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区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民办幼儿园发展若干意见

时间:2019-05-12 23:47: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泉港区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民办幼儿园发展若干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泉港区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民办幼儿园发展若干意见》。

第一篇:泉港区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民办幼儿园发展若干意见

泉港政综„2011‟134号

泉港区人民政府关于

支持民办幼儿园发展的若干意见

各镇人民政府、山腰街道办事处,区直有关单位:

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福建省教育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的通知》,我区被确定为省级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负责探索建立完善政府资助和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的制度及实施民办幼儿园扶持规范工程。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闽政„2010‟24号)、《泉港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泉港区学前教育三年发展规划的通知》(泉港政办„2011‟67号)精神,推进改革试点工作顺利进行,促进我区学前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现就支持民办幼

儿园发展提出以下工作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实施“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资助工程”

1.加大对学前教育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每年从新增教育经费中安排一定金额用于支持民办幼儿园建设。对城乡办园规范、质量合格、低收费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给予补贴,其中省级财政对入园幼儿人均月收费在150元(不含伙食费)以下的民办幼儿园,按上学年末在园幼儿数予以100元/年〃人补贴,区级财政给予配套补助50元/年〃人。

2.落实民办幼儿园税费优惠政策。对政府给予扶持的民办幼儿园,符合税法规定的给予免征企业所得税。对民办幼儿园报经当地有关部门备案并公示的收费标准范围内收取的教育费、保育费,按照有关规定免征营业税。民办幼儿园的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按照居民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执行。

二、建立民办幼儿园奖励机制

规范办园行为,加强幼儿园内涵建设,培育一批示范性民办幼儿园,形成品牌与特色。鼓励名园实行集团化办园,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建立民办幼儿园评估分类定级和升级奖励制度,设立民办幼儿园奖励补助基金,对优质民办学前教育机构,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给予扶持,力争用3年时间,建设一批有资质、信誉好的民办幼儿园。对评上市级示范园的给予奖励1万元,区级示范园给予奖励5000元。

三、建立公民办幼儿园帮扶机制

民办幼儿教师的在职培训、职称评定、评先评优与公办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完善公、民办幼儿园结对帮扶机制,选派公办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到民办幼儿园协助管理,安排公办幼儿园骨干教师到民办幼儿园交流支教。推行民办幼儿园园长及教师到公办幼儿园跟班、学习机制,将民办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列入幼儿教师培训计划,促进民办幼儿园保教质量和管理水平提高。

四、建立民办幼儿园安全督查长效机制

规范民办幼儿园办园行为,加强民办幼儿园安全督查,促进民办幼儿园安全、有序、健康发展。每年5月份由区教育局牵头,会同公安、消防、卫生、安办、交警、法院、综治等部门联合开展民办幼儿园安全工作专项检查,加强指导、督促,确保民办幼儿园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对安全管理不到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民办幼儿园采取限制招生、取缔等措施,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五、加强民办幼儿园督导评估

区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将民办幼儿园教育发展、经费投入、设施设备、师资队伍建设、整治无证办园、规范办园行为等内容作为教育督导的重点,纳入“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教育工作督导评估”、“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抓教育工作督导考核”和“教育强镇”督导评估等综合督政指标体系,加强对民办幼儿园教育的监督检查和评估指导。教育行政部门应定 3

期组织检查,针对民办幼儿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协调当地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〇一一年六月十六日

主题词:教育

民办幼儿园△

意见

区直有关单位:区编办、综治办、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经济贸易发展和改革局、物价局、规划建设局、教育局、民政局、卫生局、安办、行政执法局、法院,区妇联、残联,公安分局、消防大队、交警大队、国土资源分局、地税局、工商局、供电局。

抄送:市教育局,区委办、宣传部、教育工委、区人大办、区政协办。

游书记、洪区长、洪副书记、林副主任、陈副调研员、黄副主席。

泉港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1年6月16日印发

第二篇: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和规范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意见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和规范民办高等教

育发展的意见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建立制度健全、机制灵活、管理规范、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民办高等教育体系,使我省民办高等教育保持在全国的优势地位,成为建设教育强省的重要力量,现就进一步支持和规范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继续加大支持力度

1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民办教育的认识。民办教育事业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我省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提供多样化教育选择、创新教育管理体制、增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效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是我省改革开放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民办教育的认识,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巩固和提升我省民办高等教育在全国的优势地位。

2支持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共同发展。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作为重要工作职责,坚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创造性地支持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切实落实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同等法律地位,对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给予与公办高校同等支持力度,推动形成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

3加大统筹规划与综合协调力度。把民办高等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省级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民办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规划,建立省教育、发展改革、公安、民政、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国土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审计、税务、工商、广电和新闻出版等部门组成的综合协调机制,研究解决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服务监管和综合执法,检查、监督有关法规和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各设区市政府要研究制定配套措施,组织落实相关政策。

4设立发展专项资金。省财政从2012年起每年设立3亿元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民办高等教育公共服务和信息平台建设、高水平民办高校建设、改革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科学研究、表彰和奖励为民办高等教育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等方面。

二、建立和完善分类管理体制

5实施分类管理。民办高校、高等教育助学机构分为非营利性和营利性两类,由举办者自愿申报,省级有关部门审核确定。其中非营利性包括捐资举办的学校、出资举办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学校,以及出资举办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学校。要保障各类民办学校的合法权益,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大力支持发展非营利性学校,积极引导发展营利性学校,逐步形成完善的非营利性与营利性民办高等教育分类管理体制。

6探索混合制民办高等教育办学模式。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合资、合作、股份制等方式举办民办高等教育,为不同投资主体、办学主体公平有序地办学创造良好的环境。积极探索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以多种形式举办混合制民办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开展混和制民办高等教育试点工作,改革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建立“产权明晰、利益共享、学校自治、服务社会”的现代大学制度。

7改进法人登记办法。非营利性学校经省教育厅审核后,由省民政厅依法登记。其中捐资举办、出资举办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学校,登记为民办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法人;出资

举办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学校登记为民办非企业法人。营利性学校由省教育厅审核后,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依法登记注册为企业法人。

8拓宽筹资渠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探索建立陕西民办高等教育基金会,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引入公益融资机制,为民办高校筹集资金提供服务。鼓励金融机构为民办高校提供多种形式的融资服务。逐步建立和完善民办高校融资担保体系,对产权明晰、办学规范、信誉良好的民办高校,允许其申请信用担保贷款和长期低息贷款。允许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用非教学资产作抵押、学费收费权作质押向银行申请贷款。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组织向民办高校捐赠,并依法落实相关税前扣除政策。

9落实税费和用地优惠政策。非营利性民办高校、高等教育助学机构依法享受与公办高校同等的税费优惠政策。

民办高校、高等教育助学机构从事学历教育活动提供的教育劳务取得的收入、向学生收取的高校学生公寓住宿费收入、学生食堂为师生提供餐饮服务取得的收入和为学生勤工俭学提供劳务取得的收入,按规定免征营业税。

民办高校、高等教育助学机构承受的土地、房屋权属用于教育教学的,免征契税。占用的耕地、自用的土地和房产用于教学的,免征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对学校学生公寓和与学生签订的高校学生公寓租赁合同,按规定免征房产税、印花税。水、电、气、采暖、排污等公用事业性收费享有与公办高校同等待遇。

将学校建设用地纳入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用地计划。非营利性学校建设用地享受与公办高校同等的政策;营利性学校建设用地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10依法落实合理回报政策。非营利性学校出资人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在扣除办学成本、计提发展基金和国家规定的有关费用后,允许从办学结余中按取得合理回报,作为对出资人的奖励。奖励申请由学校决策机构提出,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原始出资额、追加投入额、学费收入和办学结余等情况,综合确定合理回报额,合理回报额可占到办学结余的40%。取得的合理回报继续用于学校发展的,计入新增出资额,并按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营利性学校按企业机制获取回报。

三、健全管理和运行机制

11完善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依法完善学校办学章程,充分发挥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灵活多样的优势。依法设立理事会(董事会),规范其成员构成、议事规则和运行程序。建立民办高校监事制度,促进理事会(董事会)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加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确保民办高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障作用。认真执行《陕西省民办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实施办法(试行)》,充分发挥学校工会组织的作用,建立和完善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制定民办高校行政管理的运作规程,保障校长独立行使教育教学和行政职能,保障教职工、受教育者、社会人士行使法定权利。理事长(董事长)与校长分设。非营利性学校决策机构成员、校长及总务、财务、人事等主要部门负责人之间,实行亲属回避制度。

12规范民办高等教育助学机构。严格规范民办高等教育助学机构的设置审批,规范名称、宣传、招生、收退费,规范联合办学、出租校区办学。连续两年年检不合格的学校,责令停止招生,经限期整改仍达不到办学要求的,吊销办学许可证。支持符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备办学条件的民办全日制高等教育助学机构申请设置普通高职院校。

13加强质量监控。健全政府对民办高校的督导制度。强化检查制度,年检结果作为政策扶持和规范管理的重要依据。建立政府部门、专家学者、高校师生、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和社会中介组织等多方参与的民办高等教育质量分类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评估机构的作用,定期对民办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学风教风校风建设、内部管理水平等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

14完善退出机制。学校终止办学,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资产清算,清算和安置方案报审批机关确认后实施。捐资举办的学校终止办学,剩余资产用于公益性教育事业;出资举办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学校终止办学,按投入额度取得补偿后,其余剩余资产用于公益性教育事业;出资举办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学校终止办学,剩余资产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举办者、出资者变更,原始出资额须按原值计算。营利性学校的剩余资产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处理。

四、强化教学管理

15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教学评价体系,指导、监督民办高校加强教学管理。支持建设一批特色专业,结合市场需求探索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科学定位、错位发展、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16推进招生制度改革。民办高校根据教育行政部门核定的办学规模,合理确定招生规模。支持高质量有特色的民办本科高校扩大招生自主权;有条件的民办高职院校实施注册入学。新增招生计划向高质量有特色的民办高校倾斜。

17扩大办学自主权。支持有条件的民办高校在国家专业目录内自主设置专业、调整专业方向、开设课程、确定教学方式。民办高校在高校教师系列职称评审权上,与公办高校同等待遇。支持具备条件的民办高校申请学位授予权。鼓励民办高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五、鼓励开展科学研究

18鼓励民办高校开展科学研究。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在科研课题立项、课题申请、招标、评审、科研成果评审与转化、财政拨付科研经费等方面与公办高校享有同等权利。鼓励民办高校根据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和办学类型成立科学研究机构。支持民办高校积极开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民办教育研究等。

19鼓励民办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鼓励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科研院所、地方政府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开展科研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以多种形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地方政府在科研合作等方面给予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同等支持政策。

六、努力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20建立民办和公办高校教师合理流动机制。民办高校教师应符合国家相应教师资格条件。支持民办高校吸引、培养、稳定优秀教师,鼓励高校优秀毕业生、专业技术人员到民办高校任教、任职。组织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开展对口帮扶,派遣公办高校干部、教师到民办高校挂职或任教。经组织同意到民办高校工作的公办高校干部、教师,其原有公办身份和档案关系不变,退休时执行公办高校教职工退休待遇。教师按程序在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之间合理流动的,其工龄、教龄、社会保险缴费年限等连续计算。

21保障教职工合法权益。民办高校教师在资格认定、职称评审、考核评价、评先选优等方面,与公办高校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建立民办高校教师在职培训机制,培训经费由省财政按比例给予补助。建立健全民办高校教师人事代理服务制度,按规定办理户口迁移、人事劳动关系衔接、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档案转接等手续。在政府指定机构办理了人事代理的民办高校教职工,工作变动时,教龄、工龄连续计算。

依法保障教职工工资及其他福利待遇。民办高校要参照当地公办高校教职工现行工资标准,制定教职工工资标准,并根据物价水平适时调整;学校法定代表人的工资标准控制在教职工平均工资标准的15倍以内。寒暑假期间,必须保障教职工带薪休假的权利。

22完善教职工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学校、政府、个人社会保险费用分担机制。确保民办高校和高等教育助学机构教职工依法参加各类社会保险,并享受相应的待遇水平,地方财政按以奖代补形式给予补助。

民办高校教职工,凡符合申请当地保障性住房条件的,均作为保障对象纳入保障范围。

七、加强学生管理和学校安全稳定工作

23切实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团结教育学生的作用。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全面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使网络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切实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宗教问题,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在学校内进行宗教活动。

24保障学生权利。民办高校统招生纳入国家助学体系,在升学、就业、创业、转学、考试、交通优惠、医疗保险、户籍迁移、档案管理、评奖评优、伙食补贴、公务员招考、“大学生村官”选拔、“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招募、“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招聘、“特设岗位教师”招聘等方面,与公办高校学生享受同等权利。学校自行招收的非统招生,由学校发放学习通知书,明确学习形式、学习年限、取得证书的类型和办法,收费标准和退费规定,切实保障学生的知情权。

25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民办高校一线专职辅导员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配备,每个班级要配备1名班主任。加强辅导员工作研究,加大辅导员培训力度,辅导员专项培训经费和辅导员岗位津贴与公办高校享受同等待遇。

26加强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学校的法定代表人为学校安全和稳定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加强应急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稳定工作机制。推进学校安全保卫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对学校教学、生活、活动设施的安全检查,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学生法制和安全教育,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和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八、规范资产和财务管理

27依法保障学校法人财产权。民办高校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和校舍产权,土地使用权证、校舍产权证必须办理在学校名下。学校出资人将所拥有的土地、房屋过户到学校名下时,要不高于原值。未经原批准用地机关批准,不得改变土地教育用途,不得出租转让土地使用权。民办高校出资人要按照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将与教育教学活动相关的资产经有关部门验资确认后过户到学校法人名下。资产过户实行账面原值过户,对资产过户所需缴纳的各项税费依法给予政策优惠。

28严格会计制度。民办高校要对出资者投入学校的资产、国有资产、受赠资产以及办学积累形成的资产,分类记入相关资产账户,定期进行清产核资,实行分类会计核算。捐资举办的学校和出资举办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学校,适用公办高校会计制度;出资举办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学校,在有关部门制定专门会计制度前,参照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营利性学校按规模大小分别适用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制度。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收费使用行政事业单位非税收入票据。

建立学校资金预算和财政性资金会计决算报告制度。学校资金预算要报送省教育厅备案。每个会计结束时,学校要将接受财政性资金收支情况报告学校理事会(董事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并报送省教育厅备案,同时报送总体收支情况,接受教育经费监测。

严禁民办高校、高等教育助学机构的举办者向学生、学生家长筹集办学资金、公开向社会募集办学资金。

29实行审计监督制度。每个会计结束时,由省教育厅认可的会计师事务所,对民办高校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作为年检结论的重要依据。根据实际情况,交由有关部门对民办高校财务收支及资产负债进行专项审计。省教育、财政、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等密切合作,督促民办高校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公开透明、运营规范的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防止抽逃、挪用和转移学校资产。捐资举办的学校和出资举办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学校,要逐步建立总会计师制度。

30实行财政性资金专款专用制度。建立非营利性学校银行专款账户主管部门审批制度,将财政性资金分项存入专款账户,实行专款专用,保证专项资金用于指定用途,不得挪作他用。

加强民办高校采购活动监管。民办高校凡使用财政性资金实施货物、工程和服务采购的,要依法纳入政府采购,逐步建立完善民办高校内部政府采购制度和运行机制。同时,对通过政府采购形成的国有资产,依法加强管理,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

31建立办学风险防范机制。省教育厅要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建立学校办学风险预警及处置机制,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各民办高校、高等教育助学机构每年按学费收入的1%提取风险保证金,统一存入省教育厅指定的银行账户。风险保证金归学校所有,主要用于学校出现办学风险时,退还向学生收取的学费、住宿费及支付其他应急费用。

九、明确部门职责

32明确省级相关部门职责。省教育厅负责全省民办高等教育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综合管理。

省发展改革委负责全省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和项目审核、管理;省物价局负责审批民办高校的收费项目和标准,研究制定营利性民办高校收费管理办法,查处违规收费、退费行为。

省公安厅负责指导和监督民办高校的治安保卫工作,会同教育、民政、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依法查处非法办学机构、非法招生中介。

省民政厅负责非营利性学校的法人登记工作。

省财政厅负责协同教育、审计等有关部门,制定民办高校合理回报的标准和办法,加强对民办高校财务状况的监管。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制定有关促进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优惠政策,完善社保制度,依法保护民办高校教职工合法权益。

省审计厅负责对民办高校的专项审计。直接审计民办高校和高等教育助学机构财政性资金、社会捐赠资金的使用情况。

省地税局、省国税局负责依法落实民办高校的税收优惠政策。

省工商局负责营利性学校的法人登记注册工作和民办高校广告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对发布违法、虚假招生广告行为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依法查处。

省广电局负责监管全省广播电视等媒体中民办高校的招生广告、办学信息等宣传内容,查处广播电视台擅自播放未经备案的招生广告等违法违纪行为。

省新闻出版局负责监管新闻出版单位、国内媒体驻陕分支机构和记者站对民办高校的宣传报导工作,组织查处相关违法违纪行为。

其他省级相关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民办高等教育工作。

33推进服务信息化建设。建立民办高等教育管理服务信息平台,推进招生、就业、收费、财务管理等办学信息公开,提升政府科学管理民办高等教育的水平,加强社会监督,提高民办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推进学校校园网络建设,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34优化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环境。引导和支持民办高等教育中介机构健康发展,发挥其在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行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成立陕西省民办教育协会,为学校提供

交流、合作、研究的平台。新闻单位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守新闻宣传纪律,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促进、引导和规范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方针政策,积极宣传扶持和规范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措施,积极宣传民办高等教育先进典型、改革成果和发展成就,营造全社会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

陕西省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十二月三十日

第三篇: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和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意见

山东省人民政府

关于促进和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意见

鲁政发〔2009〕68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扩内需、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决策部署,按照《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央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十项措施的实施意见》(鲁发〔2008〕21号)要求,现就促进和支持民间投资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民间投资的重要意义

近几年来,民间投资占我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已经超过70%,成为我省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民间投资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一步促进和扩大民间投资,有利于扩大内需、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有利于繁荣城乡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发展水平。各级、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充分认识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对于扩大内需、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重要意义,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把扩大民间投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在完善政策和加强服务上下功夫,逐步消除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为民间投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千方百计调动民间投资者的积极性,切

实发挥好民间投资对于扩大内需、保持增长、调整结构、改善民生的促进作用。

二、进一步放宽民间投资准入领域

贯彻平等准入、公平待遇的原则,尽快清理和修订限制民间投资市场准入的法规、规章和政策性规定,引导政府投资有序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让利于民间投资,引导民间资本加大投入。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行业和部门,都要对民间资本开放;凡是对外商开放的投资领域,都应对民间资本开放;凡是实行特殊优惠政策的领域,其优惠政策应同样适用于进入该领域的民间资本。通过进一步开放投资市场,降低民间投资准入门槛,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以下领域:

(一)允许民间资本进入能源、交通等垄断行业和领域,逐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积极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

(二)积极支持民间资本以独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BOT等方式,参与城镇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污水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进一步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灵活多样的建设和经营方式;(三)引导民间资本投向有预期收益或通过建立相应机制获得收益的社会事业项目,如教育、卫生、文化、体育、旅游等社会事业的营利性和非营利性领域,改变单纯依赖政府投入的局面;

(四)鼓励民间投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支持有能力的私营个体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和研发机构,提高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含量,加大技术改造和创新力度;

(五)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业,在严格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地方性银行业金融机构,鼓励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设立金融中介服务机构。

三、着力完善涉及民间投资的信息发布制度

充分发挥信息对投资的导向作用,积极为民间投资者提供宏观政策和国内外市场信息。及时发布政府对投资的调控目标、主要调控政策、重点行业投资状况和发展趋势以及成本、价格等信息。对国家修订的《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及时向社会发布,并在发展改革、经贸等部门网站上进行公示,增加政策透明度。同时,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定期向社会推介一批有利于结构调整、具备发展潜力、适合民间投资参与的建设项目,吸引民间资本投入,使民间投资在政府投资的带动引导下及时跟进,增强我省投资拉动的可持续性。

四、切实减轻民间投资主体负担

(一)实施公平合理的收费政策,为民间投资营造宽松的环境。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对与民间投资有关的收费科目进行清理和规范,取消不合理的收费,坚决制止针对民间投资者的乱收费、乱罚款、乱集资、乱摊派行为,切实减轻民间投资者的负担。

(二)对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民间投资项目,要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民间投资项目在行政审批环节的成本,缓解企业成本压力。

(三)积极完善私有财产保护制度,维护民间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对民间投资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提出的行政复议等,政府部门必须及时受理,公平对待,限时答复。

通过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使民间投资者能够打消顾虑、放开手脚,抓住当前投资成本较低的有利时机,不断扩大投资规模,提高投资水平。

五、加大对民间投资的金融支持力度

(一)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民间投资的支持力度。积极开展金融产品创新,改进服务方式,切实发挥银行中小企业专营机构或部门的作用,扩大为民间投资者服务的范围,提高对民间投资者的贷款比重,并提供有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二)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采取政府出资、企业参股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尽快组建省级再担保公司,放大为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的效应。省里安排专项资金,完善信用担保机构激励政策,支持市、县(市、区)设立多种形式的担保机构,每个县(市、区)至少设立1家,地方财政收入过10亿元的县(市、区)至少设立3家。积极发展租赁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等多种形式的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三)拓宽直接融资渠道。调整完善企业上市的支持政策,加强对创业板上市工作的培训和辅导,搞好后备资源培育,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引导和支

持企业利用企业债、公司债券、中期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六、积极落实鼓励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政策措施

积极运用财政、税收、土地、价格等政策措施,引导和支持民间投资的发展。(一)发挥政策性资金对民间投资的拉动作用。各级服务业引导资金在安排上,对符合产业政策、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民营企业要优先扶持;省重点建设项目调控资金由各级政府按照“统借统还”的原则,统筹考虑,择优安排民间资本参与的地方投资项目;设立政策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通过扶持创业投资企业的设立与发展,引导省内外民间资本进入创业投资领域。

(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政府投资以贷款贴息、无偿资助或参股等形式,加大对民间投资的引导力度,降低民间投资的风险。

(三)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按照增值税转型改革的要求,对于符合政策规定的民间投资项目,允许其抵扣固定资产增值税进项税额。民间资本购置的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或关键设备,确需加速折旧的,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以缩短折旧年限。购置用于环保节能和安全生产的专用设备,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其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结转抵免。

(四)放宽注册资本和投资方式限制。允许新设立的私营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年内分期缴付,其中投资公司注册资本可以在5年内分期缴付。分期出资设立的公司,全体股东首期出资在达到《公司法》规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的前提下,合计达到20%即可。申请办理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的,一律不受资金额限制。

(五)民间投资项目所需用地,与其他所有制投资用地享有平等权利。民间投资项目所需用地统一纳入各级建设用地计划,合理安排用地指标。对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重大建设项目,在用地指标上实行“点供”。

(六)实行鼓励和扶持性的价格政策。对民营资本参与的公用公益事业领域的投资,在价格政策上与国有投资一视同仁;民间投资建设运营的新能源发电项目,实行与国有投资相同的电价补贴政策;对民营资本参与的收费路桥、地方铁路等项目,按照保证合理收益的原则核定项目建成运营后的车辆通行费和铁路运价。民间资本投资的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按有关规定享受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收费减免政策。

七、推进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建设和储备

(一)围绕能源交通、农林水利、高新技术、服务业等八大关键领域,选择一批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示范带动性较强的民间投资项目,进行重点调度和推进。每年确定的省级重点项目中,民间投资项目不少于40%;市级重点项目中,民间投资项目不少于50%;县级重点项目中,民间投资项目不少于60%。要集中土地、资金、信贷等要素优先向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倾斜,保证重点民间投资项目的需要。

(二)推动民间投资项目向各类园区集聚,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园区条件,对园区内民营企业实行优惠政策,使园区成为民间资本投资的理想之地。把发展民营经济和城镇建设结合起来,按照城镇总体规划的要求,统筹安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使民间资本成为城镇建设的主力军。

(三)认真搞好民间投资项目的筛选、储备工作,努力做到建设一批、储备一批、规划一批,为保持民间投资项目的连续性打下基础。全力抓好民间投资项目各项工作的推进,尽快开工建设,迅速形成投资需求。

八、切实做好民营企业招商引资工作

(一)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各民营企业要进一步增强招商引资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充分发挥我省区位、资源、劳动力和产业基础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健全招商引资的激励机制,完善奖励办法,充分调动各个层面的积极性。(二)要努力提高招商引资质量,把招商引资与优化产业结构结合起来,与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筛选一批带动面广、关联度大、产业链长的项目进行招商。突出产业招商、特色招商和优势招商。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开展能源、资源、科技智力、服务业等领域的投资合作,提升综合竞争力。

(三)要努力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和理念,总结省内外招商引资的好做法、好经验,精心策划和组织招商活动。政府及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带队组团赴国外及省外进行重点专题招商,要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切实提高招商引资的履约率、资金到位率。

九、强化对民间投资的服务意识

(一)提高工作效率。发展改革、经贸、建设、国土资源、环保、金融等部门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增加工作透明度。对符合产业政策、城乡规划、土地利用、环境保护、信贷政策等方面规定的民间投资项目,要简化程序,加快办理,提高行政效率。

(二)规范管理程序。细化投资管理政策,出台新的《山东省企业投资核准、备案办法》,制定我省投资项目管理流程并公开,为民间投资者提供便利。(三)拓宽服务领域。进一步引导培训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为民间投资者提供合格的技术、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加快推进创业园、孵化器等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扶持政策,鼓励支持大学毕业生等人员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十、加强促进和支持民间投资的组织协调工作 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职责,协调配合,加强扩大民间投资工作的推进力度。发展改革部门要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将民间投资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时发布产业投资政策及投资信息,积极办理民间投资项目立项,将民间投资重大项目列入各级政府的重点项目名单;经贸部门负责技改投资产业政策的落实与相关信息发布,协调做好民间投资技改项目审核;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强对民间投资建设用地的统筹规划,依法做好用地保障工作;建设部门要发挥在工程建设中的管理职能,做好民间投资项目规划、施工许可等方面工作;环保部门要加强对民间投资项目的政策指导,及时办理项目环评手续;财政、税务部门要充分发挥公共政策的引导作用,抓好有关民间投资的财税支持政策的落实;工商部门要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加强指导,强化对民营企业登记注册事项的服务;物价部门要加强对市场价格秩序的监管,积极落实鼓励民间投资发展的扶持性价格政策;金融部门要做好针对民间投资者的信贷和融资服务,为民间投资者提供市场化融资渠道。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促进和支持民间投资工作的组织和协调,把民间投资发展列入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落实目标责任制,制定具体措施,强化激励机制,加强监督检查,务求取得实效。健全协调工作制度,定期通报情况,研究有关政策,协调解决重大问题。通过进一步促进和支持民间投资,努力推进民间投资发展上规模、上速度、上水平,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山东省人民政府

二○○九年五月二十一日

第四篇:延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金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延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金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延政发〔2010〕78号

延安市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支持金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充分发挥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引导社会资金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现就进一步支持金融业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一)进一步支持我市金融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延安实际,紧紧抓住金融业支持延安城乡统筹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不动摇,以建立全方位的政策支持体系、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立体化的金融服务体系为基础,加强各级政府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和支持,为金融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提升金融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把延安建成陕北区域性金融中心,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主要目标

(二)我市金融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到2015年,金融机构总存贷比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力争部分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延安辖区设立分支机构,成立1家地方商业银行,5家村镇银行和15家小额贷款公司,辅以农村资金合作组织,实现农村金融空白网点全覆盖;力争实现3家企业上市融资,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和产业发展基金;实现保费收入15亿元;担保机构资金实力增强,担保贷款实现年均3%的递增;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全省平均水平,金融生态环境良好。

三、主要任务

(三)大力推进金融创新。顺应金融业务综合化、金融活动国际化、金融交易电子化、金融产品多样化和金融服务个性化的发展趋势,支持各金融机构进一步更新金融发展理念,增强金融创新意识。针对延安特色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及重要民生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重要金融需求,积极推进金融体制和机制、金融组织体系和发展模式、金融产品和服务、金融工具和技术、金融调控和监管方式的创新。建立鼓励金融企业开拓业务和自主创新激励机制,实施支持金融创新的财政政策和金融监管措施。积极稳步推进金融创新的综合经营试点。

(四)进一步深化银行和非银行业改革。按照现代银行制度的要求,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和严格、规范、诚信、创新的原则,配合搞好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积极支持办好邮政储蓄银行。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组建“地方性商业银行”。积极发展信托投资公司、融资租赁公司、企业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企业。鼓励延安银行业法人金融机构加入全国同行业资本市场。

(五)加快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按照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农村金融体系的要求,发挥好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的主渠道作用,鼓励和引导村镇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积极支持和引导境内外银行资本、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收购、新设适合农村需求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完善和推广政策性农业保险、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

(六)大力培育小额信贷组织。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规范化管理和服务。在抓好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基础上,支持和引导各类资本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各县区至少设立1—2家小额贷款公司。

(七)规范和完善信用担保市场。进一步整合优化现有担保机构。发挥好行业协会的作用,鼓励市(境)内外各类资本进入担保市场,支持组建大型担保集团。县区至少设立1—2家由政府扶持,为中小企业和农村服务的信用担保机构。

(八)大力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做好企业上市培育工作,支持市内企业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进行融资。积极吸引省内外证券机构到延安发展。引导和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积极培育和发展期货市场,发挥期货市场在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九)加快保险业发展。支持保险机构拓展业务范围,做好煤炭开采等高危行业和公共聚集场所、旅游等行业强制责任保险试点。研究制定支持农业保险政策,逐步扩大农业保险范围。促进县域保险市场发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保险需求。规范承保和理赔服务,提高保险服务水平。

(十)扩大金融业对外合作。坚持互利共赢的方针,提高对外金融合作的质量和水平。积极争取各类金融资源向我市聚集。加强与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的合作,积极引进市(境)外金融机构在延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其参股我市金融企业,不断提高金融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力和水平。到2015年,争取引进3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入驻延安。

(十一)加强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合作。各级政府要加强与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沟通和合作。通过举办大型银企洽谈会、项目推介会和组织银团贷款等多种形式,建立新型的企业与银行、保险机构对接机制,促进经济与金融互动双赢。

(十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整顿规范金融秩序。健全各类金融公司监管机制,强化基础管理和内部控制。严禁非法金融活动,依法严厉打击逃废银行债务、金融诈骗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取缔非法集资、地下钱庄、地下保单和非法外汇交易。

建立金融债权维护协调机制,加强执法部门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严格金融执法,提高办案效率,建立和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金融市场秩序。

(十三)打造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宣传普及金融知识。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信用评级机构,健全信用征集、信用记录、信用评价、信息披露和奖惩机制,定期公布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情况,引导企业诚信经营。

四、政策措施

(十四)切实加强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要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金融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和改进对金融工作的领导。要把金融工作作为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来抓,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把金融产业作为我市的核心产业,给予重点扶持和发展。市政府成立金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金融工作的副市长担任,副组长由市政府主管秘书长、市金融办主任、人行延安市中心支行行长和延安银监分局局长担任,办公室设在市金融办,主任由市金融办主任兼任,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各县区也要参照市上的模式,设立金融工作办公室及相应机构,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全力保障和支持。

(十五)设立“延安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市财政从2011年开始每年预算安排300万元或以上,用于扶持延安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市属金融机构的组建、面向市内中小企业提供担保的担保公司担保补贴、企业直接融资费用补贴、对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考核评价奖励、金融创新、市政府组织的重大金融课题调研和研讨、重要金融业务拓展、企业上市辅导、符合银监会认定和财政部发布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网点)的定向费用补贴、重大金融招商引资、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等费用支出。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的使用,由市金融办会同市财政局提出管理和使用办法,报市政府按有关规定和程序审定后执行。

(十六)鼓励金融机构进驻延安。鼓励市外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托公司、租赁公司、期货公司、投资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担保公司、证券公司等非银行业金融机构来延安设立分支机构。对新设金融机构在立项审批、规划选址、建设用地、证照办理等相关手续的办理上优先予以保障并适当减免相关费用。

(十七)金融机构引进的金融高管或留学人员,在落户、子女入学、配偶就业方面享受优惠待遇,其子女入读延安市基础教育学校(包括托儿所、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可自由择校,给予优先照顾安排,并协助其配偶就业。

(十八)建立政、银、企三方协调沟通机制。各级政府要加强与人民银行、银监局等金融监管部门的协调沟通,实现信息共享,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和定期联系制度。按季召开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政银企对接会等,通过开展经济金融运行分析,及时把握经济和金融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统筹经济和金融工作发展,提升金融对经济社会的综合服务能力。人行延安市中心支行、延安银监分局要加强与地方经济综合部门、政法部门以及地方金融管理部门的沟通与协调,支持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结合本地区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支持新融资模式的探索,为我市经济金融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十九)加大对重点项目的信贷支持。各级政府工作部门要结合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基础设施、交通道路、重点行业和重点项目建设等信贷资金需求,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推动全市产业结构调整。要采取引导、互相激励以及将开户与发放贷款的支持力度挂钩等多种手段,争取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更大的信贷支持。

(二十)加强金融创新能力建设。各金融机构要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支持延安城乡统筹发展的大好机遇,不断创新金融监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在完善金融市场层次和结构、推进金融工具和产品创新、完善投资者结构、加大金融对外开放、深化金融改革、创新金融监管方式等多个方面争取先行先试,为延安金融发展寻找新的机遇。要加快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整合各种资源,构建统一、高效、安全的交易结算清算平台,增强延安金融市场的承载能力和适应能力,提高金融创新的信息透明度,为延安创造更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

(二十一)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建立健全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完善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政策,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村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大力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积极推广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加快培育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设立适应“三农”需要的各类新型金融组织。同时,根据农村市场的需求,合理配置ATM机、POS机等现代化支付机具,积极推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推广普及,拓展支付清算网络覆盖范围,满足农村多层次的需求。

(二十二)加大力度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各级政府要合理引导金融机构构建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贷管理机制。针对延安市优质企业数量相对较少、行业集中度高、贷款投放竞争激烈的现状,引导金融机构通过业务创新,突破对中小企业信贷投放的瓶颈。加强中小企业贷款管理和流程跟踪,对重点企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并进行“一对一”金融帮扶,改善和加强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进一步简化中小企业信贷程序,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合理下放对中小企业贷款审批权限,探索实行信贷关系建立、评级和授信“三合一”的中小企业信贷体制。在完善中小企业授信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专门的中小企业贷款业绩考核和奖惩机制。外汇管理部门要加强外汇管理,改进外汇服务,促进外向型企业贸易投资便利化。

(二十三)增加财政补贴资金支出。一是政府财政部门要加大对涉及政策性贷款的财政补贴力度,如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贷款、妇女创业贷款、助学贷款、大学生创业贷款等的财政贴息。二是要加大对涉及“三农”贷款的补贴、对农业保险试点的保费补贴或奖励,建立健全大灾风险补偿机制。三是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对科技创新型企业、创意型企业、转型中的旅游文化企业、新型企业及需要政府扶持的微小企业贷款,给予适当的风险补贴。

(二十四)健全融资担保体系。针对我市担保机构数量少、担保实力弱、中小企业及失业人员贷款难的现状,逐步完善政策性担保机构组织体系,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培育后续财源。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一定数额资金,用于逐步扩充市政府出资的“担保公司”、“投资公司”的资本金,增强担保融资实力,提升融资平台功能。鼓励发展商业性担保机构,支持有能力的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组建担保公司,通过收取适当的担保手续费为中小企业进行担保。完善担保风险补偿机制,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按贷款担保收费的一定比例给予补贴,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

(二十五)促进金融中介服务机构规范发展。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评级机构及评估机构的管理,实行招投标制度,确保企业审计报表的真实、可靠,真正发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作用,为金融机构降低风险,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率提供强有力保障。制定和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服务机构管理制度,加大对违规和提供虚假审计报表的会计事务所的处罚力度,从而净化中介服务行业环境。

(二十六)推动信用体系建设。大力开展信用企业、信用单位、信用社区、信用村镇等创建活动;支持和推动人民银行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建设,形成全社会共享的企业信用档案系统、信用评级机制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实现信用征集、评估和使用的网络化;建立企业信息查询机制和信用信息共享交换机制,要制订失信惩戒机制和守信奖励机制,净化金融生态环境。各级人民法院要继续加大配合力度,切实为金融机构清收不良贷款保驾护航,坚决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行为,保证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二十七)充分发挥保险的风险保障作用。各级政府及保险行业协会要加强对保险市场的管理,制定地方性规章,引导保险机构认真分析当地市场需求、消费群体的现状,合理引进和开发适合当地需求的低费率、高保障、广覆盖的保险产品。各保险企业要与劳动保障、教育、卫生等部门联合,采取多种方式发展商业性养老,医疗保险。大力开发企业年金保险市场,力争在补充医疗保险、企业年金以及养老保险的经营方式上有所创新和突破。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在全市范围内积极稳妥地扩大农业保险试点,积极扩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品种和区域覆盖范围,鼓励对特色农业、农房、农用机动车辆等保险进行保费补贴。发展农村小额保险,健全农业再保险体系,建立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切实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提供稳定保障。

(二十八)支持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积极推荐有条件的企业向主板和创业板上市融资,争取用三年时间,将1—2家优势企业推向主板、创业板等直接融资市场,实现延安市上市企业零的突破。充分利用延安城投公司、延安市鼎源投资公司、水务投资公司等融资平台,整合现有资源,通过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短融券进行融资。支持其他类型企业发行债券融资。

(二十九)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制定考评办法,从法制环境、行政环境、中介服务环境、金融运行状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对各县区政府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从而推动全市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

(三十)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结合我市经济金融发展实际,建立完善的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对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所做的工作进行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反馈各金融机构上级部门,作为干部使用的参考。同时,依照评价结果,对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金融机构和先进金融工作者给予表彰奖励。

二○一○年十一月十一日

第五篇:民办幼儿园发展报告

官路镇中心校2013年

关于民办幼儿园的发展报告

一、学前教育现状

官路镇全镇总面积48.1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75个村民小组、6244户,总人口24470人。我镇现有民办幼儿园5所,分别是官路镇阳光彤彤幼儿园(市级一类)、官路镇张德小学幼儿园(市级二类)、官路镇未来星幼儿园(市级二类)、官路镇小精灵幼儿园(市级三类),官路镇张千户幼儿园(市级三类),在园幼儿535人,在园全职教职工53人,兼职教职工5人(兼职人员全是保健医生)。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镇学前教育的现状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二、分布特点

全镇共75个村民小组,所辖区域很广。但5所幼儿园3所围绕在街镇边,各村民小组离的又很远,基本上我镇辖区的幼儿园数量不能辐射到全镇,这样导致我辖区部分生源流失到其它乡镇,加上我镇地理位置的特殊,甚至于部分幼儿流失到外县。生源的缺少直接影响民办幼儿园的经济实力,这样直接导致办园条件差,设施设备少或根本没有。同样也影响到了我中心校管理的复杂性,导致了很多安全隐患的存在。

三、民办幼儿园的地位作用

作用之一:我镇目前只有官路中心小学附设了学前班属于公立幼儿园,所有的学前教育都要靠民办幼儿园支撑,所以民办幼儿园从地位上讲是重中之重。

作用之二,民办幼儿园的发展,吸纳了大量社会资金,减轻了国家

负担,并为国家赢得了时间,加快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作用之三,民办幼儿园的发展,扩大了教育规模,增加了教育总量,“补充”了公办学校所缺,我镇幼儿大多数是留守儿童,爷爷奶奶文化程度底,监管幼儿很不到位,民办幼儿园管理上的“多样化”满足了广大群众多种多样“选择性”学习的需要。

四、存在的问题

1、师资队伍素质偏低

我镇目前所有的民办幼儿园专职教师中学历符合要求的基本没有,持证上岗率更是寥寥无几。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工资主要是靠收取幼儿管理费来维持,由于地域经济所限,捉襟见肘的管理费很难招募到符合政策要求的专职教师。

2、硬件设施不齐全、不符合办园条件

我镇民办幼儿园经费以创办者自筹和幼儿缴纳学费为主,创办者由于办园规模较小、生源较少,加之个体财力有限,办园经费相对缺乏,我镇“家庭作坊式”幼儿园大多是租用居民用房或对自家住宅用房进行改造,园舍建筑不符合办园标准室内活动面积小,幼儿园教育教学必需的玩教具、操作材料、图书的种类及数量都极少。

五、存在的问题的应对举措

1、规范民办幼儿园的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其社会地位和待遇 首先,民办幼儿园园长及所有教师、保育员、保健员应该经教育部门严格考核,必须具备相应资格才能上岗。对已经上岗的师资要定期培训进修和考核,不合格的要解聘。同时要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以满足他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加强社会保障等相关规定的落实,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稳定民办幼儿园的师资队伍从而促进民办幼儿园的发展。

其次,加强对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引导和组织承办者以及教师参加有关学习培训活动,以不断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教师的学历水平和专业技能。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一桶水”远远满足不了现代幼儿“长流水”的求知需要,民办幼儿园要生存和发展,必须注重教师素质的培训和提高。在聘用幼儿教师时,要聘用那些懂得幼儿教育、有爱心、有责任心、有经验、有专长的教师,并尽可能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安于从教、乐于从教,使他们把幼儿教育当作自己的事业,用崇高的师德去影响幼儿,用良好的情感去陶冶幼儿,用高超的教育艺术去培养幼儿。同时要加大园本培训的力度,为教师的进修学习提供机会,创造条件,使教师的道德与水平、学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同步提高

2、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民办幼儿园是幼儿教育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新生事物,它的出现促进了办园体制的多元化,满足了人们的教育需求,促进了幼儿教育的良性竞争和发展。经费紧缺是诸多农村民办幼儿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政府应加大财政拨款兴教力度。对于现有的资金薄弱的幼儿园,政府可以投入资金,改善其办学条件,形成公私联营的办学模式。对农村民办幼儿园,政府应尽量提供帮助,如民办幼儿园在建园时,政府部门应协同土地部门,对其建设费用进行适当减免。

六、发展趋势

民办幼儿园要以接收3——6岁幼儿为主,尽可能多接纳3岁以下幼儿入园。这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国家对公办幼儿园投入的经费不够,不仅承担不起3至6岁全体幼儿的教育,更难承担起3岁以下全体幼儿的教育。目前,我镇民办幼儿园不仅补充了公办幼儿园的不足,而且已经逐步接纳小于3岁的幼儿进园开设小小班,这对我国开展早期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种试验和实践,完全符合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必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七、展望未来

学前教育是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的发端,是基础教育的第一环,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是创建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由于国家对我镇学前教育投入不足,公办幼儿园不仅承担不起3至6岁全体幼儿的教育,更难承担起3岁以下2岁以上部分幼儿的教育,再加上我镇多为留守儿童,需要“多样化”的幼儿园教育方式这就为民办幼儿园提供了发展机遇。

官路镇中心校

2013年12月5日

下载泉港区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民办幼儿园发展若干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泉港区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民办幼儿园发展若干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共泉州市泉港区委 泉州市泉港区人民政府

    意见 泉港委〔2010〕3号 中共泉州市泉港区委 泉州市泉港区人民政府 关于2010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 各镇党委、人民政府,山腰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山腰盐场,区直各单位......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农村信用社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意见[本站推荐]

    【发布单位】陕西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陕政发 〔2009〕25号 【发布日期】2009-04-10 【生效日期】2009-04-1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陕西省......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金融支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意见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金融支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意见 鲁政发[2011]50号 颁布时间:2011-11-25发文单位:山东省人民政府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

    民办幼儿园

    这两天看了一些欧洲的教育杂志。重点介绍了一些得到国外认可的上海幼儿园,应该是上海目前最好的一些幼儿园了大家参考参考,看看还有什么遗漏的。 Shanghai Angels Kindergarte......

    萧山区人民政府关于支持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2

    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重视和支持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重视和支持......

    垦利县人民政府关于支持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意见

    垦政发„2006‟29号垦利县人民政府 关于支持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意见各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县直各部门、单位: 为更好地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推......

    民办幼儿园的改革与发展(合集)

    民办幼儿园的改革与发展 [摘要]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全国民办幼儿园教育,无论是民办幼儿园的总数、在园幼儿的人数及其占同级同类教育的比例,都呈逐年增长的态势,客观上成为......

    民办幼儿园近期发展目标(大全五篇)

    启晨幼儿园近期发展目标 和中长期发展规划 一、幼儿园现状 启晨幼儿园现占地面积350平方米,建筑面积260平方米,设教学班4个,于2015年6月创建。 二、办学宗旨 促进儿童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