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家背景下的工业化与经济发展
国家背景下的工业化与县域经济发展作者:周金堂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在一个人口规模大,区域发展不平衡,国土、资源、生态、环境承载力不堪重负的中国,通过推进新型工业化来壮大县域经济,遵循工业化的规律,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创造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城乡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模式
第一章 工业化与县域经济的整体关联
1.1 壮大县域经济,加速工业化进程,必须从国情、省情、县情出发,在准确把握县城经济内 涵、功能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实施县域工业化战略
1.2 运用工业化的力量,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对工业化的主要特征和工业结构的演化有 一个历史的、客观的、全面的了解与把握
1.3 县域经济正常有序的发展,离不开工业化的“孵化”和“催化”,必须在大力发展县域经 济的实践中,对两者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有一个全面、正确、科学的认识
1.4 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挑战,按照国际通行的市场主体运作规则,加 快工业企业的改组、改造,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必由之路
第二章 工业化与县域经济现代化
2.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工业化与县域经济的成长模式和过程
2.2 “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决定着工业化与县域经济发展的近期、中期、远期目标
2.3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任务,是县域经济成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2.4 要加速推进工业化,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正确地处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努力促 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2.5 科技革命与信息化,是县域经济加速走向现代化的进程的“发动机”
第三章 工业化与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3.1 在推进工业化、积极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可持续发展与经济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3.2 我国在六大领域推进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取得的主要成效
3.3 加速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正确对待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压力 和挑战
3.4 运用工业化的推动力,提升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必须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的可持 续发展有一个科学全面的认识
3.5 依靠国家工业化的支撑力、带动力,壮大县域经济,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 策与措施
第四章 片面的工业化战略与县域经济和“三农”问题
第五章 新型工业化与县域经济经济的发展
企业技术结构的选择取决于相应的要素投入结构,而企业的要素投入结构只有与本地的禀赋结构相吻合,才能在技术结构选择上达到成本极小化的目的,进而实现持续的增长和发展。因此,一国工业的发展战略能否充分利用本地的比较优势将决定其长期绩效。实证分析表明,中国政府在发展战略上的转变是近二十年来工业化,特别是农村工业化成功的关键。因为自70年代末期以来,以市场为导向的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充分遵循了中国农村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势,而传统的工业部门由于承担了政府赶超战略的政策性目标,其生产成本过高而产品又不符合市场的需求,这就从根本上抑制了其发展的空间。发展中国家欲实现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化的目标,就需要采取遵循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
一、导言
在关于中国工业化过程的讨论中,一个公认的事实是自改革开发以来国有企业地位的相对萎缩,而乡镇企业的发展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即中国的工业化过程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农村的工业化。中国工业化的事实引起了理论界的高度关注,许多学者均试图对之提出一个整体性的解释。因为在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中,工业化意味着将农民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工业企业应当分布在城市,而农村的比较优势主要是发展农业。然而与此相反,为什么中国政府推行的工业化发生在城市,而市场导向的工业化却大规模地发生在农村呢?两个不同的工业化过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各自的效率怎样呢?这又和中国的各级政府长期以来所推行的各种政策干预具有怎样的联系呢?
对于中国的工业化过程,理论界所提供的经济解释是多种多样的。存在相当多的论文试图证明,国有企业的效率低下是源于企业自身的治理结构或产权结构,即公有制是关键症结所在,所以私有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但是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地区的国有部门仍然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而八十年代的乡镇企业中私营企业并不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在讨论乡镇企业的成功经验时,许多学者却又强调模糊产权在农村工业化中的重要作用,将乡村政府对企业的扶持和保护作为乡镇企业高速成长的源泉,特别是在发展的早期。因为在八十年代初期,乡镇企业即缺乏资金,又缺乏原材料,而且随时都有可能受到来自国家产业政策的不利影响。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在国有企业发展伊始,政府的扶持也同样带来了国有企业的迅速增长,因为为了贯彻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国有企业同样缺少原材料、机器设备和资金。但现在虽然国有企业在多个方面仍然享有乡镇企业所无法比拟的优惠政策,其在市场竞争中却节节败北。同时,延续集体所有制的乡镇企业在九十年代的发展中落伍于私营企业,各种政策性负担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运行,乡村政府也被迫放弃了对集体企业的各种政策干预,并开始了大规模的产权改革。
本文认为,中国农村工业化的成功是源于,在70年代末期以来以市场为导向的乡镇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充分遵循了中国农村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势。而城市(国有)工业由于承担了政府赶超战略的政策性目标,其生产成本过高而产品又不符合市场的需求,这就从根本上抑制了其发展的空间。换言之,使乡镇企业
在市场竞争中获取胜利,并超过国有企业的关键是因为其更遵循比较优势的发展规律,而不是因为乡村政府给了它足够的支持和保护。另外,赶超战略在轻工业领域所造成的市场空白也使得乡镇企业在发展伊始能够轻而易举地打开市场销路,实现迅速的增长。
我们利用中国1978-1997年28个省的纵列数据(Panel Data)和几种不同的计量方法检验了这一假说1。我们发现,能否充分遵循比较优势的原则是农村工业发展成败的根本。而当地区和时间效应均被控制住时,非私营的厂商占乡镇企业的比重越高,对工业化的绩效存在抑制作用,这也就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模糊产权理论缺乏实证依据。我们同时利用类似的实证方法对国有工业企业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一个基本的结论是:同样是国有企业,更遵循比较优势的地区,其国有企业的发展速度将快于其它地区。而同样是乡镇企业,不遵循比较优势的地区,其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将慢于其它地区。总之,中国工业的长期发展绩效主要是由其营运策略对本地比较优势的背离程度所决定的,企业的要素投入结构只有与本地的禀赋结构相吻合,才能达到持续增长的目的。
二、关于中国农村工业化的理论争论与实证证据
中国农村工业化的成功所引起的广泛学术关注中,一个争论核心就是乡镇企业的发展中公有产权或地方政府所起到的作用。许多学者认为,中国的改革由于采取了渐进主义的策略,所以模糊产权在乡镇企业发展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大量的理论文献强调,地方政府的干预有利于乡镇企业的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在不完全竞争和政策扭曲的情况下,公有产权是一个次优的选择
中国农村工业化成功的关键究竟何在呢?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从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变迁的基本逻辑关系入手展开分析。从新古典增长理论的角度看,无论是发达国家为了达到持续增长的目标,还是发展中国家要摆脱二元经济的格局,均要依赖快速的技术进步。因为在没有技术进步的情况下,资本的边际报酬会趋于递减,所以如何引致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目的呢?林毅夫及其合作者(1994,1996,1998,1999c)从比较优势理论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他认为,在一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两个重要的外生变量,发展战略和禀赋结构,其他变量,如技术水平、积累率、增长速度、产业结构、金融结构、收入分配等均内生于这两个变量。
(1)中国的市场化改革,特别是放弃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对农村工业和国有工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偏离理想的资本密集度将损害工业的发展,无论是对于农村工业还是国有工业;(3)公有产权对乡镇企业的发展起到了负面的作用,因此乡镇企业目前正在逐步改革自身的产权结构,以硬化预算约束;(4)虽然公有制比重的提高可能意味着政府干预的增强,但国有企业与技术选择指数的实证关系说明,发展战略的选择在更基本的层面上决定着经济绩效的高低,而产权并非是最关键的因素。即如果不放弃赶超战略,私有化未见得一定会带来工业增长;(5)农村工业和国有工业的发展均受制于市场规模的大小;(6)在同一个省的范围内,国有工业部门的规模越大,结构越偏向轻工业,农村工业的发展就越快。同样,农村工业对国有工业的也存在正的外溢效应,尽管乡镇企业的竞争使国有企业的地位相对下降。另外,一省工业结构越偏向轻工业,国有工业的发展速度也就越快;(7)在对外开放度方面,FDI在农村工业的发展中是一个强有力的解释因素,而对国有工业则起到了相反的作用。这表明FDI主要是作为乡镇企业的资金来源;(8)假定其它条件不变,在具有中等水平耕地面积的省份,乡镇企业的发展要优于耕地面积过少或过多的省份。
林毅夫、蔡昉、李周(1994):《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第一版。
林毅夫、蔡昉、李周(1999c):《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修订版。
姚洋(1998),“非国有经济成分对我国工业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经济研究,1998(12)。赵耀辉(1997),“中国乡镇企业所有权分析及其对农村就业的影响”,《中国乡镇企业研究》,海闻主编,中华联合工商出版社出版。
一、改革年代的工业化与经济增长
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路径呈现“工业深化”特征,表现为重工业和投资品工业在整体工业部门中的比重持续上升,以及更具普遍意义的工业部门相对于整体经济的人均劳动生产率的加速度提升,后者在相关文献中被称为“资本深化”。这个路径与改革开放年代的前半期刚好相反(图1)。在1978-92年期间,中国的经济增长所呈现的是“工业广化”特征,也就是工业发展以至整体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规模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从而,工业部门相对于整体经济的人均劳动生产率显著下降,轻工业和消费品工业在整体工业部门中的比重持续上升。
二、工业化路径的可持续性和社会意义
中国经济近年来愈趋强化的资本深化增长模式,是国内外不少经济学者、决策机构和媒体舆论的批评对象。这些批评包括下列各类代表性论断:(1)背离比较优势原则的资本深化增长模式,势必面对资本边际生产率递减的制约,是低效率的;(2)上述的制约,加上重工业和投资品工业的高资源消耗特性,意味着这种增长路径是不可持续的;(3)资本深化和投资带动的经济增长,既不利于创造就业,又不利于提升广大低收入阶层的消费水平,因而是与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相抵触的;(4)资本深化的增长模式,其原由相当程度上是来自金融部门的运作背离了市场原则,其后果又往往是导致大型企业和企
业集团的垄断地位的强化,都是不利于中国经济制度向市场经济转型。
应该说,上述各项批评都有其合理性,然而它们的性质都是部分而非全面的批评。专就效率特性而言,理论上,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在中国而言是劳动密集的增长模式,其可持续性取决于所提升的资源配置效率,是否足以弥补所牺牲的动态规模效益。资本深化增长模式的可持续性,则有赖于动态规模效益是否足以抵消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或更确切而言,投资带来的技术进步是否足以使得资本边际生产率递减不出现。可见,这两种工业化和经济增长路径的相对效率不应该先验判定,归根究底是个有待考察的经验问题。
如果说效率问题是资本深化增长路径的可持续性的内生决定因素,资源消耗问题和社会意义问题的性质,则是部分内生部分外生的决定因素。概念上,投资品工业和重工业确实往往具有高度消耗资源的特性,然而也不一定如此,以机械电子工业为代表的深加工工业就较少这种特性;而资源消耗强度的更主要决定因素,是建立在特定消费模式基础上的产品结构,而消费模式除了取决于与经济增长路径相联系的收入分配模式之外,还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特定历史中的文化和政治条件。因此,专就这些决定因素的内生成分而言,资本深化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限制是一种潜在危险,是否成为现实取决于特定的文化和政治环境中的收入再分配模式和消费模式,而收入再分配的基础归根究底也还是效率,即整体收入的增长速度。就业问题也可如是观之。资本深化经济增长不利于创造就业,非工业部门的吸纳劳动力能力于是成为这种增长路径的可持续性的外生决定因素,而这种能力又取决于工业部门的生产率提升效应向非工业部门转移的速度。至于说与资本深化经济增长相联系的经济体制并不符合市场原则问题,一方面,这一定程度上可以透过特定历史中的文化和政治条件加以调节,另一方面,建立市场体制毕竟只是手段而非目的,提升效率、促进发展才是目的,而上面提及的全球化年代世界范围的后进发展失落更提醒人们必须对原教旨式的市场原则抱持警惕态度。
总括而言,经济增长的核心始终是效率问题,作为可持续性的外生决定因素的资源消耗问题和社会意义问题,一定程度上还是有赖于效率问题的解决。效率问题因此被认定为本文的主要讨论范围。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而讨论舒缓以至解决资源消耗问题和社会意义问题所需的政策和体制,期望借此探寻建立可持续经济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路向。本文从分析中国的经济增长成因入手,得出近年来的资本深化工业化和经济增长路径具有动态规模效益,因而就其内生制约而言具有可持续性的判断。在此基础上,本文进而分析资本深化经济增长路径的体制和结构基础,从中得出的发见是,动态规模效益得以实现的条件,是本土企业必须在严苛的国际化竞争中持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这也是动态规模效益得以促成国内经济增长的关键。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外生制约的角度看,本文进而探讨增长路径与资源消耗的对应关系,以及增长路径与就业、收入分配格局、企业社会问责等各方面的联系,从中得出的结论是,这种种制约因素取决于特定历史中的政治和文化条件,任其自由发展的话不可能自动保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更不用说创建一条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从这些探讨结果中得出本文的政策结论,概言之就是必须依靠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社会主义因素,加强各级政府对社会大众负责,代表社会利益调节大型企业集团的运作、调节收入分配格局、促进就业机会的创建、推动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的形成,为创建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基础。
第二篇: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
建国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财富大幅增长,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由过去单一经济结构的农业国,逐步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国防科技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综合国力排名提升到了世界第六位。我国经济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除了党的正确领导和符合国情的经济政策的实施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得益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面对21世纪经济科技全球化的新格局,我国应深入研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相应的应对措施,不断提高科技开发和创新能力,实现国家经济实力的整体跃升。
一、21世纪全球经济科技的主要特征与发展趋势
1.科技进步改变了世界经济发展格局,经济全球化步伐明显加快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经济活动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商品、服务、资金和信息的流通比过去更加快捷,自由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发展方向;跨国公司凭借其独有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在全球范围内设置生产基地和销售机构,建立国际商务信息网络;国际金融市场蓬勃发展,金融活动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展和深化,在世界友好合作与科技快速发展的环境下,“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2.以高科技为主的知识经济将成为新世纪的主导经济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展开了一场以提高国家综合科技实力为核心的竞争,由此带来了三大成果:一是知识产业迅速崛起;二是高科技产品大量涌现;三是知识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大幅提高(知识经济的构成总量在发达国家的GDP中已占到50%以上)。21世纪是信息经济、科技先导型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时代。新技术革命正在改变着传统的生产方式,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开发,新材料、新能源、基因工程、航天技术等高新技术的运用,使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发展高科技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已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主流,并成为新世纪经济科技发展的主要趋势。
3.新兴学科层出不穷,科技创新与产业化速度明显加快
当今,科学技术知识成爆炸性增长,据统计,最近30年人类所取得的科学技术成果比过去2000年的总和还要多。学科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相互渗透,互相交叉,不断诞生出新的学科、发现新的成果。近几十年,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发展非常迅速,学科的分支已从上世纪初的600多门发展到现在的6000多门。与此同时,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周期不断缩短,科学发现很快地转化成为专利和产品,像近几十年的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新兴领域的科学成果,已不断形成产品并逐渐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4.经济技术合作加强,世界各国在竞争与合作中共同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科技活动的全球化也在不断深化。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存度增加,资本、信息、技术和人才诸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同时,全球市场、资源和科技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单纯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本国面对的所有科学技术问题。任何一个国家,谋划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都必然要考虑全球化趋势,根据本国的优势和需求,在竞争与合作中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
二、全面应对经济科技全球化,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产物,它既给我国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的新格局,我国应认真研究其发展趋势和应对措施,根据我国国情,研究制定我国21世纪的经济技术发展战略。
在经济全球化、科技国际化的今天,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大大超过了资本和劳动力。在世界工业化进程中,世界经济中心伴随着科技中心的转移而转移。第一次产业革命后,英国借助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使得经济迅速崛起,成为了世界工厂;19世纪中叶,德国掀起科技革命高潮,利用煤化学成果迅速发展了合成化学技术和工业,很快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科技和经济中心;20世纪,美国利用电力技术成果,率先建立和完善了钢铁、化工和电力三大产业,昔日的煤化工产业很快被以石油化工为新能源的电气时代所取代,美国也因此发展成为了世界的科技中心和经济强国;二战以后,日本提出要“技术立国”,通过技术引进和二次创新,促使经济快速增长,一举进入世界经济强国之列。根据统计和测算,当今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在上世纪初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5%~20%,上世纪中叶上升到50%左右,80年代达到了60%~80%。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1996年报告估计,技术和知识的增加占了生产率增长总要素的80%左右,大大超过了资本和劳动力的贡献率。为了能使我国在新世纪经济科技全球化的竞争中继续保持经济快速平稳的发展,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制定正确的科技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从跟踪研究向自主创新转变,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力争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缩短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周期,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用科技成果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努力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在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同时,我国应充分利用加入WTO所带来的机遇,尽快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大潮中,抢占世界经济科技的制高点;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项目的研究开发力度,加强国际间的经济科技交流合作,寻求创新和突破;加大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力度,打破一系列国有垄断领域的垄断局面,全面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金融、证券和投资等有关的配套法规和制度,强化工商、税务和技术监督等宏观调控部门的职能,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三、坚持科技创新,发展前沿技术,不断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20世纪,全球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21世纪,科学技术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将会更明显。
新世纪中国经济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到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局面,我国要在未来的经济科技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所制定的宏伟目标,必须提高科技开发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先导作用,不断寻求并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提高产业化水平,实现经济和科技的跨越式发展。
在当今高科技时代,谁在技术上领先,谁就能在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谁失去科技创新,谁就将遭到淘汰。英特尔、微软等世界著名公司,长期坚持科技创新,计算机产业霸主的地位才得以保持;而趋于保守的王安,没能及早意识到兼容性软件的重要性,使其在个人计算机问世之日起便惨遭淘汰。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科技知识的快速传播和转化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认为,世界科学技术正在酝酿着新的突破,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之中,在未来30~50年里,世界科学技术会继续出现重大原始性创新突破,很可能在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与环境科学等交叉领域形成新的科学前沿,产生新的突破。这必将引发人类社会新的变革,也将对全球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为此,我们应紧紧抓住未来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新机遇,充分发挥科技先导作用,重点发展以下四方面的前沿技术:
1.信息技术
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主导产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正在成为各国综合国力重要的衡量标准。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不仅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和手段,而且造就了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新增长点。我国应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光纤通信技术、感测技术、网络技术和软件开发技术,研发基于新概念的CPU、网络计算机和网络软件核心平台和安全电子金融平台,改变目前我国信息产业核心技术大部分被外国公司垄断的局面,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能够通过分子或原子结构揭示生物的奥秘,这对于促进人口与健康、农业高新技术和化学工业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我国应进一步加强生命科学的研究力度,尽快开发出一批新型生物医药产品;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解决农业新产品接替、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等问题;应用最新的生物科技成果,培育和发展一批相关的技术产业。
3.环境科学与绿色技术
21世纪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将更加密切。环境科学与绿色技术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绿色技术、绿色产业、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正成为新世纪的主流。为此,我国应加大对环境研究和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在继续重视末端治理以减少污染的同时,更要研究生产工艺、产品结构、资源循环、原料替代和生产运营全过程的环境保护,大力开发洁净能源和新的替代能源,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4.新材料技术
材料科学与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技术的革命,给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带来巨大变化。21世纪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功能化、复合化、智能化。为此,我国要大力研发高性能、低成本、耐高温高压、耐腐蚀、无污染的新型材料,重点研发光导纤维材料、信息功能材料、纳米材料、生物降解材料、人工晶体材料等新型复合材料,提升这些新材料的产品品质,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篇:关于援疆背景下的新疆经济发展分析
关于援疆背景下的新疆经济发展分析
摘要:自二十一世纪之初我国根据既定的区域发展三步走战略开始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央加大了支援新疆建设的力度。在此背景之下新疆经济出现了快速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民生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期间也出现不少问题例如人均居民收入与全国人均收入不断拉大,基础公共交通设施不完善,污染加重等。在此背景下,笔者对新疆未来经济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提倡优化企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企业过渡,建设生态友好型社会。
关键词:新疆经济发展;援疆建设
一、西部大开发与援疆建设
(1)区域发展三步走战略的提出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东西部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一直是制约我国实现现代化的主要因素。自中国近代以来,中国东部地区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最早得到了工业化的契机,不仅最早享受到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工业带来的经济发展,也最早形成了现代化的社会风气。相反,中国西部地区由于处于内陆深处,自古交通不便,民风闭塞,从一开始便在现代化进程上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快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实现共同富裕,提出了三步走的区域发展战略:
一、以重工业和国防工业为主的区域均衡发展战略。
二、改革开放,个别地区优先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战略。
三、以先富地区为龙头带动落后地区快速发展的协调发展战略与西部开发。在二十一世纪之初我国已经正式迈入了第三步发展战略,开展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西部大开发建设。
(2)西部大开发与援疆建设
援疆建设早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前就已经展开。1996年,中央决定从内地省市和国家机关选派2000名至2500名党政领导骨干和专业技术骨干到新疆工作。1997年2月,由北京、天津、上海、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河南8省市和中央及国家有关部委选派到新疆工作的首批200多名援疆干部陆续抵疆,拉开了援疆工作的大幕。到2004年底,中央已向新疆选派了四批共1700多名援疆干部。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展开,中央进一步加大了援疆建设的力度。2005年中央下文由北京等8省市以及15户国有重要企业对南疆四地州进行对口支援;2010年根据中央最新部署,全国19个省市分别对口援助新疆12个地(州)市的82个县(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2个师。在新一轮的援疆建设力度之下,新疆的经济发展必将出现前所未有的变化。
二、援疆背景下的新疆经济发展分析
(1)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结构变化
新疆地区面积广阔,地理位置偏远,且由于地理特殊性呈现绿洲被沙漠隔离,侵蚀的状态,基础设施建设一直处于落后的状态。西部大开发以来虽然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很大,但总体而言还是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2010年以来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大大提高,由之前的18%左右上升至28%,但是相较于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固定资产的发展还处于远远落后的水平。其中,在公共交通方面的增长异常缓慢,过高的通信成本增加了物流体系发展的难度,直接制约了新疆的经济发展。
随着基础建设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在工业设施建设上的提高,新疆的产业结构也随之产生了巨大的变化。1978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0.4∶40.3∶19.3,到了2012年,这一比值变为了17.5∶47.3∶35.2,产业结构从传统的“一二三”型变为了“二三一”型。而且在新一轮援疆建设下,产业内部也加快了结构优化,新疆的第一产业由单纯的以种植业为主发展成了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协同发展的局面,并实现了两年全国第一的高速增长。第二产业中,石油产业所占的生产总值下降,非石油产业生产总值超过了石油产业生产总值。以笔者所在的水泥行业为例,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水泥行业飞速发展,水泥产量由2000年的895万吨发展到了2011年的3750万吨,预计2015年可以达到6500万吨,十五年间增幅达到726%!可见,新疆第二产业正在由能源依赖型转变为劳动力密集型。但在第三产业中由于民间资本投入不足,金融业发展缓慢,交通方面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运输业发展缓慢,生产性服务业所占比值只占25%左右,对经济发展的带动力明显不够。
(2)民生建设
新一轮援疆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2000年用于民生建设的资金为37亿元,占总支出的40%;到了2011年,民生建设支出达到1670亿元,占总支出的73%。其中在医疗方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8%,人均拥有床位数和医生数也得到了大幅提升,人民医疗条件总体上得到了明显改善。在教育方面,普通高等院校数目从建国初的1所增加到了34所,中等学校由11所增加至1766所,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从19.8%增加到了99.8%,文盲率基本为零,本科以上高学历人才所占比例也在稳步上升。2005年6月教育部“援疆学科建设计划”正式启动后,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中央部属高校为主体的国内40所重点高校对口支援新疆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塔里木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医科大学等11所高校的82个一级学科建设,极大的提高了新疆高等教育的质量,为新疆自主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民生虽然有了极大的改善,却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主要的问题是新疆居民收入和全国人居收入差距的扩大以及人才外流。援疆建设虽然在提高新疆居民收入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新疆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速率却远远落后于全国人均收入增长速度,新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全国的排名从2000年的14名滑倒了2008年的28名。同时,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这一系列问题反映了新疆居民生活改善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对于农村建设投入尚且不足。
在人才外流方面,据不完全统计,近20年来新疆人才流失高达20万左右。由于地区发展水平有限,很多考入内地的优秀学生在毕业后不愿意回到新疆,很多高级教师,技术人员也选择到经济更发达的内地另谋出路。人才流失导致了地区人才缺乏,各行业也缺少走在前沿的领军人物,直接影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三)生态环境
新疆生态环境本身就存在着生态环境薄弱,自净力差,地域性缺水等问题,但是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污染治理的速度却远远低于污染生成的速度。以2010年到2012年三年的数据为例,“三废”排放量以12.58%、12.76%和50.98%速度持续增长,这一数字很可能仍在增加。高污染速率意味着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能源密集型企业以及高污染企业的比重过大,同时也反映了对于企业污染排放监管的不力。
三、关于未来经济发展的分析与建议
(1)合理建设基础设施,优化产业结构
加大对基础设施尤其是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建立起以城镇为中心的交通网,完善各城镇之间的交通网,争取形成一个覆盖所有新疆主要城镇的立体交通网,扩大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使得各城镇能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这样既降低了交通运输成本,有利于依赖交通运输的第二产业的发展,又能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降低居民出行成本,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加大力度向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型,同时大力扶持服务业,加速向“三二一”型的经济结构转型。在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最低,属于多投入少回报的低效产业,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最高,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略低于第二产业,但第三产业对劳动力吸收能力强于第二产业,有利于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因此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有利于新疆经济向完善成熟产业结构过渡。
(2)加强民生建设
进一步改善民生条件,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设施建设。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使人才培养与社会岗位挂钩,减少人才外流。同时利用对口援建新疆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农村基层建设,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改善城镇居民就业条件,全面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3)推动建设生态友好型社会
生态治理是一个长期缓慢付出巨大的过程,“先污染后治理”是一条入不敷出,绝不能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应加大污染治理力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监管力度,绝不可急功近利,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求得经济的发展。面对对口援建的机遇,大力引进能耗低,污染小的技术密集型企业,促进新疆产业结构转型,大力发展旅游业,优化产业结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王海光.中国现代化区域发展战略的选择与西部开发[C].中国现代化与西部大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0.[2]甘昶春,聂春霞.新疆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分析[J].商业研究,2013(04).[3]李金叶,杜晓宇.援疆背景下的新疆经济发展研究[J].干旱区地理,2014(06).二、大宗散货物流体系的发展战略设计
港口物流发展与腹地经济水平的动态匹配和协同是区域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随着区域间经济的发展和竞争不断的提高,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的协同发展的需求性不断增强。依据不同区域腹地经济发展水平,从长三角区域、中国区域和亚太区域三个视角来设计舟山港的发展战略路径。
1、长三角区域的定位
长江三角洲区域主要是指浙江、上海和江苏两省一市。2014年,三者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为128,803.24亿元,同比增长8.8%,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为20.2%。其进出口总额为1,385.32亿美元,增长4.3%,占全国比重32.1%。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地不断发展,上海港和宁波港都一跃成为国际型贸易大港。考虑到两者与舟山港地理位置和货源性质类似,从长远来看,三者相互激烈竞争在所难免。舟山群岛新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不过短短几年时间,相比上海港和宁波港的几十年建设经验,舟山港的各个方面都远远不如两者,甚至远落后长三角港口群的平均发展水平。一方面,舟山港要诚心、虚心展开与上海港、宁波港的合作,借鉴两港港口物流各方面建设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和提升各项港口物流软硬件设施。另一方面,借上海港大力发展集装箱业务、逐步放弃大宗散货业务的契机,舟山港聚焦大石油、矿产及粮食等大宗散货业务,承接上海港转移、放弃的业务机会,逐步壮大舟山港域的业务能力,成为长三角地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粮食、煤炭、砂矿和石油等大宗散货业务大港。
2、中国区域的定位
从我国各省、直辖市的能源消耗总量来看,我国的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北的重工业较发达地区。2012年能源消费量排名前十的省区依次为山东、河北、广东、江苏、河南、辽宁、四川、内蒙古、山西和浙江。除内蒙古、山西和浙江外,其余七省能源消费总量都超过了2亿t标准煤。其中,山东省的能源消费量为38,899万t标准煤,是浙江省和上海市消费量之和的1.32倍之多。考虑到浙江省主要还是以轻工业为主的外贸出口导向型经济,在巩固长三角港口群的大宗散货业务中心地位后,舟山港应该积极拓展长三角区域以外的国内市场,加强与连云港港、日照港、秦皇岛港、大连港和营口港等北方主要大宗散货集散港口的合作,并投资建设部分中西部经济较发达区域的陆港口岸,真正意义上建成中国重要的战略物资储备中转基地。
3、亚太区域的定位
随着国家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实施,2014年,我国对外贸易总体保持平稳增长,外贸进出口总额为264,334亿元,比上年增长2.3%。特别是,中欧双边贸易总值为37,818亿元,增长9.0%,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4.3%;与东盟的双边贸易总值为29,506亿元,增长7.1%,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1.2%,贸易量比重逐年扩大。世界经济重心往亚太区域的转移趋势,使得亚太区域成为全球最有活力、最具投资价值的区域。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国倡议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先后吸引亚洲、拉美地区和欧洲的主要金融大国。
在选择何种区域发展战略时,作为亚太区域的大国之一,我国不仅要考虑到自身的经济发展,也应该适时替亚太地区国家的发展需求创造条件和提供帮助。通过二三十年的全方位追赶,舟山港应该放眼全球,争取成为我国面向世界经济中心亚太区域的桥头堡,把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成为国际大宗散货物流枢纽岛和亚太区域大宗散货交易中心。
三、大宗散货物流体系发展战略的实施支撑方案
在大宗散货物流体系的发展战略制定后,我们还需要将战略规划付诸具体的实际行动之中。为了保证舟山港大宗散货物流体系发展战略的有效执行落实,要从基础设施投融资服务平台、大宗散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大宗散货交易平台三个支撑平台来实施其发展战略。
1、基础设施投融资服务平台
舟山港建设的投资主体主要是中央、浙江省和舟山市政府,并没有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和民间资本融资,从而造成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货主码头分散无序等一系列问题。虽然舟山港尝试以公开发行股票等方式融资,但如果自身没能从根本上转变到开放多元的投融资模式,即使成功上市,恐怕也难以解决舟山港中长期资金紧缺的症结。
基础设施投融资服务平台将港口基础设施按其性质分成三类:公益性基础设施、经营性基础设施和经营性一般设施。不同属性的港口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着不同的投资收益率,也就有了不同的项目投资主体,从而搭建起适合舟山港域的层次清晰、利益共享的投融资服务平台。就港口的经营性基础设施和一般设施,舟山港可以出资启动其初期建设,发挥示范效应,但并非采取独资或绝对控股的方式。在此基础之上,舟山港选择符合市场经营风险小和融资成本低的融资路径,一方面使得项目的长期运行具有稳定的业务来源和投资收益,另一方面使得短期内最大限度地避免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下的运营风险。舟山港应该积极调整港口基础设施的资本结构,逐渐增加民间资本的投融资比重。民间资本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比重逐渐扩大,既有利于缓解舟山港口建设过分依赖政府的局面,又有利于打破现有港域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垄断的局面,从而形成适度、有序竞争的局面,提高舟山群岛新区港口建设和运营的效率。
2、大宗散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以舟山港所管辖的物流园区为载体,港口信息资源为基础,我们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技术,充分利用和整合港口信息资源,建立的一个主要服务于舟山群岛新区的大宗散货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大宗散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需要对接整合以下各方的信息:政府部门,如海关、检验检疫、税务局、海事局、外汇管理和交通局等;社会金融服务机构,如银行、保险等;物流服务企业,如船舶公司、船舶代理公司、货运代理公司、码头等;货主企业,如生产企业和贸易型企业等。通过各方的信息资源共享,大宗散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能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全程服务,以满足舟山港域相关港口和物流园区的高效运营。同时,该平台的各项拓展功能,为舟山市政府相关部门监管调控港航物流业提供了辅助手段,为舟山群岛新区的产业聚集和升级提供了新途径,从而提高了舟山港的整体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和服务范围。
第四篇:体验经济发展背景下定制旅游发展研究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体验经济背景下定制旅游发展研究-旅游管理
体验经济背景下定制旅游发展研究
韩静张慧
21世纪是体验经济時代,定制旅游是体验经济背景下旅游业发展出现的一种新业态。本文主要分析了定制旅游再发展过程中目前存再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策略,为更好的发展定制旅游业务提供了一些建议。
一、定制旅游概念及特点
定制旅游是一种国外非常流行的旅游方式,是根据旅游者的需求,已旅游者为主导进行旅游行动流程的设计。通俗的说就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定制行程的旅行方式。相较於传统的旅游方式,定制旅游更舒心、更方便。传统的由旅行社指定的旅行内容、行程、出发時间的模式,将被定制旅游全面打破而成为菜单式定制,将由客人任意选择出发的時间、天数、行程内容、住宿房型已及餐饮形式等要素,完全由客人DIY完成。
二、定制旅游的发展及基本形式
(一)定制旅游的发展
早期的定制游對游客有较高的要求,一般需要游客對旅行目的地有一定了解和认识,并自行提出初步旅行方案。目前欧美主流的创意定制游则更加注重享受。游客并否需要對目的地有太多了解,甚至可已否明确目的地,创意定制服务机构再了解游客的兴趣爱好、出行人情况和预算等情况后即可为出行人创造一系列极具特色的创意行程。
(二)定制旅游的基本形式
1、一對多的团体性定制:如户外运动、驴友拼团、自驾游俱乐部等,通常/ 4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由一個召集人或组织发起旅游意向,通过集体协商,共同参与旅行计划制定,最后得出一個大家都认可的线路行程安排和集体行为守则。
2、一對一的個性化定制:该类型主要包括高端旅游、私人旅游、创意旅游已及当地人向导、租车游等形式,多数是由旅游代理商、专业的旅游策划公司等服务机构为旅游者进行一對一的旅游服务,根据旅游者的诉求,为其定制一套個性化的旅途安排。
3、多對一的自主性定制:该类型借助大数据信息技术和移动运营平台,上游企业与大众旅游者直接對接,运营商根据旅途的阶段性特征,有针對性地为旅游者提供精确的信息检索和推送服务,从而满足個性化、即時性的旅游服务需求。
三、定制旅游发展存再的问题
(一)缺乏政府规划指导
目前做定制旅游的公司大多本身公司规模较小,为了利益问题,只看倒短期的收益而忽略了长远规划。其次,定制旅游现再正处於起步发展阶段,所已整体发展无头无序、市场调研也否够完善、综合实力欠佳,发展较为分散。
(二)基础保障支持否足
再现再來看,來定制旅游的群体偏向收入相對较高的人群,而再定制旅游的过程中,一些基础设施和基础保障性工作相對传统的旅游较差,还需要政府已及相关部门提供支持。
(三)创新理念否足
目前,定制旅游對於旅游体验这方面还否够完善,而且定制旅游的规模也相對较小,与传统的旅游项目相比较体验性、特色性否强,吸引力否够。
(四)缺乏专业人才 / 4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定制旅游目前再旅游市场中还属於一個年轻的地位,目前比较欠缺相关市场营销已及定制旅游产品策划的专业人才。目前经营定制游的人员大多都是非专业性的,虽然她們具有敏锐的市场嗅觉,但由於缺乏专业性的指导、對相关理念已及定制游的视野了解的也还否够透彻,再具体业务的操作上还否是很清晰。
四、体验经济背景下定制旅游的发展策略
(一)政府规范管理并完善基础设施
由於定制旅游再旅游市场中尚还年轻,所已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再旅游创新方面还需改革并制定相关管理办法、规范旅游经营管理行为。同時,大力度的宣传经营定制旅游企业,从企业的角度做好长期规划,并从技术、人才、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定制旅游企业大力支持。除此之外,對於一些偏远的旅游地來说,旅游基础设施还否够完善,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對其进行集中改造。
(二)加强定制旅游体验深度
定制旅游带给旅游者的是個性化的感受,是为旅游者量身打造的一种旅游服务,从旅游路线倒旅游产品,完全是可已由客人自己DIY完成的。这样的一种新鲜的旅游方式可已更好的加深旅游者對旅游的体验深度,同時也是個美好的回忆和值得回味的一次经历,可已使旅游者再旅游过程中,更为深刻地体会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已及生活习惯等等。
(三)利以现代信息技术开拓市场
定制旅游是传统旅游再新的市场环境下的升华。21世纪是网络信息時代,對於任何营销而言,网络渠道和传统渠道相比优势更大。因此,做好网络营销渠道否但可已使潜再旅游者产生旅游的动机,同時还可已提供定机票、酒店、办签证、保险、做活动、攻略、查资讯等更好的服务。/ 4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四)加强定制旅游专业人才培养
定制旅游极其考验从业人员的专业性。對於一名定制旅游顾问來说,从旅游的前期准备一直延续倒旅游后期服务保障,涵盖旅游线路设计、旅游健康咨询、旅游安全、帮助游客维权、景区市场推广等一系列的工作,同時还要给出路线设计、建议意见、指导、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因此一定要加强對专业人才的培养。首先可已通过高等院校對定制旅游的从业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专业培训;其次可已邀请国内旅游管理的专家和学者來进行指导,培训,从而拓宽旅游从业人员视野。
(作者单位:大连艺术学院)/ 4
第五篇:新型工业化背景下提升贵州劳动力素质的措施
新型工业化背景下提升贵州劳动力素质的措施
一、贵州新型工业化: 对传统工业化的扬弃
在西部大开发和反贫困的号召下,贵州的工业化速度加快,煤炭、电力、冶金、机械、化工等工业部门发展非常迅速,工业化经济总量水平也呈上升之势。在为我们取得的成绩欢欣鼓舞时,我们必须面对这样一个现实: 贵州的工业化一直属于典型的资源消耗型经济。在贵州,工业以能源、原材料尤其是高能耗产业为主,主要是基于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初级加工,而交通运输业的货运则以初级产品尤其是初级矿产资源为主。
在工业方面不容忽视的是,贵州生产方式总体上还是很落后,企业规模小,生产设备落后而且陈旧,所以致使资源利用效率低。这些因素使得环保压力很大,关、停、并、转这些整改措施并未使工业“三废”排放情况有所改观。可以说,贵州走的是一条传统工业化道路。
贵州要想改变这种消耗型的工业化现状,就必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是相对于传统工业化来讲的。传统工业化不仅包括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工业化,而且也包括我国以前走过的工业化。传统工业化是一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靠增加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等资源投入实现经济的增长。由于传统工业化实现的经济增长以资源消耗为驱动力,所产生的工业化经济水平不高,效率低下,是一种不可持续发展方式,对生态环境破坏极为严重。因此,贵州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过渡到集约型,依靠效率的提高来实现经济的发展。
贵州的新型工业化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信息化来带动,实行创新驱动发展,以效率提高为核心,充分发挥贵州人力资源优势,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一切发展要依靠人,一切发展要为了人,人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目的,这“摒弃了传统发展观见物不见人的单纯物质主义倾向,把发展的终极关怀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对贵州来说,先搞工业化,再搞信息化,这耗时会太久,不利于贵州加速发展。所以,贵州必须走工业化和信息化相结合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和利用信息产业、软件业等新兴产业,让这些新兴产业以极强的渗透力同传统工业结合,提高传统工业的生产效率,然后再利用强大的工业来推动信息产业、软件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贵州必须通过结构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机制来实现新型工业化,因为新型工业化的驱动力在于创新,贵州应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贵州的新型工业化的核心目标是提高效率,因此必须依靠人力资本、知识、技术和制度等非物质性要素来提高效率,而不能重走依靠资源、资本、劳动等传统物质性要素来实现经济增长这条老路了。总之,贵州的新型工业化必须依靠高素质的劳动者,以劳动者的能力为本位,加快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劳动者的创造力。
二、历史: 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史
贵州新型工业化必须以劳动者的能力为本位,其根据何在? 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历史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史,其在历史进程中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基本阶段: 前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中,人的能力发展具有“原始的丰富”性。在马克思看来,个人的社会关系在人的发展的早期阶段是贫乏的,人的发展在早期阶段之所以具有“丰富性”在于那时人的活动还未分割。“单个人在共同体中,同他人还共同从事多种或一种活动的各方面。”然而,在马克思看来,原始丰富中有其“原始”性,因为人的能力有其局限性,发展不自由,只限于一定范围(共同体)内。马克思认为,之所以会如此的原因主要在于社会分工还没有出现,因此未形成丰富的社会关系。因此,马克思这样说道: “在发展的早期阶段,单个人显得比较全面,那正是因为他还没有造成自己丰富的关系。”在人发展的早期,个人对特定的共同体有极大的依附性,且被局限于特殊的社会职能上,还与共同体发生特定的社会关系。共同体有其普遍性,但这种普遍性是局部的、地域的和传统的,因而不是充分的,这就是所谓的“人的依赖”。
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分工更加细化,机器大工业使工人成为机器的单纯的附属品。随着社会分工和交换的出现,创造物质生活条件和发展社会物质财富便成了人之目的。“个人力量成为物的力量,个人间的关系成为物的关系,人的个性成为物的个性,人的劳动力也成为物的牺牲品。”于是,就产生了“物的依赖关系”。人只有依赖或通过物,才能得到表现和确证。
这种依赖关系是一种独立的社会关系,与外表上(法律、市场上)独立的个人相对立。这种“物的依赖”的社会关系作为人的条件限制、统治着个人,成为彼此分离的个人无法驾驭的社会力量,还使得人的劳动力成为资本家的资本,从事着其不愿从事的劳动。所以,这种物的依赖关系使人的独立表面化,限制人的个性发展。但是另一方面,物的依赖关系为社会形成了较丰富而全面的需求、能力和社会关系,为向共产主义过渡准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在马克思看来,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个人能力发展之总的本质特征,就是个人能力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说道: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即在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的唯一的社会中,这种发展正是取决于个人间的联系,而这种个人间的联系则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即经济前提,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必要的团结一致以及在现有生产力基础上的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在这里,“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就是个性的自由发展。这种自由个性之所以能够实现,正在于其以个人间的联系和人的能力全面发展为基础和条件。
“经济前提”是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与共同所有的统一,每个人都占有、支配生产资料,因而给个人发展其自由个性提供了物质生活条件。“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必要的团结一致”乃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只有在联合体中个人才可能有个人自由,所以个人间自由平等地联合成真实的集体。“在现有生产力基础上的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就是个人表现其生活之共同的生活方式。在这里,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是个人发展其个性的基础,在生产过程中个人可以自由地表现、发挥和实现其个性和内在本质力量。总而言之,“个人间的联系”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占有支配地位,异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物的依赖”。更为重要的是,“个人间的联系”是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这是自由个性的基础,是一种比“物的依赖”更为进步的“能力依赖”。
三、提升贵州劳动力素质的应对措施
贵州的工业强省战略的落实关系到我省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大局。然而,贵州的新型工业化必须依靠高素质的劳动力来推进和实现,这才是我省工业化的竞争力之所在。为此,我省应该:
(一)增加教育投入,优化教育结构
第一,加大对教育的投资。以教育投资为主的人力投资要比物质投资更能推动贵州新型工业化,尤其是教育投入太少、劳动力素质低的贵州更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资。所以,我省应大幅度增加财政教育经费的支出,多渠道地筹集资金,还可以运用信贷、金融等手段促进贵州的教育事业。第二,优化我省的教育结构,合理地确定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不同教育形式的比例。我省在强化基础教育、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的同时,还要大力发展技工学校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各级各类的职业技能培训教育,以适应贵州新型工业化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要。贵州经济发展最大的难题之一就是劳动力不能满足新型工业化的需要。因此,贵州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立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功能齐全、师资水平高、培训设施和手段先进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综合基地,并以此为龙头,逐步形成高、中、初三级职业技能培训网络”。与此同时,我省应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努力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水平。贵州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高文化水平和高职业技术水平的劳动者,加大教育投入和优化教育结构是我省必须尽快落实的工作。
(二)建立健全贵州人才开发机制
鉴于贵州人才紧缺的现状,我省应坚持打造内部人才为主、引进外部人才为辅的方针。我省要树立尊重人才、善待人才的重要意识,积极打造和留住本省人才,避免本省人才“孔雀东南飞”。贵州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培养内生性的人才。既要打造在贵州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具有“领头羊”作用的高技术人才和高水平管理人才,还要通过教育、培训打造能“干中学”的一般人才。“此外,还要通过事业留人、情感留人、待遇留人、环境留人等措施,使内生性人才扎下根来,防止人才流失。”与此同时,贵州还应积极引进本省欠缺的外部技术、管理人才。
我们引进的外部人才要与我省工业强省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应防止因盲目地引进造成资金浪费和人才浪费。此外,我省还应建立健全公平、公正、公开地选拔优秀人才的机制,改善和优化人才的开发和使用环境,这是我省用好人才的前提条件。更为重要的是,我省应建立健全以激励为导向的薪酬分配机制。我省要使用好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应有价值,建立具有激励功能的薪酬分配机制,改变工资低、待遇差、薪酬分配机制缺乏激励功能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