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永州市中心城区农贸市场建设标准化改造
永州市中心城区农贸市场建设标准化改造
2012-12-14 01:39 文章来源: 湖南省商务公众信息网 文章类型: 摘编 内容分类:
新闻
根据魏市长和罗市长在《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的批示和2011年3月21日至22日市政府第79次常务会议精神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永州中心城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要求,为确保市中心城区农贸市场标准化建设和改造任务按时按质完成,实现“六城同创”的目标,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要求,全面改善我市农贸市场硬件设施和购物环境,丰富市场商品供应,有效稳定市场价格,不断提高市场建设和管理水平,将市区农贸市场建设改造工作作为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以群众满意为工作的立足点和着眼点,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农贸市场建设改造工作目标任务。
二、基本原则
(一)合理规划原则。新建的农贸市场要符合城市的总体规划的要求,基本按照每1.5万人建立一个农贸市场的标准设置新的农贸市场。在冷水滩区、零陵区设立大型的农贸综合交易市场。
(二)属地管理原则。中心城区的农贸市场按照“属地管理”和“市直部门参与,区政府为责任主体”的原则进行标准化改造。
(三)形式多样原则。对中心城区的支柱性、特大型的农贸市场或农贸企业采取政府入股的方式进行建设;对产权单一明晰、有硬件基础、有改造意愿的国有农贸市场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改造;对位置相对较好、覆盖面广的民营农贸市场采取产权回购回收的方式进行改造。
(四)分布实施原则。根据“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分类改造”的原则,先改造涉及人口多、覆盖面广、产权明晰、业主积极性高的农贸市场,后改造产权不清、业主积极性不够高的农贸市场;在充分调研论证和商业网点规划允许的基础上,再适当新建规模适度的农贸市场。
三、主要任务
(一)加快新建市场速度
为达到创国卫的标准,按照城区最多每1.5万人设置一个农贸市场的标准,到2012年底之前中心城区需达到38家农贸市场的规模。目前我市中心城区农贸市场只有29个,于此标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冷水滩、零陵、凤凰园要对中心城区农贸市场合理布局,对近郊菜农临时销售点的设置提出可行性建议,并拿出布局规划,进行新建。参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要求,力争在创卫期内新建9家标准化农贸市场。
(二)加快市场改造进度
1、国有农贸市场:对国有的农贸市场采取政府投入的形式进行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和升级,进一步改善购买环境。
第一批扶持改造的农贸市场:潇湘大市场、徐家井市场、七层坡市场、黄古山市场、河西市场。
第二批扶持改造的农贸市场:九中小区市场、光明市场、青松市场、百万庄市场
2、民营农贸市场:对目前我市民营农贸市场采取产权回购回收的方式进行改造。对基础较好、人口密集区的农贸市场可以先予产权回购回收。农贸市场产权回购回收由商务、财政委托评估机构进行依法评估。
第一批产权回购回收的农贸市场:冷水滩区有黄泥井市场、梅湾市场、三多亭市场、凤凰园中心市场、凤凰大市场;零陵区有芝城小区市场、金阳市场、安置市场、日升市场。
第二批产权回购回收的农贸市场:建都农贸市场、螺丝塘市场、菱角山市场、西站临时市场、工业村市场、朱家山市场、桥头临时市场、珍珠花苑菜市场、春江市场、珍珠菜市场。
(三)完善市场管理体系 明确各农贸市场的创国卫领导及工作班子,制订和完善市场管理、市场卫生管理、食品安全管理、市场社会治安等工作制度。统一所有农贸市场的标示,安排专门的市场管理人员、保洁人员和消毒人员,规范各项检查记录。设置卫生、食品安全方面的宣传栏。确保市场管理体系达到创国卫的标准。
(四)规范市场经营行为
规范市场内所经营户的经营行为,做到所有农副产品都要划行规市、摊位整齐、摆放有序。杜绝市场内占道经营和场外经营的现象。加强社区管理职能,增加市场场内摊位,就近安置需要取缔的马路市场的经营户。
(五)改善市场卫生条件
加强农贸市场从业人员的卫生管理,安排专门的保洁人员维护市场卫生状况;认真做好除“四害”工作,定期组织灭“四害”活动,消除“四害”孽生地;完善市场内给、排水设施,并建设一批公厕、垃圾站等环卫设施,使市场内环境卫生状况达到创国卫标准。
(六)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建立农产品现场检测机构并适时开展常规性的监管和检测工作。打击销售假冒、过期变质食品行为。经营摊位要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和《集贸市场食品卫生管理法规》的相关要求和规定,做到人人亮证经营,持证上岗。
(七)严管活禽屠宰、销售
加强活禽屠宰和销售的管理,为每个农贸市场设立相对独立的隔离屠宰区域,建造完善的清洁和消毒设施。
四、职责分工
(一)市商务局负责协调、配合、牵头拿出工作意见,对三区的城区农贸市场创卫工作进行综合协调、督促督查、衔接汇报、评估通报;同时积极向上级反映,争取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对创卫工作进行考核评比,对完成任务出色的单位予以奖励。综合、指导、协调、督查督办工作主要由创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执行。
(二)冷水滩区、零陵区、凤凰园经济开发区为创国卫工作的主体,负责将工作细化分解到所属职能部门,明确他们在城区农贸市场创国卫工作中的职责。具体分工如下:
1、区商务局:负责农贸市场规划的布局,以及创国卫的组织协调工作。
2、区市场中心:负责做好农贸市场的划行规市、市场内管理以及设施的修缮和改造。
3、区工商局:负责打击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欺行霸市、非法经营、无照经营等行为。
4、区质量监督局:负责市场计量器具的检测,食品加工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督。
5、区林业局:负责违禁野生动物销售的查处。
6、区农业局:负责蔬菜等农产品农药残留量的检测。
7、区食品药品监督局:负责饮食行业的证照,食品从业人员健康证的办理。
8、区住建局:对城区农贸市场合理布局,同时负责近郊菜农临时经营场地的选址、规划和建设手续的审批。
9、区城管执法局:负责菜市场周边占道经营,店外经营的取缔工作。
10、区交警大队:杜绝市场周边车辆乱摆乱放。
11、区环卫局:负责各市场垃圾站建设和垃圾清理工作,市场公共厕所的建设和管理。
12、区卫生局:加强市场从业人员、市场经营者的健康教育。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2年10月中旬前),做好市场网点设置和建设标准的前期工作,确定纳入2012年改造的农贸市场名单。
第二阶段(2012年10月中旬前),各相关部门制定出台农贸市场建设标准、管理办法、工作方案、验收考核标准等。
第三阶段(2012年10月—2013年11月),对纳入改造的29家农贸市场进行逐步改造和回购。争取今年内完成10家农贸市场的改造和回购;2013年6月前完成10家农贸市场的改造和回购;2013年底完成9家农贸市场的改造和回购。
第四阶段(2013年12月底前),组织验收,发放补贴资金。
六、保障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农贸市场是带有公益性的城市基础设施和交易平台,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开展各层次的农贸市场创国卫动员,广泛宣传永州市中心城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紧迫性、重要性,要求参与创国卫的相关部门、各办事处在思想上高度统一。各有关部门和两区政府要从发展我市经济、提升城市品位、减轻群众负担、保障民生安全的高度出发,将农贸市场提升改造工作作为一项办在老百姓家门口的“民心工程”,打造“最清洁、最文明、最有品位城市”的“实事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落实责任和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提升改造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商品购物环境。同时要充分利用职能部门窗口、新闻媒体、公共场所等渠道,在社会上进行广泛地宣传,使创卫精神为每一个经营户所接受。
(二)建立会议制度。永州市农贸市场提升改造工作联席会议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组织召开,永州市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参加,每季度召开1次,主要是通报农贸市场提升改造进展情况,研究解决提升改造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按时并保质保量完成提升改造任务。
(三)制订过渡办法。市场主办单位要将拟改造的市场名单、地理位置、建筑面积、经营情况、所需经费、过渡场地、施工力量、改造工期、周围环境、应急预案以及改造后的摊位安置等进行详细调研和科学论证,制订临时性过渡办法,减少经营户的损失,保障物品供应。
(四)提供财政保障。市中心城区农贸市场建设改造资金采取企业自筹和市、区两级财政补贴相结合的办法解决。对验收合格的农贸市场,市财政按200元/平方米的标准补贴,区财政按1:1.5比例予以配套补贴。农贸市场新建或改造在报建、办证等办理各种手续方面开辟绿色通道,规费予以优惠。农贸市场竣工营业一家,验收一家,补贴资金拨付一家。对回收回购的农贸市场,由商务、财政两家委托中介评估公司认定回收回购的价格。
(五)加大管理服务。零冷水两区成立相应机构,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加强对农贸市场建设改造、日常管理、周边环境治理等工作。农贸市场改造后,市场收费物价部门要给予指导,投资主体和市场经营主体不得任意提高收费标准,要切实加强农贸市场的日常管理。
(六)落实奖惩措施。各成员单位、各市场业主、各街道办事处都是城区创国卫的第一责任人,因此,要将每一项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做到责任可以追溯,奖惩可以兑现。城区农贸市场创卫领导小组组织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对任务完成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没有按时按质完成任务的单位和责任人实行问责。对不按要求实施改造的市场,要实行限期整改,限期内整改不到位的,对其存在的安全、卫生等隐患由有关部门依法调查处理,符合停业整顿条件的,由有关部门按法律程序规定实施停业整顿。
(七)理顺健全机构。理顺市场与市场服务中心的关系,将两区的市场服务中心纳入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从人、财、物上给予保障。
第二篇:2012年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工作总结
李子坝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工作总结
为了保证创卫工作取得圆满成功,进一步改善社区环境,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改变传统农贸市场脏、乱、杂的状况,使居民有一个,干净、整洁、便利的农贸市场,从整体上提升我街道农贸市场的质素,从而达到区政府“改善农贸市场环境,建设标准化农贸市场”的规划要求。
结合我街道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老百姓“便利消费、安全消费、放心消费”的需求,我街道于本年1月动工,对所属社区的农贸市场—李子坝农贸市场,进行了标准化改造。改造于本年3月份结束了,使我街各社区农贸市场面貌发生明显改观,群众对农贸市场的需求基本得到满足。此次改造围绕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和居民群众幸福之街的总目标,坚持公益性和市场化相结合,旧市场改造和新市场建设相协调,积极稳妥地推进本社区农贸市场的建设改造,逐步形成以标准化菜市场、便民菜店及超市为载体的农贸市场网络体系,逐步取缔露天市场和马路市场,规范市场经营管理,优化居民消费环境。
我街主要对农贸市场的交易厅棚、地面及墙体、出入口及通道、停车场、卫生设施(公共卫生间、垃圾桶等垃圾收集容器、防鼠、灭鼠设施设备)排水设施、供电设施、通风设施、消防设施、档口、保鲜、计量经营器具设备(公平秤)
等进行了标准化改造。
此次改造是一项民生工程,幸福工程,得到了广大居民和商户的理解、支持及配合。使我街居民群众拥有了一个,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方便快捷的标准化农贸市场。
渝中区化龙桥街道办事处
二O一一年四月二十日
第三篇: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的简报
简报(第期)
化龙桥街道社区工作站党委
化 龙 桥 街道社 区工作站二0一一年四月十二日
人民公仆为人民,改造市场惠民生 为了保证创卫工作取得圆满成功,进一步改善社区环境,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改变传统农贸市场脏、乱、杂的状况,使居民有一个,干净、整洁、便利的农贸市场,从整体上提升我街道农贸市场的质素,从而达到区政府“改善农贸市场环境,建设标准化农贸市场”的规划要求。结合我街道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老百姓“便利消费、安全消费、放心消费”的需求,我街道于2011年1月动工,对所属社区的农贸市场—李子坝农贸市场,进行了标准化改造。改造在今年3月份竣工。
我街主要对农贸市场的交易厅棚、地面及墙体、出入口及通道、停车场、卫生设施(公共卫生间、垃圾桶等垃圾收集容器、防鼠、灭鼠设施设备)排水设施、供电设施、通风设施、消防设施、档口、保鲜、计量经营器具设备(公平秤)
等进行了标准化改造。
此次改造是一项民生工程,幸福工程,得到了广大居民和商户的理解、支持及配合。使我街居民群众拥有了一个,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方便快捷的标准化农贸市场。
报:化龙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发:社区各社会单位
第四篇:XX市中心城区菜市场建设改造提升工作实施方案
XX市中心城区菜市场建设改造提升工作实施方案
为提升市中心城区菜市场的基础设施、环境面貌和管理水平,营造卫生、舒适的购物环境,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提高标准、卫生美观、分期实施”的原则,切实落实主体责任和部门职责,大力推进中心城区菜市场的建设改造,坚持规划新建与挖掘存量相结合,到2020年,中心城区将建设改造52处菜市场,其中:现有达标菜市场3处,保留现状4处,提升改造(恢复功能)菜市场9处,规划新增菜市场36处,取缔10处。同时,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创新工作举措,加强市场及周边环境管理,提升菜市场日常运营管理水平。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成立XX市中心城区菜市场建设改造项目推进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XX
市政府副市长
副组长:XX
市政协副主席
XX
市政府副秘书长
成员:XX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房管局局长
XX
XX区政府区长
推进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推进办),设在市商务局,XX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XX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主要负责菜市场建设改造项目的组织、协调、调度和督导工作。
办公室下设三个工作部门和五个工作组。
(一)工作部门
1.综合部
部长:XX
副部长:XX
工作人员:XX(市商务局)、XX(市财政局)、XX(市房管局)。
职责:负责推进组内部管理、上传下达、联系联络、综合协调、工作督促落实;负责督查和通报各实施主体推进项目建设的进展情况;负责督查推进组有关决议的贯彻落实情况;负责推进城区菜市场经营管理权移交属地政府工作;协调指导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和舆情收集、处置工作;承担推进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2.规划部
部长:XX
副部长:XX
工作人员:XX(市商务局)、XX(市城市规划管理处)、XX(市房管局)。
职责:负责土地与房屋征收的政策指导,用地审核与指标调度;负责项目建设工程的规划管理和审核把关,协助各实施主体办理建设项目的报建工作和项目建设提升等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监督工作;承担推进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3.管理协调部
部长:XX
副部长:XX
工作人员:XX(市商务局)、XX(市城管局)、XX(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XX(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职责:负责督促对菜市场内部及周边环境进行管理整治提升;负责牵头相关责任单位定期对菜市场进行专项巡查、集中整治工作;负责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制定管理整治办法,加强对菜市场的日常运营管理并形成长效机制;协调处理菜市场建设改造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承担推进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工作组
1.XX区工作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2.XX区工作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3.XX经开区工作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4.XX新区工作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XX区、XX区、XX经开区、XX新区四个工作组的职责:负责属地菜市场建设与改造项目的实施及资金核算工作;负责完成属地部分菜市场的取缔工作;负责属地菜市场建设项目的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督查工作;负责完成属地菜市场建设与改造项目按标准建设改造到位的交付使用工作;负责处理属地菜市场建设与改造过程中涉及到的征地、拆迁、维稳等工作;负责辖区内菜市场经营管理权交接工作;负责属地菜市场的日常运营管理工作,确保达到管理考核标准要求。
5.市房管局工作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职责:负责所属菜市场建设与改造项目的实施及资金核算工作;负责所属菜市场建设与改造项目的实施推进,处理好项目建设相关的征地拆迁工作,确保项目按建设与改造要求开工建设;负责所属菜市场建设与改造项目的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督查工作;负责完成所属菜市场的经营管理权移交属地政府工作。
三、工作任务
1.推进现有菜市场提升改造。从2018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大力推进现有菜市场的提升改造,着力打造一批环境整洁、布局合理、设施完善、消费安全的标准化菜市场。其中:2018年提升改造(恢复功能)9个菜市场,新增5个菜市场投入使用,新开工建设1个菜市场,XX西路新建菜市场(外贸车队地块)完成前期开工准备工作。2019-2020年新增菜市场29个。针对部分现有菜市场各方面条件不能满足改造标准要求的,及时调整规划,就近置换建设。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中心城区各区政府(管委会)负责制定具体建设改造提升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辖区内菜市场提升改造工作。(责任单位:XX经开区管委会、XX区政府、XX区政府、XX新区管委会、市房管局;配合单位:市商务局、市城乡规划建设局、市城管局、市财政局)
2.有序恢复菜市场的使用功能。清理检查中心城区现有部分菜市场改变使用功能、挪作他用的情况,由产权单位负责限期处理好遗留问题,并按照菜市场功能进行恢复改造,条件成熟后交由属地政府统一管理。(责任单位:XX经开区管委会、XX区政府、XX区政府、XX新区管委会,市房管局;配合单位:市城乡规划建设局、市商务局)
3.逐步清理取缔临时马路占道市场。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引导经营者入室经营,对现有马路临时菜市场加强管理,逐步取缔清理。用三年的时间,逐步取缔中心城区XX路、XX花园、XX西路等X个城区马路临时菜市场。(责任单位:市城管局;配合单位:XX经开区管委会、XX区政府、XX区政府、XX新区管委会,市交警支队、市商务局、市公安局)
4.科学确定城区菜市场规划布局。合理规划中心城区菜市场布局,确定建设形式、位置、规模、配套设施等,安排建设时序。同时,按照相对集中的原则,对中心城区菜市场进行经营业态规划布局,合理安排果蔬(含自产自销蔬菜)、肉类、禽蛋、豆制品、活禽、水产品、干货产品等专业类市场或营业区域。旧城棚户区改造拆除的菜市场应按不小于原面积的原则就近新建。(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城乡规划建设局;配合单位:XX经开区管委会、XX区政府、XX区政府、XX新区管委会、市国土资源局、市房管局、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市城管局)
5.严格菜市场规划审批管理。在城市控规编制、出具用地规划条件时落实中心城区菜市场规划布局要求,明确菜市场用地规模、占地面积、配套设施、建设要求、建设规模、按标准装修、移交事项等,并在规划方案审查、规划竣工核实等阶段严格把关,按照先建先配的原则确保规划实施。新建(改造)菜市场的规划设计方案须取得各区政府(管委会)同意后方可报规划建设部门审批。(责任单位:市城乡规划建设局、市商务局;配合单位:XX经开区管委会、XX区政府、XX区政府、XX新区管委会、市房管局、市国土资源局)
6.统一菜市场建设改造标准。新建(改造)菜市场要严格按照《XX市中心城区菜市场建设标准》及相关设计规范标准要求进行规划建设:城区综合菜市场只设在首层,且用于菜市场经营的建筑面积不少于3000m2,净菜市场建筑面积不小于600m2;用地布局合理,交通便利;内部功能分区合理,物流配送、场地停车、环境卫生、排水通风等设施完善。(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城乡规划建设局;配合单位:XX经开区管委会、XX区政府、XX区政府、XX新区管委会、市房管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市城管局)
四、进度安排
(一)2018年工作安排
1.制定《XX市中心城区菜市场建设改造提升工作实施方案》,各工作组分别制定工作方案。
2.提升改造(恢复功能)的菜市场9个(详见附件2),要求迅速完成项目改造设计和工程施工招标、监理招标及工程报建,确保年底前竣工并交付使用。
3.已达标的菜市场3个(详见附件1)和保留现状的菜市场4个(详见附件4)按管理考核标准加强管理。
4.年底前完成中心城区已建成未交付使用的5个菜市场项目竣工和装修验收以及经营管理权交接并投入使用,完成1个菜市场的新开工建设,XX西路外贸车队地块新建菜市场的开工前期准备工作(详见附件3)。年底前取缔菜市场5个(详见附件5)。
(二)2019年-2020年工作安排
2019年新增菜市场6个投入使用,1个在建菜市场,5个主体完工菜市场需完成竣工验收,根据城市发展及居民需要确定投入使用时间(详见附件6)。2019年取缔菜市场1个(详见附件5)。
2020年计划新增17个菜市场在年底前投入使用。按先易后难建设,原则上要求年底前完成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详见附件6)。2020年取缔菜市场4个(详见附件5)。
五、资金统筹
市、区政府(管委会)、市房管局要将菜市场建设改造提升列入重点项目,建设与改造资金原则上由市财政、区财政各承担50%。经批准同意新建或升级改造的菜市场项目坚持按标准化菜市场的要求和中心城区菜市场建设标准进行设计、改造、验收。项目开工前,相关设计图纸和施工需报送区政府(管委会)审核并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评估审核后方可开工。项目完工后,由各区商务主管部门、财政局牵头组织验收,验收结果及时上报市推进办、市财政局核实汇总,再经市政府审定后进行资金拨付。根据工作需要,市、区政府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有关部门要积极向上争取补助资金,多方面保障改造建设资金需求。
六、工作要求
1.切实落实责任。菜市场建设改造提升是一项便民、利民、惠民的重大民生工程。各区政府(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精心组织、明确责任分工、周密部署、扎实推进。XX市中心城区菜市场建设改造项目推进组负责统筹推进中心城区菜市场建设改造提升工作,特别是协调处理改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各区政府(管委会)、市房管局等5个工作组具体负责组织、推进本辖区菜市场的建设改造工作;市商务局、市城乡规划建设局、市房管局、市城管局、市国土资源局、市财政局、市交警支队等单位根据各自职责,共同做好菜市场的规划建设改造提升等监管工作。
2.强化工作考核。将菜市场建设改造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点工作,列入市政府对各区政府(管委会)、市房管局的考核内容,督促各区政府(管委会)、市房管局落实工作职责,切实加强菜市场建设改造工作。
3.加大宣传力度。加大菜市场建设改造的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菜市场建设改造提升的良好氛围。项目所在地的区、街道要通过海报、通知、宣传栏、微信等方式扩大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做好社会维稳工作。
第五篇:漳州市中心城区近期建设规划
漳州市中心城区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
文本
第一章 总 则
第1条 为指导中心城区近期建设项目安排,加强城市建设监督管理,实现“十一五”城市发展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建设部《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和《漳州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2000-2020)、《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漳州市的实际发展情况,特编制本规划。第2条 规划期限:2006-2010年 第3条 规划原则及指导思想
3.1围绕发展城市经济、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处理好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城市建设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注重生态环境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3.2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坚持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味。
3.3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相协调,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综合资源、环境、财力的实际条件,并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3.4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从实际出发全面分析和评价城市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确定近期规划工作的重点。第4条 规划范围
九龙江北岸,东起江东桥,沿九龙江西溪向西至金峰开发区厂西二路,芗城区北至北环城路,龙文区北至漳华路,南至江滨路,用地面积约44平方公里(不含金峰开发区、龙文工业区);九龙江南岸,桥南片区西起西洋坪路,东至九龙大道东侧花卉种植、批发交易市场,含厦深铁路站场及周边用地,用地面积约6平方公里。第二章近期建设规划目标及规模 第5条近期城市发展目标
5.1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地位。
5.2 强化城市集约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创造优美人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5.3 实现城市发展空间的战略拓展与整合,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提升城市整体建设标准与质量。
5.4 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支柱产业,实现产业协调发展和全面升级。
5.5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6条 城市规模 6.1人口规模:50万人 6.2用地规模:50平方公里 第7条 城市发展方向 龙文区重点发展迎宾路以南区域,局部向迎宾路以北拓展,芗城区重点向西发展,桥南片区以南山景区为核心,向东发展。第三章 城市近期建设用地规划 第8条 重点发展区域和重点改造区域 8.1 重点发展区域
8.1.1 龙文区:5.3平方公里的新城市中心区;龙文南路以东龙文区政府为中心的区级行政中心区;沿水仙大街布置的市级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八号路两侧商业物流配送中心;水仙大街南侧至建元路的居住用地,迎宾路以北、龙文北路两侧综合用地、蓝田工业区东北侧用地,龙文工业区龙文北路两侧用地。
8.1.2 芗城区:金峰路两侧居住用地;西洋坪路两侧的高校园区、体育中心;零号路两侧、群裕小区以东片区;丹霞路南段、江滨路以北片区;金峰工业区谢溪头片区。
8.1.3 桥南片:厦深铁路站场及周边配套区;以百花市场为依托的九龙大道沿线用地、南山景区,今后五年以市政道路、桥梁的延伸和建设为主,暂不考虑大型居住区的建设。
8.1.4 长洲片区:九龙江北溪、西溪与324国道形成的三角地块,用地5.25KM2(不计入城市用地范围),拟建设集商务旅游、文化、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区。8.2 重点改造区域
8.2.1 龙文区:人民广场北侧片区。
8.2.2芗城区:延安北危旧房改造片区,漳华路中段两侧地块,瑞京旧村片区,钟法路南段片区,延安南片区。8.2.3 桥南区:南大道两侧用地。第9条 居住用地规划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至2010年人均居住面积为29平方米,住宅建设量为140万平方米,住宅开发以新区建设为主,旧城改造为辅,启动城中村改造建设,严格控制住宅零星开发,鼓励规模建设,按照相关的标准要求配套建设各种公共服务设施。根据我市的经济实力,建设一个功能完善的经济适用房小区,按照相关规定及标准要求进行建设。第10条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0.1 行政办公用地
近期重点建设市级行政服务中心,配套建设部分市级行政办公设施,以龙文区政府为中心,建设区级行政办公集中区。10.2 商贸物流设施
10.2.1 依据《漳州市中心城区商业网点布局规划》,完成旧市级商业中心的业态调整,新市级商业中心初具一定的规模,丹霞组团区域商业中心完善成熟,城西组团,桥南组团商业中心初步形成商业形态。大中型商业设施和专业批发市场参见《漳州市中心城区商业网点布局规划》。10.2.2 重点建设迎宾路东段物流园区、浦口粮食物流园区、桥南区厦深铁路、龙厦铁路站前物流园区。10.3 文化娱乐设施
结合市博物馆,新建漳州市木偶艺术中心,与市级行政服务中心相配套,建设市级艺术馆、市级图书馆,续建市级青少年活动中心(闽台青少年交流中心),新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整合旧城区大众影院、向阳剧场、木偶剧团等用地,在侨乡剧场规划建设1处芗城区综合娱乐设施;结合新城市中心区建设,开展市会展中心及美术馆建设的前期工作。10.4 教育科研设施
10.4.1重点建设漳州师范学院达理学院、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二期工程、漳州市教育学院、南方艺术学校。
10.4.2基础教育重点结合居住区规划建设,配套建设4所小学(西桥小学、龙机小学、毅达小学、霞桥小学);完善现状学校的各项配套设施,增加科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用房面积;合并一些规模小、建筑质量差的学校。推进诗浦中学、湘桥中学的新建工程。10.5 医疗卫生设施
新建市级中心血站;续建漳州市朝阳医院二期工程;改建和扩建现有的医疗卫生设施,整合市医院与原漳州卫校用地,完善市医院用地布局;推进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建设;在水仙大街以北、七号路以西地块预留市第二医院(500床)用地,做好前期建设工作。10.6 体育设施
重点建设市体育中心二期工程,含主体育场(2万人)一座,体育休闲中心一座,在洋老洲新建一座综合游泳馆;在南昌东路以北,五号路及龙江路之间地块,建设全民健身中心;积极推进社区活动场所建设,整治改造体训基地腾飞馆南侧用地。第11条 工业用地规划 11.1 蓝田工业开发区:至2010年规划规模为5.2平方公里,近期完成开发面积2.2平方公里,重点建设漳华路东段两侧、七号路以东工业用地,主要发展生物制药、机械、家具、食品等轻污染、低能耗的高新技术产业。
11.2 龙文工业开发区:至2010年规划规模为2.5平方公里,近期完成开发面积1.5平方公里,重点建设龙文北路两侧工业用地,发展具有传统优势轻加工及外资辐射型产业(不计入城市建设用地指标)。11.3 金峰工业开发区:至2010年至2010年规划规模为7.03平方公里,近期完成开发面积为3.53平方公里,重点建设谢溪头工业区及厂西二路两侧商住区,发展机械制造、文体用品、家具、电子等产业(不计入城市建设用地指标)。第四章 道路交通规划 第12条 城市对外交通
12.1 铁路:重点建设厦深铁路及龙厦铁路漳州段。
12.2 高速公路:重点实施沈海高速公路泉厦漳拓宽改造工程角美至长洲段,沈海高速公路福厦漳诏复线漳州段,厦成高速公路漳州段。13.3 城市外环线:结合西洋坪大桥的建设,建设桥南西环线,北起西洋坪大桥,沿西洋坪路桥南段,东至九龙大道。第13条 城市主、次干道
重点建设完成的城市主干道有北江滨路西段、南江滨路西段,龙江路北段、龙江路南段、龙文路北段、漳华路中段、西洋坪路北段、南段、漳码路西段、七号路南段。次干道有新浦东路东段、建元路东段、六号路、丹霞路南段、瑞京路西段、大学西路、零号路、钟法路、修文西路(新华南路—延安南路)。第14条 城市重要桥梁
根据城市用地发展情况,完善过江通道规划,重点建设西洋坪大桥及龙江大桥。
第15条 交通枢纽
近期重点建设漳州火车南站,占地约47公顷,同时,在南站站场前建设一处二级汽车客运站,占地约2.67公顷。第16条 公共交通
16.1 根据近期城市发展的重点,增设龙文新区、芗城区西部、桥南片区的公交线路。
16.2 建设东区公交车场,新建始发站及换乘站6处,在漳响路及丹霞路交叉口西南侧建设公交调度中心。第17条 城市公共停车场
近期在胜利公园、人民广场北侧地块,新区行政中心南侧地块,延安南路、修文西路交叉口东北侧地块,在迎宾路南侧汽车汽配中心西北侧、桥南片南山景区、百花村花卉交易市场各建一处社会车辆停车场。同时,在城市主要干道、城市中心大型公建(商业、办公、医院、旅馆、旅店、文体活动场所)、公园、城市公交换乘站等位置均应配套停车场,具体规模参照《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第18条 在市区按0.9-1.2公里的服务半径设置加油站,新建6处加油站,其中两处与汽车加汽站相结合。第五章 市政工程设施 第19条 给水工程
19.1进行第一水厂取水口上移工程,重点建设漳州第三水厂一期工程,占地10公顷,日供水能力15万吨,选址于蓝田工业区北侧。19.2 在新区建设2处给水加压泵站,日提升能力为5万吨。19.3 加强给水管网建设,配套建设DN200-800管网工程35公里,芗城区主要完善管网布局,进行管道改造,重点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龙文区及桥南片区结合道路建设一次配套完成。第20条 排水工程
20.1 扩建碧湖污水处理厂,由原来10万吨/日扩建为15万吨/日。20.2近期重点建设金峰污水处理厂,日污水处理能力2万吨。20.3在芗城区湖内村及龙文区龙江路各建1处污水提升泵站。20.4采用雨污分流方式,结合城市道路的新建或改建,建设管网系统,重点建设蓝田工业区、龙文工业区至碧湖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20.5 启动中水利用工程,近期在碧湖污水处理厂重点建设提升泵站一座及集水池,配套建设中水回用管道5.6公里,中水回用率达10%。第21条 供电工程
21.1 输变电工程:重点建设220KV东区输变电工程、220KV九湖输变电工程,110KV龙文输变电工程,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建设110KV谢溪头输变电工程,110KV湖坂输变电工程,110KV虎伯山输变电工程。21.2 线网工程:结合城市重点发展区域,配套建设电力线网,局部改造芗城区架空线路为地埋式电缆,重点建设东区-东屿Ⅱ回线路,九湖变110KV线路工程。第22条 通讯工程 22.1 邮政:
新建龙文区综合邮政处理中心,用地2公顷;在新城市中心区、厦深铁路站场配套区、金峰工业区各建一处邮政支局;完善邮政配套设施建设。22.2 电信工程:
新建龙文区电信枢纽大楼及中心机房,占地为3.2公顷,桥南片区、龙文新区、金峰工业区建设两处模块局,每个模块局面积为0.2-0.3公顷。重点建设江滨路、龙江路、漳华路、龙文北路、漳码路、新浦东路东段、建元路东段、六号路、丹霞路南段、瑞京路西段、大学西路、学府路、钟法路南段的通讯线网,总长为80公里。第23条 燃气工程
23.1近期气源以管输天燃气(LNG)为主,至2010年,市区用户年用气量为7607万标准立方米,平均日用气量20.84万标准立方米。23.2近期重点建设蓝田天燃气门站,金峰LNG中心气化站(含燃气调压站),新建2处汽车加气站;配套建设高压管道(蓝田至金峰段)15公里,中压管道117公里,庭院户内管道居民户数为8.13万户。23.3 重点建设以下道路的燃气管网工程:江滨路、龙文路、迎宾路、漳响路及龙文区、桥南片区各新建主次干道。第24条 环卫设施
24.1近期内需配建单独公厕30座,8座垃圾中转站,1座建筑垃圾转运站(大中型垃圾分检中心)。24.2 附建于垃圾转运站的环卫工人休息场所8处。
24.3 在龙文区规划建设环卫车辆停车场(含车辆修配中心)1处,占地1.2公顷。
24.4 在金峰污水处理厂相邻地块,建设1处粪便处理厂,占地0.28公顷。
第25条 城市园林绿化
25.1近期园林绿化建设目标:紧密结合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工作,努力提高城市绿地的数量,改善绿地布局,控制好旧城改造的绿地指标,达到国家园林城市的要求。至2010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6.16平方米。
25.2 根据漳州城市发展的方向,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点应与城市新区建设相配套,近期重点建设北江滨公园一期,漳州市湿地公园、南山景区、荔枝海生态公园。
25.3 结合旧城改造与新区环境整治要求,加快河道治理及绿化工作,重点建设三湘江滨河绿地,浦头港两侧绿化带。
25.4 进一步完善老城区现有公园绿地配套服务设施,提高绿化服务功能,重点改善芝山公园、九龙公园绿化,整治胜利公园周边环境。25.5 结合近期主要道路的建设和改造,重点实施江滨路、龙江路、龙文南路绿化景观带建设,构筑城市主要交通干道的绿色走廊。道路绿化率应达到《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的规定。25.6 结合住宅小区建设,完善居住小区绿化设施,新城区绿地率不小于40%,旧城区绿地率不小于30%。
第六章 防灾工程规划 第26条 抗震
所有新建工程都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抗震设防,并注意场地选择、建筑布局、抗震分析及施工质量,增强结构抗御地震的能力;同时,加强避震疏散场地建设及平时管理。具体位置及建筑物设防等级要求参见《漳州市区抗震防灾规划》。第27条 消防
27.1在水仙大街北侧,九十九湾以西,新建消防指挥中心,用地1.3公顷。
27.2在龙文区迎宾路以北、五号路以西地块、高校园区大学路北侧新建2处消防站;在历史文化名城增设旧城专职消防队。第28条 人防
28.1 至2010年,人均人防设施面积达0.58平方米,工程总量为23万平方米,新建人防工程量为8万平方米,年建设量为1.6万平方米;人防工程建设的重点为城市新建区,旧城区通过新建和加固改造,形成较完整的人防工程体系。
28.2 在云洞岩景区西侧,新建市人防指挥中心,用地规模8.5公顷,新建龙文区级人防指挥所工程,改造芗城区级人防指挥所,在胜利公园新建人员掩蔽所20000平方米。第29条 防洪排涝工程
29.1 防洪:近期结合北岸江滨路工程,建设路堤结合工程及防洪堤水闸;南岸进行防洪堤改建工程。
29.2 排涝:三湘江水系整治工程,总长约8.5公里。
九十九湾河道整治工程,总长约9公里,在湘桥建设一处电排站,占地0.3公顷。
第七章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第30条 根据《漳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及城市建设现状确定名城保护范围,总面积为70.5公顷。采用二级保护方式,划定重点保护区28.4公顷和建设控制地带42.1公顷。近期以保护为主,可逐步采用市场运作的形式,在市财力许可的情况下,由政府投入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
第31条 加强对浦头港-新行街、新华东路(岳口段)两片历史街区管理工作,严格控制其它建设项目侵占历史街区用地。第32条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措施。
32.1 重点保护区内不得进行与保护文物古迹、古城风貌无关的工程建设,对区内的建筑采取维修、整修、重建和拆除四类,使其符合历史街区风貌要求。
32.2 建设控制地带内必须控制建(构)筑物的性质、规模、体量、高度、色彩、风格。
32.3 除满足消防要求外,严格控制车行交通穿越历史街区的重点保护区,各类市政工程设施应采用埋地铺设。
32.4 具体保护、整修方法及措施参照《漳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的有关内容。第八章 市区环境保护规划
第33条近期环境治理目标及工作重点
33.1 至2010年城市环境功能分区明确,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环境质量达标率90%左右,主要水系水质95%以上达到功能区环境质量标准,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5%以上。33.2 加大市区内河环境综合整治的力度,尽快建成完善的现代化城市污水排放处理系统和垃圾处理系统,三湘江、九十九湾、浦头港、护城河等水质基本改善。
33.3 加大城市生态系统改造和优化的力度,扩大城市公园绿化的面积,保护好风景名胜区和市郊生态调节区。
33.4 重点保护好城市饮用水源和地下水源,九龙江水环境质量按功能区划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
33.5 加快建成区内污染型企业的关、停、并、转、迁的综合整治步伐,优化城区的功能布局。
第九章 云洞岩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 第34条 云洞岩风景名胜区保护等级 云洞岩风景区分为二级保护:
34.1 一级保护区:即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部分,主要包括云洞岩、瑞竹岩景区,面积1.83平方公里。
保护内容:景区内一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森林植被、历代摩崖石刻、自然山体。
34.2 二级保护区:即风景区的规划管理范围,面积约10.8平方公里,包括岭兜山、大石水库、长山水库、龙岐入口区等。保护内容:森林植被、自然山体、水系及部分人文景观。
34.3 外围保护地带:即风景区与城市的协调区,面积5.5平方公里,(具体范围见规划图)
保护内容:地形地貌、水体、植被等景观资源及生态环境。第35条 云洞岩风景名胜区保护措施
35.1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风景名胜区保护的法规、条例,做好封山育林、植树绿化、护林防火和防治虫害工作,禁止破坏和随意改变风景区的一切景观和自然环境。
35.2 严格控制基建规模,一级保护区内禁止除必要的景观建筑以外的一切建设活动,对文物古迹应采取保护、修缮措施;二级保护区内,不得建设与景区内容相悖的设施,控制建设景区必需的服务配套项目,对其建筑选址、性质、规模、标准、体量、色彩、风格提出明确控制要求;外围保护地带内不得建设大型工矿和污染项目,村庄建设要统一规划。所有建设项目需报相应管理部门审批。
35.3 拆除景区所有违章建筑,恢复自然景观,严格控制大气、噪声、水体的污染,禁止在景区内建设工厂、挖砂取土采石、乱倒垃圾,并不得在景区内新建坟墓。
35.4 有关风景区的环境容量、旅游设施布局,具体的保护措施等参见《云洞岩风景规划》及《漳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35.5 按照景区保护措施的要求,近期以整治保护为主,加强管理,整合云洞岩景区及瑞竹岩景区,加强各景点、景源的联系,使两者成为有机整体。
第十章近期建设控制引导及控制要点 第36条 控制引导区规划
将中心城区发展建设用地按不同建设控制要求分为三类:重点建设区域,可建设区域及不宜建设区域。第37条 重点建设区域
指近期城市发展策略应积极促进重点开发建设的区域,包括近期重点发展区域及重点改造区域,政府应加大对该区域的开发扶持力度。具体内容详见附表。37.1 控制要点:
37.1.1 所有建设不得侵占公益性公共设施用地及绿化用地,住宅间距需满足日照和安全要求。
37.1.2 开发强度及建筑退让红线宽度需满足《漳州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及已批准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的要求。
37.1.3 市区严格实行土地开发“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开发、统一出让、统一管理”的原则,由政府统一储备。第38条 可建设区域
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在开发或改造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列入近期开发建设或改造的弹性控制区。38.1 控制要点:
38.1.1在条件未成熟时,严格控制在该区域内进行低水平的开发或改造。
38.1.2项目的选址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
38.1.3严格控制环境容量,按相关规范要求确定项目的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等。
38.1.4对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绿化用地应进行充分预留。第39条 不宜建设区
是指近期不应或应严格控制建设的区域,主要包括城市公园、历史文化名城重点保护区、云洞岩风景区、芝山风景区、九龙江沿江绿化保护区、水源保护区、荔枝海等。
第十一章近期规划实施政策与措施 第40条 科学制定土地供应计划
坚持“供需平衡、加强储备、盘活存量、控制增量、集约用地、确保重点”的原则,加快存量土地消化,加大政府用地储备力度,启动城中村的改造用地,控制好农村集体所有的未征用的空地,为未来城市功能拓展和重大项目建设预留充足的发展空间,优先保证主导产业和重点建设区域土地的供给,优化用地结构。第41条 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41.1 城市建设的财政投资要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调整财政资金的支出结构,保持与国民经济发展同步,通过贴息等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放大效应和杠杆调节作用,优先保障重点地区和重大设施的建设。41.2 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向民间资本和外资开放交通、燃气、自来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以及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为公益性设施建设筹集建设资金,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第42条 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42.1 加强城市规划编制管理工作,在近期建设规划指导下,完善各专项规划近期建设的内容,还应将近期规划的成果转化为具有指导性的政府文件。
42.2 建立城市近期建设项目库,明确其选址规模、建设方式、投资估算、筹资方式、实施时序等,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城市建设的计划。42.3 建立近期建设规划的滚动调校机制,定期检讨规划实施情况,适时对规划进行调校。
42.4 建立以近期建设规划为中心的规划管理审批制度,项目选址及建设必须符合近期建设规划的内容。对未列入计划的项目,实行弹性管理模式,严格进行充分研究和论证,确有必要增加的项目,按法定程序报规划管理部门审批。
42.5 维护近期建设规划的法定性、权威性和严肃性。加强对规划实施过程的法律监督、舆论监督与社会监督,对于违反城市规划的行为,要严肃查处,依法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第十二章近期建设规划强制性及指导性内容 第43条 强制性内容
文本中涉及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发展规模、用地空间分布、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布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云洞岩风景区保护、控制建设实施措施等方面的第6、7、8、10、30、31、32、34、35、36、37、38、39条均为强制性内容。第44条 指导性内容
文本中有关对外交通、城市主、次干道、公交线路、停车场、加油站等城市交通设施,给排水、供电、电讯、邮政、燃气、环卫等市政公用设施,城市河湖水系、绿化广场、城市防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第9、11、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3、40、41、42条为指导性内容。
第45条 本规划一经批准,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变更,如需调整近期建设规划中涉及强制性内容的部分,必须组织专家论证,并征求漳州市人大常委会意见,报漳州市人民政府审批。
第46条 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说明书、附图组成,在本规划期限内,凡在规划区范围内进行的各项土地及空间利用规划和建设活动,均应符合本规划。
第47条 本文本解释权归漳州市城乡规划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