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修正与国家主席职权的变迁

时间:2019-05-14 09:06: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宪法修正与国家主席职权的变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宪法修正与国家主席职权的变迁》。

第一篇:宪法修正与国家主席职权的变迁

宪法修正与国家主席职权的变迁 ——泉州师院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中国政府已经颁布实施了四部宪法。它们是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由于时代背景的不同和各自的政治环境的迥异,这四部宪法对于新中国国家建设的一些重大问题的规定各不相同。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这四部宪法对中国国家主席制度的不同规定。这四部宪法在国家主席的设置与否、职权大小、任期长短等诸多问题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别,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并且这种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国政治发展及政治民主化的进程紧密相关。所以,研究这四部宪法在国家主席制度问题上的变迁,将有益于探寻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轨迹,管窥当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艰难历程。

一、“谁是国家元首?”——国家主席法律地位认定的变迁

在“王朝国家”时代,国家元首一般由国家的君主担任,并拥有绝对权力。在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国家”时代,国家元首的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基本上形成了君主制下的君主和共和制下的总统(或主席)两种类型的国家元首。当然,世界各国由于历史传统、文化结构、民族特性和经济发展水平等的不同,其国家元首的名称、职权、产生方式、任期长短等也不尽相同。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迅速行动,通过土地改革等一系列民主改革,完成了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并在中国建立了新民主主义制度。此后,经过1953年至1956年三年的社会主义改造,一种最初是参照“苏联模式”但是在其后的“中国化”实践中又逐步摆脱了这种模式并日益凸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那么,在这种全新的制度环境下,中国的国家元首是谁,或者说由哪个机关执行元首职权呢?

1954年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获得通过。这就是著名的“五四宪法”。在这部宪法的草拟过程中,就有人提出国家主席的法律地位问题,并在宪法草案上加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为国家之元首”①的字样。但是,在接下来的对宪法草案的讨论中,宪法起草委员会的许多代表特别是毛泽东本人都对这一提法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认为这一提法与中国的国体、政体不和,也与宪法的本意不相符合,不科学,所以还是不写为好。最终,中共中央对于各种修改意见都考虑过,最后认为还是取消比较好。这样,对于国家主席的法律地位,这一部宪法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宪法公布前的9月15日,刘少奇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对国家元首问题进行了说明。他说:“我们的国家元首职权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选出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结合起来行使。我们的国家元首是集体的国家元首。”

按照刘少奇的说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共同构成了中国的国家元首。实际上,在这部宪法公布之后的政治生活中,由于主席在国家机构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又由于主席从事着,特别是在程序上从事着一般应由国家元首从事的活动,而且享有国家元首的礼遇和尊严,因此,国际、国内均把国家主席视作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元首。而且,事实表明,自从1954年宪法颁布实施以来,无论是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的委员或者是委员长、副委员长,都不居于相当于国家元首的位置,都没有从事一般应由国家元首从事的活动,享有国家元首的礼遇和尊严。所以,中国的国家元首在宪法的文字上虽然并没有出现,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乃是国家元首,这应是不争的事实。

1975年,新中国第二部宪法颁行。在这一部宪法中,国家主席的建制被正式取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一节在宪法中也被删去。与此同时,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则继续拥有“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接受外国使节,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等系列权力,成为事实上的国家元首。不过,“七五宪法”同时也把“五四宪法”所规定的由国家主席行使的另外一些职权,改为由中共中央主席行使,包括:“提议任免国务院总理和国务院的组成人员”,“统率全国武装力量”等。这就使中共中央主席同时具有了国家元首的部分职能。“文化大革命”后,在华国锋的主持下,新中国第三部宪法——“七八宪法”于1978年获得通过。这部宪法对于国家主席的态度没有发生变化,仍然坚持不设国家主席。有所改变的是,“七八宪法”对全国人大委员长的职权进行了清晰的规定,并给予这一职位相比“七五宪法”而言更多的权力。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四部宪法——“八二宪法”。“八二宪法”在第三章国家机构中开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一节,恢复了国家主席建制。这部宪法对国家主席的规定基本上沿袭了1954年“五四宪法”中的相关规定,并对主席职权进行了部分更改。根据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章第二节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拥有根据全国人大和其常委会的决定公布法律、任免国务院总理和国务院其他组成人员、发布特赦令、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授予国家勋章;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接受外国使节;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等重要职权。但与此同时,该部宪法取消了“五四宪法”中原本属于国家主席的两项职权,包括召开最高国务会议和统率武装力量。这实际就使国家主席从原来的实权元首成为虚位元首。此后,“八二宪法”虽于1988年4月、1993年3月、1999年3月和2004年3月经过四次修正,但每次都继续维持国家主席的建制,最终使国家主席制度得到了真正的确立。

从新中国建立至今,四部宪法分别对国家主席的法律地位进行了不同的规定。国家主席的建制也从有到无,又从无到有,出现了长期的反复。经过上述反复与变迁,国家主席的重要性终于得到确认,国家主席的国家元首地位也最终得以确立下来。

二、“设不设国家主席?”——关于国家主席设立与否的争论

国家主席一职在当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国家主席这一职位对中国而言是不可或缺的。这应该是一个常识,但是这个常识在中国被人们所广泛认同却经历了多次的历史反复。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并没有设置国家主席一职,而是设立了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由毛泽东任主席一职。1954年,在起草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时,中共中央决定更改国家的机构设置,设立国家主席一职。对此,毛泽东认为,“我们中国是一个大国,叠床架屋地设个主席,目的是为着使国家更加安全。„„设国家主席,在国务院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之间有个缓冲作用。”在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设立主席一职后,毛泽东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但是,到了1957年,毛泽东却提出准备退居二线,不当国家主席,并且为此发表了声明。因此,1959年召开的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没有再选举毛泽东,而是选举刘少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此后,毛泽东没有再担任国家主席一职。“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不久,国家主席刘少奇被打倒。自那时起,国家主席一职便长期空缺。这在政治上是不正常的状态,不可长此下去。但对毛泽东来说,他既不便再去担任这一职务,也不愿再看到第二个刘少奇式的人物担任国家主席的情形出现。因此,为了解决种种矛盾,最好的办法只能改变体制,不设国家主席。这也许是毛泽东经过反复思考之后做出的决断。

1970年3月,经过长期考虑后,毛泽东向中央提出召开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修改宪法的意见,并建议不设国家主席。但是,在毛泽东已明确表示不设国家主席的情况下,中共中央内部多数人仍希望设立国家主席一职,并由毛泽东担任国家主席。对于中共中央关于国家主席问题上的上述态度,毛泽东多次提出了反对意见。即便如此,中央内部关于这一问题的意见仍然没有达成统一。就在九届二中全会召开的前一天——1970年8月22日,当中央政治局常委开会时,除毛泽东外,其他四位常委仍然一致同意设立国家主席。对于这一意见,毛泽东再次表示了反对。他指出:设国家主席,那是个形式,我提议修改宪法就是考虑到不要国家主席。如果你们愿意要国家主席,你们要好了,反正我不做这个主席。在这一次讨论中,支持设立国家主席的意见明显处于压倒性的多数。但是在当时那种个人迷信、个人崇拜盛行的年代,毛泽东的话无疑具有最后的决定权。所以中共中央高层就只能服从毛泽东的决定,不再提议设立国家主席。但是,在第二天会议开始后,林彪却突然行动,在没有与其他常委打招呼的情况下抢先发言,主张设立国家主席,并得到了许多与会者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对支持设立国家主席的林彪等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指出:“设国家主席的问题不要再提了„„如果再继续这样搞下去,我就下山,让你们闹;再不然,就辞去党中央主席职务。”由于毛泽东的坚决态度,会议决定停止关于设立国家主席的讨论,恢复原定议程,并按照毛泽东的意见,没有设国家主席。而且,以这一事件为导火线,最终导致了毛泽东与林彪的分道扬镳。

“文化大革命”后,华国锋选择了“两个凡是”,选择了继承,而不是批判、扬弃毛泽东的思想中的错误。1978年宪法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制订,并颁行全国的。在这一部宪法中,原“七五宪法”中与毛泽东的设想有关的内容,在此都得到了保留,没有进行任何改动。

邓小平复出以后,对华国锋等人的上述做法进行了针锋相对地批评,并逐渐扭转了局势,使国家政治生活开始向正常的方向迈进。新中国成立后的第四部宪法的起草、制订工作也在这种形势下展开了。1980年8月30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主席团提出《关于修改宪法和成立宪法修改委员会的建议》,正式提出了宪法修改的任务。在此次宪法修改和意见征询过程中,与会代表、专家学者、各界群众各抒己见,表达了自己对宪法修改工作的看法。其中,对于国家主席设置与否的问题,大致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意见:

一、设立国家主席;

二、不设国家主席,由人大委员长或国务院总理改称主席,并行使元首职权;

三、建议人大常委会改称为“常务主席团”,委员长即是该主席团主席,实行集体领导。在上述三种意见中,第一种意见居于压倒性的多数,并得到了邓小平的明确支持。但是,由于邓小平多次在公开场合声称他不会担任国家主席,因此,当时有许多人说:如果要设国家主席,只能由邓小平同志担任,但是小平同志又不愿意担任,所以只好不设国家主席。在此之后,国家主席的设置与否又成为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一时之间无法决断,并引起了国际、国内各界的广泛关注。甚至有一些媒体对我们关于国家主席的争论认定为中共内部的“权力之争”,并认为“问题的症结不只是在是否重设国家主席一点上,而是重设国家主席该由何人出任的一点关键上”。在这一关键时刻,邓小平指出:“除了我,别人也可以担任。”同时,他进一步强调指出:“如果国家需要就设立,不能从对某一个人的考虑来确立我们国家的体制”。最终,在邓小平的坚持下,恢复设立国家主席的决定没有再出现反复,并于1982年12月4日随着宪法的通过而得到正式确认。而且,再未出现任何改动。

自1954年宪法规定设立国家主席到1982年宪法恢复设立国家主席,国家主席的设立与否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热门话题。伴随着这个话题的消逝,新中国实现了从“因人设事”到“因事设职”的巨大转变,中国的政治文明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三、“终身还是限期?”——国家主席任期时限的变迁

1954年公布的“五四宪法”第3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任期四年”。但是对于主席在任期四年之后是否可以连任,可以连任几届,是否可以终身任职,都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也就是说,只要国家主席身体健康,愿意继续担任主席职务,那他(她)就有可能一直当下去,成为事实上的终身制元首。实际上,在对宪法草案初稿征求意见时就有人对这一问题提出意见,并建议“应规定‘连选得连任’和可连任几次”。但是这条意见在此后的讨论中并没有被提及,也没有写入宪法。那么,为什么宪法起草委员会没有重视这条意见,为什么“五四宪法”会出现今天看来如此之大的制度漏洞呢?笔者认为,原因可能在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当时作为“五四宪法”重要参考的宪法大多没有连任限制。1954年1月15日,毛泽东在关于宪法起草小组的工作计划给刘少奇并中共中央的电报中指出,此次宪法制订主要参考的文件包括:1918年苏俄宪法,1936年苏联宪法,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捷克等国宪法,1913年天坛宪法草案,1923年曹锟宪法,1946年蒋介石宪法,法国1946年宪法。在上述10部供参考的宪法中,除法国1946年宪法明确规定“大总统„„连选得连任但以一次为限”外,其它宪法都没有明确规定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连任限制问题。因此,可能是借鉴上述宪法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宪法的缘故,中国的宪法制订者们没有将限制任期的问题加入到宪法条文中去。第二,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当时国际国内的形势和当时党内、国内的大众心理而言,限制任期的提议并不现实。在经历了长期的革命斗争之后,党内和国内很多人对毛泽东有着极大的感激和崇拜之情,并对他寄托着无限的期望。因此,他们希望毛泽东可以长期甚至是终身担任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而不愿意看到他从领导岗位上走下来。可以作为佐证的是,在第一部宪法起草委员会成员陈叔通和黄炎培于1957年5月听闻毛泽东决意不再担任下一届国家主席后,当即给刘少奇和周恩来写了一封信,指出:“台湾尚未解放,国际两大阵营尚在剧烈斗争的时候。在此期间,最高领导人还是不更动为好。诚然要强调集体领导,但在短期过程中全国人民还认识不清楚,集体领导中突出的个人威信,仍是维系全国人民的重要一环。似应再连一任,而于宪法第三十九条第二项‘任期四年’下加一句‘连选不得过两任’,则以后依法办事,可以解除全国人民的种种惶惑。”上述二老的话应该代表了当时很多人的心声。因此,在1954年宪法制订的时候,限制国家主席限期的建议不可能获得通过。第三种可能在于,当时的宪法起草委员会成员都十分清楚,根据宪法产生的未来的国家主席确定无疑会是毛泽东。因而,在中国文化传统的潜在作用和宪法草案初稿执笔人复杂心理的双重作用下,他们有可能对限制任期问题持谨慎,甚至是忌讳的态度。这也就是毛泽东后来所讲的“因人设事”。在毛泽东决定辞去国家主席后,他曾经提出修改宪法,限制国家主席任期的考虑,但后来没有成行。在此后的时间里,由于担任国家主席的刘少奇与担任党中央主席的毛泽东之间的矛盾逐步升级,毛泽东改变了对国家主席一职的态度,坚决不再设立国家主席。国家主席的建制不复存在,而其任期长短与连任与否更是无从谈起。1982年,新中国第四部宪法得以通过。在这一部宪法中,除恢复了原“五四宪法”中关于国家主席的建制以外,还更改了国家主席的任期时间,将主席的任期时间由原来的四年改为五年,且“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以保证权力的正常过渡与衔接。而且,该宪法还增加了对国家主席连任的限制,明文规定国家主席“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在经历了多次的反复后,中国的国家主席制度得以确立,其职权范围亦最终固定下来。根据1982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任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特赦令,发布戒严令,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而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接受外国使节;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

在拥有上述权力的同时,根据“八二宪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不再拥有原 “五四宪法”赋予国家主席的两项权力:即召开最高国务会议和统率武装力量的权力。这就在实际上使国家主席从原来的“实权”元首变为“虚位”元首,国家主席只在形式上代表国家,象征国家。

纵观这四部宪法关于国家主席任期时限的规定,我们可以发现,经过历史的反复,新中国宪法对国家主席的任期长短的规定更具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宪法对于国家主席作出了连任限制,以防止事实上的终身制。这无疑再次从制度上体现了新中国民主制度的完善和中国共产党对自身要求的提高。

四、余论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社会各项生活不断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式的巨大变化,而历次宪法中关于国家主席制度的变迁亦是这种巨大变化与发展的缩影之一。纵观这四部宪法,我们不难发现,从“五四宪法”到“七五宪法”,再到“七八宪法”,直到现今仍在实行的“八二宪法”,当代中国在关于国家主席制度上的认识逐步明确,逐步深化,逐步发展。首先,经过多次的历史反复,1982年宪法即现行宪法最终基本结束了国内关于国家主席法律地位的争论,明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在国际国内的重要地位,确立了国家主席在国际国内各项事务中实际上的元首地位。第二,在对于设不设国家主席的问题上,新中国从原来的“因人设事”到今天的“因事设职”,经历了一个从人治到法治的艰难过程。第三,在国家主席的任期时限问题上,新中国经历了从事实上的终身制到现今明确规定任期与连任时限的巨大变化,更大程度地体现了新中国政治民主的发展。

第二篇:宪法的变迁

阅读文献:秦前红:《论宪法变迁》,《中国法学》,2001年第1期。王锴:《宪法变迁:一个事实与规范之间的概念》,《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贺鉴:《宪法变迁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湘潭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

韩大元:《宪法变迁理论评析》,《法学评论》,1997年第4期。

韩大元、张翔:《试论宪法解释的界限》,《法学评论》,2001年第1 期。

宪法变迁在概念上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笔者在这里主要想谈论下狭义的宪法变迁,即宪法的条文不发生变化,但是宪法规范的内涵结合现实发生了变化,是一种实质宪法,而非形式宪法。以下宪法的变迁均是指狭义的宪法变迁。宪法变迁实则是主要针对宪法解释,是为了增强宪法的灵活性,使宪法成为“活的宪法”。

一、宪法变迁的原因。

1、宪法需要重新被赋予内涵。法学是一种社会科学,法律是规范社会关系的,所以法律与社会是息息相关的。在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法律也是不可能一成不变的,宪法也是如此。应然的宪法规范如果与实然的社会现状不相适应,宪法规范就不能很好规范现在的社会生活,容易形成紧张关系。随着时代、社会环境的变迁,国民对于事务、价值与规范的看法也会随之改变,处于不同时代的人们具有不同的生活态度与思考模式,宪法规范也必须作相应的调整与回应。

应然与实然不是截然二分的对立,而是呈现出一种辩证式的交互作用,即法与实际的相互归属。(王锴:《宪法变迁:一个事实与规范之间的概念》,《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2、宪法变迁是最及时、最方便的宪法重新被定义的方式。宪法修改是一种有意识的宪法文本的修改,也是能赋予宪法新定义的方式,但是宪法修改对宪法自身的稳定性和政治的连续性都有消极作用。频繁的宪法修改,甚至会破坏宪政治程序和社会秩序。而且宪法修改的程序复杂,历时时间太长,修改难度过大,所以宪法变迁成了主要的方式,既能不损害宪法的稳定性,又能提高宪法的灵活性,很好的达成了宪法稳定性与弹性之间的平衡。王锴教授也提到说“宪法变迁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成文宪法、刚性宪法,由于修改困难,使宪政运作无法与宪法明文规定相一致,所以才会把宪法变迁的问题引入宪法学的讨论范围。如果没有严格的修宪程序,通过宪法修正案能够经常反映国家宪政的需要,便无宪法变迁的问题。”

二、宪法变迁的属性。

关于宪法变迁的属性,主要有三种学说:

1、肯定说。就是ZXJ同学文中说的习惯法说。将宪法变迁认定

为宪法习惯法,赋予了其完全的规范属性。诚如ZXJ同学所批判的,这种观点是有失偏颇的,宪法变迁是不符合习惯法的要素,比如,客观上,必须是一个长期性的惯行事实;主观上,必须是所涉及的公民对此惯行事实产生法的确信。

2、否定说。即违宪事实说。这种学说完全否定了宪法变迁的规范

属性,认为其只是一个违宪的事实。秦前红教授认为“这种学说是站在宪法权威的角度,完全否定宪法变迁的价值,认为对违反宪法的国家行为不应在事实上给予承认,解决宪法规范与社会现实相互矛盾的方法只能通过宪法修改程序来完成修宪任务。”(秦前红:《论宪法变迁》,《中国法学》,2001年第1期。)这种学说显然是片面的,在逻辑上有事偏颇,不宜采纳。

3、折衷说。这种学说既反对单纯的违宪事实属性,也反对完全的规范属性,认为宪法变迁是介乎两者之间的。王锴教授在他的文章提到,折衷说认为宪法变迁是宪法惯例,宪法惯例不是正式的法源,但可以弥补法秩序的不足,或随时伺机而动,准备一旦原有的法规范衰减,即取而代之。但是他也是部分认同折衷说,他赞同宪法变迁不是单纯的事实属性也不是单纯的规范属性,对宪法变迁是宪法惯例部分提出了质疑。

对于宪法变迁的属性,笔者是赞同第三种折衷说的。不能肯定它完全的规范属性,是为了防止那些违宪的国家行为为了维护自己不正当的利益,以宪法变迁为挡箭牌,继而破坏宪政秩序。另外折衷说认为宪法变迁是介乎事实属性和规范属性之间的宪法惯例,笔者也是不赞同的。因为宪法变迁的途径不是单一的,除了有依宪法惯例的宪法变迁外,还有依宪法解释的宪法变迁。

三、宪法变迁的主要途径——宪法解释。

宪法解释是对宪法内容、含义及其界限所做的一种说明。为了保持先发的相对稳定性,加之宪法修改的程序比较复杂,不可能经常采

取修改的方式改变宪法,宪法惯例又往往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才能形成,所以宪法解释就成了宪法变迁的最主要的方式。

秦前红教授提出了宪法解释的四大必要性:

一、宪法的原则性、抽象性要求通过宪法解释对宪法含义进行准确说明。

二、宪法解释是维护法制统一和法律公正的需要。

三、宪法解释是使宪法适应社会关系变化,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手段。

四、宪法解释是改正宪法缺陷的需要。(秦前红:《论宪法变迁》,《中国法学》,2001年第1期。)宪法解释虽然能够为宪法注入新鲜的血液,但是宪法解释也是要有其界限的。因为宪法有其自身的价值与精神,这是宪政体制下一切权力和制度的基础,其外在的表现为宪法的规范性,也就是宪法规定总要保证一种规范的效力,以此维护宪法的权威性和至上性。(韩大元、张翔:《试论宪法解释的界限》,《法学评论》,2001年第1期。)那些废弃了立宪原意的宪法解释,是绝对要抛弃的,所以在宪法解释时要牢守宪法解释的原则。

第三篇:人大代表:维护宪法权威 依法履行职权

人大代表:维护宪法权威依法履行职权

访谈背景

这次全国人代会审议、表决,通过了宪法修正案,而监督宪法、法律在本行政区域内的贯彻实施是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责,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在保证宪法贯彻实施方面有什么措施?在回应群众期待、促进民生改善方面有哪些举措? 在服务南京建设创新名城、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有什么考虑?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龙翔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与您分享他的见解与心得,敬请关注。

访谈回放 主持人

各位网友好!我们今天专门邀请了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龙翔,就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如何维护宪法权威,依法履行职权,推动南京高质量发展等话题,与大家进行交流。欢迎龙翔主任来到人民网。

嘉宾龙翔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隆重召开之际,很高兴接受人民网的采访。

主持人

这次全国人代会审议、表决通过了宪法修正案。监督宪法、法律在本行政区域内的贯彻实施是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责,请问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在保证宪法贯彻实施方面有什么措施? 嘉宾龙翔

本次宪法修改,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为健全完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制度设计,包括坚持党的领导、人大制度、统一战线制度、宪法宣誓制度、国家主席任期制度、国务院管理制度、地方立法制度、监察制度,等等。这些重大修改,是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我坚决拥护党中央决策部署,高度赞同宪法修正案的内容。

嘉宾龙翔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前进步伐,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和活力。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

对新时代人大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宪法所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作为地方权力机关,要认真学习领会宪法修正案的新内涵,通过依法行使职权,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法律在本行政区域内的贯彻实施,切实担负起新时代赋予地方人大的新使命。

嘉宾龙翔

一是要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其中坚持党的领导是核心、是根本,也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最大制度优势和坚强政治保障。这次宪法修改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载入宪法总纲,使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具有更强的制度约束力和更高的法律效力,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从地方人大常委会来说,必须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切实增强“四个意识”,树立“四个自信”,时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工作全过程。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增强全体市民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宪法法律意识,在全市迅速掀起学习宪法、贯彻宪法、落实宪法的高潮。要主动向党委报告人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坚决贯彻执行党委的决策部署,通过依法行使职权,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意志,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地方国家机关的领导人员,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良好政治环境。

嘉宾龙翔

二是要全面推进“两个机关”建设。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使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成为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成为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这是新时代赋予人大的新使命,只有建设过硬的“两个机关”,不断提高依法履职能力,我们才能在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行使以及代表工作、自身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新的成效,才能有效保证宪法法律在本行政区域内得到贯彻实施。我们将按照“两个机关”的要求,在提高工作质量上下功夫,在凸显代表属性上下功夫,真正把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统一起来,落到实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委对人大工作的部署,坚持不懈地推动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建设过硬的“两个机关”。

嘉宾龙翔

三是要把宪法宣誓制度落到实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立宪法宣誓制度”。2016年1月,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开始举行宪法宣誓仪式。这次新修订的宪法,增加了“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条款。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实行宪法宣誓制度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明晰宣誓人员范围及相关流程,加强业务指导和跟踪监督,确保所有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和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就职时都进行宪法宣誓,激励

和教育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认真履行法定职责,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同时,我们将全面强化合法性审查,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坚决和一切违犯宪法的言行作斗争,特别是对“精日”类似事件,我们将按照宪法的精神,坚决予以打击。

第四篇:学生会的职权与意义

主题:高中学生会的职权与意义 正文:

一、学生会的地位及性质

根据常识,我们知道学生会是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校内性群众性自治组织。《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章程》第四章对“学生会”以及“学生会会员”的描述为“学生会、研究生会是学生自己的群众组织。凡在校的中国学生,不分民族、性别、宗教信仰均可为学生会、研究生会会员”。

从历年中央教育工作会议、共青团全国代表大会和全国学联会议的决议来看,学生会日益成为学生们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国家支持方向所在。这无疑要求我们加强学生会的建设,推动学生会的有序发展。

二、学生会的职权及工作方法

关于学生会的职权,存在两个基本方面,一是行使什么职权,二是如何行使职权,下面我分别从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行使什么职权

每个学校根据自身不同的发展状况以及工作需要,往往由多个职能部门组成学生会的基本框架,绝大多数都包括主席团、秘书处、宣传部、体育部、艺术部等等,而每个部门都有自己应该履行的具体职能,由于限制性因素,在此就不做详细阐述,我们从整体上探讨一下学生会应该行使的职权、1、维护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实现同学们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学生会得以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符合学校规章建设的需要,学校需要一个载体去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也便于推动各项决策的实施。

2、协调师生关系,充当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学校的很多正确政策是我们处在这个年龄段所无法接受的,比如说晚自习按时熄灯。而有了学生会的检查和督促,同学们会等易于接受,这等于让学生自己接受并遵守自己制定的政策。

3、维护学生权益,服务于广大学生群体。客观来讲,学校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不可避免的会犯错误,甚至由此损害了学生的正当权益。这时就需要学生会出面与学校进行协商沟通,找到双方都满意、能够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的解决方案。而这项职责也是现在大多数学生会所不具有的,大家往往以为自己是一个管理性质的组织,而忘了自己本身的根本职责是需要服务于广大同学。

4、组织各具特色的学生活动,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高中生在学校无疑是最辛苦的,这时候由学生会出面组织几项别开生面的、有意义的学生活动,则充当了“学海无涯”的调味剂。这一点也是我们学生会所做到的最好的一点,但是同时大家也要认识到,如何真正使我们组织的活动让同学们受益,而不是成为学校用来宣传的资本,成为“形象工程”。

(二)如何行使职权

每个学校对于学生会的职权行使应该都或多或少的作了要求,那么除此之外我们还要遵循哪些基本的原则,这是我们要共同探讨的。

1、遵守法律法规,在符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开展工作。相信每个学校学生会或者是学生社团应该都会把国家的法律法规作为自己最根本的行为准则。这并不是所谓的形式主义,而是从最基本处培养我们的法制意识,也有利于学生会及社团的规范化发展。同时,我们也要与学校的大政方针保持总体上的一致,绝对不能成为带动学生逆反情绪的负面力量。

2、以全心全意为同学们服务为宗旨,坚持服务与管理并重。我在上面已经提到,很多学校的学生会下意识的将自己定性为“学生自我管理的自治性组织”,而忘却了学生会存在最大的意义在于服务于广大同学。这种服务不仅体现在组织各种学生活动,而且应该贯彻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在管理的同时体现服务,以提高同学们的人文素养。

3、以促进同学们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努力提高同学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同学们参加学生会无疑是要提高自己的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但是我们不能只提升自己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要通过自身的提高去带动更多同学的提高,使成果由同学们共享。

三、发展学生会的意义

于前几年召开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发展学生自治组织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创新中学生德育建设的重要途径”,这无疑指出了学生会的最大意义所在。下面我就几个重点方面与诸位探讨一下。

1、对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建设性意义。“素质教育”简单的来说就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首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会就很好的承担了这样一个载体的作用。通过学生会各方面工作的开展,不仅提升了学生会成员本身的“德智体美劳”,更由此带动或帮助了全体同学素质的提高,并在此基础上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开展。

2、对于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学生会通过自身工作的开展、组织各种学生活动、为校园建设献言献策等多种方式和途径,一方面增强了自己作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更是促进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为学校的文化创新和风气塑造做出了突出贡献。

3、对于丰富广大同学课余生活的意义。身为高中生我们对于高中的学业负担有着很深的体会,枯燥乏味成为我们的共识。而学生会就可以对这种生活进行调节,通过多种活动、评比的开展,丰富广大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提高同学们的综合实践能力。

4、对于维护学校安定团结、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的意义。我上文提到,学生会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学生会通过对学校各种正当政策的贯彻,缓和了本来有可能发生在校方和学生或者是师生间的矛盾,从而维护了学校的稳定,促进了学校的和谐发展,也为创造良好的教学和学习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

5、对于规范学校管理的意义。学生会通过履行自身的管理职能,帮助学校解决了一些学校不方便直接出面的事情,同时也规范了同学们的行为,帮助同学们提高了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从而提高了人文素养。

第五篇:GG09维修班职权与职责

BZHPM维修班职权与职责编号:GG-09

工程规章工作手册版号/修改状态:B/0

一、维修班职权

1、运行巡视机电设备及楼宇公共设施。

2、全班员工每日工作服从班长统一安排指挥。

3、处理小业主一般性的小维修申请。

4、批准班内机具、材料使用和外借。

5、监督检查机电公司对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

二、维修班职责

确保大厦建筑设施完好、机电设备正常运转,为业主提供安全舒适方便的工作和居住环境。具体如下:

1、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负责监控设备运行,并作好值班记录。

2、每天定时巡视一次各部位机电设备运行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向机电公司报修。

3、对重大突发性故障,立即通知机电设备公司或工程部抢修。

4、热情接受小业主投诉,尽快及时合理解决。

5、认真做好除分包给机电公司以外的公共区域的设备废设施的维修工作。

5、节约材料及电力消耗,做好低耗优质服务,对每月水电费通知单进行审核,并作统计分析后报送分公司财务。

6、制定每月备品备件计划,并上报分公司。

7、按设备实际情况和更好地为小业主服务的需要,提出设备局部改造的合理化建议,报机电设备公司审核并实施。

8、执行公司及分公司工作指示及计划,遵守公司规章制度。

第1页,共1页

下载宪法修正与国家主席职权的变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宪法修正与国家主席职权的变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家居文化与变迁

    《家居文化与变迁》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家居文化与变迁》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第三个话题的教学内容。本课是第二课时,让学......

    传统与变迁读后感

    《中国:传统与变迁》读后感---WHUZPS 《中国:传统与变迁》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哈佛大学终身教授、美国最富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美国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泰斗、头号“中国通......

    环境变迁与中华文明

    气候变迁与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与中国的地理环境演变的历史密切相关 ,近年来 ,对自然环境演变研究和中华文明演变研究的大量科学积累 ,充分显示中国的地理环境及......

    与宪法同行

    与宪法同行 众所周知,法律在我们的脑海中既熟悉,又陌生,它看似遥不可及却又无处不在,1982年12月4日是我国宪法施行的日子也是现在的法定的“宪法日”。 然而为什么要规定“宪法......

    宪法与依法行政

     宪法与依法行政-部分试题  一、单选题(24题)  1、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制的( )。  A、核心内容  B、本质内容  C、价值追求  D、重要使命  答案: A  2、行政处罚的情节之一是......

    宪法与宪政

    一、我国现行宪政下宪法司法化的必要性 所谓宪政,就是依宪法而政治,依宪法而治理。宪政就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政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煤矿班组长的职权与任用

    班组长的职权与任用(一)班组长的主要职责1.安全管理职责 班组长是班组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其安全管理职责主要有: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落实企业各项管......

    依职权行政不作为与公益诉讼

    依职权行政不作为与公益诉讼 [摘要]对依职权行政不作为内涵、构成要件及危害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可以通过公益诉讼追究依职权行政不作为的法律责任。[关键词]依职权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