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
建国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财富大幅增长,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由过去单一经济结构的农业国,逐步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国防科技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综合国力排名提升到了世界第六位。我国经济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除了党的正确领导和符合国情的经济政策的实施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得益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面对21世纪经济科技全球化的新格局,我国应深入研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相应的应对措施,不断提高科技开发和创新能力,实现国家经济实力的整体跃升。
一、21世纪全球经济科技的主要特征与发展趋势
1.科技进步改变了世界经济发展格局,经济全球化步伐明显加快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经济活动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商品、服务、资金和信息的流通比过去更加快捷,自由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发展方向;跨国公司凭借其独有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在全球范围内设置生产基地和销售机构,建立国际商务信息网络;国际金融市场蓬勃发展,金融活动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展和深化,在世界友好合作与科技快速发展的环境下,“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2.以高科技为主的知识经济将成为新世纪的主导经济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展开了一场以提高国家综合科技实力为核心的竞争,由此带来了三大成果:一是知识产业迅速崛起;二是高科技产品大量涌现;三是知识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大幅提高(知识经济的构成总量在发达国家的GDP中已占到50%以上)。21世纪是信息经济、科技先导型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时代。新技术革命正在改变着传统的生产方式,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开发,新材料、新能源、基因工程、航天技术等高新技术的运用,使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发展高科技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已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主流,并成为新世纪经济科技发展的主要趋势。
3.新兴学科层出不穷,科技创新与产业化速度明显加快
当今,科学技术知识成爆炸性增长,据统计,最近30年人类所取得的科学技术成果比过去2000年的总和还要多。学科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相互渗透,互相交叉,不断诞生出新的学科、发现新的成果。近几十年,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发展非常迅速,学科的分支已从上世纪初的600多门发展到现在的6000多门。与此同时,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周期不断缩短,科学发现很快地转化成为专利和产品,像近几十年的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新兴领域的科学成果,已不断形成产品并逐渐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4.经济技术合作加强,世界各国在竞争与合作中共同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科技活动的全球化也在不断深化。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存度增加,资本、信息、技术和人才诸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同时,全球市场、资源和科技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单纯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本国面对的所有科学技术问题。任何一个国家,谋划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都必然要考虑全球化趋势,根据本国的优势和需求,在竞争与合作中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
二、全面应对经济科技全球化,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产物,它既给我国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的新格局,我国应认真研究其发展趋势和应对措施,根据我国国情,研究制定我国21世纪的经济技术发展战略。
在经济全球化、科技国际化的今天,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大大超过了资本和劳动力。在世界工业化进程中,世界经济中心伴随着科技中心的转移而转移。第一次产业革命后,英国借助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使得经济迅速崛起,成为了世界工厂;19世纪中叶,德国掀起科技革命高潮,利用煤化学成果迅速发展了合成化学技术和工业,很快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科技和经济中心;20世纪,美国利用电力技术成果,率先建立和完善了钢铁、化工和电力三大产业,昔日的煤化工产业很快被以石油化工为新能源的电气时代所取代,美国也因此发展成为了世界的科技中心和经济强国;二战以后,日本提出要“技术立国”,通过技术引进和二次创新,促使经济快速增长,一举进入世界经济强国之列。根据统计和测算,当今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在上世纪初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5%~20%,上世纪中叶上升到50%左右,80年代达到了60%~80%。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1996年报告估计,技术和知识的增加占了生产率增长总要素的80%左右,大大超过了资本和劳动力的贡献率。为了能使我国在新世纪经济科技全球化的竞争中继续保持经济快速平稳的发展,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制定正确的科技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从跟踪研究向自主创新转变,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力争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缩短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周期,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用科技成果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努力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在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同时,我国应充分利用加入WTO所带来的机遇,尽快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大潮中,抢占世界经济科技的制高点;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项目的研究开发力度,加强国际间的经济科技交流合作,寻求创新和突破;加大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力度,打破一系列国有垄断领域的垄断局面,全面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金融、证券和投资等有关的配套法规和制度,强化工商、税务和技术监督等宏观调控部门的职能,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三、坚持科技创新,发展前沿技术,不断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20世纪,全球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21世纪,科学技术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将会更明显。
新世纪中国经济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到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局面,我国要在未来的经济科技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所制定的宏伟目标,必须提高科技开发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先导作用,不断寻求并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提高产业化水平,实现经济和科技的跨越式发展。
在当今高科技时代,谁在技术上领先,谁就能在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谁失去科技创新,谁就将遭到淘汰。英特尔、微软等世界著名公司,长期坚持科技创新,计算机产业霸主的地位才得以保持;而趋于保守的王安,没能及早意识到兼容性软件的重要性,使其在个人计算机问世之日起便惨遭淘汰。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科技知识的快速传播和转化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认为,世界科学技术正在酝酿着新的突破,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之中,在未来30~50年里,世界科学技术会继续出现重大原始性创新突破,很可能在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与环境科学等交叉领域形成新的科学前沿,产生新的突破。这必将引发人类社会新的变革,也将对全球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为此,我们应紧紧抓住未来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新机遇,充分发挥科技先导作用,重点发展以下四方面的前沿技术:
1.信息技术
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主导产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正在成为各国综合国力重要的衡量标准。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不仅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和手段,而且造就了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新增长点。我国应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光纤通信技术、感测技术、网络技术和软件开发技术,研发基于新概念的CPU、网络计算机和网络软件核心平台和安全电子金融平台,改变目前我国信息产业核心技术大部分被外国公司垄断的局面,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能够通过分子或原子结构揭示生物的奥秘,这对于促进人口与健康、农业高新技术和化学工业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我国应进一步加强生命科学的研究力度,尽快开发出一批新型生物医药产品;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解决农业新产品接替、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等问题;应用最新的生物科技成果,培育和发展一批相关的技术产业。
3.环境科学与绿色技术
21世纪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将更加密切。环境科学与绿色技术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绿色技术、绿色产业、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正成为新世纪的主流。为此,我国应加大对环境研究和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在继续重视末端治理以减少污染的同时,更要研究生产工艺、产品结构、资源循环、原料替代和生产运营全过程的环境保护,大力开发洁净能源和新的替代能源,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4.新材料技术
材料科学与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技术的革命,给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带来巨大变化。21世纪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功能化、复合化、智能化。为此,我国要大力研发高性能、低成本、耐高温高压、耐腐蚀、无污染的新型材料,重点研发光导纤维材料、信息功能材料、纳米材料、生物降解材料、人工晶体材料等新型复合材料,提升这些新材料的产品品质,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二篇: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创新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创新
市委宣传部文艺处 李 珍
当前,全球化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它正在突破以往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把世界的各个角落越来越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各国的经济技术联为一体,政治接触更加频繁,文化交融更加紧密。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作为当代世界发展的潮流,无疑标志着人类文明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既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种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极其严峻的挑战,迫切要求我们在全球化背景下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文化创新是全球化背景下的战略选择
文化是与经济、政治相对应的范畴,是反映并作用于社会经济和政治的意识和观念形态,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全部智慧与文明的集中体现,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纽带。可以说,文化乃国家之精神。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从国际情况来看,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经济竞争领域,而且还深刻地影响着文化竞争领域,尤其是文化霸权主义者利用其在网络技术方面的优势,将其创新的网络标准推广为全球标准,通过因特网向世界全方位、全时 空、全天候地倾销其价值标准、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迫使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创新能力方面形成对它的依赖,并借此进一步侵蚀、消解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从而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从国内情况来看,随着我国现代化全面、深入的进展,人们的现代观念、现代意识逐步确立,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伦理道德、审美观念等在内的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现代文化体系正在形成。但由于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加上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化,特别是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使文化发展也呈现出全新态势,表现为各种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日益激烈与频繁。在这种国际国内背景下,中国文化该何去何从?
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 “如果不能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强盛,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对这个问题,不仅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很强的政治意识,而且要使全社会都树立这样的意识。”江泽民同志的这个论断可以验诸世界文明史:凡是具有文化创新能力的国家和民族,就保持了旺盛的发展势头;反之,就要停滞,就会没落。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文化是一种“人化形式”,是人类在创造性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起来的有关世界和自我的经验与知识,是有关生命意义的价值判 定及其表达。因此文化是发展的,没有哪一种文化是固定不变的。从历史的发展看,有的文化发展了,有的文化消失了,这就是文化发展变化的结果。历史学家汤比因在其名著《历史研究》中罗列了世界上曾经存在过的20多种文明,而今其中很多已经绝迹。在四大文明古国中,除中国外,其他三大文明都消失了,其文化原因在于丧失了文化创新的功能和能力。而当它们作为世界古文明发展的代表的时候,它们具有很强的文化创新能力。中国文化以顽强的生命力发展并延续下来,创造了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观,其间奥秘如同德国哲学大师黑格尔在其名著《历史哲学》中所指出的,中国文化有一种吐故纳新的能力。这种文化创新能力,来自中国文化所固有的“自强不息、求变图强、日日维新”的文化精神。可以说,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兴衰完全取决于文化自身能否随着历史的步伐不断前进,不断创新,这不仅关系到国家文化的生存与发展,还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安全。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文化创新“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前沿,积极进行文化创新,不断增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这就要求我们在保持其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通过全面的创新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建设先进文化。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邓小平、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在全球化背景下观察与思考问题。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放在国际环境中来考察,放在人类发展的大势中来考察,反复强调领导干部“眼界要非常宽阔”,“要用宏观战略的眼光分析问题”。同样,江泽民同志还从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高度提出,我们党尤其是新一代政治家要努力培养自己的世界眼光,“要大力拓宽中青年领导干部的视野,使他们能够善于观察世界大势和正确把握时代要求”。文化创新,正是在这种时代的大背景下,适应时代变革的需要,对中国文化发展方向作出的战略性选择。
二、全球化与中国的文化创新
(一)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
全球化,是一种超越国界的、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沟通、交流、联系、影响的社会活动进程。文化全球化是由经济全球化过程所决定的、以文化传播技术为媒介的、以不同文化在全球层面上的大规模交流与互动为内涵的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从文化的角度讲,全球化就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各民族本土文化通过广泛的交流、相互的渗透和补充、交相融合,不断地突破民族本土文化各自的地域界限和模式的局限性而走向世界,不断超越民族本土文化固有的疆域并在世界多元文化价值观的评判和取舍中获得文化上的认同,不断地将各民族本土文化区域的资源转变为人类共同享用的资源。美国社会学家罗兰〃罗伯逊认为,全球化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政治问题、社会问题或国际关系问题,而首先是一个文化问题,因为全球化作为一个整体首先是一个社会文化“系统”。事实上,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也日趋明显。马克思和恩格斯当年就指出:“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闭关自守和自给自足状态已经消逝,现在代之而起的已经是各个民族各方面相互往来和相互依赖了。物质的生产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个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文学。”历史和现实证明了马克思恩格斯这一论断的预见性和正确性。
文化全球化之所以成为可能,一方面是因为各民族的互相往来和互相以来导致本民族文化突破地域上的局限而形成世界文化的共性,构成人类共享的公共的文明财富和资源。而由于资本在经济和金融领域的全球流动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化革命的出现,更使得文化产品及文化生产方式跨国界跨民族的传播与交流得到空前的扩展;另一方面是因为人类本身就具有一些共同的文化心理、文化需求和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念,存在着一些共同的利益的问题,因而人类的文化行为和文化创造便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的一面。显而易见,文化全球化是各民族文化交融的一种必然结果,是人类共同体验、创造的结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它客观上有助于 各个国家、民族文化的发展以至整个人类文化的进步。
事实上,当我们在国内畅饮着可口可乐饮料、品味着麦当劳快餐、欣赏着好莱坞电影、在同一时间内惊诧于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崩塌时,当我们在国外穿行在唐人街上、走过洋大夫们所开设的中医针灸与按摩诊所、看到外国人认真地练习太极拳及国外电影中潇洒飘逸的“中国功夫”时,都会体验到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悄无声息的文化全球化过程的参与者,因为在信息时代,许多经济产品、经济现象同样也是文化产品、文化现象,如图书出版、影视、音乐作品、传播技术与传播内容,直至餐饮、旅游等。的确,经济全球化本身蕴涵着经济与文化的不可剥离性。只是当人们再度回眸时才发现,原来与经济、政治的全球化相比,人们更为直接、也更强烈地感受到的还是文化的全球化发展过程。
(二)文化全球化对当代中国文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在这场世界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中,不同的文明相互交汇融合,彼此取长补短,一定意义上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中国向世界充分展示中华文明成果,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全面展示中国文化的无穷魅力的同时,拓展了我们的文化视野,使我们可以用一种新的眼光和视角来环顾世界,审视自己的文化;它开阔了我们的文化胸襟,使我们不再局限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狭小范围来考虑问题,而是积极思考、关注一些具有全球化或全人类的文化现象和课题;它促进了我们同其它不同文化的接触、对话和交流,使我们能够分享世界文化的资源和人类文明的成果;它也给我们提 供了更多文化参与的机会和更大文化创造的舞台,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开辟了道路。
当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文化全球化也给中国文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文化全球化一方面使不同文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能兼容并蓄、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同时另一方面它又无法消除伴随着文化交往和融合而来的文化冲突与矛盾。相反,文化全球化的过程反而使这种冲突与矛盾更加复杂,更加激烈。事实上,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从一开始就是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强弱两极的不平等条件下进行的。文化全球化本身既是客观历史进程,同时又是西方强势文化向世界其他地区扩展的过程。在这场全球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承认,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在这一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或者说,与其他文化相比,西方文化是强势文化,在文化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对其他国家的文化具有强大的影响,它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等得到扩张,文化主体性得到张扬,是文化全球化的主导力量。它们作为强势文化的代表,凭借经济、科技和文化上的优势,主宰了全球的文化生产和信息传播。随着文化产品的推销,其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也被输出到世界各地,发展中国家在西方文化咄咄逼人的攻势面前,其文化明显处于守势和边缘地带,甚至有失去自主性和生存空间的危险。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说:“中国不会拒绝互联网,我们就有武器。”这就提醒我们,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中,必须高度警惕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文化霸权。但要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化,最根本的还不仅仅在于这种“警惕”,而 在于必须站在人类文化发展的潮头,立足传统,面向现代,用发展的眼光,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能否保持前进方向,不断增强吸引力和感召力,将最终取决于在竞争和选择的环境中的文化创新的能力。
由上可见,文化全球化的过程是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互相激荡、互相渗透的过程。这一过程有可能风和日丽,也有可能电闪雷鸣。但不论是友好的交流,还是激烈的冲突,中国文化要自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中国文化要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就必须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事实上,全球化所导致的文化竞争的加剧,使得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显得更加重要,也使得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日益成为文化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文化的兴衰,全在于创新与否。中国文化的创新,就是这样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被鲜明地凸显了出来,成为我们无法回避也必须解决的时代课题。
三、中国文化创新的维度
建设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先进文化,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臶。按照江泽民同志的思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在当代中国,讲文化创新,根本目标是建设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发展需要的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种文化,就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我们必须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用宏观的理论思维和整体的战略目光来思考和研究社会主义文化面临的新问题,推进全方位的文化创新。
(一)推进思想理论创新
思想理论创新是文化创新的核心。发展先进文化,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重大变化和崭新课题,要使先进文化的发展不停顿,首先在理论上不能停顿。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先进文化的核心、灵魂,其指导地位绝不能动摇。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丢掉老祖宗,是错误的、有害的;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是错误的、有害的。我们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文化实践。这是近百年来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反复证明了的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对不同历史阶段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反映。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代表了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建设理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在争取民族独立和解 放的斗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邓小平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培养“四有”新人的目标,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价值功能和凝聚作用。以江泽民为首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新世纪之初,为解决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与时代发展的关系问题,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新理论,解决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时代性问题。面对世界各种思想文化思潮既有吸纳又有排斥、既有融合又有斗争、既有渗透又有抵御的复杂形势,只要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将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二)推进文化观念创新
以崭新的思想文化观念去迎接全球化对社会主义文化的挑战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无论哪一方面的创新,都是首先源于观念、理念的创新。因此,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面对经济方式多样化的趋势,面对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必须解放思想,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实际、新要求,把丰富多彩、波澜壮阔、日新月异的生活实践当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同生活保持着血肉联系,关注和回答现实问题,倾听和解决人民群众的心声与要求,在全社会大力提倡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确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价值、新观念、新道德、新规范,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命力、感召力和吸引力,在新的实践中变挑战为机遇,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
(三)推进文化内容的创新
第一,要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下,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我们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实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在内容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使社会主义文化产品成为鼓舞人、鞭策人、激励人的精神武器,无论是理论研究成果,还是文化艺术作品,都应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探索社会发展规律,以深沉的思想内涵和崭新的表现形式,去适应全球化进程的需要。第二,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和实践着这个民族精神。面对全球化进程的影响和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 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第三,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新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为着力点,在全社会逐步形成新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第四,要积极进行教育和科技创新。坚持教育创新,必须把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臵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作为教育创新的主要内容。不仅如此,还要积极进行科技创新,只有积极跟踪高新技术发展,及时运用科技进步最新成果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升级,不断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才能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夺取和保持优势地位。
(四)推进文化体制创新
推进文化体制创新,必须加强文化的产业化发展,积极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业,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道路。文化的发展虽由经济的发展所决定,但它又有滋生发展的规律。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文化体制的改革必须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积极探索和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符合当代中国先进文化要求、遵循精神产品创作生产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生 产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致的优秀作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全球化条件下的文化交流是双向的,只有异质文化之间才具有交流、融合、更新发展的条件。自改革开放以来,以西方文化为主流的世界各民族文化通过各种渠道大量传入中国。中国要融入世界潮流,首先就要让世界了解开放的中国。全球化给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会。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充分利用互联网在内的各种现代传媒手段,把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传播出去。把开放的中国展现在世界面前。同时,我国有源远流长的文化资源,应多创作一些群众喜闻乐见,反映人们生活和传统道德,积极向上的文学艺术形象,大力发展影视产业,打入国际市场。认清文化的产业化、市场化、经济化是知识经济发展的结果,是一种潮流和趋势。毛泽东曾指出,社会主义的文化阵地,如果无产阶级不去占领,资产阶级就必然会去占领。有着13亿人口的中国,是一个巨大的文化消费市场。西方的一些大型国际传媒和娱乐业公司对中国的文化市场窥伺已久,面对挑战,我们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立足民族文化的创新来改变文化市场中民族文化产品的短缺,遏制音像制品盗版和非法出版物出笼的可乘之机。另一方面要加强文化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健全法律法规制度,严禁资本主义文化垃圾的传入。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已越来越高,它必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四、文化创新中应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一)历史传统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江泽民同志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从历史传统来看,中国传统文化既有落后的传统,也有优秀的传统。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天人合一的终级关怀,仁义礼智的道德理想,经世致用的实践理性,和而不同的文化胸怀,整体性的思维方式等,都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也是全世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然,由于长期受封建专制主义和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传统文化也存在着浓厚的官本位、等级观念、保守封闭心态、小富即安、知足常乐的思想以及迷信成分,对国民习性产生消极影响。长期以来,在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我们应该需要辩证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无论传统文化具有怎样的弊端,也无论对传统文化持怎样的批判态度,我们都不能无视这样的事实: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文化母语,是我们承袭的文化基因,是我们创新的密码。对传统文化的弊端和负面因素有着清醒的认识是必要的,但一味对传统文化进行否定和抨击,无疑是一种文化自戕行为。它不仅将使传统文化自身无法更新,而且也将使当代中国文化的创新成了无源之水,无木之本。从这个意义上说,破旧不能立新,只有承旧方可创新。任何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离不开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都要以 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为根。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民族的精神风貌,是一个民族发展和自立于世界之林的内在凝聚力和生命力。因此,对待传统文化,必须立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经过现代的诠释,给传统文化赋予新的时代精神,在此基础上实现超越、创新,实现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
(二)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列宁在《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一文中说,“每一种民族文化中,都有两种民族文化。”也就是说,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有它的两面性。西方文化有其缺失的一面,也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中国文化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一个民族如果能发扬民族文化的积极方面,改变消极方面,该文化则有利于民族的发展;反之,则不利于民族的发展则应予以革除。目前,在世界诸多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西方文化,无论是其积极方面还是消极方面,都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凡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这是任何民族发展过程中都必然会受到的冲击,关键是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这种冲击和影响。在这一问题上,我们一方面要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促进中国的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发展中国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既要立足本国实际,又要面向世界。所谓立足本国就是说我国的文化建设要根据我们自己的国情、民族习惯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来进行,而不是简单地照抄照搬别国的经验。所谓面向世界就是说我国的文化建设必须实行开放政策,不能搞文化封闭。近代中 国和世界的历史都表明,拒绝接受外国的先进文化,任何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步是不可能的。“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这样一种矛盾运动:一方面它要维护自己的民族传统,保持自身文化的特色,另一方面它又需要吸收外来文化以发展壮大自己。”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一个民族逐渐形成了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文化传统,而这种文化传统正是一个民族世世代代积累而成的精神财富。我国作为一个文化传统极其深厚、哲学智慧十分丰富的文明古国,应该更加珍惜自己的民族文化,那些为中国的繁荣富强而不懈奋斗的仁人志士,他们行动的源泉就来自于民族文化传统中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今天的中国正处在历史的转折关头,它要迎接世界现代化潮流的挑战,把自己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更需要以民族文化传统为依托,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否则就不能自豪、自信、自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的现代化不应该也不可能是西方各国或东方日本现代化的翻版,而应该是中国人民自己的勇气、信心、智慧和力量的产物”。
我们在肯定民族文化意义的同时,必须充分认识到当今文化全球化的趋势。文化的全球化,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们无法回避,只能积极应对,主动迎战,因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只有在同其他文化的冲突和融合中才能更新和发展。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越是要大力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对于我们来说,面对全球化的浪潮,要有现代的眼光和宏大的气魄,敢于正面对各种外来文化加以分析权衡,去取得 当,促使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在融合中实现创新。
(三)文化创新与文化安全的关系
文化安全是一个国家稳定发展的精神保障,其底线是国家的指导思想、主流意识形态、核心价值观不受侵犯。美国前总统布什曾经说过:“我们的政治和经济联系由于美国文化对全世界的吸引力而得到补充。这是一种新的我们可以利用的软力量。”文化的力量看似无形,但它进攻的威力远比经济进攻的威力要猛烈得多,涉及的领域要广泛得多,采取的手段要隐蔽得多,造成的危害要严重得多。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的最终目的,是企图通过文化渗透,极力推行传播西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从根本上摧毁我们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瓦解我们的民族凝聚力,从而对社会主义的中国“不战而胜”。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高度重视和警惕我国的文化安全问题。当前,文化创新能力不强,理论储备不足,是制约我国文化发展,从内部构成我国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的一个主要因素,而且也正是因为“不足”和“不强”,成为在全球背景下“文化帝国主义”对我国实施文化“入侵”和文化“殖民地”的一个重要而且是危险的“接口”。“文化殖民主义”现象在我国的客观存在所构成的文化威胁,普遍地存在于从观念形态到产业形态的各个文化层面。在这种文化生态状况下所产生的一切文化产品怎样能在国际文化市场中拥有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又怎样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而自觉抵制“西方大片”的文化诱惑?又怎样在人们精神生活的深处形 成强大的文化凝聚力从而在根本上构筑起国家文化安全的万里长城?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国家文化安全的大坝是最容易从人的思想和灵魂深处被摧毁的。因此,要全面构筑中国文化安全发展战略,推进国家文化安全创新能力建设,就必须首先着眼于思想观念的转变、更新和理论的创造,克服对于西方现代文化的依赖,立足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融合世界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以独立之精神,全面寻回对中华民族文化创新能力的自信。其次是提高全民族的文化创新能力,在全面推进中国国家文化创新的建设,完善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只有这样,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面对来自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全面渗透和挑战,中国文化才可以获得全新的发展,而且也只有在这样的发展中,中国文化才能获得安全发展的全面保障。
第三篇: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公务员制度创新的路径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公务员制度创新的路径分析
摘要为了适应新的全球经济、政治环境发展的客观要求,各国政府相继掀起了一股行政改革的浪潮,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公务员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从西方各国的公务员制度改革谈起,结合目前我国现阶段公务员制度建设的现状与问题,浅析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建设和完善我国的公务员制度。
关键词全球化公务员制度创新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加快发展,按照官僚制运作的西方各国政府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他们相继开展了以“新公共管理”取向的政府改革热潮。在此国际大背景下,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我国公务员制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所谓公务员制度,亦称文官制度,指对政府公务员的考试、录用、考核、奖惩、待遇、培训、晋升、调动、解职、退休、保障以及分类管理等作系统规定的规章制度和体制。【1】
一、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各国公务员制度改革的特点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公共行政领域,西方各国掀起了一股改革的浪潮,以使其各项制度能够很好的适应并促进经济的发展。公务员制度的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具体来讲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考试录用环节——公开招考和弹性的用人制度
公开考试:美国对公务员的考录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但仍保持着功绩制中的公开考试、择优录用的宗旨。弹性的用人制度:英国1995年颁布的《公务员规则》规定公务员的录用必须贯彻“公开、公平及功绩制原则。”这种弹性的用好人制度大大提高了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率,同时降低了人力成本,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
(二)任用管理环节——引入企业人力资源的先进理念和技术
20世纪80年代法国在其公务员改革过程中除了贯穿其分权的基本思想外,也特别注重对公务员由静态的“人员管理”向动态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转化。特别注重轮岗、服务培训等以提高公务员技能为目的的管理。各国还引入了绩效考核等,这些都是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先进理念和技术的借鉴。
(三)推出机制的拓展和完善
日本在其公务员制度发展过程中特别注重法律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国会通过的关于退休制度的法案规定,一般公务员的退休年龄,男为60岁,女为50岁,并且退休时如果本人愿意,政府人事部可推荐其重新就职。日本政府“再就职”制度的推行,极大地畅通了公务员的推出渠道,保证了公务员的年轻化。
二、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现状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产物和必然结果。我国公务员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构成,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乃至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而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一国政府采用何种管理模式,由其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及其政府文化背景所决定。中国正处于从农业化向工业化转变的阶段,处于市场化和工业化、法制化、民主化的发展阶段。现阶段,我们最缺乏的是适应工业化过程的政府管理制度,而官僚制恰恰是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一种管理模式。但是我国政府官僚制本身有其与生俱来的缺陷,使其无法快速、及时有效地回应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挑战。由于我国推行公务员制度的时间短,再加上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的时期,公务员制度建设依然存在诸多的不足,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三、公务员制度创新路径
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全面加强公务员队伍思想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加强公务员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公务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2】而现阶段,我国的干部管理制度由于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显得相对滞后。为适应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要求,很有必要对我国公务员制度进行完善,使国家公务员队伍的建设体现出科学的决策能力、组织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学习与创新能力以及知人善用的能力,从而构建起既立足于现实,又能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新型公务员制度。
(一)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进一步加大公开竞争性选拔任用干部力度 公开是扩大选人用人视野、平等公正地选拔任用干部的前提;竞争则是增强干部队伍活力、选贤任能的重要保证。通过加大公开力度进一步增强干部工作的透明度,做到干部政策让群众了解,程序方法让群众熟悉,资格条件让群众清楚,从而增强群众民主参与的热情和能力,促进选人用人的准确性和公信度的提高。
(二)实现管理效能的最大化,合理适度地下放干部人事管理权限
管理的层级和幅度直接决定管理效能。干部人事管理的层级多、幅度宽,效能相对就会低一些。我们可以探索性下放事业单位中层人员的管理权限,赋予事业单位对中层人员选拔任用的自主权,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三)促进更好更快地科学发展,进一步发挥考核评价的导向激励作用 科学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是促进各级公务员自觉履行岗位职责、积极干事创业的“助推器”。通过建立正常的公务员业绩考核运行机制,发挥考核评价的导向激励作用,充分调动被考核对象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促进公务员立足于岗位建功立业。【3】
(四)提高执政能力水平,突出能力建设的主题,增强干部教育培训针对性 当前,加强公务员能力建设已成为世界性任务。要提高公务员的能力水平,应进一步突出能力建设的主题,坚持以能力建设为中心;进一步突出培训的针对性,高度重视对公务员的培训,注重培训实效,引入市场化培训机制。有针对性的培训是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
(五)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积极畅通人才流动渠道
人才的合理流动是实现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途径。因此,应进一步疏通公务员队伍的入口,结合实际,建立和完善以竞争择优为导向的公务员调任工作机制,架起党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人才合理流动的桥梁。坚持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改革取向,积极探索建立促进公务员向企事业单位合理流动的机制。
(六)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公务员的合法权益
合理维护公务员的合法权益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政府应健全公务员的权益保障机制,成立独立的工会组织,代表各类公务员权益等问题进行协商,维护公务员的合法权益,并注重加强公务员心理健康方面的建设。参考文献:
[1]李静,刘冰.中、日、韩三国公务员制度比较及借鉴意义.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9,02.[2]罗自刚.公务员制度创新的公共选择路向.长白学刊.2010,04.[3]叶凤吉.芬兰、瑞典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分析与启示.北方经贸.2010,05.
第四篇: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
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它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质量与速度。人类实践证明,科技创新与伦理道德的关系影响着经济发展的效益。科技创新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这样才能为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服好务,实现可持续发展。
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则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它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质量与速度。而人类科技发展的历史也证明,科技创新与伦理道德的关系影响着经济发展的效益。对于我国而言,科技创新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兴利除弊,更好地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真正实现经济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一、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质量与速度
在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上,有过三次不同的科技革命,但相同的是,每一次科技革命给人类所带来的都是经济发展的大步前进,而这种进步是其它任何革命所无法比拟的。18世纪60年代的第一次科技革命,蒸汽机车等发明使工场手工业大大发展,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从而使英国国外市场急剧扩大,成为世界上当时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期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电力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得到创制、新通讯手段得以发明,使得世界市场出现,促使生产力迅速发展,生产关系进一步调整。二战后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出现了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这些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变化,推动国际经济格局大幅度调整,同时也扩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
(一)怎样理解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是人类在长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历史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认识世界事物的知识体系。技术是指人类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应用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以及物化的各种生产手段和物质装备。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科技创新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
经济是生产或生活上的节约、节俭,前者包括节约资金、物质资料和劳动等,归根结底是劳动时间的节约,即用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社会所需要的成果;后者指个人或家庭在生活消费上精打细算,用消耗较少的消费品来满足最大的需要。总之,经济就是用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获取较大的成果或收益。经济发展其实就是一个国家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更意味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素质的提高。所以,经济发展涉及的内容超过了单纯的经济增长,比经济增长更为广泛。
(二)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从经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讲,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最根本的动力。国际知名经济学家安德森·麦蒂森的研究显示:18世纪前,全世界最发达的西部地区的人均收入增长只
有0.05%,按此换算,1400年人均收入才能够增加1倍。可到了18世纪、19世纪,人均收入的增长增加了近1倍,从过去每年人均收入增长0.05%达到了1个百分点,按此换算,人均收入增加1倍所需要的时间从过去的1400年缩短为70年。进入到20世纪后,人均收入增长速度又提高了1倍,从每年人均收入增长1%变成2%,而2%的人均收入增长只需要35年的时间就可以增加1倍。到了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以后,即进入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像欧洲、美国这些发达的国家、地区,人均收入的增长还是每年还是2%,但是一批新兴工业化城市的人均收入增长每年达到了7%、8%。如果是7%的增长,那么,只需10年的时间人均收入就可以增加1倍。跟18世纪以前相比,为什么人均收入增长会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人类所经历的三次科技革命所带给我们的启示中可以清晰的看出,这背后的根本原因无疑是科学技术的创新。
(三)科技创新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质量与速度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加强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美国经济学家Ferguson Jr.和Wascher通过实证研究总结出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第一依赖因素就是科技革命和技术创新。“高能耗、高投入、高增长、低效益”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科技贡献率较低,发展经济过于依赖能源和资源的消耗。以甘肃省为例,从经济增长方式来讲,甘肃省的经济增长表现为典型的投资驱动型,从1995年起算投资率呈持续走高趋势,“十五”时期年均投资率达47.59%,比“九五”时期年均投资率高6.26个百分点,2006年达到47.9%,至今维持在40%~50%区间内,始终大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消费来看,甘肃省最终消费率持续下降,1999年跌破至60%以下,2006年恢复到61%;生产总值净出口率多年来一直为负数,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贸易呈现为逆差,表明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因素在甘肃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较弱。
当前要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一个重要的自变量就是科技创新。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二、科技创新的伦理道德问题影响着经济发展的效益
科技创新的伦理道德问题一直与近代科技进步形影相随,人们简科其为科技伦理,指的是科技创新活动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思想与行为准则,它规定了科技工作者及其共同体应恪守的价值观念、社会责任和行为规范。科学伦理事关整个社会的发展前途,当然也事关经济发展的好坏。
(一)科技创新的伦理陷阱
从人类的发展历史来看,科学技术本是人类求生存、求发展的有力工具,但同时它也是一把有着“自杀力”的“双刃剑”: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使人类文明大大地向前跨了一步,但也使得杀人的兵器得到升级;核能的开发利用可以造福四方,但同时也让人类面临原子弹的毁灭性威胁;克隆技术让人可以死而复生,但却对人类社会伦理造成巨大的冲击。这种相伴相生却又相反相成的困惑,可能是人类所面临的空前绝后的一种伦理陷阱。
科技创新极大地提高了人类控制自然和自身的能力,但是,科学技术在实际运用中所产生的新问题也日益突出。比如全球变暖、环境污染,比如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发展所引起的人类自身尊严、健康、遗传以及生态平安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存在,一方面是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副作用,另一方面也必将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生阻碍甚至是破坏。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在21世纪,科技伦理的新问题将越来越突出。核心新问题是,科学技术进步应服务于全人类,服务于世界和平、发展和进步的崇高事业,而不能危害人类自身。建立和完善高尚的科学伦理,尊重并合理保护知识产权,对科学技术的探究和利用实行符合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的政策引导,是21世纪人们应该注重解决的一个重大新问题。”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要求人类活动应当以不破坏生物物种的持续生存和自然生态系统的持续生存为最低道德要求。
(二)科技创新的伦理道德问题影响经济发展的效益
科技创新有其本身的伦理困惑,这需要科技创新活动必须遵循一定的伦理道德。同样,经济的发展也需要规则,这一方面是经济发展自身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对科技创新的伦理陷阱进行规避的需要。经济通常是以经济行为的主体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为客观目标,而不是以整个社会、整个民族的利益最大化为客观目标,因此经济行为的价值效应通常具有局限性、短期性、低价值层次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如果与科技创新的伦理困惑相结合的话,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是不可小觑的。虽然这种结合的负面效用更多的体现在社会问题层面,但是其对经济发展的间接破坏作用也是不容低估的。比如国际恐怖分子、网络黑客等人员的高科技犯罪,其一方面破坏的是社会秩序,另一方面则是对于地域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更为深远也更为巨大的破坏与阻碍。
三、科技创新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因此就当代中国而言,经济发展至少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经济的适度增长。经济增长是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产品和服务的实际产量的增加,经济增长的实质是规模不断扩大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和社会财富的增殖过程。测量指标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经济增长水平和速度。二是结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包括分配结构、职业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等,以及各个层次上的经济结构的变化。三是福利的改善,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提高。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居民收入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政府必须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使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益事业有基本的保障。四是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不能以危害环境为代价,可持续发展要求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不应影响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可持续性意味着维持本地、本国乃至全人类福利的自然资源基础,使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由此可见,对于我们国家而言,科技创新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为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服好务,进而实现十七大报告所提出的经济发展目标:“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0二0年比二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
新型国家行列。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第五篇: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医药企业品牌战略研究
“公司的发展在于其产品的推动,而决定公司价值及其市场则在于品牌。以产品来维系公司命运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今天,如此迅猛地发展使得产品已经不再是竞争的焦点,有效而富有推动力的公司管理正致力于将普通的产品提升为品牌,因为正是品牌的市场地位而不是产品决定公司是否能够取得成功,品牌之争将成为未来的主战场。药业已成为世界贸易增长最快的朝阳产业之一;中国是世界第七大药品市场,国际上排名前20位的大型品牌制药公司均已通过合资设厂的方式进驻中国;根据中国加入WTO承诺,从2003年开始对外放开药品分销服务。因此,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中国医药企业在面临国内企业竞争的同时,也面临着国际著名品牌企业的竞争。我国医药企业必须努力实施品牌战略,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更好地参与国内、国际医药市场的竞争。
1、中国医药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
1.1 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振兴民族药业 在当今品牌经济时代,一个国家品牌企业的多寡,决定该国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也决定该国经济强盛与否。2003年美国《商业周刊》推出的 100个全球最有价值品牌的前10个品牌,美国占了8个,这是美国企业最具国际竞争力的表现。医药经济也是这样。进入上述品牌排名的医药企业有美国的辉瑞(Pfizer)公司,强生(Johnson)公司和默克(Merek)公司,其品牌价值分别为104.6,94.1,27.1亿美元。其单个品牌价值远远大于“2002中国最有价格品牌”第9位的“三九集团”(82.08亿元人民币)和第24 位的“山东新华医药集团”(26.15亿元人民币)。由此可见,美国医药具有竞争力,是与他们具有世界一流的品牌企业分不开的。所以,我国医药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壮大企业的品牌实力,可以有效提高医药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振兴国家的民族药业。
1.2 增强企业的研发实力 品牌的核心和依托是产品。品牌企业正是依赖于一个个受消费者认可和喜爱的品牌产品,去占领市场并创造利润,使品牌得以巩固和发展。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的周期缩短,产品的生存周期必然不断缩短。因此,企业必须不断进行产品创新,才能适应消费者日新月异的消费需求。而产品创新的前提是技术创新,只有持续不断地技术创新,才能推动品牌价值的持续提升,制药企业更是这样。制药工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可以说其竞争就是研究和开发(R&D)能力的竞争。世界上著名医药企业之所以具有品牌竞争力,就是因为它们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研发实力。2002年辉瑞公司的研发投入为51.8亿美元,默克公司26.7 亿美元,强生公司27.0亿美元,分别占其销售收入的18.4%,12.3%和15.7%。以辉瑞为例,1999-2003年其研发投入分别为40.36,44.35,47.76,51.76,71.00亿美元,研发投入逐年递增。可是,中国每年专用于新药开发的资金只有1000万-2000万元人民币,加上制药企业自身投入的资金总计也不到医药工业产值的1%。新药研制投入严重不足,直接导致新药的创新研制能力及制剂水平低下,这是我国医药企业品牌力低下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实施品牌战略,必然能提高我国医药企业的研发实力。见表1。
表1、2002年世界品牌制药公司研发投入前10强排名
——————————————————————————————
位次公司名称国别销售金额 研发费用 占销售
/亿美元/亿美元/%
——————————————————————————————
1辉瑞美国282.851.818.4(Pfizer)
2葛兰素史克英国28242.915.2(GlaxbothKline)
3安万特法国172.536.721.3(Aventis)
4阿斯特拉捷利康英国178.430.617.2
(AstraZeeca)
5强生美国1722715.7
(Johnson)
6默克美国216.326.712.3
(Merck)
7诺华瑞士153.62616.9
(Novartis)
8罗氏(Roch)瑞士108.124.222.4
9法玛西亚美国120.323.219.3
(Phamacia)
10百时美施贵宝美国147221
5(Bristol-
MyersSquibb)
——————————————————————————————
1.3 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 企业要争创品牌和发展品牌,必须发展其规模优势。这是因为:其一,品牌的基本特征是知名度高、信誉度高、市场份额高,企业要实现较高的市场份额,就必须努力扩大企业的规模,否则,市场份额上不去,必然无法争创品牌;其二,品牌的另一个基本特征就是综合实力强,尤其是盈利能力强,这也是企业的规模优势所决定的;其三,只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才具有较高的研发实力,才能不断推出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2002年世界品牌制药公司前10强中,第1位辉瑞公司销售额282.8亿美元;第6位默克公司销售额216.3亿美元。而我国2002年全年的医药工业的销售产值2455亿元,约合300 亿美元,只比辉瑞公司1a的销售额多一点(表
1)。我国制药业第1位的上海医药(集团)公司2002年营业收入也只有16亿多美元,还不及辉瑞公司销售额的1/16。只有实施品牌战略,才能最终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见表2。
表2、2002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的前10家品牌医药企业与进入世界企业50 0强的前10家品牌医药企业比较
——————————————————————————————
名次国外企业名称国别资产额营业收入
1默克美国44006.747715.7
2强生美国38488.033004.0
3辉瑞美国39153.032259.0
4葛兰素克克英国31897.829506.35百时美施贵宝美国27057.021717.0
6安万特法国34932.720543.6
7法玛西亚美国22377.019299.0
8诺华瑞士402244.718985.7
9罗氏瑞士45344.817282.110阿斯特拉捷利康英国17958.016480.0
——————————————————————————————
名次国内企业名称资产额营业收入
1上海医药(集团)公司2105.11639.52中国医药集团6751224.1
3天津市医药集团912.7826.44广州医药集团727809.1
5三九企业集团2642.3792.3
6哈药集团公司737.2864.6
7上海复星高科694.2673.4
8华北制药集团1848.1664.3
9石家庄制药集团697.4432.210南京医药集团501.1425.7
——————————————————————————————
2、医药企业品牌现状分析
2.1 对品牌认识模糊 “企业识别系统”(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是塑造品牌的重要手段。根据其理论,品牌塑造是企业理念、企业行为和企业视觉三者的完美统一。然而我国一些医药企业将品牌塑造等同于“视觉识别”因素之一的广告传播,认为品牌就是靠广告“轰炸”出来的,认为有销量就有品牌,结果巨大的广告投入并没有换来高价值的品牌;将品牌战略与名牌战略混同,把品牌策略的实施局限于品牌知名度的提高上,导致许多企业品牌创立快,倒得也快。
2.2 产品质量堪忧 质量是品牌的生命,唯有高质量的产品才能造就高价值的品牌。截止2003年1月,我国5000多家医药工业企业,只有1464家生产企业获取1892张GMP证书;全国药品批发企业17000多家,药品零售企业则达到约12万家,700多家大中型药品批发企业、零售连锁企业和大型零售企业,通过GSP认证的约只有110家,不仅制约了药品质量的提高,阻碍了我国药品进入国际市场,也影响了企业品牌价值的增值。
2.3 企业规模太小 影响企业品牌提升的因素之一是企业规模的大小和经济集中度的高低,规模大、经济集中度高的企业有益于品牌价值的增值。我国5000多家医药工业企业中,几乎 90%为小型企业。即使是我国规模较大的品牌医药企业,与世界品牌医药企业相比,差距也是极其巨大的(表2)。从医药经济集中度的角度来看,世界前15家制药公司占世界药品销售额的1/3,而2000年,我国制药企业前60家仅占国内药品销售额的35.7%。如此低的企业规模和经济集中度是难以塑造高价值品牌的。
2.4 创新能力太低 产品创新是品牌的活力之源。我国所生产的24类1350多种原料药中>97%是仿制的,而自主开发的获得国际承认的创新药物只有2个(青蒿素和二巯基丁二酸钠),直接导致大部分企业名牌产品少,品种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以生物制药为例,仅α-干扰素就有深圳科兴、沈阳三生等 10多家企业生产;中药牛黄解毒片全国竟有150余家企业生产。由于产品低水平重复,导致恶性竞争,致使一些企业产品价格一降再降,甚至处于亏损边缘,何谈品牌塑造。
3、我国医药企业的品牌战略
3.1 优化品牌成长的政策环境 品牌的发展离不开其政策环境支持。目前,全国大多数医药企业规模小,设备落后,药品的技术含量低,产品低水平重复严重,致使药品销售处于低层次(例如价格战等)、不规范(例如实施贿赂等)竞争之中;同时,医疗机构补偿机制不合理,造成医药混为一体,以药养医,致使医师、医院药房,甚至医院的个别领导成为药品消费的代理人,使得很多医药企业在药品销售过程中,不是设法塑造品牌,以品牌的力量赢得市场,而是设法以回扣、红包等各种非正当交易获取市场份额。要改变上述现状,国家的相关职能部门首先要调整医药产业结构,提高医药产业的进入壁垒,杜绝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生产;其次,加大卫生体制改革力度,尽快实行医药分业管理,消除医院方面对药品消费的代理作用,实现公平的药品营销环境,最终形成医药企业以品牌争天下的良好氛围。
3.2 树立科学的品牌理念 科学的品牌理念是人们对品牌科学的、系统化的理论认识体系。在市场经济已进入品牌经济竞争的时代,很多医药企业还停留在重视有形资源投入的产品经济时代。在品牌经济的竞争时代,企业管理者应认识到,品牌塑造不是单纯的广告、人员促销,而是企业理念、企业行为和企业视觉的完美统一。企业要塑造高价值的品牌,应首先进行正确的理念定位,确定企业使命、企业经营哲学和企业价值观,并将企业理念严格地贯彻到企业行为识别和视觉识别中去,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锻造出一流的品牌,赢得市场,进而赢得消费者忠诚。
3.3 进行并购和重组(M&A),壮大企业规模 为壮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品牌实力,全球医药企业掀起了并购、重经波澜。近年来,规模较大的并购、重组的医药企业有阿斯特拉捷利康、辉瑞、默克、强生等。并购和重组大大增强上述公司的品牌实力。例如:由Astre(瑞士)和Zeare(英国)两家公司合并而成的 AstraZeneca(阿斯特拉捷利康)公司,总资产达到670亿美元,在国际最大制药公司中的排名由1998年的第13位上升为1999年的第5位。当前,为壮大品牌实力,我国医药企业也迈开并购和重组的步伐。据报道,经过并购和重组,至2002年11月,我国医药行业企业数目已减至4296家,但这些企业规模仍然偏小。因为规模小,所以企业数量多,进而导致产品重复多、科技含量低,不能形成品牌效应。要想根本改变上述现状,增强企业的品牌实力,必须对企业实施并购和重组。
3.4 增强企业的研发实力,强化药品质量管理 进入WTO之前,我国长期不受药品知识产权的约束,致使企业药品创新能力缺乏。为改变上述现状,必须着手增强企业的药品创新能力,相关管理部门及企业应制定药品创新的战略规划,建立、充实、强化自己的研发队伍,对现有研发设施尽快进行GLP的认证或改造;在企业规模化的过程中,强制相关企业每年必须将销售收入约20%作为自己的研发基金,并长期坚持;由于历史形成的研发力量薄弱,让企业的产品一下子做到完全创新是不切实际的。目前,相关部门和企业应制定时间表并沿着模仿创新,仿创结合的路子走下去,尽快实现自主创新。与此同时,企业必须加快 GMP、GSP的认证或改造进程。虽然国家规定到2004年6月30 日止,所有制药企业都要完成GMP改造,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企业不仅要达到本国的GMP标准,而且要达到WHO的 GMP标准以及美、日等发达国家的GMP标准。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最终塑造出具有全球视野的、高价值的品牌形象。
摘自:医药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