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力的本质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发展的

时间:2019-05-13 21:25: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 自制力的本质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发展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 自制力的本质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发展的》。

第一篇: 自制力的本质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发展的

一、前提

首先,自律、自制力、毅力等只是一个伪概念,这世上根本就不存在自制力这回事。

在大众观念里的自制力,通常是指:一个人能够比一般人更好的控制他的行动与情绪,更够更好的执行他所做的决定,并且能够抑制住自身那些负面和消极的欲望,情绪,和行为。这个词带有积极的属性。

但问题就在于这里,「自制力」这个词只是对人类的一些行为及状态的总结的命名,而大部分人却囿于文字的概念,对此产生了错误的理解。

自制力并不是并不是一种可以学习和提升的品质,自制力并非是对自己非常的克制,硬逼着自己去做到你原本坚持不了的事,也不是你拼命忍耐让自己不被欲望左右,不被外界事物诱惑。

所谓的自制,它只是那些拥有符合「自制力」的定义的人的一种自然而然的表现出来的状态而已。

一个没有自制力的人,如果仅仅想从自己的外在行为和表现上约束自己,努力让自己的拒绝诱惑,努力让自己咬牙坚持,那么他将几乎不可能拥有自制力。

因为他的出发点已经是错的了,在这个基础上他所做的一切努力,都仅仅只是在令他的行为去符合自控力的定义而已。

但是所谓的自控力只是人的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表现,这种行为表现是因为有他内在的「对世界的认知,思考习惯,思维逻辑」等内部因素的驱动,所以那些在没有自制力的人看来十分困难的『 坚持投入的做有价值的事,推迟满足感,抑制住欲望』等,他才能够做到。甚至是轻而易举、自然而然的他就抵制住了诱惑,推迟了满足感。

并且一个有自制力的人也根本不会思考什么是自制力,怎样拥有自制力,怎样才是有自制力的表现等这些问题,他只会正在做那些有自制力的事,她正在抵制美食对她的诱惑而努力锻炼,他正在全身贯注的做着自己的事业,他正在一丝不苟的看着书。

他所做的这些事的确是符合「自制力」的定义,但他却不是为了让他自己成为一个有自制力的人,为了令他自己的行为符合自制力的标准而去做,他所关注的是事情的本身,而不是为了去符合文字上的定义和令他自己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我们如果想探究自制力的本质,应该思考的是那些拥有自制力的人为什么能够自制的真正的、深意识层面的原因,在他们的思维模式,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在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等一些内在因素中去寻找答案。

「如果我们能够理解自制力的本质,那么我们自然而然就能够到达自律的状态。」

然而大部分人却往往一叶障目,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舍本逐末。

他们妄图通过外在的努力、坚持之类的看起来很励志,并且也是被大多数人所认可的方式来改变自己,妄图通过『逼迫』自己去『习惯』做自己本身不想做的事,然后把自己在『习惯』和『适应』后的『麻木』当成是自己『真正』的成长与改变。

这种思维方式不仅是错误的,而且十分的愚蠢。

大众所谓的正常,其实许多都是一种病态的平庸。

人们倾向于去相信努力,坚持,专注等一些看起来很有道理,看起来能够解决问题的答案,因为这些答案的确符合逻辑,并且从某种角度上来看也的确是对的。

但问题就在于,一个不努力的人如果不改变他的思维观念或者受到重大的压力和刺激很难改变,一个没有自制力的人更不可能知道了有自制力是好的他一下子就变得有自制力了。

所以有许许多多的文章,许许多多的回答,都只不过是看起来有道理,看起来能够解决问题但却不会有丝毫实际效果的屁话而已。

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是那些告诉你怎样令你做到努力,怎样令你变的专注的解答。

但很有意思的是,很多人反而不愿意去接受那些真正能够解决他的问题的解答。因为但凡是真正能够解决你的问题的方法,在现实生活中都是十分的复杂,十分的麻烦。

比如:你这次考试没有考好,真正的原因在于你英语听力是弱项,你对于很多单词拼写有错误,你语文课文都没有背熟,有好多生僻的字还不会写,数学的二次函数一塌糊涂,物理不会被最基本的定理,历史记不住人物和年表。

这个时候如果要解决你的问题,你就要一项一项的、去练习英语听力,多背单词,背语文课文,练字,做方程,背定理,背人物年表。

但是这个真正解决你的问题的方法对你而言太麻烦了,更多的原因在于你讨厌英语听力,讨厌背课文,讨厌物理定理,所以你更愿意去相信『努力就有回报』『坚持就能成功』这样听起来很有道理的话。

因为这样事情就变的简单了起来,这样你就不用面对你真正头疼的问题,你就不用去练习你讨厌的英语听力,不用背令你头晕的人物年表。

你只需要做出努力和坚持的样子就可以了,你只需要熬夜看几遍那些你早已掌握的、再看多少遍也不会对你有帮助的知识点,你只需要连做50道你擅长的数学大题,然后你就可以告诉自己已经付出了努力了,你已经很坚持了,所以接下来问题就该解决了。

但是自始至终你都没有去面对你身上真正的问题,自始至终你都没有付出切实的有效的努力,你只不过是在用『努力就有回报』『坚持就能成功』这样的道理来掩饰你自己的懒惰,以此来欺骗自己,感动自己罢了。

在大众心理中还有许许多多的类似于以上的这种集体自欺的陷阱,我上面举的这个例子是为了帮助你从集体自欺中清醒过来。如果你现在明白了我说的这个「清醒」是什么意思,请继续向下看。

二、什么是自制力?

如果非要给自制力下一个本质的定义的话,其实它是指一个人对自身与现实的卓越的认知能力。重点在于『卓越』。

比如:

一个学生大学每天早上六点钟起床去图书馆学习。这是因为他很清楚他的目标是考研,所以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去学习。而图书馆的座位是有限的,他必须早起才能抢到座位。

而不是因为他觉得:啊!我是一个有自制力的人啊!我要努力啊!我要奋斗啊!我要早起才算是自律啊!

一个孩子在试验中选择忍耐半小时不吃手中的糖,半个小时后他得到了两颗糖。他之所以能够抵制住诱惑是因为他清楚的认识到只要他忍耐这半小时,他就能得到两颗糖,如果他不忍耐,他就只能得到一颗,权衡利弊后,忍耐比不忍耐获得的利益更大。

而不是因为他觉得:我要推迟自己的满足感!只有善于忍耐才能成功!小不忍则乱大谋!

现实中的确不乏因为觉得自己应该努力,应该忍耐,应该奋斗而早起占座,推迟满足感的人。但是这种人的自制力只是建立在一种虚无的意义感之上,而在现实中没有明确的实际的落脚点。所以他们的这种自制力只不过是一种暂时的假象而已。

人类的一切行为在最本质上的动力来自于趋利避害,一个人是否拥有自制力,也是在于他对于趋利避害后的衡量。如果他「相信」自律的『利大于害』,那么根本不需要外界的强制,不需要他如何努力,他自然而然的就能够去选择自律。

而重点就在于两点,第一,他选择自律后的结果的确是利大于害。第二,他认同并且相信选择自律后的结果的确是利大于害。

很多时候人们都能够意识到选择自律能给他带来的利是大于害的,但问题就在于他并没有认同、相信、并且接受这一点。或者在他的价值观里,他认为自律所要付出的代价比不上选择安逸,选择懒懒散散带来的舒适感。

原因在于大众的短视,与急功近利。他们想要的是一旦付出马上就能得到回报,他们对于未来是否能够因为坚持自律而得到回报没有明确的答案,他们担心的是即便自律了依然无法得到想要的回报。所以很多时候在一开始他们就放弃了自律。

所以我会说自律的本质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卓越的认知能力。

一个人如果能够对于他自身和现实都有着清醒的认知,他就能够正确的权衡利害关系,他就能清醒的认清自己的问题,他就会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所以他会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当他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的时候,那么自律就自然而然的降临到他身上了,他会变得对自己负责,他就能毫不犹豫的付出专注和努力。

但在这背后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大部分人对于「利」与「害」有着错误的认知。

利与害,其实分为心理上与现实中的利害,长期的与短期的利害。

心理的利害是指:你感觉的好与坏,符合还是违背你的价值观,你获得意义感还是虚无感等等。往往带着主观的因素。

比如,同样是和美女上床,对于一个好色之徒而言这无疑是极大的好事,这对他而言是一种“利”,所以他会很愉快。

但假如是小明很喜欢小红,他这辈子决定只和小红上床。那么和这个美女上床对于小明而言其实是一种“害”,因为这违背了他的价值观,损害了他的个人感觉。

现实中的利害是指那些客观的,可衡量的,所有人都能分辨清楚的。

长期与短期的利害是指:你选择做一件事,他给你带来的益处和害处是会在短期内兑现还是会在很久以后兑现。

人总是对短期的利害很敏感,而对长期的利害不敏感。

我们在幼年时通常没有受到太多的磨练,也没有做过能长期给予我们回报的事,因此导致我们对于长期的利害没有经验,我们童年时有父母的照顾,不需要忧虑自己的生存。因而即便我们养成了好吃懒做,逃避责任,不愿付出之类的坏习惯,也不会马上就对我们造成太大的影响与害处。

所以我们在潜意识里会习惯性的以为自己是安全的,会相信自己的堕落与坏习惯并不会毁了我们,所以我们会变得短视,变得拖延,变得没有自制力。

但大部分人对于利害的认知仅仅停留在你给我带来实际的好处就是利,你损害了我实际的利益就是害的层次上。

然而人作为拥有主观意志的动物,我们的许多行为其实是首先基于内在价值观、思维习惯、心里舒适度的利弊权衡之后再去考虑现实的因素。

你要明白,「人所做的一切选择都是对于那个时候的他而言是最好的选择。」

赵四和刘能是大学室友,赵四选择每天认真学习,作息规律,十分有自制力。刘能选择每天打游戏,逃课,晚睡晚起,极度不自律。

赵四选择自律是因为他能意识到他的做法会在将来带给他回报,并且他相信他现在的付出是值得的,因此他能够自律和努力,这对他而言就是最好的选择。

刘能没有选择自律是因为,他不认为付出自律的代价能在将来带给他足够的回报,与其选择痛苦的自律,不如选择能带给他舒适感和快感的放纵与安逸。所以对刘能而言,在他的认知概念和意识水平内,一时的放纵和安逸就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如果落实到个人的身上,无论是自律还是不自律这都是一种自然的状态,可能你主观上想改变自己,但到了现实生活中你还是做不到。

你给自己定了计划每天要跑步,可你坚持不了几天就找借口放弃了;你上班时强制自己不看手机,可你坚持了没多久又忍不住打开了手机;你想改掉晚睡的习惯,可是一上床打开了手机不知不觉就十二点之后了。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你没有真正的权衡清楚利弊关系,你不知道自己自律的动力何在,你不知道你是想通过自律得到什么回报。

三、怎样做到自律?

不仅仅只是自律这一点,一个人的自我改变与自我提升都是建立在他自身对于『利害』关系做了权衡之后,他才能真正的意识到自己该做的是什么并且真正的付出行动,真正的改变。

你首先要建立对自身,对现实的「清醒」的认知。

对自身:你得明确自己的价值观,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那些想法是你在自欺欺人,你想要的是什么,哪些事情能够给予你动力,什么是你真正想追求的。

你要明白你自身的自由意志是决定你做还是不做一件事的很大的影响因素,你其实很难强迫自己做你不喜欢的事。你讨厌数学课,那在数学课上你自然昏昏欲睡。你喜欢语文课,那么到了语文课你自然生龙活虎。

但这并非是说你完全无法让你做自己不想做的事,人生苦难重重,总有许多你不想做的事是你要去面对的。那么真正支撑你、能够令你心甘情愿的去面对自己不喜欢做的事的、是因为在更深的层次上是有一个更大的动机在支撑着你。

比如你很喜欢一个男生,爱他爱得要死。他承诺你只要期末数学能考90分他就愿意和你在一起。那么当你在上数学课时你就不会再抗拒了,你反而会很投入。因为这个你原本讨厌的东西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更大的、你喜欢的东西的一部分。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你不了解自己的动力何在,且不说你根本就不可能达到真正的自律,即便你能够养成看起来很自律的习惯,那对你而言也是毫无意义的。

但是一旦你能够找到自己的目标,你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那么你根本不需要任何外界的激励,你自然而然的会变得很努力,很自律。

人的一切行为在其潜意识里都有一个真正的动机,你拥有了动机,自然就会努力的去行动。

但是如果你没有这个动机,不管别人怎样告诉你要努力,不管那些鸡汤文怎样激励了你,你依旧会很难付出行动。

所以,透过现象看本质,先学会了解你自己,这才是最重要的。

对外界:其实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并非是真正的世界,而是我们的大脑加工和处理后的结果。

同样我们对于现实的认知也是经过我们个人价值观、思维模式的筛选。

所以这造成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大部分人对于现实有着错误的认知,和不切实际的幻想。

为了令自己好受点,我们会安慰自己其实不小心一句话伤到的那个人不会恨自己的啦;为了不用面对问题,我们会欺骗自己说没事,反正过阵子问题会自己解决的;为了不用付出努力和行动,我们会天真的幻想幸运和好事会自动降临到我们的身上。

我们任何主观意志对于现实的扭曲,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从长期来看都在损害我们的行动力和解决问题的执行力。

如果你能够敢于去面对现实中真正的利害关系,那么你就不会再心安理得的打着游戏,你就不会对自己的问题视而不见,你就不会再用虚假的、无用的努力来欺骗自己。

你选择接受现实之后你才能发自内心的愿意付出真正的行动,你才能尊重现实的去解决真正的问题。

你的自律是建立在现实的利害关系之上,这样的自律才是有效的,自然而然的,不会被你轻易放弃的。如果你对于显示没有清醒的认知,你就会更容易自欺欺人和得过且过,你会目光短浅,沉溺于一时的欢娱和放纵,而忽视了你真正的问题。

你不可能通过「想让自己变得自律」然后去做一些事情,按照别人教给你的一些方法你就能变得自律了,自律它本身就不是你能通过刻意的追求而达成的。

自律只是你在找到了自己的目标,你有了属于自己的动力之后的一种『表现』,最本质的问题还是在于你要如何找到自己的动力,如何找到自己的目标。

但是有些人会说他们的确通过一些方法而改变了坏的作息,也的确变的自律了起来。但是这种自律,在本质上只不过是你养成了一种习惯而已,它在某种层面上并不是你自己主动的、清醒的选择,这也不是你真正有意识的选择的结果。因为你没有一个真正的远大的目标。

我不想贬低和否认这种「自律」,但这种自律只是一种横向的改变,而非纵向的提升。

那么如何找到自己的动力?怎样找到自己的目标?怎样知道自己喜欢做的是什么?

三个字,多尝试。

走出自己的心里舒适区,接触更多的新鲜事物,扩大你对现实的认知层面,这个世界这么大,有那么多的职业,那么多的工作,但你真正了解接触过的有多少?

很多人口口声声说活的迷惘,没有理想,没有目标,但却从不做出改变。

如果你一直保持现状不变的话你将永远不可能找到答案,也许你的使命是做一个画家,但你却在做着销售;你适合当程序员,却在发廊里剪发;你喜欢写小说,却在事业单位里写着假大空的宣讲稿。

你从不去尝试,你从来没有迈出那一步,你怎么可能知道前方是不是有着正适合你的工作在等着你呢?你不改变自己,你凭什么幻想着会有好运降临到你的身上?

你说生活艰难,去尝试要付出的成本太大了,你怕。

没关系,这就是我前面说的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他权衡利害之后的最好的选择。你不敢去尝试,你害怕,你没有迈出那一步对于你而言是很正常的。

但我这样说并不是为了给你一个安慰自己的借口,并不是让你对自己不敢追求梦想心安理得,而是要你意识到,不管怎样你永远拥有着属于你自己的主观意志,你敢或不敢除了现实因素之外更多的是取决于你自己怎样看,怎样想。你要明白你完全有能力迈出那一步的,未来和现实之所以可怕更多的是来自于你自己的想象。

但我也并不是在鼓励你,不是的,我不是要给你打鸡血,给你正能量,给你祝福。我一直相信那些会被心灵鸡汤和别人的鼓励变得更积极的人,也同样会很轻易的因负能量和别人的否定而变得消极。

我只是在向你阐述一个事实,你必须认清这个现实,看到事物的两面性。然后,你自己去衡量。

不要依靠别人,不要再相信什么道理,不要再欺骗自己,你静下来心认清现实,权衡利害。

这句话你可要好好思考: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他权衡利害之后的最好的选择。」

第二篇: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及其本质(定稿)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及其本质

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是我们党作为执政党的根本任务,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因此,始终紧紧抓住这个主题,抓好这个第一要务,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始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

我们党对于发展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从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同志强调发展是基础,到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同志强调发展是主题,是硬道理,是党的基本路线的“一个中心”,再到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同志强调发展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战略思想”,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深化了对发展主题的认识。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则进一步明确了以“五个统筹”为主要内容的新的科学发展观。

要把握新的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正确把握发展的本质。综观世界的发展理论,其核心是对发展本质的认识问题。国外发展理论依据其对发展本质的不同认识形成了三代不同的发展观,即第一代把发展等于经济增长的发展观,第二代把发展等于经济增长加社会变革的发展观,第三代把发展等于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的发展观。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特别是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方向与道路,在发展本质认识上不断取得进展,并对发展有了新的更为科学的概括,即发展是以人为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科技进步为动力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的这一发展观,之所以称得上科学,主要是因为:它既不同于把发展视为无质变的经济增长的西方第一代发展观,又不同于离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变革的西方第二代发展观,还不同于较抽象谈论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西方第三代发展观,而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这不但突出了发展的本质,而且坚持了“一个中心”,强调了“两大动力”,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三大基本特征。在这里把握了发展的核心问题,即把握了发展的本质,就从根本上把握了时代的主题、国家的主题、人民的愿望,把握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本质。

要把握新的科学发展观,还必须正确把握发展的内容。发展的内容是由发展的本质和对象决定的,发展的水平则是由一国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因此,按照当前国内外的发展背景与环境,发展态势与趋势,特别是《决定》的判断和要求,新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基本点:一是从发展的概念而言,是坚持经济增长基础上的量变扩张及其质变提升相统一的发展;二是从发展的本质而言,是坚持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三是从发展的社会角度而言,是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共同发展;四是从发展的主要对象而言,是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五是从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而言,是坚持人与社会、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发展;六是从发展动力而 1 言,是坚持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的发展;七是从发展的效果而言,是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发展;八是从发展的趋势而言,是上述各方面的可持续的发展。此外,还要把握发展的内容,诸如发展的动力、条件、战略、机制及其目标等等。把握发展的内容,特别是把握不同时期发展的态势与趋势,抓住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并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将是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与根本途径。

中央为何提出科学发展观

2月16日,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的开班式上,中央领导高屋建瓴地指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蕴含着深远的理性思考,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中央党校科社部副主任王怀超分析说,改革开放后,中央做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一战略决策,并逐步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路线。20世纪90年代初,党中央又制定了快速、协调和持续发展的方针,特别是制定并开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始注意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和人口的协调问题,开始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十五”计划进一步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但是,各地在实践中大都还是把经济增长,特别是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作为发展的核心,客观上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重视不够。

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是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来的。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深刻地指出:首先,科学发展观是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提出来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不可否认,也存在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发展不够全面,也不够协调,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如城乡差距拉大、就业压力增加、区域差距扩大、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社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等等。从“九五”以来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消耗一度下降,但近两年有的地方却出现了旧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回潮的势头。这些矛盾和问题,有些是在中国发展的现阶段难以避免的,有些则是由于发展观的偏差所导致的或者所加 2 剧的。针对发展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紧迫性。

其次,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难点在农村,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在城市里也有两三千万居民生活水平较低。怎样才能让城市和农村中生活困难的群众过上小康生活,充分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光是追求GDP的指标,它还应包括社会的发展、环境的改善、文化生活和精神道德水平的提高,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全面发展。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要求,需要我们转变过去的发展观念。

再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总结了过去各种经验教训后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在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中,我们有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如建立社会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等,然而这些好的做法却在体制转轨过程中有所流失。与此同时,社会、文化等领域的一些新的体制、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相对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水平,社会领域的发展明显滞后,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更不能适应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改善的要求。去年非典疫情的突袭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所以,我们要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要求来做。另外,过去由于过多地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造成资源大量消耗、环境严重污染、生态进一步恶化。在制定“九五”计划时,我们提出要实现两个战略转变,一个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一个是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九五”到“十五”期间,我们在经济增长方式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取得显著成就。但是从最近两年的发展情况看,良好的局面又出现了一定的恶化。根据历史的经验教训,我们一定要走降低能源消耗的路子,靠高投资、高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

最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也表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水平使我们有条件解决过去想解决而解决不了的问题。许多社会发展问题,如科技进步、教育发展、环境治理、生态改善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过去在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增加供给,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上,其他方面很难顾及到。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已基本实现了小康,国家的财力和经济实力有了明显增长,人均GDP已经达到1000美元。经济发展到目前这种水平,我们有条件、也有能力解决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事情。

可以说,新的发展观既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又符合当代中国国情;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又包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政党,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对全球、对人类的负责态度。如果将这一发展观付诸实践,将对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将对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科学发展观应有之义

专家们指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纠正一些地方和领域出现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的价值;重眼前利益,轻长远福祉的偏颇。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并不意味着发展经济已退居次要位置,更不意味着经济建设不重要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昭示我们:经济发展虽然不是发展的全部内涵,却是发展的核心内涵。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明确指出: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础,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没有过去20多年的高速增长,就没有今天的大好局面。诸多社会问题的解决,也是以经济持续发展为基础的。我国20多年来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内外的经验和教训都说明: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不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长,更不是单纯追求GDP的增长──GDP是全世界通用的重要经济指标,具有综合性和简便易行的优点,也有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结构和质量、不能反映人们实有的福利水平的缺点,而是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增进全体人民的福利。经济不发展天下不会太平,社会问题不解决也不可能长治久安,甚至会酿成严重的危机。经济增长并不等同于社会发展。相反,解决社会问题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著名“三农”问题专家陈锡文告诉记者,过去单纯地追求GDP的增长不是真正的发展。一些地方的领导眼睛只盯着GDP的增长,争当“GDP书记”、“GDP市长”。GDP固然重要,但一个地方GDP增长很快,同时“三无(土地、岗位、保障)”农民大量增加,怎么能叫发展呢?如果我们不注重“三农”问题,不注重农民的收入问题和生活状况问题,很可能最后会落到“拉美陷阱”里头去。

陈锡文对他去巴西考察的那次经历感受至深。巴西农业部给他提供了三个数据:巴西2002年人均GDP超过了3000美元,城市化率达到82%,但贫困人口却占到国民人口总数的34%。一边是现代化,一边却产生了那么多穷人;有增长、无发展,大多数人享受不到现代化的成果,这就是人们常提到的“拉美陷阱”。

正反两方面的实践深刻地警示我们:既不能以经济发展代替社会发展,也不能因为强调发展的全面性而否定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更不能否定经济建设这个党的工作中心。我们必须在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基础上,来统筹各方面,促进全面发展。之所以要这样,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相对落后状态。发展的问题,首先是一个改变落后、赶上先进的问题。据专家测算,如果美国年增长率为3%,中国年增长率为8%,那么中国需要68年才能实现人均GDP与美国相当;如果美国增长率为4%,中国增长率为7%,那么中国需要118年才能赶上美国。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物质财富的增长,始终是发展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没有物质的快速增长,其他各方面协调发展的社会目标就很难实现。

五个统筹的实质与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它的基本内涵是:一是全面发展; 4 二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王梦奎指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五个统筹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其实质,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

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我国正处在深刻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将是今后几十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三农”问题过去主要是农业生产问题,现在是在围绕“农”字做文章的同时,更要注重从“农”外找出路,通过“三化”---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促进“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下一步的经济改革,要着眼于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国家政策要对解决“三农”问题给予更大支持。

统筹区域发展的实质,是实现地区共同发展。保持比较发达的地区快速发展的势头和扶持落后地区的发展,都是国家的既定政策。地区差距不仅表现在东部和中西部之间,也表现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还表现在省、自治区内部地区之间。地区差距问题要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进程中逐步得到解决。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增进全体人民的福利。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和改革的深入,经济发展中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出来。社会发展领域存在的问题,许多同经济转轨过程中政府职能不到位有直接关系,需要转变政府职能。社会保障、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公共卫生和医疗等领域有其特殊性,政府必须承担起应负的责任,不能简单地提“市场化”或“产业化”的目标和口号。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质,是人口适度增长、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我国是人均资源比较少的国家,资源约束是伴随工业化、现代化全过程的大问题,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和技术政策的选择,乃至社会生活方式的选择,都必须考虑资源约束和环境承载能力。从古代的屈服和崇拜自然,到产业革命以来大规模征服自然以至破坏自然,发展到现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这是人类进步的标志。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的实质,是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顺利实现中国经济的振兴。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正在发生带有根本性的变化。我们现在面临着和改革开放初期甚至和十年前完全不同的外部环境。过去在封闭经济、进出口很少、外汇短缺条件下形成的体制和政策需要改革,许多经济观念也需要更新。目前,适当增加资源密集型产品进口,更多引进先进技术是有好处的。在对外经贸关系方面,我们追求的是“双赢”局面。贸易摩擦是任何经济贸易大国在崛起过程中都无法回避的,要用平常心看待这一问题。

王梦奎进一步指出,真正做到这“五个统筹”,还有赖于制度的创新,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五个统筹”是从全国总体情况提出来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在实践中,由于发展阶段不同,地区发展水平各异,统筹协调的重点也有所不同。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来的,是我们党在重要文件里第一次响亮地提出这样的要求。

郑新立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我国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围绕的中心就是要满足人民的这些需要,包括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和享受的需要。我们国家人口这么多,区域发展也很不平衡,有的地方基本生存的需要早就满足了,像上海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已降至37.2%。地区发展水平不一样,人们的需求也不一样,我们要努力满足13亿不同层次的人的需要。同时还要看到,实现群众的愿望,满足群众的需要,维护群众的利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细心体察群众愿望和利益要求的变化,使我们的政策措施更全面、更准确地反映群众利益,使我们的工作更好地、更有力地体现群众利益。

其次,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个人的全面发展正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只是经济的量的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科技水平的提高,更包括人民生活的改善、社会的全面进步,归根到底,是为了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另外,注重以人为本,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具体体现在为群众切实解决生产生活问题上,体现在以人为本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中。应该看到,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做好了、做扎实了,我们就能凝聚起齐心协力战胜困难、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我们一定要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这个道理,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自觉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从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通过发展经济,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要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尺度。

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实现五大转变

专家们指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狠抓落实,努力实现五大转变:

一要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当前,存在于某些地区和部门领导干部头脑里的发展观念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有的依然把“发展是硬道理”简单地理解为“增长是硬道理 6 ”,有的依旧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视为“以速度为中心”,还有的不惜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追求产值,甚至弄虚作假,贪大求洋,热衷于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借“统筹”之名搞新的形式主义,如有的打着“统筹城乡”和“城乡一体化”的幌子,动辄提出搞什么“国际一流”、“超一流”,歪曲和背离科学发展观的真正内涵;有的热衷于贴“标签”、炒概念,以口号代替对“五个统筹”的具体贯彻落实。这些情况表明,转变发展观念仍然十分艰巨。

二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是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二是要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标,加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全社会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和文明消费,形成有利于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三是要以科技进步为支撑。

三要进一步转变经济体制。要着力推进以下几项改革:一是要深化财税、金融和投资体制等改革,从体制上解决产业结构趋同、增长方式粗放、低水平扩张的问题。二是要消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有序推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引导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合理配置,加快城镇化进程,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三是要深化社会领域的改革,推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体制改革,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四是要推进劳动就业和社会分配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制,为解决收入差距问题创造条件。

四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要抓紧建立对工作实绩进行考核评价的新的指标体系,不应仅仅考察GDP的增长,还要同时考核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等其他指标,引导各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五要进一步转变各级干部的工作作风。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坚决克服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注意在实践中形成新思路,在群众中寻求新办法。要着力解决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惟其如此,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落在实处,才能真正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及其本质

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是我们党作为执政党的根本任务,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因此,始终紧紧抓住这个主题,抓好这个第一要务,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始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

我们党对于发展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从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同志强调发展是基础,到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同志强调发展是主题,是硬道理,是党的基本路线的“一个中心”,再到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同志强调发展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战略思想”,是 7 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深化了对发展主题的认识。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则进一步明确了以“五个统筹”为主要内容的新的科学发展观。

要把握新的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正确把握发展的本质。综观世界的发展理论,其核心是对发展本质的认识问题。国外发展理论依据其对发展本质的不同认识形成了三代不同的发展观,即第一代把发展等于经济增长的发展观,第二代把发展等于经济增长加社会变革的发展观,第三代把发展等于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的发展观。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特别是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方向与道路,在发展本质认识上不断取得进展,并对发展有了新的更为科学的概括,即发展是以人为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科技进步为动力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的这一发展观,之所以称得上科学,主要是因为:它既不同于把发展视为无质变的经济增长的西方第一代发展观,又不同于离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变革的西方第二代发展观,还不同于较抽象谈论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西方第三代发展观,而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这不但突出了发展的本质,而且坚持了“一个中心”,强调了“两大动力”,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三大基本特征。在这里把握了发展的核心问题,即把握了发展的本质,就从根本上把握了时代的主题、国家的主题、人民的愿望,把握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本质。

要把握新的科学发展观,还必须正确把握发展的内容。发展的内容是由发展的本质和对象决定的,发展的水平则是由一国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因此,按照当前国内外的发展背景与环境,发展态势与趋势,特别是《决定》的判断和要求,新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基本点:一是从发展的概念而言,是坚持经济增长基础上的量变扩张及其质变提升相统一的发展;二是从发展的本质而言,是坚持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三是从发展的社会角度而言,是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共同发展;四是从发展的主要对象而言,是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五是从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而言,是坚持人与社会、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发展;六是从发展动力而言,是坚持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的发展;七是从发展的效果而言,是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发展;八是从发展的趋势而言,是上述各方面的可持续的发展。此外,还要把握发展的内容,诸如发展的动力、条件、战略、机制及其目标等等。把握发展的内容,特别是把握不同时期发展的态势与趋势,抓住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并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将是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与根本途径。

到底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是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个重大的实践问题。那么,到底什么是科学发展观呢?从近来专家和媒体发表的一系列谈话和文章中,我们可以进一步理清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脉络。

l、科学发展观是我党执政理念的一个新飞跃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刻的现实针对性。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提出,宏观经济与人民生活水平发展的不协调、非典的袭击、去年上访人数骤增是树立科学发展观的三方面背景。

科学发展观的五点论断

“科学发展观的五点论断”对科学发展观作了重要的理论总结,该文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论”“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是:在“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的指导下,按照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论,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地分析和对待发展过程中的一切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生产力和一切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对胡锦涛同志关于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的重要讲话的正确性的概括阐述。该文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则对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性质和人民性作了概括阐述。以下是该文的重要观点:

科学发展观的五点论断

(一)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

(三)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论。

(四)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是:在“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的指导下,按照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论,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地分析和对待发展过程中的一切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生产力和一切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五)科学发展观的终极指向是:促进生产力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使之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从而增进社会和谐,更好的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所以,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最为提纲挈领的理论。

最后,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形成“支撑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择善而固。从而使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由偶态变为常态。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价值观历史观的高度统一

一般地说,发展观必须回答为什么发展(发展的目标和归宿)、发展什么、靠谁发展等一系列关键性问题。对此,胡锦涛同志作出了系统而精辟的回答:“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这一论述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价值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因而是真正科学的发展观。

真理观和价值观:科学发展观的双翼

科学发展观既包含着真理因素,又包含着价值因素,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和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毛泽东一贯强调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同时又主张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这两个出发点之间的关系,其实正是真理观和价值观的关系。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旨在揭示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获得真理性认识,是个真理观的问题;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就是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这两个出发点之间,即真理观和价值观之间,具有根本的一致性。因为只有通晓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握了客观真理,才能真正懂得什么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最大利益;也只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才能毫无偏见地正确反映客观规律,准确无误地把握客观真理。毛泽东总是强调,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因为任何真理都是有益于人民的,任何错误都是有害于人民的。他把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作为共产党人一切言论的“最高标准”。为此,他坚决批评一切脱离群众的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宗派主义。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就指出:“不了解群众的情绪,不能够帮助群众组织生产,改善生活,只知道向他们要救国公粮,而不知道首先用百分之九十的精力去帮助群众解决他们‘救民私粮’的问题,然后仅仅用百分之十的精力就可以解决救国公粮的问题,那末,这就是沾染了国民党的作风,沾染了官僚主义的灰尘。国民党就是只问老百姓要东西,而不给老百姓以任何一点什么东西的。如果我们共产党员也是这样,那末,这种党员的作风就是国民党的作风”。(《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933页)毛泽东把是否用百分之九十的精力解决群众的问题,作为区分共产党作风和国民党作风的标志,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价值 10 观的具体运用。正是由于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才能随时纠正不良倾向,坚持正确的发展道路。

把真理观和价值观高度统一的原则运用于发展问题,首先就要求我们确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思考发展问题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因为只有坚持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出发,才能公正无私、毫无偏见地揭示客观规律和客观真理,才能确定发展什么、怎样发展。非科学的发展观往往与不合理乃至不正确的真理观和价值观相联系,在发展问题上出现偏差,找不到发展的正确道路,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既脱离客观实际,又脱离广大人民群众所导致。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所以它才能够提出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找到发展所要依靠的力量——最广大人民群众。

发展观上的对立根源于生产方式

唯物史观同唯心史观的根本区别在于,这种历史观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人们是自己观念的生产者,但这里所说的人是现实的、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他们受着自己的生产力的一定发展以及与这种发展相适应的交往的制约,受着自己的生产方式的制约。按照这个原理,发展观作为观念的东西,它的形成要由相应的物质实践活动方式即生产方式来解释,否则就看不清其实质。

实现社会的现代化,必须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先决条件。这里的关键,是以什么方式发展生产力。在这个问题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存在着根本区别。这个区别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决不是无足轻重的问题,两条道路的对立实质上就是发展观上的对立。

马克思认为,在以往的历史上,人本身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之间是存在矛盾的,到了资本主义时代,这种矛盾发展到非常激烈的程度。尽管资产阶级的哲学家提出了“人是目的”的观念,并在历史上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我们一旦着眼于分析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这个观念所固有的虚伪性和欺骗性就昭然若揭了。例如,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希望为生产而生产,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最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的生产方式。为此,有人带着伤感主义的情调责难他只注重生产而不重视人,似乎这仅仅是一个经济学家的观念问题。而马克思则肯定了李嘉图的诚实的“科学”态度,认为他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看成最有利于创造财富的生产方式,对于他那个时代来说,是完全正确的。但从价值观上看,坚持为生产而生产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牺牲大多数人的发展为代价来发展生产,并不是李嘉图个人的观念问题,它归根到底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所决定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是资本的增值,而不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所以作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李嘉图才会主张为生产而生产。

中国要实现现代化,是不是也要秉承这种资本主义的发展观,重复西方走过的以牺牲人本身的发展为代价的资本主义道路?马克思指出,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下,某些民族可以跨过 11 “卡夫丁峡谷”,避免资本主义的灾难,以人道的方式汲取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由于十月革命的巨大影响,由于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20世纪的中国没有失去历史提供的“最好的机会”,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发展之路。历史以铁的事实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当然,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一开始我们并不十分清楚。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苦探索,在经历了严重挫折和巨大成功之后,我们才终于开辟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提出了符合中国实际的科学发展观。进言之,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的结果,它归根到底是由我们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邓小平就曾说过: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还指出:“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1页)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以人道的方式发展生产力,以避免资本主义的灾难性后果。而以人道的方式发展生产力,就是价值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我们还可以从对生产力这个概念的理解上来进一步说明两种生产方式和发展观的区别。唯物史观认为,在生产力的构成中,有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即客体因素和主体因素。客体因素指的是劳动对象和工具、手段。科学技术必须有物质承担者(工具、机器、设备等)才成为现实生产力。生产力的主体因素即劳动者。科学技术为劳动主体所掌握,实际成为生产实践的现实要素,才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马克思说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而生产力不论在客体形态中,还是作为主体的生产力,都是由量和质两方面组成。生产力的量的方面是指可以用量化标准来体现的方面(如GDP);生产力的质的方面是从是否有利于人本身健康、全面发展的价值标准来衡量的那些方面。例如,生产的技术设备是否有效地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汽车的装置是否解决了破坏环境的废气问题、噪声问题等等。在资本的逻辑中,资本家关心产品的使用价值仅仅是为了获取商品的交换价值(即谋取利润最大化),因此他们主要关心的是生产力的量的增长。对于资本来说,生产即使损害了劳动者的健康(如过劳死)、破坏了人的生存环境,导致生产事故、交通事故屡屡发生,造成劳动者的大量伤亡,也毫不感到惋惜。事实证明,资本主义的发展观势必导致过度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有损于人的全面发展。而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必然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统一考虑生产力,这就把唯物史观关于发展生产力的观念与可持续发展观念以及“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有机地统一起来了。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本质区别不在于是否注重发展生产力,二者的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是否以牺牲人本身的发展为代价来发展生产,以及是否会导致和加剧两极分化。而这,也正是科学发展观与资产阶级的发展观的根本区别。

发展问题在时代坐标上的定位

科学发展观是唯物史观的生动体现。坚持唯物史观,就要客观地正视社会基本矛盾,敢于和善于揭示社会基本矛盾,并从社会基本矛盾出发看问题。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日益深化和复杂化的时代,坚持唯物史观,更要注重从全球战略的观点,从当代世界基本矛盾出发看发展问题,从当代世界基本矛盾出发看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和平与发展(即东西南北问题)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这个命题为我们观察中国问题和世界问题,深刻理解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了时代坐标。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一个是政治角度,一个是经济角度。从政治角度看是和平问题,从经济角度看是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关系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关系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关系(即发展问题)是核心问题。(参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05页)

在这里,邓小平实际上是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的世界基本矛盾出发看问题。资本的全球化,导致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向全球扩张,派生出诸多矛盾,除资本主义国家内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外,还有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超级大国和其他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矛盾,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发展中国家内部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归根到底都归结于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即东西南北关系问题。和平问题即东西关系问题,是超级大国称霸世界和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制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问题。这是解决发展问题的政治前提。发展问题即南北关系问题,这不是在一般意义上讲发展,而是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不平衡、国际经济关系不平等的格局中的发展。

“东西南北问题”的提法,是以简明通俗的语言对当代世界基本矛盾的最新概括。在当代,没有哪个问题比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更具有全局性、战略性。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东西南北问题是最大的全球性问题。环境破坏、能源危机、人口膨胀、战争问题、恐怖主义等都是全球性问题,但“东西南北问题”是所有这些问题总根源,所有这些全球性问题的解决都取决于“东西南北问题”的解决。而在“东西南北问题”中,南北问题即发展问题又更为根本,它是解决东西问题以及其他矛盾的关键。其中的道理非常简单:不仅南北涉及到的所有问题必须靠发展来解决,而且世界的和平也不能依靠发达国家的同情心和善良,不能建立在发展中国家依附于发达国家的基础之上,它只能有赖于发展中国家的强大,有赖于国际力量的平衡和相互制约。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必须从东西南北这两个基本矛盾出发,来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如果我们不能从这个坐标看问题,就不可能理解发展问题对我们民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就不可能理解科学发展观提出的重要意义。从东西关系看,科学发展观就是和平发展观;从南北关系看,科学发展观是第三世界的发展观。

总而言之,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分析世界形势和中国国情的产物,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宗旨和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对历史认真负责的 13 态度,也体现了发展中国家的人民对自身发展权的伸张和维护。(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从邓小平理论到科学发展观 ——当代中国新发展理论的形成与演进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系统提出,标志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新发展理论的形成与确立。科学发展观,作为具有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关于发展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乃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新发展理论的哲学思想基础。新发展理论,是以发展为主题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表现形态,其体系架构可以概括为三个层次:第一,观察当代发展问题的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第二,关于当代社会发展的普遍性规律的新概括、新结论;第三,关于发展的具体的制度安排、道路选择和战略设计。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这三个层次的有机统一,构成当代中国新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新发展理论的形成过程,是以邓小平开创的中国改革开放为起点的。邓小平从中国基本国情和新时代的基本特征出发,把发展确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继承和推进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学说,提出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新发展理论的基本原则和思想框架。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强化并扩展了发展这一主题,凸显了“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当代中国新发展理论在价值取向上的提升和向普世性发展理念接轨的重要标志。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系统地概括、凝炼和推进了当代中国的新发展理论,把中国的发展理论和实践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新的境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进程,也就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新发展观的形成和演进过程。邓小平为促进中国发展,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也就是当代中国的新发展理论。江泽民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集中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进一步解决新时代中国发展的领导力量问题。关于社会主义问题,关于党的问题,归根到底也是一个发展的问题。胡锦涛以科学发展观为总题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上,从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统一上,从中国走向世界、汇入时代潮流的大趋势上,集中地提出和解决“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使当代中国的新发展理论具有了更加鲜明而系统的表现形态。

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进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演进的过程,也是围绕发展这一主题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过程。

(一)对发展这一主题的确定、阐释和认识的深化。

邓小平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在领导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明确地揭示和规定了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题是发展。他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发展生产力,要善于“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邓小平是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和对新时代的特征、趋势等的综合考量上确定“发展”这一主题的,并且特别强调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并扩展了“发展”这一主题,强调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并提出“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和战略任务,大大开阔了我们在发展问题上的视野。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从时代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马克思主义的主题这三者的统一上,把“发展”这一主题提升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高度,提升到基本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高度,确立了观察发展问题的两大基本原则,即以人为本的原则和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原则,并以此为核心全面确立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新发展理论。

(二)观察发展问题的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

当代中国新发展理论的精髓,即它的哲学思想基础,它的基本的立场、观点、方法,可以概括为实事求是的世界观、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统筹兼顾的方法论。关于发展问题的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即发展哲学思想,构成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关于实事求是的科学世界观。毛泽东制定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高度评价、坚定贯彻实事求是的科学世界观,并在新的条件下引出了新的观点和结论,作出了新的阐释:突出了解放思想的内容和要求,强调必须解放思想才能真正地坚持实事求是;突出了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人民利益标准,并对这“三大标准”的思想作出了新的阐释;强调观察发展问题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又必须具有世界眼光、时代思维、改革意识、开放观念,并以其独具特色的社会改革开放观为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增添了新的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强调观察中国的发展问题必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着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科学发展观同样以实事求是为基本点,强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更加集中地、鲜明地把这一世界观运用于观察、解决发展问题上,突出了社会矛盾的协调性、社会关系的和谐性、社会发展的全面性的观点,以及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同尊重自然运行规律的一致性等思想。

关于以人为本的崇高价值观。邓小平不仅高度重视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世界观,而且重视并凸显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提出了有名的“三个是否有利于”的评价标准的思想,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三者作为判断改革开放发展的成败的评价标准;他提出的著名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强调经济发达与社会公正的统一,将共同富裕这一价值目的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社会主义本质论也就是社会主义目的论、社会主义价值论;他关注人的发展、人民利益的实现、人民需要的满足、人民素质的提高,强调“人是目的”与“人是关键”这二者的统一,强调“人民为本”的价值理念、价值 15 原则。江泽民坚持邓小平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他提出的“三个代表”,集中概括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主义价值承担和价值诉求;他在推动改革开放发展的过程中,更加重视社会的公正和全面进步,并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任务扩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区域发展和生态环境各个方面;他明确地提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是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目标。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继承邓小平的“人民为本”的价值观念和江泽民强调的“人的发展”的价值目标,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念明确地、集中地概括为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推动发展的价值观念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根本转变,并且从人是根本目的、人是根本动力、人是根本尺度的统一上界定“以人为本”的价值内涵,从全面满足人的需要、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全面发挥人的才能的统一上确定“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要求我们观察、解决发展问题努力做到合目的性,这个目的就是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即共产主义的理想。

关于统筹兼顾的思想方法论。在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邓小平重视以实现共同富裕为价值指导思想的统筹兼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统筹兼顾。他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实行非平衡的发展战略,同时又强调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其他各领域建设的协调、互动关系,坚持全面性,防止片面性;坚持社会公正,防止两极分化;坚持普遍繁荣,防止区域失衡;坚持发展与稳定的统一,在发展基础上求稳定,在稳定环境中求发展。江泽民进一步强调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指导思想的统筹兼顾,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思想方法。胡锦涛进而强调以人为本的统筹兼顾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提出了著名的“五个统筹”,将统筹兼顾的视野从社会与区域关系、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扩展到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提出执政党和政府要努力增强统筹兼顾的“五大能力”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六个本领”;强调统筹兼顾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指导原则。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逐步提出和阐发的实事求是的世界观、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统筹兼顾的方法论,这三个方面的有机统一,构成了新发展理论的哲学思想基础,即观察中国发展问题的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三)对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新认识、新概括。

这是当代中国新发展理论架构的第二层次,即关于发展的普遍性规律的结论,包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新概括。

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的深化与创新。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中心问题,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通过近三十年的实践与理论的探索,取得了逐步深化的伟大的思想成果。①关于中国社会现处历史阶段的问题。邓小平首先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对中国的国情作出了冷静的科学的判断。其后,我们又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历史任务、发展趋势等作出了日益深入和全面性的认识。②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 16 的深化。邓小平提出了著名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从经济发达与社会公正的统一即“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价值目的上把握和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使我们在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上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化认识,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的高度,向前推进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的本质即社会主义的价值定位,是在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基础上和过程中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③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认识的深化。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改革开放的社会,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我们必须在改革开放中建设社会主义,通过改革开放推动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又是我们的根本发展战略。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认为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重要性质和特征,我国经济改革开放的主题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论,作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民主要制度化、法律化”等一系列论断,认为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社会重要的政治特征,我国政治改革开放的主题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其后,我们按照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坚定有序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了整个社会生活民主化的进程,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论断、新机制、新举措。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文明特征论,提出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要建设精神文明。其后,我们不断推进和深化对社会主义文明特征的认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新论断,将“两大文明”扩展为“三大文明”;进而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论断,强化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我们不仅要建设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还要建设好社会文明(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进步的社会,也是全面文明的社会。总之,从邓小平理论到科学发展观,我们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等问题上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作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新论断,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时代转变,确立了生机勃勃的现代形态的社会主义。

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与创新。在邓小平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理念与时俱进,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开拓了党的建设的新局面。邓小平强调中国的发展“关键在党”,提出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任务,就党的执政体制、领导体制的改革和政治、思想、组织路线及作风建设等重大问题作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江泽民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做到“三个代表”,进一步回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党”的问题,从阶级性、人民性、民族性的统一上,从执政党建设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的统一上,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作出了“三个先锋队”的新论断;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发展的着力点是“推进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出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要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建设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胡锦涛进一步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 17 学发展观,实现了党的执政理念的新的与时俱进,加快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作,提出了执政行为的道德规范即“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执政行为的制度规范即“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从行为理念和行为规范上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与创新。邓小平对时代的新特征作出了科学的判断,指出我们所处的国际环境已从以战争与革命为主题的时代转向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新时代,强调必须从全人类的高度来观察和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改革开放是时代的重要特征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其后,我们以邓小平强调的世界眼光、时代思维继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时代和国际局势的新发展、新特点,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和趋势,对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关系的新情况、新特点,对市场经济、民主法治、人类文明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等重大问题,引出了新的结论,作出了新的判断,从全人类发展的高度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对这些普遍性规律深化认识取得的新的思想成果,构成当代中国新发展理论的核心内容。

(四)对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的制度安排、道路选择和战略设计。

围绕发展这一主题,坚持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基于对上述“三大规律”的不断深化的认识,对当代中国的发展作出一系列具体的制度安排、道路选择和战略设计,是当代中国新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邓小平理论到科学发展观,近三十年来,我们在具体的制度安排、道路选择上,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框架,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路子的选择,推进了社会政治体制包括民主法治、党的领导体制的改革,作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全面体制改革的新安排,部署了对内对外两个开放相统一的新格局;我们在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的战略设计上,确立并深化了“三步走”的发展步骤,作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举措,提出并制定了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和措施。这些,属于新发展理论的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层面,它和哲学思想基础、普遍性规律结论两层次的有机统一,共同构成新发展理论的整体框架。

第三篇: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及其本质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及其本质

□郭代模

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是我们党作为执政党的根本任务,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因此,始终紧紧抓住这个主题,抓好这个第一要务,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始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

我们党对于发展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从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同志强调发展是基础,到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同志强调发展是主题,是硬道理,是党的基本路线的“一个中心”,再到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同志强调发展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战略思想”,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深化了对发展主题的认识。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则进一步明确了以“五个统筹”为主要内容的新的科学发展观。

要把握新的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正确把握发展的本质。综观世界的发展理论,其核心是对发展本质的认识问题。国外发展理论依据其对发展本质的不同认识形成了三代不同的发展观,即第一代把发展等于经济增长的发展观,第二代把发展等于经济增长加社会变革的发展观,第三代把发展等于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的发展观。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特别是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方向与道路,在发展本质认识上不断取得进展,并对发展有了新的更为科学的概括,即发展是以人为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科技进步为动力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的这一发展观,之所以称得上科学,主要是因为:它既不同于把发展视为无质变的经济增长的西方第一代发展观,又不同于离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变革的西方第二代发展观,还不同于较抽象谈论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西方第三代发展观,而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这不但突出了发展的本质,而且坚持了“一个中心”,强调了“两大动力”,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三大基本特征。在这里把握了发展的核心问题,即把握了发展的本质,就从根本上把握了时代的主题、国家的主题、人民的愿望,把握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本质。

要把握新的科学发展观,还必须正确把握发展的内容。发展的内容是由发展的本质和对象决定的,发展的水平则是由一国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因此,按照当前国内外的发展背景与环境,发展态势与趋势,特别是《决定》的判断和要求,新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基本 点:一是从发展的概念而言,是坚持经济增长基础上的量变扩张及其质变提升相统一的发展;二是从发展的本质而言,是坚持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三是从发展的社会角度而言,是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共同发展;四是从发展的主要对象而言,是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五是从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而言,是坚持人与社会、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发展;六是从发展动力而言,是坚持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的发展;七是从发展的效果而言,是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发展;八是从发展的趋势而言,是上述各方面的可持续的发展。此外,还要把握发展的内容,诸如发展的动力、条件、战略、机制及其目标等等。把握发展的内容,特别是把握不同时期发展的态势与趋势,抓住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并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将是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与根本途径。

第四篇:2018高考作文预测:自制力与个人发展

2018高考作文预测:自制力与个人发展

【作文题目】

以“自制力与个人发展”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标杆文】 1号文

自制与个人发展

年幼时,我们总是听从父母之言,尊师之命。但随着年岁增长,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和事在不知不觉中告诉我们,提醒我们要“自己控制自己”,即学会自制。自制力之于一个人是发展的基础,也是关键。

当面临知识的大山,你却在游戏的海洋中畅游时,老师会批评你没有自制力;当身边的人都随大流闯红灯阻碍交通,而你却原地不动时,他人夸你有自制力。那么自制力究竟是什么呢?依我看,它是一种在没有任何外力之下,控制、约束自己做正确,符合大义和普适价值观的完全来自于自我的力量。

每个人生活在社会当中,免不了与外界接触,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多方面的约束。但不要忘了,独处才更能展现本质。许多人说,做人要“慎独”,为何要慎?原因正是在于此时外界对你没有任何压迫和制约。所有的行动,包括内心的想法均需要自己来掌控。这也是为什么拥有自制力是最难的。因为在无人看管时,在没有其他人督促的情况下,能否把人性中本含的善放大,然后用它击退恶;能否抗拒住懒怠的诱惑,勤奋地做事,进行有效的自我约束,这些是许多看似品德高尚之人也不一定能做到的。

正因为获得它的难,所以一旦你拥有了自制力,那么外界对你的影响便微乎其微,即使在一片污泥之中也能像莲一样出淤泥而不染。

所以说,自制力可以让一个人不受周围环境制约,坚持自己的道路,发展品德和才能,得到其应有的发展。正如苏武丝毫不为李陵所言说动,恪守君臣之义,坚守了自己的德操,而“头悬梁,锥刺股”又何尝不是读书之人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表现,唯有这样方能更好的保证挑灯夜读、勤奋刻苦的有效完成,方能积累更多的学识,直至有所成就。国法家规,对于社会和家庭来讲是最重要的,而对于个人来说,这些都来自于自我的外部,应该属于“外制力”,自制力才应是自我发展的基础。但自制力的标准和养成也需要国法家规的浸染。不然,人生来不通人事,又怎知对错善恶呢?

要发展得全面而独立,我们首先将自己握在手中,方能不惧他人之惑。2号文

自制力与个人发展

自制力是指以理性与规范约束欲望。与自由散漫对比,自制力提供的是一种内在约束机制。这种制约对个人发展来说,能涵养、积淀其自身,同时在社会关系中维系个体生存稳定,并能从整个人类角度出发,做出自己更理性的抉择。

对于个人的主观精神世界来说,自制力能够涵养个人内涵,使之摒弃杂欲,减少物欲对人的束缚从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排除外界的干扰从而恢复人善良的本性。这种自制力约束着人性深处对物欲的贪求,及其导致的自我的迷失,制约着内心不合理性的为物质而争夺、斗争的贪欲。从而活出本色,活出理性的光辉与人类的尊严。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更是以自制力规范着言行,使人之行不偏于道义,不违背礼乐。“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更是将“仁”作为自我约束的标准,克制、规范自己的言行,加强精神修养,使个人发展有了内在的驱动力。

人处于社会之中,自制力的约束缓和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个人发展提供了温和稳定的社会环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是这种深入内心的忠恕之道制约着自己与他人交往时侵略性、利己心理的作用,制约着单纯为了个体发展的对抗性冲动。从而能够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通过自制使人际关系走向和谐,并形成仁义友爱的社会氛围,也为个人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以自制力规范自身言行,威而不怒,庄严而温和,以自制力制约着内心为我独尊、固执己见的排异的冲动,从而让多元意见得以涌流,和而不同,个体发展亦能从中获得智慧的借鉴与耳濡目染的熏陶。个人发展受自制力的规范得以不偏离正道,使个人对于民族、国家与时代来说更具原则性与可塑性。在大是大非面前,在道义与利益面前,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面前,如果没有了自制力,个人的选择将会怎样?孔子拥有自制力,因而他“见得思义”,不按道义而获得的利益,不接受;伯夷、叔齐存自制力,在周武王不以道义而取天下面前,他们坚守志向,不食周粟,维护个人尊严。文天祥的自制力,在民族大义与个人安危面前,他选择为民族尊严而抗争到底。近代中国人中觉醒的那些人,更是具有清醒的自制力,他们看到了封建礼教的腐朽,在社会普遍不认同、不理解时,坚守正道,不低头。这种自制力使个人发展更具时代价值,更加突显个人尊严与人类理性的光芒。

自制力推动着个人内在精神的成长,在社会关系处理中做出正确的抉择;而个人发展同样也在潜移默化地增强自制力,随着个人成就的突出,品质心性的健全,自制力将会更加明确、强大,用更坚定的力量推动、支持个人发展。

3号文

自制力与个人发展

当“熬夜”似乎已经成为现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其背后所折射出的,是现代人面对花样繁多的娱乐大环境时,逐渐消磨的自制力。自制力一词早已不陌生,不难想象,熬夜“刷剧”的人和挑灯夜读的人谁会获得更多知识,而两者间最大的差别就是自制力。事实上,个人发展很大程度上正取决于一个人的自制力。

自制力,字面意义是人的自我控制能力。其背后包含的,实则包括了一个人的统筹规划能力与目标驱动性。拥有良好自制力的人必然有强的目标驱动感,为达目的心无旁骛,达成之前绝不停歇。同时,拥有良好自制力的人也一定善于规划并有执行力与行动力,在将计划完成前不会允许自己放松娱乐。

自制力之难,在于达成上述条件并非易事。拖延与追求奖励的心理,便是自制力之大敌。在电视节目、网络游戏盛行的今天,人们更易通过简单的操作获得更多的快感。“学习”早已被抛至九霄云外。然而,每个人总想追求更好的个人发展,使自己在社会中更有竞争力,也能使自身价值最大化。个人发展,则与一个人的专业知识水平息息相关。行业中的佼佼者,并非多么聪明,而是其有极高的专业素养,追求个人的深度发展者,必然不能浅尝辄止,对知识的深入探究研习,是其发展之路的基石。

事实上,一个人能否最终获得深厚的专业知识积累,背后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便是自制力。正如前文所述,在当今的大环境之下,人们更加易于分心,原因是学习所带来快乐的阀值过高,使人们更加倾向于娱乐。但是反过来这更说明在当今社会,拥有强自制力的人能在个人发展中占得先机。

自制力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实则不只在获得知识一方面。自制力强的人不会拖延,也不会轻易折服于唾手可得的诱惑,这使他能够在工作中相较其他人更加坚忍,从而高效完成工作。可见,拥有自制力的人能够获得更出色的工作表现,更加速其个人发展。

而当自制力为个人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则其在个人发展中的影响更加深远。有人采访了世界知名企业领导人的起床时间,发现其结果远远早于普通上班族,许多人选择早起健身,原因是时间更可控,数十年如一日。这一习惯带来的是良好的身体与工作状态,保持发展的平稳提升。

综上所述,可见个人发展与自制力确有很大联系。并且自制力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并非一时,而是贯穿于其始终的。然自制力之不易人人皆知,个人发展之路也绝非平坦。对于尚处在发展中的人们来说,提高自制力,必能使其在发展之路上走得更加稳健。

4号文

自制力与个人发展

自制力是指对自我行为的控制能力。它像是一个底座,是构建完美人生的一个基础;它也像是一条水流,源源不断的推动人前行。在它推动一个人前进的过程中,就已经促进了个人的发展。

自制力是做成事情的先决条件,它使一个个体的人逐渐走向完整。古希腊的哲人曾认为,过度的自由反而是一个枷锁,意在指出人需要限定在一定的框架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如果没有自制力,人总会被外物以及自己内心的本能所干扰,在做事时也很难将事情办好,很多学生难以专注于学习,也有很多人因无法把控自己而难成大事,原因正是出于此。没有了自制力,反而会在更大的程度上限制了自己,难以取得成功。自制力能帮助人免去外界的干扰,可以将之看作人类的理性。而若没有一定的自制力,相当于缺乏了理性,自然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个体。

自制力决定了个人发展的程度。孔子能够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是由于他深谙社会与国家的规矩,通过强大的自制力保证自己不超出规矩,继而做事的时候随心所欲,将自己发展成为了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圣贤,这是将自制力运用到极致的例子。个人发展从本质来讲是需要依靠自己的力量的,能够推动自己前进,也只有通过自己才能实现。而自制力正可以牢牢地控制住自己,是自己心无旁骛地深挖与前进,最终得到成功的个人发展。

如何做到有自制力?首先需要建立起一定的目标,使自己能够为之努力,在努力的过程中,人就能够学会拥有自制力。其次需要有长远的目光,深知此时此刻的自制能够让自己在未来得到更好的回报。

一个人为人处世的过程中,一直需要自制力来管理自己,进而才能将之运用到个人发展中,不停前进以取得成功。

5号文

自制力与个人发展

个人,在唾手可得的诱惑前,对自我的准确把控;扑面而来的机会前,对自身的合理调节,成为我们熟知的自制力的定义。自制力在生活中,不仅仅是得与失的“中和剂”,更是在我们的个人发展当中,必不可缺少的“调和剂”。

拥有自制力,是个人发展成熟的标志。在幼时对自我贪欲的无力掌控,需要监护人加以约束和扭转。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憧憬一些是非,但在一些利益面前,仍然忘记如何去评估风险,预测得失,继续盲目地追求心之所欲。这样的情况,仍不可称作拥有了自制力。只有对周围的事物都有着自己的见解和准则,不轻易跃过心中恪守的“价值底线”,会衡量优弊,此时才能称作拥有自制力之人。唯有拥有自制力的人,方可配称作“完人”。拥有自制力之人,心中都有一台天平,称量长短利益的轻重,辨别取舍的重要性。自古便能体会到自制力的重要性。“数罟不入洿池”,便是放下了眼前鱼塘中鱼的诱惑,所谓放长线钓大鱼,舍弃的是短期内的诱惑,获得的是长期不断的更大利益。在现实中著名小说家巴尔扎克同样放弃了他在演奏方面的天分,专心刻绘他所爱的祖国人民,一天十二小时的创作持续不断,最终缔造了一个闻名世界的现实主义作家。

我们的个人发展,缺少不了自制力的“支持呵护”,孔子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才能拥有遍布列国的弟子和拥护者,才能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

自制力是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拥有自制力,懂得如何适应环境,调节自我,在利益面前调节顺当,平衡恰当,在使个人发展变得顺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6号文

自制力与个人发展

时代在进步,人心在随波逐流或是独出一格中徘徊游荡。人有七情六欲,在愈多的纷杂和诱惑中,我们是否已经迷茫?在夜晚与白天同样灯光耀眼的大数据时代,我们是否已然迷失在大海中,找不到前行的方向?面对千变万化的世界我们该何去何从呢?

自制力在此时此刻就显得尤为重要,就像肥胖患者在终日抱怨下生活,抱怨食品种类太多,味道太鲜美,是食品勾引我的味蕾。那么如果克制住自己的欲望,关注自己拿零食“罪恶”的手,一日三餐有条不紊,怎么能不减缓症状?怎么能不瘦下来,健康下来呢?可见,自制力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有了自制力将会解决很多困扰你很久的问题。

自制力会帮助我们向正确道路迈进,那么,自制力与个人发展就有密切联系。先不说克制自己的欲望是很需要能力的。就拿自身来举例,大家心里都清楚睡前不玩手机会提升睡眠质量,有益于第二天的精神状态,但在实际操作中,有谁能够坚持呢?即使定下了目标,三天不出热乎气也会半途而废,自制力不够,要完成这些就很有难度了。如果连长期拥有自制力的能力都有了,还怕其他方面的能力得不到释放吗?所以个人发展需要自制力作为坚强的后盾,在个人发展的道路杀上保驾护航。同时,自制力与好的个人发展相辅相成。就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来说,优异的成绩绝不是“天上掉馅饼”,没有付出就会有收获的。他们往往能在别人课间聊天、结伴上卫生间时,节约出时间学习,相比于随心所欲地发表言论与忍住不发声专心学习,当然是后者更难更需要自制力来把控。所以,自制力是个人发展中的“催化剂”,个人发展有了自制力会更加迅猛和高效。

个人发展离不开自制力,自制力为发展保驾护航,拥有更多的能力和技能才会让自己在个人发展和成长的不可预测的道路上顺利前行。自制力是能力的体现,个人发展是自制力发挥的舞台。

让自制力与个人发展并肩前行,属于我们新青年的未来将更加光明和夺目!7号文

自制力与个人发展

自制力,即人能控制自身欲望的能力。这种力量是一种理性与感性的对抗,是帮助人更好地规划、安全地达成目标的方法,并提高达成目的的成功率。高自制力对于个人发展来说,是很有帮助的。

一般的自制力,如克制自身的好奇、好色、好食,显而易见地可以让我们在达成目的过程中少走弯路。那些染毒瘾、患“懒癌”的人,他们的目的绝不是为了做瘾君子或是病人。这些与目的无关的诱惑,如果能借自制力控制住,自然会在个人发展的道路上踏上坦途,而不是被诱惑得拐入歧途,最终迷失了自己的目标,个人发展止步不前。

而高自制力所能做的,不仅是克制与目的无关的诱惑,还可克制与目的相关的诱惑。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自古以来有歌颂陶朱猗顿的,却无歌颂时迁的。正说明不被看似能快速达到目的的诱惑所迷惑,才能真正地达成个人发展的目标。正道如下山之路,虽然危险,却能下山;而诱惑则如自由落体,看似简单,实则危险。自制力做的,就是让我们走上正途,而不被所谓的“简捷”迷惑。高的自制力不但封锁了弯路,封锁了邪路,还封锁了退路。看到困难便畏难而退,个人发展也不会进展。而当自制力管制了自己为难的欲望时,我们就只剩下前进的路可走。可想而知,个人发展也只有发展的更好——这一种可能,绝不会倒退或止步不前。

另外,高自制力本身就代表一个高的个人发展度。自制力在发展的道路上被磨练,个人发展也因高自制力而提升,二者的发展是一个良性循环。

自制力是一个将人引入正路的向导,三面挤压着一个人的发展。个人受从后向前的力推进,受两侧的力而伸长,个人发展与前进速度自然大幅度提升。

8号文

自制力与个人发展

自制力,即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在发展与进步的道路上,自制力让我们保持正确的方向,不偏离轨道。可以说,自制力是个人发展的基石。

我们所看到的许多成功的例子,都与自制力有重要关系。董卿在采访中提及她的一个习惯,不将任何电子产品带入卧室,仅仅是一个小小的习惯,我们就能看出这位知名主持人的自制力。当我们许多人一回到家,就沉迷于微博、朋友圈中消磨时间。董卿凭借其强大的自制力,抵抗电子产品的吸引力,而将空闲的时间用来读书、积累、提升自己。在个人发展的路上,一步步领先他人,最终造就了今天优雅大方、底蕴深厚的主持人董卿。自制力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

反之,若是缺失自制力,则可能堕入万丈深渊。近来,一则安徽大学某学生会主席因赌博负债百万的新闻引起了激烈地讨论。这位大学生能当选为学生会主席,同时更在本科就拥有了自己的创业项目,可见其人能力不凡,如果顺此道路发展自己,很可能迈向更高的平台。然而他缺乏自制力,一次次沉迷赌博不能自拔,终于将大好前途葬送。如今他身负巨债,父母卖房仍未能还清,更谈不上什么个人发展了,因此一个人的学识与智力,都敌不过自制力的缺乏。因此,自制力才是个人发展的基础。

自制力对于个人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应当注重自制力的培养。当我们学习时,能做到一心一意,不受外物干扰,不中途放弃,这就是自制力。当我们面对诱惑时,能谨守本心,做出正确的决定,这也是自制力。只有在一点一滴中培养自制力,才能逐渐积累,不断前进,取得更好的发展。

追求个人发展,自制力就是基石。9号文

自制力与个人发展

现如今总是会听到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新闻,某男子上班期间偷玩电脑,被老板发现后开除。其实仔细琢磨一下这条新闻,就会发现其实我们也一样。写作业时偷玩手机、睡觉,上课时偷玩手机……无论是青年或是大人,摆在我们眼前的事实,就是我们缺乏自制力——约束自己的能力。缺乏自制力的人往往只能“被老板开除”“考试不及格”。因此,好的个人发展需要自制力。

自制力是一种无需提醒的自觉,使你明确目标,成就大业。越王勾践在被吴国重创后,只沦为一个平民,但他却可以做到“卧薪尝胆”,在自己安逸时及时的将自己拉回正轨。也是他个人出色的自制力,使他后来东山再起,出兵吴国,大获全胜。同样的例子还有面对贿赂,能说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能无知”的清廉官吏。也正是他的自制力,令他的话、他的名流芳百世。自制力是一种无需提醒的自觉,好的个人发展离不开自制力。

同样地,自制力不足的人,面对舒适、快乐而过度纵容自己欲望的人,个人发展往往会受阻碍。明星吸毒、出轨,已是太多太多。二十几岁的柯震东,三十几岁的文章,四十几岁的黄海波,不同年龄的他们都因自制力太差而阻碍了自己的个人发展。当他们享受赞誉,清点钞票时,却丢了自制力,陷入一个又一个深坑,无法自拔……最后只能自食恶果。

也许有人会反驳道,那么难道我的自制力差,就注定只能一生碌碌无为了吗?答案是否定的。自制力并非不可培养。反复约束自己,让好的品质成为你的习惯,自制力便自然为你所有。例如小时顽劣的项羽,在对其叔叔说完其“万人敌”的理想后,沉淀下来,日复一日磨炼武术,最终取得了“霸王”的称号。

由此观之,自制力是个人良好发展的必备条件。10号文 自制力与个人发展

很小的时候,我们可能就听父母、老师、专家等人说过“你要是想成功,必须要控制好自己”。所谓的控制好自己,便是要求我们有自制力。诚然,许多人认为“要给孩子一个好的童年”等等,但若是从小培养了一个孩子的自制力,于其个人发展来说,是极为有益的。

自制力是个人发展的基础,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总是称身边学习好的人为“学霸”,可能我们总是觉得玩的时候他们也在玩,为什么他们的学习就那么好呢?究其根本,是他们有着很强的自制力。他们的学,就是学,玩就是玩。“做一不想二”是他们自制力强的表现,坐到专时专用,必然成绩就好。有着这样自制力的人还发愁成功么?所以,有很强的自制力,是在为你的个人发展打基础。

缺乏一定的自制力,有时会带来祸患。前两年,网上不断曝光的“明星吸毒”事件影响深远,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为什么他们会走上这条不归路?原因很简单,他们缺乏自制力。在诱惑面前,他们没能坚守住自己的内心,大声说“不”。而这造成的,便是原本平坦的人生之路变得毫无光明。缺乏自制力,我们的人生发展都会受到影响。

个人的发展离不开自制力,可能你会觉得,自制力既不能帮助我出名,也不能帮我赚钱,要它何用? 的确,自制力不能做到这些。但总归而言,出名也好,赚钱也罢,不过都是外在的表现而已。名气再大,赚的钱再多,没有内在的涵养,那些又有什么意义呢?现在的社会被种种欲望所笼罩,人们一味的追求“表”,而忽视了最重要的“里”。没有自制力,你的名气能维持多久,你的钱财能支持几时?我们都希望自己是马云、马化腾,若他们没有自制力,他们怎能坐拥数十亿资产而不心动呢?

自制力与个人的发展来说,是基础,是可能,是重中之重。11号文

自制力与个人发展

在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社会中,许多人都想走后门、抄捷径。倘若这捷径真的有,我想自制力便是个人进步的敲门砖,是通往成功的“高速公路”。自制力是什么?自制力既可以是你个人修养的高标准,也可以是社会法律可容忍的最后底线。毛泽东于闹市中安静读书,嘈杂喧哗不入耳,如此之境界是如何成就的,我想这就是自制力的作用吧。自制力是善独的最重要因素,也是最难达到的。世间的诱惑千千万,网络、游戏、利益、美色,甚至冒险的紧张刺激感,都可以影响一个人前进的方向。如今的贪官虚职,哪一个人不是拜倒在利益的膝下,去“偷”得更优越的生活?这些人的自制力已经低到违反法律道德的地步,实则让人望闻生“畏”。

可是贪官不只一位,为谋得眼前利益而与“善独”相背而行的,也不只有他们。中国式过马路是最好的印证:一群老百姓为了几秒钟的方便,选择去违反法规,闯红灯,与汽车抢道。在微小的诱惑面前,自制力总显得那么不堪一击,在如此情况下的社会中,自制力是超越旁人的钥匙,能使自身进步,得到更好的道德、事业发展。

纵观古今,有数不清的君王因为一己私念败了国家与地位。商纣王为酒肉所迷惑,被起义的大军逼得自刎;周幽王为美人倾倒,也丢了城池。而那些真正与诱惑隔绝,做到独善其身的人,往往能够脱颖而出。悬梁刺骨的故事家喻户晓,因为困意难止,用疼痛来清醒自己,最后修得了自己的文学功底,在个人发展中,自制绝对是主角,学习、工作、文化造诣,都需要自制力来使自己专注,做到心无旁骛。而且,他也决定着你发展过程中是否能走对路,走正路。

自制力对于每一位市民,是个人发展的捷径。但如果每个人都做到、都拥有时,环境问题、战争冲突也得以消失。更重要的是,它决定了你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2号文

自制力与个人发展

自制力,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懂得克制自己心中欲望,控制自己的能力。许多时候,我们都有想做,但是自己清楚不应该做的事情。这个时候,自制力便会发挥作用。比如学习时,你很想去玩游戏,但你没有去玩,这便是自制力的体现。而自制力,与个人发展是有很大关联的。人们通常都认为自制力很强的人会更容易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这是因为这种人会更加高效地利用时间,做事更有效率。就拿学习来说吧,通常情况下,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不会有太大差异,但成绩却相差甚远。我们有时总会想,明明学霸们也会和我们一起打游戏,下课聊天,不是他们太聪明,还能是为什么呢?但是仔细想一下,大家在一起玩的时间只不过是一天中很少的一部分。当你上课不认真听讲,回家就开始玩,而别人听课认真,回家以后除玩游戏那点时间以外都在学习时,差距自然会被拉开。这也就是自制力强弱的差异。因此,自制力强的人,做事会更加高效,因而使自己更容易实现目标。

自制力除了体现在行为上以外,还要体现在思想上。即使你抑制住了自己想玩游戏的冲动,但心思却没有放在眼前的学习上,岂不是同样无效。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在瞬间完成,也不存在不思考就能解决的问题。我们试想一下,如果牛顿、爱因斯坦、特斯拉等人全是些没有自制力的人,那他们还能有如今的成果吗?我想,是不能的。当然,有的人会说啦,不是有许多智商极高的天才吗?他们不就不需要这样了?但请认真地想一想,是不是还有许多提前上大学的天才最终都没有做出什么贡献?没有自制力,不专心研究,智商再高也是枉然。许多科研工作者也并非有高智商,而是懂得自制,知道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果。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赋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句话我们从小就在听,又有几个人真正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呢?

总而言之,自制力是成功的基础。有了足够的自制力,才能充分利用事件,集中注意力,更加笔直地向目标迈进,获得更好的个人发展。

第五篇:教案: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二节

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 讲义

工程管理092 工程管理092 工程管理092 工程管理092 姚晓露200900644228

张金辉200900644209 魏志毅200900644212

申杏克200900644211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认识私有制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质。教学要点

·资本原始积累及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中的作用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 ·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 ·剩余价值论及其意义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与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的特点和本质 教学重点

·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在时代变化中的发展

·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治本的特殊性和一般性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本质与新变化 教学难点

·必须把对于政治经济学原理的讲授服从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和规律的揭示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资本主义

教学提示

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特征,认识商品经济规律及其作用,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本质。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

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二)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像任何商品一样,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

(一)所有制和所有权

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是指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凭借这种所有和支配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产品(超额利润或利润)。

法律意义上的所有制,是由占有生产资料的法律原则决定的。所有制与所有权二者既有区别,也有密切的联系。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在不同的剥削制度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不同。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另一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

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即劳动过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所谓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这种划分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因此,要确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就可以拿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相比,而不应该把它去同全部资本相比。用公式表示: m¢=m/v 在该公式中,m¢为剩余价值率,m为剩余价值,v为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还可以用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率,或者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来表示: 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二)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劳动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三)资本积累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的学说是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两极分化和失业现象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也深刻地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

资本家瓜分到剩余价值后,如果将其完全用于个人消费,则生产就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重复进行,这叫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资本家获得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后,并不是将其完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将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这就是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以及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

这种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这种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所谓相对过剩人口,就是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

(四)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与此相联系的是资本依次执行三种不同的职能。

产业资本的运动,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前提条件:一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二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

这种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着的资本循环,就叫做资本的周转。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有许多,关键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资本周转的时间,二是生产资本的构成。社会生产是连续不断进行的,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就是再生产。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所谓社会总产品就是社会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又叫社会总价值,它划分为包括在产品中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c)和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v),以及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m)。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根据其最终用途可以区分为生产性消费的生产资料和用于生活消费的消费资料。相应地,社会生产可以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Ⅰ)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第二部类(Ⅱ)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

(五)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或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这就模糊了工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界限,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当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时,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关系便被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利润。在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社会的平均利润率。按照平均利润率来计算和获得的利润,叫做平均利润。在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中,产业资本家得到产业利润,商业资本家得到商业利润,银行资本家得到银行利润,土地所有者得到地租。

(六)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剩余价值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在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过程揭示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的抽象的一般的可能性,首先是由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引起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

下载 自制力的本质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发展的word格式文档
下载 自制力的本质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发展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班级:日语082姓名:高越学号:2008083007指导老师:吴艳玲 内容梗概: 在本节知识中,我们需要掌握以下三个问题: 1.邓小平理论的定义 2.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

    《那么龙卷风是怎样形成》读后感

    那么龙卷风是怎样形成的呢?在介绍完现象之后,文章再为我们说明其本质,原来其“多发生于高温、高湿的不稳定气团中,并与其他天气系统给予的激发密切相关”,在受过了现象的感染之......

    怎样形成良好的班集体论文(合集)

    摘要:班主任应该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从学生特点出发,利用各种可视及隐形的规范手段,通过老师的影响以及学生之间相互的影响,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气氛,从而达到对班集体每位......

    昼夜是怎样形成的[推荐阅读]

    《昼夜是怎样形成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科学湘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第三课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了解了地球上昼夜交替出现的现象后,教材设计了“模拟昼......

    《声音是怎样形成的》教案

    《声音是怎样形成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物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

    怎样努力形成鲜明的教学风格

    怎样努力形成鲜明的教学风格 教学中,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风格。教学风格是指教学活动的特色,是教师的教育思想、个性特点、教育技巧在教育过程中独特的、和谐的结合和经常性......

    浅谈怎样形成学校特色艺术教育

    浅谈怎样形成学校特色艺术教育 丹江口市官山镇九年制学校 余霞 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项迫切任务。然而怎样形成学校特色艺术教育呢?......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1929年 毛泽东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 1930年 毛泽东 《反对本本主义》 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 1937年 毛泽东 《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