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若干问题及应对(5篇)

时间:2019-05-14 07:29: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若干问题及应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若干问题及应对》。

第一篇:关于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若干问题及应对

关于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若干问题及应对思考

一、当前我校实验室基本情况

1、实验室建制情况

目前,学校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1个: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教务处,建设中);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际电子贸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学院,2002年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食品学院,2008年建成);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7个;省级合格实验室(中心)28个,学校在编实验室41个;实验教学相关的省级、校级研究所49个。

2、仪器设备、实验室场地等情况

截至2010年底,我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76亿元,生均仪器设备值9245元。单价1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279台(件),价值 8700.36万元;单价40万元以上的贵重仪器设备53台,价值4190万元。各类实验室建筑面积77800余平方米,专职实验教学和管理人员213人,各类教学实验室能开出实验项目1816个,课程实验教学人时数152万,实验室开放教学人时数47万。

3、近五年实验室经费投入及使用情况。

“十一五”期间学校以中央财政和省财政支持的实验室建设专项为引领,获得各级实验室建设项目50个,共获得财政资助6155万余元,新建成实验室34个,已建成并参加绩效考评验收的实验室26个,为教学及学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二、当前实验室建设及管理工作中存在若干问题

1、各级各类实验室建制模糊,人员编制不完善,缺乏统一、明确和有效的管理体制。

2、实验室对学科建设的支撑作用受重视程度不足,学科性实验室建设规划不明确、支持力度不够,没有充分发挥对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支撑作用。

3、学校分为教工路和下沙两个校区,实验室资源共享不易实现。

4、各级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要严格遵照相关文件规定,各项目之间缺乏联系,资金使用难以形成合力;财政专项建设项目管理及统筹协调机制不够完善。

三、针对现存问题的应对思考

1、进一步理顺实验室建制,重新核定在编实验室及在岗人员。

2、进一步研究、确定实验室校、院二级管理体制,建立、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3、加强学科性实验室建设,实行科学管理。

4、进一步加强对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管理,利用网络化、信息化手段构建开放共享平台,实现系统管理。

5、在食品学院、环境学院搬迁过程中,加强实验室资源整合与结构优化,保证新建设施、设备的先进性,提高现有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第二篇: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一)实验室的建设

1.学校实验室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任务,是学校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在校、学院(系、所)的领导下,根据教学、科研的要求制定实验室建设的近期、中期和长远期发展规划(包括方向、任务、基建房要求、装备、经费、人员配备、管理和效益预测等),经专家讨论、评估后报校部批准,报市委备案。

2.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实验室所有建设和改建计划应根据财力和物力制订,并按科学现代化的要求逐步更新仪器设备,建设一批适合上海工业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现代化科学实验基地。

3.组织审定新建实验室(包括实验室名称)、改建调整、撤销实验室的工作。

(二)实验仪器设备的配备

我校各类实验室按分类和性质承担的教学、科研任务,合理配置仪器设备的原则:

1.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基础实验室应按教学计划,实验室教学大纲的要求和专业特点,分组配置选用面广的仪器设备。

2.专业实验室根据各专业发展的需要,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专业人数,在学校财力允许的范围内逐步配置仪器设备。

3.校级和学院实验室根据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适当配置,专用和通用型的大型精密设备10万元专管共用。

4.校级中心和系级中心实验室应按通用型的设备配置。

(三)实验教学管理

1.实验教学的基本任务:对学生切实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掌握科学实验能力和现代化实验办法。

2.我校各类实验室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制定完整的实验教学大纲,根据学校对培养专业人才的全面要求,加强实践能力训练,编写实验室教材。

3.实验教材应具有严格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先进性,实验教材应有相应实验指导和实验报告、实验教材在使用前必须经学校教务处审定。

4.实验项目开出率:以教学为主类实验室应执行实验教学大纲要求的实验项目开出率,基础实验室的实验项目开出率为100%,专业基础实验室的实验项目

开出率为100%,专业实验室的实验项目开出率为90%,全校各实验室在完成实验教学任务的同时,应重视实验内容的更新和方法上的改革,逐步由演示型、验证型过渡到设计型和综合型实验,以提高学生创造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四)实验报告与实验考核

1.实验报告是验证教学的重要途径,各种实验室按照演示型、验证型、设计型、综合型等不同实验特性提出实验报告或实验作业的内容,给于评阅,报告或作业,包括原理、仪器装置、操作步骤、主要原材料,结果与数据处理、体会与讨论等内容。

2.实验考核,各类实验室都应严格考核或考证制度,一般分考核与实验操作二种,参照平时成绩进行,实验课程的考核用百分制,具体内容由各实验室提出,教务部门批准后执行。

(五)实验室经济管理

1.协同校财务部门和校实验室教育事业设备经费的平衡和分配。

2.组织实验建设与管理委员会审核经费分配方案,重点实验室建设专项资助经费以及10万元以上申购设备可行性技术论证报告等。

3.主管校外委托实验,分析测试,实验室小批量产品的加工,生产任务的安排,签订委托合同,计算收费并开具发票等。

4.各实验室主任负责经费开支与管理,并按其来源和渠道的差异合理开支。教育事业费用于实验教学设备和材料的,其数额不得超出当年的教学设备、材料拨款分配数,科研为主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应由科研项目经费支付,教学、科研共用设备,费用分摊支付。

5.在实验室管理工作中要支持勤俭办学的方法,经常开展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的教育,提倡少花钱,多办事的精神。

(六)实验室常规管理

1.健全实验室各项规章规定

(1)大型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章,使用维修保养制度。

(2)实验室安全、卫生、保卫制度。

(3)制订仪器设备保管、借用、损坏赔偿等条例。

(4)制订实验室技术人员责任制。

(5)建立设备帐、卡,并定期检查做到帐卡物三相符。

(6)每半年进行一次大型精密仪器的使用效率检查。

2.实验室技术信息管理

(1)建立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技术档案,使用卡和维修记录,定期检查。

(2)建立实验室计算机管理和信息系统。

A.实验技术人员信息

B.实验室技术装备信息

C.实验教学情况信息

D.实验室科研情况信息

E.历年实验室建设投资信息

F.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功能开发信息

G.兄弟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信息

3.实验室统计管理

(1)实验室经费使用情况统计

(2)实验教学(实验开出率)情况统计

(3)教学科研使用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效益情况统计

(4)实验室技术人员情况统计

(七)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1)学校应选派一批政治党悟高。热爱实验室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实验教学,经济和组织管理能力的讲师(工程师)以上的人员担任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工作。

(2)实验室中的教师、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经济、会计、统计等专业技术干部及工人、质量的岗位职责,按照专业技术干部和工人职务试行条例的职责要求及实施细则,由实验室主任具体制定。

(3)选派一批优秀教师定期去实验室工作,相对稳定,使成为精通有关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及技能的专门人才。

(4)实验室技术人员的技术职称评定:实验员、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并根据学校不同类型实验室,安排合理的比例。人员职务任级晋升按照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协助人事部门进行工作。

(5)建设全校实验岗位人员一览。

(6)组织实验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业绩考核、成绩优秀者给予奖励。

(八)实验室评估和评比

(1)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成立以主管校长为组长、教授、讲师、实验技术人员组成的校实验评估(比)小组,定期对实验室进行评估(比)。从中总结经验找出差距,以达到表彰先进,推进改革实验室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2)评估和评比条例和方法详见上大实验室评比条例。

(九)实验室安全制度

(1)做好实验室的安全工作,是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保证。全校各实验室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点,加强安全制度教育,重视安全技术工作。各学院(系、所)、研究室分管实验室的主任分管此项工作。

(2)每个实验室设一名兼职安全技术人员。安全技术员对不符合规定的操作或不利于安全的问题,有权提出询问,对不听劝告或有碍安全的人有权停止其操作,各领导要支持安全技术人员的工作。

(3)各实验室根据实验教学工作的特点,建立安全规程的防火、防盗制度,明确职责,落实到人。

(4)为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与身心健康,实验室应对易燃、易爆炸、粉尘、有毒(物质)气体、放射性物质、高频电源、超高电压、大幅度振动、强烈持续噪音。对高温、高压、热幅射、极强光闪烁等各种及有关设备,制定出严格的操作规章制度,以及相应的劳动保护措施,并由安全技术人员监督执行。

(5)对由于官僚主义、违章操作、玩忽职守、忽视安全而造成失火、被盗、严重污染、中毒、人生重大损伤,精密、贵重仪器设备损坏严重等重大事故时,实验室要保护好现场,立即向学院(系、所)、校报告。学院(系、所)、校对事故进行调查并作出严肃处理,直到追究刑事责任,并把处理结果上报市教委。对隐瞒不报或缩小或扩大事故真相者,应严肃处理。

(6)实验室使用的化学药品、易爆和剧毒危险品,应按规定设专用仓库存放,并指定专人(二人)妥善保管。领用时要严格掌握,严密手续,专人领用保管,安全防范措施可靠。

实验室的安全规章制度要贴在墙上。安全防范措施要齐全,各种安全设施任何人不得借用或挪用。

公共实验室管理条例

■申请进入实验室制度

□1.本实验室为开放实验室,本中心科研人员、研究生及外单位有需要的科研人员均可以申请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工作。

□2.所有人员在进入实验室工作前,必须提前预约填写进入实验室申请表,填写拟进行的研究课题,计划使用的设备,预计使用实验室的时间等,交导师或课题组负责人签署意见并签名(外院人员应附上单位证明和详细研究计划),报实验室审批。

□3.实验室每年双月前10个工作日集中组织申请人进行岗前培训及上岗资格考试,合格者领取准入证,方可正式进入实验室工作。实验室同时建立该人员的电脑管理档案。

□4.岗前培训主要内容如下:简单实验技术和常规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同位素和有毒实验材料的安全操作;实验室日常规章制度的学习和维护;重大安全隐患教育,主要有:安全使用水电气,防火防盗防事故;大型仪器设备使用规则;违纪违规处罚规定等。

□5.新进入者凭上岗证交纳押金100元和预交3个月台面费后,方可进入实验室工作。入室时间从给予台位使用权之日起计算,不论中途是否在此做实验。□6.眼科中心研究生优先安排。

□7.本实验室室实行有偿服务制度,其收费按眼科中心有关规定执行。离开实验室制度

所有人员在结束实验室工作之前,必须填写“离开实验室申请表”,清理、带走自备的实验相关试剂、器材,交还实验室的所有财物、交回准入证、大门IC卡和钥匙,经实验室工作人员审核并签名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实验室研究人员守则

□1.进入实验室研究人员必须具有齐备的入室手续。

□2.服从管理,严格遵守本室各项管理制度。

□3.及时交纳台面费,逾期(2周)不交者将以自动放弃台位使用权处理。□4.不得进行超出申请实验范围的工作。

□5.爱护实验设施,用后清理自己的物品,保持公共场所的整洁,爱护实验室仪器设备,凭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上岗证使用仪器设备,贵重仪器使用后登记,出现故障及时报告主管人员,因操作不当而致仪器物品损坏者要按规定赔偿。严禁逾权使用仪器设备。

□6.不得擅自挪动实验室的公用仪器、物品。自己的物品用毕应收好,不得放在公共场所。实验室工作人员有权清理随意乱放的物品,后果自负。离开实验室时不得带走本室任何物品,否则按偷窃论处。

□7.严格按照规范的操作规程使用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放射性化学品)。对用过的凝胶、有害试剂、传染性材料和同位素及其污染物品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妥善处理;操作人员在操作后应及时清理工作台面及相关仪器,不准戴手套开启冰箱、操作各类仪器的按钮、开关实验室大门等,严防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一旦发现污染应及时清洗或特殊处理。实验废弃物按类别分别到入不同的污物桶内。随时注意自身及他人安全,切实做好防护工作。如若违规,严肃处理。

□8.禁止在本室饲养动物。

□9.未经许可,禁止带其他人员使用实验室任何仪器设备及物品。

□10.注意防火防盗防事故。每日最后一位离开实验室者应检查水电,关灯锁门。易燃物品勿靠近电炉。

□11.实验室电话只能用于工作联系,实验者尽量缩短通话时间,一般不超过5分钟。不得闲聊。

□12.发现违反规定者,第一次警告,第二次罚款,第三次通知其导师或课题负责人并取消其在实验室工作资格。

■ 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

□1.本室原则上实行24小时开放。需要在夜间/节假日进行实验的人员,需在每日下班前向实验室工作人员报告,经登记后建立夜间值班制度,实验者离开时要切断所有仪器(冰箱、温箱及提前说明的除外)的电源,关闭水源和各室门窗及消防通道的门。填写离开时间及离开实验室时的水、电、门窗记录后,方可离开实验室,并在下一个工作时间开始时由本室工作人员查实签字。

□2. 本实验室为开放实验室,欢迎外单位同行参观学习。但是外单位参观人员必须要有本中心的相关人员陪同参观。参观人员和陪同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室的有关规定,否则有权拒绝参观。

□3.实验室内物品进为科研活动所用,严禁挪为它用,若发现,视情节轻重,根据相关规定给予处罚。

□4. 本实验室实行全面禁烟,严禁任何人在本室吸烟;进入本室研究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工作区域和休息区域的功能划定,严禁在工作区域展开任何与工作无关的活动(诸如:打牌下棋、读书看报、进餐、饮酒、电话聊天等)。□5. 不得携带与实验内容无关的物品进入实验室;保持实验环境相对安静。□6. 实验室及实验设施应保持清洁卫生,各类设施应布局合理,防止交叉污染,并根据不同的需要调控环境条件。

□7. 根据实验需要,设置收集和处理实验废弃物的设施及清理消毒设施;对含有挥发性、放射性和生物危害性的物质,应严格设置管理和使用设施。

□8. 应具备保管实验方案,各类材料,原始记录,总结相应和有关档案文件的设施。

□9. 卫生管理:

(1)实验人员要对自己的实验过程的清洁卫生负责,不得随便丢弃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废物。

(2)生物垃圾、玻璃废物以及生活垃圾分类存放,妥善处理。

(3)水、电、明火、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严格管理。

(4)每月的最后一天进行实验室大清洁,全体实验室工作人员参加。主要负责清洁所有的实验仪器和实验室公共部分的卫生,整理常用试剂库,清理公用冰箱,清理废弃物品,清理废弃实验仪器等。

第三篇:2007图书馆市场建设与问题应对

2007图书馆市场建设与问题应对

王瑜世、刘波等

2007-07-06 11:02:28来源:《中国图书商报》2007.7.3由国家图书馆主办,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中国图书商报、中国图书馆学会资源建设与共享专业委员会协办的“第二届全国图书采访工作研讨会”于2007年5月30日~6月2日在大连市召开。

出席此次会议的有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党委书记、代总经理焦国瑛,中国图书商报社社长、总编辑孙月沐,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馆长、中国图书馆学会资源建设与共享专业委员会主任杨沛超等。会议还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的郑建程、南京大学图书馆的陈远焕等图书馆界的学者和专家作了特约发言。并就图书馆采访管理、采访与编目之间的关系问题、文献获取能力与文献控制能力之间的关系、采访人员业务能力对获取能力的影响、政府采购问题、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者行为规范等六个选题及相关的采访业务工作进行了分组讨论。正如《中国图书商报》孙月沐在开幕致辞中所言,在“作者-出版社-书商-图书发行市场/图书馆-读者”这一流程中,图书馆的发展有助于出版物发行环节的健全,中国图书馆建设对中国书业将起重要作用。而本报在反映全球的书业发展趋势的同时,会更关注图书馆事业,尤其是中国图书馆事业。本报择 部分专家发言,以飨读者。

图书馆采访工作的五个问题

■陈力(中国国家图书馆)

图书馆作为一个以文献为基础的文献服务机构,过去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理论,各个馆也有自己的做法,但现在都面临着转型,陈力就以下五方面问题进行了探讨。

文献资源的共享。传统观念认为,数字时代和网络时代,图书馆应该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发现资源上,然后以共享的方式,避免各图书馆资源的重复建设。它强调了图书馆对文献信息的获取。但实际上,图书馆之所以能够有别于其他的文献信息服务机构,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图书馆对资源的长期积累与有效控制。无限夸大“有条件的”共享的作用,对图书馆长远发展未必有利。如何建立一个可靠的共享系统,不仅需要理论的改革,更需要图书馆采访工作人员进行认真探索。

数字资源与实体资源的相互关系。各馆面对的服务对象不同,服务模式不同,服务内容不同,必然会有不同的操作模式。对一些科研单位、大学图书馆而言,放弃印刷型的文献,转向数字资源有其合理性。但就国家图书馆而言,由于在数字资源使用方式、使用方法以及范围上的不同,导致了使用情况的差异。如一些大型的数据库,由于IP地址限制等各种原因,使用率只到北大图书馆、清华图书馆的5%和3%。公共图书馆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所以图书馆资源建设最忌照搬他人模式。

文献建设的方针。按照帕累托定律,我们目前的误区是把多数钱用在买少量高价资料上,很多地方百分之八九十的经费用在了百分之一二十的文献上,大学图书馆在这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长期以来,对大学本科学生用书的采购的忽视,造成了图书馆的文献,特别是纸本文献数量锐减。而在大学本科教育评估当中,本科生文献的数量作为大学评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导致很多图书馆临时抱佛脚,拿了一笔钱,就到批发市场,几十万册地去购买,造成了馆藏文献质量的严重下降。

文献采访的范围。目前文献的多元化结构已经形成,网上有大量免费数据可以取用,特别是现在开放存取运动蔚为成风。对图书馆来说,如何在文献信息的汪洋大海中,访求、获取这些资源,并将它们科学组织起来,给读者提供服务,这是现代图书馆采访人员应该思考的问题。

政府采购招标采购。由于政府采购和招标采购这种方式上的变化,图书馆长期以来形成的行之有效的采访理论和采访思路都要发生变化。政府采购有利有弊,“利”在于在资金的管理上可能更加规范,但文献质量控制容易出现问题。如何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是我们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问题以外,我们还面临其他许多问题,希望通过交流可以进一步推动学术探讨、同行交流,以及图书馆、书商与出版社间的交流,加速图书行业的国际化进程。

馆藏查缺、问责及建议

■陈远焕(南京大学图书馆)

针对棘手的馆藏缺失情况,陈远焕进行了一次《2005中国图书出版与南京大学图书馆适藏、藏订比较统计》,用翔实的统计数表,针对中文图书采集的补缺问题提出了他的看法。

馆藏缺失情况调查和应对

诸多条件制约,使建设者疲于应付,常常置身于“有想法没办法,有办法难办成”的困境。全国的出版物,对每一个图书馆来说,究竟必备的有多少?根据历年来的经验,就南京大学图书馆,我们得出一个大致的比例。在中国图书出版物的集合里,我们能够得到大概80%的信息,在需要收藏的25%中,有2%是获得信息已经征订但还未到馆。另有5%根本得不到信息。这两部分构成了馆藏的缺乏。南大图书馆在1995年和2002年修订的章程里已经把馆藏补缺制度化。在《南京大学图书馆采访部业务规则及流程》(2002)中,有“新出文献补充与回顾补充”这一细则:使用权威书目或有关书目进行查缺,对缺藏情况按学科、收藏等级作出较精确的统计;对缺藏文献,区分轻重缓急,选择最合适的补充方式与发行渠道进行补缺,优先考虑重点特藏与急需者;回顾补充还需充分把握旧书市场的供书信息(在售、公家剔除书刊、私人家藏处理意愿)。除了常规的馆藏

查缺方法之外,南大图书馆还通过“名师导读”进行查缺。另根据一些书评和期刊进行查缺,这些都属于抽查性质的,但花费的功夫太大,是否值得这样做有待商榷。

补缺属不得已而为之,它可以“心脏起搏器”喻之。如果出版社和书商的发行正常健全,采访人员就可以多选一些书,多了解一些学科背景知识,而无需花费很多时间。补缺的奏效需要采访馆员、出版社、书商一起配合,在“访”上做功课、下功夫,采齐各层次精品文献。

问责与担当

尽管用了很多办法,但缺藏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必备文献、重点文献的缺藏比例大概占到了30%左右。我们对馆藏缺失,有明确的责任划分:如果得不到信息,是信息发布的责任,在于出版社和书目报道体系;订书逾期未到是供应商的问题;偶尔出现漏订是工作人员的责任。在和书商、出版商交流的时候,他们也都谈自己的处境,但是谁的责任就要由谁来承担。虽说“家家都有难念的经”,但是否家家都在好好念经?在这里,采访馆员、书商、出版社都要承担责任。我们希望新闻出版总署担当起它应该担当的责任,对出版商实施有效管理。

建议

我们进行过“反纲目”尝试,就是不适藏书目送选前先行剔除。这决非图书馆的苛求,这其实在为尽早实现纲目选书“热身”。一旦书商服务质量改进,就会立即从图书馆采选效率的提高中受益。

我们希望建立文献信息交流平台,这一平台能承担的主要工作有:品评、推荐图书;整合出版信息;整合发行信息;出版、发行、用户的文献交易;编目信息的交换;馆际的文献共享与互调余缺;学科馆员的组织;文献选择与经验交流等等。图书馆界的一系列合作与工作已为建设平台提供了基础与经验。目前已经有图书馆软件供应商对此项目进行了多次论证,愿意参与平台的设计。但问题在于,平台的技术支撑比较困难,且需要有人来为平台运营买单。我们希望通过此平台,将出版这个参加文化创造的盈利组织,发行这个参加文化传播的盈利组织和图书馆这个参与文化传播和发展的非盈利组织融合成为一体,拓宽新路,为中华文化的建设做贡献。

文献资源整合化建设思路与实践

■郑建程(国家科学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于2006年3月由4个中国科学院院级文献情报机构整合成立,是支撑我国科技自主创新、服务国家创新体系、促进科学文化传播的国家级科技文献情报机构。郑建程从宏观上对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战略进行了介绍。

国家图书馆是要建立以电子资源为主,以网络服务优先的服务体系,未来方向是融入e-science环境的泛在服务,即互联网环境处于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全面互联。

国家科学图书馆组建背景

截至今年3月份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所服务的用户共103个研究单元,分布在全国28个城市,全院约有2.5万多名科研人员,及三万多名博士、硕士在读研究生。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特别是中国科学院进入国家创新体系之后,初步形成了一个以电子资源为主流以网络服务为手段并优先的文献服务体系。这个体系由以下几个层面构成:一是核心文献资源体系,包括了馆藏文献、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各种文摘索引的数据库及各种特种文献。同时,把国家科技文献平台上和国内外第三方的一些文献服务体系,通过一些渠道的建设有机整合,构成了核心资源文献的保障体系。在这个资源保障体系之上,又构建了几十个数据库,实现了跨库检索,两万多种期刊可以进行集成浏览,在院内系统和国家科技文献中心,可以做到原文传递,和在线咨询及用户培训。这就共同构建了一个公共集成服务平台和为研究所服务的平台,以“资源到手、服务到人”为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服务全院的科研、办公、教学、考察现场、试验总站等。

国家科学图书馆的组建,在结构形态上,原来的中科院情报文献中心作为国家科学图书馆的总馆,以兰州、武汉和成都为法人分馆,再设三个二极馆分馆,以及若干个特色分馆,再加上下面研究所的文献情报机构,共同组成国家科学图书馆。实际上,这样一种组织形态实质的变化是要转变发展的理念,用创新服务的模式,来提高发展质量。其核心是想从源头上改变过去那种以图书馆为中心,自我发展、自我循环、自我评价的一种发展机制,同时要建立一种全新的、以用户为中心、需求驱动、环境调试和持续创新,由用户来评价的新的发展机制。目标是要重新建立一种适应信息环境发展、高水平支持、科技创新、自觉和持续创新发展的新型的信息服务机制。这就是国家科学图书馆组建的背景。

同时,我们也关注到一些所谓的“图书馆勇敢者的行动”。像耶鲁大学图书馆,印本期刊已经从过去的1.5多种锐减到1500种,减少了90%。斯坦福大学的工程图书馆,在进行2010年规划的时候就要求形成e-only这样的馆藏,同时要把它的馆舍建设成Information Laboratory这样的一个概念,即信息环境空间。在国内,我们也关注到,像清华等大学图书馆,外文印本期刊大概都保持在300种以下。

对于图书馆的未来,我们有这样一种认识:随着技术的发展,图书馆从过去的收藏、获取、保存,到最后可能发展成一种虚拟的信息和知识环境。有了这样一些认识以后,我们也在考虑中国科学院未来要融入e-science环境的泛在服务。不管图书馆是什么样的,用户所要求的就是在他整个知识创造、科学研究的环境过程中无处不在的一种服务。

资源建设观念的转变

我们要改变资源增长模式的单一思维,不能再简单地通过大幅度增加经费投入实现文献资源保障与服务能力的大幅提升。在数字化、网络化信息环境和多元化文献资源供应市场的条件下,要把文献资源建设的立足点调整到“文献供应能力建设”上。从可靠、持久、便利、经济地保障“文献供应”考虑,根据用户的需求程度和满足途径的效率与效益,把纸本文献与电子资源的建设、文献资源与文献传递服务系统的建设、资源供应能力的建设充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整合化资源建设机制。

创新资源建设模式

我们要从供应管理(Supply Management)的角度,重新思考资源建设问题。供应管理是将资源提供给使用者的全过程(即所谓From—Through—To过程),是基于用户需求分析和保障体系设计的资源建设模式。供应管理的目标不是单纯地占有资源,而是将用户所需信息在用户需要的时候以合适的方式提供给用户。整合资源采访、资源共享、供应渠道和服务流程的供应管理为核心的文献资源整合化建设是图书馆在新的环境下进行资源建设的新思路。

新的问题与思考

文献资源建设基于用户的需求,而需求的不确定性和用户目标的迁移,使图书馆难以及时把握,资源建设的连续性、系统性可能受到影响。

文献资源的整合化建设使资源供应者、图书馆、用户联结成了一个整体,供应链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服务的效果。文献资源的整合化建设依赖可靠、持久的文献资源共享,而文献资源共享机制的稳定、成本和资源利用效益的平衡需要进一步研究。

图书馆界值得研究的问题

■刘兹恒(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学者刘兹恒在会上提出了图书馆界目前和未来值得重视的一些理论问题。

我们目前起码应关注九个话题,分别是:图书馆如何在制造表采购中保证藏书建设的质量,从图书馆的角度提出最佳馆配商的标准,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协调建设与共享,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规范,图书馆多元化文献采访工作的整合,图书馆资源建设中学科馆员与采访人员关系,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访与传统资源采访的关系,国家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研究,县级以下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点。

热议政府招标采购

政府招标采购已是大势所趋,这也成为众人关注的热点话题。图书馆面临着一

个两难困境:招标中图书馆无法实际参与操作,无主动权;中标的公司违约后无法惩戒。究竟政府招标在实际中存在哪些问题,图书馆如何占据主动权?图书馆代表热烈发言,本报择登。

饶思军(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我馆的中文部分也实现了政府采购招标,但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在招标投票时会有计财等多部门参与,真正的图书馆代表只占十分之三左右。事实上计财等部门不是非常了解图书市场,选中的书商无法完成合同,这就涉及到如何解决各部门的协调问题。武汉大学图书馆在这方面做得较好,经验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是由图书馆提业务要求,达不到要追究责任;计财等部门按此要求负责并决定招投标。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期刊的招标,由于邮局的垄断地位,在招标时邮局不投标或不中标也不负责订购,造成期刊无法到货,这种情况如何解决?还有,如果中标者不能满足要求,是否可以第二年不让它中标。

赵谞炯(山西省图书馆):现货采购可采用询价模式,单一来源采购也属于政府采购。关键是要把政府采购法吃透。还要对中标书商进行约束,例如收取10%的押金作为违约责任保证,待年底完全履行合同后返还。图书采购有特殊性:包括采购的不可预测性;出版社单一性等等。一个政府机构一般只负责一两家图书馆,很难组织大规模团购,因此价格很难有很大优惠。要把图书的特殊性跟有关政府部门说清楚,一旦出了问题即可把责任分清,变被动为主动。

陈伟(南京图书馆):南京图书馆虽尚未施行招标采购,但招标采购却是大势所趋。评标一般价低者得,图书馆最被动的是藏书质量的下降。同时干扰评标的人为因素太多,招投标有门槛设定,这就排除了很多合适的书商,而且定标依赖于价格和书商的注册资金等。招标后,采访人员没有了支付权,碰到好书没法买。而且由于反腐倡廉的需要,有些公共馆采访人员实行轮岗制,这就破坏了采访的延续性。

桂定君(深圳图书馆):根据我们的经验,可以将全部要求细化到标书中,要求书商提前将当年的书订齐,以防止到书太晚,到年底就可以检查和惩罚。

(本版文字由国家图书馆王瑜世、刘波、雷亮、赵志刚等人整理。)

第四篇: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第三条 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家科技发展方针,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针对学科发展前沿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其目标是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

第四条 实验室是依托大学、科研院所和其他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机构建设的科研实体。具有相对独立的人事权和财务权。第二章 职 责

第五条 国家对实验室实行分级分类管理。科学技术部(以下简称科技部)是实验室的宏观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

1、编制和组织实施实验室总体规划和发展计划。

2、制定实验室发展方针、政策和规章,宏观指导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

3、批准实验室的建立、重组、合并和撤消。组织实验室评估和考核。

4、拨发有关经费。

第六条 国务院部门(行业)或地方省市科技管理部门是实验室的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主要职责是:

1、贯彻国家有关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方针、政策和规章,支持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2、依据本办法制定本部门(行业、地方)实验室管理细则,指导实验室的运行和管理,组织实施实验室建设。

3、聘任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

4、拨发、配套有关经费。

第七条 依托单位是实施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管理的具体负责单位,主要职责是:

1、为实验室提供后勤保障以及经费等配套条件。

2、负责推荐实验室主任及学术委员会主任,聘任实验室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及委员。

3、对实验室进行考核,配合科技部和主管部门做好对实验室的评估工作等。

4、根据学术委员会建议,提出实验室研究方向、任务、目标等重大调整意见报主管部门,解决实验室建设与运行中的有关问题。

第三章 设立与建设

第八条 为促进我国科学技术进步,提高科技可持续创新能力,加强基础研究基地建设,稳定基础研究队伍,培养和吸引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国家有计划、有重点地装备、新建和调整实验室。

第九条 实验室建设坚持“三高一优两重点”的原则。即高水平研究机构、高校和高科技企业;优秀的部门(行业)或地方实验室;“两重点”指具有突击前沿获取原始科学创新能力的专门学科实验室和集成关键性、原创性科学技术能力的跨学科综合实验室。

第十条 科技部根据国家科技发展纲要,制定《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规划》,指导实验室建设。

第十一条 申请实验室建设的基本条件:

1、一般为已运行、并对外开放2年以上的部门(地方、高科技企业)重点实验室,在本领域中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或特色,能承担和完成国家重大科研任务;

2、依托单位能为实验室提供后勤保障及相应经费等配套条件;

3、主管部门能保证实验室建设配套经费及建成后实验室的运行经费。

第十二条 依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申报实验室由依托单位提出、主管部门择优推荐(无主管部门的机构,可直接向科技部申报),并报送《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申请报告》(附件一),科技部组织专家评审。评审通过后,由申请单位填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附件二),经主管部门初审,报科技部批准立项。

第十三条 实验室立项后进入建设实施期,其国拨及配套经费应根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要求安排,主要用于购置先进仪器设备及必要软件等,大型仪器设备的购置应采用招标形式。

第十四条 实验室建设应本着“边建设、边研究、边开放”的原则。依托单位在实施实验室建设期间,要定期向主管部门报告进展情况,保证实验室人员的相对稳定。建设期间实验室主任连续半年以上不在岗时,一般应及时调整并报主管部门批准,特殊情况应报科技部核准。

第十五条 实验室建设期限一般不超过2年。建成后,应提交验收申请,经主管部门初审后报科技部,科技部组织验收通过后予以批准。

第十六条 国家鼓励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新型科研组织形式,支持实验室网络化的建设。

第四章 变更与调整

第十七条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学科发展的需要以及实验室实际运行状况,科技部可调整实验室的布局及结构,对实验室进行重组、整合、撤消等。

第十八条 科技部争取有效的经费渠道支持实验室设备更新。确需更新设备的由实验室填报《国家重点实验室设备更新申请报告》,科技部组织论证后,由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必要时国家有权调配由国家装备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第十九条 实验室确有需要更名、变更研究方向或进行结构调整、重组的,须由实验室主任提出书面报告,经学术委员会和相关学科专家的论证,论证报告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科技部核准。

第五章 运行与管理

第二十条 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试行依托单位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

第二十一条 实验室主任由依托单位推荐,主管部门聘任,报科技部备案。主任应是本领域高水平的学术、学科带头人,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年龄一般不超过六十岁,任期为五年。一般每年在实验室工作时间不少于八个月(一届累计不在岗时间最多为十八个月),特殊情况要经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二条 学术委员会是实验室的学术指导机构,主要任务是审议实验室的目标、任务和研究方向,审议实验室的重大学术活动、工作,审批开放研究课题。学术委员会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

第二十三条 学术委员会由国内外优秀专家组成,人数不超过十五人,其中依托单位的学术委员不超过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中青年学术委员不少于三分之一。学术委员任期五年,年龄不超过七十岁,每次换届应更换三分之一以上成员。

第二十四条 实验室实行课题制管理和试行下聘一级的人事制度,研究队伍由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组成,少量固定人员以学科、学术带头人(首席专家)为主,按实验室所设学科严格控制其编制,由实验室主任公开聘任。其他研究人员数量由学科、学术带头人(首席专家)根据研究工作的需要和争取到课题的实际情况自主聘任,受聘人员作为流动编制经实验室主任核准后,其相关费用由课题组负担。实验室应注意稳定一支高水平的技术队伍。

第二十五条 实验室要根据研究方向设置开放基金和开放课题,吸引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加大开放力度,积极开展国际和国内合作与学术交流。

第二十六条 实验室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实验室完成的专著、论文、软件、数据库等研究成果均应署实验室名称,专利申请、技术成果转让、申报奖励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七条 实验室主任基金在运行补助费中列支,由实验室主任管理,主要用于支持具有创新思想的课题、新研究方向的启动和优秀年轻人才的培养。在符合国家有关政策的前提下,实验室经费可用于岗位补贴、绩效奖励等。

第二十八条 实验室要建立健全内部规章制度,重视和加强管理。注重仪器设备和计算机网络的建设与使用效率。要重视学风建设和科学道德建设,加强数据、资料、成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审核以及保存工作。

第六章 考核与评估

第二十九条 依托单位应当每年对实验室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报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条 在考核的基础上,科技部定期组织实验室周期评估,评估工作委托中介机构按不同领域,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和坚持“依靠专家、发扬民主、实事求是、公正合理”的原则进行。《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另行发布。

第三十一条 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对被评估为优秀的部门(地方)实验室,符合实验室总体规划的,可申请升级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对评估成绩差、不符合要求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要予以降级或淘汰。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二条 实验室统一命名为“××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英文名称为“State Key Laboratory of ××(依托单位)”。如: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State Key Laboratory of Tribology(Tsinghua University)。

第三十三条 实验室经费管理办法另行发布。

第三十四条 部门(行业、地方)实验室是我国实验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办法可参照本办法自行制定。无行政主管部门的依托单位,可参照本办法加强管理工作。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由科技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附件一: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申请报告(格式)

一、实验室名称、学科(领域)分类、申请单位、主管部门

二、实验室研究方向、内容,建设实验室的目的、意义

三、国内外该学科(领域)最新进展,发展趋势、应用前景;实验室现有研究工作的基础、水平等

四、主要工作规划、预期目标、水平

五、已具备的实验条件

六、科研队伍状况及培养人才的能力

七、建设规模和预算

八、开放运行设想

九、专家(学术委员会)意见

十、实验室依托单位意见(配套经费和运行费支持额度)

十一、主管部门意见(配套经费和运行费支持额度)

附件二:《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格式)

一、实验室名称,学科(领域),承担单位,建设地点

二、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预计达到的研究目标

三、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的计划

(1)、学术带头人介绍

(2)、优秀中青年人才情况

(3)、人才培养能力

(4)、稳定和吸引优秀中青年人才的措施

四、建设规模

(1)建设经费概算、落实计划

(2)实验室各研究单元的构成

(3)主要购置、配备的仪器、设备(附清单)

(4)基建或改善配套条件建设、落实情况

五、实验室管理(运行管理、合理利用资源、人员聘用及流动等)

六、依托单位给予的支持

七、主管部门配套经费及运行费落实情况

八、联合、开放设想

九、实验室主任及学术委员会主任的提名及介绍

十、依托单位意见

十一、主管部门审批意见

十二、专家论证意见

第五篇: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单位】科技部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2-04-18 【生效日期】2002-04-1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第三条 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家科技发展方针,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针对学科发展前沿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其目标是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

第四条 实验室是依托大学、科研院所和其他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机构建设的科研实体。具有相对独立的人事权和财务权。

第二章 职 责

第五条 国家对实验室实行分级分类管理。科学技术部(以下简称科技部)是实验室的宏观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

1、编制和组织实施实验室总体规划和发展计划。

2、制定实验室发展方针、政策和规章,宏观指导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

3、批准实验室的建立、重组、合并和撤消。组织实验室评估和考核。

4、拨发有关经费。

第六条 国务院部门(行业)或地方省市科技管理部门是实验室的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主要职责是:

1、贯彻国家有关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方针、政策和规章,支持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2、依据本办法制定本部门(行业、地方)实验室管理细则,指导实验室的运行和管理,组织实施实验室建设。

3、聘任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

4、拨发、配套有关经费。

第七条 依托单位是实施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管理的具体负责单位,主要职责是:

1、为实验室提供后勤保障以及经费等配套条件。

2、负责推荐实验室主任及学术委员会主任,聘任实验室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及委员。

3、对实验室进行考核,配合科技部和主管部门做好对实验室的评估工作等。

4、根据学术委员会建议,提出实验室研究方向、任务、目标等重大调整意见报主管部门,解决实验室建设与运行中的有关问题。

第三章 设立与建设

第八条 为促进我国科学技术进步,提高科技可持续创新能力,加强基础研究基地建设,稳定基础研究队伍,培养和吸引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国家有计划、有重点地装备、新建和调整实验室。

第九条 实验室建设坚持“三高一优两重点”的原则。即高水平研究机构、高校和高科技企业;优秀的部门(行业)或地方实验室;“两重点”指具有突击前沿获取原始科学创新能力的专门学科实验室和集成关键性、原创性科学技术能力的跨学科综合实验室。

第十条 科技部根据国家科技发展纲要,制定《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规划》,指导实验室建设。

第十一条 申请实验室建设的基本条件:

1、一般为已运行、并对外开放2年以上的部门(地方、高科技企业)重点实验室,在本领域中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或特色,能承担和完成国家重大科研任务;

2、依托单位能为实验室提供后勤保障及相应经费等配套条件;

3、主管部门能保证实验室建设配套经费及建成后实验室的运行经费。

第十二条 依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申报实验室由依托单位提出、主管部门择优推荐(无主管部门的机构,可直接向科技部申报),并报送《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申请报告》(附件一),科技部组织专家评审。评审通过后,由申请单位填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附件二),经主管部门初审,报科技部批准立项。

第十三条 实验室立项后进入建设实施期,其国拨及配套经费应根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要求安排,主要用于购置先进仪器设备及必要软件等,大型仪器设备的购置应采用招标形式。

第十四条 实验室建设应本着“边建设、边研究、边开放”的原则。依托单位在实施实验室建设期间,要定期向主管部门报告进展情况,保证实验室人员的相对稳定。建设期间实验室主任连续半年以上不在岗时,一般应及时调整并报主管部门批准,特殊情况应报科技部核准。

第十五条 实验室建设期限一般不超过2年。建成后,应提交验收申请,经主管部门初审后报科技部,科技部组织验收通过后予以批准。

第十六条 国家鼓励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新型科研组织形式,支持实验室网络化的建设。

第四章 变更与调整

第十七条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学科发展的需要以及实验室实际运行状况,科技部可调整实验室的布局及结构,对实验室进行重组、整合、撤消等。

第十八条 科技部争取有效的经费渠道支持实验室设备更新。确需更新设备的由实验室填报《国家重点实验室设备更新申请报告》,科技部组织论证后,由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必要时国家有权调配由国家装备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

第十九条 实验室确有需要更名、变更研究方向或进行结构调整、重组的,须由实验室主任提出书面报告,经学术委员会和相关学科专家的论证,论证报告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科技部核准。

第五章 运行与管理

第二十条 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试行依托单位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

第二十一条 实验室主任由依托单位推荐,主管部门聘任,报科技部备案。主任应是本领域高水平的学术、学科带头人,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年龄一般不超过六十岁,任期为五年。一般每年在实验室工作时间不少于八个月(一届累计不在岗时间最多为十八个月),特殊情况要经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二条 学术委员会是实验室的学术指导机构,主要任务是审议实验室的目标、任务和研究方向,审议实验室的重大学术活动、工作,审批开放研究课题。学术委员会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

第二十三条 学术委员会由国内外优秀专家组成,人数不超过十五人,其中依托单位的学术委员不超过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中青年学术委员不少于三分之一。学术委员任期五年,年龄不超过七十岁,每次换届应更换三分之一以上成员。

第二十四条 实验室实行课题制管理和试行下聘一级的人事制度,研究队伍由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组成,少量固定人员以学科、学术带头人(首席专家)为主,按实验室所设学科严格控制其编制,由实验室主任公开聘任。其他研究人员数量由学科、学术带头人(首席专家)根据研究工作的需要和争取到课题的实际情况自主聘任,受聘人员作为流动编制经实验室主任核准后,其相关费用由课题组负担。实验室应注意稳定一支高水平的技术队伍。

第二十五条 实验室要根据研究方向设置开放基金和开放课题,吸引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加大开放力度,积极开展国际和国内合作与学术交流。

第二十六条 实验室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实验室完成的专著、论文、软件、数据库等研究成果均应署实验室名称,专利申请、技术成果转让、申报奖励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七条 实验室主任基金在运行补助费中列支,由实验室主任管理,主要用于支持具有创新思想的课题、新研究方向的启动和优秀年轻人才的培养。在符合国家有关政策的前提下,实验室经费可用于岗位补贴、绩效奖励等。

第二十八条 实验室要建立健全内部规章制度,重视和加强管理。注重仪器设备和计算机网络的建设与使用效率。要重视学风建设和科学道德建设,加强数据、资料、成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审核以及保存工作。

第六章 考核与评估

第二十九条 依托单位应当每年对实验室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报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条 在考核的基础上,科技部定期组织实验室周期评估,评估工作委托中介机构按不同领域,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和坚持“依靠专家、发扬民主、实事求是、公正合理”的原则进行。《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另行发布。

第三十一条 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对被评估为优秀的部门(地方)实验室,符合实验室总体规划的,可申请升级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对评估成绩差、不符合要求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要予以降级或淘汰。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二条 实验室统一命名为“××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英文名称为“State Key Laboratory of ××(依托单位)”。如: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State Key Laboratory of Tribology(Tsinghua University)。

第三十三条 实验室经费管理办法另行发布。

第三十四条 部门(行业、地方)实验室是我国实验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办法可参照本办法自行制定。无行政主管部门的依托单位,可参照本办法加强管理工作。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由科技部负责解释。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关于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若干问题及应对(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若干问题及应对(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实验室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实验室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廖 耘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当前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当前教育改革的形势,研究加强实验室建设的措施与办法。 关键词 实验室建设 问题......

    实验室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实验室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探讨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实验室得到了快速发展,实验室数量逐渐增多,但是实验室的管理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我国的大部分实验室属于国有,有的缺少......

    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

    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高等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根据国家重点实验......

    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充分发挥实验室作用[5篇范文]

    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充分发挥实验室作用 三元实验小学 赵永兰 自然实验室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进行科学实验的一个主要场所,也成为学生科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资源。它有着......

    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大全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教技[2003]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委、国防科工委科技质量司、部直属高等......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讨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讨 关键词:实验室;检验能力;疾病预防控制 1 引言 自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加大了对疾病预......

    浅谈教学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研究与建设

    论文关键词:教学 实验室 信息化管理 系统设计论文摘要: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是校园数字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实验、实训的教学质量、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途......

    实习生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实习生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摘要】学生实习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实践活动,是把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的过程。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