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城镇供热管理条例

时间:2019-05-14 08:13: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内蒙古自治区城镇供热管理条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内蒙古自治区城镇供热管理条例》。

第一篇:内蒙古自治区城镇供热管理条例

内蒙古自治区城镇供热管理条例

(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城市供用热管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保障社会公共秩序,维护供用热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城市供热事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供热规划、设计、建设、经营、管理、使用和供热设备设施的管理及与供热活动相关的单位、个人和热用户,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供热,是指利用热电联产、区域锅炉(包括燃煤、燃油、燃气、电力)等所产生的蒸汽、热水、工业余热、地热等热源,通过管网集中、联片或分散为用户有偿提供生产和生活用热。

本条例所称热源单位,是指为供热经营企业提供热能的单位。

本条例所称供热单位,是指利用热源单位或自身生产的热能,依据合同有偿向热用户供给生产、生活所需热量的单位。

本条例所称热用户,是指依据合同使用供热单位供给的生产、生活所需热量的单位或者个人。第四条

城镇供热管理应当遵循统一规划、属地管理、保障安全、规范服务、促进节能环保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城镇供热事业的发展要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优先发展集中供热,限制并逐步取消分散锅炉供热和其它能耗高、污染超标的热源供热。要建立并完善供热能源保障、采暖救助、应急处置等安全供热保障体系。

第五条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供热管理工作,组织实施本条例。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发展与改革、财政、质量技术监督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配合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做好供热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六条

鼓励、支持相关行业组织、中介机构参与供热行业管理和技术服务、宣传培训等工作。

鼓励利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节能、高效、环保、安全的供热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对节能效率高和环境效益好的供热技术和项目给予支持,对在供热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予以表彰或者奖励。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

第七条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节能减排的基本国策和城乡总体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供热专项规划,经组织技术论证后,按照规定程序批准后组织实施。

经批准的供热规划,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报原批准机关批准。第八条

新建、改建、扩建供热工程,应当符合供热专项规划,并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依法办理工程项目审批手续。

规划部门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应当征求同级供热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第九条

从事供热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活动的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严格执行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

第十条

供热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依法组织竣工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一条

在规划或者已建成的热电联产和区域锅炉集中供热范围内,应当逐步提高热电联产所占比重,不得批准新建、扩建燃煤自备热电厂和分散供热锅炉及其它能耗高、污染超标的热源形式。

集中供热管网覆盖前已建成使用的分散供热锅炉和其它能耗高、污染超标的热源形式,由当地政府组织限期拆除或者改造,并入集中供热系统供热。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依法批准的供热工程项目的建设。第十二条

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区改建,应当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供热规划的要求,配套建设供热设施,或者预留供热设施配套建设用地。

预留的供热设施配套建设用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

第十三条

新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维护结构应当符合国家建筑节能标准;供热系统应当实现分户控制,安装温度调控装置和热计量装置,满足热计量条件,实行供热计量收费。居住建筑安装的用热计量装置应当满足分户计量的要求。

计量装置应当依法检定合格。第十四条

既有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逐步组织实施维护结构节能改造与用热系统分户配套节能改造。既有居住建筑供热分户计量改造与节能改造同步,供热计量装置安装与供热计量收费同步。

既有建筑维护结构和分户配套节能改造费用,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地方政府另行制定办法,组织落实。

第十五条

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建设单位,应当依法承担供热系统保修期内的维修、调试等保修责任。

供热系统的保修期不得低于两个采暖期。保修责任未履行或者拖延履行的,供热系统的保修期不受两个采暖期的限制。

供热系统的保修期,自居住建筑或者公共建筑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第三章 供热管理

第十六条 从事供热经营活动,应当依法取得供热经营许可证。未取得供热经营许可证的,不得从事供热经营活动。

取得供热经营许可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可靠、稳定的热源;

(二)有与供热规模相适应且符合国家标准的供热设施;

(三)有与供热规模相适应的资金;

(四)有固定的、符合安全条件的经营场所;

(五)有与供热规模相适应并有相应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

(六)有与供热规模相适应的维护检修队伍及设备和设施;

(七)有可行的经营方案、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服务规范;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条件。

未取得供热经营许可证的,不得从事供热经营活动。第十七条 从事供热经营活动,应当根据供热规模向当地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供热行政主管部门书面提出申请。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对是否符合参与供热市场化运作经营许可条件的,二十个工作日内作出答复,准予行政许可的,应当核发供热经营许可证;不予行政许可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第十八条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通过招标投标等市场化运作程序,确定符合条件的热源单位和供热单位,并与其签订供热特许经营协议,授予在一定期限和范围内的供热特许经营权。供热许可经营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三十年。

第十九条

供热企业不得擅自停业、歇业,确需停业或者歇业的,应当在采暖期开始6个月前向旗县(市)或者设区的市供热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对供热范围内的用户用热作出妥善安排。供热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供热企业在采暖期内不得停业、歇业。

第二十条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实际确定和公布采暖期起止时间。第二十一条

符合供用热条件的供热单位申请用热,热源单位应当为其供给所需热量。双方签订供用热合同。

合同应当使用由自治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监制的示范文本。第二十二条 热源单位和供热单位应当按照供用热合同约定,连续、保质、保量为用热方供热。

电力部门应当按照以热定电的原则,满足热电联产所需的热源负荷,不得以电量指标限制热电厂对外供热。

供热单位和热用户增加、减少所需热量,应当征得热源单位或者供热单位的同意,并签订书面协议。

第二十三条

热源单位和供热单位在采暖期内不得擅自停热。

因施工、检修、突发事故、不可抗力等原因确需停热二十四小时以上,热源单位或者供热单位应当及时组织施工或者抢修,按规定通知供热用户,报告供热行政主管部门。

第二十四条 热源单位或者供热单位无法保障正常供热,严重影响供热用户利益的,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保障供热安全和正常运行。

第二十五条

采暖期内热用户室内供热温度,在正常条件下不得低于18℃;供用热合同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低于规定温度的,因供热单位原因,七十二小时内仍未改正的,供热单位应当减收或者免收相应的热费;因热源单位原因,由供热单位向其追偿。规定时间内供热单位既未采取改正措施,又不履行赔偿责任,热用户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投诉制度,受理有关供热问题的投诉,及时予以处理。第二十六条

热用户认为室内温度未达到规定温度的,可以向供热监管部门或者由具备资质条件的检测机构申请温度检测。检测机构应当具备符合国家相关技术要求的检测设备和检测专业人员,检测费用由责任方承担。检测居民室内温度时,应当以房屋对角线中心点距地面高1.2米至1.5米处为检测点。

第二十七条

居民采暖热价实行政府定价;其他热价实行政府指导价,由供用热双方按照政府指导价协商确定。

逐步实行基本热价和计量热价相结合的制度,实现按照用热量计量收费。具体办法由自治区价格主管部门会同自治区供热主管部门制定。

热价的制定和调整应当遵循合理补偿成本、促进节约用热和公平负担的原则。制定和调整热价,价格主管部门应当举行听证会,听取用户和供热企业及供热主管部门等有关方面的意见,并采取措施减少对低收入用户用热的影响。

第二十八条

城镇供热价格实行基本热价和计量热价相结合的热计量收费制度;不具备热计量收费条件的用户,继续执行按建筑面积收费的制度。

按建筑面积收费,应当根据热量消耗情况计算加收建筑超高部分的热费。

第二十九条

属于热价之外的供热服务收费项目,应当受用户委托,收费标准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由供用热双方协商确定,并实行规范操作。

第三十条 供热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对供热采暖行为进行监督检查时,应当出示有效证件,供热单位、用户以及相关单位应当积极配合。

供热单位进行供热设施维护、抢修作业以及室温检测、查表及收费等工作时,应当出示有效证件,用户和物业服务企业应当予以配合。

第三十一条

供热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供热单位应当改进技术装备,实施计量管理,并对供热系统进行监测、维护,提高供热系统的效率,保证供热系统的运行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

第三十二条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供热单位的能源消耗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并制定供热单位能源消耗指标;对超过能源消耗指标的,应当要求供热单位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监督实施。第四章 用热管理

第三十三条

申请并符合供用热条件的用户,需按规定办理用热手续,缴纳供热工程建设配套费。

供热工程建设配套费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收费标准的增收部分构成,由政府统一收取后,专项用于城镇热源和管网建设。

各级人民政府依法收取的供热工程建设配套费,应当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作他用。

第三十四条

用户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及时、足额向供热单位缴纳热费。

具备分户独立采暖系统形式的用户,在不影响其他用户正常采暖及共用供热设施安全的前提下,经与供热单位协商,就暂停供热时间、交纳基本费用等事项达成一致后,可以由供热单位暂停供热。

第三十五条

用户逾期未交纳热费,供热单位可以自逾期之日起,按照所欠热费总额的千分之一按日加收滞纳金。逾期三十日仍未交纳的,供热单位可以对其暂缓供热、限热或者停止供热,但不得损害其他用户的用热权益。

用户逾期拒不交纳热费的,供热单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三十六条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完善的供热保障机制,保障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待遇等困难用户的正常用热。

第三十七条 用户更名的,应当到供热单位办理供用热合同变更手续。第三十八条

用热单位和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擅自改动、连接、阻断供热管线及设施;

(二)擅自增加或者减少散热设施;

(三)损坏供热设施;

(四)擅自安装放水阀、排气阀、换热装置及其它违章设施;

(五)擅自安装管道泵等改变运行方式;

(六)擅自改变用热性质;

(七)其它妨碍供热设施正常运行或者影响供热质量的行为。

第三十九条

用户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或者有下列行为之一,导致室内温度低于本条例规定温度或者合同约定温度的,供热单位不予赔偿:

(一)未按照规定交纳热费的;

(二)擅自改变房屋结构或者室内供热设施的;

(三)室内装修遮挡散热器严重影响供热效果的;

(四)未采取正常保温措施的。

因上述原因给其他用户造成损失的,由责任人负责赔偿。

第四十条

热用户有权就经营收费、用户服务等事项向供热单位、有关部门、组织查询或者投诉;接到查询或者投诉后,相关单位或者部门应当在规定日期内予以答复或者解决。第五章 设施管理

第四十一条

供热单位应当对供热范围内住宅用户的室外供热设施和室内共用供热设施承担管理、维护、抢修和更新改造的责任,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的后勤服务部门提供社会供热服务的,可以按照规定委托专业企业承担。

住宅用户发现室内供热设施异常、泄露等情况时,应当及时向供热单位报修,并承担室内自用采暖设施维修、更新的相关费用。

非住宅用户供热采暖设施的维护、管理以及更新改造,由供热单位与用户在合同中约定。建设单位应当依法承担供热采暖设施保修期内的保修责任。

第四十二条

建设单位应当与供热单位签订合同。合同中应包含建筑物热力入口,供热计量装置和室内温度调控装置的技术指标、质量标准,明确建设单位建筑节能质量责任和供热单位供热计量装置、温度调控装置的采购、管理责任以及违约责任等内容。建筑物热力入口和用户的供热计量装置、室内温度调控装置的购置及安装费用应纳入房屋建造成本。供热单位应当采购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供热计量装置和室内温度调控装置。建设单位不得明示或暗示供热单位采购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供热计量装置和室内温度调控装置。供热单位应当与供热计量装置和室内温度调控装置的生产销售单位签订合同,双方就产品质量、售后服务、保修内容、保修年限、保修费用以及因产品质量造成损失的赔偿责任等事项在合同中约定。

热源出口的热计量装置,由热源单位投资、安装、维修和管理;供热单位监督。

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温度调控装置和热计量装置,属于新建建筑,由建设单位投资,供热单位安装和验收;属于既有建筑,由产权人投资、供热单位组织进货、安装。符合供热计量条件的建筑,供热单位必须实行供热计量收费,并负责供热计量器具的日常维护。

第四十三条

用户对供热计量装置准确度有异议的,可以向具备供热计量器具检定资格的机构申请检测。经检测,热计量装置误差在法定范围之内的,检测费用由申请用户负担;误差在法定范围之外的,检测、校正、更换费用由供热单位负担,并退还本采暖期发现误差期间超收的计量热费。

第四十四条

热源单位和供热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对其维护管理的重要供热设施,设置明显、统一的安全警示识别标志,并采取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装、移动、覆盖、拆除、损坏供热安全识别标志和供热设备与设施。

第四十五条

在供热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安全保护距离范围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下列活动:

(一)建造建筑物、构筑物、敷设管线;

(二)开挖沟渠、挖坑取土;

(三)进行打桩、顶进作业;

(四)堆放垃圾、杂物、易燃易爆物品;

(五)倾倒腐蚀性物品,排放污水、废水、气体;

(六)从事爆破作业;

(七)其它可能危害供热设施安全的行为。

第四十六条

从事工程的建设单位在开工前,应当向当地城建档案管理机构或者热源单位、供热单位查明有关地下供热设施情况,不得影响供热设施安全。相关单位或者部门应当予以配合。

工程施工确需改动或者可能影响供热设施安全的,建设单位应当与热源单位或者供热单位商定安全保护措施,由建设单位负责实施。

第四十七条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建设、质量技术监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公安消防等有关部门建立供热安全预警联动机制,依法加强供热的安全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处置安全隐患。

当地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和组织实施当地公共供热事故应急预案。发生供热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调查处理。第四十八条 热源单位和供热单位,应当根据当地供热事故应急预案,制定和完善本单位供热事故抢险机制、抢修应急预案。第四十九条

热源单位和供热单位发现或者接到供热事故报告后,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现场组织抢险、抢修,并按照规定及时报告有关部门;不得推诿扯皮或者隐瞒不报。

第五十条

热源单位或者供热单位进行供热设备、设施故障抢修时,可以先施工,后补办有关手续。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阻挠、干扰、拒绝抢修供热设备设施或者经人民政府批准计划维修、更新、改造的供热设备设施。

确因危及公共或者供热安全的紧急情况,在履行通知义务后,因找不到户主或者户主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到达抢修现场的,经热源单位或者供热单位负责人批准,书面通知当地居民委员会和公安派出所,由居民委员会和公安派出所派出二人以上人员出现场配合,可以入室抢修。抢修完毕,现场抢修人员和配合人员应当在抢修单上签字。因抢修人员过失给用户造成损失的,由抢修单位承担赔偿责任。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一条

各级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和其它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尚未构成犯罪的,由当地人民政府或者上级有关主管部门依法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本条例第七条规定,擅自变更经批准的供热专项规划的;

(二)违反本条例第八条规定,擅自批准新建、改建、扩建供热工程项目的;

(三)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擅自核发供热经营许可证的;

(四)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擅自以电量指标限制热电厂对外供热的;

(五)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擅自确定供热价格的;

(六)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擅自挪用供热工程建设配套费用的;

(七)其它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违法行为。

第五十二条

建设单位违反本条例下列规定的,由当地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强制改正,并给予以下处罚:

(一)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规定,擅自侵占、改变预留供热设施建设用地、空间或者用途的,处工程造价百分之十至百分之十五的罚款;

(二)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规定,新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未能实现节能改造或者满足热计量条件的,可处以3000元至2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五条规定,因施工影响或者损坏供热设施的,处以5000元至1万元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四)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产权方或者责任方未按规定履行供用热系统的维修、更新和改造的影响正常供热的,可以处发生费用二倍的罚款。

第五十三条

热源单位或者供热单位,违反本条例下列规定的,由供热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强制改正,并给予以下处罚:

(一)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十八条规定,未取得供热经营许可证擅自从事供热经营活动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本条例第八条、第十条、第十一条规定,擅自开展供热工程建设的,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供热工程投入使用的,限期整改未执行的,处以供热工程合同造价百分之十至百分之十五的罚款;

(三)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未能按合同约定连续、保质、保量为用户供热,应当按照一定比例退还非正常供热期间按日折算后的热费。

(四)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二十三条规定,擅自停热或者停业、歇业,可以处5000元至3万元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五)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规定,热源单位或者供热单位擅自提高热价或者变相提高热价,由价格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六)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九条规定,未能及时组织抢修供热事故或者未按照规定报告事故情况,处以5000至1万元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予以赔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五十四条

热用户或者热用户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第三十二四条、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五条、第五十条规定之一,由供热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强制改正,并对个人应当处5000至1万元罚款,对单位处1万元至5万元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五十五条 本条例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又到一年采暖期 今年供热有新规(组图)

2011年09月23日10:11 来源:北方新闻网-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 李永桃

再过20多天,供暖期就要到了。眼下,需要办理停暖的用户得赶紧张罗了,因为有的小区已经张贴出“用户需提前一个月办理停暖手续”的告示。但是,一些刚刚交付使用的新建小区用户想办理停暖却被拒绝,因为今年出台的《内蒙古自治区城镇供热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热用户在新建建筑交付使用后第一个采暖期不得停止用热。

记者从自治区住宅和城乡建设厅城市建设处了解到,《条例》是自治区出台的首部供热管理地方法规,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此前,我区执行的是国家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制定的集中供热行业政策。

首个采暖期不得停止用热

《条例》的出台,进一步规范了供热双方的合法权益。但《条例》中的一些规定引发了公众热议,一些细节性的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

《条例》第36条规定:热用户在新建建筑交付使用后第一个采暖期不得停止用热。一些公众对此有争议,认为规定不合理。家住玉泉区的卫女士说:“刚交付使用的房子,空置率较高。如果让家家户户都交供暖费,这不现实,而且执行起来肯定有困难。供热也是一种商品,商品的属性是消费付费。我没有消费,你让我付费,这没有道理。”

对此,自治区住宅和城乡建设厅城市建设处副处长赵军解释说,第一年不能停用暖气,首先是因为第一年需要对新建房屋进行注水供热,以检验整个供热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管网系统是否存在堵塞、损坏等缺陷,如发现问题,能及时由开发建设单位加以整改。另外一个原因是由于新建住宅楼一般第一年入住率很低,除个别入住外大部分处于空置状态。热具有向低温传导的特殊属性,如果大部分没有入住的用户办理了停供,那么入住用户家中的热量就会向邻居空置停暖的住宅传导,这样对入住用户的采暖温度将难以保证。

呼和浩特富泰热力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贾志中告诉记者:“供热系统必须运行一个采暖期,才能检测到施工是否完善,短期的施压压力不能等同于完全运行正常的压力。如果不经过运行,施工方一旦将房屋交付,再出现问题,就等于将问题转嫁于供热单位。而供热单位也很难承担这样的责任。对于维护用户合法权益来说,必须这样规定!”

希望阳光股份一位姓官的销售顾问认为,首先,不供暖、不上水的话,有些问题发现不了。一旦等用户装修好了再发现问题,用户装修造成的损失谁来承担?另外,供暖是有成本的,第一年入住率低,大家都不交供热费,热力公司就会亏本运营。这样,热力公司势必会停暖,对其他入住的用户来说,就会受到影响。

停止或恢复用热,需30日前提出申请

《条例》第34条规定:热用户需要停止或恢复用热的,应当在30日前向供热单位提出申请,并办理相关手续。另第32条规定:热费以预付方式交纳。热用户应当在每年采暖期开始前30日内交纳本采暖期的热费。热用户一次交纳热费确有困难的,可以与供热单位约定,在本采暖期内分期交纳。

记者从呼和浩特市公用事业管理局了解到,呼和浩特市现行的供热管理条例第20条与《条例》第34条相仿。另,停暖的用户应当向供热单位交纳30%的基础费用;办理永久停暖手续的用户,可以不交纳基础费用。

针对第32条,赵军说,主要是考虑到一些困难群体一次性交纳供暖费负担重,可以分期交纳。但一些消费者对此也提出了担忧:分期缴纳会增加供热单位的用工成本;另外如果出现后期收费难问题怎么办?

18℃以上成为达标唯一标准

过去国家行业政策规定:室内温度供热标准为18℃正负2度。而《条例》第23条规定:在采暖期内,对符合国家建筑节能标准的民用建筑,供热单位应当保证用户室内温度达到18℃以上。因供热单位责任导致室内温度低于18℃,48小时仍未改正的,供热单位应当退还室内温度未达到规定温度期间的热费。

官销售顾问觉得此规定执行起来有点难。他说,过去也出现过用户交了暖气费室内温度达不到要求的现象,但供热单位给用户退费的基本没有。他建议由政府或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介入推行此规定,因为一旦出现纠纷,用户很难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贾志中也表示,这个规定没有可操作性。用户室内温度达不到18℃可能有多种原因,如节能建筑和既有建筑的保温效果不同;把边楼房的室内温度肯定与中间单元的室内温度不一样,如何鉴定,又如何执行,难!

新建建筑实行供热计量收费

《条例》明确了新建建筑实行供热计量收费,既有建筑应当通过节能改造,逐步实行供热计量收费。另要求:新建建筑应当符合国家建筑节能标准,供热系统应当安装分户控制装置、温度调控装置和热计量装置。

这个规定,对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双树电力小区的居民来说可是分外受用。今年,双树电力小区通过对旧有管网改造可望解决多年的供热不热问题。电力小区是1995年建的房子,原锅炉房较小,再加上开炉时间不足,使得居民家普遍不热。近年来,部分居民干脆拒交暖气费,导致供热不足、用户不缴暖气费的情况恶性循环。今年,供热单位对原供热管网进行了改造、加粗,物业公司又征求居民意见,进行了分户管网改造,安装了分户控制装置。“大家冻怕了,小区1000多户居民都缴费进行了分户管网改造。分户控制了,供热计量收费了,我们家要变暖和了!”电力小区住户小兰对记者说。

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2007年以前建设的房屋为既有建筑,2007年以后建设的房屋为新建建筑。新建建筑必须安装分户控制装置、供热计量装置等,否则质量验收部门不予验收,供热单位不予接热。

包头市作为国家首批试点推广城市于2001年率先实行供热计量收费。目前,供热计量收费已在我区推广,其中包头、乌海、赤峰、呼和浩特地区执行得相对较早,执行情况也好一些。

采暖期起止时间可进行调整

过去我区的供热时间都确定为每年的10月15日至次年的4月15日。《条例》对这一规定进行了调整: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实际,确定和公布采暖期起止时间。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气象等实际情况调整采暖期起止时间。

鄂尔多斯市目前供暖日期为早供7天晚收7天,多供暖产生的费用由政府财政给供热企业补贴。赵军说,把采暖期权限放到当地,主要考虑到多产生的费用由政府相应补贴。我们建议各地多放10天暖。

在首府一家事业单位就职的刘女士提出:“如果要多供几天暖,希望能保质保量。因为以前按规定10月15日供暖,但往往要过了20日家里才能热起来。”

行业监管力度加强

《条例》加大了行业监管力度。

以往每到供暖期,部分小锅炉房因为无力承担供热成本等问题,弃管不烧的现象时有发生。《条例》对此规定,供热单位无法保证正常供热,严重影响公共利益的,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协调、督促后仍无法保障正常供热,经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该供热单位的供热设施进行应急接管,并委托符合条件的供热单位实施正常供热。

为维护用户权益,《条例》还做了如下规定:热用户有权就经营收费、供热服务等事项向供热单位、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及行业组织查询或者投诉。相关部门接到查询或投诉后,应当在5日内予以答复或者解决;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供热单位供热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监督检查,公开投诉电话、信箱,受理有关供热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投诉,并及时予以处理。

晟泰热电联产项目・金山热电厂2×300兆瓦机组供热系统采用分布式变频技术方案在呼和浩特通过专家论证。据了解,这是分布式变频技术首次在国内热电联产2×300兆瓦机组供热系统中应用。

分布式变频技术在国内供热技术中具有革命性的突破,对于热电厂节电和供热管网平衡具有明显效果。由清华大学、河北联合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内蒙古城市规划设计院等科研院所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组经严密论证认为:该方案采用分布变频输送系统供热,既可以提高供热效果,又可以减少无谓电耗,同时能够灵活解决近期和远期供热发展需要。

据介绍,晟泰热电联产项目・金山热电厂一期2×300兆瓦供热机组于2009年开始发电,2010年具备供热条件,供热管网由内蒙古晟泰热力有限责任公司承建和运行管理。本方案研究的是晟泰热力公司由呼和浩特南二环至锡林南路南端的管网及热源系统,涉及供热面积1050万平方米,供热距离较长,且热负荷集中在末端。

歌曲:白头到老

歌手:金木

金木白头到老

我要穿越梦的虚缈

站在你面前大声的宣告

专辑:白头到老by:活在当下

我想要和你白头到老 就算平平淡淡的也好 天天听着你在耳边唠叨 我还在你身边傻傻的笑 我想要和你白头到老 珍惜着爱的每分每秒 直到那一天你我都会变老 星星伴着白发依然闪耀 啦。。啦。。我想要和你白头到老 珍惜着爱的每分每秒 直到那一天你我都会变老 星星伴着白发依然闪耀 星星陪着你我白头到老

金木-白头到老

第二篇:内蒙古自治区城镇绿化管理办法

内蒙古自治区城镇绿化管理办法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令

第210号

《内蒙古自治区城镇绿化管理办法》已经2015年3月17日自治区人民政府第4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

自治区主席 巴特尔

2015年3月27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改善城镇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促进城镇绿化事业的发展,根据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自治区城镇规划区内城镇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城镇绿化应当坚持生态优先、因地制宜、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

第四条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城镇绿化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城镇绿化建设、养护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五条 自治区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自治区城镇规划区内的城镇绿化管理工作。

盟行政公署、设区的市和旗县级人民政府城镇绿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城镇规划区内的城镇绿化管理工作。

发展和改革、财政、林业、国土资源、水利、交通运输等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城镇绿化工作。

第六条 城镇绿化应当加强科学研究,保护植物多样性,开发应用当地植物资源,选育适应本地区自然环境的植物品种,推广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和微喷、滴灌、渗灌、再生水利用、雨水收集利用等节水技术,探索并推广集雨型绿地建设。

第七条 自治区鼓励单位和个人以投资、捐资、认养、植树纪念等形式,参与绿化建设和养护工作;鼓励城镇居民在其私人庭院内种植花草树木,绿化环境。

捐资、认养的单位和个人可以享受绿地、树木一定期限的冠名权。

第八条 城镇中的单位和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植树义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爱护城镇绿化成果,有权对破坏行为进行制止、投诉和举报。

第二章 规划和建设

第九条 设区的市、旗县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城镇绿化主管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绿地系统规划,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实施,并报上一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城镇绿化主管部门备案。

绿地系统规划的具体编制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在报批前,将绿地系统规划草案予以公告,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第十条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城镇绿化主管部门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确定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以下简称绿线),并向社会公布。

绿地系统规划确定的绿地和已建成的绿地,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绿线管理制度。

第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绿地系统规划、绿线和绿地性质、用途。确需改变的,应当按照原审批程序报批。

调整绿线不得减少规划绿地的总量。因调整绿线而减少规划绿地面积的,应当予以补足。

第十二条 各类建设项目的绿地率,应当达到下列标准:

(一)新建居住区的绿地率不得低于百分之三十五;

(二)新建学校、医院、疗休养院所、公共文化设施、机关等公共设施的绿地率不得低于百分之三十五;

(三)新建工业园区的绿地率不得低于百分之三十五,工业园区内各项目的具体绿地比例,由工业园区管理机构确定;工业园区外新建工业项目以及交通枢纽、仓储等项目的绿地率不得低于百分之二十;新建产生有毒有害气体项目的绿地率不得低于百分之三十,并应当建设宽度不少于五十米的防护林带;

(四)新建城市道路红线宽度五十米以上的,绿地率不得低于百分之二十五;道路红线宽度四十米以上不足五十米的,绿地率不得低于百分之二十;道路红线宽度不足四十米的,绿地率不得低于百分之十五;

(五)城镇内河、湖等水体周围以及铁路、公路两侧应当按照规划和技术规范进行绿化,并符合河道防洪、铁路、公路安全运输等要求;

(六)其他建设项目的绿地率,由盟行政公署、设区的市和旗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制定。

旧城改造区建设项目的绿地率达不到上述标准的,可以比照前款规定的绿地率标准降低百分之五。

第十三条 城市和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城镇绿化建设的需要,合理确定生产绿地。生产绿地的用地面积不低于城镇建成区面积的百分之二。

第十四条 城镇行道树应当选用遮阴效果良好,抗风性、抗病性、抗旱性强且适宜本地的树种。

第十五条 公园周边应当划定一定范围的景观控制区。景观控制区内禁止建设超过城市和镇人民政府规定高度的建筑物、构筑物。

公园绿地周边新建建设项目,应当与绿地的景观相协调,并不得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第十六条 建设工程项目的附属绿化工程,应当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

第十七条 城镇各类建设项目附属绿化工程的设计方案,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审批时,应当有城镇绿化主管部门参加审查。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批准的建设项目附属绿化工程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设计方案确需变更时,应当经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十八条 城镇绿化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承担,并严格执行国家和自治区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

第十九条 建设工程项目附属绿化工程应当纳入建设工程竣工验收范围。组织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的单位,应当书面告知城镇绿化主管部门参加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第二十条 城镇绿化工程建设应当兼顾管线安全使用和树木正常生长,与各种管线以及其他城镇设施保持规定的安全间距。

第二十一条 自治区鼓励、推广和发展立体绿化,开展阳台、屋顶、高架路、立交桥等建筑物的立体绿化和建筑物立面的垂直绿化,但是不得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影响建筑物安全。

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面积可以按照比例折算为建设项目的附属绿地面积。

第三章 保护和管理

第二十二条 城镇绿地的保护和管理,按照下列规定分工负责:

(一)城镇人民政府投资建设的城镇各类绿地,由城市和镇人民政府负责;

(二)单位附属绿地和单位自建的防护绿地由该单位负责;

(三)居住区内依法属于业主所有的绿地,由业主或者业主委托的物业服务企业负责;

(四)铁路、公路、河道管理范围内的防护绿地,由相应的主管部门负责;

(五)生产绿地,由其经营单位负责;

(六)建设工程范围内保留的绿地,在建设期间由建设单位负责。

前款规定以外的城镇绿地,由盟行政公署、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旗县级人民政府依法确定保护和管理单位。

负有绿地保护和管理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委托专业养护单位进行绿地养护。绿地养护应当符合城镇绿化养护技术规范和标准。

第二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城镇绿地。因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维护或者其他特殊需要临时占用城镇绿地的,应当经城镇绿化主管部门同意,并依法办理临时用地手续。

临时占用城镇绿地需要迁移树木的,使用单位应当在申请临时占用城镇绿地时一并提出。

临时占用城镇绿地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因特殊原因确需继续临时占用城镇绿地的,应当提前一个月办理延期手续,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一年。临时占用期满后,占用单位应当及时清场、归还;临时占用城镇绿地造成相关设施损坏的,占用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四条 开发利用城镇绿地地下空间的,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建设规范,地下设施上缘应当留有符合植物生长要求的覆土层,不得影响树木正常生长和绿地的使用功能。

第二十五条 城镇公园绿地内开设商业服务摊点,应当依法办理审批手续,并在公园绿地管理单位指定的地点从事经营活动,遵守公园绿地管理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六条 因城镇工程建设、公共设施运行安全需要或者严重影响居住采光、居住安全等确需移植树木的,应当在移植前书面告知城镇绿化主管部门,并在专业人员现场指导下进行。移植树木的原因和株数应当在移植现场公示,接受公众监督。移植树木未成活的,应当补植相应的树木。

第二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砍伐城镇树木。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城镇绿化主管部门批准后可以砍伐:

(一)经鉴定已经死亡的;

(二)危及人身安全的;

(三)严重影响居住采光、居住安全的;

(四)对公共设施运行安全构成威胁的;

(五)发生检疫性病虫害,可能危及其他植物的;

(六)因树木生长抚育需要的;

(七)建设工程用地范围内无法保留的。

一处一次砍伐少于五十株的,由旗县级人民政府城镇绿化主管部门批准;一处一次砍伐五十株以上少于一百株的,由盟行政公署、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城镇绿化主管部门批准,报自治区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备案;一处一次砍伐一百株以上的,由自治区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八条 新建、改建、扩建城镇管线、交通设施等公共设施应当避让现有树木;确实无法避让的,相关单位在施工前应当会同城镇绿化主管部门确定保护措施。

第二十九条 城镇绿地保护和管理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城镇绿化养护技术规范和标准,对树木进行定期修剪。

因树木生长影响管线、交通设施安全的,管线或者交通设施管理单位应当向城镇绿化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城镇绿化主管部门按照兼顾管线、交通设施安全使用和树木正常生长的原则,及时组织修剪。

树木生长影响居民采光、通风和居住安全,城镇居民提出修剪请求的,养护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组织修剪。

因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导致树木影响架空线安全的,架空线权属单位可以先行修剪树木或者采取其他处理措施,同时向城镇绿化主管部门报告。

第三十条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镇绿化主管部门应当对古树名木以及古树后续资源,依照有关规定实行统一管理、分级保护。

城镇绿化主管部门应当对古树名木以及古树后续资源进行普查、鉴定、定级、登记、编号,并建立档案,设立标志,划定保护范围,确定养护技术规范,加强管理。

单位管界内或者私人庭院内的古树名木,由该单位或者居民负责养护。

第三十一条 在城镇绿地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在树木上刻划、涂污,悬挂物品或者张贴广告;

(二)停放车辆;

(三)倾倒垃圾、污水、有害物质,堆放杂物,焚烧物品;

(四)种植蔬菜,采花草,放养家畜家禽;

(五)采石,挖沙,取土;

(六)搭建建筑物、构筑物;

(七)损毁绿化设施;

(八)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其他破坏城镇绿化的行为。

第三十二条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镇绿化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植物疫情监测预报网络,编制绿化防灾应急预案,健全有害生物预警预防控制体系,加强绿化植物的检疫和有害生物防治。第三十三条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镇绿化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城镇绿地普查,建立城镇绿地数字化管理系统,对城镇绿地实行动态管理。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已经作出行政处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擅自砍伐城镇树木的,由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镇绿化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所砍伐树木价值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但是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镇绿化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按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一条第一、二项规定,处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一条第三、四项规定,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一条第五、六、七项规定,处以1000元罚款;其中涉及违法经营,有违法所得的,处以违法所得三倍的罚款,但是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七条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镇绿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照规定组织编制、调整绿地系统规划的;

(二)擅自变更绿线,改变绿地性质、用途的;

(三)违反规定办理临时占用城镇绿地、砍伐城镇树木审批手续的;

(四)其他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行为。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所称绿地,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

公园绿地,是指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包括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及街头绿地、小游园等。生产绿地,是指为城市园林绿化提供苗木、花卉、草皮、种子的圃地。

防护绿地,是指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等。

附属绿地,是指城市建设用地中绿地之外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包括单位用地、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地。

其他绿地,是指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内蒙古自治区城镇供热条例

内蒙古自治区城镇供热条例

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二十八号

2011年5月26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城镇供热条例》,现予公布,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2011年5月30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城镇供用热管理,维护和保障供热、用热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城镇供热规划、设计、建设、经营、使用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供热,是指利用热电联产、区域锅炉等所产生的蒸汽、热水和工业余热、地热等热源,通过管网为热用户有偿提供生产和生活用热的行为。

本条例所称热源单位,是指为供热单位提供热能的单位。

本条例所称供热单位,是指利用热源单位提供或者本单位生产的热能,从事供热经营活动的单位。

本条例所称热用户,是指有偿使用供热单位热能的单位或者个人。

第四条城镇供热管理应当遵循统一规划、保障安全、规范服务、节能环保的原则。

第五条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城镇供热事业的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完善的供热保障体系和供热管理协调机制,提高供热保障能力,发展集中供热,逐步淘汰分散锅炉供热。

第六条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供热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供热管理工作。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发展和改革、财政、国土资源、环境保护、质量技术监督、水务及电力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供热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七条自治区鼓励利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供热事业,推广应用节能、高效、环保、安全的供热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第二章规划与建设

第八条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城乡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供热专项规划,经技术论证,按照规定程序批准后组织实施。

经批准的供热专项规划,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九条新建、改建、扩建供热工程,应当符合供热专项规划,并依法办理工程项目审批手续。

规划部门在核发供热工程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应当征求同级供热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十条从事供热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活动的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

第十一条供热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依法组织竣工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二条在集中供热管网覆盖的区域,不得新建分散燃煤锅炉;集中供热管网覆盖前已建成使用的分散燃煤锅炉,应当限期停止使用,并将供热系统接入集中供热管网。

第十三条城镇新区建设和旧区改建,应当按照城乡规划和供热专项规划的要求,配套建设供热设施,或者预留供热设施建设用地。

预留的供热设施建设用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

第十四条新建建筑应当符合国家建筑节能标准。供热系统应当安装分户控制装置、温度调控装置和热计量装置。

既有建筑不符合国家建筑节能标准的,由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建筑节能改造计划,对供热系统逐步安装分户控制装置、温度调控装置和热计量装置。

热计量装置应当依法检定合格。

第十五条新建建筑的施工单位应当依法承担供热系统的保修责任。

供热系统的保修期为五个采暖期。保修责任未履行或者拖延履行的,供热系统的保修期不受五个采暖期的限制。

第三章供热保障

第十六条从事供热经营活动的供热单位,应当依法取得供热经营许可证,取得供热经营许可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稳定的热源;

(二)有与供热规模相适应且符合国家标准的供热设施;

(三)有与供热规模相适应的资金;(四)有固定的、符合安全条件的经营场所;

(五)有与供热规模相适应并有相应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

(六)有与供热规模相适应的维护检修队伍及设备;

(七)有可行的经营方案、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服务规范;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第十七条从事供热经营活动的供热单位,应当向所在地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供热行政主管部门书面提出申请。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决定。符合条件的,应当核发供热经营许可证;不符合条件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供热许可经营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三十年。

第十八条供热单位不得擅自停业、歇业。确需停业或者歇业的,供热单位应当在采暖期开始六个月前向所在地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对供热范围内的热用户用热作出妥善安排。供热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准予停业或者歇业的,应当收回供热经营许可证;不准予停业或者歇业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第十九条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实际确定和公布采暖期起止时间。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气象等实际情况调整采暖期起止时间。

第二十条热源单位与供热单位、供热单位与热用户之间应当分别签订供用热合同。

供用热合同示范文本应当由自治区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制定,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监制。

第二十一条热源单位和供热单位在采暖期内应当安全、稳定、连续、保质保量供热,不得擅自停止供热。

热源单位和供热单位进行供热设施检修应当避开采暖期,并提前十五日通知相关热用户。

第二十二条在采暖期内因供热设施发生故障不能正常供热,确需连续停热二十四小时以上的,热源单位或者供热单位应当及时通知热用户,并报告所在地供热行政主管部门。连续停热四十八小时以上不能恢复供热的,应当以适当方式给予热用户补偿。

第二十三条采暖期内,对符合国家建筑节能标准的民用建筑,供热单位应当保证热用户室内温度达到18℃以上。

因供热单位责任导致室内温度低于18℃,四十八小时仍未改正的,供热单位应当退还室内温度未达到规定温度期间的热费。

热用户对采暖期起止时间、采暖温度有特殊要求的,可以与供热单位另行约定。

第二十四条供热单位应当建立热用户室温检测制度,按照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对热用户室温随机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应当经热用户签字后建档,并报所在地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五条热用户认为室内温度未达到规定温度的,可以向所在地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申请温度检测。检测机构收取的检测费用由责任方承担。

检测室内温度时,应当以房屋对角线中心点距地面高1.2米至1.5米处为检测点,以二十四小时为一个检测时段。

第二十六条供热价格实行政府定价。

供热价格的调整,由价格主管部门按照规定权限和程序审批。

调整居民供热价格,价格主管部门应当采取举行听证会和向社会公示等方式听取意见。

第二十七条新建建筑实行供热计量收费;既有建筑应当通过节能改造,逐步实行供热计量收费。

供热计量收费按照基本热价和计量热价收取。

第二十八条既有建筑未安装热计量装置的,热费应当按照房屋的建筑面积计收。

第二十九条供热单位工作人员进行供热设施维护、抢修以及室温检测、查表及收费等工作时,应当出示有效证件,热用户和物业服务企业应当予以配合。

供热单位应当根据热用户的分布状况,设立方便热用户交费的收费点。

第三十条供热单位无法保障正常供热,严重影响公共利益的,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协调、督促后仍无法保障正常供热,经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该供热单位的供热设施进行应急接管,并委托符合条件的供热单位实施正常供热。

对该供热单位的供热设施实施应急接管的,应当听取被接管单位的陈述申辩,并在供热范围内公告。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物业服务企业等单位和有关部门应当予以配合。

第三十一条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供热单位供热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监督检查,公开投诉电话、信箱,受理有关供热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投诉,并及时予以处理。

第四章用热管理

第三十二条热费以预付方式交纳。热用户应当在每年采暖期开始前三十日内交纳本采暖期的热费。热用户一次性交纳热费确有困难的,可以与供热单位约定,在本采暖期内分期交纳。

实行供热计量收费的热用户,按照基本热价和计量热价交纳热费。具体办法由自治区人民政府供热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制定。

第三十三条热用户应当按照本条例规定和供用热合同约定及时交纳热费。热用户逾期三十日未交纳热费,经催告在合理期限内仍不交纳的,供热单位可以对其暂缓供热、限制供热或者停止供热,但不得损害其他热用户的用热权益。

第三十四条热用户需要停止或者恢复用热的,应当在停止或者恢复用热三十日前向供热单位提出申请,并办理相关手续。

停止用热期限由供用热双方约定。停止用热后,在约定期限内热用户不得擅自恢复用热。

第三十五条停止用热的热用户应当向供热单位按照热费总额的一定比例交纳基本热费。具体标准由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

第三十六条热用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停止用热:

(一)在新建建筑交付使用后第一个采暖期内的;

(二)危害共用设施安全运行或者影响相邻热用户正常用热的。

第三十七条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证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等困难用户的正常用热。

第三十八条热用户更名的,应当到供热单位办理供用热合同变更手续。

第三十九条热用户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在室内供热设施上安装换热装置;

(二)从供热设施中取用供热循环水;

(三)未经供热单位同意,擅自改动供热管道、增设散热器或者改变用热性质;

(四)在供热管道上安装管道泵等改变供热运行方式;

(五)其他妨碍供热设施正常运行的行为。

第四十条热用户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或者有下列行为之一,导致室内温度低于本条例规定温度或者供用热合同约定温度的,供热单位不予承担责任:

(一)未按照规定交纳热费的;(二)擅自改变房屋结构的;

(三)室内装修遮挡散热器严重影响供热效果的;

(四)未采取正常保温措施的。

因上述原因给其他热用户造成损失的,由责任人负责赔偿。

第四十一条热用户有权就经营收费、供热服务等事项向供热单位、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及行业组织查询或者投诉;相关部门接到查询或者投诉后,应当在五日内予以答复或者解决。

第五章设施管理

第四十二条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供热管网维修、养护、更新保障资金制度。

维修、养护、更新保障资金由供热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专项用于下列供热设施的维修、养护和更新:

(一)热力站出口到采用分户控制供热的热用户的入户阀门(包括阀门、热计量表等);

(二)热力站出口到尚未实施分户供

热(单管循环管网供热)的热用户的单元或者楼栋入户阀门井(包括阀门)。

供热管网维修、养护、更新保障资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办法,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

第四十三条供热单位应当对供热范围内热用户的室外供热设施和室内共用供热设施承担管理、维护、抢修的责任。

热用户发现室内供热设施异常、泄漏等情况时,应当及时向供热单位或者物业服务企业报修,供热单位或者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及时组织抢修,所发生的费用由相关责任方承担。

第四十四条热源单位和供热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对其维护管理的重要供热设施,设置明显、统一的安全警示识别标志,并采取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装、移动、覆盖、拆除、损坏供热设施和供热安全警示识别标志。

第四十五条在供热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安全保护距离范围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下列活动:

(一)建造建筑物、构筑物、敷设管线;

(二)开挖沟渠、挖坑取土;(三)进行打桩、顶进作业;

(四)堆放垃圾、杂物、易燃易爆物品;

(五)倾倒腐蚀性物品,排放污水、废水;

(六)从事爆破作业;

(七)其他可能危害供热设施安全的行为。

第四十六条建设单位在建设工程开工前,应当向所在地城建档案管理机构或者热源单位、供热单位查明有关地下供热设施情况。相关单位应当予以配合。

建设工程施工可能影响供热设施安全的,施工单位应当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建设工程施工中确需改动供热设施的,建设单位应当与热源单位或者供热单位商定改动方案。

第四十七条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并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的供热事故应急预案。发生供热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调查处理。

第四十八条供热单位应当制定供热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公布维修、抢险和供热服务电话,并实行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度。

供热单位发现供热事故或者接到供热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到达现场组织抢险抢修,并按照规定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第四十九条供热设施发生故障需要抢修时,热源单位或者供热单位可以先行施工,后补办有关手续。

发生供热设施泄漏等紧急情况时,供热单位确需实施入户抢修的,在履行通知义务后,热用户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及时赶赴抢修现场的,经供热单位负责人批准,并书面通知当地居民委员会和公安派出所,由当地居民委员会和公安派出所派人予以配合,方可入户抢修。抢修后,在现场的抢修负责人和配合人员应当在抢修单上签字。因抢修人员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给热用户造成损失的,由抢修单位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五十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作出具体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十一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取得供热经营许可证从事供热经营活动的,由供热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

行为,限期改正,并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二条热源单位或者供热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供热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并处以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热用户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未经批准擅自停业或者歇业的;

(二)在采暖期内未安全、稳定、连续、保质保量供热或者擅自停止供热的;

(三)未按照规定给予热用户补偿或者退还热费的。

第五十三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发现供热事故或者接到供热事故报告后未立即抢修的,由供热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热用户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四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热用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供热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对个人处以500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在室内供热设施上安装换热装置的;

(二)从供热设施中取用供热循环水的;

(三)未经供热单位同意,擅自改动供热管道、增设散热器或者改变用热性质的;

(四)在供热管道上安装管道泵等改变用热运行方式的。

第五十五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新建建筑供热系统未安装分户控制装置、温度调控装置和热计量装置的,由供热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六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改装、移动、覆盖、拆除、损坏供热设施和供热安全警示识别标志的,由供热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对个人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七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建设工程施工可能影响供热设施安全而未采取相应安全保护措施的,由供热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对施工单位处以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八条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擅自变更经批准的供热专项规划的;

(二)未依法审批供热工程项目和供热经营许可证的;

(三)未依法审批供热单位停业、歇业的;

(四)未依法履行对供热单位的监督检查职责的;

(五)未依法受理有关供热质量和服务质量投诉以及发现违法行为未及时查处的;

(六)贪污、挪用供热管网维修、养护、更新保障资金的;

(七)有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的。

第七章附则

第五十九条本条例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解析内蒙古自治区城镇建设档案管理办法

【法规名称】内蒙古自治区城镇建设档案管理办法

【颁布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颁布文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173号

【颁布时间】2010-6-30

【实施时间】2010-8-1

【正文】

内蒙古自治区城镇建设档案管理办法

《内蒙古自治区城镇建设档案管理办法》已经2010年6月24日自治区人民政府第六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8月1日起施行。

自治区主席 巴特尔

2010年6月30日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镇建设档案的管理,保护和利用城镇建设档案,为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城镇建设档案的管理活动。

本办法所称城镇建设档案,是指在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图表、声像、电子文档和其他载体形式的材料。

第三条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城镇建设档案工作的领导,保障城镇建设档案工作与城乡建设事业协调发展。

第四条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镇建设档案管理工作,业务上接受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城镇建设档案管理机构负责所辖区域内城镇建设档案的收集、接收、整理、保管、利用等日常管理工作。

第五条 城镇建设档案管理机构所需经费,从建设事业业务费中统筹安排,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第六条 城镇建设档案管理机构的馆(室)设计应当符合档案馆建设标准要求。

第七条 城镇建设档案管理机构接收和管理下列档案:

(一)各类城镇建设工程档案:

1.工业建筑工程、民用建筑工程;

2.民族建筑工程;

3.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4.公用基础设施工程;

5.交通基础设施工程;

6.园林建设工程、风景名胜建设工程;

7.市容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工程;

8.城市防洪、抗震、结合民用建筑和其他基础设施修建的地下人防工程。

(二)城镇规划区内的各类地下管线工程(包括城镇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电信、工业等地下管线)档案。

(三)建设系统各专业管理部门形成的业务管理和业务技术档案。

(四)有关城镇规划、建设及其管理的文件、科学研究成果和城市历史、自然、经济等方面的基础资料档案。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报送的其他城镇建设档案。

第八条 形成城镇建设档案的单位,按照下列规定报送城镇建设档案:

(一)建设单位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6个月内向城镇建设档案管理机构报送建设工程档案。

(二)建设单位在地下管线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6个月内向城镇建设档案管理机构报送地下管线工程档案。

(三)其他城镇建设档案按照国家规定的时限移交。

第九条 改建、扩建和重要部位维修工程,建设单位应当据实修改、补充和完善原建设工程档案;涉及结构和平面布置等改变的,应当重新编制建设工程档案,并在建设工程竣工后6个月内向城镇建设档案管理机构报送。

第十条 停建、缓建工程的档案材料暂由建设单位保管。

建设单位被撤销的,其建设工程档案材料,暂由建设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或者工程承接单位保管。

第十一条 城镇地下管线权属单位应当将更改、报废、漏测部分的地下管线及时修改、补充到地下管线专业图上,并在修改、补充后6个月内向城镇建设档案管理机构报送。

第十二条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对地下管线进行普查和补测。普查和补测形成的档案材料,由城镇建设档案管理机构负责管理。

第十三条 报送城镇建设档案,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符合国家和自治区城镇建设档案接收标准的要求。

(二)档案应当是原件,其中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证和工程前期的其他管理性文件可以是复印件。

(三)建设工程竣工图应当与建设工程实体符合,并加盖竣工图章。

(四)建设工程在移交纸质档案、相关电子档案的同时,还应当移交声像档案。

(五)档案应当按照建设程序分别组卷,并按不同专业及工序排列,使用规格统一的档案装具,符合城镇建设档案有关规范与标准。

第十四条 建设单位在向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期间,应当同城镇建设档案管理机构签订城镇建设工程竣工档案报送责任书。

第十五条 建设单位在组织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的档案机构和城镇建设档案管理机构应当对建设工程档案进行验收。

城镇建设重点工程项目的档案,由有关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及城镇建设档案管理机构进行验收。

城镇建设档案管理机构应当对建设工程档案是否完整提出书面意见。建设工程档案不完整的,责令建设单位限期整改。

第十六条 各建设单位对形成的城镇建设档案,除按照本办法规定向城镇建设档案管理机构移送外,还应当做好整理、归档和利用工作,并由本单位综合档案室统一管理。

第十七条 城镇建设档案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城镇建设档案的收集、接收、整理、保管、利用等管理制度,确保城镇建设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永久保存的城镇建设档案,应当采用电子文档及其他现代技术手段备份保存和保护。

第十八条 城镇建设档案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城镇建设档案管理专业知识,遵守国家有关保密的法律、法规和档案管理制度。

第十九条 城镇建设档案管理机构应当定期公开开放档案的目录,有计划地编纂档案史料,开发城镇建设档案信息资源,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社会提供档案服务。

第二十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利用城镇建设档案,应当持有合法证件。

向城镇建设档案管理机构移交、捐赠、委托保管城镇建设档案的单位和个人,对其档案享有优先利用权,并可以对其档案不宜向社会开放的部分提出限制利用意见,城镇建设档案管理机构应当依法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外国组织或者个人利用城镇建设档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一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利用城镇建设档案,应当遵守有关规定,不得损毁、丢失、涂改、伪造城镇建设档案。

第二十二条 城镇建设档案管理机构对馆(室)藏的重要珍贵档案应当用复制件代替原件向社会提供。

载有城镇建设档案管理机构法定代表人签名、印章标记的城镇建设档案缩微品和复制品,与档案原件具有同等效力。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内蒙古自治区档案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罚。

第二十四条 城乡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城镇建设档案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档案行政主管部门、城乡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本办法规定拒不接收城镇建设档案的。

(二)对危及城镇建设档案安全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的。

(三)不按照规定向社会开放和提供利用城镇建设档案的。

(四)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2010年8月1日起施行。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

第五篇:内蒙古自治区消防管理暂行规定

内蒙古自治区消防管理暂行规定

2005年08月11日 08:53

内蒙古自治区消防管理暂行规定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1989年4月5日自治区人民政府第十五次常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消防监督管理,预防和减少火灾危害,保障自治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消防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第三条 凡在自治区境内违反消防管理的单位和个人,均适用本规定。行为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均依照本规定处罚。

第四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单位、国有森林、矿井地下部分的消防工作,由其主管部门实施监督。设立消防监督机构的铁路、民航,负责铁路线和站(场)区的监督管理;其它单位由公安机关实施监督。

第二章 火灾预防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消防法规和技术规范。

第六条 各级政府、大型厂矿企业、易燃易爆的重点单位要成立防火安全委员会或防火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消防工作的重大问题,部署和检查消防工作。第七条 火灾危险性较大的企事业单位必须认真贯彻消防工作“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要建立由法人代表负责的逐级防火责任制,并配备专(兼)职消防人员。大型厂矿企业应建立专职消防队,一般单位应建立群众义务消防队;各车间、班组、重点部位应指定消防安全员。

企业专(兼)职消防人员依照消防管理规定,负责本单位内部的防火宣传、检查、监督管理和草拟防火安全管理规定。对存在的重大火险隐患和严重违反消防管理规定的行为,单位未及时采取措施,有权越级报告上级主管部门或当地公安消防监督机构。

第八条 对在重点单位、要害部位工作的人员以及夜勤、木工、电工、油漆工、电焊工、仓库保管员等要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有关的防火、灭火知识和技能。

第九条 工矿企业、物资仓库、基建工地、公共场所等,必须建立值班、值宿、人员管理、安全疏散、用火用电、用油、用气等防火安全制度;重点单位、部位必须设防火安全标志。第十条 城镇规化建设部门在新建、扩建和改建城市的时候,必须同时规划和建设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讯和消防通道等公共消防设施,原有消防设施不适应实际需要的,要进行增设或技术改造。当地人民政府审查城镇总体规划时,应有消防监督机构参加。企业制订总体规划时,必须有专(兼)职消防人员参加。

第十一条 公共消防设施由城建、公用、邮电等部门分别负责建设和维护,当地公安消防监督机构负责验收和使用管理。

第十二条 发现火情应及时报警,积极组织力量扑救,并保护好现场。

第十三条 参加了保险的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住宅发生火灾,应积极扑救减少损失。对参加扑救火灾的外单位的专职、义务消防员所损耗的燃料、灭火剂和器材装备(不包括磨损费),以及保险部门和上级主管单位要求对火灾原因进行技术鉴定的费用,应从保险公司偿付的施救费中予以

补偿,未参加保险的由起火单位负责补偿。第十四条 积极开展消防法规和防火灭火常识的宣传教育。

第十五条 经常开展防火安全检查,对火险隐患应及时整改,并记入防火档案。

第三章 消防管理

第十六条 严格遵守各种消防技术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电气、设备的设计、安装和使用必须符合防火规范。

第十七条 在生产、使用、维修、焊割、储存、经营、销售、运输、试验,以及烧荒中,必须采取防火、防爆安全措施。

第十八条 在禁火区或林区、草场的禁火期内,禁止吸烟、上坟烧纸。确需在以上地区用火的,必须经防火管理部门批准。

第十九条 火车、汽车、拖拉机等机动车辆进入库区、场院等禁火区域内以及处在防火期的林区、苇区、草场,要严格遵守各项防火管理规定。

第二十条 新建、扩建、改建的工程项目和民用建筑的设计单位和人员,必须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进行设计。不按防火规范进行设计的单位和个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第二十一条 各建设单位必须将有关消防部分的建筑设计图纸,在报送基建主管部门的同时,送同级公安消防监督机构进行防火设计监督。

第二十一条 经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审核的工程设计图纸,施工前的验线必须有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参加。施工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更改原图纸的防火设计内容。

第二十三条 工程项目竣工后,必须有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参加验收,凡消防设施不合格的建筑物不得投入使用。

第二十四条 搭盖工棚或临时建筑,不得影响消防通道和防火间距,严重影响的要求限期拆除。

第二十五条 影剧院、俱乐部、体育馆等公共场所不得违章增设座位,堵塞、封闭安全出口和通道。第二十六条 经公安消防监督机构检查不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的建筑物和堆场,凡在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颁布之前设计的,必须按规范逐步整改;凡在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颁布之后设计的,必须按规定期限整改。

第二十七条 生产建筑构件、配件或新型建筑材料、防火涂料的单位,必须按国家标准对产品进行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等数据的测定,并将各种测定数据写在说明书上,对其产品负责。禁止生产、经销、使用不符合防火标准的建筑材料或涂料。

第二十八条 生产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单位,必须向当地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登记备案。对产品必须附有燃点、闪点、爆炸极限等数据说明书,并注明防火、防爆注意事项。第二十九条 生产、经销、运输、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必须符合防火、防爆安全规定以及国务院颁发的《化学危险物品管理规定》。

第三十条 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乘车、船、飞机或进入公共场所。

第三十一条 从事生产、经销、维修消防器材的单位和个人,须经自治区公安消防监督机构批准后,工商部门方可发给营业执照。严禁生产、经销、维修不合格的消防器材。

第三十二条 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埋压、圈占、改装消火栓,以及损坏其它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工具。

严禁将公用消防器材挪作他用。

公用和城建等部门在维修道路影响消防车通行,以及停电、停水、切断通讯线路时,必须事先通知当地消防监督机构。

第三十三条 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应当根据灭火的需要,配置相应种类、数量的消防设施、设备和器材。

第三十四条 严禁谎报火警,假报火灾损失或发生火灾隐瞒不报。

第三十五条 在灭火的紧急情况下,火场总指挥有权调用交通运输、供水、供电、供油、通讯、医疗救护、环境卫生等部门和企业专职、义务消防队的力量和车辆装备,被调用的部门、单位不得拒绝执行。

第三十六条 不准阻碍消防人员、车辆执行公务。不准扰乱火场秩序。

第三十七条 公安消防监督人员依法进行防火检查和火因调查时,被检查和被调查单位或个人不得阻碍、拒绝,或者有意隐匿实情,提供假情况。

接到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签发的《火险隐患整改通知书》后,应在限期内整改。

第三十八条 不按本规定第二十八条、第三十一条执行的,或随时有可能发生火灾危险的,在紧急情况下,公安消防监督机构有权责令停产或予以查封。

第四章 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九条 在消防工作中有先进事迹的单位、集体、个人,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实施细则》第六十四条、第六十五条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第四十条 凡在消防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表彰奖励。企业单位的奖励经费由本单位解决。

第四十一条 对违反本规定行为的处罚分下列三种:

(一)警告。

(二)罚款:一元以上,二百元以下。

(三)拘留:一日以上,十五日以下。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违反消防管理规定行为之一,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有关责任者十五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罚款:

(一)谎报火警,制造混乱的;

(二)阻碍消防人员、车辆执行公务或在消防监督人员调查火灾原因时,有意隐匿实情的;

(三)违反防火、防爆安会规定,生产、经销、运输、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的;

(四)影剧院、俱乐部、体育馆等公共场所违反防火安全规定,经公安消防监督人员指出不改的;

(五)违反规定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车、船、飞机或进入公共场所,经公安消防监督人员指出不改的;

(六)故意损坏公共消防设施的。

第四十三条 有下列违反消防管理规定行为之一的,处有关责任者十日以下拘留,一百元以下罚款或警告:

(一)未经批准在禁火区或林区、草场的禁火期内吸烟、用火或上坟烧纸的;

(二)拒不执行火场指挥员指挥,影响灭火救灾的;

(三)过失引起火灾,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规定第十六条至第十七条、第十九条至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六条至第二十八条、第三十一条至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七条第二款,处有关责任者二百元以下罚款。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规定第三十二条,损坏消防设施、设备、器材,除按本规定第四十二条进行处罚外,同时赔偿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第四十六条 造成火灾的单位或个人除按本规定处罚外,还应依法赔偿受灾单位或个人的直接经济损失。

第四十七条 违反消防管理规定经指出又不加纠正而发生火灾事故的单位,除按本规定对有关责任者处罚外,并按火灾损失的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五对单位进行罚款。

第四十八条 因违反消防管理规定,在一年内发生两起以上火灾事故的,应从重处罚。第四十九条 对个人的罚款,一律由个人承担。

第五十条 对违反消防管理行为人的处罚运用和执行程序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 附则

第五十一条 本规定由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负责解释。第五十二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内蒙古自治区城镇供热管理条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内蒙古自治区城镇供热管理条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城镇管理汇报材料

    沼山镇关于城镇管理工作的 情 况 汇 报近年来,我镇的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镇村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由于规划刚性不够、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城镇管理水平不高等诸多因......

    2014年终城镇管理工作汇报

    长江镇城镇管理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长江镇综合执法局城镇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市城市管理局统一工作部署,认真践行城镇管理职能。现就城镇管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队伍规范建设 (......

    内蒙古自治区城镇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暂行规定(精选多篇)

    内蒙古自治区城镇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暂行规定2005年08月17日 09:13内蒙古自治区城镇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暂行规定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城镇......

    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

    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实验室管理员岗位职责 一、实验室管理员负责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协助学校教务部门制定实验教学年度工作计划、完成实验教学工作总结。贯彻执行实验室管理各......

    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种子管理实施办法

    【发布单位】80502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92-06-22 【生效日期】1992-06-2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种子管......

    内蒙古自治区二手车流通管理实施办法

    内蒙古自治区二手车流通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针对二手车流通行业秩序混乱,二手车交易市场和二手车经营主体存在整体诚信度不高、交易信息不对称、二手车售后服务......

    内蒙古自治区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实施办法

    内蒙古自治区建设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内建建[2008]76号) 各盟市建设局(建委): 根据《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59号)、《建......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根据《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69号令)、《排污费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