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田晓菲谈“学术研究”和“文学评论”
田晓菲谈“学术研究”和“文学评论”
盛韵 2010-08-15 东方早报
在复旦大学中文系的“中世文学的世界:汉魏六朝唐宋研究的新视域与新路经径”中美双边工作坊中,记者见到了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田晓菲。
在复旦大学中文系的“中世文学的世界:汉魏六朝唐宋研究的新视域与新路经径”中美双边工作坊中,记者见到了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田晓菲。少年成名的她早已完成了从诗人到学者的华丽转身,并在三十四岁时成为哈佛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之一。
在新作《烽火与流星》中,田晓菲写道:“也许可以把文学研究者分为两大类:一类通过阅读文学,了解国家、社会、历史、文化、政治、语言,等等等等;一类研究国家、社会、历史、文化、政治、语言,等等等等,为了更好地阅读文学。我愿意相信自己写这本题为《烽火与流星》的书,只是为了解读庾信的这首二十个字的诗。”不作虚妄的“假求真”或“求假真”,坚持从文本出发,以理论梳理支撑,兼及社会史、文化史,最终再回到文本,这是田晓菲的治学取径。
您在《烽火与流星》中结合了文化史、社会史的背景,对萧梁时代的整体文学图景进行了极有新意且令人信服的描述,与传统文学史的描写十分不同,可以说处处在与之对话。您与以前的文学史家使用的基本参考文献大体相同,而描绘出的文学图景却如此不同,这种差异背后的学术理念是什么?
田晓菲:我对现代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感到不满足。这个学科是二十世纪初期诞生的,今天已经到了二十一世纪了,可是这个领域似乎还没有找到自己的现代学科身份。最大的问题是把文学研究和文学评论活生生地拆散了。“文学评论”往往和“审美”联系在一起,被认为是比较主观的、浮泛的,评价标准可以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文学研究”被等同于语文学和文献学的考证,和清朝的朴学传统一脉相承,是为“知识的大厦”添砖加瓦,是“硬功夫”。也可以说前者被视为“文学”,后者被视为“学术”。我觉得这种脱节是古典文学研究的误区。
这个二元框架里的两个概念各有其问题。以“文学评论”来说,要么就是谈论作家的人格和生平,要么就是使用一系列笼统的形容词描述作品,诸如“境界深阔、气象壮美、瑰丽奇崛、情景交融”之类。这样的评论不会加深我们对一首诗的理解,不会改变我们对一篇作品的认识。除了可以帮助学者个人不费吹灰之力写出一篇论文用以评职称、报项目之外,我们实在不再需要这样的评论了。这不是说我们不用再谈文学的美了,但是文学的美是知性的美。这种美藏在文本的细节当中,发现它和解说它,不是靠什么所谓的“天生对文学的敏感”,而需要经过严格的文本细读训练,需要学识、思想、理性。
所谓“文学研究”常常带来更大的问题,因为它披着“客观”的面纱,以“考证”的高姿态出现。但是所谓“客观”,其实就是既没有经过思想也没有思想,只是停留在事物浮表,重复万人皆知的话,编造一个太容易编造的故事,炮制一篇太容易炮制的文章。之所以“容易”,是因为已经先有了结论,再去考证。换句话说,脑子里已经“不假思索”地装满了很多“传统智慧”,然后再去读文本,满眼看到的只是对重复了上千年的陈词滥调的印证,再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尤其是对这些陈词滥调不利的证据更是视而不见。这样的考证无异于杀死古典文学的凶手,不考也罢。
这样说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因为无论国家投入多少资金搞“国学建设”,还是没有办法扭转一种情形:很多年轻人,如果对中国古典文学还感兴趣的话,只不过是出于一种家人似的感情,因为“这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一点古典文学是为了增进对本国传统的“文史知识”,而不是因为觉得这是震撼人心的文学作品——他们只会在中国的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里寻找给自己的心灵带来共鸣的文学作品。古典文学里有那么多深刻、优美的诗文,要是除了“首尾圆融”、“任真自然”之外就无话可说,真是一种极大的悲哀。
我认为要想走出这种困境,必须认识到 “学术研究”和“文学评论”不是分离的。文学研究这个学科具有自己的特性。它和历史研究或者思想史研究不同的地方,在于它要求我们对文本做出“文学阅读”。现在我们对古代文学所作的往往不是文学阅读,而是历史阅读或者哲学阅读。刚才说过,文学阅读是一种训练,而且是一种应该从大学中文系本科就开始进行的专业训练。它和所谓 “天生对文学的敏感”或者一般所说的“文学之美”、“人生感悟”毫无关系。它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从文本出发,同时伴随着对理论的熟悉。细读文本,学会就文本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这些简单的问题可以有很不简单的答案。从文本到理论及其他(这包括文学史、社会史、文化史),再从理论及其他回到文本,可以说是我治学的信条。
您在好几本书中都强调了手抄本文化对文学研究的特殊性,特别有趣的例子是十六岁的“韦氏妓”抄写杜工部诗边抄边改还得到了主人赏识。对很多人来说,无法追寻到“原本”的样貌大约是极为令人沮丧的,进一步说,是否考据学家热衷于考证作品的作者、年代,乃至校勘、正误,这些工作统统都没有了合理性基础?或者说,诗文考证在何种限度上说才是有道理的?如果放弃对“原本”或作者、年代之类确切信息(尽管是虚幻的)的追寻,那么应该将许多作者时代模糊的诗歌放在什么框架内讨论呢?这会影响到对文本的分析和鉴赏吗?举个例子,如果将一首存在多处异文的诗的各个版本并置在一起,不考虑“求真”的问题,那么异文处必然会反映出极为不同的诗意面貌,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判断这些不同面貌呢?
田晓菲:我不认为我们应该放弃对“确切信息”的追寻,但是首先要看你怎么定义“确切的信息”,怎么来定义“真”。比如我们没有陶渊明的原本,我们不确定陶渊明用了“望”还是“见”,这个就是我们唯一拥有的“确切信息”,这才是“真”。我们当然要求真,不求真,算是什么学者呢?但是不应该“假求真”或者“求假真”,不应该在求真过程中自欺欺人。如果已经知道一个东西是 虚幻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承认虚幻就是最大的真。我很重视考证,但是在动手考证之前,一定要先提出一个好问题,否则如果考证的出发点就是错的,考证本身再精细,结果还是不免南辕北辙。
这里你提出来的问题,其实还是要回到文学作品的解读问题。作者、时代,是一个故事的主要叙事成分。有的诗歌文本需要一个故事,因此也就需要作者和时代,有的则不需要。比如《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首诗写偶然,写欲望与暴力,写对比:历史与时间的对比,战争与爱情,锐利、坚硬但是折断或废弃了的铁、铜、锁,与短暂、脆弱但是年年复归的东风、春天,还有短暂、脆弱但是永远在控制把握之外的二乔。它到底是杜牧写的还是李商隐写的,是唐人写的还是清人写的,对我们阅读欣赏这首诗有很大的关系吗?可是相比之下,庾信流亡北方时写的一些诗,如果不知道作者和作者的生平经历,我们对这些诗的阅读、理解、欣赏,就会完全改观,而且会肤浅很多。
重要的是记住把“作者”和“时代”作为阅读和思考的框架是中国文化和欧洲文化一种特有的人为建构(印度文化就根本不在乎作者和时代),但这不是唯一的阅读和思考框架。即使是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作者”也并非一贯具有重要性。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种类的作品,对“作者”有不同的要求。譬如说今天关于《金瓶梅》作者是谁有四五十种说法,但是,这部书在晚明最高级的文人圈子里抄写流传的时候,甚至在张竹坡为它做评点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苦苦追问它的作者“到底”是谁。现在大家都在追问这部作品、那部作品的“作者”,可是为什么不反思一下“作者”这个概念对文学和文学史的意义何在?在我看来,这正是文学研究者应该做的事情。
手抄本文化的特性在之前的文学研究中似乎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或者说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是什么原因呢?
田晓菲:是学术传统和文化潮流造成的,在这一点上中国和欧洲很相似。欧洲从古希腊罗马时代即存在校勘学、语文学,对“真”和“求真”有同样单一的定义,这到二十世纪中后期才发生改变。我们生活在一个人类社会结构、知识结构大变革的时代,这个变革是在全世界范围发生的,是和技术革命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可以打开眼界和心胸,这其实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可以发生革命的时代,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
您最早是如何注意到手抄本文化对文学的影响的?
田晓菲:2000年春天,我在康奈尔大学东亚系任教,在为一个研究生讨论班备课的过程中,我重读了陶渊明的诗,在阅读文本的时候,我注意到,在很多情况下,采取异文而不是采取已经被普遍接受的正文,不仅会改变整行诗句的意义,而且往往可以改变整首诗作的面貌。比如著名的《归园田居》最后两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一作“久在樊笼里,安得返自然?”异文以问句结尾,顿使全诗大为改观。这一发现是我对手抄本文化开始发生注意和兴趣的契机。研究欧洲中世纪文学的学者对手抄本文化多有论述,近年来欧洲文学研究界在后现 代语境中产生的“新考证派”也对我深有启发。但是追根溯源,一切都是从细读文本开始的。
从晚明的《金瓶梅》到东晋的陶渊明再到萧梁王朝的文学甚至西班牙南方的赭城,您关注的文学对象似乎都处于动荡的年代,您觉得乱世文学最吸引人的地方在哪里?
田晓菲:帝国分裂的年代和中央权威分散的年代不一定就是乱世。要是一定得给这些时代找到一个共同点,那在我看来,这个特点不是动荡——比如说萧梁王朝在梁武帝统治下将近半个世纪相当繁荣和平,民不识兵,何乱之有?——而是它们的复杂多元,是它们在思想和文化上的巨大能量。我喜欢《金瓶梅》,喜欢陶渊明和萧纲的诗,喜欢西班牙摩尔时期的文学,不是因为它们诞生的时代,而是因为这些作品本身具有魅力。外国文学需要中介,中国古代文学也同样需要代言人。很多古代的东西,正渐渐地沉没在历史的阴影里,和我们隔得越来越远了。无论我们的研究工作怎么做,它的作用之一,而且也是最根本的作用,应该是可以用来照亮一篇逐渐没入历史阴影的作品。我想这是二十一世纪的古典文学研究者基本的任务。■
第二篇:田晓菲《露》阅读练习及答案
露 田晓菲
我在嫩绿嫩绿的草叶尖上 我在张开惺松睡眼的花心里 我没有向人们说:“勿忘我”
清晨和黑夜 我自生又自灭 我不是星星的眼泪 也不是璀璨的明珠
我就是我 一滴纯洁的甘露 很少人注意我,我不抱怨 那——又有什么要紧 阳光妩媚的清早 我会升华成一朵 美丽的洁白的云
9.说说诗中的“露”具有什么特点。
10.全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1.读了这首诗,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
12.仿写。
我不是星星的眼泪/也不是璀璨的明珠/我就是我/一滴纯洁的甘露
【答案】
9.纯洁,默默无闻,舍己为人
10.拟人
11.(1)正视现实,不自卑(2)尽其所能,不计名利,默默奉献
12.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 【9题详解】
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具体考查“露”具有的特点。读懂诗句是作答的关键,如“一滴纯洁的甘露/很少人注意我”是写默默无闻,“我不抱怨”是写乐观,心灵纯洁,“我会升华成一朵/美丽的洁白的云”是说心灵纯洁、默默奉献的特点。【10题详解】
考查诗歌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的类型。全诗运用了女人的手法,露珠消逝在阳光中本来是变得无形无色,而作者却让她以另一种形态存在。如“张开惺松睡眼”“很少人注意我,我不抱怨”等句。化抽象为具体,写出了“露”的默默无闻,乐观,心灵纯洁,舍己为人的特点。【11题详解】
写启示。露珠黑夜悄然而来,滋润万物,在太阳升起后,又默默离去,即使没有人注意它赞美它,它也没有丝毫的怨意。它不仰慕星星和明珠,而只是真实地生活,珍视自己的本色,它平凡但不卑微,美丽却不骄傲。作为一个人,我们也应该像露珠一样,悄然来去,默默无闻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不追求轰轰烈烈的人生,也不乞求别人的爱怜赞美,做到平凡但又不失美丽。【12题详解】
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抓住前例句“我不是星星的眼泪/也不是璀璨的明珠/我就是我/一滴纯洁的甘露”。句式结构为“我不是……也不是……我就是我……”。一定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
第三篇:刘晓菲征文
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中国,我为你自豪!“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江,它的名字就叫长江。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河,它的名字就叫黄河,虽不曾看见长江美,梦里常神游长江水,虽不曾听见黄河壮,澎湃汹涌在梦里,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巨龙脚底下我成长,长成以后是龙的传人。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母亲,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那么神圣,那么亲切。我知道祖国是我们的伟大母亲,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欢乐和幸福都与祖**亲的安危息息相关,紧密相连,我感到身在祖国温暖的怀抱中是多么的骄傲。
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孕育了五千年的辉煌,五千年的历史,留下了璀璨的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仁人志士层出不穷,中华美德熠熠生辉,民族精神世代传承。
在华夏大地,这片波涛汹涌的大地上,在寒风凛冽的世界第一高峰,插着一面用爱凝结成的,万古流芳的旗帜。它,就是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不屈不挠、自强不息”为目标的民族精神!
面对困难重重而勇往直前奋斗的是民族精神;对死亡的威胁自强不息英勇就义的是民族精神;面对凌辱祖国的列强,挺身而出、维护祖国尊严的,还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它是世界的最高峰,向下方眺望。它看到了祖国雄壮美丽的大好河山,看到了这片土地上勤劳的中国人……此时,它虽然身在寒冷的峰顶,但它心里却有一颗炽热的太阳为它驱赶寒冷。但是,当它看到人面兽心的侵略者残忍地杀害无辜的百姓,一股憎恨在心底油然而生,就仿佛凶猛的列焰在心头焚烧,久久不息。
望长江黄河浩荡东流去,抚敌垒炮台默默耸天立。江山千秋
永在,英烈风范长存,从太军倒下的第一排勇士,到百万雄师过大江献出年轻生命的战士;从罗霄山脉战死的大将,到抗日战胜和大决战中英勇献身的官兵,他们有没有留下名字的,还有的没墓场和石碑。然而“青山处处埋忠骨”,他们的英灵与江河同在,与日月同辉!时间如信风拂过耳际,生命的旋律在眼前闪烁。悠悠的岁月如水流逝。你是否还记得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
爱国是高于一切的传统美德,正是如此,我们中华民族涌现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爱国英雄,他们的英雄事迹为中华美德的最高音。屈原因国破而投江明志,张骞出使匈奴、苏武牧羊北海边、文天祥为保国格而心甘受辱,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戚继光率兵抗倭、郑成功挥师收复台湾,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为国义无反顾,李大钊、陈潭秋视死如归,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周保中,为还我河山而爬冰卧雪,甘洒一腔热血、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献身堵枪眼、邱少云烈火焚身稳如泰山……他们哪一个不是具有着民族精神?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血可以流。泪可以洒,但头不能低下,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本色,中国人的血脉流淌着顽强不屈的精神!多少荣辱,多少艰辛,多少奋斗,多少牺牲,我们的先辈用血、用汗、用宝贵的生命铸就了东方大地不屈的中华魂!换得华夏大地阳光灿烂。幸福的生活是我的祖辈、无数的英烈带着对祖国的挚爱、对人民的赤诚,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这幸福来之不易,这里面凝聚着无数英雄的血与生命。这是他们为了捍卫祖国,保护人民而献出生命的回报,这是所有人民心中最甜的果实……
每当我看到五星红旗升起,耳听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时,总会感到热血沸腾,有股发自内心的呼喊:祖国,我为你骄傲。
五十多年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算不了什么,但是,就在这短
短的五十多年里,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技术,经济文化,真可谓一日千里。如今,改革开放为祖国的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我们伟大的祖国以前所未有的崭新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由于祖国的强大,香港和澳门才回到祖国的怀抱;由于祖国强大,全世界水电工程规模最大的长江三峡工程才得以建成;由于祖国的强大,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得以在北京举行;由于祖国强大,中国奥运健儿金牌零的突破到雅典奥运会金牌列世界第二;由于祖国强大,“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得以成功发射,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送航天员进入太空的国家,神舟六号成功发射和胜利返回,更是显示了祖国科技的进步,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这一系列的成功,不正证明了今天祖国的强大和繁荣吗?祖国,我真为你感到无比骄傲。
早晨,雄壮的国歌声响彻大地,鲜艳的五星红旗随着朝阳一同升起,飘扬的国旗就像母亲微笑着张开双臂。此刻,我就像依偎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里,心中感到无比的骄傲和幸福。
今天,我们应该有“为中华之崛起”而学习的宏伟抱负,应该有为祖国富强而献身的远大志向,让我们用全部的聪明才智和生命热血来建设我们的祖国吧。我要深情地说一声:祖国,我为你骄傲.
第四篇:黄晓军:学术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
黄晓军:学术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
黄晓军教授带领团队做科研
亚太血液联盟主席、亚太细胞治疗学会候任主席、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黄晓军,从来不乏让人瞩目的头衔,诸多文章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临床肿瘤学杂志》《血液》等国际知名医学期刊上发表,这让他拥有了足够证明自己实力的学术成就,但在接受记者采访的过程中,这个身兼医、教、研数职的科学家更愿意谈科研、谈团队、谈学术态度。因为在他看来,只有对学术精神的坚守,对科学研究的专注和严谨以及整个团队的齐心协作,才能真正提高我国血液疾病的诊疗水平,让更多的人在改善人类健康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办纯净的学术会
2014年9月,由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办的第35届国际血液学会议在北京举行,几十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围绕血液病各个领域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精彩演讲,3天半的会议,吸引了3000多人参会,每个分会场都爆满。国际血液学会执行委员会主席Emin Kansu教授在会后发邮件给会议主席黄晓军教授表示感谢,并赞赏地说:“会议非常成功,绝不输给国际上任何一个高水平的学术论坛。”
一个学术会议的成功要素是什么?在黄晓军看来,主题要明确,邀请的专家水平要高,内容要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会议编排要让与会者参与度高。最重要的是,要让会议真正体现学术价值,让参会者真正受益。
每次组织召开学术会议,黄晓军作为大会主席,只负责两个内容:学术思想和学术编排。
解放军总医院血液科主任刘代红教授对此感受颇深。“常规的学术会议往往是请某领域的专家大腕作报告,30分钟甚至更长的发言结束后,专家完全没有时间与参会者交流,这种学术报告就很被动。但是,医师协会办会面对的大多是高年资住院医师、副主任医师等,他们迫切需要捕捉该领域的最新进展。黄晓军首创了‘争鸣’ 板块或者称之为擂台赛,专家的报告被砍掉一部分,拿出更多的时间,请各领域专家就有争议的临床以及科研问题进行辩论,年轻医生们也能够参与探讨,这就调动了与会者参与的热情。不仅如此,把有争议的话题辩论清楚,也会给临床科研指明方向。”刘代红说。
“他用非常强势的理念让学术会议更加纯净。”刘代红告诉记者,黄晓军主办的会议,绝对没有卫星会,即便是一些公司作为会议支持方,希望能宣传自身产品,黄教授也会对公司拟邀请的演讲者的学术水平进行考量,对演讲内容有所限制。
“有一年,在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的年会上,有药厂希望介绍一类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靶向治疗药物,但是黄教授坚持不同意,而是办了一场有关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论坛,其中探讨了该疾病的诊断方法、治疗策略,中国如何在治疗中坚持标准化与世界接轨、疗效评估、精细标准等问题,最终将对药物的推介融合到对这一专业领域的探索研究当中,相当于作了一场高水平的继续教育会议。”刘代红说。
对于当前医药厂家资助学会会议的做法,黄晓军坦称自己是支持的,毕竟学术会议本身就是医生、患者、厂家挖掘利益共同点的平台,关键是主办者需要找到各方利益的平衡点。“我建议医药公司应该成立联盟,多开展多中心的研究,产生新的有循证医学的数据,真正为医学进步提供支撑。”黄晓军说。
让严谨的科研理念成为团队共识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已成为我国血液学界进入国际视野的标志性机构。在黄晓军看来,建立一支优秀的团队,需要通过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的传承在科学理念上达成共识,而不仅仅是行为规范,就像国家要靠统一的信念和积极向上的文化才能不断壮大一样。
自2012年以来,黄晓军无论多么繁忙,都会把每周一下午5点~7点的时间空出来,为团队成员进行研究答疑,这一研究者工作汇报平台是一个工作制度,也已成为重大科研成果孕育的“摇篮”。
该平台负责人孔圆告诉记者,每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黄晓军都要求申请人在该平台上作预答辩,并根据申请需求、申请思路以及研究的逻辑性和科学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标书写好后,还会逐一进行修改完善。“以前血液科平均每年能够获得2个~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如今这一数量已经增加到7个~8个,成为院里项目最多的科室,工作汇报平台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所有课题开题前,黄晓军还会要求研究人员首先进行课题的整体评估,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整理,阐述为什么立题,立题的优势和创新点是什么,技术路线是否可行,远期发展定位在哪里,哪些方面会有困难,是否需要多中心研究或和其他机构合作等。由此,就可以避免课题定位不清,出现缺陷不知如何补救,浪费实验资源等问题。”孔圆告诉记者,不仅如此,对于科室承担的多中心或单中心临床试验,黄晓军都会定期检查入组病人,监督研究管理情况,对研究质量进行严格把关。
作为科室主任,黄晓军深知建立学习性组织的重要性,为此,他还在科室中搭建了另一个工作平台,称为“Doctor Club”,其主要工作就是每周一次的临床文献复习。
“每周三下午5点半在10A教室,我们会邀请一位本院医生或者研究人员花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间,讲自己发表文章的故事,目的就是让其他人学习借鉴课题如何提出,如何启动项目,文章如何写作等实用技能。”该平台负责人吕萌坦言,借助这一平台,研究人员能够分享书本上查阅不到的文献内容,甚至发现很好的研究选题。
“比如,黄教授在查房过程中会提出,某位病人可能携带一种不常见的基因,而类似的病例资料并没有出现在书本上,这时候,对此感兴趣的研究人员就会作文献复习,在‘Doctor Club’上给出完整的答案。如果这是很多病人的共性问题,还可以进一步收集患者临床症状,进行动物实验等,最终得出有临床意义的结论。”
事实上,黄晓军对于学术能力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医院内部,也渗透到了其担任领导的学术组织中。例如,黄晓军对于英文能力的要求特别严格。“科学的基本原则是逻辑和重复,而重复的过程就需要别人知道你做的东西,从另一个角度说,在一个领域内建立国际话语权,会议交流是很重要的契机。进入这个‘圈子’,语言能力是必不可少的。”黄晓军说。
正因如此,在黄晓军的推动下,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造血干细胞移植学术会议自2008年开始,在1天半的会议中纳入了半天英文专场会议,到2010年,英文专场扩展到了1天。“最近,在第35届国际血液学会议2天全英文会议中,30%的发言者都是中国专家。事实证明,通过不断练习,中国人也可以在国际会议上说一口流利的英语。”黄晓军说。
不要为发文章而发文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如今黄晓军已经培养了38名博士生和7名硕士研究生,其中很多人成为血液学界的骨干力量。黄晓军给予他们的是敏锐发现问题的洞察力、坚持不懈解决问题的执着,更重要的是对待科研、对待科学严谨认真的态度。
今年年初,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副主任医师王昱任第一作者的《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优化选择》研究论文,被选为《Blood》封面焦点文章,由主编Bob L.wenberg教授在卷首特别推荐。王昱在接受采访时坦言,研究的最初想法完全来自于黄晓军的提点。
王昱介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愈血液病的最有效方法,但是由于免疫屏障的存在,长期仅限于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相合的情况下进行,然而我国独生子女多,同胞相合供者日益匮乏,HLA单倍体移植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随之而来也出现了新的问题,比如一位恶性血液病患者同时拥有父母、HLA不合兄弟姐妹等单倍型供者,如何优化供者选择,使患者复发率更低,移植物抗宿主病更少,生存率更高,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
黄晓军带领课题组回顾了10余年来积累的1210例病例,成为相关领域世界最大样本量的研究。最终文章首次论述了亲缘间单倍型移植的“优化选择法则”:年轻、男性供者移植组移植相关死亡率低、生存率高;父亲较母亲供者组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病率低、移植相关死亡率低、生存率高;子女较同胞供者组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病率低;父亲较姐姐供者组移植相关死亡率低、生存率高等。如今,这一原则不仅在国内被广泛采用,在世界其他国家,也已成为指导临床实践的范本。
“不要为发文章而发文章,而是要不断地发现、提炼、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改进自身工作,最终为了改善人类健康服务。”黄晓军将此视为科研工作的准则,并且不断身体力行。
伴有t(8;21)的急性髓性白血病是一种常见恶性血液病,国际权威指南认为该类型疾病属于预后良好类型,首选大剂量化疗而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但黄晓军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如果仅依赖大剂量化疗,患者复发率高达45%~50%,因此提出是否要早期识别高危复发患者并采取更为有效的治疗的想法。
此后,研究团队利用实时定量PCR动态监测微小残留病,建立了新的分层治疗体系:对于低危病人选择大剂量化疗,而对于高危病人选择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使其复发率从45%~50%下降到15%,而5年生存率由50%~65%提高到82.7%,治疗效果跻身国际一流水平。国际急性髓性白血病协作组主席等专家都表示将根据此项研究结果积极推进相应国际指南的修订。
作为行业领军者,黄晓军始终要求研究团队恪守科研道德。“临床研究的灵魂就是严谨,文章造假一个是水平问题,另一个就是世界观的问题。当前我国把SCI论文数作为职称晋升考核指标,发文章变成了一个非常功利的事情,所以很多人只管今天不管明天,但事实上,对于研究者而言,研究工作是连续性的,需要依据前一个研究优化临床实践,同时修正下一阶段新的研究内容,因此一次捏造数据,就意味着未来的研究都会沿着错误的路线前进,其实是欺骗自己一辈子。”黄晓军说。
第五篇:2016党员学习读后感 郑晓菲
修炼身心,重塑自我
------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体会
万松园路小学 郑晓菲
“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整个暑假都在看《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而印象最深刻的始终是这句话。作为一名入党十几年的共产党员,精神上有没有缺钙,是不是在一如既往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信念?读这本书的时候让我彻底回看并沉淀了过去这些年的历程。如果没有仔细读这本书,我想一路向前的人生可能会忘记“反思”,可能会淡忘“初心”。最近在网络和外地的朋友,还有国外读书生活的学生聊天,竟然会聊到《读本》-----他们并非党内人士,却又不少人关注总书记的讲话精华,着让我很吃惊。是什么让这本书收到关注,甚至被那么多人喜爱?其实,一翻开这本书,我就发觉它的不一样。在标题和内容的编写上延续了特有的“习氏风格”。《读本》篇名采用主、副标题相结合的方式,主标题通常带有明确的指向性,且行动力十足,如“实现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增长”、“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等,让读者感受到浓浓的“习氏风格”。总书记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发表了一系列讲话,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智慧,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我想,这些睿智和接地气的语言恰好就是人们喜爱的原因吧。它让我更好地修炼身心,也让我深刻认识到自己将来应该走怎样的道路!
一、敢于担当,永葆共产党员的本质。
习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中,“担当”这个词语经常可见,成了总书记反复推崇并身体力行的一种领导行为。他反复强调“该承担的责任必须承担”,“要有担当意识,遇事不推诿、不退避、不说谎,向组织说真话道实情,勇于承担责任”,要“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担当、敢于坚持原则”。他指出:“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总书记不仅在理论上高屋建瓴,更在工作中敢于担当、善于担当。担当不仅是一种职责、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勇气。我们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步入深水区,如期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敢担当、会担当、能担当,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奋发有为,脚踏实地。担当,不仅要敢于担当,也要善于担当。党的干部敢于担当,就是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
二、提高责任感,把“奉献”作为追求。
“我们共产党人讲奉献,就要有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心,有了这颗心,就会‘痛并快乐着’,再怎么艰苦也是美的、再怎么付出也是甜的,就不会患得患失。这才是符合党和人民要求的大奉献。”只有把为人民奉献当作是自己终身追求的唯一事业、努力的唯一目标、所走的唯一道路,才能在工作中做到“痛并快乐着”。只有将百姓的疾苦当作自己的疾苦,将百姓的欢乐当作自己的欢乐,才能感到“付出也是甜的”,不会“患得患失”。《读本》中的这些思想精髓,不仅告诉我应该秉承怎样的心态,更指引了我们每个党员的人生方向。作为一名教师,舍得付出,舍得去奉献,用无私去耕耘,才会真正做到“桃李满天下”,这份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才能够熠熠生辉。喜欢总书记这样的话,“奉献的本质是要有一颗全心全意为国效力、忠诚于党、为民服务的心。必须要把奉献当作是一种欣慰、一种追求,只有这样,才能永葆奉献精神不褪色。”
三、自律自强,做到精神与思想上的党员本色。
老子有言“自胜者强”,能够战胜别人的算不上强者,能够战胜自我的,才是强者中的强者。我们党员干部更要自觉提高自身党性修养、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必须要按照习总书记强调的“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话去落实,工作与生活中修炼身心,不受各种世俗诱惑的蛊惑,即使在平常的人际交往中也要注意,“自觉净化”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保持一名党员的纯洁性。
正像习总书记讲到的那样,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中国梦,我的梦。作为一名党员,只有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才能“强筋健骨”,在困难和挑战面前站稳脚跟,才能自觉运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才能凝聚和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在平时的工作中有新的建树、新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