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农业税减免管理试行办法(2003修订稿)(京地税农
【发布单位】北京市
【发布文号】京地税农〔2003〕577号 【发布日期】2003-10-28 【生效日期】2003-11-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农业税减免管理试行办法(2003修订稿)
(京地税农〔2003〕577号)
各有关区、县地方税务局:
根据我市农村税费改革调整农业税政策实施方案,市局重新修订了《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农业税减免管理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请依照执行。
一、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农业税减免的有关政策精神,对海淀、朝阳、丰台、石景山按农业税收入计划的3%作为农业税减免机动数,其余各有关区县按农业税收入计划的5%作为农业税减免机动数,用于社会减免和灾歉减免。区县局实际发生的农业税减免机动数超过规定部分,须报市局。
二、农业税减免机动数暂不与农业税灾歉减免财政专项补助资金挂钩。
三、请各局认真组织本单位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农业税收代征机关及村委会,学习掌握“办法”的精神和规定,结合本地区实际,认真做好贯彻落实工作。对本“办法”在执行中出现的问题,请及时报告市局并研究解决。
二ОО三年十月二十八日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农业税减免管理试行办法(修订稿)
为了正确贯彻农业税收政策,规范我市农业税减免税工作,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中农业税若干问题的意见》(财税〔2000〕43号)、《 关于2003年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地区农业特产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3〕136号)和《北京市农业税征收实施办法(试行)》(京财税〔2003〕756号),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第一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市农业税社会减免、灾歉减免和政策减免管理。
第二条第二条 农业税减免原则上实行“先减后征”的办法。
第三条第三条 农业税附加随农业税正税一同减免。
第四条第四条 农业税社会减免和灾歉减免实行市与区县地方税务局分级管理。区县地方税务局在确定的减免机动数限额内办理农业税减免税,超过减免机动数限额的须报市局核定。
第五条第五条 市地方税务局负责全市农业税减免税政策的制定及减免税工作的管理、监督、检查。区县地方税务局负责本区域内农业税减免税的调查、核定、审批、管理、监督、检查等工作。
第二章 农业税减免事项
第六条第六条 凡是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农业税纳税户,可给予农业税社会减免,免征当年的农业税:
(一)革命烈士家属、残疾军人及其他纳税人,因生活贫困(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而纳税确有困难的。
(二)市政府确定的其他农业税社会减免事项。
第七条第七条 纳税人种植的农作物因遭受水、旱、风、雹或其他自然灾害而歉收的,按照歉收程度,可以减征或者免征当年的农业税。减免额的计算以户为单位。歉收五成以上的免征;歉收二成以上不足五成的,减半征收;歉收二成以下的不予减征。
第八条第八条 凡是符合下列规定的,纳税人从下列土地上得到的农业收入,免征农业税:
(一)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林业、水利院校用作农业实验的耕地。
(二)对农业系统事业单位的农作物良种示范繁殖农场,其免税面积以征收机关核查的实际繁殖良种的耕地面积为依据。凡良种繁殖面积占农场总耕地面积70%(含70%)以上的,全额免征农业税;良种繁殖面积在70%以下的,对繁殖良种的耕地免征农业税,对未繁殖良种的耕地,照章征收农业税。
(三)零星种植农作物的宅旁隙地和零星、分散地块生产的农业特产品,免征农业税。
(四)纳税人依法开垦荒山、荒地、荒滩所得到的农业收入,从有收入当年起,免征农业税三年。
(五)对因自然等因素造成消失或者不能耕种的农业税计税土地,免征农业税。
(六)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农业税政策减免事项。
第三章 农业税减免规定和程序
第九条第九条 农村承包经营户(以下简称农户)的农业税减免,由农户提出减免税书面申请,村民委员会核实情况、组织调查评议后,以行政村为单位,按减免类型填写农业税减免申报汇总表(附表1、2、3),报乡镇农业税收代征机关审核后,报区县地方税务局审批。
农户以外的纳税人(指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等),由纳税人填写农业税减免申报表(附表4、5),报乡镇农业税收代征机关审核后,报区县地方税务局审批。
由区县地方税务局农税所直接征收的纳税人,由纳税人填写农业税减免申报表,报区县地方税务局审批。
社会减免的书面申请内容包括:家庭人口、年人均收入、困难原因等。
灾歉减免书面申请内容包括:受灾面积、歉收产量等。
申报农业税政策减免的,在提出书面申请的同时还应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承包经营合同。
第十条第十条 乡镇农业税收代征机关对受灾情况本着“有灾即报”的原则,每次遭受较大灾情后,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及时向区县地方税务局提交灾情报告。对本地区发生的影响农业税收入的自然灾害,区县地方税务局和乡镇农业税收代征机关应及时赶赴受灾现场,对农作物的损失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取得减免税的第一手资料。对较大灾情,区县地方税务局应及时上报市地方税务局。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乡镇农业税收代征机关一般情况下在每年征期前,安排布置村委会一次性填写农业税灾歉减免、社会减免、政策减免申报汇总表,并附书面报告一并于征期前15个工作日上报区县地方税务局审批。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区县地方税务局在接到农业税减免申报材料后,应按规定对申报情况进行审核,对本区县农业税减免机动数范围内的,在15个工作日审批完毕,并向有关乡镇农业税收代征机关下达减免税批复通知。当超出市局规定的农业税减免机动数时,须将农业税社会减免和灾歉减免汇总材料书面上报市地方税务局,由市地方税务局综合平衡后,对农业税减免机动数进行调剂。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乡镇农业税收代征机关在接到减免税批复后的5日内,结合征期按照我局农业税公示试行办法,将减免事项与其他公示事项一并以村为单位在村委会张榜公示,公示期不少于10天,并按农业税公示试行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区县地方税务局在审批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将审批的农业税减免申报汇总表及相关材料,报市地方税务局备案,属灾歉减免还要报送相关数据资料。
第四章 其他管理事项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区县地方税务局在办理农业税减免税时,要严格按照计划、会计、统计的有关规定及《农业税收票证管理暂行办法》、《农业税收会计制度》执行。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区县地方税务局应有专人负责农业税减免税工作。应建立农业税减免税台帐及文件档案,并根据条件逐步建立文字、图片的电子文档。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区县地方税务局应及时对农业税减免税情况进行检查,市地方税务局将不定期进行抽查。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擅自作出的农业税减税、免税决定无效。凡未经批准擅自减免税收的,一经查出,除纳税人补缴税款外,还要追究当事人和主管领导的责任。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农业损失程度由市、区县地方税务局依据乡镇农业税收代征机关和农业、统计、水利、气象等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资料进行核定。农业税减免税的数据资料是指当地气象主管部门提供的记录、受灾现场的录象、照片以及市地方税务局确认的其他数据资料等。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市地方税务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2003年 11 月1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契税征管软件应用管理办法(京地税地〔2003〕157号)
【发布单位】北京市
【发布文号】京地税地〔2003〕157号 【发布日期】2003-03-18 【生效日期】2003-04-1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契税征管软件应用管理办法
(京地税地〔2003〕157号)
各区、县地方税务局、各分局:
市局自2003年4月15日起全面启动契税征收系统,为确保该系统软件的顺利运行,加强契税委托代征工作,市局制定了《契税征管软件应用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依照执行。
二○○三年三月十八日
契税征管软件应用管理办法
为了加强契税代征单位的管理,规范契税代征行为,更好的运用契税征收系统,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第一条 北京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部门(含区县国土房管部门)是北京市地方税务局(机关)委托的契税代征部门,代征部门在正式受理纳税人办理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变动手续时,即时代征税款。
第二条第二条 契税代征单位必须使用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契税征收系统受理纳税人的纳税申报及缴纳税款事宜,不得采用其它方式代征税款。
契税代征单位必须使用由主管地方税务机关提供的各种有关票、表、证,不得使用其它票证或私自更改和印制票证。
第三条第三条 契税征收系统所需的桌面机和打印机由主管地方税务机关负责一次性配置。
代征单位负责桌面机和打印机的安装、维护和维修并承担维护和维修所需的费用。
代征单位负责使用契税征收系统所需通讯线路的申请(推荐ISDN或ADSL),并支付安装和使用所需的费用。
第四条第四条 契税代征单位的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系统操作说明,使用契税征收系统。
第五条第五条 契税代征单位的工作人员要认真审核纳税人填写纳税申报表的内容是否真实有效、表中逻辑关系是否正确、符合减免税的是否已办理了减免税手续,经审核无误后方能受理纳税人的纳税申报。
第六条第六条 契税代征单位的工作人员要准确无误的将纳税人申报信息录入计算机,不得随意修改或漏项填写。
第七条第七条 受理纳税申报后,计算机自动打印完税证,完税证的打印号码必须与票面的号码一致。
完税证的第一联由代征单位作记帐凭证;第二联交纳税人,做为纳税人的完税凭证;第三联由征收机关作记帐凭证;第四联由房地产管理部门凭此联办理产权过户手续,并同产权转移资料一并归档;第五联报区、县主管税务机关核查。
第八条第八条 契税代征单位要在次月的第一个工作日之前汇总已征收的税款,打印出缴款书,并在缴款书填开日期的10日内将税款缴入国库。对不按限缴期限将税款缴入国库的,各区、县税务机关有权按日加收应缴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如契税代征单位在次月的第一个工作日内没有完成税款的汇总工作,税务机关有权锁定其代征单位申报录入的权限,待汇总工作完成后,由各区、县税务局核实后解除其申报录入的锁定程序,代征单位方可继续受理纳税人的申报纳税手续。
第九条第九条 契税代征单位必须按月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票款结报(持票款结报手册),并按照税务部门的有关规定,及时报送有关资料。
第十条第十条 为了保证契税征收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契税代征单位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保密制度,不得泄露征收员帐号及密码。否则,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相关责任。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在使用契税征收系统前,各代征单位要按照各主管地方税务机关的要求清理手工契税完税证,并持票款结报手册将填用和未填用的手工契税完税证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票款结报缴销手续。经税务机关审核无误后,发放新的完税证和缴款书。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在受理契税申报纳税手续时,发现有系统无法解决的问题,请契税代征单位工作人员及时向主管地方税务机关反馈有关信息,根据税务机关答复的内容进行处理。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此办法从2003年4月15日起执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福建省地方税务局税收减免管理实施办法
福建省地方税务局 税收减免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税收减免管理,贯彻落实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神,切实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税收减免管理办法>的公告》(2015年第43号)和有关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对税收减免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税收减免,是指地税机关根据有关税收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对特定纳税人或征税对象,给予减轻或者免除税收负担的一种税收优惠措施。包括税基式减免、税率式减免和税额式减免三类。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福建省地方税收减免管理工作。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纳税人办理销售取得的不动产和其他个人出租不动产增值税的减免管理,除另有规定外,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条 地方税收减免原则上由纳税人所在地县级及县级以上主管地税机关负责实施。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五条 地方税收减免分为核准类减免税和备案类减免税。核准类减免税是指法律、法规规定应由地税机关核准的减免税项目。备案类减免税是指不需要地税机关核准的减免税项目。
第六条 纳税人享受核准类减免税,应当提出书面申请,提交核准材料,经依法具有核准权限的地税机关按照规定核准确认后执行。未按规定申请或者虽申请但未经依法具有核准权限的地税机关核准的,纳税人不得享受税收减免。享受备案类减免税,纳税人应当具备相应的减免税资质,并履行规定的报备手续。第七条 纳税人依法可以享受减免税待遇,但是未享受而多缴税款的,纳税人可以在税收征管法规定的期限内申请减免税,要求退还多缴的税款。
第八条 纳税人实际经营情况不符合减免税规定条件,或者采用欺骗手段享受减免税,或者享受减免税条件发生变化未及时向地税机关报告的,以及未按照规定履行相关程序自行减免税的,地税机关应依法予以处理。
第二章 核准类税收减免
第九条 纳税人申请核准类减免税,应当在规定的减免税期限内向有权审批的地税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并按规定报送相应的材料。纳税人对报送的减免税材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第十条 地税机关对纳税人所提出减免税申请的受理,应当根据以下情形分别处理:
(一)依法不需要核准后执行的,应当制作《税务事项通知书(不予受理通知书)》,即时告知纳税人不予受理的原因。
(二)减免税材料存在错误的,应当制作《税务事项通知书(补正通知书)》,告知纳税人更正。
(三)减免税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制作《税务事项通知书(补正通知书)》,当场一次性书面告知纳税人补正。
(四)减免税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或者纳税人按照规定更正或者补正减免税材料的,应当制作《税务事项通知书(受理通知书)》,予以受理。第十一条 地税机关受理纳税人减免税申请后,应按照办理流程进行审核、研究,根据以下情形分别作出处理:
(一)减免税申请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地税机关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作出准予减免税的书面决定;
(二)依法不予减免税的,应当作出文书决定说明理由,并告知纳税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以及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第十二条 地税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准予或不予减免税的书面决定。各税种单行法规另有明确规定减免时点的,按照相关税种单行法规执行。
审核期限不包括申请人重新更(补)正事项的时间。
地税机关作出减免税核准决定的,应当制作《税务事项通知书(税收减免核准通知书)》送达纳税人。
地税机关作出减免税不予核准决定的,应当制作《税务事项通知书(不予核准通知书)》,告知纳税人不予核准的理由和依法享有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第十三条 减免税的审核是对纳税人提供的材料与减免税法定条件的相关性进行审核,不改变纳税人负有真实申报的责任。
第十四条 纳税人在减免税书面核准决定未下达之前应按规定进行纳税申报。纳税人在减免税书面核准决定下达之后,所享受的减免税应当按规定进行申报。纳税人享受减免税的情形发生变化时,应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地税机关书面报告,地税机关对纳税人的减免税资质重新进行审核。
第三章 备案类税收减免 第十五条 备案类减免税的实施应按照减轻纳税人负担、方便税收征管的原则进行。纳税人可以在首次享受减免税的纳税申报阶段在纳税申报表中附列或附送材料进行备案,也可以在首次享受减免税的申报期后15日内提交报备材料进行备案。
单税种管理办法对减免税备案时间有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六条 纳税人随纳税申报表附送材料或报备材料进行备案的,应当按照地税机关的要求报送以下材料:
(一)列明减免税的项目、依据、范围、期限等;
(二)减免税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要求报送的材料;
(三)国家税务总局规章、规范性文件规定要求报送的资料。纳税人对报送材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
第十七条 地税机关对纳税人提交的减免税备案,应当根据以下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一)减免税材料存在错误的,应当制作《税务事项通知书(补正通知书)》,告知纳税人更正。
(二)减免税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制作《税务事项通知书(补正通知书)》,当场一次性书面告知纳税人补正。
(三)减免税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或者纳税人按照规定提交全部更正或者补正减免税材料的,应当制作《税务事项通知书(受理通知书)》,受理纳税人减免税备案。
(四)减免税备案项目,不属地税机关备案范围的,应当制作《税务事项通知书(不予受理通知书)》即时告知纳税人不受理的原因。
第十八条 地税机关应当对备案的减免税材料进行收集、录入,纳税人在具备减免税资质期间,备案的减免税材料一次性报备,在政策存续期可一直享受。第十九条 备案类减免税的审核是对纳税人提供的材料的完整性进行的审核,不改变纳税人负有真实申报的责任。
第二十条 纳税人享受备案类减免税的,所享受的减免税应当按规定进行申报。纳税人享受减免税到期的,应当停止享受减免税,按照规定进行纳税申报。纳税人享受减免税的情形发生变化时,应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及时向地税机关书面报告,并相应调整享受减免税状态。
单税种管理办法对享受减免税备案情形发生变化时有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章 税收减免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一条 各级地税机关应将减免税核准和备案工作纳入岗位责任制考核体系中,建立减免税监督管理跟踪反馈、案卷评查、层级监督等制度,建立税收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
各级地税机关应当定期对减免税核准和备案工作情况进行跟踪与反馈,适时完善减免税工作机制。
地税机关应当收取、整理、归档各类减免税资料,建立减免税资料案卷(包括纸质案卷和电子案卷)并妥善保管,按照业务规范在征管信息系统中进行规范操作,实现留痕管理。上级地税机关应定期对案卷资料进行评查。
上级地税机关应建立经常性的监督制度,加强对下级税务机关减免税管理工作的监督,包括是否按本办法规定的权限、条件、时限等实施减免税核准和备案工作。第二十二条 各级地税机关应当定期跟踪享受减免税的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责任的情况,以及地税机关对各类减免税事项的核准和备案工作情况,将发现的问题及时推送、整改、反馈。
第二十三条 税源主管地税机关及工作人员,应在日常管理中,及时跟踪反馈以下内容:
(一)纳税人是否符合减免税的资格条件,是否以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等手段骗取减免税;
(二)纳税人享受核准类减免税的条件发生变化时,是否根据变化情况经地税机关重新审查后办理减免税;
(三)纳税人是否存在编造虚假计税依据骗取减免税的行为;
(四)减免税税款有规定用途的,纳税人是否按照规定用途使用减免税款;
(五)减免税有规定减免期限的,是否到期停止享受税收减免;
(六)是否存在纳税人应经而未经地税机关核准自行享受减免税的情况;
(七)已享受减免税是否按时正确申报。
第二十四条 各县(区)级地税机关应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跟踪反馈工作, 由减免税优惠政策业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可采取抽查的方式进行。跟踪反馈的主要内容除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所有内容外,还应包括:
(一)纳税人在地税机关后续管理中不能提供相关印证材料的,是否停止其继续享受税收减免,并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二)地税机关在纳税人首次减免税备案或者变更减免税备案后,是否及时开展后续管理工作,对纳税人减免税政策适用的准确性进行审核。对政策适用错误事项,是否告知纳税人进行变更备案。
(三)对不应当享受减免税的,是否追缴已享受的减免税款,并依照税收征管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五条 县级和县级以上地税机关税收减免监督管理的案卷评查工作,应依据税收减免管理办法和相关规定要求,按照省地方税务局《税务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办法(试行)》(闽地税〔2014〕164号),由督察内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上一级单位可对下一级单位的案卷评查工作进行统筹归并。
第二十六条 上级地税机关应建立经常性的监督制度,加强对下级地税机关减免税管理工作的监督,并将监督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内容。
第二十七条 各级地税机关在组织开展执法督察时,可根据工作需要进行减免税后续监管的相关督查工作。
第二十八条 各级地税机关应按照分类分级管理的要求,合理划分减免税管理职责,充分运用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将有限的征管资源配置于税收风险或税收集中度高的减免税事项或纳税人,实施“规范化、专业化、差异化”管理。
第二十九条 地税机关需要对纳税人提交的减免税材料内容进行实地核实的,应当指派2名以上工作人员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实地核查,并将核查情况记录在案。上级地税机关对减免税实地核查工作量大、耗时长的,可委托纳税人所在地的县级地税机关具体组织实施。
因地税机关的责任核准或核实错误,造成纳税人多缴或少缴税款,依照税收征管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地税机关越权减免税的,除依照税收征管法规定撤销其擅自作出的决定外,补征应征未征税款,并由上级机关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 地税机关应对享受减免税纳税人的实际经营情况进行事后监督检查。检查中,发现有关专业技术或经济鉴证部门认定失误的,应及时与有关认定部门协调沟通,提请纠正后,及时取消有关纳税人的享受税收减免优惠资格,督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有关部门非法提供证明,导致未缴、少缴税款的,依照税收征管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一条 纳税人享受核准类或备案类减免税的,对相关减免税审批材料负有留存备查的义务。纳税人在税务机关后续管理中不能提供相关印证材料的,不得继续享受税收减免,追缴已享受的减免税款,并依照税收征管法的有关规定处理。税务机关在纳税人首次减免税备案或者变更减免税备案后,应及时开展后续管理工作,对纳税人减免税政策适用的准确性进行审核。对政策适用错误的告知纳税人变更备案,对不应当享受减免税的,追缴已享受的减免税款,并依照税收征管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由福建省地方税务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 2017年4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京地税企[2010]39号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减免税备案管理工作规程[试行]》的通知
京地税企[2010]39号: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减免税备案管理工作规程[试行]》的通知
区、县地方税务局、各分局:
为有效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企业所得税减免税管理工作,市局制定了《企业所得税减免税备案管理工作规程(试行)》(以下简称《工作规程》),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请一并依照执行。
一、各局应按照《北京市地方税务局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清理简并纳税人报送涉税资料有关问题的通知》(京地税征[2007]484号)文件精神,本着减少纳税人负担的原则,在收集各减免税项目备案资料时,对于纳税人以前已报送的相关资料,不得要求纳税人重复报送。
二、各局应按照《工作规程》中明确的事项,积极有效地采取措施,做好企业所得税减免税政策的宣传、解释和辅导工作,确保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
三、各局在执行《工作规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报告市局。
附件:1.企业所得税减免税项目、条件、文件依据及报送资料
2.减免税备案表
3.减免税备案资料清单
4.企业所得税减免税不予备案通知书
5.创业投资企业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备案明细表
6.企业购置专用设备抵免企业所得税额备案明细表
二O一O年二月五日
企业所得税减免税备案管理工作规程(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企业所得税减免税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减免税管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8]111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管理问题的补充通知》(国税函[2009]255号)和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市企业所得税管理情况,制定本工作规程。
第二条 列入企业所得税减免税管理的各类企业所得税优惠包括免税收入、定期减免税、优惠税率、加计扣除、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加速折旧、减计收入、税额抵免和其他专项优惠政策。
第三条 除国务院明确的企业所得税过渡类优惠政策、执行新税法后继续保留执行的原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民族自治地方企业减免税优惠政策,以及国务院另行规定实行审批管理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外,其他各类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均实行备案管理。
第四条 纳税人同时从事减免项目与非减免项目的,应分别核算,独立计算减免项目的收入、成本,合理分摊期间费用,计算减免所得额或减免所得税额。不能分别核算的,不能享受减免税。
第五条 享受减免税优惠的纳税人,在减免税期间应进行纳税申报。纳税人享受减免税到期的,应按有关规定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
第二章 减免税备案管理
第六条 备案管理的具体方式分为事先备案和事后报送相关资料两种。
列入事先备案的减免税项目,纳税人应向税务机关报送相关资料,提请备案,经税务机关登记备案后执行。对需要事先向税务机关备案而未按规定备案的,纳税人不得享受税收优惠。
列入事后报送相关资料的减免税项目,纳税人应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其他有关税收规定,在汇算清缴纳税申报时附报相关资料。
第七条 下列减免税项目为事先备案减免税项目:
(一)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所取得的收入;
(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
(三)安置残疾人员所支付的工资;
(四)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
(五)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
(六)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
(七)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
(八)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
(九)新办软件生产企业、集成电路设计企业;
(十)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生产企业;
(十一)生产线宽小于0.8微米(含)集成电路产品的生产企业;
(十二)投资额超过80亿元人民币或集成电路线宽小于0.25um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
(十三)创业投资企业抵扣应纳税所得额;
(十四)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抵免税额;
(十五)固定资产缩短折旧年限或者加速折旧;
(十六)外购软件缩短折旧或摊销年限;
(十七)清洁发展机制项目;
(十八)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
(十九)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企业;
(二十)经认定的动漫企业;
(二十一)其他须报税务机关备案的减免税项目。
第八条 除国家税务总局另有规定外,享受减免税政策的纳税人应在每年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期内进行减免税备案。备案时,纳税人应按主管税务机关的要求报送备案资料,报送的资料应真实、准确、齐全,并对报送的资料负法律责任。
第九条 纳税人应在网上提交备案申请,报告相关情况和数据,并按规定在汇算清缴期内到主管税务机关递交书面《减免税备案表》、《减免税备案资料清单》和备案资料。因特殊情况无法在网上提交备案申请的,可以上门提交备案申请。
第十条 主管税务机关应对纳税人减免税书面备案资料和网上备案申请的相关性、完整性进行审核。审核无误的,在《减免税备案资料清单》盖章后,送达纳税人。
对于减免税资料在形式上不符合规定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当告知纳税人补齐、更正;对于经审核不符合税收优惠条件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填写《企业所得税减免税不予备案通知书》,书面通知纳税人不得享受税收优惠。
第十一条 主管税务机关应在收到纳税人减免税书面备案资料后7个工作日内完成登记备案工作。
第十二条 下列减免税项目为事后报送相关资料的减免税项目:
(一)小型微利企业;
(二)国债利息收入;
(三)符合条件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四)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五)证券投资基金分配收入;
(六)证券投资基金及管理人收益;
(七)其他需事后报送相关资料的减免税优惠。
第十三条 对于纳税人事后报送相关资料的减免税项目,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如发现其不符合享受减免税政策的条件,应取消其自行享受的减免税,并相应追缴税款。
第三章 减免税监督管理
第十四条 主管税务机关应加强对企业所得税减免税的管理,及时维护减免税备案项目管理台账,建立减免税动态管理监控机制。
第十五条 汇算清缴结束后,主管税务机关应结合自身实际或者按照市局的统一布置,对于不同行业、规模、类型的企业,开展减免税事项的纳税评估、税务稽查或其他专项检查,加强对纳税人已享受减免税情况的监督管理。主要内容包括:
(一)纳税人是否符合减免税的资格条件,是否以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等手段骗取减免税。
(二)有减免税期限的,到期后是否恢复纳税。
(三)正在享受减免税的纳税人是否进行纳税申报。
(四)不符合减免税规定的其他情况。
第十六条 汇算清缴结束后,主管税务机关应加强减免税备案事项的统计和分析,按要求向市局报送相关材料。
第十七条 主管税务机关应根据《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税务档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归档。其中,事先备案的减免税项目资料归入(6600)备案管理子类;事后报送相关资料的减免税项目备案资料随申报资料一起归入申报类。
减免税项目归档内容为:《减免税备案表》、《减免税备案资料清单》、《企业所得税不予备案通知书》、《创业投资企业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备案明细表》、《企业购置专用设备抵免企业所得税额备案明细表》、有关减免税备案项目所需报送资料。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十八条 主管税务机关对经检查不符合减免税条件的纳税人应及时取消有关纳税人的优惠资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九条 纳税人实际经营情况不符合减免税规定条件的或采用欺骗手段获取减免税的、享受减免税条件发生变化未及时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的,以及未按规定备案而自行减免税的,主管税务机关按照税收征管法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条 主管税务机关在事后监督检查中,发现有关专业技术或经济鉴证部门认定失误的,应及时与有关认定部门沟通协调,提请纠正,及时取消有关纳税人的优惠资格,督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有关部门非法提供证明的,导致未缴、少缴税款的,按照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二十一条 主管税务机关应按规定的时间和程序,按照公正透明、廉洁高效和方便纳税人的原则,及时办理纳税人申请的减免税事项。非因客观原因未能及时办理的,应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本工作规程自2009年1月1日起执行。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减免税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京地税企[2009]50号)停止执行。
第二十三条 本工作规程由北京市地方税务局负责解释。
附件1:
企业所得税减免税项目、条件、文件依据及报送资料
一、企业综合利用资源取得的收入
企业自2008年1月1日起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且原材料占生产产品材料的比例不得低于《目录》规定的标准,生产国家非限制和禁止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47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的通知》(财税[2008]117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管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185号)
报送资料:
1、有效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证书》(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2、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认定企业名单的文件(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3、企业实际资源综合利用情况(包括综合利用的资源、技术标准、产品名称等)、分别核算资源综合利用收入的声明;
4、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
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
研究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是指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公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规定项目的研究开发活动,其在一个纳税中实际发生的下列费用支出,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规定实行加计扣除。
1、新产品设计费、新工艺规程制定费以及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
2、从事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
3、在职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的工资、薪金、奖金、津贴、补贴。
4、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折旧费或租赁费。
5、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
6、专门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
7、勘探开发技术的现场试验费。
8、研发成果的论证、评审、验收费用。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8]116号)
报送资料:
1、自主、委托、合作研究开发项目计划书和研究开发费预算(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2、自主、委托、合作研究开发专门机构或项目组的编制情况和专业人员名单。
3、自主、委托、合作研究开发项目当年研究开发费用发生情况归集表。
4、企业总经理办公会或董事会关于自主、委托、合作研究开发项目立项的决议文件(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5、委托、合作研究开发项目的合同或协议(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6、研究开发项目的效用情况说明、研究成果报告等资料;
7、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
三、安置残疾人员所支付的工资
企业安置残疾人员的,在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100%加计扣除。残疾人员的范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有关规定。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关于安置残疾人员就业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70号)
报送资料:
1、残疾人员名册(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2、有效的残疾人员证明和身份证(复印件);
3、与残疾人员签订的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4、为残疾人员缴纳社会保险的缴费证明(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5、支付残疾人员工资的证明;
6、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
四、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
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
(一)企业从事下列项目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
1、蔬菜、谷物、薯类、油料、豆类、棉花、麻类、糖料、水果、坚果的种植;
2、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
3、中药材的种植;
4、林木的培育和种植;
5、牲畜、家禽的饲养;
6、林产品的采集;
7、灌溉、农产品初加工、兽医、农技推广、农机作业和维修等农、林、牧、渔服务业项目;
8、远洋捕捞。
(二)企业从事下列项目的所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1、花卉、茶以及其他饮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种植;
2、海水养殖、内陆养殖。
(三)企业从事国家限制和禁止发展的项目,不得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条例》第八十六条规定的企业所得税优惠。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国税函[2008]850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农产品初加工范围(试行)的通知》(财税[2008]149号)
报送资料:
1、经营场地证明、林业产权证或相关经营证明(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2、项目所得核算情况声明;
3、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
五、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
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是指2008年1月1日后经批准的,并符合《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港口码头、机场、铁路、公路、城市公共交通、电力、水利等项目。
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是指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已建成并投入运营后所取得的第一笔收入。企业承包经营、承包建设和内部自建自用本条规定的项目,不得享受本条规定的企业所得税优惠。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9]80号)
报送资料:
1、有关部门批准该项目的文件(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2、该项目完工验收报告(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3、该项目投资额验资报告(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4、取得第一笔收入的相关证明资料,如收款证明、发票存根联等(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5、项目所得核算情况声明;
6、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
六、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
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包括公共污水处理、公共垃圾处理、沼气综合开发利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海水淡化等。项目的具体条件和范围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商国务院有关部门制订,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
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试行)的通知》(财税[2009]166号)
报送资料:
1、有关部门认定的项目证明资料(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2、项目符合《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试行)》有关条件的说明;
3、取得第一笔收入的相关证明资料,如收款证明、发票存根联等(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4、项目所得核算情况声明;
5、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
七、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
一个纳税内,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技术转让所得减免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212号)
报送资料:
(一)企业发生境内技术转让,向主管税务机关备案时应报送以下资料:
1、经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认定登记的技术转让合同(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2、技术转让合同认定登记证明和认定登记表(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3、技术转让所得归集、分摊、计算的相关资料;
4、实际发生的技术性收入明细表;
5、实际缴纳相关税费的证明资料;
6、项目所得核算情况声明;
7、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
(二)企业向境外转让技术,向主管税务机关备案时应报送以下资料:
1、技术出口合同(副本);
2、省级以上商务部门出具的技术出口合同登记证书或技术出口许可证(复印件);
3、技术出口合同数据表(复印件);
4、技术转让所得归集、分摊、计算的相关资料;
5、实际缴纳相关税费的证明资料(复印件);
6、项目所得核算情况声明;
7、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
八、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指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同时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08]172号)规定条件的企业:
1、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注册的企业,近三年内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或通过5年以上的独占许可方式,对其主要产品(服务)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2、产品(服务)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3、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
4、企业为获得科学技术(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服务)而持续进行了研究开发活动,且近三个会计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6%;
(2)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0,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
(3)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0,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企业注册成立时间不足三年的,按实际经营年限计算;
5、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
6、企业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自主知识产权数量、销售与总资产成长性等指标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国科发火[2008]362号)的要求。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科技部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科发火[2008]172号)、《关于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通知》(国科发火[2008]362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203号)
报送资料:
1、有效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2、产品(服务)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的说明;
3、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
4、企业当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的比例说明;
5、企业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说明、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说明;
6、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
九、新办软件生产企业、集成电路设计企业
我国境内新办软件生产企业、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经认定后,自获利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号)
报送资料:
1、北京市软件企业认定证书或北京市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证书(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2、年审合格证明(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3、获利声明;
4、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
十、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生产企业
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生产企业,如当年未享受免税优惠的,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号)
报送资料: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名单;
2、企业当年未享受免税优惠的声明;
3、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
十一、生产线宽小于0.8微米(含)集成电路产品的生产企业
生产线宽小于0.8微米(含)集成电路产品的生产企业,经认定后,自获利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号)
报送资料: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生产线宽小于0.8微米(含)集成电路企业名单;
2、获利声明;
3、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
十二、投资额超过80亿元人民币或集成电路线宽小于0.25um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
投资额超过80亿元人民币或集成电路线宽小于0.25um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可以减按1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其中,经营期在15年以上的,从开始获利的起,第一年至第五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六年至第十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号)
报送资料: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集成电路线宽小于0.25um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名单或投资额超过80亿元人民币的证明材料;
2、获利声明;
3、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
十三、创业投资企业抵扣应纳税所得额
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结转抵扣。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创业投资企业所得税优惠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9]87号)
报送资料:
(一)抵扣资格备案
1、经有权部门批准认定的创业投资企业证书或文件(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2、创业投资企业年检合格通知书(副本);
3、关于创业投资企业投资运作情况的说明;
4、被投资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5、投资合同、协议及实投资金验资证明(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6、被投资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未上市的声明;
7、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基本情况(包括企业职工人数、年销售(营业)额、资产总额等)说明;
8、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
(二)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备案
1、创业投资企业年检合格通知书(副本);
2、被投资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3、创业投资企业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备案明细表;
4、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
十四、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抵免税额
企业自2008年1月1日起购置并实际使用《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结转抵免。
享受前款规定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的企业,应当实际购置并自身实际投入使用前款规定的专用设备;企业购置上述专用设备在5年内转让、出租的,应当停止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并补缴已经抵免的企业所得税税款。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 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48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的通知》(财税[2008]118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和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的通知》(财税[2008]115号)
报送资料:
(一)抵免资格备案
1、购买专用设备发票及清单(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2、专用设备固定资产使用卡片或专用设备固定资产明细帐(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3、专用设备属于《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声明、专用设备使用情况声明;
4、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
(二)抵免税额备案
1、专用设备固定资产使用卡片或专用设备固定资产明细帐(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2、企业购置专用设备抵免企业所得税额备案明细表;
3、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
十五、固定资产缩短折旧年限或者加速折旧
企业拥有并用于生产经营的主要或关键的固定资产,由于以下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一)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
(二)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所得税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9]81号)
报送资料:
1、固定资产的功能、预计使用年限短于《实施条例》规定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的理由、证明资料及有关情况的说明;
2、(如属于替代旧固定资产出具)被替代的旧固定资产的功能、使用及处置等情况的说明;
3、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
十六、外购软件缩短折旧或摊销年限
企事业单位购进软件,凡符合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可以按照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进行核算,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其折旧或摊销年限可以适当缩短,最短可为2年。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号)
报送资料:
1、企业购进软件的发票(复印件);
2、外购软件缩短折旧或摊销年限的说明;
3、软件的功能、缩短折旧或摊销年限的理由、证明资料及有关情况的说明;
4、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
十七、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所得
对企业实施的将温室气体减排量转让收入的65%上缴给国家的HFC和PFC类CDM项目,以及将温室气体减排量转让收入的30%上缴给国家的N2O类CDM项目,其实施该类CDM项目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减排量转让收入所属纳税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企业实施CDM项目的所得,是指企业实施CDM项目取得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转让收入扣除上缴国家的部分,再扣除企业实施CDM项目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后的净所得。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及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实施企业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30号)
报送资料:
1、企业将温室气体减排量转让的HFC和PFC类CDM项目,以及将温室气体减排量转让的N2O类CDM项目的证明材料(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2、将温室气体减排量转让收入上缴给国家的证明(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3、取得第一笔收入的相关证明资料,如收款证明、发票存根联等(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4、项目所得核算情况声明;
5、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
十八、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
对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商务部 科技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63号)
报送资料:
1、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证书(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2、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年审时,提供认定小组下发的年审合格企业名单的文件(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3、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
十九、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企业
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自转制注册之日起免征企业所得税。政策执行期限为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34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转制文化企业名单及认定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05号)
报送资料:
1、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或北京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的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名单的文件(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2、转制方案批复函(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3、企业工商营业执照(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4、整体转制前已进行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的,需提供同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核销事业编制、注销事业单位法人的证明(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5、同在职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按企业办法参加社会保险制度的证明;
6、引入非公有资本和境外资本、变更资本结构的,需出具相关部门的批准函(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7、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
二十、经认定的动漫企业
经认定的动漫企业自主开发、生产动漫产品,可申请享受国家现行鼓励软件产业发展的所得税优惠政策。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扶持动漫产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65号)、《文化部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动漫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市发(2008)51号)、《文化部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 <动漫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试行)>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产发[2009]18号)
报送资料:
1、有效的动漫企业证书(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2、年审合格证明(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3、本自主开发生产的动漫产品列表;
4、是否已享受软件企业二免三减半税收优惠的声明;
5、获利声明;
6、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
二
十一、小型微利企业
符合小型微利条件的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
1、工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
2、其他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
政策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预缴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251号)
报送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申报表(A类);
2、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
二
十二、国债利息收入
企业持有国务院财政部门发行的国债取得的利息收入为免税收入。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报送资料:
1、国债利息收入证明;
2、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
二十三、符合条件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是指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及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报送资料:
1、投资合同、协议;
2、被投资方作出利润分配决定的有关证明;
3、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
二
十四、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取得的收入为免税收入。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23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免税收入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22号)
报送资料:
1、财政、税务部门公布符合条件非营利组织名单的文件;
2、非营利组织取得财税[2009]122号文件规定的免税收入的证明;
3、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
二
十五、证券投资基金分配收入
对投资者从证券投资基金分配中取得的收入,暂不征收企业所得税。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号)
报送资料:
1、投资合同、协议;
2、证券投资基金分配股息红利的证明;
3、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
二
十六、证券投资基金及管理人收益
对证券投资基金从证券市场中取得的收入,包括买卖股票、债券的差价收入,股权的股息、红利收入,债券的利息收入及其他收入,暂不征收企业所得税。
对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运用基金买卖股票、债券的差价收入,暂不征收企业所得税。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号)
报送资料:
1、投资合同、协议;
2、证券投资基金分配股息红利的证明;
3、证券交易交割单;
4、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
附件2:
北京市 地方税务局
减免税备案表
提交人
计算机代码
税种
减免税事项
起止时间
备案减免税额或比例
减免税政策的执行情况:
提交人(签章)
年 月 日
附件3:
减免税备案资料清单
序号
资料名称
声明:以上提供的情况及报送的材料真实可靠,本纳税单位及法定代表人负责承担相应责任。
经办人:
纳税人(签章):
年 月 日
经办人:
所长:
税务机关(签章)
年 月 日
注:本表及《减免税备案表》一式两份,一份由税务机关交纳税人作为收到备案材料的证明,一份由税务机关留存归档。
附件4:
企业所得税减免税不予备案通知书
编号:
:
你单位报送的减免税备案表及有关资料收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和有关政策规定,经审核,你单位申请的 项目不符合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条件,不得享受相关税收优惠。
税务机关(签章)
年 月 日
如对本通知不服,可自收到本通知之日起,六十日内依法向 地方税务局申请行政复议。
附件5:
创业投资企业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备案明细表
纳税人名称(公章): 金额单位:元
被投资企业
计算机代码
名称
当年新增投资额
当年可抵扣应纳税所得额
当年实际抵扣应纳税所得额
结转以后抵扣应纳税所得额
合计
填表说明:
1.被投资企业:是指创业投资企业所投资的符合条件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
2.:是指汇算清缴所属。
3.当年新增投资额:是指创业投资企业当年对符合条件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新增加的投资额。
已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后,当年可以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的数额。已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已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后,当年可以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的数额。
5.当年实际抵扣应纳税所得额:是指创业投资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当年实际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的数额,不得超过当年可抵扣应纳税所得额。
6.结转以后抵扣应纳税所得额:是指创业投资企业当年未抵扣完、可结转以后抵扣的应纳税所得额,其数额等于当年可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减去当年实际抵扣应纳税所得额。
附件6:
企业购置专用设备抵免企业所得税额备案明细表
纳税人名称(公章): 金额单位:元
企业购置专用设备
名称
购置
当年购置设备投资额
当年可抵免的应纳税额
当年实际抵免的应纳税额
结转以后抵免的应纳税额
合计
填表说明:
1.企业购置专用设备:是指企业当年所购买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专用设备。
2.:是指汇算清缴所属。
投资额。投资额。
4.当年可抵免的应纳税额:是指按照税法规定,企业购置专用设备投资额。
4.当年可抵免的应纳税额:是指按照税法规定,企业购置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扣除以前已抵免应纳税额后,当年可以抵免应纳税额的数额。
5.当年实际抵免的应纳税额:是指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当年实际抵免应纳税额的数额,不得超过当年可抵扣应纳税所得额。
6.结转以后抵免的应纳税额:是指企业当年未抵免完、可结转以后抵免的应纳税额,其数额等于当年可抵免的应纳税额减去当年实际抵免的应纳税额。
7.注:每项专用设备的抵免期限不得超过5年。
第五篇: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北京市地方税务局京财税〔2010〕952号
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北京市地方税务局
京财税〔2010〕952号
北京市财政局 北京市国家税务局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
关于公布北京市2008、2009获得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单位 名单(第一
批)的通知
各区县财政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市国家税务局直属税务分局,市地方税务局直属分局,各有关单位: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23号)和《北京市财政局 北京市国家税务局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京财税〔2010〕388号)有关规定,经研究,现将北京市2008、2009获得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单位(第一批)名单予以公布。
附件:1.北京市2008获得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单位名
单(第一批)
2.北京市2009获得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单位名
单(第一批)
北京市财政局 北京市国家税务局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
二○一○年五月二十八日
主题词:财政 税收 政策 通知
抄送: 北京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民族事务委员会。
北京市财政局办公室 2010年5月31日印发
附件1:
北京市2008获得非营利组织
免税资格的单位名单(第一批)
1.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
2.北京市公园绿地协会
3.北京建筑业人力资源协会
4.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
5.北京市老舍研究会
6.北京电机工程学会
7.北京市建筑装饰协会
8.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9.北京原点文化经济创新基金会
10.北京家政服务协会
11.北京冷饮食品协会
12.北京核工业医院
13.北京消防协会
14.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
15.北京天文学会
16.北京老舍文艺基金会
17.北京四中校友促进教育基金会
18.北京青少年科学基金会
19.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
20.北京市工程咨询协会
21.北京戏曲艺术教育基金会
22.北京市教育学会
23.中国轻工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
24.北京土地学会
25.中国职工焊接技术协会
26.中国地质学会
27.首都科研院所联谊会
28.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
29.北京司法鉴定业协会
30.北京万通公益基金会
31.中国互联网协会
32.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33.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34.中国硫酸工业协会
35.中国煤炭城市发展联合促进会
36.中华民族经济对外合作促进会
37.中国内部审计协会
38.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
39.中国拍卖行业协会
40.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
41.中国饮料工业协会
42.中国中小企业协会
43.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
44.北京畜牧业协会
45.爱佑华夏慈善基金会
46.中国报关协会
47.北京铸锻行业协会
48.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
49.首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协会
50.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
51.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
52.中国青少年宫协会
53.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
54.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55.中国灌区协会
56.中国卫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
57.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
58.中国水利企业协会
59.新时代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中心
60.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
61.中国水利工程协会
62.北京教育评估院
63.北京科技大学教育基金会
64.北京苹果慈善基金会
65.北京吴祖泽科技发展基金会
66.北京华育助学基金会
67.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
68.中国安装协会
69.中国百货商业协会
70.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
71.中国工业合作协会
72.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
73.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
74.中国矿业权评沽师协会
75.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
76.中国投资学会
77.中国药学会
78.中国医药包装协会
79.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80.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
附件2:
北京市2009获得非营利组织
免税资格的单位名单(第一批)
1.中央财经大学教育基金会
2.北京市电子工业干部学校
3.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4.北京市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
5.北京口岸协会
6.北京市道路运输协会
7.北京绿谷教育基金会
8.北京邮电大学教育基金会
9.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
10.北京弘毅慈善基金会
11.北京友好传承文化基金会
12.北京市刘鸿儒金融科学发展基金会
13.北京市消费者协会
14.中国共产党北京市委员会党校
15.北京市科技金融促进会
16.北京软件行业协会
17.北京市教育基金会
18.北京市文艺中心管理处
19.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20.北京华亚艺术基金会
21.北京市戏曲艺术发展基金会
22.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培训中心
23.北京市市政管理学校
24.北京修远经济与社会研究基金会
25.北京市旅游行业协会
26.北京绿化基金会
27.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
28.首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研究会
29.北京市体育总会
30.北京化学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集体资产管理协会
31.北京楹联学会
32.北京肉类食品协会
33.北京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
34.北京市饲料工业协会
35.北京市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协会
36.北京市华夏人慈善基金会
37.北京技术市场协会
38.北京市私营个体经济协会
39.北京市国际税收研究会
40.北京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41.北京市通信行业协会
42.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
43.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
44.北京城建科技促进会
45.北京市环境卫生设计科学研究所
46.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财务结算中心
47.北京文化艺术基金会
48.北京数字科普协会
49.北京市传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
50.北京富利儿童救助基金会
51.中国房地产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