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风景民俗画中的现代文明之思
干天全先生最近出版了文集《干天全散文诗歌选·散文卷》,其中以游记类的《人在旅途》专辑最为出色。他的这类游记散文不仅展现了秀丽奇特、神秘险峻的自然风光,表现出作者放达率真的性灵,也展现出独特的异域风光与民俗之情。但这些仅仅是作者散文所展现出来的浅显特征,而深深隐含在这表层之下的是作者一颗热忱的心,以及他以这颗心审视打量的这个文明时代所折射出来的时代之思,他以一种忧患的笔触揭示出了现代文明的载负。
干天全先生不仅在诗歌上具有很高的造诣,在散文上也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他的诗清新而隽永,富有哲理,沁人心脾,这主要得益于作者视野的开阔、对现实社会的关注以及对人生生命本质的感悟等。诗歌上的这些特征也同样的体现在他的散文上。李保均先生在《干天全散文诗歌选·散文卷》序中认为“干天全的散文风格亦如他放达率真的个性,从他年轻到现在的作品中,都展现出他直面人生,乐观自在,重情尚美的共同特点”[1]。干天全的散文不仅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有着独特的艺术特色,而且有厚重的底蕴和高远的境界,这是作者坚持对社会历史与现实予以理性的审视,以一种忧患批判的写作姿态使然。
作者最近出版的《干天全散文诗歌选·散文卷》这部书中的《人在旅途》这类游记散文在作者的散文卷中篇幅之多,范围之广,蕴含之深,是他专辑散文最为出色的特征,也是有别于其他专辑散文特色的缘由之所在。而这类游记散文不仅展现了秀丽奇特、神秘险峻的自然风光,表现出作者的放达率真、自由自在的性灵,也展现出独特的地域风光与民俗之情。然而这表达出来的种种特征也还只是作者散文的表层艺术特色,隐含在这表层之下的是作者一颗热忱的心,以及他以这颗心审视打量的这个文明时代所折射出来的时代之思,在酣畅潇洒的文笔中携带着一种忧患的思绪来揭示出现代文明的载负。
干天全先生是一位性情达人,他在现实生活与文学创作中追寻着诗意的栖居。他喜爱诗、喜爱生活,尤其喜爱清新优美、雄伟壮丽的大自然。他钟情于大自然的山河湖川,喜欢自然的神奇与壮丽、巍峨与险峻、灵秀与超脱,这是作者追寻的理想境界,也是他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审美特征。作者在作品中曾说道“自然的宁静让人痴狂”(《甘孜之行》)。他痴狂在大自然的种种宁静与美妙中,因而早在青年时作者就游览了许多山岳湖川和名胜古迹,他的足迹遍布中国大半个秀美河山,视通着广袤的大地与生活在这土地之上的芸芸众生,展现出作者放达率真的个性,人情达练爱憎分明的襟怀。而大自然的美景总是让他惊喜若狂欣然向往,大自然的无穷魅力与悠久历史文化蕴含也总是让他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在号称“天下幽”的青城山,作者邀友前行,于古木参天、薄雾轻绕的林间高歌低吟,与大自然溶于一体。还在道家第五洞天领略“道法自然”,尽管在流云皓月的夜晚受到“妖女”的性骚扰,但也战胜了道家所谓的人体“三虫”,在精神上羽化为“真人”,迎着喷薄的朝日欢呼雀跃。他为此写下的《夜宿上清宫》,读后既让人忍俊不禁,也让人领悟着“清静无为”的至境。在 “天下第一险”的华山,作者陶醉于“层叠嶂连绵不绝,奇峰突兀嵯峨雄伟,山谷间弥漫着乳白色的雾霭,云气蒸腾,苍茫雄浑的画面让人回肠荡气”(《华山遇险》)。而华山的险峻与巍峨的悬崖,铁索横悬,竟让想领略无限风光的作者雄胆徒生,冒险攀援绝壁,差点儿一失足成千古恨。然而即使是作者面临这样的危险,却丝毫不减他的那份豪情与幽默,刚刚脱离险境的他并没有丧魂落魄,却又精神抖擞地继续前行,还与同伴戏谑自己要是果真遇险,还能给华山增添一景——“干天全羽化处”。在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原夜行,作者被大自然的神秘所吸引,发出了人生的感叹。“车在盘山公路上越攀越高,从窗里看见的车头一直翘着,不断升上墨蓝色的夜空,我感觉到离天越来越近,自己正在羽化。”他在空中漫游,看到“天上星星特别明亮,像一颗颗巨大的水晶闪烁着光芒。皎洁的月亮播洒着寒光,连绵的群山在天幕上变幻着各种形状,有时如大海起伏的波涛,有时像奔驰的群兽,听似无声的高原有一种来自天上的神韵在流动”。震撼于苍茫和幽冥的天地间,并不信神佛的他,“确实感到有谁在主宰着苍茫大地,人是那么渺小,能与天地抗衡么?接近了天,天还是那么深不可测,越过了一座山,还有无尽的山。幻觉中总有一种震撼和威慑的力量控制着心灵,是来自大自然不可抗拒的力量,还是来自神的力量,巨大的神秘感一直笼罩着我的心头”。不难看出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对大自然的敬畏正是我们人类面对自然不可缺失的一种生存心理。来到康定木格措的大峡谷中,他在层林尽染的群山中感叹,这里“汇聚了大自然所有的色彩,你可以把姹紫嫣红、五彩缤纷、七色争艳、流光溢彩这些形容词都用上,但还不足以描写这里丰富的色彩。颜料没有它真实,云霞没有它生动。满目的艳色让你心灵震颤,让你痴迷地望着它发呆。在我所见过的中外彩色风景画中,没有哪一幅画的色彩能与这里的天然色彩媲美,这里拍下的照片足以让任何丹青高手向大自然的色彩折服。……人造的三原色能调出赤橙黄绿青蓝紫,但大自然的颜色何止七彩,你穷尽想象还原不了大自然的色彩”。作者所到之处多有行吟,无论是被誉为“九曲银河”的本溪水洞,“静女如姝”的四姑娘山,乱云飞渡的老峨山,还是神圣传奇的千佛山,都寄予着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自由的追寻,通往在“诗意的栖居”的理想道路上。作者在宁静秀美的大自然中陶冶性灵,又以从容的姿态书写着人世间的真善美,记录着他的人生际遇与心路历程。
作者沉浸在自然风光的优美与灵性中,同时也为神秘的地域色调和淳朴的民俗风情所吸引。丁帆在他的《中国乡土小说史》论述过乡土小说的艺术形态美,曾用“三画”来描述乡土小说之为乡土小说的艺术所在,“三画即是风俗画,风景画,风情画”[2]。乡土小说的这类艺术特征也同样可以借鉴到散文的评论上。《干天全散文诗歌选·散文卷》的《人在旅途》专辑就体现出这样的特色,作者笔下多是对自然风景的描写,但也有着民俗风情的展现,《人在旅途》专辑中就有不少书写奇特神秘的地域之篇和淳朴善良的民俗之情的篇幅。《甘孜之行》书写出西部高原独特的风采,这里远离繁华的大都市,有着辽阔的草原和苍茫的群山,虔诚信仰的藏民居住在这里,过着牧歌的生活。作者漫行途中,“听似无声的高原有一种来自天上的神韵在流动”,不时可见“彩色的经幡在风中猎猎飘扬,木杆周围堆着许多刻有经文的石片”,有不少信徒转着经筒磕着长头祈求平安。神山下,牦牛和马群悠闲地啃着青草。作者攀上河谷的山岩,俯看草原、牛羊、麦田、碉楼和树木组成的壮丽画面,他的心被大自然深深地震撼了。藏区的美景和民情风俗让作者流连忘返,灵魂也受到了庄严的洗礼。在攀西大峡谷的龙肘山里,作者从采访中了解傈僳族的沧桑历史和生活方式,感受着傈僳人家的热情与豪迈,与他们一起在芦笙的伴奏下跳起原始的锅庄舞,举起大碗开怀畅饮。“山中的麂子是狗撵出来的,肚子的话是酒酿出来的,只有喝了酒人才说心里话,能喝酒的男人才是真正的男人”,听到傈僳人这样的话,作者豪爽响应“喝嘛,喝晕算了,就算安乐死”。泸沽湖畔的摩梭人里也有作者的朋友,他曾几次来到这里采风,和他们建立了真挚的感情。作者在达玛家宾至如归,边喝阿妈酿的稗子酒,边听他们全家讲述摩梭族婚礼和生活习俗。《泸沽湖之夜》这篇散文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生活内容与方式。特别令人感叹的是,他听到摩梭兄弟喜欢上了汉族姑娘,不愿意再做传统的走婚“舅舅”,衷心祝福他堂而皇之当上爸爸。这不仅是作者的祝福,更是对摩梭族走向现代文明的礼赞。
一幅幅绮丽秀美的自然风景画与善良淳朴的民俗风情画的描写,是作者散文独特的审美价值之所在,也是作者崇尚自然、追寻自我、追寻真善美的表现。作者在壮丽巍峨的山河中感受着宇宙的宏大,自我的渺小,从而促使作者更亲近自然,在山水间放浪自我,自娱自乐,洗涤城市的疲劳,陶冶性灵。一幅幅淳朴善良、热情大方、神秘浪漫的民俗画,让作者融入在那份怡然自乐的民族之情中。然而,这仅是作者作品散发出来的表层特征,蕴含这之下的是让每一个有识之士值得思虑的现代文明之思。在他的“人在旅途”这类游记散文里,作者始终以一种批评的眼光审视着他笔下的人与景,以一种戏谑诙谐的笔触来表达着作者眼里的现代文明的载负,他的散文,清新明丽中往往蕴含着作者对现代文明的反思,在疏俊的文笔中透露着作者的社会道德感与责任感。
作者载负的这种现代文明反思,不仅源于作者对社会历史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深刻隽永的感受,还主要源于他浓厚的社会道德责任感与浓烈的忧患意识。李洁评论干天全的诗歌“他的诗作凝聚着善美真情和淳净性灵,不但抒写个人的情感体验和生活感悟,更为可贵的是这些诗包含着诗人作为当代知识文化精英对于社会现实的理性审视,对于历史的悲悯反观,表现出诗人深重而强烈的忧患意识”[3]。他的这种深重而强烈的忧患意识在散文中也得到同样的表现,他以这种意识予以社会深刻的关注,因而他的散文总表现出一种深沉。如果说《干天全散文诗歌选·散文卷》的“知青岁月”专辑是作者在一个个讲述的小故事中正面表现出一幅幅沉重悲凉的时代画卷,那么“人在旅途”专辑则是作者在自然风景和民俗中侧面反映的现代文明的载负。现代文明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弊端和破坏,它在观念中改变着人们的意识形态,而又往往与传统道德相背离。在商业化走向全球化的同时,商业化的气息也吹散到偏远闭塞却有着最淳朴善良村民的山村和崇拜着自然与神的高原上。古老建筑失去了它的立脚之地,正在慢慢地减少,只有在偏乡僻地也许还能一睹它的容貌。过去被人们向往的古朴善良的民风也在消逝。当作者在高原采风时,被几个充满稚气的藏族小孩索取“身价费”而心里隐隐作痛,原本最为人们怀念的无邪童真却也无法躲避现代文明的侵蚀,失去它原本光亮的色彩。传说中古典优雅、浪漫温馨而充满艳遇的爱情圣地四方街也失去了那层神秘浪漫的面纱。作者在这里被振聋发聩的另类歌声逼退到房屋的角落喝着闷酒。酒吧小姐与游人歇斯底里的对唱震耳欲聋,充满硝烟味,发歌者“鞋儿破,帽儿破,对面的女人破”,不甘示弱的回击是“人在江湖漂呀,怎么不挨刀啊,一刀砍不死呀,两刀砍不死,三刀砍死你呀,我砍我砍我砍,我砍死你呀!”那些充满黄色味道的歌词更是让作者堪忧,他为此感叹“丽江、经历过大地震的丽江,你完整的城郭和古朴的居民,穿城而过明亮清澈的河流,夹岸挺立浓荫匝地的杨柳,象形神秘的东巴文字和优美典雅的纳西古乐,一一在浩劫后保存了下来。神奇啊,丽江,庆幸你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络绎不绝的中外游人正朝你慕名而来。你没有让我艳遇并不遗憾,但愿关于你的种种传说都是美丽的,包括古城的现代对歌”。(《四方街对歌》)在这样的感叹与祝愿里,我们不能不认真地思考怎样去维护名胜古迹的尊严。
在现代文明的影响下,传统道德价值体系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颠覆和瓦解。道德体系的崩溃,自然环境的恶化,古老事物的缺失,传统艺术的消泯,这都给人们带来隐隐的忧患,这也正是作者的担忧之处,作者以一颗悲悯的心惋惜传统美德的消失,忧虑着“被去势”事物在当下时代的命运遭遇。在作者的游记散文中也有着为数不多的怀古之作,传统的怀古散文多是表达古时的幽情,抒发个人的忧伤,而干天全的怀古散文则更多地在历史文物中关注历史沧桑和民族命运。张同道在评论干天全的同类题材的诗歌时指出“他以敏锐的眼光触及古人古诗,洞穿历史的迷障,在冷静和公正的审视下评说千秋功罪”[4]。在怀古类的散文中,作者也以同样的眼光打量着所到之处的风景,在遗迹中揭示出历史的迷障。在《黑井寡妇》这篇散文中,作者从斑影驳驳、杂草横生的古老小镇的景象中道出它昔日的繁华,而古镇那座屹立敞口的贞节牌坊更是让作者悲哀。“这座红砂石建塑的牌坊三门四柱,比起老街上低矮的房屋,凸显出大华美。”然而这牌坊竟是清末时期皇帝对八九十个节女烈妇的集体性表彰,这些女子多是身份卑微的在盐井下干苦力的工人或是马帮里运盐的脚夫等的家人,她们处于生活的最底层且失去了挣钱的丈夫,但在生前并没有得到过抚恤与救济,而这座雕龙画凤的牌坊也禁锢了她们死后的选择。然而这牌坊并不是为她们的牺牲所感动或者对她们的悲悯,作者尖锐地揭露统治者“借贞节牌坊留自己的名。牌坊的四根石柱前后都刻着歌颂皇帝圣地和赞美贞女、烈女守节的对联”。这不禁让人感叹到形象工程真是“根源渊久”。而这样的贞节坊随着历史的沉寂,竟成了乡人自豪的标志,成了政府重点保护的历史文物,成了天下游客观瞻的胜景,这让原本“只是一个寻找自由安宁,淳朴善美之地”的作者感到深深的失落,在这失落中让人想到鲁迅所谓的“吃人”的历史。
干天全先生的散文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其作品意蕴深厚,文笔潇洒酣畅,幽默有趣,总体体现出清新淡雅、平易近人的风格。尤其是那些平中见奇、朴中见巧、淡中见浓的作品,足显作者丰富的生活积累和运用文字的深厚功夫。著名评论家王一川评论干天全的散文“他的散文意趣别致,境界善美,鲜明地体现了他的古道热肠和人格魅力。高雅与质朴并重的文笔,使他的散文能雅俗共赏”[5]。在散文中,作者以清新明丽的语言描绘着山河湖水的优美景象,用轻松愉悦的笔调展现出淳朴善良的民俗风情。同时他的散文又有着厚重的底蕴和高远的境界,他坚持以深邃的眼光审视着社会历史时代的变化。因而他的散文清新明丽中往往又蕴含着作者对现代文明的反思,疏俊的文笔中又透露出作者强烈的社会道德感与责任感。干天全先生以他深邃理性的眼光打量着这个纷繁复杂、变化万千的自然社会环境,于抒情的描写与叙述中表现着他放达率真的个性,敏锐强烈的时代感受以及对现代文明的载负之思。本文章由内蒙古牛皮癣医院http://www.xiexiebang.com/整理发布,欢迎分享!
第二篇:论水彩风景画中的意境
论水彩风景画中的意境
以自然景物为描绘对象的绘画称为风景画。早期的绘画中并没有这一单独门类,十八世纪以前,水彩风景画只是在一些人物画中以背景或陪衬的形式出现,如达芬奇的《蒙娜莉莎》。水彩风景画最初表现形式为“风土地形画”,“风土地形画”是英国对外扩张中被提倡、被使用而得到发展的,在内容上具有纪录性质的特点到了后来,水彩画家经过在题材上慢慢演进,是水彩风景画逐渐独立于“风土地形画”。“十八世纪是英国画开始建立的世纪,地形画进一步发展为风景画”。“英国水彩之父”保罗.桑德比经过技法上的实践,他把以功利为目的的地形画推向歌颂自然,表现美好世界的风景画,他的作品《哈尔伍德公元》就体现了这一特征。至此,水彩风景画则形成与德国,成熟于18、19世纪的英国”。水彩风景画再一定程度上如同我国的山水画,均有强烈的抒情性。一幅优秀的水彩画,不应只是自然的真实图解,而是能使观者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美的陶冶;要使观者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让画面具备深邃的意境。从而使观赏者的审美理想与审美情操得到升华;更好的激励观赏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意境是个大概念也是评判其他艺术的标准。在美术中,中国传统绘画把意境摆在首位。作为西学东渐的油画和水彩画。在民族化道路中,中国画家把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融入其中注重对画面意境的营造。本文主要通过从意境及其在水彩风景画中的营造手法入手,对水彩风景画中意境的营造进行分析。
在中国,意境作为美学一个重要的范畴,它是构成艺术美不可缺少的因素,也是艺术家所追求的一种境界。“意境”一词,相传源自佛经。佛家认为:“心之所游履攀缘者,谓之境,所观之理也谓之境,能观之心谓之智”。这里说的“智”与“境”,在文学方面就是“意”与“境”“意境”一词的出现,最早见于唐.王昌龄《诗格》。
我国古代学者对“意境”多有阐述,晋代的陆机在《文赋》中从“情思”与“物境” 互相交融的角度说过“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则认为构思规律的奥妙在于“神与物游”,即作家的主观精神与客观物境的契合交融。到了唐朝,最初把意境作为一个美学范畴提出来的是王昌龄,在他的《诗格》中说到:“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王昌龄所说的“物境”是指形似;“情境”是指传情;“意境”实际上是指表意。通过后人对意境的理解,由此可以看到王昌龄对于意境的理解还是比较粗糙的。到了明代,王世贞在《艺苑厄言》中,把“意境”描绘成“意象”。清代王夫之在《姜斋诗话笺注》中又把“意境”摹写成“兴象”。
近代的王国维继承并发展了源远流长的“境界说”,他结合前人的研究与论述,深入探讨了“意境”的含义,揭示了诗歌创作的契机。他在《人间词话》中,对于“境界”有多种精辟的理解:“何以谓之有境界?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也”,“境非独谓之
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生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则谓之无境界,”“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阁,自有名句”,“近人王国维〈人间词话〉建立了比较系统的意境说,并把它作为衡量诗歌的唯一标准”。可见,王国维对“意境”的探讨与看法已经远远超过了前人对于“意境”的理解了。
那到底什么是意境呢?宗白华这样说道:“什么是意境?„„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为虚景,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主于美。”现在人一般认为,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像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
综上所述,意境涵义可以概括为:在读者头脑中所产生的一种情景交融的诗意的空间;亦或是客体的情境与意象在读者头脑中所产生的一种综合的审美境界。具体在绘画艺术中,我们可以这样定义意境:意境是艺术家情(意)与景(境)的融合,是艺术家主客观的高度统一,是艺术家将存在于想象的意念实施在画面之上的具体体现。
阳太阳是我国杰出的水彩画家、诗人和教育家。他的作品充满想象和富有后现代感。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开始致力于水彩画创作。画了大量的桂林山水的水彩风景画。他在西画的基础上,融进了中国山水画的气韵和意境。他的作品〈〈春汛〉〉、〈〈晨曦〉〉等,意趣悠远、笔情畅达、画外有画。真正的诠释了水彩风景画中的意境之美。
古元是我国著名的人民美术家,也是享誉中外的木刻家,水彩画家。他特别注重水彩画中意境的营造,他的水彩风景画画风淳朴、清新、充满诗情画意。“我作水彩画大部分的室外写生,到大自然和人民生活中寻找意境通过淋漓的水色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力求情景交融,给人以健康、美的感受”(见〈〈古元水彩画选辑〉〉前言)。他的作品〈〈严冬已过〉〉、〈〈炊烟〉〉等无不体现着意境在水彩画中的深远意义。
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委会主任黄铁山老师对水彩风景的意境追求也是孜孜不倦,特别是画水彩风景画的山水,堪称一绝了,他的水彩画清新秀丽、朴厚真实,富有浓厚的泥土气息和南方诗情,其用笔娟秀洒脱,色调和谐幽雅,意境恬静深远。他的画均来自对生活的直接感受,在生活中提炼创作素材,在创作中倾情意境的营造。为了更好地将意境营造的更加强烈,他的画多用湿画法,用排刷和羊毫笔大块铺开,一气呵成。局部用重叠法深入塑造,尽量追求厚重透明的效果。作品〈〈洞庭湖组画〉〉、〈〈伏尔加河畔〉〉等,均受到美术界的高度评价。
浙江水彩画家乌密风同样注重意境的营造和追求。她的水彩花卉作品意境深邃、色彩明丽。风格清新,生气昂然。其作品〈〈牡丹〉〉)、〈〈睡莲〉〉神秘抒情,〈〈玉兰〉〉、〈〈扁竹莲〉〉浪漫典雅,〈〈仙人球〉〉、〈〈仙人掌〉〉笔韵纵横、水色淋漓。她的作品功力深厚形式多样、刻画深入,具有大刀阔斧之气魄,一气呵成之韵味,细微处之精到为常人所不及。乌密风的水彩画将西方水彩画的韵味、美感、技巧和中国画意境、笔墨情趣巧妙地融为一体,形成了具有东方神韵的鲜明艺术风格。乌密风认为“水彩画要创新,画家就要具有敏锐的观察、表现能力,要有雄厚的造
型基础和色彩修养。作品既要有中国画的意境、韵味和情趣,又要有水彩画本身所特意的水色交融、渗化、流动、冲击想混合所产生的透明的丰富的美感特色和有装饰味的变形夸张。。。”。
写实是真实反映对象,是通过具像表现景物的方法。从水彩画传入时开始,经过五、六十年代写实风格的确立,一直到现在仍然是水彩画的主要表现方法。同时它也比较注重在风景题材中体现意境。在技法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有很大的改变。概括地说,早期较多地用于干画法,层层叠叠,用小笔描绘,或局部完成;过后,充分发挥水的作用,通过湿画法创造了水色淋漓,变化多端的特色。有时候为了创造更好的效果,运用滴、擦、喷。刮等技法和采用蛋清、丙烯等材料来增强画面效果和水彩画的表现力。例如陶世虎的〈〈斜阳〉〉,金立德的〈〈夕阳尽染〉〉等作品句属于运用写实手法同时又表现意境的代表之作。
写意的形式,即用意象的表达方式,是我国传统绘画中广泛运用的一种形式。也是中国绘画的特色。意从象来,其寓于象,象从意出,象表达意。通过对客观景物的观察,不求形似,来抒发主观情感,创造意境。所以,意象是主、客观的统一。例如陈少平的水彩风景画〈〈夕阳图〉〉〈〈山村飞雪〉〉、〈〈雪后〉〉等作品,都来自客观的景物,但不求景物的具体描绘,用洒脱、豪放的笔触,表现出景物的意蕴,创造出“以情胜景”的意境。写意的水彩风景画作品中,更能发挥画家的创造性,因而更有利于意境的营造。
抽象水彩画最早是1913年康定斯基创作的〈〈最初的抽象水彩创作画〉〉。这是现代非具像绘画的最早范例。我国抽象艺术已很久远。“我国书法以抽象形式表现情感,实际上和西方抽象艺术是一个道理,只不过早过西方几千年。”在我国,用抽象水彩画来抒发画家的理想和情怀,是一个新课题。也有了可贵的收获。张洪英画过一些水彩抽象作品。如〈〈交响音画-贝多芬,致艾丽丝〉〉是绘画与音乐的结合,用抽象的话来体现无形的音,通过点、线、面、色彩的构成来体现音乐的旋律,传达悠扬、悲怆。。。
落下这一笔,也基本上梳理了我对水彩风景画中意境及其营造方法的认识。“中国水彩画家应该珍惜自己的文化,只有结合中国传统的意境,注重神韵的追求,达到”意象“造型为流的中国水彩画,才能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也才能用中国艺术精髓影响整个世界”。虽然我们知道,意境不仅仅存在于水彩风景画中,在其他题材中也有,像人物画,静物画等。但是我们却不能否认一个事实,水彩风景画创作中必须要有意境的营造意识,没有意境的风景画是死的,不能给人带来心灵上的享受。所以,我们要做的,既要加强对水彩的技法掌握,又要加强对水彩意境的了解。增强画面的驾驭能力。画出更好的作品,追寻更高的意境之美。
第三篇:秋之风景
秋之风景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月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列碧霄。”秋是一个美好的季节,是一群奇绚的色彩,是一种特别的心情,是一曲悠长的古歌„„虽没有春之万物生的蓬勃生机,没有夏之成熟美或冬之蕴蓄美,然秋有更深层次的美。人们都讨厌秋的无情,秋风扫落叶的决然无情。然“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谁知落叶归根不是为来年的满木繁华奉献,你知道澡地落叶的缤纷绚美吗?各色落叶纷纷层层,为大地披上多彩的外衣,我不忍扫劫落叶,只愿它们各自安静地睡着,让个人的鞋子踩得“沙沙沙”。曾读过《等待繁华落尽》,于是就渴望那样一个长满树的校园。有樟树有精灵陪我看叶落梦里„„我记得那一个秋天,大风“哗哗”。那一场“叶雨”中,看见秋叶在空中飞舞,宛如沸水中沉沉浮浮的茶叶,昭示浮生„„
王柳先生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怀。秋,有隐士之气节,而开在秋的菊,“花之隐逸者也”,它安安静静地开。败,有君子之风,不慕春花之艳,不如夏花之绚,不比冬花之孤,却有一份无比的从容。“世人盛爱牡丹,而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可叹,可叹!也记得琦君记录他的母亲说:“秋花远比春花净”,我爱桂花的香气,从小便是一直到如今,秋之八月,桂花飘香,却少见它的颂歌,桂花便如母亲一样的奉献,是谁说人生如四季,中年便是秋,中年的母亲就像秋桂一样,只闻香,不见那隐入叶子中的小花。
古来颂春者极多,而颂秋之诗也有些许。我最爱那一句“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采薇而食的也不隐士。王清在秋时山野上怀念的,何尝不是我所怀念的呢?只可惜心远之人能有多少呢?秋,这个使人厌烦的节日,只有引人思乡,感叹花好不再,月圆人不团圆。谁人爱大雁飞去,一片寂寥的悲秋呢?我却劝诸君怀古而不伤今。可这切不断,理还乱的心情,自己怎么能不叹息呢?春之风景之美,同予者何人?
三年级:yangy
第四篇:民俗之中秋
《浅谈民俗节日之——我们的中秋》
包兰芳
(人文学院 中文1001 学号201008580101)
摘要:中秋节作为我国重要的民族传统节日之一,是亟待抢救保护的文化遗产。它承载着华夏民族几千年的文化蕴意,也是重要的精神象征。随着时代的变迁,这样的民族传统节日以及相关的习俗都逐渐地在淡化,在消隐。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加快相关民俗知识的整理,研究,保护和传承工作,让传统文化的精华得以薪火相传。中秋节作为继春节后第二个喜悦的节日,直到今天仍在人们生活中占有一个相当特殊重要的位置。结合历史与文学的考证,我们可以大致描绘出中秋节变迁的历程,从现在追溯到上古时期,了解其起源、发展和变迁。同时,对中秋节具有标志性特征的嫦娥、蟾蜍、玉兔等典型意象的考究也做一个整理,阐述。
关键词:变迁 嫦娥 蟾蜍 玉兔 一 背景
“江南好,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这首《忆江南》让人觉得江南人的中秋,都是诗情画意的。作为一个江南人,我对中秋的感触是十分深刻的。印象最深的就是,小时候八月十五那天,妈妈要我把“月光佛儿”拿到院子里,在月光下“晒晒”才能吃。所谓的“月光佛儿”其实就是一个形状像圆盘的白色面饼,味道类似现在的绿豆糕、冰糕之类的甜点。用一张红纸包裹着,正面印有嫦娥和玉兔飞向月宫的画面。妈妈说让月亮先吃,我后吃,就能保佑我读书有所成,健健康康。现在想来,这也算是“拜月”的一种形式。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传统的习俗和礼节被省略简化了,中秋习俗亦是如此。但是根植在童年记忆里的“中秋情结”,使得我对考究中秋的相关民俗知识兴趣昂然。
另外,民族传统节日是亟待抢救保护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牢记“端午节”被抢先申遗的教训,从普遍意义上重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遗产不是历史的陈迹,而是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悠悠五千年的华夏文明,逐渐积淀下来形成稳定的民族传统节日。这些民族节日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民族言传身教,教养下一代的重要形式。大多民族传统节日都被赋予了特殊的文化意义,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起了重大作用。尤其像中秋节,作为继春节之后一个喜悦的节日,被赋予了特别美好的寓意,象征着思念,亲人团聚等等。所以,我们更应该了解并传承中秋节的各种文化意义和历史变迁。
二 中秋节的起源、由来和变迁
说到中秋节,我们一点也不陌生,就好像那种熟悉感是与生俱来的一样。但是,中秋节的起源是什么?中秋节作为一个节日到底是什么时候产生出现的?却很难说出一个头绪来。关于中秋节起源,现在学者们给出的说法主要有三种:一是源于上古时期就开始的月亮崇拜;二是源于祭祀月亮女神嫦娥;三是源于古人在秋季为庆祝丰收而举行的祭祀土地神的活动。但是这三种说法都只能用来解释中秋节某些习俗的起源,不能说明整个节日的起源。至于何时成为一个正式的节日,有明确记载的是宋代的民俗志文献里,孟元老写的《东京梦华录》以回忆的方式记述北宋汴京的繁华景象,其中卷八就有“中秋”条。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卷
四、周密的《武林旧事》都设有“中秋”条,并对此做了细致的记载。这些记录都说明到宋代,中秋已经作为一个重大的节日了。但是说到起源,我们还要追溯到更早之前。据传,中秋的来历有两千多年历史了,我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礼记》中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有拜月的意思。《周礼》也有记载:“中春,昼击土鼓,吹豳诗,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这是算“中秋”最早的起源说。一直到了唐代,中秋开始作为一个节日初步形成。
如果按照祭月拜月的习俗来看,汉代之前,月亮崇拜基本为皇家所垄断,直到唐朝前都极少见到普通民众拜月的记载,也没有关于中秋节的记载。但是到了唐朝,赏月的诗歌骤然出现很多。检索全唐诗,八月十五赏月诗共一百一十一首,由五十六个诗人所作。1他们在标题中或标出“八月十五”,或在正文中写出这一时间。如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杜甫《八月十五夜》、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刘禹锡《八月十五日夜观月》等等。白居易的《华阳观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人到秋种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花样动力球坛上,今夜清光此处多。”写的就是中秋之夜友人聚会赏月之事。晚唐诗人印文圭《八月十五夜》开头两句:“万里无月经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其中“最团圆”即是指月圆人团圆,也有亲友团聚赏月的意思。从这些诗句的描述,可以断定八月十五赏月从初唐开始已在文人士大夫阶层广泛流行了。唐朝诗人欧阳詹《玩月》还对中秋做了一个解释:“秋之于时,1 刘德增:《中秋节源自新罗考》,载《文史哲》2003年第六期。先夏后冬;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兔圆,故曰中秋。”意思是农历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而十五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农历八月十五居于正中,所以被称为“中秋”。除了诗歌以外,还有其他形式的关于中秋习俗的记载。五代王仁裕的笔记小说《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玄宗八月十五夜,与贵妃临太液池,凭栏望月,不尽,帝意不快,遂勒令左右:‘于池西岸别筑百尺高台,与吾妃子来年望月。’”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唐朝已经比较兴盛中秋赏月之俗了。此外,还有流行于民间的唐玄宗游月宫、传仙乐的故事等。根据史料唐朝初年主要是社会中上层人物如官员、文人在八月十五夜赏月、赋诗、饮酒,一般贫苦人家没有这样的雅兴;到了中唐才逐渐流向下层社会,开始在寻常百姓家、寺庙之类的公共场合兴起聚会、宴饮的习俗;直至晚唐已成为全社会的节日。
宋代的中秋节就已经过的很热闹了。这时候中秋节的主要活动是唐代宴饮习俗的延续,扩大。《东京梦华录》记载:这天之前,各酒店就开始卖新酒,重新装饰门面,打扮彩楼,用竹竿挑出画着醉仙的旗子。街市上也是人人争相饮酒,到午时未时之间,各家酒店的酒都卖光了,纷纷扯下招幌。到了夜间,富贵人家把亭台楼榭打扮的很漂亮,普通百姓人家也纷纷到酒楼上占好位子赏月。夜市人声鼎沸,直到天亮。可见,到了宋代人们对中秋的重视和庆祝已经远远超过了唐代的规模。唐代仍是夜间宴饮赏月,到了宋代已是全天过节;唐代仍是中上层阶级的把玩消遣,到了宋代已是全民皆欢。同样,宋代的诗词,特别是宋词,写中秋节的也远远超过唐代。《全宋词》中收有中秋词二百一十首,其中标有“中秋”字样的有一百七十八首。1最为脍炙人口的如苏轼的《水调歌头》就是描写宋代中秋饮酒赏月的杰出代表。
元代的汉民族虽然处于异族的统治之下,但是像中秋这样重大的节日习俗仍保持了原貌。元顺帝时熊梦祥编纂的《析津志》是记述大都风俗的志书,提到中秋节上市的果品有香水梨、银丝枣、御黄子、频婆、松子、红果子等。并且元代的皇宫中也隆重地过中秋节。蒙古族皇室每年四月份就离开大都到上都避暑,在上都过中秋节,皇宫内都要举行洒马奶酒的祭典,同时举行大型的宴会。元顺帝时,每年中秋都要到上都北城墙上的穆清阁举行宴会,观景赏月。表现在元代文学上的就是著名的元代散曲,例如张养浩的散曲《双调﹒折桂令﹒中秋》、朱庭玉散曲《仙侣﹒点绛唇﹒中秋月》。还有杂剧《张生煮海》、《云窗梦》等。
明清之后,中秋习俗发生了一些较大的变化。拜月基本取代赏月成为中秋习俗的重要内容。这时候团员主题突显出来,更加重视亲友之间的往来。月饼作为一种中秋的代表性食 1 黄杰:《宋词与民俗》,中华书局,1980年,上册,第801页。
品在明代出现。总的来说,明清之后中秋习俗的功利性内容加强了,贵人伦、重亲情的主题逐渐突显出来,而唐宋那种赏月的浪漫抒情氛围、痛饮美酒的狂欢精神衰退了。1一直到现在,如果我们还保留着一些“拜月”,走亲团聚的习俗话,大多是沿袭了明清的中秋习俗。
三 蟾蜍、嫦娥、玉兔考
说到中秋神话传说故事,我们不约而同地都会想到嫦娥奔月的故事。那么这个美丽的故事从何而来呢?据考证,嫦娥是从《山海经》里的常曦演变而来的,《山海经·大荒西经》里记述了月母常曦给十二个月亮洗澡的场景:“有女子方浴月。常俊妻常曦,生月有十二,此始浴之。”只不过常曦在《山海经》里是月亮的母亲,到后来就变成了嫦娥,是住在月亮上一个美丽的女子。后来人们为了丰富故事的可读性,演化出了嫦娥奔月的故事,最早的文字记录出现在战国时期的《归藏》:“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本月为月精。”再后来,又添加了嫦娥嫁与后羿,偷食灵丹奔月等等情节。
那么嫦娥跟蟾蜍又有什么联系呢?一个美貌,一个丑陋,在现代人眼里是无法扯到一块儿去的。但是在上古,这两者还是互为变身的关系呢。据文字资料,古人对月亮最早、最原始的说法之一是月亮的精灵是是一只蟾蜍。《淮南子·精神训》里说:“日中有踆乌,月中有蟾蜍。”屈原的《天问》也提到“顾莵在腹”。2结合嫦娥偷食灵丹奔月的故事,加之古时候常有的动物与人化身的前例,比如伏羲女娲都是半人半蛇的形象,我们可以理解为嫦娥偷食灵丹后奔月,变为蟾蜍精。这一点在唐代的《初学记》引用的《淮南子·览冥训》可以查证。也就是说月亮即是嫦娥,也是蟾蜍,后来两者共存与月亮之上,再后来陪伴嫦娥的蟾蜍变身为玉兔。那么为什么古时人民会像崇拜月亮一样崇拜蟾蜍呢,根据科学家推断,青蛙是第一种能从水中爬到陆地生存的动物,最初是身体庞大的动物,是世界的霸主。青蛙的肚子很大,生殖能力很强,是母性的象征,与月亮代表的阴性相符合,所以青蛙崇拜也是一种生殖崇拜。并且在古人观念中,青蛙还是一种长寿的动物,据《太平御览》记载,蟾蜍的寿命是长达三千岁的。在文字上,“蛙”的古代写法与“始”相通,“蛙”的读音又与“女娲”的“娲”相通。这么看来,人们把对月亮的崇拜附加在蟾蜍身上无可厚非。我们熟悉的“蟾宫”、“蟾桂”、“冰蟾”、“蟾轮”等词不但没有丑陋的意味,反而是极其优雅的。
至于玉兔在月亮故事里出现是汉代以后了,它不是以一个单独的形象出现在月宫中的,而是作为嫦娥的宠物,可以算是蟾蜍的继替者。据史料,捣药的玉兔最初是作为西王母的随从出现的,西王母在秦汉时期是掌管长寿和仙药的大神,玉兔就在她身边负责捣药的。而玉 12 黄涛:《中秋节》,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42—64页。
据闻一多先生考证,顾莵是当时蟾蜍的一种另称。兔在月宫中捣药的形象在晋代已经有所记载,晋代傅咸在《拟天问》中有这样的句子:“月中何有?白兔捣药。”至于蟾蜍为什么变成了玉兔,根据闻一多先生的解释:“蟾蜍原来叫顾莵。“莵”与“兔”同音,即使“蜍”也与“兔”同音。因为谐音的关系,神话里的蟾蜍就被玉兔代替了。1其实从形象上来说,民众用可爱的玉兔代替丑陋的蟾蜍也无可厚非。魏晋到唐朝,玉兔捣药越来越流行,地位也逐渐提升。明代人们开始单独祭祀玉兔,清代有了“兔儿爷”的说法,玉兔被塑造成一位威武可爱的将军模样,既是被人们敬奉的神灵,也是儿童把玩的玩具。
这样看来,嫦娥、玉兔、蟾蜍作为与中秋节最具典型性的代言人,也并不是一味的共存或继承的关系,他们之间还有互换、“博宠”的竞争关系呢。
四 参考文献
黄涛:《中秋节》,中国出版社,2006 黄涛:《节日中国之中秋》,北京华联印刷,2010 黄杰:《宋词与民俗》,商务印书馆,2005 王家广:《唐人风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盖国梁:《节庆趣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彭国梁、杨里昂:《我们的中秋》,岳麓书社,2004 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乌丙安:《中国民间信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北京出版社,1963 【宋】吴自牧:《梦梁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
黄涛:《中秋节》,第10—16页。
第五篇:浅析透纳动感风景画中的光与色
盐城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浅析透纳动感风景画中的光与色
美术学院 06(1)班 苏丹 06171103 【摘 要】在西方近现代油画语言的发展史上,透纳就像一座灯塔,不但照亮了整个19世纪的欧洲画坛,而且也指明了后世无数艺术探索者的道路。从透纳的风景画来看,充满运动感的光与色彩无疑是其艺术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些布满画面的瑰丽多变的光与色彩,就像乐章中高低起伏的音符,给我们的视觉造成一种极富韵律的运动感。这种动感十足的光感与色彩,并不是出自无意识的随意而为,而是透纳长期研究和实践的结果。【关键词】风景画 运动感 光与色
英国19世纪伟大的风景画家透纳(1775—1851)以擅长描绘光、色彩与大气而著称。这位无视传统艺术法则的画家,早在印象派之前就已经进行了真实再现阳光下色彩印象的探索,并成功地为风景画增添了崇高、壮丽的品质。在西方近现代油画语言的发展史上,透纳就像一座灯塔,不但照亮了整个19世纪的欧洲画坛,而且也指明了后世无数艺术探索者的道路。从他的风景画来看,充满运动感的光与色彩无疑是其艺术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些布满画面的瑰丽多变的光与色彩,就像乐章中高低起伏的音符,给我们的视觉造成一种极富韵律的运动感。这种动感十足的光感与色彩,并不是出自无意识的随意而为,而是透纳长期研究和实践的结果。
透纳悉心研究海上光的强度、云彩和风雨的活动,在光与色彩上,他培养了一种具有浪漫主义感情的特殊手法、创新色彩,对后来英、法两国的印象主义运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透纳自己曾说,描绘自然需要准确的观察力,他的绘画是他视觉经验的准确体现,而透纳的视觉经验正是他长期细致观察大自然的结果。
一
透纳的绘画,首先,是以“光”和独立的“光感”为主宰和主导画面的语言,透纳画面上无所不在的光感,或者说光内在的主宰着画面色彩,无论早期作品上光对色彩的调节还是色块之间的过渡,光都引导着视线,而且历史场景中的光感的表现是独立于色彩,是对明暗法的继承,有着基督教绘画中光的神性和对画面的控制力,是光在打开画面凝视的空间。
热衷于四处旅行的透纳,对日出日落、薄雾变幻的色彩与光辉特别敏感。他崇拜16世纪威尼斯画家,他们的风景画“像束不断闪烁的色彩的光芒”[1] 99启迪着透纳去探索光线与色彩的魅力。
盐城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在透纳的作品中,光线、大气和富于戏剧性的浪漫主题逐渐成为表现得对象。作于1805年的《遇难船》(图1)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虽然这里仍有较多的细节描绘,但更多注意力还是投向了大块的色彩和明显的光线。翻卷的云层、奔腾的波涛以及不平静的大气和光使整个画面具有一种张力的动感。之后的10多年中,光和大气的表现被透纳放到了一个非同一般的图1 透纳 《遇难船》 1805年
重要位置上,几乎每张画都充满了光线和大气的效果。《建设卡鲁塔哥的代朵》虽属于“历史风景画”,但对光线的精心处理,却真实地表现出地中海炎热与透明的大气。在《科隆:夜晚抵达的客轮》、《夏夜,摩特河畔》等成熟期的作品中,透纳通过想象和夸张对作品中的色彩进行提炼,使其更强烈、更响亮、更带有戏剧性。在这些风景画中,透纳已经开始用色彩的冷暖而非色彩的深浅来表现明暗、衬托空间;画面中的阴影部分往往同亮部一样具有丰富的色彩。绚丽的色彩再同灿烂的光线结合,便在画面中构成了一处动人心弦的、诗一般的意境。在他的晚期作品中,静止的风景已和流动的大气融为一体,城堡、海洋、山崖、帆船和人都成了光和色的产儿。
在1829年皇家美术院展览中,透纳以一幅题为《尤里西斯嘲笑波里菲摩斯》(图2)的作品再次引起轰动。它体现了透纳在光线处理上的高超造诣,被他的推崇者、当时有名的文艺批评家约翰·罗斯金称为透纳一生的“中心画”。这是一幅表现意大利神话传说的作品,是他根据去意大利旅行时所得到的灵感和印象创作的。它标志着古典画法与透纳所特有的色彩、光线和想象力的完美结合。作品的视觉效果明快而有力,被当时描写为“恰如其分的深红和靛青,以及深浅不同的绿、黄、紫色,使油画具有巧夺天工的妙境。”[2]114迎面而来的耀眼阳光、人、帆船、船边的精灵以及云雾中隐约可见的魔鬼是作品产生一种强烈的、梦幻的魅力。这幅画在生活体验基础上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又特别强调了闪烁的阳光,为画面增添了浓烈的幻想气氛与神秘
图2 透纳 《尤里西斯嘲笑波里菲摩斯》 1829年
感。尽管这幅画在景物刻画和构图上都是用古典手法,但在光色的表现上,它已经远远超越了人们所崇拜的那些古典大师。
由英国文化协会、泰特美术馆和中国美术馆合作举办的泰特美术馆藏透纳绘画珍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英国最伟大的画家之一约瑟·马洛德·威廉·透纳的绘画珍品首次来
盐城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到中国。来自泰特美术馆珍藏的112幅油画和水彩作品,将透纳不同时期和特色的作品完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透过展厅中那些充满时代激情的对比强烈的大尺寸水彩和巨大“空无”的油画,透纳艺术的典型风格跃入眼帘:巨大虚空的云海霞光、雾气缭绕的山光水色,特别是反映工业时代的蒸汽、速度与光亮。技法上,透纳将光、色、影和线条节奏结合,将厚涂肌理和运笔速度配合,形成自成一派的风景画风格。他对光线和色彩的创新运用,使水彩这个一度被低估的作画技巧的地位得到极大提升,进一步推动其成为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并最终使之成为独立画种。
晚年的透纳,对大自然的认识更为精确和深入,对光色的理解也更加提纲挈领。因此,在他这一时期的创作中,出现了一些抽象的画作。不论是夕阳、暴风雨,或是一些纯粹的光线,全都化成了一种色调或效果。有些画干脆是抹在白色画布上的纯粹的色彩符号。晚年的他将水彩技法运用到油画创作中,色彩的主观表现力及水彩颜色透明、流动的特性得到了极大发挥。透纳笔下的风景对于自然细节的省略与忽视是前所未见,甚至在某些地方用白色背景上淡淡的色彩勾勒来展现物体的基本颜色、光线和质感。风景本身似乎不再成为主题,而光却带给透纳无限的灵动。
二
应该说,自然中的色彩已是十分的迷人。阿恩海姆曾经写到:“那落日的余晖以及地中海碧蓝的色彩所传达的表现,恐怕是任何确定的形状也望尘莫及的。” [3]455透纳作品的画面本身主要通过色彩和色块之间的对比过渡来建构起来的。而观看透纳的小幅水彩作品,我们就可以看到他的天赋以及对色彩流动感的强调,这是与以往传统绘画差别很大的,这为他表现自然风光在空气和不同气候中的风景在技术上可能,而且为晚期纯粹描绘心灵的视觉通感埋下了伏笔。与光的主宰相应,还是在光对色彩和色块的衔接和渗透之中,建构起画面。
色彩是透纳晚期水彩风景画中的主体艺术语言,他将水彩画的色彩表现力推向了极致,在他的时代是独一无二的。在此,我就他的水彩风景画中的色彩语言进行解读。
1、透纳对色彩的感受是神奇而独特的,在他的水彩风景画中表现的色彩既明亮又精神,充满着“运动感”。如果说人的生命本质在于运动,那么具有“运动感”的色彩就是艺术的生命本质。绘画艺术虽然在表现运动时只能反映稍纵即逝的瞬间变化,但透纳的水彩风景画却能唤起观众对色彩不同程度的“运动感”,从而引起观众的联想与想象。对此,透纳时代的理论家早已认为,他是竭尽全力在表现自然景物色彩的“运动感”的人。罗斯金在讲述透纳的发光学说时也指出,透纳的色视觉恰好是伦勃朗的对立面。伦勃朗倾向于“递降的” 着色法,光是间接使用的,以便加以舍弃和化入阴影之中。而透纳的着
盐城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色法是“递升的”———通过不同程度的光的渐进的纯化,使其具有“运动感”。他很多作品可以看出许多动荡的、漩涡式的画面构成和奔放不羁的色彩。将这种奔放不羁的色彩与动荡的、漩涡式的画面结构紧密结合,便产生了一种快速而又强烈的“运动感”。这种“运动感”的存在既有构成上的因素,更有色彩的因素。而且,他表现的色彩具有一种极具韵律的节奏,这种节奏是构成“运动感”的一种外在表现,具有“运动感”十足的色彩。他在歌德《色彩原理》中提出的“光谱环”原理的理解是比较透彻的,从其《柯摩湖》中可以看到,画面上方是紫蓝色的天空,画面的中间是深绿色的水域,接下来在画面的下方和右侧则是橙黄色的山和湖水。作品中各种色域的分布非常明显地体现了“光谱环”的原理对颜色进行了有序排列,从而给观众视觉一种极富节奏的“运动感”;把一幅幅富有运动色彩的风景画呈现给了世界。如果再仔细观察他的作品《雨云》、《日内瓦:摩勒山及萨沃伊山》和《洛桑德葬礼》等,也可以看出这种“光谱环”特征的色彩。能在一幅画中出现如此丰富而又符合运动循环规律的色彩,的确是件不太容易的事情,更何况在当时十分注重古典传统色彩理论的背景下,就更不容易了。
2、透纳用精确入微的色彩来谱写“光辉”,即用精微的色彩来表现“光”的“辉”———闪耀、灿烂。在他的水彩风景画中,多半是以“光”为主题来描绘闪耀、灿烂的色彩,他能准确地表现“光”的“辉”,用“辉”来解读“光”的魅力,将 “光”的“辉”表现得淋漓尽致。就拿1817 年画的《维苏威火山的爆发》这幅画来说,他用单纯而富有变化的色彩,表现了火山爆发的场景,使人产生一种对神奇自然的敬畏之感,这种闪耀、灿烂的色彩确实给人以震撼、以美的享受。透纳对“光”的研究还可以追溯到威尼斯绘画的渊源中去,他的绘画受到了威尼斯绘画的影响,他表现的空气和透光的烟雾景象具有一种感触不到的味道,而又闪烁着各式各样的色彩让你去品味,使你产生一种“光辉” 的感觉。在透纳的水彩风景画中,由于光的效果给色彩带来了生命,产生了强有力的作用,轮廓逐渐变得不重要了。不论是灿烂的蓝天或是明媚的阳光都赋予了所有的色彩非常清新、强烈的亮度。在他的水彩风景画里没有沉重的感觉,而是纯净透明、耀眼灿烂的色彩,给人一种轻松之感。其实,透纳在很早就放弃了平静与优雅的欧洲传统绘画色彩特有的气质,大胆地运用现代绘画的光与色的关系来描绘自然的生命与活力。例如:《廷登修道院废墟内部》、《怀河上的雷亚德贵桥》、《从佩特沃斯邸宅看庭园那端的月落》。众所周知,光是产生色的先决条件,只有光的存在才有色的存在,光赋予色以生命,色依存光而存在。仔细研究西方传统绘画后就会发现,传统绘画大都在室内,主要依靠室内光在物体上产生柔和的明暗效果来表现对象,始终是按固有色的观点来描绘对象的,以致很少有人细心地去研究在室外光下会产生怎样的色彩效果。如果说肩负起了光与色的历史使命的是印象派画家,那么透纳就是他们的引路者。如果说印象派艺术家最大的功绩是光和色作为
盐城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认识世界的中心,客观再现个人的瞬间视觉印象,强调绘画的审美功能为特点,透纳就可以称得上现代绘画最具代表性的印象派艺术家之一。
3、在色彩成为艺术家的激情乃至整个生命的内在表达语言时,它就完全地个性化了。没有比马蒂斯表述得更为精到的了:“某种色彩的雪崩是没有力量的。只有色彩被组织安排的配合了艺术家强烈的感情时,它才获得了自身充分的表现。”[4]148透纳就是一个用色彩来抒情的风景画家,并在充满“诗情画意”的色调上来把握色彩。在18 世纪末的欧洲大陆还没有出现印象派的任何苗头时,透纳的水彩风景画就具有科曾斯所倡导的“诗情画意” 的风貌,注重对情感的表现,难怪法国美学家科林伍德给艺术的定义就是“情感的表现”,[5] 207“色彩的运用与其说是对应于客观存在的反应,还不如说是出诸艺术家内心的情感吁求。”[6] 11这种“感情”实际上就是用色彩来表现自然的一种“诗情画意”。透纳用自己独有感情来表达自然美景的“诗情画意”。其作品有:《威尼斯大运河》、《威尼斯兵工厂》、《科尼河畔,威特福附近的摩尔公园》、《伦斯葛特》等。透纳还借着色彩的力量将一种被常人认为是不能入画的场景转变成一件件生动的艺术作品,经常被世人形容为魔法或奇迹的表现,表现出来的作品含有丰富的现代情感,这种情感是他内心的表达,是他对现代绘画艺术语言的寻找。在很多题材表现上,他也相当成功地运用了抒情的色彩语言,具有“诗情画意” 的风貌。比如在《暴风与日落》中描述了日落时分光照射在暴风云层上的情景:乌云翻滚、晚霞映红了天空,透纳在这幅画里充分利用水彩的特性功能———色彩渗透、扩散,色调透明润泽,层次变幻无穷———来描述形体,用湿画法表达出一幅抒情诗歌般的情调。透纳用抒情的色彩来表达情感,其情感一般都流露在他的色彩表现上,用抒情的色彩来表现自然、表现自我。透纳用富有“诗情画意”的色调来解读色彩,开拓了又一种现代绘画的艺术语言。
透纳,一位超时代的艺术大师。他引领着足以开启未来的艺术风尚,独自在荒无人烟的小径上蹒跚而行。在风景画领域趟出了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他对色彩层次及其关系的分析和研究,开辟了20世纪色彩理论的先河。他对光与色的操纵给予我们在绘画创作中有所启发。
透纳“使艺术回到一种严格的、认真的和精确的对大自然的观察,使我们自己热情地在运动中也在光的瞬间去描绘形象”。[7]131他的艺术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画家,这也使他成为印象主义绘画的伟大先驱。
【参考文献】
[1] 毛宁.康斯泰勃和透纳.第一版.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99页 [2] 毛宁.康斯泰勃和透纳.第一版.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114页 [3] 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第二版.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455页 [4] 杰克·德·弗拉姆编.马蒂斯论艺术.第一版.河南:河南美术出版,1987.148页
盐城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5] 凌继尧.美学十五讲.第一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07页 [6] 丁宁.西方美术史十五讲.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1页 [7] 毛宁.康斯泰勃和透纳.第一版.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131页
Analysis Turner dynamic landscape in light and color
School Fine Arts
06(1)Class
Sudan
06171103
【Summary】The language of modern painting in Western history, Turner is like a beacon, not only light up the entire 19th century European painting, but also pointed out the numerous artistic explorer of the road later.Turner's landscapes from the point of view,full of movement of light and color sense is undoubtedly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its artistic aspect.Those covered with pictures of the magnificent and varied light and color, as in the undulating movement of the notes, give us create a highly visual sense of rhythmic movement.This dynamic full sense of light and color, not from random and is unconscious, but Turner, a long-term research and in practice.【Keywords】Landscape Sporty Light and Col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