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
【发布单位】水利部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3-07-03 【生效日期】2003-07-0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
2003年7月3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健全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形成机制,规范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促进节约用水,保障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是指供水经营者通过拦、蓄、引、提等水利工程设施销售给用户的天然水价格。
第四条 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由供水生产成本、费用、利润和税金构成。
供水生产成本是指正常供水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直接工资、直接材料费、其它直接支出以及固定资产折旧费、修理费、水资源费等制造费用。供水生产费用是指为组织和管理供水生产经营而发生的合理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利润是指供水经营者从事正常供水生产经营获得的合理收益,按净资产利润率核定。
税金是指供水经营者按国家税法规定应该缴纳,并可计入水价的税金。
第五条 水利工程供水价格采取统一政策、分级管理方式,区分不同情况实行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政府鼓励发展的民办民营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其它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实行政府定价。
第二章 水价核定原则及办法
第六条 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制定,并根据供水成本、费用及市场供求的变化情况适时调整。
第七条 同一供水区域内工程状况、地理环境和水资源条件相近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按区域统一核定。供水区域的具体范围由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商价格主管部门确定。其它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按单个工程核定。
第八条 水利工程的资产和成本、费用,应在供水、发电、防洪等各项用途中合理分摊、分类补偿。水利工程供水所分摊的成本、费用由供水价格补偿。具体分摊和核算办法,按国务院财政、价格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条 利用贷款、债券建设的水利供水工程,供水价格应使供水经营者在经营期内具备补偿成本、费用和偿还贷款、债券本息的能力并获得合理的利润。经营期是指供水工程的经济寿命周期,按照国家财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分类折旧年限加权平均确定。
第十条 根据国家经济政策以及用水户的承受能力,水利工程供水实行分类定价。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按供水对象分为农业用水价格和非农业用水价格。农业用水是指由水利工程直接供应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用水和水产养殖用水;非农业用水是指由水利工程直接供应的工业、自来水厂、水力发电和其它用水。
农业用水价格按补偿供水生产成本、费用的原则核定,不计利润和税金。非农业用水价格在补偿供水生产成本、费用和依法计税的基础上,按供水净资产计提利润,利润率按国内商业银行长期贷款利率加2至3个百分点确定。
第十一条 水利工程用于水力发电并在发电后还用于其它兴利目的的用水,发电用水价格(元/立方米)按照用水水电站所在电网销售电价(元/千瓦时)的0.8%核定,发电后其它用水价格按照低于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的标准核定。水利工程仅用于水力发电的用水价格(元/立方米),按照用水水电站所在电网销售电价(元/千瓦时)的1.6%~2.4%核定。
利用同一水利工程供水发电的梯级电站,第一级用水价格按上述原则核定,第二级及以下各级用水价格应逐级递减。
第十二条 在特殊情况下动用水利工程死库容的供水价格,可按正常供水价格的2至3倍核定。
第三章 水价制度
第十三条 水利工程供水应逐步推行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两部制水价。具体实施范围和步骤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价格主管部门确定。
基本水价按补偿供水直接工资、管理费用和50%的折旧费、修理费的原则核定。
计量水价按补偿基本水价以外的水资源费、材料费等其它成本、费用以及计入规定利润和税金的原则核定。
第十四条 各类用水均应实行定额管理,超定额用水实行累进加价。超定额加价办法由有管理权限的价格主管部门会同水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第十五条 供水水源受季节影响较大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可实行丰枯季节水价或季节浮动价格。
第四章 管理权限
第十六条 中央直属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工程的供水价格,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商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七条 地方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的管理权限和申报审批程序,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商水行政主管部门规定。
第十八条 列入价格听证目录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在制定或调整价格时应实行价格听证,充分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
第五章 权利义务及法律责任
第十九条 供水经营者申请制定和调整供水价格时,应如实向价格主管部门提供供水生产经营及成本情况,并出具有关帐簿、文件以及其它相关资料。
第二十条 水利工程供水实行计量收费。尚未实行计量收费的,应积极创造条件,实行计量收费。暂无计量设施、仪器的,由有管理权限的价格主管部门会同水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合适的计价单位。
实行两部制水价的水利工程,基本水费按用水户的用水需求量或工程供水容量收取,计量水费按计量点的实际供水量收取。
第二十一条 水利工程供水应实行价格公示制度。供水经营者和用水户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水价政策,不得擅自变更水价。
水费由供水经营者或其委托的单位、个人计收,其他单位或个人无权收取水费。
第二十二条 供水经营者与用水户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水价政策,签订供用水合同。除无法抗拒的自然因素外,供水经营者未按合同规定正常供水,造成用水户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第二十三条 用水户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交付水费。用水户逾期不交付水费的,应当按照规定支付违约金。用水户在合理期限内经催告仍不交付水费和违约金的,供水经营者可以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中止供水。
第二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规定在水价外加收任何名目的费用或减免水费。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截留、平调和挪用水费。
第二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应当对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价格法规、政策的单位和个人要依照《价格法》和《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进行查处。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水利工程水费是供水经营者从事供水生产取得的经营收入,其使用和管理,按国务院财政主管部门和水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财务会计制度执行。
第二十七条 除农民受益的农田排涝工程外,受益范围明确的水利排涝工程,管理单位可向受益的单位和个人收取排水费,标准由有管理权限的价格主管部门按略低于供水价格的原则核定。
供排兼用的水利工程,排水费应单独核定标准,与供水水费分别计收。
第二十八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价格主管部门会同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办法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办法,报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2004年1月 1日起施行。本办法发布前有关规定与本办法相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会同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水利工程管理办法
二道区水利工程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综合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吉林省农村水利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本行政区域内从事河道、水库(塘坝)、灌区、水土保持、堤防、闸涵、排灌站、机井等水利工程建设、运行和管理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区政府应当加强对水利工程规划、建设、管理和 保护工作的领导。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区水利工程的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建设
第四条在二道区行政区域内兴建水利工程应当依据区域 规划,必须经过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履行建设程序,并经区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进行。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得尚自修建任何水利工程。
第五条在二道区行政区域内兴建水利工程,应当按国家 和省有关规定,建设单位(项目申报单位)应当将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以及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报告、实施方案等,报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按照水利基本建
设程序,报省、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履行审批手续。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参与工程的设计审查、施工监督和竣工验收。
第六条跨河建筑物必须满足设计20年一遇,校核50年 一遇防洪标准。
第七条水利工程建设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招投标 制、建设监理制、合同制。
第八条施工单位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并建设施 工中的质量监督、检查制度,按施工进度分阶段进行检查验收。水利工程竣工后,应当按国家规定由有关部门会同水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第三章管理
第九条乡(镇)水利管理站为基层水利管理机构,是二道区人民政府水行政部门的派出机构。
第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占用灌溉水源、灌溉工程设施和 工程受益范围内土地影响工程效益的,必须事先提示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一条水利工程应当根据工程类别划定不同的管理和保护范围,树立界标。保护范围内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由区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应当搞好工程绿化,防止水土流失。
第十二条未经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得在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内从事下列活动:
(一)挖塘、打井、修窑、建房或修建其他工程和建筑物;
(二)爆破、采石、挖沙、取土;
(三)弃置废渣、垃圾等废弃物;
(四)垦殖、挖掘、采伐、集市贸易;
(五)对水利工程可能造成影响的其他活动。
(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水利工程的水域排放超过国家 标准的污水、污物。
第十三条国家、省、市、区投资的水利工程纳入国有资产,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水利国有资产管理。
第四章投入
第十四条水利专项基金由二道区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根 据工程计划报请区财政部门批准后使用。
第十五条各乡(镇)人民政府对发展水利建设的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使用时应当按规划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安排计划,会同有关部门下达。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十六条未按规划或未经批准修建水利工程的,除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外,并可处以1000元至10000元罚款。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给予赔偿。有关责任人由其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七条未经工程竣工验收,擅自启用水利工程,处以500元至2000元罚款。
第十八条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占用农业灌溉水源、灌溉工程设施和工程受益范围内土地影响工程效益的,除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外,并可处以1000元至5000元罚款。造成损失的,赔偿损失。
第十九条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在水利管理和保护方位内,从事危害水利工程安全活动的,除责令其立即停止违法行为,赔偿损失外,视情节轻重可处以200元至5000元罚款。
第二十条截留、挪用、挤占水利建设资金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查处,并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追回或停止投资,并视情节轻重,依法追究有关责任者的法律责任。
第三篇:水利工程管理办法
《水利工程管理办法》
(一)河道、分滞洪区堤防的管理范围从堤脚量起,堤防内5米至20米,堤防外10米至30米;安全保护范围为堤脚以外50米至100米。
有堤防河道的管理范围包括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属于国家所有的滩地、两岸堤防及堤防的管理范围;无堤防河道的管理范围根据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设计洪水位确定。滏阳河在市区内无堤防段的管理范围为河道中心线两侧各30米至40米。
(二)水库库区管理范围为正常蓄水位或水库周围移民线或土地征购线以下的面积;安全保护范围为校核洪水位线顺山坡向上延伸20米至100米。
大坝管理范围为下游坝脚以外30米至300米,左右岸为开挖线以外30米至300米;安全保护范围为管理范围以外100米至300米。
泄水建筑物两侧及其他建筑物的管理范围为建筑物外缘线以外20米至50米;安全保护范围为管理范围以外100米至200米。
(三)有堤防渠道的管理范围为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渠边、堤防及护渠地;无堤防渠道的管理范围为水域、渠边及护渠地。
护渠地的范围为,有堤防的从外堤脚向外量起,无堤防的从渠道上口边缘向外量起,干渠2米至5米,支渠1米至2米;有交通要求的渠道,管理范围可适当放宽。安全保护范围为管理范围以外20米至50米。
(四)输水隧洞的管理范围为进出口建筑物和竖井外缘线以外10米至30米;安全保护范围为管理范围以外和洞顶两侧50米至100米。
(五)闸涵、排灌站、水电站的管理范围为建筑物边缘以外10米至30米;安全保护范围为管理范围以外50米至100米。
第七条 国家管理的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的土地及土地上的附着物属全民所有的,使用权归工程管理单位;土地属集体所有的,使用时必须服从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统一管理;安全保护范围内的土地权属不变,使用时不得危害水利工程安全。
第八条 集体和个人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兴建的塘坝、水池、排灌站、渠道、机井等小型水利工程,由乡(镇)人民政府根据实际需要,划定管理范围和安全保护范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侵占、毁坏。
第九条 在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兴建各类建筑物及设施,建设单位必须将工程建设方案报送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履行基建审批手续,并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参与施工监督和验收。在安全保护范围内不得兴 建危害水利工程安全的建筑物及设施。
第十条 对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历史遗留下来的生产、生活设施及其他建筑物,在险工险段或严重影响水利工程安全的,应限期拆除;其他地段的,应结合工程整治、城镇建设和土地开发利用规划,分期分批予以折除。具体实施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一条 沿河城镇在编制和审查城镇建设发展规划时,应当事先征求河道主管机关的意见。河道岸线的利用,应当服从河道治理规划。
第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非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得改变河流走势,不得填堵和占用旧河段。
第十三条 占用农业灌溉水源、灌排工程设施的,应予以补偿。开采矿藏或者兴建地下工程,对水利工程造成损失的,采矿单位或者建设单位应当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
第十四条 水库水面的开发和利用,应当服从水库安全管理的需要,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与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签定协议。
第十五条 河道、堤防、闸坝、水库、灌区等水利工程的整治与建设,应当服从流域和市以上水利建设规划,按照水利工程分级管理权限,严格执行审批、监督、验收程序。
第十六条 县(市)、乡(镇)人民政府要加强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管理,定期组织检查、维修和养护,保证农田灌溉和防洪排涝的需要。
第十七条 加强机井管理,逐步完善机井的保护设施。国家和集体兴建的机井,应当提取折旧费,用于机井的维修和更新,不得挪用。
新建机井必须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打井施工单位必须持有“技术资质证”、“施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取水许可定位施工。
第十八条 供水管理按照统一调配,分级管理的原则,实行计划用水,科学用水,节约用水,有偿供水。
供水工程管理单位遇水、旱灾害年份,应采取应急工程措施和必要的调控手段,保证城市生活和重点企业的基本用水量,所增加费用,经市政府核定后,由受益单位负担。
第十九条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家防洪标准、流域规划和防洪工程状况,制定防御洪水方案,防洪工程的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汛期调度运用计划,分别报上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并报上级人民政府防汛指挥部门备案。
水利工程及其他防洪工程的管理单位必须严格执行防御洪水方案和调度运用计划,对各项防洪工程组织汛前检查,发现影响防洪安全的问题,限期处理,不得贻误防汛抗洪工作。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在保证水利工程安全度汛的前提下,应利用蓄水工程相机增加蓄水量。
第二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纠正违法行为,限期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没收违法所得,根据情节轻重,可并处10000元以下罚款;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毁坏堤、坝、水电站、渠道、闸涵、机井等水利工程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
(二)侵占、毁坏通讯、报汛线路、台站、供用电设施及其他水文和工程监测设施、水利物资、防汛器材设备的;
(三)在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和安全保护范围内进行爆破、炸鱼、烧窑、采矿、采石、钻探、挖筑鱼塘等危及工程安全的;
(四)擅自在边界河、渠修建挑水、挡水、蓄水工程及有损相邻地区利益工程的;在上游扒口决堤、开闸扩大排水或加大引水,在下游设置阻水或缩小河、渠断面及过水能力的。
第二十一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纠正违法行为,限期清除障碍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没收违法所得,根据情节轻重,可并处5000元以下罚款:
(一)侵占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的土地及土地上附着物的;
(二)在河滩、行洪区、蓄滞洪区、水库库区任意围垦和修建阻水建筑物的;
(三)未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在河滩造地的;
(四)在堤、坝、渠坡上移动护坡砂石及滥伐、盗伐林木的;
(五)在河、渠、水库库区内及堤、坝的顶、坡、戗台设置有碍安全管理的建筑物和障碍物的;
(六)未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在河渠、水库、塘坝及其他水域乱设、扩大排污口的。
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纠正违法行为,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根据情节轻重,可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在河、渠内修建阻水及有危害的导流、挑流工程和种植阻水作物或林木的;
(二)在堤、坝、渠坡上垦植、放牧、铲草,对工程造成危害的;
(三)在堤顶、坝顶、水闸交通桥梁行驶危害工程安全的超重车辆和未经工程管理单位批准行驶履带拖拉机、硬轮车及雨后泥泞行车的。
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纠正违法行为,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根据情节轻重,可并处警告和100元至1000元罚款;对有关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理:
(一)拦截或抢占水源、破坏供水、用水秩序的;
(二)干预和阻挠工程管理人员履行职责的;
(三)非工程管理人员操作闸门及各种设备的。
第二十四条 在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和安全保护范围内挖砂、取土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纠正违法行为,限期采取补救措施,并可按每立方米20元至60元计算处以罚款。
第二十五条 向水库、河、渠、排洪沟内倾倒垃圾,弃置砂石、矿渣、煤灰、尾矿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清除,并可按每立方米30元至70元计算处以罚款。逾期不清除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清除,并由责任者负担全部清理费用。
第四篇:宣威市水利工程水价改革
宣威市水利工程水价改革“十二五”
规划报告
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一种特殊的商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市正按照全面科学发展的要求,着力构建50平方公里和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我市水资源的优化配臵及高效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云南省物价局 云南省水利厅关于开展云南省水利工程水价改革“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云价[2010年]130号文的通知要求,按照通知指导意见,结合我市水利工程管理及经济发展情况,在全面总结“十一五”期间的水价改革的基础上,编制适合宣威市水价改革发展和科学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全市水价改革“十二五”规划,全面指导我市未来五年的水价改革发展方向。
一、我市水资源及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基本情况 宣威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与水质性缺水同时并存,属于典型的缺水地区。境内天然河川径流24亿m3,其中地表径流12.42亿m3,地下径流11.58亿m3;入境客水5.69亿m3,出境径流3.87亿m3;入境客水大于出境径流,全市水资源总量25.82亿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不足1900
m3,低于全国,全省和曲靖市的平均水平,而且,水资源的开发难度大,可利用率低。
从五十年代开始,历届宣威县(市)委、政府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十分重视,经过半个多世纪持续不断的努力,我市的水利建设取得了可喜成就。到目前为止,我市已建成中型水库4座,小
(一)型水库12座,小
(二)型水库47座,塘坝229座,蓄水总库容1.37亿m3,而兴利库容仅0.99亿m3,由于大多数工程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工程病险严重,蓄水只能控制在7200万m3左右。水资源利用率低,节水意识不强加剧了我市的水资源紧缺状况,严重制约着我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市水务局灌区管理中心管理的偏桥、东屯、新屯、羊过水和花椒5座水库,共有兴利库容5715万m3。由于新屯、东屯两水库淹没问题没有妥善解决,实际可供水4235万m3,其中,偏桥1900万m3、羊过水1800万m3新屯450万m3、东屯260万m3、花椒225万m3。
灌区管理中心隶属宣威市水务局,为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事业单位,核定编制86人,有 7个直属工程管理所,现有在职职工89人,退休职工4人。
在内部管理上,灌区管理中心一是结合宣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宣威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宣政办发[2005]24号)精神,对灌区内部机构、岗位人员、岗位职责,重新进行确定和划分,严格“定岗、定员、定酬”,取消档案工资,实行全员竞争上岗,建立了“统一、精简、高效”的管理机构和职工队伍;二是深化灌区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实行报帐制和经济目标责任制,由局里统一核算、统一管理,较大程度地降低了灌区管理运行成本;三是在运行管理上,全面加强内部管理,强化监控机制,压缩经费开支。
在综合经营上,按照“小步快走,逐步到位”的改革思路,对偏桥、花椒、东屯、新屯四个水库水价进行了成功改革。首轮水价改革,为水管单位的良性运行奠定了一定基础,初步扭转了宣威灌区经营管理的困难局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宣威灌区水利建设和供水事业的健康发展。但由于供水价格不到位,现行水价远远低于供水成本,宣威灌区水利工程的正常管理运行受到制约。灌区管理中心作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经营收入主要以供水收入为主,但现行水价偏低,农业水费征收难,在基本维持灌区人员工资、运行管理费用的情况下还承担着工程配套建设、水毁工程修复和工程设施维修养护任务,入不敷出,灌区连年亏损。
二、水利工程水价改革现状及形势
一、几年来的水价改革情况
(一)2004年,工业供水价格由0.15元/ m 调整为0.30元/ m ;城市生活供水价格由0.09元/ m调整为0.20元/ m,新的水价于2004年5月1日执行。
(二)2006年,工业生产供水价格:由0.30元/ m 调整为0.50元/ m;新的水价于2006年8月1日执行;城市生活供水价格由0.20元/ m 调整为0.40元/ m,新的水价于2007年4月1日执行。
(三)200 7年,工业生产供水价格:由0.50元/ m 调整为0.70元/ m ;城市生活供水价格由0.40元/ m 调整为0.60元/ m,新的水价于8月1日执行。
(四)农业生产用水仍执行原曲靖市发展计划委员会曲计价格[2004]18号文件核定的 农业生产供水粮食作物0.04元/ m;经济作物及水产养殖供水价格 0.06元/ m 的征收标准。
二、供水收入支出情况
1、供水收入
除农业供水外,全部实行了计量供水.2004年,四个国营水库供水量2800万m,其中:工业用水1490万m;城市生活用水500万m;农业用水810万m,收入396万元。2005年和04年供水一样,2006年灌区供水2079万m,其中:工业用水1147万m,供城市生活用水482万m,供农业用水450万m。收入688.3万元。2007年灌区供水1900万m,333
3,3
333
其中:工业用水780万m,供城市生活用水520万m,供农业用水600万m。收入754万元。2008年灌区供水2030万m,其中:工业用水770万m,供城市生活用水510万m,供农业用水750万m。收入845万元。2009年灌区供水1940万m,其中:工业用水780万m,供城市生活用水560万m,供农业用水600万m。收入882万元。
2、灌区支出情况
水价改革后,灌区管理中心严格控制管理运行费用,执行国家有关政策,积极开展“强管理、降成本;抓服务、促供水”的生产活动,生产开支有所下降,政策性缴费依法依规执行。主要支出项目是:管理运行费用297万元,水资源费383.15万元(工业用水0.25元/m,生活用水0.2元/m),税费39.5万元,大修理费84.35万元,价格调节基金19.6万元,合计支出823.61万元。固定固定资产折旧费(337.41万元),固有资产占用费(196.89万元)未计提,亏损104.81万元。
三、指导思想及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体制的要求,推进水价综合改革,加快符合社会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
3333
科学合理的水价机制和管理体制,树立市场观念增强水商品意识,实现水利工程非农业供水价格达到补偿成本并合理盈利的水平,建立水利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和培育完善水市场,多渠道吸引社会资本,促进水权水市场建设,实现在全社会优化配臵水资源和建立节水型社会,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水价改革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按满足并适度超前原则制定水价改革发展方向,综合考虑各类用水户的承受能力与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良性运行的因素,把解决民生水利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
2、坚持积极稳妥、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 按照水价管理办法和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规范水利工程水价核定、管理的权限、原则和方法,“按照补偿成要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确定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对不同类型实行分类定价,非农业供水按照积极稳妥的则至规划水平年实现合理收费,平稳过渡。农业水价按照“平稳收取”的方针,逐步加强收取力度。
(三)规划依据
1、中央部委相关规章制度和文件
(1)《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水利部令[2003]4号
(2)《关于推进水价改革促进节约用水保护的通知》(国办发[2004]36号
2、省级相关规则制度和文件
(1)《云南省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实施办法》(云计价格[2003]1246号
(2)《云南省水利工程水价改革“十二五”规划编制指导意见》
四、“十二五”水利工程水价改革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十二五”是宣威市水利改革工作全面实现市场化的关键五年,要努力实现用水市场化的跨越,形成与宣威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利支撑保障体系。以建设防洪安全、饮用水安全、生态用水安全为总目标,进一步加快水利工程供水水费收取的步伐,在提高以水养水保障能力上有新跨越;进一步解决涉及民生的水利建后管理难的问题,在推进民生水利发展上有新成效;进一步加强水资源合理配臵,在促进水资源集约开发、节约利用上有新举措;进一步加大水利改革攻坚力度,在构建水利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上有新突破,为我市实现水利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2.具体目标
2011年完成成本核算,水利工程实现非农业水水费收取率达95%,农业水费收取率达20%;2012年县县管水利工程实现非农业水水费收取率达100%,农业水费收取率达60%;2013年供水水价全面达到完全成本价,水利工程实现非农业水水费收取率达100%,农业水费收取率达70%;2014年水利工程实现非农业水水费收取率达100%,农业水费收取率达85%;2015年供水水价要全面实现盈利,水利工程非农业水水费收取率达100%,农业水费收取率达95%以上。
五、改革任务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
改革和完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从成本核算、价格制定到最终发布执行等一整套机制,分类核定水价,建立农业终端水价制度和财政补贴机制,将末级渠系水价纳入政府管理的范畴,实现政府定价或指导价,逐步形成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加末级渠系水价的农业重点水价制度。积极推进两步制水价,实行定额内基本价格水平,超定额累进加价的阶梯式水价机制。
1、为保证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良性运行,准确、真实地进行水价成本测算,对我市资产价值明显偏低的偏桥、东屯、新屯、花椒四座水库。采用工程量法对核算水价的固定资产进行价值重估,并报送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批确认。
2、在保障资产真实、完整的前提下,做好资产划分,合理划分和测算公益性及经营性成本,利用科学的方法对各类成本进行认真、细致、合理测算。分清公共财政、水管单位和用水户的合理负担。即:公益性成本由公共财政负担;因供水不足,管理不善造成的成本损失由水管单位负担;合理的水价成本由用水户承担。以保障水利工程正常运行、维护,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从而使其公益性功能得到保障。
3、按照测算成本,制定水价调整方案,上报物价部门,推行价格听证会、专家论证、集体审议等制度,提高价格决策的科学性,增强决策的民主化和透明度,把水价调整与依法行政有机结合起来。做好宣传和服务工作,按照批准的价格分类、分步执行。
(二)加强计量收费管理
十一五期间我县水价改革取得了全面快速的发展,有利地保障了水利工程良性运行,保障了水库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十二五”水利工程水价改革工作要进一步完善供水计量设施建设,科学计量,无计量条件的要确定合理、透明的计价单位,并积极创造条件,限期实现计量收费,对水价的征收要加强监督管理,做到公开、透明,减少中间环节,杜绝搭车收费。水价改革工作进一步深入,达到节约用水,优化配臵水资源的市场体系,继续深化水利投融资改革,9
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增强水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争取配套政策,完善水利配套工程建设
按照省、市财政、物价等部门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积极向政府请示汇报争取水费计收政策,完善水费收取政策,极积协调发改委、财政局、税务局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争取上级立项完善配套工程建设,充分发挥供水工程的最大效益。
六、规划效果分析
(一)社会效益
水价改革实施后,能有效的利用价格机制来调控用水量,能够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为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创造条件,是人民安居乐业奔小康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有利于保证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社会安定。
(二)水利发展影响分析
水价改革是宣威市灌区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的重要经费来源,是灌区水利工程设施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宣威市灌区内的水利工程及其配套设施大多兴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因建设年代早、运行时间长,除枢纽及主要水工建筑物外,部分工程设施、辅助设备已不同程度陈旧老化,工程安全隐患突出,工程效益日益衰减;另外,宣威市范
围内的干渠、支渠除承担农业灌溉供水外,还承担着防洪排涝等社会公益性任务,因防汛标准低,每年汛期,水毁工程多,维修任务繁重。由于灌区供水价格低,水利工程设施缺乏必要的维修养护,致使工程隐患得不到彻底根除,病险与老化不断加剧,不仅严重影响了工程效益的发挥,而且还严重危及水利工程设施的安全运行。因此,对宣威灌区水利工程供水价格进行调整,是解决灌区水利工程设施养护经费不足,确保灌区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而近期国家出台的水价改革政策,均提出水价改革要坚持调整水价与供水单位良性发展,与供水实施建设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合理调整水价,筹集必要的供水设施建设维护资金,改善供水基础设施和条件。
(三)生态效益分析
水价改革工作实施后,可增加农业、生态有效灌溉面积,提高绿化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可在原有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减轻、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七、改革措施(一)组织保障措施
根据本次规划提出的改革内容、目标,考虑到水价改革工作涉及面广,各种因素复杂,牵扯部门多,因此须设立以县政府牵头,水务局、财政局、建设局、税务局等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宣威市水价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安排专人负责,将水利工程水价改革纳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
(二)资金保障措施
改革工作任务重,要加强人员投入,强化计收管理,对山区落后的地方要实行逐步引导,政府配套相应的工作经费和补助政,投入资建加强配套设施、办公设施、计量设施等的建设,使水量计收合理化、科学化,加强项目实施后的资金投入,确保工程岁修、小修、大修等管理费用的落实。
(三)制度保障措施
1、坚持依法办事。在改革过程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加强和完善水价改革审查、论证、审批制度;防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破坏水利工程行为,对破坏水利工程的行为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处罚或追究刑事责任。
2、建立政策性保障措施
建立健全水费计收管理理制度,加强水费收取力度。严格执行批准的水价标准,对不交纳水费的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办理,直至停止供水。
(四)加强宣传教育
要利用各种宣传和教育形式,大力宣传水价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提高人们主动、依法交费的自觉性,增强人们的保护水利工程、开发利用水利工程的意识。
宣威市水务局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六日
第五篇:张掖市水价管理办法
张掖市水价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快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步伐,实现城乡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发挥价格对水资源的配置作用,实现用水的商品化,规范我市供水价格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市行政区划范围内的各类供水价格行为。包括:农业灌溉、人畜饮水、国营农牧场、利用水利工程供水的其它单位以及城市供水企业管网范围内的居民生活、工业、行政事业、经营服务、特种行业等用水。通过水市场进行水交易的水价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
供水价格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
第四条 价格制定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兼顾各方面的承受能力,遵循保护资源、节约用水、补偿成本、合理收益、公平负担、适时调整的原则制定。
第五条 各类用水实行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运用多种价格形式进行调控。各类用水定额标准根据政府有关行业管理部门制定的标准执行。
第六条 城市供水和部分农业用水价格,实行听证会制度和公告制度。
第七条 建立与取水许可制度相配套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各供水单位应向水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取水许可证,并按时足额缴纳水资源费。
第八条
建立与排污许可制度相配套的污水处理收费制度。污水处理费按城市供水范围,根据用水户的实际用水量随供水价格一并计量收取。
第二章
水价的制定
第九条
水价实行季节水价、阶梯式水价、超定额累进加价等形式。
第十条
水价的制定和调整,按照价格管理权限,由市、县(区)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审核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执行。市属、跨县(区)及县(区)以下的水利工程农业用水价格,由市物价局、水务局会同财政局审核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全市(含城市自来水及水利工程供城市自来水等的供水价格)由市物价局、水务局审核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农村中除农业用水以外的其它用水价格,由县(区)物价局、水务局会同财政局审核后,报县(区)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
对已实行产权改革的民办、民营中(小)型水利工程中的农业用水和井灌用水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价格水平由供用水双方在指导价范围内协商确定,也可由县(区)物价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基准价和浮动幅度。
第十一条
各类用水实行定额管理,定额内用水执行标准水价,超定额用水实行累进加价及价梯式水价等形式。对供水水源受季节影响较大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可实行丰枯季节水价或季节浮动价格。
第十二条
根据国家经济政策以及用水户的承受能力,水利工程供水实行分类定价。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按供水对象分为农业用水价格和非农业用水价格。其分类定价标准按照《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确定。
第十三条
农业灌溉供水价格实行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两部制水价。定额水量之内的实行计量水价,超定额用水的实行累进加价,即:超定额30%以内的加价50%,31%以上50%以内的加价100%,51%以上的加价200%。鼓励农户在丰、枯水期合理调剂用水,缓解水资源紧缺矛盾,实行季节性水价,即:丰、枯水期在计量水价的基础上上下浮动10%,具体标准和时间按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的管理权限批准执行。
第十四条
城市居民生活供水价格实行阶梯式计量水价。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计量水价可分为三级,级差为1:1.5:2。
阶梯式计量水价计算方法如下:
1、阶梯式计量水价=第一级水价×第一级水量基数×第二级水价×第二级水量基数+第三级水价×第三级水量基数
2、居民生活用水计量水价第一级水量基数=每户平均人口×每人每月计划平均消费量;具体比价关系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回同同级供水行政主管部门结合本市实际情况确定。
第十五条
居民生活用水计量水价的第一级水量基数,根据确保居民基本生活用水的原则制定;第二级水量基数,根据改善和提高居民质量的原则制定;第三级水量基数,根据按市场价格满足特殊需要的原则制定。具体各级水量基数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结合本市实际情况确定。
非居民用水超计划超定额加价为:超50%以内的加价50%;超51%以上100%以内的加价100%,超100%以上的加价200%。
第十六条 合理确定回用水价格与自来水价格的比价关系,建立鼓励使用回用水替代自然水源和自来水的价格机制,污水处理费的标准根据城市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维护及建设费用,由市物价局、建设局会同环保局审核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
第三章
水价执行与监督
第十七条
供水单位应实行明码标价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各类量水、测水设施实行统一管理,完善供水计量监测设施,鼓励用户使用先进的用水计量设施。
第十八条
建立健全农业水费管理制度,大力推行水票制,实行“水量、水价、水费”三公开,做到先购票,后供水,水过帐清,公开透明。
第十九条
规范理顺末级渠系管理,逐步推行终端水价。
第二十条
城市供水应实行装表到户、抄表到户、计量收费。
第二十一条
水价的执行应充分考虑贫困人口、残障人群等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用水水权,具体的优惠政策和保障措施由各县(区)物价局、财政局负责制定,报县(区)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二十二条
用水户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交付水费。用水户逾期不交付水费的,应当按照规定支付违约金。用水户在合理期限内经催告仍不交付水费和违约金的,供水部门可以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中止供水。
第二十三条
农业用水作为经营性收费,实行《收费许可证》制度,统一使用税务发票。
第二十四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供水价格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反价格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的单位和个人应依法查处。
第二十五条
水费的征收和使用情况,各水管单位要自觉接受财政、物价、审计等部门的检查和监督。市、县(区)当年水费的收支情况,应由市、县(区)水务局向市、县(区)人民代表大会报告。
第四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市物价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各县(区)物价局、财政局会同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