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必修二 第三单元 第二讲 课时跟踪检测[范文模版]
(限时:3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原创题)澳大利亚等国科学家近日研究发现,海绵竟然拥有近70%人类基因,其中包括大量的与典型疾病和癌症有关的基因。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与基因的作用有关
C.基因内增加一个碱基对,只会改变肽链上一个氨基酸 D.基因表达时存在RNA分子间的碱基互补配对
解析:基因中增加一个碱基对,会导致肽链中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植物激素调控代谢过程与基因的表达有关。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
答案:C 2.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基团和一个碱基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 C.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 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
解析: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两个磷酸基团和一个碱基。答案:A 3.如果DNA分子上某一片段是一个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则该片段()①携带遗传信息 ②上面有密码子 ③能转录产生mRNA ④能进入核糖体 ⑤能运载氨基酸 ⑥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解析:密码子位于信使RNA中,信使RNA进入核糖体,转运RNA运载氨基酸。答案:C 4.(2011·丽水模拟)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碱基数为n,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 ②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3m/2)-n ③一条链中A+T的数量为n
④G的数量为m-n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解析:腺嘌呤碱基数为n,则G的数量为(m/2)-n,DNA分子中氢键数=n×2+[(m/2)-n]×3=(3m/2)-n;一条链中A+T的数量等于整个DNA分子中A的碱基数。
答案:D 5.(改编题)下列有关计算中,错误的是()A.用32P标记的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3代,具有放射性的噬菌体占总数为1/4 B.某DNA片段有3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T比例为35%,则第三次复制该DNA片段时,需要780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若某蛋白质分子中含有120个氨基酸,则控制合成该蛋白质的基因中至少有720个碱基
D.用15N标记的细胞(含8条染色体)在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第二次分裂中期和后期含15N的染色体数分别是8和16 解析:复制3次,含32P的噬菌体占2/8=1/4;该片段中C=G=195,第3次复制需C=195×231=780;基因中碱基数至少是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的6倍;含15N的为亲代DNA-分子的链,细胞一次分裂后,所有染色体(DNA)都含有15N,而细胞第二次分裂时,只有一半的DNA分子含有15N,即细胞第二次分裂中期含15N的染色体8条,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单体分开后,含15N的染色体仍然为8条。
答案:D 6.(2011·绍兴二模)下列关于DNA结构与功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DNA分子中G与C这一对碱基对含量越高,其结构稳定性相对越大 B.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C.生物体所有DNA分子的转录和翻译是同时同地进行的
D.亲子代DNA分子结构相对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DNA复制的准确进行
解析: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翻译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进行。答案:C 7.如图甲、乙表示真核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某两个阶段的示意图,图丙为图乙中部分片段的放大示意图。对此分析合理的是()
A.图甲所示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核内,图乙所示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质内 B.图中催化图甲、乙所示两过程的酶
1、酶2和酶3是相同的 C.图丙中a链为模板链,b链为转录出的子链 D.图丙中含有两种单糖、五种碱基、五种核苷酸
解析:图甲所示为DNA的复制过程,图乙所示为转录过程。DNA的复制和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图甲中酶1和酶2相同,为DNA聚合酶,图乙中酶3为RNA聚合酶。由于转录是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图丙的a链中含有碱基T,b链中含有碱基U,故a链为DNA模板链,而b链为转录产生的RNA链,因此图丙中含有2种单糖、5种碱基、8种核苷酸。
答案:C 8.将大肠杆菌在含有15N标记的NH4Cl培养液中培养后,再转移到含有14N的普通培养液中培养,8小时后提取DNA进行分析,得出含15N的DNA占总DNA的比例为1/16,则大肠杆菌的分裂周期是()A.2小时
B.4小时 C.1.6小时
D.1小时
解析:DNA分子的复制特点是半保留复制,所以无论DNA分子复制多少代,在子代DNA分子中,含有15N的都为2个。利用放缩法,子代DNA为32个。根据yn=y0×2n,(n表示代数),即32=1×2n,解之得,n=5,繁殖5代需要8小时,每代需要的时间为1.6小时。
答案:C 9.(2011·浙江五校联考)如图表示DNA复制的过程,结合图示判断,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DNA复制过程中首先需要解开DNA双链之间的氢键
B.DNA分子的复制具有双向复制的特点,生成的两条子链的方向相反 C.从图示可知,DNA分子具有多起点复制的特点,缩短了复制所需的时间 D.DNA分子的复制需要DNA聚合酶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片段 解析:从图示中不能获得DNA分子具有多起点复制的特点。答案:C 10.如图是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的某生物细胞DNA复制过程中的物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此图反映出的DNA复制模式,可作为DNA双向复制的证据 B.此过程必须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任一条链中A=T,G=C C.若将该DNA进行彻底水解,产物是脱氧核苷酸和四种碱基
D.若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T)/(G+C)=a,则互补链中该比值为1/a
解析:在一条链中A与T不一定相等;DNA彻底水解是指将核苷酸也水解,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之和相等。
答案:A
二、非选择题(共50分)11.(16分)以下是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NA模型的过程,参考下列材料作答。材料1:当时已有的认识是:DNA分子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连接而成的长链,呈双螺旋结构,碱基位于螺旋的内部,数量巨大,于是他们设想:A与A、T与T、G与G、C与C配对。
材料2:1952年他们得到了一个重要信息:A的量总是等于T的量,G的量总是等于C的量。
材料3:后来进一步分析得知:碱基A和G是双环化合物(分子直径大),而碱基C和T是单环化合物(分子直径小)。于是他们改变配对方式,让A与T配对,G与C配对,最终建构出正确的DNA模型。该模型两条链之间的距离相等,分子结构稳定。
(1)“碱基之间以相同碱基进行配对”的设想为什么不合理?(2)用一句话阐明基因与DNA的关系。(3)DNA为什么能够作为遗传物质?
解析:(1)碱基之间以相同碱基进行配对这样就不能满足1952年他们得到的一个重要信息:A的量总是等于T的量,G的量总是等于C的量。
(2)基因就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3)DNA作为遗传物质的理由是分子结构比较稳定、能够精确地进行复制、基因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以及基因能够产生可遗传的变异等。
答案:(1)第一,不能保证A的量总是等于T的量,G的量总是等于C的量;第二,不能保证两条链之间的距离相等。
(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3)分子结构比较稳定(或DNA结构具有稳定性);碱基数量巨大,能够贮存足够量的遗传信息(或DNA结构具有多样性);碱基互补配对,能够精确地进行复制;基因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基因能够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12.(16分)1958年,Meselson和Stahl通过一系列实验首次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此后科学家便开始了有关DNA复制起点数目、方向等方面的研究。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DNA分子呈________结构,DNA复制开始时首先必须解旋从而在复制起点位置形成复制叉(如图1)。因此,研究中可以根据复制叉的数量推测________。(2)1963年Cairns将不含放射性的大肠杆菌(拟核DNA呈环状)放在含有3H-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培养,进一步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根据图2的大肠杆菌亲代环状DNA示意图,用简图表示复制一次和复制两次后形成的DNA分子。(注:以“„„”表示含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
(3)有人探究DNA的复制从一点开始以后是单向还是双向进行的,将不含放射性的大肠杆菌DNA放在含有3H-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培养,给以适当的条件,让其进行复制,得到图3所示结果,这一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研究大肠杆菌DNA复制是单起点复制还是多起点复制,用第(2)题的方法,观察到的大肠杆菌DNA复制过程如图4所示,这一结果说明大肠杆菌细胞中DNA复制是________起点复制的。
解析:(1)因DNA复制开始时首先必须解旋从而在复制起点位臵形成复制叉,所以可以根据复制叉的数量推测复制起点数量。(2)因为DNA为半保留复制,故复制一次所得的2个DNA分子中,1条链带放射性标记,1条不带。第二次复制所得的DNA分子中,1个DNA分子2条链均带标记,1个DNA分子只有1条链带标记。(3)由图示可以看出:该DNA分子有一个复制起始点,复制为双向进行。(4)由图4可知:该DNA分子有一个复制起始点,即单个复制起始点。
答案:(1)(规则)双螺旋 复制起点数量(2)如下图
(3)DNA复制是双向的(4)单
13.(18分)(2011·宁波一模)真核细胞的染色体,只有在两端的一段特殊碱基序列保持完整时,才能正常进行复制。这一段特殊的碱基序列叫做端粒。
(1)有人做了下面与端粒有关的实验:取酵母菌的质粒DNA,将其环形结构在特定部位切开,形成线形结构。结果该质粒DNA失去自我复制能力;将酵母菌染色体上的端粒切下,连接到上述线形质粒DNA上,该线形质粒DNA恢复了自我复制能力。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①写出该实验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上述实验中使用的科学技术属于________;使用的酶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上述实验的结论是:酵母菌中端粒具有______________功能;如果要证明上述结论在动物界具有普遍性,还需要观察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的推理方法叫________。
(2)科学研究发现,端粒的长短与细胞中染色体DNA的复制次数有关。随着DNA复制次数的增加,端粒越来越短。当短到一定程度时,DNA将不再复制。这是一个普遍现象;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有一种RNA和蛋白质的复合物,叫做端粒酶。端粒酶中的RNA是修复端粒的模板;端粒酶可以使已经缩短的端粒结构恢复到原来状态。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简述端粒酶催化的反应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体的大多数正常体细胞中,端粒酶________(填“有”或“无”)活性。
②请你根据上面有关端粒和端粒酶的描述,写出与端粒酶应用有关的生物学原理: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开发出抗癌新药;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开辟延缓细胞衰老的新途径。
解析:(1)由题干信息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端粒对质粒DNA复制的影响。实验结论是端粒具有控制DNA复制的功能。
(2)由材料可知,端粒酶能以RNA为模板,逆转录生成端粒DNA。正常细胞中,端粒酶没有活性。故随分裂次数增多,端粒将变短。
答案:(1)①探究端粒对质粒DNA复制的影响 ②基因工程 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③控制DNA复制 多种动物细胞中端粒对DNA复制的影响 归纳法
(2)①以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 无 ②抑制端粒酶活性 促进端粒酶活性 [教师备选题] 14.有关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乙表示DNA的复制 ②共有5种碱基 ③共有8种核苷酸 ④1和2在组成上的不同只体现在五碳糖上 ⑤高度分化的神经细胞中不会发生甲→乙的过程
A.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
D.①③⑤
解析:甲中有T乙中有U,说明甲→乙表示DNA的转录过程;甲中有3种脱氧核苷酸,乙中有3种核糖核苷酸;神经细胞的代谢、细胞组分的更新等都需要合成蛋白质。
答案:A 15.(2011·杭州一模)如图1是b基因正常转录过程中的局部分子状态图,图2表示该生物正常个体的体细胞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某生物的黑色素产生需要如图3所示的3类基因参与控制,三类基因的控制均表现为完全显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2所示的基因型可以推知该生物体肯定不能合成黑色素 B.若b1链的(A+T+C)/b2链的(A+T+G)=0.3,则b2为RNA链 C.若图2中的2个b基因都突变为B,则该生物体可以合成物质乙 D.图2所示的生物体中肯定存在含有4个b基因的某细胞
解析:首先根据图3确定黑色素形成的基因型为A__bbC__。图2只研究两对同源染色体,基因型为Aabb,若第三对同源染色体上有C基因,也可能合成黑色素。b2链含有T,一定不是RNA链。若图2中的2个b基因都突变为B,则基因型为AaBB,肯定不能合成物质乙。图2所示的生物体中,若染色体复制以后,肯定存在某细胞含有4个b基因。答案:D
第二篇: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检测
交费、交费多少由参观者自行决定。
D.北京周边的旅游胜地,笔者去过不少。但六月中下旬的绿树繁花中仍有冰挂高悬在危崖上,这一出人意表的奇景却是
(一)阅读《过秦论》 中的语段,回答问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1.对“奋六世之余烈”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振奋六世的神威 C.表彰六世的烈士
B.发扬六世遗留下来的功德 D.发展六世遗留下来的功业
2.下列词语在文段中具有比喻意义的一项是()A.宇内
B.至尊
C.百越
D.藩篱
3.“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一句省略的主语是()A.百越之君
B.秦始皇
C.下吏
D.胡人
4.对这段文字的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表现了秦始皇对内镇压对外掠夺的暴行。
B.描写了诸侯、百越之君、胡人、士人害怕秦始皇的心理。C.写出了秦始皇的权威和为巩固政权所采取的政治、军事措施。D.歌颂了秦始皇统一天下的丰功伟绩。(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好乐,有()?‛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直好世俗之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1.根据上下文,填入括号中的虚词依次为()A.之 乎 也 耳 C.以 诸 也 耳
B.之 诸 耳 也 D.以 乎 耳 也
2.为下面句中加点词注音正确的一项是()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
3.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A.大王你这么高兴,齐国该差不多了吧。
B.大王你这么喜欢音乐,齐国的庶民该差不多了吧。C.大王你这么喜欢音乐,齐国行王道该差不多了吧。D.大王你这么高兴,齐国行王道该差不多了吧。(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原 弊 宋 欧阳修
农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古之为国者未尝敢忽,而今之为吏者不然,薄书听断而已矣,闻有道农之事,则相与笑之曰:鄙。夫知赋敛移用之为急,不知务农为先者,.是未原为政之本末也。知务农而不知节用以爱农,是未尽务农之方也。
古之为政者,上下相移用以济。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节。民无遗力,国不过费。上爱其下,下给其上,使不相困。一夫之力,督之必尽其所任;一日之用,节之必量其所入。一岁之耕,供公与民食,皆出其间而常有余。故三年而余一年之备。今乃不然,耕者,不复督其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甚者,场功甫毕,.簸糠麸而食秕稗,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不幸一水旱,则相枕为饿殍,此甚可叹也!.国家罢兵,三十三岁矣。兵尝经用者老死今尽,而后来者未尝闻金鼓、识战阵也。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惰。今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其骄如此,况肯冒辛苦以战斗乎?就使兵耐辛苦而能斗战,虽耗农民,为之可也。奈何有为兵之虚名,而其实骄惰无用之人也。
古之凡民长大壮健者皆在南亩,农隙则教之以战。今乃大异,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
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招之去为禁兵;其次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籍之以为厢兵。吏.招人多者有赏,而民方穷时争投之。故一经凶荒,则所留在南亩者惟老弱也。而吏方曰:不收为兵,则恐为盗。噫!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其终身骄惰而窃食也。古之长大壮健者任耕,而老弱者游惰;今之长大壮健者游惰,而老弱者留耕也。何相反之甚邪!然民尽力乎南亩者,或不免乎狗彘之食,而一去为僧、兵,则终身安佚而享丰腴,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减也。故曰有诱民之弊者,谓此也。
(选自《欧阳文忠公集》,有删改)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则相与笑之曰:鄙 .B.场功甫毕 .
鄙:卑鄙
甫:刚刚
畜:通“蓄”
籍:登记 C.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 .D.籍之以为厢兵 .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农业是天下之本,当政者只知使用民力而不知爱惜民力是不可取的。B.作者通过古今施政的对比,揭示了宋朝农民在利益被严重侵害下的悲惨遭遇。C.作者认为,休战以来的士卒已经老迈,因此背军粮的任务只好雇请他人来做。D.作者指出,高大健壮的不种田,年老体弱的却在田地劳作,有时吃的是猪狗食。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而今之为吏者不然,簿书听断而已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耕者,不复督其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其终身骄惰而窃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赞美的力量是巨大的。有时,一句赞美的话,便足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赞美是付出的一份报酬,是生活的一种公平,是黑暗中的一根蜡烛,有意无意间照亮了别人,是航船中的一块罗盘,为你指明方向。要求:请以“赞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第三篇: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检测题
龙驹中学2012春季高一思想政治5月月考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201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实施四周年。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权以立法的形式来保证和规范可以()
①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 ②扩大人大的政治权力 ③ 确保人大监督的有效性 ④加大人大依法行政的力度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近年来,我国人大代表的素质不断提高,真正成为百姓放心的代言人。这反映了()
A.人大代表的权利在不断扩大B.我国的民主制度在不断完善
C.人大代表的民主意识在不断增强D.人大代表的地位在不断改变
3、某市召开人民代表大会时,市长,副市长,检察院检察长,法院院长参加会议,市人大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修改意见,要求市政府适时向人大通报修改情况,这说明()
A.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合我国国情,具有巨大优势D.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具有任免权和监督权4、2011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京闭幕,经过人大代表的认真讨论,仔细审议,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等重要报告;表决通过了“十二五”规划纲要。这表明了()
A.人大代表拥有决定权和立法权B.人民代表大会拥有最高决定权
C.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D.政府工作得到全体代表的意志认可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表明()
①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③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6、下列关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政府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政府则是国家行政机关
B.人民代表大会从事立法工作,人民政府从事行政工作,二者相互制约
C.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来自人民,政府的权力来自中国共产党
D.我国政府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受其监督,对其负责7、2008年3月1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审议通过,表明全国人大在行使()
A.任免权B.监督权C.决定权D.立法权
8我国代表法规定:“代表观察时可以向被视察单位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不直接处理问题。”有些被视察单位将“不直接处理问题”理解为“不处理问题”,对代表敷衍应付。人大代表视察不直接处理问题是因为()
A.人大是监督机关,不是执行机关B.人大是立法机关,不是执法机关
C.人大是法律监督机关,不是司法机关D.人大是权力机关,拥有行政权,没有监督权
9、近年来,在每次召开人民代表大会期间,民生问题都会成为代表们高度关注的问题,在促进政府解决物价、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等民生问题上,人大代表应该()
A.行使决定权,对重大民生问题作出决策B.行使质询权,对政府工作提出反对意见
C.行使立法权,制定法律规范政府行为D.行使提案权,依法提出民生问题的议案10、2011年3月5日至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和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两院”报告等,提出了很多指导性意见。以下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1/4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②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1、胡锦涛总书记强调依法执政是我们党执政的基本方式。党依法执政意味着()
①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②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必须经过法定程序
③党是依法治国的领导核心④党作出决议前必须经过人大批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2、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它()
①具有历史性,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 ②具有开放性,充满生机与活力 ③是理论创新成果的升华和总结 ④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13、我国的民主党派()
A.是单一阶级的政党B.是在野党
C.其阶级基础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同这些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
D.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14、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具有法律赋予的参政权。这种参政权主要是指()
①参与国家政权②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
③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④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5、在中国,除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以外,还有民盟民建等八个民主党派,他们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是()
①执政党和参政党的关系 ②组织上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 ③亲密合作的友党关系 ④在法律上平等的C.③④⑤D.①③④ 关系⑤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A.①②④B.①③⑤
在2011年3月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应对危机、关注民生”成为代表委员最为关注的问题。据此回答16至17题
16、“两会”联袂举行是为了()
A.便于人大和政协共同决定国家大政方针 B.便于加强中国共产党对人大和政协的组织领导
C.便于人大和政协互相监督D.便于发挥人民政协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
17、“两会”的共同点是()
A.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权组织形式B.都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C.都是我国重要的国家机关D.其代表和委员都是由选举产生
18、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下列能直接体现这一基本方式的是()
①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②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③党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④党领导政协发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作用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9、我国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工作报告指出,人民政协是大团结大联合的象征,是密切海内外同胞关系的桥梁和纽带。这表明人民政协是()
A.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党B.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C.以团结和发展为主题的D.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国家机关
20、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这一准则的基本内容包括()
2/
4①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一样,得到宪法的承认和保护②各政党都享有宪法规定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③各政党都应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开展活动 ④各政党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完全平等
A.①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②③④
21、在我国,每个民族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都有其代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11名,占代表总数的13.76%。这体现了()
A.各民族的大团结是国家统一的重要保证B.各民族都有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
C.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D.我国消除了各民族之间的差异22、2011年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1周年。西部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5%左右。西部地区已开工重点工程102项,投资总规模1.74万亿元。西部大开发的11年,是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受惠最多的时期。这表明西部大开发有利于()
①完善区域自治,促进和谐稳定②推动经济繁荣,实现跨越发展③缩小民族差异,实现政治平等④促进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2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国务院公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四条规定,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从这里可以看出,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①是该地方的最高权力机关②可以依法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关法规
③有权根据国务院的授权制定行政法规④其自治权即立法和文化管理自治权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4、2011年7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只要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藏必将迎来更加繁荣、进步、美好的明天。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在于()
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②有利于民族自治区享有高度自治权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5、据《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统计,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自治区政府投入巨额资金,维修开放了1400多座寺庙、文物古迹和宗教活动场所。这充分表明()
A.中央政府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B.我国支持藏族群众从事宗教活动
C.西藏宗教本质已经逐渐改变D.宗教人士可以任意组织宗教活动
党中央对民族和宗教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取得了显著成就。如:内蒙古全区共出版各类蒙古文图书近千种约200万册,“格萨尔王史诗”、“藏医药”等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宗教的文物,古迹,寺庙得到妥善保护,各种宗教活动正常举行,满足了群众宗教信仰的需要。据此回答26至27题。
26、民族文化的工作成就表明我国坚持了()
①民族平等原则 ②民族友好原则 ③民族互助原则 ④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7、材料体现了我国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这与保护()
①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是一致的②信教群众正常的宗教活动是一致的③宗教活动场所的合法权益是一致的④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是一致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8、《格萨尔王传》是藏族大型口头说唱英雄史诗,西藏自治区政府专门机构对其进行全面的抢救和整理()①藏民族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传承②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是保护民族文化
3/
4③自治区文化管理自治权受法律保护④自治区政府履行发展文化事业的职能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29、2011年9月1日,是国家宗教事务局制定的《藏传佛教**转世管理办理办法》正式实施4周年。这一《办法》规定:“**转世不受任何境外组织、个人的干涉和支配。”这说明()
A.我国反对宗教界对外交往B.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C.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D.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30、十一世**说:“我从坐床起,就担负起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任务。现在,这种责任感更强了。”从十一世**的话中可以看出()
A.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B.我国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C.我国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D.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1、背景材料: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为老百姓说话”陆续成为许多代表恪守的一条重要原则。在大会收到的各项议案中,“关注民生”是最大特点。有关房价、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问题,成为代表议论的焦点。
(1)如何理解“‘为百姓说话’继续成为许多代表恪守的一条重要原则”这句话?
(2)假如你是人大代表,你应该怎样做?
32、背景材料:根据相关数字统计,截止2011年底,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支持下,西藏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任务,已经或即将实现四个历史性突破: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结束了西藏无铁路的历史,墨脱公路噶隆拉隧道胜利贯通即将结束全国唯一县不通公路的历史,拉萨至贡嘎机场专用公路开工建设即将结束西藏无高级公路的历史,青藏直流联网工程即将结束西藏电力孤网运行的历史。
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西藏自治区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33、材料一: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推进党内民主,必须以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为根本,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提高党员对党的事务的参与度。
材料二: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依据宪法精神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对《选举法》进行的修改,实现了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代表,体现人人平等;实现了各地方在国家权力机关有平等的参与权,体现地区平等;实现了各民族都有适量的代表,体现民族平等。
根据材料,概述我国应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4、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城市相比,仍然发展滞后,尤其是人才严重短缺。我国目前每年大学毕业生有几百万,就业压力大,而大多数人不愿去农村。2008年以来,党和政府把“村官”工作提到战略高度,要求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长效机制和政策,以使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材料二: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7.8万名“村官”,小杨就是其中的一位。大学一毕业,小杨就打破传统观念,只身来到千里之外的一个乡村任村委会主任助理。任职期间,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下,她走访农户,宣传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和政策,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协助主任处理一系列村务。她刻苦学习雕刻知识,与该村艺人共同努力,使该村频临失传的木雕工艺重放异彩,并将原先小打小闹的木雕品发展为人人喜爱的旅游纪念品。短短两年,该村的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村民的腰包也鼓了起来。因此,“村官”小杨得到了领导和村民的一致好评。小杨也认为当“村官”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党和政府要把“村官”工作提高到战略高度。
4/4
第四篇:必修二第三单元学案
兰亭集序学案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悟言一室之内(“
”通“
”)2.一词多义
(1)修 修禊事也()
茂林修竹()
况修短随化()
(2)一 其致一也
()
悟言一室之内()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3.词类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
群贤毕至()
不知老之将至(况修短随化()
死生亦大矣((2)形容词作动词。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3)动词的使动用法。
所以游目骋怀()
所以兴怀(二、文言虚词 1. 以
(1)引以为流觞曲水()
(2)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3)亦足以畅叙幽情())))))
2. 于
(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2)当其欣于所遇()
(3)暂得于己()(4)终期于尽()3.为
(1)引以为流觞曲水()
(2)已为陈迹()4.之
(1)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2)仰观宇宙之大()
(3)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夫人之相与/不知老之将至()
(4)及其所之既倦()
(5)感慨系之矣/犹不能不以之兴怀()5.所
或因寄所托 /当其欣于所遇/ 及其所之既倦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死生亦大矣(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3)齐彭殇为妄作 2.省略句
(1)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省略宾语“之”和介词宾语“之”)
(2)列坐(于)其次(省略介词“于”)(3)悟言(于)一室之内(省略介词“于”)3.倒装句
(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2)仰观宇宙之大(3)俯察品类之盛(4)不能喻之于怀
《赤壁赋》文言知识学案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既望:七月既望()
2、少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3、凌:凌万顷之茫然()
4、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5、溯:击空明兮溯流光()
6、方、破:方其破荆州()
7、下:下江陵()
8、渚:渔樵于江渚之上()
9、卒、消长:而卒莫消长也()
10、适: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二、通假字
1、属:举酒属客(通“
”)
2、冯: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通“
缪:山川相缪(通“
”)
三、一词多义
1、望: ①七月既望()②西望夏口()
2、长: ①抱明月而长终()②而卒莫消长也(3、然: ①其声呜呜然()②何为其然也(4、于 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②月出于东山之上(③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④于是饮酒乐甚(5、白: ①白露横江()②不知东方之既白(6、歌: ①歌窈窕之章()②歌曰()
③倚歌而和之()
四、词类活用
1、羽:羽化而登仙()
2、舞:舞幽壑之潜蛟()
”)
3、)))))
3、泣:泣孤舟之嫠(lí)妇()
4、正:正襟危坐()
5、南、西:乌雀南飞……西望夏口()
6、下:下江陵(名作动,攻下)
7、樵: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作动,砍柴)
8、侣、友: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五、古今异义的词
1、徘徊:徘徊于斗牛之间(①古义:
②今义:)
2、美人:望美人兮天一方(①古义:
②今义:
3、凌:凌万顷之茫然(①古义:
②今义:)
4、子: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①古义:
②今义:
六、句式
1、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
2、月出于东山之上
3、徘徊于斗牛之间
4、凌万顷之茫然
5、渺渺兮予怀
6、客有吹洞箫者
7、何为其然也
8、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9、固一世之雄也
10、而今安在哉
1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12、而又何羡乎
13、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游褒禅山记》教案
(一)通假字
1.长乐王回深父。父:通“
”
(二)词类活用
1.始舍于其址。舍:
2.名之曰褒禅。名:
3.有泉侧出。侧: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
5.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
6.而其见愈奇。见:
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
8.火尚足以明也。明:
9.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
10.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
11.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谬:
传:
名:
(三)文言固定句式
1.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吗?)
2.何可胜道也哉!(哪里……呢!)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的缘故。)
(四)省略句、判断句
1.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怠。(宾语
2.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宾语)3.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五)状语后置句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六)多义词 1.乃
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③良乃人,具告沛公()④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2.道
①有碑仆道()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④何可胜道也哉()
⑤策之不以其道()3.盖
①日初出大如车盖()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③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4.文
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②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③属予作文以记之()
④文过饰非()5.然
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②吴广以为然()
③有穴窈然()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6.其
⑴始舍于其址。()⑵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⑶距其院东五里。()⑷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⑸其文漫灭。()⑹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⑺其下平旷,有泉侧出。()⑻问其深。(⑼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⑽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⑾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⑿盖其又深。(⒀则其至又加少矣。()⒁既其出。(⒂则或咎其欲出者。()⒃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⒄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⒅其孰能讥之乎?()⒆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七)异义词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义:
今义: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义:
今义: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
今义: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
今义: 5.于是余又叹焉。古义:
今义:)))))))
第五篇: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4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六)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一、单项选择题
1.(2015·苏锡常镇二调)西方“像原始人那样生活”的拥趸们认为,由于人类的生物进化速度滞后,导致我们不能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只有像原始人那样生活,才会更健康、更快乐。从哲学角度看,这种观点错在()A.否定世界发展的普遍性、永恒性 B.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 C.认为事物可以永远处于量变状态 D.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与多样性
2.(2015·丰台区二模)刻舟求剑的故事已为大家所熟知。《吕氏春秋》这样评价刻舟求剑:“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与此寓意相符的是()A.按图索骥,墨守成规
C.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B.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D.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3.(2015·潍坊模拟)下面两幅漫画共同反映了()
A.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 C.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B.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D.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2015·淮安5月信息卷)2014年3月20日,文化部发文要求:“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创造环境,支持企业和个人加强产品研发和内容原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手段创新。”其中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哲学依据是()A.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B.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 C.新事物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D.鼓励和宽容可以为创新和失败提供精神动力
5.(2015·山西第四次四校联考)2014年3月8日,马航一架飞往北京的客机MH370与管制中心失去联系。马航飞机失联后,多个国家积极参与联合搜救。目前已经确定马航MH370坠毁于南印度洋,但由于海水深度、天气状况、海洋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尽管使用了拖曳声波定位仪和“蓝鳍金枪鱼”自动水下航行器,但搜救工作仍然在艰难中进行。我们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搜救工作能早日成功,给失联乘客亲属一个合理答复。材料表明()①复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②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断超越社会实践水平的制约 ③客观事物的本质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不断显现和改变 ④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C.①④
B.①③ D.③④
6.(2015·合肥二检)下列诗句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这一哲理的是()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B.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C.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D.历尽天华成此境,人间万事出艰辛
7.(2015·中山模拟)习近平同志说:“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要牢记‘蠹[d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的道理。”下列诗句与“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A.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D.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8.“四风”问题是长期形成的恶疾陋习,尽管有多起案例被曝光和查处,但并不代表“四风”问题得到了根治,根治它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艰苦努力。这蕴含的哲理主要是()A.要做好量的准备为质变创造条件 B.事物经过一定的量变就能实现质变 C.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与发展 D.质变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9.2014年6月18日,中国互联网应用创新年会指出,要抓住产业互联网机遇,深入推进“两化”融合,把互联网创新与行业信息化推进结合起来,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这体现了()①物质决定意识,二者不可分 ②办事情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③思维是存在的正确反映 ④事物间的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发展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10.(2015·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第二次联考)《庄子·天下篇》引用过一句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其含义是:一尺长的木棍,每天截去它的一半,千秋万代也截不完。这句话()①看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蕴涵了物质无限可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没有止境的道理 ③违背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未看到量变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11.(2015·南通三调)右边漫画《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要重视量的积累 ②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③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④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12.(2015·江苏4月第三次大联考)随着技术的发展,做公益变得越简单,点一点鼠标、在手机上动一动手指,就能把钱捐到自己信任的公益基金里去;发条微信朋友圈,就能唤一帮朋友搞捐赠活动。从辩证法的角度看,这种乐于做身边的“微公益”的启示是()①公益,是公众的福祉和利益 ②公益,是一种水滴石穿的力量 ③“微公益”重塑陌生人之间的“有温度的社会” ④“微公益”可以对公益行动产生质的改变和飞跃
A.①② C.①③
二、非选择题
13.(2015·宜昌五月模拟)近10余年来,在市场旺盛需求及各国政府扶持下,太阳能光伏产业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从2011年起,光伏行业出现了严重的供过于求,竞争加剧,价格暴跌,全行业呈现亏损局面,中国光伏行业发展的标杆——无锡尚德宣布破产,太阳能的发展未来遭遇质疑。2013年年初,我国发布的《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表明了对太阳能产业的坚定支持。人们相信,渡过了当前的困难期,我国光伏业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我国在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问题上的立场。
14.(2015·凉山州二诊)1982年1月1日,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当年全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入高潮,激发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收
B.②③ D.②④ 入稳定快速增长。1997年至2003年,农户收入持续徘徊,农村社会矛盾日益突出,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回归三农,到2014年,中央连续发布了11个一号文件,始终围绕着“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繁荣稳定”展开。同时根据经济形势和农业状况的变化,具体政策措施也在不断变化,每年的“一号文件”都有新论述、新思路、新举措,具体政策侧重点不同。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知识,说明中央一号文件对“三农”问题的认识的发展历程。
答 案
1.选A 本题考查发展的普遍性,考查对材料信息的把握。认为现在的人要像原始人那样生活,这是对发展普遍性的否定,答案为A;B、C、D与题目中心无关。
2.选C 本题考查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材料旨在表明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答案为C;A体现的是未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未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B是只见部分不见整体的形而上学的观点;D强调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3.选C 本题考查对漫画信息的解读。两幅漫画均表明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答案为C;A、B、D与漫画主旨不符。
4.选B 本题考查事物发展的前途,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之所以要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原因在于发展的前途虽然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答案为B;A、C、D与题目指向不符。
5.选C 多种因素影响对马航的定位,这表明认识具有反复性,①当选;在困难中,相信通过努力能够给失联家属合理答复,这表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④当选,答案为C;实践决定认识,②错误;③属夸大认识作用的唯意志论的错误观点。
6.选D 本题是对教材知识理解程度的直接考查。答案为D;A、B、C蕴含的均是发展的观点,与题目要求不符。
7.选C 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考查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材料旨在强调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答案为C;A强调的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B突出的是运动的重要性,D强调的是主观能动性以及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8.选A 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材料旨在表明需要长期努力才能根治“四风”问题,这体现了量变对质变的重要性,答案为A;只有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B错误;C与材料中心不符;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D排除。9.选C 强调要抓住机遇,表明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②当选;把互联网创新与行业信息化推进结合起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表明事物的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发展,④当选,答案为C;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在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的,①错误;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并不意味着思维一定正确,③错误。
10.选D 本题具有一定的难度,是对材料信息准确解读的考查。截不完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无止境,但千秋万代也截不完,则是无视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这一道理,答案为D;①③与题目中心无关。
11.选B 本题考查对漫画信息的解读,考查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对的方向,这是承认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不怕路远即强调量的积累,答案为B;②表述不科学,③与漫画主旨不符。
12.选D 本题考查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和基本的解题技巧。“微公益”是量的积累,公益事业的发展是质变,答案为D,①③不符合“辩证法角度”这一限定。
13.解析:本题要求用“发展的观点”分析我国在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问题上的立场。解答本题首先需要明确发展的观点包括: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关系、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等知识点;其次,要带着这些知识点去阅读分析材料,从材料中找到答题的突破口。
答案: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光伏产业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人类社会进步的要求。
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光伏产业的发展也要经历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③我国政府既对光伏产业的发展充满信心,坚定支持其发展,又要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面对挫折与考验。
14.解析:本题考查发展的观点,考查调动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一是明确发展观点的内容,二是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变化表明发展具有普遍性;问题与成绩的出现表明事物发展的途径;一号文件不断推进“三农”问题的解决表明量变与质变的统一;“三农”的改观表明发展的实质。据此即可组织答案。
答案:①发展具有普遍性。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在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上,中央一号文件发布由不连续到现在的持续重视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②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我国三农问题在1997年到2003年遭遇的问题与现在的成绩说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③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中央连续发布了十一个一号文件,不断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④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我国农业的发展、农村风貌的改善、农民收入的增长体现了发展的实质。