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亚里士多德幸福思想及其现代思考
亚里士多德幸福思想及其现代思考
摘 要:幸福一直是我们永恒关注的话题,由于每个人所处的时代和生活环境的差异,导致我们对幸福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在当今现实社会中,金钱,利益,享乐思想也异化着人们对幸福的追求,使人们蒙蔽了对幸福的真正认知。当一些人以金钱和财富作为幸福的最终目标时,也有一些获得充足财富的人并非感到快乐幸福,而是空虚迷茫。因此,我们有必要去了解幸福的内容是什么,幸福的真谛,以及真正的幸福能使我们本身内在价值获得怎样的提升。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幸福;现代思考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的幸福思想以人的本质为起点,认为幸福是至善,是人一切行为的最终目的,来阐述幸福要在现实活动中以中道为原则来实现。亚里士多德的幸福思想之所以有价值有意义,是因为它是几千年的产物,是经得住时间检验的,我们有必要通过认真研究亚里士多德的幸福思想来使我们今天的生活得以借鉴。
一、亚里士多德幸福思想产生的背景
一方面,希腊社会城邦国家在经济上都一个独立的个体,公民在城邦中拥有奴隶和一定的财产。奴隶作为组成家庭的财产要素之一,在城邦中有着许多生产生活活动,这使人们在满足生活活动需要的同时,还有够多的时间去从事其它的社会活动。①另一方面“任何民族的道德传统根源都是一种关于人性的看法。”②亚里士多德幸福思想是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上提出的。人是理性的动物”和“人是政治的动物”是亚里士多德两个重要的论断。亚里士多德认为最幸福的生活便是理性的生活。“人是理性的动物”告诉人们幸福生活的生活方式,“人是政治的动物”是告诉人们哪种政治制度更适合这样的生活方式。
二、亚里士多德幸福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幸福的内涵
首先,幸福即至善。亚里士多德是认为人类一切活动都是为某种目的,这种活动的目的就是善,从目的论的角度来说明幸福,因而他认为幸福就是善,至善就是最高的幸福。虽然我们都有自己内心所追求的目标,在我们的行动中也体现着善,但是我们应该通过具体的实践性活动去追求一个最终的、完满的善来实现真正的内在幸福。而善是人们的各种现实活动所追求的目的。③简言之,幸福就是至善。其次,幸福是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亚里士多德认为个人的幸福在于他是有没有在善的指导下去进行实践,而不在于他对某种德性的思考。幸福的获得在于通过自己努力实践来使自身价值得以很好地实现。幸福存在于每个人的灵魂之中,人们需要通过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获得实现真正的幸福,而真正的幸福依赖于灵魂的欲望部分进行合乎德性的活动。④人也只有在现实生活中才能体现出自己的品质,人也必须生活在社会中,因此幸福或者说至善必须在社会生活中才能体现。
(二)幸福的实现:中道原则
中道原则是亚里士多德幸福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及原理,中道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出现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之中。亚里士多德认为,所有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都要以中道为核心,幸福也是如此。中道原则为人们的行为或者判断提供了原则标准。中道要求我们的感性思维通过理智去控制,去指导行为,过度和不及都是不合理的,只有中道才合乎德性,所以在一切现实行为活动中,既不过度,也不不及,而是要保持其中间的部分。所以获得幸福的重要原则必须是中道,德性的本性即中道。“德性即中道,是最高的善和极端的正确”。⑤在亚里士多德把人的性格划分为三种:过度、不及、中道。过度和不及都是恶的、不好的选择,只有中道是最正确最恰当的选择,是适度的,才合乎德性。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就在于凡事需适度,任何小事都要遵循中道的原则。只要我们在中道的支配下进行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去认真努力地实践,就可以获得真正的幸福,体会到其中的快乐。
(三)个体幸福与城邦幸福
以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人生下来就无法逃脱政治的捆绑,在某种角度来看,个人的幸福与集体的幸福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他认为,伦理学侧重的是个人的幸福,个人的德性,个人的善,而政治学侧重的则是集体的德性,集体的幸福,集体的善。个人的善与集体的善是相互统一的。他认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就如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幸福既存在于个体即某个人的行为中,又存在于集体的大环境之中,个体的幸福与集体的幸福是密切相连的,集体幸福是由个体幸福组成,它既高于个体幸福,同时又帮助个体实了现有的小幸福。“所有的公民都应该有好公民的德行,只有如此,城邦这个大集体才会成为最好的城邦集体”。⑥集体的幸福是幸福的根本,是最高的幸福。公民只有在行为处事中着重考虑到国家、民族、社会的集体利益时,他自身的价值才得以体现,幸福才能真正的实现。
三、亚里士多德幸福思想的现代思考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思想虽是在古希腊时期提出来的,但是凭借他对幸福的深刻认识,使当代人们的幸福观得到了启发,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可以有效处理我们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之间的关系
现代生活中,经济高速发展,物质生活的丰富,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然而,经济高速发展也带来了不好的方面,人们的道德逐渐沦丧,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幸福感却降低了。在我国现有的市场经济制度下,很多人迷失了方向,将自身的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反应在社会上就是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盛行。人们外表光鲜艳丽,内心却空洞无物。亚里士多德的幸福思想正是解决这种问题的关键所在,它把幸福和德性连接起来,这对于人们建设正确的幸福观是十分必要的。当今社会生活中,正确处理好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之间的关系非常有必要,应该以亚里士多德的幸福思想为指导。亚里士多德强调幸福是至善,这就要求我们在不断满足物质条件丰富的同时,去丰富我们的精神财富,要注重内在修养,以一个有德性的人的标准去规范自身,对待生活积极乐观,努力进取,去达到生活的目标,从而发现和感受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二)牺牲个我,实现全社会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每个人的幸福与全社会的幸福是相统一的,每个人的利益和集体的利益二者也是相统一的。当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发生冲突时,正确的价值观应该是牺牲个人的利益而维护集体的利益。但就现阶段而言,人们的意识中集体主义观念是非常薄弱的,人们更多的只是每个人自己的私利,而不在乎更为重要的集体的利益,更有甚者,牺牲集体的利益,来获得自己的私利。因此,运用亚里士多德关于个人幸福与集体幸福的关系的思想来指导建设我国和谐社会是很有必要的。
亚里士多德关于幸福的思想,深刻中带有细腻。只有通过把它带入生活中,不断的实践和领悟,才能领悟其中的真谛和意义。在倡导社会和谐的今天,倘若我们每一个人,多一些德性感悟,将这些美好的品质与德性发扬下去,相信我们每一天都能感受到幸福。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解:
① 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0
② 赵敦华.人性和伦理跨文化研究.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1
③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④ 苗力田.亚里士多德选集.北京?_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5
⑤ 周雯:亚里士多德“幸福论”研究[D].中南大学,2002.⑥ 肖雪慧.亚里士多德的思维方法与他的伦理学研究[J].伦理学,l986(11):69.参考文献:
[1]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 余纪元.亚里士多德伦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 钟婧.亚里士多德幸福理论及其现代影响[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8.[4] 王艺诺.论亚里士多德幸福观[D].辽宁:沈阳师范大学,2014
[5] 肖雪慧.亚里士多德的思维方法与他的伦理学研究[J].伦理学,l986(11):69.[6] 周雯:亚里士多德“幸福论”研究[D].中南大学,2002.
第二篇:亚里士多德的法律思想
亚里士多德的法律思想
一,正义观
他把正义分为三类:一为平均正义,此种正义的观念是以”平等”观念为基础的,是对平等标准的衡量.二是分配正义.平均正义是支配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正义,而分配正义规制个人与团体间的关系.根据每个人的功德,价值来分配财富,官职,荣誉等,它是以承认人天生的体力与智力的不平等性为前提的.三是矫正正义.它是在非自愿的交往中,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造成损害,要从损害方的好处中拿出一些加到蒙受损失的个人那里,补偿其损失.矫正正义不考虑相关的当事人的地位,只确保两个人的平等.二,法治观
(一)人类需要法治的原因. 1.人治容易偏私,而法治可以秉公,因为法律是没有感情的. 2.法律是由多数人制定的,多数人总比一个人治理的国家好. 3.实行一人之治管理国家也实属困难.如果实行一个之治,必然造成独理万机的局面,因为人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全面管理国家事务,而应由多数人执政.(二).法治的基本要求. 1.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 2.所服从的法律本身是良法. 三,法治的实践
1.亚里士多德认为,要走向法治,就必须抓住立法和守法这两个基本的环节.立法的好坏决定法律是否优良及其优良的程度,是法律能被普遍遵从的先决条件;而守法则直接决定法治的成败. 2.在立法上,他认为法律的制定应该与政体相适应,立法权应由中产阶级去掌握,具体由其议事会去负责制定法律.关于变法,他认为法律一经制定,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某些情况下应该有所变化,但应极其慎重,过多的变化会削弱法律的威力. 3.在司法方面,指出应健全司法机构.加强执法以维护各方利益. 4.在守法方面,他认为守法是法治的关键. 四,亚里士多德法治思想的借鉴意义
1.”法律至上”是法治的根本.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管理活动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权力应在法律之下,中国历来有法律而无法治的一个根本原因是法律在权力之下,这是我们建设法治中国的最大障碍. 2.立良法是法治的前提.良好的法律本身具有正义性,稳定性和明确性. 3.司法独立才能实现司法公正,才能实现法治. 4.倡导在全社会的守法,法律应成为人们的普遍信仰. 课堂讨论:法治好还是人治好
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视角来谈论
柏拉图从法律的缺点来论其人治观的 亚里士多德从人的缺点来论其法治观的
第三篇:亚里士多德的学前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的学前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公元前 384——前 322 年)是古希腊知识渊博并具有多方面成就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是继柏拉图之后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人。他以较为现
实的态度和实证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的教育问题,将古代西方教育理论推向了新的高度。亚里士多德
一、生平与世界观
亚里士多德出生于古代希腊,从小受过良好的贵族教育 ,17 岁时来到雅典的阿加德米学园学习, 师从柏拉图达 20年之久。柏拉图死后 , 他离开学园周游各地。42 岁时 ,亚里士多德应马其顿王的邀请,担任年仅 13 岁的王子亚力山大(Alexmdms)的老师。公元 前 335 年 , 当亚历山大继任主位时 , 他毅然返回雅典 , 创办吕克昂学园。亚里士多德是一位博学的思想家。他研究了哲学、自然科学、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美学、法学、经济学和教育,几乎在当时所有的知识领域都有丰富的研究成果。据说他的著述共有400多卷,主要是他在吕克昂的讲稿。其中与教育相关的主要是《伦理学》和《政治学》。
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和心理学以其灵魂学说为基础。他认为人由肉体和灵魂构成。灵魂包括非理性和理性。前者指欲望、本能、感觉;后者指思维、推理。人在婴儿时期犹如一块白板,在外界事物刺激下产生的感觉是认识的起源。但由感觉所得的经验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人的理性灵魂具有运用概念进行思维的能力。人的理性灵魂又包含被动的理性和能动的理性。前者在感觉记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随身体的死亡而消逝。能动的理性则不以感觉记忆的发展为基础,也不随身体的死亡而消逝,它来于神又归于神。在亚里士多德的上述观点中有强烈的唯物主义倾向和辨证法因素,但最后还是陷入唯心主义。
亚里士多德建立了较为系统的社会政治学说和伦理学说。他认为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人不可能以单独的个人而存在,而总认为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人不可能以单独的个人而存在,而总是处在一定的家庭、部落和国家之中。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犹如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国家婴培养人成为有美德的公民,使其过上有德行的幸福生活。亚里士多德把伦理学看作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人行动的规范。他把美德分为行德和知德。这些观点为他的教育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论教育是国家的头等大事
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一样 ,总结历史经验 ,把教育当作实现其政治目的的最重要的手段。他认为 ,国家政治的优劣不仅取决于组成城邦的阶级及政体的形式,而且取决于城邦居民是否具有美德。对个人和集体而言,人生的终极目的是相同的,即追求幸福生活和至善。优良的城邦 , 应该人人都是善人。而人之善 , 则有赖于教育去实现。因此 , 教育理应成为国家的重要事业 , 由奴隶主国家统一管理 , 决不能让私人插手 , 并要求把教育作为国家公共要务 , 专门制定有关法律 , 明确规定一定年龄的儿童必须接受国家给予的教育。他曾多次劝告国家的执政者 , 一定要经常过问教育问题 , 因为掌管好教育 ,就可以“维护这个政体的实力”,使公民们的生活适合于政府的形式。忽视教育就会危害政制。亚里士多德意识到要使教育得到确实的发展 , 就必须把教育纳入国家法制的轨道 , 强调教育应由法律规定。这也是西方教育史上“ 教育立法”思想的开端。在亚里士多德看来 , 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依据法律办 教育 , 通过教育宣传国家的各种法律制度 , 培养人们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 提高整个社会的法律意识 , 国家就易于治理 , 政令通畅 , 公民就能安居乐业了。
三、年龄分期与教育程序
亚里士多德十分重视对青少年身心自然发展特点的研究 , 首次提出了按儿童年龄划分受教育的阶段并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实施不同的教育任务。他认为 , 人是由躯体和灵魂两大部分组成的 , 如同形式和质料一样密不可分地存在着。按人的成长过程,先是躯体的发展 , 然后是灵魂的发展。而灵魂又是以非理性灵魂和理性灵魂的顺序来发展的。他又认为,合理的教育,就应遵循人和自然行程,首先给予身体的养育 , 确保其有健壮的体魄;接着是给予情感的训练,培养其良好的思想意识;然后是给予理智的教育,促进思维、理解能力的发展。这就是亚里士多德所坚持的“ 效法自然”的一条教育原则。据此 , 他把一 个人受教育的年龄按每 7 年为一自然阶段划分为 3 个时期 , 即从出生——7 岁为第一个时期;7 岁——14 岁(青春期)为第二个时期 ;14 岁——21 岁为第三个时期。亚里士多德按照他的这一年龄分期和相应教育的总设想 , 对第一个时期即幼儿教育作了深入而具体的论述 , 成为他全部教育理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亚里士多德依据灵魂学说安排教育的程序及任务。人有肉体部分和灵魂部分。后者又分为非理性和理性两个部分。顺应这三个部分,就应有体育、德育和智育。亚里士多德把发展人的理性放在最高位置。但还应首先重视体育,其次才是培养灵魂的本能部分。
四、论学前儿童的保育和教育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第一个时期的幼儿教育又可以分为儿童出生前的胎教;出生——5 岁的婴幼儿教育和 5 岁——7 岁的儿童教育三个阶段。他从生物学、解剖学、医学的观点出发 , 首先谈到胎教的问题。他说 :“父母具有何
《政治学》书影
种体格对其子女最为有利,是我们讨论儿童教育时将充分考虑的问题”。经他长期考察、研究结果显示 , 介于运动家和虚弱者之间的体格为好。在《政治学》一书中 , 他明确提出 :“儿童的生育 , 而以介于二者之间的最为适当”。
因为 “运动家的体格不一定比虚弱的人更适于一个公民的生活或健康。接着要注意的便是有关婚姻的问题。公民们应在什么年龄结婚,何人宜于结婚等问题制定法规时,立法者应考虑到男女双方及其寿命之长度。他们的生殖力可能在同时期终止 , 双方的体力不相悬殊等等。
随之要考虑的即是孕妇的保健问题。对此 , 亚里士多德也提出了比较详尽的建议。他说 :“孕妇应自己保重 , 她们应当从事运动 , 要有富于营养的食物。„„每日步行到一神庙礼拜生育之神”。另外 , 在心理上应能保持安定和平静。这是因为新生儿的天性多得之于其母 , 有如植物得之于土壤一样。即使如此 , 还有一个父母生育时期的最佳选择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 ,太年老的人有如太年青的人所生的儿童身心都有缺陷。那么 ,这个限度应当是智力旺 盛之年。但当夫妇有孩子过多时,可以在胎儿未有感觉与生命之前堕胎。这里所考虑的是因为我们国家里人口有一限额。
亚里士多德的胎教思想受益于柏拉图的影响和个人的经验。对此问题能提出如此类似优生、优育、胎儿保健和计划生育的见解是难能可贵的。当然其也存在有武断与不妥之处 , 例如他认为结婚年龄女为18 岁、男为37 岁;而智力旺盛之年均在 50 岁左右 , 显然是不甚科学的。
婴幼儿阶段的教育,应顺其自然 , 以孩子的身体发育为主。亚里士多德主张对新生儿要进行严格检验 , 国家要制定一种法律 , 规定只允许健壮的婴儿得以抚养 , 而不许养活畸形残废儿童。
幼儿出生以后的抚育方法好坏对其体力发展有直接的影响 , 对此,亚里士多德要求人们给他们良好的营养和适当的锻炼。他强调婴儿的食物以含乳成分最多的最好,而酒精的含量则越少越好。婴幼儿的体育活动也很必要 , 成人可以协助他们做一些适合于婴幼儿所能掌握的动作进行运动 , 但应注意保护他们的脆弱肢体免于骨锵弯曲 , „„借助于器械使其身体正直。此外 , 他认为使儿童在幼年习于寒冷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法,有助于健康,并使他们坚强。
从出生到 5 岁这一阶段 ,亚里士多德反对儿童进行课业学习或劳作 ,而应有充足的活动 , 以免肢体不灵。他认为这可以用许多方法获得 , 游戏就是这些方法中的一种 , 但游戏不应是鄙俗的 , 易使人疲倦的或无丈夫气的。至于儿童啼哭 , 则不必禁止,因为啼哭时能扩张肺部 , 有助于躯体的发育。5 岁前儿童听故事也是件喜闻乐见的事 , 但故事内容应由负责教育工作的官员作出精心的选择。不管是游戏还是讲故事 , 最好是为将来事业作准备 , 其中大部分应为对他们以后要认真从事的事业的模仿。
儿童 5 岁至 7 岁阶段的教育 , 按亚里士多德的意见 , 应以良好习惯的养成作为主要任务。他认为这一时期的家庭环境对儿童性格的形成至关重要,所以要特别防止造成对他们的不良影响。他强调指出,因为在 7 岁以前 , 他们必须住在家里 , 所以即在幼年也可能从他们所听见的所见到的而沾染到下流习气。„„没有一种事比取缔不洁语言更应注意 , 因为可耻的语言轻易出之于口 ,即导致可耻的行为。同样 , 也不要让他们看到不好的图画或戏剧。凡能引致邪念和恶毒性情的各种表演都应加以慎防 , 勿令耳濡目染。那么 , 良好的习惯怎样培养呢 ? 亚里士多德认为 , 决定儿童道德品质的构成有 3 个因素 : 一是天性 , 二是习惯 , 三是理智。其中习惯是最重的。良好习惯的形成就是在日常言行活动中 , 让他们最先遇到美好的东西 , 经常接触好人好事 , 并让他们身体力行 , 反复练习。久而久之 , 良好的道德品质也就自然形成。“习惯成自然”这句谚语 , 在西方即渊源于亚里士多德。
五、亚里士多德的历史地位
亚里士多德在幼儿教育思想方面既吸取了前人的宝贵经验 , 又总结了自己长期教育实践和研究的成果 , 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 例如 , 胎教思想、心灵白板说、教育遵循自然说、和谐发展说、教育年龄分期说 , 注重幼儿道德习惯培养等 , 对西方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 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他作为一个奴隶主贵族的思想家 , 其中不少观点带有明显的阶级偏见和时代局限。
第四篇:综述亚里士多德修辞三段论思想
综述亚里士多德修辞三段论思想
1002班 童娟娟
通过阅读关于亚里士多德修辞三段论思想的文章,以及对各篇文章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和对比比较,总体说来,各位学者对该修辞三段论思想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但对其核心内容的表述却基本一致。
在西方古典修辞学中,修辞三段论是论辩证明的核心和灵魂,它是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核心思想。所谓的修辞三段论,即它是一种非形式逻辑的推理方式,其形式是省略的三段论。它通常由一个前提和一个结论构成,有时也有两个前提组成,或者说它是不陈述某一个前提或结论的省略形式的三段论。它的基本特点是论辩的成功与否是由辩论者和听众双方共同努力而取得的,因而它更有较强的说服力。而在修辞三段论中,前提并不一定都是真实的,而是很有可能的或具有或然性的,因而,其结论是在双方的修辞论辩中所得出的具有试探性和推测性的共识。
而有学者提出修辞三段论具有很强的认知性,这是因为修辞的目的是让听众通过修辞话语和修辞论辩了解事实真相,即产生“真理”,对“真理”追求的过程,就是产生知识的过程。从这种意义上说,修辞具有认知性。然而修辞三段论的认知需要有两个条件,一是语境,二是同体,语境是指交际双方在修辞三段论的运用要共处在一个社会、文化、政治、经济背景及个人经历等方面的语言环境中。所谓同体是指交际双方对某事物必须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价值观,信仰、思想、理念或世界观等,即对客观世界要有基本相同的认识。只有这样,论辩双方才能对某种观点、概念、信仰等的认识同时投射到相应一致的认知域中,才能实现理想的认知,达到修辞三段论的劝说目的。修辞三段论具有三个显著特点,即:语境趋同性,论辩双方的共识性和论辩双方的互动性。语境趋同性和论辩双方的共识性即它所需的两个条件。语境和共识,它们分别是修辞三段论的基础和最本质的特点。论辩双方互动性是指论辩的双方共同参与论题的建构,它大大提高了论辩说服的时效性,使修辞三段论的论辩结果有较强的说服影响力。
总之,亚里士多德的修辞三段论思想是一种典型的以三段论为核心的演绎逻辑体系,他对逻辑学的产生和后世传统逻辑学的发展都有深远影响。而它的认知性特点则使我们对古典修辞学乃至现代修辞学的认知理论有了较深入的理解和研究。
参考资料:
1、牟晓明《修辞三段论的认知性》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
2、杨爱群《试论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思想》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第五篇:略论亚里士多德的法律思想
Script>亚里士多德是世界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唯一的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1]是理智的化身,[2]是人类的导师。[3]他一生著述甚丰,为后世留下了极为宝贵的法律思想,尽管有一些难免打上时代的烙印,却也是后世研究古代法律文明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笔者通观其相关著述,从以下七个方面对亚翁的法律思想逐一进行简要探讨。
第一,亚翁对法律本质的认识可以说开后世社会契约论、自然法观的先河。探讨法律的本质,离不开对国家本质的认识,但亚翁与我们所奉行的马恩列斯经典学说不同,他认为国家是自然起源的,是一种为追求全民幸福的社会团体,国家之形成是出于人类本性的自然要求。他说:“城邦出于自然的演化,而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人类在本性上,也正是一种政治动物)。”[4]城邦国家的建立是出于人类的自然需求,而法律则是这种需求的保障,因而,国家不能没有法律,而正义是治理国家的最基本的原则,是立法的最高依据。同时,亚翁又说:“自然正义在任何地方都具有相同的效力,并且不依赖于接受。”[5]从其论述中可以看出,他把国家看成是基于人类滋生要求而结成的最高的社会团体,这种观点与后世的社会契约论可以说是大同小异,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认为,卢梭的社会契约学说的源头即是亚翁之理论,只不过卢梭是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又对其进行了文采飞扬、逻辑严密的发挥罢了。由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保障国家正常运转的法律,实际上被亚翁认为是正义的化身且不依赖于接受,这种法律观与西塞罗的永恒法思想,霍布思、洛克、孟德斯鸠的自然法思想亦是极其相近。尽管我们今天可能不尽赞同亚翁的论述,但试想在远古的古希腊时期,这种思想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第二,亚翁的法治思想至今仍闪耀着真理的光芒。亚翁对后世的又一大贡献,就是其法治思想,这也是人们特别是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中国所特别看重的。亚翁与其老师柏拉图不同,他并没有徘徊在法治与人治之间,而是旗帜鲜明的主张法治,认为法治实质是摆脱个人欲望,求助理智统治的社会制度,是一种最优秀的治国之道。他指出:“如果某人管理人类事务可以不承担责任,那么就必然产生傲慢和非正义。”[6]“人在达到完美境界时,是最优秀的动物,然而一旦脱离了法律和正义,他就是最恶劣的动物。”[7]亚翁是在比较研究了一百五十八种政体之后得出的结论,他强烈的反对君主专制,他说:“最高统治权的执行者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少数人,又可以是多数人。这样,我们就可以说,这一人或少数人或多数人的统治的要旨是照顾全邦共同的利益,则由他们掌管的公务团体就是正宗的政体。反之,如果他或他们掌管的公务团体只照顾自己一人或少数人的私利,那么就必然是变态政体。”[7]因而,他得出结论说:“应由多数人来治理国家……似乎是很正确的……。” “相对于一人之治来说,法治(The Rule of Law)更为可取。” [8]对于法治之内涵,亚翁更是进行了近乎完备的阐发,以至于时至今日,我们的法治理论依然无法超越他的思想。他认为法治起码要具备以下要素:
1、法律是无情的,应当由无情的法律来代替有私欲的人;
2、法治是轮番为治,执掌法律的人必须轮流;
3、法律应当是良法,也即符合自然正义(natural justice)之法,另外一些压制性的法律——不管它是人民、暴君或是富人提出的——也都是“卑鄙和非正义的”,以正当方式制定的法律(而不是法律本身)应当具有终极性的最高权威;[9]
4、法律应得到普遍的遵从。由亚翁的这些论述反观我们这个具有几千年文明的古国,至今仍徘徊在人治与法治之间,作为华夏子孙不能不感到汗颜。
第三,亚翁的人权法思想后世虽研究不多,但也可窥见一斑。笔者限于篇幅,仅举一例来说明亚翁的人权观。据欧根尼.拉尔修记载,亚翁去世之前曾立遗嘱要求解放所有家奴,有人称之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解放奴隶的宣言”。[10]当然,亚翁此举可能大多只是出于同情之心,但由此我们也能看出积淤于亚翁内心之中对奴隶人权地位的关注。他虽无力去解放整个奴隶社会,他却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解放了他身边的家奴,在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其胸襟、其深情、其胆识可以说殊值后人称道。尽管是否是第一个人权宣言已不可考,但亚翁对人本身权利的关怀却显露无遗。尤其他对人权中最重要的权利—自由权的态度,一目了然。
第四,亚翁对法律分类的认识。亚翁对法律分类主要体现在他对自然法和人定法的区分。他认为自然法体现人类理性,反映自然存在的秩序,是社会的普遍原理,是公道和正义。实在法则是具体的规章制度,又有良法与恶法之分,自然法高于实在法,实在法在相当程度上是实在法的具体化。这种分类方法对后世影响至深,同时他也深刻的揭示了法的本质属性之一—公平正义。亚翁还对法律做了成文法与习惯法、基本法与非基本法的分类,这与后世的分类法基本相同,为后世的法律分类奠定了基石。[11]
第五,亚翁对人类伦理与法的关系的认识。我们现在很少把伦理与法律联系起来,即使有所论述,也都是从道德与手。而亚翁却认为政治中的伦理学即政治学,[12]而法学说到底也是追求治理国家之学,因而,伦理学与法学追求目标实为一致。他认为“人”天生是政治动物,为追求“善”而组成国家,国家为维护善而制定法律,而法律正是“善”的化身,是“善”的卫士。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亚翁实际上把人的行为、国家的行为、法律的追求都归之于“伦理”这个中心理念。这种研究角度现在看来都相当新颖。
第六,亚翁的婚姻法律观。亚翁的婚姻法律观国内极少论述,资料亦不多。笔者从他遗嘱中把女儿嫁给姐姐的儿子这件事上来分析,[13]得出几点看法:
1、亚翁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