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贸关系发展中的焦点(五篇)

时间:2019-05-14 07:42: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美经贸关系发展中的焦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美经贸关系发展中的焦点》。

第一篇:中美经贸关系发展中的焦点

中美互为重要经贸伙伴。美国是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贸易顺差国,第五大直接投资国。我国是美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场,第二大海外国债持有者。两国经贸关系已经形成互利共赢格局,而且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

知识产权问题

知识产权保护将是未来中美经贸关系的焦点问题。美商务部部长古铁雷斯称,“布什政府相信,如果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准入问题上有实质进展,将降低美国的贸易逆差”。

布什政府高度重视。

美官方估计,知识产权产业对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0,占美出口总额的一半,创造就业1800万个,工资高于平均水平40。美2006年《总统经济报告》称,“知识产权保护对美国优势产业十分重要,促进经济增长与出口”。美政府高层将保护知识产权上升到维系美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根本利益高度,将打击盗版和造假作为“首要优先目标”。国内,通过《防止假冒制造产品法案》,将运输假冒标识及包装纳入犯罪处罚对象,要求法庭没收造假收益及设备,并销毁假冒产品。国外,充分利用G8、OECD、APEC等多边与区域合作机制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计划。为统筹和加强国际知识产权政策,布什总统任命伊斯雷尔为国际知识产权执法协调官,整合商务部、司法部、国土安全部、海关边境保卫局、国务院等多部门资源。

矛头直指中国。

重视执法效果。

在处理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上,美采取“效果导向”政策,一方面承认我国所作努力,另一方面认为政策措施收效不佳。美认为,执法不力是我国企业盗版侵权屡见不鲜主因,要求我提高执法威慑力,并取得“实际与透明的成果”。为此,美专门制订对华知识产权战略,核心政策包括:通过中美商贸联委会进行双边接触;利用各种贸易审议及WTO争端机制;在中美联合联络小组基础上扩大刑事执法合作;发挥私人企业的“耳目”作用。美对华知识产权保护持批评意见的行业有:药品制造协会、出版与软件产业、零售业等,其意见对政府决策有影响。

贸易失衡问题

贸易失衡是中美经贸关系中最引人注目的问题。据中国海关统计,2000-2005年中方顺差年增31.1,由297.4亿美元增加到1141.7亿美元,占我国全部顺差的152.5。据美商务部统计,2000-2005年,美对华贸易逆差年增19.65,由838.8亿美元(不包括服务贸易)增至2017.4亿美元,占逆差总额比重由2000年的18.5增到2005年的25.8,我国是美国第一大贸易逆差国。IMF估计,2006年美经常项目逆差8691亿美元,占GDP的6.6,中国经常项目顺差1842亿美元,占GDP的7.2,中美贸易失衡将长期存在。1.贸易失衡成因复杂。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拉迪认为,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是一个复杂而多因素的挑战。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中最开放的,平均关税已降到2005年10以下,低于印度的29.1、墨西哥的18和巴西的12.4。中国进口占GDP比重由1978年的5增加到2005年的34,是美国的2倍,日本的3倍。导致中美贸易失衡的主要原因有:(1)生产国际化。加工贸易是造成中美贸易失衡的主因。据拉迪统计,中国出口产品的本地生产附加值极低,由进口零部件组装而成的产品占出口总额的55,占对美出口的65,其价值的2/3来自国外,但美在进口时将其全部计在中国名下。由于拥有大量非熟练低工资劳动力,使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产品的最终组装地,尤其是电子、信息与通讯设备。拉迪举例说,中国对美出口的笔记本电脑是在大陆的台资企业组装,零部件则来自不同地区:美国处理器芯片、日本硬盘、韩国显示器、台湾内存、新加坡声卡。因此,拉迪认为,传统的原产地贸易统计方式,已经不能反映贸易收支的真实归属。中方统计数据同样说明这一问题。2005年,在我国出口贸易中,外资企业占58.3,加工贸易占54.7。在我贸易顺差中,加工贸易顺差1425亿万美元,也就是说,假如没有加工贸易顺差,我国逆差将为406亿美元。(2)东亚产业转移。拉迪指出,导致贸易失衡另一重要原因是,东亚地区产业大量转移。据拉迪统计,1985-2004年,美对东亚其他经济体的贸易逆差占美逆差总额比重由50降到16,而对华逆差比重则由零增到24.4。然而,美对东亚地区贸易逆差的比重整体下降9.6个百分点。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认同这一观点,其报告指出2000-2005年我国占美进口的比重由8.2增到14.8,增加6.5个百分点,而日本、新加坡、韩国和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占美进口比重则由21.1降为14.4,下降6.7个百分点。东亚整体占美进口总额比重由29.4降为29.2,略减0.2个百分点(见表1)。中方统计数据更能说明这一问题。2005年,我国对美贸易顺差1141.7亿美元,但对我国台湾、韩国、日本和东盟则逆差1358.6亿美元。由此可见,昔日美对东亚经济体的贸易逆差已变成今日对华贸易逆差。

国别/地区 2000年 2005年

比重变化

中国大陆 8.2 14.8 6.5 台湾 2.3 2.1-1.2 韩国 3.3 2.6-0.7 新加坡 1.6 0.9-0.7 香港 0.9 0.5-0.4 日本 12.0 8.3-3.8 总计 29.4① 29.2-0.2②

资料来源:牛津经济分析中心《中国效应》。

①原文数据为29.4,相加数据应为29.3。

②原文数据为-0.2,相减数据应为-0.3。2.储蓄与投资失衡是贸易失衡的关键。过去10年,美经常项目逆差占GDP比重增加5倍,个人储蓄则由1980年的10.3降到2006年第三季度的-1.3,企业和个人储蓄率低于投资率6.3个百分点。(见表2)IMF估计,2006年美经常项目逆差占GDP的6.6,总储蓄率占GDP的13.7,总投资率占GDP的20.2,总储蓄率低于总投资率6.6个百分点。一国为其投资活动融资主要通过三个渠道,即非政府部门储蓄、本国财政盈余和外国资本流入。在财政赤字与低储蓄率情况下,美只能依靠外国资本流入来弥补投资缺口。资本净流入意味着经常项目逆差。可见,投资与储蓄失衡是导致美贸易逆差的主因。

表2:美国宏观经济数据(1980年-2006年)单位: 年份

投资占GDP比例

企业储蓄占 GDP比例

个人储蓄占

可支配收入比

财政赤字

占GDP比例

贸易逆差

占GDP比例 1980 17.0 9.7 10.3-2.7-0.7 1985 16.5 10.0 9.3-5.1-2.9 1990 16.9 9.6 7.2-3.8-1.4 1995 16.8 11.2 4.8-2.2-1.3 2000 19.4 7.5 2.4 1.3-3.9 2005 16.8 11.0-0.5-3.7-5.8 2006(估计值)20.7 14.7-0.6-3.3-6.6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美国会联邦预算办公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贸易摩擦问题

中美贸易摩擦由来已久。在WTO中,美是对华反倾销的第二大户,中国则是遭反倾销最多的国家。近期,中美贸易摩擦主要集中于影响大的产业,制造业首当其冲,如钢铁业、纺织业、电器产业等,主要涉及由中资企业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钢铁制品、纺织品、水产品、家具、电视机等。“非市场经济地位”与“过渡期产品保障措施”是中国外贸的“紧箍咒”。只要美方愿意,就会以此对我出口商品采取反倾销或特保等措施。

美利益集团是经贸摩擦背后的推手: 1.产业集团批我干预市场,造成不公平贸易。美国制造业协会认为,“中国政府向企业提供大量补贴,形式包括国有银行政策性贷款以及出口税收优惠等”,因此敦促国会将反补贴法适用范围扩展至非市场经济国家,要求贸易代表处对中国补贴政策进行全面分析。美国钢铁研究所、钢铁制造业协会、北美特种钢材行会和钢管进口委员会联合发布《中国综合症》报告,诬我国钢铁产业政策违反世贸补贴规则和入世承诺,威胁美国经济稳定与安全,破坏全球环境,怂恿政府在WTO机制下采取行动。

2.劳工组织诬我国剥夺劳工权利,损害美国就业。2004年,美最大的劳工组织劳联—产联曾以中国劳动者权利得不到保护为由,要求布什政府采取措施,但遭到拒绝。2006年6月,该组织再次向政府提出类似申请,指责我国不遵守国际劳动标准,不执行国内劳动法,导致工人劳动条件不断恶化。该组织宣称中国劳动权益问题造成123.5万美工人失业,要求布什政府立刻对我国采取贸易制裁措施,并与我国劳工保护状况挂钩。

两国贸易摩擦新动向值得关注: 1.摩擦重心由传统产业向知识产权类产业转移。古铁雷斯认为,保护知识产权若有进展,美中贸易关系才能持续。这意味着,美正在将对华贸易壁垒的重心转到知识产权类产品保护上,此类产品将成为两国贸易摩擦的重点,并从个别产品转向整体行业。2.争端领域由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扩展。在限制我国具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如纺织品、鞋类等产品的同时,美越来越关注我国金融、保险、电信、工程、建筑、政府采购、分销、批发、直销等服务行业。

3.关注焦点由微观向宏观层面延伸。近来,摩擦已由产品、企业等微观层面扩展到政策、体制、行业等宏观问题,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劳工标准、社会责任、出口管理、税收改革、透明度等“制度性摩擦”将增加。

4.解决摩擦思路由限制进口向扩大出口转变。美商务部次长富兰克林·拉文强调,“美国增加对华出口,而不是采取针对中国商品的保护主义措施,是解决美国巨额贸易逆差问题最具建设性的途径。”最近,美就我国进口汽车零部件关税问题向WTO投诉。

5.我国企业“走出去”将成为新的摩擦点。我国很难完全避免上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并购美国公司时的遭遇,加之“走出去”的多为国有企业,难免掺杂政治因素。今后,类似美政府干涉中海油并购尤尼科公司事件将时会发生。

人民币汇率问题

近年,人民币汇率低估被视为造成中美贸易失衡的“罪魁祸首”,美国内指责我“操纵”人民币汇率时起时落。拉迪称,“人民币被低估始于2002年美元贬值。到2005年夏季,人民币低估幅度在20—40之间。”2005年7月,我国放弃人民币钉住美元并升值2.1,使美国内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暂缓。2006年以来,美国内保护主义浪潮再起,不满人民币小幅升值情绪抬头。最近,美积极利用国际机构和多边合作机制,加大对人民币升值压力,促IMF加强对新兴市场国家的汇率制度监督。

人民币升值对平衡中美贸易影响很小。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报告坦承,人民币升值对美国进口影响不大,只会使美国出口有所增加,即使人民币升值25,两年内美贸易逆差最多只能减少约100—150亿美元。美财政部次长亚当斯也承认,“贸易失衡是长期问题,没有立竿见影的解决办法”。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直言:“想通过人民币升值来增加美国制造业的就业,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观点。如果美国迫使人民币升值,那么原来从中国进口的纺织品、轻工业品、玩具和各种家用电器将被来自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商品取代,对美国的就业没有丝毫好处。”上世纪80年代,为解决对日贸易逆差,美以“广场协议”压日元升值。1985-1988年,日元升值67,但日对美贸易顺差反由1985年的560亿美元增到1992年的1370亿美元,美贸易逆差则由1985年的1218亿美元增到1987年的1517亿美元。可见,汇率变化对贸易失衡影响极小。

美方缘何压人民币升值? 其一,转移视线需要。近年来,美从外贸中获益匪浅,居民整体收入增加,但主要被少数高收入者占有。中低收入阶层无法享受贸易带来的好处,收入增长落后于生产率增长,使一些受损者对贸易逆差和人民币汇率产生非理性抵触。

其二,政治之争需要。美对华经贸态度变化深受国内政治周期影响。一方面,部分国会议员为赢得声望,以对“选民负责”为由,炒作“人民币操纵论”,换取选举筹码。另一方面,白宫需要用强硬对外政策姿态以取得国内胜算。

其三,抑制东亚货币圈需要。美一贯顾忌亚洲形成独立货币圈,亚洲金融危机时,美曾制止日本欲建亚洲货币基金组织设想。2006年亚洲货币一体化趋势出现新进展,亚行推出亚洲货币单位,且中国所占权重最大。

其四,遏制人民币做大需要。在实际汇率政策层面,因我国在东亚经济中位置越来越重要,许多东亚国家的货币汇率倾向于钉住人民币。美压人民币升值,可迫使东亚改变钉住人民币的汇率政策,由此动摇人民币地位,削减东亚货币圈的凝聚力。从趋势看,只要中美贸易失衡存在,只要美国内政治需要,人民币问题将是美“敲打”中国的工具。

能源安全问题

能源安全问题正成为中美关系的新焦点。我国能源需求快速增长,成为国际能源市场和能源政治的重要力量。美对我国能源外交心存疑虑。1.担心我国挑战其国际能源霸主地位。2003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对外依存度升到43(2005年)。美能源信息署预计,2025年中国石油需求将达1420万桶/日,其中75需要进口。巨大的能源需求使我国与主要产油国联系加深,触及美地缘政治利益。在中东,我国与海湾合作委员会(GCC)关系密切,与伊朗、沙特加强能源合作;在中亚,上合组织对里海地区作用上升;在北美,我国加强与加拿大油砂开发合作;在拉美,我国与委内瑞拉、巴西等资源国关系密切。凡此种种引起美对华日益活跃的能源外交忧虑倍增。2.担心我国打乱由其主导的国际能源秩序。美依靠国际市场支配全球能源供应,维护其在国际能源体系中的领导权。美认为,我国有石油公司收购海外资源相当于“圈占”国际能源资源,使供应与市场隔绝,破坏国际能源秩序。美国2006年《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指责,中国试图“封锁”国际能源供应是“固守旧的思维和行为方式”。3.担心我国能源需求损害其经济利益。2002—2004年,我国占全球石油需求增量的1/3,被美视作抬高石油价格的主要原因。4.指责我国与“问题”国家能源合作妨碍其外交政策。2006年初,在中央情报局、国防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及国务院的协助下,美能源部公布了对华能源政策审查报告,认为我国与伊朗、苏丹、缅甸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国接触,“与美国关键战略目标冲突”,批评我国为能源利益支持“专制政权”。

然而,作为世界第一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中美具有共同的能源利益和合作基础。两国面临相同的长期能源安全挑战,包括避免全球供应中断、提高能效、开发新能源、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等。“尤尼科”事件之后,美国内开始反思对华能源合作,要求政府改变相对“随意、被动、消极”的对华能源政策:一是谋求与我国建立能源战略伙伴关系。2006年3月,时任美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卢格向国会提交《2006年能源外交与安全法(草案)》,要求政府将对外能源合作提升至国家安全高度,尤其加强与中国和印度的能源合作,建立能源战略伙伴关系,从而确保经济和安全利益,并推动两国建设性合作关系。二是引导我国在多边机制下发挥作用。美学者积极呼吁邀请我国加入国际能源机构,使其在美国主导的框架下承担国际责任,停止“搭便车”。在G8内,美明显加大与我国等发展中大国的能源对话力度;在国际能源机构内,美寻求与我国建立更紧密的伙伴关系,让我国实际参与机构决策过程。三是推动东北亚地区能源安全合作。美密切关注中日东海油气之争,不愿看到俄利用中日能源竞争提高自身影响力,为此积极筹划各种东北亚能源合作形式,并争取我国支持。同时,美希望通过加强APEC合作机构,强化与中国等亚太地区的能源合作。

第二篇:中美焦点问题

中美军事关系焦点话题一览

http://www.xiexiebang.com 2011年05月26日11:11 《环球》杂志

对台军售

美国不仅军费世界第一,军火销售也是世界第一。据美国国会2008年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当年对外军售总额为378亿美元,占当年全球军售总量的68.4%。在美国对外销售的大批量杀人武器中,有一部分就流向了中国的宝岛——台湾。

美国对台军售在损害中国核心利益的同时,也给中美关系带来了严重消极影响。

此举严重违反了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特别是“八·一七”公报原则(“八·一七”公报中美国明确承诺,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将逐步减少并最终解决售台武器问题),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严重危害中国国家安全利益,损害中国和平统一大业。

最近一次美国对台军售发生在2010年年初,根据美国国防部国防安全合作局网站公布的这项向台湾出售武器的计划,美国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包括“黑鹰”直升机、“爱国者-3”反导系统、“鱼鹰”级扫雷艇、“鱼叉”导弹、多功能信息分发系统等,总价值近64亿美元。

对华侦查

仰仗其科技和军事实力,美国多年来一直通过卫星、侦察机、舰船等手段在世界各地刺探搜集政经和军事情报。而中国的周边海域(黄海、东海、南海)则是美军的重点侦查区域之一。

美国的这些侦查行动不仅违犯了国际法相关规则约束,有时甚至侵犯了中国领空领土。发生在2001年4月1日的南海撞机事件就是明显一例。当时,美国一架EP-3军用侦察机在中国海南岛近海海域上空进行军事侦察,美机违反安全飞行规则突然转向,撞上并导致中国军机坠毁。EP-3侦察机主要用于搜集、储存和分析由雷达和无线电设备发出的信号。

2002年9月,美军“鲍奇号”曾闯入中国黄海专属经济区进行海底地形测绘,并实施水下监听,遭到中国海军和海监拦截。“鲍奇号”装备大量侦查设备,具有极强的综合情报搜集能力。

2009年3月,美国海军监测船“无瑕号”闯入南海中国专属经济区距离中国海岸线120公里处活动,并违背事实、恶人先告状称中国船只“骚扰”了“无瑕号”,甚至随后还派出了“钟云号”驱逐舰为前者护航。据美方专家透露,“无瑕号”具备探测和追踪潜艇的能力。

技术禁令与对华歧视

多年来,美国一直严格限制其高技术及其产品对中国的出口,这不仅仅导致了中美贸易的不平衡,而且限制了中美两军交流。

比如,1999年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通过的《2000财年国防授权法》,该法案含有少数议员提出的多项反华条款,企图利用台湾、中国国防建设、中美科技交流、“间谍案”和防扩散等问题干涉中国内政,破坏中美关系。

而美国国会在2000年通过的《迪莱修正案》,则对美国与中国军事合作的12个领域做出了限制,甚至具体到中美双方军事交流的内容、交流的场所和交流的层次都有若干限定。另外还有《1990-1991财年对外关系授权法》等,这些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两军关系低迷、反华势力抬头的情况下出台的歧视性法案,与中美合作伙伴关系的大背景背道而驰,有待美方调整或废止。

除了这些陈年旧账,在今年4月奥巴马签署的2011财年开支法案中,还有一项禁止美中两国之间任何与美国航天局有关或由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协调的联合科研活动,甚至还禁止美国航天局所有设施接待“中国官方访问者”的歧视性条款。当5月16日,“奋进号”踏上告别之旅时,中国记者则被挡在了肯尼迪航天中心门外。

联合演练

在亚太地区,以各种名头与美国开展双边或多边联合军演的国家有日本、韩国、印度、菲律宾、泰国、越南、孟加拉国、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等国。

最近一次的联合军演是5月11日至20日的美泰常规海军联合演习。演习内容包括海上作战科目演练,陆地医疗及民事科目,以及反海盗和反走私项目。此次美泰军演系“卡拉特”军演(全名“联合海上战备和训练”,始于1995年)组成部分。该系列军演旨在加强美国与东南亚盟国间的军事合作,强化部队协同作战能力。

相比之下,同一地区的中国与美国,两军间为数不多的联合演练则多局限在人道与救灾范围。而此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上将访美期间与美方达成的联合演练协议也止步于人道救灾演练层面。较有突破的是双方达成一致将会在亚丁湾进行军舰编队、通讯演练或打击海盗联合演练。但即便是这样的层面,也远远落后于美国与其它国家间的合作层面,这与中美两国关系的重要性不匹配。

假想敌人

此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上将访美行程中包括一连串的美军基地名称,这也引发了美国国内一些保守势力的反对声音,称美军对中国代表团的接触过于开放了。其中最让这些人敏感的即是位于内华达州的内利斯空军基地。据信这一隐身于赌城拉斯韦加斯郊区沙漠的基地拥有众多美国高科技军事装备。

而让内利斯空军基地闻名于世的还有在那里举行多年的“红旗”军演。自1975年以来,美国空军及其他军事单位,北约盟国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空军长期参与该演习,实弹投掷轰炸是其重要项目和特点。“红旗”军演的高强度高难度甚至让一些参加过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的老兵都承认该演习比实际战争还艰险。

在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主流的今天,美国依然不惜血本、在世界各地大肆举行双边和多边军事演习,意图何在?不少专家直言,这其中有不少把中国作为假想敌的成份。

军事透明

在发表国防白皮书、举行专题发布会之外,中国还通过加强军队高层对话、举行联合军事演习、舰队互访、向各国驻华武官开放军营、观摩军事演习和训练、在军事院校举办国外军政要员交流活动、举办军事情况介绍会、阅兵等方式增加中国军队的透明度。

今年中国国防部还正式建立了例行记者会制度,每月最后一周的周三下午在国防部外事办公室举行。事实说明中国军队正一步步走向透明化。

南海问题

南海问题的争端是亚洲相关国家的内部问题,可通过双边协商友好解决。有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图谋把南海问题多边化、国际化,想趁火打劫、搞乱亚洲和平局面从中渔利。

2010年7月份,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议上发言,称“在航行自由、开放进入亚洲公海水域和在南海遵守国际法方面,美国有着自己的国家利益。”美国试图借“海洋法公约”行插手南海问题之实的行为相当讽刺,因为自公约诞生以来,美国为保持海军和情报力量的“行动自由”,一直否认海洋法公约中他国对专属经济海域的管辖权。

2002年,中国和东盟国家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早已指明:“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通过友好磋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它们的领土和管辖权争议。”这已为增进有关国家之间互信、最终解决争议,创造了有利条件和良好氛围。相信亚洲国家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妥善解决争议,将南海建成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

太空武器

多年来美国一直反对他国发展包括反卫星武器在内的太空武器,而美国则是该领域发展最早、能力最强的国家。

2008年2月,美国发射导弹成功击毁了一颗卫星。“弹打卫星”打破了宁静的星空。一时间国际舆论纷纷,一些国家认为美国此举意在展示其太空军事技术优势,或将引发新一轮太空军备竞赛。此前不久,中俄两国刚在日内瓦向裁军谈判会议提交“防止在外空放置武器、对外空物体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条约”草案,提出通过谈判达成一项新的国际法律文书,防止外空武器化和外空军备竞赛,维护外空的和平与安宁。

早在1997年,美国就决定试验从陆地发射激光武器,击毁一颗空军卫星。当时,研制出打击卫星激光武器的国家还独美国一家。美国媒体称试验目的就是要确保美国在太空的武器优势,一旦发生战争,美国可以击毁敌方在太空的间谍卫星。

而更早些时候,美国时任总统里根提出的“星球大战”计划,则是旨在运用陆基和空间武器以及传感器摧毁苏联导弹。尽管1993年克林顿用“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和“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取代了“星战”计划,但很明显,换汤不换药,战争的阴魂依然不散。

第三篇:浅析经济全球化下的中美经贸关系

毕 业 论

论文题目:浅析经济全球化下的中美经贸关系 姓 名:

指导教师: 年级、专业: 写作时间:

摘要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们成了世界贸易组织的143个成员国。[1]我们花了13年进入世贸组织,到了2012年我们取代美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贸易国。[2]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中美两个经济大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密切。截止2012年,中美双边贸易额将近50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3]但是,随着这种密切贸易的往来,两国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中美在双边贸易上存在的贸易摩擦也越来越突出。针对两国双边的经贸关系,自2009年以来,中美两国先后启动了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两国虽然意识形态不同,但是中美两国有着共同的利益,相信在两国的共同努力下,中美两国之间的双边贸易会朝着好的方面发展,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会更加的密切。

【关键词】中美贸易,贸易摩擦,互利共赢

目录

一、中美贸易的现状„„„„„„„„„„„„„„„„„„„„„„„

二、中美贸易的特点„„„„„„„„„„„„„„„„„„„„„„„

三、中美双边贸易存在的问题„„„„„„„„„„„„„„„„„„„

四、如何增进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摩擦。美国联邦储备局和行政当局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指责中国故意压制人民币汇率升值和其他诸多问题上不断向中国施压,要求中国承担更多责任,进一步开放市场。[4]

二、中美贸易的特点

(一)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从1972年中美两国恢复外交关系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前,中美之间的贸易额从1972年的1288万美元增加至1992年的174亿美元。由于这段时间中国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中国经济曾一度停滞不前,就是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四人帮之后也不足10亿美金。这段时间实现了空前的增长。

1992年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期,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中美两国的贸易额从1992年的174亿美元增加到2001年的804亿美元,年均增长18.5%,并且中国有贸易逆差转变为贸易顺差。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有了快速的发展。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二)中国不断优化对美出口商品的结构[5]

中美双边贸易关系增长的同时,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的结构层次也在逐渐提高。中国人口众多,是一个劳动力资源大国,在一些低成本、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方面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如纺织、服装、玩具、鞋子、箱包类等。由于中国存在大量的廉价劳动力,生产成本低,因此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价格方面较美国本土市场的本土制造就具有价格优势,从而导致了中国出口美国的商品多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随着中国国内制造业的产业升级,中国对美出口也有原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高新技术产业转变。

(三)中美两国的贸易依存度不断增加

中国经济GDP中,出口大约占GDP的一半,而中美贸易将近占出口的一半,这也导致了中国对美国的贸易依存度远远高过美国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美国对中国出口的轻工业产品依赖度较高,中国生产的玩具、衣服等劳动密集型产品颇

中美两国贸易的发展,解决了中国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同时随着中国出口商品的结构升级,也为中国毕业的大学生等高学历人才提供了就业。但是,任何事情有它好的一方面,也有坏的一方面,随着中美贸易往来的深入,贸易纠纷也会越来越多。因此,中美两国都应该积极从自身出发,寻找两国互利共赢的贸易新道路。中国方面:

1.中国经济的发展不能光依靠出口,这会使中过对美国的贸易依存度加大,中国政府应该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居民消费,努力扩大国内需求。2.转变贸易增长方式。随着中国国内产业的优化升级,在出口成本低廉的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同时,尽量的去做出改变,进出口一些中国在某些方面顶尖的技术产品,努力改善进出口不平衡状况。

3.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保持汇率的稳定。最近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政府也提出了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若干建议。美国方面:

1.美国政府应该调整国内的经济政策,不要把美国出现的问题归结于中国对美的贸易出口上,从美国国内查找问题的缘由。

2.美国应该放松对中国的贸易出口管制,充分发挥美国在高新技术领域的优势,弥补美国对华贸易的劣势,只有两国在贸易往来中相互体谅,贸易互补,才能达到改善中美贸易失衡的目标。[6]

参考文献

[1]2001年12月11日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J] [2]博客中国商务工作年终述评之三 [4]美国财政部承认中国未操纵汇率 要求人民币再升值豆丁网[OL] [6]美国对华贸易制裁的效力分析国际贸易论文

第四篇:关于中美经贸关系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关于中美经贸关系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的文献综述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 卢正花2008级国际经济与贸易4班

指导老师谭江蓉

一、前言

中美经贸关系自中美建交以来就在曲折和摩擦中发展。近年来,中美经贸关系始终复杂多变,一方面是频繁举行的、级别又不断升格的经贸战略对话,中美经贸关系在博弈中似乎有着很强的战略性和全局性;另一方面是中美经贸摩擦有增无减,接连不断的各类贸易争端案将中国推向贸易争端的风口浪尖上。中国越来越多地承受着贸易摩擦的巨大压力,成为遭受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最多的世贸组织成员国。特别是,在当前美国经济和金融需要从危机中摆脱出来,以及正逢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和“反华情绪”抬头的情况下,中国自然成为当前美国挽救经济和贸易保护主义首当其冲的受害国,给摩擦不断的中美经贸关系带来了新的、更多的负面影响。本文从中美经贸关系的现状问题,探讨今后的前景以及中美贸经关系的相互依存的建议,为中美贸易建更有利的发展指明道路。

二、中美经贸关系的现状

对于中美经贸关系的现状,在磨合中不断前行是总体的发展趋势。一方面,中美经贸联系加深,双边经贸合作与发展继续扩大,但是贸易逆差一直成为双边关系的敏感问题,导致贸易摩擦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虽然有摩擦,但是双方经贸发展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美国仍是中美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中国的外贸发展离不开与美国的经贸联系,美国也离不开中国市场,中美经贸关系是双赢的。

对于中美经贸关系的现状研究,一些专家对此也有自己的分析。

(1)李伟的《美国经济形式与中美经贸关系》中认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美经贸关系在一个较为稳定、透明和可预见性的框架内迅猛发展,近几年来中美经贸关系总体上呈现了不断发展的态势。中美关系层级提高,贸易不平衡加剧。

(2)马素红,倪建军,张宁等人对于中美经贸关系的现状又有一些新观点,马素红与张蓓在中共经济报告中《中美经贸关系的分歧与共赢》认为美方高估贸易逆差,中美经贸关系前途光明。

(3)张宁的《未来中美经贸关系走向何方》——后危机时代中美经贸关系评价

第1页(共4页)

与展望研讨会综述上指出,中美贸易摩擦将进一步扩大,中美经贸关系岌岌可危。

(4)柴海涛《中美经贸关系现状述评》中,十分看好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认为虽然摩擦不时发生,但,从现状看前景,还是十分看好双方的经贸合作。

(5)刘碧云的《论中美经贸关系的现状及展望》中提及,中美经贸合作深化,其中资本合作深化,投资交流扩大,中美经贸关系对中美双方经济促进作用愈发明显,对华经贸有助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双方的就业增长。

三、中美经贸关系的问题

中美经贸关系虽说在不断发展,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很多专家学者也指出了近几年来或者一直以来中美经贸关系中一些突出的问题,并进行了一个具体的分析:

(1)孙振宇的《中美经贸关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中美对华贸易逆差将继续成为敏感问题,关于贸易不平衡问题,双方都认识到存在贸易统计上的差异。从长期来看随着中国自美进口逐步增长,中美间贸易不平衡状况将得到改善。但是在短期内,由于中国市场开放循序渐进以及名义关税率较高实际关税率低的事,期待美国商品和服务一下子大量地进入中国市场是不现实的。美国出口商却不愿正视这个现实,因此当出口并非像他们想象那样快速增长时,各种各样的压力随之而来,甚至演变成贸易战。

(2)赵悦龙,《如何看待新出现的“美国衰退论”——展望中长期中美经贸关系发展》中提出中美反倾销反补贴斗争不容忽视。由于美国歧视性地坚持对中国“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认定,严重损害了中国企业和产品的利益。

(3)美国官员对中国知识产权执法及市场准入政策施压,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网上的消息。美国贸易谈判代表办公室又把中国列入“重点国家名单”,根据美国“特殊301法”将对中国在进行为期半年的调查、磋商基础上采取一定的范围内的贸易报复措施。

(4)阎学通的《加大的政治影响力——非同步的中美政治与经济关系》提出,中美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这是中美贸易关系协定的最重要的条款,是两国经贸关系的基石。一旦美方中止给中国最惠国待遇,中方也必然取消给美国的最惠国待遇,同时也并不排除会采取一些报复性的措施的可能性。这势必会使两国关系,特别是双方经贸关系受到严重损害,各自的经济利益亦将受到严重的损害,希望美国各界人士继续从中美两国关系的大局出发,多做积极的促进和维护工作。避免两国关系出现倒退。

(5)郎咸平教授在2011年四月就曾警告国人,美国继成功打败欧元,维护了美元的强势地位后,美国一定会追寻下一个政治目的,那就是对付china。所以特别指出人民币升值问题是中美经贸关系的一个敏感点。

四、中美经贸关系的前景

中美经贸互补、互利和共赢的格局是经过长期磨合形成的,来之不易,双方都不愿意轻易破坏目前的基本格局。两国经贸关系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经贸关系之一。

(1)余峰的《现阶段中美经贸关系不平衡的解决措施》中说明虽然中美两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不同,双方出现分歧是正常的,在贸易领域,美国不论是从战略安全角度出发还是美国经济利益角度出发,美方都不会毫无顾忌的损害双边经贸关系。要平等协商消除分歧。

(2)温家宝在出席纽约美国银行家协会举行的中餐会上发表演讲:温家宝曾说过“在中美贸易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是可以取得共识,也是可以逐步得到解决的,不应该也不可能影响中美经贸发展大局。只要双方有诚意,这类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平等协商和扩大合作来加以解决”。只有中美两国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友好共赢的经贸环境,才符合双方的利益乃至全世界的利益和健康发展。

(3)潘锐的《中美经贸关系:发展与挑战》指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不仅有利于中美两国,而且有利于世界经贸的发展。中国加入WTO后,遵循WTO规则进行关税与非关税措施减让,对美国产品的进口有较大增长,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将逐步缩小。因此,中美贸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与美国的对华贸易政策,所以要相互体谅,寻求共识。

(4)曲哲在《中美必须站得更近》中提出中国需要美国强大技术支持,互惠互利,所以中美必须互为贸易伙伴才符合各方的利益,实现双赢。

(5)陈宝森的《美国经济中长期前景与中美经贸关系展望》中也提出了中美必须互为贸易伙伴才是双方的双赢,符合世界的利益。

五、总结

本文参考了20篇国内外的文献对中美经贸关系的现状问题与前景进行了一个分析研究。分别对现状问题以及未来的前景做了个深入的说明与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见解。希望中美经贸关系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李伟.美国经济形式与中美经贸关系[J].国际经贸,2009,(02):32-36

[2] 马素红,张蓓.中美经贸关系的分歧与共赢[J].中国经济报告,2011,(02)

[3] 柴海涛.中美经贸关系现状述评,商业周刊/中文网,2006,(6)

[4] 孙振宇.中美经贸关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国际贸易,1999,(07)

[5] 倪建军,王力.中美经贸关系现状与前景[J].现在国际关系,2006,(6):39

[6] 张宁.未来中美经贸关系走向何方?——后危机时代中美经贸关系评价与展望研

讨会综述,2010,(9)

[7] 余峰.现阶段中美经贸关系不平衡的解决措施.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7):376

[8] 赵悦龙.如何看待新出现的“美国衰退论”——展望中长期中美经贸关系发

展.2011,(9)

[9] 刘遵义.对美国贸易平衡的新估算[J ].国际经济评论,1999,(23)

[10] 程大为.美国内经济关系对中国“入世”的影响[J ].国际贸易问题,2004,(04)

[11] 余万里.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极其限制[J ].国际经济评论,2000,(04)

[12] 美国官员对中国知识产权执法及市场准入政策施压[EB/OL].中国保护知识产权

网,2011,(09)

[13] 陈文达.经济分析与观察制约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因素,2011,(07)

[14] 曲哲.中美必须站得更近——访美驻华大使骆家辉.2011,(09):248

[15] 阎学通.加大的政治影响力——非同步的中美政治与经济关系[J ].国际贸易,2002,(12)

[16] 美报告竟将国内失业问题归咎于中国[N ].参考消息,2010,(03)

[17] 温家宝.温家宝在出席纽约美国银行家协会举行的中餐会上发表演讲[N ].人民

日报,2003,(12)

[18] 潘锐.中美经贸关系:发展与挑战[J ].世界经济研究,2003,(12):65

[19] 陈宝森.美国经济中长期前景与中美经贸关系展望[J].新金融,2006,(08):12

[20] 刘碧云.论中美经贸关系的现状及展望[J].南京化工大学报,2000

第五篇:三中全会焦点

三中全会5焦点

原标题:十八届三中全会11月9日召开

历时4天;《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修改后将提请全会审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9日召开会议,讨论十八届二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工作,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审议并同意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据新华社电

【审议文件】提请审议稿党内外已征求意见

中共中央政治局听取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稿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的情况报告,决定根据这次会议讨论的意见进行修改后将文件稿提请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

会议认为,这次征求意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各地区各部门各有关方面和党的十八大代表对文件稿提出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要逐条研究、认真吸收,集中全党和各方面智慧制定好文件,使之成为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改革思路】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

会议强调,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扩大开放,成就举世瞩目。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改革目标】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会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改革保障】提高领导干部推动改革能力

会议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改革能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广大党员投身改革事业,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贡献。

【改革步骤】条件成熟的改革要尽快推出

会议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坚持深化改革、标本兼治,着力推进相关改革,条件成熟的要尽快推出,需要研究探索的要积极创造条件加以推进。

中国要前进,就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要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涉及重大利益关系调整,涉及各方面体制机制完善。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当前改革需要解决的/

4问题格外艰巨,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时候就要一鼓作气,瞻前顾后、畏葸不前不仅不能前进,而且可能前功尽弃。——习近平

■ 释疑三中全会主要干什么?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并作出总体部署

10月23日。习近平表示,大家都很关注中国改革进程,我们将在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上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并作出总体部署。我们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创新活力。此次改革的思路是什么?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

7月21日至23日,习近平在湖北调研时指出,应对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矛盾和挑战,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特别是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0月7日,美好亚太》的演讲。他表示,“中国要前进,就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要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我们认识到,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涉及重大利益关系调整,涉及各方面体制机制完善。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这是因为,当前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格外艰巨,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时候就要一鼓作气,瞻前顾后、畏葸不前不仅不能前进,而且可能前功尽弃。”

习近平指出,“当前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发展中经济体,都在寻求新的增长动力,动力从何而来,只能从改革中来,从调整中来,从创新中来”。

习近平说,“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我们的立场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既要大胆探索、勇于开拓,也要稳妥审慎、三思而后行。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切实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习近平表示,中国正在制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方案,总的是要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改革,通过改革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改革主要涉及哪些领域?将改革八个重点领域,包括土地改革三大突破口

日前,中国官方高层智囊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研中心)首次向社会公开了其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交的“383”改革方案总报告全文,勾勒出一幅详尽的改革“路线图”。

公开信息显示,负责方案制定的国研中心课题组由该中心主任李伟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鹤担纲领衔,国研中心多位资深专家参与写作。

所谓“383”方案,是指包含“三位一体改革思路、八个重点改革领域、三个关联性改革组合”的中国新一轮改革路线图。

报告指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深层次体制和政策弊端,为实现中共十八大提出的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任务,今后几年必须在深化改革开放、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报告强调,新一轮改革目标是建立富有活力、创新导向、包容有序、法治保障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体措施是推动完善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创新企业体制的“三位一体”改革。/

4报告认为,“三位一体”改革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为此必须推动行政管理体制、垄断行业、土地制度、金融体系、财税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体制以及对外开放等八个重点领域的改革。

报告具体提出了涉及上述八大领域的三大改革突破口:

一是放开准入,引入外部投资者,加强竞争;

二是深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设立“国民基础社会保障包”;

三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集体土地入市交易。

除了为改革制定“路线图”,报告还给出了改革的“时间表”,建议将改革分为三个阶段,即2013年至2014年的近期改革、2015年至2017年的中期改革和2018年至2020年的远期改革。综合新华社中新社报道

■ 揭秘文件起草耗时半年

历次三中全会一般会审议通过“决定”,这份文本往往被称为指导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2008年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份文件被称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2003年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被称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根据近年新华社的报道,每次三中全会的纲领性文件都经历了复杂的起草过程:一般当年春天成立起草组,多次调研、座谈,数易其稿,耗时半年完成。

起草组的负责人由中央领导担任。以5年前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例,起草组由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沪宁负责。

由于当年会议的主题聚焦农业,所以起草组成员来自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安徽和吉林两个农业大省的负责同志,以及长期研究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专家学者,共49人齐聚北京。

起草组3月末成立。6个多月时间里,共召开9次全体会议、30次工作班子会议,正式修改41稿。征求意见期间,共有3000多人参加讨论。最后,形成了约1.5万字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3年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起草组组长则由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自担任。

据媒体公开报道

■ 焦点

户籍制度改革

统筹城乡的改革,预期也将成为中国新一轮改革的重要内容。即将于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制定路线图。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在今年3月举行的“2013中国城镇化高层国际论坛上”提出,不应将农民工市民化的难度想得太大。其成本实际上是政府、企业和个人分摊的,且很多成本会在一二十年内逐渐摊薄,政府财力完全可以承受。“最重要的是赶快行动起来。”他说。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国务院年初公布《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以来,不同行业和领域都在探索改善收入分配的方法。观察家们认为,这是在为全面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探路,并期待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能进一步推动这项涉及亿万人利益的重大改革。

专家们认为,中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基本思路应该是“提低、扩中、控高”,即:通过改革调整现有收入分配格局,将“沙漏形”的社会两极向中间挤压,扩大作为消费主力军的中等收入群体占比,最终形成“橄榄形”的收入分配格局。/

4推进依法治国

即将于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制定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大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将是中国新一轮改革发展中的重要内容。

分析人士称,民主进步、法治昌明是衡量改革成功的重要指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已到重大历史关口。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所长李林说:“法治不仅是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改革的保障。”

期待住有所居

即将展开的全面深化改革有一系列宏大高远的目标,但中国老百姓可能更关心身边的一些“小事情”,其中一件就是“住得起房”。

住房难,是现今中国一大问题。统计数据显示,1978年中国城镇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仅6.7平方米。解决住房短缺,是中国35年改革开放的一大课题。

从2008年至2012年,全国五年内开工改造各类棚户区1260万户,今后五年中国将再改造各类棚户区1000万户。这里涉及的居民数量,相当于英国的总人口。

中国政府仍在为实现杜甫诗歌中的目标而艰苦努力。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是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使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政府职能转变

“转型”正成为2013年中国热门词汇,而作为转型的重要内涵,转变政府职能是一大要务。此间观察者称,新时期政府职能转变作为一项重大决策,将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效率,激发市场活力。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即将于11月召开,在历时35年的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当口,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将成为推动全局改革的重要突破点,而备受瞩目。综合新华社电

经济改革固然是外界关注三中全会的重点,但是中国官方媒体近月针对转变政府职能、提倡行政审批改革、简政放权做了一系列报道,反映出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将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议题。

——新加坡《联合早报》

预计中国新领导层的改革可能包括转变政府在经济中的职能,让经济从依赖投资转向依赖消费和服务,从而实现再平衡,将城镇化作为下一个重要经济增长驱动力,推动产业升级,提高创新能力。

——美国《华尔街日报》

话语必须转化为行动。中国没有那种奢侈的条件,能够让所有的改革都等到时机成熟才启动。中国领导人可能不得不承担起更大的风险,加紧推动亟需的改革。应该认识到,中国政府的谨慎或许反映了其经济和政治智慧。

——英国《金融时报》

中国的开放,从上海自贸区到澳门的横琴模式,都是试验性质,摸着石头过河,看似大胆,但又兢兢业业,如履薄冰,要不断总结经验,将优点极大化、缺点极小化,才向全国推广。它和运动型的政策,有本质上的差别。

——香港《亚洲周刊》

在三中全会召开前夕,中国领导人高频率地总结改革、强调改革、部署改革,无疑具有极强的政策定调意义,同时也极大地稳定和提升了国内、国际对新一轮改革的预期。

——香港《大公报》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历史任务与定位十分清楚,就是要将“改革尚未成功”的改革继续下去,“开放尚未彻底”的开放继续下去。所以,还是改革开放,只是需要更深入、更全面实施。

——台湾《经济日报》/ 4

下载中美经贸关系发展中的焦点(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美经贸关系发展中的焦点(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英语十大焦点

    第一绝招:打招呼 1. Long time no see. (好久不见了。) 2. A: How are you doing? (你过得好吗?)【最地道的打招呼用语】【发泄、夸张地“怒吼”!】 B: I'm doing great. / Super.......

    汉语焦点助词[范文]

    汉语里的“焦点助词” 提要焦点助词是汉语助词中的一个基本类别,可以分为三小类。其分布是句中和句首,紧邻焦点左侧。“所”、“来”、“的”也可以用作焦点助词。 关键词 焦......

    中非经贸关系:现状、问题与对策

    中非经贸关系:现状、问题与对策 内容提要近年来,在中非双方共同努力下,中非经贸关系发展迅速。更进一步加强中非经贸合作是符合中非双方人民的利益的。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中俄经贸关系的现状及提升路径

    中俄经贸关系的现状及提升路径 韩立华近年来,随着中俄两国GDP的快速增长以及各自国内需求的迅速扩大,中俄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到2006年已连续8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当前,中俄......

    浅谈泉州与台湾经贸关系的发展范文大全

    浅谈泉州与台湾经贸关系的发展 浅谈泉州与台湾经贸关系的发展2007-02-02 23:04:08去年以来,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胡锦涛总书记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发表重要讲话,连......

    中美文化交流

    1971年4月10日至17日,参加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应中国乒乓球代表团的邀请访问我国,打开了隔绝22年的中美交往的大门,被国际舆论誉为“......

    中美饮食习惯比较

    中美饮食习惯比较:谁吃得更科学? 美国营养学家赫尔曼教授在对中美两大民族完全不同的饮食习惯作了长达一年的深入研究后指出:中美饮食习惯都各有其长处和短处。 中国饮食习惯......

    中美高考制度比较

    中美高考制度比较 旅美教育家黄全愈先生的大著《“高考”在美国》,对于美国的高考制度作了深度剖析,与中国的高考制度作一对比,显见中国高考制度之弊。 美国的中小学教育的学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