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三文主义论文
论孙中山三民主义
【摘要】
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人权思想的主要内容,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高举民主人权的旗帜,坚持走以暴力推翻清王朝统治的道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人权主张可以概括为孙中山的 “三民主义”,即:以民族主义求得民族解放与自立;以民权主义主张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以民生主义消灭贫富差距,发展经济。
【关键词】
孙中山 三民主义 人权思想
【内容】
三民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它在反侵略、反封建上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挽救民族危亡、实现近代化的主张。但是由于他们力量弱小、对帝国主义认识不清,决定了他们在反侵略时不能直接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在反封建时也不能真正认识到直接与地主阶级斗争、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的重要性。这从本质上来讲,是中华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表现,也决定了在三民主义知道下的辛亥革命难免要遭到失败。
【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的基本内容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孙中山对民族主义内容的解释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反满,要驱除鞑虏。二是恢复中华,建立汉民族政权。三是反满不是单纯仇满。四是主张民族独立。
反满是为了防止中国丧失更多的权利,实行民族主义,就是为国家争自由。孙中山民族主义的最大特色是具有反满、反封建、反帝三重意义,在当时形势下,它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历史趋势,代表了中国资产阶级打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桎梏的要求。正如《民报》在答复改良派等对革命派的辩难时宣示的:“为独立计,为救亡计,必须打倒清朝政府;革帝国主义的命,必须先造清朝政府的反。”它较为准确地表达了孙中山民族主义的精要。
民权主义
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其基本内容是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实现以资产阶级为领导的人民民主权利。
推翻帝制是国民革命的首要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的前提。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即用资产阶级专政代替封建地主阶级的君主专制政权,用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政治理论纲领的核心。正因为这样,孙中山宣称民权革命是“政治革命的根本”。民权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五权宪法”。这里所称之五权除了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以外,还新增了考试权和监察权。考试权是指国家通过各种考试选择和任用各级官员的权利,考试权源于在中国存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监察权是监察官对国家官员实行监督弹劾之权。他强调只有实行五权宪法,中国才能建立真正的共和国家,“必以五权宪法为建设国家底基础,……才能建立一个真正底共和国家。”这样的政府“才是世界上最完全、最良善的政府,国家有了这样纯良的政府,才可以做到民有、民治、民享的国家。” 民生主义
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政纲中的社会革命纲领。它的指导思想是防资本主义的祸患于未然,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民生主义的主要内容,包括“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个方面。
“平均地权”要求必须实行土地国有化。《同盟会宣言》中归纳为:“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经过“核定地价”之后,要地主照价纳税,国家在必要时可以照核定之地价收购,随着社会进步,交通发展,经济繁荣,土地价格必然大大上涨,其涨价部分,一律归国家所有。只要这些设想能实施,就做到“平均地权”。这样做,既可以制止地主垄断土地坐享地价上涨之利,又可以使国家富裕起来,“行了这法之后,文明越进,国家越富,一切财政问题,断不至难办。” 中国就能做到“私人永远不用纳税,但收地租一项,已成地球上最富的国。”{18} 节制资本。“节制资本”的口号,是在较晚时间提出来的,但这一思想早已发端了。这种“国家社会主义”就是把—切大实业如铁路、电气、水道等事务,皆归国有,不使私人独享其利。他认为,这样的“节制资本”,使私有资本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既可以发展资本主义的大工业,又可以避免走资本家垄断的弊病。
孙中山提出“节制资本”的“企业国有”主张,在当时有着积极的意义。一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欧美垄断资本主义的弊病;另一方面,这种由国家力量来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更能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不发达国家的社会进步。
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生主义是有积极进步意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纲领。土地问题和资本问题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两个重大的基本问题,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已触及这两大问题,并提出了他的解决方案,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发展资本主义工农业生产的愿望,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民主义的缺陷】
民族主义:同盟会纲领中的民族主义没有从正面鲜明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也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从而给了这部分人后来从内部和外部破坏革命以可乘之机。
民权主义:民权主义虽然强调了要建立民主共和国,却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因而难以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真正的保证。
民生主义:是孙中山的“平均地权”脱离了中国的实际,它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的理论武器。
总之,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初步描绘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而且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历史与现实的意义】
三民主义是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公开树立起来的一面旗帜,聚集在这面旗帜下的是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精英,共产党人是继孙中山之后扛起这面旗帜的主体力量。三民主义是一幅关乎民族未来的理想蓝图,是孙中山先生和他的同代人设计并追求的目标,也是后续的中华子孙应该接力完成的事业。三民主义是一种新的革命学说,是东西方文化融合并且超越了西方启蒙主义思想的创新成果,是一百年来整个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选择,也是实现台海两岸统一的一种共同的价值选择。
尽管孙中山早期设计的三民主义并没有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但他主张民族独立、民权自由和民生幸福的思路十分清晰,并且取得了两个十分重
要的实践成果:一是赶走了满清王朝最后一个皇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二是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给中华民族埋下了宪政、共和的种子。事实上,对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来说,当时最紧迫的现实任务就是推翻满清封建专制统治,进而为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创造条件。
孙中山认为,20 世纪人类文明已经进入民生革命时代,而中华民族的独立和民权问题都还没有解决。因此,不仅解决民族独立问题是中华民族紧迫的现实任务,解决民权和民生问题也都符合世界文明发展的潮流。既然三民主义符合世界文明发展潮流,那么她跟共产主义就必然有相通之处。毛泽东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三民主义的结合点就在于孙中山倡导的民族独立、民权自由和民生幸福。这与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相同。不仅如此,三民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更多的相似之处还在于孙中山对民生主义的解释和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孙中山在不同场合多次说过,“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大量的论述表明,孙中山晚年对三民主义的解释不仅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多方面的深刻批判, 而且明显倾向于社会主义。
历史地看,我们没有理由要求民族资产阶级承担起实现三民主义理想的全部责任和作用。事实上,孙中山和他的同代人只是也只能是完成推翻封建统治的历史任务,同时也为进一步完成反帝反封建、为实现民权自由和民生幸福的历史任务指明方向。实践证明,三民主义作为一幅关乎民族未来的理想蓝图,是需要中华子孙接力去完成的事业。
三民主义倡导的革命理想和奋斗目标并不纯粹是一个资产阶级的目标。三民主义体现了中华民族整体的利益诉求。民族主义关乎民族独立,民权主义关乎民权自由,民生主义关乎民生幸福。这三个方面都是整个中华民族共同的利益诉求,尤其是民族主义所主张的民族独立、民族平等问题不仅是整个中华民族共同关心的问题,在面临民族危亡的历史时刻,也是十分紧迫的现实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民族资产阶级倡导民族独立的历史任务最终完成,国内各少数民族也实现了民族自治和民族平等,但中华民族在世界上还没有取得平等地位。早期的共和国,虽然是一个人口大国,但同时也是一个经济弱国。由于祖国贫弱,直到20 世纪90 年代,一些海外华人还感到备受歧视,一些西方国家仍然不能平等地对待中国和中国人,孙中山提出的民族主义的历史使命并没有最终完成。而今,我们可以自豪地告慰先烈们的是:中国不仅已经确立了自己的大国地位,也开始进入世界强国行列,并且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一支重
要力量。可以说,当年,孙中山倡导的民族独立和民族平等的历史任务已经最终完成。不应该否认的是,我们还没有最终完成孙中山提出的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的理想目标。就民权主义而言,我们确立了工农民主专政的国体,也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但并没有最终还原政府权力的公共本质:广大的工农群众作为公共权力主体还不到位,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还缺乏完善的法制保障,社会管理还存在诸多制度缺失,大量的公共服务还不能实现均等化。至于民生主义,孙中山的解释是一幅更为远景的蓝图。
【总结】
孙中山不仅认为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是“好朋友”,甚至将民生主义等同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或者叫做大同主义。为了民生幸福,孙中山提出发展私营资本主义经济的同时,特别重视发展以公有制的形式主导国民经济命脉的国家资本主义,通过节制私营资本来防止贫富过分悬殊,缓解“社会经济阶级压迫之痛苦”为了实现民生幸福的目标,孙中山还亲自制定了一套《实业计划》。遗憾的是,这些计划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根本就无法实现。正是在这种政治我们今天正在做孙中山先生当年来不及做也没有条件做的事情。
第二篇:绩效主义脓包论之解读
王石的绩效主义脓包论之解读
文/刘化檩
2012年5月17日,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通过个人微博,对绩效主义发表个人观点。绩效主义像企业脓包:索尼前常务董事天外伺朗提出,绩效主义摧毁了索尼引以为傲的激情团队。绩效主义看似公平,但缺少内涵。它只能只靠利益刺激,未结成精神共同体,最终将走向平庸。无论何企业,只要实行员工收入与业绩完全挂钩,一些扎实工作就易被忽视,破坏员工对企业的信任。
王石这一观点鲜明,直指绩效主义的内在缺陷:“一些扎实工作就易被忽视,破坏员工对企业的信任。”这种信任的破坏,会给企业带来各种伤害。万科今年多次遭遇质量问题,先后经历了“安信地板事件”、深圳“纸板门”、“设计门”等事件,就是这种伤害的证明。也因此,在5月11日的股东会上,王石表态,万科要把质量看得比规模、速度更重要;如果质量和规模、速度存在冲突,质量优先于规模、速度等。王石表示“大家要做好准备,万科可能会为了质量沦为老二老三”。即为了质量,失去行业第一也“在所不惜”。
在房地产行业政策波动和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在郁亮主权时期,绩效主义就如指挥棒。万科对城市公司的绩效指标主要看财务报表的前三项指标,诸如资本回报率、利润率、存货周转率等。剔除了王石时期保留的较为务虚的业绩考核指标,如区域建设、产品质量、客户满意度等。对于一线公司职业经理人的考核也变为强调快速周转,甚至,郁亮专门提出了一个“5986模式”,什么都别想,要以最快的速度拿地,最快的速度开工,最快的速度销售。拿地5个月动工、9个月销售、第一个月售出八成,无论如何,开盘你得卖出60%。由此,万科步入了一个快速开发模式。这种快速开发、快速周转模式对万科的资金链顺畅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宏观调控、各种融资渠道收紧的情况下。但是,在“求快、求规模、求周转”的同时,就不可避免地对产品质量、区域建设、客户满意、领导力建设等这些长期对公司品牌、信誉非常重要因素的忽视。可以说,万科出现质量事件,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这种绩效主义种下的恶果。
绩效主义,很容易忽视公司的长期价值。虽然绩效可以借助于平衡计分卡取得一些指标上的平衡,但就其考核周期来讲,难以跨越甚至是季度。在、甚至是季度框架 时间内的绩效主义,对于组织中的各个主体来讲,是难以考虑更为长期(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五十年、百年)的价值,尤其这些绩效目标与绩效指标与各个主体当期利益挂钩时更是如此。但对于大型公司来说,这种长期价值又是必须考虑并在现期有所行动的重大议题,因为这些议题对企业长期的生存发展来说,生死攸关。
绩效主义,很容易忽视那些不易衡量内容的价值。对于产品质量、客户满意度、企业品牌与信誉、员工满意度与组织氛围、整个公司的运营管理水平、研发技术水平、领导力水平、企业文化等等,这些更富有软性的方面,不易衡量。但这些不易衡量的东西,对公司的生存、发展尤其是长期发展富有及其重要的价值。而绩效主义往往更关注那些容易衡量的内容,而忽略了对这些软性因素的关注,这种忽视短期来看公司是生机勃勃,但对于公司长期成长带来伤害。
绩效主义,很容易遗漏一些内容甚至重要内容的价值。绩效主义,只能关注那些比较关键的内容和指标(受制于周期短、软性因素难衡量、对于关键内容的认识不同等状况,关注的关键内容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扭曲),势必会造成对 公司其他一些内容和工作的忽视,这种忽视容易造成对员工的伤害,更容易造成对公司的伤害。一般只有在出了一些重大问题之后,才反过来去关注一些基本的常识、规则、要求等等。此外,由于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绩效关注重点没有及时调整,而导致绩效主义关注的指标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绩效主义,从根本上来讲,是追求差异化价值,并根据这种差异化价值进行价值分配;是一种不相信员工愿意创造价值、能够创造价值的管控。这种根据差异化价值贡献大小而进行分配的哲学,势必使得整个公司成为一种价值贡献交易市场,这种交易市场,是以利益为纽带的市场,是一种金钱利益共同体,是一个缺乏信任的交易市场。在这一市场中,每个主体都关注自身的指标以及与其相关的金钱利益,而无暇顾及其他。这一市场的形成,除了忽略甚至破坏那些生死攸关的长期价值、不易衡量内容的价值、不进行衡量内容的价值之外,还会对公司的团队精神、创新精神、理想共同体及其激情奋进与创新超越等造成严重伤害,进而对公司的长期竞争能力、品牌与信誉等造成伤害。
团队精神的破坏。在公司的价值贡献交易市场中,每个主体都关注自身的指标以及与其相关的金钱利益。每个主体之间都存在一种相互竞争的关系,每个主体都希望自己的指标考核结果最好,都希望自己获得的报酬更多,都在关注自己那一摊事情,而其他人的目标、指标、事务基本于己无关;而且员工对他人的不信任、对公司的不信任也由此而产生。本位主义、狭隘主义、短视主义由此而生,而整体团队的状况、他人的状况无需关注,团队精神荡然无存,取得代之的是明争暗斗。
创新精神的破坏。在公司的价值贡献交易市场中,每个主体都死死盯住自己的绩效指标,光这些指标都占用大量的精力,无暇顾及创新。即使有时间顾及创新,但没有动力去关注这些创新,因为与指标完成没关系,而且公司也不信任你、其他人不信任你。即使与指标有关的创新,也仅仅关注那些对指标有价值的创新,而对于公司长期价值有贡献的突破性创新不关注。而真正有价值的创新,是对公司长期价值具有重大价值的创新。但绩效主义使得大家的时间、精力、视野、精神等都聚焦于绩效目标与指标,至于创新则很容易被忽略,尤其是突破性创新。
理想共同体及其激情奋进与创新超越的破坏。在公司的价值贡献交易市场中,金钱利益、物质利益至上,而把理想感召、内在动力、相互信任忽略一边,进而使得激情奋进、创新超越的仅仅依赖于金钱与物质。而依赖于金钱与物质的激情和创新,则难以持久;同时,激情程度与创新投入也难以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没有出神入化的激情程度与创新投入,公司就很容易混为平庸。
王石的绩效主义脓包论给大家提个醒,给所有在中国风风火火进行绩效管理实践的企业提个醒。应该说,在中国风风火火进行了那么多年的绩效管理,是该正确认识绩效主义价值的时候了。
绩效主义,能帮助企业做什么、不能帮助企业做什么?绩效主义,能帮助那些所在市场相对稳定、生产运营相对稳定的企业克服员工惰性,能够促进那些容易衡量的、周期较短的、相对重要的目标和指标的实现。而对于激发员工出神 入化的激情与创新无能为力,对于促进那些不易衡量的、周期较长的远景和目标无能为力,对于促进那些基础的、不甚重要的事情长期坚持下去也能力有限。
除了绩效主义,我们还应靠什么?绩效主义,仅仅是公司整体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把全部精力集中于绩效主义肯定会出大问题。除绩效之外,还应关注企业的公平公正,关注企业整体的协同性,关注那些不易衡量事情的价值,关注企业和员工的精神世界,而这些则需要关注企业文化管理、整体运营管理、整个公司领导力水平等等。
第三篇:读周国平三文有感
读周国平三文有感。
今天读得周国平的三篇文章分别是P27的《被废黜的国王》P29的《在沉默中面对》和P57的《私人写作》。照理来说,应该是要手写,有时候还是应该手写,不过今天并不是很有手写的心情。之前发现自己又丢了一张8G的SD卡。至今丢下的似乎已经是16G之多了。这感觉并不像丢了其它东西一样,事实上,我几乎不为丢东西而感到有什么烦躁之类的,不过这么大的容量内,几乎储存了我的一个世界。当然在这个意义上,我拥有不止一个世界。不过似乎关于这个内容我只能写到这里了,我想继续写的时候,似乎就触及了关于《私人写作》的内容,想到身后有人在阅读便感到不安。很多时候我习惯想到什么写什么。电脑比手快,应是有利有弊的。
在这里我并不是一篇一篇讲下来,只是读完的一些想法,包括对周国平本人的想法比如接下来的。上学期讲到周国平的时候似乎并不是十分了解,周国平之所以表现出这种哲学状态,似乎是因为讲自己完全置身于社会环境中,很有作文所要求的联系社会生活的感觉,不过这些似乎都出现地多了,无论是自己写的,还是别人写的自己读到的,说实话读到这些有些厌了。其实同样的还有一些政治问题也是一样,我不晓得这算不算麻木。所以还是觉得语文老师很辛苦啊,当时回初中看作文的时候感觉也是这样的,有些文字读得好辛苦。突然想到,在读我这段文字的时候会不会也有这样的感觉?最近想说一些话,或者说是《在沉默中面对》中提到的,“感到不堪重负的时候,语言大门就对他打开了”。不过我的语言好像不是很有魅力的样子。话说老师之前说我愛玩了,还有其他人也这样说了,不过并不完全是这样,玩是表现,所有表面变化都取决于内心变化,但是内心却不一定是玩的状态,而是需要用玩来释放。我似乎比较喜欢跟语文老师谈些什么,当然不是所有的语文老师,也不是所有时候都有要释放的东西。
不过上一次遇到这种情况,然后跟初中语文老师讨论,老师似乎没有替我保守秘密啊„虽然当时也并没有对老师提出这个要求,不过既然不是对所有人说,而是指定一个人,就应该有这个默认的契约吧。
所谓文不对题什么的,至少今天我晚上我就先不管了。不过要我来说,目标感的弱化倒是确实的,应该是第一学期末的时候目标感最强,现在有些看淡一些东西,不过这里的看淡,似乎是个笑话,我的一些行为体现出:我分明还在追求一些我所谓看淡的东西。其实我不知道我究竟会不会把这段话拿给老师你看,或许你看到的只是之后的一段话。我自然是可以感受到父母的期望,但是我无法将这期望确实地化作我的动力,或者这样说,化作我做习题的动力。我倒是很希望一直看书,不过确实很遗憾,我并不能很好地用语言总结对一本书的看法,不过,我倒是确实能感受到一本书给我带来的一些思考,也许之后并不能记起,这个过程本身的意义应已是很多。话说关于目标感这东西当然还有一些原因,我忘了是谁说:我们做一个决定的时候永远不可能只有一个动机。这也一样,不过,那是永远都不能公开的东西了。自己必然要带走的。
没有孤独是没有思考的,这上面谈到的一些东西也一样。我似乎在《在沉默中面对》中找到的最多的就是对行为的解释了。读完这篇就感觉800、900字真的是很少的数字,似乎感到什么都是意犹未尽,不过我觉得,这与前一篇《被废黜的国王》一样是周国平的随记,而《私人写作》则更具正式性。前两篇结构感觉比较简单,中心亦是明确。谈到人生质量决定于灵魂质量,而灵魂的修养需要沉默(在这里,应该是可以把沉默理解为孤独的吧)。从这个层面上来讲,虽然这两篇在内容上几乎没有联系,但是如此将重心放在一起才更完整。有点担心明天的作文了,这个时候阅读这样的文章,其实觉得对作文并不一定有什么确实的好处,留在脑海中的映像也应该像经典一样接受时间的洗礼。
孤独才是创造出一个完整的人的吧。《私人写作》的原意应不是这样,或者说不是这么绝对。但是孤独所创造出的独立确实是无法替代的。学农的时候,我跟甲在玩微博,乙说了
一句:“现在的人真是的,一点隐私都没有,出去逛街也要传照片。”当然是可以把这些理解成隐私,不过我觉得,真正不能分享的,只有只能自己带走的思想。对于生活,其实并不需要有那么多的限制,这个限制当然还有许多,广交朋友也可以理解成一种限制。话说这是最近想到的,人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多的朋友,古人也并没有那么多的朋友。噢,所谓朋友。也许我该这么说,曲晶是我的朋友。原谅我这里用全名且不带称呼,这句话应该是要这样说的吧。其实在我真正的想法里,能让我对TA吐露真心的,才是朋友,而上面提到的“朋友”只是生活中相互有联系的人。不知道这样是不是不尽人情。某种程度上说,其实我是充分享有孤独的,不过很遗憾,我是到高中才真正开始思考的。或者很幸运,我高中就开始思考了。所以在这两年我才真正有了孤独的福利。
在《在沉默中面对》和《私人写作》中,周国平都表达了:必须享有孤独。不过用了不同的方法来说明。但是,都在一个层面上——精神。在这里,才是真正拥有且必须拥有孤独的地方。没有孤独作为条件,便没有深沉的思考,所谓观点也只是随风摆动的稻草;亦是孤独,来保证写作者内心的真实和独立,每个人亦有享受孤独的权利。即,思想自由。是突然想到这四个字的。其实考试的那篇文章最后不能收尾„„所以就拉了理性来扯„„惭愧啊„„这两千多字花了我一个多小时了。。
断断续续地写了一些关于这三篇文章的看法,不过这两千多字应大部分是对孤独的理解吧?
就是这样了。不打算再看这篇文了。不然这段想法等到了老师那里就不完全了。
之前遇见一个大学生,他说,什么事情对外人说事最好的,因为外人什么都不知道,也什么都不会说出去。不过,这怎么可能呢?一个人不可能对一个外人袒露内心,也不意味着生活中亲近你便走进了一个人。
突然想起来,今天老师上课讲的:你认为一个直的人就能把事办好吗?这自然是对的。不过为什么感觉这句话有些可怕。
对于很多事的界定其实都很奇怪啊。发条橙的作者说:极善也是极恶。总是有些细想可怕的事情。现在在看这书,刚开始看。
第四篇:论西方艺术教育的本质主义研究范式文学论文
艺术教育的研究范式,是解释艺术教育研究中被研究者公认的信念、方式、技术、方法及研究过程中共同建立和遵循“艺术教育共同体”发展逻辑问题。为了把我们的考察和研究对象定位在一个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多元的情境中,笔者选择以美国艺术教育为视角、梳理艺术教育的本质主义研究范式产生的思想渊源和特点,反思西方艺术教育的本质主义研究范式的理论问题。并对我国艺术教育界起到借鉴、监督和促进作用。
一、艺术教育的本质主义研究范式产生的思想渊源
本质主义研究范式的主要思想基础源于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以了解科目基本结构”为主旨的教育思想。人们在他的《教育过程》中首先发现了“科目结构”(Structure of the discipline)这一术语。布鲁纳根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创立的结构主义心理学应用于中学课程改革,提出了颇有创见的教育思想。在此理论的基础上,60年代以后逐步形成的本质论以美国艺术教育家艾斯纳(ElliotW.Eisner)和格内尔(W.D.Greer)为代表。其中布鲁纳观念的实践者美国艺术教育家巴肯(M.Barken)起到了重要作用,巴肯在寻找艺术课程发展要素与科学知识相同的结构形式的实践中,试图在艺术家与科学家之间建立平衡。他认为艺术有权成为科目,作为科目的艺术教育包括画室学习、艺术批评和艺术史,这也是艾斯纳所提出的四种艺术领域知识均衡论的理论基础,艾斯纳在巴肯的思想理论基础上,把艺术知识分为艺术创作、艺术批评、艺术史和美学。布鲁纳和巴肯两人的理论都对艾斯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科目中心的基础上,艾斯纳提出了本质主义艺术教育范式,对当代西方艺术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艺术教育的本质主义研究范式特点
本质主义研究范式强调艺术教育的本质性价值,倡导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艺术只有成为独立的学科才能保住在学校教育中的合法地位。西方掀起了以学科为指导,以课程革新为中心的教改运动。西方艺术教育范式从重视“自我表现”和“创造性”转向帮助学生独立从事艺术学科结构的探讨,也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艺术,从而使本质主义艺术教育观有所发展。
本质主义者认为:“艺术最重要的贡献正是那些只有艺术本身才能做出的,而且任何一项将艺术首先作为其它目的服务工具的教育计划是在冲淡艺术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在剥夺儿童从艺术中所受的益处。”
(1)艺术不应屈尊服务于其他目的,艺术在学校课程中的地位得到了重视和提高。W·迪文·格内尔的观点与艾斯纳相近,格内尔倡导DBAE大纲,并在《一种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将美术作为一种学科的研究方法》一文中首次使用了“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TheDiscipline——BasedArtEducation)的术语,这一流行的教育思想简称DBAE。它实际来源于60年代出现的教育观念,却揉进了巴肯、艾斯纳在60年代提出的艺术创作、艺术批评、艺术史教学思想。本质主义研究范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艺术教育方法论,为艺术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这些思想当时除了在学术杂志上有所宣传外,并没有应用到教学中。进入20世纪80年代,美国保罗·盖蒂信托公司出资成立盖蒂艺术教育中心,盖蒂艺术教育中心在60年代以学科为中心的理论基础上,提倡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即DBAE),推行正规系统的艺术教育,帮助学校在实践中发展充实本质主义艺术教育思想。
DBAE有三个主要特征:
1、学习领域涵括美学、艺术批评、艺术史和艺术创作四个方面。
2、教学内容由简至繁作螺旋式递进。
3、严格的书面课程设计,实施系统化教学。
DBAE具有严谨的课程中心导向。它不仅重视形象的制作,更重视对形象的理解。它要求把创作、欣赏、理解和评价几方面统合于同一教学单元,体现在总课程中,进行系统化、连贯性的教学。在DBAE的学习领域中,艺术创作是让学生通过实践学习制作,学习技巧和组织等;艺术批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欣赏,发展他们对形象的分析、演绎及判断能力;艺术史的学习使学生通过对作品、作者、时间、人文背景的认识,加深对历史文化的了解;美学则是让学生通过对美的本质、美的经验、艺术在人类活动中的地位等探讨,加强学生的判断能力,建立理论学习的基础。DBAE的做法起到努力调节并可以帮助教育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了解他们的世界,拥有成功生活技能,具有生活的热情和丰富的想象力(2)。
三、西方艺术教育本质主义研究范式理论的反思
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本质主义研究范式是融合了艺术教育中的实用主义与本质主义两方面的观点,并将艾斯纳的本质主义方法论整合起来,从文化视角范畴讲,属于文化艺术教育研究范式,同时也标志着一种新的文化艺术教育理念的产生。
本质主义研究范式对艺术教育的积极作用是强调一种均衡的综合艺术课程。本质主义研究范式中的DBAE不仅仅是一门课程,而是全球文化教育的融合。DBAE课程的目的不是培养学生成为艺术学科的专家,而是让人们从事与艺术有关系的相关活动,如人类学家,文化历史学家,收藏家,民俗学家都可以从艺术中得到信息源和相关的文化讯息。20世纪80年代,艺术教育中的本质主义研究范式已经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取得重要的地位,到了20世纪90年代,本质主义研究范式取得显著的发展。西方学校教育中的艺术课程从过去的边缘学科逐渐走到中心学科,艺术教育研究范式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DBAE为我们提供广阔的构想前景:“无限地艺术权力是长期维持人的生命和帮助我们大家更好的体验人类生活状况是未来学校教育的特征。”本质主义研究范式突破了西方主智主义模式,肯定了异质文化的多元化,有利于艺术教育向文化学、传播学等多元化拓展。由于本质主义研究范式以严格的课程中心为导向,有严谨的课程设计,并规定学生在创作、批评、艺术史及美学四个领域内进行螺旋递进式的学习。因此,就导致学者们提出疑问,这样的教育是否会过于貌似其他学科而丧失艺术课的独特性?是否会过于严格而导致僵化和枯燥?笔者认为本质主义研究范式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但忽略了对自发性表现的启发,忽略了美术学科本身的基础学习,对美感经验及创造性发展的强调亦显不足。本质主义研究范式有一项任务:努力改变学校的艺术教育,努力提高视觉生活并让艺术教育适用于每一个学生。
综上所述,我国的艺术教育正处于转型期,本质主义艺术教育研究范式正是当前我国艺术教育改革进程中最需要的经验,它们从不同的角度给我们良好的建设性意见,为我国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严谨、成熟的美术教育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质主义研究范式进一步完善和充实了艺术教育学科体系,但是一种方法论过于孤立,我们仍需要探求并建立艺术教育综合方法论,我国的艺术教育研究范式应该以艺术学科为中心,多种教育方法相结合的综合课程范式。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艺术教育有着巨大的发展机会。
注释:
(1)[美]艾略特·W·艾斯纳:儿童的知觉与视觉的发展[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4年第9期。
(2)(3)(4)(5)StephenMarkDobbs.Learning in and through Art[M].California:The Grtty Education Institute for the Arts,1997,P72.1997,P75.
第五篇:《论三本书主义》优秀读后感1200字
打从少年时代起,就曾不断地听人宣传和推崇“一本书主义”。那意思大约是,人生只要有一本成名作,便是获得一块敲门砖,足以敲开文途或宦途的大门,躺在上面吃喝一辈子了。所以,当年《伤痕》发表并引起轰动后,就曾有朋友半是戏谑半是羡慕地对我说:“你这可是一篇短篇小说主义啊。”这话从客观上来讲似乎倒也不错,但那朋友肯定并不了解,随着年岁的增长,阅历的加深,我后来越发看重的倒是“三本书主义”。
何谓“三本书主义”?并不是我想写三本立身、立命、立言的书,以便获得三块“敲门砖”,去敲富贵腾达之门。而是觉得人生退一步从小处想,要做到不虚度,善始善终,全身而退,当读好“三本书”;而如果从大处着眼,起心动念自度度人,经国济世,就更得读好“三本书”了。
我所说的这“三本书”中的第一本“大书”,主要是指古往今来的一切“书本知识”。“三十而立”之前,我对这本“大书”最为情有独钟。尤其因为“文革”期间学业的荒废,思想的混淆,甫进复旦大学中文系,我便如饥似渴地找来古代和西方的各种典籍细加阅读。除一点点“啃吃”过《昭明文选》以及《战争与和平》等大部头著作外,还先后背诵过整本整本的唐诗、宋诗、宋词及元曲等,以为“补课”之举。作为这种阅读的收获,我在鲁迅先生的《祝福》的影响下,曾写成了第一篇小说习作《伤痕》。同时,宋人严羽《沧浪诗话》中所言“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取法要高”,最高境界是“法乎自然”的话,也曾启发和鼓舞了我在而立之年后更好地去“行万里路”,花更大的气力去捧读“自然和社会”这第二本“大书”。
世间一切的“书本知识”,包括释迦牟尼、老子、孔子的书,以及马列、毛泽东的著作,归根结底还是前人或别人咀嚼过的“馒头”,是别的个体生命在特定的时空关系下对“自然和社会”的领悟,虽然可以给我们以种种启示,但毕竟不能代替我们自己的“个体生命体验”。更何况,唯有“自然和社会”这本“大书”,才是宇宙间最原初的版本,一切“书本知识”充其量也只能是它的“摹本”。读书又岂能只读“摹本”而不努力捧读“原作”呢? 为此,我先是在1985年辞去记者的职务,下海经商;嗣后又远渡重洋,留学美国。其间,既踩过三轮车,当过书店经理,卖过废电缆,做过金融期货,也在赌场发过牌……而在牌桌上,我不仅“阅牌”、“阅人”无数,还从那些固态的五颜六色的筹码上,逐渐领悟到“财富如水”的性质:“那一枚枚的筹码其实就是一滴滴的水,那一堆堆的筹码就是一汪汪的水,那一张张椭圆形的铺着绿丝绒的牌桌,则是一处处碧波荡漾的荷塘。而偌大的赌场,俨然也就是一片财富的湖泊了”。由此进一步想到,人类文明发展史其实也正是围绕着一张张赌桌展开的:每个民族和国家都是围坐在这一张张赌桌四周的玩家,土地、人口以及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财富是赌桌上常年流转不息的筹码,贪婪是赌桌上最难以平息和抑制的“汹涌暗潮”,战争是赌桌上最容易“召之即来,挥之不去”的“腥风血雨”……
而今,当我步入“知天命”之年纪后,于“书本知识”和“自然和社会”两本“大书”之外,更感到还有另一本“大书 ”值得自己去认真阅读,那便是“自己的心灵”。长时期以来,我们总习惯了用自己的双眼去向外部的世界进行探索和研究,却忽略了对“自己的心灵”这样一个可能更广阔、更丰富、更深刻的内在世界进行内省、反思和阅读。一个仅仅醉心于外部世界的科技成果而不能经常“反躬自问”的人类,会是一个没有前途的也缺乏真实的幸福感受的人类。一个总是“随财波,逐物欲”,“人云我云”,而不能时时事事仔细阅读“自己的心灵”的人生,必定也会是一个短视的、焦虑的、放纵的、“残疾”的人生。同样,一个家庭,一个企业,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一样,对自己的文化传统,对自己走过的弯路,对自己曾经犯下的过错,如果不能深刻检讨、反省和忏悔,也很难有一个光明和美好的前途。所以,我几十年来——虽然还远远做得不够,总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阶段努力耳提面命自己读好“自己的心灵”,以期能够抵制住权力的诱惑,金钱的腐蚀……
当然,“书本知识”、“自然和社会”、“自己的心灵”,这三本“大书”并不是单独或孤立地存在着的,而是事相的“一体三面”,是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着的“三位一体”,必须给以整体的观照,融会贯通的理解,方能帮助我们对外在和内在的“大千世界” 一并“了然于心”。读“自己的心灵”,自然离不开前人或别人的“书本知识”的启发和“引路”,更离不开“行万里路”的经验、探索和研究。而阅读“自己的心灵”的过程,更是检验我们所读的“书本知识”与“自然和社会”两本“大书”,有否真正消化并加以吸收的最佳途径,同时还可以促进我们去更有的放矢地阅读更多的好“书”,以便更快更好地打破、砸碎和超越知识和经验的智障,打通我们内在世界和外部世界连接的桥梁,进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境。
[《论三本书主义》优秀读后感1200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