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借力足球运动,助推学校发展
借力足球运动,助推学校发展
----安丘市大盛镇大盛小学校园足球运动开展情况汇报
2015-4-22
一、学校办学特色日益鲜明,社会影响广泛深远。
安丘市大盛小学坐落在素有“中国桑蚕之乡”美誉的大盛镇,万亩桑田,风景醉人,民风淳朴,底蕴深厚,古安丘八大景之一的牛沐古寺钟声穿越千年,历久弥新。学校现有教学班22个,在校生1100余人,教职工62名,其中,高级教师2人,一级教师40名,二级教师19名,中青年教师占80%以上,山东省优秀教师1人,安丘市优秀教师2人,潍坊市级教学能手2人,县级教学能手12人,教学新秀3人,学科带头人3人。
学校立足“质量立校,特色亮校,文化强校”的办学理念,以“构建人文活力校园,打造特质鲜明学校”为办学目标,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特别是近几年来,学校以“经典诗文大诵读”和“故事课堂”为办学突破口,坚持诵读与育人并重,传承与创新并举,使学校有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扎实的育人效果。
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安丘市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和综合督导先进单位,古诗文大诵读研究先后获得“安丘市重大教育教学问题行动研究成果二等奖” “安丘市教学类燎原奖一等奖”、“省教科研成果一等奖’,学校被省教研室确定为山东省“阅读中外经典,享受读书乐趣”实验学校。《中国教育报》《现代教育报》《大众日报》《潍坊教育》潍坊教育信息港等新闻媒体先后对学校该做法给与了报道。
因去年开展的“故事课堂”效果显著,学校在“2014年潍坊教育盛典”评选中获得“课堂改革创新校”称号,并在2014.12.29日召开的潍坊市小学教学
工作会上提供题为《经典诗文大诵读课程的研究与实践》的会议交流材料。
学校一直重视艺体教学,在完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克服师资困难,开展了多个学生社团,并通过家委会等多种途径开展公益活动,邀请有特长的家长到校担任社团辅导老师,使学生人人掌握了一项艺体特长。
鲜明而持久的做法使我们这所山区农村学校的办学特色日益凸显,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社会影响广泛深远。
二、校园足球行动迅速,训练活动有序进行(一)思想重视、行动迅速
校园足球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学校高度重视,迅速采取行动,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并安排专人直接保靠足球项目建设工作。认真研究相关文件的精神,制定学校足球教育发展规划。同时投入专项资金、多措并举,健全了场地器材设施,建设了3600多平米的草坪足球场,大小足球架等。积极开展了体育报传统项目的专项建设工作。
在硬件设施完善的同时,学校更注重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学习培训,并安排专门教师到潍坊和安丘参观学习,从而大大提高训练水平。(二)多措并举,有序训练。
1、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校园足球相关文件的基础上,制定了学校的体育传统项目三年发展就规划和相应的规章制度,并列入了学校的教育发展三年规划和学期工作计划。
2、科学、合理地开设了体育课程。
做为乡镇学校,我们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的情况下,在体育课中,增加了大量关于足球的内容;同时,利用下午活动课时间开展足球活动,真正为普及提高足球水平奠定了基础。
3、高度重视足球训练活动。
成立了不同年龄层次的训练队,为每个队员建立了个人档案,切实保证了每周3次以上的训练量。足球教练对不同层次的训练队,制定针对性的训练辅导计划,提升学生对足球运动乐趣。
.抓普及。各班成立 7 —8 人的足球运动小组,每小组有一个以上足球,利用课余时间经常参加活动。班主任、体育教师做好分组、辅导和组织活动等工作。
.抓基础。利用体育课、体育活动课、大课间等时间进行足球基础教学活动。将户外活动课的内容重新进行编排,让学生开展以足球运动为主的体育活动。
.抓考核。每学年末学校安排一次学生足球水平考级测试,作为评定学生参加足球训练的阶段性成果的依据,同时开展评优奖惩活动。
4、精心组织、各类足球竞赛活动。
定期举行班级之间的足球联赛和亲子足球活动,家长足球比赛等等大众足球普及活动。
5、校园足球文化方面。
学校利用开展足球手抄报设计评比、小组对抗等活动及利用宣传栏宣传学校足球,使校园内的足球氛围不断地高涨。同时,营造浓厚的足球运动氛围。向广大家长宣传创设足球体育特色项目和学生参加足球运动的重要意义,以得到家长充分的支持。建设以足球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学校宣传板设有“足球专栏”,红领巾广播站每周定期播放有关足球的节目等等。
(三)发挥资源,以球育人
(1)以球辅德,促进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形成
足球作为一项竞技运动项目,既需要整个团队的通力合作,又需要队员们遵守一定的球场规则,还需要队员们既能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又能勇敢地面对挫折。足球运动真正能锤炼人,使队员们养成遵守行为规范、积极向上、团结合作、相互帮助的良好品质。队员们在快乐的足球活动中,快乐参与、快乐体验、快乐成长。
(2)以球健体,促进队员们强壮体魄的形成
足球运动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是十分有益的。球场上的奔跑,运球盘带,各种动作技巧等是平时刻苦训练的积累,足球游戏等都能活跃身心。足球运动使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反应能力以及身体素质都有明显提高,学生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等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3)以球促智,带动学生文化课的学习。
强健的体魄是学习的基础,凭借学生在足球运动中养成的良好的意志品质更能促进其智育的良好发展。
(四)足球活动的成效
通过足球活动的开展,我们真正的明白了足球运动不仅强健体魄,更能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集体协作精神、勇于拼搏、坚忍不拔的的意志品质。它在带给学生精神快乐和心灵愉悦的同时,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一生发展,对我校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传承已有特色项目,突出校园足球运动。
(一)依托学科教学,持之以恒的开展好“古诗文大诵读”和“故事课堂”研究,总结成果,创新做法,增强学生人文素养,全力追求“构建人文活力校园,打造特质鲜明学校”的办学目标。
(二)以社团活动为载体,推动校园足球发展
为了凸显学校足球教育活动,继续加大以社团活动为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比赛活动,提高校园足球的发展上档升级。
1.举行班级之间的足球比赛和足球特色周
(1).为了给学校增添更浓的足球氛围,给学生更多的比赛机会,每年的校级学生足球赛采用联赛的形式。由四、五、六年级各班组织训练参加,比赛采用5人制制足球比赛;一—三年级比赛项目设置趣味足球比赛。(2).为了凸显学校足球教育活动,展示学校足球教育的成果,每年确立一个星期为“足球特色周”,开展一系列的足球活动。如足球运动动员大会、学生足球才艺展示、年级全明星对抗赛、师生足球交流、各种荣誉陈列、足球知识讲座、嘉宾来校指导、评选各类先进等。以促进学校足球水平的发展,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办学品位。
2.开展足球运动的教育科研活动促进特色创建工作
(1).鼓励全校教师开展足球运动的教学研究和科研探索活动,尝试、实验多种可行的教育教学和训练指导方法,及时总结反思,经常探讨研究,交流科研成果,申报足球科研课题,推动学校足球运动向纵深发展。
(2).尝试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选择编排适当的足球内容插入体育课中,积极开发体育教学校本教材,形成体育教学特色。
(三)制定三年发展规划目标 2015年目标
1.通过对足球的宣传,让学生及学生家长认识了解足球。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接触足球,便于发现、选拔条件优秀的学生组建学校足球队。以班级单位组建班队,安排固定的时段,进行练习,为校队建设夯实基础,并营造特色氛围。2.加强与上级部门联系,请求给予技术,硬件设施支持。3.抓好基础训练,根据学生身心规律抓好意志品质。2016年目标:
1.开展体育课程的校本化研究,逐步开展以足球为特。2.通过比赛取得优异的成绩,扩大影响力,并提高学。3.加强技术动作的训练要求、加强理论学习。
4.抓好基础训练,根据学生身心规律抓好意志品质,专项技术和一般身体训练。2017年目标
开展体育课程的校本化研究,逐步开展以足球为特色的体育教学。
(四)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提供专业支撑
鼓励体育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足球技能培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为下部校园足球的深入开展提供专业支撑。开展足球运动的教学研究和科研探索活动,尝试、实验多种可行的教育教学和训练指导方法,及时总结反思,推动学校足球运动向纵深发展。
第二篇:借力第一书记助推浦东创新(最终版)
借力“第一书记” 助推浦东创新
浦东社区5月25日讯(通讯员:郭凤玲、摄影:王丽楠)5月25日下午,临河街道党工委选派的浦东社区“第一书记”关宇,联络员杨华科长到社区履职。为了尽快开展社区工作,“第一书记”明确了职责,仔细研究了社区当前的重点难点问题、四项清单和五个精细化的工作措施等,为社区工作有序开展、发展创新打开新局面。
浦东社区
二○一八年五月二十五日
第三篇:借力发展的成功实践
借力发展的成功实践
----平舆县东西合作发展成就回顾和经验总结
平舆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 孔保川
2000年撤地设市以来,是驻马店市加快发展的十年,也是平舆县抢抓机遇、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发展的十年。10多年来,平舆县委、县政府抢抓东西合作这一历史机遇,始终坚持把东西合作和招商引资作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突破口,确立全部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以发展工业为主导,发展工业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上项目以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和实施回归工作为主要途径,以优化环境、强化服务为主要手段这一发展思路,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解放思想,务实苦干,取得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可喜成就。止目前,我县东西合作成功签约项目687个,履约项目619个,履约率90.1%;合同总投资195.9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63.8亿元,资金到位率83.6%。通过十多年的培育,我县基本形成了以农产品加工、医药生化、皮革制品为主的三大支柱产业,成为平舆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撑,东西合作落地企业交纳税收占全县税收收入的比重达60%以上。
东西合作带来的显著变化:
——思想观念明显转变。以项目建设为中心,大力实施东西合作、发展工业经济已成为全县干部群众的共识,广大干群的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时刻盼发展、想发展、谋发展,增强了机 1
遇意识、创新意识、开放意识,坚定树立“你办厂我服务,你发财我发展”的思想。
——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实施招商引资以来,民营经济迅速膨大,形成了农产品加工、医药生化、皮革加工等支柱产业,提高了工业化水平,提高了以工带农、以工补农的能力,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连续几年来一直位于全市前列,今年上半年增幅仍保持全市第一位,全省前20位。
——城镇化水平明显提升。平舆县委、县政府以东西合作为载体,大力发展工业经济,把产业集聚区纳入县城总体规划,通过建设产业集聚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拉大了城市框架。县城建成区面积由1998年的4.25平方公里,提高到目前的14.9平方公里,县城区人口由1998年的5.14万人,增加到目前的16万人。先后荣获了全国东西合作示范先进县、中国建设工程防水之乡、中国车舆文化之乡、国家卫生县城、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等称号。
——县域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84.24亿元,是1998年的5.2倍,连续四年增幅位居全市9县第一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1998年的4539万元增长到2009的2.22亿元,总量位居全市第3位,增长速度连续四年居全市第一位。
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创新招商手段,拓宽东西合作渠道。
平舆县把招商引资当作带动县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不断创新招商手段,以领导带头、全员参与、市场动作的方式,积极组织实施科学招商、责任招商、代理招商、洽谈会招商等活动,采取围绕支柱产业招商、以商招商、以情招商等方式,不断拓宽东西合作渠道。并制定出台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通过多种渠道发布招商引资信息,依托天地防水防潮公司设在全国大中城市的26个分公司,组织平舆籍在外党政、经济、文化方面的成功人士作为招商引资大使,充分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营造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提高平舆对外开放的区域竞争力。
二、筑巢引凤,建设产业集聚区,搭建东西合作平台。平舆县立足农副产品资源大县优势,借助东西合作平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率先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建设标准厂房筑巢引凤,着力打造我县比较优势,解决了我县没有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的瓶颈问题,探索出了一条农产区工业化新路子。目前,产业集聚区已建成面积3.2平方公里,落户工业企业267 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0家,用工2万多人。我县产业集聚区被命名为国家小企业创业基地、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省民营科技园区,进入全省产业集聚区50强。
(一)科学规划,搭建平台。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设立占地8.17平方公里的产业集聚区,建设标准厂房,实行统一规划、设计、招标、施工和管理,厂房、办公楼、宿舍楼、厂区道路、高压线路、通讯线路、供水主管道布局合理,功能配套。
目前,已在产业集聚区内统一建设101套标准厂房,建筑面积达到35万平方米。
(二)创新机制,多方融资。一是经营土地融资。对县城区违法占地、闲置用地依法收回,对经营性用地进行公开出让,盘活土地资源,投入产业集聚区建设。二是面向社会筹资。鼓励引导外出务工成功人士投资标准厂房建设,共向社会筹集建设资金
2.8亿元。三是通过投融资平台融资。成立政府财政出资控股的产业集聚区投融资有限公司和华嘉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同时出台政策对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金融机构给予重奖。
(三)培植支柱,壮大产业。我县把做大做强支柱产业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总抓手,做大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坚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向优势产业集中,形成以惠成皮革集团为龙头的皮革加工产业,以康博汇鑫为龙头的农产品加工产业,以酷雷生物科技、欣达化工、华翔药业为主体的医药生化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扩大企业规模、提升企业品牌。
(四)亲商惠商,引凤入巢。一是强化服务。成立县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为企业提供工程建设、物业管理、信息咨询、招工培训、贷款担保等各项服务。二是引凤入巢。完善政策,严格奖惩,全方位、多渠道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三是制定土地优惠政策、财政扶持政策、纳税奖励政策、税费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入住标准厂房。四是强化督导。对产业集聚区项目实行一月一督导,一月一通报,促进了产业集聚区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扎
实推进。
三、打造“人和”优势,营造宽松的投资环境。
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意识,把加快发展的着力点放在“人和”上。一是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创新工作机制,实行“干部沟通零距离、承办单位处理反馈零距离、职能部门落实整改零距离”工作法,坚持执政为民,做到求真务实,秉承特事特办的服务宗旨。二是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深入开展争创“优质服务窗口”活动,全面落实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严格执行“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效率,让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办全办好各种证照,并协调有关部门按最低标准收费,让企业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三是深入企业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在建设、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四是打造和谐的生产环境。严厉查处“四乱”行为,严格落实“企业25天宁静日”。组织企业法人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的行风评议活动,在全县形成了“企业至上”的良好氛围。
四、创新工作机制,激发东西合作内在动力。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我县成立了东西合作签约项目落实领导小组,组长由县主要领导兼任,具体负责协调东西合作签约项目的落实,保证签约项目的实施及资金按计划到位,提高签约项目的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
(二)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一是实行签约项目县领导分包制度。县分包领导亲自了解、掌握签约项目进度,及时协调解
决遇到的问题,并每季度向县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汇报一次工作进度。二是实行签约项目联系服务制度。各签约项目服务单位指定专人负责,及时了解投资方信息,做好全程服务。三是实行签约项目履约备案制度。四是实行签约项目履约督查制度。县委、县政府办公室负责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项目履约工作进行跟踪督查,每季度督查一次,并将督查结果作为项目考核的主要内容。
我县以东西合作为契机,取得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可喜成就。今后,将继续以东西合作为平台,抢抓机遇,借力发展,为我县经济实现跨越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第四篇:借力教育信息化 助推镇中大发展
借力教育信息化
助推镇中大发展
东宋镇中 黄国治
东宋镇初级中学是一所普通农村中学,学校位于洛宁县东北部。学校现有 1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47 人,在职教师 42人。近年来,我校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重视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扬。但我们深知,这一切都得益于我县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来,我们在信息化建设的大潮之中披荆斩棘、勇往直前。走出了一条不平凡之路。
一、加大资金投入,搭建教育信息化平台
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局领导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东宋镇中积极落实县局会议精神,大力推动电子白板班班通工程,投资二十余万元为全校十三个教学班配备了电子白板教育设备,为教育信息化建设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2011年,我校投资十二万余元,为全校45岁以下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为教师掌握信息化技术提供了有力支撑;2013年我校投资二万余元,建设校园门户网站,全校接入移动10兆光纤。我校的信息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电子计算机、电子白板系统不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真正融入到了教育信息化大潮之中;2014年5月,我校又投资一万余元,对光纤入网工程进行升级,接入移动50兆光纤宽带,移动宽带信号实现全校园360度无死角覆盖,改变了以往信号卡、顿等现象。2014年6月,我校投资两万余元建设班班通eclass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此同时,在上级的支持下,我校建设了两个电教室,配备了六十余台电子计算机。学生开始走进电教室,走进电子计算机。农村孩子的电脑梦不再遥远,已经成为可能。经过几年的不懈投入和建设,我校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东宋镇中的六百余名师生已经成为信息化教育建设的受益者,他们将在信息的世界里徜徉,在学习的海洋里遨游。
二、加强技能培训,让信息化教学活起来。
天空已经开放,平台已经搭建。但是又一个问题成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拦路虎。农村教育工作者由于条件限制,对电脑知识知之甚少。面对着崭新的机器,先进的设备。他们犹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摸不着头脑。怎样才能让教师迅速掌握电教技能,让教育信息化动起来、活起来,我校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电教培训,实行以点带面。我校率先送教育骨干外出培训。2011年,选派雷小兵老师到郑州参加电教培训;2012年,选派程洪武老师到洛阳参加电教培训;2013选派程广乐老师到洛阳参加电教培训。培训归来之后,组织信息骨干教师对全体教师进行技能培训。并进行过关测试。要求人人练、人人测、人人过关。同时,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参加县局组织的电教培训,多次到实验一中、实验二中参加电教培训。经过长期训练,到目前为止,我校几乎每个教师都能熟练的使用电教设备,并且能够自主设计和制作出有一定水平的课件。人人能上电教课,并且上的有声有色。
2、建设学习制度,实行常学常新。电子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教师的电教技能也必须与时俱进。我校特别重视教师电教技能的更新与学习。学校订阅了《中小学电教》、《电化教育研究》等电教刊物,组织教师学习。我校还规定:每周四晚实行电子集体备课。任课教师相互讨论,相互提高。在学习中教育资源得以整合,教学本领得以提高,极大地促进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给我校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生机。现在我校教师教学的各个环节已与信息化融为一体,密不可分,在备课、上课、检测、总结、分析等各个方面,信息化已成为教学的有效载体。
3、建立督导制度,打造高效课堂。为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我校积极推动课堂改革。从2013—2014学年开始,我校要求电教课要占任教节数的百分之八十。学校统一进行检查、评估,对达不到要求的教师,学校提出批评,进行再教育、再培训。在电教课量的基础上,对电教课质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学校每周组织各个教研组听课,全体教师人人上阵,个个过关。人人都是教师,人人都是评委。按照高效课堂的标准,对电教课的质量、技能、方法、效果进行讨论。直言不讳,不讲优点,只说不足,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在信息化的推动下,我校的高效课堂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快速提高的良性轨道。
三、做好教育信息化管理,确保质量提升。
在电化教学的基础上,我校加大了教育信息化管理的力度。我校利用教育信息化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Eclass班班通综合服务平台的管理功能,整合基础教育信息管理、优化教学质量检测评估管理,着力实现教育管理信息化,提高行政效能,提高教学质量。我校教导处建立了教师档案,对教师教学效果进行数字分析,用数字引领教学,指导教学。每次考试过后,我校及时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将考试成绩制成PPT。分析各位教师的人平分、及格率、优秀率、入围率、校名次、县名次。让任课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成果一目了然。从而激励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升自己的教学效果。同时,各个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对本班学生建立学习档案,实行动态管理。让学生对自己学习的得与失、进与退一目了然,从而更好的找准学习的切入点,大步向前。政教处建立了班级的德育档案,对13个教学班的德育工作、安全工作进行动态管理;校办室利用利用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进行布置、督促、检查、反馈,有力的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提高了工作效率。这一切,都得益于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和发展。这样庞大的工作量,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而现在一切变得轻轻松松,一切成为了可能。
三年以来,东宋镇中的信息化建设从无到有,由弱变强,走出了一条发展之路、改革之路。东宋镇中的教育信息化历程是我县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的一个剪影。我们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县局的坚强领导下,东宋镇中这页小舟将在信息化建设的大潮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东宋镇中的明天会更好,洛宁教育的明天会更好﹗
第五篇:巧借五种文化力助推旅游大产业
巧借五种文化力助推旅游大产业
——关于突破发展光雾山旅游产业的思考
罗尚元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彰显文化,文化推动产业。旅游文化产业是当今世界的黄金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与活力。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四川省南江县光雾山,集生物基因库、多彩文化库、绿色食品库、神州富氧库于一身的资源优势,如何“以文化提升品位、以文化打造特色、以文化展示魅力、以文化推动产业”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实践证明,“巧借五种文化力、推动旅游经济大发展”应该是推进光雾山旅游产业的基本路径。
一、打造自然精品景观,增强生态文化吸引力
吸引力是一个地方旅游业得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基础。旅游不能贪大求全,而在于精品支撑。光雾山景区具有“峰奇、石怪、谷幽、水秀、山绿”五绝为显著特征的生态资源优势,我们要在三个方面着力增强旅游吸引力。一是全力打造精品景点。围绕奇峰怪石的燕子岩山景、云雾缭绕的香炉山云景、原始荒美的万字格险景、瀑潭叠翠的十八月潭水景、生态独特的大小兰沟林景、雄伟壮观的雾凇雪景,着力打造“春赏山花、夏玩山水、秋观红叶、冬戏冰挂”的四季特色鲜明的精品景观;精心培育巴山游击队纪念馆、感灵寺、截贤驿、黑熊沟、大小兰沟等精品景点;规范提升铁炉坝生态观光园、大坝温带植物园、彭家坝休闲美食园等精品园区,不断增添观光旅游新亮点。同时,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做好燕子岩等地理文化开发文章。二是着力包装精品线路。按照“打通大环线、建设内环线、提升连景线”的要求,集中包装好三条精品线路:“彭家坝——燕子岩——截贤驿——感灵寺”、“十八月潭——玉印台——九龙台——陈家山——龙冠台——大小兰沟”、“桃园——巴山游击队纪念馆——贾角山——天然画廊——牟阳古城——温带植物园——黑熊沟——香炉山”等
精品线路,充分展示生态之旅、红叶之旅、休闲之旅、健身之旅的新形象。三是创新推出精品活动。坚持“活动搭台、游客唱戏”的思路,根据物种特性和地理特点,对195 种野生动物(其中国家保护珍稀动物25种)、2300余种物种资源进行分类整合,打造“休闲之旅”“杜鹃之旅”、“红叶之旅”、“戏雪之旅”、“探险之旅”、“生态之旅”和“科考之旅”等主题旅游活动。以游人参与度高的中国·四川光雾山红叶节为平台,进一步扩大旅游知名度,提高市场占有率。
二、经营人文精品品牌,增强历史文化驱动力
旅游业若缺少了人文历史文化底蕴,便失去了个性特色和精神内涵。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汲取地方民俗文化精髓,经营好人文历史品牌资源,驱动旅游业大发展。特别是光雾山景区有返璞归真的民俗文化、可歌可泣的红军文化、荡气回肠的秦汉文化、沁人心脾的红叶文化等资源,赋予了南江旅游文化独特的内涵。一是传承巴人优秀文化精髓。景点是物质形态文化,旅游则是意识形态文化。传承巴人优秀文化,就是要赋予景观引导性的名字和有吸引力的故事,使生态景观与巴人文化相映成趣。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组织专人研究巴人文化。在景点命名、解说上独具巴山、巴人、巴风的特色,让光雾山风景、风物、风景焕发出活力。二是丰富巴山民俗文化特色。重点开发龙灯舞、巴渝舞等典型的民间舞蹈和具有代表意义的竹编、墓刻等民间工艺;做响光雾山山歌品牌,以“巴山背二歌”等为重点,开发“见景唱景、见人唱人”即兴演唱节目,把导游词与山歌有机结合,使光雾山的旅游文化独具特色;开发三句半、方言快板等民间曲艺。以光雾山镇铁炉坝村为重点,彭家坝、大坝为辐射,打造成川东北民俗村庄,再现婚嫁等民俗文化。三是盘活历史文化资源品牌。整合人文景观,注重恢复和张扬。利用声、电、光等先进技术,再现萧何月下追韩信、诸葛亮秣马厉兵牟阳城等场景,开发建设好牟阳古城、截贤驿、米仓古道等旧址,再现历史场景,复活历史瞬间。打响“巴山游击队”品牌,做大铁炉坝的红军文化,建设、管理、经营好巴山游击队纪念馆、将军石、望红台
等红色资源。
三、借力传媒渲染强市,增强产业文化影响力
演艺、影像等传媒文化对旅游业市场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光雾山必须充分借助演艺、影像、网络等传媒文化的强势渲染力度,提高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光雾山品牌影响力。一是借力推介品牌。通过聘请国际或国内的公众人物担任红叶形象大使,或通过比赛评选旅游形象代言人等活动,把光雾山品牌推向世界;通过举办以光雾山山花、红叶、奇山、秀水为主题的全国性文学、书画、摄影大赛,将光雾山的红叶提高到艺术创作和美学鉴赏高度;通过摄制大型电视片和精短广告片,在电视、网络传媒上宣传,提高光雾山的知名度;通过名词名曲名嘴唱响光雾山,提高美誉度。二是名作提升名气。以光雾山为主题,创作诗词曲赋、音乐书画、歌舞表演,创作出对各个旅游群体都具有吸引力的名品佳作。把巴人留传下来的山歌和巴渝舞打造成《树叶吹奏》、《喊山》、《采红叶》等极具卖点的文化旅游文化名节目,借知名文艺作品提升光雾山旅游名气。三是演艺形成产业。深入挖掘民间艺人,传承地方民间绝技,做新以光雾山歌舞团为主体的演艺队伍,创新机制,激发活力,形成产业。把创作出来的文化产品推向市场,把南江丰厚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资源、红军文化资源变成文化商品,扩大市场营销,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增强商品文化转换力
按照“兴办大旅游、带动大产业、拓展大市场、谋求大效益”的思路,开发光雾山特色旅游商品,加大商品文化含量,增强商品文化转换能力。一是深度开发旅游商品。消费在于引导,消费在于出新,消费在于特色,消费在于简易。按“包装精美、携带方便”的要求,对黄羊、银花、茶叶、核桃等绿色品牌资源进行精深加工,培育“产—加—销”一条龙的链条产业;根据游人的消费心理和特性,创新开发旅游消费项目,如品光雾山茶、烤南江黄羊、万字格探险等。同时,抓好以红叶文化为重点的旅游纪念品,开发红叶标本、书签、胸花、卡通等
纪念品,开发红叶邮票、台历、文化衫、发髻、木鞋、手杖等旅游系列用品。开发大理石、青石、花岗石彩雕、石刻。有效的解决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实现国家、企业、百姓三盈的目标。二是加快完善配套服务功能。着力改造景区基础建设,构建“游、购、娱、吃、住、行”一体化的旅游服务格局,建成了光雾山大酒店、枫叶大洒店、金穗宾馆、和平饭店,提升彭家坝农家乐接待能力,完善景区交通、电力、通讯、水利、卫生、娱乐等服务设施,增强景区配套服务功能。三是抓好旅游绿色食品开发。抓好地方绿色食品开发,办好南江黄羊美食节,推介黄羊汤锅、烤黄羊风情火晚会,开发金银花饮品系列;做强做大豆腐干、鱼辣子等桃源乐家乐特色品牌,延伸产业链条;开发蕨菜、竹笋等特山野菜系列,丰富餐饮文化,依托文化支撑旅游企业发展壮大。
五、创新管理文化理念,增强旅游文化提升力
管理是文化的集中体现。按照“高起点规划、高规格开发、高标准建设、大气魄推介、大手笔经营”的理念,创新旅游管理,抓好中国旅游强县、光雾山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和国家地质公园、大小兰沟国家自然保护区申报工作,着力打造原生态旅游品牌。在发展理念上坚持 “三大创新”:一是创新发展理念。光雾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和米仓山国家森林公园有限公司,要按照现代公司管理制度,创新发展理念,拓展市场空间,切实加大资金投入,服务光雾山旅游文化产业大发展。二是创新人才机制。积极营造旅游经营、管理、营销等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搭建人才引进、创业平台,推进旅游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特别是领军人才队伍,努力做到:理念要新,思路要宽,决策要慢,执行要力,成效要显。三是创新管理体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旅游改革,理顺景区管理体制,做大做强旅游企业主体,促进旅游业大发展。按照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完善旅游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在企业融资、市场定位与拓展等方面进行科学管理。在发展思路上坚持三大开发:景观开发,要按照“突出特色、开发亮点、打造精品、做强产业”的思路,进一步规范、提升景区标识、标牌、厕所、垃圾
箱、宾馆、饭店、农家乐等特色。完善景区基础建设,构建畅通、安全、快捷的精品线路。加强导游队伍建设,做精解说词。通过优质服务和优美的环境,提升景区品位,形成良好口碑,吸引游客。合作开发,坚持集中统一规划、开发、建设、经营、管理,整合光雾山、米仓山两个“国”字品牌,组建旅游集团公司,做强做大旅游企业;依托旅游企业、旅行社、网络,构建营销休系,搭建互动双赢平台;办好光雾山山花节、光雾山红叶节,以节庆造势,增加游客量。利用经营性项目,引资合作开发。如观光车、宾馆、饭店、滑雪滑草、旅游超市、热气球空中游、风情篝火晚会等经营性项目,实现“你发财、我发展”。商品开发,依托南江特色优势资源,着力培育旅游商品开发、加工、营销龙头企业,科学合理面布点建设旅游商品展销超市,培训一批旅游商品开发、营销人员队伍,增加旅游经济收入。在发展举措上坚持“三大拉动”:首先实施旅游形象拉动。通过红叶形象大使或旅游形象代言人形式,把光雾山推向世界;通过文学、书画、摄影大赛、大型电视片、精短广告片和网络传媒,提高光雾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其次实施旅游品牌拉动。推出了“光雾金区”的旅游主题,打造了“光雾仙山”旅游品牌,并承载光雾山品牌优势,走连锁品牌之路,把南江提升成一个充满神奇、多彩多姿、个性鲜明的特色旅游名县。再是实施民间资金拉动。坚持政府主导、业主开发、市场运作,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上,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创造更加适宜发展的环境,启动民资、吸引外资,用大气魄、大胆略,把旅游设施建设、景点开发、景区经营推市场。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资本为纽带,对重点景区、重点项目进行包装,招商引资、广泛融资,努力铸造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地区的旅游业“航空母舰”,提高综合开发、整体促销、规模经营的能力,壮大产业规模,带动南江旅游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作者系四川省南江县委政研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