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发展民办水利事业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时间:2019-05-14 08:44: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陕西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发展民办水利事业的暂行规定》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陕西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发展民办水利事业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第一篇:陕西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发展民办水利事业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发布单位】82502

【发布文号】陕政发[1995]38号 【发布日期】1995-05-26 【生效日期】1995-05-2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发展民办水利事业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陕政发[1995]38号一九九五年五月二十六日)

现将《关于发展民办水利事业的暂行规定》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发展民办水利事业的暂行规定

第一章 民办水利的范围和投资形式

第一条 第一条 民办水利是指个体、联户或集体经济组织投资兴办的水利工程。

第二条 第二条 民办水利工程包括:

(一)新建机井、塘堰、小泵站、引水渠道、小水库、小型人畜饮水工程、小型水电站,以及治河造田等水利水电工程。

(二)在明确国有或集体所有的小型水利工程产权的基础上,由群众修复改造的工程。

(三)群众购买或租赁经营国家、集体所有的小型水利工程。

(四)群众购买集体所有的荒山、荒坡、荒沟、荒滩、荒水(统称未治理小流域)的使用权并对其进行承包治理。

(五)群众承包、租赁或购买国家、集体所有的大、中型灌区的支、斗渠等工程设施。

第三条 第三条 民办水利工程可以独资兴办、合资兴办和采取股份合作制的形式兴办。

群众对国家和集体所有的水利工程进行更新改造、配套时,应在明确其原有工程的产权关系,并确保其保值增值的同时,可以股份制的形式拆股参与民办水利经营。

国家投资可以向民办水利工程参股。

第二章 对民办水利应实行优惠扶持政策

第四条 第四条 民办水利可以享受以下优惠政策

(一)享受农业贷款低息或贴息的优惠政策。

(二)可申请使用国家对水利建设的有偿投资。

(三)集体土地所在者应当适当减收民办水利工程占地补偿费。

(四)电力部门应当允许民办小水电上网。

(五)民办水利工程的供水水价,在地方政府的指导与监督下,由投资经营者参照国家规定的当地供水水价,根据成本和市场供需情况自行确定。

(六)民办水利工程在其投资收回前可享受有关税收的优惠政策。

(七)群众承包国家、集体所有的水利工程,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

第三章 民办水利投资者的权利和义务

第五条 第五条 民办水利投资者享有以下权利:

(一)对新建或购买的工程享有所有权、管理使用权、自主经营权、转让权和继承权。对租赁、承包经营的工程享有管理使用权和自主经营权。转让新建水利工程时,向村民小组以外本行政村以内群众转让的,占地问题由村委会协调解决;向本行政村以外的农村集体单位和个人转让的,应依法办理土地占用、出让和变更登记手续。

(二)民办水利工程建成后,要进行确权划界,划定工程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内所有的民办水利财产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或破坏。

(三)国家因建设需要,对民办水利工程设施进行拆除或变更时,对由此而造成的损失要给予合理补偿。

第六条 第六条 民办水利投资者应履行以下义务:

(一)认真学习和贯彻《 水法》、《 水土保持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及本省地方性配套法规和规章,依法承担有关责任和义务。

(二)民办水利工程要符合当地水利建设的总体规划,要在水资源调查评价基础上,按流域(或区域)规划进行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并接受水政、水资源管理部门的管理与监督。

(三)切实履行承包合同及协议,为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四)民办水利工程管理者要服从当地政府抗洪抢险、抗旱救灾的统一调度和指挥。

(五)兴办民办水利工程要尊重科学技术,做好前期工作,重视工程质量,接受水利部门的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

(六)国家因建设需要,对民办水利工程设施进行拆除或变更时,投资者和经营管理者要服从国家建设大局,不得阻拦、推诿。

(七)对于不符合当地水利规划、未经审批而擅自修建的工程或质量有严重问题的工程,水行政主管部门有权令其停止修建,对情节严重的可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章 民办水利工程审批程序

第七条 第七条 民办水利工程,按以下程序办理有关手续:

(一)向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工程可行性报告。

(二)向县级水资源管理机关提出取水许可申请。

(三)按照水利工程建设审批程序报有关部门审批设计文件。

(四)向土地部门申请办理土地占用等有关手续,经主管部门审批后,到工商、税务部门申办企业法人登记和税务登记。

(五)民办小水电站投资者所建项目涉及并网发电事项,在立项时应同时向电力部门提出并网申请报告,办理并网方案审批手续。

第八条 第八条 民办水利投资者购买或租赁经营国家、集体所有的大中型灌区控制灌溉面积1万亩以上的支斗渠工程时,须报经灌溉管理单位主管部门审批。

第五章 民办水利工程的管理

第九条 第九条 民办水利工程应由所在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实施行业管理。

第十条 第十条 民办水利工程竣工后,由投资者负责管理。采用股份合作制办法兴办的水利工程采取股东代表会制度进行管理。所有民办水利工程都要建立健全必要的管理制度,依法搞好工程管理。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小水电站投产并网前应同电力部门签订《并网合同书》和《调度协议书》。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民办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向用户收费,必须出据收费凭证,实行三公开(公开用水量,公开收费标准,公开收费帐目)并接受用户的监督。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凡属拍卖和租赁的工程,在工程资产所有者的监督下,由工程管理单位确定拍卖、租赁方案,并按照有关法规规定的方法和程序,面向社会公开拍卖、租赁,其结果上报主管部门备案。在拍卖、租赁过程中,涉及国有资产的工程,要由具有法定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工程拍卖和租赁所得资金由工程的原资产管理单位管理,作为水利建设发展基金,用于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

第六章 加强对民办水利事业的领导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民办水利事业的领导,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支持、引导、保护民办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各有关业务部门要为民办水利事业的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服务。水利、金融、土地、电力等部门要为民办水利提供工程规划、勘测、设计、施工、质量监督等各项服务以及协调解决贷款、用地、用电等问题,使民办水利不断发展壮大,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本规定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陕西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管窥

陕西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管窥

肖求如 欧阳勋 章洪波 蒋佳宏

为学习借鉴陕西省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经验与举措,我们于6月3日~7日考察了该省民办高职学院发展状况。其间,与陕西省民办教育协会董祥林会长等同志和陕西省教育厅财务总监张新民、民办教育处处长权秋虎进行了座谈,交流了两省的教育方面情况,重点交流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听取了他们对该省近年来出台的扶持民办教育政策和相关措施所作的阐释及说明;在西安市区实地考察了1所民办本科学院和2所民办高职学院。

一、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及教育发展基本情况

1.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陕西地处我国内陆腹地,为大西北的门户,具有承东启西、联结南北的区位优势。面积20.58万平方公里,人口3748万,辖10个市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106个县(市、区)。全省地形南北狭长,由北至南分为三大自然区域:北部是黄土高原,约占全省面积的45%,人口的15%,畜牧业比较发达,能源资源富集;中部是关中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约占全省面积的19%,人口的60%,是主要的工农业生产和科研教育基地;南部是秦巴山区,约占全省面积的36%,人口的25%,水力、矿产和生物资源丰富,被誉为“生物基因库”。2012年,陕西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4451.1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38557元,约折合6110美元。全省财政总收入2800.1亿元,总支出3326.9亿元。

2.陕西省教育发展基本情况

截止2012年年底,陕西全省教育发展基本情况如下:

高等教育 共有高等学校97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79所。全年招收普通本专科学生32.71万人,在校学生102.63万人;研究生招生3.13万人,在学研究生9.43万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6.5万人,在校学生19.88万人。

中职教育 共有中等职业学校130所,全年招生19.62万人(不含技工学校),在校学生52.67万人。

基础教育 共有小学7994所,招生37.88万人,在校学生234.62万人;普通中学2295所,招生73.02万人,在校学生225.7万人。小学、初中学龄人口净入学率分别为99.87%和99.74%。

学前教育 共有幼儿园5784所,在园幼儿(包括学前班)117.4万人。另有特殊教育学校46所,在校残疾儿童6046人。

陕西省全年教育支出693亿元,占财政支出20.8%。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25

所,幼儿园、学前班和特殊教育生均经费分别达到200元、1000元和1500元。按照高出国家基准定额300元的标准,统一了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补助,其中寄宿制学校又提高了200元。以每生每年400元的标准,为普通高中补助了公用经费。省属高校生均财政拨款提高到本科生1.2万元、高职生9000元。营养改善计划、蛋奶工程、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等政策惠及277.9万人。

3.陕西省民办教育发展基本情况及民办高校的发展状况

陕西省民办教育协会和教育厅的同志介绍:改革开放以来,陕西民办教育事业在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的高度重视下,在省、市政协组织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陕西民办教育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不仅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多样化教育需求,而且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已成为陕西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截止2012年底,全省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机构)4763所,在校学生达140.7万人。其中,幼儿园4191所,在园幼儿64万人;普通小学182所,在校学生12.5万人;普通中学196所,在校学生23.2万人;中等职业学校145所,在校学生14.4万人;普通高校18所,在校学生17.3万人,其中本科高校8所(含具有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资格的1所),万人以上规模的高校10所;独立学院12所,在校学生8.9万人;省管民办高等教育助学机构9所,在校学生2260人;另有民办特殊教育学校10所。

二、陕西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较好的几个因素

陕西省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一直位居全国前列,被该省党政主要领导誉为“陕西教育事业一张亮丽名片”,多次强调要加大对民办高校扶持与引导的工作力度,确保“陕西民办高等教育在全国的领先地位”。据陕西省民办教育协会董会长介绍,该省民办高校整体办学水平、办学规模,大致居全国4~5名。陕西全省高校有在校学生119.1万人,民办高校学生就占了21.99%,达26.2万人。

陕西省民办高等教育之所以发展较好的原因大致有以下4个方面:

1.公办高等院校基础雄厚、规模大,为民办高校发展创造了先天良好条件。新中国建立后,全国按区域设立了大区管理机构,如华北局、中南局、西北局等,代表中央统筹管理本区内各省区行政事务。高校也相对集中在大区所在地。西安市是原西北局驻地,与我省相比,公办高校不仅数量多,而且办学水平高。如陕西省现有公办本科高校57所(不含军事院校)、民办本科高校10所、独立学院12所(相比之下,湖南省公办高校仅32所、民办本科高校2所、独立学院15所)。改革开放后,陕西民办高校充分借助本省公办高校雄厚的人力资源、学科资源、管理资源,迅速发展壮大,在全国异军突起。

2.在对待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的政策上基本上做到了“一视同仁”。

这个“一视同仁”,首先体现在生均经费的拨付上。陕西省对凡是产权明晰、法人治理结构完备、财务资产管理规范的民办高校,比照公办高校生均经费的标准拨付。如省管的民办本科高校,从去年起,生均经费拨付标准已提高到1.2万元,民办高职学院生均经费为9000元。除此之外,还允许民办高等院校适当提高收费标准。其次是向民办高校选派推荐校长、党委书记,提高民办高校的管理水平。三是支持公办高校为民办高校培训教师,扶持特色专业。由于这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实施,使得陕西省民办高校呈现出运转经费基本不缺,师资队伍相对稳定,办学水平逐年提高,办学特色日益鲜明,生源充足且招生成本低的独特局面。据了解,由于民办高校享受了生均经费的补助和适当提高收费标准的政策,有较充足的资金用来保障并逐年提高其教师的收入,如民办高职学院教师的年人均收入,一般在4.5万元左右,个别民办高职学院教师年收入达到7万元左右。

3.出台强力措施进一步促进民办高校的持续健康发展。

2011年中,国内某民间机构发布了全国各省民办高校排名,显示陕西省民办高校整体水平的排名位置,比上一年略微后移,由第四名后移到第五位。这一信息引起了陕西省党政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指示一定要采取措施,保住陕西省民办高校这张“亮丽的名片”。同年末,陕西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和规范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制度健全、机制灵活、管理规范、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民办高等教育体系”,使该省“民办高等教育保持在全国的优势地位,成为建设教育强省的重要力量”。并决定省本级财政从2012年起,设立每年3亿元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民办高等教育公共服务和信息平台建设、高水平民办高校建设、改革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科学研究、表彰和奖励为民办高等教育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这些信息经各媒体报道后,在全国民办教育界引起了高度关注。据了解,2012年、2013年的该专项资金已经按《意见》的要求如数拨付到了陕西省教育厅的专项账户。前不久,省教育厅已拟定9条标准,拟按标准对民办高校进行逐项打分,然后以项目扶持的方式,拨付这两年的专项资金。据陕西省教育厅财务总监张新民同志介绍,这些钱不会用来给民办高校买设备,主要用于扶持民办高校的教育科研项目、师资队伍建设等。

4.积极引导民办高校走优质、特色发展之路。

陕西省民办教育协会和陕西省教育厅的同志介绍,该省民办高校不论是本科院校还是高职学院,大都发展很好,生源较充足,毕业生就业渠道也十分通畅,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各校都十分注重优质办学和特色办学。而这,恰恰得益于教育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举措:积极引导民办高校走特色、优质发展之路,促使“一校一品”格局的逐渐形成,避免同质化竞争,确保民办高校良性发展。

如我们实地参观考察的西安思源学院(本科)和西安海棠职业学院、西安汽车科技职业学院等3所民办高校,均体现了“一校一品”的独特魅力。

西安思源学院:强化工科特色,兼及文、管、经、法。

西安思源学院创办于1998年7月3日,其前身是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培训中心,后由西安交大产业集团与该中心联合创办了西安思源学院。经过十余年蓬勃发展,形成了以本科、专科高等教育为主,以工科为主导,涵盖文、管、经、法等多学科专业,多层次的普通本科高校,校园占地1400多亩,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在校生18000余人。该院充分发挥与西安交大的长期专业协作优势,使该院的工科成为强势主打学科,并以创新的发展理念,超前的发展意识,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成为以理工科建设著称的民办本科学院。

西安海棠职院:以中医美容为特色,兼及艺、管、工科。

西安海棠职业学院由海棠国际集团于1996年创办,前身为西安海棠专修学院,2004年升格为高职学院。经17年发展,已形成以中医美容专业为龙头,医学健康保健类专业为特色,艺术类、管理类、工学类等并举的专业体系,学院占地500余亩,建筑面积12余万平方米。在校学生13000余人。该院依托企业的背景和资源优势(海棠国际集团下属600多家直营店,数千家连锁经营机构及海外分公司),为毕业生创业和就业开辟了绿色通道。该院以中医美容为主打专业的特色,在陕西省乃至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的。

西安汽车科技职院:突出汽车技术教育特色,兼及路桥、机械等工科。西安汽车科技职业学院创建于1987年,办学26年来,紧紧咬住汽车专业教育不放松,兼及与汽车密切相关的电子、路桥、机械等专业,先后为社会培养了5万多名汽车专业技术人才。该院占地面积14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8.7万平方米,在校学生12000余人。该院先后与德国奥迪、保时捷和英国捷豹、路虎等国际著名车企及上海通用、东风标致、北京现代、奇瑞、比亚迪、陕汽重卡等国内大型车企深度合作,开办校企合作班,实行“订单教育”,培养企业急需的中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毕业生铺就了高品质、高稳定的就业渠道。

三、四点启示

陕西省民办高校发展的政策环境应该说是十分优越的,归结起来,有以下4点值得我省借鉴和学习。

1.“一视同仁”的政策环境。陕西省对包括民办高校在内的所有民办学历教育学校,基本上做到了与公办学校一样同等对待,不论是招生、评优、教师培训,还是建校用地、科研项目申报和生均公用经费拨付,均一视同仁,同等对待。

2.“高度重视”的强力扶持举措。陕西省高层领导视民办高校为该省的“亮丽名片”,不仅关注其持续、健康发展,还设立每年3亿元的财政专项经费,重点从民办高校软件建设上给予扶助,促进其办学水平、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教育主管部门的积极引导。这种引导的目标十分明确,即在民办高校的专业建设上给予指导,帮助各校突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做精做实“一校一品”,既避免了同质化竞争和无序竞争,又因大量吸引外省学生而化解了生源争夺的矛盾。

4.高水平公办高校的开放性支持。陕西省的公办高校办学实力雄厚,它们对民办高校不仅不排斥,还对民办高校的专业建设和学校管理给予帮扶、指导,有些还与民办高校进行项目合作。该省公办高校对民办高校的开放性支持,促使其办学水平稳步提高。

第三篇: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布《天津市流动人口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发布单位】80202

【发布文号】津政发[1996]23号 【发布日期】1996-04-20 【生效日期】1996-04-2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布

《天津市流动人口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津政发〔1996〕23号一九九六年四月二十日)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

现将《天津市流动人口管理暂行规定》予以发布,望遵照执行。

天津市流动人口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第一条 为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促进本市经济发展和流动人口合理、有序流动,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具体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流动人口是指离开常住户口地,到其他地区暂住3日以上的下列人员:

(一)外埠常住人口到本市暂住或者本市常住人口到外埠暂住的;

(二)本市常住人口在本市中心区和其他区县之间以及在其他区县之间跨地区暂住的。

已取得本市蓝印户口或者出入境的人员不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第三条 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应当贯彻严格管理、有序流动、加强服务、依法保护的方针。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落实治安户籍、务工经商、计划生育、卫生防疫、收容遣送各项管理制度,实行综合治理,并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相互配合,落实流动人口目标管理责任制。

第四条 第四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设立的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协调小组主要职责是:

(一)研究制定流动人口管理的方针、政策;

(二)解决流动人口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三)协调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关系;

(四)指导下级流动人口管理机构工作。

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协调小组下设的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第五条 第五条 各乡或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辖区内的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应当在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下,以公安派出所暂住人口管理办公室为基础,由劳动、计划生育、工商、卫生、民政等部门派人参加,成立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站。服务站主任可由乡或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领导兼任。

服务站要根据辖区内流动人口规模指定专职工作人员,并可聘用协管员,协助作好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

第六条 第六条 对容留或者雇用流动人口的单位或者个人,按照“谁雇工、谁容留,谁负责”的原则,实行治安、计划生育、安全生产、卫生承包责任制。

第七条 第七条 流动人口应当遵守国家和本市的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自觉维护社会秩序,遵守社会公德,积极参加本市城市建设、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第八条 第八条 对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流动人口,由各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九条 第九条 本市依法保护流动人口的人身权、财产权、劳动权、合法经营权以及其他权利。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歧视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有权依法向有关机关控告或者申诉,有关机关应当认真办理。

第二章 流动人口的管理

第十条 第十条 年满16周岁,在本市务工、经商的流动人口应当向暂住地公安机关申领《暂住证》。其他流动人口应当向暂住地公安机关申报暂住登记。

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容留或者雇用违反暂住登记和《暂住证》管理规定的流动人口。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申报暂住登记和申领《暂住证》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持有《居民身份证》,未满16周岁的持有常住户口地公安机关或者乡、镇人民政府签发的身份证明;

(二)有合法的住所;

(三)有正当的收入来源。

应当申领《暂住证》的育龄妇女还应当先持常住户口地计划生育部门签发的计划生育证明向暂住地计划生育部门申领《天津市流动人口婚育登记证》。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应当申领《暂住证》的育龄妇女,未持有常住户口地计划生育部门签发的计划生育证明,可以先申报暂住登记。但应当自登记之日起一个月内补办计划生育证明和《天津市流动人口婚育登记证》。逾期未补办的,暂住登记自动失效。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外埠流入本市的人口申领《暂住证》时,应当出示常住户口地劳动部门签发的《外出人员就业登记卡》。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流动人口申领《暂住证》应当交纳流动人口管理费。流动人口管理费的征收、使用和财务管理办法,由市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会同市财政局、物价局另行规定。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外埠流入本市的人口从事务工活动,应当凭《居民身份证》、《暂住证》、《外出人员就业登记卡》,向务工所在区、县劳动部门申领《外来人员就业证》。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外埠流入本市人口从事经商活动,应当凭《居民身份证》、《暂住证》、《外出人员就业登记卡》和其他材料向经营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领或者换领《营业执照》。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在本市有常住户口的流动人口,从事务工、经商活动,其就业证明的申领、发放和管理,由市劳动部门另行规定。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流动人口已在本市领取《营业执照》的,还须向经营地劳动部门申领《外来人员就业证》或其他就业证明。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雇用无《外来人员就业证》等就业证明的流动人口。

有关雇用流动人口的行业、工种、人员素质等要求,由市劳动部门确定。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在本市从事饮水、饮食、整容、保育等易使传染病扩散工作的流动人口,应经务工所在区、县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健康状况检查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在本市暂住的未满16周岁流动人口,其监护人应当依照规定带领被监护人到暂住地街、乡、镇卫生院接受计划免疫接种。

根据防病的需要,卫生防疫部门可以对流动人口进行必要的预防接种。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本市流动人口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以处简称“外出”)须持有《居民身份证》。未满16周岁的,须持有常住户口地公安机关签发的身份证明。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三条 在外埠从事务工、经商活动的本市流动人口,外出前应当向常住户口地劳动部门申领《外出人员就业登记卡》。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四条 依照暂住地的规定,应当申领《暂住证》的育龄人员(含男、女),外出前应当向常住户口地计划生育部门申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证明》。

第三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五条 对违反本规定的,由公安、劳动、工商、卫生、计划生育部门,依照职责分工,根据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六条 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的流动人口,除依照规定给予治安处罚外,可以注销其暂住登记、《暂住证》。

第二十七条 第二十七条 对流动人口违反其他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有关部门依法处罚后,可以建议公安机关注销其暂住登记或者《暂住证》。

第二十八条 第二十八条 对无《暂住证》或者未申报暂住登记的流动人口,公安机关应当责令其补办。不符合本规定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或者被注销《暂住证》、暂住登记的,应当责令其返回常住户口地。属于收容遣送对象的,依照规定收容遣送。

第二十九条 第二十九条 对因违反有关规定,被遣送回来的本市流动人口,由常住户口地的民政部门接收处理。

第四章 附则

第三十条 第三十条 本规定第二条所称中心区包括:和平区、河北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红桥区。

第三十一条 第三十一条 本规定由市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 第三十二条 市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和督促有关部门依照职责分工,就执行本规定制定具体规定。

第三十三条 第三十三条 在本市从事务工、经商活动的外埠流动人口,尚未申领《外出人员就业登记卡》、《外来人员就业证》的,应当自本规定颁布之日起3个月内补办完毕。

第三十四条 第三十四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凡与本规定不一致的有关流动人口管理规定,均以本规定为准。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和规范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意见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和规范民办高等教

育发展的意见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建立制度健全、机制灵活、管理规范、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民办高等教育体系,使我省民办高等教育保持在全国的优势地位,成为建设教育强省的重要力量,现就进一步支持和规范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继续加大支持力度

1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民办教育的认识。民办教育事业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我省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提供多样化教育选择、创新教育管理体制、增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效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是我省改革开放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民办教育的认识,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巩固和提升我省民办高等教育在全国的优势地位。

2支持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共同发展。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作为重要工作职责,坚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创造性地支持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切实落实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同等法律地位,对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给予与公办高校同等支持力度,推动形成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

3加大统筹规划与综合协调力度。把民办高等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省级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民办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规划,建立省教育、发展改革、公安、民政、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国土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审计、税务、工商、广电和新闻出版等部门组成的综合协调机制,研究解决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服务监管和综合执法,检查、监督有关法规和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各设区市政府要研究制定配套措施,组织落实相关政策。

4设立发展专项资金。省财政从2012年起每年设立3亿元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民办高等教育公共服务和信息平台建设、高水平民办高校建设、改革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科学研究、表彰和奖励为民办高等教育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等方面。

二、建立和完善分类管理体制

5实施分类管理。民办高校、高等教育助学机构分为非营利性和营利性两类,由举办者自愿申报,省级有关部门审核确定。其中非营利性包括捐资举办的学校、出资举办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学校,以及出资举办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学校。要保障各类民办学校的合法权益,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大力支持发展非营利性学校,积极引导发展营利性学校,逐步形成完善的非营利性与营利性民办高等教育分类管理体制。

6探索混合制民办高等教育办学模式。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合资、合作、股份制等方式举办民办高等教育,为不同投资主体、办学主体公平有序地办学创造良好的环境。积极探索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以多种形式举办混合制民办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开展混和制民办高等教育试点工作,改革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建立“产权明晰、利益共享、学校自治、服务社会”的现代大学制度。

7改进法人登记办法。非营利性学校经省教育厅审核后,由省民政厅依法登记。其中捐资举办、出资举办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学校,登记为民办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法人;出资

举办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学校登记为民办非企业法人。营利性学校由省教育厅审核后,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依法登记注册为企业法人。

8拓宽筹资渠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探索建立陕西民办高等教育基金会,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引入公益融资机制,为民办高校筹集资金提供服务。鼓励金融机构为民办高校提供多种形式的融资服务。逐步建立和完善民办高校融资担保体系,对产权明晰、办学规范、信誉良好的民办高校,允许其申请信用担保贷款和长期低息贷款。允许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用非教学资产作抵押、学费收费权作质押向银行申请贷款。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组织向民办高校捐赠,并依法落实相关税前扣除政策。

9落实税费和用地优惠政策。非营利性民办高校、高等教育助学机构依法享受与公办高校同等的税费优惠政策。

民办高校、高等教育助学机构从事学历教育活动提供的教育劳务取得的收入、向学生收取的高校学生公寓住宿费收入、学生食堂为师生提供餐饮服务取得的收入和为学生勤工俭学提供劳务取得的收入,按规定免征营业税。

民办高校、高等教育助学机构承受的土地、房屋权属用于教育教学的,免征契税。占用的耕地、自用的土地和房产用于教学的,免征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对学校学生公寓和与学生签订的高校学生公寓租赁合同,按规定免征房产税、印花税。水、电、气、采暖、排污等公用事业性收费享有与公办高校同等待遇。

将学校建设用地纳入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用地计划。非营利性学校建设用地享受与公办高校同等的政策;营利性学校建设用地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10依法落实合理回报政策。非营利性学校出资人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在扣除办学成本、计提发展基金和国家规定的有关费用后,允许从办学结余中按取得合理回报,作为对出资人的奖励。奖励申请由学校决策机构提出,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原始出资额、追加投入额、学费收入和办学结余等情况,综合确定合理回报额,合理回报额可占到办学结余的40%。取得的合理回报继续用于学校发展的,计入新增出资额,并按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营利性学校按企业机制获取回报。

三、健全管理和运行机制

11完善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依法完善学校办学章程,充分发挥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灵活多样的优势。依法设立理事会(董事会),规范其成员构成、议事规则和运行程序。建立民办高校监事制度,促进理事会(董事会)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加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确保民办高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障作用。认真执行《陕西省民办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实施办法(试行)》,充分发挥学校工会组织的作用,建立和完善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制定民办高校行政管理的运作规程,保障校长独立行使教育教学和行政职能,保障教职工、受教育者、社会人士行使法定权利。理事长(董事长)与校长分设。非营利性学校决策机构成员、校长及总务、财务、人事等主要部门负责人之间,实行亲属回避制度。

12规范民办高等教育助学机构。严格规范民办高等教育助学机构的设置审批,规范名称、宣传、招生、收退费,规范联合办学、出租校区办学。连续两年年检不合格的学校,责令停止招生,经限期整改仍达不到办学要求的,吊销办学许可证。支持符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备办学条件的民办全日制高等教育助学机构申请设置普通高职院校。

13加强质量监控。健全政府对民办高校的督导制度。强化检查制度,年检结果作为政策扶持和规范管理的重要依据。建立政府部门、专家学者、高校师生、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和社会中介组织等多方参与的民办高等教育质量分类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评估机构的作用,定期对民办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学风教风校风建设、内部管理水平等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

14完善退出机制。学校终止办学,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资产清算,清算和安置方案报审批机关确认后实施。捐资举办的学校终止办学,剩余资产用于公益性教育事业;出资举办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学校终止办学,按投入额度取得补偿后,其余剩余资产用于公益性教育事业;出资举办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学校终止办学,剩余资产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举办者、出资者变更,原始出资额须按原值计算。营利性学校的剩余资产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处理。

四、强化教学管理

15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教学评价体系,指导、监督民办高校加强教学管理。支持建设一批特色专业,结合市场需求探索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科学定位、错位发展、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16推进招生制度改革。民办高校根据教育行政部门核定的办学规模,合理确定招生规模。支持高质量有特色的民办本科高校扩大招生自主权;有条件的民办高职院校实施注册入学。新增招生计划向高质量有特色的民办高校倾斜。

17扩大办学自主权。支持有条件的民办高校在国家专业目录内自主设置专业、调整专业方向、开设课程、确定教学方式。民办高校在高校教师系列职称评审权上,与公办高校同等待遇。支持具备条件的民办高校申请学位授予权。鼓励民办高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五、鼓励开展科学研究

18鼓励民办高校开展科学研究。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在科研课题立项、课题申请、招标、评审、科研成果评审与转化、财政拨付科研经费等方面与公办高校享有同等权利。鼓励民办高校根据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和办学类型成立科学研究机构。支持民办高校积极开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民办教育研究等。

19鼓励民办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鼓励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科研院所、地方政府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开展科研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以多种形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地方政府在科研合作等方面给予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同等支持政策。

六、努力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20建立民办和公办高校教师合理流动机制。民办高校教师应符合国家相应教师资格条件。支持民办高校吸引、培养、稳定优秀教师,鼓励高校优秀毕业生、专业技术人员到民办高校任教、任职。组织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开展对口帮扶,派遣公办高校干部、教师到民办高校挂职或任教。经组织同意到民办高校工作的公办高校干部、教师,其原有公办身份和档案关系不变,退休时执行公办高校教职工退休待遇。教师按程序在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之间合理流动的,其工龄、教龄、社会保险缴费年限等连续计算。

21保障教职工合法权益。民办高校教师在资格认定、职称评审、考核评价、评先选优等方面,与公办高校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建立民办高校教师在职培训机制,培训经费由省财政按比例给予补助。建立健全民办高校教师人事代理服务制度,按规定办理户口迁移、人事劳动关系衔接、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档案转接等手续。在政府指定机构办理了人事代理的民办高校教职工,工作变动时,教龄、工龄连续计算。

依法保障教职工工资及其他福利待遇。民办高校要参照当地公办高校教职工现行工资标准,制定教职工工资标准,并根据物价水平适时调整;学校法定代表人的工资标准控制在教职工平均工资标准的15倍以内。寒暑假期间,必须保障教职工带薪休假的权利。

22完善教职工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学校、政府、个人社会保险费用分担机制。确保民办高校和高等教育助学机构教职工依法参加各类社会保险,并享受相应的待遇水平,地方财政按以奖代补形式给予补助。

民办高校教职工,凡符合申请当地保障性住房条件的,均作为保障对象纳入保障范围。

七、加强学生管理和学校安全稳定工作

23切实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团结教育学生的作用。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全面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使网络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切实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宗教问题,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在学校内进行宗教活动。

24保障学生权利。民办高校统招生纳入国家助学体系,在升学、就业、创业、转学、考试、交通优惠、医疗保险、户籍迁移、档案管理、评奖评优、伙食补贴、公务员招考、“大学生村官”选拔、“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招募、“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招聘、“特设岗位教师”招聘等方面,与公办高校学生享受同等权利。学校自行招收的非统招生,由学校发放学习通知书,明确学习形式、学习年限、取得证书的类型和办法,收费标准和退费规定,切实保障学生的知情权。

25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民办高校一线专职辅导员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配备,每个班级要配备1名班主任。加强辅导员工作研究,加大辅导员培训力度,辅导员专项培训经费和辅导员岗位津贴与公办高校享受同等待遇。

26加强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学校的法定代表人为学校安全和稳定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加强应急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稳定工作机制。推进学校安全保卫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对学校教学、生活、活动设施的安全检查,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学生法制和安全教育,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和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八、规范资产和财务管理

27依法保障学校法人财产权。民办高校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和校舍产权,土地使用权证、校舍产权证必须办理在学校名下。学校出资人将所拥有的土地、房屋过户到学校名下时,要不高于原值。未经原批准用地机关批准,不得改变土地教育用途,不得出租转让土地使用权。民办高校出资人要按照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将与教育教学活动相关的资产经有关部门验资确认后过户到学校法人名下。资产过户实行账面原值过户,对资产过户所需缴纳的各项税费依法给予政策优惠。

28严格会计制度。民办高校要对出资者投入学校的资产、国有资产、受赠资产以及办学积累形成的资产,分类记入相关资产账户,定期进行清产核资,实行分类会计核算。捐资举办的学校和出资举办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学校,适用公办高校会计制度;出资举办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学校,在有关部门制定专门会计制度前,参照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营利性学校按规模大小分别适用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制度。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收费使用行政事业单位非税收入票据。

建立学校资金预算和财政性资金会计决算报告制度。学校资金预算要报送省教育厅备案。每个会计结束时,学校要将接受财政性资金收支情况报告学校理事会(董事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并报送省教育厅备案,同时报送总体收支情况,接受教育经费监测。

严禁民办高校、高等教育助学机构的举办者向学生、学生家长筹集办学资金、公开向社会募集办学资金。

29实行审计监督制度。每个会计结束时,由省教育厅认可的会计师事务所,对民办高校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作为年检结论的重要依据。根据实际情况,交由有关部门对民办高校财务收支及资产负债进行专项审计。省教育、财政、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等密切合作,督促民办高校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公开透明、运营规范的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防止抽逃、挪用和转移学校资产。捐资举办的学校和出资举办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学校,要逐步建立总会计师制度。

30实行财政性资金专款专用制度。建立非营利性学校银行专款账户主管部门审批制度,将财政性资金分项存入专款账户,实行专款专用,保证专项资金用于指定用途,不得挪作他用。

加强民办高校采购活动监管。民办高校凡使用财政性资金实施货物、工程和服务采购的,要依法纳入政府采购,逐步建立完善民办高校内部政府采购制度和运行机制。同时,对通过政府采购形成的国有资产,依法加强管理,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

31建立办学风险防范机制。省教育厅要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建立学校办学风险预警及处置机制,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各民办高校、高等教育助学机构每年按学费收入的1%提取风险保证金,统一存入省教育厅指定的银行账户。风险保证金归学校所有,主要用于学校出现办学风险时,退还向学生收取的学费、住宿费及支付其他应急费用。

九、明确部门职责

32明确省级相关部门职责。省教育厅负责全省民办高等教育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综合管理。

省发展改革委负责全省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和项目审核、管理;省物价局负责审批民办高校的收费项目和标准,研究制定营利性民办高校收费管理办法,查处违规收费、退费行为。

省公安厅负责指导和监督民办高校的治安保卫工作,会同教育、民政、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依法查处非法办学机构、非法招生中介。

省民政厅负责非营利性学校的法人登记工作。

省财政厅负责协同教育、审计等有关部门,制定民办高校合理回报的标准和办法,加强对民办高校财务状况的监管。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制定有关促进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优惠政策,完善社保制度,依法保护民办高校教职工合法权益。

省审计厅负责对民办高校的专项审计。直接审计民办高校和高等教育助学机构财政性资金、社会捐赠资金的使用情况。

省地税局、省国税局负责依法落实民办高校的税收优惠政策。

省工商局负责营利性学校的法人登记注册工作和民办高校广告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对发布违法、虚假招生广告行为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依法查处。

省广电局负责监管全省广播电视等媒体中民办高校的招生广告、办学信息等宣传内容,查处广播电视台擅自播放未经备案的招生广告等违法违纪行为。

省新闻出版局负责监管新闻出版单位、国内媒体驻陕分支机构和记者站对民办高校的宣传报导工作,组织查处相关违法违纪行为。

其他省级相关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民办高等教育工作。

33推进服务信息化建设。建立民办高等教育管理服务信息平台,推进招生、就业、收费、财务管理等办学信息公开,提升政府科学管理民办高等教育的水平,加强社会监督,提高民办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推进学校校园网络建设,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34优化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环境。引导和支持民办高等教育中介机构健康发展,发挥其在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行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成立陕西省民办教育协会,为学校提供

交流、合作、研究的平台。新闻单位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守新闻宣传纪律,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促进、引导和规范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方针政策,积极宣传扶持和规范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措施,积极宣传民办高等教育先进典型、改革成果和发展成就,营造全社会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

陕西省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十二月三十日

第五篇:民办事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黑龙江科技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2011—2012学年寒假社会实践

实践报告

报告题目:民办教育在西北的发展

作者姓名:张伟

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业班级:社会工作11-

3共青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委员会制

民办教育在西北的发展

(以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像山中学为例)

民办事业的发展在我国这些年的发展可以说是非常的迅速的,我国在民办事业上这些年投资可以说是非常的多的,这些年民办事业也在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相应的贡献,民办事业中,民办教育尤其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我国东部的民办教育这些年发展是很快的,民办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有自己的发展特色和自己的苦恼,那么在我国的贫困的西北地区,民办教育又会是怎样的呢?

一:调研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问的方式。以在校的学生和教师和学习管理者为调查对象,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问卷200份,有效率为100%。问卷内容涉及学习的办学过程、学校办学特色以及学校的学生管理和学校的相关政策与实行情况,以反映西北民办教育过程中的成果及出现的问题。

二、调研的相关背景和资料

(一)学校概况

甘谷像山中学是经天水市教育局批准,于2002年秋季开学招生的一所以高中教学为主的民办中学。新建的校区位于甘谷县冀城大道北端西侧,学校占地30亩,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可容纳2000余名学生就读。学校建有教学楼(四层),宿舍楼(四层),操场建有篮球场、足球场、乒乓球场、田径场等体育设施。学校教学设备齐全实验室、微机室、电教室均已投入使用。学校新建的学生宿舍和食堂,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学校与中国基础教育最发达地区的江苏省重点中学南通市如东实验中学结成联谊学校,也与甘肃省示范高中甘谷一中结成帮扶对子,充分利用发达地区和示范校的教育资源。每年都有两校的专家和高级教师,来学校授课并指导教学。

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董事长符建州(江苏如东)为学校法人。学校成立党支部,副董事长申晓菁(甘肃兰州)任支部书记。张爱民任校长。内部设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和语文、数学、英语、理化、政史、体艺六个教研组。校长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及日常行政工作,其余人、财、物等均由董事会直接管理。

(二)学校教育管理

学校按照国家有关教育法规制定了符合学校实际的《职责规范》33类,各项《管理制度及办法》等章程48种。学校根据民办教育“自主、灵活”的特点,积极开拓,勇于创新,充分利用民办教育资源,努力建设有特色的民办学校。

学校与中国基础教育最发达地区的江苏省重点中学南通市如东实验中学结成联谊学校,也与甘肃省示范高中甘谷一中结成帮扶对子,充分利用发达地区和示范校的教育资源。每年都有两校的专家和高级教师,来学校授课并指导教学。

学校的校训是“开拓、创新、笃学、求实”,已初步形成“爱生乐教,以生

为本”的教风,“好学博习,尊师守纪”的学风,“关爱每一个学生,关怀每一位教师,学习无限,发展无限”的校风。

(三)教学成果

办学10年,已有数届毕业生。高考上线率每年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学校呈现出体艺教育的特色。其中颉鹏同学被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美术学院录取,梁小慧同学被华南理工大学美术系录取,谢松贤同学被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录取,卢红强被天水师范学院体育系录取,苟小斌同学陕西科技大学美术系录取,李旭东同学被陇东学院美术系录取,王春涛同学被四川音乐学院录取,对于一个生源较差的学校,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难能可贵的。群众评论说:“像山中学是县内考生人数最少,上线人数最多的民办学校。”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素质教育,对每一个同学负责,教学质量逐年提高。

2005年学校被评为天水市“诚信单位”。07年又获天水市民间诚信组织与自律建设“先进单位”的称号。06、07、08、09、10年连续被甘谷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学校”。

三、学校的办学特色

一是机制活。与公办学校相比,像山中学教育的机制是遵循灵活多样和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管理者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通过教育要素市场,建立新型灵活的办学机制。

二是学术特征。首先,校长是学校的灵魂。一所民办中学要想具有独特的市场号召力,必须拥有一个以发展民办教育为己任,具备创新思维和驾驭能力的领军人物。这一“领袖”,不仅要懂教育、懂管理,也要懂市场、懂经济。事实上像山中学就是因为有声望极高的“领袖”人物张爱民同志而迅速打开局面的。其次,教师是学校的核心,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很多生源可以说就是冲着几个甚至一两个教育水平高的老师而来的。学校高度重视品牌老师的培养,重视品牌老师作用的发挥。第三,诚信服务是像山中学的魔力。学校关心每一个学生,但求人人成材,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不指责、不嫌弃、不放弃、不厌其烦,诲人不倦,做细、做优、做精服务,这是我们像山中学区别于其它公办学校的生命力、生产力所在。

三是办学育人模式上显示出优势。像山中学在如何使每个学生都成长、成功、成为有用人才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如:学校以构建适应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为题总结出“德育三结合的互动模式。”即:师生互动、学校与社会互动、家长与学校互动,使德育工作卓有成效。把学生从“自卑、自弃”的误圈中解脱出来,使学生的“自信、自强、向上”的精神面貌突现出来。由于学校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差距明显,学校构建了分层次教学的模式,其包含:授课分类、辅导分人,作业分等、测试分题,便于教学,便于辅导,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使不同类型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体现了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因材施教的思想。体、音、美艺术生在三年的高考中已显现特色,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体、音、美艺术生本科双上线,他们被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等艺术学院录取。

四是教学方式显特色。教学方式的创新是把传统化和现代化结合起来,把人性化与技术化结合起来,把学习化与生活化结合起来,把知识化和趣味化结合起来,把理论化和实践化结合起来,不断创造一种新的、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学习的快乐与幸福,乐于学习,学生的学习效果得益于这种环境。

五是师资队伍建设的特色。像山中学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通过新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为教师提供满意的待遇、舒心的工作生活环境、实现自我价值的条件和发展进步的机会,注重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教师队伍具有锐意进取的劲头、开拓创新的精神、踏实能干的作风和团结向上的活力。学校已拥有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数量足够的高中教师队伍。他们已成为吸引生源和树立学校形象的旗帜。

四 学校在办学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

(一)像山中学在办学10年的过程制,也受到了种种问题和困难,在调查过程中,也82.3%的人们认为社会以及政府对民办教育事业不够重视,只有17.5%的人认为政府的支持还是相对可以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

首先,在甘谷县的教育过程中,全县共有8所高级中学,而其中有6所是公立学校,只有两所学校是民办学校,在学校各项建设中,政府部门给公立的学校建设的投资远远高于民办学校,比方说目前全县大部分公立学校都是多媒体上课,都有自己的设备,这些设备都是国家政府投资的钱,而民办学校由于资金的问题,加之得不对国家政府的支持,所以在这方面无法和公立学校相比较,教学设施也比较的落后。

其次,在学校招生的问题上、政府的教育部门也将公立学校与民办学校划分为两个等级,公立学校在招生的问题上,招的都是全县最好的学生,而公立学校没有招完的学生,才被招到民办学校,这样的话,民办学校的教学质量根本就提不高。

(二)在调查过程中,有60%的人认为西北民办教育的发展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问题,需要解决和处理。

首先,在民办事业的发展中,资金的问题首先是一个最大的问题,民办单位的办学资金全部都是自己筹集的,政府对其发展只是起到指导和帮助的作用,以现在西北社会发展的情况来说,政府的大量资金一般投向与国家单位意见国家事业的建设上,而对于民办单位的投资几乎是寥寥无几,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状呢?

(1)目前,西北的经济处于起步的阶段,政府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计划”大力支持西部各项事业的发展,所以政府对社会事业的投入是相当的多的,尤其是教育事业,努力将教育发展为重点,但是当地政府一般是将公立学校作为发展的重点,因为以现在的西北的情况来说,公立学校发展的较早,有着丰厚的教学基础,政府只有发展好公立学校的教育,才能提高当地的教育事业,所以对公立学校政府有着自己的“偏爱”,而对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显得就有些“冷淡”了。

(2)以民办教育机构本身来说,目前西北的大部分民办教育学校都是以企业家投资为主的,而企业家后面都是一些企业公司来支持,目前西北的企业发展

速度还是比较慢的,还没有形成规模,企业的经济效益还是比较的低,所以对于企业来说是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投资于教育事业的方面的。

其次,民办教育的办学还是与公立学校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的,那么在什么地方存在着差距呢?

(1)在师资力量上,民办学校与公立学校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公立学校的教师大部分是各名牌高校的大学本科毕业生以及研究生和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但是对于民办学校来说,大部分教师是一些普通高校的大学毕业生,在民办学校中研究生几乎是没有的,大部分的教师教学经验都比较的缺乏。

(2)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上,公立学校的教师远远要高于民办学校的教师,究其原因,还是工资上的问题,公立学校的教师工资远远要比民办学校的高,福利待遇、奖金也要高于民办学校,在经历同样辛苦的教学任务最后却得到的收获是不一样的,这样民办学校的教师的积极性得不到提高,在一定的程度上阻碍了教学的提高。这都是政府重视公立学校而造成的。

(3)在政府的投资上,政府投资于公立学校的金额远远高于民办学校,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学资源资金的不平等,就像在调查过程中,一位学校领导所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民办教育是受到了不平等的待遇和受到歧视的”。教学的过程中,受得了种种的困难。

五 怎样的解决西北民办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国家和政府方面

现在的西北,整体的经济实力还是比较的落后,西北的民办教育目前还是不能和东部相比。国家应该积极的支持西北的民办教育的发展,无论是在政策还是机构的建设中,国家和政府都应该将公立学校与民办学校视为平等,都应该积极的发展,在一定的程度上,国家政府还应该对民办教育事业投入更多的教学资源等,同时推进民办学校与公立学校相互合作与交流,开展互助教育,呈现办学的新模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的提高需要靠教育事业来发展,只有教育事业的提高,中国的科学技术才能够发展,走向世界的前列,那么我们国家应该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教育事业的投入上应该公平的对待和投入。在西北的教育事业的投入上,国家政府相应的投入更多的,更多的关注民办教育。

(二)社会各界方面

社会各界应该加大对民办事业的支持力度,更多的企业应该关注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企业应该更多的关注社会效益,这样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对企业本身还是对社会都是有一定的帮助的。作为企业在考虑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还应该肩负社会责任。

(三)教育机构自身方面

在教育机构自身方面,民办教育应该加强自身的提高,在社会上塑造自己的形象,树立自身的教育优势,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人们的口碑”,所以要办好教育事业,在提高自身的教育质量的同时,还应该赢得社会的认可。

同时民办教育学校应该积极的同公立学校相互的加强交流,在教学过程中相互的借鉴相互的办学成果,民办学校在管理上,应该加强管理模式,同时注重教育方式,在教师的选聘方面,应该注重质量,以保住教学质量,严格把握教育质量。在办学的过程中,多想想,办出民办教育的特色,走出现在办学的困境和困难。

六 总结

民办教育在西北这些年的发展,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失败的地方,都是总的来说,这些年民办教育还是有发展的,在调查的过程中,以甘谷像山中学为例,呈现从了一些问题,有办学特色,也有办学的的问题,希望在这次调查过程中,能够体现一些问题以及对教育事业有所帮助。

七 附录

1.调查问卷

2.实践单位报告

下载陕西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发展民办水利事业的暂行规定》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陕西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发展民办水利事业的暂行规定》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水利事业和谐发展交流(精选五篇)

    推进水利事业科学发展,促进人水和谐,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依法治水、项目强水、改革活水、科技兴水”的治水理念,坚持防汛与抗旱、建设与管理......

    发展水利事业,满足民生需求

    发展水利事业,满足民生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吉林省发展小水电的若干规定》的通知(合集五篇)

    【发布单位】80702 【发布文号】吉政发[1986]23号 【发布日期】1986-03-04 【生效日期】1986-03-0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吉林省人......

    陕西省文化改革发展基本情况发布辞

    陕西省文化改革发展基本情况发布辞(版权局) http://www.xiexiebang.com 时间:2011-11-04 11:14:48 中共陕西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材料四 陕西省新闻出版业改革发......

    陕西省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5篇

    陕西省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 省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服务体系和组织体系建设,进一步改善残疾人状况,依据《陕西省国民......

    泉港区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民办幼儿园发展若干意见

    泉港政综„2011‟134号 泉港区人民政府关于 支持民办幼儿园发展的若干意见 各镇人民政府、山腰街道办事处,区直有关单位: 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福建省......

    贯彻一号文件精神 服务水利事业发展

    贯彻一号文件精神 服务水利事业发展 河海大学“百团行动”简报 第 11 期 河海大学“百团行动”工作组2011年4月7日 “百团行动”服务团为提升 基层水利单位人才素质提出对......

    水利事业现状及发展瓶颈分析报告

    一、县水利事业现状县,面积446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降水量1403.1mm,辖13个乡(镇),166个村民委员会,3个社区,233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7.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9万人,占总人口的86.8%)。县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