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办法试行-深圳地方税务局(模版)

时间:2019-05-14 02:36: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办法试行-深圳地方税务局(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办法试行-深圳地方税务局(模版)》。

第一篇: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办法试行-深圳地方税务局(模版)

关于《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办法(试行)》 的解读

现将《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内容解读如下:

一、制发《办法》的背景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提出“建立健全社会诚信制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今年4月23日,李克强总理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又对“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以及“积极促进信用信息的社会运用”等方面做出专门部署,要求将市场主体的信用信息作为实施行政管理的重要参考,根据市场主体信用状况实施分类分级、动态监管,建立健全经营异常名录制度、“黑名单”制度、市场禁入制度,对守信主体给予支持和激励,对失信主体在经营、投融资、进出口、出入境等等方面予以限制和禁止。

为了落实上述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国家税务总局税务违法案件公告办法》等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办法(试行)》,并于2014年7月4日以公告向社会发布。

依据国家税务总局《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办法(试行)》,结合今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的“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联动机制,创建全国诚信建设示范城市”要求,深圳市国家税务局、深圳市地方税务局共同制定了深圳市的《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办法(试行)》。

二、制定《办法》的意义

(一)推进现代文明、建设社会诚信体系的重要内容。我市历来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出了创建全国诚信建设示范城市的目标。《办法》的制发是深圳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税务总局的总体部署,推进我市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对加快我市税务领域诚信体系建设,提高纳税人依法纳税意识,规范税务机关执法行为,促进税收法治建设,规范经济秩序和税收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二)整顿规范税收秩序,建设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保证。当前我市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在逐步提高,依法诚信纳税也在逐渐获得越来越多的纳税人认同,但是“偷、逃、骗、抗、虚开”等税收违法行为还时有发生,严重破坏了正常的税收秩序和市场秩序。一方面通过建立税收信用体系和税收违法失信约束惩罚机制,可以从上制度约束失信行为。另一方面通过制定相应的一系列惩戒失信措施,对税收失信主体在经营、投融资、进出口、出入境、高消费等方面予以限制和禁止,可以有效打击各种严重税收违法行为,这既是对税收违法者的失信惩戒,也是对诚信纳税者予以守信激励,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和法制公平的税收经济秩序,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真正做到“诚实守信者一路绿灯,违法失信者寸步难行”。

三、《办法》的主要内容

《办法》共计12条,对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公布原则、公布渠道、公布机关、公布标准、公布内容、管理措施、公布期限、异议处理等内容进行了明确,主要包括:

(一)公布原则。《办法》第二条规定,公布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应当遵循依法公开、公平公正、分级管理、统一规范的原则。

(二)公布渠道。《办法》第三条规定,深圳市国家税务局和深圳市地方税务局各自通过门户网站定期向社会公布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同时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通过税务机关公告栏、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途径以及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向社会公布。

(三)公布标准。《办法》第五条规定,对于达到一定涉案金额的偷税、逃税、骗税、抗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虚开普通发票等违法案件信息,予以公布。《办法》参照总局的规定,并结合深圳实际情况对涉案金额进行了调整。

(四)公布内容。《办法》第六条规定,公布的信息包括违法当事人的名称(姓名)、组织机构代码(身份证号码)、主要违法事实、相关法律依据、行政处理及处罚情况、实施检查单位等。

(五)管理措施。《办法》第七条规定,税务机关将对涉税案件当事人采取更加严格的管理措施,如评定为D级纳税信用等级、限制出境、任职限制等。同时,税务机关还将把违法当事人有关信息向银行、工商等部门通报,供融资授信、行政审批等参考使用,使违法当事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六)公布期限。《办法》第九条规定,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自公布之日起满2年的,从公布栏中撤出。

(七)异议处理。《办法》第十条规定,被公布的当事人对公布内容产生异议的,由作出行政处理、行政处罚决定的税务机关负责复核和处理。

第二篇:深圳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发布《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办法(试行)》的公告(中税网)

深圳市国家税务局 深圳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发布《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办

法(试行)》的公告

2014年第11号

发布日期2014-09-2

4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4〕21号)精神,惩戒严重涉税违法行为,提高纳税人依法纳税意识,规范税务机关执法行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税务违法案件公告办法〉的通知》(国税发〔1998〕156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纳税信用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40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办法>(试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41号)的规定,深圳市国家税务局、深圳市地方税务局制定了《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办法(试行)》,现予以发布,自2014年10月1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

深圳市国家税务局深圳市地方税务局

2014年9月10日

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办法(试行)

第一条深圳市国家税务局、深圳市地方税务局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定期向社会公布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

第二条公布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应当遵循依法公开、公平公正、分级管理、统一规范的原则。

第三条深圳市国家税务局、深圳市地方税务局通过各自的门户网站定期向社会公布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同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税务机关公告栏、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途径以及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向社会公布。

第四条按照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作出行政处理、行政处罚的税务机关对公布案件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负责。

第五条深圳市国家税务局、深圳市地方税务局公布各自下属各级税务机关查结的符合下列标准的税收违法案件信息:

(一)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查补税款金额400万元以上,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

(二)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妨碍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查补税款金额400万元以上的;

(三)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查补税款金额400万元以上的;

(四)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

(五)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虚开税款数额600万元以上的;

(六)虚开普通发票,票面额累计3000万元以上的;

(七)虽未达到上述标准,但违法情节严重、有较大社会影响的。

税务机关查结的重大税收违法案件,是指税务机关作出了《税务处理决定书》和《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并且在法定期间内,当事人没有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或者经行政复议或法院裁判最终确定效力的案件。

第六条公布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包括以下内容:

(一)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公布其名称、纳税人识别号、组织机构代码、注册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姓名、性别及公民身份号码(隐去出生年、月、日号码段,下同),负有

直接责任的财务人员姓名、性别及身份证号码;

(二)对自然人,公布其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

(三)主要违法事实;

(四)相关法律依据;

(五)行政处理、行政处罚情况;

(六)实施检查的单位。

对公布的重大税收违法案件负有直接责任的中介机构及从业人员,税务机关可以依法一并公布其相关信息。

第七条对按本公告公布的当事人,依法采取以下措施:

(一)纳税信用级别直接判为D级,适用《纳税信用管理办法(试行)》关于D级纳税人的管理措施;

(二)对欠缴查补税款的当事人在出境前未按照规定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或者提供纳税担保的,税务机关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有关规定,通知出入境管理机关阻止其出境;

(三)因税收违法行为,触犯刑事法律,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五年,税务机关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有关规定,通知工商行政管理等机关限制其担任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四)对公布的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税务机关可以依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向征信机构通报,供金融机构融资授信参考使用;

(五)对税务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行政处罚案件的当事人,由执行法院依法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采取限制高消费等惩戒措施;

(六)税务机关根据实际情况依法采取其他严格管理的措施。

第八条每季度终了后30日内,深圳市国家税务局、深圳市地方税务局在各自的门户网站上公布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

第九条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自公布之日起满2年的,从公布栏中撤出。

第十条被公布的当事人对公布内容产生异议的,由作出行政处理、行政处罚决定的税务机关负责复核和处理。

第十一条本公告所称“以上”、“以下”均含本级、本数。

第十二条本办法自2014年10月1日起施行。

关于《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办法(试行)》的解读 [2014]第11号2014年09月10日 深圳市国家税务局 深圳市地方税务局

现将《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内容解读如下:

一、制发《办法》的背景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提出“建立健全社会诚信制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今年4月23日,李克强总理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又对“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以及“积极促进信用信息的社会运用”等方面做出专门部署,要求将市场主体的信用信息作为实施行政管理的重要参考,根据市场主体信用状况实施分类分级、动态监管,建立健全经营异常名录制度、“黑名单”制度、市场禁入制度,对守信主体给予支持和激励,对失信主体在经营、投融资、进出口、出入境等等方面予以限制和禁止。

务总局税务违法案件公告办法》等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办法(试行)》,并于2014年7月4日以公告向社会发布。依据国家税务总局《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办法(试行)》,结合今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的“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联动机制,创建全国诚信建设示范城市”要求,深圳市国家税务局、深圳市地方税务局共同制定了深圳市的《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办法(试行)》。

二、制定《办法》的意义

(一)推进现代文明、建设社会诚信体系的重要内容。我市历来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出了创建全国诚信建设示范城市的目标。《办法》的制发是深圳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税务总局的总体部署,推进我市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对加快我市税务领域诚信体系建设,提高纳税人依法纳税意识,规范税务机关执法行为,促进税收法治建设,规范经济秩序和税收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二)整顿规范税收秩序,建设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保证。当前我市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在逐步提高,依法诚信纳税也在逐渐获得越来越多的纳税人认同,但是“偷、逃、骗、抗、虚开”等税收违法行为还时有发生,严重破坏了正常的税收秩序和市场秩序。一方面通过建立税收信用体系和税收违法失信约束惩罚机制,可以从上制度约束失信行为。另一方面通过制定相应的一系列惩戒失信措施,对税收失信主体在经营、投融资、进出口、出入境、高消费等方面予以限制和禁止,可以有效打击各种严重税收违法行为,这既是对税收违法者的失信惩戒,也是对诚信纳税者予以守信激励,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和法制公平的税收经济秩序,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真正做到“诚实守信者一路绿灯,违法失信者寸步难行”。

三、《办法》的主要内容

《办法》共计12条,对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公布原则、公布渠道、公布机关、公布标准、公布内容、管理措施、公布期限、异议处理等内容进行了明确,主要包括:

(一)公布原则。《办法》第二条规定,公布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应当遵循依法公开、公平公正、分级管理、统一规范的原则。

(二)公布渠道。《办法》第三条规定,深圳市国家税务局和深圳市地方税务局各自通过门户网站定期向社会公布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同时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通过税务机关公告栏、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途径以及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向社会公布。

(三)公布标准。《办法》第五条规定,对于达到一定涉案金额的偷税、逃税、骗税、抗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虚开普通发票等违法案件信息,予以公布。《办法》参照总局的规定,并结合深圳实际情况对涉案金额进行了调整。

(四)公布内容。《办法》第六条规定,公布的信息包括违法当事人的名称(姓名)、组织机构代码(身份证号码)、主要违法事实、相关法律依据、行政处理及处罚情况、实施检查单位等。

(五)管理措施。《办法》第七条规定,税务机关将对涉税案件当事人采取更加严格的管理措施,如评定为D级纳税信用等级、限制出境、任职限制等。同时,税务机关还将把违法当事人有关信息向银行、工商等部门通报,供融资授信、行政审批等参考使用,使违法当事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六)公布期限。《办法》第九条规定,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自公布之日起满2年的,从公布栏中撤出。

(七)异议处理。《办法》第十条规定,被公布的当事人对公布内容产生异议的,由作出行政处理、行政处罚决定的税务机关负责复核和处理。

第三篇:重大税收违法失信案件信息公布办法的解读

重大税收违法失信案件信息公布办法的解读

为便于纳税人和税务机关理解并执行,现将《重大税收违法失信案件信息公布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内容解读如下:

一、制发《办法》的背景

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推进诚信建设”的工作要求,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信用是市场监管的金钥匙”。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深入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有效打击严重税收违法失信行为,提高税法遵从度,优化营商环境,国家税务总局对《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办法(试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24号,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31号修改,以下简称《原办法》)进行了修订,制定了本《办法》。

二、主要修改内容

《办法》对案件公布标准、信息公布内容、信用修复、案件撤出等进行了修改。现就主要修改内容说明如下:

(一)关于名称的修改

《办法》将“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修改为“重大税收违法失信案件”。主要考虑本《办法》是对税收违法失信行为进行惩戒的重要制度,增加“失信”二字更能体现这一特点,同时各部门的“黑名单”制度多采用“失信”表述,修改后更为统一,便于部门衔接。

(二)关于案件标准的修改

1.修改逃避追缴欠税标准

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办法》将逃避追缴欠税纳入重大税收违法失信案件的标准由“欠缴税款金额100万元以上的”修改为“欠缴税款金额10万元以上的”。

2.将走逃(失联)企业纳入公布范围

部分企业利用走逃(失联)等方式不履行税收义务,严重扰乱了税收和经济秩序。为有效遏制当前走逃(失联)企业日渐增多的趋势,《办法》将“具有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取出口退税、抗税、虚开发票等行为,经税务机关检查确认走逃(失联)的”明确作为重大税收违法失信案件的标准之一,包括税务局稽查局作出行政决定前已经走逃(失联),以及税务局稽查局作出行政决定后走逃(失联)的。

为增加对走逃(失联)企业的震慑和打击力度,对于未作出《税务处理决定书》和《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的走逃(失联)案件,经税务机关查证处理,进行公告30日后纳入公布范围。同时,30日的公告期给走逃(失联)企业自我纠正、接受税务机关处理以及异议申诉的时间,有利于引导纳税人遵从,也保障了纳税人的权利。

(三)关于信息公布的修改

1.增加实际责任人与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不一致的处理

近年来,部分当事人为了逃避法律责任,借用、盗用他人身份实施违法行为,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破坏了税收经济秩序。为维护被冒用信息注册、确无涉案行为的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的合法权益,提高联合惩戒的准确性和指向性,《办法》第七条增加如下表述:“经法院裁判确定的实际责任人,与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不一致的,除有证据证明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有涉案行为外,只公布实际责任人信息。”

2.增加信息更新条款

为确保重大税收违法失信案件信息的真实、准确,充分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办法》增加第十条信息更新内容,具体表述为“重大税收违法失信案件信息发生变化的,应及时变更。重大税收违法失信案件信息变化后不再符合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经实施检查的税务机关确认,停止公布并从公告栏中撤出。”

3.延长公布时限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公示工作的指导意见》(发改办财金﹝2018﹞424号)规定“涉及严重失信行为的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期限为三年”,为与其保持一致,并进一步增强惩戒效果,《办法》将公布时限由2年延长为3年。

(四)关于信用修复的修改

1.规范信用救济程序

规范信用救济程序能有效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办法》对偷税、逃避追缴欠税当事人的信用修复按照公布前、公布后,分别在第九条第一款、第二款明确了相应的操作程序。

2.拓展信用救济措施范围

随着“一处失信、处处受限”联合惩戒大格局逐步形成,失信主体对自身信用修复的诉求越来越强烈。建立完善信用修复制度,纠正违法失信行为,鼓励守法诚信也成为税务部门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信用监管水平的重要措施。《办法》进一步拓展了信用救济措施的范围,第九条第三款明确“具有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取出口退税、抗税、虚开发票等行为,经税务机关检查确认走逃(失联)的”“其他违法情节严重、有较大社会影响的”案件中偷税、逃避追缴欠税当事人也适用信用修复措施。

(五)关于惩戒措施的修改

为鼓励纳税人主动纠正税收违法失信行为,将惩戒措施区分向社会公布的当事人和不向社会公布的当事人两类惩戒对象分别列示,对于不向社会公布的,实施纳税信用级别降为D级的惩戒措施。

第四篇: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办法(试行)

我国税务行政复议救济制度研究

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办法(试行)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2001/02/17)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

《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国税发〔2001〕2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为做好重大税务案件的审理工作,规范税收执法,现将国家税务总局制定 的《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01年2月17日

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对重大税务案件的监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 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及国务院《关于贯彻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通知》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工作是指税务局对调查终结的、符合一定标准 的案件进行审核和作出处理决定。

第三条 重大税务案件的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 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案件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审理委员会)根据涉案金 额、案件性质、争议程度、社会影响面等确定。

按重大税务案件标准审理的案件达不到上年案发数10%的,须下调标 准。

各省移送重大税务案件的标准应报国家税务总局审理委员会办公室备案。

第四条 重大税务案件的审理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遵循公 正、合法、及时、有效的原则。

第五条 重大税务案件由查处案件的本级审理委员会按本办法规定的职责 范围进行审理。

第六条 县级(含县)以上税务局设立审理委员会。审理委员会设主任一 名,副主任若干名,成员由税务局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审理委员会的办公室设在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

第七条 审理委员会工作职责

(一)负责审理审理委员会办公室报送的案件;

(二)作出审理结论。

第八条 审理委员会办公室工作职责

(一)对稽查部门移送的案件进行初审;

(二)负责向审理委员会报送应由审理委员会审理的案件材料;

(三)承办审理委员会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

第九条 各级税务机关所有案件稽查部门,在案件调查终结后,对符合重

大税务案件标准的案件,应在填写《重大税务案件审理提请书》后,将所有与 案件有关的材料一并移送审理委员会办公室。

第十条 审理委员会办公室在接到送审的材料时,应与送审单位办理交接 手续,共同填写《重大税务案件审理案卷交接单》。

我国税务行政复议救济制度研究

由审理委员会办公室填写《重大税务案件审理登记表》。

第十一条 审理委员会办公室受理移送的案件材料后,根据初审情况分别 作出如下处理:

(一)认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符合法定程序、适用法律正确,拟处理 意见适当的,在《重大税务案件审理意见书》上写明同意拟处理意见,报审理 委员会主任或主任授权的副主任批准后,以审理委员会所在机关名义制作税务 处理决定书,交稽查部门执行。

(二)认为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不符合法定程序的,在《重大税务案件 审理意见书》上写明意见,报审理委员会主任或主任授权的副主任批准后,退 回稽查部门补充调查或重新处理;

(三)认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错误或不当的、或者拟处理意 见不当的,在《重大税务案件审理意见书》上写明审理意见报审理委员会审 理。

第十二条 审理委员会办公室在审理过程中可会同有关业务部门进行,各 业务部门应配合审理委员会办公室的工作。

第十三条 审理委员会工作程序

(一)审理委员会采取集体审理的形式审理重大税务案件。案件审理会议 由审理委员会主任或主任授权的副主任主持。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形成纪 要。

(二)审理委员会办公室应在审理委员会审理前三天,将有关案件材料送 发审理委员会成员。

(三)案件审理会议须有审理委员会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到会。

(四)召开案件审理会议时,审理委员会成员若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可 委托其他负责人参加。

审理委员会办公室有关经办人员、税务案件调查人员,可列席会议。

(五)召开案件审理会议时,首先由稽查部门汇报案情及拟处理意见,后 由审理委员会办公室汇报初审意见,审理委员会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作出审 理结论。

(六)审理委员会办公室根据审理委员会的审理结论,制作《重大税务案 件审理纪要》报案件审理会议主持人审批后,以审理委员会所在机关名义制作 税务处理决定书,交稽查部门执行。

(七)《重大税务案件审理纪要》的内容应当包括审理的时间、地点、主 持人、参加人员、案情、处理依据及审理结论等。

第十四条 审理委员会办公室对审理完结的案件材料,应及时退还稽查部 门归档。

第十五条 审理委员会办公室审理的案件应在十个工作日内完成,经审理

委员会审理的案件应在一个月内完成。案情特别复杂的案件,可适当延长审理 时间,但最长不得超过40天。

第十六条 重大税务案件审理文书应按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统一格式印 制。

第十七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应在每年一月底之前,将上的重大税务案件审理情况及重大税务案件审理 统计表报国家税务总局审理委员会办公室。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文发之日起开始施行。

附:重大税务案件审理文书(六种)

第五篇:重大食品药品安全违法案件督办办法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关于印发重大食品药品安全违法案件

督查督办办法的通知

食药监稽〔2014〕9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保证重大食品药品安全违法案件依法办理,规范督办工作,提高案件查处工作效率和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制定了《重大食品药品安全违法案件督办办法》。现予印发,请各地遵照执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2014年7月10日

重大食品药品安全违法案件督办办法

第一条 为保证重大食品药品安全违法案件依法办理,规范督办工作,建立职责明确、协调统一、运转有序的工作机制,提高案件查处工作效率和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重大食品药品安全违法案件(以下简称重大案件)是指违反食品(含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药品、化妆品和医疗器械法律法规行为情节严重,所研制、生产、经营或使用的产品足以或者已经造成严重危害的、或者造成重大影响的案件。

—1—

重大案件督办是指上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下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查办重大案件的调查、违法行为的认定、法律法规的适用、办案程序、处罚及移送等环节实施协调、指导和监督。

第三条 重大案件督办工作应当遵循突出督办重点、依法高效、分级负责的原则。

第四条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稽查局负责对全国范围内的重大案件进行督办,地方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部门负责对行政区域内的重大案件进行督办。

第五条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督办的重大案件主要包括:

(一)造成人员死亡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案件;

(二)违法违规情形严重,足以吊销或者撤销相关批准证明文件的案件;

(三)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金额1000万元以上(含1000万元)的案件;

(四)其他造成重大影响的案件。

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督办重大案件的范围和标准,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

第六条 重大案件督办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案件办理情况,包括案件进度、时限要求;

(二)相关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配合协作情况;

(三)与其他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和司法机关的配合协作情况;

(四)对违法行为认定、违法产品性质认定、法律法规适用、处罚及移送等情况;

(五)案件查办的程序合法性;

(六)其他需要督查督办的事项。

第七条 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行政区域内符合本办法第五条第一款的重大案件,及时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稽查局。省以下各级重大案件的报告,由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分别确定。

第八条 上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部门(以下简称督办单位)根据案情复杂程度和查处工作需要确定督办案件。

对跨越多个区域且案情复杂的食品药品安全违法案件,本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查处确有困难的,可以报请上一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督办。

第九条 对需要督办的重大案件,督办单位经办人提出拟督办意见,经督办单位负责人审批后,向承办案件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简称承办单位)发出重大案件督办函。

第十条 督办单位应当指导、协调、督查重大案件查处,督办可采用文函督办、现场督办、会议督办、电话督办等方式实施,案件涉及其他部门的,可联系协调实施联合督办。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稽查局根据工作需要,可以抽调人员前往案发地区督促检查或者指导办案。

第十一条 承办单位应当每30个工作日向督办单位报告一次案件查处进展情况;重大案件督办函有确定报告时限的,按照确定时限报告;案件查处有重大进展或者遇到紧急情形的,应当及时报告;案件查处没有进展或者进展缓慢的,应当说明原因,并明确提出下一步查处工作安排。

对涉嫌犯罪依法移送司法机关的案件,承办单位应当关注案件的进展情况,并及时报告督办单位。

第十二条 督办的重大案件违法事实已经查证清楚,并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涉及其他职能部门或者涉嫌刑事犯罪的案件,依法移送相关部门或者司法机关并被立案的;完成督办单位其他督办事项要求的,可以认定为案件督办的办结。

承办单位应当在办结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督办单位报告结果。报告内容应当包括案件来源、案件查处情况、行政处罚及案件依法移送等,情况复杂的督办事项应当附送调查报告。

第十三条 督办单位经办人对承办单位上报的办结报告进行审查,对符合办结标准的,报督办单位负责人审批;对不符合办结标准的,退回承办单位并提出进一步处理要求。

第十四条 已批准办结的督办案件,应当按照档案管理规定,将督办案件的有关材料及时整理后归档保存。

第十五条 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不影响案件查办的情况下,适时对具有典型意义的重大案件通过媒体予以曝光和宣传。

在曝光宣传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督办的重大案件前,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需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报告并征得同意。

第十六条 重大案件督办实行工作责任追究制。承办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承担领导责任,承办单位稽查部门负责人、分管负责人以及案件承办人员按照各自职责承担直接责任。

在督办过程中,如发现承办单位存在行政不作为或者拖延、推诿、未在规定时限内办结承办事项等问题的,承办人员有通风报信等违法违纪行为的,督办单位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相关情况。

第十七条 上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定期对重大案件的查办情况予以通报,对承办单位及承办人员在查处督办案件中成绩突出的,可以给予通报表扬;对案件隐瞒不报、承办及协查协办不力的,给予通报批评。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稽查局会同相关司局解释。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010年12月27日发布的《重点案件督查督办办法(试行)》(食药监办稽〔2010〕146号)同时废止。

下载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办法试行-深圳地方税务局(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办法试行-深圳地方税务局(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