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万圣节看中国中元节文化特色(百度)
从西方万圣节看中国中元节的文化特色
摘要:宗教性、宗法性、神圣性是中元节的基本文化特色。中国中元节与道教的“地官”信仰、本土化佛教的盂兰盆会等节日及信仰有着直接关联,而西方的万圣节则仅仅关联宗教。基于农耕经济的宗法文化决定中元节的宗法性:祭奠血族先祖是中元节的核心内容,家庭或家族是实施的祭奠主体或祭奠单位,而当今万圣节没有祭祀节俗。尊崇天神的尊天意识与追终慎远的孝道意识构成了中元节的神圣性,而西方尊神未曾进入万圣节视域,个体自由等价值意识使万圣节不关孝道。
关键词:宗教;宗法;祭祀;中元节;万圣节
“中元节”本是道教节日,但现在已经成为融古老“七月望”、佛教的盂兰盆节于一体的“综合性节日”。中元节与“万圣节”(包括“万圣除夕”——All Hallows’ Eve)分别是东西方的“鬼节”,比较二者的异同,一直是学界感兴趣的话题,但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存在疏漏,甚至出现谬误。例如,对两种鬼节的对比往往流于现象列举,对本土中元节的讨论相当粗疏,甚至得出片面的结论,而片面的结论又被以讹传讹地互相转抄。因此,有必要以西方万圣节为参照,探讨中国中元节的基本文化特色。
中国中元节的文化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宗教性
部分学者得出这样的结论:欧美等西方国家大多信奉宗教,因而西方的万圣节与宗教密切关联,而宗教介入中国人生活的深度与广度有限,因此,中国中元节的宗教性淡薄。这是一种误解。事实上,中元节就是源于宗教,若将中西鬼节放在传统层面考察,我们会发现:中元节有着更浓郁的宗教色彩。
不可否认,西方的万圣节与古老的“原始宗教”及后来的“理性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与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基督教(广义)的关系紧密;然而,东方的中元节直接关联宗教,其节日活动也在宗教层面进行。
部分学者认为,中元节与道教有着更多关联。牟钟鉴认为:在夏商周三代,随着阶级的分化、国家的形成及其体制的完善,多种多样的原始宗教最后发展为“国家宗教”,而天神崇拜是“国家宗教”的内容之一。1道教是影响较大“国家
宗教”。道教认为:神界存在天、地、水三官大帝,三位天神分别掌管天、地、水三界或上中下“三元”,其具体职责或“神力”分别是:上元天官紫微大帝赐福、中元地官清虚大帝赦罪、下元水官洞阴大帝解厄。这“三界天神”的诞辰分别是:上元正月十五(“元宵”)、中元七月
十五、下元十月十五。地官清虚大帝在民间有着更大的影响力,因为此神于七月十五普渡孤魂野鬼,有罪之人也可在该日祈求赦罪。值此“赦罚之辰”,各地道观斋醮荐福。道家经典《修行记》云:“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於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从相关资料看,早在三国时期,“三界天神”就被广泛崇拜。例如,《三国志•张鲁传》记载:张鲁的祖父张陵“造作道书以惑百姓”,“雄据巴汉垂三十年”。2宋人裴松之的《三国志》注解描述了“五斗米道”张陵“惑百姓”的方法:“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名,说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张陵消灾治病方式是将病患姓名及“悔罪书”写成三份,分别置于山上、地下、水中,向三官告解忏悔,并祈求安康。由此不难看出“三官”或“三界天神”在三国时期的地位、影响以及“地官”赦罪信仰的存在。历代统治者的推崇促进了中元节的兴盛。马福贞认为:魏晋以来,社会尊崇门阀望族;为了抬高自己的门第,唐代自李渊始,视道家学者老子为李氏家族始祖,以李耳后裔自居,唐高宗、唐玄宗等皇帝多次为老子“加封”,唐玄宗后来又规定七月十月十四、十五是下元斋日,官民禁屠素食,随后自己身体力行。时至宋代,官、民、僧、道都看重中元节,官府经常组织或参与祭祀鬼神的仪式与游乐活动。3作为本土宗教节日,中元节在发展与演变的历程中不断吸收孝文化内涵,时至今日,尊崇地官、求其惩恶扬善、主持正义的节日因素所剩无几,而孝亲祭祖的风气日趋浓重。
中元节的另一重要内涵是来自印度的佛教。佛教融入中元节,似乎始于魏晋。佛教的原始教义漠视世俗人伦关系,主张禁欲、绝亲、不敬王者。正如唐朝韩愈所言:“夫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4然而,本土文化对外来佛教进行了中国化,最终使其成为富含尽忠尽孝内涵的宗教。印度佛教仪式中追荐祖先的“盂兰盆会”、勉励教徒孝顺先辈的《盂兰盆经》,似乎是佛教与中元节结合的切入点;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外来佛教的轮回观念竟演化出超度先祖的佛事,衍生
出超度、祭奠鬼神的盂兰盆节。——梵语“盂兰盆”(Ullam-bana)意为“救倒悬”,但当时将这一音译词附会为盛物的盆器,梁武帝时依此制造出盂兰盆会。5南朝梁代官员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七月十五》记载:“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营盆供诸佛。”还描述了各地寺庙的盂兰盆节盛况:“广为华饰乃至刻木割竹,饴蜡剪彩,模花叶之形,极工妙之巧”6后来,人们又对梵文《盂兰盆经》中“目连救母”故事进行本土的孝道阐发,生发出盂兰盆可解已逝先人倒悬之苦的“教义”。时至今日,每逢阴历七月十五,佛教寺庙大多会举行净坛绕经、上兰盆供、众僧受食等仪节,而民间的一般举行烧纸钱衣物、放河灯等祭奠活动——无神论的印度佛教在中国民间衍化出祭祀天神(“菩萨”)、祖宗及“野鬼”的民俗。
除开上述两大源头外,中元节还与中国久远的“秋尝祭祀”祖灵崇拜宗教有着源流关系,限于篇幅及相关文献的驳杂,对此暂不讨论。
从以上讨论不难看出,中国的中元节与宗教有着渊源关联。尽管现在人们认为西方的万圣节与基督教有着关联,但这种关联是间接的。例如,从万圣节的相关活动中可见《圣经》故事的投影,与万圣节关联的鬼神敬畏则与后来基督教的天国想象及魔界憧憬密不可分;但这些影响未能直接促成万圣节。此外,某些带有宗教因素的民俗或事件与万圣节有一定关联,但不是促成万圣节的主因。例如,古代和中世纪,生活在英国不列颠群岛和法国北部的凯尔特人确定10月31日为收获节以感谢“太阳之神”的恩惠,罗马天主教堂于公元835年宣布11月1日为教堂的节日(All Saint’s Day),用以纪念活着的和已亡的圣徒,然而,后来的万圣节并不包含庆丰收或祭奠亡灵的节俗。我们由此认定:古老的民俗或罗马教会的命名与后来的万圣节运作没有直接关联。从总体上看,宗教(尤其是基督教)已经渗入社会的每一角落、构建了西方的文明史,如人名、地名等就与具体的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7但至今人们尚未找到宗教促成万圣节的直接证据。正如张彩霞所说:万圣节既不是“独立日”等国家性质的节日,也不是宗教节日。8康志杰从宗教文化角度研究西方节日,在其著作《基督教的礼仪节日》中陈述:西方节日多与宗教崇拜神灵的庆典相关联,9但万圣节不在他考察的几十种宗教性节日之列。相关典籍表明,进入“理性宗教”时代后,万圣节“节日活动”宗教仪式逐渐消失。由此可见,万圣节虽然关联宗教,但其宗教性较为淡漠,而中元节与宗教有着直接关联,节日活动富含宗教节俗,因而其宗教性远远高于西方 的万圣节。
二、宗法性
宗法文化在中元节的形成、传承及实际运作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中国中元节的另一显著文化特征是宗法性。以西方万圣节为参照,中国中元节的宗法性有两大表现:
一是祭奠性。
宗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而以父权、族权为特征的宗法制度是宗法文化主要表现形式。家族性或宗族性的祭祀,既是宗法制的核心内容,也是宗法文化具体体现。冯尔康、阎爱民等学者认为,家族性或宗族性的祭祀,起着凝聚宗族的作用,体现的是宗法思想及封建等级制度。10因此,中国人看重祭祀,尤其是祭奠先祖。祭祀是中国诸多节日的核心内容,祖先是主要的祭奠对象。毫无例外,中元节也受到祖先崇拜的烘托,祭奠祖先也是中元节的核心内容。
冯天瑜认为,“孝亲”情感是宗法结构下的社会心理集结,隆重的祭奠是“孝亲”的主要表现,而祭奠两大功利指向是祈求先人保佑后代人丁兴旺、家族昌盛和表达“对活着长辈的顺从、孝敬”。11
祭祖是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的大事,七月十五日祭祖源远流长,有学者认为七月十五日祭祖可能源于古代的媵祭,即以新谷祭祖先。以“中元节”的名义在七月十五祭奠祖先的习俗出现较晚。马福贞认为:“中元节到宋代已融合了儒释道及民间信仰多种因素,发展成为一个以祭祀祖先、追荐亡灵、宣扬孝道为主要内容并兼有礼仪性、娱乐性的综合性民间节日。”12在马福贞看来,时至宋代,中元节已经融民间“七月望”祭祖祀鬼、道教敬拜地官、佛教举行盂兰盆会于一体,显现出“一日三节的形态”。13从相关资料看,宋代七月十五祭拜祖先的风俗已经风行。宋人吴自牧的《梦梁录·解制日》云:“七月十五„„都城之人,有就家享祀者,或往坟所拜扫者。禁中车马出攒宫,以尽朝陵之礼。及往诸王妃嫔等坟行祭享之诚,后殿赐钱,差内侍往龙山放江灯万盏。”14中国民间的祭祖活动主要有家祭、墓祭、祠祭等形式。在宋代,祭奠的祖先有四个大类:始祖、始迁祖、先先祖、四亲。15时至今日,就民间“俗众”而言,古老中元节的诸多民俗事项已被革除,但祭奠先祖仍被保留。刁统菊等学者对山东七月十五的节俗进行考察后得出结论:文献记载的许多节俗都消失了,唯独剩下祭祖。16
祖先崇拜曾经是人类共有的社会心理,并因此在特定范围内出现文化趋同现象。中国学者安哲明通过考察指出:古希腊古罗马有着与中国宗法社会相同的血缘礼法以及类似的祭祀规则,同中国一样,祭祀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如敬畏先祖、祭奠先祖重于祭祀神灵、男性主祭、祭祀权利关联财产控制与氏族权利运作等。17然而,随着文明的演进,欧洲的祖先崇拜心理渐趋淡漠。例如,作为西方文化“元典”的《圣经》的主旨不是祖先崇拜,对于当代欧美人而言,出自耶稣受难节日的宗教情感可能浓于对先祖的怀念之情。西方祖先崇拜心理淡化的关键因素是氏族血缘纽带的解体及新的社会组织方式的出现,而导致氏族制血缘关系瓦解的关键因素是“契约精神”的出现与现代工业的萌发。从相关传说及文献看,欧洲的“准万圣节”曾经有过祭祀内容。例如,传说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凯尔特人(Celt)有在10月31日烧死活人用以祭奠死人的习俗。时至公元1世纪,罗马人占领凯尔特部落领地,他们接受了万圣节习俗,但废止人祭习俗;随后,罗马人庆祝丰收、感谢丰收之神的“收获节”与凯尔特人的宗教仪式结合,生成了当今风靡欧美的万圣节雏型。一八四五年,因饥荒而移居美国的爱尔兰人把英国鬼节带到美国。至今,每到“万圣节前夕”,孩子们就穿上五颜六色的化妆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着“瓜灯”四处游玩或捣乱。近年,万圣节成为某些地区或国家的狂欢节。显然,当今西方的万圣节几乎完全消尽了祭祀的痕迹。
总之,以西方万圣节为比较对象,祭奠先祖是中国中元节显著特色。二是家族性。
众所周知,在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家庭承载着生产、生活和繁衍后代的主要功能,以家庭为中心而辐射和扩散的血缘关系形成农业社会的主要联结纽带,促成“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进而由家庭——家族——宗族的血缘关系衍生出中国特有的宗法文化。
家庭、家族、宗族在中元节的传承及运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造就了中国中元节的家族性。尽管我们认为中元节直接关联道教、佛教等宗教,中元节的许多重要活动由道观或寺庙主持或举行,但中国文化的宗法因素阻止了“全社会的宗教化”,18因而“俗众”是传承中元节的主要力量,是“过节”的主要群体。
仅就“俗众”及主要仪式而论,中元节的基本特色是:以父系为中心、以血
缘为基础、以祭奠家族祖先为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以家族祖先祭拜为核心的祭奠仪式决定了以家庭或家族为单位度过中元节。笔者认为,从古至今,中元节都有“分散”和“集团”两种度过形式。单个家庭或家族各房支焚香烧纸以祭奠家族祖先,是中元节的“分散”度过形式,宗族在祠堂、祭坛、墓地等场所群体性地祭拜宗族或家族的先祖,是中元节的“集团”度过形式。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相关政治文化介入社会生活,中元节的“集团”度过形式逐渐消失,其“分散”形式则转入“地下”,甚至在部分地区销声匿迹。进入“新时期”后,随着政治宽松、文化多元语境的出现,也因为宗法文化在农耕国家的特殊凝结力,中元节的两种度过形式开始“复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宗法血缘纽带解体的不充分和宗法文化传承的顽固性,传统宗族权力在乡镇权力重组过程中的重新定位,尤其是在“国家允许宗族有其政治生存空间之时”,“宗族精英”能够在乡村政治舞台上与“体制精英”、“经济精英”角力,19乡镇宗法力量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干预乡村文化的发展走向,因而中元节的“集团”度过形式开始由“复兴”走向“兴旺”,尤其是在东南沿海及客家民系居住地。当然,海外的“集团”度过形式从未中断,中元节在海外继续发挥着凝聚、宣示、结盟等特殊功能;近年,在国内“集团”祭祀的烘托下,其始祖祭祀、始迁祖祭日趋隆重、兴盛。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对于西方万圣节而言,祭祀活动的缺失,尤其是祖宗崇拜的淡化,导致聚集家庭或宗族的晶核的消失,因此,西方万圣节的“各行其是”与中国的“群体行为”形成鲜明的对比。当然,西方万圣节的“各行其是”还与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的“启蒙运动”密切相关。因为,西方人在盂德斯鸠、狄德罗、伏尔泰等先驱的带领下,从充斥着蒙昧教义、非理性、盲目信念的“黑暗时代”走向强调个人价值、个人中心主义的“光明”。至今,西方人即使走进教堂祈祷,也不一定是为了家庭或家族利益,而以狂欢为主题的万圣节更没有必要“集体行动”了。——如果恶作剧的孩子们在高喊“Trick or Treat”(不招待就捣蛋)之际,有家长在一旁,那么他们的“幸福指数”或“个性发挥”不就打折扣了吗?
总之,与西方万圣节比较,家族性是中国万圣节的鲜明特征之一。
三、神圣性
与西方的万圣节相较,中国的中元节具有庄重、圣洁等特征。有两大因素决
定了中元节的神圣性。
一是尊天意识。
尊天意识(狭义),在此是指尊崇、敬畏天神的心理。广大“俗众”的尊天意识决定了中元节的神圣性。在道教层面,人们敬拜主宰天地的大神玉帝、执管天地水的三官、神灵化的道教始祖老子等神众,在佛教层面,人们敬拜天神化的释迦牟尼(Sakyamuni)等天神及“观音”等中国化的“菩萨”,这两大敬拜使中元节显得庄重、圣洁。元明之后,随着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太上老君等神灵走出话本和杂剧而进入民间,中元节又增添了新的敬拜对象,同时也为中元节增添了几分神圣。在现代文明之光没有普照中国大地之前,中国人在中元节拜祭天神之际肯定是满怀虔诚与敬畏;在当代,或局限于是祭祀礼节氛围的规范,或受制于“有神论”遗绪的控制,中国人在中元节的相关祭祀活动中仍然循规蹈矩,包括受过无神论淘洗的知识分子。
与此相对,进入“理性宗教”时代之后,欧洲的万圣节日趋“世俗化”、游戏化。因为耶和华、圣母玛利亚、耶稣等“上帝”级别的天神未能进入万圣节的视阈,所以万圣节毫无神圣可言。古希腊奥林匹亚山上的天神及朱庇特、阿波罗等罗马诸神向来未曾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因而他们即使走进万圣节,也不会增添节日的神圣因素。至于死神萨曼、寻找替身的恶灵和骑着扫帚的巫婆,他们是人们在万圣节特别提防的对象,而不是敬拜的对象。
因此,尊崇天神的尊天意识赋予中元节神圣性。二是孝道意识。
从儒教伦理的角度看,祭奠先人是孝道孝行的具体表达,也是对孝道张扬,因此古人看重祭奠先人。《礼记·祭统》曰:“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孝经·孝纪行》云:“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祭则致其严”,就是祭奠的庄严肃敬。古人认为:“祭者,教之本也。”(《礼记·祭统》)。因为,在古人看来,祭礼遵循祖先崇拜的礼制,蕴涵丰富的人伦内涵,而祭奠行为是实行道德教化的重要途径,是感谢列祖列宗的养育之恩的具体行为,即所谓“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祭奠先人或先祖,是诸多中国节日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元节的主要节俗或核心仪式,因而孝道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和
祭奠活动的庄严肃敬,决定了中元节的神圣性。
在孝道层面,西方万圣节与中国中元节不存在关联点,因而二者不具有可比性。因为,以欧洲为主体的“西方”没有倡导孝道,万圣节一直没有祭奠先祖等与孝道相关的节俗。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以个体为本位的社会构成、强调人格独立及个体尊严的基本价值理念、由“契约”决定的人伦关系,决定了西方社会与孝道的距离。——《圣经》的“十戒律”和天主教及路德宗的“十诫”中皆有孝敬父母的条款,但孝道伦理并未出现在西方。因此,从孝道意识角度看,神圣性是中元节独有的禀赋。
从总体上看中国中元节敬拜神灵的虔诚敬畏、祭奠先祖的庄严肃穆,与西方万圣节狂欢的放纵恣肆、浪漫张扬形成鲜明对比,但我们必须说明:中元节也有其欢愉游乐的一面。例如,从古至今,无论是寺庙道观敬拜神灵,还是民间祭奠先祖、膜拜天神,往往都有与之相伴的娱乐活动,“神人同乐”的场景经常出现。冯尔康、阎爱民等学者认为,庄重肃穆的敬拜与演戏、杂耍、乐舞等活动的欢愉并不矛盾,因为神仙与先祖也喜爱戏乐,而祭奠之后的娱乐活动具有“娱神娱祖”的作用。当然,中元节的游乐“指数”肯定远离恣肆放纵,在“中和”范围之内。20如今的万圣节,尤其是美国的万圣节,已经成为成人参与的狂欢节,而中国中元节游戏化、娱乐化的可能性极小,因为祖宗崇拜的神圣与庄重等因素制约了戏谑化倾向。
总而言之,比照西方的万圣节,中国中元节具有宗教性、宗法性、神圣性等文化特色,而农耕经济、文化底蕴、民族心理等多种因素决定了中元节的文化特色。
文献参考资料:
1牟钟鉴:《中国宗法性传统宗教试探》,载牟钟鉴《走近中国精神》,华文出版社,1999年,第242页。
2路志霄:《三国志选译》,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98页。3 马福贞:《“七月望”节俗的历史渊源与形态特征》,《郑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4韩愈:《论佛骨表》,见《韩昌黎全集》三十七表状二,燕山出版社,1986年。6(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七月十五》,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第58页,55—58页。
7孙芳琴:《中西方姓名宗法与宗教信仰异同》,《贵州文史丛刊》2008年第2期。张彩霞:《中西方主要节日文化渊源》,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第158页。
9康志杰:《基督教的礼仪节日》,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第159页。10 15 20冯尔康、阎爱民:《中国宗族》,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8—29页,第19页,25页。
11冯天瑜:《宗法文化刍议》,《中原文化研究》,2013年,第35页。12 13 马福贞:《“七月望”节俗的历史渊源与形态特征》,《郑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第153页。
14吴自牧:《梦梁录•解制日》,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卷4。
16刁统菊,孙金奉、李久安:《节日里的宗族——山东莱芜七月十五请家堂仪式考察》,《民俗研究》2010年第4期。
17安哲明:《古代西方血缘礼法对法律制度的影响》,《法制与经济》2013年第10期第42页。
18冯天瑜:《宗法社会与伦理型文化》,《湖北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19朱炳祥:《村民自治与宗族关系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第103-108页。
第二篇:从世界看中国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了解中国国情概况的基础上,了解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丰富多样的特点。通过对不同区域地理特点的了解,加深对我国“地域辽阔,内部差异明显”特点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正确理解区域差异大,人口众多对我国经济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
重点难点: 通过对不同区域地理特点的了解,加深对我国“地域辽阔,内部差异明显”特点的理解。
教学准备: 1.东西半球图、地球仪。
2.中国地形图、中国行政区划地图挂图。3.录音:《请到天涯海角来》、《黄河颂》、《康定情歌》、《青藏高原》等。
各地区风光的景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中国长城、故宫、兵马俑、云冈石窟等图片。
2.请两位学生分别扮演迈克和袁小光,相互自我介绍,说明目的,各自介绍自己的国家所在的大洲位置。由迈克提出“中国在哪里”导入新课。
二、教学互动
1.出示世界地图,找出瑞典和中国的地理位置。
小结:从南北半球看,中国在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中国在东半球;从世界大洲大洋的位置看,中国在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迈克提出新问题:中国与他的国家谁大? 指导看图:中国陆地面积与欧洲面积的比较图。
学习阅读方格统计图,分小组计算面积数,得出结论:中国的面积很大,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差无几。
3.学生分小组朗读中国小档案。
以小组为单位,各自介绍“我所知道的中国档案资料”。
读图练习: 在中国行政区图上找出中国的首都、主要岛屿台湾岛和海南岛,认识中国濒临的海洋。4.介绍中国的行政区划。
三、小导游活动
根据中国地形图,设计几条迈克的旅游路线,选择其中一条。
1.将旅游路线按东北地区、海南岛、黄土高原和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顺序设计。2.确定在各个地区想了解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1)播放《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学习东北地区内容。
了解:吉林雾凇、长白山天池、朝鲜族。
师讲解: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也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2)播放歌曲《请到天涯海角来》,转入海南岛的学习。
出示椰子林、橡胶林的图片,介绍海南岛特有的热带海洋风光。(3)播放《黄河颂》,揭示: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介绍黄河流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讨论黄河的功过。(1)播放《洪湖水,浪打浪》,介绍我国五大淡水湖。展示长江中下游地区工农业、商业、城市建设的图片。
欣赏古人对江南的赞誉——《忆江南》。
四、总结
播放《康定情歌》,指名朗诵“溜溜的跑马山”。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世界地球村的普通一员,左邻右舍的关系是涉及地区和谐、世界和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正确认识邻国关系是理解“世界中的中国”的关键。在学习中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提高利用地图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地图阅读、资料收集、分类整理、系统分析的过程中,学生能学会如何查询资料,如何有效的进行信息提炼,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本领,也强化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并让这种情感有机地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重点难点: 让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世界地球村的普通一员,左邻右舍的关系是涉及地区和谐、世界和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学准备: 1.中国行政区地图,地球仪。
2.收集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的景观图片、民族服饰图片等。3.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讲故事《鉴真和尚东渡日本》。
2.看中国行政区地图,找出日本的位置,导入新课。
二、教学互动
1.中国的邻居有多少?中国的邻居可分哪几类?(1)指导学生按顺序在地图上把14个邻国一一找出来。
(2)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海上邻国,并说说它们分别与我国相隔哪些海洋。2.根据自己的课外知识,向同学们介绍其中自己比较熟悉的邻国与它们的首都。
看世界地图,比一比,日本和美国距我国的距离哪个更远。3.什么是比例尺?阅读“小百科”。4.自古到今,人们交往的方式有何变化? 提出观点:有人说,世界变小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5.介绍中国的睦邻友好“三邻”政策和我国和平外交的五项基本原则。
三、布置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世界和平、世界人民大团结为主题的创作画。
第三篇:从饮食文化看中国社会变迁
从饮食文化看中国社会变迁
自小我就是一个吃货,我小时候的愿望就是长大了要吃遍世界上的美食,现在想想那时的自己很是单纯,可爱。上了周老师您的课以后我知道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老师的课很生动有趣,我们从不会感到无聊,今天我想用这次期末作业来表达我对饮食的热爱,希望可以用自己浅显的观点来看中国饮食文化的变迁。接下来我会从以下几方面来介绍饮食文化和中国社会变迁的联系。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是众所周知的。古人也云:民以食为天,所以“吃”真的很重要,我从小就立志于做一个资深的“吃货”。近几年来,有个很火的节目是关于吃的,就是《舌尖上的中国》,它的节目制作人说:“该节目是美食和历史的交织参拌,《舌尖上的中国》在呈现各色美食之外,展示的是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原有的大家族也在发生变化。通过饮食的故事,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所以《舌尖上的中国》有了一层厚重的历史感。”中国人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的,不同地区的人吃什么,这其中涵盖着历史和文化的因素。一个民族饮食生活习惯的形成,有其社会的根源和历史根源。在中国古代社会,由于各民族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社会文化及饮食原料的不同,各民族的饮食习惯就有明显的差异。这些不同地区的饮食习俗都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反映了一个民族的饮食习俗。
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饮食文化也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中华饮食文化的变迁也可以说也是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所以,就请跟着我的脚步让我们在饮食文化历史的长河中去感受一下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吧。
还记得那是在七十年代,中国人吃的像个人样,中国饮食文化经历了从吃粗粮到吃细粮的变迁。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萝卜、大白菜一度成为老百姓餐桌上的主菜,并代替了粮食。家家户户都在腌制咸菜,似乎只有逢年过节时才会“几近无限量”地包顿饺子。偶尔有重要的客人,也会安排杀鸡杀鸭招待。一般的家庭中,女性仍然没有习惯上桌同客人一道吃饭。尤其是中小型城市,餐桌上只有家里的长辈和男人们。在二十世纪50年代前,健康的标准是“只要求不生病”。二十年后,这个标准似乎没有什么改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个时代还没有那么多的糖尿病,最甜的烤红薯和爆米花也只是孩子们偶尔才能享受的。这个时代的符号很相似:推开不同的门,每张餐桌上的菜肴是相似的;每个房间家具摆设是相似的;人们的穿戴是相似的;对生活的渴望也是相似的。他们的理想很简单:吃的像个人样。
到了八十年代,从温饱走向小康的中国人,餐桌上“逐渐”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盛。尤其到了中后期,在城市居民的菜篮子中,一年四季都可以装满各种各样时令蔬菜水果。从初期的粮油、副食品敞开供应开始,所有的票证都被逐出历史舞台时,也预示着一个新“饮食”时代的到来:以往逢年过节才端上餐桌的红烧肉,已经慢慢开始增多。过去闻所未闻的三文鱼和鲈鱼,也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佳肴。每个人都有一个明显的感觉:生活水平正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化。但虽然如此,能够明显提高身体素质的牛奶,依然还是没有在这个时代中普及。直到中期,全国实施了菜篮子工程,把禽、蛋、奶、水果、蔬菜等等包括在菜篮子工程里统筹解决。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才彻底解决了副食供应紧张的局面。80年代后期,粗粮食品逐渐从百姓的餐桌上淡出,细粮成为餐桌上的主角,而粗粮成了配角。一些粗粮已经被淘汰,与此同时,野味和海鲜也逐渐开始出现在人们饭桌上。从这些“新鲜”的菜肴中人们依稀看到,黎明前的曙光已经到来。
来到了九十年代,从这个时代初期开始,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吃风大长,一年在餐桌上甚至能吃掉上千亿元人民币。鲍鱼、海参开始出现在人们面前,菜肴的品类和档次也开始步入历史顶峰期。在这个时代的餐桌上,尤以鲍鱼为吸引眼球。自古以来,这道菜就是尊贵生活的象征。在各个朝代,吃鲍鱼往往是豪门贵族、帝王将相才能拥有的幸福享受。尽管它的营养成分并不是最齐全的,但它给人的心理满足却非同一般。已经消失的粗粮意外地受到食客青睐,再次回到餐桌,重新成为中国人饭桌上的新宠。与此同时,国人把牛奶从特种营养品的位置摆上了普通的餐桌,中国乳业于是开始高歌猛进,进入一个超常发展时期。随着生活的富裕,中国菜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口味。俄罗斯西餐、法国大菜、意大利比萨、日本料理、韩国烧烤、美国麦当劳等纷纷进军中国,中国人不出国门便能吃遍世界。这个时代的你无论走到何方,大街小巷各种档次和风味的餐厅与酒肆都随处可见。但是随之而来的健康恶果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心血管、肿瘤、糖尿病、肥胖症持续攀升,已成为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于是,人们就得开始大规模地减肥
如今的二十一世纪,我们是吃并选择着;麻辣小龙虾、香辣蟹、水煮鱼,都是这个时代的餐桌文化。但在二十一世纪初突如其来的一场SARS病毒,以及层出不穷的诸多“黑幕”曝光,让很多都市人群的腹中馋虫都被杀死。人们开始呼应健康主题,对回归自然的“水果蔬菜”重新重视。调查显示,当今一半以上的都市人都把水果纳入每日健康必备品。大批商家针对市场,及时推出各种“自然绿色系列食品”,理由是清新健康。牛奶的发展进入颠峰时期,纯牛奶、脱脂牛奶、加钙牛奶应有尽有,数不胜数。人们在市场上挑剔的目光,越来越多地落在鲜货上,而不是价格上。什么食品有营养,什么食品能防衰老,什么食品搭配能够保持身体的酸碱度平衡,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中国人的健康观念在二十一世纪的初期,“清醒而及时地”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民以食为天”,随着国家的强大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我相信在将来会演绎出越来越多的饮食新文化,国家也会越来越强大,成为真的的大国、强国!有一句话说得好:民富则国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才能称之“强国”。我们已经有了不输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经济、军事实力也在稳步加强,我们的国家会越来越美好。
第四篇:从姓名特色看中西方文化比较
从姓名特色看中西方文化比较
内容摘要:姓名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标志和符号,它隐含着一个民族的语言、历史、地理、宗教和文化传统的信息。由于各自历史发展和文化传统的差异,中西方之间形成了两种各具特色的姓名体系。本文拟从中西方姓名的起源、取名的方式等方面探讨中西方姓名文化的差异。这对于我们有效地进行商务活动,促进跨文化交际的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西方姓名 传统文化 跨文化交际
姓名历来都是人类社会一个重要的个人识别标志。在交际活动中,人们通常以互通姓名开始。姓名是汉英民族共有的文化现象,但民族衍复历史、生态环境、宗教信仰、民情风俗、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姓名文化。姓名是多种多样的,文化也是形形色色的。姓名,作为一种文化载体,由于具有悠久的形成历史,又为某一民族所特有,因此,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特点。如汉民族的“重姓轻名”、“男女各姓”,英语国家的“重名轻姓”、“妇随夫姓”等,都反映了各自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反映了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在跨文化的国际商务活动中,了解中西方姓名文化,对于促进跨文化交际活动的进行,建立企业及个人的良好形象和信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有助于提高我们跨文化的适应能力和国际合作意识,在对外交往中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减少误会与磨擦。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的姓名习俗不尽相同,这里主要是将汉族的姓名文化与英语国家的姓名文化进行比较,因为英语国家的姓名体系基本上是一致的。
一、姓氏的来源
1、汉族的姓氏来源
中国的姓氏是非常多的,但究竟有多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完全准确的统计数字。宋朝人编写的《百家姓》收入常见姓484个。严扬帆先生编辑的《新编千家姓》收姓3107个。近年出版的《中国姓氏纪编》共收入5730个。台湾出版的《中华姓符》收姓6363个。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姓数量相当大,但现在常用的姓也就100个左右。其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以祖先的图腾为姓,即以所崇拜的动、植物名称为姓。如,牛、马、龙、熊、杨、李、林等。
以封地为姓,即以朝代名或国名为姓。如,赵、宋、秦、韩、齐、陈、管、曹、蔡、魏等。
以居住地为姓,即以祖先居住的地方为姓。如,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夫分别居住在都城的四隅,东郭、西郭、南郭、北郭,由此便以东郭、南郭为姓。郑大夫住在西门,由此便以西门为姓。传说中的伏羲居住在东方,他的后代便以东方为姓。
以官职为姓,即以祖先担任的官名为姓。如,“司徒”是古代掌管教育和文化的官职,“司马”是掌管军事的官职,他们的后代就以这些官名为姓。
以职业为姓,即以祖先的职业为姓。如,石匠姓石、制陶人姓陶、巫术者姓巫、屠夫姓屠、乐手姓乐等。
以颜色名称为姓,即以自然界的颜色作为姓。如,白、黄、蓝、青等。
中国女性无论结婚前后都保留自己独立的家姓,即男女各姓。但在英美等西方国家,按照传统习惯妇女结婚后一般都要使用丈夫的姓,即妇随夫姓。如,Marie White 小姐与John Brown先生结婚,婚后女方的姓名为 Marie Brown。香港地区的妇女结婚后往往将丈夫的姓加在自己的姓名前。如,徐小丽与张小刚结婚,婚后女方的名字为张徐小丽。许多去国外学习和工作的华人,也包括外语院系的学生,为便于与外国人的交往,往往给自己起一个“洋名”,但姓是不改的。而许多来华学习或工作的外国人,为便于与我国人员的交往,常常给自己起一个汉语名字,不仅名是汉语的名,而且姓也是汉语的姓。
2、英语国家的姓氏来源
英语国家的姓氏体系基本上是一致的。英语姓氏主要始于盎格鲁撒克逊民族,随着18世纪英帝国的殖民开拓的兴盛而传播到世界各地。尽管中西方文化有很大差异,但汉英姓氏来源却有着很多共通之处。英语国家的姓氏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以职业名称为姓。英语中以职业名称为姓氏的情况同汉语情况相似,但职业范围要广得多,以职业名称为姓的人名比中国要多得多。如,常见的Smith姓,是英语国家中一个十分普通的姓,因为在早期的英国社会有各种各样的工匠。如金匠Goldsmith、铜匠Coppersmith、铁匠Blacksmith等。其它还有面包师Baker、理发师Barber、渔民Fisher、裁缝Tailor、猎人Hunter、屠夫Butcher、海员Sailor、木匠Carpenter等都是常见的姓氏。
以居住地的地形、地貌为姓。如,Field田野、Hill小山、Brook小河、Lane小巷、Shore海岸、Lake湖泊、Bush丛林等。
以自然现象为姓。如,雪Snow、雨Rain、雷Thunder、霜Frost、云Cloud、夏天Summer、冬天Winter、五月May等。汉语中没有此类姓氏。
以动物名称为姓。汉语中也有以动物名称为姓的,但由于审美情趣不同,所选动物也不同。相比之下,英语国家以动物名称为姓的要多得多,而且有的确实还有点滑稽。如,有姓鸟的Bird、有姓鱼的Fish、有姓狗的Dog、有姓马的Horse、有姓羊的Lame、有姓公牛的Bull、还有姓鹅的Goose、姓夜莺的Nightingale、姓狮子的Lion、姓狐狸的Fox等等。真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以表示人的外貌和体形的词为姓。如,Longman表示高个子、Small指身体瘦小、Bunch驼背、Fatt胖子、Strong指身强体壮者、Armstrong指手臂有力量的人等。汉语中没有此类姓。
英语国家,特别是美国是一个世界民族的大熔炉,人们求新求异的价值观非常突出,凡事都追求标新立异,别具一格,他们的名字也是如此。如,有姓苹果Apple、桔子Orange、水稻Rice、小麦Wheat、玉米Corn之类粮食水果之外,还有姓熏肉Bacon、火腿Ham、咳嗽Cough、毒药Poison、骨灰Ash的,真是有些稀奇古怪。当然我们在翻译英语人名时都是采用音译的办法,即读什么音,译什么字。如,Mrs.Bird伯德夫人、Miss Fish费斯小姐、Mr.Fox福克斯先生、Mr.Strong斯特朗先生。
二、中西方人的取名方式
1、中国人的取名方式
中国人名由姓和名组成,姓在前,名在后,即“重姓轻名”,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共性和重视宗族裙带关系有关。姓有单姓,也有复姓,名有单名,也有双名。传统上中国人的名字有两个字,但现在一个字的越来越多。人们取名时,在意义上和形式上都有讲究,而且男女有别。男子的名字多用英武博大之词,普 遍带有阳刚之气;而女子的名字常带有那种秀美、贤淑、可爱的形象。中国人取名的方式方法很多,历朝历代各有特点,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以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寄托和抱负为名。如,建国、治国、安国、定国、建华、永清、永康、永发、长生、超尘、招弟、志坚、志强、志高等。
以出生时的季节或天气为名。如,春生、秋生、冬生、雨生、雪生等。
以出生地点为名。如,衡(阳)生、京(北京)生、沪(上海)生、黄河、长江、湘(湖南)生等。
以植物、花卉为名。常用于女子名。如,梅、桃、菊、荷、莉、兰、花等。
以生辰八字为名。这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的取名习俗,以生辰八字与金、木、水、火、土“五行”对照排算,缺某一行则以该行之字取名。如缺水,名字中就要有水字或带“氵”的字;如缺木,名字中就要有木字或带“木”旁的字。
以孩子出生的顺序为名。我国周代称老大为“伯”、老二为“仲”、老三为“叔”、老四为“季”。伯、仲、叔、季这四字此后常用于人名。
以历史事件为名。这主要盛行于当代。如,解放、新生、卫国、卫东、向东、跃进、振华等。名字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这也许是中国人名字的最大特点。
中国古代“名”和“字”是分开的。一个人生下来是取名,等到成年之后再命字。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人都是有名有字,如,孔丘字仲尼。孔子在家排行第二,所以命字时用了“仲”字。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意思相近。一般平民百姓往往有名无字。社交活动中,尊敬别人时称字不称名,自称时称名不称字。一些文人学者除了名、字外,还有自己给自己取的“号”。
2、西方人的取名方式
英语国家的姓名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名在前,姓在后,其排列次序刚好与中国的做法相反,即“重名轻姓”。有的人只有一个名,有的人有两个或三个名。一般是首名+中名+姓,首名又称教名,中名一般不用,只在正式场合或签署文件时使用。如,Linda Jame Smith, 为了方便,常写成Linda J.Smith或 L.J.Smith。西方人取名的方式与中国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其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以父母亲朋的名字为己名。如,科学家达尔文的名字Charles Robert Darwin,他的父亲叫Robert Darwin,他父亲的哥哥叫Charles Darwin,在父亲的名字前面加上伯父的名字,即Charles Robert Darwin就是他的名字。又如美国总统罗斯福和石油大王洛克非勒都为儿子取了和自己完全相同的名字。为了便于区别,就在儿子的名字后面加上一个Junior(小),通常缩写成Jr.如,Franklin Roosevelt Jr./ John D.Rockefeller Jr.。
以名人、神话传说中的神名为名。如,Washington(华盛顿,美国开国之父)、Lincoln(林肯,美国第16任总统)、Apollo(太阳神)、Diana(月亮女神)和Mary, David, Joseph, Peter, John等均直接选取自《圣经》。
英语国家的教名有昵称或爱称。如William的昵称是Bill, Richard的昵称是Dick, Elizabeth的昵称是Bess等。
在英语国家,取名也受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这一点在一些传统名字中表现尤为突出。女子取名时常用象征美丽、优雅、可爱等词。这与中国女子取名有相似之处。如,Allen 意为阳光、Alice意为美丽、Anne意为高雅、Catherine意为纯洁、Emily意为勤劳、Jenny意为文静、Lily意为百合花等等。男子取名时常要求用名字表达他们坚强、勇敢、高尚等。如,Andrew意为刚强、Frank意为自由、Henry意为统治者、William意为意志、Robert意为明亮的火焰、Charles意 为大丈夫等等。
三、中西方姓名的翻译
随着对外交往的增加,特别是在跨文化的国际商务活动中如何传播中华文化,同时又学习借鉴外国的优秀文化,增加了解与信任,姓名的翻译至关重要。国务院在1978年曾颁布了关于我国人名地名一律以汉语拼音方案拼写的决定,当然也有例外,如西藏就译为Tibet。目前我国对人名地名的翻译遵循两条基本原则,即:名从主人和约定俗成。
1、中国人名的英译
中国人名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文化意义,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和民族语言风格,翻译人名时应采取以我为主的原则。
按照中国人名的顺序翻译。但考虑到读者的接受能力和文化习惯,不妨适当照顾译语文化。姓全部用大写拼音字母。如,王小丽,可译为:WANG Xiaoli。相信随着国际交流的扩大,外国人会逐渐了解和接受中国人姓名的排列顺序的。当然这种翻译方法也会带来文化的空缺,这也是不得已的事。
对已有的定译名,按约定俗成的原则,不再更正。如,宋庆龄(Soong Ching Ling)、陈嘉庚(Tan Kak Kee)、孙逸仙(Sun Yat Sen)等。
3、英美人名的汉译
对英美人名的翻译同样要遵守名从主人的原则,要尊重他们的传统文化和语言风格。
音译是翻译外国人名的最主要的一种方法。但为了使音译名词不致于过长,某些不明显的音可不译。如:Engels恩格斯(不必译成恩格尔斯)、Elizabeth伊丽莎白(伊丽莎白丝);姓不必译成汉人的姓,以免引起误解。如:Tolstoy托尔斯泰(旧译“陶师道”过于中国化)、Gogol果戈里(旧译“郭哥儿”也不妥);妇女的名字可以女性化。如:Anne安娜、Mary玛丽等。
按照外国人名的顺序翻译,即先名后姓。名与姓之间用圆点间隔符号“•”隔开。如:Carl Smith卡尔•史密斯、Charles Robert Darwin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
对已有的定译名,按约定俗成的原则,不再更正。过去对外国人名的翻译不是很规范,有按先姓后名的,也有按姓的第一个音节的发音选用中国人的姓氏翻译的。如:Bernard Shaw萧伯纳、Leigton Stuart司徒雷登、Joseph Needham李約瑟、Vincent Rurhnasearmy陆文星等。这些译名虽然常常引起不了解情况人士的误解,但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不需再更正。
姓名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标志和符号,它的社会功能是人们藉以相互区别的标志。人们在选择姓名时有着种种原因和道理,所以它隐含着一个民族的语言、历史、地理、宗教和文化传统的信息。由于各自历史发展和文化传统的差异,中西方之间形成了两种各自不同的姓名体系。姓名体系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现象。通过对姓名文化的对比研究,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同时对外来文化也有所认识,这将有助于我们在对外交往中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减少误会与磨擦,达到双赢。
参考文献:
1.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4.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篇[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5.宋柏年.施宝义.中国文化读本[M].商务印书馆,1999
第五篇:我看中国大众传媒文化
我看中国大众传媒文化
我眼中的中国大众传媒文化,首先是从历史的角度说起,虽然大众传媒在中国的兴起早有源头,但大众传媒的普及化应该是从改革开放以来才真正地实现。
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是各项事业获得巨大成就的30年,也是中国传媒产业取得大发展、大进步、大跨越的30年。改革开放使中国的传媒产业脱胎换骨,焕然一新,展示出蓬勃生机。
我们的这一代从一出生就处在大众传媒的环境中,当我们去学校的时候,学校里的广播会告诉我们各种信息;当我们回到家里,电视上纷繁复杂的信息让我们应接不暇;当我们打开电脑,大众传媒进一步展现了它的力量。浩如瀚海的信息,通过大众传媒,向人们无限输送。
工业革命带来的无限机遇给大众传媒提供了越来越宽泛的渠道。我经常会想,古代时候人们在漫长的夜晚是怎样度过?拿我来说,每天至少要到晚上11点之后才会睡觉,意味着从天黑到睡觉要经历3-5个小时的时间。在睡觉之前,我花费时间来上网,聊天,看电影,玩游戏,读书,我有很多种方式用来补充知识,消磨时间。可是古人即使用蜡烛照明,也不可能有3-5个小时,特别是穷苦人家,连蜡烛都不舍得用,就更不用说了。我们从小就包裹在大众传媒的环境之中,现在想来,没有大众传媒的生活,我们这一代甚至无法想象!
传统的四大媒体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简要地介绍这四大媒体是很必要的。四大媒体在世界范围看来,出现的时间是比较早的,经历了相当长的生存时间以后,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在中国,四大媒体更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面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让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诸多改变。
一、报纸
在传统四大媒体中,报纸无疑是最多、普及性最广和影响力最大的媒体。随着时代的发展,报纸的品种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版式更灵活,印刷更精美,报纸广告的内容与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报纸的缺点在于不具动感,形式空间小,却反动态感、立体感和色泽感。因而对读者的吸引力不大,同事也难以使读者产生情感联想。相对呆板和局限,视觉冲击不足。
二、杂志
杂志与报纸一样,同属印刷媒体。它也具备了报纸的某些优势。但是两者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别。
优势:读者针对性强;杂志的内容丰富多彩,视觉吸引力强;与报纸广告相比较,杂志广告能印上色彩精美的照片和图案,艺术表现受较为多样,视觉诉求力强;此外,杂志广告能将产品的外观形象比较直接的表现出,让读者对产品有直观的了解,有利于刺激读者的购买欲;生命周期长,杂志是所有媒体中生命力最强的媒体。
劣势:
有限的灵活性;缺乏及时性,有些读者在杂志到手后很长时间都不去读它;制作复杂,成本高。
三、广播
由于科技的发展,新媒体不断出现,广播媒介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冲击,然而广播还是有它的优越性,广播广告的主要特点有: 传播方式的即时性;传播范围的广泛性;收听方式的随意性 ;受众层次的多样性 ;制作成本与播出费用的低廉性;播出的灵活性 ;激发情感的煽动性。
但是,广播广告也有稍纵即逝、传播方式单一等不足之处。
四、电视
电视的主要特点是:直观性强;有较强的冲击力和感染力;受收视环境的影响大,不易把握传播效果;瞬间传达,被动接受;费用昂贵;有较高的注意率;容易产生抗拒情绪...等等。
如今,电视相对于报纸、杂志、广播,具有更大更广的覆盖面,大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面貌。
四大传统媒介在上个世纪让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大众传媒的巨大影响渗透到了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无处不在,不管是主动接受还是被动接受,人们都逃不离大众传媒的影响;不管是这影响显而易见还是潜移默化,人们都无法不承认大众传媒时代已经来到了我们面前,与人们融为一体。
相对于四大传统媒介,进入21世纪,中国大众传媒文化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变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新型的大众传媒媒介不断走入人们的视线,走进人们的生活。其中最为耀眼的新星就是网络。电子计算机走进了寻常百姓家,面对电脑,可以做的事情比面对电视、杂志等被动接受信息要多得多。有了互联网,人们的生活又开始了进一步的巨变。如今网络逐渐成为大众娱乐的主要传媒阵地,他们利用网站来进行宣传、娱乐、产品资讯发布、论坛交流、资料下载等等。整个社会的很多分工、娱乐、秩序等,都需要计算机和网络来运行。
网络媒介的主要特征有:即时性、互动性、海量性、全球性、多媒体性等等。
其他的大众传媒形式还有户外媒介、POP媒介等等。
中国的大众传媒文化已经初具规模,虽然相比于发展了较长时间的发达国家大众传媒还稍显不足,但是随着中国传媒人的不断努力和进取,中国大众传媒会走的更好。
大众传媒的优势非常明显,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和好处数不胜数,我想也不需要一一列举其优点,相反,大众传媒的弊端,非常有必要让大家了解并理智地对待。
1、大众媒介的“容器人”效应。由于声画并茂的传播优势 ,电子媒介对许多人产生了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特别是青少年把自己封闭在媒介的“自我”之中 ,成为所谓的“容器人”。
2、造成文化的“快餐化”和智能的降低。大众传媒传播形式的通俗化、游戏化让一些原本庄严、崇高的人文精神大大弱化 ,加上大众媒介传播的直接性和快捷性 ,不可避免地对人们的理性思维能力产生一种抑制和弱化作用 ,使人的智能降低 ,思维简单化、平面化 ,缺乏深刻的内涵和底蕴 ,容易形成一种庸人哲学的泛滥。
3、消极价值观念侵蚀精神家园。在感性发展上 ,青少年信赖于大众传播媒介 ,他们往往视媒介为权威。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惟利是图等一些消极价值观念渗透在许多大众媒介作品中 ,潜移默化地侵蚀着青少年脆弱的精神家园。
4、暴力色情信息对社会的危害。为迎合部分受众的收视欲望 ,暴力色情信息成为大众媒介挥之不去的附属品。很多受众在这个时候便成为了大众传媒的受害者。
5、对受众生理健康的影响。强烈光电、噪声对视听感官的刺激和电磁污染会诱发多种疾病。
大众传媒的弊病不可忽视,在教育方面尤其应该纳入防止青少年对大众传媒成瘾难以自拔。大众传媒对人们造成伤害的案例也比比皆是:在网络上被骗子盯上,遭受骗局;网购被骗;人肉搜索导致个人隐私泄露,影响个人生活...等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大众传媒文化,包围着我们,融入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我认为中国的大众传媒环境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从整体来看,虽然各方面的传媒现象都很具备规模,但是整体是凌乱的,不成体系的。形成一个具有完备体系特征的大众传媒还需要一些时间。政府需要加强传媒业的相关立法,传媒企业也要规范自己的传媒行为,包括大众传媒的受众要理智对待大众传媒,不能盲目地沉迷于大众传媒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