决定成立集营销、服务、科研、繁育、生产、培训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运作主要依托上海孙桥先进的生产技术、科学的经营理念、全方位的市场信息,引领莎车县农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今年,根据莎车县设施农业发展实际及与各乡镇种苗的需求,计划育苗500万株,在上海孙桥及莎车县的共同努力,初步掌握了工厂化蔬菜育苗及部分花卉栽培技术。通过核算成本,每株种苗除种子成本以外,所进口基质、穴盘、水、电、人工设备损耗运行成本折合资金每株为0.2元,截止目前,已培育优质秋延迟蔬菜种苗240万株,(番茄195万株、辣椒35万株,茄子5万株、黄瓜5万株),做好越冬茬蔬菜循环育苗物资准备工作,培育220万株越冬茬菜苗工作正在紧张进行。通过工厂化育苗,能够提升种苗质量,做到统一品种,统一茬口,最终推动我县农业向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第五篇:社区观摩点汇报材料
行政概况:
我们xx社区隶属于g市y区x街道,成立于2010年元月,位置在g市城区西北部,毗邻g市政务新区,辖区面积0.6平方公里,人口1206户,4435人。社区成立了党总支,下设3个支部,有党员491名,其中:直管党员12名,在职党员341名,离退休党员126名,下岗失业党员9名,流动党员3名。社区两委6人,社区工作人员2人。社区办公用房475平方,文体活动用房360平方。社区内拥有银河双语幼儿园、g一小x校区、市中医院等教育医疗资源,有文体活动中心、篮球场、棋牌室、图书阅览室等文体活动设施,目前x社区是一个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管理有序的新型社区。
社区特点
x社区是09年初全市社区重组后新成立的,社区的特点是“三新、三多”:即新社区、新居民、新班子,在职人员多、离退休老干部多、热爱社区文化的多。同时x社区毗邻市政务新区,有着其他社区无可比拟的地缘优势和人气优势。
目标定位:
x社区成立伊时,我们社区两委就坐下来,认真研究、深入讨论,并采取登门入户、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广泛征求社区居民对社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社区工作的基本思路,即本着全市一流、全省争先的目标,依托地缘人缘优势,充分发挥离退休老同志和文艺骨干的作用,围绕居民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服务活动,把x社区打造成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管理有序、邻里和谐,具有一定文化特色的新型社区。工作特色
一、社区党建注重一个“新”
一是规范了组织设置,社区成立了党总支、艺术团功能型党支部和物业流动党支部;建立了楼栋党小组,开展党员楼长、党小组长姓名挂牌上墙、亮身份为居民服务的活动。
二是积极组建和培育各类协会组织,先后组建了关心下一代、京剧票友、太极拳、棋牌、慈善、羽毛球、红十字、计划生育等八个协会组织,依托这些协会组织开展一系列为民服务活动。
三是扎实开展共驻共建活动。我们成立了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建立了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组织相关成员单位定期开会研究共建事宜,并开展了一系列共建活动。
二、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注重一个“实”
一是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规定书目和沈浩先进事迹,通过学习提高了社区全体党员的科学发展意识和敬业奉献精神,党员的参学率在98%以上。
二是深入走访,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共发放征求意见表 份,征集意见和建议 大类 条。
三是加大力度,认真整改。我们根据居民的意见和建议,清除积存垃圾 立方,疏通下水道 米,设立了民情热线、民情信箱,建立了科普宣传栏、楼栋单元便民服务栏,同时针对小偷小摸时有发生,居民时有怨言的现象,我们成立了治安巡逻队,加大了防范力度,使广大居民的安全感有所提升。
三、社区服务注重一个“情”
一是深入细致摸排,建立60岁以上老人健康档案(175人)和80岁以上老寿星(12人)档案,经常登门入户,走访慰问。
二是成立431人的社区志愿者队伍,其中党员191人。根据广大居民的服务需求和志愿者服务意向,设立了7个服务岗位,并在宣传栏进行公示,开展全方位的便民服务活动,先后开展了健康知识、地震知识讲座、重阳节唠嗑会以及为80岁以上老人送生日蛋糕等活动。
三是依托服务大厅,开设5个服务窗口,开展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活动,今年以来累计受理 件、办结 件,正在办理 件。
四、社区文化注重一个“活”
一是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加大投入,在东、南、北门均建立宣传栏,共六处平方,在社区会所内建立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各种服务信息。
二是开展送科技、文化、法律、卫生进社区活动,先后举办了中老年健康知识讲座、防震抗灾知识讲座、健康义诊、革命传统教育电影展播、中秋纳凉晚会、迎国庆、唱红歌、春节联欢会、计划生育知识竞赛等活动,丰富了广大居民的文化生活。
三是社区艺术团精心编排、高质量演出一系列健康向上、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带动了广大居民积极参与,锻炼了身体、愉悦了身心,广大居民拍手叫好。
五、社区民主政治建设注重一个“稳”
一是认真落实党务居务公开制度,党费收缴、党员发展、双向承诺、低保、廉租房审批、财务收支等都按照要求定期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二是稳妥推进社区两委换届,我们广泛宣传、深入发动、依法操作、稳步推进,圆满完成了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党员和居民的参与率分别达到了 %和 %。
三是认真开展了楼栋长的推选工作,从强配备了楼栋长 名,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