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公务员队伍存在问题(一)(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4 09:16: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前公务员队伍存在问题(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前公务员队伍存在问题(一)》。

第一篇:当前公务员队伍存在问题(一)

.当前公务员队伍存在问题

(一)1、思想不够解放。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发展的速度和效益。由于体制、机制、地域、区位甚至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我们的干部思想僵化、言行保守,特别是旧的“庸、懒、散”积习难改。表现在思想上,对新事物的刺激兴奋时间短,如拉开的皮筋很容易回位;表现在行动上,明显感到激情不够,活力不足,容易出现疲劳反复;表现在工作中,容易出现小富则满,小满心安,站位不高,浅尝辄止;表现在工作态度上,随性而为,起伏波动较大,不是以法行政,以制而行,因此也就会有忽冷忽热的“环境”,令投资者无所适从。

2、投入真情不够。官民鱼水深情历来是我们作为执政党引以为豪的制胜法宝。然而近年来在相当一部分干部身上出现了看到群众有困难而麻木不仁,有疾苦而无动于衷,有要求而臵若罔闻的现象,甚至有蔓延之势,从机关到乡镇甚至于村两委,其结果严重伤害了群众的感情,引起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甚至导致大量的不稳定因素。

3、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多。抑或由于真情不够,抑或习惯纸上谈兵,抑或离实际生活太远,我们的部分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差,特别是面对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复杂多变的形势,更显黔驴技穷,疲于应付。

4、遇到问题碰硬不够。面对困难,遇到问题,个别干部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特别是当受到阻挠和责难时,更是摇摆不定,结果是小问题郁结成“大隐患”,小团体郁结成大群体,造成难以收拾的被动局面。

5、工作求真务实不够。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满足于一般号召,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的东西,在个别干部中也大行其道。

众所周知,基层公务员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最直接、最密切,大都担负着团结群众、服务群众、建设农村、稳定农村的重任,是引导群众积极发展的先锋队和主力军。其能力建设的优劣不仅影响民心向背、事业兴衰,更从某种程度上促进或制约着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进程。个人认为,加强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更需要提高五种能力,发挥五员作用。

一是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当好为民排忧的服务员。提高基层公务员的公共服务能力,首先要彻底破除公务员的官本位思想,树立一心为民的公仆意识。从思想上、感情上、作风上真正解决好为群众与靠群众的问题,自觉做到时时想群众,事事为群众,处处靠群众,无私奉献,甘当人民的服务员。其次,要真心埋头基层工作,善于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

二是提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当好带民致富的导航员。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基层公务员首先要加强对市场知识的学习,通过学习加深对市场经济特点、规律及发展趋势的认识;其次,要善于结合当地实际,自觉运用市场规律指导农民的生产生活,特别是在围绕单户农民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上,重点搞好信息、技术、资金、销售等全方位的服务。努力实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三是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当好知法守法的示范员。,基层公务员首先要强化学法知法的角色意识。其次,要强化执法为民的服务意识。第三要强化推动普法的责任意识。基层公务员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既要做学法守法的模范,又要做执法普法的模范,这也是衡量基层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的重要因素。

四是提高处理复杂问题能力,当好维护稳定的协调员。当好维护稳定的协调员,一要强化群众利益至上的理念。二要讲究方式方法,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水平。三要准确判断分析,提高应变能力。任何矛盾的产生都是有端倪可查、有规律可寻的。为此,基层公务员要时刻保持敏锐的政治觉悟和洞察力,遇到复杂问题时,要冷静思索,认真把握,积极协调关系,果断采取措施。切实为建设稳定祥和、诚信团结、充满活力的社会环境尽职尽责。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加强基层公务员能力建设,即加强党的核心领导作用,增强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农村经济必将得到长足发展,农民收入、生活质量大幅提高;农村整体面貌、环境得到有善变化,农民素质也将不断提升,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更深入人心,从根本上推动临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于加强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问题的调研报告

中共长宁镇委员会 长宁镇人民政府

(2010年8月3日)

县委组织部:

为进一步加强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根据《关于开展〈加强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问题研究〉课题调研的通知》精神,(博组传[2010]18号)现针对我镇公务员队伍的现状进行调查和思考,在此谈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我镇公务员队伍的基本情况。

我镇公务员编制数 48 人,现有在职公务员 37 人,参照公务员6人,缺编 11 人;学历结构:在职公务员大专以上学历 27人,占 72.97 %,中专以下学历 10 人,占 27.63 %;年龄结构:35岁以下 11 人,占 29.72 %,36-55岁 21 人,占 56.75%,55岁以上 5 人,占 13.51 %。现有领导职数13人,实行交叉任职.二、我镇在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新措施。

我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要求,逐步规范公务员管理。按照公务员不同职位进行分工,对中层干部实行民主推荐、竞争上岗,同时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实行分工负责制,做好责权利相一致。既维护好公务员的权利,又促进与公务员应尽义务相协调,创造性地发挥好公务员的积极性,做到能者上,庸者下的机制。管理上做到考勤与考绩相结合,廉洁与奉公为约束。对缺编的问题,我镇从今年开始参加公务员招考,以解决缺编的问题。

三、公务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

1、缺编现象较严重。县编委核定我镇公务员编制数 人,现在岗 37 人,缺编 11 人,随着退休公务员的增多,这种缺编的趋势仍在继续,一时难以补充到位,除考试录用和调任领导干部乡镇公务员得不到其他途径补充。

2、交流和流动渠道不畅。当前的编制管理工作,在稳定乡镇公务员队伍的同时,也限制了乡镇公务员的合理流动,除领导职位的公务员流动的机会比较多外,一般公务员是极少流动的,而且由镇上调入上级机关的逆向流动比较频繁,上级机关流入乡镇或乡镇之间平行流动极少。

3、工作热情不高。一是在乡镇政府工作和县直机关工作的公务员存在职务晋升方面的不平等,在乡镇政府工作的公务员很难有晋升机会,任科员或副科10多年也难以得到提升,又没有别的出路,从“黑头发”干到“白头发”的现象比较普遍,严重挫伤了工作积极性。二是乡镇政府公务员福利待遇差,工作环境差,直接面对农村基层,经常受累,受气,导致部分公务员不安心基层工作,造成工作效率低下。

4、缺乏科学量化考核标准。对公务员(特别是非领导职位的公务员)现行的考核机制,由于缺乏科学量化的考核标准,对个别素质较低,工作责任心不强,难以胜任工作的公务员,只要没有严重违反工作纪律,难以在称职以下等次评定。考核工作还存在方法落后和准确性、真实性不够等问题。

5、乡镇领导公务员选调频繁流动性大。

一些在乡镇有丰富工作经验,工作能力强,责任心强的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被上级选调,对乡镇来说无疑是一个损失,流动过于频繁,对一个地方公务员队伍发展和稳定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一般干部则极少甚至没交流,既不利公务员的成长,又不利于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6、乡镇公务员培训工作是当前的一项难题。因上级很大程度上只管科级干部的培训,对一般公务员忽略只求工作,不需培训,造成多年来普通公务员无职无训,导致在新形势下“老干部”不懂政策,“新干部”不懂方法,农村工作开展难度大。

四、加强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几点意见和建议。

1、建立合理的公务员交流和流动机制,改变乡镇公务员交流和流动的现有模式。尽量减少上面派员任乡镇领导职务,使长期在乡镇工作的优秀公务员有更多的晋升机会;建立公务员大交流机制,有计划地对乡镇和上级领导进行交流,促进县镇之间、镇镇之间公务员的合理流动,及时更新和充实乡镇公务员队伍,解决乡镇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

2、切实提高乡镇公务员的生活待遇。通过政策调控,缩小乡镇政府公务员和县城工作的公务员收入差距,并与其他非公务员干部在待遇上有所差别。同时,减少摊派性支出,切实提高基层公务员生活水平。

3、加大乡镇公务员培训力度。立足当前,适应农村工作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快以科技、经济、管理、法律等知识为重点的培训,尽快提高乡镇公务员干事创业的能力;选派潜质好的人才进行挂职锻炼或再进修,让终日在基层第一线忙于事务的公务员,有更多的机会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帮助乡镇公务员快速成长。

4、建立绩效机制。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奖惩分明,对一些在某个工作岗位上工作时间长,又没有明显工作实绩的公务员要

及时进行调整交流;对有开拓精神、工作突出的给予重奖或提拔,进一步提高乡镇公务员工作积极性,让乡镇公务员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农民。

公务员队伍心理状态分析

[导读]

公务员队伍中存在的不和谐的心理状态...影响公务员心理状态的的因素是什么...从而产生一种不均衡的非和谐心理状态...究其主要原因,是来自工作、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压力所致。公务员队伍不和谐的心理状态是怎么产生的? 公务员队伍中存在的不和谐的心理状态,都有着一个比较长期的形成过程。平时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由于遇到了种种困难和挫折,会导致产生一些不愉快的情绪。当这些不愉快的情绪还没来得及消除时,新的困难与挫折又导致了新的负性情绪的产生,这些负性心理也就有了一个累加积淀的过程。当这些负性心理累加到一定程度时,往往最终会打破原有的均衡心理结构,从而产生一种不均衡的非和谐心理状态。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导致公务员产生负性情绪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究其主要原因,是来自工作、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压力所致。公务员队伍不和谐的心理状态是怎么产生的?(一)工作压力

公务员所承受的工作压力主要来自发展与责任两方面的压力。第一,发展的压力。发展的压力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事业绩效发展的压力。“在其位谋其政”。多数公务员都普遍存在有如何将“政”谋出色,如何不处在“绩效考核制”、“末位淘汰制”中的末位的心理担忧与压力。二是“自我实现”的发展压力。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个体在后天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实现自身的“内在价值”,达到“自我实现”。在目前还有待进一步改革完善的尚缺乏公平、公正、透明、有序竞争的政治环境下,公务员对“自我实现”的发展心存疑虑,形成了一些不和谐的心理。第二,责任的压力。随着社会对公务员社会角色的要求与期待进一步提高,随着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公务员肩负的工作责任也越来越明确、越来越重大。一旦因疏忽失责而被追究责任,原先几十年的努力可能就会付之东流,尤其是对一些具有不可预见的不确定性突发事件的提防与担忧,更是加重了公务员被追究责任的心理压力。(二)社会压力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交往的压力。由于目前改革过程中政治体制存在的一些不成熟、不健全的缺失,这就使得公务员在繁重工作之外,还要分出很多的时间与精力来处理上下、左右的复杂人际关系,社会负担加重,心理压力加大。二是公务员的社会角色压力。由于公务员在社会公众中所处的突出位置,他们要比一般人更多时间地生活在社会大众的目光监督下,属于自己的隐私生活及进行心理恢复的时间更少,从而也就极易滋生出烦躁、压抑、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影响心理和谐。(三)家庭压力

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公务员不仅要在工作中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在工作时间上也缺少规律性,经常需要加班加点,这就使得公务员不能像一般人那样对家庭、子女予以正常、有序的关注与教育。尤其是那些异地交流的公务员更是如此。因此,公务员在内心深处往往对家庭子女存有一种内疚与歉意。特别是因感情逐渐淡薄导致家庭破裂或子女成长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候,这种内疚与歉意感甚至会成为内心中的一个永远的痛。这种负性情绪会打破一个人心理的原有平衡状态,影响心理和谐。

影响公务员心理状态 的,除了来自工作、社会、家庭等因素外,还来自公务员自身的一些心理因素。不同的人因其智力、能力、情感、意志、性格、气质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不同的个体心理差异,面对同样的压力,有的容易被击垮,消极退缩、沮丧颓废,影响自身的心理和谐;有的则能从容应对,坚定乐观、积极顽强,保持着自身的心理和谐。因此,公务员的不同个体心理差异,也是影响公务员心理和谐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基层公务员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内容摘要:基层公务员人才队伍作为基层政权的核心力量、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力军,担负着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历史使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桥梁纽带作用。如何更好地加强这支队伍建设,让广大基层公务员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充分涌流,让想干事者能干事,会干事者干成事,已成为政府部门研究的重要课题。近期,笔者以重庆市武隆县为重点,对重庆市渝东南部分区县县(区)直单位、乡镇进行了深入调研,形成了如下调研文章,供读者参考。

一、基层公务员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以武隆县为例,通过多年的努力,特别是经过几次机构改革、严格实行凡进必考、大力推行竞争上岗、切实加强培训交流等工作,基层公务员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良好成绩,基层公务员人才队伍整体结构得到明显改观,能力素质得到明显增强。从学历上看,目前全县2014名基层公务员人才队伍中,研究生以上学历的56人,占2.8%;本科生564人,占28%;专科989人,占49.1%;中专208人,占10.3%;高中及以下的197人,占9.8%,学历层次得到了较大提升。从年龄上看,30岁以下的252人,占12.5%;31至35岁的304人,占15.1%;36至40岁的459人,占22.8%;41至45岁的354人,占17.6%;46至50岁的379人,占18.8%;51岁以上的266人,占13.2%,属于基本合理的范围,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公开考录,机关新进了一批综合素养较高的年轻公务员,对改善基层公务员人才队伍整体能力素质状况产生了积极影响。

二、基层公务员人才队伍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感到,当前基层公务员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也还存在许多突出问题,许多地方和部门都还存在着整体行政能力不强、水平不高、效能不优等问题,值得引进高度重视。一是专业素养与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据抽样统计,目前乡镇机关公务员中熟悉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村经济管理的仅为39%,在县直单位中专业对口的不到30%,在县直专业部门班子成员中非专业人员普遍达到30%至50%。在许多基层机关单位中,人员数量不少,但真正能干事的人十分缺乏,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基层公务员人才队伍专业素养不高问题比较严重。用非所学,干非所长的现象普遍存在,许多外行大量充斥在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部门中。

二是发展能力与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在县乡两级,掌握现代经济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工程项目建设、外贸、金融、旅游、环保和各类法律法规知识,懂经济、会管理的复合型行政管理人才极度匮乏。目前,基层公务员不缺乏发展的意识,但缺乏发展经济的能力和本领。有的思想滞后,抓不到发展机遇,有的方法不对,盲目蛮干,造成了巨大损失。

三是行政水平与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一方面,依法行政的意识还不够强。随着我国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增强,基层公务员人才队伍依法行政能力已相对滞后。另一方面,基层公务员处理突发事件、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偏低。由于改革开放和各种改革利益关系的调整,各类群体性、突发性事件不断出现,面对复杂局面,有的公务员不去认识、不懂分析、不会处理,片面地、孤立地看待和处理复杂局面,经常把问题上交,把问题扩大化,从而导致“到县、赴市、上京”的上访事件时有发生。

四是精神状态与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官多兵少矛盾突出。近些年来,在基层两级公务员人才队伍中领导职数过度膨胀,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官”、“兵”结构倒置现象。以武隆为例,目前,在县一层次的1053名公务员中,科员及以下职务人员191人,仅占18%,在乡一层次的627名公务员中,科员及以下22人,仅占3.5%。在许多县直单位甚至已经出现了班子成员比一般公务员多几倍的现象。骨干力量过度流失。

三、加强基层公务员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1.建立健全选用激励机制,增强能力导向。在基层公务员的选拔任用上,要坚持以能力为标准,牢固树立“能力为本”的用人导向,变注重“政治素质”向“政治素质”与“能力素质”并重转变。一要建立严格的公务员招录机制。严把“进口关”,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依据机关工作的实际需要,从社会上招考录用急需的各类合格人才,在源头上确保公务员的高素质,使得公务员增量的上升与质量的上升同步。二是建立定期转岗的流动机制。要加强基层公务员转岗交流工作。除科级领导干部实行定期轮岗外,还应规定一般公务员在某一岗位工作满一定年限必须转岗,以岗位的变化带动公务员求学的积极性,多职位的锻炼,不仅可以提升公务员的全面素质,而且使机关内部保持一种有序的活力。加强基层公务员在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转任力度,实行一般公务员和单位的双向选择,增加外在压力。三要进一步健全竞争择优的选用机制。加大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工作力度。四要疏通公务员“下”的渠道,健全公务员汰劣机制。实行基层公务员任期制、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制度。坚决调整那些缺乏履行岗位职责能力、实绩平平、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公务员,以能力用人,能者上、平者让、劣者下,促进基层公务员能力建设,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开辟通道。

2.切实加大学习培训力度,促进能力提升。要建立鼓励学习机制和强迫学习机制。立足于公务员完善现有素质的需要,针对公务员自身的素质、经历的明显缺陷,进行“补课型”锻炼。对长期在机关工作的公务员,安排其下基层锻炼;对有基层工作经验,但缺乏在综合部门工作经验的公务员,安排到上一级机关锻炼;对长期从事单一工作的公务员进行轮岗锻炼。立足于对公务员增长某一方面特殊才干的需要,为其安排更能发挥特长的岗位和环境,进行“扬长型”锻炼,使其特处更特、长处更长。立足于公务员担当重任的需要,把基层公务员放到顺境、逆境中交替工作,特别是要通过选派公务员到矛盾多、困难大、条件差的地方去工作,进行“考验型”锻炼,提高其组织领导和应变能力。立足于把公务员培养成复合型人才的需要,采取跨行业、跨地区轮岗交流等形式,将公务员放在业务、环境陌生的地方和单位工作,进行“轮岗型”锻炼,使其成为“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

3.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强化能力激励。建立绩效挂钩的薪酬机制,强调基层公务员内部工作绩效的不同,同职级不同岗位间工作难度、责任的差别等,逐步将工作量的大小、工作难度的高低、工作质量的优劣等因素引入收益分配。要尽快制订和落实工资制度向基层主要领导倾斜的相关政策。对连续在基层工作达一定年限的,可以高定工资级别档次等。对长期在基层工作,成绩比较突出的同志,还可以考虑设立相应的基层工作津贴,鼓励优秀人才扎根基层工作。

4.探索完善考核考评制度,加强能力考核。要按照分类指导、科学合理、易于考核、便于操作的原则,建立健全适用于基层公务员能力建设的考评机制,促进能力建设的落实。首先,要构建能力考核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基本能力、岗位能力和绩效能力等三个方面。第二,要制定能力评价标准。按照基本能力、岗位能力和绩效能力三个层次,分别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确定具体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要考虑基层公务员能力建设的相关因素,如公众对基层公务员能力的认知和认同程度、能力建设的效率与成本、实际工作效果。要注重从人的能力到注重体制的能力的转变,通过切实科学有效的制度建设,来提高制度的执行能力,并通过制度来塑造和提高基层公务员的能力。第三,要建立能力评定机制。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类别,在继续运用和完善传统的公务员岗位责任制考核、公务员年度考核等方法的同时,借鉴现代管理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建立科学有效的能力考核评价和认定工作机制,促进公务员能力的提高。

行政机关公务员队伍统计分析报告

公务员队伍作为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和组织经济建设的重任,其素质状况直接反映党和政府的形象,直接影响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决定着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效率。通过公务员年度统计数据,我们对全市行政机关公务员队伍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一、公务员队伍基本情况

截止2010年底,全市各级行政机关公务员总数为4218人。其中市直机关公务员总数为1994人,占公务员队伍总数的47.27%;县(区)直机关公务员总数为1668人,占公务员队伍总数的39.54%;乡(镇)机关公务员总数为556人,占公务员队伍总数的13.18%。

与上一年相比较,2010年全市行政机关新增公务员266人,其中:新录用公务员154人,占新增人数的57.89%;从国有企事业单位调任44人,占新增人数的16.54%;国有企事业单位整建制转入63人,占新增人数的23.68%;从外省市调入4人;军转干部1人。从新增人数看,50%以上来自于面向社会公开考录。2010年离开公务员队伍187人,其中退休138人,死亡11人,开除6人,调到国有企事业单位9人,调到外省市23人。2010年净增加公务员79人,公务员队伍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一)中共党员和“女、少、非”公务员数量情况 全市行政机关公务员队伍中,中共党员3388人,占公务员队伍总数的80.32%,比上年增加28人;女性公务员769人,占公务员队伍总数的18.23%,比上年增加31人;少数民族公务员332人,占公务员队伍总数的7.87%,比上年减少5人;非党公务员830人,占公务员队伍总数的19.68%,比上年增加51人。

(二)学历层次分布情况

全市行政机关公务员队伍中,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180人,比上年增加32人,占公务员队伍总数的4.26%;大学本科学历的1937人,比上年增加109人,占公务员队伍总数的45.92%,其中具有学士学位的113人;大专学历的1334人,比上年减少8人,占公务员队伍总数的31.63%;中专及以下学历的767人,比上年减少64人,占公务员队伍总数的18.18%。

(三)年龄结构分布情况

全市行政机关公务员队伍中,35岁及以下的828人,比上年增加23人,占公务员队伍总数的19.63%;36岁至40岁的662人,比上年增加34人,占公务员队伍总数的15.69%;41岁至45岁为757人,比上年增加27人,占公务员队伍总数的17.95%;46岁至50岁的公务员队伍总数的754人,比上年增加72人,占公务员队伍总数的17.88%;51岁至54岁的614人,比上年减少127人,占公务员队伍总数的14.56%;55岁及以上的603人,比上年增加40人,占公务员队伍总数的14.30%。

(四)职务层次分布情况

全市行政机关公务员队伍中,县处级以上公务员246人,占公务员队伍总数的5.83%;乡科级公务员1293人,占公务员队伍总数的30.65%;科(办)员(含公安警员职务序列人员)2679人,占公务员队伍总数的63.51%。

以上数据显示,我市行政机关公务员队伍状况不断改善,本科以上学历、45岁以下人员分别占公务员队伍总数的50%以上,文化程度明显提高,年龄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学历、年龄结构,公务员队伍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尽管公务员队伍的结构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面对新的形势,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年龄结构宏观大体合理,微观不够平衡。目前,就全市行政机关公务员队伍来说,干部年龄结构较为合理,实现了老、中、青的合理搭配,但具体到微观,存在着不平衡的现象。以乡镇公务员队伍为例,截止2010年底,全市乡镇机关公务员总数为556人。其中:35岁及以下的52人,占总数的9.35%;36岁至40岁的76人,占总数的13.67%;41岁至45岁的87人,占总数的15.65%;46岁至50岁的124人,占总数的22.3%;51岁至54岁的113人,占公务员队伍总数的20.32%;55岁及以上的104人,占总数的18.71%。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市乡镇机关公务员队伍年龄结构偏大,年轻干部偏少,老龄化趋势严重。

二是职务层次相对较低,晋升空间有限。

以县(区)直机关为例,截止2010年底,全市县(区)直行政机关现有公务员1668人。其中:副科级以上人员546人,占总数的32.73%;科(办)员1122,占总数的67.27%。由于机构规格、职数的限制,大部分公务员职业空间较窄,升职机会较少。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

三是工作岗位单一,流动性差。从统计数据上看,2010年,全市行政机关交流人数仅有230人,占公务员总数的5.45%,这其中包括本机关内部转任,交流到其他机关以及挂职锻炼等。由此可见,公务员的流动性差,大部分人在同一部门工作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直至退休,导致工作缺乏创新意识。

三、几点建议

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与时俱进的公务员队伍,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严把“入口”,不断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把好公务员队伍的“入口”关,是优化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几年来,我们坚持了“凡进必考”的公务员考录制度,公务员的队伍结构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今后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对公务员准入的每一条渠道都严格把关,确保能够真正向公务员队伍不断补充优秀成分。在制定公务员招考计划时,要全面调查摸清公务员队伍结构和各部门需求情况,根据急需情况确定拟考录的职位。在资格审查环节,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基本条件和具体资格进行审查,确保录用人员符合职位要求。对于新录用人员在试用期间要加强培养、严格考核,使其充分发挥年轻干部的活力和作用,进而实现公务员队伍的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二是强化培训,提升公务员队伍的素质和能力。目前,我市的公务员队伍学历结构虽然较为合理,高学历层次公务员达到一定比例,但公务员队伍的综合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以应对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在新的形势下,要根据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部署,按照公务员法要求,切实抓好公务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和更新知识培训,不断提升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三是健全机制,不断完善竞争上岗和公开选调制度。继续推行竞争上岗制度,择优任用中层干部。打破公务员职务晋升中的“论资排辈”现象,克服在任用干部上的不良行为。大力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报考基层公务员职位,切实解决基层公务员短缺问题。继续做好在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选调生等在农村工作的人员中考录乡镇机关公务员的工作,优化基层公务员队伍的结构。继续做好市直机关部门公务员公开选调工作,不断探索完善公开选调机制,使干部队伍在微观层面上梯次更加合理。

四是畅通“出口”,提升公务员队伍活力。公务员长期在一个岗位上工作,很容易滋生厌烦心理,导致工作缺乏激情、效率降低、缺少创新甚至滋生腐败。要通过转任、交流、挂职锻炼等多种途径对公务员进行交流,从而激发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要不断完善公务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机制,建立起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选人用人机制,进而调动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现实思考

要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率,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很关键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健全公务员队伍建设,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本文主要分析当前我国公务员队伍建设的现状,针对其存在问题提出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现实思考。

一、公务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

1993年4月国务院通过并颁布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并于同年10月起施行,这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初步形成。此后,全国各地自上而下逐步开始建立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在实践方面,从中央国家机关开始,各级政府先后在“三定”的基础上进行了职位设臵,制定了职位说明书,并通过考试、考核等方式对原政府工作人员进行了身份过渡;各地陆续进行了考试录用的试点、推行工作,到今天已经基本确立了录用主任科员以下的非领导职务“凡进必考”的原则;各地区、各部门针对自身的情况对考核、培训、工资等其它制度环节进行了试点。在立法方面先后颁布了12个全国性的有关单项法规,覆盖了公务员制度的职位分类、录用、考核、职务任免、奖励、辞职辞退、申诉控告、培训、职务升降、回避、职位轮换等绝大部分环节。应该说,国家公务员制度已经在我国初步确立起来,为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做出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是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与新时期、新任务的要求还有差距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我国急需一大批掌握现代经济管理、专业技术等复合型行政管理人才,去支撑和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由于历史的原因,特别是十年“文革”使许多公务员没有机会进入高等学府深造,造成其学历偏低,当改革开放的大潮汹涌而至的时候,一些有水平、有能力的干部似乎因不具备高学历、高文凭而遭淘汰,虽然,经过推行公务员制度,大部分干部过渡公务员并进行相应的学习、培训,但大部分为参加工作后脱产、半脱产的进修学历,理论基础不够扎实,学习内容不够系统,整体素质偏低,造成目前全国公务员队伍专业结构单一,懂经济、会管理的公务员相对缺乏。据统计,全国550万公务员从学历上看,虽然专科以上学历占47%。但随着我国加入WTO,公务员队伍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公务员队伍素质与高素质专业化的标准,与WTO对公务员的能力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公,与当前改革开放和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还有差距。一是在知识素质和结构上,适应时代发展所需要的市场经济、法律、公共管理、外语、计算机和科技知识等比较欠缺,知识结构不合理。2002年国家人事部与国家行政学院联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关于国家公务员任职培训需求的调研活动。在调查中,江苏等省对公务员掌握相关知识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其中,属于“评价较好类”的包括政策知识、公文知识、政治理论知识等;属于“评价一般类”的包括经济知识、业务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属于“评价较差类”的包括外语知识、科技知识、计算机知识、管理知识。这一评价尽管也是相对的,但应当说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他反映了我国现行公务员队伍知识素质上存在着严重不足。二是在能力素质和结构上,远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知识与能力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知识素质和结构上存在的严重不足,导致了决策、组织、依法行政和创新等核心能力不强。仅以依法行政能力为例,依法行政是现代行政的主要标志,依法行政能力是公务员能够有效地依法约束本人及其下属行政行为和运用法治手段提高行政效能的本领。应该说,具备依法行政能力至关重要,但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着大量行政违法、行政不当、不善于运用法治手段等现象,行政诉讼和行政赔偿事件时有发生。据湖北省调查,2002年受理的行政案件中,撤销或部分撤销行政处理行为以及变更行政行为的占一审结案的比例竟高达55.9%。这一现状的存在是与公务员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息息相关的[1]。以武汉市为例,武汉市现有公务员40700名,从知识素质来看,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仅有870人,占2.14%;大学本科学历的7673人,占18.85%;大专学历的18844人,占46.3%;中专、高中及以下学历的13312人,占32.71%。其中,有近50%的公务员是在任职后取得大专和本科学历的。从年龄结构来看,30岁以下的公务员9098人,占22.35%;31~50岁的公务员25558人,占62.80%;51~54的公务员3217人,占7.9%;55岁以上的公务员2827人,占6.95%[2]。所以,提高公务员素质,优化公务员结构是必须着力解决的紧迫任务。

(二)公务员制度存在层面障碍,影响公务员队伍建设 自党的十三大和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建设我国公务员制度后,经党的十四大和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要求尽快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到党的十五大和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继续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已经经历了一个初步建立的历史过程。在推行和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进程中我国取得了不少成绩,包括公务员权利和义务的确立,强化了公务员的法律意识和依法行政理念;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的实施,从根本上改变了干部管理的大一统模式,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公务员考试录用的实行,一改传统的调动模式,严格了人员的入门质量;公务员交流制度的推行锻炼了公务员队伍,提高了适应各种岗位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公务员行为的规范和回避制度,制约了公共行政权力的运作和增强了公务员的公共责任,减少了公务活动中的腐败问题;公务员的辞职和辞退制度的贯彻,形成了双向互动,平等对话的退出机制等等。同时必须看到,我国公务员制度,在运行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对公务员的能力建设尚未有充分认识是关键问题。具体性制度障碍包括以下四方面:、职位分类制度不能显现能力且职位设臵单一狭窄,违背了人才成长规律,限制了公务员的个性发展。我国的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一方面借鉴西方职位分类制度的优点,另一方面又吸收我国传统品位制的长处。其主要内容集中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设臵职务。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领导职务包括各级政府的领导职务和各级政府机关部门的领导职务,分别为10个职务;非领导职务从办事员到巡视员分别为8个职务。二是设臵级别。国家公务员共分为15级,最高级为一级,最低为十五级,对应从总理到办事员的12个职务,由于我国公务员的待遇与职级紧密相关,只有职务获得提升,待遇才能获得相应改善。据有关人员统计,全国副处长以上的领导职务的公务员仅占公务员总数的7.7%,加上助理调研员以上的非领导职务人员也未超过8%,它说明尚有90%以上的公务员为科级和科级以下。可见,公务员施展自身能力的空间太小,其价值实现的途径单一而艰辛。如果身处县乡一级政府,即便是再有水平和能力,也可能因空间环境的限制终身为科员以下公务员。

2、考核制度缺乏系统性和程序性,指标体系缺少量化,考核评价主体单一和考核等次太少,使考核失去权威。考核是公务员任用与奖惩的基础,在整个公务员制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现行法规中的一些规定由于缺乏严密性、科学性,使得这一制度的效力大大下降。(1)考核内容过于抽象和划一,标准过于笼统。尽管《国家公务员考核暂行规定》对其作过较为详尽的阐释,但普遍没有针对组织及职位特征建立具体的考核指标,由于各部门、各职位之间工作性质、工作特点差异大,部门之间、被考核者之间缺乏可比性,考核者往往无所适从;(2)等次少。三个等次,优秀占10%~15%,不称职者没有比例要求,其余的85%以上均为称职。这种称职的大平台现象,混淆了公务员行为的差别,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风气,加上标准的模糊,使优秀、不称职人员的确定较难。从而在现实中出现了“优秀”者“轮流坐桩”,其余皆为“合格”的现象;(3)考核人的选择没有针对不同的组织、职位区别对待,除了少数高级领导职务“必要时,可以进行民主评议或民意测验”外,一律采用了“上级+同事+自我”的模式,同时法规对于三类考核主体考核结果的相对重要性没有作出明确规定,从而出现了领导不力、以群众测评为结果甚至以个人小结为结果的现象;(4)考核方法较为单一,绝大多数采用的都是“写评语”的方法,这是一种定性的、主观性随意性较强的一种方法,很难保证考核的客观性。从目前看,考核没能真正达到激励的效果,形式主义和好人主义盛行,无法从公务员的能力上给予科学、客观和公正地评价。

3、传统的公务员培训根植于计划经济土壤,计划经济的国家包办,高度集中统一的方式,使公务员的培训渐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暴露出许多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地方。在培训观念上,培训成为国家政府“要我学”的硬性要求,公务员没有“ 我要学”的积极主动性;在培训机制上,完全的行政化运作,基本上由国家直接管理和控制,忽视了公务员的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挫伤了公务员的培训积极性,使培训成了应付差事,培训失去内在动力;在培训内容上,贴近改革开放和政府工作实际,贴近党和政府中心工作,贴近新时代需求的培训内容不充分,使得教、学、用相脱节;在培训方式上,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教材课堂为主,培训方式创新不足。

4、考试的公开平等竞争性及其信度与效度直接影响到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目前,我国已经确立了录用主任科员以下的非领导职位“凡进必考”的原则,《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对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考试原则、录用的程序、考试的内容与方法等也作了明确规定,在此基础上全国各地都陆续进行了若干次面向社会、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及专业军官的录用考试。从实践的效果来看,由于各种原因考试的竞争性及考试的信度和效度方面都还存在一些问题:公务员考试中的来源主要指报考者的数量、类别、质量能否形成充分的竞争,能否保证到位者的质量。据报道,近年来公务员报考者与计划录用者之间的平均比例达20:1,少数特殊职位甚至高达60:

1、70:1。说明了公务员具有较高的职业威望。但是机械的数量并不一定与质量成正比。由于尚未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开放型的人才流动机制,使人才选拔的空间仍然十分狭小。首先,更大范围内的优秀人才没有参与到竞争的行列。调查发现,除针对应届毕业生的招考外,近年来的报考者中绝大多数是毕业生、原单位效益不好或在原单位不甚如意的人员以及无职无业哪里有考试就往哪跑的“职业考试者”。而更多的真正优秀、适合在政府中工作的人员由于具有安定的职业,没有参与进来;其次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更多的人才无法进入视野。如有些省市规定农民只能报考乡镇的国家公务员职位,小城市的不能报考大城市的,地方的不能报考中央的。再比如所有地区都不允许中小学教师报考,其公平性暂且不谈,也影响了录用人员的质量,因为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在农村是知识层次最高、最整齐的群体。同时,由于目前的公务员考试大多数不是“资格考试”,而是“职位考试”,这也限制了人才选拔的空间。

(三)公务员队伍作风建设还需加强

我国公务员管理受传统文化和行为习惯浸润已久,公务员队伍作风建设存在很多问题。在现实中,往往“公共服务中服务提供者居于主导地位”,而作为主人的公民则只能被动地接受,公务员作为公民的“公仆”成了一种理念价值的虚构,被现存关系所扭曲,其结果是不负责任和官僚主义盛行;权力过于集中,上层发号施令,下级依令而行,行政行为在多大程度上具有有效性,取决于支持这种行为的权力的大小。其结果必然是权力拜物教盛行;缺乏成本——收益观念,往往通过机构调整和人员裁减方式去追求政府效率,始终无法摆脱低效率的怪圈,公务员队伍作风建设还需加强:一是思想不够解放,观念落后。主要表现在少数公务员开拓创新不足,小进则满、安于现状、畏难怕难思想严重,敬业精神不强,一定程度影响投资环境的改善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二是“外面热,里面冷”,公务员自身缺乏危机意识。当前,公务员招考竞争十分激烈,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有的公务员却明显缺乏危机意识,缺乏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感。三是主动服务意识不强。少数部门、单位受利益驱动,过分强调部门和单位的权力,却忽视了义务。在工作中重管理轻服务,只管理不服务,一定程度存在着服务不到位、管理错位等问题。

二、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公务员队伍是党的执政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素质状况直接影响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决定着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复杂,能不能顶住发达国家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始终掌握国际经济竞争和政治斗争的主动权;能不能在国内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中,解决好前进道路上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严峻考验。公务员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执行者,在政府职能运行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公务员队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党的执政水平,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直接反映党和政府的形象。进入新世纪,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才能带领群众发展先进生产力,促进先进文化的繁荣,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化成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对于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才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的人才问题更加突出。发达国家和地区利用各种手段吸引我国人才,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结构调整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加倚重于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们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努力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关键时期。公务员队伍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行政管理人才,是重要的人才资源,是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组织者,是各项事业的骨干,在政府职能运行中,担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规划、组织,指挥和贯彻执行的重要责任,在改革发展稳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担负着培养人才、开发人才的重任。因此,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在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职能将发生重要转变,由单纯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公务员必须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以行政审批为主的政府管理方式,学习并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经济的方法,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水平。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既定目标,关键在于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的公务员队伍。

(三)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是提高自身战斗力的迫切需要

总的看,我国公务员队伍是一支有战斗力的、党和人民信赖的队伍。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民群众对政府的工作还有一些不满意的地方,公务员队伍中道德失范、为政不廉、作风不实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特别是有些公务员宗旨观念淡薄,不能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有的精神萎靡,工作疲沓,作风漂浮,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因此,抓好公务员队伍建设,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增强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四)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是促进人事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的需要

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要求我国公务员制度引进了科学的职位分类,把政府机构的干部从大一统的干部队伍中分离出来,以利于干部结构的调整和政府机构干部素质的提高。依法管理干部,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核心要求。通过建立一整套人事管理法规,在公务员的录用、晋升、工资、辞退等各个环节都依法管理,这么做既能促使公务员严格履行职责又能保障公务员的合法权益, 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三、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公务员队伍的建设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关系到党的形象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把公务员队伍建设成一支党性强、素质高、作风硬、结构合理、高效、廉洁的队伍,按照十六大及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综合治理,标本兼治,完善进人、选人、用人的各项措施,从实际出发,当前应当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健全公务员制度运行机制,确保公务员素质 为了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适应加入WTO后对公务员素质的要求,必须建立健全竞争激励机制为重点的公务员制度运行机制。

1、健全竞争激励机制,完善录用、任用和工资制度。一是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考试录用制度。继续坚持“凡进必考”制度,加强执法检查和公务员规范化管理,严格执行调任条件、标准、程序,防止“考不进来调进来”的现象发生。建议进一步完善公务员考录办法,创新考试组织方式,完善考试录用制度,创造公平竞争的用人环境,通过考试录用,把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选拔到公务员队伍中来,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提高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要实行分类、分等、分级的考试办法,以满足不同职位的需要;要改革考试内容,由重视文化知识转变为重视素质和能力,同时增加口试的比重,便于考查应试者的实际操作能力;要考虑到加入WTO后将对公务员的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对公务员录用标准做出新的战略部署,即根据“入世”后环境臵换的变化,现有的某些职位可能不复存在,将被新的职位所取代,这就要求公务员必须具备开拓能力、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今后录用公务员必须按这三个标准取舍,尽可能录用三种条件都具备的人员。此外,国务院部委和省级机关公务员的录用应采取基层在职公务员通过竞争考核的途径录用,并放宽农村考试条件,让更多人参加竞争。二是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任用制度,推行公务员合同聘任制。《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国家公务员职务实行委任制,部分职务实行聘用制”。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全员合同聘用制的成功实践和国外公务员合同化趋势表明,公务员合同聘任制是值得探索的举措。当前,对部分操作性、辅助性、技术性或其他适宜的职位实行聘用制已势在必行。从长远看,除由人大选举产生的政府部门领导人员外,其他也都应实行合同聘用制。通过聘任制的实施,可以避免“终身制”,促进公务员身份职业化和人员的能进能出。完善竞争上岗制度,公务员职务升迁应主要是通过考绩与内部竞争考试实现,这无疑有利于调动各级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且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凸现了公务员制度应有的内涵。为此,应加大竞争上岗力度,建立法定的竞争规则,实现竞争上岗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要改变竞争上岗仅限于政府机关内设机构中层领导职位的做法,扩大其适用范围,除法律法规规定应予以选任的岗位外,实行全员竞争上岗。破除逐级晋升原则的限制,建立“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机制。引进竞争性考试的方法,并将其与业绩考核结合起来,定期业绩考核的优秀者即自动取得了晋升的权利,再通过竞争性考试选拔确定晋升对象。改进选拔的方式,变“单向”选拔为“双向”选拔。应把评估晋升对象的实际工作能力及潜在能力放在重要的地位。选拔名单确定后应实行公示,征询群众意见,以便得到群众的认可。三是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工资制度。要通过对相同机构和同等级别实行报酬差异的原则,打破“大锅饭”和平均主义,使公务员更注重自己的能力发挥与责任感;要改进工资外收入的奖金制度,建立绩效工资,绩效工资应以任务的客观数据以及每个人的工作义务和效率为依据。实际上,这种针对成绩引进更大比例报酬成份的做法已开始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各行政部门推行。我们应在汲取别人长处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开发一种更好的职位和能力管理模式以及对个人事业进行更好跟踪的方式来完善这一方法。对政府部门急需而市场竞争激烈、价位高的少数特殊专业人才,应有相应的政策措施。四是改进和完善国家公务员考核办法。本着“于人激励、于法严格、于事简便”的原则,对国家公务员“德、能、勤”三方面实行定性评价,对“绩”的评价标准,按照树立正确的业绩观要求,探索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把个人工作业绩的民主考核与单位的业绩结合起来,把本单位的评价与工作服务对象的评议结合起来,量化个人工作业绩考核指标,从而建立起绩效考核和服务对象评议相结合的公务员考核制度,最终以考核成绩决定考核等次,改变“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等级”的现象,确保年度考核工作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

2、完善更新机制。一是完善公务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机制,认真抓好公务员职务升降的动态管理。要把公务员考核结果与公务员奖励、惩戒、工资、职务升降、辞退等环节挂钩,对第一年考核不称职的公务员实施告诫谈话制度;对连续两年不称职的公务员,按规定予以降职或免职;严格执行公务员辞职、辞退有关规定,畅通出口。认真贯彻《国家公务员职务升降暂行规定》,通过转任、交流、挂职、待岗培训、提前离岗、带薪领办、创办企业或产业开发等多种途径对现职工作的公务员进行调整,建立起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选人用人机制,努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二是建立任期制。目前我国仅对政府组成人员实行任期制,其他各职级公务员尚未实行任期制,因此应扩大任期制的实施范围。当前部分地方采取的“最高任职年限”的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以考虑在完善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和推广。三是可以推行年阶退休制。其基本做法是:按不同职级划分不同的退职年龄,一个人如果达到了本职级的退职年龄而未晋升到上一级,便必须退职。职级越低,退职年龄限度越低。这种更新制度目前在世界各国军队中都普遍实行,他有利于保证公务员队伍的年龄结构,控制公务员队伍规模,实现公务员的能进能出。

3、建立和完善廉政约束机制。一是出台公务员监督与管理法规,制订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二是健全监督体系。加强执法监督,对公务员管理中出现的违规行为和不规范问题坚持予以纠正,对有法不依的行为严肃查处,维护公务员制度的严肃性。三是扩大公务员管理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把直接关系公务员切身利益的管理,如考核、职务升降、奖惩等,做到制度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提高公务员管理的民主程度和公正性。(二)以提升公务员整体素质、提高政府行政效能为目标,大力加强公务员能力建设

紧紧围绕地方政府的中心工作,以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为核心,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公务员,用现代科学知识充实公务员,用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教育公务员,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

1、着力提高公务员六个方面的能力。一是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面对日新月异的新事物,新思潮,公务员要善于从政治上判断形势、居安思危,是非分明,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面前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并勇于同不良风气做斗争;要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正确把握时代发展要求,科学判断形势,善于从政治上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特别是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要做到理论上成熟、思想上清醒、政治上坚定,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是非分明,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国务院保持高度一致。二是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在新形势下,提高公务员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依法行政能力,克服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知法犯法、执法违法现象,公务员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依法管理各项行政事务。三是提高调查研究能力。“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我们党行事之基,成事之道,立事之本。广大公务员必须经常深入基层、了解实际情况,讲真话、写实情,卓有成效地运用各种方法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四是提高创新能力,强化创新意识,不为旧的观念、框框所束缚,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以敢于开拓的精神,以科学的思维方式,创造性的执行国家方针、政策。五是提高学习能力,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努力学习、善于学习,掌握科学的方法,做到学以致用,学以立德,学以增智,更好地履职公务员职责。六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牢固树立宗旨观念和服务意识,诚实为民,守信立政。增强责任心,对工作认真负责。充分认识做好群众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努力提高宣传教育群众、组织引领群众的本领;乐于接受群众监督,积极采纳群众正确建议,勇于接受群众批评。增强行政成本意识,善于运用现代公共行政方法和技能,注重提高工作效率。

2、完善公务员培训制度,积极推进公务员能力培训。西方国家高度重视公务员培训,在社会迅猛发展,知识以几何级增长,知识更新加快的背景下,确立终身教育观念。许多国家把公务员培训当作开发智力资源的“ 战略任务 ”这对我国也有所借鉴。在内容上,把经济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和政府行政工作中的重点、热点问题作为公务员培训的内容,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在方式上,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多搞短期强化培训,积极开展网络教育和远程教育,推进公务员培训信息化建设,将业余自学,老师讲授,小组讨论,情景模拟,个案分析和实地考察结合起来,把学习理论和政策研究与交流经验结合起来;在培训机构上,扩大公务员培训机构,吸收利用高等院校的资源,避免行政学院和党校培训人力有限,体系单一的局面。同时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分级建立公务员学习培训档案,建立培训考试考核制度,把公务员的培训经历、学习表现和培训考试考核结果作为公务员考核、任职、晋升职务的依据之一。总之,要按照公务员职业发展方向和素质要求,根据不同层次和不同职位的特点,制定各级公务员培训标准,不断加大培训工作力度积极推进全方位能力培训。

(三)以考核激励机制和开展争创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活动,推动公务员队伍的作风建设

我们党和政府的性质决定了国家公职人员是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和政府的根本宗旨。我国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执政为民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这就决定了政府所做的一切必须是也只能是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服务,政府的服务最终要依据人民是否满意这个尺度来衡量。政府服务要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真正的好处,主要看人民对政府和公务人员的工作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这是对政府工作人员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服务的最具权威性和决定性的价值判断。要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机关”活动,大力加强公务员队伍作风建设。对公务员进一步开展行为规范教育,强化公务员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本着事业衡量干部、干部推动事业的原则,加大考核工作力度,突出业绩考核,注重对考核结果的使用,激励广大公务员想事业、干事业、努力干成事业的决心和干劲,进一步激活公务员潜能,不断创新,创造让公众满意的成果。继续深入开展“争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活动,以先进人物的典型示范作用带动公务员作风转变,树立公务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引导广大公务员勤政务实、廉洁奉公,切实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同时,要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不断改进和完善政务公开制度,逐步建立健全一套公开、透明的行政权力运行机制。加强经常性的党风廉政教育,充分运用典型案例,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切实增强公务员拒腐防变能力。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守廉洁自律各项规章制度,标本兼治,惩防并举,做到自警自律,廉洁从政,勤奋敬业。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纠正精神不振、办事拖拉、相互推诿、敷衍塞责等不良作风以及吃、拿、卡、要等各种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公务员队伍建设情况汇报

根据市人社局《关于开展〈公务员法〉颁布实施五周年学习宣传活动的通知》要求,结合学习宣传活动安排,我街道于9月5日—9日,对照《公务员法》及配套政策法规,认真研究分析了我街道公务员管理工作和公务员队伍建设情况,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领导重视、成立机构

公务员法是我国五十多年来干部人事管理第一部总章程性质的法律,贯彻实施好公务员法是人事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此项工作我街道高度重视,始终把学习公务员法和公务员法实施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全市公务员法实施工作统一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抓好贯彻落实。为加强公务员法实施工作的领导,我街道成立以党工委书记徐丰贵任组长,其他领导成员任副组长,人事干部任成员的《公务员法》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党政办。

二、实施公务员法工作指导思想

公务员法实施工作,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认真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的有关规定,严格依法办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稳步实施。以贯彻实施公务员法为契机,按照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要求,以思想建设为基础,以能力建设为重点,努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以培训公务员精神为主题,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打造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公务员队伍,加快推进我街道更好更快的发展,为建设“富裕和谐新皂角”做出积极的贡献。

三、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积极做好公务员法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学习和大力宣传好公务员法是贯彻实施好公务员法的前提和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街道按照全市统一部署,结合自身实际,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把全体公务员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公务员法的精神上来,切实增强学习好公务员法的责任感和自觉性,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学习宣传,深刻领会颁布实施公务员法立法背景、重要意义和精神实质,积极做好公务员法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1、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做好公务员法宣传工作 《公务员法》颁布以来,全体公务员对公务员法的制定和出台十分关注,迫切希望了解公务员法的立法背景、精神实质和实施步骤,为此我街道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积极做好公务员法宣传工作。宣传工作紧紧围绕宣传重点,对当前普遍关注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些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认真做好释疑解惑工作,如公务员的范围、分类管理、工资福利、非领导职务与职级的设定、奖惩、辞职辞退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活动,帮助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公务员法基本知识。在宣传工作中,准确把握政策,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对把握不准的问题及时请示报告,通过宣传,引导干部职工了解和把握公务员法的精神实质和基本内容,为公务员法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环境和舆论氛围。

2、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做好公务员法学习培训工作 按照市人社局要求,我街道对公务员法学习培训工作做出了具体安排部署,切实抓好落实,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二篇:浅议当前法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浅议当前法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黄高钰 发布时间:2009-11-24 16:58:10

【摘要】:

在当今的法治社会里,法律至上的观念已为公众所接受,有任何纠纷,大家都希望可以通过法律的途径来解决。法官作为居中裁判者,代表着公平和正义。法官的所作所为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生命、财产、自由等基本权利。所以,法官应该是高素质、高知识、高地位,且受人尊重敬仰的人才。然而,在法官队伍中仍然存在有一些法官素质低下、无扎实的法律知识的现象,这严重威胁着国家法治进程的建设和当事人的根本利益。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法官人才队伍刻不容缓。

【关键词】: 法官队伍建设 法官 高素质

法官,是国家与法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今社会,法官作为一种法律职业,在裁判纠纷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且被视为正义的化身。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推行,人们的法治意识逐渐提高,法院受理的案件数量不断增多,案件的难度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些都需要相当数量的高素质法官来审理。缺少了法官,法院的审判工作将陷于停滞。所以,素质高、业务精、责任强的法官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法制建设的保证。

一、我国法官队伍的现状及问题

就目前的形势而言,我国法官队伍的现状存在着两大问题:

(一)法官人员不足,且流失严重

2005年两会期间,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万鄂湘透露一个数字:近年我国共流失法官16000人。16000人,这相当于160多个基层法院的全部法官编制(一个基层法院的在编人员通常都在百人左右,而这其中的法官人数通常在百人以下),假设这些流失的法官在地域上相对集中,结果将是160多个基层法院人去楼空,160多个地方的基层国家审判机关将停止运作。由此可见,法官人才的缺失,容易导致案件的积压,促使大部分的案件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不利于人民法院更有效的审理案件,不利于国家法治建设的发展,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对社会造成了消极的影响。法官流失问题显得严峻而棘手。

(二)法官缺乏职业化

所谓“法律职业”,是指经过专门的法律训练,具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思维,以及高尚的法律职业道德的人才能从事的职业。实际上,我国有一部分法官还未达到法官的职业化标准。在上面所涉及的法官人员流失严重,是造成法官缺乏职业化的原因之一。由于人手紧缺,在某些基层法院就易出现非法官办案的情况。法官是一个操作性、技术性以及专业化都要求极高的职业。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活跃的法律思维,是法官必不可少的,而这些都需要经过专业的训练以及长时间的司法实践才能够达到的,不是一般的法院工作人员能做到的。让非法官办案无疑会造成办案不公,上诉案件增多,浪费了诉讼资源,使上一级法院也增加了负担。

法官缺乏职业化的第二原因,就是我国法官选任制度的不足。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等法律较发达的西方国家,对法官的上任条件都有十分严格的限制,以及对其身份的资格审查。可是在我国,法官的上任条件比较容易,只要能通过全国统一的司法考试,拥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就可以。由此可见,我国法官的选任制度有待完善。

二、法官队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法官人才队伍素质欠佳,有多方面的原因,着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官”缺乏吸引力

“法官”作为一个职业,其本身所特有的一些性质导致了法官职业缺乏吸引力。

1、法官的工作任务繁重,心理承受量大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都通过法律来解决纠纷,这本来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可是对于法官来讲,这是让人身心疲惫的任务。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引发了很多非传统的法律问题,新类型的案件难度越来越高,根本找不到合适的法律法规作为审判依据来判案;另一方面,案件多,人数少,每个法官的案件都呈上升趋势。有的法官一星期开庭3-5次,有的法官开庭6-10次,还有一些法官一星期内竟开庭达数10次以上。这些快节奏、高负荷的工作压力严重影响了法官的身心健康。很多法官为了减压,能够过上轻松一点的生活,往往都会选择离职或者提前退休。而这些离职或提前退休的法官通常是具备了丰富的工作经验的骨干法官。同时,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应届法学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基层工作的问题,而转而选择律师或其他的高薪行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法官人才的短缺,从而影响到法官职业的发展。

2、法官的工作待遇欠佳

不管是法官的独立性地位,还是经济收入,都是欠佳的。在地位上,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受行政干涉司法的影响较大,虽然法律明文规定了法官审理案件不受其他人或组织的干涉,具有相对独立性,但是实际上,法院没有独立的经费开支,其财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当地的政府部门,在任职晋升的空间上,也没有多大的发展,与政府及其他行政机关人员相比,法官的社会地位较低。法官的经济收入普遍偏低,远不及其他一般公务员的收入。这容易导致要么做个贪官,要么不做法官的极端。

3、人身危险性大

对于相当一部分法官而言,辛勤付出后等待他们的不是善报,而是恶报。法官审理的案件通常会涉及到当事人的生命、财产、自由以及名誉问题,当一方当事人不满意法官的判决时,认为法官审案不公,就会运用侮辱、诽谤,甚至暴力行为等向法官实施报复。在法官承受了工作压力大,收入低的同时,还要成天担心自己及家人的人身安全,这无疑加重了法官的心理承受压力。根据职能部门的统计显示,近五年来某法院法官被侵权、受伤害的事件成上升趋势,尤其是以喝农药、跳楼等死伤或老弱病残、上访告状、恶意投诉等相威胁的“冷暴力”现象不断增多,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4、社会压力大

从法官职业的外部环境分析,法官的工作得不到客观、公正的认可。作为一名法官,不仅要面对高压的工作,还要应对公众的压力。公众惯常的道德评价标准常常与法律所规定的相冲突,法官审理案件遵循的是法律至上的原则,而不可能屈服于社会的舆论压力。所以,法官的判案经常会引起公众的误解,其矛头直指法官。

(二)法官的法律专业技能不足

作为一名法官,应当具备充分的法律知识,这样不仅有利于个案的公正审理,更有利于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但是,我国的一些法官在专业知识上还存在许多问题。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长期以来政治与法律不分,并且法律被视为政治的附属物,出现了非法律专业人才经过短期培训后出任法官的情况。1952年,董必武亲自写信给各大行政区的负责人,主张将失业工人和残疾军人充实到各级法院。他写道:“可否从这批失业工人中吸收一批适合人,……既可解决一部分失业工人的问题,又加强了法院的组织,……目前全国革命残废军人有学员约六万余人,其中大多数是轻残疾军人……可以考虑抽调一些适宜于做法院工作的轻残废学员(只要清白,愿做司法工作)加以短期培养训练,充实法院机构。这样,既解决了法院缺乏骨干的问题,又为轻残废军人开辟了参加国家建设的道路,对他们将是个大的鼓舞。试问,没有经过长期且专业的法律知识训练和法律思维的培养,怎么能胜任法官这种专业化要求极高的职务呢?没有法律的专业技能,如何公正判案,推进法治建设呢?除了要求法官掌握专业的法律知识外,还要求法官有充分的判案经验,从而应变游弋于法律边缘的案件,以维护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再者,法学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在现实生活中,案件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法官不仅精通法律,还要求法官尽可能的扩宽自身的知识,了解相关的经济、医学、政治等方面的知识,使法官成为一名以法学专业技能为主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无论是法官队伍还是专业审判庭的人员构成,基本上是属于单一业务性人才,他们对各种信息选择、分析、判断的能力较弱,难以适应日趋复杂的各类案件的审判工作。

(三)法官自身缺乏职业道德,从而影响法官人才队伍的建设

所谓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从事各种职业的过程中,所遵循的道德标准和伦理规范。法官职业道德,就是指法官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所遵循的道德标准和伦理规范。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第七条规定:“法官应当……审理案件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秉公办案,不得徇私枉法;清正廉明,忠于职守,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保守国家秘密和审判工作秘密。”法官的职业道德最重要的体现就是“保持中立”,不能偏袒任何一方。法官即为正义的化身。正义被喻为“一蒙眼女性,白袍,金冠。手提一秤,置膝上,左手举一剑,倚束棒。束棒缠一条蛇,脚下挂一只狗,案头放权杖一支,书籍若干及骷髅一个。白袍,象征道德无瑕,刚正不阿;蒙眼,因为司法纯靠理智,不靠误人的感官印象;……秤,比喻裁量公平,在正义面前,从皆得所值,不多不少;剑,表示制裁严厉,决不姑息……蛇与狗,分别代表仇恨与友情,两者都不许影响裁判。”

正义是法官追求的永恒的终极目标。但是,法官要想真正的做到正义,却很难。我国的刑事司法审判中,在“惩罚犯罪、保障人权”的价值目标中,更侧重于“惩罚犯罪”;再者,我国的刑事诉讼结构属于线性结构,即一方是作为整体的国家司法机关,包括检察院与法院,另一方为被告人,从而使被告人的地位受到压制,权利受到限制;最后,我国采取的是法官职权主义,法官在审案的整个过程中,具有主动性。而且我国实行“复印件主义”的起诉方式,法官在开庭之前就能通过检察院所提交的证据复印件了解案件情况,容易形成不利于被告人的心证。所以,在刑事诉讼中,法官会不自觉的影响了“公平”审案,损害被告人的权利。在民事诉讼中,正义的缺失体现在腐败问题上,法官的职业道德受到了很大的挑战与威胁。在行政诉讼中,被告一般是国家的行政机关,而法院的日常经费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当地的政府部门,所以,会有意识的偏于政府部门。上述现象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法官的职业道德,也影响了我国法官人才队伍的质量。

(四)法官任职程序的缺陷

1、法官任职条件偏低

对法官任职条件的规定,有利于提高法官人才队伍的质量。当今西方各国,都对法官担任的条件提出了明确的规定,并且要求很高。例如,在德国,法官资格须经两次考试及格才能取得。参加第一次考试的,须在大学修习法学至少三年半,其中至少须有四个学期在同一大学研习法律。在第一次考试与第二次考试之间应当经过两年的实习。在法国,通过大学法律专业考试获得法学学士学位,使不如职业法官队伍的最基本专业资格条件。要成为职业法官,还必须参加国立法官学院的职业培训并通过考试。进行为期24个月的专业培训,包括在该法官学院的正式学习和在警察局、律师事务所、监狱以及在巴黎的司法部这些部门中实习,接受细致的指导以深化具体的法律知识。在日本,要当上法官必须经过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要通过全国统一的司法考试,在接受两年的司法研修培训,毕业考试合格了,才能被任命为助理法官;第二阶段是担任助理法官、检察官、律师或者司法行政人员、又或者大学教授、副教授三年以上的,才能任命为简易裁判法官,而这是较初级的法官,要担任高级法官任职条件更加严格。在美国,大多数法官都是从比较优秀的律师中挑选的,而要想成为律师,必须有法学学位,且要通过严格的司法考试。英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国家的法官任职条件甚为严格,年过五十岁才当上法官的不足为奇。

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第九条规定:“高等院校法律专业本科毕业或者高等院校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具有法律专业知识,从事法律工作满二年,其中担任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应当从事法律工作满三年;获得法律专业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或者非法律专业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具有法律专业知识,从事法律工作满一年,其中担任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应当从事法律工作满二年。”可见,我国对法官的任职条件偏低,远远不及西方国家那么严格,建设法官人才队伍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改革。

2、法官任职期间的考核不严 我国法官人才队伍应当是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要达到此标准,仅仅对法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进行训练外,还应该在法官的任职期间进行多方面的考核工作。过去,大多数法院在选调干部时,按照上级的统一安排和要求,严格履行了选调程序,如公开条件、对象、报名、考试、面试、体检、政审和张榜录取等,整个过程都是比较严格的。但基于各种原因,有些法院忽略了考核这道环节,存在“以政审代替考核”的现象。

三、完善我国法官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改善法官工作的内部环境,提高职业的吸引力

1、改善法官工作的内部环境,主要是指法官的工作待遇问题。我国法官的工资普遍偏低且地位不高,甚至不如一般公务员的待遇。法官的工作量大,一定要落实好法官的职业保障问题。在国外,法官的地位高,并且工资待遇好,这就是所谓的“高薪养廉”,即把法官的薪水水平大幅度提高,高于其他职务的薪水,从而使得法官这个职业受人尊敬。面对如此丰厚条件的职位,腐败自然也就减少了。因此,我国应该实行地方司法财政独立,以确立法院的自主性,保障法官的崇高地位;再者,适当的增加法官薪水,提供医疗保险与住房公积金等社会保障,使法官的物质生活条件有所提高。

2、提升法官工作的外部环境

法官的安全保障与社会压力都属于法官工作的外部环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保障法官权利的若干规定》明确规定,要保障法官的人身、财产和住所安全。要真正使法官权益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应该对法官及其家人的资料进行保密,不随便向他人公开;法院应建立来访登记制度,来访者须出示身份证方可进入法院的办公大楼;在审理重大案件时,审判人员可依据实际情况向相关机关申请本人及其家人的保护。

除此之外,公众在监督法官工作的同时,应该减轻对法官的社会压力。凡是关系到社会的一些较重大的事件,新闻媒体总会给予较多的关注,甚至会影响到法官的判断力。案件一旦被媒体公开,法官会承受更大的公众压力。法官与公众的媒介是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当媒体的报道人在描述一个案件时,应该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来阐述,而不能过多的夹杂个人的感情,否则会误导公众对案件的判断,进而影响法官的判断力与名声。法官在审理案件时,有自己的法律思维,也许判案结果会与公众所期望的结果截然不同,这时,就需要媒体站在公正的角度上报道案件,减少公众对法官施加的压力。

(二)加强法官的法律综合知识教育

法官,首先要熟练地掌握法律专业技能。法律专业技能,主要包括法律识别技能(包括对法律规则的识别和对案件事实、证据的识别的技能)、法律解释技能(对法律文本的意思进行理解和说明的技能)、法律推理机能(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法律前提例如法律实施或法律规范、法律原则、判例等法律资料,推出某种法律结论的技能)、证据操作技能(包括调查证据、审查认定证据和运用证据等相互关联的几项技能)、法律程序技能(法律程序的组织、展开和运用的技能)、法律论辩技能(法官、律师等在职业活动中,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职业语言和思维,根据案件事实进行论证、辩驳以说服相对方的技能)、法律文本制作技能(法律职业者制作裁判文书、代理词、辩护词、诉状及其他各类法律文书的技能)、驾驭运用法律资源的技能(查找和运用所需法律资料、信息的技能等)。

其次,法官还要了解与法律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例如,在一起医疗纠纷中,法官应该了解案件中所涉及医学方面的相关术语;在重大的经济纠纷中,法官应该了解会计、审计等一系列的经济活动。但是,法官不是圣人,不可能完全了解这些知识,所以,法院应该对法官进行分类培训,让法官掌握一门除法律外的其他学科知识。只有这样,法官才会从根本上节约资源,提高审案效率,最大限度维护正义。

(三)培养法官的职业道德,提升法官的人格魅力

法官肩负着保护国家利益与公众利益的重担,法官是否清廉,是否依法办事,直接关系着国家的权威、国家与社会的利益。因而,法院在加强法官综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培养法官的职业道德。

首先,各级法院应当一手抓知识,一手抓道德,把培养高尚品格摆在重要的位置上。让法官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正义使命感,有义务本着自己的良心,最大限度的实现纠纷合法且合理的解决。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做出有损法官尊严和形象的行为。在工作中,要灌输一种集体荣誉感。法院应当时常开设有关道德建设的讲座,使法官之间能够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互相监督,形成和谐正义的氛围。

其次,要完善法官的完善惩戒制度。职业道德的培养不仅仅只在于说服、感化、教育等引导,还要通过惩戒制度来维持。当说服、教育对某些人不起作用时,强制性的惩戒措施就会起到抑制、威慑的作用。

最后,健全对法官的监督体系。监督分为内监督与外监督。内监督是指法院根据其内部环境制定一部章程,从而约束法官的违法行为。比如,天津市法院实行约法三章:其一,不准在家里接待所办案件的当事人,也不准接待受当事人委托的任何人,违者以徇私舞弊论处。其二,不准向来人透露合议庭研究案件的情况,违者以泄露国家机密论处。其三,不准接受当事人的任何馈赠或委托当事人办个人私事,违者以贪污受贿论处。外部监督主要来自于国家机关与社会公众的监督。在保障所涉案件的国家机密与隐私外,应定期公开,包括审理的流程。

(四)完善法官的任职制度

在德国,对法官的任职和日常管理工作由各州和联邦司法部承担;在英国,设有大法官办公室,对法官进行任职和管理;在美国,联邦法官或大法官候选人都是由总统提名并提交参议院来任命的。我国《法官法》规定,我国的法官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这种方式存在一些弊端,应适当进行调整、改革。

首先,国家应提高担任法官的条件。如前所述,德国、英国、美国等国家对法官的选任条件较高,我国应当借鉴他国的模式,适当的提高担任法官的条件。例如,现在我国规定法官要具备大学本科的素质,我国可以把专业限定为必须是法学本科以上学历才可以,这样可以保障刚上任的法官的法学理论功底比较深厚;在实践的基础上,可以把实习时间适当延长为两到三年,这样可以保障法官在在正式办案前能积累一定的经验。

其次,应该严格法官任职的程序。法官的任职,法院除了公开招聘职务条件、公开选拔进程外,还应该尽可能的从高等院校的法学教师中或者从优秀的律师中选任法官;上级人民法院的法官应从下级人民法院的优秀法官中选任,使法官始终保持法律优秀者的地位和意识。有必要一年对法官进行一次综合性考核(知识、技能、品德),促进优胜劣汰,提升法官的总体水平。

最后,完善选任机构。我们认为,为了确保法官个人独立和法院审判独立,突出法官在依法治国中的重要地位,避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的干扰,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的首席法官(院长)应由国家主席提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2/3以上的票数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和各高级人民法院的法官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提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各中级、基层人民法院法官由各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提名,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

综上所述,我国法官的人才队伍素质有待提高,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付出很多努力的进程,更是一个中国法治化建设的体现。这些都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法院的创造改革,最重要的是要得到法官的支持与谅解。

第三篇:当前本单位队伍建设中存在哪些突出问题

当前本单位队伍建设中存在哪些突出问题,如何贯彻整风精神抓好整改

一、当前本单位队伍建设中存在哪些突出问题

多年来,山西省公安厅党委、厅政治部、消防总队非常重视消防部队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工程,为推进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在新的形势下,消防部队遂行任务日趋多样化,特别是新修订的消防法赋予了消防部队防火、灭火、应急救援“三位一体”法定职责的大背景下,随着消防部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干部队伍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结构、成分的不断更新,消防部队整体队伍履职能力参差不齐、职业化水平不高、编配不尽合理、人才培养、选任、保留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日趋凸显,已成为制约消防部队人才队伍建设和部队全面建设的一大“瓶颈”。

(一)少数干部综合素质不强,业务素质亟待提高。一是个别干部受编配制约,履职经历单一,走上主官岗位后,有的作为基层党委(支部)一班人的“班长”,对党务知识不熟悉,缺乏做党委、支部工作的基本功:有的管理能力弱,不以身作则,不以情带兵,方法简单,在官兵中没有威信;有的政工干部不会做思想工作,不会上政治课;有的军事干部军事素质不过硬,组织指挥能力、业务技能不强:有的防火干部不熟悉消防监督业务和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执法能力弱。同时,干部轮训、轮岗机制体制的不完善,致使主业型干部多、复合型干部少的问题较为突出,譬如搞战训的不懂政工、搞后勤的不懂防火,等等。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一卜分缺乏。二是随着地方院校毕业生有计划地接收到部队,且招收的规模和数量逐年加大,使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得到了极火的改善,为加强消防部队人才队伍建设注入了全新的生机和活力,已成为推动消防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我们也看到,个别人学生到部队后,吃苦精神不强,适应环境能力弱,受不了部队纪律约束,耐不住寂寞,守不住清贫,讲条件,论待遇,相互攀比,不愿意或不安心工作;有的不能与官兵打成一片,缺乏对士兵的感情,军事业务素质较差,管理能力弱;有的未能把所学专业与消防工作实践很好的结合起来,欠缺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持续动力,难以成长为本岗位的行家里手和领军人物。

(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消防部队实行干部行政职务、技术职务“双任”以来,技术干部数量迅速增加。但专业技术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学术技术整体水平不高,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 “专家型”人才缺乏等“瓶颈”问题依然存在。从技术人才使用上看,不同程度的存在所学专业与具体从事工作不对口,专业分布不合理,有些专业“供大于“求”。从专业结构上看,专业技术干部部队伍整体数量多,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占据鳌头”,中级专业技术人才“量少质弱”,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风毛麟角”。

(三)培养和保留专业人才的机制不完善,特殊专业人才大量缺乏的问题比较突出,直接影响消防队伍的战斗力,难以应对形势任务的新挑战。新的形势下,消防队伍既要承担传统的防火和灭火救援职能,还将承担以抢救生命为主的各种重大灾害事故、重大社会突发事件的处置,将遇到诸多全新问题,面临全新考验,必须大力提高消防部队职业化建设水平从目前现状来看,这方面的差距还较大。

二、如何贯彻整风精神抓好整改

(一)坚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有力武器,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整改落实,要保持严肃认真的态度和求真务实的作风,把党员干部在学习教育活动中激发出来的工作热情和进取精神转化为做好消防工作的强大动力。

(二)组织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每个党员都要参加所在党组织的专题民主生活会,对党员进行民主评议。对长期不发挥作用甚至起负面作用的党员,要严肃教育、限期改正,对经教育仍无转变的,要按照党章和党内有关规定作出组织处理。

(三)着力抓好问题整改。把整改落实贯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对查摆出的“四风”问题不等不拖、立行立改,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四)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大力开展安全防事故教育,夯实官兵居安思危思想基础;加强队伍管理,规范队伍建设;以构建社会“防火墙”工程为重点,不断提高社会单位“四个能力”水平;严格消防监督执法,加大消防宣传,提高服务职能;加强后勤管理,完善保障机制。

第四篇:当前基层派出所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基层派出所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自“二十公”会议以来,加强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已逐步成为我们公安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证。随着公安部在全国公安机关掀起了为期三年的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的“三基”工程建设活动的不断深入,基层基础工作在得到进一步加强的同时,基层队伍正规化、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性也越来越为各界所重视,当前就转型期间基层队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谈自己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存在的问题

(一)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与基层有限的警力资源矛盾进一步增强了基层民警的身心压力。长期以来,公安机关一直奉行着“忠诚、勇敢、廉明、奉献”的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这从职业道德教育的角度来看,当然值得提倡,也很有成效;但我们必须同时也要承认警察首先是一个正常的自然人,他有着正常人同样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欲望及承受极限,然而过分地虚化了警察的形象和过大地夸张了警察的职能,只能使公安机关陷于盲于侍从和疲于应付的尴尬局面。目前,对于基层派出所来讲,公安机关对社会的承诺一定要尽力兑现,上级各部门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各有侧重不能偏废,再加上民警自己本职工作任务可谓应接不暇。民警长期面临着高强度、高要求、高危险的工作压力,下达的工作任务不完成,怕上级倒查;弄虚作假完成考核指标,又怕出问题受处理,身心长期受到抑制,工作疲于应付;虽然各级公安机关都在为基层减负运筹谋划,但仍难扭转基层派出所面临的现有的工作局面。

(二)过于理想的期望值,与正在不断完善的从优待警制度间的矛盾影响了民警工作积极性的发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安工作条件的不断改善,民警的价值观、期望值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上,随着我市公务员阳光工资制度的实行,警察的工资待遇也随之又了明显的提高,但仍有部分同志认为从事高强度、高风险职业的警察工资待遇在工改中没有得到体现;政治上,近几年来我市公安机关一贯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工作原则,在评先评优、选拔任用等制度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和完善,然而仍有部分同志认为在评先评优、选拔任用和晋升晋职等工作上,所适用和依据的条件要求变动较为频繁,使原有 “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延续上大大打了折扣;生活上,社会压力、家庭困难以及个人工作中问题一时难以解决时,容易导致对自己失去信心,对工作失去热情,进而转变为怨天尤人、自暴自弃等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公安队伍的稳定和民警工作积极性的发挥。

(三)绩效考核效果运用的淡化,严重制约了基层派出所队伍规范化建设发展进程。随着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不断深化,基层派出所依据市公安局民警岗位工作规范和民警岗位绩效考核标准,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了本单位的民警工作手册和民警绩效考评细则,进而从规范民警日常工作行为,明确工作任务和要求,严格检查验收等方面进一步强化了队伍的规范化管理;然而随着市局对分局,分局对所队绩效考核力度加大同时,基层所队对民警绩效考核,随着基层绩效考核效果运用的长期淡化而淡化,民警参与绩效考核的意识在减退,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逐渐减弱;基层单位领导对绩效考核的日常管理也日趋放松,甚至有的只走走过场,将精力全部集中到完成硬性指标上,短时间内看上去硬性指标完成的不错;然而长此以往不仅严重影响到基层实战能力的提高,同时还将很大程度上制约队伍规范化建设的发展进程。

二、对策措施

(一)从机制上减负。建议上级部门要充分发挥信息指挥中心或综合科的作用,将其真正作为我们指挥一线作战的中枢核心,转变各部门各自为政和基层所队多头汇报的混乱局面,由各部门与指挥中心一道将所要开展的工作和任务进行汇总,研究分析,再统一进行有序的安排布臵;同时也及时将下属各单位的工作信息归类向各部门进行通报,除有特除要求外。这样既能使工作布臵更趋于合理、科学,又能有效地避免了工作安排上冲突和重复劳动;同时又能有效地降低了警力资源成本的浪费。

(二)从职能上减负。人民警察法明确规定人民警察的工作职责、任务和要求,然而因受传统的观念、社会的默认和人为因素等诸多情况的影响,致使现实生活中警察职责定位过于模糊,工作职能无限的扩展;并直接导致非警务活动的不断增多,超越职权以外的工作行为屡见不鲜,有时甚至到了无所适从地步。长期下去,不仅疏远了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又严重影响到公安机关的自身形象;但我想随着公安工作正规化建设的不断深化,人民警察工作职能上的进一步规范应该是指日可待。

(三)从心理上减负。当前社会现象错综复杂,公安工作急难险重,压力较大,加之公安民警的工作及身心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致使许多基层民警有力不从心的感觉,这直接影响到民警的精神状态、自身形象和工作效果,加大民警心理咨询和思想减负,关心民警疾苦,适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和体育锻炼,加强交流与疏导,进步缓解民警的工作压力,开阔心胸,自觉养成豁达、乐观、开朗的性格,不断增强民警的心理承受力和自信心;同时又要转变工作观念,不能将“压力”和“动力”之间划为等号,避免一味地强调高压效应。

(四)强化思想引导。要将优良传统教育与剖析身边的典型事例结合起来,要将理论学习与我们日常具体工作结合起来,引导大家培养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的求实作风,在不断学习实践工作中提高自身理论业务素质,增强是非辨别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要提倡“以人为本,亲情待警”工作理念,以真情换真心,及时肯定民警的工作,帮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激发广大民警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积极工作的热情,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导效能。

(五)规范用人机制。近几年来,芜湖市公安局相应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制度,尤其是人事制度的贯彻与实施,使一大批年富力强的年轻同志走上了领导岗位,给我市公安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了大量的人才资源,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也进一步激发了广大民警求学上进,积极进取的工作热情,有效地推动了各项公安工作的顺利开展;然而时至尽日面对个别人的一些非议和曲解,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选用原则,进一步优化、规范用人体制,仍是我们正确把握人事制度改革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

(六)严格考评制度。随着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不断完善的今天,绩效考核这根杠杆已广泛渗透和贯穿于我们基层公安工作的方方面面,小到民警的一言一行,大到各项工作任务的细化,抓住了它,就抓住了基层管理工作的主线;但同时它又是一项极为烦琐、细致、长期性的工作,如果不很好的坚持就会形同虚设。当前,我们只有进一步严格考核制度,不断的细化、规范考核细则制定,合理、科学的拟定考核项目和考核指标,加强日常考核考评工作的检查验收,才能使绩效考评工作更趋于科学、合理、公正、及时,才能真正反映民警的实际工作情况。

(七)加大效果运用。俗话说,“不看结果,看疗效”;然而我们绩效考评工作,它不仅能如实反映考核工作的全过程,也就是我们日常管理工作中人员的表现情况;更重要的是绩效考评效果能综合反映每个民警在一段时间内工作、学习等各方面状况,它的广泛运用能进一步加强基层队伍的规范化管理,充分激发和保护了基层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增强评优评先、提拔任用、奖励晋升等工作的公正性、合理性;同时还能为单位信息、人员效能、规范管理和工作研判提供有效的数据资料,为队伍正规化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第五篇:当前基层部队士官队伍存在的问题及

当前基层部队士官队伍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的思考

严福平

公安消防部队昆明消防指挥学校三大队二中队云南昆明650208

摘要:笔者通过在实习期间走访了实习支队的一些基层中队和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掌握了当前在一些基层部队士官队伍中存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依据一些基层部队在士官管理中的成功经验和具体做法,通过综合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士官队伍存在问题对策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兵服役条例》的重新颁布和实施,我军新的士官制度正式进行了。改革士官制度是贯彻质量建军,科技强军方针,增强打赢未来高科技战争能力的迫切需要;是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增强军队吸引力和凝聚力的迫切需要;是建立健全竞争激励机制,增强士官队伍建设活力的迫切需要。士官作为部队中的“兵头将尾”素有“军中之母”之称,作为联系官与兵的“纽带”;作为部队战斗力的基础;作为基层稳定的中坚和建设的基石,是部队全面建设的一支强大动力。如何运用好这支强大队伍为基层部队建设积极作贡献是基层部队管理的重点与难点。然而由于士官制度改革的时间不长,制度尚不完善,基层单位对士官的管理缺乏科学性,部分士官对自身的要求不严,思想态度不端正,致使士官队伍中存在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骨干作用不强;思想消极;工作、训练热情不高;顶撞领导,不服从管理;乱搞“驻地恋”;服役态度不端正,思想波动大;盲目攀比,消费奢侈;条令意识淡薄,自我约束能力差。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基层部队的管理工作带来了重重阻碍,成为部队全面建设的绊脚石。针对上述问题,使我对基层士官管理工作产生了一些思考。

1、当前士官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1.1骨干作用不强,组训、管理能力较弱

根据调查发现:在当前部分基层消防中队的士官队伍骨干作用发挥不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部分士官文化程度偏低,专业不过硬,自身所具备的能力和专业技术满足不了本职工作的需要,对高科技知识缺乏理解能力,对新装备、新器材性能一知半解,操作和运用不熟练,平时不善于给自己“充电”,安于现状。二是缺乏管理能力和组训能力,组训时理论讲解不透、不深、不细,组训方法不灵活、死板,教学质量不高,效果不明显,有些士官依赖思想强,离开了干部跟班,就不能独立完成组训任务。还有些士官管理能力弱、不善管、不会管,大部分士官管自己可以,但管他人的能力偏低,尽管经过了预提班长培训和士官集中培训,但经验仍不多。三是素质单一,会训练的不会管理和做思想工作,懂技术、懂业务的不会组训。四是部分士官说的比做的多,干工作没有实际行动,沾轻怕重,好逸恶劳,对上级交待的工作任务完成不坚决、不果断、报告团泥带水。

1.2思想消极,工作、训练热情不高

在某些基层中队,部分士官因社会环境和个人原因往往在平时容易产生消极情绪,致使工作热情不高,精神萎靡不振,工作出工不出力,消极怠工。特别是在2个阶段比较明显,第一个阶段是士官服役期满的最后一年,第二个阶段是放长假之后,中队开展正常操课训练的前后几天。另外在以下几个方面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是遭到上级批评和处分。二是评功、评奖没有如愿以偿。三是失恋。四是家庭纠纷。五是内部关系处理不好。笔者对实习支队的几个单位的40多名士官调查之后也证实了上述的结果。

1.3顶撞领导,不服从管理

目前,在基层中队普遍出现了士官比干部军龄大的现象。他们大多度过各种培训或当过班长,阅历多、见识广,对战士情况熟、对业务精、从而感到与基层干部相比差不了多少,有的还觉得比干部强。专业士官接受非专业士官的领导,认为是外行领导内行,心理不服气,年龄大的士官接爱年龄小的干部管理有的是“老班长”接受“新兵”干部的管理。有的士官与干部是同龄兵的老乡。这些士官认为“新兵”管“老兵”或同龄兵觉得面子上过不去。故意给干部出难题,不配合工作和管理,对批评不予理采,唱反调。

1.4寻找精神寄托,乱搞“驻地恋”

在基层部队,一些士官没有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再加上对部队单调的生活感到空虚,恣意寻找精神寄托,与驻地女青年乱交朋友,他们经常于部队的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不顾,私自外出,违反规定使用手机,和社会青年发生打架斗殴的事件,甚至更严重的与女青年发生不正当的性行为而引发**,闹得不可收拾,严重影响了警民的关系,增加了部队管理的难度,即给部队带来了负面影响,也给士官带来心灵的创伤和心理的障碍。

1.5服役态度不端正,思想波动大

新的士官制度使士官由原来的“一改定终身”变为分期选取,士官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初期士官相比中级士官思想更加活跃。一是来自落后地区和农村藉的士官,大多把选取士官当作跳出家门谋出路的一种途径,对分期选取思想顾虑较大,担心进不了中期,对自将来发展缺乏信心。二是少数来自城镇的士官把选取士官作为考学、提升和短期内避免就业安置难的最佳选择。三是已进入中级的士官,考虑去留的个人问题多,思想容易不滑。四是多数非专业技术岗位的士官,因岗位编制限制服完第一、二期后都要复员,不能象专业技术士官可以升中级。特别是在士官总数最多的建制班长,原则上服役完第二期就要复员,思想波动大,对部队建设影响大。

1.6盲目攀比,消费奢侈

在一些基层部队的士官当中,不是提倡勤俭节约的作风,而是追求盲目攀比,崇拜金钱主义和享乐主义。随着现代化经济的高速增长,部队生活条件的改善,士官工资待遇的提高,士官的工资少则六七百、多则上千元,士官花钱也大手大脚有甚讲阔气。据调查统计有65%的士官佩有手机,穿名牌服饰、买高级化妆品、抽高档香烟,衣服自己懒得洗,拿去外面干洗。“现代时尚”已成为他们的“专利”,盲目追求朝代潮流,相互攀比,造成畸开消费的倾向,养成“超前”、“超支”消费的习惯。

1.7条令意识淡薄,自我约束能力差

基层部队士官大部分都兵龄长,对部队情况熟悉,有的长期与领导或干部接触,礼节礼貌随意性比较突出。大会、小会不加强学习,会上姿态不端正,坐没坐样、站没站像,更有甚者竟然在领导面前翘起“二朗腿”;有的士官进入领导的办公室不打报告,就像进入自己的宿舍一样随便;有的士官仪容不整,长发飘飘,手插裤袋,边走路边吸烟,有的士官利用工作之便或休假时间涉足“灯红酒绿”场所;有的士官在正常的操课训练中,装病打报告出列等现象,笔者屡见不鲜。

2、问题剖析

2.1士官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江苏总队曾对士官队伍文化程度进行调查,全省的2043名士官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30%、高中文化程度占50%、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占20%,其绝大部分是普过函授取得的。云南总队也曾对全省793名士官进行过调查,其中大专以上文化占4.5%、高中初中和中专文化占30%、初中以下文化占65.5%,在30%具备高中初中和中专文化的士官中职高占大多数。并且在全国其他总队也都存在这种现状。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在基层部队的士官队伍中,普遍存在文化程度偏低的现象,加之一些基层部队在选取士官时,只注意某项专业技术,往往忽略文化素质这一方面。在士官进期转换中,又缺乏规范的培训和教育,所以导致了士官的文化素质不能得到提高,造成恶性循环,使士官在管理、工作中不能得心应手。

2.2进取精神不强

部分士官选改动机的功利性比较强,献身消防事业的观念淡薄,少数士官选改后,有“船到码头车到站”、“干得再好也捧不上铁饭碗”的思想,敬业精神衰退,工作分心走神,消极应付,有的是“顺其自然”、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对自己的目标、方向茫然一片,必然会在前进的道路上“迷失方向”,出现不知所措的现象。

2.3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共同条令和《士官管理规定》对各期各职各类士官应履行的职责?责权如何分配?其地位和作用是什么?没有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有些基层部队也没有根据规定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而制定出详细的管理办法,所以普遍存在了士兵、士官管理手段上千篇一律、同等对待。士官在部队的时间都比较长,对部队情况和环境都比较熟悉,加之一些基层部队管理方法单一,使部分士官很容易就在制度上钻了空子,出现了管理上的漏洞现象。

2.4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均收入的不断增长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社会中出现了一些追求高档享受、消费奢侈,以及办事情走后门的不良现象。消防部队大部分都驻扎在城市,与地方接触比较多,一些士官接触到地方形形色色的人之后,由于不能把持和约束自己,在无形之中就成了“模仿秀”,在消防上也不甘落后,盲目攀比,在办事情上也想走捷径,长此以往,思想也开始腐化。

2.5现实问题的影响

一是走与留的问题,士官制度改革以后,士官实行分期服役制,废除了以往志愿兵“一改定终身”的规定,所以部分士官对自己的能否晋升下一期感到困绕。二是今后的出路问题,一些士官在今后的再次就业失去信心。三是婚恋问题,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正值年轻气盛的士官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想通过在驻地找一个对象来完成父母的使命;或是“留后路、求发展”;或是寻找精神寄托。

2.6缺乏科学的教育引导

一些基层部队在对士官的教育中,走形式、走过场。士官一出现问题,就采取处分的态度,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中也有规定,实施处分的原则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光堵不疏,缺乏正面的教育引导,对士官出现的问题不认真进行分析,不找问题的根源,不研究问题的解决办法,使士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的得到控制,越陷越深,还有一些基层部队采用一些土办法、土政策,给士官队伍增加了超负荷的思想负担,使士官管理工作造成被动局面。

3、解决问题的办法

3.1对士官的选取要做到优中选优

各基层部队在士官兵选取上要严把质量关,要坚持标准,宁缺勿滥。笔者所在实习单位在士官选取方面有一个成功的做法:首先,必须拟定计划,重点培养。建立《士官预选苗子考察表》,确定1至2名干部为培养人,加强工作、生活中的引导、帮教工作。每季度按思想品德、工作表现、技术素质、纪律作风、遵章守纪、尊干爱兵、爱岗敬业等方面认真填写考察表,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究,提出审查、改进意见。从而做到平时管理与重点发展相结合,周密部署,避免选改前具体情况掌握不清,而出现仓促、盲目的改选的情况。其次,要严格按照选取士官的程序办理,在接近退伍前一个月由本人自愿写出书面申请,实行群众评议,基层党支部认真结合培养考察情况,提出预选对象上报上级审核,在此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公正公平,尊重基层群众意见的原则,这个做法实施几年来,从士官队伍的现状来看,没有出现一起违法违纪现象。

3.2建立和完善管理机制,切实加强士官队伍管理

各基层部队要建立依法管理、全程管理、考评激励机制。要结合本单位士官队伍建设的实际,进一步制订和完善士官管理的具体规定,依据条令条例、规章制度规范士官的言行举止。对士官的日常管理、执勤管理、节假日管理做到时间上无漏洞,空间上无间。从贵州省消防总队出台的《士官量化管理考评规定》实施的效果来看,对促进士官队伍的建设与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建立考评激励机制,是新形势下士官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士官队伍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是增强部队战斗力,保持队伍高度稳定的重要保证。

3.3突出士官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士官队伍整体素质

首先,可以依托军地院校加强士官培训,积极鼓励士官参加各类专业函授、电大和自学考试,在士官队伍中开展“学历升级”活动,不断提高文化层次和掌握现代高科技知识。对一些特殊专业、科学含量较高的专业和消防部队院校培训机构不能培训的专业,可根据工作需要有计划,分批次送到军地院校或相关行业部门进行专业培训,不断适应部队新技术、新装备发展需要。其次,可利用现有培训机构和现有条件加强在职培训,要充分发挥士官学校、教导队、驾训队、卫生队等基地作用,认真抓好初、中级士官相关专业培训。

3.4坚持“疏导”方针,从源头上及时解决士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基层部队在士官管理教育中,要坚持“疏导”的方针,对一些前景不甚明了、思想消极的士官及时做好思想工作,针对性地作政治教育,士官婚姻、家庭、转业安置待等敏感问题,要结合当前社会形势加以正确引导,帮助他们消除心中的阴影,无后顾之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地位和作用。对于那些抵触情绪大、思想不稳定的士官,要制订出相应的帮扶方案,通过谈话、谈心等方式切实让他们“改邪归正”,对于已经出现问题的士官,不要一味责怪,要帮助他们树立起勇于承担责任、改正错误的勇气和信心,重振旗鼓、重新做人。

3.5严明奖惩制度

把士官的工作情况与评功、评奖、入党、晋级晋衔挂钩,“关系兵”、“门口兵”和其他人员要同等对待与评比,使士官真正有干好与干坏不一样的思想,从而有效地激励士官队伍的积极性。即要奖励那些工作积极、表率作用强、为部队贡献大的士官,也要按照标准对那些达到处分条件的严肃处理,维护法纪尊严,奖惩形成鲜明对比,使士官队伍中形成一个“弘扬正气、惩治腐败”的良好氛围,做到奖惩必严明。

3.6不断改善基层部队的条件,创造拴心留人的工作环境

基层部队要严格按照《基层部队建设纲要》的标准,争取地方经费,努力加强部队营房、营产的建设,改善营区的工作环境、改善部队的生活条件,把关心基层士官疾苦,切实解决士官队伍的现实困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加强基层部队俱乐部建设,突出警营文化的独特魅力,运用读书比赛、影评书评、球类比赛、文艺活动等多种载体形式,拓宽警营文化生活,营造优雅、洁净的营区环境,让士官树立家的意识,以主人翁姿态投入到部队的全面建设中去。

总之只有从士官队伍存在的现实问题出发,进一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才符合马克思哲学的矛盾转换规律。笔者认为对士官队伍管理的重点应该着重放在引导和帮助他们去正确地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切忌“一棒子打死”。要为他们改正错误创造一个机会和环境。基层干部要清醒地认识到以下两点:一是对士官队伍中出现的问题不闻不问、姑息迁就,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二是夸大实际问题也是一种过分极端的思想表现。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过份紧张,要把握好这个“度”。应该本着以教育和帮助士官的目的,把士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地解决好,使队伍保持高度稳定,充分利用士官队伍“主心骨”的作用,为基层部队的全面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怎样当好士官》长征出版社

2.《士官制度改革文件汇编》公安部消防局警务处

3.《士官婚恋问题对经常性思想工作的影响与对策思考》吴松荣

4.《贵州省消防部队士官量化管理考评规定》试行贵州省消防总队

5.《贵州省黔西县消防中队士官骨干的选取和管理》黔西县消防中队

下载当前公务员队伍存在问题(一)(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前公务员队伍存在问题(一)(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1、中小学生辍学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据调查,近年农村中小学生辍学比例有上升之势。洞口县反映一些地方中小学生辍学呈上升趋势,尤......

    当前维稳队伍自身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维稳队伍自身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措施——xx县维稳办 目前,我国已进入改革的攻坚阶段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各种深层次潜在的矛盾将大量显......

    当前基层部队士官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基层部队士官队伍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的思考 士官作为部队中的“兵头将尾”素有“军中之母”之称,作为联系官与兵的“纽带”;作为部队战斗力的基础;作为基层稳定的中坚和建设......

    浅谈当前监狱干警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大全五篇]

    浅谈当前监狱干警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当前监狱干警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07-02-10 16:47:50事业成败,关键在人。江总书记曾经指出:“各项工作都离不开人的因素和物的因......

    论当前银行保安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文题目: 论当前银行保安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当前银行保安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目前,银行向当地保安服务公司聘用保安已成为普遍做法,可以说保安队伍已成为银行安全......

    当前地税基层队伍政治思想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地税基层队伍政治思想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0-12-29 16:25:54 | 来源:江苏省阜宁县地税局 | 作者:顾红玲 想政治工作是税收事业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泉,对税收工作健康运行......

    浅析当前交警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浅析当前交警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投稿部门:岳阳市公安局 近年来,我市公安交警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从总体上看,执法形象有所好转,服务意识有所增强,执行能力有所......

    浅析当前教导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5篇)

    浅析当前教导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所队的政治教导员是公安机关的专职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公安队伍管理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加强教导员队伍建设,对于强化公安基层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