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时间:2019-05-14 06:21: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情况汇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第一篇: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一、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现状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热带北缘,位于东经100°16′~101°50′、北纬21°10′~22°24′,地跨勐海、景洪、勐腊一市二县,由互不相连的勐养、勐仑、勐腊、尚勇、曼稿五个子保护区组成,总面积24.2510万公顷,占全州土地面积的12.68%,其中核心区面积10.7424公顷,缓冲区面积7.2602万公顷,试验区面积6.2484公顷。国家林业局2005年3月批准的《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05-2015)》,在保护区各片区之间划出部分地带作为生物走廊带,总面积8.5592万公顷。州人民政府2010年3月批准《西双版纳布龙州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总面积3.533万公顷。目前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实际直接和间接管理面积达36.33万公顷。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热带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热带重要生物类群分布最集中、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最完整的大型综合性自然保护区。区内分布有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等8个天然植被型,植被型占全国的27.6%、占云南省的66.7%;已知维管束植物214科1012属2779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1种;已知脊椎动物818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14种,占全国重点保护动物总数的44.36%、占云南省重点保护动物总数的69.51%。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58年,1980年重新调整并扩大了范围,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7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1993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1999年分别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云南省科学普及教育基地,2006年被国家林业局列为全国林业示范保护区。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于1988年成立并挂牌办公、为正县级事业单位,行政上受州人民政府领导,业务上受云南省林业厅指导。管理局下设勐养、勐腊、尚勇、勐仑、曼稿5个管理所和科研所、生态旅游管理所共7个相对独立的事业法人单位,7个森林公安派出所,总编制285人(含森林公安63人)。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立法,实现资源保护有法可依

1992年7月,在我州(1991年)已颁布实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澜沧江保护条例》的基础上,《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经云南省七届人大第25次常委会议批准实行,使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全国率先实现“一区一法”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之后,1992年颁布实施了《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森林资源保护条例》、1996年颁布实施了《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野生动物保护条例》,1997年颁布实施了《关于在全州长期禁猎、收缴猎枪和制止毁林开垦的通告》,使西双版纳的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保护区管理工作条件 在中央、省、州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重视和支持下。国家林业局于1988年、2001年、2008年先后分三批次投资3817.41万元(其中,三期在建1152万元),进行了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

一、二期建设为改善管理设施、更新管理设备,实现保护区管护的规范化、科学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云南西双版纳亚洲象繁育基地建设情况。云南西双版纳亚洲象繁育基地建设项目,是国家林业六大工程中(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15个物种拯救工程在云南实施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该项目总投资533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林业基本建设投资320万元,地方配套213万元,项目建设地点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养子保护区的三岔河。中国云南西双版纳亚洲象繁育基地的建立,为开展亚洲象人工繁育研究,不断扩大饲养种群,为野化、野放和观赏提供种源,不断增加亚洲象种群数量,使其成为中国亚洲象最大和最集中的饲养繁殖中心夯实了基础。项目从2007年1月18日开工,2009年4月29日通过验收。目前,该亚洲象繁育基地已入驻18头亚洲象(其中救护的野生亚洲象有3头),充分发挥了基地的作用。

目前三期建设正在实施中。已完成设计、概算、评审和报批等工作。总投资80多万元的勐腊、尚勇所工程完成公开招标,并于2009年9月18日动工,2010年4月工程已完成并通过初验;150万元的勐养片区建设工程(江边管理站、了望塔、党片管理点、野生动物观测点、关坪站及勐养管理所维修改造工程)已完成招标程序;勐满站建设工程有关土地开发补偿事宜已达成协议,正着手履行合同相关内容。部分设备购置(巡护摩托车)已经完成政府集中招标采购。其它工程正在办理各种证照手续中,计划年内全面启动建设。目前已完成工程投资100万元,占项目建设投资的10.8%。

(三)建立保护管理工作制度,保护区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1、建立健全了保护管理工作责任制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局、所、站三级管理机构,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资源管护、所站管理、职工考核等量化考核、监督制度。实施定面积、定人员、定职责、定任务、一奖励的“四定一奖”制度。把岗位职责细化到每一个干部职工和巡护员,形成了保护区资源管护责任有人担、片片森林有人管的格局。

2、加强巡护管理

巡护管理是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最基本、最重要的日常性工作,也是保护区制定管理计划、开展科研监测的基础。通过长期实践,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逐步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巡护管理模式,包括各有侧重却相辅相成的日常巡护、稽查巡护、监测巡护、武装巡护。2000年,“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巡护制度”正式形成,共39个有关工作制度、规程、人员岗位职责、工作考核等管理规章制度。2009随着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深入开展,对影响、制约或不适应科学发展的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进行废除或修改,完善、制定了《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制度》等19项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并编辑整理成《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制度汇编》人手一册,方便了职工学习和使用,使巡护与管理工作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和效率化的轨道。

(四)加强职工队伍建设,科研和管理能力明显提高

1、综合素质明显提升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十分注重提高人力资源综合素质,一是通过公开招聘吸纳人才;二是优选在职职工到相关高等院校进行学历和能力培训、参加各种技能培训班、参加学术会议以会代训、支持成人教育;三是通过主持和参加保护研究及保护工程项目、外出参观考察,在实践中锻炼培养人才。20年来,保护区职工队伍的整体文化水平大幅提高,综合素质明显增强:初中及其以下人员从1988年占职工总人数的61%降至现在的24%,大专或大学文化水平人员从9%上升至62%,有硕士学历的占1%,并有科技人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到2009年底,具有高级、中级和初级职称的人数分别为10人、28人和95人,占职工总人数的66.5%。

2、科研能力明显增强

1988~2009年,由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技人员主持或参与出版的著作共10本,其中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为第一作者单位完成的著作有5本;1996~2009年,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技人员发表和参与发表的科技论文有60篇,获得科技进步奖的共32项,其中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为主持单位获得的28项。

3、管理能力明显增强

一是遥感技术应用。1992年,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西南林学院合作,应用遥感技术进行亚洲象生境评价,开辟了自然保护区应用遥感技术开展保护研究的先河。

二是建设并应用保护区管理信息系统。在1995年合作项目的基础上,依靠自身科技力量,加强了保护区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建成了以保护区为主、涉及全州的地理信息系统,目前已完成了尚勇、曼稿、勐腊、勐养等4个所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并应用到日常保护管理工作中。2010年勐仑所的管理信息系统和保护区野生动植物管理信息系统正在建设中。

(五)重视科技合作,提升保护管理能力 西双版纳是具有国际意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和全球25个优先重点保护的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之一,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优先重点保护的区域(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1993)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1988年起,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先后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美国国际自然保护综合研究会、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全球环境基金(GEF)、德国—云南省热带林保护与恢复项目(GTZ)、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等国际组织和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合作,开展了保护热带雨林和生物多样性等相关工作,使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理念得到了更新、管理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六)开展社区共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随着国际上“社会林业”新观念的传播,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于1989年引进“混农林业发展模式”合作项目,在区内4个少数民族村寨,进行混农林业示范,开展了“共管”活动的大胆尝试。1996年起开始实施了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与区内和周边社区的共管项目:包括建立共管组织,成立共管委员会,聘请协调员,采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分析和研究社区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制定共管章程,确立责、权、利为主要内容的责任书,与村民共同制定发展计划,确定和实施具体项目。通过建立“社区共管”模式,推行参与性资源管理,缓解社区对资源保护的压力,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七)开展科普宣教,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以保护区社区群众及社会公众为对象,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并于2000年被评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云南省科学普及教育基地。主要宣传措施:一是建设并运用西双版纳自然博物馆、“中国亚洲象博物馆”、珍稀植物展示园和生态旅游景区等,广泛开展有特色、有实效的科普宣传工作;二是每年定期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月宣传活动、爱鸟周活动、科技活动周等开展科普宣教活动,通过编写教材、举办讲座、冬令营、夏令营活动等开展全民环境教育活动;三是在社区建立绿色文化室、我和小树一起长、书报刊赠阅、“认知卡”制作发放等开展社区环境教育活动;四是结合护林防火宣传,通过印制发放粘贴画、放影视、宣传车宣讲等形式开展社区环境教育活动。截止2009年底,科普活动累计接待参观者500多万人次;五是编印和发放《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中英文版画册、《自然保护区信息》,拍摄播放《西双版纳——亚洲象的故乡》、《西双版纳野生动物肇事纪实》、《寻找印支虎》等专题片;六是通过新闻媒体发表相关自然保护区的文章2000余篇,开展形式多样的自然保护宣传。

(八)积极减缓“人象矛盾”,扶持社区和谐发展

“人象矛盾”是近20年来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倍受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据1991年—2009年统计,亚洲象等野生动物共造成当地居民伤亡141人(其中死亡29人),直接经济损失累计达20601万元,实际补偿费用平均值约为实际经济损

失的10.55%。特别是1997—2004年,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呈直线上升,仅2004年就高达3434万元。面对“人象矛盾”问题,我局积极与相关科研院所、国际保护组织合作,研究并推广应用太阳能电围栏,建设防象壁、防象沟、生物隔离带等防范工程,筹资建设亚洲象食物源基地,指导保护区社区调整产业结构、扶持受害严重的村寨发展经济和进行示范村建设等,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人象矛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九)探索尝试亚洲象公众责任保险。在进行亚洲象食物源基地建设、人工辅助更新方式保护和恢复栖息地、实施防范工程以及对亚洲象肇事重灾区群众直补粮食、赔偿试点的基础上,积极尝试由过去政府直接补偿向商业保险转变的模式。在国家林业局、云南省林业厅的支持协调下,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经过与多家保险公司多个回合的谈判,最终于2009年 11月11日与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西双版纳中心支公司签订了西双版纳亚洲象公众责任保险。保险的签订,将有效化解野生亚洲象对社区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的侵害风险,建立管理措施科学、服务网络完善、理赔及时高效快捷的亚洲象公众责任险管理服务体系。2010年1月以来保护区管理局与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汇同相关部门深入基层认真开展野生亚洲象肇事核损工作。1-3月统计,全州共有一市一县5乡(镇)2个国营农场14个村委会29个自然村3个农场队562户村民农作物及财产受损,核损达266688.04万元(2010年春节前夕,已将1月核损的村民损失5万余元兑现到了受损村民手中)。

(十)加强中老边境联合保护工作。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尚勇子保护区,与老挝南木哈保护区紧相邻,边境线长约15公里。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推进,中老两国边民往来日益增多,一些境外不法分子时常会进入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尚勇子保护区盗猎、盗伐牟取暴利,这也增加了我州自然保护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针对这一情况,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为保护好该区域的资源,在边境保护区主要采取了以下保护措施:一是以“资源保护宣传月活动”及民族节庆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到群众中;二是通过建立以护林员巡护、日常巡护、稽查巡护、监测巡护和武装巡护相结合的五级巡护机制,狠抓了科学巡护管理;三是积极扶持社区发展,改善社区生产生活条件,为象损重灾村寨开展送粮工作,发动群众参与到保护中来;四是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率先在全区建立了保护区地理信息系统和管理数据库,建立了亚洲象村寨监测网络,并在野外监测中拍到了许多珍贵的野生动物活体照片,为整个保护区科学管理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五是建立跨境联合保护机制。在2006年建立的边境联合保护机制的基础上,2009年又协商建立并划定了“边境共同保护区域”,通过共同保护区域的建立,联合打击边境一线破坏自然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为推进中老跨境联合保护区域工作,保护区成立了中老项目办,有专门机构和专人负责工作的整体推进。2010年来,双方为推进实质性的联合保护工作,进行了4次会晤,完成了5台红外线相机的野外安装工作、开展了一次联合巡护和实施了IBE(影像生物多样性调查)项目,首次拍摄到了一批珍贵的动物影像资料,为今后的保护区科研监测、资源保护和环境教育工作提供生动的基础资料,同时也促进了中老边民的交流与学习。

三、保护管理成效

(一)保护区面积和森林覆盖率增加

随着近几年来生态立州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天然林地面积不断增加,保护区面积由1958年的80万亩增加到了现在的363.75万亩。1998年,有林地覆盖率为93.3%,灌木林覆盖率为2.4%,分别比1983年综合考察时增加5.5%和1.3%;而草坡占总面积的2.4%,比1983年减少了8.3%。据最新遥感资料显示,2005年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森林覆盖率已得到进一步提高。(二)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增加

1993年,世界自然基金会聘请的亚洲象专家Santiapillai与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人员,共同开展的“云南省野象的分布历史与现状的调查”研究表明:西双版纳野生亚洲象的数量已从80年代的179头发展到200多头,占中国野生亚洲象种群的90%。至目前,野生亚洲象的种群数量增加到约250余头,活动范围也在不断扩展,尚勇片区的野生亚洲象已进入勐腊片区。其它野生动物的数量已在恢复、增加。

(三)珍稀植物得到了有效保护

由于没有受到第四纪冰川的影响,又是几个植物区系的交汇点,西双版纳成为许多起源古老、形态原始的孑遗物种的避难所,部分古热带植物在地质变化演变过程中,逐步适应了这里的生境而得到了保存、繁衍和发展,成为植物活化石。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苏铁、桫萝、鸡毛松、天料木、树蕨、木莲、竹柏等古热带植物活化石不仅生长良好,而且已成为植物群落的主要成份。

四、存在问题

在我们的自然保护工作中,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阻力。这主要表现为:一是保护与开发的矛盾依然存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力度的加大,虽然建设单位采取了绿色生态保护建设计划,已尽量减少了对自然资源造成的破坏,但部分资源还是难以幸免。其次,随着市场橡胶价格的提升,加之老百姓对生态保护的相关政策法规不是很了解,为了生存,将集体林或轮歇地内的自然资源砍伐后,种植成了橡胶或短期经济作物。二是边民入境偷猎和盗伐情况时有发生。虽然保护区管理部门以高压态势采取了有力的防范措施,但由于保护区紧临国境线,区内社情复杂,难以彻底防范境内外不法分子,潜入保护区进行偷猎和盗伐等破坏资源的违法活动时有发生。三是人象冲突依然存在。随着西双版纳州生态保护力度的加大,野生动物种群与数量在明显增加,也导致了野生动物(特别是亚洲象)到社区采食农作物、破坏群众生产生活设施的情况发生。虽然国家、省级财政都下拔了相关补偿资金,州县级财政也都配套了相关补偿资金,而且补偿资金在逐年增加,但群众领到手的补偿资金与市场价格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不同程度挫伤了老百姓保护亚洲象和其它保护动物的积极性。四是野外工作经费不足。资源保护工作性质决定了保护区工作人员大量工作日在野外,由于保护区交通工具的老化、野外保护工具和人身安全设施的不足,增加了自然保护工作人员的危险性,这对保护区管理部门全方位的开展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提升自然保护科学管理水平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五是基层职工参公问题未得到解决。我局已多次向上级反映,但一直未能得到解决,职工思想已产生波动,势必影响保护事业和社会稳定。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2010年4月8日

第二篇: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一、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现状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热带北缘,位于东经100°16′~101°50′、北纬21°10′~22°24′,地跨勐海、景洪、勐腊一市二县,由互不相连的勐养、勐仑、勐腊、尚勇、曼稿五个子保护区组成,总面积24.2510万公顷,占全州土地面积的1 2.68%,其中核心区面积10.7424公顷,缓冲区面积7.2602万公顷,试验区面积6.2484公顷。国家林业局2005年3月批准的《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05-2015》,在保护区各片区之间划出部分地带作为生物走廊带,总面积8.5592万公顷。州人民政府2010年3月批准《西双版纳布龙州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总面积3.533万公顷。目前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实际直接和间接管理面积达36.33万公顷。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热带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热带重要生物类群分布最集中、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最完整的大型综合性自然保护区。区内分布有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等8个天然植被型,植被型占全国的27.6%、占云南省的66.7%;已知维管束植物214科1012属277 9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1种;已知脊椎动物818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14种,占全国重点保护动物总数的44.36%、占云南省重点保护动物总数的69.51%。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58年,1980年重新调整并扩大了范围,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7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1993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199 9年分别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云南省科学普及教育基地,2006年被国家林业局列为全国林业示范保护区。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于1988年成立并挂牌办公、为正县级事业单位,行政上受州人民政府领导,业务上受云南省林业厅指导。管理局下设勐养、勐

腊、尚勇、勐仑、曼稿5个管理所和科研所、生态旅游管理所共7个相对独立的事业法人单位,7个森林公安派出所,总编制285人(含森林公安63人。

二、主要工作

(一 加强立法,实现资源保护有法可依

1992年7月,在我州(1991年已颁布实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澜沧江保护条例》的基础上,《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经云南省七届人大第25次常委会议批准实行,使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全国率先实现“一区一法”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之后,1992年颁布实施了《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森林资源保护条例》、1996年颁布实施了《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野生动物保护条例》,1997 年颁布实施了《关于在全州长期禁猎、收缴猎枪和制止毁林开垦的通告》,使西双版纳的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保护区管理工作条件

在中央、省、州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重视和支持下。国家林业局于1988年、2001年、2008年先后分三批次投资3817.41万元(其中,三期在建1152万元,进行了保护区基础设施

建设。

一、二期建设为改善管理设施、更新管理设备,实现保护区管护的规范化、科学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云南西双版纳亚洲象繁育基地建设情况。云南西双版纳亚洲象繁育基地建设项目,是国家林业六大工程中(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15个物种拯救工程在云南实施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该项目总投资533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林业基本建设投资320万元,地方配套213万元,项目建设地点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养子保护区的三岔河。中国云南西双版纳亚洲象繁育基地的建立,为开展亚洲象人工繁育研究,不断扩大饲养种群,为野化、野放和观赏提供种源,不断增

加亚洲象种群数量,使其成为中国亚洲象最大和最集中的饲养繁殖中心夯实了基础。项目从2007年1月18日开工, 2009年4月2 9日通过验收。目前,该亚洲象繁育基地已入驻18头亚洲象(其中救护的野生亚洲象有3头,充分发挥了基地的作用。

目前三期建设正在实施中。已完成设计、概算、评审和报批等工作。总投资80多万元的勐腊、尚勇所工程完成公开招标,并于2009年9月18日动工,2010年4月工程已完成并通过初验;150万元的勐养片区建设工程(江边管理站、了望塔、党片管理点、野生动物观测点、关坪站及勐养管理所维修改造工程已完成招标程序;勐满站建设工程有关土地开发补偿事宜已达成协议,正着手履行合同相关内容。部分设备购置(巡护摩托车已经完成政府集中招标采购。其它工程正在办理各种证照手续中,计划年内全面启动建设。目前已完成工程投资100万元,占项目建设投资的10.8%。

(三 建立保护管理工作制度,保护区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1、建立健全了保护管理工作责任制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局、所、站三级管理机构,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资源管护、所站管理、职工考核等量化考核、监督制度。实施定面积、定人员、定职责、定任务、一奖励的“四定一奖”制度。把岗位职责细化到每一个干部职工和巡护员,形成了保护区资源管护责任有人担、片片森林有人管的格局。

2、加强巡护管理

巡护管理是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最基本、最重要的日常性工作,也是保护区制定管理计划、开展科研监测的基础。通过长期实践,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逐步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巡护管理模式,包括各有侧重却相辅相成的日常巡护、稽查巡护、监测巡护、武装巡护。2000年,“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巡护制度”正式形成,共39个有关工作制度、规程、人员岗位职责、工作考核等管理规章制度。2009随着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深入开展,对影响、制约或不适应科学发展的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进行废除或修改,完善、制定了《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

保护区管理局工作制度》等19项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并编辑整理成《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制度汇编》人手一册,方便了职工学习和使用,使巡护与管理工作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和效率化的轨道。

(四 加强职工队伍建设,科研和管理能力明显提高

1、综合素质明显提升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十分注重提高人力资源

综合素质,一是通过公开招聘吸纳人才;二是优选在职职工到相关高等院校进行学历和能力培训、参加各种技能培训班、参加学术会议以会代训、支持成人教育;三是通过主持和参加保护研究

及保护工程项目、外出参观考察,在实践中锻炼培养人才。20年来,保护区职工队伍的整体文化水平大幅提高,综合素质明显增强:初中及其以下人员从1988年占职工总人数的61%降至现在的24%,大专或大学文化水平人员从9%上升至62%,有硕士学历的占1%,并有科技人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到2009年底,具有高级、中级和初级职称的人数分别为10人、28人和95人,占职工总人数的66.5%。

2、科研能力明显增强

1988~2009年,由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技人员主持或参与出版的著作共10本,其中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为第一作者单位完成的著作有5本;1996~2009年,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技人员发表和参与发表的科技论文有60篇,获得科技进步奖的共32项,其中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为主持单位获得的28项。

3、管理能力明显增强

一是遥感技术应用。1992年,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西南林学院合作,应用遥感技术进行亚洲象生境评价,开辟了自然保护区应用遥感技术开展保护研究的先河。

二是建设并应用保护区管理信息系统。在1995年合作项目的基础上,依靠自身科技力量,加强了保护区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建成了以保护区为主、涉及全州的地理信息系统,目前已完成了尚勇、曼稿、勐腊、勐养等4个所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并应用到日常保护管理工作中。2010年勐仑所的管理信息系统和保护区野生动植物管理信息系统正在建设中。

(五 重视科技合作,提升保护管理能力

西双版纳是具有国际意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和

全球25个优先重点保护的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之一,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优先重点保护的区域(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1993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1 988年起,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先后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美国国际自然保护综合研究会、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全球环境基金(GEF、德国—云南省热带林保护与恢复项目(GTZ、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 FAW等国际组织和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合作,开展了保护热带雨林和生物多样性等相关工作,使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理念得到了更新、管理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六 开展社区共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随着国际上“社会林业”新观念的传播,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于1989年引进“混农林业发展模式”合作项目,在区内4个少数民族村寨,进行混农林业示范,开展了“共管”活动的大胆尝试。1996年起开始实施了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与区内和周边社区的共管项目:包括建立共管组织,成立共管委员会,聘请协调员,采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分析和研究社区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制定共管章程,确立责、权、利为主要内容的责任书,与村民共同制定发展计划,确定和实施具体项目。通过建立“社区共管”模式,推行参与性资源管理,缓解社区对资源保护的压力,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七 开展科普宣教,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以保护区社区群众及社会公众为对象,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并于2000年被评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云南

省科学普及教育基地。主要宣传措施:一是建设并运用西双版纳自然博物馆、“中国亚洲象博物馆”、珍稀植物展示园和生态旅游景区等,广泛开展有特色、有实效的科普宣传工作;二是每年定期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月宣传活动、爱鸟周活动、科技活动周等开展科普宣教活动,通过编写教材、举办讲座、冬令营、夏令营活动等开展全民环境教育活动;三是在社区建立绿色文化室、我和小树一起长、书报刊赠阅、“认知卡”制作发放等开展社区环境教育活动;四是结合护林防火宣传,通过印制发放粘贴画、放影视、宣传车宣讲等形式开展社区环境教育活动。截止2009年底,科普活动累计接待参观者500多万人次;五是编印和发放《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中英文版画册、《自然保护区信息》,拍摄播放《西双版纳——亚洲象的故乡》、《西双版纳野生动物肇事纪实》、《寻找印支虎》等专题片;六是通过新闻媒体发表相关自然保护区的文章2000余篇,开展形式多样的自然保护宣传。

(八 积极减缓“人象矛盾”,扶持社区和谐发展

“人象矛盾”是近20年来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倍受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据1991年—2009年统计,亚洲象等野生动物共造成当地居民伤亡141人(其中死亡29人,直接经济损失累计达20601万元,实际补偿费用平均值约为实际经济损失的10.55%。特别是1997—2004年,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呈直线上升,仅2004年就高达3434万元。面对“人象矛盾”问题,我局积极与相关科研院所、国际保护组织合作,研究并推广应用太阳能电围栏,建设防象壁、防象沟、生物隔离带等防范工程,筹资建设亚洲象食物源基地,指导保护区社区调整产业结构、扶持受害严重的村寨发展经济和进行示范村建设等,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人象矛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九探索尝试亚洲象公众责任保险。在进行亚洲象食物源基地建设、人工辅助更新方式保护和恢复栖息地、实施防范工程以及对亚洲象肇事重灾区群众直补粮食、赔偿试点的基础上,积极尝试由过去政府直接补偿向商业保险转变的模式。在

国家林业局、云南省林业厅的支持协调下,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经过与多家保险公司多个回合的谈判,最终于2009年 1 1月11日与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西双版纳中心支公司签订了西双版纳亚洲象公众责任保险。保险的签订,将有效化解野生亚洲象对社区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的侵害风险,建立管理措施科学、服务网络完善、理赔及时高效快捷的亚洲象公众责任险管理服务体系。2010年1月以来保护区管理局与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汇同相关部门深入基层认真开展野生亚洲象肇事核损工作。1-3月统计,全州共有一市一县5乡(镇2个国营农场14个村委会29个自然村3个农场队562户村民农作物及财产受损,核损达266688.04万元(2010年春节前夕,已将1月核损的村民损失5万余元兑现到了受损村民手中。

(十加强中老边境联合保护工作。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尚勇子保护区,与老挝南木哈保护区紧相邻,边境线长约15公里。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推进,中老两国边民往来日益增多,一些境外不法分子时常会进入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尚勇子保护区盗猎、盗伐牟取暴利,这也增加了我州自然保护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针对这一情况,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为保护好该区域的资源,在边境保护区主要采取了以下保护措施:一是以“资源保护宣传月活动”及民族节庆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到群众中;二是通过

建立以护林员巡护、日常巡护、稽查巡护、监测巡护和武装巡护相结合的五级巡护机制,狠抓了科学巡护管理;三是积极扶持社区发展,改善社区生产生活条件,为象损重灾村寨开展送粮工作,发动群众参与到保护中来;四是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率先在全区建立了保护区地理信息系统和管理数据库,建立了亚洲象村寨监测网络,并在野外监测中拍到了许多珍贵的野生动物活体照片,为整个保护区科学管理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五是建立跨境联合保护机制。在2006年建立的边境联合保护机制的基础上,20 09年又协商建立并划定了“边境共同保护区域”,通过共同保护区域的建立,联合打击边境一线破坏自然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为推进中老跨境联合保护区域工作,保护区成立了中老项目办,有专门机构和专人负责工作的整体推进。2010年来,双方为推进实质性的联合保护工作,进行了4次会晤,完成了5台红外线相机的野外安

装工作、开展了一次联合巡护和实施了IBE(影像生物多样性调查项目,首次拍摄到了一批珍贵的动物影像资料,为今后的保护区科研监测、资源保护和环境教育工作提供生动的基础资料,同时也促进了中老边民的交流与学习。

三、保护管理成效

(一保护区面积和森林覆盖率增加

随着近几年来生态立州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天然林地面积不断增加,保护区面积由1958年的80万亩增加到了现在的363.75万亩。1998年,有林地覆盖率为93.3%,灌木林覆盖率为2.4%,分别比1983年综合考察时增加5.5%和1.3%;而草坡占总面积的2.4%,比198 3年减少了8.3%。据最新遥感资料显示,2005年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森林覆盖率已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 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增加

1993年,世界自然基金会聘请的亚洲象专家Santiapillai 与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人员,共同开展的“云南省野象的分布历史与现状的调查”研究表明:西双版纳野生亚洲象的数量已从80年代的179头发展到200多头,占中国野生亚洲象种群的90%。至目前,野生亚洲象的种群数量增加到约250余头,活动范围也在不断扩展,尚勇片区的野生亚洲象已进入勐腊片区。其它野生动物的数量已在恢复、增加。

(三 珍稀植物得到了有效保护

由于没有受到第四纪冰川的影响,又是几个植物区系的交汇点,西双版纳成为许多起源古老、形态原始的孑遗物种的避难所,部分古热带植物在地质变化演变过程中,逐步适应了这里的生境而得到了保存、繁衍和发展,成为植物活化石。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苏铁、桫萝、鸡毛松、天料木、树蕨、木莲、竹柏等古热带植物活化石不仅生长良好,而且已成为植物群落的主要成份。

四、存在问题

在我们的自然保护工作中,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阻力。这主要表现为:一是保护与开发的矛盾依然存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力度的加大,虽然建设单位采取了绿色生态保护建设计划,已尽量减少了对自然资源造成的破坏,但部分资源还是难以幸免。其次,随着市场橡胶价格的提升,加之老百姓对生态保护的相关政策法规不是很了解,为了生存,将集体林或轮歇地内的自然资源砍伐后,种植成了橡胶或短期经济作物。二是边民入境偷猎和盗伐情况时有发生。虽然保护区管理部门以

高压态势采取了有力的防范措施,但由于保护区紧临国境线,区 内社情复杂,难以彻底防范境内外不法分子,潜入保护区进行偷 猎和盗伐等破坏资源的违法活动时有发生。三是人象冲突依然存 人象冲突依然存 在。随着西双版纳州生态保护力度的加大,野生动物种群与数量 在明显增加,也导致了野生动物(特别是亚洲象)到社区采食农 作物、破坏群众生产生活设施的情况发生。虽然国家、省级财政 都下拔了相关补偿资金,州县级财政也都配套了相关补偿资金,而且补偿资金在逐年增加,但群众领到手的补偿资金与市场价格 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不同程度挫伤了老百姓保护亚洲象和 其它保护动物的积极性。四是野外工作经费不足 野外工作经费不足。资源保护工作 野外工作经费不足 性质决定了保护区工作人员大量工作日在野外,由于保护区交通 工具的老化、野外保护工具和人身安全设施的不足,增加了自然 保护工作人员的危险性,这对保护区管理部门全方位的开展自然 资源保护、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提升自然保护科学管理水平带 来了一定的影响。五是基层职工参公问题未得到解决。我局已多 基层职工参公问题未得到解决。基层职工参公问题未得到解决 次向上级反映,但一直未能得到解决,职工思想已产生波动,势必影响保护事业和社会稳定。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2010 年 4 月 8 日

第三篇: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初1

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初探

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江丽

摘要:文章旨在通过保护区目前的资源保护和利用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为今后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保护区 资源保护和利用

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是198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1980]167号文批准建立的。2003年1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南天山的托木尔峰山汇区,总面积23.76万公顷,属半干旱山区气候,是我国稀有的高山保护区,是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地处帕米尔高原与昆仑山等自然地理交汇处,托木尔峰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现代冰川作用区之一,冰川面积占天山山脉冰川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有现代冰川197条,冰川达1219.68平方千米。保护区内除现代冰川外,古冰川遗迹也随处可见。也孕育了塔里木河的最大支流阿克苏河,更是阿克苏绿洲的生命之源。

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形成了种类繁多的生物资源,使之成为一个天然的动植物园,动物有77种,属国家Ⅰ类保护动物有6种,属国家Ⅱ类保护动物70余种,有11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其中属I类保护的有雪豹、北山羊、金雕、胡兀鹫、玉带海雕,属Ⅱ类保护的有棕熊、石貂、草原斑猫、兔狲、猎隼、暗腹雪鸡、纵纹腹小鸮;被列入国际贸易公约中的濒危物种有:雪豹、棕熊、北山羊、纵纹腹小鸮、香鼬、狼、猎隼等七种。昆虫千余种,植物382种,能够供药用的植物达100余种,供观赏的植物有20余种,在海拔2300—3200米分布着大面积原始针叶林,是极高山地生态系统的重要子系统之一,丰富的森林生态系统是南疆干旱区野生动植物栖息繁衍的理想场所,是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的天然屏障,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流量,促进下部山地草原的发育和防止洪涝灾害的发生,以及维护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北边缘绿洲的生态平衡等方面有着显著的生态效益,是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对象。1. 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 1.1森林旅游

保护区内有两处旅游景点和一条登山线路,天山森林公园于1998年由自治区林业厅批准建立,由地区天山林场负责管理,平台子旅游景区由保护区2000年对外开放, 温宿县旅游公司目前在平台子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未履行正常的报批手续,与保护区的管理矛盾突出。此两处旅游景点目前规模小、档次低、娱乐项目单一。登山线路进经保护区履行正常的报批手续后对外开放的有一条通往托木尔峰的登山线路。1.2畜牧业

保护区实验区内有温宿县一乡两场13个大队近5000人从事畜牧业生产,由于传统的放牧加之载蓄量过大造成草场退化严重,生产力水平低,农牧民收入低,一地三证给保护区的管理带来较大困难。1.3采矿业

保护区实验区内有温宿县及农一师的矿山企业合计7家,主要以煤矿为主,大部分在保护区成立前建立,其中小台兰煤矿在缓冲区内,结合申遗工作地区以下文关停,其余煤矿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国发〔2010〕46号文件和国家环境保护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保护区实验区内不得新建、扩建、复建和整合矿井,已有矿井至寿命期结束后自然退出。2. 保护与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分析

2.1过度放牧造成草原退化威胁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

由于传统的放牧加之不断增加的载蓄量造成草场退化严重,破坏了保护区植被的垂直分布带,使长期依赖生长和栖息于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带的野生动植物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威胁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

2.2低收入人群贫困化威胁保护区的生态安全

保护区实验区以及周边由于主要以畜牧业为主,农牧民收入普遍较低,传统的放牧加之不断增加的载蓄量造成草场退化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威胁保护区的生态安全。2.3采矿业技术含量低破坏资源和环境严重

保护区实验区内的煤矿生产由于技术含量低,回采率低, 资源浪费大,三废超标排放造成环境破坏严重。2.4森林旅游发展具同质化的倾向

由于没有合理有续的规划和资金投入,保护区实验区内的森林旅游业大都起点低,服务项目单一,大都靠门票收入,向生态旅游发展的道路仍很漫长。

2.5保护管理与国土权属分离造成多头管理

保护区长期一地多证的现象造成了保护管理与国土权属分离,形成多头管理,给保护区的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2.6保护区自身执法力量不足和巡护设施匮乏

保护区长期没有自己的森林公安,保护区自身执法力量不足,加上缺少资金投入,巡护设施匮乏。3. 加强保护与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的途径 3.1积极稳妥地推进牧区生态移民工程

结合国家新农村建设、扶贫和保护区社区共建工程,积极稳妥地推进牧区生态移民工程,由此改变传统的过度放牧造成的环境破坏。

3.2加快保护区法的出台实施

国家应加快保护区法的出台实施,使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得到根本的保障。3.3国家应加大对保护区的资金和科技投入

国家应继续加大对保护区的资金和科技投入的力度,加快推进牧区生态移民工程和社区共建工程,采用科学的方法运用科技力量发展替代产业,帮助周边群众提高生活水平。3.4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共生融合的新型关系

通过必要的环境治理,还原不良行为引发的环境退化,保证区内的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有续利用,从而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共生融合的新型关系。3.5增强全民自然保护参与意识

鼓励当地和周边的居民,积极参与保护区的建设。保护区和当地政府相互合作提高自然保护参与程度,解决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各种矛盾和纠纷,共同建设保护区。3.6积极稳妥地推进森林生态旅游业

合理有续的规划和开发保护区的森林生态旅游,提高周边群众生活水平和保护区的自养能力。4. 结束语

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保护区的开发利用活动会更多,面临的问题也会更多,更复杂,因此在确保资源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怎样合理的利用尤为重要,这不仅需要保护区人的努力,也更需要政府部门和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

第四篇:浅谈野生动物资源的管理与保护

浅谈野生动物资源的管理与保护

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显著的成就,而我国在野生动物资源的管理、利用与保护方面却是严重落后于野生动物保护的现实需要,许多的野生动物已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所以加强我国野生动物的管理与保护迫在眉睫。

关键词:野生动物

现状

价值

管理与发展对策

保护

前言:野生动物的管理与保护事业的发展是当前世界上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文化和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并已成为国际文化交流和人类共同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现状,野生动物的价值,我国野生动物的管理与发展对策,以及野生动物园与狩猎场的管理等等都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关键。

野生动物是那些生存在天然自由状态下,或来源于天然自由状态,虽经短期驯养但未产生进化变异的各种动物。《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是指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益有价值的野生动物。

一、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现状

我国陆地国土面积占世界的6.5%,陆生脊椎推动物种类达2100多种(哺乳类450多种、鸟类1180多种、爬行类320多种、两栖类210多种),占世界这类动物种数的10%以上,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不仅种类丰富,而且还具有特产珍稀动物多和经济动物多的两大特点。据有关数字统计:我国有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扬子鳄、朱鳄、黑颈鹤、黄腹角雉、褐马鸡等特产珍稀动物100多种;有熊、猕猴、马鹿、麝、狍子、野猪、黄羊、环颈雉、雁鸭类经济动物400多种。全世界鹤类共15种,我国就有9种;雁鸭类148种,我国就有46种;野生鸡类276种,我国有56种。美国、原苏联、欧洲都没有灵长类动物,我国就有16种之多。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是我国一项宝贵的自然资源。

根据种的分布区相对集中并与一定的自然地理区相联系的事实,我国草原脊椎动物各纲“种”的分布又可归纳分为:北方型,分布区环绕北半球北部,属于古北界;东北型,分布在我国的松辽平原区、辽宁及其邻近地区,属于古北界;中亚型,即亚洲大陆中心,我国分布在新蒙高原,是“蒙新区”的主要成分;高地型,主要在青藏高原,我国青藏区的草地为草甸草地,此类型也属于古北界;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型,分布于横断山脉中,是我国西南区的主要成分,属于东洋界。

二、野生动物的价值

野生动物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资源,不仅为早期人类提供了基本的食物、衣服,并且提供了我们至今赖以生存的粮食和畜禽的种源。我国与野生动物资源紧密相关的产业有野生动物养殖、传统医药、特种皮革、民族乐器、工艺品制造、观赏旅游等,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主要地位。

(一)消耗使用价值。我们的祖先在“茹毛饮血”的时代就是依靠采集或猎捕野生动植物来维持生计的,即使到了21世纪的今天,许多动物依然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食用或衣用原料。

(二)商业价值。野生动物及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交换和贸易所产生的,或从野生动物群获得的经济价值。

(三)游乐观赏价值。濒危动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动物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或风景名胜区招揽游客的王牌,是马戏团表演的主角,也是部分家庭养殖观赏或许多文人墨客吟诗作画的主要对象。赴国外展出和合作研究一对大熊猫,每年至少可为国家筹集到800万元大熊猫保护基金。另外,象牙、河马牙雕刻而成的工艺品以及孔雀、鸵鸟羽毛、蝴蝶、盘羊头骨制成的装饰品,也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

(四)生态服务价值。野生动物是维系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是生态系统中的活跃部分。

(五)潜在的开发价值。物种的价值,人类目前所了解到的仅仅是其极小一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个物种的潜在价值将会逐渐被发现和认识。

此外,野生动物在科学教育、文化美学、医学等方面也有一定的价值。由此可见,我们不仅要保护濒危动物,而且还要发展濒危动物资源,最终达到永续利用的目的。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保护濒危动物是为了永续利用濒危动物。

三、野生动物管理及发展对策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方针是“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育,合理开发利用。”在野生动物管理中土地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野生动物是土地的产品,在适宜的环境中,肥力大的土壤会增加野生动物质量。

此外,在发展对策方面,野生动物及其驯养繁殖后代的区分管理要规范,要处理好加强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明确界定野外野生动物与室内驯养繁育动物的标准,不能把山地、湿地等本土野生的母代动物与人工驯养繁育的子代动物都等同一个“野生”概念。“野生”概念界定不清,不利加强资源保护、合理开发利用。

野生动物不应列入以个体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活动。现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允许经法定权限主管部门批准、向工商部门登记造册者,经营利用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经营利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但不少酒家、餐馆经营者对法律条规断章取义,申办登记,有的甚至不申办登记,经营利用野外野生动物肉食品,以野味佳肴招揽顾客牟利。暗地与非法猎捕者、商贩交易,宰杀、加工、出售野味,使得有些三级野生保护动物也处于“濒危、珍贵”境地。野生动物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财富,是生态环境链的组成部门,只要是野生的动物,均应受到同等保护,都不应允许列入酒家、餐馆等个体经营范围,以免形成新的濒危野生动物种类。

野生动物法规需充实可操作性的条规、文字。法律法则,是规范约束人们行为的,现《野生动物保护法》在规范约束人们对野生动物的行为上有些条款如果更具体,就更具有约束性。

四、野生动物园与狩猎场的管理

我国野生动物园与狩猎场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过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对野生动物园含义的理解存在误区、缺少法律法规的约束、迁地保护功能没有很好的发挥、动物福利状况差、安全隐患严重、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等。

野生动物观赏的发展趋势应该是非消费型野生动物旅游。在此基础上,结合资源经济学的可持续发展观和体验经济学的旅游体验论,以资源保护为首要目的,通过加强参与性与提高科普教育功能的手段吸引游客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还应注意:健全法律法规、明确指导思想、促进迁地保护功能的发挥、保障动物福利、出台关于安全工作的法规、实施保护教育等。

五、小结

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是我国一项宝贵的自然资源,而野生动物资源的管理与利用现状令人堪忧。所以,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迫在眉睫,而且这不仅仅是一个人,一个组织的任务,而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与职责。希望更多的人都能进一步加强野生动物保护意识,来保护我们那已为数不多,甚至濒危的“野生朋友”。

参考文献:

【1】王晶,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生态旅游资源与环境评价及开发策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2】魏婉红,我国野生动物园的发展定位思考[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3】陈文汇,刘俊昌,温亚利,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经营利用产业化的认识与思考[J],林业经济问题,2006年01期。

【4】张谊,韦汉群,龙霞,蔡霞,李洋甫,浅析野生动物园的可持续发展[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5】费荣梅,中国野生动物和自然保护区合理开发利用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6】蒋志刚,野生动物的价值与生态服务功能[J],生态学报,2001年。【7】董婉维,程津津,尚昌连,王禄增,动物福利与动物保护的关系[J],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2006年。

【8】高智晟,野生动物价值评估与定价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9】马建章,宗诚,中国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与管理[J],科技导报,2008年。【10】蒋志刚,李春旺,曾岩,中国野生动物研究进展[A],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第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1】王继兴,姚永刚,3S技术在八达岭林场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年。

第五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令

第 39 号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已经2006年10月25日文化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

部 长

孙家正

二〇〇六年十一月二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有效保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保护工作的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列入国务院批准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第三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坚持真实性和整体性的保护原则。

第四条 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全国范围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省级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本行政区域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所在地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负责组织、监督该项目的具体保护工作。

第五条 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组织制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整体规划,并定期对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省级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组织制定本行政区域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规划,经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并于每年11月底前向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提交保护规划本实施情况和下一保护工作计划。

第六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应当确定保护单位,具体承担该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保护单位的推荐名单由该项目的申报地区或者单位提出,经省级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组织专家审议后,报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认定。

第七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有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或者相对完整的资料;

(二)有实施该项目保护计划的能力;

(三)有开展传承、展示活动的场所和条件。

第八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应当履行以下职责:

(一)全面收集该项目的实物、资料,并登记、整理、建档;

(二)为该项目的传承及相关活动提供必要条件;

(三)有效保护该项目相关的文化场所;

(四)积极开展该项目的展示活动;

(五)向负责该项目具体保护工作的当地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报告项目保护实施情况,并接受监督。

第九条 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统一制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标牌,由省级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交该项目保护单位悬挂和保存。

第十条 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给予必要的经费资助。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应当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财政支持,对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给予资助。

第十一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根据自愿原则,提出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推荐名单,经省级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评议后,报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批准。

第十二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完整掌握该项目或者其特殊技能;

(二)具有该项目公认的代表性、权威性与影响力;

(三)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

第十三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应当履行传承义务;丧失传承能力、无法履行传承义务的,应当按照程序另行认定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怠于履行传承义务的,取消其代表性传承人的资格。

第十四条 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组织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有条件的地方,应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或者展示场所。

第十五条 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组织制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等级标准和出入境标准。其中经文物部门认定为文物的,适用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第十六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和相关实物资料的保护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妥善保管实物资料,防止损毁和流失。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应当鼓励、支持通过节日活动、展览、培训、教育、大众传媒等手段,宣传、普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促进其传承和社会共享。

第十八条 省级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应当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所依存的文化场所划定保护范围,制作标识说明,进行整体性保护,并报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九条 省级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可以选择本行政区域内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向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第二十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名称和保护单位不得擅自变更;未经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批准,不得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标牌进行复制或者转让。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域名和商标的注册与保护,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二十一条 利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艺术创作、产品开发、旅游活动等,应当尊重其原真形式和文化内涵,防止歪曲与滥用。

第二十二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含有国家秘密的,应当按照国家保密法律法规的规定确定密级,予以保护;含有商业秘密的,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二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应当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或者捐赠资金和实物,用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第二十四条 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对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十五条 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定期组织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情况的检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视情节轻重予以警告、严重警告,直至解除其保护单位资格:

(一)擅自复制或者转让标牌的;

(二)侵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实物资料的;

(三)怠于履行保护职责的。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擅自变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称或者保护单位的;

(二)玩忽职守,致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依存的文化场所及其环境造成破坏的;

(三)贪污、挪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经费的。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

下载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情况汇报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情况汇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