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违法审判和差错案件责任追究办法试行(5篇范文)

时间:2019-05-13 17:10: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0年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违法审判和差错案件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0年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违法审判和差错案件责任追究办法试行》。

第一篇:2010年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违法审判和差错案件责任追究办法试行

2010年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违法审判和差错案件责任追究办法试行

鄂高法〔2010〕116号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关于印发《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违法审判和差错案件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的通知

全省各级人民法院,武汉海事法院,武汉铁路运输中、基层法院: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违法审判和差错案件责任追究办 法〉(试行)》已经本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现将该《追究办法》 印发给你们,请及时组织学习,认真贯彻执行。

二O一O年五月二十日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违法审判和差错案件责任追究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进一步提高办案质量,减少和预防违法审判和差错案件的发生,促进人民法院廉政建设,维护司法公正,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的规定,结合我省法院审判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审判、执行人员因违法审判或差错案件,应当依据 错误事实、行为人的法定职责、主观过错以及所产生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三条 追究违法审判或差错案件责任,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差错与责任相适应以及法律、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第二章 违法审判责任的追究及认定

第四条 违法审判是指审判、执行人员在审判、执行工作中,故意违反与审判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或者因过失违反与审判2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第五条 审判、执行人员在审判、执行工作中具有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审判人员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第五条至第二十一条规定情形之一的,为违法审判。

第六条 全省各级法院纪检监察部门是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违法审判线索收集、调查及对相关责任人员 依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第七条 违法审判责任案件立案、调查、处理、申诉,依照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审判人员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试 行)》、《人民法院审判纪律处分办法(试行)》、《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纪律处分办法(试行)》规定的程序进行。审判、执行人员需要追究违法审判责任的,依据最高人民法 院上述规定应当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涉嫌犯罪的,按照有关司法程序处理。

第三章 差错案件的追究范围

第八条 差错案件是指审判、执行人员在审判、执行工作中,由于失职、失误、疏忽等原因,导致案件被改判、发回、纠正,或者经过案件质量评查确定为质量问题,但又不构成违法审判的案件。

第九条 根据案件存在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差错案件分3为重大差错案件、一般差错案件、瑕疵案件。

重大差错案件指审判、执行人员违反法律规定,故意或过失 致使案件认定事实、适用法律错误;或严重违反法定程序导致裁 判或执行结果错误的案件。一般差错案件指审判、执行人员未严格执行诉讼法及相关法律规定,虽未造成实体结果错误,但致使当事人诉讼权利受到损害,引起上诉、申诉、申请再审的诉讼案件和申请复议的执行案件。

瑕疵案件指审判、执行人员由于工作疏忽,虽然既未造成案件实体裁判、执行结果错误,也未对当事人诉讼权利造成实质影响,但在程序上出现瑕疵或在裁判文书上出现差错的案件。

第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差错案件:

(一)违反管辖规定,对应当受理的案件不予受理,或者对不应当受理的案件违法受理的;

(二)具有法定回避情形,不依法自行回避的;

(三)错误追加或错列、漏列当事人,导致案件被改判或发回重审的;

(四)依法应当公开开庭而未公开开庭的;

(五)假冒、虚列合议庭成员,或者合议庭组成人员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六)以合议庭名义下发的调解书、撤诉裁定书无合议庭评议笔录的;

(七)法律文书结论意见未按合议庭评议意见或者审判委员会决定执行的;

(八)裁判结果超出或者遗漏当事人的诉请,或者判非所诉的;

(九)案件定性明显错误,导致被改判或发回重审的;

(十)案件主要事实认定不清或作为定案依据的主要证据不确实、不充分或者遗漏,导致处理结果错误的;

(十一)应当质证、认证的证据未经质证、认证的;

(十二)所定刑期、责任分担明显违反法律规定的;

(十三)依职权或因当事人申请应当对影响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进行鉴定、勘验、查询、调查核实,或者应当采取证据保全措施而未进行,导致案件被改判

或发回重审的;

(十四)对违反鉴定、评估、拍卖等法定程序,或者鉴定、评估结论依据明显不足而予以采信并作出错误裁判的;

(十五)违反规定直接委托或者授意进行鉴定、评估、拍卖 等影响程序公正的;

(十六)违反委托鉴定、评估、拍卖等法律法规规定程序,导致鉴定、评估、拍卖等程序或结果错误的;

(十七)调解、协调、和解过程中,违背当事人自愿原则或 者合法原则,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十八)调解书与调解协议内容不一致的;

(十九)明显超范围、超标的或者重复查封、扣押、冻结当 5事人财产的;(二十)对查封、扣押的财物,不履行监管职责,导致查封、扣押财物灭失、转移或其他后果的;

(二十一)违法采取强制措施,或者采取强制措施有明显过失行为的;(二十二)先予执行错误,造成当事人或案外人损失的;

(二十三)违法执行被执行人或者第三人、案外人财产的;

(二十四)不执行或乱执行,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

(二十五)有其他违反实体法或者程序法以及相关办案规程,本院审判委员会或上级人民法院认为应当追究重大差错案件责任的。

第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差错案件:

(一)收取当事人起诉、保全、信访、申诉、再审、司法救助(包括诉讼费减、免、缓)以及申请回避、延期开庭、追加当事人、鉴定评估、现场勘验等材料后,在规定期限内不审查、不登记、不移送、不办理、不回复等,损害当事人诉讼、信访、申诉等权利,或者给审判、执行等工作带来严重影响的;

(二)不按规定或超过规定标准收取各类诉讼费用或诉讼费用负担明显不合理的;

(三)为解决程序上的争议,法律规定允许采取口头方式处理,但未做记录的,或者本应制作法律文书而未制作或者虽已制作但未送达,导致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受到明显损害或者给审判、6执行工作造成影响的;

(四)应当公开宣判而未公开宣判的;

(五)未依法向双方当事人送达法律文书的;

(六)对重要的法律事实和关键的情节因记录不全造成不良 影响的;

(七)采取重大执行措施未经合议庭合议,或者执行手续不 完备,或者应当经过领导审批而未审批,造成一定后果的;

(八)不按法律规定的直接、公告、邮寄、留置等方式送达 法律文书,损害当事人诉讼权利或者实体权利,或者给审判、执 行工作造成影响的;

(九)案件无法在法定期限内审(执)结,又不履行延期报 批手续,所办案件超过审理或执行期限的;

(十)无正当理由拖延解除、发还依法应当解除的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

(十一)暂缓执行、中止执行、终结执行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十二)档案卷宗整理明显不符合规定要求,或者正、副卷不分,导致审判秘密泄露的;

(十三)其他违反法定程序和制度规定的情形,本院审判委员会或上级人民法院认为应当追究一般差错案件责任的。

第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瑕疵案件:

(一)未按法定的方式和期限送达案件受理通知书、起诉状 7副本、答辩状副本、传票等诉讼文书的;

(二)授权委托书所载权限不明,审判或执行中按特别授权处理的;

(三)各类笔录出现常识性错误,或者审判人员、书记员以 及当事人应当签名而未签名的;

(四)未依法告知当事人开庭事项、诉讼权利义务的;

(五)延期开庭或者转换审理程序,不符合规定或者未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的;

(六)中止审理,报批手续不全的;

(七)中止原因消失后,不及时恢复审理的;

(八)当庭宣判的案件未在法定时限内送达判决、裁定书的;

(九)法律文书发出或送达以后,出现文头与内容不符,或者文书样式、案号、当事人、重要数据、法律条款、合议庭组成 人员、印刷等错误,又未及时补正的;

(十)法律文书先送达一方当事人,过分迟延送达另一方当 事人,迟延送达一方当事人反映强烈的;

(十一)调取、移送、退还案卷明显超过规定时间,对后续工作造成影响的;

(十二)委托送达不符合法律规定导致无法送达,或者接受 委托送达而不依法进行,不及时退还送达回证的;

(十三)在审判流程管理过程中,工作失职、失误,发生明 8显差错的;

(十四)具有其他差错情形,本院审判委员会或上级人民法,院认为应当追究瑕疵案件责任的。

第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审判人员不承担差错案件责任:

(一)由于认识上不一致的原因,案由确定不准确的;

(二)因对立法精神、立法原则、司法政策等理解和认识上 的不一致,或者由于对案件事实和证据认识上的原因而导致裁判错误的;

(三)在二审或审判监督程序中因出现新的证据而被改判或发回重审的;

(四)因国家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修订或政策调整而导致改判或发回重审的;

(五)因案件当事人放弃全部或部分权利主张导致改变原裁判结果的;

(六)死刑案件由于认识上和刑事政策把握上的原因,改判为死缓的;

(七)上级法院改判、发回重审或者本院改判时已明确不作为差错责任追究的;

(八)上级法院或者本院审判委员会认为可以不作为差错案件责任追究的其他情形的。

第四章 差错案件责任的承担

第十四条 差错案件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

第十五条 案件承办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造成的差错责任,由该承办人员承担责任;案件审批人员接到有关材料后不履行职责造成的差错责任,由该审批人员承担责任。

第十六条 独任审判员在审判、执行过程中造成的差错责任,由独任审判员承担责任。

第十七条 合议庭评议的案件,意见一致造成的差错责任,由审判长承担主要责任,其他成员承担次要责任;因多数成员的意见造成的差错责任,由意见一致的多数成员共同承担责任。

未经合议庭评议而发生程序方面的差错,庭审过程中的差错由审判长承担主要责任,合议庭其他成员根据情况承担次要责任或不承担责任;其他程序方面的差错,由案件承办人承担责任。

第十八条 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案件,意见一致造成的差 错责任,由参加讨论案件的审判委员会委员共同承担责任;因多 数委员的意见造成的差错责任,由意见一致的多数委员共同承担责任。

审判委员会主持人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导致裁判差错,由主持人承担责任。第十九条 合议庭或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案件,如因案件承办人不如实汇报案情造成的差错责任,由案件承办人承担责任。

因记录失误造成的差错责任,由书记员承担责任。

第二十条 案件承办人制作的法律文书因存在错字、漏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未盖印章、案件事实叙述不清、适用法律条款错误而造成的差错责任,由案件承办人承担主要责任;法律文书核稿人或签发人对修改部分导致错误,由核稿人或签发人承担主要责任。

案件承办人制作的法律文书,因其裁判理由存在说理不清,或裁判结果与合议庭评议结果或者与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意见不 一致而造成的差错责任,案件承办人承担主要责任,审核或签发该法律文书的人员承担次要责任。

案件承办人制作的法律文书经过复核以后出现的差错,由案件承办人承担责任。

第二十一条 案件流程管理各个环节中发生的差错,由该环节的承办人承担责任。

第二十二条 不按规定时间将案卷材料送验归档的,由案件承办人承担责任;案件承办人已按规定将案卷材料交书记员,书记员未及时送验归档的,由书记员承担责任。

不按规定录入审判流程管理信息,不及时提供报表、统计分析资料的,由各个相关环节的责任人员承担责任。11

第五章 差错案件的发现、责任认定及追究

第二十三条 差错案件通过以下途径发现:

(一)通过审判流程管理监控发现;

(二)通过案件质量监督评查

(三)通过二审或再审程序、其他监督程序改判、发回重审的案件发现;

(四)通过审理违法审判、违法执行确认案件和国家赔偿案件发现;

(五)通过检察机关抗诉案件发现;

(六)通过党和国家权力机关、上级法院及本院领导交办督办案件发现;

(七)通过当事人申诉、信访、检举、控告发现;

(八)通过纪检、监察部门执法执纪检查、调查发现;

(九)通过其他途径发现。

第二十四条 差错案件责任追究的方式为:构成一般差错或重大差错的,分别给予责令书面检查、通报批评、调离审判或执行岗位处理;情节严重的,依照相

关规定给予相应纪律处分。

给予调离审判或执行岗位处理的,三年以内不得从事审判、执行工作。责任追究情况记入本人审判、执行工作业绩档案。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条规定,构成重大差错的,一年有一件次的,责令书面检查;一年有两件次的,通报批评;一年有3件次及以上的,调离审判或执行岗位;第二年连续有重大差错案件情形的,加重处分。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构成一般差错的,一年有两件次的,责令书面检查;一年有 3-4件次的,通报批评;一年有 5件次及以上或连续两年累计有 5件次及以上的,调离审判或执行岗位。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一年累计有 3件次瑕疵案件的,按一件一般差错案件处理;一年累计有 5件次瑕疵案件的,按1件重大差错案件处理。

第二十八条 全省各级人民法院审判质量管理机构或案件质量监督评查机构负责差错案件线索收集、调查核实并提出责任认定意见。

第二十九条 全省各级法院审判质量管理机构或案件质量监督评查机构认定案件存在差错责任后,应当制作差错案件责任认定意见书,并将该责任认定意见书反馈给责任人及其所在业务部门征求意见。责任人和业务部门如无异议,该责任认定意见书即作为差错案件责任追究依据;如有异议,应在十日内提出书面 意见,由审判质量管理机构或案件质量监督评查机构报请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如责任人和业务部门在十日内没有提出书面意见,应视为没有异议。

第三十条 全省各级法院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差错案件责任的追究、立卷归档工作。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省各级人民法院。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由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负责解释。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主题词:审判管理 责任追究通知 抄送:本院领导、厅级干部,各处级单位(共印 180份)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办公室

2010年 5月 21日印发

第二篇:审判责任追究办法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

法官审判责任追究办法

(征求意见稿)

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落实“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要求,按照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改革试点的要求和《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处分条例》、《贵州省司法改革试点方案》、《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司法体制改革试点方案》,结合我院 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一条 法官在审判、执行工作中,不严格公正司法,违反法律规定、法定程序办理案件,违法造成错案应当问责的,适用本办法。

第二条 实行法官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法官对办案质量承担责任。

第三条 实行法官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造成错案的,法官承担错案责任。

第四条 法官责任追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实事求是原则;

(二)权责统一原则;

(三)公开公正原则;

件;

(八)通过媒体曝光等线索发现的涉错案件;

(九)在司法巡查或审务督查等过程中发现的案件;

(十)通过其它途径发现的案件。第二章 差错案件的认定和追责

第八条 一般差错案件是指案件处理结论正确,但在审理程序、文书制作等方面明显不规范、有瑕疵的案件。

案件处理结论被改变,但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审理程序方面尚未达到重大差错的程度,又不符合免责情形的,可视情形确定为一般差错案件。

重大差错案件是指认定事实严重偏差或适用法律严重错误,导致案件处理结论错误的案件,或者审理程序严重违法的案件。

第九条 因下列情形导致案件处理结论被改变的,不属于差错案件:

(一)当事人放弃或部分放弃权利主张的;

(二)对关键证据的审核认定有较大争议的;

(三)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

(四)在法律规定范围内正常行使自由裁量权的,但明显违背一般规律和常理的除外;

(五)法律规定修订或相关政策调整的;

(六)其他可不认定差错的情形。

责任。

如果合议庭意见不一致,原少数意见与最终认定差错的审查理由一致的,该合议庭成员不承担责任,其他合议庭成员承担的责任份额相应增加。但如果该少数意见与认定差错的审查理由并不一致,或者少数意见的评议理由过于简单的,该合议庭成员仍应在上述规定的责任范围内酌情承担责任。

主审法官对独任审理的案件承担全部责任。

第十五条 因程序问题或文书质量问题导致案件被认定为差错的,合议庭成员根据其参与程序的职责、参与程序的具体情况、文书制作、校对、审核的职责分工等具体情形来承担相应责任。

第十六条 法官在办案过程中,应坚持抵御干扰,明知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有明确规定,但不能抵御干扰,导致案件出现重大差错的,法官应承担审判责任。

第十七条 法官在一年中多次被追究案件差错责任的,可对其暂缓提请晋升法官等级或提请降低法官等级,或将其调离审判岗位。如系主审法官的,可报党组审查后由院长免去其主审法官资格。

第十八条 由审判委员会作出决定的案件被认定为差错的,合议庭不承担责任,由审判委员会持决定意见的委员承担差错责任。但因合议庭汇报时遗漏主要事实、重要证据,法官在现等级期间,因违法审判受警告处分的,解除处分后延期6个月提请晋升法官等级;受记过、记大过处分的,解除处分后延期12个月提请晋升法官等级;受降级处分的,同时提请降低法官等级;受撤职、开除处分的,同时提请免去法官职务。

第二十四条 院、庭长违反规定干预合议庭依法独立办案,导致违法审判的,院、庭长和违法法官均应承担相应责任。

第四章 免责情形

第二十五条 法官在案件审理的各个阶段,除确有证据证明存在徇私枉法、滥用职权等违法审判行为外,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不受追究。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减轻处理:

(一)情节显著轻微的;

(二)危害后果不严重的;

(三)能主动说明问题,认错态度好的。

第二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官不承担责任:

(一)因出现新的证据而改变裁判的;

(二)因国家法律的修订或者政策调整而改变裁判的;

(三)因裁判所依据的其他法律文书被撤销或变更而导致案件被改判或者发回重审的;

(四)其他依法履行审判职责不应当承担责任的情形。

第三篇:关于违法占地、违法建设责任追究办法(试行)

关于《违法占地、违法建设责任追究

办法》(试行)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县土地管理及建设秩序,严厉打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违法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经县委、县府研究同意,现将违法占地、违法建设(以下简称“两违”)行为责任追究办法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第一条 本办法所称的违法占地是指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违反国家、省、市、县土地管理政策,非法占用、租用土地的行为;违法建设是指违反城乡规划管理法律法规和国家、省、市、县的相关政策规定进行建设的行为。

责任追究是指:对乡镇党委政府、县级各部门及其派出机构、县域内中央、省属企业、村、(社区)、居民委员会及其所属党员、干部和工作人员在“两违”清理整治工作中违反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的行为给予相应的处理。

第二条 违反国土、建设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及“两违”清理整治相关规定的,按照组织处理、纪律处理、司法处理相结合的原则,严肃处理。有下列行为的,视其情节和所造成的后果依法以纪以规给予当事人警示谈话、诫勉谈话、停职、免职、党纪(政纪)处分、没收非法所得;情节恶劣,影响极坏,造成严重后果的移送司法处理。

1、国家公职人员、党员、干部参与“两违”建设的;

2、国家工职人员、党员、干部组织、策划、帮助他人“两违”建设的;

3、国家工职人员、党员、干部及其家属阻挠执法,不听劝阻的;怂恿、唆使他人阻扰执法造成重大影响及严重后果的;或散布错误言论,组织、策划、煽动非法上访的;

4、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未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擅自同意违法占地、违法建设的;

5、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管辖范围内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行为不及时制止、查处不力的;

6、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为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出具虚假证明材料的;谎报、瞒报、不及时上报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的;

7、对违法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工程设施依法应作出而不作出拆除或没收决定的;

8、违反规定擅自批准项目用地、违法建设、违法开发的;

9、违反规定不按批准的规划方案实施或擅自调整规划的、违反规定擅自改变已批准的用地、用途和规划项目;

10、县电力、供水、供气、影视通讯等单位对“两违”建设提供服务的;已供电、供水的接到有关部门告知后没有在两个工作日内停止供给的;未对私拉乱接等违法违规行为予以严肃处理的;

13、县住建局、县国土资源局、县国土、建设联合执法大队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屡职尽责、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

14、有其它违法违纪行为的。

第三条 本办法由县纪委、监察局、县国土、建设联合执法大队负责解释。

第四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生效。

第四篇:查处违法建筑责任追究试行办法

龙岗区查处违法建筑责任追究试行办法

2005年4月5日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坚决查处违法建筑和违法用地的决定,坚决遏制新建和抢建违法建筑,及时有效查处各类违法建设行为,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违法建筑,是指未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或者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但未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也未取得其它批准建设的文件,而擅自新建、改建、扩建或者临时用地逾期不拆除的建筑物。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2004年10月28日之后,发生违法用地、新建和抢建违法建筑的责任追究。

第四条 党员干部、政府工作人员参与兴建违法建筑,参与非法倒卖土地使用权,支持新建、抢建违法建筑,充当违法建筑的保护伞,收受非法利益的,依照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五条 国有、集体企事业单位投资兴建违法建筑,对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分管领导,依照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六条 查处违法建筑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或接受邀请参加违法建筑当事人或其代理人宴请、娱

乐、旅游等活动,依照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七条 街道办事处辖区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分管副主任的责任。

(一)新建5栋以上(含5栋)违法建筑,5个工作日内未拆除;

(二)10栋以上(含10栋)违法建筑抢建,5个工作日内未拆除或处理。

第八条 居委会辖区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街道挂点领导、居委会书记、主任的责任。

(一)新建2栋以上(含2栋)违法建筑,5个工作日内未拆除;

(二)3栋以上(含3栋)违法建筑抢建,5个工作日内未拆除或处理。

第九条 居民小组辖区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居委会挂点领导、居民小组负责人的责任。

(一)新建1栋以上(含1栋)违法建筑,未及时制止、上报;

(二)1栋以上(含1栋)违法建筑抢建,未及时制止、上报。

第十条 有关主管部门在查处违法建筑工作中存在行政不作为或查处不力的,追究部门主要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一)区地政监察大队在接到举报后,未在规定时间内立案、取证和处理结案的,或者监督检查失职致使连片出现新的违法建

筑没有得到有效制止的;

(二)国土主管部门未依法加强土地管理,对处于危险边坡的违法建筑未及时发现、处理,未积极配合查处违法建筑和违法用地行为的;

(三)规划主管部门未依法加强规划管理,未积极配合查处违法建筑和违法用地行为的;

(四)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或相关批准文件的违法建筑的建设和施工等单位查处不力、对为违法建筑提供商品混凝土的搅拌站没有依法处罚的;

(五)供水、供电部门违规向无《施工许可证》或相关批准文件的施工单位供水、供电或配合查处违法建筑不力的;

(六)公安消防部门消防安全监管不力,未查处利用未经消防审查、验收的建筑物从事生产、经营及其它影响消防安全行为的。

(七)水务部门因管理失察致使水源保护区内出现兴建违法建筑的;

(八)环境保护部门对兴建违法建筑造成环境污染以及产生噪音扰民未按规定查处的;

(九)房屋租赁管理部门对违法建筑房屋租赁管理不力,致使违法建筑进入租赁市场的;

(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为不能提供有效房地产权证明文件的违法建筑办理营业执照;对生产、经营者租用违法建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没有责令其立即停业并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的;

(十一)农林管理部门对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的行为没有及时报告、制止的。

第十一条 街道地政监察分队出现5栋以上(含5栋)新建、抢建违法建筑未发现、未及时发出法律文书、未拟定处理意见和拆除方案报街道办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十二条 查处违法建筑和违法用地的各类数据必须真实可靠,如出现瞒报、漏报,将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十三条 对违反本办法第七、八、九、十、十一、十二条之一的责任人,除进行通报批评、责令其作出书面检查外,并视情节轻重,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及其实施条例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第十四条 本办法规定的应予责任追究的行为,由区纪委、区监察部门依照有关权限和程序进行查处。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中共龙岗区委

二○○五年四月四日

第五篇:人民法院违法审判违法执行责任追究纪律处分办法

人民法院违法审判违法执行责任追究纪律处分办法

一、总则

为贯彻执行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审判人员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和《人民法院审判纪律处分办法(试行)》,促进我院审判人员依法审判,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纠正审判纪律审判作风上存在的问题,维护司法公正,牢固树立司法为民的理念,除严格执行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审判人员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和《人民法院审判纪律处分办法(试行)》外,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本院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工作在院党组的领导下进行。

(二)本院违法审判、违法执行违纪案件调查由纪检监察部门和审判监督庭负责。

(三)本院纪检监察部门和审监庭除了履行“保护、惩处、监督、教育”四项职能外,是本院行使违法审判、违法执行监督的职能部门,负责违法审判、违法执行责任追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实施。

(四)违纪违法案件调查部门组依据最高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判人员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的规定》、《人民法院审判纪律处分办法(试行)》和《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纪律处分办法》以及本办法开展工作,行使职权。

二、违法审判违法执行追究范围。

(一)审判人员私自受理自己办理的案件。

(二)审判人员与律师联系办理的案件。

(三)审判人员为当事人介绍辩护人、代理人的案件。

(四)审判人员、执行人员接受当事人吃、请及收受礼物的案件。

(五)上级法院发回重审或改判的案件。

(六)其他需要追究的案件。

三、纪律处分的种类

(一)纪律处分分为通报批评、黄牌警告、扣发津贴、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二)通报批评、黄牌警告、扣发津贴均由本院制度规定,可单独适用,也可同时适用。

(三)警告以上处分按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审判纪律处分办法(试行)》适用。

四、违法审判责任的追究及纪律处分适用

(一)自找案件未经院领导批准自办的,给予黄牌警告。

(二)与律师联系办案的,给予黄牌警告。

(三)私自受理案件并办理的给予记大过至撤职处分。

(四)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人的财物,或者要当事人及其委托人报销应当由自己支付的费用,视数额多少给予纪律处分。数额在一佰元以上不到一千元的,给予通报批评或黄牌警告;数额在一千元以上不满三千元的,给予警告至记大过处分;数额在三千元以上不满五千元的,给予降级至撤职处分;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给予开除处分。

(五)利用办案执行之便为配偶、子女或他人谋利益的,给予警告至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至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六)执行人员所收实支费不入帐的,给予扣发当月政法津贴和黄牌警告,并全额收缴实支费。

(七)审判人员一年内连续两次办错案,通过审判监督程序纠正的,免去其审判资格,不得办理案件。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至开除处分。

(八)丢失或者过失损毁证据材料的,给予扣发当月政法津贴和黄牌警告;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警告至记大过处分。

(九)涂改、隐匿、伪造、偷换或故意损毁证据材料的,给予记大过至开除处分。

(十)向合议庭、审判委员会汇报案情有意遗漏主要证据、重要情节,导致裁判错误的,扣发当月政法津贴和黄牌警告,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警告至记大过处分。

(十一)故意隐瞒主要证据,重要情节,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的,给予警告至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至开除处分。

(十二)在审判和执行活动中,滥用警具、戒具或打骂、侮辱诉讼参与人的,给予扣发当月政法津贴和黄牌警告;造成不良后果的,给予警告至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至开除处分。

(十三)办理案件严禁超审限,未经院领导批准而超审限的,给予扣发当月政法津贴和黄牌警告;为谋取私利故意拖延办案时间的,给予警告至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至开除处分。

(十四)丢失案卷或擅自将案卷或其他诉讼材料借给他人的,给予扣发当月政法津贴和黄牌警告;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警告至记大过处分。

(十五)故意损毁案卷或其他诉讼材料,影响审判工作正常进行的,给予警告至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至开除处分。

(十六)以法院审判人员、执行人员身份未经立案进入程序,擅自为他人催要货款、财物的,给予扣发当月政法津贴和黄牌警告;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至记大过处分。

(十七)上诉案件、管辖移送案件未按规定时限移送的,对责任人给予扣发当月政法津贴和黄牌警告;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至记大过处分。

(十八)因工作失职、渎职致使案件当事人矛盾激化,造成不良后果的,给予扣发当月政法津贴和黄牌警告;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警告至降级处分。

(十九)开庭审理案件时,着装不规范,醉酒审案,行为失态,接打传呼机、手机,对待当事人态度恶劣及辱骂当事人的,给予黄牌警告。

(二十)违反本办法情节轻微的,责令有关责任人作出检查或者通报批评。

(二十一)本办法记大过以上(不含记大过)处分须报有关部门审批。

(二十二)本办法由院纪检监察部门负责解释。

下载2010年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违法审判和差错案件责任追究办法试行(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0年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违法审判和差错案件责任追究办法试行(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错案责任终身追究办法(试行)(汇编)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错案责任终身追究办法(试行) (2012年4月5日)1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强化法官办案责任意识,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公正廉洁司法,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工作人......

    蚌埠市医疗事故、差错责任追究办法

    蚌埠市医疗事故、差错责任追究办法(试行) 根据《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及蚌埠市人民政府《蚌埠市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

    沙市区违法建设责任追究办法

    沙市区违法建设责任追究办法(草) 为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及时有效的查处各类违法建设行为,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违法建设是指违反城市规划建设和国......

    合川区人民法院查办违纪案件和违法审判责任追究相关情况调研[推荐五篇]

    合川区人民法院查办违纪案件和违法审判责任追究相关情况调研 最高人民法院于98年9月3日和7日分别颁布了《人民法院审判人员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和《人民法院审判纪......

    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

    【发布单位】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15-08-17 【生效日期】2015-08-0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新华社 中共中......

    河南省行政执法责任追究试行办法

    河南省行政执法责任追究试行办法 来源:政府法制协调处 时间:2015-03-12 09:19:31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行政执法 责任追究试行办法的通知 豫政 〔2007〕1号各市、县人......

    河南省行政执法责任追究试行办法[模版]

    河南省行政执法责任追究试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监督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追究行政执法责任,促进依法行政,根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

    医疗事故、医疗纠纷责任人责任追究办法(试行)

    医疗事故、医疗纠纷责任人责任追究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强化医疗安全管理,提高医疗护理质量,规范诊疗护理行为,减少和避免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