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推进甘孜藏区跨越发展

时间:2019-05-14 06:42: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奋力推进甘孜藏区跨越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奋力推进甘孜藏区跨越发展》。

第一篇:奋力推进甘孜藏区跨越发展

奋力推进甘孜藏区跨越发展

——甘孜州九龙县烟袋乡党委副书记 援藏干部尹建兵

一、提出问题。即提出中心论点——奋力推进甘孜藏区跨越发展。

二、分析问题。论据资料

①甘孜藏区基本情况,背景; ②推进甘孜藏区跨越发展的战略定位; ③甘孜藏区独特的自然环境,资源优势; ④甘孜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 ⑤推进甘孜藏区跨越发展面临的历史性机遇;

三、解决问题。

1、奋力推进甘孜藏区跨越发展的具体措施 ①实施工业强州战略;

②奋力推进藏区农牧业产业化进程; ③发展生态能源,建设水电基地;

④奋力推进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建设全国特色精品旅游区; ⑤奋力推进优势矿产业的开发,建设优势矿资源开发基地; ⑥奋力推进生态药业和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人类健康和社会文明。

2、论证方式 ①举例论证 ②正反对比论证 ③因果论证

3、结论。只要按照以上具体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就一定能够实现甘孜藏区跨越发展。

奋力推进甘孜藏区跨越发展

——甘孜州九龙县烟袋乡党委副书记 援藏干部尹建兵

在国际国内发生深刻变化和“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州党员干部要继续发扬与时俱进、负重爬坡和无私奉献精神,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倾全州人民之情,举全州人民之力,奋力推进甘孜藏区跨越发展。

一、甘孜藏区基本情况和历史背景

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地位东经98°~102°,北纬28°~34°之间。西连西藏,北接青海,东临四川省阿坝州和雅安市,南与四川省凉山和云南省毗邻。总面积为153870平方公里,是四川省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藏族自治州,也是我国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甘孜州下辖18个县,325个乡镇,2243个行政村,44个居委会。2010年底,全州总人口94.6万人,以藏民族为主体,多民族聚居的藏族自治州。全州有25个民族,其中藏、汉、彝、回、纳西为主要世居民族。藏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0%,其他24个民族占总人口的20%。

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甘孜州由封建农奴社会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但社会发展程度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更低层次。按照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自治州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依法保障全州各族人民自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事务的权利。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得到认真的贯彻执行,广大工人农牧民群众、知识分子和爱国进步的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拥护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的藏胞、港澳台胞、国外侨胞组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共同为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自治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团结奋斗。

甘孜历史悠久,早在远古时期就有人类居住,并开创文明,形成独特的“康巴文化”。据史书记载,汉初以来,甘孜藏区各部落与内地汉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渐兴。自汉王朝以来,历朝中央政府都非常重视经营这一地区,并使这一地区始终在中央政府的统治之下。

二、甘孜藏区跨越发展的战略定位

甘孜州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全国第一个专区级民族自治地方,既是祖国边疆与内地连接的纽带,又是西藏的大后方。自古以来,这快美丽富饶的的地方就是汉藏商贾往来的经商要地,成为著名的茶马古道川藏线的必经之地,藏汉民族友好交往的桥梁。历史上素有“汉藏走廊”、“治藏依托”,控驭青藏的“锁钥”之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来为各朝中央政府所重视。建国后,川藏公路通过甘孜州分为南北二线进入西藏,是川藏交通的咽喉。它对促进祖国内地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江泽民同志曾经精辟的指出:“稳藏必先安康”,就是总结前人治藏方略提出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

甘孜州和发达地区相比较地处内陆高原,既不沿海又不沿边,不具备相应的区位优势。但和其他藏区相比,因地处藏区东南缘,与内地汉区紧密相连,历史上就形成了政治上东西,经济上共融,文化上多元的特点,在区位上具有相对优势。虽然资源十分丰富,开发滞后,但发展潜力很大,后发优势突显。

三、甘孜藏区独特的自然环境、资源优势

甘孜藏区位居青藏高原南缘横断山脉,这里地域辽阔,山川秀丽,物产丰富,自然环境优美,自然资源富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是四川未来发展的后续力量。

据青藏地区确切地质历史证据显示,印度板块和亚欧大陆,两个板块的挤压,地壳强烈隆起上升为巨大的高原。在少人涉足的高原自然环境中具有原始的自然界物质,为科学研究留下了宝贵的、真实的自然记录。更为重要的是它处于世界最大大陆的核心,被人类文明世界所包围,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它在人类生存环境中占有特殊的地位。神秘的雪域高原是地学和生物学领域的一座宝库,是资源和环境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甘孜州地貌具有地势兀立,北高南低,中部突起,东南缘深切,山川平行相间,现代冰川发育,地域差异显著的特点。从而形成瑰丽的冰川、逶迤的河流、深邃的峡谷、成群的湖泊、广袤的草原、高峻的雪峰、神奇的温泉、苍劲的原始森林,构成了一幅神奇、壮观、多彩的自然景观图,成为川西北一颗耀眼的明珠。

甘孜州大陆性高原型气候类型复杂,纵横差异大,光能丰富,降水偏少、热量不足,雨热同季,甘湿季分明、气温年变化小、日变化大。甘孜州地处横断山脉区域,地域辽阔,高山纵横,生态环境十分复杂,为各类生物的生存,生长和繁育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形成了生物多样性的特点,是我国物种分化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其中有89种动植物种属国家二级以上保护物种。

甘孜州自然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是一个尚待开发的处女地。在特色农业方面,一是畜牧业资源优势明显,甘孜州拥有天然草地1.42亿亩,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的川西北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牲畜为高原特有的畜种牦牛和绵羊,其中九龙牦牛以体型大而著称,是州内著名的优良畜种;二是立体农业具有较大的潜在优势,由于甘孜州特殊的地理环境,立体农业在全州多数地方均有体现;三是森林资源优势突出,甘孜州是中国西南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活立木蓄积量约占四川省木材蓄积量的三分之一。在水能资源方面,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及上千条大小支流流经甘孜州96%的土地面积,是四川重要的水能资源富集区和最理想的水电开发基地。在旅游资源方面,既有磅礴美丽的冰川雪岭,气象万千的林海雪原,神秘深奥的康巴文化,又有妩媚多姿的亚热带景色,情意盎然的草原风光,令人陶醉的温泉神汤。多功能的旅游资源,可为不同层次的旅游者提供探险、游览、观光、娱乐、狩猎、温泉疗养、休假旅游、地质研究、科学考察、红色旅游等多方面的需要。甘孜州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铝、锌、铜、金、银等,生物资源多样,是全国的“生物宝库”之一,久负盛名的虫草、贝母、天麻、大黄、黄芪、雪莲花、雪山一枝蒿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深受国内外客户的欢迎。地处康巴地区的甘孜州历来是藏汉名族经济文化交往的纽带,既具有藏名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又吸收汉名族优秀文化的精髓,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康巴文化资源,无论从文学著作、绘画雕塑、民族歌舞、藏传佛教、科学技术、传统节日等方面都体现了独特的文化魅力。

四、甘孜藏区跨越发展存在的问题

当前,甘孜州经济总体向好的方面转化,出现了加快经济发展的趋势,但应清醒的看到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困难逐步显现,体制障碍和机制弊端任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发展的硬环境尚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以国债资金为主的政府投资,民间投资仍显不足,全州至今还无一家上市公司,社会融资还未起步,经济的自主增长机制还未完全形成。这种典型的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在西部开发中是完全必要的,今后还要大力争取加大投资力度,但这种模式一旦遇政策变化就很容易出现较大波动。此外,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尚在培育中,经济运行的总体质量不高。而今,在奋力推进甘孜藏区跨越发展工作中要解决好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是发展水平低,发展差距大。而今,已迈进“十二五”开局之年,甘孜州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还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发展的横向差距还在不断拉大。缩小差距和奋力追赶的任务非常艰巨。二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统筹协调难度大。甘孜州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较快,但南北部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突显。三是支柱产业成长较慢,自我积累能力弱。目前,全州新兴科技型企业为数很少,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全州缺乏税源性的龙头企业,导致地方财政拮据,影响全州各项事业的发展。四是社会发育程度低,市场经济体系不完善。五是“三农”问题比较突出,扶贫任务艰巨。六是基础设施瓶领制约严重,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要。七是社会事业投入不足,发展滞后。

五、甘孜藏区跨越发展面临的机遇

第一,今年正值全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甘孜州结合州情相应地制定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更进一步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精神动力、力量源泉,为今后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奋斗目标。

第二,中央和省委高度重视,分别召开了实现藏区跨越发展长治久安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稳藏必先安康”的战略思想,实施十年援藏计划,开展千名干部人才援助藏区行动,这为藏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无疑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第三,中央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未来五年内,中央财政将投入2400个亿专项资金支持藏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另外,在“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投入2万亿元资金用于水利设施建设,这些历史性机遇将助推甘孜州各项基础设施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第四,在进一步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步伐的号角指引下,甘孜藏区迎来崭新的发展机遇。在全面打响交通大会战和生态旅游建设中,甘孜州将向世人呈现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的立体交通网络和世界旅游名片。

第五,全省快速发展的外部环境成为甘孜州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十一五”时期,在遭受巨大自然灾害前提下,全省经济建设仍然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进入“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全省经济社会呈快速健康发展态势。省委、省政府强调,加快水电和天然气开发,强调实施“旅游精品”战略,加快四川西环、川西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和大力开展红色旅游,为甘孜加快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第六,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甘孜州,将会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甘孜藏区人民只有在立足州情、准确定位、发挥优势、正视问题、把握机遇的前提下才会有科学的发展思路,才会有奋力推进甘孜藏区跨越发展的正确措施。

六、奋力推进甘孜藏区跨越发展的措施。第一,实施工业强州战略。

为什么要实施工业强州战略?“国无工不富,民无粮不安”,这是一个被实践证明了的朴素的哲理。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没有发达的工业,中央财力十分困窘,人民过着十分艰辛的生活,祖国和人民承受各类反华势力的歧视。国家实施工业强国战略,才会有今天的国运昌盛和人民的小康生活。

推进工业强州,是重大的历史任务。只有提高认识,满怀忧患重工业;理清思路,满怀信心谋工业;振奋精神,满怀激情抓工业;增强合力,满怀执着兴工业,才能完成任务。工业在三次产业中,具有强大的带动力和辐射力。产业发展的“火车头”,城乡统筹的“发动机”,城镇化的“助推器”,吸纳就业的“强磁场”,应该也只能是工业。没有工业化就没有现代化。农奴制社会几千年的漫长历史,生产力的发展是极为缓慢和有限的,农奴们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寿命短,而且没有人身自由权利。只有进入新社会工业化时代后,生产力才得到迅速解放和发展,农奴们不仅翻身成了主人,而且权利得到保障,生活水平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实施工业强州战略,是顺势而为的必然选择,是现代化进程中刻不容缓的重大历史任务。推进工业强州,遵循发展思路和基本原则,明确总体发展目标和生产发展目标,确立产业发展重点和区域布局,还要制定并利用好发展政策。第二,奋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

狠抓生态农业和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生态农牧业的传统发展思路玉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应努力实现五个方面的转变:一是从追求生产产品数量向追求产品质量的转变;二是从面向国内一个市场向国际与国内两个市场的转变;三是从以单一的生产为主向生产、生态等复合功能的转变;四是从农户小生产向大规模的农业企业化生产转变;五是从千篇一律的同品种的产业向特色产业转变。要以经济、生态效益为中心,加快建立优质高效生态农牧业经济体系。

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鼓励采取“公司+协会+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建设”和“订单农业”等多种经营方式。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采取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持一批重点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大力推进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使生态农牧业的生态环境转化为经济优势。第三,发展生态能源,建设水电基地。

甘孜州地处青藏高原,水能、太阳能、风能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水能资源得天独厚,它是甘孜州生态能源的主要组成部分。甘孜州地处长江上游,地域辽阔,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自北向南纵贯全境,分布着大小支流上千条,属长江水系。历来就是全国、全省水利资源最“富集”的地区。水能资源是全州的一笔宝贵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仅可以充分满足州内自身的需要,而且还可以外送,为全国的“西电东送”做贡献。但由于思想观念、资金、技术、自然、地理和各种历史的原因,甘孜州的水能资源开发还比较落后,水电还没有完全成为全州的支柱产业。当前,正值“十二五”开局之年,又是水利建设大发展的机遇期,我们一定要转变观念,营造良好的水电开发环境,要完善开发体制,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渠道,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资金扶持,加快出州通道和州内电力网建设,要依法实施水电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管理工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第四,奋力推进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建设全国特色精品旅游区。

甘孜州是康巴文化发祥地,中国香格里拉旅游核心区。原始古朴的生态环境,神奇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是甘孜州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在发展生态旅游的浪潮中,甘孜州具有打造“中国人文、生态旅游第一州”的优势和资源基础。甘孜州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业的后发优势,使其可以开发出与市场对路的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从而争取到较大的市场份额,市场前景广阔。甘孜州“十二五”规划已对生态旅游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作了明确。一是进一步搞好旅游规划,做到有序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旅游业快速发展提供必要条件;三是建立完善的旅游投融资体系,实行多元投资战略;四是树立精品形象,加大宣传促销力度;五是加强旅游管理,提高服务水平。第五,奋力推进优势矿产业的开发,建设优势矿资源开发基地。

甘孜州地理位置独特,是著名的“三江”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的矿产资源蕴藏极为丰富,同其他地区相比,贵金属、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和特种非金属等矿产资源尤为突出,是四川有色金属资源接替基地。矿产资源作为耗竭性不可再生资源,一方面要求开发矿产资源的同时,高度重视找矿工作,保障资源供给;一方面要坚决贯彻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不断促进科技进步,采用先进的采、选、冶方法,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回收率,减少资源浪费。在开发矿产资源的同时还要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

第六,奋力推进生态药业和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人类健康和社会文明。只要按照以上措施,狠抓工作落实,甘孜藏区跨越发展就一定能够实现。

第二篇:勇担支点建设重任奋力推进跨越发展

勇担支点建设重任 奋力推进跨越发展

中共宜昌市委 宜昌市人民政府

2012年第1期 ——经济建设

2011年,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正确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坚持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民生改善,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民生福祉显著改善,社会管理创新经验在全国推广,新获“全国文明城市”殊荣,综合实力和城市竞争力大幅提升。预计全年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6%;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10亿元,增长32.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160亿元,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4%和15%。

发展不够仍然是宜昌最大的实际。2012年,将认真贯彻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振信心,克难奋进,乘势而上,坚定不移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确保全年生产总值、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以上,巩固和扩大当前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是坚持把项目作为第一抓手。统筹推进产业、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建设,确保完成投资1400亿元,靠项目增量推动发展提速。一是精心抓好项目策划。有效对接国家、省发展规划,着眼于产业培育和结构升级,精心策划一批后续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确保储备项目总投资2万亿元以上,新谋划投资过100亿元的项目10个以上,力争新开工4个以上。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提升传统产业、培植新兴产业、壮大支柱产业,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确保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50亿元以上,三峡对口支援项目到位资金40亿元。三是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完善项目工作机制,畅通项目建设绿色通道,积极开展保姆式服务。开工建设斯凯特新型电缆设备制造、人福药业出口药品生产基地等投资过千万元项目1239个,总投资2703亿元,当年投资927亿元。

二是坚持把园区作为第一平台。举全市之力,加快工业园区开发建设,靠适度超前的园区建设引领宜昌跨越发展。一是打造沿江万亿经济走廊。大力实施沿江突破战略,引导产业向沿江地区集中、工业项目向开发区园区集中、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集中,实现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土地集约,建设千亿级大园区、千亿级大产业和亿吨大港口,加快把沿江地区建成要素聚集、特色突出、布局合理的年产值过万亿元的产业聚集区。二是加速推进园区开发。充分发挥宜昌高新区龙头带动作用,统筹推进沿江开发,加快打造深圳工业园、白洋工业园等4大千亿园区,着力培育宜都、夷陵、当阳、枝江4个500亿园区,电工电缆、汽车等20个过百亿的特色园区。三是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实行市县两级共建共享,加快白洋工业园、生物产业园托管开发步伐。积极利用BT、BOT、发行债券等市场化融资方式,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园区土地新开发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积极引导山区、库区县到沿江地区上项目、办园区,大力发展“飞地经济”。

三是坚持把产业培育摆在第一位置。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新型化,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加速推进优势产业规模扩张。创新投入机制,细化推进措施,加快培育装备制造、化工、食品医药等千亿产业。确保2012年化工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装备制造突破800亿元、食品医药突破750亿元。加快发展太阳能、磁电子、纳米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尽快形成新的产业支柱。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着力打造柑橘、茶叶、蔬菜、畜牧、水产、食用油6大百亿产业。推进农产品加工向园区集中、向精深加工转型,力争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0家,9家企业产值过10亿元。二是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标准建设平湖半岛、三峡游轮中心等一批重大旅游项目,倾力打造宜昌三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快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加速建设物流园区,培育专业化物流企业,打造三峡现代物流中心。三是加速推进企业做大做强。下大力缓解融资难题,促进中小企业快速成长,确保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家。深入实施优强企业倍增工程,确保到2016年,2家企业产值过800亿、5家过200亿、20家过100亿,新增上市公司5家以上。

四是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追求。2012年市级财政将投入民生资金18亿元,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一是加强就业和社保工作。全面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确保新增城镇就业7万人,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和困难人员再就业3.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7.5万人。确保社保扩面18.3万人次。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建设保障性住房3.3万套。二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优先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基本完成宜昌职教园建设。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满足群众医疗卫生需求。筹建新宜昌博物馆、奥体中心和文化艺术馆。免费开放公共文化场所,促进公共文化设施向基层倾斜。三是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谋划建设一批农田水利、土地整理等重大项目。扎实抓好“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整治堰塘8500口。新建、改造末级渠系500公里。解决1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改造县乡公路350公里,新建通村油路500公里。

第三篇:奋力谱写房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新篇章

20日,县委工作会议暨保超全年目标动员大会在霖泓会议中心召开。会议认真分析上半年经济形势,研究谋划发展举措。县委书记、县长沈明云在讲话中强调,全县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继往开来、团结一心,锐意进取,乘势而上,奋力谱写房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新篇章。县领导张慧彬、戢逢尤、王启云、曹明权、陆毅、李乃斌、聂承波、王家波、刘庆涛、吴永强、徐锦凤等在家的四大家领导出席会议,县委副书记张慧彬主持会议。

会上,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曹明权通报了全县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对下半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王家波宣读了中共房县县委《关于规范全县党政干部行为的“十不准”规定》。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刘庆涛通报了上半年目标考核督办情况,宣读中共房县县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干部队伍管理的暂行规定》。

县委书记、县长沈明云作重要讲话。沈明云在讲话中指出,房县正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目标宏伟,任务繁重,要实现既定目标,第一位的就是要高举旗帜,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说到底就是要讲政治、扬正气、树权威。讲政治,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上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对上级决策部署,下级都要坚定不移地执行,没有任何价钱可讲,也没有任何责任可推;扬正气,就是要坚定不移地维护县委、县政府良好形象。弘扬正气,维护形象,必须做到心正、身正、行正“三正”;树权威,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强化县委领导核心地位。对县委作出的决策,政府要全力以赴抓好落实,人大要依法搞好监督,政协要积极参政议政,形成县委领导、四家班子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做到目标同向、工作同步。

沈明云指出,发展是永恒的主题。保持发展的连续性,必须继承创新、与时俱进。特别是县委十二次全会以来,县委政府围绕“提速进位、加快发展”,先后提出了“四大”、“五四三”、“一圈两带”等发展战略,这是全县干部群众的智慧结晶,是推进房县科学发展的行动指南,必须牢牢坚持、认真继承、大力弘扬,而且要做到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全县上下要坚持做到“四个不动摇”,即做“强”工业,坚持走工业强县之路不动摇;做“特”农业,坚持走农业稳县之路不动摇;做“活”旅游,坚持走旅游立县之路不动摇;做“大”项目,坚持走项目兴县之路不动摇。同时要做“实”民生,努力打造“幸福房县”。

沈明云强调,解放思想是干事谋事的逻辑起点,是科学发展的第一动力。解放思想的重点是四家班子领导,各级领导干部要把解放自己作为解放思想的起点。解放思想,首先自己得有思想。要从不思进取、甘于平庸的状态中解放出来,要从不敢担责、敷衍了事的倾向中解放出来,要从不顾大局的自私狭隘的观念中解放出来,真正把自己“摆”进去、“放”出来。要把统一思想作为解放思想的关键。解放思想,才能突破禁区、扫清障碍;统一思想,才能凝聚力量、推动发展。要在把握县情上统一思想,只有把思想统到“发展不够”这个最大的县情上来,才能形成群策群力、共谋发展的局面。在发展思路上统一思想,要用大局眼光考量全县,用战略眼光指导长远。在发展措施上统一思想,把项目争取和招商引资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抓手,借助外力,激活内力,强力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要把解决问题作为解放思想的重心。要用科学的理念、管用的方法去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学会在解决问题中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中化解矛盾。要善

于发现问题,精于剖析问题,敢于解决问题,下真功、动真格,在破中求立,在立中显破,树立奋发有为观念;要把推动发展作为解放思想的归宿。解放思想,就是要扫除一切影响发展的障碍,破除一切阻碍发展的堡垒。只有解决思想“不开窍”、思维“不跟趟”,才会有速度“大比拼”、位次“大重排”,在增强发展活力上有新理念,树立更加开阔的新视野,重点在开拓发展空间上寻求新突破,力求县域经济在总量上做大、层次上提升、领域上拓展、质效上提高。全县上下要勇于解放思想,敢想、敢试、敢闯、敢干,就一定能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谱写房县提速进位的崭新篇章。

沈明云指出,一个地方发展环境的好坏,体现着执政者的水平和能力。房县要实现经济大提速、大跨越,就必须下重手解决好发展环境问题。要构建企业家老大的敬重环境,构建同企业家和投资商做知心朋友的人文环境,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真心解难的服务环境,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沈明云要求,要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源”。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首先要解决好认识问题,知道干部与群众是什么关系。要有群众观念,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观点,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要把握“四个关键”,体现“四个为先”。即坚持发展为先、坚持民生为先、坚持服务为先、坚持群众为先;奠定“三个格局”。即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总体格局;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基层行政管理和群众团体、自治组织管理相结合的基层社会管理格局;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严格管理、企业依

法运营、行业加强自律、全社会共同监管的综合管理格局;其次要解决好源头问题,从发展、政策、需求三个层面上维护好群众根本利益。三是要解决好难点问题,加强特殊人群帮扶。四是要解决好基础问题,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搭建基层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基层治安防控体系,健全基层管理体系,努力营造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

沈明云指出,全面分析和科学研判当前经济形势,是做好全年经济工作的关键,是实现争先进位目标的重要保证,以超常规举措实现争先进位总目标。要立足县情,在总结成绩中认清优势。要综观全局,在横向对比中寻找差距。要着眼全年,在倍加努力中争先进位。全县上下只有咬定预期目标,奋力赶超,才能确保省市争先进位目标顺利实现。要集中精力做实项目,全力打好项目工作百日攻坚战,加快金裕石材、武当生物药业、三里坪水电站、太子贡皇酒、神农饮品、生物质发电等项目建设速度,争取早日投产见效;对已经启动的观音洞景区开发、五星级酒店、中华诗经城等10个重大项目,细化工作进度,强化责任落实,确保取得实质性进展;对尚未开工的项目要逐一进行分析,找准问题,努力化解,确保早日开工建设;对已上报的预算内以工代赈、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等54个项目,要加强跟踪督办,争取早日下达投资计划。要全力以赴招商引资,认真落实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和优惠政策,重点抓好项目落地,提高资金的到位率和开工率。要充分发掘工业潜力,要因势利导壮大农业,继续把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特色经济、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有机结合,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带动产业增效,坚定不移繁荣第三产业。

沈明云强调,加快科学发展,作风是第一保障。当前,面对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和发展重任,房县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加强作风建设,更需要建设一支勇于担当、乐于奉献、能打胜仗的干部队伍。一是必须具有尽心尽责、勇于担当的魄力。有权必有责,责任重于山。要知责,知道干什么事;要尽责,尽心尽力抓落实;要担责,建立责任“买单制”。二是必须具有激情干事、奋发有为的雄心。效率来源于激情,激情检验精神状态,要下重手彻底根治“懒、庸、浮”现象,燃烧激情,奋发有为。三是必须具有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的品质。各级各部门和党员干部,都要做“政令畅通”的执行者、“令行禁止”的带头者。凡是县委、政府定下的事、安排的工作,必须快接受、快执行,不搞阳奉阴违,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即使有难度、有困难,也要不讲价钱,不找借口;对所承担的任务和完成的目标,要逐项细化任务、分解责任,定人员、定进度,今日事今日毕,当月事当月毕,不用督办,不拖时间。凡是县委、县政府立的规矩、定的制度,都要带头遵守,作好表率。县委研究制定了《党政干部行为“十不准”》、《干部管理暂行规定》、《干部请销假制度》、《精简会议和改进会风的意见》等工作纪律和制度,县四家班子首先承诺,带头遵守。县纪委、作风办等部门要明查暗访、加强巡查,对违反作风建设纪律规定的,要敢于从严较真、动真碰硬,该告诫的告诫,该通报的通报,该曝光的曝光,该查处的查处,该追究的追究。

沈明云强调,实现房县跨越发展,关键是加强党的领导。全县上下要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使各级党组织在推动房县跨越发展中始终成为全县人民的主心骨。要

选准人、用好人、管好人,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要切实抓好团结工程,形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打造强基固本的活力之源;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着力解决干部“能力危机”问题;要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塑造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沈明云指出,百舸争流,破浪者领航;千帆共进,奋勇者当先。面对历史使命和群众期盼,全县上下务必要树立危机感,增强责任感,继往开来,团结一心,锐意进取,乘势而上,奋力谱写房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新篇章!

第四篇:奋力推进沙市水利跨越式发展

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奋力推进沙市水利跨越式发展

沙市区水利局2011年2月24日一、一号文件的精神实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以下简称中央一号文件),是新世纪以来中央关注“三农”的第八个“一号文件”,也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央首次系统部署水利改革发展全面工作的决定。

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定位,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举措,对推动水利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组织学习,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应当把握以下四个要点:

(一)新时期水利的战略定位。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这是第一次在党的重要文件中将水利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第一次鲜明提出水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对加快水利发展与改革,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

(二)水利改革发展的基本思路。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通过这“3个把”的基本思路,进一步把水利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具体化,在推进水利工作时方向更为明确,重点更加突出、工作更有抓手。

(三)水利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中央一号文件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坚持民生优先、统筹兼顾、人水和谐、政府主导、改革创新,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力争通过5年到10 1

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

(四)加快水利发展的政策和举措。中央一号文件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新政策和新举措,特别是在强化水利投入、管理和改革等方面有很多新亮点和新突破。一是在水利投入机制上有新突破,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二是在水资源管理制度上有新突破,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并将其纳入县级政府考核内容。三是在水利体制机制上有新突破,要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健全公益性、准公益性水管单位良性运行机制,健全基层水利服务机构,推进水价改革。这些重大举措,是对水利发展体制机制的完善创新,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含金量高。

二、沙市水利工作现状

研究表明,在影响粮食生产的诸要素中,水的增产效用最为突出,1亩水浇地的收益是1亩旱地的2倍至4倍,水利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达到40%以上。沙市临江傍湖,既深得水利,亦饱受水患。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建区以来,我区水利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由于体制、机制和投入方面的原因,目前,全区水利工作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全区防洪保障体系还不健全。长湖防洪标准依然低下,内垸防洪能力依然脆弱,排涝泵站老化失修、效益衰减问题日趋严重,洪涝灾害仍然是全区人民的心腹大患;

——水资源调控能力严重不足。由于灌溉工程体系不尽完善,农业生产上一方面季节性、局部性干旱时有发生,另一方面渠系水利用系数偏低,水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工业方面,全区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严重偏高。

——农业主要“靠天吃饭”的局面仍未改变。“两工”取消后农民投工投劳锐减,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的最大硬伤;

——水利投入强度还不够。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水利工作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必须成为公共财政支持和保障的重点。然而由于地方财力不足,多年来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不足,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区域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

——水利行业能力建设严重滞后。对比兄弟县市区,我区农田排灌管理总站、河道采砂管理所、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办公室等一批必需的专门工作机构尚未建立;对比同级政府部门,水利部门职工收入偏低。

三、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总体要求

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水利迎来了大改革、大发展的又一个春天。正是由于水利的定位更高、政策给力,新的春天必将更加富有生机。为此,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认识形势,牢牢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到“四个到位”。

(一)把水利的战略地位认识到位。中央1号文件特别强调,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事关农业农村发展乃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防洪、供水、粮食安全乃至经济、生态、国家安全。党中央对水利的战略定位,是对我国基本国情水情的准确把握,是对水利发展阶段特征的科学判断,是今后统筹水利改革发展、完善水利扶持政策的基本依据,是我们党对水利工作认识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对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把支持水利改革发展的政策执行到位。中央1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水利发展的新政策、新举措,包含财政、投资、金融、税收、土地、价格、政绩考核等各个领域,并要求落实各级党委政府责任,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水利工作。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1倍,初步匡算总额将达4万亿元;各级财政性资金对水利投入的总量和增幅要有明显提高,进一步提高水利建设资金在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大幅度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专项水利投入。就我区而言,关键是争取市政府将每年在沙征收的土地出让收益的10%返还我区,用于内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一步完善水利基金政策,延长征收年限、拓宽来源渠道、增加收入规模;引导金融机构增加水利信贷资金;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水利建设。同时,在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建设项目占用水利

设施和水域补偿等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政策措施。随后出台的省委1号文件,除中央1号文件已明确的政策外,还提出了一些新的举措,重点从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加强水利建设基金和规费征收管理、加强金融信贷支持、引导社会各类资金投入4个方面发力,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初步匡算,这些政策的实施,将在今后5年为全省水利建设筹集200亿元左右,年均40亿元。中央和省里的政策举措,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含金量高。我们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抓紧实化、细化政策,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充分发挥政策效力,切实推进水利改革发展进程,以坚实、可靠的水利支撑保障能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

(三)把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责任强化到位。中央1号文件指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是现代化建设必须牢牢把握的客观规律,是顺应农业农村新发展、新变化、新趋势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原则。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大兴水利强基础,狠抓生产保供给,力促增收惠民生,着眼统筹增活力。省委九届九次全会指出,从社会发展进程来看,经济发展、粮食安全、民生改善对水利的依赖程度在不断提升;从农业抗灾实践来看,必须进一步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摆在农业的命脉、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命脉的高度来认识;“十二五”期间,要突出“防汛抗洪”这个中心,突出“粮食安全”这个大局,突出“民生水利”这个重点,突出“生态水利”这个方向,进一步加强水利建设。

(四)把水利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落实到位。经过建国6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区水利建设成就巨大,为全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我区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按照中央和省、市的统一部署,我们要奋力推进水利跨越式发展,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保障能力薄弱的局面,到2020年基本建成功能完善的防汛抗旱减灾、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保障、适应科学发展的水利管理 “四大体系”。为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全面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

实施防洪保安、中小河流治理、农田水利建设、农村饮水安全、水生态修复和保护、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水资源科学配置“七大”工程;就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建立完善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水资源管理和责任考核 “四大制度”;就要不断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大力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水价合理形成机制等方面的改革。总之,要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大幅提升水利在促进全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中的支撑保障作用。

春天来了,机遇来了。机不可失,时不我待。省委书记李鸿忠同志说得好,看不见机遇是蠢人,抓不住机遇是庸人,用不好机遇是罪人。我们一定要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把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精神落到实处,奋力实现沙市水利的跨越式发展。

第五篇:坚持解放思想 推进跨越发展

坚持解放思想 推进跨越发展 中共荆门市委书记

王玲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改革开放30多年的沧桑巨变,都是解放思想的成果;荆门“十一五”发展取得的成就,也是解放思想的结晶。我们靠解放思想赢得了发展,更要靠解放思想去开创未来。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继续高举解放思想的大旗不动摇,真正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跨越。

充分认识新一轮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解放思想是适应形势变化的客观需要。解放思想的本质要求是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统一。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也永无止境。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世情、国情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迫切要求我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开阔的思维、国际的视野、世界的眼光来创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更新发展模式,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实现荆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解放思想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胡锦涛同志多次要求,全党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省委书记李鸿忠同志强调,要把解放思想作为开创湖北科学发展新局面的重要任务来抓。我们要按照中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积极投身解放思想的伟大实践,进一步调整与时代发展“不赶趟”的思维,更新与科学发展“不相符”的观念,从而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解决问题、推动发展。

解放思想是实现我市“十二五”发展目标的根本保障。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描绘了荆门跨越崛起的宏伟蓝图,确定了“十二五”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些目标,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就是解放思想。思想解放是跨越发展的“总阀门”。没有思想的解放,再美的规划也只是空中楼阁,再好的思路也只是纸上谈兵。为此,我们一定要瞄准既定的目标任务,进一步扩大开放,突破常规,务实拼搏,不断推进荆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突破。

解放思想是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内在要求。解放思想是领导干部的历史责任和党性体现,也是全市300万人民对我们的殷切期望。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民生的持续改善,人民群众对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充满新期待。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望,要求我们必须始终秉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的工作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让发展成果造福于民。

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共同完成荆门跨越崛起的宏伟大业

要把解放思想统一到跨越发展的目标上来。省委九届九次全会和省委工作会议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鲜明地提出了跨越式发展的指导思想,并确定了“十二五”时期速度高于全国平均、高于中部平均的奋斗目标。可以说,跨越式发展将是全省新一轮发展的主旋律。从荆门来讲,发展不够是最大的实际,跨越发展、加快崛起显得更为必要、更为紧迫。我们一定要坚定跨越崛起的信心,紧扣“两高一进位”的目标,共谋跨越发展之策,共聚跨越发展之力,共奔跨越发展之路,在全省跨越发展中再立新功。

要把解放思想统一到对市情的再认识上来。理性分析市情,我们在发展的进程中是机遇多多,信心满满;挑战严峻,压力巨大。一方面,要善于发现机遇,抢抓、抢用机遇。既要抢抓抢用普遍性、一般性的机遇,更要看到和使用凸显的、独有的机遇,努力将单一优势聚集成复合优势,将现实优势转变成发展优势。另一方面,要积极应对面临的严峻挑战,始终保持强烈的危机感和使命感。“十二五”时期,翻番式增长成为全省各地不约而同的奋斗目标。如果我们仍然按部就班、不紧不慢,标兵就会越来越多,追兵就会越来越少。全市上下一定要因机而上,顺势而为,趋利避害,开拓进取,奋力推动全市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要把解放思想统一到“干字为本”的要求上来。当前,荆门正处于厚积薄发、蓄势待发的关键期,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型升级的攻坚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既需要以“好中求快”的理念来引领,也需要用“跨越发展”的主题来要求,更需要靠“干字为本”的作风来推动。全市上下要坚持解放思想的热潮、跨越发展的热潮与大干、苦干、实干的热潮“三个热潮”同步共进,沉下心思谋发展,脚踏实地干事业,扑下身子抓落实,以真抓实干巩固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以埋头苦干维系跨越赶超的良好势头,以拼命大干使宏伟目标、美好蓝图早日成为现实。

在解放思想中敞开门户,切实拓展跨越发展的更大空间

要敢于开放。从根除封闭保守、等靠要等传统思想的禁锢入手,在思想上彻底放开,用更宽的视野、更大的胸怀、更优的政策、更好的环境,推进对内对外开放。要树立“先舍后得”的理念,善于算长远账、算整体账,舍小利、求大得;树立“精明更要开明”的理念,不嫉妒投资者赚钱,不眼红企业家发财,不怕创业者致富;树立“竞争双赢”的理念,在竞争中扩大总量、提升人气、活跃市场;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敢于借智、借力、借债来破解难题、推动发展;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进一步完善激励政策,在全社会形成“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可成才”的良好氛围。

要扩大开放。在大开放、大放开上下功夫,不断拓展开放的深度和广度。重点要做好“三提高、三降低”的文章。“三提高”,即提高区域经济的开放度,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增长“重头戏”和生命工程,掀起全民招商热潮,千方百计地引进资本、市场主体、管理、人才、技术、资源等,为荆门发展提供强劲的驱动力;鼓励企业、人才融入全球经济大循环,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全民创业的参与度,抓住创建创业型城市的机遇,进一步放宽政策,搞好服务,大兴全民创业的热潮。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善于借势、造势、乘势、用势,不断扩大荆门的影响力。“三降低”,即降低投资门槛,只要不违背法律、不污染环境,该放开的领域一律放开。降低投资成本,搞好产业配套,完善要素供给,发展现代服务业,并敢于把最好资源向投资者配置和倾斜。降低投资风险,不断加强诚信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社会环境建设,切实保障投资者的利益。

要善于开放。开放既要有饱满的热情,又要有科学务实的态度。要理性把握开放,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和政策,不随心所欲、不违法乱纪。要敢于善于和企业家交朋友,增强他们在荆门投资的信心。要把握国家政策的实质,创造性地工作,特别是对那些没有政策规定,但有利于科学发展、有利于民生改善的,要大胆开放试验。要严格按照市场规则办事,增强抓项目的意识,练就找项目的眼力,提高谈项目的水平和成功率。总之,要通过开放型经济发展,使经济增长显著提速,项目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招商引资取得显著突破,市场主体显著增多,财政收入显著增加,城市综合竞争力迈上新台阶。

在解放思想中解决问题,着力破解跨越发展的障碍

要在更新发展观念上下功夫。观念的领先是最重要的领先,观念的滞后是最致命的滞后。转变发展观念,是一个自我否定、自我提升的过程,也是一个痛苦的、严酷的过程。我们要有非凡的胆识和勇气,不断地转变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要强化大局意识,坚决破除部门利益至上、各自为政的本位思想,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要强化市场意识,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善于用市场经济的办法破解难题、谋求发展。要强化群众意识,在发展的过程中,紧紧依靠群众,调动群众参与跨越崛起的“大合唱”;在发展的目的上,坚持民生至上,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要在破解发展难题上下功夫。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破解难题的过程。难题一般都是发展中的关键环节、决定因素,躲不过、拖不起、绕不开,必须一个一个去解决、去突破。我们检验一个地方、一个单位、一个干部是不是真正解放思想,在多大程度上解放了思想,就是要看在谋划科学发展上是不是有新思路,在推进改革、破解发展难题上是不是有新举措,在加快发展速度、提升发展水平上是不是有新成效,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是不是有新招数,在转变作风抓落实上是不是有真功夫。

要在培育发展文化上下功夫。发展环境是一个地方的核心竞争力。我们要坚持用硬措施来改善软环境,千方百计把荆门打造成为湖北发展环境最优的地区之一。发展环境与发展文化密切相关。建设与跨越崛起相适应的发展文化,关键是要着力营造“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投资环境,真心实意地关心、支持、理解和保护企业家,真正让他们有尊重感、舒适感、安全感、成就感;着力营造规范透明、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树立服务至上的理念,坚持“道以通为要”,做到一切服从于发展、一切服务于发展,在政务环节不说不能办、只说怎么办,也不允许找理由和借口拖着不办。着力营造公平竞争、一视同仁的政策环境,做到工业和服务业同等对待,招商引资企业和本土企业同等对待,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同等对待,大中型企业和全民创业同等对待。着力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只要法律政策规定没有明令禁止,只要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只要有利于改善民生和增强综合实力,就要先干不争论、先试不议论、先做不评论。

在解放思想中实施精神提升工程,不断激发跨越发展的动力

要以党的事业为重,勇于担当责任。勇于担当,既是责任问题,也是党性问题;既是精神问题,也是能力问题。要勇于担责,视工作为事业,按照创先争优的要求,时刻反省自己,不忘肩负的职责,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要敢抓敢管,不掩盖问题、不回避矛盾,该签的字要签、该表的态要表、该抓的事要抓,永葆共产党员不怕风险和困难的本色。要奋发有为,定目标、找坐标、循航标,勇于追求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绩,追求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检验的政绩,在荆门跨越发展中建功立业。

要落实落实再落实,将执行进行到底。落实战略是最大的战略。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最细微、最基本的事情做起,切实改变大事做不成、小事不想做的状况。要既勤政又善政,始终把解决了多少问题、化解了多少难题、取得了什么实效、达到了什么效果,把思想是否得到升华、能力是否得到提升、工作是否得到落实,作为评判人和事的重要标准。要“于无声处听惊雷”,少听汇报,多看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城镇发展、循环经济、农民转移培训等工作抓的怎样,多看党风、民风、干部作风树的怎样。要追根溯源,学会从看似偶发性的事件中查根源、找症结,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谨防小事件酿成大事故。

要凝心聚力谋发展,团结奋斗促崛起。坚持和发扬团队精神,做到为政谋事不谋人,在理解中共事;补台不拆台,在工作中互补;尽职不专断,在用权中自戒;争强不争功,在荣誉上谦让;争气不斗气,在和谐中进取。关键做到“四讲”:要讲坚强的党性,老乡、同学、同事应保持正常交往,坚决杜绝搞成帮派和圈子。要讲严格的规矩,严格按党性要求办事,按政策法规办事,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办事。要讲发展的大局,时时处处做到局部服从全局,部分服从整体,个人服从组织,确保政令畅通、协调一致。要讲真挚的感情,始终保持同志式的友谊,在工作中建立感情,在干事中增进感情。

要坚持把学习作为人生的第一任务,不断提升引领发展的能力。现在有些领导干部不敢担当,除了党性不强外,能力欠缺、本领恐慌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致使对有些事情看不清、拿不准,无法作出决断。要看到,领导职务岗位是“能力席位”,谁有能力就由谁干,谁最能胜任就选谁,谁最能干好就用谁。提升能力,根本途径是加强学习。要在干中学,学中干,大力倡导简单的人际关系、简捷的工作程序、简朴的生活作风,最大限度地减少应酬,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要善于到群众中去学习和实践,学会做群众的学生,加强调查研究,让决策为群众所接受,更好地服务群众、指导实践。

解放思想关键是坚持领导带头

要抓住“一把手”这个关键的少数。“一把手”是关键的少数,是“发动机”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一把手”思想解放的程度、能力水平的层次、工作作风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一个单位、部门、地方的发展走向。作为“一把手”,要强化管党责任,从严治党、从严治政,不能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同时,要率先垂范,带头解放思想,带头加快发展,带头做好群众工作,带头廉洁自律,从而更好地发挥“一班人”的作用。

要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明确管理层级,科学合理定位和区分市、县、乡三级党委政府功能,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向一级交账的工作格局。规范权责设置,按照权责一致的要求,合理确定权利和义务,使管理链条环环相扣、紧紧相连、层层到位。要厘清上下关系,上级要加强对下级的指导和服务,在各方面带好头;下级要强化执行,勇担责任,不上交矛盾,不推卸责任。

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以市、县、乡、村集中换届为契机,着力打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队伍。各级干部要正确看待职位,时刻牢记职位是组织给予的,一份权力就是一份责任,要想进位,先得保位。要正确看待政绩,始终铭记“过去只能代表过去”,不沉迷于过去的成绩和贡献,努力再立新功。要正确看待进退流转,真正做到“进”时朝气蓬勃,“退”时潇洒自如,“留”时倍加努力,“转”时奋发进取。各级党委要坚持尚德、尚能、尚绩使用干部,努力创造一个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让干部有序竞争、有序进步,为荆门跨越崛起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7月10日,全市“解放思想、推动跨越、奋力争先”大讨论活动启动大会暨市委中心组第三次集中学习会在会展中心召开。遵义市政协副主席、仁怀市委书记房国兴出席并作重要讲话。他强调,开展“解放思想、推动跨越、奋力争先”大讨论活动,就是要让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在解放思想中拿出立志跨越的勇气,仁怀不仅要在全省、更要在全国找准位置。

市委副书记黄泽越主持会议。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飞就全市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推动跨越、奋力争先”大讨论活动进行安排部署。

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王茂才及其他市领导姜世甫、王照达、肖宁舟、舒猛、游海燕、陈灼、李黔阳、何清云、陈茂高、黄万强、陈华、罗欣、王晓星、李立奎、杨云勇、杨宗琪、冯忠、吕恩、邓帆、史云波、宋胜华出席会议,市直各部门负责人、各乡镇(街道)党委负责人参加会议。

房国兴在讲话中指出,开展“解放思想、推动跨越、奋力争先”大讨论活动,是市委根据省委统一部署,立足全市发展实际,为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作出的重大部署。开展好这项活动,对仁怀具有有利于在加速发展、提速赶超中统一思想、认清差距、提升素质三方面的重要意义。

房国兴要求,各级各部门在开展活动中要牢牢把握大讨论活动的重点,在重大问题解决上推进思想解放。针对我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积极研究新思路,探索新办法,创新新举措,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要牢牢把握大讨论活动的关键,在创新求变中推进思想解放,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破解难题,牢牢把握推动经济社会事业提速赶超、转型跨越的主动权。要牢牢把握大讨论活动要求,在真抓实干中解放思想。当前,仁怀正处在加速发展、加快转型的关键阶段,每一项工作都特别需要真抓实干的精神、清晰明确的目标、科学严格的制度,在全社会营造创先争优、争先进位、干事创业、跨越发展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加快仁怀跨越发展的进程。

房国兴强调,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强化领导,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务求实效,确保广大干部思想受震动、受洗礼,各项重点工作有推动、有起色,跨越发展的布局真启动、真开展。要紧紧围绕“解放思想、推动跨越、仁怀要争先”这个主题开展学习讨论,注重“总结提高”的深度,重点总结并提炼形成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发展规划。要把握正确导向,激发全市上下干事创业的活力,全方位、高密度、全覆盖地开展宣传,生动反映大讨论带来的新变化、新风貌,努力营造浓厚氛围,为仁怀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进入中国百强县(市)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动员会后,省委政研室研究员吴祖平以《学习国发2号文件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开启新征程、勇当排头兵》为题,主要从“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促进贵州又好又快发展”、“奋战五年,努力追赶,开启贵州科学发展新征程”、“走符合自身实际和时代要求的后发赶超之路”三个方面进行了主题鲜明、深入浅出、重点突出的专题讲座。

下载奋力推进甘孜藏区跨越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奋力推进甘孜藏区跨越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推进跨越发展 建设美好(定稿)

    推进跨越发展 建设美好xx 为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xx市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1年11月1日)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xx市第六届委......

    工作经验交流发言材料:加快转变 奋力推进拉果发展新跨越

    工作经验交流发言材料:加快转变奋力推进拉果发展新跨越工作经验交流发言材料:加快转变奋力推进拉果发展新跨越各位领导:按照日程安排,下面,我就拉果乡工作开展情况,向大家作一简单......

    藏区心得

    甘肃省藏区班主任培训心得 我在暑假参加了藏区班主任培训.这是我工作来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专业培训,我觉得组织这样的活动非常好,对如何进一步开展好班主任工作非常有帮助。经过......

    奋力推进镇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奋力推进镇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在新的起点上,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奋力推进镇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

    2011夯基固本争先创优奋力推进路政工作发展新跨越5篇

    夯基固本 争先创优 奋力推进路政工作发展新跨越 ——皮勇副局长在全市路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迎国检工作是我市公路部门当前的重要工作,这项工作已经到了最后的阶段,也......

    提升行政效能推进跨越发展

    提升行政效能推进跨越发展 --访县地税局党组书记 局长2012年,全县地税系统将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依法治税、从严带队、科学管理、共建和谐”的基本要求,大力......

    加快转型振兴推进跨越发展

    加快转型振兴 推进跨越发展 王建鸣 2011年第10期 ——经济建设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市上下以黄石、大冶被列为全国资源枯竭转型试点......

    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化跨越发展学习心得

    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化跨越发展学习心得 一、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推进城镇化进程,有利于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