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向省政府督察调研组的汇报
向省政府督查调研组的汇报提纲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11年8月2日)
各位领导:
按照督查调研通知要求,现将我县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1—7月份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截至7月末,全县生产总值预计实现50亿元,同比增长15.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1.3亿元,同比增长6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4.67亿元,同比增长71.5%。
(二)重点产业集群建设情况
1、铸件产业基地建设情况。铸件产业基地成立于2009年,规划面积6.67平方公里。该基地目前投产项目3个,分别是阜新力达钢铁铸造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铸件项目、阜新力昌钢铁铸造有限公司年产80万吨竖炉铁水项目、阜新晟宇铸造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铸件项目。今年上半年,铸件产业基地引进项目2个,其中,总投资1.8亿元的辽宁博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年产960套风电塔座、塔筒项目已开工建设。截止7月末,铸件基地实现产值8亿元,同比增长160%。目前,铸件基地与太平洋建设集团以BT模式合作完善基础设施。已投入资金2亿元,新增开发面积5000亩,使基地基本达到了“六通一平”标准,为项目入驻和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2、民族工业(食品)产业基地建设情况。该基地总规划面积为40.35平方公里。截止目前,民族产业基地共有项目40个,其中投产项目17个,转产项目2个,续建项目8个,新引进项目13个(含新开工的4个、即将开工的4个、已签待建的5个)。续建项目中,伊利乳品和鑫龙辰树莓项目土建工程已完成80%,雨润食品完成30%;新开工项目中,可居花生深加工项目已完成生产车间基础正负零、办公楼基础开槽等;即将开工的项目中,久伟彩印包装和亚美保温材料项目正在进行征地组卷、地上物动迁和施工用电申请工作。已签待建项目及在谈项目中,娃哈哈集团用甜玉米生产脱脂糖浆项目、花生乳项目、台湾永胜药业有限公司制药项目、麦饭石系列产品开发项目、三沟园二期(维维集团合作)项目正在积极推进落地的具体事宜,具备条件后立即开工建设。截止7月末,民族工业产业基地实现产值8.45亿元,占全年任务指标的50.29%,同比增长310.19%。招商引资实际到位额实现8.1亿元,占全年指标的80.51%,同比增长168.37%。
3、氟化工产业基地建设情况。该基地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其中工业区15平方公里,生活区5公里。目前,基地入驻企业共计19家,其中:生产企业2家,试生产企业2家,在建企业9家(续建企业5家,新建企业4家),已签约待建企业6家。生产企业2家分别是金凯(辽宁)化工有限公司年产300吨异氰酸酯项目及阜新恒益化工有限公司年产9000吨二氧化硫项目。氟化工基地已累计投资4500万元,建设二期给水工程、道路工程化工D街、化工5路及化工7路、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道工程、供电工程、供热及供气工程。除供热及供气工程外,其余工程将与今年9月份建成投入使用。截止7月末,氟化工产业基地实现销售收入3637万元,同比增长12%。
二、对口帮扶工作情况
(一)与省农发行对接情况。2010年省政府第120次省长办会议确定省农发行帮扶我县,我县高度重视,成立了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的对接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开展信贷资金争取工作。2010年8月17日,省农发行行长卢纯才、副行长邓中学一行到我县进行对接,听取了我县拟申报贷款项目情况汇报,并表示将不断提高审批效率,为自治县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2010年11月26日,省农发行行长邓中学、客处二处富有林处长到阜新检查指导工作,听取我县关于园区二期贷款及土地整理等项目贷款情况的汇报,对土地整理储备项目予以肯定。会后,我县立即着手以土地收购储备中心为承贷主体的土地整理储备项目贷款的准备工作,向省农发行提出了3.7亿元贷款需求,申请贷款主要用于蒙古贞新城建设的土地整理储备,再由政府出让净地,从而达到增加财政收入的目的。通过四个月的准备,我县申请的3.7亿元贷款于今年3月25日通过省农发行贷审会,目前7000万元贷款已到位。今年7月18日,在市金融局的组织安排下,省农业发展银行副行长刘书香,客户二处副处长王志诚等领导到阜新进一步安排部署对口帮扶工作,明确表
示将继续加大对我县的支持力度,目前我县正就民族工业产业基地二期基础设施贷款等项目与省农发行进行沟通联系。
(二)与省国土资源厅对接情况。省政府确定省国土资源厅为我县对口帮扶单位后,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季风岚、副厅长谢量雄、汤毅等领导先后3次深入我县检查指导工作。明确表示将在项目建设用地指标、资源勘探等方面给予我县特殊关照。先后帮助我县协调解决了雨润畜(禽)产业园40.95公顷项目用地,伊利乳业22公顷项目用地问题。其中,雨润项目从征地组卷上报到批准只用了短短的半个月时间。国土资源厅还帮助我县理顺了萤石采矿权手续、铁矿和煤矿扩界、申请矿产资源勘探资金、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等问题。为我县加快项目建设和矿产资源开发进程奠定了基础。
三、中小企业融资、土地指标集约利用及产业链招商情况
(一)中小企业融资情况。为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我县积极推进小额贷款公司及担保公司发展,今年在原有6家小额贷款公司、1家担保公司的基础上,准备新增小额贷款公司10家、担保公司1家。同时,我县积极向省工商银行争取,省工商银行同意将阜蒙县支行确立为省直管行,并设立了中小企业贷款部,专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在此基础上,我县进一步加大对金融机构存贷比的监管,全县金融机构新增贷款与新增存款的比例达到90%以上。县政府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对中小企业从财政、土地、资金等多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促使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不断提高融资能力及
抵御石场风险能力。
(二)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一步加大土地集约利用、土地指标挖潜工作力度。在土地集约利用方面,我县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及县域经济的发展实际,首先对县城及周边作了统一的城市规划,把整个县城划分为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多个区域。特别是工业区强化集中连片,即有利于管理,又形成产业规模化。在此基础上,县政府注重土地集约利用,每宗建设用地必须提高投入产出的强度,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通过整合、臵换和储备,合理安排土地投放的数量和节奏,改善建设用地结构、布局,挖掘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配臵和利用效率。在土地指标挖潜方面,我县主要采取了增减挂钩的方式进行运作。将伊吗图镇艾友、七家子、二道河子和干沟子村(4个村均为采煤沉陷区)确定为土地指标增减挂钩项目区。拟报增减挂钩项目六个,争取周转指标182公顷,其中73公顷周转指标经县政府转让给阜新市开发区,84公顷周转指标留给我县解决项目用地指标,25公顷周转指标用于伊吗图镇安臵拆迁居民。目前,我县增减挂钩项目规划已经过省国土资源厅初审,省国土厅经提出了部分修改意见,我县将于一周内将经过修改的增减挂钩项目材料重新上报省国土资源厅。同时,我县还积极借助未利用地增减挂钩解决用地指标。通过调规划、批占地等途径,先争取周转指标38公顷。通过上述两种方式,共可以为我县争取建设用地指标122公顷。
(三)产业链招商情况。产业链招商以我县铸造产业基
地为例,基地内的阜新力昌钢铁铸造有限公司和阜新力达钢铁铸造有限公司是实施短流程工艺的关联企业。力昌钢铁铸造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铁水,力达钢铁铸造公司主要进行铸造件生产,两个企业互相关联、互相配套。目前,铸件产业基地主要围绕“铁矿石-铁精粉-铁水-铸造-加工-整机生产”这一条产业链进行招商引资,致力于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建成中国北方乃至全国规模最大的铸造及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目前已签待进产业链项目7个,分别是辽宁太克集团100万吨铸件项目、阜新东信钢铁铸造有限公司10万吨铸件项目、阜新东信钢铁铸造有限公司32万吨竖炉铁水消失模铸造项目、辽宁昊天源泡沫有限公司年产200万立方米消失模及保温苯板项目、阜新辉宇农用机械综合制造有限公司农用机械综合制造项目、中国建材集团年产2.5万吨耐磨材料项目、阜新力昌钢铁铸造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铸件项目,这些项目都是看中了铸造基地良好的产业环境和周围企业的拉动效应,上述企业建成投产后,铸件基地将形成基本完整的产业链,必将充分利用好企业之间的关联关系,极大提高各企业的效益。
(四)加强高级技术人才的引进。对于目前入驻我县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我们将其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奖励给缴纳人,对外来投资者的子女,在入学方面优先安排。对于专利技术落户我县,在股份制公司中,允许专利成果占注册资金的35%。
四、下步工作安排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新一轮“三年翻番“战略的第一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意义非常重大。下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将继续深入推进百个项目攻坚战,抓好招商引资和工业经济运行,继续着力做强工业、做优农业、做大城镇、做活三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一)狠抓项目开工率,坚决打赢“百个项目攻坚战”。把提高项目开工率作为打赢“百个项目攻坚战”的重要环节和核心任务来抓,全面提高项目建设速度。继续加大对已签待建项目的跟踪推进力度,千方百计落实好手续、征地等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开工和早投产。进一步强化项目包保服务,把服务工作做精、做细。倒排企业开工建设的工期和投产达效每项手续办理的时间表,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和投产达效。
(二)继续加强调度,提高工业经济运行水平。进一步落实好县级领导包保制度,深入企业,深入问题,紧密围绕土地、资金和原料供应等当前影响企业发展的实际困难开展工作,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逐个项目、逐个问题加以解决,切实提高企业运行水平。
(三)狠抓产业集群建设,提升发展质量。继续把项目引进、产业配套能力的培育、基础设施完善作为重点,提高产业丰厚度,打造产品品牌和招商品牌。抓住当前项目建设的黄金时期,加快推进四大产业集群项目建设步伐。四大产业集群开展“五个一批工程”,即洽谈一批、签约一批、落
地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同时,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对在建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集中攻坚,年内全面完成任务。
(四)狠抓招商引资,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牢牢把握当前招商引资的有利时机,全县总动员,掀起新一轮招商引资热潮。坚持以“百个项目攻坚战”为载体,以县领导包扶项目为推力,招商人员要深入一线,服务靠前,盯紧项目、洽谈项目、跟踪项目,狠抓落实到位。以抓资金到位为目标,以抓项目投产为重点,把四大产业集群招商摆到重要日程,围绕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盯住6个目标区域、4个产业集群,全力开展招商活动,使产业集群成为国内外资本关注的热点。
五、需省政府帮助协调解决的问题
(一)关于设立省级经济开发区问题。为加快县域经济突破性跨越发展,我县重新规划民族工业园区40.35平方公里,总体布局为“一心五区”,即以阜新镇镇区为核心,形成以居住、商业、文化、休闲及总部经济为主的中心区和食品加工、再生能源、精密铸件、机械加工、仓储物流五大产业区。目前,拟建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产业规划、控制性详规以及其他支持性文件都已编制完成。同时总投资6000万元、全长8公里的经济开发区主干道工程已开工建设。恳请省政府从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的角度,批准我县设立省级经济开发区,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继续给予大力扶持。
(二)关于对2.5亿元省财政借款暂缓扣款问题。2010年7月份,省财政厅按照政高省长的指示,进一步加大对我县的扶持力度,给予我县财政借款2.5亿元用于氟化工产业基地、铸件产业基地和东梁温泉城及雨润项目基础设施建设,期限为1年,目前已临近还款期限。由于2.5亿元借款全部用于三个产业基地及雨润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还未取得投资回报,加之县财政收入有限,若省财政今年将2.5亿元借款全部扣除,我县将无法维持正常运转。因此,恳请省政府协调省财政厅暂缓扣款,并将还款期限宽限2年,待产业基地取得投资回报后,我县将积极偿还此项借款。
第二篇:省政府督察消防工作汇报
消防工作情况汇报
一、多措并举、全面实施“清剿火患”战役。一是迅速召开会议,广泛动员。9月26日,双鸭山市公安局组织召开消防安全“五大”活动开展“清剿火患”战役视频会议,对全市开展“清剿火患”战役做了全面动员部署。11月3日,市政府组织召开全市冬季防火安全暨深化“清剿火患”战役工作会议,对全市冬季防火工作及“清剿火患”战役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11月10日,根据部消防局、省政府的工作要求,双鸭山市公安局召开了全市进一步推进“清剿火患”战役电视电话会议,对全市“清剿火患”战役工作第三次进行了专项部署,从政府、部门、行业及社会单位、社区和农村全面进行了动员,各县区也纷纷召开了动员会,将“清剿火患”战役工作进行了具体的部署安排。
二是构建“网格化”管理体系。按照“网格化”排查整治要求,全市以县、区为单位,乡镇、街道为基本单元,将每个城区、乡镇划分若干网格,全面推行“网格化”监督执法工作机制,共制作网格化消防监督管理分布地图13张,按照管辖范围,对公安消防机构管辖的418家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派出所列管的9897家一般单位进行摸底排查,全部建立摸排工作台账,每个单位明确主责人和协办人,全面落实监管责任。
三是落实“多警联勤”工作机制。11月10日,市局组织警务督察、治安、户政、消防、公安派出所等部门有关人员召开了进一步深化“清剿火患”战役电视电话会议,进一 步明确各部门消防工作职责,要求各警种及公安派出所协同作战,共同开展好“清剿火患”战役工作。各县区公安机关相继组织各警种开展“清剿火患”战役大检查活动,全面打响“清剿火患”战役攻坚战。
二、全面提高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四个能力。
按照“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攻坚月”工作安排,9月底前,全市公安消防部门对所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进行了集中会诊,全面清查重点单位存在的隐患问题,并在全市建立了8条“消防安全示范一条街”,对沿街单位进行了逐一排查,尖山区在本地消防安全示范一条街两侧设置了12块白钢宣传牌,实现了示范一条街从“线”到“面”的突破;按照2011年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要求,支队、各大队相继组织对社会单位开展达标验收,通过实地检查、现场提问、组织疏散、查看内业和笔试测试,全市社会单位员工“四个能力”建设水平较以往有了较大的进步,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显著提高。截至目前,全市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具体情况是:重点单位418家,已达标418家,已达标单位定期自评申报383家,申领组织机构代码的非重点单位7827家,已达标4893家,已达标单位定期自评申报2930家。
三、坚决贯彻落实建筑消防设施“三清”专项治理活动。按照“三清”工作要求,全市共排查出设有自动消防设施单位63家,57家运行正常,6家消防设施存在问题,其中2家微障,1家重障,3家瘫痪。现已全部整改。
四、广泛开展《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宣贯活动。
在“7.25”《纲要》宣贯电视电话会议之后,双鸭山支队立即向双鸭山市政府汇报了此项工作,并得到了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8月13日,双鸭山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此项工作,并成立了以副市长李炎春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自8月21日以来,双鸭山消防支队采取多项措施对《纲要》进行宣贯工作。支队在《双鸭山日报》“消防之窗”专栏每周五连续刊载《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全文内容;结合我市实际,印制了10000册《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并免费向各级政府领导、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单位进行发放,进一步扩大《纲要》的宣传力度,强化实施《纲要》的社会共同职责意识;以“消防日”活动为契机,对中小学生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活动,深入贯彻《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支队在“119”宣传月期间,在全市集中开展了“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月”宣传活动。
第三篇:督察汇报材料
阿拉山口人民医院党支部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情况汇报
口岸创先争优领导小组:
在口岸创先争优活动动员大会后,我院党支部迅速召开会议,针对我院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进行讨论研究,成立了由党支部书记郭学军任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具有主题鲜明、载体丰富的活动实施方案。7月1日下午,院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广大职工召开了创先争优活动动员大会,传达贯彻中央和自治区、口岸委创先争优活动动员会议精神,宣读了我院活动实施方案,创先争优活动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
一、确定活动目标
根据此次活动的主题、任务和主要内容,对照“五个好”、“五带头”的标准,院活动领导小组确定了活动目标,力求实现“五个突破”:一是进一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规范内部管理,努力在争创平安医院上取得突破;二是围绕“以病人为中心”,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上取得突破;三是围绕加强行业作风建设,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上取得突破;四是围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在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上取得突破;五是围绕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在改进工作作风、切实为民服务上取得突破。
二、制订相关制度
为保证创先争优工作有效推进,我院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包括《党员创先争优活动制度》、《党员帮扶活动制度》、《领导班子监督制度》、《群众评议党员制度》,并制定了《阿拉山口人民医院先进党员标准》和《阿拉山口人民医院优秀党员评选条件》,通过这些制度的制定,使我院创先争优活动更加规范、更加健全。
三、开展“三服务、三满意”活动
为全面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主题教育,突出服务窗口特色,医院各科部室开展了开展“三服务、三满意”活动。“三服务”指:服务于口岸经济发展、服务于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服务于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三满意”指:取得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群众满意。
四、开展以“共产党员”为标示的亮牌活动
院领导小组开展以“共产党员”为标示的亮牌活动,设立党员先锋岗悬挂《党员干部服务承诺制度》,并要求广大党员在工作时除佩戴上岗牌外,还需佩戴党徽,以时刻提醒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并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五、取得的成效
到目前为止,我院已上报活动简报4期,并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表现在进一步深化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牢固树立“病人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的思想理念,切实履行职能,增强创新创优观念;进一步增强勇于争先、善于争先的意识;进一步提升服务理念、科学发展的水平,以争创先进为目标,力争创造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阿拉山口人民医院党支部
2010年7月27日
第四篇:督察汇报
宝山乡迎接督察工作汇报
2011年10月14日
各位领导:
我们宝山乡幅员面积260平方公里,有14个行政村,72个自然屯。全乡有22个党支部,其中村级党组织14个;机关党支部6个,党员721名,其中农村党员571名。按照市委组织部督察要求,结合我乡“三项工程”和“双十工程”的完成情况,现就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三项工程”工作情况
今年是实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的第三年,也是攻坚年,我乡按照“一年解决几个问题、几年解决一个问题”的原则,以“三项工程”为载体,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第一政务,以改善民生为第一要务,加快农村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民非农化,创新工作,扎实有效地推进了“三项工程”攻坚计划的各项任务。
(一)全力实现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翻番”目标。一是多渠道增加村干部工资性收入。我们按照“分层次、分类别”的原则,实行“基本报酬+奖励报酬”的形式,制定《村级目标责任制》及《村级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度》,划分三个等次,奖励报酬的发放按照一类村发全额奖金,二类村发
在村级组织场所建设中,兼顾“标准化和综合性”的原则,加大了建设力度,不断改善了村支部工作环境。目前,全乡14个村部有10个达到120平方米。太平村总投资200万元,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的“八位一体”的多功能、标准化综合服务楼已正式投入使用。亮子河村部总投资28万元,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的综合性村部已建成投入使用。2011年宝山村支部投资1.5万元用于村部维修改造;横河村支部投资3万元用于村部扩建;北河村支部投资8万元用于村民文化活动广场建设。各村均在乡党委的指导下,紧张有序的开展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
(三)全面推进建制村“划档分类、升级晋位”。一是创建党建示范村。2011年我乡重点打造太平村为党建示范村,结合“创先争优”活动,以“三会”、“三课”为创建载体,开展了一系列创建活动,制作党务公开揭示板,完善了党建各项制度。二是突出抓好偏弱村及薄弱村整顿。乡党委坚持“抓两头、带中间”的原则,强化分类指导,对照18项指标对全乡14个行政村进行考核打分升级晋位。确定车家村为偏弱村、北河村为薄弱村,并结合其实际制定了发展规划和晋升目标,因村制宜,综合施治,采取乡领导包保、村班子调整、村干部挂职、机关单位帮扶、重点项目支持等措施,加强整顿转化,推动偏弱村及薄弱村升级晋位。目前,全乡共创建标兵村
1、先进村
4、达标村7,有1村被评为偏弱村、1村被评为薄弱村,偏弱村和薄弱村占总数的14.29%。
(四)健全完善长效的工作推进机制。我乡党委、政府经过调研研究,反复征求党委班子成员意见,在制定《宝山乡“三项工程”具体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的基础上,结合“三项工程”和“争先创优”活动宗旨思路,我们提出“四心三争” 夺旗争星活动,即“四心”即“政策法规耐心将给群众听,惠民实事真心带领群众干,科学发展用心带动群众富,工作成效虚心接受群众评”;“三争”即争创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争做群众满意好干部。此次活动是对“三项工程”的一种辅助、一次延伸、一种升华,旨在工作中探索出一条发展之路,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坚持下去,最终形成一整套有利于失去农村基层组织长远建设的长效工作机制。
(五)切实加强以“一把手”为重点的乡村班子建设。乡党委按照“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标准,采取“两推一选”方式,选优配强村班子。全乡14个村全部成功实现了“一肩挑”,村干部不仅均身兼数职,而且工作能力突出。村民委员会成员设臵均为3人,村党组织成员12个大村为5人,2个小村为3人,5人为大专以上学历,其中1人为大学学历。而且村支部书记平均年龄45岁,都有
农民创业致富。2011年4月份吉林地区“三项工程,创业带富”现场会在我乡太平村举行,得到了吉林市委组织部领导的 肯定。
(十)全面搞好总结表彰。2011年是“三项工程”工作开展第三个点头,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纪念,结合各项工作和“创先争优”活动,我乡对近三年在“三项工程”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先进个人进行评比表彰,共表彰先进基层党支部3个,优秀党务工作者2名,优秀共产党员22名,并以此为契机,在各项工作、各层面发现、培养、总结、推广出一批能够代表我乡水平的先进典型,注重点面结合,扎实推广典型经验,带动了“三项工程”整体工作水平的大幅提升。
二、“双十工程”建设推进情况
根据吉林市“百村建设”工作要求,市委、市政府自加压力,提高标准,实施“双十工程”,确定太平村为示范村提升试点。为了更好的完成示范村和提高村建设任务目标,乡党委领导高度重视,分解任务,制定细化分段工作流程推进表。建设成果明显。
(一)班子建设方面。太平村党支部以“创先争优”为主要载体,以村部为主要阵地,开展了“心贴心,面对面”、“自评、互评会”等活动,并结合党员远程教育系统组织党员多次进行理论和技术学习,提高了农民党员的党性认识,促进了班子进一步团结,为争创“五好”党支部奠定了良好基础。党员发展工作有力开展,积极培养村里年轻有为、有创业意向和技术的优秀人才加入到党组织中来,切实解决村两委后继乏人的状况。此外,村支部负责人还积极组织召开支部会议,集体学习党的有关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和省市、磐石市委文件要求等,有效的提高了村“两委”班子成员理论素质、工作能力,及整体合力明显增强。
(二)环境卫生整治和绿化美化方面。太平村村两委班子成员响应党委政府号召,在8月份统一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对村屯环境卫生和绿化美化工作进行了整治,清理了垃圾、柴草、路障和粪堆,达到了干道、巷路畅通清洁,并统一将柴草堆放在屯外,防止火灾的发生。环境卫生达标后,太平村支部组织党员群众开展绿化美化工作,2011年绿化美化2公里,栽植串红1万株,栽植万寿菊、蒲登高等花卉2万株,补植柳树5000棵,石砌边沟2500延长米,总投资近20万元。
(三)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方面。2010年,建成3500平方米的群众活动文化广场和集村“两委”办公室、幼儿园、文化室、农资配送中心、超市、浴池、老年活动中心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村委办公室均已达到达到“六有”标准,近期,村支部经过召开支部会议民主讨论,规范了各项制度和村部内各种设备使用、外借流程,实现管理规范化和制度化,“五个中心”(党员活动中心、村民议事中心、教
育培训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文化娱乐中心)作用明显。
(四)主导产业发展方面。太平村现已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一是绿色稻米种植业,以域内的宝丰米业为龙头,年种植面积100余公顷,宝丰米业的磐海牌大米获A级绿色稻米认证,绿色稻米产业初具规模,2011年9月,已经增加到300公顷;二是苗木产业,以绿苑苗木生产专业合作社为龙头,产业面积达到20公顷,比2010年面积增加1倍,带动农户20户,年获利90万。
(五)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太平村主要采取加强宣传、设岗巡逻等方法,使广大村民知法、懂法、不犯法,通过开展有民间艺术活动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村民主动抵制黄赌毒的思想认识得到提高。结合乡党委宣传办公室发放市民道德“三字经”工作和庆祝建党90周年,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丰富了村民精神生活,提升了村民素质。并申报了2011年星级文明单位评比活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全乡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重点纳税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少。税源经济和总部经济不明显,财税收入增长压力较大。
二是部分农村基层组织本身存在文化水平、政策水平、致富能力不强、创业风险成本较高等问题,缺乏增收致富项目、资金等方面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速度不快。
三是农民增收致富步伐较慢,“求富、奔富、创富”意
第五篇:县财政收入工作向州督查调研组汇报
县财政收入工作向州督查调研组汇报根据全州财政收入第五次督查调研工作要求,11月9日,由州政协副主席刘正华带领的督查调研组一行四人到我县调研,县财政收入工作向州督查调研组汇报,工作汇报《县财政收入工作向州督查调研组汇报》。县人大主任杨世昌,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张以光,县政协副主席李进军,县政府办、县国税局、县地税局、县财政局分别对我县对目前的财政收入的完成情况向督查调研组作了详细的汇报。据了解,今年1~10月我县完成财政收入20408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5.14%。督查调研组对我县的财政收入的完成情况表示肯定,并希望各全县各相关部门,要继续鼓足干劲,狠抓财税征收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努力完成全年财政计划的预定目标。(唐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