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苏省政府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意见(苏政发〔2004〕74号)
【发布单位】江苏省
【发布文号】苏政发〔2004〕74号 【发布日期】2004-07-29 【生效日期】2004-07-2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法律图书馆新法规速递
江苏省政府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意见
(苏政发〔2004〕74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艾滋病是严重威胁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传染病。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国家有关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宣传教育,落实艾滋病防治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从总体上看,我省艾滋病传播和蔓延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存在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的危险。特别是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出入境人员和流动人口迅速增加,艾滋病传播的风险随之增大,防治形势严峻。为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有效遏制艾滋病传播蔓延,根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04〕7号)和全国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精神,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广泛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
加强宣传教育是预防控制艾滋病的首要环节。要坚持以正面教育、疏导为主,以村镇、社区、学校以及高危人群、流动人员集中的场所为重点,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帮助公众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流行特点,掌握预防知识和方法,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有利于艾滋病防治的社会环境。各有关部门要明确任务,分工负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宣传部门要把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列为宣传重点,精心制定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并加强指导和督查;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要设立专门栏目,并定期免费播放或刊登有关公益广告。卫生部门要主动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并为其他部门、单位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农业部门要配合卫生等部门编印适合农村的各类宣传材料,并结合开展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等活动,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无偿献血知识,努力做到家喻户晓。教育部门要将预防艾滋病和无偿献血知识纳入各类高、中等学校教学计划,并落实教学课时向学生讲授;会同卫生等部门做好外籍学生和出国留学人员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普及工作。铁路、交通、民航、检验检疫部门要把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纳入对旅客宣传的内容,并要求旅客集中的车站、码头、机场等公共场所设置宣传栏,摆放宣传教育材料,适时播放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音像作品。文化、工商部门要对娱乐服务场所加强管理,要求其公开张贴和摆放艾滋病防治宣传品,并配合有关部门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民政部门及婚姻登记和社会救助管理机构要积极开展社会卫生宣传教育,鼓励和动员婚姻当事人主动进行婚前体检。公安、外经贸、劳动保障等部门要组织开展面向流动人员和出国劳务人员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等团体和组织要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二、加大对高危行为的干预力度
积极开展对注射吸毒、卖淫嫖娼等高危行为的干预,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传播的重要手段。各地要采取坚决有力措施,依法严厉打击贩卖、吸食毒品和卖淫嫖娼等违法犯罪活动。公安、司法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为羁押、被监管人员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设立专门场所,协同卫生部门依法对羁押、被监管人员进行艾滋病病毒感染检测、筛查和治疗,配合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在注射吸毒人员中开展美沙酮替代治疗和针具市场营销试点。加强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患者的法制和道德教育,对恶意传播疾病的,要追究法律责任。要积极推广使用安全套,防止经性传播艾滋病。卫生、人口计生、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充分利用计划生育和预防保健服务网络,大力开展推广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工作;有关部门要积极给予配合。公共场所经营、管理单位要采取适宜形式推广使用安全套,设立安全套自动售套机。允许安全套生产、经营企业利用商业网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开展安全套公益广告宣传活动。
三、确保血液及其制品安全使用
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血液制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对采供血机构和血液制品生产单位的监督管理,坚决打击非法采供血、单采血浆和非法行医等行为,保证血液及其制品的安全,杜绝艾滋病病毒经采供血途径传播。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无偿献血,动员健康适龄人员自愿参加无偿献血,不断提高无偿献血率。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用血管理,严格执行用血制度,把好临床用血质量关,确保使用合法采供血机构提供的合格血液。强制推广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做好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使用后毁形和有关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消毒工作,防止艾滋病医源性传播。
四、进一步做好疫情监测报告工作
加强艾滋病监测网络建设,在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高危人员集中的场所建立监测哨点,制定规范,明确责任,广泛筛查感染者和患者。监测哨点要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和人员,具备必需的经费和条件,确保有效地发现感染者和患者。按照国家有关要求,认真抓好艾滋病自愿免费血液初筛检测和相关咨询工作,大力开展高危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力求准确掌握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数量、疫情变化阶段性情况和流行趋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认真落实疫情报告的规范要求,加强监测报告信息网络建设,及时、准确报告疫情,并按规定向社会公布。加强对疫情报告工作的督查,严肃查处瞒报、漏报和迟报疫情的行为。
五、认真组织实施医疗救治
各地要将抗艾滋病病毒药品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目录和城乡医疗救助支出范围,向农民和城镇经济困难人群中的艾滋病患者免费提供抗艾滋病病毒治疗药品,对经济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常见机会性感染治疗药品费用予以减免。省劳动保障厅、卫生厅要研究确定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目录的抗艾滋病病毒药品品种,省卫生厅、财政厅要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各省辖市要指定一家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负责收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治疗,主要在当地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鼓励流动人口中的艾滋病患者回乡接受治疗。对抗艾滋病病毒药品实行统一集中采购、统一分配、调拨,并通过疾病预防控制网络逐级分发。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认真执行卫生部《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品项目管理规范(试行)》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抗艾滋病病毒治疗药品项目管理执行方案(试行)》,严格规范抗艾滋病病毒药品的使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抗艾滋病病毒药品分发和使用的监督管理,并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医德医风教育,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及时、有效地救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
六、积极开展关怀救助
根据国家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关怀救助要求,切实将经济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纳入政府救助范围,给予必要的生活救济。城镇艾滋病患者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患者本人按当地低保标准全额享受,家庭其他成员按规定差额享受;患者家庭人均收入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低于保障标准1.5倍的,患者本人按当地低保标准全额享受,家庭其他成员不享受低保补助。已建立低保制度的农村地区,要及时将符合条件的艾滋病患者家庭纳入低保范围,患者本人按当地低保标准全额享受;尚未建立低保制度的农村地区,要对经济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实行定期定量补助,补助标准由各省辖市研究确定。对农村已故艾滋病患者的孤老和孤儿实行“五保”供养,艾滋病患者遗孤免费接受义务教育。要采取医疗服务、社区服务、社会与家庭关怀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关怀活动。要采取切实措施,控制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播。对孕妇实施免费艾滋病防治咨询、筛查,并免费提供抗艾滋病病毒药品进行预防性治疗,降低经母婴途径的艾滋病病毒传播率。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及有关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要继续做好阻断经母婴途径传播艾滋病的工作。
七、保障艾滋病防治经费投入
积极探索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艾滋病防治经费的机制。各级政府要加大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经费投入,保证必要的药品(含抗病毒药品、检测试剂等)采购、健康教育、人员培训、疫情监测、示范区建设、防治能力建设、专门监管场所建设、生活救助和患者救治的经费。省财政设立艾滋病防治专项资金,用于省有关部门开展防治工作。各市、县(市、区)也要相应安排防治工作专项经费,并列入地方财政预算。高度关心防治人员身体健康,努力避免职业暴露感染,各地要根据财力状况对基层艾滋病防治人员给予一定津贴。通过建立基金、在公益性基金中设立专门项目、社会募捐、定点接受境内外捐赠等方式,筹集社会资金用于艾滋病防治工作。加强艾滋病防治经费管理与监督,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和审计制度,实行经费绩效考核,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八、切实加强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领导
艾滋病防治工作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和民族兴衰,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级政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把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做到防治目标到位、职责任务到位、政策措施到位。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省政府成立由分管副省长为主任、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省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负责研究解决防治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市、县(市、区)要相应建立艾滋病防治工作领导协调机构。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要定期组织督导检查,对因领导不力、措施不当、隐瞒疫情、玩忽职守造成艾滋病传播和流行的,要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要加强艾滋病防治法制建设,规范防治行为,确保防治工作依法有序进行。要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借鉴国际社会防治艾滋病的经验,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努力提高艾滋病防治工作水平。
二○○四年七月二十九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艾滋病防治工作意见
2013年艾滋病防治工作意见
2013年,XX县艾滋病防治工作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XX县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新政办〔2013〕22号),以“两降一升”为目标,把预防艾滋病性传播作为工作重点,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防治、综合防治,拓展工作思路,创新方式方法,完善工作机制,推动防治
工作深入开展。
一、认清防治形势,强化责任落实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县艾滋病防治效果明显,政府组织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工作机制不断强化,经血液传播得到根本遏制,母婴传播率不断降低,艾滋病疫情整体保持低流行态势。但是,艾滋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性传播明显上升,已经成为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社会上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歧视现象还比较突出,防治任务依然艰巨。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必须高度重视。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把艾滋病防治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社会管理、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具体行动,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按照艾滋病防治“五扩大、六加强”(扩大宣传教育、监测检测、母婴阻断、综合干预和医疗救治覆盖面,加强血液管理、医疗保障、关怀救助、权益保护、组织领导和队伍建设)的要求,采取得力措施,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有效遏制艾滋病的流行蔓延,不断取得艾滋病防治工作新成效。
二、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防治氛围
各级政府和成员单位要坚持艾滋病宣传教育的公益性、经常性,采取多种方式,全面普及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和政策,努力营造共同关注、共同防治、共同努力,对艾滋病患者共同关爱的社会氛围。
一要继续开展领导干部艾滋病防治知识政策培训和宣讲活动。继续将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和政策纳入党校等机构的培训内容,明确学时,同时将防治知识和政策掌握情况、宣传教育力度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要加强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工作。组织开发针对性强的宣传材料,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六进”(进学校、进工地、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医院)活动。要将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作为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纳入各级各类技术培训计划;将建筑工地、厂矿、企业、职业培训机构作为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的重要场所。
三要形成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的部门联动机制。住房和城乡建设、人口计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卫生等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积极支持和参与工地、厂矿、企业、职业培训机构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共青团、妇联、工会、红十字会等部门和群团组织,要组织志愿者广泛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帮助学生、青年工人、妇女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人口计生部门要利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网络,向育龄人群、流动人口宣传预防艾滋病等科学知识;教育、卫生部门要进一步健全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强化在校学生防治艾滋病知识课程学习,并充分利用学校社团、网络等平台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
四要加强媒体宣传。宣传、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部门要制定防治艾滋病公益宣传的指令性指标,充分发挥网络、手机、车载电视、公共交通视频等新兴媒体的作用。县电视台、电台要开辟专门频段,定期播放艾滋病防治宣传公益广告。
三、扩大监测检测,最大限度发现感染者
各级政府和成员单位要进一步完善哨点监测系统,提高监测、预警和干预能力。继续加强乡镇卫生院等基层艾滋病检测点建设。充分发挥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机构作用,不断拓展咨询检测覆盖面,鼓励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主动开展艾滋病、梅毒检测咨询。继续将艾滋病和性病检测纳入娱乐场所、宾馆等公共场所服务人员健康体检,并规范告知检测结果;主动为新婚人群提供免费婚前艾滋病咨询和检测服务。
四、扩大综合干预覆盖面,提高干预工作质量
性传播干预仍是今年艾滋病防治的中心工作。各乡镇、各成员单位在严厉打击卖淫嫖娼、聚众淫乱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同时,要重点加强对易感染艾滋病行为人群的综合干预工作。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门要支持高危行为干预工作队伍,将发廊、酒吧、KTV、洗浴场所等娱乐服务场所作为干预重点,全县所有宾馆酒店和提供住宿的洗浴场所都要放置安全套,或设置安全套发售设置,进一步提高安全套的可及性及使用率。要支持和引导具有社会责任感、热心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社会组织、志愿者深入高危人群活动场所,开展同伴教育等活动。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开展性传播干预工作试点,把人口流动较多的城乡结合部、都市村庄的洗浴和娱乐场所作为重点,探索针对暗娼、男男性行为人群的有效高危行为干预模式,不断扩大综合干预覆盖面。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对感染者
第三篇:江苏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意见(苏政发〔2004〕71号)
【发布单位】江苏省
【发布文号】苏政发〔2004〕71号 【发布日期】2004-07-30 【生效日期】2004-07-3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法律图书馆新法规速递
江苏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意见
(苏政发〔2004〕71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04〕14号)和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血吸虫病防治(以下简称血防)工作,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认清我省血防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一)我省地处长江下游,历史上是全国血吸虫病流行最严重的省份之一。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血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大大压缩了血吸虫病流行区范围,有效避免了成批急性血吸虫病的发生。同时也应当看到,由于血吸虫病流行因素复杂,一些地区综合治理措施未能很好落实,防治工作基础仍较薄弱;特别是沿江地区受上游影响,近年来血吸虫病疫情明显回升,急性感染人数较大幅度增加,血防工作形势严峻。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
(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血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富民强省、实现“两个率先”,全面落实“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血防工作方针,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完善政策、增加投入,尽快构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防治机制;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动员和组织各方面力量守住通江河道、围歼内陆钉螺,综合治理江滩、压缩有螺面积,坚持防治结合、坚决控制急感,确保完成各项防治任务,努力控制和消除血吸虫病的危害。
(三)血防工作的目标任务是,到2008年,全省22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全部达到疫情控制标准,其中50%以上的县(市、区)力争达到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标准;到2010年,全省所有县(市、区)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
二、全面落实综合防治措施
(四)组织实施综合治理重点项目。根据《全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2004-2015年)》和《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重点项目规划(2004-2008年)》,制定我省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和专项计划,组织实施卫生血防、农业血防、水利血防、林业血防等重点项目。卫生血防项目要力求在查螺灭螺、查病治病、疫区改厕和健康教育等方面取得实效;农业血防项目要结合江滩综合开发,实施种草养鹅、水田改旱田、挖池养鱼等结构调整,并通过沟渠硬化改造江滩环境;水利血防项目要结合大江大河治理和水利工程建设,对通江河道实施涵闸改建、护坡硬化,有效控制钉螺扩散;林业血防项目要通过在有螺地区种植林木改变钉螺的生态环境。实施上述血防项目,必须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科学确定计划和工作方案,落实配套经费,严格序时进度,加强督促检查,确保高质量完成。
(五)切实加强重点防治环节。尚未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地区,要加强对接触疫水人群的检查,对易感人群进行抗血吸虫病药物预防性治疗,对感染者给予及时救治;落实家畜圈养以及“水改旱”、“水旱轮作”、“以机代牛”等措施,推进改水改厕工作,最大限度地控制传染源。要多管齐下,大力整治钉螺孳生环境,压缩有螺面积,降低钉螺密度,杀灭感染性钉螺,尽量减少人畜接触疫水的机会,有效切断传播途径。要加强疫区和有传播潜在危险地区的疫情、螺情监测工作,坚决防止疫情输入、流行和蔓延。
(六)严格疫区大型建设项目卫生学评估。在血吸虫病疫区大型建设项目规划和开工前,建设单位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规定,向当地卫生部门申请对施工环境进行卫生学调查与评估,并根据卫生部门的意见,采取必要的预防控制措施。对未进行卫生学评估的项目,有关主管部门不予立项和办理开工手续。开展卫生学评估和施工中采取的血吸虫病预防控制措施所需经费,应纳入建设项目预算。
(七)大力推进群防群控和联防联控。各地要通过基层组织培养血防骨干,逐步形成群众血防基本队伍,营造浓厚的群众性血防氛围;结合爱国卫生运动,积极组织血防公益活动和义务劳动,动员群众改造生活环境、查螺灭螺;针对中小学生、农村家庭主妇和渔民、船民等经常接触疫水的重点人群,大力开展血防健康教育,加快普及血防知识,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引导疫区广大群众改变传统的耕作、种植和养殖方式,培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要按照国务院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加强与湖区省份的沟通联系,逐步建立区域性血吸虫病联防联控机制,促进湖区5省形成联防联控的血防工作局面。
三、进一步完善血防经济政策
(八)保证血防工作必要的投入。各级政府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和分级负担的要求,将血防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确保及时足额拨付。省财政逐步增加血防专项经费,对综合治理工程项目以及人员培训、健康教育、查病治病和购买灭螺药品等给予补助或奖励。各级财政要相应作出安排,保证血防工作必要的投入。从2005年起,调整各级财政血防经费分级负担标准,对未达到传播控制标准的地区,省辖市财政按常住人口每人不低于0.8元、县(市、区)财政按每人1元安排血防经费;对达到传播控制和阻断标准的地区,市、县级财政以流行乡(镇)为单位,分别按每人0.5元安排血防经费。积极引导企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血防工作,加快形成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经费的投入体制。加强对血防资金的监管和审计,保证专款专用,提高使用效益。
(九)保证灭螺用工。疫区村民有义务对生产生活区开展灭螺,灭螺义务工可由村民委员会通过“一事一议”程序确定。有条件的地区可积极探索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行灭螺工程招标管理,由符合条件的机构组织实施。
(十)积极救助治疗血吸虫病患者。已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疫区,要将血吸虫病患者的治疗费用纳入医疗救治范围,按有关规定对符合救助条件、生活困难的血吸虫病患者实行医疗救助。未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的疫区,要对生活困难的血吸虫病患者实行临时救助措施,所需费用由地方财政承担。动物血吸虫病检查及治疗费用由省财政和地方各级财政分担。
四、认真抓好血防队伍建设和科技创新
(十一)加强血防专业队伍建设。疫区各级政府要把包括动物血防在内的血防专业机构建设,纳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范围,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内配备能开展防治技术指导、及时有效处理疫情的血防工作人员。在疫情尚未控制的地区,按规定配备血防专业人员,乡镇防保所有专人负责血防工作。加强对血防专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积极开展新知识、新技术培训,全面推行定岗定员、全员聘用、竞争上岗,加快建设一支作风优良、技术过硬、精干高效的血防工作队伍。
(十二)加快推进血防科技创新。根据血防工作需要,组织开发高效低毒的人畜预防治疗药物和灭螺药物,开展疫区养殖模式与技术研究。整合科研资源,组织跨部门、跨学科攻关,加大以改善灭螺环境为主的防治策略和区域性综合防治关键技术研究的力度。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注重引进国外先进理论和技术,推广应用国外优秀科技成果,不断提高血防工作水平。
五、切实加强对血防工作的组织领导
(十三)落实政府责任。做好血防工作,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疫区各级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血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血防工作纳入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摆上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与公共卫生建设紧密结合,统筹规划,周密部署,狠抓落实。要建立健全血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血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述职制、疫区防治工作定期通报制和“春查秋会”等制度,确保血防工作职责任务到位、政策措施到位、经费投入到位。各级领导要转变作风,深入防治工作一线,面向疫区基层和群众,及时研究解决防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十四)明确部门职责。各级血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认真做好本部门承担的血防工作,努力形成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卫生部门要认真抓好人群查治病、疫情监测和技术指导工作,研究制订血防政策措施。农林部门要大力开展开发性灭螺和动物血吸虫病及其他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工作。水利部门要将血防工作纳入江河及湖泊建设统一规划,结合工程建设开展防治工作。发展改革、财政、教育、科技、民政、建设、宣传等部门都要把血防工作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主动承担任务,落实相应措施,为血防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十五)加强执法监督。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加强对血吸虫病重大疫情报告和应急处理,逐步规范家畜交易市场管理。大力开展血防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修订和完善血防地方法规规章,加快构建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各级血防工作领导小组要每年定期组织成员单位对血防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检查,促进血防工作稳步健康发展。
二○○四年七月三十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乡镇禁毒与艾滋病防治工作意见
各位领导,同志们: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县禁毒与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精神,下面,我就如何做好我乡禁毒与艾滋病防治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切实做好禁毒与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
随着日益严重的毒品问题和艾滋病流行蔓延的态势,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乡党委和政府对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工作极为重视,建立健全了禁毒和
防治艾滋病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明确了禁毒和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方法步骤和工作措施。近年来,我乡积极组织宣传、广电、科技、教育、计生、卫生、派出、防保等人员开展了大规模的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为遏制毒品与防治艾滋病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取了明显的成效。但是由于宣传形式单一,宣传教育不够广泛深入,与实际需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工作仍然十分艰巨。因此,我们要认清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宣传教育工作作为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工作的治本之策,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在宣传工作的高度、深度和力度上下功夫,切实把全乡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做实、做好、做出成绩。
二、明确目标,把握重点,扎实开展全民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工作
根据各级党委和政府关于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工作的总体部署,认真落实好《XX县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实施方案(2005—2007年)》和《XX县防治艾滋病宣传工作实施方案(2005—2007年)。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关于打好禁毒和防治艾滋病人民战斗的重要批示精神,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广泛动员全社会积极投入到禁毒和防治艾滋病的人民战争中来,促进我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证。
(二)总体目标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州、县党委、政府的要求,在全乡范围内,广泛动员社会力量,采取多种形式,更加广泛、深入和持久地开展全民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及相关的性病和无偿献血知识的普及及宣传,在人民群众中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改变不健康的行为方式;同时,反对社会歧视,倡导相互关爱的道德风尚,为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全民毒品预防知识和防治艾滋病知识晓率,到2006年底,达到65。到2007年底,达到80以上。使群众防治艾滋病的常识和自我防护意识明显增强。
(三)工作原则
1、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大力开展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工作。
2、坚持经常性与重要时段集中性相结合的宣传教育活动。
3、对一般人群以普及知识为主,对高危人群以结合干预措施的宣传教育为主。
4、重点好做农村和青少年、妇女及流动人群的宣传教育工作。
5、认真把握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政策性。
(四)主要任务和措施
1、充分利用大众媒体,广泛宣传禁毒和防治艾滋病知识
乡微波站要在“6·26”国际禁毒日、“12·1”世界艾滋病日、“6·14”国际献血日、“10·1”《献血法》纪念日前后每天播出不少于一次的禁毒、防治艾滋病和献血的相关知识,在每年6月科技宣传活动周中,进行禁毒和防治艾滋病知识宣传材料的发放及相关知识的宣传。
2、加强培训,充分发挥宣传教育骨干的作用
乡分管宣传副书记、宣传委员、防保站站长、文化站站长要负责完成乡、村、组三级宣传骨干的培训工作。针对辖区居民和流动人口现状,各村委会设立1名宣传员,由计生宣传员兼任,宣传员要认真履行职责,以各种形式做好辖区的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并负责做好宣传资料的发放和张贴工作。
3、加强对农村人群的宣传,充分发挥基层宣传网的作用
计生、卫生、民政等部门,要在开展部门的工作中,利用工作之便,做好禁毒和防治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工作,提供适合农村人口的知识手册和宣传材料,充分发挥部门的职能作用和宣传服务工作。在街天,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禁毒与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
4、继续加强学校的宣传教育工作
将毒品预防教育和预防艾滋病及其相关知识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学要对新生发放禁毒和艾滋病健康教育宣传材料,每学年开设禁毒和预防艾滋病专题知识讲座不少于4次,无偿献血知识讲座不少于2次;小学高年级段在健康教育课程中加入禁毒和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内容;全乡各中小学校学生毒品“五知晓”知晓率、防治艾滋病及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要达到95;学校负责安排学生向其家庭成员进行毒品预防知识和防治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各学校要组织开展好“中小学生毒品宣传教育活动”、“不让毒品进我家活动”,努力实现“学生不吸毒、校园无毒品的目标”。
5、针对青少年、妇女、流动人口、高危人群和脆弱人群的特点,深入
第五篇:苏政发〔2011〕40号《江苏省政府关于调整征地补偿标准的通知》
江苏省政府关于调整征地补偿标准的通知
苏政发〔2011〕40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为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和长远生计,省人民政府决定,调整提高征地补偿标准。现通知如下:
一、调整提高征地补偿标准
全省统一按照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确定土地补偿费标准。
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最低标准,一、二、三、四类地区分别为每亩24000元、21000元、18000元、16000元。征收建设用地的土地补偿费,按照征收农用地土地补偿费计算;征收未利用地的土地补偿费,按照征收农用地土地补偿费的0.5倍计算。
征收农用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被征地农民人数计算。需要安置的被征地农民人数,按照被征收农用地的数量除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征地前人均占有农用地的数量计算。每一名需要安置的被征地农民,其安置补助费最低标准,一、二、三、四类地区分别为每人26000元、23000元、17000元、14000元。征收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不支付安置补助费。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征地补偿,原则上执行我省规定的征地补偿标准,如国务院规定标准高于我省,执行国务院规定标准。征收采煤塌陷地的补偿标准另行制定。各市人民政府根据上述规定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具体标准作出相应调整,不得低于省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同时,根据《江苏省土地管理条例》规定,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具体标准作出相应调整,调整后报省人民政府备案,并向社会公布。
调整后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最低标准从2011年4月1日起实施。在此之前经依法批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项目,按原征地补偿标准执行。
二、确保征地补偿费落实到位
各地要严格执行征地补偿资金预存制度。在征地报批前,市、县人民政府要将征地补偿费用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中政府出资部分存入征地补偿资金预存专户。认真执行征地报批前告知、听证、确认程序和征地批准后的两公告一登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等程序。征地补偿费必须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个月内全额支付,不得分期支付。被征地农民家庭承包地被征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如未能调整其他质量和数量相当的土地给其继续承包经营的,必须将不少于70%的土地补偿费支付给被征地农民。被征地农民选择货币安置的,安置补助费必须按时全额发给农民,严禁克扣、侵占、截留、挪作他用。对不按规定支付补偿安置费用,或克扣、侵占、截留、挪作他用的,一律依法严肃处理。各市要建立健全征地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变动情况适时进行调整。
三、切实做好征地补偿安置工作
调整提高征地补偿标准,确保征地补偿费支付到位,事关被征地农民切身利益,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全局。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征地补偿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依法履行有关程序,切实做好征地补偿安置各项工作。要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各级人民政府与各有关部门依法征地、依法补偿安置的自觉性,充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要认真做好新老征地补偿标准的衔接,妥善解决实施过程中的有关问题,确保新的征地补偿标准顺利实施。要严肃纪律,规范土地审批管理,不允许在新的征地补偿标准实施前突击批地,不允许采取变通的方式降低补偿安置标准、延迟支付补偿安置费用。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对征地补偿安置工作的管理,确保征地补偿安置落实到位。
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五日
金坛市征地房屋拆迁安置及地上附着物补偿管理办法 金坛市人民政府 字体:大 中 小
文号:坛政发[2005]92号 发布日期:二OO五年十月二十一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征地过程中房屋拆迁补偿及地上附着物补偿管理,维护征地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本市各项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及《常州市征地房屋拆迁安置及地上附着物补偿管理办法》(常政发[2004]183号文件)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征用集体土地涉及房屋拆迁安置和地上附着物补偿(以下简称征地拆迁),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是本市征地拆迁的主管部门,对本市征地拆迁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规划、建设、劳动、物价、审计、财政、公安、工商等部门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互相配合,保证征地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
各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具体实施所辖区域内的征地拆迁工作。第四条 征地拆迁人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对被征地拆迁人给予补偿、安置;被征地拆迁人应当在规定期限内搬迁腾地,不得阻挠、妨碍征地拆迁的实施。第二章 征地拆迁管理
第五条 征地拆迁程序:
(一)建设单位向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建设用地申请,依法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人民政府发布征用土地公告;
(二)被征地拆迁人在规定期限内持土地、房屋权属证书到指定地点办理征地拆迁补偿登记;
(三)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征用土地方案,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予以公告,听取被征地拆迁人的意见;
(四)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方案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五)征地拆迁人会同有资质的房地产评估机构对被拆迁房屋及附属设施进行调查和评估, 公示被征地拆迁人的房屋面积、评估价格、补偿金额等情况;
(六)征地拆迁人与被征地拆迁人协商并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进行补偿安置;
(七)实施房屋拆除。
第六条 房屋面积:以土地、房屋权属登记证书上载明的建筑面积为准;权属证书载明的建筑面积与实际面积不一致的,以有权部门确认的实测面积为准。
第七条 房屋用途:以土地、房屋权属登记证书上标明的用途为准;权属证书上未标明用途的,以权属档案中记录的用途为准;未办理权属登记的,以有关部门批准的建房手续规定的用途为准。
第八条 征地拆迁中拆除违法建筑及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不予补偿。
第九条 征地拆迁范围确定后,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书面通知规划、建设、工商等有关部门暂停办理下列相关手续:
(一)新建、扩建、改建房屋;
(二)改变房屋和土地用途;
(三)房屋转让、抵押、出租;
(四)以拆迁房屋为注册地址的工商营业执照。
暂停期限不得超过1年,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延长暂停期限不得超过1年。
第三章 住宅房拆迁补偿与安置
第十条 拆迁住宅房,城市规划区内原则上采用统一建公寓房安置方式,以货币安置方式为补充;城市规划区外可采用统一建公寓房安置、统一复建、货币安置等方式,具体采用何种方式由镇人民政府提出方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安置房的建设由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向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申请,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第十一条 被拆除房屋按照重置价结合成新予以补偿,重置成新价经有资质的评估机构按照征地房屋拆迁重置价格标准、房屋结构、使用年限、年折旧率对照表和房屋成新评定对照表,进行评估后确定。具体标准见《金坛市征地房屋拆迁补偿评估技术细则》。
第十二条 采用统一安置方式的,其房屋拆迁补偿金额计算公式为:
被拆除房屋重置成新价(单价)×房屋建筑面积×110% 采用统一复建等方式的,其房屋拆迁补偿金额计算公式为:
被拆除房屋重置成新价(单价)×房屋建筑面积×100% 第十三条 统一安置房、统一复建房的建安价经市物价部门核准后,由被征地拆迁所在地的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予以公布。
第十四条 征地房屋拆迁安置对象和人口的确定:
(一)户口和合法房产在征地拆迁范围内,并在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常住人员,属征地拆迁安置对象。
(二)被征地拆迁人的家庭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成员,可列入安置人口:
1、原有常住户口的现役军人及配偶(不包括在外地定居或已享受过购买经济适用房和住房购房补贴的);
2、原有常住户口的在读大中专院校学生;
3、原有常住户口,正在劳教和服刑的人员;
4、户口在本市工作单位,其他地方无住房,实际居住在被拆迁房屋内的人员;
5、一方家在拆迁范围,户口在外地的配偶;
6、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应当列入拆迁安置的其他人员。
(三)被征地拆迁人的家庭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成员,不列入安置人口:
1、租住、借住拆迁范围内房屋的;
2、因入托、入学等原因,户口报在拆迁范围内的;
3、已享受过住房购房补贴的人员;
4、户口虽在拆迁范围内,但在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不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
5、按照有关政策规定不属于征地拆迁安置的其他人员。
第十五条 征地房屋拆迁按统一建公寓房方式安置的,按照最接近原则确定安置房面积。
安置房面积不超过原拆除房屋面积或人均40平方米的,公寓房价格按建安价加楼层差价结算;安置房面积超过原拆除房屋面积且超过人均40平方米的,超出部分公寓房价格按市场价结算。
被拆除房屋面积大于统一安置房面积的部分以及拆除房屋后不需要安置的,实行货币化补贴,补贴的标准为:安置房区域内安置房市场价与被征地拆迁人应承担的建安价之间的差价。
第十六条 擅自将住宅房改为非住宅房的,或者将住宅房屋出租(借)给他人作非住宅房使用的,拆迁时仍按住宅房处理。
拆除出租(借)的住宅房,征地拆迁人对租(借)用人不予补偿安置。
第十七条 拆除住宅房,征地拆迁人以现房安置的,不支付临时安置补助费;安置房为期房,被 征地拆迁人自行解决住处的,征地拆迁人应当支付在过渡期限内的临时安置补助费;被征地拆迁人使用拆迁人提供的周转房的,拆迁人不支付临时安置补助费。
拆迁过渡期限从被征地拆迁人搬家腾空房屋之日起计算。统一复建的过渡期限最长不超过12个月;统一安置的过渡期限,最长不超过18个月。因拆迁人的责任超过过渡期限的,对自行过渡的拆迁人,应当自逾期之月起将临时安置补助费增加1倍。
第十八条 被拆迁房屋的搬迁补助费、临时安置补助费和电话、有线电视、空调机、燃气移位费等,具体标准见附件一。
第十九条 搬迁激励措施:
(一)实行谁先腾空让房,谁就优先选择安置房的原则;
(二)签字、腾空让房奖励费:以拆迁补偿安置公告规定的奖励起始日期为准,对在20日内签字、腾空让房并交出被拆迁房屋钥匙的被征地拆迁人予以奖励。具体奖励标准为:
1、在1-10天内签字并腾空让房验收合格的,享受签字奖励费2000元/户,腾空让房奖励费20元/平方米;
2、在11-15天内签字并腾空让房验收合格的,享受签字奖励费1000元/户,腾空让房奖励费10元/平方米;
3、在16-20天内签字并腾空让房验收合格的,享受签字奖励费500元/户,腾空让房奖励费5元/平方米。
第二十条 征地拆迁涉及房屋附属设施(包括装修)补偿的,按照征地拆迁房屋装修及附属设施补偿标准进行评估补偿。具体标准见《金坛市征地房屋拆迁补偿评估技术细则》。
第四章 非住宅房拆迁补偿与安置
第二十一条 拆除集体公益事业用房的,由拆迁人按照拆一还一的原则予以复建安置;不需要复建安置的,按被拆除房屋原面积重置价给予补偿。
第二十二条 拆除企业生产用房和企业非生产用房后需要复建的,按被拆除房屋的重置价格结合成新给予补偿;不需要复建的,按被拆迁房屋面积的重置价格给予补偿。
第二十三条 拆除营业用房,属经有权部门批准的临时建筑未到期的,按被拆除房屋的重置价格结合成新的50%给予补偿;属永久性合法建筑的,按被拆除房屋的重置价结合成新的200%给予补偿。第五章 地上附着物补偿
第二十四条 征用土地时对地上附着物的补偿,按照本办法附件二的标准予以补偿。
对本办法附件二未列的地上附着物补偿项目,应当按照重置价结合成新的原则,由征地拆迁人与被征地拆迁人协商补偿,协商不成的,按评估机构的评估价给予补偿。
第二十五条 被征用土地上的坟墓,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以公告形式通知坟主限期迁移。逾期未迁移的,视为无主坟,由用地单位深埋处理。
第二十六条 自征地调查进场之日起,在征地范围内突击建设、栽植的地上附着物不予补偿。
第二十七条 征地范围内地上附着物补偿费按产权归属支付给合法产权所有人。产权不明的,由有关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代结算管理。第六章 罚则
第二十八条 被征地拆迁人或房屋承租人故意弄虚作假、以欺骗手段获取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款的,予以追回并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责任。
被征地拆迁人辱骂、殴打征地拆迁工作人员,阻挠征地拆迁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 负责实施征地拆迁的工作人员在征地拆迁过程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一:
金坛市征地房屋拆迁搬迁补助等费用的标准
一、搬迁补助费
搬迁补助费具体标准为:每产权户500元。实行产权调换,安置期房的按两次计算。
二、临时安置补助费
对自行过渡的被征地拆迁户,按拆除房屋原面积每平方米3元/月计算。
三、对被征地拆迁人因拆迁产生的电话移机费、有线电视安装费根据相关部门公布的标准执行,需过渡的按两次计算;空调、太阳能热水器移装费按150元/台标准计算,需过渡的按两次计算;燃气移位费,凭发票足额支付。
附件二:
金坛市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
一、菜地钢管、砼大棚,每亩5000元;竹、木简易大棚,每亩2000元(实际补偿时,按使用情况进行折旧)。
二、混凝土结构地下管渠(有钢筋),根据管径大小分级补偿:
(一)直径60厘米以下的,每米180元;
(二)直径60厘米以上(含60厘米)至100厘米以下的,每米260元;
(三)直径100厘米以上(含100厘米)的,每米330元。
三、明渠,根据结构分类补偿:
(一)砖混结构明渠50厘米以下的每米55元;50厘米以上(含50厘米)至80厘米以下的每米65元;80厘米以上(含80厘米)的每米75元;
(二)水泥板明渠60厘米以下的每米40元;60厘米以上(含60厘米)至100厘米以下的每米60元;100厘米以上(含100厘米)的每米80元。
四、河(鱼)塘护坡设施补偿:
(一)水泥板护坡每平方米20元;
(二)石驳岸每立方米190元。
五、道路补偿:
(一)泥石路厚度10厘米的每平方米6.5元,厚度20厘米的每平方米13元;
(二)沙石路厚度15厘米的每平方米17元,厚度20厘米的每平方米21元;
(三)混凝土路厚度15厘米C25每平方米40元。
六、其他设施:
(一)室外水泥地每平方米10-12元,室外砖地每平方米8元;
(二)围墙(连墙基):
1、空斗围墙每平方米15元;
2、实砌围墙无压顶每平方米25元;
3、实砌围墙本瓦压顶,每平方米35元;
4、实砌围墙玻璃瓦压顶,每平方米45元。
(三)水井:
1、砖砌井每口350元;
2、钻眼井每口150元。
七、坟墓迁移费标准:
(一)棺木每只450元;
(二)骨灰盒(缸)每只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